第 29 部分阅读
看。
我太爷跟小翠的客房在二楼,后窗户下面就是一条大街,这时候雨已经停了,街上黑漆漆的连个人影儿都没有,我太爷在窗户那里啥也没看到。
可就在他准备把窗户带上的时候,猛然发现两片窗户扇儿上的窗户纸,分别有两个像是人手指抓出来的大窟窿,好像是被人从外面抓着窗户扇上的格子,把窗户拉开的。
又低头一看,窗户下沿儿上湿湿的,好像是什么东西在上面踩踏留下的湿痕,这些迹象表明,有什么东西从外面把窗户打开,并且进入过房间。我太爷顿时皱了下眉头。
明清时期的民间建筑,后窗户一般都是“死扇儿”,“死扇儿”都是打不开的,而且大多呈圆形,这些窗户仅仅是为了给房间采光用的。
楼阁建筑,二楼房间后窗户一般都是“独扇儿”,独扇儿的,可以向外朝上打开。到了清道光初年,民间的房屋建筑有了一定改革,特别是酒楼客栈这种商业性建筑,出现了很多双扇朝外左右打开的窗户,就像这家客栈,客人可以打开后窗户看到街上的美景。
我太爷把窗户关上以后,转回身问小翠,“你看到那只鬼了吗?”
小翠快速点了点头,心有余悸,颤着声音回答说:“我刚才睡的正熟,突然听见噗通一声,我就醒了,就看见窗户那里站着个……站着个……”
“站着个什么?”我太爷再次来到小翠床边,坐在了床沿儿上,小翠赶忙抱住我太爷,又把脑袋扎进了我太爷怀里,低声说道:“站着个……浑身毛乎乎的鬼,脸长的像狗又像猴子,眼睛红红的,好吓人……我一叫,它就从窗户里跳了出去。”
猴子?红眼睛?
听小翠这么说,我太爷脑子里立刻闪过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随后他猛然想到,之前在那个小村子里时,遭遇三只鬼猴子的情形,小翠说的这只“鬼”,很像是那些鬼猴子。
我太爷立刻沉思起来:自己在村子里杀了两只大的,那只小的最后逃走了,它后来会不会又返回了村子呢?嗯,返回村子的可能性很大,要真是那只鬼猴子,一定是自己回村子拿包袱的时候,给那小鬼猴子发现了,一路跟踪到了这里,那两只大鬼猴子是这小鬼猴子的父母,这小鬼猴子是想给它父母报仇,可能因为对自己怀有畏惧心理,不敢对自己轻易出手,就想对小翠下手,怪不得小翠一路上吵着说有东西跟着,应该就是这只鬼猴子了。
我太爷刚想到这儿,就在这时候,听到隔壁房间传来异响,也就是从我太爷房间里传来异响,好像布匹撕裂的声音,咝啦咝啦的十分刺耳。
我太爷在心里暗叫了一声,不好,这是鬼猴子的调虎离山。
小翠听到声音越发害怕,把头往我太爷怀里扎的更紧了。我太爷试着推开了她,把两仪阴阳剑塞进了她手里,叮嘱她说,“别害怕,哥回房间看看就回来。”
说完,我太爷从床边起身,几步离开小翠房间,返回了自己房间。
我太爷房间里这时候灯是熄着的,黑漆漆的,走进房间我太爷没发现啥异常。
随后摸到油灯那里,从身上掏出火镰把油灯点着,举在手里一看,发现自己房间的后窗户也被打开了,几步走到窗户边儿朝外看了看,还是什么都没有,不过,窗户扇儿上的窗户纸也出现了破洞,在窗户下沿儿上,也有湿痕,跟小翠房间里的一模一样。
刚才的撕裂声又是怎么回事?我太爷下意识回头朝自己床上看了一眼,这一眼看下去,顿时来了火气,就见自己放在床上的衣裤,不知道被什么东西撕扯成了一条儿一条儿的,眼看是没法儿穿了,之前在小翠房间听到的撕扯声,应该就是那东西撕扯自己衣服发出的。
我太爷又赶忙把目光转向床旁边的衣柜,就见原本放在衣柜上面的那个大包袱,不见了。
衣服被撕烂了还好说,包袱不见了,那可就麻烦了,我太爷顿时大急,包袱里还有二百两银票呢,别的东西丢了没事,银票丢了,自己和小翠连房钱都付不起了。
我太爷再次走到窗户那里,端着油灯,拢着火苗,朝外面照了照,就见窗户下面并没有落脚和着手的地方,这鬼猴子,要是能从外面进入房间,只有一种可能,这鬼玩意,打房顶上进来的。
我太爷赶忙把半截身子伸出窗户外面,侧起身仰头朝窗户上面看一眼,距离窗户顶部三尺左右就是屋檐儿,屋檐儿下面有道悬梁,那鬼猴子完全可以用后肢倒挂着悬梁,然后用爪子拉开窗户跳进房间。
就在这时候,我太爷冷不丁瞅见屋檐儿上好像多出块东西,把油灯举高一点儿仔细一看,是自己的大包袱,就在屋顶房檐儿上搭着呢,我太爷心说,这东西果然在房顶上。
不过,鬼猴子可以倒挂着悬梁从窗户进入房间,人要想倒挂着进来就费劲儿了,就是从窗户那里扒住悬梁,借助悬梁爬上屋顶也是不可能的。
我太爷决定到房顶上看看,但他没有鬼猴子那么灵敏的手脚,从窗户爬上屋顶那是不可能的,我太爷就想找客栈里的伙计问一声儿,看有没有地方能让自己上到屋顶。
就在这时候,刚好听到有人敲小翠的房门,小翠应了一声,那人就问小翠刚才出什么事儿了。
听声音,好像是客栈里的伙计,小翠刚才叫的声音挺大,一定惊动了客栈里守夜的伙计。
我太爷忙出门一看,果然是客栈里的伙计。我太爷就问伙计,有没有地方能够上到屋顶,伙计听了就是一愣,不知道我太爷这是想要干啥。我太爷解释说,自己房间来了飞贼,把包袱给他顺走了,怀疑那飞贼上了屋顶,想到屋顶上看看。
伙计一听,脸色登时发白,忙解释说店里从来没闹过飞贼,我太爷这时候没心思跟他矫情,叫他赶紧想办法。
随后,伙计搬来一条梯子,带着我太爷来到一个像是天井一样的地方,四周全是房檐儿,中间有个二尺多宽的方形窟窿,伙计把梯子架在窟窿口儿,我太爷顺着梯子穿过窟窿口儿,爬上了屋顶。
古时候的房顶,都是“人”字型的,就像从中间打开倒扣在桌面上的书本一样,中间高,两边呈坡状朝下滑斜,整个儿屋顶由下至上,全用瓦片一层层铺就。
因为刚刚下过雨,屋顶又湿又滑,上面有些瓦片还生了青苔,遭雨水一淋,青霜一样,稍不小心就会在上面滑翻,从屋顶直接跌到楼下去。
这个天井距离屋顶的最高点,也就是屋顶中间那条“龙脊”,还有一段距离。我太爷这时候顾不上其他的,在光滑的瓦片上手脚并用,爬到了“龙脊”那里,随后,跨在顶端“龙脊”上,双脚踩着“龙脊”左右两侧的瓦片,慢慢站起了身。
稳住身子以后,抬眼朝自己房间窗户的位置看了一眼,就见那片屋檐儿上并没有自己的包袱,随后又把整个客栈的屋顶全扫了一遍,漆黑的夜色之下,我太爷啥也没发现,除了冷风从身旁掠过,整个房顶都是空空的。
我太爷在心里一琢磨,难道,鬼猴子拿着自己的包袱从屋顶跑了下去?不好,这鬼东西会不会再去找小翠呢?
我太爷想到这儿,心里大急,就在他准备转身返回天井那里的时候,身后突然传来一个瓦片轻微的滑响,哗啦一声。
我太爷赶忙回头一看,就见一个十来岁孩子大小的东西,直挺挺站在自己身后,浑身上下黑乎乎的。
我太爷顿时一惊,随后仔细一看,看清楚了,自己的猜测完全对上号儿了,正是那只逃走的小鬼猴子,在它背后,还背着自己的大包袱,这一切,都是它干的!
这时候,小鬼猴子比我太爷在村子里看到它时高了一点儿,也瘦了一点儿,估计它一路跟踪我太爷过来,整天处心积虑、“缺吃少穿”的,日子可能也不算好过。
鬼猴子看到我太爷,有点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的意思,根本不给我太爷反应的时间,“嗷”地一声怪叫,打龙脊上忽地跃起,直接朝我太爷扑了过来。
我太爷这时候背对着鬼猴子,再加上屋顶湿滑,形势很不利,见鬼猴子扑来,十分狼狈地朝自己身前一扑身,整个人跪趴在了龙脊上,与此同时,鬼猴子从他头顶刷一下掠了过去,紧接着,“哗啦”一声,鬼猴子落在了我太爷正前方,可能因为落地过猛,踩松了几块瓦片,那几块瓦片顺着斜坡从房顶一路滑下去,摔到了下面。
我太爷这时候趴在龙脊上抬头又朝鬼猴子看了一眼,看着它背上的大包袱,突然有种上当的感觉,感觉这鬼猴子是故意把他引上房顶,想利用房顶的地势来对付他。
想到这一点,我太爷心里生出了寒意,在这个连脚步都站不稳的房顶上,自己该怎么跟这鬼猴子打呢?
鬼猴子没给我太爷多想的时间,又是一声怪叫,忽地又朝我太爷扑来。
我太爷这时候还在龙脊上半趴半跪着,想起身都来不及,眼看鬼猴子就要扑到自己跟前,急中生智,从身下揭起几块瓦片,呼呼扔了过去。
第一百零三章 回家途中
这小鬼猴子年龄虽然小,个头儿也不大,但是智商明显要比它父母高出很多,它在小村子发现我太爷以后,一路跟踪过来伺机而动,直到我太爷在这家客栈住下,天上又下了些雨,雨水导致屋顶又湿又滑,它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先是骚扰小翠,利用声东击西的办法把我太爷调出房间,然后潜进我太爷房间拿走大包袱,又生怕我太爷不知道,把衣服给我太爷撕烂,等我太爷返回自己房间,到窗户那里查看的时候,又把大包袱搭在房檐儿,故意给我太爷看到,导致我太爷不得不上屋顶寻找包袱,等我太爷一上到屋顶,立刻就陷入了困境,小鬼猴子这时候便占尽了天时地利,开始了它的复仇计划。
言归正传。我太爷见小鬼猴子再次朝自己扑来,急中生智,从身下揭起几张瓦片,呼呼扔了过去。
我太爷虽然没练过飞刀之类的功夫,好在手上力道很足,加上距离又近,其中一块瓦片“啪”地一下,狠狠砸在了小鬼猴子脑袋上,小鬼猴子顿时“嗷”地发出一声惨叫,把扑向我太爷的身子朝旁边一拧,窜到了别处。
我太爷见这招儿挺好使,于是不断从身下揭起瓦片,照定小鬼猴子噼里啪啦砸过去。
小鬼猴子吃了亏以后立马儿就学乖了,一双眼睛死死盯着我太爷的右手,只要我太爷右手稍有动作,立刻跳向别处。
就这么的,我太爷跟小鬼猴子在屋顶僵持上了,我太爷一张张甩出瓦片,小鬼猴子则在屋顶上窜下跳左躲右闪。这么一来,导致整个屋顶噼啪乱响,不时有瓦片从屋顶稀里哗啦滑落,导致屋檐下的地面不断传来噼里啪啦的碎响声,乱作了一团。
不大会儿功夫,楼下传来伙计的喊声,“大爷,您在上面干啥呢,轻点啊,别把瓦片都弄掉咧,老板知道了要扣俺工钱哩。”
这时候,我太爷没功夫理会下面伙计的喊叫,手下不停,揭起瓦片一张张砸向小鬼猴子,没过多久,我太爷把身前身后的瓦片全给他揭光了,不过,他再没砸中小鬼猴子一下。
我太爷一寻思,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儿,自己别在屋顶跟这鬼东西耗着了,先下去再说,于是双腿跪着骑在“龙脊”上,一点点儿朝天井那里倒退,一边退,一边揭起身下的瓦片砸向小鬼猴子。
不过,没退出多远,就被小鬼猴子看出了我太爷的意图,小鬼猴子忽前忽后跳窜几下以后,突然从左侧面迂回过来接近了我太爷,随后趁我太爷从屋顶揭瓦片的空当儿,抽冷子再次朝我太爷恶狠狠扑来。
小鬼猴子这一次,属于玩儿命的,有点儿奋不顾身的意思,速度奇快,它或许知道,今天要是让我太爷离开屋顶,下次报仇不知道要等到啥时候了。
等它扑到我太爷跟前,我太爷刚好把一块瓦片揭下,我太爷在慌乱中一抖手,瓦片“呼”一下朝小鬼猴子脑门儿砸去。
不过,让我太爷吃惊的是,小鬼猴子这一次居然不闪不躲,瓦片砸在脑门上发出“啪”地一声爆响,碎的四分五裂,小鬼猴子只是发出“嗷”地一声痛叫,扑向我太爷的势头却丝毫不减,就像个梦魇似的。
我太爷见状顿时大惊失色。我太爷这时候看出来了,小鬼猴子这是要跟他鱼死网破,想用身体把他从房顶上撞下去。
还没等我太爷想出对策,小鬼猴子的身子已经扑到了他跟前,我太爷就觉得眼前一花,“彭”地一声响,一人一猴子,双双在屋顶翻到,随后,顺着屋顶的斜坡咕噜噜朝下翻滚。
下面就是大街,丈条石铺就的路面,坚硬无比,就这么毫无防范的摔下去,不死也得残废。
没翻滚几下,一人一猴子已经滚到了房檐儿,眼看着就要从房顶摔下去。
就在这危急关头、千钧一发之际,我太爷抬起一脚踢中了小鬼猴子,小鬼猴子直接倏地从房檐儿上摔了下去,很快的,打地面上传上来“噗通”一声闷响,料想摔的不轻。
而我太爷这一脚让他借了一下力,身子在房檐儿上顿了一下,就这么不到半秒钟的停顿,让我太爷抓住了机会,嘴里大喝一声,右手朝房顶狠狠砸了下去,就听“嗵”地一声,半个房顶都被震得一忽闪,再看房顶,被我太爷一拳洞穿,打出个大窟窿,紧跟着,我太爷把五指一张,借助身体下滑的趋势,扣住了窟窿边沿儿的一根椽木,与此同时,他大半个身子已经失控地从房檐儿滑了下去,荡秋千似,仅凭单手抓的那根椽木,悬空挂在了房檐儿那里,简直惊险万分。
等身子稍稍稳定以后,我太爷在心里暗叫了一声好险,忍不住低头朝下面看了看,就见下面黑漆漆的,像恶魔张开的血盆大嘴,虽然没摔下去,却直接把他唬出了一身白毛儿冷汗。
过去的房屋,屋顶都属于半木质、半土质结构,最下面是三角状的木质框架,由一根主梁和数十根辅梁按照力学原理支构而成,主梁居中,有人腰粗细,数十根辅梁分布框架四周,每根辅梁大概也有人腿粗细。
在辅梁上面,是一道道密集的细椽子,这些椽子大概有胳膊粗细,每隔十五到二十公分一根,呈横向搭在辅梁上。椽子上面,芦苇杆儿或者是高粱杆儿纵向铺就,在我们这里一般用的都是高粱杆儿,高粱杆儿上面,是一层麦秸、黄土、白灰,三合而成的麦秸土,麦秸土一般抹的都很薄,只有不到五公分的厚度,麦秸土再往上,就是瓦片了。
很多电影电视剧里,都有揭开屋顶瓦片偷窥房间内部、或者从房顶给房间茶水里下毒的镜头,这在现实中是有可能实现的,只要揭开屋顶瓦片,刨掉上面的麦秸土,再拨开高粱杆儿就行了,这也反映出古时候的屋顶是很脆弱的。听我奶奶说,鸡蛋大小的冰雹就能把房顶砸出个窟窿,力量稍大点儿的人,是能够一拳打穿的。
记得我小时候爬到我们家老房子上摘枣吃,就曾经一脚把屋顶踩出个大窟窿,那次被我奶奶好一顿训,后来用塑料布把窟窿给堵上了。
像我太爷这种练家子,一拳能把屋顶打出个大窟窿并不稀奇,期间也算是我太爷侥幸,刚好砸在了那些椽子的间隙之间,要是砸在椽子上,最多把椽子砸断,不可能把房顶打漏。
这间被我太爷打漏的房子里面,刚好没有住人,要不然免不了又是一场大呼小叫。
这时候,我太爷抓着窟窿里面的椽子挂在房檐儿稳了稳心神,紧跟着把左手甩上去也抓在了那根椽子上,等抓牢以后,双手一较劲,把悬空在房檐儿的身子往上提了提,然后侧身迈腿,将一条腿勾在房檐儿,双手和那条腿同时较劲儿,嘿地一下,把身子从房檐儿翻了上来。
这时候,我太爷打在屋顶的那只右手已经血肉模糊,不住往外淌血,我太爷顾不上管它,在房檐儿那里慢慢站起身,随后把屋顶的瓦片一块块揭开,踩着下面的麦秸土,一点点儿朝天井那里挪,一步步的,走得格外小心。
揭了大概能有四五十块瓦片,我太爷终于回到天井那里,一刻不停,顺着梯子爬了下来。
脚刚着地,还没等我太爷松口气,客栈里的伙计提着一盏灯笼跑了过来,伙计一脸苦瓜色,问我太爷都在屋顶干了些啥,咋踩下这么多瓦片。我太爷不但没回答他,反而一把夺过他手里的灯笼朝客栈大门跑去,伙计顿时一愣,随后大叫着紧紧追在了我太爷身后。
等我太爷跑出客栈大门来到街上以后,提着灯笼去查看小鬼猴子跌落的地方,就见小鬼猴子已经不见了,地上只有巴掌大小一滩血迹,看来是受了伤。小鬼猴子不见了倒没什么,这时候让我太爷头疼的是,大包袱跟着它一起不见了,那里面可是他全部家当儿。
这时候,伙计从后面追了上来,苦着脸问我太爷到底是咋回事儿,我太爷把灯笼塞进他手里,说了句,“你自己看吧。”说完,转身返回了客栈。
原本客人物品失窃,客栈要承担一半儿责任,但是我太爷不想让客栈做冤大头,毕竟那鬼猴子是冲着自己来的。
第二天,因为没银子付房钱,我太爷只好把那匹老马抵给了客栈,不但结清了房钱,还赔偿了那些瓦片钱,最后我太爷又好说歹说,跟客栈老板要了几天的干粮和一身伙计穿的旧衣服。当然了,在我太爷心里呢,把那小鬼猴子的祖上八代都骂了无数遍,发誓再见到它,非把它的鬼脑袋拧下来当夜壶不可。
唯一值得我太爷欣慰的是,妹妹小翠没事儿,啥都是身外物,家人平安才是最重要的。这个,是我太爷从那响马头子独霸天身上学到的。
没了马匹和银两,在接下来的路途中,兄妹两个相依为命,仅凭用老马换来的干粮维持着,晚上也不能再住客栈了,还好已经是夏天,兄妹两个一到晚上,就找个树林草窝儿啥的猫一宿。
又走了几天以后,干粮也没了,但是路还有好长一段。
这咋办呢?总不能饿着肚子赶路吧,我太爷自己一两天不吃东西没啥事儿,可小翠一个姑娘家的,总不能让她也饿着肚子吧?
我太爷从小在蔡府过惯了少爷日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手边儿也从来没缺过钱,这一次,着实叫他犯了难。
最后我太爷一琢磨,做出一个决定。要说起来也挺讽刺的,我太爷居然放下了以往的少爷架子,带着小翠走乡窜户,沿街卖艺乞讨。
我太爷小时候最喜欢在县城集市上看那些“当当当”敲着铜锣卖艺的,什么耍猴儿的、练武的、顶大缸的等等等等,每次他都穿着华丽的少爷衣服挤在人群最前面,啃着手里的冰糖葫芦看得津津有味儿。卖艺人嘴里的那套说辞,他也是从小背的滚瓜烂熟,不过,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能把这些说辞用上。
“各位乡亲父老,俺们兄妹今日路过贵宝地,承蒙各位老少爷们儿抬举,借贵宝地求口饭吃,有钱的您捧个钱场,没人的您捧个人场,光说不练是假把式,光练不说是傻把式,能说会练才是好把式,今日,俺就给各位老少爷们儿先练上一趟少林罗汉拳……”
期间,因为打把式卖艺,也招惹了不少麻烦,比如说,有收地皮税的,有踢场子的,甚至有想欺负小翠的。这些人,基本上都被我太爷用武力打跑了,不过,一动手,这地方也就没法儿呆了。
卖艺的同时,也让我太爷阅尽了人生百态,觉得这世道,干哪儿一行都不容易。
这些都不算什么,多多少少也落下几个大钱儿,勉强维持了他和小翠的一天两顿饭。
这时候最令我太爷头疼的,还是那只鬼猴子,一开始没啥事儿,估计伤还没好,到了后来,隔三差五趁着晚上过来偷袭,虽然每次都没讨着啥便宜,甚至有一次腿上被我太爷砍了一剑,差点给我太爷抓住,但是这种无休止的的骚扰还是让我太爷焦头烂额寝食难安,小翠呢,已经快被这只鬼猴子吓出病了,每天晚上都得让我太爷抱着才能睡着。
第一百零四章 小翠回家
一路卖艺一路走,十多天后,我太爷带着小翠终于到达了延津县地面儿。
两个人又走了将近一天的路程,来到了三王庄,不过,我太爷并没有进村,带着小翠进了三王庄附近的一个村子,这个村子里有家私塾,私塾也就是古时候教书的地方,我太爷给了私塾先生几个大钱儿,借用了一下私塾里的笔墨纸砚写了封信,然后把信交给小翠,让她贴身带上。
小翠不识字,好奇地问我太爷,让她带封信干啥,里面写的啥?我太爷说,等到了三王庄你就明白了。
傍晚时分,两个人来到了三王庄,站在村东头,我太爷抬手朝村子西北角方向指了指,对小翠说道:“小翠,咱们家就在那个位置,咱父亲叫刘义,咱母亲叫蔡清君,你到那里以后再打听打听,村里人都人知道咱父母。”
小翠一听我太爷这话,感觉有点不对劲儿,一脸疑惑地问我太爷:“哥,你、你不跟我一起回家吗?”
我太爷一脸惆怅地摇了摇头,“我还是先不回去吧。”
“为啥?”小翠问。
“不为啥,你到家就知道了,眼下我不回家,是因为那只鬼猴子,到现在它还一直跟着咱们,我是它的仇人,我现在要是回了家,它一定会跟着我回家,父亲还好说,要是让那鬼猴子把母亲吓着了怎么办?”
小翠听我太爷这么说,似乎想到了鬼猴子的恐怖样子,脸色立刻就变了。
我太爷接着说:“你先回家,等我把鬼猴子抓住以后,一定回家找你,到时候咱们一家人团聚,好好过日子……对了,等你到家以后,把那份信给我母亲看,信上写的很清楚,我父母都是好人,他们会像对待亲生女儿一样疼你的。”
小翠闻言,眼圈红了,沙哑着声音说:“哥,那我也不回去了,你到哪儿我就跟你到哪儿。”
“那怎么行呢。”我太爷抬手摸了摸小翠的头,想了想说:“我父母就我这么一个儿子,现在他们的年龄大了,我又不在他们身边,你回去,就当替哥尽孝吧,替哥照顾一下父母,行吗?”
“嗯”小翠听我太爷这么说,狠狠点了下头。
小翠把我太爷给她的那封信从怀里拿出来,攥在手里朝眼前这个陌生的村子看了看,鼓足勇气迈步走了进去。
没走出多远,她忍不住回头,就见村头那里,已经空无一人,我太爷竟然已经离开了,看着空荡荡的村头,小翠突然有种被遗弃的恐惧感,眼泪忍不住落了下来。
小翠拿着信来到三王庄的西北角,找到一位村民刚一开口打听我高祖父,那位村民立刻热情地把她带到了我高祖父家门口。
这时候,刚好是吃晚饭的时间,我高祖父、高祖母、王小锦,三个人正围坐在饭桌前吃饭,三个人看到门口儿的小翠全是一愣。
小翠这时候的扮相儿挺狼狈,试想,没有换洗衣服,整天又钻草窝里睡觉,身上脸上头发上,可想而知,脏兮兮的就跟要饭花子没啥两样儿。
那村民把小翠带到我高祖父家门口儿就回去了,这时候,仅剩小翠一个怯生生在门口儿那里站着,我高祖父起先以为她是个要饭的,赶忙从饭桌上拿起两个馒头,走到门口儿递向了她。
小翠看了下白嫩嫩的大馒头咽了口口水,没伸手去接,反而把手里的信递向了我高祖父,嘴里低低说了一句,“我哥叫我把这封信给……给娘。”
小翠这话,说的我高祖父全家一脸莫名其妙,我高祖母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柔声问道:“闺女,你找谁,你这封信是想送给谁?”
小翠心里发虚地看了我高祖母一眼,“送给我娘……”
“你娘是谁,是我们三王庄的吗?”我高祖母又问。
小翠把屋里三个人全看了一遍,怯生生说道:“我爹叫刘义,我娘叫蔡清君……”
“你、你爹娘叫啥?”小翠这话,差点儿导致我高祖父把手里的馒头掉地上,他回头跟我高祖母对了个眼神儿,这,这啥时候多出这么大一个闺女?
我高祖母觉得这里面有蹊跷,赶忙走到小翠跟前,从她手里接过了那封信。
刚刚打开,还没看内容,我高祖母身子就是一抖,转过头激动地对我高祖父说道:“是秉守,这是秉守的字迹!”
王小锦一听是我太爷的信,也慌忙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小跑儿似的冲到我高祖母跟前,紧紧抓住我高祖母拿信的那只手,“娘,这是相公的信吗,上面都写了些啥,他还好吗,您快念念呀快念念呀。”
相公?小翠闻言,抬起头疑惑地看了王小锦一眼,我高祖母发现她的脸色微微变了一下,眼神变得很复杂。
我高祖父这时候虽然表现的没有王小锦那么激动,但是我高祖母发现他手里的两个馒头不停哆嗦起来。
我高祖母看了看小翠,又看了看王小锦跟我高祖父,深深吸了一口气,把目光转向了手里的信,紧接着,嘴里念道:“父母亲大人在上,不孝儿跪拜……”
我太爷这封信,前半部分说的是他自己,说他现在很好,让我高祖父跟高祖母不用担心,后半部分,着重介绍了小翠,说小翠是自己从响马手里救下来的,现在父母双亡无家可归,自己把小翠认作了亲妹妹,希望父母能像对亲生女儿一样,善待他这个妹妹。在信的最后,我太爷说他自己这时候还有点事情要办,等把事儿办完了,就回家给父母请罪、给王小锦请罪,落款是,不孝儿刘念道。
我高祖母看完信以后,眼泪下来了,王小锦呢,陪着我高祖母一起掉泪,因为看着小翠这要饭花子似的样子,不难想象我太爷现在是个什么样子,从小到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少爷,哪受过这份儿可怜罪。
我高祖父见我高祖母掉眼泪,不痛快地说了一句,“哭啥咧,这是他自个儿作哩。”
随后,全家人忙活起来,又是给小翠拿碗筷,又是给烧洗澡水,王小锦还把自己的衣服拿出几件让小翠暂时穿上。因为小翠来的仓促,家里没有多余的床铺,就在放杂物的房间给小翠打了个地铺。我高祖父说,赶明儿俺找村里的木匠给孩子打张床。
忙活一通,到了打落更的时间,我高祖父出门打更,家里就剩下我高祖母、王小锦和小翠三个女人。
这时候,小翠吃了饭、洗了澡、还换了干净衣裳,我高祖母一看,这小丫头模样也挺俊俏,十分喜欢。
随后,三个女人围坐在一起,我高祖母就问小翠,“多大了?”小翠回答说,“十五了。”又问她,“姓啥,”小翠说,“姓刘。”我高祖母一听就笑了,说了句,“看来这就是缘分呀。”
之后,我高祖母又问小翠,秉守为啥不肯回家,这些日子都去了哪里,都干了些啥。
小翠一开始支支吾吾不肯说,因为我太爷交代过,不让她说那么多,但是架不住我高祖母和王小锦两个人的再三追问,最后,小翠把她知道的所有关于我太爷的事情,一五一十跟我高祖母和王小锦说了一遍,包括他们沿街卖艺、我太爷现在正被鬼猴子寻仇的事儿。
我高祖母听完以后,眼圈儿又红了,轻蹙起眉头长长叹了口气,问小翠我太爷身上的伤现在怎么样了,小翠说已经全好了,我高祖母这才放心,随后从椅子上站起身,对两个姑娘说自己累了回房休息。
我高祖母回房以后,王小锦拽着小翠,问我太爷在响马山寨时,跟单雪儿定亲的细节,追问小翠我太爷跟单雪儿的关系怎么样,他们两个那个啥了没有,小翠说,我太爷根本就没理过单雪儿,定亲也是被那些人逼的,王小锦听了,这才放下心来,跟小翠各自回房睡去。
等我高祖父打完落更回家,我高祖母正在房间里等他,我高祖母并没有睡,在摆弄我太爷穿过的那些衣服,有点睹物思人的意思吧。
见我高祖父回家,我高祖母就把小翠说的这些,给我高祖父复述了一遍。
我高祖父听完以后,叹着气,还是之前那句话:“这孩子,就不是个守家的人!”
自打那天以后,刘小翠正式成了我们家里的一员,管我高祖父叫爹,管我高祖母叫娘,我高祖父和我高祖母呢,也把她当亲生女儿一样对待,我在这里呢,也该尊称小翠一声“太姑奶”了。
几年后,我这位太姑奶到了出嫁的年龄,但是她不肯嫁,因为当时我太爷还是不在家,她就说,等哥啥时候回来了我再嫁,哥不在家,我就要守在爹娘身边替他尽孝。
我高祖父两口子听了她这话,又是感动又是无奈,心里边儿呢,免不了对我太爷又是一番责怪,好像每个跟他扯上关系的姑娘上辈子都欠了他的债似的,这辈子都是来还债的。
直到我太爷四十岁那年再次成亲,我这位太姑奶才嫁了人,那一年,她已经三十五岁了。
我这位太姑奶这时候算是回家了,那我太爷这时候又去哪里了呢?
第一百零五章 落井下石
我太姑奶已经回家了,我太爷又去哪儿了呢?
当我太姑奶拿着信走进村子以后,我太爷就钻进了路旁的草丛里,在三王庄附近停留几天以后,见那鬼猴子没啥动静,再次踏上了他的浪子之路。
这一次,他还是沿着河岸边儿走的,上一次,他是顺着河水往下游走,也就是往东走,这一次,他是逆着河水往上游走,也就是往西走。
他此时的目的和想法很简单,引出鬼猴子,除掉这祸患以后立刻回家。从去年冬天到现在,算来他已经离家出走大半年时间,在这大半年里,人生百态,各种滋味儿,他几乎尝了个遍,身心疲惫,有点儿累了,也该回去看看父母了。至于王小锦,等到了家以后再说吧。
接下来的日子,还是一路走一路打把式卖艺,漫无目的,只是身边少了我太姑奶,不免觉得冷清,形单影只。
半个月后,我太爷来到了开封府中牟县地界儿上。这半个月来,那鬼猴子又偷袭过他好几次,这使他恼火的同时,也让他把心放回了肚子里,至少这鬼猴子追着他过来了,没有尾随小翠回家,还是值得欣慰的。
有这么一天,我太爷来到中牟县一个叫“雁鸣湖”的地方,这地方过去提到过,梁府失火时的梁童生,就曾拿着他爹梁德仁给他的进米钱,在这里胡混过一阵子。
这里呢,因为紧邻黄河边儿,地下水位很高,许多低洼地带在不下雨的情况下也能渗出水来,久而久之,那些低洼地便形成一片不小的死水湖,其实也不算是死水湖,湖底有很多地方都通着地下水,那些地下水呢,又通着黄河,如果黄河水暴涨,这里的湖水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因为这里湖水水质清澈,湖岸边绿荫环绕,水草丰盛、鱼虾肥美,成为了许多候鸟的乐园,因此得名“雁鸣湖”。
雁鸣湖,夹岸烟波浩淼,风景如画,也成为那些文人墨客卖弄风骚的地方。
久而久之,搬来这里定居的人越来越多,在湖边形成了一个规模不小的镇店,那些酒楼客栈、赌场当铺、烟花巷柳等,也在同一时间跟着应运而生,当时整个雁鸣湖周边,可以说车水马龙繁华似锦。
我太爷来到雁鸣湖以后,见这地方不错,便打算多停留几天,因为来这里花销的都是些有钱人,在这里打开场子练上一段儿,这些人给的赏钱一定不会少。
于是,我太爷在镇里一条繁华的大街上打起了场子。
第一天没事,赚了不少铜板,第二天也没事,也赚到不少铜板。
或许因为我太爷练的全是货真价实的真功夫,很受这些有钱人的欢迎,捧场的人很多,有人甚至想请他做保镖护院,但被我太爷婉言拒绝了。
到了第三天晌午,眼看着就要收摊儿吃中午饭的时候,打街头一家赌场走出几个流里流气的家伙,一看就是那种街头混混、地痞流氓之类的货色,几个人见我太爷在那里打把式卖艺,分开人群,到场子里跟我太爷要地皮钱,说这都晌午了,他们哥儿几个还没吃饭,让我太爷交了地皮钱以后,再请他们上酒楼吃顿饭。
这种事,我太爷一路上见多了,当然不会理他们,双方话不投机,当街就打了起来。
让我太爷没想到的是,这几个痞子里还真有个会功夫的,我太爷最后虽然把他们全打跑了,但他自己也受了伤,大腿上给那家伙戳了一刀,刀口虽然( 末代捉鬼人 http://www.xlawen.org/kan/4857/ )
我太爷跟小翠的客房在二楼,后窗户下面就是一条大街,这时候雨已经停了,街上黑漆漆的连个人影儿都没有,我太爷在窗户那里啥也没看到。
可就在他准备把窗户带上的时候,猛然发现两片窗户扇儿上的窗户纸,分别有两个像是人手指抓出来的大窟窿,好像是被人从外面抓着窗户扇上的格子,把窗户拉开的。
又低头一看,窗户下沿儿上湿湿的,好像是什么东西在上面踩踏留下的湿痕,这些迹象表明,有什么东西从外面把窗户打开,并且进入过房间。我太爷顿时皱了下眉头。
明清时期的民间建筑,后窗户一般都是“死扇儿”,“死扇儿”都是打不开的,而且大多呈圆形,这些窗户仅仅是为了给房间采光用的。
楼阁建筑,二楼房间后窗户一般都是“独扇儿”,独扇儿的,可以向外朝上打开。到了清道光初年,民间的房屋建筑有了一定改革,特别是酒楼客栈这种商业性建筑,出现了很多双扇朝外左右打开的窗户,就像这家客栈,客人可以打开后窗户看到街上的美景。
我太爷把窗户关上以后,转回身问小翠,“你看到那只鬼了吗?”
小翠快速点了点头,心有余悸,颤着声音回答说:“我刚才睡的正熟,突然听见噗通一声,我就醒了,就看见窗户那里站着个……站着个……”
“站着个什么?”我太爷再次来到小翠床边,坐在了床沿儿上,小翠赶忙抱住我太爷,又把脑袋扎进了我太爷怀里,低声说道:“站着个……浑身毛乎乎的鬼,脸长的像狗又像猴子,眼睛红红的,好吓人……我一叫,它就从窗户里跳了出去。”
猴子?红眼睛?
听小翠这么说,我太爷脑子里立刻闪过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随后他猛然想到,之前在那个小村子里时,遭遇三只鬼猴子的情形,小翠说的这只“鬼”,很像是那些鬼猴子。
我太爷立刻沉思起来:自己在村子里杀了两只大的,那只小的最后逃走了,它后来会不会又返回了村子呢?嗯,返回村子的可能性很大,要真是那只鬼猴子,一定是自己回村子拿包袱的时候,给那小鬼猴子发现了,一路跟踪到了这里,那两只大鬼猴子是这小鬼猴子的父母,这小鬼猴子是想给它父母报仇,可能因为对自己怀有畏惧心理,不敢对自己轻易出手,就想对小翠下手,怪不得小翠一路上吵着说有东西跟着,应该就是这只鬼猴子了。
我太爷刚想到这儿,就在这时候,听到隔壁房间传来异响,也就是从我太爷房间里传来异响,好像布匹撕裂的声音,咝啦咝啦的十分刺耳。
我太爷在心里暗叫了一声,不好,这是鬼猴子的调虎离山。
小翠听到声音越发害怕,把头往我太爷怀里扎的更紧了。我太爷试着推开了她,把两仪阴阳剑塞进了她手里,叮嘱她说,“别害怕,哥回房间看看就回来。”
说完,我太爷从床边起身,几步离开小翠房间,返回了自己房间。
我太爷房间里这时候灯是熄着的,黑漆漆的,走进房间我太爷没发现啥异常。
随后摸到油灯那里,从身上掏出火镰把油灯点着,举在手里一看,发现自己房间的后窗户也被打开了,几步走到窗户边儿朝外看了看,还是什么都没有,不过,窗户扇儿上的窗户纸也出现了破洞,在窗户下沿儿上,也有湿痕,跟小翠房间里的一模一样。
刚才的撕裂声又是怎么回事?我太爷下意识回头朝自己床上看了一眼,这一眼看下去,顿时来了火气,就见自己放在床上的衣裤,不知道被什么东西撕扯成了一条儿一条儿的,眼看是没法儿穿了,之前在小翠房间听到的撕扯声,应该就是那东西撕扯自己衣服发出的。
我太爷又赶忙把目光转向床旁边的衣柜,就见原本放在衣柜上面的那个大包袱,不见了。
衣服被撕烂了还好说,包袱不见了,那可就麻烦了,我太爷顿时大急,包袱里还有二百两银票呢,别的东西丢了没事,银票丢了,自己和小翠连房钱都付不起了。
我太爷再次走到窗户那里,端着油灯,拢着火苗,朝外面照了照,就见窗户下面并没有落脚和着手的地方,这鬼猴子,要是能从外面进入房间,只有一种可能,这鬼玩意,打房顶上进来的。
我太爷赶忙把半截身子伸出窗户外面,侧起身仰头朝窗户上面看一眼,距离窗户顶部三尺左右就是屋檐儿,屋檐儿下面有道悬梁,那鬼猴子完全可以用后肢倒挂着悬梁,然后用爪子拉开窗户跳进房间。
就在这时候,我太爷冷不丁瞅见屋檐儿上好像多出块东西,把油灯举高一点儿仔细一看,是自己的大包袱,就在屋顶房檐儿上搭着呢,我太爷心说,这东西果然在房顶上。
不过,鬼猴子可以倒挂着悬梁从窗户进入房间,人要想倒挂着进来就费劲儿了,就是从窗户那里扒住悬梁,借助悬梁爬上屋顶也是不可能的。
我太爷决定到房顶上看看,但他没有鬼猴子那么灵敏的手脚,从窗户爬上屋顶那是不可能的,我太爷就想找客栈里的伙计问一声儿,看有没有地方能让自己上到屋顶。
就在这时候,刚好听到有人敲小翠的房门,小翠应了一声,那人就问小翠刚才出什么事儿了。
听声音,好像是客栈里的伙计,小翠刚才叫的声音挺大,一定惊动了客栈里守夜的伙计。
我太爷忙出门一看,果然是客栈里的伙计。我太爷就问伙计,有没有地方能够上到屋顶,伙计听了就是一愣,不知道我太爷这是想要干啥。我太爷解释说,自己房间来了飞贼,把包袱给他顺走了,怀疑那飞贼上了屋顶,想到屋顶上看看。
伙计一听,脸色登时发白,忙解释说店里从来没闹过飞贼,我太爷这时候没心思跟他矫情,叫他赶紧想办法。
随后,伙计搬来一条梯子,带着我太爷来到一个像是天井一样的地方,四周全是房檐儿,中间有个二尺多宽的方形窟窿,伙计把梯子架在窟窿口儿,我太爷顺着梯子穿过窟窿口儿,爬上了屋顶。
古时候的房顶,都是“人”字型的,就像从中间打开倒扣在桌面上的书本一样,中间高,两边呈坡状朝下滑斜,整个儿屋顶由下至上,全用瓦片一层层铺就。
因为刚刚下过雨,屋顶又湿又滑,上面有些瓦片还生了青苔,遭雨水一淋,青霜一样,稍不小心就会在上面滑翻,从屋顶直接跌到楼下去。
这个天井距离屋顶的最高点,也就是屋顶中间那条“龙脊”,还有一段距离。我太爷这时候顾不上其他的,在光滑的瓦片上手脚并用,爬到了“龙脊”那里,随后,跨在顶端“龙脊”上,双脚踩着“龙脊”左右两侧的瓦片,慢慢站起了身。
稳住身子以后,抬眼朝自己房间窗户的位置看了一眼,就见那片屋檐儿上并没有自己的包袱,随后又把整个客栈的屋顶全扫了一遍,漆黑的夜色之下,我太爷啥也没发现,除了冷风从身旁掠过,整个房顶都是空空的。
我太爷在心里一琢磨,难道,鬼猴子拿着自己的包袱从屋顶跑了下去?不好,这鬼东西会不会再去找小翠呢?
我太爷想到这儿,心里大急,就在他准备转身返回天井那里的时候,身后突然传来一个瓦片轻微的滑响,哗啦一声。
我太爷赶忙回头一看,就见一个十来岁孩子大小的东西,直挺挺站在自己身后,浑身上下黑乎乎的。
我太爷顿时一惊,随后仔细一看,看清楚了,自己的猜测完全对上号儿了,正是那只逃走的小鬼猴子,在它背后,还背着自己的大包袱,这一切,都是它干的!
这时候,小鬼猴子比我太爷在村子里看到它时高了一点儿,也瘦了一点儿,估计它一路跟踪我太爷过来,整天处心积虑、“缺吃少穿”的,日子可能也不算好过。
鬼猴子看到我太爷,有点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的意思,根本不给我太爷反应的时间,“嗷”地一声怪叫,打龙脊上忽地跃起,直接朝我太爷扑了过来。
我太爷这时候背对着鬼猴子,再加上屋顶湿滑,形势很不利,见鬼猴子扑来,十分狼狈地朝自己身前一扑身,整个人跪趴在了龙脊上,与此同时,鬼猴子从他头顶刷一下掠了过去,紧接着,“哗啦”一声,鬼猴子落在了我太爷正前方,可能因为落地过猛,踩松了几块瓦片,那几块瓦片顺着斜坡从房顶一路滑下去,摔到了下面。
我太爷这时候趴在龙脊上抬头又朝鬼猴子看了一眼,看着它背上的大包袱,突然有种上当的感觉,感觉这鬼猴子是故意把他引上房顶,想利用房顶的地势来对付他。
想到这一点,我太爷心里生出了寒意,在这个连脚步都站不稳的房顶上,自己该怎么跟这鬼猴子打呢?
鬼猴子没给我太爷多想的时间,又是一声怪叫,忽地又朝我太爷扑来。
我太爷这时候还在龙脊上半趴半跪着,想起身都来不及,眼看鬼猴子就要扑到自己跟前,急中生智,从身下揭起几块瓦片,呼呼扔了过去。
第一百零三章 回家途中
这小鬼猴子年龄虽然小,个头儿也不大,但是智商明显要比它父母高出很多,它在小村子发现我太爷以后,一路跟踪过来伺机而动,直到我太爷在这家客栈住下,天上又下了些雨,雨水导致屋顶又湿又滑,它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先是骚扰小翠,利用声东击西的办法把我太爷调出房间,然后潜进我太爷房间拿走大包袱,又生怕我太爷不知道,把衣服给我太爷撕烂,等我太爷返回自己房间,到窗户那里查看的时候,又把大包袱搭在房檐儿,故意给我太爷看到,导致我太爷不得不上屋顶寻找包袱,等我太爷一上到屋顶,立刻就陷入了困境,小鬼猴子这时候便占尽了天时地利,开始了它的复仇计划。
言归正传。我太爷见小鬼猴子再次朝自己扑来,急中生智,从身下揭起几张瓦片,呼呼扔了过去。
我太爷虽然没练过飞刀之类的功夫,好在手上力道很足,加上距离又近,其中一块瓦片“啪”地一下,狠狠砸在了小鬼猴子脑袋上,小鬼猴子顿时“嗷”地发出一声惨叫,把扑向我太爷的身子朝旁边一拧,窜到了别处。
我太爷见这招儿挺好使,于是不断从身下揭起瓦片,照定小鬼猴子噼里啪啦砸过去。
小鬼猴子吃了亏以后立马儿就学乖了,一双眼睛死死盯着我太爷的右手,只要我太爷右手稍有动作,立刻跳向别处。
就这么的,我太爷跟小鬼猴子在屋顶僵持上了,我太爷一张张甩出瓦片,小鬼猴子则在屋顶上窜下跳左躲右闪。这么一来,导致整个屋顶噼啪乱响,不时有瓦片从屋顶稀里哗啦滑落,导致屋檐下的地面不断传来噼里啪啦的碎响声,乱作了一团。
不大会儿功夫,楼下传来伙计的喊声,“大爷,您在上面干啥呢,轻点啊,别把瓦片都弄掉咧,老板知道了要扣俺工钱哩。”
这时候,我太爷没功夫理会下面伙计的喊叫,手下不停,揭起瓦片一张张砸向小鬼猴子,没过多久,我太爷把身前身后的瓦片全给他揭光了,不过,他再没砸中小鬼猴子一下。
我太爷一寻思,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儿,自己别在屋顶跟这鬼东西耗着了,先下去再说,于是双腿跪着骑在“龙脊”上,一点点儿朝天井那里倒退,一边退,一边揭起身下的瓦片砸向小鬼猴子。
不过,没退出多远,就被小鬼猴子看出了我太爷的意图,小鬼猴子忽前忽后跳窜几下以后,突然从左侧面迂回过来接近了我太爷,随后趁我太爷从屋顶揭瓦片的空当儿,抽冷子再次朝我太爷恶狠狠扑来。
小鬼猴子这一次,属于玩儿命的,有点儿奋不顾身的意思,速度奇快,它或许知道,今天要是让我太爷离开屋顶,下次报仇不知道要等到啥时候了。
等它扑到我太爷跟前,我太爷刚好把一块瓦片揭下,我太爷在慌乱中一抖手,瓦片“呼”一下朝小鬼猴子脑门儿砸去。
不过,让我太爷吃惊的是,小鬼猴子这一次居然不闪不躲,瓦片砸在脑门上发出“啪”地一声爆响,碎的四分五裂,小鬼猴子只是发出“嗷”地一声痛叫,扑向我太爷的势头却丝毫不减,就像个梦魇似的。
我太爷见状顿时大惊失色。我太爷这时候看出来了,小鬼猴子这是要跟他鱼死网破,想用身体把他从房顶上撞下去。
还没等我太爷想出对策,小鬼猴子的身子已经扑到了他跟前,我太爷就觉得眼前一花,“彭”地一声响,一人一猴子,双双在屋顶翻到,随后,顺着屋顶的斜坡咕噜噜朝下翻滚。
下面就是大街,丈条石铺就的路面,坚硬无比,就这么毫无防范的摔下去,不死也得残废。
没翻滚几下,一人一猴子已经滚到了房檐儿,眼看着就要从房顶摔下去。
就在这危急关头、千钧一发之际,我太爷抬起一脚踢中了小鬼猴子,小鬼猴子直接倏地从房檐儿上摔了下去,很快的,打地面上传上来“噗通”一声闷响,料想摔的不轻。
而我太爷这一脚让他借了一下力,身子在房檐儿上顿了一下,就这么不到半秒钟的停顿,让我太爷抓住了机会,嘴里大喝一声,右手朝房顶狠狠砸了下去,就听“嗵”地一声,半个房顶都被震得一忽闪,再看房顶,被我太爷一拳洞穿,打出个大窟窿,紧跟着,我太爷把五指一张,借助身体下滑的趋势,扣住了窟窿边沿儿的一根椽木,与此同时,他大半个身子已经失控地从房檐儿滑了下去,荡秋千似,仅凭单手抓的那根椽木,悬空挂在了房檐儿那里,简直惊险万分。
等身子稍稍稳定以后,我太爷在心里暗叫了一声好险,忍不住低头朝下面看了看,就见下面黑漆漆的,像恶魔张开的血盆大嘴,虽然没摔下去,却直接把他唬出了一身白毛儿冷汗。
过去的房屋,屋顶都属于半木质、半土质结构,最下面是三角状的木质框架,由一根主梁和数十根辅梁按照力学原理支构而成,主梁居中,有人腰粗细,数十根辅梁分布框架四周,每根辅梁大概也有人腿粗细。
在辅梁上面,是一道道密集的细椽子,这些椽子大概有胳膊粗细,每隔十五到二十公分一根,呈横向搭在辅梁上。椽子上面,芦苇杆儿或者是高粱杆儿纵向铺就,在我们这里一般用的都是高粱杆儿,高粱杆儿上面,是一层麦秸、黄土、白灰,三合而成的麦秸土,麦秸土一般抹的都很薄,只有不到五公分的厚度,麦秸土再往上,就是瓦片了。
很多电影电视剧里,都有揭开屋顶瓦片偷窥房间内部、或者从房顶给房间茶水里下毒的镜头,这在现实中是有可能实现的,只要揭开屋顶瓦片,刨掉上面的麦秸土,再拨开高粱杆儿就行了,这也反映出古时候的屋顶是很脆弱的。听我奶奶说,鸡蛋大小的冰雹就能把房顶砸出个窟窿,力量稍大点儿的人,是能够一拳打穿的。
记得我小时候爬到我们家老房子上摘枣吃,就曾经一脚把屋顶踩出个大窟窿,那次被我奶奶好一顿训,后来用塑料布把窟窿给堵上了。
像我太爷这种练家子,一拳能把屋顶打出个大窟窿并不稀奇,期间也算是我太爷侥幸,刚好砸在了那些椽子的间隙之间,要是砸在椽子上,最多把椽子砸断,不可能把房顶打漏。
这间被我太爷打漏的房子里面,刚好没有住人,要不然免不了又是一场大呼小叫。
这时候,我太爷抓着窟窿里面的椽子挂在房檐儿稳了稳心神,紧跟着把左手甩上去也抓在了那根椽子上,等抓牢以后,双手一较劲,把悬空在房檐儿的身子往上提了提,然后侧身迈腿,将一条腿勾在房檐儿,双手和那条腿同时较劲儿,嘿地一下,把身子从房檐儿翻了上来。
这时候,我太爷打在屋顶的那只右手已经血肉模糊,不住往外淌血,我太爷顾不上管它,在房檐儿那里慢慢站起身,随后把屋顶的瓦片一块块揭开,踩着下面的麦秸土,一点点儿朝天井那里挪,一步步的,走得格外小心。
揭了大概能有四五十块瓦片,我太爷终于回到天井那里,一刻不停,顺着梯子爬了下来。
脚刚着地,还没等我太爷松口气,客栈里的伙计提着一盏灯笼跑了过来,伙计一脸苦瓜色,问我太爷都在屋顶干了些啥,咋踩下这么多瓦片。我太爷不但没回答他,反而一把夺过他手里的灯笼朝客栈大门跑去,伙计顿时一愣,随后大叫着紧紧追在了我太爷身后。
等我太爷跑出客栈大门来到街上以后,提着灯笼去查看小鬼猴子跌落的地方,就见小鬼猴子已经不见了,地上只有巴掌大小一滩血迹,看来是受了伤。小鬼猴子不见了倒没什么,这时候让我太爷头疼的是,大包袱跟着它一起不见了,那里面可是他全部家当儿。
这时候,伙计从后面追了上来,苦着脸问我太爷到底是咋回事儿,我太爷把灯笼塞进他手里,说了句,“你自己看吧。”说完,转身返回了客栈。
原本客人物品失窃,客栈要承担一半儿责任,但是我太爷不想让客栈做冤大头,毕竟那鬼猴子是冲着自己来的。
第二天,因为没银子付房钱,我太爷只好把那匹老马抵给了客栈,不但结清了房钱,还赔偿了那些瓦片钱,最后我太爷又好说歹说,跟客栈老板要了几天的干粮和一身伙计穿的旧衣服。当然了,在我太爷心里呢,把那小鬼猴子的祖上八代都骂了无数遍,发誓再见到它,非把它的鬼脑袋拧下来当夜壶不可。
唯一值得我太爷欣慰的是,妹妹小翠没事儿,啥都是身外物,家人平安才是最重要的。这个,是我太爷从那响马头子独霸天身上学到的。
没了马匹和银两,在接下来的路途中,兄妹两个相依为命,仅凭用老马换来的干粮维持着,晚上也不能再住客栈了,还好已经是夏天,兄妹两个一到晚上,就找个树林草窝儿啥的猫一宿。
又走了几天以后,干粮也没了,但是路还有好长一段。
这咋办呢?总不能饿着肚子赶路吧,我太爷自己一两天不吃东西没啥事儿,可小翠一个姑娘家的,总不能让她也饿着肚子吧?
我太爷从小在蔡府过惯了少爷日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手边儿也从来没缺过钱,这一次,着实叫他犯了难。
最后我太爷一琢磨,做出一个决定。要说起来也挺讽刺的,我太爷居然放下了以往的少爷架子,带着小翠走乡窜户,沿街卖艺乞讨。
我太爷小时候最喜欢在县城集市上看那些“当当当”敲着铜锣卖艺的,什么耍猴儿的、练武的、顶大缸的等等等等,每次他都穿着华丽的少爷衣服挤在人群最前面,啃着手里的冰糖葫芦看得津津有味儿。卖艺人嘴里的那套说辞,他也是从小背的滚瓜烂熟,不过,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能把这些说辞用上。
“各位乡亲父老,俺们兄妹今日路过贵宝地,承蒙各位老少爷们儿抬举,借贵宝地求口饭吃,有钱的您捧个钱场,没人的您捧个人场,光说不练是假把式,光练不说是傻把式,能说会练才是好把式,今日,俺就给各位老少爷们儿先练上一趟少林罗汉拳……”
期间,因为打把式卖艺,也招惹了不少麻烦,比如说,有收地皮税的,有踢场子的,甚至有想欺负小翠的。这些人,基本上都被我太爷用武力打跑了,不过,一动手,这地方也就没法儿呆了。
卖艺的同时,也让我太爷阅尽了人生百态,觉得这世道,干哪儿一行都不容易。
这些都不算什么,多多少少也落下几个大钱儿,勉强维持了他和小翠的一天两顿饭。
这时候最令我太爷头疼的,还是那只鬼猴子,一开始没啥事儿,估计伤还没好,到了后来,隔三差五趁着晚上过来偷袭,虽然每次都没讨着啥便宜,甚至有一次腿上被我太爷砍了一剑,差点给我太爷抓住,但是这种无休止的的骚扰还是让我太爷焦头烂额寝食难安,小翠呢,已经快被这只鬼猴子吓出病了,每天晚上都得让我太爷抱着才能睡着。
第一百零四章 小翠回家
一路卖艺一路走,十多天后,我太爷带着小翠终于到达了延津县地面儿。
两个人又走了将近一天的路程,来到了三王庄,不过,我太爷并没有进村,带着小翠进了三王庄附近的一个村子,这个村子里有家私塾,私塾也就是古时候教书的地方,我太爷给了私塾先生几个大钱儿,借用了一下私塾里的笔墨纸砚写了封信,然后把信交给小翠,让她贴身带上。
小翠不识字,好奇地问我太爷,让她带封信干啥,里面写的啥?我太爷说,等到了三王庄你就明白了。
傍晚时分,两个人来到了三王庄,站在村东头,我太爷抬手朝村子西北角方向指了指,对小翠说道:“小翠,咱们家就在那个位置,咱父亲叫刘义,咱母亲叫蔡清君,你到那里以后再打听打听,村里人都人知道咱父母。”
小翠一听我太爷这话,感觉有点不对劲儿,一脸疑惑地问我太爷:“哥,你、你不跟我一起回家吗?”
我太爷一脸惆怅地摇了摇头,“我还是先不回去吧。”
“为啥?”小翠问。
“不为啥,你到家就知道了,眼下我不回家,是因为那只鬼猴子,到现在它还一直跟着咱们,我是它的仇人,我现在要是回了家,它一定会跟着我回家,父亲还好说,要是让那鬼猴子把母亲吓着了怎么办?”
小翠听我太爷这么说,似乎想到了鬼猴子的恐怖样子,脸色立刻就变了。
我太爷接着说:“你先回家,等我把鬼猴子抓住以后,一定回家找你,到时候咱们一家人团聚,好好过日子……对了,等你到家以后,把那份信给我母亲看,信上写的很清楚,我父母都是好人,他们会像对待亲生女儿一样疼你的。”
小翠闻言,眼圈红了,沙哑着声音说:“哥,那我也不回去了,你到哪儿我就跟你到哪儿。”
“那怎么行呢。”我太爷抬手摸了摸小翠的头,想了想说:“我父母就我这么一个儿子,现在他们的年龄大了,我又不在他们身边,你回去,就当替哥尽孝吧,替哥照顾一下父母,行吗?”
“嗯”小翠听我太爷这么说,狠狠点了下头。
小翠把我太爷给她的那封信从怀里拿出来,攥在手里朝眼前这个陌生的村子看了看,鼓足勇气迈步走了进去。
没走出多远,她忍不住回头,就见村头那里,已经空无一人,我太爷竟然已经离开了,看着空荡荡的村头,小翠突然有种被遗弃的恐惧感,眼泪忍不住落了下来。
小翠拿着信来到三王庄的西北角,找到一位村民刚一开口打听我高祖父,那位村民立刻热情地把她带到了我高祖父家门口。
这时候,刚好是吃晚饭的时间,我高祖父、高祖母、王小锦,三个人正围坐在饭桌前吃饭,三个人看到门口儿的小翠全是一愣。
小翠这时候的扮相儿挺狼狈,试想,没有换洗衣服,整天又钻草窝里睡觉,身上脸上头发上,可想而知,脏兮兮的就跟要饭花子没啥两样儿。
那村民把小翠带到我高祖父家门口儿就回去了,这时候,仅剩小翠一个怯生生在门口儿那里站着,我高祖父起先以为她是个要饭的,赶忙从饭桌上拿起两个馒头,走到门口儿递向了她。
小翠看了下白嫩嫩的大馒头咽了口口水,没伸手去接,反而把手里的信递向了我高祖父,嘴里低低说了一句,“我哥叫我把这封信给……给娘。”
小翠这话,说的我高祖父全家一脸莫名其妙,我高祖母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柔声问道:“闺女,你找谁,你这封信是想送给谁?”
小翠心里发虚地看了我高祖母一眼,“送给我娘……”
“你娘是谁,是我们三王庄的吗?”我高祖母又问。
小翠把屋里三个人全看了一遍,怯生生说道:“我爹叫刘义,我娘叫蔡清君……”
“你、你爹娘叫啥?”小翠这话,差点儿导致我高祖父把手里的馒头掉地上,他回头跟我高祖母对了个眼神儿,这,这啥时候多出这么大一个闺女?
我高祖母觉得这里面有蹊跷,赶忙走到小翠跟前,从她手里接过了那封信。
刚刚打开,还没看内容,我高祖母身子就是一抖,转过头激动地对我高祖父说道:“是秉守,这是秉守的字迹!”
王小锦一听是我太爷的信,也慌忙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小跑儿似的冲到我高祖母跟前,紧紧抓住我高祖母拿信的那只手,“娘,这是相公的信吗,上面都写了些啥,他还好吗,您快念念呀快念念呀。”
相公?小翠闻言,抬起头疑惑地看了王小锦一眼,我高祖母发现她的脸色微微变了一下,眼神变得很复杂。
我高祖父这时候虽然表现的没有王小锦那么激动,但是我高祖母发现他手里的两个馒头不停哆嗦起来。
我高祖母看了看小翠,又看了看王小锦跟我高祖父,深深吸了一口气,把目光转向了手里的信,紧接着,嘴里念道:“父母亲大人在上,不孝儿跪拜……”
我太爷这封信,前半部分说的是他自己,说他现在很好,让我高祖父跟高祖母不用担心,后半部分,着重介绍了小翠,说小翠是自己从响马手里救下来的,现在父母双亡无家可归,自己把小翠认作了亲妹妹,希望父母能像对亲生女儿一样,善待他这个妹妹。在信的最后,我太爷说他自己这时候还有点事情要办,等把事儿办完了,就回家给父母请罪、给王小锦请罪,落款是,不孝儿刘念道。
我高祖母看完信以后,眼泪下来了,王小锦呢,陪着我高祖母一起掉泪,因为看着小翠这要饭花子似的样子,不难想象我太爷现在是个什么样子,从小到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少爷,哪受过这份儿可怜罪。
我高祖父见我高祖母掉眼泪,不痛快地说了一句,“哭啥咧,这是他自个儿作哩。”
随后,全家人忙活起来,又是给小翠拿碗筷,又是给烧洗澡水,王小锦还把自己的衣服拿出几件让小翠暂时穿上。因为小翠来的仓促,家里没有多余的床铺,就在放杂物的房间给小翠打了个地铺。我高祖父说,赶明儿俺找村里的木匠给孩子打张床。
忙活一通,到了打落更的时间,我高祖父出门打更,家里就剩下我高祖母、王小锦和小翠三个女人。
这时候,小翠吃了饭、洗了澡、还换了干净衣裳,我高祖母一看,这小丫头模样也挺俊俏,十分喜欢。
随后,三个女人围坐在一起,我高祖母就问小翠,“多大了?”小翠回答说,“十五了。”又问她,“姓啥,”小翠说,“姓刘。”我高祖母一听就笑了,说了句,“看来这就是缘分呀。”
之后,我高祖母又问小翠,秉守为啥不肯回家,这些日子都去了哪里,都干了些啥。
小翠一开始支支吾吾不肯说,因为我太爷交代过,不让她说那么多,但是架不住我高祖母和王小锦两个人的再三追问,最后,小翠把她知道的所有关于我太爷的事情,一五一十跟我高祖母和王小锦说了一遍,包括他们沿街卖艺、我太爷现在正被鬼猴子寻仇的事儿。
我高祖母听完以后,眼圈儿又红了,轻蹙起眉头长长叹了口气,问小翠我太爷身上的伤现在怎么样了,小翠说已经全好了,我高祖母这才放心,随后从椅子上站起身,对两个姑娘说自己累了回房休息。
我高祖母回房以后,王小锦拽着小翠,问我太爷在响马山寨时,跟单雪儿定亲的细节,追问小翠我太爷跟单雪儿的关系怎么样,他们两个那个啥了没有,小翠说,我太爷根本就没理过单雪儿,定亲也是被那些人逼的,王小锦听了,这才放下心来,跟小翠各自回房睡去。
等我高祖父打完落更回家,我高祖母正在房间里等他,我高祖母并没有睡,在摆弄我太爷穿过的那些衣服,有点睹物思人的意思吧。
见我高祖父回家,我高祖母就把小翠说的这些,给我高祖父复述了一遍。
我高祖父听完以后,叹着气,还是之前那句话:“这孩子,就不是个守家的人!”
自打那天以后,刘小翠正式成了我们家里的一员,管我高祖父叫爹,管我高祖母叫娘,我高祖父和我高祖母呢,也把她当亲生女儿一样对待,我在这里呢,也该尊称小翠一声“太姑奶”了。
几年后,我这位太姑奶到了出嫁的年龄,但是她不肯嫁,因为当时我太爷还是不在家,她就说,等哥啥时候回来了我再嫁,哥不在家,我就要守在爹娘身边替他尽孝。
我高祖父两口子听了她这话,又是感动又是无奈,心里边儿呢,免不了对我太爷又是一番责怪,好像每个跟他扯上关系的姑娘上辈子都欠了他的债似的,这辈子都是来还债的。
直到我太爷四十岁那年再次成亲,我这位太姑奶才嫁了人,那一年,她已经三十五岁了。
我这位太姑奶这时候算是回家了,那我太爷这时候又去哪里了呢?
第一百零五章 落井下石
我太姑奶已经回家了,我太爷又去哪儿了呢?
当我太姑奶拿着信走进村子以后,我太爷就钻进了路旁的草丛里,在三王庄附近停留几天以后,见那鬼猴子没啥动静,再次踏上了他的浪子之路。
这一次,他还是沿着河岸边儿走的,上一次,他是顺着河水往下游走,也就是往东走,这一次,他是逆着河水往上游走,也就是往西走。
他此时的目的和想法很简单,引出鬼猴子,除掉这祸患以后立刻回家。从去年冬天到现在,算来他已经离家出走大半年时间,在这大半年里,人生百态,各种滋味儿,他几乎尝了个遍,身心疲惫,有点儿累了,也该回去看看父母了。至于王小锦,等到了家以后再说吧。
接下来的日子,还是一路走一路打把式卖艺,漫无目的,只是身边少了我太姑奶,不免觉得冷清,形单影只。
半个月后,我太爷来到了开封府中牟县地界儿上。这半个月来,那鬼猴子又偷袭过他好几次,这使他恼火的同时,也让他把心放回了肚子里,至少这鬼猴子追着他过来了,没有尾随小翠回家,还是值得欣慰的。
有这么一天,我太爷来到中牟县一个叫“雁鸣湖”的地方,这地方过去提到过,梁府失火时的梁童生,就曾拿着他爹梁德仁给他的进米钱,在这里胡混过一阵子。
这里呢,因为紧邻黄河边儿,地下水位很高,许多低洼地带在不下雨的情况下也能渗出水来,久而久之,那些低洼地便形成一片不小的死水湖,其实也不算是死水湖,湖底有很多地方都通着地下水,那些地下水呢,又通着黄河,如果黄河水暴涨,这里的湖水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因为这里湖水水质清澈,湖岸边绿荫环绕,水草丰盛、鱼虾肥美,成为了许多候鸟的乐园,因此得名“雁鸣湖”。
雁鸣湖,夹岸烟波浩淼,风景如画,也成为那些文人墨客卖弄风骚的地方。
久而久之,搬来这里定居的人越来越多,在湖边形成了一个规模不小的镇店,那些酒楼客栈、赌场当铺、烟花巷柳等,也在同一时间跟着应运而生,当时整个雁鸣湖周边,可以说车水马龙繁华似锦。
我太爷来到雁鸣湖以后,见这地方不错,便打算多停留几天,因为来这里花销的都是些有钱人,在这里打开场子练上一段儿,这些人给的赏钱一定不会少。
于是,我太爷在镇里一条繁华的大街上打起了场子。
第一天没事,赚了不少铜板,第二天也没事,也赚到不少铜板。
或许因为我太爷练的全是货真价实的真功夫,很受这些有钱人的欢迎,捧场的人很多,有人甚至想请他做保镖护院,但被我太爷婉言拒绝了。
到了第三天晌午,眼看着就要收摊儿吃中午饭的时候,打街头一家赌场走出几个流里流气的家伙,一看就是那种街头混混、地痞流氓之类的货色,几个人见我太爷在那里打把式卖艺,分开人群,到场子里跟我太爷要地皮钱,说这都晌午了,他们哥儿几个还没吃饭,让我太爷交了地皮钱以后,再请他们上酒楼吃顿饭。
这种事,我太爷一路上见多了,当然不会理他们,双方话不投机,当街就打了起来。
让我太爷没想到的是,这几个痞子里还真有个会功夫的,我太爷最后虽然把他们全打跑了,但他自己也受了伤,大腿上给那家伙戳了一刀,刀口虽然( 末代捉鬼人 http://www.xlawen.org/kan/48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