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0 部分阅读
剩下的地方则被庄书晴布置成了一个温馨的饭厅。
每当她有兴致下厨时,他们便在这里用饭,白瞻虽然从不说什么,可庄书晴看得出来他更喜欢这里,便是平时自己没时间做饭,也会让人将饭菜送到这里来吃。
也因此,用的东西自然不会比那个大了这里几倍的饭厅差。
皇帝左看看右摸摸,眼里全是欢喜之情。
“对了,瞻儿哪去了?”
“在书房,前线有军情送到。”庄书晴头也不回的回话,真就将皇帝太子当成了家里的一份子一样随便,“太子可以去听听。”
周知肖屁股都不动一下,“庄姐姐,今天除夕,你就放我休一天吧,要是紧急军情,我总会知道的。”
庄书晴抽空看他一眼,真就不再说。
现在的周知肖早已非吴下阿蒙,做起事来有章有法,据说朝中大臣对他很是看好。
“去帮姐姐把那个干菜捞出来再冲洗一下。”
庄书寒做得闷不吭声。
周知肖这时却走了过来,“庄姐姐,我也来帮忙吧。”
“你能做什么?”
周知肖看了看案台上的东西,“洗那个?”
庄书晴看了一眼,那是南珠洗过一遍的嫩绿青菜。也就点了头,“轻点力,别还没下锅就被你搓熟了。”
“庄姐姐,你也太小看我了,看我的。”
斜他一眼,庄书晴不置可否。
皇帝也不坐着了,走到这里看一看。那里瞧一瞧。寻宝一样很是自得其乐。
白瞻进来看到的就是这么一个场面,对于不请自来的两人挑了挑眉,倒也没有要赶人的意思。
皇帝很是自觉。“我吃完饭就走。”
走到书晴身边,将她手里的刀接过来,“怎么切?”
庄书晴在空中划了几下示意,白瞻意会。动作很是熟练的按要求切好。
皇帝和太子掉了下巴,又悄悄的自己安了回去。
周知肖低头看着快被自己搓熟了的青菜。默默的退回去坐好,在万能的白哥哥面前,他还是不要去丢脸了。
“我去里边做菜,你们随意。”
“不用管我们。你快去。”
白瞻自然而然的跟了进去,庄书寒想跟的,最后还是识趣的留了下来侍候。
很快。里屋传来油下锅的声音,皇帝散步一样散过去。装作无意的看了一下里屋,他那个连皇位都没看在眼里的儿子正拿了什么递给书晴,眉眼间透出来的神情柔软得让他不知该如何形容。
这个样子,大概也只有庄书晴能让他表露出来吧。
年夜饭很是丰盛。
多了两人,庄书晴也没有再添菜,就是再来四个,这一桌子菜也吃不完。
庄书晴给除了皇上之外,包括书寒在内的其余几人都添上酒,举杯道:“第一杯,敬周朝。”
皇帝无奈的喝了口寡淡的茶水,他已经许久不曾沾过酒了,闻着这酒香还真有点馋。
“第二杯。”庄书晴给大家续上,“敬我们成为一家人的缘份。”
这话里的意思,白瞻最懂,所以他喝得最麻利。
“第三杯,敬无限的未来。”
连着三杯酒下去,庄书晴脸颊浮起红晕,要说醉,却还差得远。
夹了一块扣肉到皇上碗里,“您不能吃得太油腻,这道菜您只能吃一块尝尝味。”
皇帝一口咬掉一半,并不觉得油,入口即化,很是入味。
放下筷子,皇帝感慨,“不能随心所欲的吃喝,人生少了多少趣味。”
“现在忍忍,以后就能想怎么吃就怎么吃了。”庄书晴又给每人夹了一块,自己却不吃。
看止顾看着自己,庄书晴端起酒杯碰了一下他的,“闻着味儿就饱了,晚点再吃。”
白瞻给她夹了些清淡的放在碗里,没有说话,意思却表明了。
庄书晴也就有一口没一口的吃着。
这是周知肖有记忆以来吃得最舒服的一顿,不是什么山珍海味,却满足了身体的每一个部分,也因为太过满足,话想也不想的冲口而出,“庄姐姐,以后每年我都来蹭一顿年夜饭吧。”
“每年?”白瞻轻飘飘看他一眼,“以后每年你都往会元去?”
周知肖愣住了。
“然后让人抓住规律,要了你的命?”
饭菜好像都没那么香了。
周知肖低下头去,“一定要去会元吗?京都哪里比不得会元?”
庄书晴一口饮尽杯中酒,因为喝了酒,说话越加没了忌讳,“哪里比不得啊,其实都差不多,但是在我一开始的计划里,我就是想要在会元养老的,京都自然不会比会元差,可我和止顾不能长住京都,知肖,你应该很清楚原由。”
周知肖被教导了这大半年,这些事自然能想到,可是,“庄姐姐,我不会那么想的,我对谁提防也不会对你和白哥哥提防,这皇位你们要看得上,哪里能轮到我,我都懂。”
“你是懂,你也不会防我们,可别人不会这么想,总有人会盯着这事,想从这里面做文章,你现在还只是一个人,可你会成亲,会有孩子,我和止顾也会有孩子,你能肯定他们不受影响?以后,长长久久的以后,谁能说得好,与其将感情消磨在猜忌里,倒不如远一些处着,做个合格的亲人,你要是在京都呆得闷了也有个地方去,以后也能坦坦荡荡的告诉你的皇子,在会元还有一户人家是可以信任的亲戚,而非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不停的有人告诉他,他得防着那一家子,知肖,这样对我们大家都好。”
执壶给他添满酒,庄书晴继续散散漫漫的道:“会元离京都近,你何时想来了便来,即便不能年年都去会元和我们一起团圆,平时还不是想去就去,再说你不能去,我们还不能回来?你啊,只要将大周朝治理好了,以后想如何便能如何,要是大周朝始终不能安稳,你又如何有那些闲情逸致,所以啊,归根到底还得看你自己,皇上,您说是不是这样?”
皇帝偷偷又吃了一块扣肉,此时听到书晴点名,忙作贼心虚的附和,“对对,就是如此,不过书晴啊,你们走的时候会带上我吧?”
“您想去便去,谁还能拦着您不成。”庄书晴不满的瞪向夺走自己酒杯的止顾,“我一年到头也就喝这么一回酒。”
当大夫必须忌酒,她在这方面尤其注意,也就在过年这日能放松一下。
“先吃点菜,酒一会陪你喝。”
胃里确实有点烧,庄书晴也就委委屈屈的屈服了,老老实实的吃白瞻夹到碗里的菜。
周知肖看着两人的互动羡慕得不行,不知道他的太子妃有没有庄姐姐的三分。
恰好庄书晴也想到了此事,吞下口里的菜抬头道,“我看好的太子妃有三个,陈家长女,韦家么女,祝家长女,年后安排个机会你去见见,看谁更合你心意。”
看了白瞻一眼,周知肖试探着问,“庄姐姐更看好哪个?”
“我啊。”庄书晴想了想,“陈家长女聪慧,素有才名,且心性也算沉稳,算是不错,韦家么女的话,大概是因为上面两个都是兄长,性子比之另外两个要娇一些,不过也算识大体,母仪天下差了些,能被我看中也是觉得她能做你的解语花,让你平素松快些,至于祝家女。”
庄书晴顿了顿,“祝家的家庭是三家里最简单的,只得一儿一女,且皆是嫡子女,她为长,弟弟被我选入前线观战团,你当知道我当时选人的标准,能入选的都不差,再加上祝家是武将世家,祝家姑娘和一般的闺阁女子有些不同,她有着其他人所不具备的英气,那姑娘我见过,长相上没得挑,虽自小习武,行事却并不粗鲁,精气神很是不错,学识虽然比不得陈家姑娘,可是这才女之名有太多水份,我倒觉得她学的那些都挺不错,做太子妃也不需要能写出好诗来,在我看来她是三人里最能担得起事的,梅兰竹菊,各有其美,你不用管我看好哪一个,这是你要过一辈子的人,你喜欢哪个便选哪个。”
听庄姐姐说了这么多,周知肖哪里还会不知道庄姐姐喜欢的是祝家女,光听着,他也觉得这祝家女不错。
撇开其他不谈,他需要一个心性坚韧的太子妃,在那个深宫里,软弱的人会被吞噬,心性不坚定的会变得面目全非,韦家女首先就在排除在列。
而才女素来心性骄傲,这样的可以为侧妃,不能当正室。
至于祝家女……
周知肖眼神微闪,那样性子的人,镇得住那些魑魅魍魉,也必然心性坚定。
他希望在自己累了的时候,能有个人说说话,不用顾忌外戚,不用担心她另有居心,他不敢说自己能做到白哥哥对庄姐姐这般,但是,他一定尽他所能的给她身为妻子该有的一切。(未完待续)
ps:恩,番外应该就不会有太子了。
第226章 满城添箱
酒自然是喝多了的。
白瞻守了她一夜,听她说着前言不搭后语的话,听她说对养育她长大的院长妈妈的挂念,听她抱怨这个世界女人的不易,听她说及对现在生活的满足……
这个晚上的庄书晴就和万千普通女子一样,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庄小姐,也非领百兽救援京都的巫女,就是平常的女子。
可这样的庄书晴却更让白瞻心头柔软,对他来说,不是他想要怎样的有风,而是有风是什么样就是他想要的样子。
到得三月初,天气还冷着,庄家的人却已经进了京。
算着时间,带着这么多笨重家伙,怕是还没出节就动身往京都赶了,庄书晴在心里悄悄记下这份好,笑得格外欢实。
“伯公辛苦了,大伯,伯娘,敏姐姐也来了。”庄敏身边个子拔高不少的庄书顾,一开始是顾不上他,实际上那时候,她连书寒都没有顾上,是他自个儿跟着外祖父来了京都。
庄书顾却不敢这么任性,老老实实的一直呆在会元,她后面也会常写信回去,当然,她也能收到回信,字迹犹显得稚嫩,可感情却也没有淡了。摸摸他的头,庄书晴轻声道:“别怪姐姐把你一个人扔在会元,姐姐也身不由己。”
“我知道,我没怪姐姐。”
庄书顾笑容很干净,他是真的一点不像那个村子里的人,不像他的父母,长着长着倒和庄家姐弟越来越像了,“先生都和我说了,姐姐是在做很厉害的事。能让很多人有好日子过的事,不是不要我。”
庄书晴眼眶有些热,“等姐姐回去了一定好好谢谢陈先生。”
庄书顾眼睛顿时亮了,“姐姐要回去吗?什么时候回去?”
“可能是在年底,最迟也就是明年上半年,你在家里乖乖等着姐姐,恩?”
“是。”一年是有点久。可只要能回去。一年算什么,庄书顾虽然年纪不大,这笔帐还是会算的。
董老爷子轻咳一声。引起众人注意后道:“其他事先不说,族老,晴丫头的大日子已经近在眼前了,有些事该安排起来了。”
“董老大人说的是。”庄平志坐着微微弯了弯腰。姿态放得很正,“庄家出身小地方。京都的规矩也不懂,要如何做董老大人拿主意就是,庄家帮不上书晴的忙,万不能再丢了她的脸。”知道了庄家的态度。董老爷子的态度也不那么端着了,他之前唯一担心的就是这点,哪怕上次就已经将话说透了。可人也怕犯浑不是。
“那老夫就僭越了,正日子是在十六。十五送嫁,添箱则在十四这日,钦天监也算是用心到了极点,连着几天的日子都好,没有任何需得避讳的地方,现在的问题是添箱。”
老爷子看向庄书晴,眼神是既骄傲又有些无奈,“这个老夫心底没底,倒不是担心庄家的根基不在京都,平素也没有人情来往,会无人前来,老夫担心的恰恰相反,就怕那日添箱的人太多,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别人家还有政敌的因素,晴丫头这里可不会有,便是和董家不对付的人这回恐怕都不会落下,晴丫头,你可有什么说道?”
“收下无妨,这些皇上和太子心里都有数,刻意做什么反倒不美,收下他们的添箱美意,就当是全了他们想还了那个人情的心了,大家心里都安稳。……
董老爷子微微点头,他也是这么想的,要是一两户人家的救命之恩放着,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起大作用,可晴丫头这个不行,不是一户两户人家欠她的,相比起来要找出没欠她的更难,这么大的一笔人情债,能找个由头让别人还了是最好,免得以后成祸端。
真要心里记这份恩的,也不会真就一笔勾消,可在皇上和储君眼里,这姿态就已经表达得很明白了。
虽然有了预料,并且也做了充足的准备,可谁也没有料到添箱之人会有如此之多。
被特别放了五日休沐假期的董明阳拽过孟伯,“再准备十桌,不,二十桌酒席,另外再准备一些干粮之类的东西,一定要有肉食,面粉用最好的,份量要足,一份份包好,给那些不愿进府的百姓,人手不够就先去旁枝借,告诉他们,敢在这事上耍油头的,逐出家族。”
孟伯连连点头,头顶都有白发了,走路依旧虎虎生风。
董明阳看着人来人往的门口吐出一口浊气,走到礼台旁边看着上面做的记录,暗吸一口冷气,这是不是太过了些?
记礼单的四人皆是礼部官员,董明阳禀明父亲后特意请旨由皇上派来的。
此时看他这般模样,其中一人便递了另一本过去给他过目,“这里才是最吓人的。”
董明阳只看了“我等的荣幸。”
董府门外也摆了一个礼台。
本来是没有的,谁也没料到会有百姓前来,并且是那么多百姓。
他们将东西放在门口就走人,有的是家里养的老母鸡,有的是一篮子鸡蛋,又或者是山里打的野味,不那么常见的鱼,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可心意却相同。
老爷子让置了礼台后,百姓也不想着这么点东西还记上去,董明阳还专门安排了人在这里说明,不记上去东西就不收,这才慢慢排起了长队。
因为之前没有准备这么多份回礼,一开始回得也是五花八门,实在没办法后索性回了精米,董明阳看着实在不成样子,这才让管家去重新准备。
这些本不在预料之内的事也真是考验他,考验董家了。
听到马蹄声,董明阳抬头看去,是陈元。
陈元翻身下马。向他抱拳,“董大人。”
虽然对方只是个管家身份,董明阳却也不敢怠慢,忙回礼道:“陈管家怎的过来了。”
“公子命我前来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帮上忙的地方。”陈元看着人来人往的董府门前以及那个礼台,笑道:“看样子董家是早有准备。”
董明阳苦笑,“陈管家这可高看了我们,一开始我们万万没想到会来如此多百姓。”
那也是反应快了。董家算得上是庄小姐的娘家。这里的一举一动都被会以最快的速度传回白府,他之前也不曾料到会发生这样的事,看这势头。来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不管是会元府还是京都,论起得民心,恐怕皇上在庄小姐面前都望尘莫及。
明明庄小姐也没刻意去做什么得民心的事,并且地动过后。京都百姓手头并不宽裕。
两人并肩往里走,董明阳边道:“陈管家来得正好。我还真有事要白公子帮忙。”
陈元讶然抬头,“何事?”
迈过门槛,董明阳领着他往僻静地方走,“当时白公子出动禁军下聘。可嫁妆只会比聘礼更多,董家哪里有那么多人可用,还得请管家帮忙想想办法。……
是这事。陈元笑,“董大人放心。公子早有准备,明儿一早,东城卫会过来帮忙送嫁,西城卫随时待命。”
董明阳一愣,这……合适?
“是庄小姐和我家公子成亲,再逾越都合理。”
董明阳谨慎惯了,知晓树大招风的道理,这风头出得越足,以后怕是麻烦越多,皇上好说,太子现在看着也好,可以后呢?
要是哪天突然就有了危机感,首先防的不就是这两人?
可再担心,这些话他都不能说,太子是储君,他要效忠之人,若是真有那个以后,他再去费心不迟。
庄书辰脚下生风的回到庄家人居住的院子里。
正屋内,庄平志正和族中几个管事的男人议事。
为了这桩婚事,庄家男人几乎算得上倾巢而动了,便是不少女子也借着这个因由来京都见见世面。
“什么事,毛里毛躁的。”
庄书辰是庄泽民的长子,被祖父训斥了也掩不下兴奋之情,“好多人来添箱,听说外面还来了好多百姓。”
“去年京都地动,是书晴拼着被皇上不满敲了十一记钟响引得满京都百姓离屋才免去一劫,他们对书晴心怀感恩也是正常。”庄平志叹息着道,又问,“真的来了许多百姓?董府可有准备回礼?姿态如何?”
“孙儿就是听了一耳朵,董家三爷让管家准备精米肉食之类的包好回礼,府外已经准备礼台了。”
“董家能在京都屹立多年是有道理的,庄家也不能什么都不做,泽民,你去问问董家三爷,看看有什么是我们能做的,对了,不是要包回礼?让你媳妇带着女眷去帮忙。”
“是。”庄泽民起身,精神抖擞,“董家是该出份力才对,总不能什么都享用现成的。”
庄平志摇头叹息,“也是庄家祖坟冒烟,才出了个庄书晴,为庄家争光。”
“要真是祖坟冒烟,出息的就该是儿孙,闺女总归是要嫁人的。”
看了眼说话的老三,庄平志冷哼,“看样子我决定搬到会元是对的,就你们这点眼界,儿孙再有出息也有限,你们自问书晴做的哪一件事你们做得到的?书寒那样的孩子可是她教出来的,不是你们。”
一屋子人,没人再敢答话。
他们自然也是佩服庄书晴的,也很为她骄傲,只是心下有时也难免遗憾她是女人,女人再厉害,不也要嫁到别家去?再帮衬娘家也有限。
不过书晴之前的安排也确实让家族受益不少,她不曾亏着家族半分却也是真的。
ps:明天就是婚礼啦!
227章 想回来?悔过吧
三月十五,大吉。
算好时辰,董家一早就中门大开,东城卫更是早早就过来等候。
“再早都不叫早,聘礼嫁妆,再加上昨日的添箱,按规矩还得在城中绕上一圈,上午怕是都抬不完。”
老爷子今天穿着一身簇新的暗红衣裳,胡子都打理得妥妥当当,大概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调理也得当,远不是当初虚弱的模样。
老夫人同样是一身暗红盛装,头上珠钗步摇样样齐全,脸上还上了淡淡妆容,精神抖擞。
府里的人都知道,老夫人这是将没有风光嫁女的遗憾全补偿在外孙女身上了。
“总要抬完了才叫完,这么多人盯着这门亲事,谁敢不上心。”
老爷子也不和老妻在这上头争执,转头对一直欲言又止的老三道:“这里又没有外人,有什么话不能痛快的说?”
董明阳看向外面渐明的天色,知道再不说就没合适的机会开口了,遂道:“大嫂和二嫂昨儿来添箱了,求到了夫人那里。”
老太爷顿时沉了脸,再看到老妻瞬间黯然了的神情,心头越加压不住火,“她们这时候回来作妖,是想给晴丫头添堵还是要胁?她们当晴丫头是她们一样的无能之辈,是个人都能要胁到?”
董明阳也气,可他确实是担心那两家不省心的会在明天的大日子里做些什么让书晴难堪。
老夫人突然道:“老三媳妇,她们是怎么说的?”
刘氏看了公婆一眼,又看向自家老爷,看他点头了才敢据实以告,“大嫂说让书晴趁着喜事赦免了大哥和二哥之罪。好一家团圆。”
看在庄书晴份上,皇帝当时并没有治董明旭和董明德的死罪,只将两人流放了,并且没有罪及家人。
可老爷子却狠心将两家人都送走了,既是一家人,一起享了富贵,现在也当一起吃苦头。私心里。老头儿其实还是心疼自个儿儿子的。
只是儿子做的事实在让他伤心,这一辈子都不要再相见为好。
没想到老大媳妇和老二媳妇会在这时候赶回来,以她们的脑子想不到这些。怕还是老大的主意。
可惜,便是到了这时候,他还是小看了晴丫头。
若是他们老老实实的继续在那里悔过,以后说不定什么时候那丫头就会心软。便是不心软,看在他们两个老家伙的份上也会在合适的时候让两人回来。
他们在这时候作妖。只会让她更生厌恶。
正想着,门就从外推开了,庄书晴依旧是简简单单一身站在门口,身边一左一右站着庄书寒和庄书顾兄弟。
福身给几位长辈请了安。庄书晴在下首坐了,“这是发生什么事了?怎么一个个脸色都这么难看?如果是我的事出了什么岔子万不用如此,只要我人过去了。什么陪嫁都没有止顾也不会介意。”
“姑娘家家的,这样的话也随口就来。脸红不脸红。”老夫人被逗笑了,心里直摇头叹气,人有亲疏远近没错,可人也有比较,那两个儿子真真比不得婉如这对儿女。
看外祖母神情轻松了,庄书晴用眼神询问三舅。
不是她高看自己,以她现如今的得势和止顾的威名,满大周也找不出几个敢在他们的大喜之日来给他们添堵的。
董明阳看父亲没有反对的意思,将两个嫂子的所求说了出来。
“还以为是什么事。”示意孟伯准备摆早饭,庄书晴漫不在乎的道:“他们想成,不让他们成便是,这事的主动权在我们手里,何用为他们难过,什么时候他们说是因为太过想念家人才想要回来这样的话,你们再去伤心也来得及。”
老爷子神情莫明,似悲似恨,“也是,至少他们现在还没有说出这么没脸没皮的话。”
董明阳看向外甥女,“那大嫂二嫂那边该如何回话?”
“直接告诉她们,我什么时候让他们回来了他们就能回来,在那之前,老老实实的悔过吧,对了,叫她们转告大舅二舅,不要骂我不孝或者忤逆犯上,我再过份,也没有他们过份,我真要做得过份……”
庄书晴哼笑,“那就一辈子别回来了。”
刘氏觉得痛快得不得了,那两个妯娌从来就没有将她看在眼里,现在明明她才是董家的当家主妇,可昨日她们在她面前依旧摆着长媳派头,好像她们才是发号施令的人一样。
当时她忍了,在公婆面前她也不多说她们一个不字,可这并不代表在看到有人收拾了她们后还不觉得解气。
只是书晴这般,公婆会高兴吗?
刘氏忍不住想提醒一句,“书晴,那毕竟是……”
“舅母,我明白你的意思。”庄书晴对她笑笑,她是真的明白,其实在这个世界,真正让她交付信任的,只得白瞻一人,而让她全心付出的,也只在白瞻之外再加上一个庄书寒,或者还可以凑上一个庄书顾。
不管是对庄家人还是董家人,她也尽心维护,并且给他们她能给的,当个合格称职的族人,让人挑不出错来。
可也仅此而已了。
若是董家真因为这事怪她,她无话可说,在让他们一家团圆之前,她得先保障自己能不受他们拖累,同时,也不会拖累董家。
要是他们想不透这层,她说得再多也徒然。
董明阳看了爹娘一眼,道:“书晴你别多想,我们没有怪你,你做得很对,他们现在不能回来。”
“以后也别让他们回来。”老太爷神情淡淡的接话,“便是不为你着想,我也得为董家的下一辈多考量一些,他们要是回来,你打下的大好局面就余不下什么了。我自己的儿子我清楚,除非到死的时候看能不能有悔意,现在,他们想的大概还是仗你的势东山再起,不能让他们回来,董家才出了泥潭,不能再被他们拖进去。我就当……他们死了。”
老夫人侧过头去抹泪。才听书晴那么说的时候也觉得她狠心,可现在,她已经彻底明白了。非是书晴不认亲人,是她不得不狠心。
那两个儿子就是董家的两个化了脓的瘤,不狠心一刀切了,只会拖累得整个董家都生脓。书晴在这方面从来都看得长远,对亲人却从来都多有顾及。她该多信她一点的。
庄书晴对弟弟使了眼色。
已经不知道要如何撒娇的庄书寒迟疑了一下才起身来到外祖母面前,握住外祖母的手像个大人一样保证,“外祖母,我会孝敬您的。”
“诶诶。外祖母的好外孙。”老夫人立刻破涕而笑,眼泪却停不下来。
庄书寒不是很熟练的给外祖母擦泪,全身紧绷。嘴角抿着,那不自在的模样让老太爷也不由得露了笑。
孟伯终于领着人来摆早饭了。庄书晴状似抱怨的道,“孟伯,今天的早饭是什么新花样吗?比平时可晚了些。”
孟伯当然不会说这饭都热过一回了,笑着弯腰请罪,“表小姐恕罪,厨房里的精米精面昨天都用光了,今天的早饭就晚了些。”
精米精面昨天都做成了回礼给百姓,庄书晴自然是知道的,这会提起,是在笑话她呢!
要是一般人可能扭着腰就要含羞来怯的来一句‘您笑话我’,庄书晴的反应当然不能和她们一样,大大方方的道:“那我得好好尝尝,今日的早饭和平日的有什么不一样。”
老夫人扶着庄书寒的手往餐桌走,边笑道:“满京都的姑娘里脸皮最厚的非我们家晴姑娘莫属,老孟你可难不住她,对了,咱们家晓玲姑娘呢?晓真也没来。”
刘氏侍候着婆婆坐下,忙接话道:“老爷将不少事交给真儿了,他起得早,我让厨房先给他单独下了碗面吃,一会偷着闲再让他吃点就差不多了,玲儿被我禁足在院子里了,今天来府里的男子多,媳妇就想着这方面多留心总没错。”
“这些事就该多想些,你做得对。”
老夫人拍了拍媳妇的手,以前没觉得这媳妇有多能干,甚至觉得她还比不得老大老二媳妇,现在看来,却也着实不差,比那两个还要公允大方些,以前啊,也亏得她忍得让得。
庄书晴听着,没有多说一句,她很清楚,在这个世界她是出格的,很多时候很多事上都是逾越了的,只是因为她身上有那么多光环在,大家也习惯了她的事事不规矩,再加上有个白公子无限度的纵着她,更没人能说什么。
可她这样的人不能复制,在这个世界,女子就该是属于内宅的,她只希望有她这个先例在,女人能稍微有点话语权,地位能够增加那么一点点就是她对这个世界的贡献了。
其他的,她不敢奢想。
“对了舅母,我给表妹挑了两户人家,到时我将情况写得详细些给你过目。”
刘氏大喜,“这么快?”
“说来也是巧,前段时间为了给太子选太子妃,我将京都世家都查了个遍,看到几个不错的年轻俊杰就顺便查了查,最后留下两家家世人品都比较合适的,舅母到时看看是不是可以。”
选太子妃?书晴决定人选?
屋里几人面面相觑,最后默契的装没听到这句,刘氏感激的对她点头,“你有心了,你挑的人自然没差,我会在这两家里考量。”(未完待续)
ps:这么写下去,我觉得要没有番外了……
书评其实都有看,但是现在手痛嘛,实在不想打字,所以……都没回,么么哒大家,都有看到哦。
228章 嫁妆
早知道今日会是一场大热闹,路两边的门店掌柜无不起得比平日早,可还没走到街道,耳中就隐隐传来动静。
该不会是……
越走近,心里越肯定,等真见着一身东城卫服的青壮年抬着一抬抬东西过去,他们不由得抬头看了看天色,这天可刚亮不久!
“快快快,苏掌柜,开店,冷死了。”
三月的天,风是还凉得很,尤其是在早上。
这样的催促随处可见。
白瞻在门口亲自等着。
第一抬嫁妆到了,也是他亲自带着放到该放的地方,也不管抬妆的人腿都软了。
然后他就一直在屋檐下呆着,看着院子一点点填满。
明天,明天有风就能回到他身边了。
虽然这三天严格说来不算分开,无人知道,这三个晚上他都是在书晴的屋顶上度过的。
分开自非他所愿,可只要一想到忍过这几天他就能日日夜夜的和有风在一起,也就觉得不是不能忍受。
“公子,乐王爷来了。”
白瞻已经看到了围着嫁妆打转的王叔。
他也不过去。
果然不一会乐王爷就乐颠颠的过来了,“本是热热闹闹的一件事,场面也实在是热闹,可怎么到了你这里就这么冷清呢?”
白瞻瞧他一眼,不理他。
乐王爷也不在乎,一个人说得自得其乐,“一会皇室宗亲就该到了,啧,我一定要瞧仔细了他们的嘴脸。”
“王叔很闲?”
“当然闲,本王不闲谁闲。”乐王爷一点也不以为耻。还带着点洋洋自得的味道,可不是每个人都有他过得逍遥的。
白瞻对这个王叔无好感也无恶感,可因为听有风称赞过他的通透,他便也高看一眼。
“明日,还请王叔来帮忙陪酒。”
“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其他人你也无需去请。交给我就行。”看着源源不断送进来的嫁妆。庄乐王爷感慨,“要是对其他人,他们还能拿捏拿捏。是你的媳妇,又是庄书晴那样的人,那些最擅长察言观色的人都只会捧着,谁敢得罪。”
不敢得罪最好。他自己都舍不得说一句重话的人要是被别人轻慢了,他可不会顾及谁的颜面。
有一抬嫁妆放下后也不知没放稳还是因为堆得太满了。塌了半边。
抬嫁妆的两人忙去捡,结果那边没摆好,这边又塌了更多,一时间汗都出来了。
白瞻走过去。“你们继续去抬。”
“白公子恕罪!”
看公子蹲身去收拾了,向左忙拉了两人一把,示意他们先走。
两人又施了一礼才前脚打后脚的离开。
这一抬是珠宝。当然不是散放的,而是放在匣子里。一个一个的垒起来。
聘礼,嫁妆,还有没比嫁妆少多少的添箱,全加起来一抬都放不下。
好在掉落的匣子没有摔开,白瞻只须将东西堆好堆稳就行了,可因为太用心,他足足用了一刻钟的时间才摆弄好。
乐王爷在一边看着,脸上没有平时的嘻笑模样。
这两人一成亲,他就能放心的继续满天下逍遥去了,大周朝已经过了最难的时候,太子出色,明显未来可期,再有这对大周朝,不,应该是全天下最强大的夫妻在后头压阵,他再不用担心在他有生之年周朝会有覆灭之时。
他也相信,只要这两人感情始终如一,大周朝的稳定便无人能打破。
他们,就是许多人的楷模,许多人争相效仿的对象,越多人像他们学习,大周朝就越安稳。
皇兄那么个软性子竟然能生出这样性子的儿子,真是奇迹,而庄书晴这样的女子偏还让白瞻给遇上了,更是天意。
天不亡他大周。
“参见太子殿下。”
太子?乐王爷转头看去,一点也不惊讶他会过来。
怕是皇兄自己心里都有数,太子也许对他有父子之情,可真正让他敬着且看得无比重要的,是给了他这一切,却又从不抑制他成长,反倒处处给他护航的庄书晴。
别人都道太子总有一日会防着权势威望皆滔开的白瞻和庄书晴,可外人又怎会知道,巴不得太子变得强大,并且一直在帮他变得强大,以期能尽快坐上那个位置的,正是庄书晴。
她有多迫切的渴望脱离这一切,他知道,太子知道,皇兄也知道。
所以白瞻现在才会下手越来越狠,就是为了尽快将朝堂清理干净,好让太子一登基就接手一个能如指臂使的朝堂,他们夫妻也才能放心离开。
显然,先经过庄书晴打好底子,再经由白瞻调教的太子现在已经很堪大用了,有些不那么关系重大的政事,白瞻已经交给他处理。
据说昨天的添妆,太子单独添了一份,意料之中,情理之中。
“白哥哥,我有什么能帮忙的吗?”
白瞻对他微微点头,“站在这里就行。”
乐王爷笑出了声,可不是,站在这里就行了,皇亲宗室最会看风使舵,有未来储君亲自压阵,谁不得收起他们的嘴脸。
而董府那边,庄书晴也看着嫁妆单子上的某一页头疼。
董明阳解释道:“昨天记录这些的人是礼部官员,也不知是人太多以至于忘了这事还是有意瞒下了,要不是真儿细心,怕是孟伯那里都能瞒过去。( 恶人成双 http://www.xlawen.org/kan/492/ )
每当她有兴致下厨时,他们便在这里用饭,白瞻虽然从不说什么,可庄书晴看得出来他更喜欢这里,便是平时自己没时间做饭,也会让人将饭菜送到这里来吃。
也因此,用的东西自然不会比那个大了这里几倍的饭厅差。
皇帝左看看右摸摸,眼里全是欢喜之情。
“对了,瞻儿哪去了?”
“在书房,前线有军情送到。”庄书晴头也不回的回话,真就将皇帝太子当成了家里的一份子一样随便,“太子可以去听听。”
周知肖屁股都不动一下,“庄姐姐,今天除夕,你就放我休一天吧,要是紧急军情,我总会知道的。”
庄书晴抽空看他一眼,真就不再说。
现在的周知肖早已非吴下阿蒙,做起事来有章有法,据说朝中大臣对他很是看好。
“去帮姐姐把那个干菜捞出来再冲洗一下。”
庄书寒做得闷不吭声。
周知肖这时却走了过来,“庄姐姐,我也来帮忙吧。”
“你能做什么?”
周知肖看了看案台上的东西,“洗那个?”
庄书晴看了一眼,那是南珠洗过一遍的嫩绿青菜。也就点了头,“轻点力,别还没下锅就被你搓熟了。”
“庄姐姐,你也太小看我了,看我的。”
斜他一眼,庄书晴不置可否。
皇帝也不坐着了,走到这里看一看。那里瞧一瞧。寻宝一样很是自得其乐。
白瞻进来看到的就是这么一个场面,对于不请自来的两人挑了挑眉,倒也没有要赶人的意思。
皇帝很是自觉。“我吃完饭就走。”
走到书晴身边,将她手里的刀接过来,“怎么切?”
庄书晴在空中划了几下示意,白瞻意会。动作很是熟练的按要求切好。
皇帝和太子掉了下巴,又悄悄的自己安了回去。
周知肖低头看着快被自己搓熟了的青菜。默默的退回去坐好,在万能的白哥哥面前,他还是不要去丢脸了。
“我去里边做菜,你们随意。”
“不用管我们。你快去。”
白瞻自然而然的跟了进去,庄书寒想跟的,最后还是识趣的留了下来侍候。
很快。里屋传来油下锅的声音,皇帝散步一样散过去。装作无意的看了一下里屋,他那个连皇位都没看在眼里的儿子正拿了什么递给书晴,眉眼间透出来的神情柔软得让他不知该如何形容。
这个样子,大概也只有庄书晴能让他表露出来吧。
年夜饭很是丰盛。
多了两人,庄书晴也没有再添菜,就是再来四个,这一桌子菜也吃不完。
庄书晴给除了皇上之外,包括书寒在内的其余几人都添上酒,举杯道:“第一杯,敬周朝。”
皇帝无奈的喝了口寡淡的茶水,他已经许久不曾沾过酒了,闻着这酒香还真有点馋。
“第二杯。”庄书晴给大家续上,“敬我们成为一家人的缘份。”
这话里的意思,白瞻最懂,所以他喝得最麻利。
“第三杯,敬无限的未来。”
连着三杯酒下去,庄书晴脸颊浮起红晕,要说醉,却还差得远。
夹了一块扣肉到皇上碗里,“您不能吃得太油腻,这道菜您只能吃一块尝尝味。”
皇帝一口咬掉一半,并不觉得油,入口即化,很是入味。
放下筷子,皇帝感慨,“不能随心所欲的吃喝,人生少了多少趣味。”
“现在忍忍,以后就能想怎么吃就怎么吃了。”庄书晴又给每人夹了一块,自己却不吃。
看止顾看着自己,庄书晴端起酒杯碰了一下他的,“闻着味儿就饱了,晚点再吃。”
白瞻给她夹了些清淡的放在碗里,没有说话,意思却表明了。
庄书晴也就有一口没一口的吃着。
这是周知肖有记忆以来吃得最舒服的一顿,不是什么山珍海味,却满足了身体的每一个部分,也因为太过满足,话想也不想的冲口而出,“庄姐姐,以后每年我都来蹭一顿年夜饭吧。”
“每年?”白瞻轻飘飘看他一眼,“以后每年你都往会元去?”
周知肖愣住了。
“然后让人抓住规律,要了你的命?”
饭菜好像都没那么香了。
周知肖低下头去,“一定要去会元吗?京都哪里比不得会元?”
庄书晴一口饮尽杯中酒,因为喝了酒,说话越加没了忌讳,“哪里比不得啊,其实都差不多,但是在我一开始的计划里,我就是想要在会元养老的,京都自然不会比会元差,可我和止顾不能长住京都,知肖,你应该很清楚原由。”
周知肖被教导了这大半年,这些事自然能想到,可是,“庄姐姐,我不会那么想的,我对谁提防也不会对你和白哥哥提防,这皇位你们要看得上,哪里能轮到我,我都懂。”
“你是懂,你也不会防我们,可别人不会这么想,总有人会盯着这事,想从这里面做文章,你现在还只是一个人,可你会成亲,会有孩子,我和止顾也会有孩子,你能肯定他们不受影响?以后,长长久久的以后,谁能说得好,与其将感情消磨在猜忌里,倒不如远一些处着,做个合格的亲人,你要是在京都呆得闷了也有个地方去,以后也能坦坦荡荡的告诉你的皇子,在会元还有一户人家是可以信任的亲戚,而非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不停的有人告诉他,他得防着那一家子,知肖,这样对我们大家都好。”
执壶给他添满酒,庄书晴继续散散漫漫的道:“会元离京都近,你何时想来了便来,即便不能年年都去会元和我们一起团圆,平时还不是想去就去,再说你不能去,我们还不能回来?你啊,只要将大周朝治理好了,以后想如何便能如何,要是大周朝始终不能安稳,你又如何有那些闲情逸致,所以啊,归根到底还得看你自己,皇上,您说是不是这样?”
皇帝偷偷又吃了一块扣肉,此时听到书晴点名,忙作贼心虚的附和,“对对,就是如此,不过书晴啊,你们走的时候会带上我吧?”
“您想去便去,谁还能拦着您不成。”庄书晴不满的瞪向夺走自己酒杯的止顾,“我一年到头也就喝这么一回酒。”
当大夫必须忌酒,她在这方面尤其注意,也就在过年这日能放松一下。
“先吃点菜,酒一会陪你喝。”
胃里确实有点烧,庄书晴也就委委屈屈的屈服了,老老实实的吃白瞻夹到碗里的菜。
周知肖看着两人的互动羡慕得不行,不知道他的太子妃有没有庄姐姐的三分。
恰好庄书晴也想到了此事,吞下口里的菜抬头道,“我看好的太子妃有三个,陈家长女,韦家么女,祝家长女,年后安排个机会你去见见,看谁更合你心意。”
看了白瞻一眼,周知肖试探着问,“庄姐姐更看好哪个?”
“我啊。”庄书晴想了想,“陈家长女聪慧,素有才名,且心性也算沉稳,算是不错,韦家么女的话,大概是因为上面两个都是兄长,性子比之另外两个要娇一些,不过也算识大体,母仪天下差了些,能被我看中也是觉得她能做你的解语花,让你平素松快些,至于祝家女。”
庄书晴顿了顿,“祝家的家庭是三家里最简单的,只得一儿一女,且皆是嫡子女,她为长,弟弟被我选入前线观战团,你当知道我当时选人的标准,能入选的都不差,再加上祝家是武将世家,祝家姑娘和一般的闺阁女子有些不同,她有着其他人所不具备的英气,那姑娘我见过,长相上没得挑,虽自小习武,行事却并不粗鲁,精气神很是不错,学识虽然比不得陈家姑娘,可是这才女之名有太多水份,我倒觉得她学的那些都挺不错,做太子妃也不需要能写出好诗来,在我看来她是三人里最能担得起事的,梅兰竹菊,各有其美,你不用管我看好哪一个,这是你要过一辈子的人,你喜欢哪个便选哪个。”
听庄姐姐说了这么多,周知肖哪里还会不知道庄姐姐喜欢的是祝家女,光听着,他也觉得这祝家女不错。
撇开其他不谈,他需要一个心性坚韧的太子妃,在那个深宫里,软弱的人会被吞噬,心性不坚定的会变得面目全非,韦家女首先就在排除在列。
而才女素来心性骄傲,这样的可以为侧妃,不能当正室。
至于祝家女……
周知肖眼神微闪,那样性子的人,镇得住那些魑魅魍魉,也必然心性坚定。
他希望在自己累了的时候,能有个人说说话,不用顾忌外戚,不用担心她另有居心,他不敢说自己能做到白哥哥对庄姐姐这般,但是,他一定尽他所能的给她身为妻子该有的一切。(未完待续)
ps:恩,番外应该就不会有太子了。
第226章 满城添箱
酒自然是喝多了的。
白瞻守了她一夜,听她说着前言不搭后语的话,听她说对养育她长大的院长妈妈的挂念,听她抱怨这个世界女人的不易,听她说及对现在生活的满足……
这个晚上的庄书晴就和万千普通女子一样,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庄小姐,也非领百兽救援京都的巫女,就是平常的女子。
可这样的庄书晴却更让白瞻心头柔软,对他来说,不是他想要怎样的有风,而是有风是什么样就是他想要的样子。
到得三月初,天气还冷着,庄家的人却已经进了京。
算着时间,带着这么多笨重家伙,怕是还没出节就动身往京都赶了,庄书晴在心里悄悄记下这份好,笑得格外欢实。
“伯公辛苦了,大伯,伯娘,敏姐姐也来了。”庄敏身边个子拔高不少的庄书顾,一开始是顾不上他,实际上那时候,她连书寒都没有顾上,是他自个儿跟着外祖父来了京都。
庄书顾却不敢这么任性,老老实实的一直呆在会元,她后面也会常写信回去,当然,她也能收到回信,字迹犹显得稚嫩,可感情却也没有淡了。摸摸他的头,庄书晴轻声道:“别怪姐姐把你一个人扔在会元,姐姐也身不由己。”
“我知道,我没怪姐姐。”
庄书顾笑容很干净,他是真的一点不像那个村子里的人,不像他的父母,长着长着倒和庄家姐弟越来越像了,“先生都和我说了,姐姐是在做很厉害的事。能让很多人有好日子过的事,不是不要我。”
庄书晴眼眶有些热,“等姐姐回去了一定好好谢谢陈先生。”
庄书顾眼睛顿时亮了,“姐姐要回去吗?什么时候回去?”
“可能是在年底,最迟也就是明年上半年,你在家里乖乖等着姐姐,恩?”
“是。”一年是有点久。可只要能回去。一年算什么,庄书顾虽然年纪不大,这笔帐还是会算的。
董老爷子轻咳一声。引起众人注意后道:“其他事先不说,族老,晴丫头的大日子已经近在眼前了,有些事该安排起来了。”
“董老大人说的是。”庄平志坐着微微弯了弯腰。姿态放得很正,“庄家出身小地方。京都的规矩也不懂,要如何做董老大人拿主意就是,庄家帮不上书晴的忙,万不能再丢了她的脸。”知道了庄家的态度。董老爷子的态度也不那么端着了,他之前唯一担心的就是这点,哪怕上次就已经将话说透了。可人也怕犯浑不是。
“那老夫就僭越了,正日子是在十六。十五送嫁,添箱则在十四这日,钦天监也算是用心到了极点,连着几天的日子都好,没有任何需得避讳的地方,现在的问题是添箱。”
老爷子看向庄书晴,眼神是既骄傲又有些无奈,“这个老夫心底没底,倒不是担心庄家的根基不在京都,平素也没有人情来往,会无人前来,老夫担心的恰恰相反,就怕那日添箱的人太多,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别人家还有政敌的因素,晴丫头这里可不会有,便是和董家不对付的人这回恐怕都不会落下,晴丫头,你可有什么说道?”
“收下无妨,这些皇上和太子心里都有数,刻意做什么反倒不美,收下他们的添箱美意,就当是全了他们想还了那个人情的心了,大家心里都安稳。……
董老爷子微微点头,他也是这么想的,要是一两户人家的救命之恩放着,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起大作用,可晴丫头这个不行,不是一户两户人家欠她的,相比起来要找出没欠她的更难,这么大的一笔人情债,能找个由头让别人还了是最好,免得以后成祸端。
真要心里记这份恩的,也不会真就一笔勾消,可在皇上和储君眼里,这姿态就已经表达得很明白了。
虽然有了预料,并且也做了充足的准备,可谁也没有料到添箱之人会有如此之多。
被特别放了五日休沐假期的董明阳拽过孟伯,“再准备十桌,不,二十桌酒席,另外再准备一些干粮之类的东西,一定要有肉食,面粉用最好的,份量要足,一份份包好,给那些不愿进府的百姓,人手不够就先去旁枝借,告诉他们,敢在这事上耍油头的,逐出家族。”
孟伯连连点头,头顶都有白发了,走路依旧虎虎生风。
董明阳看着人来人往的门口吐出一口浊气,走到礼台旁边看着上面做的记录,暗吸一口冷气,这是不是太过了些?
记礼单的四人皆是礼部官员,董明阳禀明父亲后特意请旨由皇上派来的。
此时看他这般模样,其中一人便递了另一本过去给他过目,“这里才是最吓人的。”
董明阳只看了“我等的荣幸。”
董府门外也摆了一个礼台。
本来是没有的,谁也没料到会有百姓前来,并且是那么多百姓。
他们将东西放在门口就走人,有的是家里养的老母鸡,有的是一篮子鸡蛋,又或者是山里打的野味,不那么常见的鱼,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可心意却相同。
老爷子让置了礼台后,百姓也不想着这么点东西还记上去,董明阳还专门安排了人在这里说明,不记上去东西就不收,这才慢慢排起了长队。
因为之前没有准备这么多份回礼,一开始回得也是五花八门,实在没办法后索性回了精米,董明阳看着实在不成样子,这才让管家去重新准备。
这些本不在预料之内的事也真是考验他,考验董家了。
听到马蹄声,董明阳抬头看去,是陈元。
陈元翻身下马。向他抱拳,“董大人。”
虽然对方只是个管家身份,董明阳却也不敢怠慢,忙回礼道:“陈管家怎的过来了。”
“公子命我前来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帮上忙的地方。”陈元看着人来人往的董府门前以及那个礼台,笑道:“看样子董家是早有准备。”
董明阳苦笑,“陈管家这可高看了我们,一开始我们万万没想到会来如此多百姓。”
那也是反应快了。董家算得上是庄小姐的娘家。这里的一举一动都被会以最快的速度传回白府,他之前也不曾料到会发生这样的事,看这势头。来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不管是会元府还是京都,论起得民心,恐怕皇上在庄小姐面前都望尘莫及。
明明庄小姐也没刻意去做什么得民心的事,并且地动过后。京都百姓手头并不宽裕。
两人并肩往里走,董明阳边道:“陈管家来得正好。我还真有事要白公子帮忙。”
陈元讶然抬头,“何事?”
迈过门槛,董明阳领着他往僻静地方走,“当时白公子出动禁军下聘。可嫁妆只会比聘礼更多,董家哪里有那么多人可用,还得请管家帮忙想想办法。……
是这事。陈元笑,“董大人放心。公子早有准备,明儿一早,东城卫会过来帮忙送嫁,西城卫随时待命。”
董明阳一愣,这……合适?
“是庄小姐和我家公子成亲,再逾越都合理。”
董明阳谨慎惯了,知晓树大招风的道理,这风头出得越足,以后怕是麻烦越多,皇上好说,太子现在看着也好,可以后呢?
要是哪天突然就有了危机感,首先防的不就是这两人?
可再担心,这些话他都不能说,太子是储君,他要效忠之人,若是真有那个以后,他再去费心不迟。
庄书辰脚下生风的回到庄家人居住的院子里。
正屋内,庄平志正和族中几个管事的男人议事。
为了这桩婚事,庄家男人几乎算得上倾巢而动了,便是不少女子也借着这个因由来京都见见世面。
“什么事,毛里毛躁的。”
庄书辰是庄泽民的长子,被祖父训斥了也掩不下兴奋之情,“好多人来添箱,听说外面还来了好多百姓。”
“去年京都地动,是书晴拼着被皇上不满敲了十一记钟响引得满京都百姓离屋才免去一劫,他们对书晴心怀感恩也是正常。”庄平志叹息着道,又问,“真的来了许多百姓?董府可有准备回礼?姿态如何?”
“孙儿就是听了一耳朵,董家三爷让管家准备精米肉食之类的包好回礼,府外已经准备礼台了。”
“董家能在京都屹立多年是有道理的,庄家也不能什么都不做,泽民,你去问问董家三爷,看看有什么是我们能做的,对了,不是要包回礼?让你媳妇带着女眷去帮忙。”
“是。”庄泽民起身,精神抖擞,“董家是该出份力才对,总不能什么都享用现成的。”
庄平志摇头叹息,“也是庄家祖坟冒烟,才出了个庄书晴,为庄家争光。”
“要真是祖坟冒烟,出息的就该是儿孙,闺女总归是要嫁人的。”
看了眼说话的老三,庄平志冷哼,“看样子我决定搬到会元是对的,就你们这点眼界,儿孙再有出息也有限,你们自问书晴做的哪一件事你们做得到的?书寒那样的孩子可是她教出来的,不是你们。”
一屋子人,没人再敢答话。
他们自然也是佩服庄书晴的,也很为她骄傲,只是心下有时也难免遗憾她是女人,女人再厉害,不也要嫁到别家去?再帮衬娘家也有限。
不过书晴之前的安排也确实让家族受益不少,她不曾亏着家族半分却也是真的。
ps:明天就是婚礼啦!
227章 想回来?悔过吧
三月十五,大吉。
算好时辰,董家一早就中门大开,东城卫更是早早就过来等候。
“再早都不叫早,聘礼嫁妆,再加上昨日的添箱,按规矩还得在城中绕上一圈,上午怕是都抬不完。”
老爷子今天穿着一身簇新的暗红衣裳,胡子都打理得妥妥当当,大概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调理也得当,远不是当初虚弱的模样。
老夫人同样是一身暗红盛装,头上珠钗步摇样样齐全,脸上还上了淡淡妆容,精神抖擞。
府里的人都知道,老夫人这是将没有风光嫁女的遗憾全补偿在外孙女身上了。
“总要抬完了才叫完,这么多人盯着这门亲事,谁敢不上心。”
老爷子也不和老妻在这上头争执,转头对一直欲言又止的老三道:“这里又没有外人,有什么话不能痛快的说?”
董明阳看向外面渐明的天色,知道再不说就没合适的机会开口了,遂道:“大嫂和二嫂昨儿来添箱了,求到了夫人那里。”
老太爷顿时沉了脸,再看到老妻瞬间黯然了的神情,心头越加压不住火,“她们这时候回来作妖,是想给晴丫头添堵还是要胁?她们当晴丫头是她们一样的无能之辈,是个人都能要胁到?”
董明阳也气,可他确实是担心那两家不省心的会在明天的大日子里做些什么让书晴难堪。
老夫人突然道:“老三媳妇,她们是怎么说的?”
刘氏看了公婆一眼,又看向自家老爷,看他点头了才敢据实以告,“大嫂说让书晴趁着喜事赦免了大哥和二哥之罪。好一家团圆。”
看在庄书晴份上,皇帝当时并没有治董明旭和董明德的死罪,只将两人流放了,并且没有罪及家人。
可老爷子却狠心将两家人都送走了,既是一家人,一起享了富贵,现在也当一起吃苦头。私心里。老头儿其实还是心疼自个儿儿子的。
只是儿子做的事实在让他伤心,这一辈子都不要再相见为好。
没想到老大媳妇和老二媳妇会在这时候赶回来,以她们的脑子想不到这些。怕还是老大的主意。
可惜,便是到了这时候,他还是小看了晴丫头。
若是他们老老实实的继续在那里悔过,以后说不定什么时候那丫头就会心软。便是不心软,看在他们两个老家伙的份上也会在合适的时候让两人回来。
他们在这时候作妖。只会让她更生厌恶。
正想着,门就从外推开了,庄书晴依旧是简简单单一身站在门口,身边一左一右站着庄书寒和庄书顾兄弟。
福身给几位长辈请了安。庄书晴在下首坐了,“这是发生什么事了?怎么一个个脸色都这么难看?如果是我的事出了什么岔子万不用如此,只要我人过去了。什么陪嫁都没有止顾也不会介意。”
“姑娘家家的,这样的话也随口就来。脸红不脸红。”老夫人被逗笑了,心里直摇头叹气,人有亲疏远近没错,可人也有比较,那两个儿子真真比不得婉如这对儿女。
看外祖母神情轻松了,庄书晴用眼神询问三舅。
不是她高看自己,以她现如今的得势和止顾的威名,满大周也找不出几个敢在他们的大喜之日来给他们添堵的。
董明阳看父亲没有反对的意思,将两个嫂子的所求说了出来。
“还以为是什么事。”示意孟伯准备摆早饭,庄书晴漫不在乎的道:“他们想成,不让他们成便是,这事的主动权在我们手里,何用为他们难过,什么时候他们说是因为太过想念家人才想要回来这样的话,你们再去伤心也来得及。”
老爷子神情莫明,似悲似恨,“也是,至少他们现在还没有说出这么没脸没皮的话。”
董明阳看向外甥女,“那大嫂二嫂那边该如何回话?”
“直接告诉她们,我什么时候让他们回来了他们就能回来,在那之前,老老实实的悔过吧,对了,叫她们转告大舅二舅,不要骂我不孝或者忤逆犯上,我再过份,也没有他们过份,我真要做得过份……”
庄书晴哼笑,“那就一辈子别回来了。”
刘氏觉得痛快得不得了,那两个妯娌从来就没有将她看在眼里,现在明明她才是董家的当家主妇,可昨日她们在她面前依旧摆着长媳派头,好像她们才是发号施令的人一样。
当时她忍了,在公婆面前她也不多说她们一个不字,可这并不代表在看到有人收拾了她们后还不觉得解气。
只是书晴这般,公婆会高兴吗?
刘氏忍不住想提醒一句,“书晴,那毕竟是……”
“舅母,我明白你的意思。”庄书晴对她笑笑,她是真的明白,其实在这个世界,真正让她交付信任的,只得白瞻一人,而让她全心付出的,也只在白瞻之外再加上一个庄书寒,或者还可以凑上一个庄书顾。
不管是对庄家人还是董家人,她也尽心维护,并且给他们她能给的,当个合格称职的族人,让人挑不出错来。
可也仅此而已了。
若是董家真因为这事怪她,她无话可说,在让他们一家团圆之前,她得先保障自己能不受他们拖累,同时,也不会拖累董家。
要是他们想不透这层,她说得再多也徒然。
董明阳看了爹娘一眼,道:“书晴你别多想,我们没有怪你,你做得很对,他们现在不能回来。”
“以后也别让他们回来。”老太爷神情淡淡的接话,“便是不为你着想,我也得为董家的下一辈多考量一些,他们要是回来,你打下的大好局面就余不下什么了。我自己的儿子我清楚,除非到死的时候看能不能有悔意,现在,他们想的大概还是仗你的势东山再起,不能让他们回来,董家才出了泥潭,不能再被他们拖进去。我就当……他们死了。”
老夫人侧过头去抹泪。才听书晴那么说的时候也觉得她狠心,可现在,她已经彻底明白了。非是书晴不认亲人,是她不得不狠心。
那两个儿子就是董家的两个化了脓的瘤,不狠心一刀切了,只会拖累得整个董家都生脓。书晴在这方面从来都看得长远,对亲人却从来都多有顾及。她该多信她一点的。
庄书晴对弟弟使了眼色。
已经不知道要如何撒娇的庄书寒迟疑了一下才起身来到外祖母面前,握住外祖母的手像个大人一样保证,“外祖母,我会孝敬您的。”
“诶诶。外祖母的好外孙。”老夫人立刻破涕而笑,眼泪却停不下来。
庄书寒不是很熟练的给外祖母擦泪,全身紧绷。嘴角抿着,那不自在的模样让老太爷也不由得露了笑。
孟伯终于领着人来摆早饭了。庄书晴状似抱怨的道,“孟伯,今天的早饭是什么新花样吗?比平时可晚了些。”
孟伯当然不会说这饭都热过一回了,笑着弯腰请罪,“表小姐恕罪,厨房里的精米精面昨天都用光了,今天的早饭就晚了些。”
精米精面昨天都做成了回礼给百姓,庄书晴自然是知道的,这会提起,是在笑话她呢!
要是一般人可能扭着腰就要含羞来怯的来一句‘您笑话我’,庄书晴的反应当然不能和她们一样,大大方方的道:“那我得好好尝尝,今日的早饭和平日的有什么不一样。”
老夫人扶着庄书寒的手往餐桌走,边笑道:“满京都的姑娘里脸皮最厚的非我们家晴姑娘莫属,老孟你可难不住她,对了,咱们家晓玲姑娘呢?晓真也没来。”
刘氏侍候着婆婆坐下,忙接话道:“老爷将不少事交给真儿了,他起得早,我让厨房先给他单独下了碗面吃,一会偷着闲再让他吃点就差不多了,玲儿被我禁足在院子里了,今天来府里的男子多,媳妇就想着这方面多留心总没错。”
“这些事就该多想些,你做得对。”
老夫人拍了拍媳妇的手,以前没觉得这媳妇有多能干,甚至觉得她还比不得老大老二媳妇,现在看来,却也着实不差,比那两个还要公允大方些,以前啊,也亏得她忍得让得。
庄书晴听着,没有多说一句,她很清楚,在这个世界她是出格的,很多时候很多事上都是逾越了的,只是因为她身上有那么多光环在,大家也习惯了她的事事不规矩,再加上有个白公子无限度的纵着她,更没人能说什么。
可她这样的人不能复制,在这个世界,女子就该是属于内宅的,她只希望有她这个先例在,女人能稍微有点话语权,地位能够增加那么一点点就是她对这个世界的贡献了。
其他的,她不敢奢想。
“对了舅母,我给表妹挑了两户人家,到时我将情况写得详细些给你过目。”
刘氏大喜,“这么快?”
“说来也是巧,前段时间为了给太子选太子妃,我将京都世家都查了个遍,看到几个不错的年轻俊杰就顺便查了查,最后留下两家家世人品都比较合适的,舅母到时看看是不是可以。”
选太子妃?书晴决定人选?
屋里几人面面相觑,最后默契的装没听到这句,刘氏感激的对她点头,“你有心了,你挑的人自然没差,我会在这两家里考量。”(未完待续)
ps:这么写下去,我觉得要没有番外了……
书评其实都有看,但是现在手痛嘛,实在不想打字,所以……都没回,么么哒大家,都有看到哦。
228章 嫁妆
早知道今日会是一场大热闹,路两边的门店掌柜无不起得比平日早,可还没走到街道,耳中就隐隐传来动静。
该不会是……
越走近,心里越肯定,等真见着一身东城卫服的青壮年抬着一抬抬东西过去,他们不由得抬头看了看天色,这天可刚亮不久!
“快快快,苏掌柜,开店,冷死了。”
三月的天,风是还凉得很,尤其是在早上。
这样的催促随处可见。
白瞻在门口亲自等着。
第一抬嫁妆到了,也是他亲自带着放到该放的地方,也不管抬妆的人腿都软了。
然后他就一直在屋檐下呆着,看着院子一点点填满。
明天,明天有风就能回到他身边了。
虽然这三天严格说来不算分开,无人知道,这三个晚上他都是在书晴的屋顶上度过的。
分开自非他所愿,可只要一想到忍过这几天他就能日日夜夜的和有风在一起,也就觉得不是不能忍受。
“公子,乐王爷来了。”
白瞻已经看到了围着嫁妆打转的王叔。
他也不过去。
果然不一会乐王爷就乐颠颠的过来了,“本是热热闹闹的一件事,场面也实在是热闹,可怎么到了你这里就这么冷清呢?”
白瞻瞧他一眼,不理他。
乐王爷也不在乎,一个人说得自得其乐,“一会皇室宗亲就该到了,啧,我一定要瞧仔细了他们的嘴脸。”
“王叔很闲?”
“当然闲,本王不闲谁闲。”乐王爷一点也不以为耻。还带着点洋洋自得的味道,可不是每个人都有他过得逍遥的。
白瞻对这个王叔无好感也无恶感,可因为听有风称赞过他的通透,他便也高看一眼。
“明日,还请王叔来帮忙陪酒。”
“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其他人你也无需去请。交给我就行。”看着源源不断送进来的嫁妆。庄乐王爷感慨,“要是对其他人,他们还能拿捏拿捏。是你的媳妇,又是庄书晴那样的人,那些最擅长察言观色的人都只会捧着,谁敢得罪。”
不敢得罪最好。他自己都舍不得说一句重话的人要是被别人轻慢了,他可不会顾及谁的颜面。
有一抬嫁妆放下后也不知没放稳还是因为堆得太满了。塌了半边。
抬嫁妆的两人忙去捡,结果那边没摆好,这边又塌了更多,一时间汗都出来了。
白瞻走过去。“你们继续去抬。”
“白公子恕罪!”
看公子蹲身去收拾了,向左忙拉了两人一把,示意他们先走。
两人又施了一礼才前脚打后脚的离开。
这一抬是珠宝。当然不是散放的,而是放在匣子里。一个一个的垒起来。
聘礼,嫁妆,还有没比嫁妆少多少的添箱,全加起来一抬都放不下。
好在掉落的匣子没有摔开,白瞻只须将东西堆好堆稳就行了,可因为太用心,他足足用了一刻钟的时间才摆弄好。
乐王爷在一边看着,脸上没有平时的嘻笑模样。
这两人一成亲,他就能放心的继续满天下逍遥去了,大周朝已经过了最难的时候,太子出色,明显未来可期,再有这对大周朝,不,应该是全天下最强大的夫妻在后头压阵,他再不用担心在他有生之年周朝会有覆灭之时。
他也相信,只要这两人感情始终如一,大周朝的稳定便无人能打破。
他们,就是许多人的楷模,许多人争相效仿的对象,越多人像他们学习,大周朝就越安稳。
皇兄那么个软性子竟然能生出这样性子的儿子,真是奇迹,而庄书晴这样的女子偏还让白瞻给遇上了,更是天意。
天不亡他大周。
“参见太子殿下。”
太子?乐王爷转头看去,一点也不惊讶他会过来。
怕是皇兄自己心里都有数,太子也许对他有父子之情,可真正让他敬着且看得无比重要的,是给了他这一切,却又从不抑制他成长,反倒处处给他护航的庄书晴。
别人都道太子总有一日会防着权势威望皆滔开的白瞻和庄书晴,可外人又怎会知道,巴不得太子变得强大,并且一直在帮他变得强大,以期能尽快坐上那个位置的,正是庄书晴。
她有多迫切的渴望脱离这一切,他知道,太子知道,皇兄也知道。
所以白瞻现在才会下手越来越狠,就是为了尽快将朝堂清理干净,好让太子一登基就接手一个能如指臂使的朝堂,他们夫妻也才能放心离开。
显然,先经过庄书晴打好底子,再经由白瞻调教的太子现在已经很堪大用了,有些不那么关系重大的政事,白瞻已经交给他处理。
据说昨天的添妆,太子单独添了一份,意料之中,情理之中。
“白哥哥,我有什么能帮忙的吗?”
白瞻对他微微点头,“站在这里就行。”
乐王爷笑出了声,可不是,站在这里就行了,皇亲宗室最会看风使舵,有未来储君亲自压阵,谁不得收起他们的嘴脸。
而董府那边,庄书晴也看着嫁妆单子上的某一页头疼。
董明阳解释道:“昨天记录这些的人是礼部官员,也不知是人太多以至于忘了这事还是有意瞒下了,要不是真儿细心,怕是孟伯那里都能瞒过去。( 恶人成双 http://www.xlawen.org/kan/4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