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部分阅读
黛玉涨红了脸,咬着嘴唇,怎么也说不出话来——难不成要说,你竟将我当成罗敷来调戏了?
胤禛怕她真的恼了,赶忙笑道:“不过随口的两句话,你这丫头倒是沉心。爷给你陪个不是可好?”
黛玉转头不看他,冷笑道:“敢情四爷是将我当成了那可以随意的人了?我虽然不是什么侯门公府的小姐,可也不是那给爷们儿调笑的!”
说着,站起身来便要走。胤禛忙拉了一把,口中笑道:“原是我说错了,丫头别恼。”
黛玉只觉得自己被抓着的地方一阵阵发热,看胤禛一双眼睛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心下微怒,心念一转,却已是笑逐颜开:“倒是黛玉小气了。往日里爹爹也常随口笑话我,我都未恼,今日不知怎么了。若是冲撞了四爷,四爷莫怪。”
说着,便盈盈一拜,行下礼去。
胤禛未料着她竟会如此,爹爹?
一时气笑不得。又见黛玉双目似喜非喜,似嗔非嗔,眼波流转间闪过一丝调皮之色,比之往日更多了几分小女孩的娇俏,不由得摇头笑道:“素日里见你,只当你是个沉稳性子,想不到竟是个调皮的。”
黛玉刺了他一句,心内微有不安,见他不在意,也便放下心来。回头吩咐雪雁:“去瞧瞧王嬷嬷拿了东西去哪儿了?”
雪雁答应了一声,转身就走,又偷偷地朝着秋雁挤了挤眼睛。秋雁眼观鼻鼻观心,静静地站在离石桌稍远的地方伺候着。
“玉儿?”
见黛玉惊愕地看着自己,胤禛心情大好,笑道:“你爹爹是这样叫你罢?”
黛玉看着他含笑望着自己,眼眸沉沉,有如深潭,似乎是要将自己吸了进去,心里一阵惊慌,竟有些不敢对上他的视线。
正巧王嬷嬷雪雁等人端了新鲜的果子点心并一壶清茶来。黛玉忙起身,亲自接了茶,借机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跳,才转过身来将茶点摆在了桌上。
王嬷嬷仍是带了一众小丫头出了凉亭,只在不远处的假山旁伺候着,雪雁便退到了秋雁的身边。
胤禛懒懒地看着,黛玉素白的手指轻巧地端了缠丝白玛瑙的碟子,上边放着一大串鲜红的荔枝;又有一只碧色大荷叶式的水晶盘子中装了紫色的葡萄,果子极大,上边还凝着一层细小的水珠,想是刚用冰镇过。
见黛玉亲自执了一只紫砂小壶倒茶,胤禛笑道:“天气热的很,玉儿将那葡萄拿了过来罢,瞧着还凉爽些。”
黛玉倒水的手一顿,无奈地放下了茶壶。带着些气恼,将那水晶盘子只向胤禛前面一推,笑道:“四爷请用。”
胤禛大笑,伸手轻轻拧了个果子下来放到嘴里,点头道:“清甜不腻,确实不错。”眼睛却是看着黛玉。
黛玉只觉得心里哭笑不得,这位哪里还是后世所说的那位抄家皇帝冷面王?分明是个市井无赖!
“姐姐!”正不知如何是好之时,就听见了瑾儿的声音。黛玉忙向四周看,就见瑾儿正跟在胤祥的身后,朝着这边走来,边走还边招着手。
黛玉喜笑颜开,也朝着瑾儿挥了挥手,忽然想到还有胤禛胤祥二人看着,忙又放下了手。偷偷看了眼胤禛,见他正微眯着眼睛地看着自己。
“四哥,半日不见你,你竟在这里偏好东西呢!”胤祥笑眯眯地走了进来,随手摘了颗葡萄扔进了嘴里。
瑾儿过去给胤禛请安,却见他已经又恢复了往日的样子,不带分毫笑意地说道:“免了罢。”
又朝胤祥道:“我叫人去找你,你到哪里去了?”
胤祥一抬下巴,指着瑾儿道:“这小子听说咱们就走了,缠着我半日,非要我教他几招。大热的天儿,倒叫我出了这一身的汗。”
说着端起黛玉倒的茶,一饮而尽。
黛玉忙为他又续了一杯,另拿起一只杯子,放在胤禛面前也倒满了。
口中轻笑道:“瑾儿便是这般性子,没上没下的,十三爷勿怪。”
胤祥笑道:“直来直去的才好,倒对了我的性子。没的这么小的孩子要那么多心眼儿干嘛?”
瑾儿一边笑道:“姐姐,我素日里说十三爷最是平易近人的,没错罢?”
黛玉抿着嘴笑,将两颗荔枝摘了下来,递给了瑾儿:“不准多吃了,小心肚子疼。”
胤禛双肘搭在桌上,正欲伸手去拧葡萄,听得黛玉如此说,手硬生生地拐了一下,端起了面前的茶杯放在嘴边。
胤祥瞧着,心里大笑不已,脸上又不敢露出来。瞧着黛玉笑道:“本来我还舍不得瑾儿这小子,不过这一二年间你们也就得进京了罢?”
黛玉知道他说的乃是自己进京选秀一事,垂了眼帘不语。
瑾儿见姐姐脸似乎有些红,知道姐姐不好意思,便插嘴道:“爹爹若是进京述职,我们倒是能跟着。不过我们若是去了,难免还得到外祖母家里周旋一番。别的人倒还好,我就是不敢招惹我那宝玉表哥。”
胤祥想了想,笑问:“可是衔玉而生的那个贾宝玉?”
瑾儿拍手笑道:“正是他了。怎么十三爷竟也知道他?”
胤祥撇了撇嘴,不屑道:“真是好笑,什么衔玉而生必有大福的,还不都是那贾家传出来的话?”
瑾儿奇道:“不会罢?我亲眼见过那块儿宝玉的,真真儿的是那么大,”说着用手比了个大小,“晶莹璀璨的,真是好东西!”
胤祥大笑,伸手就给了瑾儿脑袋一下子:“你找个小孩子往他嘴里塞个鸡蛋试试,不噎死了他!何况那玉呢!”
胤禛一直静静地听着,忽而笑道:“听说那贾宝玉也是个灵秀俊雅的人物,又比你大不了两岁,怎么你倒不喜欢跟他玩儿?”
瑾儿摆摆手,笑道:“宝玉哥哥为人再没说的,对女孩儿极是用心极是温柔体贴的。他常说女孩儿是水做的,他一见了就觉得清爽;男人是泥做的,见了男人就觉得浊臭难闻的。又爱吃女孩儿们嘴上的胭脂,还曾叫我吃过呢!”
胤祥一口茶险些喷了出来,指着瑾儿:“你……你这小子浑说什么呢?”
瑾儿方想到自己的姐姐还在呢,不由得吐了吐舌头。
黛玉气恼他胡言乱语,伸手狠劲地朝他胳膊上就是一拧,瑾儿哀叫一声:“姐姐,我不敢了!我再不敢乱说了!”
叫了两声,只觉得自己姐姐手劲儿越来越大,拧的越来越疼,赶忙大声道:“没吃!我没吃过!”
黛玉这才松开了手,瑾儿忙自己一通揉,嘴里只叫着疼。
胤祥怕黛玉脸皮儿薄,忙岔开了:“照这么说,你倒是离那个贾宝玉远一点儿罢。免得被他带坏了你。”
瑾儿朝他眨眨眼,笑道:“我原就不怎么跟他亲近的。倒是二舅舅家的环三哥和兰侄儿常在一起玩的。宝玉哥哥只喜欢跟姐姐玩的,时常一早起来就去找姐姐,姐姐叫人拦在屋子外边多少回才算好了。”
胤祥心里暗笑,果见胤禛沉着一张脸,原本就是个冷面的,这一下子更让瑾儿觉得后背无端地升起了一股子寒气,只心里懊悔没事儿胡说这些做什么?
黛玉原不想说话,在她看来,宝玉不过是个被惯坏了的孩子。宝玉天生喜欢那些胭脂水粉之类的,贾府中无论是老太太还是二太太都没有正确地引导过他,反而由着他从小抱着丫头,吃人家嘴上的胭脂。既然没有人告诉他这样做不对,他自己当然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况且,那些丫头们……
微微叹了口气,黛玉伸手拿了颗荔枝把玩着。
胤禛眯眼冷笑:“可笑那荣府竟把这么个东西当成宝了。”
胤祥摇了摇头:“听说那贾宝玉小小年纪,常说什么读书人俱是国贼禄鬼,再不肯好好读书的。不过那荣府的老太太甚是溺爱他,如今还和姐姐妹妹们养在一个院子里。”
胤禛冷笑了两声,看着黛玉不言语,也不再说话,瑾儿偷偷地朝黛玉吐吐舌头,黛玉狠瞪了他一眼。一时四人倒是静了下来。
胤禛端详着手中的茶杯,良久方道:“若是回京,自住在林家就是了。若是没人做伴,便去……去十三弟家玩儿罢,十三弟妹性子极好的。”
胤祥也忙笑着对黛玉道:“是了,兆佳最是个爱说爱笑的,若是你们进京,只管去跟她说话儿,她一准儿高兴。”顿了一顿,又坏笑道:“我们几个兄弟住的都不算远,四哥府里和我那儿也近的很。到时也可以去四哥府里边玩玩,他家里有个厨子,做的极好的点心。”
黛玉抬起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他,许久方启唇一笑:“早着呢。日后真的要进京再说罢。”
作者有话要说:第一更送到
第 26 章
( )胤禛胤祥启程回京了,林如海的伤势也逐渐痊愈,林府里慢慢恢复了以前的样子。
黛玉又开始了每日里学学针线,学学规矩,看看家里账册子的日子。
荣国府里在林如海伤后半个多月后打发人来看望了一次,来的还是贾琏。
黛玉觉得,整个荣国府里,若说是真能办事儿的人,恐怕只有贾琏了。自己那个大舅舅凡事不管,除了每日里淘换些古董字画扇面玩意儿以外,就是和丫头们喝酒取乐。二舅舅更是俗事不通,更不会和人来往,要不然也不会十几年了没升一次官。
唯有贾琏,还算是有些机变,说话办事都来得。只是,上次因着有胤禛的话摆在了那里,到底也没敢多留,只待了几日便回去了。黛玉与他男女有别,不过是见了两次;瑾儿和他年纪相差太大,也没甚说的。至于林如海,伤的起不来,哪里有精神招呼他?
不过,自贾琏回去后,荣府中倒是又不断地打发人来送些东西。想来也是因为两位皇子住在了这里罢?
这倒给了黛玉和迎春等人方便,几个小姐妹原本相处就好,分开了以后多是借着两边送东西时捎个信。
寒来暑往,转眼间便到了康熙四十七年。这一年的九月,发生了一件举国震惊的大事——太子被废了。
其实康熙对太子胤礽的不满非止一日。原因也很简单,一个父亲可以包容一个胡闹的儿子,一个皇帝却容不下觊觎自己皇位的臣子。
康熙对胤礽,可以说是宠爱到了极点的。胤礽刚满周岁便被立为太子,这里边虽有稳定政局的考虑,但更多的是康熙把对赫舍里皇后的感情转移到了这个儿子身上。康熙亲自教太子读书,又在他六岁时特请大学士为师。而胤礽也没有辜负康熙的厚爱,他文通满汉,精通骑射,面目又酷似生母赫舍里皇后,俊美非常。
只是,这位太子自幼受宠,身份又高于其他兄弟,在这个庞大的帝国中,真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时间长了,难免养成了骄纵暴戾的性子。
再加上这位太子身处东宫日久,身边渐渐形成了一股势力,隐隐有和皇权相抗衡的意味。
相对于太子,另外那些野心勃勃不甘寂寞的皇子阿哥们,都是心照不宣,齐心协力地到处抓着这位太子的小辫子。
去年康熙南巡遇刺,便是太子一派索额图所为。虽事后康熙只处死了索额图一党的众多核心人物,保住了太子,但是怀疑的种子一旦埋下,稍遇火种便会成为燎原之火,一发而不可收拾。
八月,康熙再次带着众位皇子、大臣出塞秋涣鲜嘶首油环⒍窦玻徊《觯杲霭怂辍?滴醮筲雍廖薇葜猓挥傻么笈闯馓雍廖抻寻摹:笥址⑾痔涌幼约横♂ⅲ挥傻么笪暮F患又拢乖蔚乖诘亍?br />
醒来后,康熙不顾大臣劝阻,历数胤礽罪状,将其废辍。
随后,便是大阿哥十三阿哥圈禁,三阿哥遭斥。一时间,朝堂之上风云变幻。
黛玉前世对这一段历史并不太熟悉,唯知在这一场皇位争夺战中,最终坐上龙椅的,乃是四阿哥胤禛。
比起京中的风起云涌,林如海淡定的很——这些与自己无关,自己所忠的,乃是康熙皇帝;自己所做的,便是管理好两淮盐政。黛玉和瑾儿也是按部就班地做着自己的事情。
临近年底,天气越发地冷了。扬州虽然地处江南,然而冬日里也会落些雪。这几日,天便阴阴的,空气中流动着一股子阴寒的潮气。
“姑娘,老爷让你和大爷去书房。”
林如海遣了一个老嬷嬷来,跟着秋雁进来回话。
黛玉正坐在熏笼上聚精会神地描着花样子,听了忙放下笔,站起身来应道:“知道了。”
秋雁见她只穿了一件湘妃色撒花小棉袄,下面系了一条藕荷色棉绫百褶裙,连件皮褂子都没罩,忙上前说道:“咱们屋子里边暖和,这样也还罢了。如今外边正下着雪呢,虽然不大,着实阴冷的很。姑娘再加些衣裳。”
雪雁已经拿了两件衣裳过来,便给黛玉穿上鹅黄缎面狐狸皮儿里子的褂子,便笑道:“偏你啰嗦,若是让我娘听见了,又得念叨好一阵子,让我跟着你学了。”
黛玉听了,想到王嬷嬷前几日着了寒,回家去养着了,忙问雪雁:“昨日你回家去,嬷嬷可怎么样了?”
雪雁笑道:“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姑娘又给请大夫又送了好药,昨还给了那两件银鼠褂子,我娘只恨不得立时好了便回来伺候姑娘呢。”
黛玉忙说道:“那倒不必,还是养的大好为是。嬷嬷若是有那想吃的,你只管来告诉我。”
雪雁忙谢了,又展开一件大红羽纱面貂皮里子的斗篷,笑道:“穿了这个罢,颜色又好看,穿着又暖和。”
一时黛玉穿戴好了,便跟着老嬷嬷去见林如海。
秋雁看天冷,便叫雪雁:“天冷的很,昨日你从家里回来就有些头疼,还是别出去了。只在屋子里边看着,姑娘回来也好暖和。那些小丫头子们不在咱们面前,一会儿就跑的不见人影了。”
雪雁笑嘻嘻道:“好姐姐,倒是你心疼我了。”
黛玉来到了林如海的内书房,正巧瑾儿也刚到,姐弟二人便一起进去了。给父亲请安后,二人见林如海面色沉重,便知有事。
林如海叫他们坐了,才拿起书案上的一封信:“你们看。”
秋雁上前接过,转身交给黛玉,黛玉摇摇头:“先拿给瑾儿看。”
近来黛玉觉得瑾儿渐渐也大了,须得慢慢地立起威信来。凡家里有什么事情,黛玉必问瑾儿的。又叫合府的下人们都改了称呼——不得再叫瑾哥儿,一律称大爷。
瑾儿也不客气——自己原该有些威风,这样才不会让人欺负了姐姐去。展开信,扫了两眼,有些惊愕,转手将信给了姐姐。
黛玉看过两行,原是贾家来的讣闻——宁国府长孙嫡妇秦可卿殁了。
黛玉知道这位秦可卿身份非同一般,众多的红学研究者推断,这位乃是康熙废太子之女。先时若说黛玉将信将疑,那么如今,可以肯定了。
本来贾氏一族的承重孙所娶的,竟只是一个小小的营缮司郎中的养女,谁也是不肯相信的。唯一合理的解释,便只有一个——秦可卿真实的身份并不简单。
黛玉也曾见过这位小蓉大奶奶,生的着实是纤巧婀娜,温柔平和的,通身的气派也不是小门小户能够养出来的。
只是,如此一个韶华芳龄,如花儿一般的女子,在太子被废后不及两个月,便香消玉殒了。黛玉思及于此,不禁感到悲哀。秦可卿,终究不过是贾家一个政治上投机的棋子罢了。
还有胤祥,那个总是豪爽大笑的十三阿哥,就这样被关在了养蜂夹道里,一关,便是十年。黛玉想起那个在凉亭里边扔着葡萄吃的胤祥,那个笑着邀请自己进京时去自己府里的胤祥,黯然不已。
林如海长叹一声,秦可卿的身份,荣宁两府一直自认为瞒的很是严密。然有心人稍加推断便知其身份有异,若要用心查探一番,也不是难事。荣宁两府如此肆意妄为,简直是愚蠢之至。
见女儿黛玉情绪的低落,林如海不由得苦笑。黛玉虽然看着清高,似是不把人放在心里,跟谁都有些疏离,实则是个再实心不过的。
瑾儿看气氛有些低落,恰巧听了那自鸣钟响了,便道:“爹爹该吃药了罢?”
黛玉回过神来,忙叫人去外边小厨房端了药来
黛玉亲自接过药碗,服侍着父亲喝了药,将药碗回手递给了后边的秋雁。瑾儿忙将茶递了过来,黛玉接了,又服侍着父亲用茶漱了口。
林如海看着两个懂事的孩子,欣慰道:“爹爹的玉儿瑾儿都长大了啊。爹爹倒是老了。”
瑾儿浅笑道:“爹爹每日里都说自己老了,我如今睡觉时候都好像听到爹爹在念叨。”
林如海大笑:“我儿这是嫌弃爹爹啰嗦呢!”
“瑾儿可不敢。”黛玉唇边一抹甜甜的笑意,“爹爹能每日里这样和我们说说话,玉儿才高兴呢。”
林如海爱怜地看着黛玉良久才叹道:“若论起来,女儿家的事情原该是你母亲教导你,只是如今……玉儿,说起来你也快十三岁了啊。”
黛玉低头,轻声叫道:“爹爹!”
林如海抬起手来,抚慰地拍了拍黛玉的手:“来,坐下说话。你从小便是个懂事的孩子。不用爹爹说,你也知道,选秀这一关,咱们是避不了。你的终身大事,爹爹是做不了主的。”
黛玉低垂着眼眸,从林如海的方向看来,浓密的留海遮住了她的眼睛,只看到浓密的睫毛在雪白的脸蛋上投下了暗影,带着说不出的黯然。
林如海心里长叹,继续道:“咱们林家出自正白旗,几代列侯。先祖更是文武双全的人物,说一声书香门第也不为过。爹爹从未想过用女儿去攀附什么富贵权势,让玉儿一生平安喜乐,便是爹爹最大的心愿了。至于瑾儿,他是男子,前程当靠自己去挣。若是他有能耐,便从科举出身入仕,将来也能是你的一个依靠。若是无能,我林家的家业也饿不着他。”慈爱的目光落在黛玉身上,“故而,爹爹所虑者,唯有你一人罢了。”
黛玉心内感动,眼圈不由得红了。
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别说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什么不好,若是父母能为孩子找个门当户对的嫁了过去,那便是慈爱的父母了。多少贫寒人家的女孩子被亲生父母卖进了大家子里边做奴婢?甚至是卖进青为妓的?多少大户人家的女孩子被当做了家族联姻攀附富贵的工具?而自己的父亲所虑者,无非是自己的平安喜乐。
“爹爹!”
林如海笑道:“傻孩子,这有什么?也值得哭?”
黛玉拿了帕子擦了擦眼角,不好意思地笑道:“原是爹爹招我的。”
林如海凝视着女儿,良久叹道:“玉儿,我知道你近些天来心里难受,只是这朝中的纷扰本就与你不相干,何必枉费了心神?”
黛玉强笑道:“爹爹这话倒是该和瑾儿去说说,他这几日来着实地不安呢。”
瑾儿闻言,不由得低了头。
林如海叹道:“瑾儿心热,与十三爷相处过一些天,又和十三爷投缘,难免有些想不开。只是此事隐晦,你们在家里也不可乱说。”
黛玉瑾儿忙正色答应了。
黛玉低头想了想,让屋子里伺候的人出去了,方抬眼看着父亲:“爹爹,朝中大事我并不懂。只是这个多事之秋,女儿难免有些担心,毕竟爹爹这个位置……”
林如海闭目不语,半晌方道:“若说是此时,倒还无碍。端看皇上的心思了。”
黛玉静静地等着,也不插言。
“大阿哥为人勇猛有余,谋略不足;三阿哥善文机警,却不知变通;八阿哥处事圆滑颇有些手腕,只是上位者岂是只有贤名即可的?十三阿哥侠义心肠,文韬武略俱佳,只是过于心热反受其害;十四阿哥与十三阿哥原本在伯仲之间,只是未免有些骄纵。若是此时让我来看,我倒是看好四爷。
作者有话要说:选秀选秀,妹妹快去选秀了,四四快要不淡定了。。。。。。
第 27 章
( )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太子复立,并加封皇三子胤祉为诚亲王,皇四子胤禛为雍亲王,皇五子胤祺为恒亲王,皇七子皇十子为郡王,皇九子皇十四子俱为固山贝子。至此,康熙皇帝成年的皇子中未封爵位的便只剩下了圈禁的皇长子胤痘适印⒇废椋约耙蛞榱⑻佣笫バ牡幕拾俗迂范T。
荣府中才过了年,便遣了贾琏前来报喜。原来,是贾政长女元春,被康熙封为了贵人。这一年康熙因着梦见太皇太后,深感后宫嫔妃多年入宫,轻易不得见家人。为彰显天子仁孝,特准家里有重宇别院的,可启请后妃省亲。如今,贾府中正在修着省亲别墅。老太太又想到黛玉入京选秀一事,便打发了贾琏前来,一为报喜,二为接黛玉。
黛玉并不相信只这样的简单。这几年来虽然两家往来未断,然而林府到底是慢慢地疏远着荣府,黛玉不信老太太看不出来。现在又指着元春省亲一事前来接了自己,想来不过是个幌子。真正的来意么……
黛玉冷笑,恐怕是那省亲别墅盖起来不简单,一工一料,一草一木,哪里不要钱?更别说盖好了以后,总不能空荡荡地摆在了那里罢?那些屋子里边地古董摆设、金玉玩意儿、卷帘珠幔、床榻书案、古玩字画,岂是随意在大街上买的?
黛玉自己在荣府中住过一段时间,知道那府里事事奢华讲究,却不过是吃着祖宗的老本儿罢了。要建能让皇妃省亲的别墅,只怕是心有余力不足。
果然的,贾琏还另带了贾母的一封私信给林如海。林如海看过之后,便交给了瑾儿和黛玉。
黛玉见信里边言辞甚是委婉,不过是倾诉些思念黛玉姐弟之情罢了。只在信末言说如今府里正在修建省亲别墅,以待贾贵人銮驾。这是贾氏一族的大喜事,望能够接黛玉前去,与有荣焉。
林如海思忖了两日,目前正要送黛玉入京,若是能和贾琏一路,倒也放心些。原本想让瑾儿一并去,但是黛玉苦劝:“女儿入京,不过是备选。如今瑾儿年纪渐长,正该跟在爹爹身边学些打理家业之事。更何况,有爹爹看着,瑾儿学业也不至于荒疏了。况且外祖母家我并不打算去住,老姑奶奶既然还在咱们老宅子中,我只和她一起便是了。”
林如海也不打算让黛玉住到荣府,既断不了,还是远着些好。
一时便决定了黛玉和贾琏一起回京城,故而这几日黛玉便忙着收拾自己的东西。这一番入京,距大选之期还有一年多,要带走的东西实在太过杂乱繁多,黛玉不免有些劳神。
倒是瑾儿,难得的又跑到黛玉跟前哭了一鼻子,只说舍不得姐姐。直哭得黛玉眼圈红红的,还要忍了心酸来劝:“不过是一年的功夫,爹爹不是说明年还要去京里述职么?到时候你跟着就是了。再者,爹爹有了年纪,身子又不好,自从上次受伤后,时常不对付。我不在身边照看着,实在不放心。可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若你在,我好歹放心些,便是家里边儿的事情,你也可以帮着爹爹些了不是?”
瑾儿抹着眼睛,闷闷地问道:“去了京里,十三爷也不在,不知道你能不能去他家里看十三福晋呢。要不,你去四爷家里也好。只别多去外祖母家,别人还罢了,二舅母实在不是个和善的人。”
黛玉被他说得哭笑不得,拿手敲了敲他的头,斥道:“胡说什么呢?我在京里还是跟在这里一样,每日里学些规矩的。不过是提早入京适应些罢了。”
瑾儿偏过头,撇了撇嘴道:“别以为我小不懂,你每日里喝的那个茯苓霜哪里来的?还不是每隔一段日子四爷派人送来的?那都是进上的东西,和平常买来的能一样?哼!”
黛玉一把将瑾儿拧了出去,才又打起精神带着雪雁等人收拾。
“姑娘,快些趁热喝了这牛|乳茯苓,早些安置了才好。”
雪雁端着一只小小的定窑盅子在黛玉面前。
黛玉揉了揉发涩的眼睛,问道:“什么时辰了?”
“快到亥时了呢。姑娘这几天收拾东西忙坏了,倒是早些睡了罢。要不,折腾出病来又不爱吃药,可怎么好呢?”
黛玉叹了口气,接过牛|乳茯苓,小口地喝着。
秋雁看着自己姑娘的样子,只抿着嘴笑道:“瞧姑娘这个样子,竟比喝那黄连汤子还难受。”
黛玉撅嘴道:“你试试一连着喝两年,也喝厌了。原不过是太医那一句话,你们倒也都当真。我这两年睡得都是很安稳的!”
“正是呢!”雪雁抢着说道,“要不是一直喝着这个,姑娘能睡的这么好?便是身上,也长了些肉,再不像以前那样风大些就能吹走的。可见,这个东西真真是好。”
秋雁也笑道:“姑娘可别抱怨了,大爷说了,咱们到了京里以后,还让在府里边养上两只|乳牛,免得姑娘喝不到这新鲜的牛|乳呢。”
黛玉“扑哧”笑了:“可别,我竟是丢不起这人!”
“依我看,牛|乳倒是易得,只怕这茯苓霜难找。”雪雁笑着插嘴道。
秋雁一笑,不肯接过话茬,只端了茶来服侍黛玉漱了口。又叫小丫头预备了热水,让黛玉洗漱。
黛玉无法,只得放下手边的针线,任由两个丫头服侍着洗漱了。
一时叫她们自去安歇,黛玉躺在床上,却是无论如何也睡不着,只翻来覆去地想着进京的事情。
如今黛玉对选秀看的很开,既然无法避免,倒不如平常心对待便是了。至于说自己的终身,那更不是自己所能左右的。前世看许多小说中,动辄便是一生一世一双人,自己真的生活在古代了,才知道这根本就是妄谈。
自己入京选秀,凭着正白旗的家世,父亲林如海的官位和救驾之功,被撂牌子的可能性太小了。唯一让自己有些忐忑的,便是留牌子以后的命运。
多半是被指给某位皇子罢?
可是如今和自己年龄相当的皇子,都已经娶了嫡福晋。再者说,想到这两年胤禛的态度……
自他和胤祥回京后,时常打发人来送东西,送的倒不是别的,只有一样——进上的茯苓霜。
想到胤禛带着些小别扭的示好,黛玉觉得这个人并不如历史上记载的那个睚眦必报的皇帝那么可怕。相反,他的天家气度,冷静自持,睿智内敛,都让她颇为欣赏。
只是……
黛玉轻轻吁了一口气,不再向下想了。
几日后,黛玉挥泪辞别父亲弟弟,和贾琏一同启程,前往京城了。贾母接到这个消息,高兴地什么似的,一叠声地叫人去收拾屋子。
自去岁太子被废,荣宁两府的人都是战战兢兢的。当初为了搭上太子这个后台,他们千方百计地查探到了秦可卿的身世,并将她聘为宁国府中贾蓉的妻子。贾蓉乃是宁府长子嫡孙,将来是要承袭宁府爵位的,如此,秦可卿的身份也不再是见不得人的太子私生女儿,反而会成为朝中的命妇。将来太子继位,难免不会想起这个女儿,到时对荣宁两府自有一番好处。只是天意难测,一朝风雷起,太子竟被废了!贾家的主子们甚是惊慌,唯恐秦可卿成为两府中的隐患。便商议了,由元春出首,向康熙举报秦可卿的身份。
果然,不久后秦可卿抱病而亡。哪料想没过了多久,太子复立!
正在惶恐不安的时候,宫里却又传来了元春被封的消息。本来,凭着元春的身份,即使得了圣宠,也不过是先封个答应常在罢了,哪里想到直接晋为贵人呢?
贾府中如王夫人等人不禁有些得意忘形,贾母虽有些疑惑,但也想是元春年轻貌美,到底是得了皇上的心意儿,便放心地开始修建省亲别墅了。
又叫贾琏借报喜之机前去扬州,嘱咐他务必要接了黛玉来。这里虽却有想念黛玉之情,但更多的却是另一番计较。如今元春圣宠在身,说不定日后还能晋位。若是能够得了一子半女,便是妃位也不是没可能的。那良妃娘娘不就是包衣出身?
若真有那一日,宝玉也算的上是皇亲国戚了,又是荣府的二房嫡子,又和黛玉姑表之亲,又是自幼相识,可以说是青梅竹马。届时黛玉参选,若能让元春求了皇上,未必不能赐婚的。
正白旗、前科探花、如今的巡盐御史、救驾之功,这些于宝玉甚至说整个荣府来说,该是多么大的助力?
打定了主意,贾母自是翘首算着黛玉到来的日子,竟比那盼着元春省亲的心思不少。
作者有话要说:终于拿回了硬盘,送上第三更!
第 28 章
( )却说这一日天高云淡,暖风微醺,贾琏带着黛玉已到了京中的张家湾码头。早有荣国府打发来轿子和拉行李的车在这里等候了。赖大家的见了贾琏,赶紧几步上前请安。又见黛玉覆了面纱,穿着一件嫩黄雪纱对襟袄,系着水绿色曳地月华裙,又因着河上边风大,裹了海棠色贡缎薄披风,扶着王嬷嬷的手,袅袅婷婷从船上走下。后边跟着雪雁秋雁,再后边就是那两个教养嬷嬷,又有四个小丫头走在最后。
黛玉本就是江南风姿,这一身打扮虽不见如何奢华,却胜在婉转柔美,风吹过,但见衣袂翩跹,宛若仙人。
赖大家的心里暗暗叫好,人家林姑娘到底是朝廷大员之女,单这通身的气派,便不是那一般人家的姑娘能比的。便是府里边都说好的宝姑娘,这两年打扮的也越发地出色,跟着林姑娘一比,未免便落了俗了。
忙抢上前两步,向着黛玉请安问好:“林姑娘好!老太太在家里边盼了这些天了,可把姑娘盼来了!”
黛玉轻笑道:“赖嫂子好。倒是劳烦赖嫂子了。”
赖大家的满脸陪笑:“哪里敢当得姑娘这一句呢。如今这里风大,姑娘且先上车,老太太必是等急了的!”
黛玉看向贾琏,贾琏叹了口气,走过来对赖大家的说道:“赖嫂子,林妹妹家里尚有长辈在,先要回了自己家的。明日再过去给老太太请安。”
赖大家的张口结舌,不是说林姑娘进京备选,要住在府里的么?自己想着老太太极是喜欢林姑娘,比家里的那几个姑娘还疼呢。原本这趟差不是自己的,自己硬是抢了过来,又是车马又是轿子的,想借这个巧宗儿讨老太太的高兴,怎么倒不去的?
当下话也说不完整了,只讷讷地说道:“这,这个……老太太连屋子都收拾好了,姑娘……”
黛玉原本就是在快到京城时,才告诉了贾琏自己先要回了林府的。贾琏原还想着,虽然没有如太太所愿,从林家带点银子回来,倒是黛玉的箱笼不少,其中有专门指了给荣府的,想来也都是好东西。又把黛玉带了回来,这趟差事怎么也可以应付过去了。哪里知道黛玉竟是打算直接回了林家的。
黛玉的说辞也甚是有道理:“家中原还有姑奶奶在,论起来那也是黛玉的祖辈。故而没有一下船不回去拜见了便先去亲戚家的道理,倒是请二表哥回去后帮着黛玉分说分说。不是黛玉不孝,实在是礼不可废。”
饶是贾琏机变,也找不出理由来拦着黛玉不让回家。只得应了,又笑道:“既是如此,妹妹也别为难了我。只好歹早些去瞧瞧老太太才是。”
黛玉见他知趣,心里也高兴,笑道:“那是自然的。黛玉回去后,三日内必定去给老太太请安的。”
此时见赖大家的还在绞缠,黛玉也不说话,只扭头看着贾琏。贾琏叹了口气,上前对赖大家的说道:“妹妹家中尚有祖辈亲人,自然先回去拜见了,然后才好去给老太太请安的。赖嫂子素来知礼,不必再说了。”
赖大家的听贾琏如此说,更是着急:“这,这,这老太太那里……”
贾琏摆摆手:“老太太那里自然是我去回了,赖嫂子先带了人回去罢。我送林妹妹一程。”
正说着,见一个穿着青色褂子的管事儿并一个体面的婆子跑了过来,见了黛玉,忙跪在地上磕头:“可是等到姑娘了。接到了老爷的信,知道姑娘要来,我们在这里等了几日了。”
黛玉笑道:“原是路上落了两日雨,耽误了些。家里都好么?”
那婆子忙回道:“好的很,便是老姑奶奶也是健旺的很,姑娘回去一看便知。”
林如海早在黛玉启程之前,便给林府的管事写了信,告知黛玉将入京。林姑奶奶一直住在林宅里,接了信,思虑了一回,便按着日子派了人在这里等着。
黛玉便向贾琏笑道:“既是我们家里也来人接我了,倒是不劳动二表哥了。二表哥一路劳顿,原该早些时候回去歇歇。”
贾琏笑道:“哪里在这一会子?林妹妹请先上了轿子,我骑马跟着便是。待送了妹妹回去我再回府不迟。”
黛玉见推辞不过,也不多言,只?( 红楼之绝黛无双 http://www.xlawen.org/kan/495/ )
胤禛怕她真的恼了,赶忙笑道:“不过随口的两句话,你这丫头倒是沉心。爷给你陪个不是可好?”
黛玉转头不看他,冷笑道:“敢情四爷是将我当成了那可以随意的人了?我虽然不是什么侯门公府的小姐,可也不是那给爷们儿调笑的!”
说着,站起身来便要走。胤禛忙拉了一把,口中笑道:“原是我说错了,丫头别恼。”
黛玉只觉得自己被抓着的地方一阵阵发热,看胤禛一双眼睛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心下微怒,心念一转,却已是笑逐颜开:“倒是黛玉小气了。往日里爹爹也常随口笑话我,我都未恼,今日不知怎么了。若是冲撞了四爷,四爷莫怪。”
说着,便盈盈一拜,行下礼去。
胤禛未料着她竟会如此,爹爹?
一时气笑不得。又见黛玉双目似喜非喜,似嗔非嗔,眼波流转间闪过一丝调皮之色,比之往日更多了几分小女孩的娇俏,不由得摇头笑道:“素日里见你,只当你是个沉稳性子,想不到竟是个调皮的。”
黛玉刺了他一句,心内微有不安,见他不在意,也便放下心来。回头吩咐雪雁:“去瞧瞧王嬷嬷拿了东西去哪儿了?”
雪雁答应了一声,转身就走,又偷偷地朝着秋雁挤了挤眼睛。秋雁眼观鼻鼻观心,静静地站在离石桌稍远的地方伺候着。
“玉儿?”
见黛玉惊愕地看着自己,胤禛心情大好,笑道:“你爹爹是这样叫你罢?”
黛玉看着他含笑望着自己,眼眸沉沉,有如深潭,似乎是要将自己吸了进去,心里一阵惊慌,竟有些不敢对上他的视线。
正巧王嬷嬷雪雁等人端了新鲜的果子点心并一壶清茶来。黛玉忙起身,亲自接了茶,借机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跳,才转过身来将茶点摆在了桌上。
王嬷嬷仍是带了一众小丫头出了凉亭,只在不远处的假山旁伺候着,雪雁便退到了秋雁的身边。
胤禛懒懒地看着,黛玉素白的手指轻巧地端了缠丝白玛瑙的碟子,上边放着一大串鲜红的荔枝;又有一只碧色大荷叶式的水晶盘子中装了紫色的葡萄,果子极大,上边还凝着一层细小的水珠,想是刚用冰镇过。
见黛玉亲自执了一只紫砂小壶倒茶,胤禛笑道:“天气热的很,玉儿将那葡萄拿了过来罢,瞧着还凉爽些。”
黛玉倒水的手一顿,无奈地放下了茶壶。带着些气恼,将那水晶盘子只向胤禛前面一推,笑道:“四爷请用。”
胤禛大笑,伸手轻轻拧了个果子下来放到嘴里,点头道:“清甜不腻,确实不错。”眼睛却是看着黛玉。
黛玉只觉得心里哭笑不得,这位哪里还是后世所说的那位抄家皇帝冷面王?分明是个市井无赖!
“姐姐!”正不知如何是好之时,就听见了瑾儿的声音。黛玉忙向四周看,就见瑾儿正跟在胤祥的身后,朝着这边走来,边走还边招着手。
黛玉喜笑颜开,也朝着瑾儿挥了挥手,忽然想到还有胤禛胤祥二人看着,忙又放下了手。偷偷看了眼胤禛,见他正微眯着眼睛地看着自己。
“四哥,半日不见你,你竟在这里偏好东西呢!”胤祥笑眯眯地走了进来,随手摘了颗葡萄扔进了嘴里。
瑾儿过去给胤禛请安,却见他已经又恢复了往日的样子,不带分毫笑意地说道:“免了罢。”
又朝胤祥道:“我叫人去找你,你到哪里去了?”
胤祥一抬下巴,指着瑾儿道:“这小子听说咱们就走了,缠着我半日,非要我教他几招。大热的天儿,倒叫我出了这一身的汗。”
说着端起黛玉倒的茶,一饮而尽。
黛玉忙为他又续了一杯,另拿起一只杯子,放在胤禛面前也倒满了。
口中轻笑道:“瑾儿便是这般性子,没上没下的,十三爷勿怪。”
胤祥笑道:“直来直去的才好,倒对了我的性子。没的这么小的孩子要那么多心眼儿干嘛?”
瑾儿一边笑道:“姐姐,我素日里说十三爷最是平易近人的,没错罢?”
黛玉抿着嘴笑,将两颗荔枝摘了下来,递给了瑾儿:“不准多吃了,小心肚子疼。”
胤禛双肘搭在桌上,正欲伸手去拧葡萄,听得黛玉如此说,手硬生生地拐了一下,端起了面前的茶杯放在嘴边。
胤祥瞧着,心里大笑不已,脸上又不敢露出来。瞧着黛玉笑道:“本来我还舍不得瑾儿这小子,不过这一二年间你们也就得进京了罢?”
黛玉知道他说的乃是自己进京选秀一事,垂了眼帘不语。
瑾儿见姐姐脸似乎有些红,知道姐姐不好意思,便插嘴道:“爹爹若是进京述职,我们倒是能跟着。不过我们若是去了,难免还得到外祖母家里周旋一番。别的人倒还好,我就是不敢招惹我那宝玉表哥。”
胤祥想了想,笑问:“可是衔玉而生的那个贾宝玉?”
瑾儿拍手笑道:“正是他了。怎么十三爷竟也知道他?”
胤祥撇了撇嘴,不屑道:“真是好笑,什么衔玉而生必有大福的,还不都是那贾家传出来的话?”
瑾儿奇道:“不会罢?我亲眼见过那块儿宝玉的,真真儿的是那么大,”说着用手比了个大小,“晶莹璀璨的,真是好东西!”
胤祥大笑,伸手就给了瑾儿脑袋一下子:“你找个小孩子往他嘴里塞个鸡蛋试试,不噎死了他!何况那玉呢!”
胤禛一直静静地听着,忽而笑道:“听说那贾宝玉也是个灵秀俊雅的人物,又比你大不了两岁,怎么你倒不喜欢跟他玩儿?”
瑾儿摆摆手,笑道:“宝玉哥哥为人再没说的,对女孩儿极是用心极是温柔体贴的。他常说女孩儿是水做的,他一见了就觉得清爽;男人是泥做的,见了男人就觉得浊臭难闻的。又爱吃女孩儿们嘴上的胭脂,还曾叫我吃过呢!”
胤祥一口茶险些喷了出来,指着瑾儿:“你……你这小子浑说什么呢?”
瑾儿方想到自己的姐姐还在呢,不由得吐了吐舌头。
黛玉气恼他胡言乱语,伸手狠劲地朝他胳膊上就是一拧,瑾儿哀叫一声:“姐姐,我不敢了!我再不敢乱说了!”
叫了两声,只觉得自己姐姐手劲儿越来越大,拧的越来越疼,赶忙大声道:“没吃!我没吃过!”
黛玉这才松开了手,瑾儿忙自己一通揉,嘴里只叫着疼。
胤祥怕黛玉脸皮儿薄,忙岔开了:“照这么说,你倒是离那个贾宝玉远一点儿罢。免得被他带坏了你。”
瑾儿朝他眨眨眼,笑道:“我原就不怎么跟他亲近的。倒是二舅舅家的环三哥和兰侄儿常在一起玩的。宝玉哥哥只喜欢跟姐姐玩的,时常一早起来就去找姐姐,姐姐叫人拦在屋子外边多少回才算好了。”
胤祥心里暗笑,果见胤禛沉着一张脸,原本就是个冷面的,这一下子更让瑾儿觉得后背无端地升起了一股子寒气,只心里懊悔没事儿胡说这些做什么?
黛玉原不想说话,在她看来,宝玉不过是个被惯坏了的孩子。宝玉天生喜欢那些胭脂水粉之类的,贾府中无论是老太太还是二太太都没有正确地引导过他,反而由着他从小抱着丫头,吃人家嘴上的胭脂。既然没有人告诉他这样做不对,他自己当然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况且,那些丫头们……
微微叹了口气,黛玉伸手拿了颗荔枝把玩着。
胤禛眯眼冷笑:“可笑那荣府竟把这么个东西当成宝了。”
胤祥摇了摇头:“听说那贾宝玉小小年纪,常说什么读书人俱是国贼禄鬼,再不肯好好读书的。不过那荣府的老太太甚是溺爱他,如今还和姐姐妹妹们养在一个院子里。”
胤禛冷笑了两声,看着黛玉不言语,也不再说话,瑾儿偷偷地朝黛玉吐吐舌头,黛玉狠瞪了他一眼。一时四人倒是静了下来。
胤禛端详着手中的茶杯,良久方道:“若是回京,自住在林家就是了。若是没人做伴,便去……去十三弟家玩儿罢,十三弟妹性子极好的。”
胤祥也忙笑着对黛玉道:“是了,兆佳最是个爱说爱笑的,若是你们进京,只管去跟她说话儿,她一准儿高兴。”顿了一顿,又坏笑道:“我们几个兄弟住的都不算远,四哥府里和我那儿也近的很。到时也可以去四哥府里边玩玩,他家里有个厨子,做的极好的点心。”
黛玉抬起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他,许久方启唇一笑:“早着呢。日后真的要进京再说罢。”
作者有话要说:第一更送到
第 26 章
( )胤禛胤祥启程回京了,林如海的伤势也逐渐痊愈,林府里慢慢恢复了以前的样子。
黛玉又开始了每日里学学针线,学学规矩,看看家里账册子的日子。
荣国府里在林如海伤后半个多月后打发人来看望了一次,来的还是贾琏。
黛玉觉得,整个荣国府里,若说是真能办事儿的人,恐怕只有贾琏了。自己那个大舅舅凡事不管,除了每日里淘换些古董字画扇面玩意儿以外,就是和丫头们喝酒取乐。二舅舅更是俗事不通,更不会和人来往,要不然也不会十几年了没升一次官。
唯有贾琏,还算是有些机变,说话办事都来得。只是,上次因着有胤禛的话摆在了那里,到底也没敢多留,只待了几日便回去了。黛玉与他男女有别,不过是见了两次;瑾儿和他年纪相差太大,也没甚说的。至于林如海,伤的起不来,哪里有精神招呼他?
不过,自贾琏回去后,荣府中倒是又不断地打发人来送些东西。想来也是因为两位皇子住在了这里罢?
这倒给了黛玉和迎春等人方便,几个小姐妹原本相处就好,分开了以后多是借着两边送东西时捎个信。
寒来暑往,转眼间便到了康熙四十七年。这一年的九月,发生了一件举国震惊的大事——太子被废了。
其实康熙对太子胤礽的不满非止一日。原因也很简单,一个父亲可以包容一个胡闹的儿子,一个皇帝却容不下觊觎自己皇位的臣子。
康熙对胤礽,可以说是宠爱到了极点的。胤礽刚满周岁便被立为太子,这里边虽有稳定政局的考虑,但更多的是康熙把对赫舍里皇后的感情转移到了这个儿子身上。康熙亲自教太子读书,又在他六岁时特请大学士为师。而胤礽也没有辜负康熙的厚爱,他文通满汉,精通骑射,面目又酷似生母赫舍里皇后,俊美非常。
只是,这位太子自幼受宠,身份又高于其他兄弟,在这个庞大的帝国中,真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时间长了,难免养成了骄纵暴戾的性子。
再加上这位太子身处东宫日久,身边渐渐形成了一股势力,隐隐有和皇权相抗衡的意味。
相对于太子,另外那些野心勃勃不甘寂寞的皇子阿哥们,都是心照不宣,齐心协力地到处抓着这位太子的小辫子。
去年康熙南巡遇刺,便是太子一派索额图所为。虽事后康熙只处死了索额图一党的众多核心人物,保住了太子,但是怀疑的种子一旦埋下,稍遇火种便会成为燎原之火,一发而不可收拾。
八月,康熙再次带着众位皇子、大臣出塞秋涣鲜嘶首油环⒍窦玻徊《觯杲霭怂辍?滴醮筲雍廖薇葜猓挥傻么笈闯馓雍廖抻寻摹:笥址⑾痔涌幼约横♂ⅲ挥傻么笪暮F患又拢乖蔚乖诘亍?br />
醒来后,康熙不顾大臣劝阻,历数胤礽罪状,将其废辍。
随后,便是大阿哥十三阿哥圈禁,三阿哥遭斥。一时间,朝堂之上风云变幻。
黛玉前世对这一段历史并不太熟悉,唯知在这一场皇位争夺战中,最终坐上龙椅的,乃是四阿哥胤禛。
比起京中的风起云涌,林如海淡定的很——这些与自己无关,自己所忠的,乃是康熙皇帝;自己所做的,便是管理好两淮盐政。黛玉和瑾儿也是按部就班地做着自己的事情。
临近年底,天气越发地冷了。扬州虽然地处江南,然而冬日里也会落些雪。这几日,天便阴阴的,空气中流动着一股子阴寒的潮气。
“姑娘,老爷让你和大爷去书房。”
林如海遣了一个老嬷嬷来,跟着秋雁进来回话。
黛玉正坐在熏笼上聚精会神地描着花样子,听了忙放下笔,站起身来应道:“知道了。”
秋雁见她只穿了一件湘妃色撒花小棉袄,下面系了一条藕荷色棉绫百褶裙,连件皮褂子都没罩,忙上前说道:“咱们屋子里边暖和,这样也还罢了。如今外边正下着雪呢,虽然不大,着实阴冷的很。姑娘再加些衣裳。”
雪雁已经拿了两件衣裳过来,便给黛玉穿上鹅黄缎面狐狸皮儿里子的褂子,便笑道:“偏你啰嗦,若是让我娘听见了,又得念叨好一阵子,让我跟着你学了。”
黛玉听了,想到王嬷嬷前几日着了寒,回家去养着了,忙问雪雁:“昨日你回家去,嬷嬷可怎么样了?”
雪雁笑道:“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姑娘又给请大夫又送了好药,昨还给了那两件银鼠褂子,我娘只恨不得立时好了便回来伺候姑娘呢。”
黛玉忙说道:“那倒不必,还是养的大好为是。嬷嬷若是有那想吃的,你只管来告诉我。”
雪雁忙谢了,又展开一件大红羽纱面貂皮里子的斗篷,笑道:“穿了这个罢,颜色又好看,穿着又暖和。”
一时黛玉穿戴好了,便跟着老嬷嬷去见林如海。
秋雁看天冷,便叫雪雁:“天冷的很,昨日你从家里回来就有些头疼,还是别出去了。只在屋子里边看着,姑娘回来也好暖和。那些小丫头子们不在咱们面前,一会儿就跑的不见人影了。”
雪雁笑嘻嘻道:“好姐姐,倒是你心疼我了。”
黛玉来到了林如海的内书房,正巧瑾儿也刚到,姐弟二人便一起进去了。给父亲请安后,二人见林如海面色沉重,便知有事。
林如海叫他们坐了,才拿起书案上的一封信:“你们看。”
秋雁上前接过,转身交给黛玉,黛玉摇摇头:“先拿给瑾儿看。”
近来黛玉觉得瑾儿渐渐也大了,须得慢慢地立起威信来。凡家里有什么事情,黛玉必问瑾儿的。又叫合府的下人们都改了称呼——不得再叫瑾哥儿,一律称大爷。
瑾儿也不客气——自己原该有些威风,这样才不会让人欺负了姐姐去。展开信,扫了两眼,有些惊愕,转手将信给了姐姐。
黛玉看过两行,原是贾家来的讣闻——宁国府长孙嫡妇秦可卿殁了。
黛玉知道这位秦可卿身份非同一般,众多的红学研究者推断,这位乃是康熙废太子之女。先时若说黛玉将信将疑,那么如今,可以肯定了。
本来贾氏一族的承重孙所娶的,竟只是一个小小的营缮司郎中的养女,谁也是不肯相信的。唯一合理的解释,便只有一个——秦可卿真实的身份并不简单。
黛玉也曾见过这位小蓉大奶奶,生的着实是纤巧婀娜,温柔平和的,通身的气派也不是小门小户能够养出来的。
只是,如此一个韶华芳龄,如花儿一般的女子,在太子被废后不及两个月,便香消玉殒了。黛玉思及于此,不禁感到悲哀。秦可卿,终究不过是贾家一个政治上投机的棋子罢了。
还有胤祥,那个总是豪爽大笑的十三阿哥,就这样被关在了养蜂夹道里,一关,便是十年。黛玉想起那个在凉亭里边扔着葡萄吃的胤祥,那个笑着邀请自己进京时去自己府里的胤祥,黯然不已。
林如海长叹一声,秦可卿的身份,荣宁两府一直自认为瞒的很是严密。然有心人稍加推断便知其身份有异,若要用心查探一番,也不是难事。荣宁两府如此肆意妄为,简直是愚蠢之至。
见女儿黛玉情绪的低落,林如海不由得苦笑。黛玉虽然看着清高,似是不把人放在心里,跟谁都有些疏离,实则是个再实心不过的。
瑾儿看气氛有些低落,恰巧听了那自鸣钟响了,便道:“爹爹该吃药了罢?”
黛玉回过神来,忙叫人去外边小厨房端了药来
黛玉亲自接过药碗,服侍着父亲喝了药,将药碗回手递给了后边的秋雁。瑾儿忙将茶递了过来,黛玉接了,又服侍着父亲用茶漱了口。
林如海看着两个懂事的孩子,欣慰道:“爹爹的玉儿瑾儿都长大了啊。爹爹倒是老了。”
瑾儿浅笑道:“爹爹每日里都说自己老了,我如今睡觉时候都好像听到爹爹在念叨。”
林如海大笑:“我儿这是嫌弃爹爹啰嗦呢!”
“瑾儿可不敢。”黛玉唇边一抹甜甜的笑意,“爹爹能每日里这样和我们说说话,玉儿才高兴呢。”
林如海爱怜地看着黛玉良久才叹道:“若论起来,女儿家的事情原该是你母亲教导你,只是如今……玉儿,说起来你也快十三岁了啊。”
黛玉低头,轻声叫道:“爹爹!”
林如海抬起手来,抚慰地拍了拍黛玉的手:“来,坐下说话。你从小便是个懂事的孩子。不用爹爹说,你也知道,选秀这一关,咱们是避不了。你的终身大事,爹爹是做不了主的。”
黛玉低垂着眼眸,从林如海的方向看来,浓密的留海遮住了她的眼睛,只看到浓密的睫毛在雪白的脸蛋上投下了暗影,带着说不出的黯然。
林如海心里长叹,继续道:“咱们林家出自正白旗,几代列侯。先祖更是文武双全的人物,说一声书香门第也不为过。爹爹从未想过用女儿去攀附什么富贵权势,让玉儿一生平安喜乐,便是爹爹最大的心愿了。至于瑾儿,他是男子,前程当靠自己去挣。若是他有能耐,便从科举出身入仕,将来也能是你的一个依靠。若是无能,我林家的家业也饿不着他。”慈爱的目光落在黛玉身上,“故而,爹爹所虑者,唯有你一人罢了。”
黛玉心内感动,眼圈不由得红了。
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别说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什么不好,若是父母能为孩子找个门当户对的嫁了过去,那便是慈爱的父母了。多少贫寒人家的女孩子被亲生父母卖进了大家子里边做奴婢?甚至是卖进青为妓的?多少大户人家的女孩子被当做了家族联姻攀附富贵的工具?而自己的父亲所虑者,无非是自己的平安喜乐。
“爹爹!”
林如海笑道:“傻孩子,这有什么?也值得哭?”
黛玉拿了帕子擦了擦眼角,不好意思地笑道:“原是爹爹招我的。”
林如海凝视着女儿,良久叹道:“玉儿,我知道你近些天来心里难受,只是这朝中的纷扰本就与你不相干,何必枉费了心神?”
黛玉强笑道:“爹爹这话倒是该和瑾儿去说说,他这几日来着实地不安呢。”
瑾儿闻言,不由得低了头。
林如海叹道:“瑾儿心热,与十三爷相处过一些天,又和十三爷投缘,难免有些想不开。只是此事隐晦,你们在家里也不可乱说。”
黛玉瑾儿忙正色答应了。
黛玉低头想了想,让屋子里伺候的人出去了,方抬眼看着父亲:“爹爹,朝中大事我并不懂。只是这个多事之秋,女儿难免有些担心,毕竟爹爹这个位置……”
林如海闭目不语,半晌方道:“若说是此时,倒还无碍。端看皇上的心思了。”
黛玉静静地等着,也不插言。
“大阿哥为人勇猛有余,谋略不足;三阿哥善文机警,却不知变通;八阿哥处事圆滑颇有些手腕,只是上位者岂是只有贤名即可的?十三阿哥侠义心肠,文韬武略俱佳,只是过于心热反受其害;十四阿哥与十三阿哥原本在伯仲之间,只是未免有些骄纵。若是此时让我来看,我倒是看好四爷。
作者有话要说:选秀选秀,妹妹快去选秀了,四四快要不淡定了。。。。。。
第 27 章
( )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太子复立,并加封皇三子胤祉为诚亲王,皇四子胤禛为雍亲王,皇五子胤祺为恒亲王,皇七子皇十子为郡王,皇九子皇十四子俱为固山贝子。至此,康熙皇帝成年的皇子中未封爵位的便只剩下了圈禁的皇长子胤痘适印⒇废椋约耙蛞榱⑻佣笫バ牡幕拾俗迂范T。
荣府中才过了年,便遣了贾琏前来报喜。原来,是贾政长女元春,被康熙封为了贵人。这一年康熙因着梦见太皇太后,深感后宫嫔妃多年入宫,轻易不得见家人。为彰显天子仁孝,特准家里有重宇别院的,可启请后妃省亲。如今,贾府中正在修着省亲别墅。老太太又想到黛玉入京选秀一事,便打发了贾琏前来,一为报喜,二为接黛玉。
黛玉并不相信只这样的简单。这几年来虽然两家往来未断,然而林府到底是慢慢地疏远着荣府,黛玉不信老太太看不出来。现在又指着元春省亲一事前来接了自己,想来不过是个幌子。真正的来意么……
黛玉冷笑,恐怕是那省亲别墅盖起来不简单,一工一料,一草一木,哪里不要钱?更别说盖好了以后,总不能空荡荡地摆在了那里罢?那些屋子里边地古董摆设、金玉玩意儿、卷帘珠幔、床榻书案、古玩字画,岂是随意在大街上买的?
黛玉自己在荣府中住过一段时间,知道那府里事事奢华讲究,却不过是吃着祖宗的老本儿罢了。要建能让皇妃省亲的别墅,只怕是心有余力不足。
果然的,贾琏还另带了贾母的一封私信给林如海。林如海看过之后,便交给了瑾儿和黛玉。
黛玉见信里边言辞甚是委婉,不过是倾诉些思念黛玉姐弟之情罢了。只在信末言说如今府里正在修建省亲别墅,以待贾贵人銮驾。这是贾氏一族的大喜事,望能够接黛玉前去,与有荣焉。
林如海思忖了两日,目前正要送黛玉入京,若是能和贾琏一路,倒也放心些。原本想让瑾儿一并去,但是黛玉苦劝:“女儿入京,不过是备选。如今瑾儿年纪渐长,正该跟在爹爹身边学些打理家业之事。更何况,有爹爹看着,瑾儿学业也不至于荒疏了。况且外祖母家我并不打算去住,老姑奶奶既然还在咱们老宅子中,我只和她一起便是了。”
林如海也不打算让黛玉住到荣府,既断不了,还是远着些好。
一时便决定了黛玉和贾琏一起回京城,故而这几日黛玉便忙着收拾自己的东西。这一番入京,距大选之期还有一年多,要带走的东西实在太过杂乱繁多,黛玉不免有些劳神。
倒是瑾儿,难得的又跑到黛玉跟前哭了一鼻子,只说舍不得姐姐。直哭得黛玉眼圈红红的,还要忍了心酸来劝:“不过是一年的功夫,爹爹不是说明年还要去京里述职么?到时候你跟着就是了。再者,爹爹有了年纪,身子又不好,自从上次受伤后,时常不对付。我不在身边照看着,实在不放心。可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若你在,我好歹放心些,便是家里边儿的事情,你也可以帮着爹爹些了不是?”
瑾儿抹着眼睛,闷闷地问道:“去了京里,十三爷也不在,不知道你能不能去他家里看十三福晋呢。要不,你去四爷家里也好。只别多去外祖母家,别人还罢了,二舅母实在不是个和善的人。”
黛玉被他说得哭笑不得,拿手敲了敲他的头,斥道:“胡说什么呢?我在京里还是跟在这里一样,每日里学些规矩的。不过是提早入京适应些罢了。”
瑾儿偏过头,撇了撇嘴道:“别以为我小不懂,你每日里喝的那个茯苓霜哪里来的?还不是每隔一段日子四爷派人送来的?那都是进上的东西,和平常买来的能一样?哼!”
黛玉一把将瑾儿拧了出去,才又打起精神带着雪雁等人收拾。
“姑娘,快些趁热喝了这牛|乳茯苓,早些安置了才好。”
雪雁端着一只小小的定窑盅子在黛玉面前。
黛玉揉了揉发涩的眼睛,问道:“什么时辰了?”
“快到亥时了呢。姑娘这几天收拾东西忙坏了,倒是早些睡了罢。要不,折腾出病来又不爱吃药,可怎么好呢?”
黛玉叹了口气,接过牛|乳茯苓,小口地喝着。
秋雁看着自己姑娘的样子,只抿着嘴笑道:“瞧姑娘这个样子,竟比喝那黄连汤子还难受。”
黛玉撅嘴道:“你试试一连着喝两年,也喝厌了。原不过是太医那一句话,你们倒也都当真。我这两年睡得都是很安稳的!”
“正是呢!”雪雁抢着说道,“要不是一直喝着这个,姑娘能睡的这么好?便是身上,也长了些肉,再不像以前那样风大些就能吹走的。可见,这个东西真真是好。”
秋雁也笑道:“姑娘可别抱怨了,大爷说了,咱们到了京里以后,还让在府里边养上两只|乳牛,免得姑娘喝不到这新鲜的牛|乳呢。”
黛玉“扑哧”笑了:“可别,我竟是丢不起这人!”
“依我看,牛|乳倒是易得,只怕这茯苓霜难找。”雪雁笑着插嘴道。
秋雁一笑,不肯接过话茬,只端了茶来服侍黛玉漱了口。又叫小丫头预备了热水,让黛玉洗漱。
黛玉无法,只得放下手边的针线,任由两个丫头服侍着洗漱了。
一时叫她们自去安歇,黛玉躺在床上,却是无论如何也睡不着,只翻来覆去地想着进京的事情。
如今黛玉对选秀看的很开,既然无法避免,倒不如平常心对待便是了。至于说自己的终身,那更不是自己所能左右的。前世看许多小说中,动辄便是一生一世一双人,自己真的生活在古代了,才知道这根本就是妄谈。
自己入京选秀,凭着正白旗的家世,父亲林如海的官位和救驾之功,被撂牌子的可能性太小了。唯一让自己有些忐忑的,便是留牌子以后的命运。
多半是被指给某位皇子罢?
可是如今和自己年龄相当的皇子,都已经娶了嫡福晋。再者说,想到这两年胤禛的态度……
自他和胤祥回京后,时常打发人来送东西,送的倒不是别的,只有一样——进上的茯苓霜。
想到胤禛带着些小别扭的示好,黛玉觉得这个人并不如历史上记载的那个睚眦必报的皇帝那么可怕。相反,他的天家气度,冷静自持,睿智内敛,都让她颇为欣赏。
只是……
黛玉轻轻吁了一口气,不再向下想了。
几日后,黛玉挥泪辞别父亲弟弟,和贾琏一同启程,前往京城了。贾母接到这个消息,高兴地什么似的,一叠声地叫人去收拾屋子。
自去岁太子被废,荣宁两府的人都是战战兢兢的。当初为了搭上太子这个后台,他们千方百计地查探到了秦可卿的身世,并将她聘为宁国府中贾蓉的妻子。贾蓉乃是宁府长子嫡孙,将来是要承袭宁府爵位的,如此,秦可卿的身份也不再是见不得人的太子私生女儿,反而会成为朝中的命妇。将来太子继位,难免不会想起这个女儿,到时对荣宁两府自有一番好处。只是天意难测,一朝风雷起,太子竟被废了!贾家的主子们甚是惊慌,唯恐秦可卿成为两府中的隐患。便商议了,由元春出首,向康熙举报秦可卿的身份。
果然,不久后秦可卿抱病而亡。哪料想没过了多久,太子复立!
正在惶恐不安的时候,宫里却又传来了元春被封的消息。本来,凭着元春的身份,即使得了圣宠,也不过是先封个答应常在罢了,哪里想到直接晋为贵人呢?
贾府中如王夫人等人不禁有些得意忘形,贾母虽有些疑惑,但也想是元春年轻貌美,到底是得了皇上的心意儿,便放心地开始修建省亲别墅了。
又叫贾琏借报喜之机前去扬州,嘱咐他务必要接了黛玉来。这里虽却有想念黛玉之情,但更多的却是另一番计较。如今元春圣宠在身,说不定日后还能晋位。若是能够得了一子半女,便是妃位也不是没可能的。那良妃娘娘不就是包衣出身?
若真有那一日,宝玉也算的上是皇亲国戚了,又是荣府的二房嫡子,又和黛玉姑表之亲,又是自幼相识,可以说是青梅竹马。届时黛玉参选,若能让元春求了皇上,未必不能赐婚的。
正白旗、前科探花、如今的巡盐御史、救驾之功,这些于宝玉甚至说整个荣府来说,该是多么大的助力?
打定了主意,贾母自是翘首算着黛玉到来的日子,竟比那盼着元春省亲的心思不少。
作者有话要说:终于拿回了硬盘,送上第三更!
第 28 章
( )却说这一日天高云淡,暖风微醺,贾琏带着黛玉已到了京中的张家湾码头。早有荣国府打发来轿子和拉行李的车在这里等候了。赖大家的见了贾琏,赶紧几步上前请安。又见黛玉覆了面纱,穿着一件嫩黄雪纱对襟袄,系着水绿色曳地月华裙,又因着河上边风大,裹了海棠色贡缎薄披风,扶着王嬷嬷的手,袅袅婷婷从船上走下。后边跟着雪雁秋雁,再后边就是那两个教养嬷嬷,又有四个小丫头走在最后。
黛玉本就是江南风姿,这一身打扮虽不见如何奢华,却胜在婉转柔美,风吹过,但见衣袂翩跹,宛若仙人。
赖大家的心里暗暗叫好,人家林姑娘到底是朝廷大员之女,单这通身的气派,便不是那一般人家的姑娘能比的。便是府里边都说好的宝姑娘,这两年打扮的也越发地出色,跟着林姑娘一比,未免便落了俗了。
忙抢上前两步,向着黛玉请安问好:“林姑娘好!老太太在家里边盼了这些天了,可把姑娘盼来了!”
黛玉轻笑道:“赖嫂子好。倒是劳烦赖嫂子了。”
赖大家的满脸陪笑:“哪里敢当得姑娘这一句呢。如今这里风大,姑娘且先上车,老太太必是等急了的!”
黛玉看向贾琏,贾琏叹了口气,走过来对赖大家的说道:“赖嫂子,林妹妹家里尚有长辈在,先要回了自己家的。明日再过去给老太太请安。”
赖大家的张口结舌,不是说林姑娘进京备选,要住在府里的么?自己想着老太太极是喜欢林姑娘,比家里的那几个姑娘还疼呢。原本这趟差不是自己的,自己硬是抢了过来,又是车马又是轿子的,想借这个巧宗儿讨老太太的高兴,怎么倒不去的?
当下话也说不完整了,只讷讷地说道:“这,这个……老太太连屋子都收拾好了,姑娘……”
黛玉原本就是在快到京城时,才告诉了贾琏自己先要回了林府的。贾琏原还想着,虽然没有如太太所愿,从林家带点银子回来,倒是黛玉的箱笼不少,其中有专门指了给荣府的,想来也都是好东西。又把黛玉带了回来,这趟差事怎么也可以应付过去了。哪里知道黛玉竟是打算直接回了林家的。
黛玉的说辞也甚是有道理:“家中原还有姑奶奶在,论起来那也是黛玉的祖辈。故而没有一下船不回去拜见了便先去亲戚家的道理,倒是请二表哥回去后帮着黛玉分说分说。不是黛玉不孝,实在是礼不可废。”
饶是贾琏机变,也找不出理由来拦着黛玉不让回家。只得应了,又笑道:“既是如此,妹妹也别为难了我。只好歹早些去瞧瞧老太太才是。”
黛玉见他知趣,心里也高兴,笑道:“那是自然的。黛玉回去后,三日内必定去给老太太请安的。”
此时见赖大家的还在绞缠,黛玉也不说话,只扭头看着贾琏。贾琏叹了口气,上前对赖大家的说道:“妹妹家中尚有祖辈亲人,自然先回去拜见了,然后才好去给老太太请安的。赖嫂子素来知礼,不必再说了。”
赖大家的听贾琏如此说,更是着急:“这,这,这老太太那里……”
贾琏摆摆手:“老太太那里自然是我去回了,赖嫂子先带了人回去罢。我送林妹妹一程。”
正说着,见一个穿着青色褂子的管事儿并一个体面的婆子跑了过来,见了黛玉,忙跪在地上磕头:“可是等到姑娘了。接到了老爷的信,知道姑娘要来,我们在这里等了几日了。”
黛玉笑道:“原是路上落了两日雨,耽误了些。家里都好么?”
那婆子忙回道:“好的很,便是老姑奶奶也是健旺的很,姑娘回去一看便知。”
林如海早在黛玉启程之前,便给林府的管事写了信,告知黛玉将入京。林姑奶奶一直住在林宅里,接了信,思虑了一回,便按着日子派了人在这里等着。
黛玉便向贾琏笑道:“既是我们家里也来人接我了,倒是不劳动二表哥了。二表哥一路劳顿,原该早些时候回去歇歇。”
贾琏笑道:“哪里在这一会子?林妹妹请先上了轿子,我骑马跟着便是。待送了妹妹回去我再回府不迟。”
黛玉见推辞不过,也不多言,只?( 红楼之绝黛无双 http://www.xlawen.org/kan/49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