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辣文小说 > 红楼之绝黛无双 > 红楼之绝黛无双 第 10 部分阅读

第 10 部分阅读

    ?br />

    宝钗见哥哥如此说,又想若不是他打死人命,自己或许还在金陵受着众人称赞呢。心里越发难受,便哭着道:“你管我做什么?横竖与你没关系!”

    薛姨妈掀了帘子出来,见宝钗哭的梨花带雨,忙搂了她在怀里,骂薛蟠:“可是你欺负了你妹妹?混账的东西,还不给你妹妹陪个不是?”

    宝钗听母亲如此说,忙拭了眼泪,哽咽道:“妈别冤枉了哥哥,很不与哥哥相干的。”

    薛姨妈奇道:“那究竟是怎么了?难不成是宝玉惹到了你?”

    想了想,恍然大悟:“今儿那林丫头来了,必是她给了你气受。宝玉一向跟你好,哪里会和你怄气呢。”

    宝钗心里越发酸涩,低头不语。

    薛蟠挠了挠头,为难道:“若是宝玉欺负你,我倒是可以替你出气。这林姑娘,我可没辙,再没有我去打个女孩儿的道理罢。”

    薛姨妈啐道:“出去喝你那黄汤子去罢!只在这里怄你妹妹做什么?”

    薛蟠讪讪地走了,薛姨妈方问宝钗端的,宝钗十分不肯说,莺儿便将白日里的事情说了。薛姨妈怒道:“这林丫头真真过分!她一个刚来的,知道些什么,便张嘴浑说?”

    宝钗叹了口气,摇头道:“这倒罢了,原是咱们行事不像话了。今后我倒要多多留意才是,不然别人不说,心里也必是看不起的。”

    薛姨妈看她眼圈红红的,心疼不已:“哪里能这样了?再不必这么小心翼翼的。”

    想了想又低声对宝钗说道:“宝玉那里你该去便去,可不能疏远了他。”

    宝钗咬着嘴唇,别过头去不语。

    薛姨妈见女儿这样,叹了口气,只得唤了莺儿来服侍宝钗洗漱,自己出去了。

    黛玉到底住在了贾母所收拾的西暖阁里,见里边的东西都跟那年自己所住的碧纱橱一样,俱是清新雅致的,与贾府里边一味地奢华精美很不一样,便知道是几位姐妹的手笔了。

    黛玉心里感动,若说贾府里边的老太太是在用亲情羁绊着自己,那么这三位姐妹便是与自己亦亲亦友的。几个小姑娘犹如出水芙蓉,出淤泥而不染。只是,她们的命运在书中已是注定了,自己的到来不知能不能改变,自己不是圣人,最在意的父亲和弟弟只要安好,其他人总是要放在后边的。

    轻轻抚摸着手里边的紫色绣玉兰花样的靠垫,黛玉叹息了一番,倒也不再纠结,反正现在很多东西都和自己所知的不一样了,说不定这三位姑娘的命运也会峰回路转呢。

    第二日一早,黛玉起来才梳洗了,就听见外边有小丫头道:“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来了。”

    黛玉忙迎了出去,三春姐妹已经进来了。探春见了黛玉,便笑道:“呦,我们还以为姐姐没起来呢。”

    黛玉笑道:“哪里有那样的懒人?三妹妹再别说自己了!”

    四个小姐妹们笑了一番,便携着手去给贾母请安。一时宝玉湘云也来了。宝玉见黛玉穿着粉色的雪纱上衣,系着湖绿色长裙,超逸出众,忙上前笑道:“林妹妹送我的笔砚纸墨,我都看了。多谢妹妹想着!”

    湘云见了也忙说道:“林姐姐送我的东西也都是好的,我也谢谢姐姐了。”

    黛玉轻笑:“哪里值得你们这样说谢?都是亲戚,说这些没的生分了。”

    湘云便叹道:“姐姐固然如此想,只是往日里谁还能惦记着特意送我东西?便是在家里,我也是似有似无的,姐姐想着我,我自然高兴的。”

    一席话说得屋子里边众人都不言语了。贾母原本就不喜湘云逢人便说自己在家里受委屈——没的让人看不起史家。

    三春姐妹却是另一段气恼。每次得了好东西,便是老太太一时忘了,姐妹几个再加上宝玉都是想着湘云的,必是要给她留了一份儿。即使她没来,也是要遣人送到史家去的,哪里就像她说得那么可怜了?

    黛玉也知湘云说话不尽不实,也不肯搭茬儿,只拉着她坐在了椅子上。

    湘云的嬷嬷跟在后边进来,恰巧也听到了这段,心里不禁恼怒。自家姑娘到处跟人说着叔叔婶婶亏待了自己,真是怎么提醒怎么规劝再不肯听的。人谁没个远近亲疏?侯爷那里也有自己的女孩儿,太太也确实待湘云不如待那两姐妹,其实也还罢了。再者,太太对自己的女儿虽是疼爱,若是有了错处儿却是极为严厉的。姑娘这样说,实在是有些不公道了。况且若是被人知道姑娘这样饶舌,将来说亲都难。

    那嬷嬷忍着气,走到了湘云后边伺候着。湘云犹自跟黛玉唠唠叨叨地说着,黛玉也不插言,只端了茶听着。

    正乱着,宝钗也来了。今日宝钗打扮的极是素淡,一身雪青色对襟褙子,底下系着一条浅蓝色的百褶裙。头上绾了如意髻,只插了一只青玉凤钗,又在耳上戴了两串珍珠坠子,比昨日又是另一番模样。

    紧接着王夫人等都来了,见宝钗如此打扮,王夫人不禁暗自点头,这才是端庄稳重的姑娘。

    众人忙乱着请安问好,一时便摆上了早饭。贾母见王夫人邢夫人在这里,小姐妹们都有些不自在,便叫她们自去吃饭:“不必伺候了,有凤丫头和珠儿媳妇在这里立规矩就是了。”

    二人告退了,黛玉等人方觉得自在了些。

    吃过饭后,黛玉等人在这里和贾母聊了一会儿,便去了黛玉的屋子里边。

    雪雁秋雁忙忙地沏了茶来,宝玉见那茶水色如碧,叶形似螺,银毫隐现,衬着那薄胎官窑小茶盅越发地好看,闻了一闻,却是清幽雅淡的,笑道:“倒是林妹妹这里好,便是茶也不俗。”

    黛玉笑道:“不过是碧螺春,原名叫做吓煞人香的。”

    宝玉听说,忙细细地品了一口,却是微觉一丝儿涩意,细一回味,便觉得清香浓郁,淡淡的盈在唇齿之间。不由得笑道:“果然的好喝,不辜负了碧螺春这个名字。”

    宝钗也端了起来,看了一看笑道:“听说这茶原是当今皇上在第三次南巡时赐名的。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石榴等果木交错种植,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令碧螺春茶独具天然茶香果味。”

    说着拿着帕子掩了嘴,品了一口,笑道:“果然是清香幽雅,鲜爽生津,饮后回甘。”

    众人听她说的细致,黛玉只淡淡一笑,低头饮茶不语。三春姐妹也都端了起来或嗅其茶香,或轻品其茶味,唯有湘云笑道:“不过是喝口水罢了,哪里来的那么多讲究?”说着端起茶来一饮而尽。

    众人见她如此豪气,不由得都笑了。

    忽然门帘子打起来,走进来一个容长脸儿,身穿银红色比甲坎肩,系着葱绿裙子的丫头,却是袭人。

    袭人进来匆匆对着黛玉等人行了一个礼:“林姑娘好!众位姑娘好!”

    黛玉点头,宝钗便笑道:“你怎么来了?”

    袭人笑道:“原是太太打发了人来叫宝二爷过去。”

    宝玉听了,不由得有些失望,说道:“刚在妹妹这里喝到好茶呢。”也不敢耽搁,忙起身往外走去。袭人便朝着黛玉微微福身,急急地跟了出去。

    宝钗便笑道:“我也该回去看看妈了。”说着也向黛玉告辞,黛玉笑道:“姐姐轻便。”

    湘云便拉着宝钗的手,笑道:“我跟了宝姐姐一起去瞧瞧姨妈罢。”

    宝钗含笑应了,二人携手而去。

    惜春便冷笑道:“真真儿是让人说不得恼不得,每日里只对着我们卖弄自己学问好。”

    迎春推了她一下,笑道:“又混说了,你不爱听,只不理她便是了。何苦说这些?若是别人听见了,可怎么着呢?”

    惜春赌气说道:“大不了我回了那府里去,再不然出家做了姑子去!”

    探春拧了她的脸一下,笑道:“二姐姐好心劝你,你倒是和她赌气?”

    黛玉也拉着惜春的手劝:“说什么做姑子的话?这也是咱们这样的女孩儿说的?”

    见惜春不好意思地笑了,黛玉又笑道:“我可还给你带了好东西呢,若是绞了头发做姑子,可怎么用呢?”

    惜春忙问是什么,雪雁早就拿了三只锦盒过来。黛玉亲手打开了,笑道:“昨日人多,没给你们,差点浑忘了。”

    迎春等人看时,却是每个盒子里都不一样,都是新巧的钗子簪花,每个人都不同的花色。

    惜春拿了一只出来比在鬓边,问道:“这玉兰的我喜欢,好看吗?”

    探春接了过来替她别好,端详了一下,点头:“好看的紧。”

    几个人也不说谢,命自己的丫头好生收了,几个姐妹坐着说话。

    洪嬷嬷见屋子里边没有其他人了,便上前对黛玉等人一福身,淡淡问道:“几位姑娘,方才来寻宝二爷的是什么人?”

    探春等人不知何意,忙道:“那个丫头叫袭人,是二哥哥房里的大丫头。”

    洪嬷嬷听了,沉吟了一下方道:“既如此,姑娘们和我们姑娘好,我便直说了罢。今后倒是不要叫那袭人姑娘轻易进了屋子才是。”

    惜春奇道:“为什么?难不成嬷嬷不喜欢她?她可是这府里第一个贤惠的丫头呢!”

    洪嬷嬷见她一团孩气,也不好直说,只道:“那位姑娘眉峰已散,腰细臀丰……”

    黛玉稍一思索,便想到了宝玉和袭人的事情,原是秦可卿还在的时候便成了事的,当下也不再问。

    迎春探春也想到了府里边婆子们暗地里的传言,不由得红了脸,心里暗恨袭人宝玉没脸,带累了自己。

    唯有惜春不明所以,也没人肯对她明言。

    作者有话要说:第二更啦,有木有鼓励?有木有有木有有木有?

    第 32 章

    ( )黛玉只在荣府里住了三天,林姑奶奶便打发了人来接,说是府里边有黛玉父亲的同僚的女眷打发了人过来给黛玉问好。黛玉听了,便回了贾母,要回去了。

    贾母如今看着黛玉,越看越爱,哪里舍得她就回去?只是人家林府里来的人也说了是林如海的同僚家里来人,贾母知道,这是给黛玉在京里边拢人脉呢,自然不好拦着。

    长叹了一声,拉着黛玉的手,只道:“今日回去也就回去了,只是我实在舍不得你,过两日再打发人去接了你来。”

    黛玉微微一笑,也并不接言。三春姐妹听得黛玉家里来接,也都走来送她,见她正要去跟邢夫人王夫人辞行,便一同跟了去。

    邢夫人这次又得了黛玉带来的东西,心里十分喜悦。她又没有自己的孩子,见黛玉才貌既出众,又对自己尊敬有加,处处给了自己大太太的面子,也对黛玉有几分喜爱。此时听她说要回家去了,只拉着黛玉的手坐在炕上,百般地舍不得,又殷殷挽留。

    黛玉笑道:“原本来这里住这几日已是跟嬷嬷告了假呢。若是再耽搁下去,只怕嬷嬷们会说话。再者,姑奶奶也断不许我荒了学规矩的。大舅母爱惜黛玉,黛玉心里都知道呢。”

    邢夫人只得罢了,笑道:“好孩子,若是得了闲儿,只管过来,别只等着人去接。咱们家这几个丫头都爱和你待着,你身边又有那老嬷嬷是宫里出来的,让你二姐姐她们也多得些教导。”

    黛玉口内应了,忙忙地辞了邢夫人,又去了王夫人的屋子。

    可巧,王夫人那里正是热闹呢。原来,是去姑苏聘请教习,采买小戏子,置办乐器行头的贾蔷回来了,正在那里跟王夫人凤姐儿报账回话。又有宝钗湘云在这里给王夫人请安。

    黛玉进去时,众人除了王夫人便都站了起来,黛玉笑道:“没想到舅母这里正忙着,我来的不巧了。”

    王夫人此时正要算计着和黛玉再要些那珊瑚树之类的好东西,也将往日厌恶黛玉的心思掩了,笑道:“大姑娘来了?且先坐着,我这里一会子就好了。”

    黛玉几个便坐到了东边一溜搭着银红色撒花椅搭的椅子上,又有个穿着红绫掐牙背心青缎子裙儿的丫头端上了茶,原来是金钏儿。黛玉笑道:“多谢金钏儿姐姐了。”

    金钏儿笑着将茶放到了黛玉旁边的小几上退了回去。

    黛玉等人便听贾蔷说道:“……此次聘请教习、采买唱戏的女孩子、再有置办乐器行头等物,共花费纹银四万八千六百余两。并没有从府里边带了银子过去,乃是当日里存在江南甄家的五万两银子支了出来。如今这账目都在这里了,唱戏的女孩子们的卖身契也在这里。请太太过目。”

    王夫人听了皱眉道:“怎么花费如此多?我算着有两万银子也就够了的。”

    贾蔷忙道:“不敢欺瞒了太太。如今家里正准备迎接贵人省亲的,都在姑苏一带聘人采买,那好的教习竟是十分的抢手的。我跟人好说歹说,若不是有甄府的人跟着,只怕还请不到呢。再有那些女孩子们,既要年纪小些,又要样子好看,又要嗓子好,实在是不易找,故而贵了些。那里边有几个小姑娘,每个人的身契都写了五百两银子呢。”

    王夫人叹道:“再不想这些小戏子竟是这样的金贵的。”

    贾蔷偷眼看她脸色,又继续说道:“再者出京之前,咱们府里也是商议着只要贵人省亲好看,不在意银子多少的。这次置办的乐器俱是最好的,那行头上边也都是真东西。这样几件凑到一起,便花费的多了些。”

    王夫人哼道:“岂止是多了一些啊?”

    贾蔷也不敢回话,只毕恭毕敬地站在那里,等候王夫人吩咐。

    王夫人想了一会子,笑道:“罢了,你也辛苦了这些天了,将那些教习小戏子安顿好了,先去歇着罢。”

    凤姐儿忙笑道:“正是要讨太太的示下呢,如今蔷哥儿带回来的这些人安置在哪里好?”

    王夫人不耐道:“怎么问我?你瞧着那个院子空着就先叫她们安置了就是了。”

    凤姐儿陪笑道:“我如何不知这个?只是如今咱们的院子里都没有大的,她们人又多,又不能叫她们乱跑了,故而……”

    王夫人想了想,说道:“梨香院旁边不是有个院子么?虽然不算太大,挤一挤也住下了。且先这样罢,等娘娘省亲完了再安排。”

    宝钗正坐在炕边上和湘云一起给王夫人结络子,听了这话笑道:“既然这样,不如我和妈搬了过去。梨香院到底大些,腾出来倒好。”

    王夫人忙道:“哪里有这样的道理?”

    宝钗放下手里的络子,亲手端了茶给王夫人:“这倒没什么的,如今姨妈这里正是忙乱的时候,我们不能替姨妈着急,只做些能做的罢了。况且既然那些小戏子们到了,自然是要排些戏文的,若是地方小了,只怕排不开。”

    王夫人拉着宝钗的手,慈爱地笑道:“到底是宝丫头,想的色色周到,只是到底委屈了你们。”

    宝钗忙道:“原是我们借住在这里麻烦了姨妈的,姨妈怎的倒如此说?亲戚间原该互相帮衬着的。”

    黛玉低了头喝着茶,眼中闪过一丝儿冷笑,宝钗这话真是说得好啊。

    忽听得宝钗又说道:“太太这里忙的什么似的,咱们姐妹们别在这里捣乱了,倒是去别的屋子里边玩儿罢。”

    黛玉笑着站了起来,对着王夫人道:“我原是来跟舅母辞行的。家里来了人接,就要回去的了。既是舅母这里也忙着,黛玉不多打扰了。”

    王夫人一听黛玉就要回去的话,心里一惊,自己原是打算过几天再跟黛玉说借东西的事儿呢,哪里想到她竟然这么快就要回去了?

    当下笑容可掬,只拉着黛玉的手笑道:“哪里就能这么快回去?住在舅舅家里,又没住到别处去!”

    黛玉微笑道:“原是家里有人专来见我的,我哪里能不回去呢?”

    王夫人笑道:“傻丫头,如今咱们这里正预备着迎接娘娘呢。你住在这里,明儿娘娘省亲,也好见见的,到底是难得的荣耀。凭谁来看你,能有娘娘的面子大?”

    黛玉心里实在是不屑王夫人为人,娘娘?一个贵人而已,在宫里边哪里就轮到她称“娘娘”了?宫里规制,只有嫔位以上的主子,方可成为娘娘。像元春这样的贵人,不过是各自的宫人称一声“主子”罢了,更何况元春也没有封号,不过是用“贾”姓称呼,当真是“贾贵人”呢。

    黛玉知道元春是如何上位的,也模糊地记得元春的结局并不好,她死了以后贾府便被抄家了。因此对于元春省亲这件事,黛玉只是冷眼旁观罢了,哪里就像王夫人说的当成是“难得的荣耀”?

    更何况,王夫人如此热情挽留,只怕不是因着想留自己,而是想算计什么罢了。记得原著中贾琏曾说过“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便好了”,关键在一个“再”字,定是以前曾有过不属于贾府的巨款落入了这里。四大家族俱已没落,甄家虽有钱,只怕贾府里还不敢去算计,那么这笔银子只可能有一个来处——林家。

    如今父亲健在,弟弟渐长,这笔外财眼看着贾府是没着落了。这里为了元春省亲,光是买小戏子就花了近五万两,更别说其它的东西了。依着王夫人雁过拔毛的性子,哪里可能会放过林家?上次贾琏去扬州,就已经露出端倪了。

    想到此处,黛玉不禁微笑道:“舅母说的甚是。只是一来去林府的俱是父亲的同僚家的人,我若是只管住在这里,恐薄了人家,与父亲面上也不好看。再者,我进京来所为何事?父亲请来的教养嬷嬷极为严厉,家里姑奶奶又另请了两个书画教习,每日里真真儿是不得一丝儿空闲的。三来舅母这里忙成了这样,我也不好意思总是打扰的。竟先回去了,若是日后得了闲儿,自然来给舅母请安的。”

    黛玉声音清婉,姿容绝丽,此刻面带微笑侃侃而谈,一句一句都在情理之上,王夫人一时竟不知如何答言了。

    倒是宝钗过来,轻轻拍了黛玉的肩膀,笑道:“林妹妹,我和你说几句话儿。”

    黛玉偏头看她,笑道:“宝姐姐有什么话?”

    湘云在那边拍手道:“宝姐姐有了林姐姐,就忘了我了。可见林姐姐是比我好的!”

    这一打岔,王夫人便看着凤姐儿。凤姐儿无奈,只得过去对黛玉道:“妹妹不若再住几天?刚刚也说了,回去后便没什么空闲了呢,何不多松散几日?”

    黛玉看着凤姐儿,心里也知道如今元春晋位,王夫人在府里边气焰高涨,凤姐儿也无可奈何,只笑道:“好姐姐,我回去虽是辛苦些,可到底是在学规矩呢,怎么能偷懒在亲戚家住着?”

    凤姐儿尚未答话,外边又听人说道:“琏二爷来了。”

    屋子里边的因都是见过的,倒也不用回避了。贾琏一进来,看这么多人,便笑道:“今日热闹。”

    说着,给王夫人请安,又道:“如今省亲的园子里边院落房屋都大致建好了,几案桌椅也都量着屋子打好了,只剩下些帐幔帘子并陈设古董玩器尚未采买。昨日侄儿去外边订制了缂丝弹墨并各色绸绫大小幔子共是一百二十架,水晶珠帘子二百挂,外有猩猩毡的帘子二百挂,金丝藤红漆竹帘子二百挂,黑漆竹帘子二百挂,五彩线络盘花帘子二百挂,还有椅搭、桌围子、床裙、桌套每样都是一千二百件。这些个共计纹银六万余两,外边账上没这么多银子了,还请太太示下,这一笔动哪里的银子才好?”

    王夫人听得头疼,只揉着额角道:“不拘哪里有银子,就去哪里支罢了,又找了我来做什么?”

    贾琏心里暗恼,到底是给你的女儿盖园子呢,府里边众人都忙乱着不说,连大房的花园子都占了去了,如今找你支些银子,倒做出这等样子来?

    心里气闷,脸上却只陪笑道:“如今都是个人管个人的差事,谁手里有闲着的银子?太太乃是总管的,侄儿自然来烦太太了。”

    王夫人耷拉着眼皮,端着茶水愣了一会子,说道:“既是这样,我这里暂且没有这么多现银子。凤丫头。”

    凤姐儿心里一突,果然听王夫人继续说道:“你那里若是有现银子先垫上些。”

    凤姐儿看了看贾琏,笑道:“太太说的是,昨日二爷跟我说了这个事儿,我也着人忙着看了一回,如今府里都忙着娘娘省亲的事情,一时真凑不出现银子了。这个月的月钱还没发下去呢。留下的一千二百两银子,原是为了过几日锦乡侯府老太太的寿辰和定城侯府嫡重孙的满月礼呢。”

    王夫人心里烦躁:“这么说,如今家里竟一点子银子都没有了?”

    凤姐儿贾琏都不说话,只垂头站着。凤姐儿偷空看了黛玉一眼,给她使了个眼色,叫她快走。

    黛玉会意,便示意丫头打帘子。

    王夫人忙道:“大姑娘且慢。”

    黛玉回身笑道:“舅母可还有什么要嘱咐黛玉的?”

    王夫人一顿,又满脸堆笑道:“来,大姑娘坐了我才好说的。”

    黛玉心知她要说些什么,心内冷笑,也只得回身坐了。迎春等人都面面相觑,探春机灵,暗暗地朝着侍书看了一眼,侍书便偷空出去了。

    这里王夫人便笑道:“娘娘眼看着便要省亲了……”

    黛玉插言道:“我有一句话,舅母不怪我我就说了。”

    王夫人忙问什么话,黛玉低头抚着腕上晶莹光华的翡翠镯子,装着犹豫了一下才笑道:“宫里边称谓都有一定的规制,如今大姐姐既是贵人,平日里提起来时称一声‘主子’倒也罢了。‘娘娘’二字还是先不要说了,毕竟只有嫔位以上的主子才可称为‘娘娘’的。若是咱们不知,恐给人知道了不好。贵人如今年轻得宠,晋位也不是难事,舅母何不等贵人到了嫔位上时,再称‘娘娘’?”

    说着,也不看王夫人又青又红的脸色,朝着凤姐儿等人笑道:“这是我的一点子小见识,不知道对不对呢。”轻轻低下头去,面带羞涩。

    凤姐儿心里暗暗好笑,脸上却不带出来,忙道:“我们竟不知这样的规矩,没的给贵人惹祸呢。倒是妹妹提醒的是。”

    湘云倒是笑了,大声道:“不过是咱们一家子人说的话,哪里就传到外边了?林姐姐好生小心!”

    黛玉并不理她,只管看着王夫人。

    王夫人压下了自己心里的火气,强笑道:“多亏了大姑娘提醒了。唉,虽然照你所说,贵人得宠,但咱们也得给她做做脸面的好。如今大姑娘也听见了,咱们这里花费实在太大,有些东西就少不得要去借一些来,不过是为了娘娘……贵人省亲时好看些罢了,过后自然还的。”

    黛玉点头道:“真真儿的是花费不少,舅母说的是。”

    王夫人心里一喜,忙道:“既是这样,我就少不得跟外甥女儿张口了。前儿你送来的那珊瑚宝树,真是好东西呢,咱们这里再找不出来的。可见林姑爷家里都是清雅不凡的。如今我想着,跟大姑娘借几样东西略摆一摆,可使得?”

    此言一出,迎春姐妹脸上都变了颜色,再没想到王夫人能拉得下这个脸来张嘴!

    凤姐儿也担忧地看着黛玉,贾琏虽不好盯着黛玉看,然心里也暗暗着急,生怕得罪了黛玉。

    唯有宝钗和湘云好像没有听到,只在那里低低地说着什么。只是宝钗的嘴角稍稍上扬,不知在笑什么。

    黛玉笑了,慢条斯理地喝了口茶,方道:“论理,舅母所说的也不是大事,我们可不应当推辞的。”

    王夫人忙道:“正是,到底大姑娘明白。”

    黛玉摇首笑道:“只是我在家里时虽然不管着家,也知道些。那两株珊瑚宝树原就是父亲多时收藏的,只怕府里边的东西再没这个好的。若是说我们平日里摆的,哪里就能放在贵人的省亲园子里边?没的让人笑话府上没有好东西罢了。”

    王夫人心里大怒,脸上一沉:“大姑娘是不肯了?”

    宝钗忙笑道:“姨妈想岔了,林妹妹最是大方不过的,便是来这里时,连环兄弟他们都得了她的好东西。如今这么大的好事情,林妹妹怎么会不肯拿了东西出来?”

    黛玉似笑非笑地看着宝钗,目光冷冷,说出的话却是柔和动听:“薛姑娘,这里可有你的事情?我竟不知你能替二舅母说话了?更不知你能替我做主了?”

    宝钗脸上涨得通红,咬牙道:“不过都是亲戚,妹妹何必如此说?”说着,眼圈不禁红了。

    湘云最是看不惯宝钗受气,朝着黛玉道:“林姐姐,你怎么这样说宝姐姐?二太太这里着急,我们都跟着揪心的,姐姐不说帮着,反倒百般推辞。宝姐姐不过是说了句话儿,也值得你如此说?”

    黛玉见她如此说,不由得动气,冷笑道:“云妹妹说的好,只是不知道你能给二太太拿来多少好东西?”

    湘云张嘴结舌,半晌“哇”地一声哭道:“知道你是千金小姐,我是贫民的丫头,你有父亲弟弟,我是孤女一个,何苦来如此讽刺我?”

    凤姐儿见说的不像,忙劝湘云。黛玉见惜春忍不住上前,忙对她摇了摇头,冷笑道:“谁是贫民的丫头?谁不知你们史家一门双侯,云姑娘正是侯门千金呢。既然如此,你自然也该出把子力的。”

    湘云哽咽不已,宝钗便红着眼睛拉着她坐在炕上,搂了她百般抚慰。湘云扑在宝钗怀里,哭道:“只有姐姐对我好!但凡我有这么个亲姐姐,便是没了父母也是无妨的……”

    黛玉迎春等人一听此话,都是气的不得了。惜春实在忍不住了,正待说话,却听外边一声怒喝:“云丫头,你胡说八道些什么?”

    门帘子一打,却是贾母到了。

    侍书偷偷地去找了鸳鸯,鸳鸯听说二太太将林姑娘留下了有话说,便知道这位二太太没什么好话说,忙告诉了贾母。贾母带人匆匆过来接黛玉,却听到湘云正如此说,不禁大怒。

    湘云见是老太太,哭道:“林姐姐欺负我,宝姐姐对我好,老太太,我可有说错了?”

    贾母怒道:“谁问你这个?我只说你平日里大大咧咧,却不知你混账至此!你父亲英年早逝,你母亲殉夫而死,你倒好,有了个外八路的姐姐便是不要父母也无妨!早知你不孝至此,何苦生了你出来!”说着,便叫人“去将云姑娘的东西收了,即刻去史家叫了他们家太太亲自来接!”

    湘云吓得不敢再哭,只呆呆地看着贾母说不出话来。便是宝钗,额头上也沁出了汗来。

    贾母狠狠地瞪了王夫人一眼,说道:“你一个当家的太太,孩子们在这里闹成了这样,你竟不发一言?”

    王夫人讷讷道:“不过是小孩子们口角罢了……”

    惜春哼了一声,黛玉忙看了她一眼,笑道:“是啊,不过是我们姐妹间的小事罢了。倒是舅母跟我借东西的事情,玉儿实在帮不上忙。”

    贾母恼恨王夫人竟如此浅薄,又不好当着小辈人的面儿十分地给她没脸,向黛玉道:“玉儿,跟外祖母回去。”

    黛玉笑道:“正是呢,想必东西都已经收拾好了,我也该回去了。只是二太太既然说话了,我一个晚辈帮不上忙就罢了,只是有个主意不知当不当说?”

    王夫人看着黛玉,目光犹如刀子,咬牙道:“大姑娘请说。”

    黛玉伸手一指宝钗,素指纤纤,映着窗户透进来的光亮,说不出的莹润动人,笑道:“宝姐姐家里乃是皇商,号称‘珍珠如土金如铁’的,定有不少上台面的东西,二舅母何不向宝姐姐家里借上一些?”

    作者有话要说:下一更四四出场。。。。。。。

    话说我都不敢让他出来啊,怕他顶着一张冷脸调戏小萝莉。。。。。。。

    第 33 章

    ( )贾母携了黛玉的手,带着迎春等人回到自己的屋子里。看着黛玉淡淡微笑的脸,贾母觉得自己有些看不穿这个外孙女儿了。若说是黛玉不生气,她再不相信的;若说是生气,这么小小的一个孩子,面儿上一点不露,未免心计太深了罢?

    几番计较,贾母终于开口道:“玉儿,如今你二舅母急糊涂了,你只看在外祖母和舅舅的面上,别和她一般计较罢。”

    黛玉伸手绾了绾鬓边的碎发,也不看贾母,只垂眼微笑道:“老太太哪里的话。二太太乃是长辈,玉儿是晚辈,哪里有晚辈记恨长辈的道理?玉儿纵然小些,不至于糊涂至此。”

    贾母心里一堵,知道黛玉到底是气着了,便叹了口气,拉着黛玉坐在身边说道:“好孩子,今儿让你受了委屈,我必要告诉了你舅舅,让他替你出气的。只是你别跟这里外道了,这里可不只是你二舅母一个人的,你还有外祖母舅舅姐妹们。”

    正说着,宝玉从外边进来了,一眼看见黛玉,便上前道:“林妹妹,听说你要回去了?”

    黛玉站起来笑道:“是啊,二表哥今日没有去上学?”

    宝玉摆手道:“乱哄哄的,秦钟又病了,也没个做伴儿的人,不去倒也罢了。”

    说着,皱眉道:“妹妹才来了几日便要回去?何不多住些天?”

    黛玉看了一眼贾母,笑道:“家里来人接了,自然要回去的。”

    宝玉看着黛玉并无一丝不愿,不免有些生气:“妹妹来了,我们兄弟姐妹们伴着,无人不和你好的。怎么家里一来人接便要走?这倒罢了,宝姐姐云妹妹不过和你说了两句话,怎么妹妹倒弄得她们哭了?”

    贾母听了,忙喝道:“宝玉,你胡说些什么?”

    黛玉心里恼怒宝玉没头脑,冷笑问道:“怎么是我将她们弄哭了?谁和你说的?”

    宝玉跺脚道:“还用谁说?如今她们还在太太那里呢,云妹妹哭得什么似的,眼睛都肿了!宝姐姐虽然没哭,可眼圈也是红红的。我问过了,不过是和妹妹口角两句罢了,妹妹何苦讽刺她们?”

    黛玉怒极反笑,只将手里的帕子一甩:“哦?我讽刺什么了?二表哥倒是说说看。”

    宝玉奇道:“不是妹妹说的么,宝姐姐家里不过是商人,云妹妹叔叔都是侯爷,她自己……”

    “她自己不过是个贫民的丫头?”黛玉不等他说完,飞快地接着说道。

    宝玉脸色涨红,跺脚道:“可见是妹妹说的了!素日里咱们在一处何等的好?妹妹如何能够专挑人家伤心之处来刺?”

    黛玉冷笑,转头也不理她,倒是惜春嘴快,冷笑道:“二哥哥真是怜香惜玉呢。谁是谁非,我们都是看见的。二太太硬要林姐姐从家里拿些古董摆设来放在省亲的园子里,宝姐姐和云姐姐一句一句地跟着挤兑林姐姐,难道还要林姐姐跟她们和风细雨不成?”探春在旁边拉了她几次,都被她甩了下去,“再说了,是云姐姐自己说自己是贫民的丫头,还说有宝姐姐便是没父母也可以,怎么倒给林姐姐扣上了?”

    宝玉目瞪口呆,半晌看了看迎春探春,见她们都不说话,又看了看老太太,见她也无奈摇头,只讷讷地说道:“怎么……怎么……怎么和她们说的不一样呢?”

    黛玉实在懒得看他那副样子,明明不是个孩子了,还只抓着天真不放,没的让人看了生厌。

    黛玉回头问道:“雪雁,东西收拾好了不曾?”

    雪雁忙回:“早就收拾好了,就等着姑娘了。”

    黛玉站起身来,对着贾母一福身:“老太太,黛玉先回去了。”

    贾母眼中含泪,不舍道:“好孩子,过几日我打发人去接你,你……”

    黛玉不等她说完,插言道:“若是玉儿得了闲儿再过来了,老太太不必挂念。如今家里的姑奶奶和几位教养嬷嬷都是极好的,这几个丫头也还细致,老太太且照顾好自己便是了。”

    说着,带着雪雁等人便要走,正巧凤姐儿匆匆赶过来,见了她要走,忙拉着手道:“好妹妹,今日让你受了委屈,你只别放在心里。”

    黛玉微笑不语,凤姐儿便向贾母道:“老太太,我送了妹妹出去。”迎春等人也跟着送了出去。宝玉犹豫了一会儿,见贾母脸色不好,只垂头站在了那里。

    回了林府,黛玉先去见过了姑奶奶。姑奶奶见她脸上颜色不好,便问道:“可是在荣府里有什么不好?”

    黛玉想了想,便将事情说了。姑奶奶听了,先是恼怒,后又欢喜,笑道:“你做的很好。绵里藏针,看似柔软却不容人欺侮。若有那不长眼的,只管锋芒毕露。尤其是最后那一句话说的极是,他们家既是守着个皇商,何苦来找别人借东西?”

    说着,又看向黛玉的教养嬷嬷,问道:“你们当时可是在场?”

    洪嬷嬷道:“我们在外边屋子里,虽能听到一言半语,但不真着。”

    林姑奶奶点头道:“这也罢了,若是下次再有这样的事情,你们只管挡了回去,没的叫姑娘自己说话的道理。”

    两个教养嬷嬷笑着应了,黛玉也笑了。

    林姑奶奶不愧是从宫里出?( 红楼之绝黛无双 http://www.xlawen.org/kan/495/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