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八十天环游地球 > 八十天环游地球 第 2 部分阅读

第 2 部分阅读

    交道吗?不会是真的……他大概是在开玩笑?要上杜伏勒去,好吧,还要去加来,行啊,总而言之,出门旅行,这位棒小伙子也并不十分反对。五年以来,他一直没有踏过祖国的大地。这回八成也许会到巴黎去,他能再看看法国的首都当然也很高兴,这位从来不爱多走路的绅上,一定会在巴黎停下来。是的,他确是不爱多走路的,可是,这一回他却真的要出远门了。

    八点钟,路路通已经把简单的旅行袋准备好了,里面装着他自己的和主人的衣服。然后,他心神不安地离开了自己的房间,小心地把门锁好,就找福克先生去了。

    福克先生也准备好了,他胳臂底下夹着一本布来德肖著的《大陆火车轮船运输总指南》,这本书能给他提供在旅行中所需要的一切指示和说明。他从路路通手中接过旅行袋,打开袋口,顺手塞进一大叠花花绿绿的钞票,这些钞票在世界各地都能通用。

    “该办的事都办了吗?没忘记什么?”

    “什么也没忘记,先生。”

    “我的雨衣和旅行毯呢?”

    “喏,在这儿。”

    “好极了,拎着这袋子吧。”

    福克先生把旅行袋交给路路通,叮嘱他说:“你拿着它可要留点神,里头有两万英镑。”

    旅行袋差一点没从路路通手中掉下来,仿佛里头真的装了两万镑金子,显得特别沉重似的。

    他们主仆二人就这样走出了大门,并且在门上加了两道锁。

    赛微乐街的尽头,有个马车站。福克先生和他的仆人坐上一辆马车,飞也似的向卡瑞因克罗斯车站驶去。这个车站是东南铁路支线的终点站。

    八点二十分,马车在车站铁栅栏前停下了。路路通先跳下来,接着他的主人也下了车,付了车资。这时,过来一个要饭的女人,手上拉着个孩子,光着脚,脚上满是污泥,头上戴着一顶破旧不堪的帽子,帽子上插着一根悲切切的羽毛,在她的褴楼的衣衫上,还披着一个破披肩。她走近福克先生,向他讨钱。福克从衣袋内掏出了刚才打牌赢来的那二十个基尼,全都给了这要饭的女人。

    “拿去吧!善良的人,”他说,“看到你,我心里很高兴。”

    福克先生给完钱就走了。这时路路通觉得自己眼里好象涌出了泪水,心里对他的主人更加尊重。福克和路路通马上走进车站大厅,在那儿,福克叫路路通去买两张到巴黎去的头等车票。这时福克转过身来,看见了改良俱乐部的那五位会友。福克便向他们说道:

    “诸位先生,我就要动身了。等我回来时,你们可以根据我护照上的各地签证印鉴,来查对我这次的旅行路线。”

    “嗳!福克先生,用不着查对,”高杰·弱夫挺客气地说,“我们相信您是个讲信用的君子。”

    “那也是有证明比没有证明好。”福克说。

    “您没忘记什么时候该回来?”安得露·斯图阿特提醒他说。

    “八十天以后回来,”福克回答说,“也就是在1872年12月21日,星期六,晚上八时四十五分。再见,诸位先生。”

    八点四十分,福克先生跟他的仆人在一个车厢里坐了下来,八点四十五分汽笛一响,火车就开了。

    夜是漆黑的,外面下着牛毛细雨。福克先生不声不响地坐在他的座位上。路路通还有点茫茫然似的,他只是机械地紧压着那个装钞票的旅行袋。

    但是,当火车还没有到锡德纳姆的时候,路路通突然绝望地大叫了一声。

    “你怎么了?”福克忙问。

    “因为……因为……在忙乱中……我忘了……”

    “忘了什么?”

    “忘了把我屋里的煤气关上了。”

    “哦,好小伙子,”福克先生冷冰冰地说,“回来点的瓦斯归你出钱。”

    第五章

    正文第五章 当福克先生离开伦敦的时候,他也猜到他这次旅行将会轰动全国。他们打赌的消息在俱乐部里一传开,马上在那些尊贵的会员老爷中间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这个消息后来通过新闻记者从俱乐部转移到报纸上去了。报纸上一发表,全伦敦的市民以及整个联合王国的人都知道了。人们在评论,在争辩,在揣摸着这个“环游地球的问题”。人们那样热火朝天地争论,简直象是发生了第二个亚拉巴马事件。有的人拥护福克,有的人反对福克,反对派在人数上很快地就占了优势。他们认为如果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的用目前现有的交通工具,在八十天这样短的时间内环绕地球一周,这不仅是不可能,简直可以说是发疯。

    《泰晤士报》、《标准报》、《晚星报》、《每日晨报》和其他二十种有声望的报纸全都反对斐利亚·福克。只有《每日电讯》对福克给予一定限度上的支持。大家都认为福克是个怪人,是个疯子。跟他打赌的那些会员,也受到人们的责难,人们认为想出这种打赌办法的人脑子也有毛病。

    报纸上就这一问题所发表的好些文章,都写得有声有色,头头是道。谁都知道,在英国,凡是涉及地理方面的问题,人人都感兴趣。因此,不论是哪个阶层的读者,都爱看报上与斐利亚·福克旅行有关的文章。

    在开始的几天,特别是在《伦敦新闻画报》发表了福克先生的照片(根据改良俱乐部会员登记表上的照片复制的)以后,有些大胆的人都站在福克一边,其中大部分是妇女。有些绅士特别是那些《每日电讯》的读者,他们甚至说:“嘿!八十天环游地球,凭什么说办不到呢?比这更奇怪的事我们都见过!”但是没有多久,这家报纸的论调似乎也消沉下去了。

    事实是这样的:10月7日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的会刊登载了一篇很长的论文,从各方面论证了八十天绕地球一周的问题。它直截了当地指出:干这种事的人简直是神经错乱!根据这篇文章的论点,旅行者会碰到很多人为的和天然的障碍。要完成这样的旅行计划,就需要具有不可思议的准确性。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动身;什么时候到达什么地方,都不能有一点差错。而这样准确的吻合是没有的,也是不可能有的。如果是在欧洲这样一段并不太长的交通线上,人们还能勉强算出火车定时到达的钟点,那么,在火车需要三天才能穿过印度七天才能横贯美国大陆的情况下,人们怎么可能把每次出发和到达的时间掌握得那样精确呢?再说,机器出毛病、火车出轨、列车互撞、气候恶劣、积雪阻路,这一切,岂不全是对斐利亚·福克不利吗?冬季里在轮船上,他难道能不受海风和浓雾摆布吗?在横渡大洋的航线上,即使那些最好的客船迟到两三天也不算什么稀罕事!可是,只要有一点耽搁,他整个旅行计划的环链就会完全脱节了,而且连补救的办法都没有。只要福克先生有一次赶不上船,那怕只差几小时,就得再等下一班的船。这几小时的差误就能使他的旅行计划功亏一篑、完全垮台。

    这篇论文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差不多所有的报纸都转载了。“福克股票”的价格因此一落千丈。

    原来在福克动身后的那几天,人们拿他这次旅行的成败大做起投机买卖来了。谁都知道英国那些打赌的人是一些什么样的人。他们比那种现钱赌博的人更会动脑筋,更有气派。赌博是英国人天生的嗜好,不仅改良俱乐部的很多会员在大张旗鼓地拿福克的成败打赌,就连英国的广大群众也在进行着这种活动。“斐利亚·福克”这个名字就象一匹赛马的马名字一样被印在一种赌博手册上了。在交易所里也出现了“斐利亚·福克”股票,伦敦市场上也有了它的行市。人们都在按牌价或是超牌价买进卖出“斐利亚·福克”股票,这种股票当时成交很多,真是红极一时。但是,在福克先生出发后的第五天,皇家地理学会会刊发表了那篇论福克旅行的文章之后,市场上“斐利亚·福克”开始供过于求,紧跟着“福克”证券便跌价了。人们都大量抛出。最初按票面价格五分之一减价出售,后来减为十分之一,甚至减为二十分之一,五十分之一,最后竟减为百分之一了。

    支持福克的只剩下一个人了。就是那位半身不遂的阿尔拜马尔老爵士。他是位高贵的绅士,长年瘫坐在一张安乐椅上。如果谁有办法能够使他环游地球一周,即使要费十年工夫,即使要他拿出全部的家产,他也甘心情愿。他肯定福克必胜,他下了四千英镑的赌本来买“斐利亚·福克”股票。人家告诉他福克这个计划是十分愚蠢的。是徒劳无功的,他只是回答说:“要是这桩事可以办得到,那末,首先办到的是一个英国人,那不是很好吗?”

    然而,现在情况已经很不妙了。拥护福克的人越来越少了。人人都反对他,也并非没有道理。福克动身后的第士天“斐利亚·福克”股票兑换率已经不是一百五十或二百对一,而是一文不值了。原来出了一桩完全料想不到的事。

    下面是一份从苏伊士给伦敦拍来的电报:

    苏格兰广场,警察总局局长罗万先生。

    我盯住了银行窃贼斐利亚·福克。速寄拘票至孟买(英属印度)。

    侦探费克斯

    这份电报一发表,马上起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一位高贵的绅士在人们的心目中变成了个偷钞票的贼了。人们看了和俱乐部会员的照片放在一起的福克的照片,发现他的特征跟警察局调查出来的窃贼外貌特点一模一样。于是人们就想到福克平时生活诡秘,想到他性情孤僻和他这次突然出走,显然他是用环游地球作幌子,用荒唐的打赌作掩饰,他的目的只不过是想逃过英国警探的耳目罢了。

    第六章

    正文第六章 话分两头,现在我们再来谈一下那份报告福克是贼的电报是怎么来的。

    10月9号,星期三,人们都在等着将在上午十一点开到苏伊士来的商船蒙古号。这是一艘属于东方半岛轮船公司的有螺旋推进器和前后甲板的铁壳轮船,载重两千八百吨,惯常动力五百匹马力。蒙古号是穿过苏伊士运河往来于布林迪西和盂买之间的班船,它是东方半岛轮船公司的一艘快船。从布林迪西到苏伊士这-段航程的正常时速是十海里;从苏伊士到盂买的正常时速是九·五三海里;可是它经常总是提前到达。

    在等候蒙古号的时候,苏伊士的码头上有两个人在人群中走来走去。人群中有本地人,也有外国人。不久以前,这个城市还是一个小镇,由于雷塞布的巨大工程才给它带来远大的前途。

    这两个人有一位是联合王国驻苏伊士的领事。尽管英国政府曾经很懊丧地断言这条运河的结局,尽管工程师斯蒂芬逊也说过关于运河的可怕的预言,但是这位英国领事现在依然每天看见英国船只通过这里。这条运河使英国绕道好望角到印度去的那条旧航线缩短了一半。

    另外一个是一位带点神经质的人。这人又瘦又矮,看样子相当能干。他的眉头紧紧地皱着,他的眼睛有时透过长长的睫毛,闪动着犀利的目光,有时显得迷迷糊糊的,似乎什么也没有看见。这时候,他一直不停地走来走去,看来心里很不耐烦。这人名叫费克斯。英国国家银行盗窃案发生之后,他就是被派到好些港口去办案子的那些英国警探之一。这位侦探一直在监视着所有经过苏伊士的旅客。如果发现有什么形迹可疑的人,他就一面盯着他,一面等候拘票。

    就在两天以前,费克斯从首都警察局长那里收到一份有关窃贼外貌特征的材料,有人在英国国家银行付款处,看到的那个被判断可能是小偷的人,据说是一位衣冠楚楚的高贵绅士。

    这位侦探显然是被那一笔破案的奖金给迷住了。他在等候蒙古号的时候,露出一种显而易见的急躁情绪。

    “领事先生,您说这条船不会脱班吗?”这句话他已经问过好几遍了。

    “不会的,费克斯先生,”领事回答说。“根据昨天的消息,它已经到了塞得港的外海,一百六十公里长的运河对这样一条快船说来,算不了什么。我已经对您说过了:政府对于凡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前到达的船只,每快二十四小时,就发给二十五镑奖金,而蒙古号总是得奖的。”

    “这条船是从布林迪西直接开来的吗?”费克斯又问道。

    “是啊,是从布林迪西开来的。它在那儿装上寄往印度的邮件,星期六下午五点钟开出。您耐心点儿,它是不会迟到的。但我实在不明白,即使您要抓的人是在蒙古号上,您单凭收到的那一点材料,您怎么能把他认出来?”

    “领事先生,”费克斯回答说,“对这些人不能靠认,主要是靠感觉,也就是靠我们应该有的敏锐的鉴别力。鉴别力是一种综合了听觉、视觉和嗅觉的特殊的感觉。象这样的绅士,我一生中逮过的不止一个了。我要抓的贼只要是在这条船上,我敢对您说句大话,他绝对逃不出我的手掌。”

    “但愿如此,费克斯先生,因为这是一桩很大的窃案。”

    “可不是吗?”费克斯非常兴奋地回答说,“五万五千镑呀!发这么大一笔横财,咱们可不常见啊!如今已经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贼了!象西巴尔德那样的大盗已经绝种了!现在的贼往往只为了偷几个先令就被抓住了!”

    “费克斯先生,”领事回答说,“听您说得这样头头是道,简直要马上给您庆功了,不过我还是得再提醒您一句,根据您现在的情况,恐伯还是有困难的。照您收到的那份有关窃贼相貌特征的材料上说,他完全象一位正人君子,这一点您想过没有?”

    “领事先生,”费克斯满怀信心地说,“凡是大贼,样子总是象正人君子。要知道,那些生得鬼头鬼脑的人只能老老实实地安分守己,要不,他们一下子就会给逮住的。我们主要的任务就是要揭下那些伪装正人君子的假面具。我承认,做起来是有困难的!因为干我们这一行已经不能说是一种职业,而应当说是一种艺术了。”

    显然,这个费克斯是个多少有点自命不凡的人。

    这时,码头上渐渐热闹起来了。一些不同国籍的水手、商人、掮客、搬运夫、当地苦力都涌到码头上来了。显然是船马上就要到了。

    天气相当晴朗,因为刮着东风,所以很冷。淡淡的阳光照耀着那些突出在城市上空的清真寺的尖塔。举目南望,有一条长达两公里的长堤,象一只巨臂伸在苏伊士运河的港湾里。在红海上,飘浮着星罗棋布的渔舟和小船,其中有些船只,依然还保持着古代船只的那种美丽的式样。

    费克斯由于职业上的习惯,一面在人群里走着,一面打量着来往的行人。这时已经十点半了。

    “这条船不会来了!”他一听见港口的钟打十点半,就嚷着说。

    “船离这儿不会太远了。”领事回答说。

    “这条船在苏伊士要停多久?”

    “停四个小时加煤。从苏伊士到红海的出口亚丁港,有一千三百一十海里,必须在这里加足燃料。”

    “这条船从苏伊上直接开往孟买吗?”

    “是的,中途不搭客,也不再装货。”

    “那么,”费克斯说,“假如这个贼是从这条路来,并且又真是搭了这条船的话,那末,他一定是打算在苏伊士下船,然后再去亚洲的荷兰殖民地或者法国殖民地。他当然会明白印度是英国的属地,待在印度是不保险的。”

    “除非他是个很有办法的贼。您知道,一个英国罪犯躲在伦敦,总比跑到国外去要好得多。”

    领事说完这话就回到离此不远的领事馆去了。这两句话使费克斯盘算了老半天。他独自留在这里,心里感到十分烦躁和不安。但是,他同时又有一种颇为奇怪的预感,他觉得这个贼,准在蒙古号上。的确,假若这个坏蛋离开英国是想到美洲去的话,那么从印度走是一条理想的路线,因为在这条路线上警探的监视比在大西洋那条路线上要松得多,再说,即使监视的话,也比较困难。

    事实并没叫费克斯长期陷于沉思的苦境。一阵汽笛的尖叫声宣告轮船就要到了。成群的搬运夫和苦力都急急忙忙地跑上了码头。这股乱劲儿简直叫人为旅客们的手脚和衣服有点担心。转眼之间已经看到庞大的蒙古号在运河里直向码头开过来。十一点正,蒙古号一面从排汽管噗噗地冒出蒸气,一面就在这烟雾弥漫的港湾里抛了锚。

    船上旅客相当多。有些旅客站在甲板上眺望着全城美丽如画的景色。但大多数旅客都上了那些靠在蒙古号旁边的接旅客登岸的小驳船。

    费克斯打量着每一位上岸的旅客。这时,有一位旅客,使劲推开了那些要替他搬东西的苦力,然后走到了费克斯的面前,很客气地问费克斯能不能告诉他英国领事馆的地址,同时拿出了一张护照,显然,他是要找英国领事办理签证手续。费克斯不自觉地顺手接过护照,一下子就把护照上的一切看得清清楚楚。

    他差一点没有高兴得露出马脚来。那张护照在他的手里直抖。原来护照上关于执照人的一切记载,跟他从首都警察局长那里收到的那份材料完全一样。

    “这张护照不是您的吧?”费克斯向这位旅客说。

    “不是我的,是我主人的。”

    “您的主人呢?”

    “他还在船上。”

    “不过,”侦探接着说,“办理签证手续,一定要亲自到领事馆才行。”

    “怎么,非得那样不行吗?”

    “非得这么办。”

    “那么,领事馆在哪儿?”

    “在那儿,就在那个广场边上。”侦探指着两百步开外的那所房子说。

    “那么好吧,我找我主人去。你要知道,他是个什么事都嫌麻烦的人。”

    说完这句话,这位旅客向费克斯点了点头就回船去了。

    第七章

    正文第七章 费克斯离开了码头,急忙跑向领事馆。因为他说有急事,所以领事就马上接见了他。

    “领事先生,”费克斯第一句话就谈上本题,“我早就料到这个贼会在蒙古号上。”

    接着,费克斯就把他刚才怎么看见一个仆人,以及关于那张护照的事说了一遍。

    “好吧!费克斯先生,我倒是很愿意见见这个家伙。不过,他要真是您所料想的那个贼,我怕他就不会上我这儿来了。小偷走道儿是不爱在路上留下脚印的。再说,旅客在护照上签证,现在已经不是必要的手续了。”

    “领事先生,”费克斯回答说,“我们应该考虑到,如果他真是个厉害的家伙,他一定会来!”

    “上我这儿来办理签证手续吗?”

    “是的,护照这玩意儿一向是这样一种东西!正人君子带着它就嫌麻烦,而强盗带着它

    就便于逃跑。我敢断定他的护照不会有问题,但我很希望您别给他签证……”

    “为什么?”领事回答说,“如果护照没问题,我是无权拒绝签证的。”

    “可是,领事先生,我需要把这个人留在这儿,等我接到伦敦的拘票,好逮捕他。”

    “哦,费克斯先生,这是您自己的事,”领事回答说,“至于我,我可不能……”

    领事的话还没说完,就听见有人在敲办公室的门,听差的带进来两位客人,其中一位正是刚才跟费克斯谈话的那个仆人。真的是他们主仆二人一齐来了。主人拿出护照,很简单地说请领事签证。

    领事接过护照,仔仔细细地看了上面的记载,这时,坐在角落里的费克斯一直在打量着,甚至可以说是死盯着这位客人。

    “您是斐利亚·福克先生吗?”领事看完护照问道。

    “是的,先生。”绅士回答说。

    “这位是您的仆人?”

    “是的,他是法国人,叫路路通。”

    “您是从伦敦来的?”

    “是的。”

    “您是去……?”

    “去孟买。”

    “好吧,先生。可是,这种签证的手续现在一点用处也没有了,我们也并不要求您呈验护照,这个您明白吗?”

    “我知道,领事先生,”斐利亚·福克回答说,“但是,我是要用您的签证证明我曾经路过苏伊士。”

    “好吧,-c@代了几件应办的事,然后就觅了一条小艇回蒙古号。他走进房舱,拿出了记事本,记了下面几行:

    10月2日,星期三,下午八点四十五分,离开伦敦。

    10月3日,星期四,上午七点二十分,到达巴黎。

    10月4日,星期五,上午六点三十五分,经过悉尼山到达都灵。

    星期五,上午七点二十分,离开都灵。

    10月5日,星期六,下午四点,到达布林迪西。

    星期六,下午五点,上蒙古号。

    10月9日,星期三,上午十一时,到达苏伊士。

    共费时间一百五十八小时三十分,合六天半。

    福克先生把这些日期记在一本分栏的旅行日记上。旅行日记上注明从10月2日起到12月21日止的月份、日期、星期几、预计到达每一重要地点的时期,以及实际到达的时间。重要的地点有巴黎、布林迪西、苏伊士、孟买、加尔各答、新加坡、香港、横滨、旧金山、纽约、利物浦、伦敦。每到一处,查对一下这本旅行日记,就能算出早到或迟到多少时间。这种分栏的旅行日记能使人一目了然,福克先生随时随地都知道是早到了还是迟到了。他现在把到达苏伊士的时间记在本子上,今天是10月9日,星期三,如期到达了苏伊士,在时间上既没提前,也没落后。

    写完之后,他就在房舱里吃了午饭。至于说去游览城市,他连想都没想。有些英国人,他们到各地旅行时只是叫佣人代替他们去游览,福克就是这种人。

    第八章

    正文第八章 没多久,费克斯又在码头上碰见了路路通。他正在那儿逍遥自在地逛来逛去,东张西望,他以为在旅途中无论什么都该瞧瞧。

    “喂,朋友!”费克斯走近路路通问道,“您的护照办好了签证吗?”

    “哦,原来是您,先生。多谢您关心,我们全按规矩办妥了。”这个法国人回答说。

    “您在欣赏这里的风光吗?”

    “是啊,可就是走得太快了,简直是在梦里旅行,我们真的到了苏伊士了?”

    “是到苏伊士了。”

    “不就是到了埃及了吗?”

    “一点不错!到了埃及了。”

    “也就是到了非洲了?”

    “是到了非洲了。”

    “啊!到了非洲了!”路路通说,“我真不敢相信!您看,我还以为最远也过不了巴黎呢!巴黎,那么有名的大京城,我只是早上七点二十分到八点四十分,由北站到里昂站的那么一段时间里从马车的窗子里瞧了那么一会儿,而且外头还下着哗哗的大雨。真叫人遗憾!”

    “这么说,您是有急事?”侦探问。

    “我吗,一点也不急。有急事的是我的主人。哦,想起来了,我还得去买袜子和衬衫呢!我们出门没带行李,只带了个旅行袋!”

    “我带您到市场去买吧,那儿什么都有。”

    “先生,”路路通向费克斯说,“您这个人真热心!……”

    于是他们就一齐去了。路路通话匣子一打开就没个完。

    “顶要紧的是,”路路通说,“我得留神,不能误了上船。,

    “时间有的是,”费克斯回答说,“现在才十二点。”

    路路通掏出了他的大银表说道:

    “十二点!别开玩笑了!现在是九点五十二分。”

    “您的表慢了。”费克斯说。

    “我的表会慢!这是我的曾祖父留下来的传家之宝。它一年也差不了四五分钟,这是个标准表。”

    “哦,我明白了,”费克斯回答说,“您的表是伦敦时间,伦敦时间比苏伊士时间差不多慢两小时。每到一个地方,您应该在当地正午时间把您的表拨到十二点。”

    “要我拨表!”路路通大声说,“我的表从来也不拨。”

    “那么,您的表就跟太阳的运行不符合了。”

    “管它太阳不太阳!先生,太阳也会错的。”

    “您是不是老早就认识您这位主人了?”

    “我呀,”路路通回答说,“就是在动身的那一天,我才到他家工作。”

    这番回答,在这个已经非常激动的侦探的心里所引起的反应是不难想象的。盗窃案发生以后不久,仓促离开伦敦,带了这么一大笔钱,急急忙忙往远地跑,用这样奇怪的打赌作借口,这一切都证明费克斯的猜测是不错的。他又逗引着这个法国小伙子谈了一些情况,他已经确切地知道这小伙子对他的主人一点也不了解,知道福克先生在伦敦的生活很孤僻;知道人家都说他有钱,但却摸不清他的钱是打哪儿来的;知道他是个令人捉摸不透的人。同时,费克斯也确实知道了斐利亚·福克不会在苏伊士上岸。他是真的要到孟买去。

    “孟买离这儿远吗?”路路通问。

    “相当远,”侦探回答说,“上那儿去您还得坐上十几天的船。”

    “孟买到底在哪儿呀?”

    “在印度。”

    “这一回我可抓瞎了!真见鬼,我告诉你……有一桩事,真把我愁死了……我的煤气……”

    “什么霉气?”

    “出门时我忘记关煤气炉子了。如今它还在那儿烧着呢。将来这笔煤气费全得由我出钱。算了一下,每二十四小时两个先令。这正好比我每天的工资多六便士。您会明白,这趟旅行多延长一天我就多一天损失。”

    费克斯是否真的了解了他谈的“煤气”问题呢?这很难说,因为这老半天他根本就没听路路通的,他在考虑自己该怎么办。他俩一路来到了百货市场。费克斯让路路通自己去买东西,并且提醒他别误了开船时间,然后就急急忙忙跑回领事馆。现在,费克斯是信心十足,显得非常沉着。

    “领事先生,”他说道,“我现在可以肯定说,这家伙是逃不出我的手了。他想装成一个要花八十天去环游地球的怪绅士来骗人。”

    “那么说,他真是个大滑头啊,”领事接着说,“他是打算把欧美两洲所有警察局都蒙混过了,然后再回到伦敦去。”

    “是啊!咱们倒真要看看他的本事!”费克斯回答说。

    “您可真的没弄错吧?”领事又问了一遍。

    “我是不会弄错的。”

    “那么,为什么这个贼一定要拿护照来办签证,证明他路过苏伊士呢?”

    “为什么……领事先生,这我也不知道,”侦探回答说,“不过,您听我告诉您。”

    于是他就把方才跟福克的仆人谈话中那几件最值得怀疑的事实说了一遍。

    “不错,从这些事实能作出的一切推断都说明了这个人靠不住。不过,您打算怎样办呢?”

    “我马上给伦敦打电报,要求立即发给我一张拘票,寄到孟买。然后搭上蒙古号,一直盯着这个贼到印度。到了那块英国的属地,我就客客气气地走到他跟前,一手拿出拘票,一手抓住他的肩膀。”

    一刻钟之后,费克斯提着自己简单的行李,带着一笔钱,就上了蒙古号。过不一会儿,这条快船已经飞也似的在红海上奔驰开了。

    第九章

    正文第九章 苏伊士离亚丁正好一千三百海里。根据半岛轮船公司运转规章上规定:该公司的船只要短短的一百三十八小时就可以走完这段路。蒙古号加大了火力迅速前进着,看样子可以提前到达目的地。

    从布林迪西上船的旅客差不多大部分是往印度去的,有的去孟买,有的去加尔各答,但是也要经过孟买,因为自从有了一条横贯整个印度半岛的铁路,就用不着再绕道锡兰了。

    在蒙古号上的乘客中,有各种文官,也有各级武将,有的是英国正规部队的将领,有的是指挥印度士兵的军官,他们的薪俸都很高。

    人们在蒙古号上过得很舒服。在这些官员当中,也有些年轻的英国人,他们是带着巨款到海外去经商的。船上的事务长也就是轮船公司的心腹,在船上的地位和船长相等。他一切事务都搞得很讲究,不论是上午的早餐,下午两点的中餐,五点半的晚餐和八点钟的夜餐,餐桌上都摆满着一盘一盘的新鲜熟肉和其他佐餐小菜。这些食物都是由船上肉类供应处和食品部供应的,船上也有几位女客,她们每天要换装两次。每当海上风平浪静的时候,船上有音乐演奏,人们还可以婆娑起舞。

    但是,红海跟所有那些又窄又长的海湾一样,经常是风浪大作,闹得很凶。海上一起大风,不论是从亚洲海岸或是从非洲海岸吹过来的都要吹得这条装有螺旋推进器的梭形快船蒙古号不住地东摇西晃。这时,女客也不见了,钢琴也不响了,轻歌漫舞统统停止了。但是,尽管是狂风怒吼,海浪滔天,这艘轮船在强大的机器推动下,却仍然毫不含糊地向曼德海峡驶去。

    福克先生这时候在船上干些什么呢?也许人们会以为他一定整天愁眉苦脸地担心着变换莫测的风势会对航行不利,担心着那翻滚的巨浪会使机器发生故障,担心着可能发生的事故会迫使蒙古号在中途港口抛锚,从而打乱了他的旅行计划。

    可是,他一点也没有这么想。即使福克先生真的想到了这些可能发生的不幸事故,他也不会在脸上露出来。他永远是一个不动声色的人,他是改良俱乐部里最沉着稳健的会员,任何意外和不幸都不能使他惊惶失措。他的心情就象船上的时钟一样永远不会激动。人们很少在甲板上碰见他。虽然红海在人类最早的历史上留下过丰富多彩的回忆,但是福克先生根本就不想去看一看。他也不去看那些红海两岸的奇异古城,那浮现在天边的城影简直就象是美丽的图画。他也不想一想那些在这阿拉伯海湾可能发生的危险:古代多少史学家如斯特拉朋、艾里安、阿尔得米多、艾德里西等人一提起这里,无不谈虎色变。从前,路过此处的航海家若不给海神奉献祭品,祈求旅行安全,他们是决不敢冒然航行的。

    那么这位关在蒙古号船舱里的怪客到底在干些什么呢?首先,他照常一日四餐,轮船的摇摆和颠簸都不能打乱他的生活步调,他简直就是一架结构很精致的机器。吃完饭以后,他就打“惠司脱”。对了,他已经找到了打牌的配手,那些人玩起牌来跟他一样着迷。一位是往果阿上任的收税官,一位是回孟买去的传教士德西姆斯·斯密史,另一位是回贝拿勒斯防地去的英国部队的旅长。这三位旅客玩“惠司脱”的瘾头跟福克可算是半斤八两,这四个人一天到晚就是打牌。

    至于路路通,他一点也不晕船,他住在船头上的一等客舱里;他和福克一样,胃口总是很好。说实在话,这样的旅行,他是没什么不乐意的。他是拿定了主意了。要吃得痛快,睡得舒服,沿途欣赏欣赏风景。再说,他肯定地认为这一趟莫名其妙的旅行一到孟买就结束了!

    10月10日,那是从苏伊士出发后的第二天。在甲板上,路路通又遇见在埃及码头上跟他谈过话的那位殷勤的朋友。这当然使他很高兴。

    “我没认错人吧,先生,”路路通露出一副非常讨人喜欢的笑容,走过去对那个人说,“在苏伊士很热心地给我领路的不正是您吗?”

    “是呀!”侦探回答说,“我也认出来了,您就是那位古怪的英国先生的管家……”

    “一点不错,先生您贵姓是……”

    “我叫费克斯。”

    “费克斯先生,”路路通说,“又在船上碰见您,我真太高兴了。您去哪儿?”

    “跟您一样,去孟买。”

    “那好极了。您以前去过孟买吗?”

    “去过几次,”费克斯回答说,“我是东方半岛轮船公司的代办。”

    “那您对印度一定很熟悉了?”

    费克斯不想多谈,只回答说:“是啊,……那当然。”

    “印度是个很有趣的地方吗?”

    “有趣极啦!那儿有很多庄严的回教寺,高高的尖顶塔,宏伟的庙宇,托钵的苦行僧,还有浮图宝塔,花斑老虎,黑皮毒蛇,还有能歌善舞的印度姑娘!我倒希望您能在印度好好逛一逛。”

    “我何尝不想去逛逛呢,费克斯先生,您是完全了解的,哪能叫一个精神健全的人借口说要八十天环游地球来受这份儿罪呢,天天是一下轮船就上火车,刚下火车又上轮船,谁也受不了呀!这种体操式的旅行到了孟买,就完事大吉,没问题,您瞧吧。”( 八十天环游地球 http://www.xlawen.org/kan/5115/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