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士官 > 士官 第 12 部分阅读

第 12 部分阅读

    挥腥魏味褚猓炊狗浅>磁迥忝欠蚋尽!?br />

    李安国重重的点了下头,哽咽着说道:“谢谢,谢谢田秘书!请……大家里面请!”

    一头雾水的众人这才走进了房间,田文建刚刚落坐,惹下大麻烦的白秀珍,就急不可耐地问道:“田秘书,那您是……”

    田文建把那张全家福递了过去,回头看了一眼小辣椒后,才一语双关地笑道:“白老师,于同志不但想认个干妹妹,而且还想把她们祖孙俩带走。原本是打算在去她们家之前,请李所长带我们去唐明中学找您,让您跟我们一起做做她的思想工作。真没想到您是李所长的爱人,咱们还真是有缘啊。”

    “苍天有眼,苍天有眼呐!”白秀珍看着照片上那个威严的将军,顿时泪流满面地说道:“田秘书,如果你们再晚来几天,小兰就要嫁人了。”

    “她还是个孩子!”田文建大吃了一惊,连忙问道:“白老师,她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不等白秀珍开口,李所长便苦笑着说道:“她们家本来就是贫困户,连小兰从初一到高三的学费都是大家凑的。她奶奶这一病,日子就更过不下去了,就等着彩礼钱救命呢。”

    田文建沉思了片刻,猛地站了起来,异常严肃的说道:“不能再等了,我必须把她们祖孙俩带走。白老师,请放心,我们绝不会让你失望的。另外我还要告诉你,那封举报信已经被我同事烧掉了,请你不要再有心理负担,就当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

    “田秘书,难道您是华……”

    白秀珍还未说完,田文建便打断道:“我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让她拿回原本就应该属于她的一切。她奶奶我们也会照顾好,直到她有能力赡养为止。”

    “可……可……可,可这件事都快过去一年了,她现在还能有机会吗?”

    田文建点了点头,意味深长地说道:“跟我们走她就有机会,不跟我们走她这一辈就这样了。”

    孙国勇到这会才想起了郑小兰是谁,猛地站了起来,急不可耐地说道:“嫂子,有于同志在,你还担心什么?那丫头就听你的,如果你再不当机立断,那就要耽误她一辈子了。”

    想到祖孙俩去省城上访被抓回来后那遍体鳞伤的样子,白秀珍便站了起来,小心翼翼地说道:“于同志,能不能让我看下您的军官证?”

    尽管于小梅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还是从只言片语间,感觉到这屋里除了田文建是大骗子外,都是心地善良的好人。想到一个十九岁的女孩,就要为了奶奶筹集医药费而嫁人,更是感叹不已。白秀珍的要求一经提出,便立即掏出军官证,毫不犹豫的递了上去。

    实名举报信是写给华新社的,田文建能一口喊出自己的名字,无疑证明了他的真实身份。手上这张照片和军官证也应该假不了,更何况人家还是开着市委16号车来的。白秀珍终于下定了决心,将照片和军官证还给于小梅,并指着门外说道:“小兰家离这很近,过两条街就是。走……我带你们去。”

    “李所长、白老师,乡政府那边不会有什么问题?”田文建刚走出所长办公室,就颇有担心的问了句。

    提心吊胆了近一年,一下子没了后顾之忧的李安国,连忙会心地笑道:“田秘书,小兰那孩子是大家看着长大的,谁不想看到她有个好前程?只是胳膊扭不过大腿,想帮也帮不上忙罢了。”

    “这我就放心了。”不想打草惊蛇的田文建,接着叮嘱道:“各位,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无论是为了小兰的未来,还是为了你们自己,还请三位不用声张。”

    “田秘书,您就放心。事情都过去快一年了,我估计那姓马的早给忘了。”

    …………………………………………………………………………

    PS:刚刚跌出首页新书榜,十万火急的求票!

    第三十六章 五十万的病人(求推荐票)

    ( )郑家真不是一般的穷!两间低矮的土坯房还盖着茅草,灶头就砌在阴暗的堂屋里,毛爷爷那幅画像被烟熏火燎的快成了非洲民族领袖。唯一的家用电器就是电灯,还好墙上贴满的那一张张奖状,给这个姑且称之为家的地方,增添了几分生气。

    破方桌上摆放着几碗刚熬好的中药,田大秘书此行的目标郑小兰,正灰头土脸的绞着双手站在一边,一副拘谨到极点的样子。

    “支气管哮喘引起的肺源性心脏病!”小辣椒放下手中的病历,忧心忡忡地说道:“一旦呼吸道感染引起心力衰竭……那就太危险了。”

    田文建凝重的点了下头,随即转过身来,低声说道:“李所、孙队,麻烦二位帮我把老太太搀上车。白老师,也麻烦你帮老太太收拾几件换洗衣服。”

    “好的,田秘书。”

    见瘦不劲风,明显营养不良的郑小兰,扭头准备进里屋帮忙,田文建便低声提醒道:“小兰,把高中课本也都带上。”

    面黄肌瘦的郑小兰一愣,低下头来,用虎林口音很重的普通话,支支吾吾的说道:“田……田……田叔叔,课……课本,课本都被我给……被我给卖了。”

    “那就算了,快去收拾衣服。”田文建微微的摆了下手,示意她进去帮忙。

    坛坛罐罐田大秘书不让带,两只老母鸡又不好带。家徒四壁的郑家,实在没什么好收拾的东西了。十分钟不到,祖孙俩就坐进了轿车的后排。而李安国夫妇则默默的将田文建请到了一边,神神叨叨地交代着什么。

    同龄不同命!家徒四壁的田家、骨瘦如柴的老太太、以及面黄肌瘦的郑小兰,深深震撼了从小锦衣玉食的小辣椒。情不自禁的将这个干妹妹搂在怀里,抚摸着她的头发,感慨万千地说道:“昨天我刚认了个姐姐,今天我又有了你这个妹妹。小兰,你别怕,有姐姐在,今后谁也不敢欺负你!”

    刚换上一身干净校服的郑小兰,一个劲的点头流泪,就是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一有消息我就给二位打电话,她们祖孙俩你们就尽管放心。”田文建似乎跟他们说完了,挥了挥手后就钻进了轿车。

    白秀兰千般不舍的跑到车窗边,泪潸潸地嘱咐道:“小兰,到了部队要听姐姐的话,好好照顾好奶奶,我一有时间就会去看你们。”

    郑小兰“哇”的一声哭开了,瘦小的身体探出车窗就紧抱着白秀兰,撕心裂肺地哭喊道:“白老师,我舍不得你!”

    “我也舍不得你。”白秀兰用袖子替她擦拭着眼泪,也心如刀绞地说道:“孩子,一定要相信解放军,一定要听解放军叔叔的话,对………还有你田叔叔。”

    高烧不退的老太太似乎清醒了一些,挪动着鞠的身躯,迷迷糊糊地问了句:“兰子,我们这是去哪?”

    田文建长叹了一口气后,拍了拍孙国勇的肩膀,淡淡地说道:“走,老太太不能再耽误了。”

    与此同时,龙江机场卫生队食堂里是热闹非凡。大盘卤猪头肉、尖椒炒肥肠、盐水肝、熘猪心、红烧排骨……等一道道美味佳肴,工会送来的可乐和雪碧,文队长个人掏钱买的江城大曲,以及杨教导员贡献的瓜子糖果,已经密密麻麻的摆上了大方桌。如果再张灯结彩装饰一番,简直就跟过年没什么区别。

    用文队长的话说,今天是卫生队的大日子,谁也不能缺席!包括韩主任在内的领导夫人和空勤家属们,下班后一反常态的没有回家,而是留在卫生队与大家一起聚餐。

    都已经七点二十了,他们怎么还没回来?杨晓光再次看了一眼手表上的时间后,忍不住地问道:“管理员,你知道小田的手机号码吗?”

    正一边等着田文建和于小梅,一边跟姜所长他们炒地皮的江国华,连忙放下手中的扑克牌,摇头苦笑道:“教导员,除了门诊那部电话外,外线打进来都是通信营转接,又没有来电显示,我还真不知道他的手机号。”

    “你说你这个……”想到今天是聚餐的日子,埋怨的话刚到嘴边,不想煞风景的杨晓光又噎了回去,而是摆手说道:“回来后问他要一下电话号码,省得以后想找都找不着人。”

    文启鸣站了起来,呵呵笑道:“老杨,别急嘛!虎林离咱这也就四十多公里,不但全程高速,而且小田他们是自己开的车。用不着一个小时就到了,我们再等等。”

    “就是他开车我才担心呢!”杨晓光长叹了一口气后,焦急万分地说道:“队长,这万一出点什么事,那就不是小事啊!你说我能不担心吗?”

    正与空勤家属们聊天的韩主任回过头来,若无其事地笑道:“教导员,要相信自己的同志。有小于督促着,我们就不用在这里杞人忧天了。”

    他们不知道田文建的电话,不等于田文建不知道他们的电话。就在杨晓光忧心忡忡之时,文启鸣就接到了田文建从高速上打来的电话。

    “小田,是小田。”

    电话刚刚接通,文启鸣便拉了拉杨晓光的胳膊,捂着话筒往食堂外走去。

    “什么?……车上有病人?”很显然田文建又在外面惹了什么事,文队长的脸顿时拉了下来,看得杨晓光一个劲的干着急,恨不得把他耳边的手机抢过来。“我说田文建,你怎么什么人都敢往队里带呢?什么……五十万!……真的……那就没问题了!好……好……好,没问题,绝对没问题……你放心。”

    文启鸣刚挂了电话,心急如焚的杨晓光,就急不可耐地问道:“队长,田文建又怎么了?”

    文启鸣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一边往队部门口的自行车跑去,一边兴高采烈的喊道:“老杨,这事回头再说,你先进去让大家开饭,我得去趟315厂医院,把胸外科的老陈请来。”

    看着他那副眉飞色舞的样子,杨晓光意识到并不是什么坏事,连忙问了句:“那吃完饭之后呢?”

    “让大家去门诊集合,四十五分钟后我们要抢救一个五十万的病人!”

    …………………………………………………………

    PS:急求推荐票!下周能不能三江,就看各位读者大大们给不给力了!

    第三十七章 一箭双雕(一)

    ( )论四个轮子的交通工具,卫生队是无比于同一级甚至低一级单位相比。财务股、油料股、航材股、营房股、通信营、四站队、军械股等场站营级单位,随便拉出哪个都有两辆或两辆以上的军车。连扫跑道的场务连,除消防车等专业车辆之外,还有一辆装着警灯的五十铃皮卡。甚至警卫一连都装备了一辆站里淘汰下来的212老吉普。

    并不是军区空军没给卫生队装备救护车,而是站领导见卫生队作风太过散漫了,生怕车辆放到卫生队会出事,才干脆将那两辆救护车委托给汽车连托管。外场一有飞行或备降任务,汽车连就派车来接人,等任务结束了再把他们送回来,然后又把原本属于卫生队的车开回去。

    但论两个轮子地交通工具,空D师所有团以下单位还真没法跟卫生队比!由于门诊在大营门外,离紧挨着外场的“总部”约有四公里远距离。无论是门诊值班还是休息吃饭,没有自行车这样的低能耗交通工具,肯定是不行的。

    久而久之,装备自行车就成了卫生队的特权。从队长到炊事员,人手一辆自购地自行车。若是出了大营门这也没什么,可这是在出入都必须三人成行、二人成列的军营。意气风发的卫生队官兵,只要出门就潇洒地将帽子扔到车篮子里,胸赳赳气昂昂的蹬上自行车。

    可以想象,如果再在白大褂外挎上一盒子炮,那他(她)们该会是什么样子?事实上这就是被戏称为武工队的由来。

    不过今晚,武工队改夜袭队了!

    取消了酒的聚餐刚刚结束,卫生队上下六十来号人就在教导员杨晓光的带领下,蹬上凤凰、永久、飞鸽、三枪、捷安特等国内外品牌的自行车,沿着主干道,经B团机务大队、军需股、师部、场站司令部,蔚为壮观地往大营门方向赶去。

    众人刚到门诊门口,还没来得及停放好各自的爱车,晚饭都没吃的文队长,就大呼小叫地分配起了工作:“护士长,你带几人把三空勤病房收拾一下。姜所长,你到药房先领肺源性心脏病急救方面的药物,要什么拿什么,回头我给你签字!小陈、小吴,你们俩赶快去检查仪器设备,病人一到就做X光和心电图………”

    “是,队长!”

    “那我们呢……队长?”

    “你们炊事班来凑什么热闹?”见门前就剩黄司务长和白班长以及俩炊事员了,文启鸣便指着内场的方向,啼笑皆非地说道:“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别在这给我添乱。”

    看着四人那副垂头丧气地样子,杨晓光连忙站了出来,微笑着说道:“司务长、白班长,队长、小田和于护士到现在还没吃饭,你们立即回去准备点饭菜送来。”

    得知还能回门诊见识大场面,黄司务长等人这才露出了笑容。推着自行车还没走远,就听文队长大喊道:“多准备点啊,病人家属也没有吃饭呢。”

    见大家都各忙各的去了,杨教导员这才忍不住地问道:“老文,那个五十万的病人到底怎么回事?”

    文启鸣神神秘秘地看了下四周,随即凑到他耳边,眉飞色舞地说道:“小田带回了两个人,其中一个是患有肺源性心脏病的病人,他说只要我们能治好那个病人,就可以赚五十万!”

    “真的?”杨晓光被这个消息给惊得了,一副不可思议的神情。

    “他是这样说的。”文启鸣点了点头,很有信心地说道:“这么大的事,我看他不会骗我。”

    价值五十万的病人!再想到田文建那深不可测的背景,对卫生队有几斤几两心知肚明的杨晓光,直言不讳地问道:“老文,人命关天呐!你到底有没有把握治愈?”

    令杨晓光哭笑不得地是,文启鸣竟然脱口而出道:“没有!”

    “你是不是想钱想疯了?”杨晓光急了,连忙将文启鸣拉到一边,痛心疾首地埋怨道:“老文,你既然没把握治好这病,那就不应该一口答应人家。人马上就到了?你说你怎么收场?”

    “老杨,肺源性心脏病属于非治愈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病。别说我们治不好,就算解放军总院他也治不好。你以为医生是什么?医生也就一普普通通的人,只能治病而不能救命,如果什么病都能治好,那毛老人家和邓爷爷这会还活蹦乱跳的活着呢。”

    杨晓光可不这么认为,毕竟这事太大了。万一田文建带回来的是哪位老首长,那不但卫生队要完蛋,连师长政委都会吃不了兜着走。

    “你们俩干什么呢?担架,担架,担架!难道让病人自己走进来吗?”不等杨晓光开口,文启鸣又指着大厅内那俩朝外面张望的卫生员大呼小叫了起来。

    “老文,这事你得听我的。”杨晓光再也忍不住了,立即拉过文启鸣,斩钉截铁地说道:“我现在就通知汽车连准备救护车,人一到就转送去龙江第一人民医院。”

    “转什么转?”文启鸣可不想煮熟的鸭子飞了,连忙转过身来说道:“我是治不好他的病,但我能暂时控制住病情,短时间内不至于有什么生命危险。治一半也是治嘛!五十万拿不全,总得给我二十五。”

    见教导员还在那犹豫,文启鸣继续说道:“老杨,你就放心,我又不是没一点儿准备。这不,315厂医院胸外科的老陈我不是请来了?”

    “你是队长,业务上你说了算。”尽管杨晓光一万个不放心,但为了班子的团结,还是咬了咬牙,点头同意道。

    说话间,就见一辆黑色丰田轿车缓缓停在了灯火通明的门诊前。正急着治病救人发大财的文启鸣,大手一挥,带着姜所长他们就拥了上去。众人拉开车门,七手八脚地把老太太抱了出来,小心翼翼的放上担架。

    老太太!一个如假包换的农村老太太!文启鸣彻底的傻眼了,但考虑到人已经到了卫生队,可不能让人家说解放军见死不救,不得不硬着头皮,示意大家把人抬进了急诊室。

    第三十八章 一箭双雕(二)

    ( )“小兰,奶奶有解放军叔叔和阿姨们照顾,你就不用跟着进去了。”田文建刚钻出轿车,就拍了拍小兰的胳膊,并继续说道:“于护士,你先带小兰去吃饭,我跟队长和教导员他们说点事。”

    未经上级允许,就自作主张带回了一个病人。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领导都会严厉的批评。小辣椒意识到田文建想一个人扛下来,便脸色一沉,冷冷地说道:“如果队里非得收医药费,那就由我来出。”

    “知道了。”田文建不置褒贬的点了点头,随即跟着文队长和杨教导员走进了门诊药房办公室。

    也许是心有灵犀,卫生队五大支委之一的姜所长,也默默的跟着走了进来。不等田文建落座,文启鸣便急不可耐地问道:“小田,那个老太太是怎么回事?还有那个小姑娘。”

    见气氛有点紧张,韩主任连忙站了起来,微笑着说道:“坐,大家都坐下说。小田都忙活了一天,你们也不让他喘口气。”

    田文建大大咧咧的坐了下来,环视下众人后,淡淡地说道:“把老太太治好五十万,把小姑娘送上大学五十万。她们的医药费、伙食费先记着,到时候自然会有人来付账。”

    “那一百万呢?”文启鸣忍不住的问了句。

    “一个星期!”田文建竖起了根手指,脸色带着一丝狰狞地说道:“只要给我一个星期的时间,一百万就能只多不少地打到卫生队账上。”

    “小田,我们知道你能耐大,你手眼通天,但这件事你得给我们说清楚啊!”杨教导员感觉谈钱的确过分了,便和声细语地说道:“这不是钱不钱的问题,而是要考虑到我们卫生队的特殊性。我们是部队,不是地方,先不说我们有没有能力送那姑娘上大学,就这个住宿也成问题啊。”

    田文建点上了一根香烟,深吸了一口后,凝重地说道:“那孩子叫郑小兰,今年十九岁,十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也随之改了嫁他人,迄今为止都杳无音信。这么些年来,她就跟奶奶相依为命。小兰特别懂事,不但很勤劳,而且学习成绩也很好。在街坊邻居和学校师生们的帮助下,尽管家庭条件非常贫寒,还是坚持读到了高中。因为她明白,只有上大学才是她唯一的出路。

    去年高考,一直以来都品学兼优的她,竟然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学校老师们开始都认为她是放不下孤苦伶仃的奶奶,才有意考不出好成绩,也就对这事没有在意。直到大学开学后,被R省科技大学录取的同校同学报到时,竟然发现了一个陌生的郑小兰。”

    田文建顿了顿之后,继续介绍道:“天底下同名同姓地人很多,那位同学开始也认为只是个巧合。直到一个月后,另一个担任学生会干部的虎林学姐,在一次老乡聚会上再次提到了那个郑小兰,并无意中问她为什么不叫毕业于唐明中学的郑小兰参加,那位同学这才明白了怎么回事。”

    “给掉包了?”田文建的话音刚落,文启鸣就忍不住地问了句。

    “是的,是被掉包了。”田文建重重地点了下头,长叹了一口气后,继续说道:“消息传到唐明中学后,全校师生一片哗然。校长和班主任直接找上了县教育局,但因为种种原因而无功而返。也许是因为事不关己可以高高挂起,也许是因为大家觉得就算真正的郑小兰接到了录取通知书,也交不起那八千多的学费,这件事也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自己女儿有那么好的条件,都不好好读书。人家既要干农活,又得照顾年老多病的奶奶还能考上大学,韩主任不禁唏嘘长叹道:“真是个好孩子啊,可喜了!”

    “事实上小兰家的厄运,这才刚刚开始。”田文建又点上了根香烟,接着说道:“说到底,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多。从初一开始就接济她,并对她寄予厚望的班主任,怎么也不服这口气。就带着小兰找上了那个李鬼,要求与她家长坐下来谈谈,看是不是给小兰点经济补偿,以改善下她家的条件。小兰的要求并不高,只需要两万块钱送她奶奶去治病,至于上不上大学并不重要,反正木已成舟,再说她也没那个经济条件。”

    韩主任情不自禁的流下了眼泪,哽咽着说道:“人家十年寒窗苦,要两万块钱并不多啊。小田……那后来呢?”

    “大家应该知道的,想完成这样的掉包,不但要拿到小兰的学籍,而且还要串通户籍部门办理与小兰一模一样地身份证。可能李鬼的父母是基于安全考虑,不想授人以柄,断然拒绝了小兰提出的补偿要求。”

    田文建站了起来,打开窗户,探头看了一眼正与小辣椒一起吃饭的郑小兰,继续说道:“手续齐全,档案完备,校方表示无能为力。找虎林县教育局是一问三不知,后来再去就干脆吃闭门羹。县委县政府顾左右而言他,总是含糊其辞地说再调查调查。”

    想到自己这个营级军官费尽九牛二虎之力,都没能把儿子送上龙江实验小学,文启鸣便咬牙切齿地说道:“他们是看人家孤苦伶仃的好欺负,才这样打打太极拳想糊弄过去了。”

    “是啊!”田文建凝重的点了点头,脸色铁青地说道:“可他们没想到还有一个敢为小兰挺身而出的班主任。求告无门之下,班主任就给钱她们祖孙俩去省里上访。从小到大都没出过虎林的小兰,一到教育厅就被龙江信访局接了回来。在龙江被关了半个月,回虎林后又被关了一个月,班主任把她们接到家时已经是遍体鳞伤。

    紧接着,县里一位李姓领导就严厉要求唐明乡政府,催收各村历年积欠的三提五统和各种杂费。别人家能不能补交上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这对家徒四壁的小兰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好在乡领导虽然不愿意为小兰的事得罪上级,但还是良心发现的自发捐款,替小兰家补交上了包括滞纳金在内的各种杂费。”

    “后来呢?”韩主任接着问道。

    田文建摇了摇头,苦笑着说道:“没有后来!小兰既要照顾奶奶,又要撑起那个家,无心也无力继续纠缠下去。如果我不把她带回来,再过三天她就要为了一万八千八百八十八块的彩礼钱嫁人了。”

    办公室里突然沉寂了下来,空气中都透着一丝诡异的气氛。文启鸣沉思了片刻后,若有所思地说道:“小田,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事实上我也跟一样痛心。但这件事涉及到地方,我们就算想帮也有心无力啊。老太太既然被你带回来了,那我们就好好的帮她治疗。至于小兰能不能……”

    文队长还未说完,韩主任就打断道:“小田,你是不是有主意了?”

    “主意倒是有一个,但需要大家的配合。”田文建紧握着拳头,咬牙切齿地说道:“这不是马上就要高考和中考吗?我们完全可以在小兰这件事上作点文章,把龙江四区七县的考生体检业务接过来。就算我们的收费比地方医院便宜十块钱一个人,那九万多考生的体检生意少说也能赚上两百万。同时还能顺带着给小兰讨个公道,最不济也可以让她参加今年的高考,并筹集到她们祖孙俩今后十年的生活费。”

    “教育局!你是想用这事来威胁龙江市教育局?”韩主任反应了过来,顿时不可思议的问道。

    “准确的说,应该是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定文!”田文建冷哼了一声后,补充道:“那个李鬼就是他侄女。”

    我的天了!那可是比师长政委还牛逼的人物!要知道师长政委一旦转业,就得降两级任用。想到这些,杨晓光顿时大惊失色地问道:“小田,你没有开玩笑?”

    有部队这个保护伞,有阎副社长在背后撑腰,田文建实在没有什么好怕的,便斩钉截铁地说道:“我又不是要他下台,只是让他下份‘关于体检工作如何减轻学生负担’的文件,以及给小兰赔偿点损失,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看着众人目瞪口呆的样子,田文建冷冷地说道:“那位可敬的班主任姓白,也是位军嫂。她不但四处为小兰奔走呼号,甚至还给省里寄去了实名举报信。如果各位连这点胆子都没有,那我看你们这身军装是白穿了!”

    九万多考生的体检业务如果能接下来,那可是一笔巨款啊!文启鸣还是动心了,忍不住地问道:“韩大姐,您看这事?”

    见政委夫人紧盯着自己,田文建便一语双关地说道:“韩主任,今天回来的匆忙。原本想去给您家请一尊灶爷爷的神像,东拉西扯的又给搞忘了。不过请您放心,等过几天有了时间,我一定会帮您给请回来。”

    灶神爷,灶神爷……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韩主任突然明白了过来,连忙微笑着说道:“你不说我倒给忘了,小田,这个礼物不但我喜欢,我们家老王也一定会喜欢。”

    “韩主任,那小兰的事呢?”

    不就是一个副市长吗?他再牛还能跑到机场来撒野?刚吃了一颗定心丸的韩主任,立即站了起来,狠狠的拍了下桌子,颇有巾帼之风地说道:“既然老百姓信任我们这些军人,那我们就决不能让她们失望。队长、教导员,这么件可以名利双收的事情,我们为什么不干?”

    韩主任开了口,就等于王政委不会置身事外,文启鸣一阵狂喜,连忙问道:“小田,你需要我们怎么配合?”

    “首先得去印九万五千份体检报告,其次要多准备些验血方面的药剂。另外就把小兰祖孙俩照顾好,她们可是我们的财神爷。”

    “那市里呢?”

    看着文启鸣那副猴急的样子,田文建指了指他肩上的军衔,调侃道:“队长,如果您肩上扛得是一颗金星,那您就可以掺和市里的事。”

    文启鸣这才意识到他只是一个小小的营级干部,还真没资格玩这么刺激的游戏。不得不挠了挠头,一脸尴尬地说道:“既然这样,那我就不掺和了。”

    一直保持沉默的杨晓光,突然说道:“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我们满打满算加起来也就八十多号人,就算人家同意把全龙江市考生的体检业务交给我们,那我们就算累死累活也忙不过来啊。”

    “不是还有315厂医院嘛!”这一点田大记者早就想到了,见教导员提了出来,便胸有成竹地笑道:“虽说他们没有穿军装,但也是我们空军后勤部的医院。再把两个航医室和干休所卫生室的人算上,那应该不成什么问题。”

    姜所长盘算了一番后,深以为然地说道:“小田说的对,我们可以集合各方面的力量。实在不行,还可以请长山场站卫生队派人增援。”

    韩主任沉思了片刻后,立即说道:“队长、教导员,这边就交给你们了。事不宜迟,我现在带小田回去找老王,想办法把市里的事尽快敲定下来。”

    “韩大姐,小田还没吃饭呢。”杨晓光忍不住地说了句。

    “到我家去吃,正好边吃边谈。”

    说完之后,韩主任就火急火燎的把田文建拉出了药房。刚走出门诊大门,她才发现田文建开的原来是十六号,便忍不住地笑问道:“小田,也让我坐坐洋车呗?”

    “没问题,能为韩主任效劳,是我的荣幸。”田文建连忙拉开了后车门,像领导司机似地做出了一副阿谀奉承的姿态。

    韩主任并没有上车,而是拉开副驾驶门,并意味深长地笑道:“我还是喜欢坐前面,田副主任……开车。”

    ……………………………………………………

    PS:尽管明白两章一起发点击会少,但为了情节不至于中断,还是决定一起更新上。现在是首页新书排行榜第十三名,各位读者大大们再砸几张推荐票就能进榜了!

    第三十八章 师政委的任命!

    ( )韩主任亲自下厨做的黄瓜炒鸡蛋、榨菜肉丝汤,以及公务员小许去校官灶打的红烧肉,这两菜一汤就是招待田副主任这位贵客的菜单。

    虽然略显寒酸,但这对吃喝本来就不挑剔的田大记者来说还真没什么。事实上吃了近三年白食的他,还非常喜欢这样的家常便饭。

    “边吃边谈”那是韩井云说的,堂堂的空D师政委王荣海,岂能不知道食不言寝不语的道理。早就吃过晚饭的他与这位不速之客寒暄了两句后,就跟着爱人走进了书房。至于他们要说些什么,田文建想都不用想也明白。

    “吱”的一声,就见王政委微笑着走了出来。拉过椅子坐的田文建面前,似笑非笑着问道:“小田,菜够吗?不够让你嫂子再去做点。”

    这并不是王政委在套近乎,而是官兵平等的一种具体表现。只要穿上军装,不管军衔有多大的差别,那大家都是战友都是同志。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下的传统,哪怕是刚刚入伍的新兵,见着大校以下级军官的家属,都会以嫂子相称。

    条例条令上是这么写的,传统也是这么传下来的,至于是不是真的这么平等,那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但田大记者可不认为,如果他没有在华新社服务过的经历,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士兵,此时此刻他还能堂而皇之的坐在这里,品尝政委夫人的厨艺。

    正因为如此,内心深处有点自卑,但更有点愤世嫉俗的田大记者,忍不住地笑侃道:“菜是够了,不过汤有点咸。”

    “是吗?”王政委一愣,抓起汤勺就尝了一口,随即指着田文建的脑袋,一语双关地笑道:“看来是你口轻,我喝了正好。”

    “政委,你还真说对了。”田文建一边抓起纸巾擦着嘴,一边呵呵笑道:“口重的人不是升了官,就是进了监狱。像我这类口轻的人,既升不了官也进不了监狱,只能到您麾下当小兵了。”

    不卑不亢,绵里藏针,这家伙还真不是一般的难缠!王政委暗骂了一句后,点上了香烟,直言不讳地问道:“看了看过了,闹也闹过了,你准备什么时候走?”

    “不犯原则性错误两年,如果犯了原则性错误……那可能会提前点。”田文建顿了顿之后,突然笑道:“如果您能在我没有犯原则性错误的前提下,不留污点的把我赶出军营,那就再好不过了。”

    田文建能拉来慰问,王荣海并不感觉奇怪。毕竟就他那人见人厌的身份,在地方上说句话比他这个政委都好使。但郑小兰一家的事,却让王荣海很是震惊。因为从那一环套一环的计划中可以看出,他绝对是个权谋高手。

    王荣海甚至认为,这才是田文建费尽心思钻进空D师的真正原因。毕竟一个副厅级领导干部并不是那么好当的,能坐上那个位置,身后必然有着更为强硬的靠山。牵一发则动全身,一击不中必遭反扑!而田文建穿上了这身军装,哪怕只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列兵,也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犯原则性错误那就意味着进军事监狱,不留污点的把他赶出军营,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要知道他可是在军区空军和省省军区都是挂过号的人。想把他退回去,必须要拿出一个服众的理由。

    王荣海长叹了一口气后,摇头苦笑道:“看来你非得把我们拖下水不可了?”

    “人民子弟兵为人民,无所谓什么下水不下水。”田文建也点上了根香烟,吞云吐雾地说道:“政委,我知道您担心什么。不过请您放心,我只需要您给我壮壮声势。再说这件事点到为止即可,我又没想过拉他下马。”

    “你就这么有信心?”

    “我以前的老板已经答应帮我了。”田文建磕了磕烟灰,淡淡地说道:“与其说我把您拖下了水,还不如说卫生队把我拖下了水。事情并不是您想象中的那么复杂,就是机缘巧合的碰到了一起而已。当然,我也想为那个丫头做点什么。因为从她身上……我看到了我自己。”

    王荣海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随即百思不得其解地问道:“郑家的事你们是不是去年就知道了?”

    “是的,不但知道,而且还调查过。”田文建长叹了一口气后,苦笑着说道:“不过那个调查的人口重,运气也不好,这会应该已经被从看守所转到哪个监狱了。”

    “与这事有关吗?”王荣海大吃了一惊,连忙问道。

    “完全是两码事,跟这事沾不上一点边儿。”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地方官员的权力远大于军方。而且上面还有明文规定,严禁部队插手地方政务。就算王荣海下定决定硬气一把,也许能为郑家讨个公道,但挨军区空军甚至大区的板子,那也是板上钉钉的事儿,毕竟?( 士官 http://www.xlawen.org/kan/515/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