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部分阅读
…就好,我死后,你便是新朝的皇帝。传位诏书我都已经写好的,希望你做皇帝会比我更出色。”或许是回光返照,到最后几句,王莽的话已然能够完整的表达出来了。
不过这句话耗尽了王莽的最后一丝精力,也或许是王莽吊着一口气,就为了等王宇来。在完成交接后,王莽的手无力的下垂,就此逝去。
王莽,薨。
第九十三章 大鹏一日同风起
(感谢血手天魔200起点币的打赏,感谢独白_588起点币的打赏,感谢梅利奥达斯500起点币的打赏,全是粉丝榜前5的老朋友啊,鞠躬感谢)
毕竟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和王宇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了,王莽真的死在了王宇面前,王宇也感到一阵神伤,终于留下了真诚的泪水。
在周围大臣的劝慰下,王宇停止了哭泣。当务之急,还是要做好皇位交接工作。兵临城下,一个不小心就会成为亡国之君。
好在王宇是新朝唯一的合法继承人,而且王莽刚才在众目睽睽之下还亲口确认了王宇继位的事情,众大臣都没有什么意见。王宇登上皇位也只是顺理成章而已。
传位圣旨在葵花老祖那里。以前葵花老祖直属于王宇,只是统管东宫的一切事物,在整个皇宫内其实权柄不大,按说根本没有资格保管传位诏书的。不过一来葵花老祖是王宇的人,一朝天子一朝臣。二来则是在王莽病危之际,若不是葵花老祖挺深而出,用深厚的内力护住王莽的心脉,吊着王莽的一口气,恐怕王莽早就不行了。
葵花老祖只是担心王宇还没有回来,王莽现在若是死了会引起很多麻烦,对王莽却没有什么忠心。不过他当然不会表现出来。这一段时间来,葵花老祖尽心尽力的救治王莽,赢得了王莽和绝大多数朝臣的信任,所以才能保管传位诏书。
“殿下,国不可一日无君,先皇殡天固然悲伤,还望殿下振作,带领新朝子民抗击外敌,振奋人心。”一个中年文士走到王宇身前,躬身道。
王宇抬头看了中年文士一眼,认出了此人。这人名为杜如晦,本来在新朝内部是一个七品小官。杜如晦父亲杜果本来是汉朝的一州刺史,王莽篡汉后便辞官不做,不过杜如晦却留了下来,因为他觉得王莽的新政非常的有意思。
可惜他虽然自负才华,但官场等阶森严,想要一展抱负又岂是那么容易的。在新朝呆了两年,杜如晦本已经心灰意冷,想要另寻明主,却被王宇无意中发现了。杜如晦啊,房谋杜断的杜如晦,王宇自然不会不知道,果断将他收为帐下。这几年来,在王宇的特意照顾下,也是杜如晦本身确实有才华,杜如晦现如今已经是礼部侍郎了。
杜如晦自己也当然清楚他是**。不过这也没什么不好的,从龙之功向来便是作为臣子的最高功劳。虽然对于国家而言比不上开疆扩土,可是对于一个皇帝来说,从龙之臣在他心里的地位却还要高于开疆之臣。一个是心腹,一个是能臣。这两种对于皇帝来说都很重要。若是既是心腹也是能臣,那他离封侯拜相也就不远了。
而杜如晦,毫无疑问就是现阶段王宇的心腹能臣。有些话,王宇不方便说,杜如晦便要代劳。这是一个优秀的臣子必须要做到的。比如现在,王莽刚刚仙去,尸骨未寒。王宇肯定不能表现的对龙椅太过急切。然而形式千钧一发,王宇需要马上登上皇位。这个时候,就需要他出面了。
其他大臣也不是不知道这是从龙之功,可是他们却不敢抢。实在是王宇太神秘了,虽然身为新朝太子,可是和众大臣却鲜少有什么交流。众大臣对他都非常陌生,不清楚王宇的性子,更不明白王宇对王莽的感情。而且现在李唐、明教、金国三方兵临城下,新朝能否安在还是一个未知之数,这种从龙之功不要也罢。
长安城若被攻破,王宇是肯定没有好下场,可是对于他们这些大臣来说,却还可以另寻他处。不要怀疑这些大臣的节操,自古以来,从来不缺少慷慨赴死之勇士忠臣,但见风使舵的骑墙派无疑更多。
所以他们才没有和杜如晦抢这个功劳。不过既然杜如晦已经开口了,他们当然也不能当做没听到。纷纷出列请求王宇登基。
按照祖制,王宇和众大臣三请三让后,王宇才“勉为其难”的接过传位诏书,升级为皇帝。同时王宇表示,这次一切从简,父皇刚刚驾崩,而且还有外敌入侵。待击退外敌,再补办一个正式的仪式。王莽的遗体暂时也先不处理,先用秘术保存好,一切都等到击退外敌再说。
不过,王宇却没有告诉众大臣,在长安城,怕是没有这个机会了。王宇已经决定撤离长安了,长安城现在就是一座大墓,一座王宇给李唐准备的大墓。等到时机成熟,王宇就会来扣上棺材盖,将李唐彻底埋在墓中。
有鉴于此,王莽的尸体当然不能随意处理了。虽然对王莽没有什么父子之情,可是在天下人眼中,王莽是王宇的亲生父亲。将王莽葬在长安城附近,就是给李唐明教他们掘墓的机会啊。被敌人挖了祖宗坟,怎么看都是一件令人脸面无光的事情。王宇自然不会给敌人这个机会。
葵花老祖宣读了传位诏书,没有任何疑问和意外,王宇是唯一的继承人。王宇接过传位诏书,对葵花老祖道:“这段时间,辛苦老祖了。”
“以后就好了。”葵花老祖疲惫道。这段时间一直以内力为王莽续命,饶是以葵花老祖的大宗师修为也有些吃不消。所幸,如今王宇回来了,付出总是值得的。
同时葵花老祖还对石之轩点头示意。同为大宗师,互相之间的气机感应是很明显的。葵花老祖当然不会发现不了石之轩。
石之轩点头回礼,他虽然自傲可是也分人。面对葵花老祖,石之轩也没有必胜的把握。而且以后肯定都是自己人,石之轩当然不会将关系弄僵。
同时,石之轩再次为王宇所掌握的实力震惊。天下人都不知道,王宇居然不声不响的早就收服了一个大宗师为之效力了。而且这还只是石之轩刚刚发现的,看来王宇也不准备让葵花老祖隐藏在幕后了。那没有浮现在明面上的势力,王宇还掌握了多少。这是石之轩在思考的问题。
王宇吩咐宫人将王莽的遗体保存好,在众大臣的簇拥下离开了王莽的寝宫,来到了新朝的政治中心——未央宫。新朝的每次朝议,都是在这里举行的。
王宇在宫女的服侍下换上龙袍,迈步走到了大殿之上,抚摸了一下冰凉的龙椅,内心心潮起伏。
坐到龙椅之上,居高临下,众大臣山呼万岁。王宇却没有看向他们,反而目光看向了大殿之外的无尽苍穹。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第九十四章 杀
(感谢独白_100起点币的打赏)
第一次正式朝会,王宇取消了大多数繁文缛节,也没有改变现如今朝堂的格局。除了把葵花老祖封为大内总管之外,其他没有任何人事任命。
现在,还不到摊牌的时候。
朝会后,王宇让杜如晦留了下来,然后和葵花老祖一道,去了御书房。石之轩负手而立,已经在那等着了。
“都坐。”王宇走到主位上,对三人示意。
三人坐定后,王宇双手一拍,道:“好了,在座的三位,都是我日后倚为朝堂栋梁的心腹。今天开门见山,我要和你们商量一下接下来的事情。”
三人没有做声,这是应有之意。不过杜如晦看着石之轩有点奇怪,不知道这个气度潇洒风采卓然的中年人是什么来头,以前在朝堂上从来没见过。
“好了,我先介绍一下,这位你们都认识,喊他老祖就好了,他的年龄比你们都大。这位是杜如晦,字克明,叫他克明就好了。说起来,你们三人还真是克明最小。至于这一位……”介绍道石之轩,王宇停顿了一下,然后道:“这一位,叫石之轩。虽然没有进过朝堂,可是老祖和克明应该不会陌生吧。”
“邪王?”杜如晦惊叫一声。石之轩确实不曾进过朝堂,然而有一些人,他不在江湖,天下却始终流传着他们的传说。石之轩,无疑便是这样一个名动天下的人。
葵花老祖只是双眼一眯,便恢复平静,道:“原来是邪王当面,久仰了。”葵花老祖到不是很奇怪,有这个风采和武功的,放眼天下也找不出几个人,葵花老祖心底早有猜测。
“正是石某,两位有礼了。”石之轩也不倨傲,朝堂和江湖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石之轩早就有这个觉悟了,所以进入角色很快,将自己的桀骜不驯埋藏到骨子里,不轻易示人。
王宇暗中点头,原著中石之轩化身裴矩,在隋朝内部就混的如鱼得水,不是没有原因的。而且石之轩身为杀手之王,融入环境是基本功,完全不需要担心。
“老祖,将我临走时让你注意观察搜集到的资料给我们三个人一份。”王宇吩咐道。
葵花老祖点头,挥手让门外的小玄子过来,耳语几句。小玄子就走出了御书房。盏茶时间后,小玄子带来三个写满人名的纸张,分别给了王宇石之轩杜如晦三人,然后躬身退下。
王宇从上到下,仔细浏览了一遍。越看笑容越冷,眼睛里冒出了杀气。
“触目惊心,我虽然早就知道有这种情况,却不知道有这么多人。”杜如晦倒吸了一口凉气。
不怪杜如晦大惊小怪,实在是纸张上写的太过惊人。不夸张的说,几乎决定了新朝的未来。
当日祝玉妍告诉王宇,李唐、明教和金国准备合谋攻打长安,王宇便上了心。南下之前,给葵花老祖下了命令,让他注意长安城内的高官显贵的动作。
不能怪王宇多想,三方联合,势力远超新朝。国之将亡,一定会有人生出二心,准备卖主求荣。
王宇没有猜错,现如今葵花老祖证实的情况,说明了王宇不只没有猜错,反而猜的太保守了。
王宇知道原本历史上,曹操和袁绍在官渡进行大战。曹操战胜袁绍后,缴获了一**袋自己手下写给袁绍的信,全是降书。现在新朝的情况,和原本历史上的情况,惊人的相似。
按照葵花老祖的调查,接近八成的人都偷偷的给城外的势力写信投诚,整个新朝朝堂,只有两成大臣,才是真正的忠肝义胆,准备誓死守城。
杜如晦说的不错,触目惊心。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可是,这代价太大了。
王宇几乎按捺不住心中的杀意。王宇知道历史上曹操根本就没看那一麻袋信,当着手下众大臣的面,将那一麻袋信全烧了。这是一个聪明的做法,也是一个大气的做法。非雄主不能为。曹操一把火,烧掉了那一麻袋信,也获得了手下的拥戴。
可是此一时彼一时,两者不能一概而论。当时的曹操是战胜方,他已经是天下最大势力的首领,所以他有资格大度。可是现在王宇并没有战胜敌人,在王宇的计划中也没有准备打败敌人,所以对于这件事情的反应,也注定了不会一样。
石之轩看着信纸最上方的名字,新朝丞相,无声一笑。真是想睡觉就有人来送枕头。王宇准备让石之轩当丞相,肯定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遭到很多大臣的反对,说不定就会引起内乱。可是现在,他们自己将把柄送了过来,生死全在王宇手里。简直是给他铺平了上位的道路。
石之轩看着王宇杀气森然的双眼,嘴角扯出一抹笑容,道:“陛下,你准备怎么做?”身为臣子,必须要有臣子的觉悟。王宇给了石之轩尊重和地位,石之轩必然要报之以李,已然已经称呼王宇为陛下了。
王宇和石之轩对视一眼,均明白了对方眼中的杀意。王宇露出一丝冷酷的笑容,道:“卖主求荣者,杀无赦。”
杜如晦眉头一皱,道:“殿下,他们固然该死。可是法不责众,人实在是太多了。杀了他们,会引起很多人的反弹。”杜如晦倒是不忌讳杀人,王宇把杜如晦引为心腹,就是因为杜如晦敢想敢做。房谋杜断,杜如晦向来就是一个决断的人。只不过,这次的事情在他看来,杀人的话影响太大,结果殊难预料。王宇如今刚刚继位,立足未稳,完全可以秋后算账。
“克明,你不是江湖中人,有些事情以前我没有告诉你。今天让你来,就是为了让你知道一些以前不知道的东西,我的底牌,我的抱负,我接下来的行动计划。”
杜如晦闻言神色一喜,知道自己算是进入到了王宇的核心圈了。
杜如晦知道王宇是阴后祝玉妍的徒弟,不过从来没有关注过。他是朝堂中人,一直谨守本分,他相信王宇也不想让他的背景太过复杂。所以以前对于王宇的一些江湖上的事情,他一无所知。
现如今,这种避嫌的举动终于收到了回报。
第九十五章 萧后
(感谢独白_300起点币的打赏,感谢梅利奥达斯688起点币的打赏,本来都已经冲到粉丝榜第一了,结果又被天魔爆回来了。感谢血手天魔688起点币的打赏,稳坐粉丝榜第一,同时成为本书第一个执事。嗯,以后会专门为天魔兄加更一章。)
============我是萌萌的分割线=======
能在正史中留名的杜如晦,自然有其过人之处。什么事情该干,什么事情不该干,杜如晦分的很清楚,王宇对他也很满意。
在这个武侠大世界里,杜如晦的价值被严重削弱了,但是杜如晦依然还是一个宰相之才。以杜如晦的才能和忠心,王宇已经决定将杜如晦拉进自己的核心圈了。
石之轩虽然是大宗师,但是年纪却比杜如晦大的多。而且石之轩不会一直当丞相,石之轩对丞相这个位置没有那么大兴趣,而王宇也不会让石之轩在丞相这个位置上一直干下去。
这种情况下,是有必要未雨绸缪的。杜如晦武功差了点,但才干过人,更重要的是忠心耿耿。
王宇将刘皇宝库内的密道和自己以后的一些执政打算透露给了杜如晦,杜如晦果然被震住了。密道还好,杜如晦还能接受。可是王宇的一些执政纲领,已经完全超出了现阶段杜如晦的理解范围。
杜如晦固然优秀,但思维却还是传统的文人思维,只不过较之普通文人,更为杀伐果断一点而已。而王宇的执政纲领,有些则是结合了后代的一些行为制定的,杜如晦一时间不能完全接受也是正常反应。不能奢望杜如晦像石之轩那样离经叛道。
半晌杜如晦才回过神来,不确定道:“陛下的意思是,放弃长安?”王宇虽然没有直接说,但是杜如晦已经从王宇的话中推断了出来王宇的打算。
王宇赞赏的看了一眼杜如晦,果然没让自己失望。王宇点点头,道:“我确实是这样打算的,有这条密道在,我们随时可以进来长安城。到时候不管是哪方面的势力接手长安,我们神兵天降,突然出现在长安城内,长安城唾手可得。所以,长安城在敌人手里,比在我自己手里更有意义。”
杜如晦眼神挣扎,内心不断的计算这其中的利弊。最后眼神坚定下来,沉声道:“可行。”
长安城何等重要,从汉朝开始就是全国的政治中心,首都之地。占据了这个地方,就相当于站在了正统上。可是如今王宇却要撤离长安城,这种决心和魄力,一般人是绝对没有的。
不过杜如晦不是一般人,在仔细衡量了之后,杜如晦发现,王宇的选择是正确的。长安城,现在就像一个棺材,王宇给接下来掌管长安城势力的人准备的棺材。就像王宇所说,现在的长安城,掌握在敌人手里比掌握在自己手里更有用。
石之轩也终于正视起杜如晦来。没想到杜如晦一介文人,居然有如此魄力。
“陛下,需要我做什么?”杜如晦问道。
“按照这个名单,联系那两成忠心的官员,告诉他们,接下来的行动一切都跟着我走,留待有用之身报效新朝,别傻到和敌人去拼命。至于那些递交了降书的人,”说到这儿,王宇冷笑一声,继续道:“老祖,这些人就交给你了。全部杀掉,一个不留”
“是。”杜如晦和葵花老祖答道。
“至于邪王,还需要你去会一会老朋友啊。”王宇看向石之轩。
“是赵德言吧。呵呵,一个手下败将罢了,被我吓的流落异国,哪里称得上老朋友。”石之轩不屑道。
王宇呵呵一笑,也不劝石之轩小心点。
赵德言肯定没有石之轩嘴里说出来的那么废,可是他和石之轩之间的差距确实是巨大的。石之轩对他表示不屑,也是正常的事情。
“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诸位,开始行动吧。三天之后,我们便正式撤离长安。老祖留下,我还有事情要问你。”
石之轩和杜如晦告退。葵花老祖把小玄子再次招呼过来,由他负责石之轩的饮食起居。
“老祖,我师傅和婠婠怎么样?”王宇问道。
“遵照陛下的吩咐,我给她们漏了点口风,现如今她们已经在洛阳了。”葵花老祖道。
“那就好。”王宇轻轻的舒了一口气。如果祝玉妍在长安,王宇还真担心祝玉妍一个按捺不住,就要找石之轩拼命。
“老祖,你也去处理那些官员吧。”王宇示意葵花老祖可以离开了。
“是,陛下。”葵花老祖行了一礼,便径自退下了。
王宇站在御书房外,稍稍停留了一会,便决定去见一个好久不见的人。
没有让人太监宫女引路,王宇屏退左右,独自一人来到了椒房宫。椒房宫,皇后居住地。当然,现如今,得称之为太后了。
椒房宫内,住的并不是王宇娘亲。王宇的亲生母亲王皇后,在生第四子王临的时候难产而死。两年之后,王莽立了现在的皇后——萧后。
萧后闺名美娘,人如其名,美艳异常。不过萧后却是难得是贤淑善良,温柔大方。嫁给王莽后,萧后一无所出。不过她对王宇几兄弟却非常好,不曾有过任何的龌蹉虐待。虽然王宇从小便常年在外,和萧后接触的不多,但是对萧后的印象却非常好。
萧后出身名门,知书达理。据说萧后出生后,有一位道家高人曾为萧后批命:母仪天下,命犯桃花。后一句有待验证,但前一句却已经被证实了。王莽对女色不敢兴趣,娶了萧后后便再没纳过嫔妃,所以偌大的后.宫,也只有萧后一人而已。
来到椒房宫,没有让宫女通报,王宇直接迈步而入。
“啊,陛下,你怎么来了?”椒房宫内,一个梨花带雨的美人看到王宇后,惊呼道。
这美人,自然就是萧后了。今天王莽驾崩,萧后得到消息,便屏退了宫女,在椒房宫内暗自垂泪。今年萧后才三十二岁,丈夫却已经死了,她又怎能不为自己的未来感到担忧呢。
“见过母后。”王宇施礼道。
萧后连忙用手帕擦干眼泪,强颜欢笑道:“陛下刚刚登基,怎么有空到我这里来?”
因为刚刚哭过的缘故,萧后脸上的妆有些被哭花了。然而萧后本是江南女子,那种楚楚可怜的风.情,却别有一番韵味。
第九十六章 涟漪
(感谢独白_200起点币的打赏,感谢天呀真难下咽588起点币的打赏,感谢ssdtyjt..200起点币的打赏)
王宇直勾勾的看着萧后,心中一动。这个母后,实在是漂亮的有些过分啊。
萧后被王宇看的俏脸发红,一双苍白的脸有了血色。她是一个成熟的妇人,从王宇的眼睛里她看到了一种熟悉的东西。
“陛下。”萧后再次喊了王宇一声。
王宇回过神来,知道自己刚才失态了。不过宫殿内就他们两人而已,王宇也无所谓,道:“我来看看母后,父皇刚刚过世,我怕母后伤心过度。”
事实上,王莽和萧后之间的年龄差距很大,又是二婚。若说二人之间产生了爱情,就连萧后都不相信。可是王莽在的时候,他毕竟是皇帝,萧后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如今王莽驾崩,萧后自动晋位太后,看似地位更加尊荣,但她和王宇并没有血缘关系,实际上却比原来的处境差多了。
“多谢陛下挂念,哀家还好。”萧后低头轻声道。
王宇上前一步,握住萧后的手,郑重道:“母后,父皇已经驾崩了,我娘亲在生四弟的时候也难产而死。从今往后,我就只有你一个亲人了。母后放心,以后,我会负起责任来的。父皇未尽的事业,我会替他完成的。”
萧后挣扎一下,王宇的手却纹丝不动。萧后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深宫女子罢了,如何能挣脱的了王宇。
“那就多谢陛下了,以后还要请陛下多多关照。”萧后挣扎无果,只能应声道。不过内心却波澜起伏。负起责任来,父皇未尽的事业,怎么听着都话里有话啊。
宫廷内部,是天底下最容易发生龌.蹉事情的场所之一。后世曾经有汉脏唐乱这一说,唐朝是因为李治给李世民戴了绿帽子和李隆基抢了自己儿媳妇而艳名传千古,可是汉朝比之唐朝却也丝毫不差。
萧后身为皇后,久居深宫,并不是无知妇孺。她知书达理,对汉朝的宫廷事件了如指掌,深深的明白这个光鲜亮丽的皇宫背后,曾经发生过多少寡鲜廉耻的事情。
然而,萧后更加明白,在深宫之中,面对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皇帝,和皇帝打好关系有多么的重要。虽然萧后和王宇本身相处的不错,多年来二人没有产生过矛盾。然而萧后在王宇面前,又岂能真的摆出母后的架子。
毕竟不是亲生的,而且萧后也只比王宇大了十四岁而已。
所以,萧后明明感觉到了王宇的话里有话,却没有拒绝王宇的关照。王莽是她的过去,而王宇,则是她现在和未来的保障。无论如何,她不能也不敢得罪王宇。执掌后.宫十几年,萧后对这一点知道的很清楚。
王宇听到萧后如此说,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母后,我今日来还有一件事情要告诉你。”
“什么事情。”
“来,先坐下再说,母后不是习武之人,今天怕是伤心过度,没有力气了。我扶着你,来。”王宇牵引着萧后,坐到了她的榻上。
“陛下,可以说了吧?”萧后问道。她没有想到王宇竟然直接坐在了她的榻上。一时间有些心乱如麻,不知道一会该如何是好。
王宇轻轻一笑,也没有过分逼迫萧后,轻声道:“母后,三日后我们要去洛阳了,你收拾一下行李,带几个信得过的人就行了。其他人不用通知。”
“离开长安,去洛阳?长安城守不住了吗?”萧后惊惶道。虽然她很聪明甚至可以说睿智,但是并不擅长对天下局势的把握。长安是萧后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乍一听说要离开,这种反应其实并不奇怪。
王宇摇摇头,道:“如果死守,还是能守住的。不过那没有意义,我不想守了。母后,这是军事上的战略部署,跟你说了你也不懂。你放心就好了,我肯定会保护好你的。除非我遭遇不测,不然你一定平安无事。”
萧后闻言沉默。虽然不想离开,可是她知道没有选择的余地。不过还好,王宇没有打算抛弃她。日后,也只能依靠这个男人了。
“陛下,我听你的。”萧后点了点头,有点不舍道。
“放心,母后,不会太久,这个地方还会属于你。我发誓。”王宇重新握住萧后的柔荑,郑重道。
属于王宇的东西,不是那么好拿的。下一次见面,王宇有信心让敌人连本带利的还回来。
“陛下用不着这样,天下局势瞬息万变,这里说到底也只是一座宫殿罢了。陛下在的地方,才是我的家。在家从父,出嫁从夫,父死从子。这是先圣曾经说过的。我身为太后,自然要做出表率。”萧后道。只是不知道,是不是给自己的顺从找借口。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这是“三从四德”中的“三从”。终究是一个封建父系社会,女人的地位远低于男人,身为女人,必须要忍受这些无奈。对此,萧后早就有了觉悟。
“母后,没有必要活的这么累。我这人,是比较不讲规矩的。父皇虽然死了,我还是希望母后能够幸福。以后的日子,母后有什么爱好,都可以去做。我有空的话,也会陪母后到宫外去走走。不要让规矩束缚住自己,人这一辈子,是为自己活的,开心快乐最重要。世人的眼光,无需太过在意。”王宇有点怜惜的说道。
说起来,萧后是一个合格的皇后,做事公允,母仪天下。虽然没有诞下皇子,然而身为后母,对前任皇后的儿子却视若亲子。葵花老祖告诉过王宇,王莽处死自己几个弟弟的时候,满朝文武无一敢求情,反倒是萧后挺身而出,仗义执言。
后妈做到这个份上,仁至义尽。王宇已经不能有太多要求。不过萧后这样做,固然为人称道,可是自己真的幸福吗?这个问题,除了萧后,谁也不知道答案。
只是这么多年,王宇从来没有发现过萧后有什么爱好。
说到底,萧后现在也只是一个可怜的寡.妇而已。王宇不是一个同情心泛滥的人,但萧后的身份,却无可抑制的让王宇内心升起一丝怜意,以及……
“母后,父皇刚刚驾崩,我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先不陪母后了,今天就先告辞了。”王宇失神过后,出言告辞。
现在,不是想其他事情的时候。王莽刚刚驾崩,王宇刚刚继位,城外兵临城下,有太多的事情需要王宇处理,不能分心。
看着王宇匆匆离去的身影,萧后眼神迷离,不知道在想什么。
半晌后,萧后来到梳妆台前,打量着镜子里的自己,凤冠霞帔,肌肤白嫩。姣好的面容,最美的年华。宛如一朵盛放的玫瑰。
“就这样谢幕,真是太可惜了。”萧后喃喃自语,心底没有了悲伤,却闪过一丝涟漪,在心湖震荡。
第九十七章 借你人头一用
(感谢独白_588起点币的打赏,这月独白是打赏最多的了。感谢梅利奥达斯300起点币的打赏,在成为本书第二位执事的同时,超过天魔兄,成为本书粉丝榜第一了。鞠躬感谢)
王宇离开椒房宫,看着阴暗的天空,露出一丝爽朗的笑容。
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意间,又发现了一片特殊的风景。只不过萧后身份特殊,王宇纵然特立独行,但也不想成为千夫所指。而且,现在确实不是个好时候。
没关系,是我的终究是我的,跑不了的。王宇内心暗自道。
接下来的一天,长安城哭声震天,但王宇却丝毫不为不动。
外界,血流成河,葵花老祖没有丝毫的心慈手软,忠实的执行着王宇的命令。通敌叛国之人,杀无赦。
血水染红了围绕长安城的护城河,尸体更是堆积如山,垒成了一个个小城堡。
长安城外,李世民、阳顶天都脸色铁青的看着这一幕。特别是李世民,本来都已经三方协商好了,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之后,长安被攻下之后归李唐。这些官员也大多都是投降的李唐,可现如今,王宇将他们全部杀了。
“没想到,王宇的性格如此刚烈。”行军大帐内,阳顶天叹道。
王宇并没有隐瞒王莽的死讯,因为王宇就没有打算死守,自然不在乎影响军心。不过王宇没有想到的是,王莽的死讯传出后,军中的确有些骚动不安。但在王宇对那些投降派举起屠刀时,守城的士兵却多了一股同仇敌忾、壮烈赴死的情怀。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将士们的文化程度比之那些文臣要差很多,但是他们的坚持,他们的忠贞,却不是那些文官能够比拟的。
王宇很庆幸,新朝的军队还没有完全腐化。在乱世中,军队始终是最重要的。王宇坚信这一点。
“教主,不一定是那小子的主意。别忘了,石之轩还在他身边为他出谋划策。”阳顶天旁边,一个脸色煞白、没有丝毫血色的中年人出声道,正是被石之轩追杀的韦一笑。
阳顶天看着韦一笑的模样,内心暗自摇头。韦一笑练武出现了问题,寒毒附体,需要一门至阳神功才能化解。然而明教上下,无一人擅长至阳神功,所有韦一笑这么多年来只能过着人不人鬼不鬼的吸血生活。本来这样也还好,毕竟这么多年都过来了,不管是明教诸人还是韦一笑自己,也都已经习惯了。可是这一次,韦一笑却栽了。
石之轩虽然没有杀了韦一笑,但是却在追杀过程中,给了韦一笑一掌。石之轩的武功,份属阴寒一脉,内蕴生死二气。这无异于使韦一笑本就糟糕的身体雪上加霜。石之轩内气诡异,如同跗骨之蛆一样在韦一笑体内乱窜。
以阳顶天之能也不能减缓这种情况,现如今的韦一笑,功力大减,已然半死不活。阳顶天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明教第一神医——“蝶谷医仙”胡青牛身上。
“蝠王,石之轩真的如传闻中的那般厉害?”却是杨逍忍不住问道。
韦一笑心有余悸的点点头,道:“石之轩比传闻中还要恐怖。甚至,我感觉教主也不一定是他的对手。”韦一笑身为四大护教法王之一,武功见识自然非常人可比。他既然这么说了,就证明石之轩的恐怖传闻并无夸大之处。
阳顶天点点头,道:“若是乾坤大挪移不突破的话,我的确没有战胜石之轩的把握。蝠王轻功震世,以我现在的功力,固然可以自保无虞。但若是蝠王一心想逃,我是万万追不上的。没想到石之轩居然还能重伤蝠王,光是轻功一向就强过我太多。”
杨逍默然,收起了那份小看天下英雄的心思。几年前,他曾经游历中原,基本没遇上什么像样的对手。甚至,一向自诩风.流的他,还用强上了一个峨眉派的女子。
峨眉派掌门灭绝师太万里追杀于他,他却毫发无伤。从那以后,他就有点小觑天下英雄的意思。可是如今韦一笑的遭遇让他明白了,中原,不全是灭绝之流的人物。对于韦一笑,杨逍从来不敢小视,甚至认为他是明教最具威胁性的一个人。最起码,明教上下,无一人能够制得住轻功全开状态下的韦一笑。
“蝠王,范右使去哪了?”阳顶天问道,杨逍也关心的看向韦一笑。杨逍和范遥人称“逍遥二仙”,私交甚好。
韦一笑摇摇头,有点担心道:“当日我被石之轩识破,便直接遁走,石之轩来追杀我。范右使停在原地和王宇周旋。按说以范右使的武功,对付王宇应该不成问题。可是现如今王宇在长安城内,范右使却至今不见踪影,我也觉得奇怪。”
阳顶天眉头一皱,有种不祥的预感。不过他却强忍自己不去想。
“范右使武功高强,肯定会平安无事的。”阳顶天也不知道是在安慰别人还是在安慰自己。
……
同时,李世民也在帐中打开了一封加急传书。
看罢,李世民揉了揉太阳||穴,对左右道:“哎,大哥见我围城多日,始终按兵不动,主动向父皇自荐,愿意领兵攻打长安。”
“看来不能等了。”李世民坐下,左起第一个座位上坐着的一个微胖青年皱眉道。此人正是李世民的第一心腹兼大舅子长孙无忌。
“辅机说的是,不能再等了。哎,大敌当前,我却还要和大哥争权夺利,这个天策上将,还真的是一个烫手山芋。”李世民摇摇头,颇有些苦恼道。然而若是让李世民放弃天策上将的职位,他肯定是不肯的。这种话,听听就行了,没有必要当真。长孙无忌就是这样,所以他只是微微一笑。
李世民派人向阳顶天和金国领兵的赵王完颜洪烈通气一声,约好明日攻城,不再给王宇苟延残喘的机会。
第三日,三方联军陈兵待发,王宇却主动大开城门,没有理会李唐和明教的联军,反而率领军队,来到了金国的阵前。
“不知金国国师赵德言可在?”王宇朗声道。
“赵某在此。”对面传来了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话音刚落,赵德言已经立于金国阵前,一眼看去,渊渟岳峙,宗师风范十足。
“找赵某何事?”
王宇笑了:“借你人头一用。”
第九十八章 不死七幻
(感谢血手天魔200起点币的打赏,重新回到粉丝榜第一)
“借你人头一用。”听到王宇如此说,赵德言仰天大笑:“赵某大好头颅在此,只不过陛下,你有这个能力拿走吗?就算是阴后亲至,恐怕都没有这个把握。”
赵德言是知道王宇和祝玉妍的关系的,只是以为王宇此举是祝( 武侠世界大拯救 http://www.xlawen.org/kan/5155/ )
不过这句话耗尽了王莽的最后一丝精力,也或许是王莽吊着一口气,就为了等王宇来。在完成交接后,王莽的手无力的下垂,就此逝去。
王莽,薨。
第九十三章 大鹏一日同风起
(感谢血手天魔200起点币的打赏,感谢独白_588起点币的打赏,感谢梅利奥达斯500起点币的打赏,全是粉丝榜前5的老朋友啊,鞠躬感谢)
毕竟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和王宇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了,王莽真的死在了王宇面前,王宇也感到一阵神伤,终于留下了真诚的泪水。
在周围大臣的劝慰下,王宇停止了哭泣。当务之急,还是要做好皇位交接工作。兵临城下,一个不小心就会成为亡国之君。
好在王宇是新朝唯一的合法继承人,而且王莽刚才在众目睽睽之下还亲口确认了王宇继位的事情,众大臣都没有什么意见。王宇登上皇位也只是顺理成章而已。
传位圣旨在葵花老祖那里。以前葵花老祖直属于王宇,只是统管东宫的一切事物,在整个皇宫内其实权柄不大,按说根本没有资格保管传位诏书的。不过一来葵花老祖是王宇的人,一朝天子一朝臣。二来则是在王莽病危之际,若不是葵花老祖挺深而出,用深厚的内力护住王莽的心脉,吊着王莽的一口气,恐怕王莽早就不行了。
葵花老祖只是担心王宇还没有回来,王莽现在若是死了会引起很多麻烦,对王莽却没有什么忠心。不过他当然不会表现出来。这一段时间来,葵花老祖尽心尽力的救治王莽,赢得了王莽和绝大多数朝臣的信任,所以才能保管传位诏书。
“殿下,国不可一日无君,先皇殡天固然悲伤,还望殿下振作,带领新朝子民抗击外敌,振奋人心。”一个中年文士走到王宇身前,躬身道。
王宇抬头看了中年文士一眼,认出了此人。这人名为杜如晦,本来在新朝内部是一个七品小官。杜如晦父亲杜果本来是汉朝的一州刺史,王莽篡汉后便辞官不做,不过杜如晦却留了下来,因为他觉得王莽的新政非常的有意思。
可惜他虽然自负才华,但官场等阶森严,想要一展抱负又岂是那么容易的。在新朝呆了两年,杜如晦本已经心灰意冷,想要另寻明主,却被王宇无意中发现了。杜如晦啊,房谋杜断的杜如晦,王宇自然不会不知道,果断将他收为帐下。这几年来,在王宇的特意照顾下,也是杜如晦本身确实有才华,杜如晦现如今已经是礼部侍郎了。
杜如晦自己也当然清楚他是**。不过这也没什么不好的,从龙之功向来便是作为臣子的最高功劳。虽然对于国家而言比不上开疆扩土,可是对于一个皇帝来说,从龙之臣在他心里的地位却还要高于开疆之臣。一个是心腹,一个是能臣。这两种对于皇帝来说都很重要。若是既是心腹也是能臣,那他离封侯拜相也就不远了。
而杜如晦,毫无疑问就是现阶段王宇的心腹能臣。有些话,王宇不方便说,杜如晦便要代劳。这是一个优秀的臣子必须要做到的。比如现在,王莽刚刚仙去,尸骨未寒。王宇肯定不能表现的对龙椅太过急切。然而形式千钧一发,王宇需要马上登上皇位。这个时候,就需要他出面了。
其他大臣也不是不知道这是从龙之功,可是他们却不敢抢。实在是王宇太神秘了,虽然身为新朝太子,可是和众大臣却鲜少有什么交流。众大臣对他都非常陌生,不清楚王宇的性子,更不明白王宇对王莽的感情。而且现在李唐、明教、金国三方兵临城下,新朝能否安在还是一个未知之数,这种从龙之功不要也罢。
长安城若被攻破,王宇是肯定没有好下场,可是对于他们这些大臣来说,却还可以另寻他处。不要怀疑这些大臣的节操,自古以来,从来不缺少慷慨赴死之勇士忠臣,但见风使舵的骑墙派无疑更多。
所以他们才没有和杜如晦抢这个功劳。不过既然杜如晦已经开口了,他们当然也不能当做没听到。纷纷出列请求王宇登基。
按照祖制,王宇和众大臣三请三让后,王宇才“勉为其难”的接过传位诏书,升级为皇帝。同时王宇表示,这次一切从简,父皇刚刚驾崩,而且还有外敌入侵。待击退外敌,再补办一个正式的仪式。王莽的遗体暂时也先不处理,先用秘术保存好,一切都等到击退外敌再说。
不过,王宇却没有告诉众大臣,在长安城,怕是没有这个机会了。王宇已经决定撤离长安了,长安城现在就是一座大墓,一座王宇给李唐准备的大墓。等到时机成熟,王宇就会来扣上棺材盖,将李唐彻底埋在墓中。
有鉴于此,王莽的尸体当然不能随意处理了。虽然对王莽没有什么父子之情,可是在天下人眼中,王莽是王宇的亲生父亲。将王莽葬在长安城附近,就是给李唐明教他们掘墓的机会啊。被敌人挖了祖宗坟,怎么看都是一件令人脸面无光的事情。王宇自然不会给敌人这个机会。
葵花老祖宣读了传位诏书,没有任何疑问和意外,王宇是唯一的继承人。王宇接过传位诏书,对葵花老祖道:“这段时间,辛苦老祖了。”
“以后就好了。”葵花老祖疲惫道。这段时间一直以内力为王莽续命,饶是以葵花老祖的大宗师修为也有些吃不消。所幸,如今王宇回来了,付出总是值得的。
同时葵花老祖还对石之轩点头示意。同为大宗师,互相之间的气机感应是很明显的。葵花老祖当然不会发现不了石之轩。
石之轩点头回礼,他虽然自傲可是也分人。面对葵花老祖,石之轩也没有必胜的把握。而且以后肯定都是自己人,石之轩当然不会将关系弄僵。
同时,石之轩再次为王宇所掌握的实力震惊。天下人都不知道,王宇居然不声不响的早就收服了一个大宗师为之效力了。而且这还只是石之轩刚刚发现的,看来王宇也不准备让葵花老祖隐藏在幕后了。那没有浮现在明面上的势力,王宇还掌握了多少。这是石之轩在思考的问题。
王宇吩咐宫人将王莽的遗体保存好,在众大臣的簇拥下离开了王莽的寝宫,来到了新朝的政治中心——未央宫。新朝的每次朝议,都是在这里举行的。
王宇在宫女的服侍下换上龙袍,迈步走到了大殿之上,抚摸了一下冰凉的龙椅,内心心潮起伏。
坐到龙椅之上,居高临下,众大臣山呼万岁。王宇却没有看向他们,反而目光看向了大殿之外的无尽苍穹。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第九十四章 杀
(感谢独白_100起点币的打赏)
第一次正式朝会,王宇取消了大多数繁文缛节,也没有改变现如今朝堂的格局。除了把葵花老祖封为大内总管之外,其他没有任何人事任命。
现在,还不到摊牌的时候。
朝会后,王宇让杜如晦留了下来,然后和葵花老祖一道,去了御书房。石之轩负手而立,已经在那等着了。
“都坐。”王宇走到主位上,对三人示意。
三人坐定后,王宇双手一拍,道:“好了,在座的三位,都是我日后倚为朝堂栋梁的心腹。今天开门见山,我要和你们商量一下接下来的事情。”
三人没有做声,这是应有之意。不过杜如晦看着石之轩有点奇怪,不知道这个气度潇洒风采卓然的中年人是什么来头,以前在朝堂上从来没见过。
“好了,我先介绍一下,这位你们都认识,喊他老祖就好了,他的年龄比你们都大。这位是杜如晦,字克明,叫他克明就好了。说起来,你们三人还真是克明最小。至于这一位……”介绍道石之轩,王宇停顿了一下,然后道:“这一位,叫石之轩。虽然没有进过朝堂,可是老祖和克明应该不会陌生吧。”
“邪王?”杜如晦惊叫一声。石之轩确实不曾进过朝堂,然而有一些人,他不在江湖,天下却始终流传着他们的传说。石之轩,无疑便是这样一个名动天下的人。
葵花老祖只是双眼一眯,便恢复平静,道:“原来是邪王当面,久仰了。”葵花老祖到不是很奇怪,有这个风采和武功的,放眼天下也找不出几个人,葵花老祖心底早有猜测。
“正是石某,两位有礼了。”石之轩也不倨傲,朝堂和江湖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石之轩早就有这个觉悟了,所以进入角色很快,将自己的桀骜不驯埋藏到骨子里,不轻易示人。
王宇暗中点头,原著中石之轩化身裴矩,在隋朝内部就混的如鱼得水,不是没有原因的。而且石之轩身为杀手之王,融入环境是基本功,完全不需要担心。
“老祖,将我临走时让你注意观察搜集到的资料给我们三个人一份。”王宇吩咐道。
葵花老祖点头,挥手让门外的小玄子过来,耳语几句。小玄子就走出了御书房。盏茶时间后,小玄子带来三个写满人名的纸张,分别给了王宇石之轩杜如晦三人,然后躬身退下。
王宇从上到下,仔细浏览了一遍。越看笑容越冷,眼睛里冒出了杀气。
“触目惊心,我虽然早就知道有这种情况,却不知道有这么多人。”杜如晦倒吸了一口凉气。
不怪杜如晦大惊小怪,实在是纸张上写的太过惊人。不夸张的说,几乎决定了新朝的未来。
当日祝玉妍告诉王宇,李唐、明教和金国准备合谋攻打长安,王宇便上了心。南下之前,给葵花老祖下了命令,让他注意长安城内的高官显贵的动作。
不能怪王宇多想,三方联合,势力远超新朝。国之将亡,一定会有人生出二心,准备卖主求荣。
王宇没有猜错,现如今葵花老祖证实的情况,说明了王宇不只没有猜错,反而猜的太保守了。
王宇知道原本历史上,曹操和袁绍在官渡进行大战。曹操战胜袁绍后,缴获了一**袋自己手下写给袁绍的信,全是降书。现在新朝的情况,和原本历史上的情况,惊人的相似。
按照葵花老祖的调查,接近八成的人都偷偷的给城外的势力写信投诚,整个新朝朝堂,只有两成大臣,才是真正的忠肝义胆,准备誓死守城。
杜如晦说的不错,触目惊心。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可是,这代价太大了。
王宇几乎按捺不住心中的杀意。王宇知道历史上曹操根本就没看那一麻袋信,当着手下众大臣的面,将那一麻袋信全烧了。这是一个聪明的做法,也是一个大气的做法。非雄主不能为。曹操一把火,烧掉了那一麻袋信,也获得了手下的拥戴。
可是此一时彼一时,两者不能一概而论。当时的曹操是战胜方,他已经是天下最大势力的首领,所以他有资格大度。可是现在王宇并没有战胜敌人,在王宇的计划中也没有准备打败敌人,所以对于这件事情的反应,也注定了不会一样。
石之轩看着信纸最上方的名字,新朝丞相,无声一笑。真是想睡觉就有人来送枕头。王宇准备让石之轩当丞相,肯定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遭到很多大臣的反对,说不定就会引起内乱。可是现在,他们自己将把柄送了过来,生死全在王宇手里。简直是给他铺平了上位的道路。
石之轩看着王宇杀气森然的双眼,嘴角扯出一抹笑容,道:“陛下,你准备怎么做?”身为臣子,必须要有臣子的觉悟。王宇给了石之轩尊重和地位,石之轩必然要报之以李,已然已经称呼王宇为陛下了。
王宇和石之轩对视一眼,均明白了对方眼中的杀意。王宇露出一丝冷酷的笑容,道:“卖主求荣者,杀无赦。”
杜如晦眉头一皱,道:“殿下,他们固然该死。可是法不责众,人实在是太多了。杀了他们,会引起很多人的反弹。”杜如晦倒是不忌讳杀人,王宇把杜如晦引为心腹,就是因为杜如晦敢想敢做。房谋杜断,杜如晦向来就是一个决断的人。只不过,这次的事情在他看来,杀人的话影响太大,结果殊难预料。王宇如今刚刚继位,立足未稳,完全可以秋后算账。
“克明,你不是江湖中人,有些事情以前我没有告诉你。今天让你来,就是为了让你知道一些以前不知道的东西,我的底牌,我的抱负,我接下来的行动计划。”
杜如晦闻言神色一喜,知道自己算是进入到了王宇的核心圈了。
杜如晦知道王宇是阴后祝玉妍的徒弟,不过从来没有关注过。他是朝堂中人,一直谨守本分,他相信王宇也不想让他的背景太过复杂。所以以前对于王宇的一些江湖上的事情,他一无所知。
现如今,这种避嫌的举动终于收到了回报。
第九十五章 萧后
(感谢独白_300起点币的打赏,感谢梅利奥达斯688起点币的打赏,本来都已经冲到粉丝榜第一了,结果又被天魔爆回来了。感谢血手天魔688起点币的打赏,稳坐粉丝榜第一,同时成为本书第一个执事。嗯,以后会专门为天魔兄加更一章。)
============我是萌萌的分割线=======
能在正史中留名的杜如晦,自然有其过人之处。什么事情该干,什么事情不该干,杜如晦分的很清楚,王宇对他也很满意。
在这个武侠大世界里,杜如晦的价值被严重削弱了,但是杜如晦依然还是一个宰相之才。以杜如晦的才能和忠心,王宇已经决定将杜如晦拉进自己的核心圈了。
石之轩虽然是大宗师,但是年纪却比杜如晦大的多。而且石之轩不会一直当丞相,石之轩对丞相这个位置没有那么大兴趣,而王宇也不会让石之轩在丞相这个位置上一直干下去。
这种情况下,是有必要未雨绸缪的。杜如晦武功差了点,但才干过人,更重要的是忠心耿耿。
王宇将刘皇宝库内的密道和自己以后的一些执政打算透露给了杜如晦,杜如晦果然被震住了。密道还好,杜如晦还能接受。可是王宇的一些执政纲领,已经完全超出了现阶段杜如晦的理解范围。
杜如晦固然优秀,但思维却还是传统的文人思维,只不过较之普通文人,更为杀伐果断一点而已。而王宇的执政纲领,有些则是结合了后代的一些行为制定的,杜如晦一时间不能完全接受也是正常反应。不能奢望杜如晦像石之轩那样离经叛道。
半晌杜如晦才回过神来,不确定道:“陛下的意思是,放弃长安?”王宇虽然没有直接说,但是杜如晦已经从王宇的话中推断了出来王宇的打算。
王宇赞赏的看了一眼杜如晦,果然没让自己失望。王宇点点头,道:“我确实是这样打算的,有这条密道在,我们随时可以进来长安城。到时候不管是哪方面的势力接手长安,我们神兵天降,突然出现在长安城内,长安城唾手可得。所以,长安城在敌人手里,比在我自己手里更有意义。”
杜如晦眼神挣扎,内心不断的计算这其中的利弊。最后眼神坚定下来,沉声道:“可行。”
长安城何等重要,从汉朝开始就是全国的政治中心,首都之地。占据了这个地方,就相当于站在了正统上。可是如今王宇却要撤离长安城,这种决心和魄力,一般人是绝对没有的。
不过杜如晦不是一般人,在仔细衡量了之后,杜如晦发现,王宇的选择是正确的。长安城,现在就像一个棺材,王宇给接下来掌管长安城势力的人准备的棺材。就像王宇所说,现在的长安城,掌握在敌人手里比掌握在自己手里更有用。
石之轩也终于正视起杜如晦来。没想到杜如晦一介文人,居然有如此魄力。
“陛下,需要我做什么?”杜如晦问道。
“按照这个名单,联系那两成忠心的官员,告诉他们,接下来的行动一切都跟着我走,留待有用之身报效新朝,别傻到和敌人去拼命。至于那些递交了降书的人,”说到这儿,王宇冷笑一声,继续道:“老祖,这些人就交给你了。全部杀掉,一个不留”
“是。”杜如晦和葵花老祖答道。
“至于邪王,还需要你去会一会老朋友啊。”王宇看向石之轩。
“是赵德言吧。呵呵,一个手下败将罢了,被我吓的流落异国,哪里称得上老朋友。”石之轩不屑道。
王宇呵呵一笑,也不劝石之轩小心点。
赵德言肯定没有石之轩嘴里说出来的那么废,可是他和石之轩之间的差距确实是巨大的。石之轩对他表示不屑,也是正常的事情。
“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诸位,开始行动吧。三天之后,我们便正式撤离长安。老祖留下,我还有事情要问你。”
石之轩和杜如晦告退。葵花老祖把小玄子再次招呼过来,由他负责石之轩的饮食起居。
“老祖,我师傅和婠婠怎么样?”王宇问道。
“遵照陛下的吩咐,我给她们漏了点口风,现如今她们已经在洛阳了。”葵花老祖道。
“那就好。”王宇轻轻的舒了一口气。如果祝玉妍在长安,王宇还真担心祝玉妍一个按捺不住,就要找石之轩拼命。
“老祖,你也去处理那些官员吧。”王宇示意葵花老祖可以离开了。
“是,陛下。”葵花老祖行了一礼,便径自退下了。
王宇站在御书房外,稍稍停留了一会,便决定去见一个好久不见的人。
没有让人太监宫女引路,王宇屏退左右,独自一人来到了椒房宫。椒房宫,皇后居住地。当然,现如今,得称之为太后了。
椒房宫内,住的并不是王宇娘亲。王宇的亲生母亲王皇后,在生第四子王临的时候难产而死。两年之后,王莽立了现在的皇后——萧后。
萧后闺名美娘,人如其名,美艳异常。不过萧后却是难得是贤淑善良,温柔大方。嫁给王莽后,萧后一无所出。不过她对王宇几兄弟却非常好,不曾有过任何的龌蹉虐待。虽然王宇从小便常年在外,和萧后接触的不多,但是对萧后的印象却非常好。
萧后出身名门,知书达理。据说萧后出生后,有一位道家高人曾为萧后批命:母仪天下,命犯桃花。后一句有待验证,但前一句却已经被证实了。王莽对女色不敢兴趣,娶了萧后后便再没纳过嫔妃,所以偌大的后.宫,也只有萧后一人而已。
来到椒房宫,没有让宫女通报,王宇直接迈步而入。
“啊,陛下,你怎么来了?”椒房宫内,一个梨花带雨的美人看到王宇后,惊呼道。
这美人,自然就是萧后了。今天王莽驾崩,萧后得到消息,便屏退了宫女,在椒房宫内暗自垂泪。今年萧后才三十二岁,丈夫却已经死了,她又怎能不为自己的未来感到担忧呢。
“见过母后。”王宇施礼道。
萧后连忙用手帕擦干眼泪,强颜欢笑道:“陛下刚刚登基,怎么有空到我这里来?”
因为刚刚哭过的缘故,萧后脸上的妆有些被哭花了。然而萧后本是江南女子,那种楚楚可怜的风.情,却别有一番韵味。
第九十六章 涟漪
(感谢独白_200起点币的打赏,感谢天呀真难下咽588起点币的打赏,感谢ssdtyjt..200起点币的打赏)
王宇直勾勾的看着萧后,心中一动。这个母后,实在是漂亮的有些过分啊。
萧后被王宇看的俏脸发红,一双苍白的脸有了血色。她是一个成熟的妇人,从王宇的眼睛里她看到了一种熟悉的东西。
“陛下。”萧后再次喊了王宇一声。
王宇回过神来,知道自己刚才失态了。不过宫殿内就他们两人而已,王宇也无所谓,道:“我来看看母后,父皇刚刚过世,我怕母后伤心过度。”
事实上,王莽和萧后之间的年龄差距很大,又是二婚。若说二人之间产生了爱情,就连萧后都不相信。可是王莽在的时候,他毕竟是皇帝,萧后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如今王莽驾崩,萧后自动晋位太后,看似地位更加尊荣,但她和王宇并没有血缘关系,实际上却比原来的处境差多了。
“多谢陛下挂念,哀家还好。”萧后低头轻声道。
王宇上前一步,握住萧后的手,郑重道:“母后,父皇已经驾崩了,我娘亲在生四弟的时候也难产而死。从今往后,我就只有你一个亲人了。母后放心,以后,我会负起责任来的。父皇未尽的事业,我会替他完成的。”
萧后挣扎一下,王宇的手却纹丝不动。萧后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深宫女子罢了,如何能挣脱的了王宇。
“那就多谢陛下了,以后还要请陛下多多关照。”萧后挣扎无果,只能应声道。不过内心却波澜起伏。负起责任来,父皇未尽的事业,怎么听着都话里有话啊。
宫廷内部,是天底下最容易发生龌.蹉事情的场所之一。后世曾经有汉脏唐乱这一说,唐朝是因为李治给李世民戴了绿帽子和李隆基抢了自己儿媳妇而艳名传千古,可是汉朝比之唐朝却也丝毫不差。
萧后身为皇后,久居深宫,并不是无知妇孺。她知书达理,对汉朝的宫廷事件了如指掌,深深的明白这个光鲜亮丽的皇宫背后,曾经发生过多少寡鲜廉耻的事情。
然而,萧后更加明白,在深宫之中,面对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皇帝,和皇帝打好关系有多么的重要。虽然萧后和王宇本身相处的不错,多年来二人没有产生过矛盾。然而萧后在王宇面前,又岂能真的摆出母后的架子。
毕竟不是亲生的,而且萧后也只比王宇大了十四岁而已。
所以,萧后明明感觉到了王宇的话里有话,却没有拒绝王宇的关照。王莽是她的过去,而王宇,则是她现在和未来的保障。无论如何,她不能也不敢得罪王宇。执掌后.宫十几年,萧后对这一点知道的很清楚。
王宇听到萧后如此说,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母后,我今日来还有一件事情要告诉你。”
“什么事情。”
“来,先坐下再说,母后不是习武之人,今天怕是伤心过度,没有力气了。我扶着你,来。”王宇牵引着萧后,坐到了她的榻上。
“陛下,可以说了吧?”萧后问道。她没有想到王宇竟然直接坐在了她的榻上。一时间有些心乱如麻,不知道一会该如何是好。
王宇轻轻一笑,也没有过分逼迫萧后,轻声道:“母后,三日后我们要去洛阳了,你收拾一下行李,带几个信得过的人就行了。其他人不用通知。”
“离开长安,去洛阳?长安城守不住了吗?”萧后惊惶道。虽然她很聪明甚至可以说睿智,但是并不擅长对天下局势的把握。长安是萧后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乍一听说要离开,这种反应其实并不奇怪。
王宇摇摇头,道:“如果死守,还是能守住的。不过那没有意义,我不想守了。母后,这是军事上的战略部署,跟你说了你也不懂。你放心就好了,我肯定会保护好你的。除非我遭遇不测,不然你一定平安无事。”
萧后闻言沉默。虽然不想离开,可是她知道没有选择的余地。不过还好,王宇没有打算抛弃她。日后,也只能依靠这个男人了。
“陛下,我听你的。”萧后点了点头,有点不舍道。
“放心,母后,不会太久,这个地方还会属于你。我发誓。”王宇重新握住萧后的柔荑,郑重道。
属于王宇的东西,不是那么好拿的。下一次见面,王宇有信心让敌人连本带利的还回来。
“陛下用不着这样,天下局势瞬息万变,这里说到底也只是一座宫殿罢了。陛下在的地方,才是我的家。在家从父,出嫁从夫,父死从子。这是先圣曾经说过的。我身为太后,自然要做出表率。”萧后道。只是不知道,是不是给自己的顺从找借口。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这是“三从四德”中的“三从”。终究是一个封建父系社会,女人的地位远低于男人,身为女人,必须要忍受这些无奈。对此,萧后早就有了觉悟。
“母后,没有必要活的这么累。我这人,是比较不讲规矩的。父皇虽然死了,我还是希望母后能够幸福。以后的日子,母后有什么爱好,都可以去做。我有空的话,也会陪母后到宫外去走走。不要让规矩束缚住自己,人这一辈子,是为自己活的,开心快乐最重要。世人的眼光,无需太过在意。”王宇有点怜惜的说道。
说起来,萧后是一个合格的皇后,做事公允,母仪天下。虽然没有诞下皇子,然而身为后母,对前任皇后的儿子却视若亲子。葵花老祖告诉过王宇,王莽处死自己几个弟弟的时候,满朝文武无一敢求情,反倒是萧后挺身而出,仗义执言。
后妈做到这个份上,仁至义尽。王宇已经不能有太多要求。不过萧后这样做,固然为人称道,可是自己真的幸福吗?这个问题,除了萧后,谁也不知道答案。
只是这么多年,王宇从来没有发现过萧后有什么爱好。
说到底,萧后现在也只是一个可怜的寡.妇而已。王宇不是一个同情心泛滥的人,但萧后的身份,却无可抑制的让王宇内心升起一丝怜意,以及……
“母后,父皇刚刚驾崩,我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先不陪母后了,今天就先告辞了。”王宇失神过后,出言告辞。
现在,不是想其他事情的时候。王莽刚刚驾崩,王宇刚刚继位,城外兵临城下,有太多的事情需要王宇处理,不能分心。
看着王宇匆匆离去的身影,萧后眼神迷离,不知道在想什么。
半晌后,萧后来到梳妆台前,打量着镜子里的自己,凤冠霞帔,肌肤白嫩。姣好的面容,最美的年华。宛如一朵盛放的玫瑰。
“就这样谢幕,真是太可惜了。”萧后喃喃自语,心底没有了悲伤,却闪过一丝涟漪,在心湖震荡。
第九十七章 借你人头一用
(感谢独白_588起点币的打赏,这月独白是打赏最多的了。感谢梅利奥达斯300起点币的打赏,在成为本书第二位执事的同时,超过天魔兄,成为本书粉丝榜第一了。鞠躬感谢)
王宇离开椒房宫,看着阴暗的天空,露出一丝爽朗的笑容。
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意间,又发现了一片特殊的风景。只不过萧后身份特殊,王宇纵然特立独行,但也不想成为千夫所指。而且,现在确实不是个好时候。
没关系,是我的终究是我的,跑不了的。王宇内心暗自道。
接下来的一天,长安城哭声震天,但王宇却丝毫不为不动。
外界,血流成河,葵花老祖没有丝毫的心慈手软,忠实的执行着王宇的命令。通敌叛国之人,杀无赦。
血水染红了围绕长安城的护城河,尸体更是堆积如山,垒成了一个个小城堡。
长安城外,李世民、阳顶天都脸色铁青的看着这一幕。特别是李世民,本来都已经三方协商好了,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之后,长安被攻下之后归李唐。这些官员也大多都是投降的李唐,可现如今,王宇将他们全部杀了。
“没想到,王宇的性格如此刚烈。”行军大帐内,阳顶天叹道。
王宇并没有隐瞒王莽的死讯,因为王宇就没有打算死守,自然不在乎影响军心。不过王宇没有想到的是,王莽的死讯传出后,军中的确有些骚动不安。但在王宇对那些投降派举起屠刀时,守城的士兵却多了一股同仇敌忾、壮烈赴死的情怀。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将士们的文化程度比之那些文臣要差很多,但是他们的坚持,他们的忠贞,却不是那些文官能够比拟的。
王宇很庆幸,新朝的军队还没有完全腐化。在乱世中,军队始终是最重要的。王宇坚信这一点。
“教主,不一定是那小子的主意。别忘了,石之轩还在他身边为他出谋划策。”阳顶天旁边,一个脸色煞白、没有丝毫血色的中年人出声道,正是被石之轩追杀的韦一笑。
阳顶天看着韦一笑的模样,内心暗自摇头。韦一笑练武出现了问题,寒毒附体,需要一门至阳神功才能化解。然而明教上下,无一人擅长至阳神功,所有韦一笑这么多年来只能过着人不人鬼不鬼的吸血生活。本来这样也还好,毕竟这么多年都过来了,不管是明教诸人还是韦一笑自己,也都已经习惯了。可是这一次,韦一笑却栽了。
石之轩虽然没有杀了韦一笑,但是却在追杀过程中,给了韦一笑一掌。石之轩的武功,份属阴寒一脉,内蕴生死二气。这无异于使韦一笑本就糟糕的身体雪上加霜。石之轩内气诡异,如同跗骨之蛆一样在韦一笑体内乱窜。
以阳顶天之能也不能减缓这种情况,现如今的韦一笑,功力大减,已然半死不活。阳顶天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明教第一神医——“蝶谷医仙”胡青牛身上。
“蝠王,石之轩真的如传闻中的那般厉害?”却是杨逍忍不住问道。
韦一笑心有余悸的点点头,道:“石之轩比传闻中还要恐怖。甚至,我感觉教主也不一定是他的对手。”韦一笑身为四大护教法王之一,武功见识自然非常人可比。他既然这么说了,就证明石之轩的恐怖传闻并无夸大之处。
阳顶天点点头,道:“若是乾坤大挪移不突破的话,我的确没有战胜石之轩的把握。蝠王轻功震世,以我现在的功力,固然可以自保无虞。但若是蝠王一心想逃,我是万万追不上的。没想到石之轩居然还能重伤蝠王,光是轻功一向就强过我太多。”
杨逍默然,收起了那份小看天下英雄的心思。几年前,他曾经游历中原,基本没遇上什么像样的对手。甚至,一向自诩风.流的他,还用强上了一个峨眉派的女子。
峨眉派掌门灭绝师太万里追杀于他,他却毫发无伤。从那以后,他就有点小觑天下英雄的意思。可是如今韦一笑的遭遇让他明白了,中原,不全是灭绝之流的人物。对于韦一笑,杨逍从来不敢小视,甚至认为他是明教最具威胁性的一个人。最起码,明教上下,无一人能够制得住轻功全开状态下的韦一笑。
“蝠王,范右使去哪了?”阳顶天问道,杨逍也关心的看向韦一笑。杨逍和范遥人称“逍遥二仙”,私交甚好。
韦一笑摇摇头,有点担心道:“当日我被石之轩识破,便直接遁走,石之轩来追杀我。范右使停在原地和王宇周旋。按说以范右使的武功,对付王宇应该不成问题。可是现如今王宇在长安城内,范右使却至今不见踪影,我也觉得奇怪。”
阳顶天眉头一皱,有种不祥的预感。不过他却强忍自己不去想。
“范右使武功高强,肯定会平安无事的。”阳顶天也不知道是在安慰别人还是在安慰自己。
……
同时,李世民也在帐中打开了一封加急传书。
看罢,李世民揉了揉太阳||穴,对左右道:“哎,大哥见我围城多日,始终按兵不动,主动向父皇自荐,愿意领兵攻打长安。”
“看来不能等了。”李世民坐下,左起第一个座位上坐着的一个微胖青年皱眉道。此人正是李世民的第一心腹兼大舅子长孙无忌。
“辅机说的是,不能再等了。哎,大敌当前,我却还要和大哥争权夺利,这个天策上将,还真的是一个烫手山芋。”李世民摇摇头,颇有些苦恼道。然而若是让李世民放弃天策上将的职位,他肯定是不肯的。这种话,听听就行了,没有必要当真。长孙无忌就是这样,所以他只是微微一笑。
李世民派人向阳顶天和金国领兵的赵王完颜洪烈通气一声,约好明日攻城,不再给王宇苟延残喘的机会。
第三日,三方联军陈兵待发,王宇却主动大开城门,没有理会李唐和明教的联军,反而率领军队,来到了金国的阵前。
“不知金国国师赵德言可在?”王宇朗声道。
“赵某在此。”对面传来了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话音刚落,赵德言已经立于金国阵前,一眼看去,渊渟岳峙,宗师风范十足。
“找赵某何事?”
王宇笑了:“借你人头一用。”
第九十八章 不死七幻
(感谢血手天魔200起点币的打赏,重新回到粉丝榜第一)
“借你人头一用。”听到王宇如此说,赵德言仰天大笑:“赵某大好头颅在此,只不过陛下,你有这个能力拿走吗?就算是阴后亲至,恐怕都没有这个把握。”
赵德言是知道王宇和祝玉妍的关系的,只是以为王宇此举是祝( 武侠世界大拯救 http://www.xlawen.org/kan/51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