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部分阅读
容。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太子……”这是一个青年男子的声音,语气急切,甚至有些咄咄逼人。
“你不必说了,这事孤绝不会答应的!”太子的语气也很坚决,却不知他们在谈的是什么事。
接下来,就听见承乾一阵低咳。
另一个青年似乎在抱怨什么,这回声音低了很多,隐隐只能听到‘汉王’‘陈国公’之类的字眼……
太子妃苏氏初听到两人的声音,脸上已然惨白一片,再听青年最后提到的几个字眼,顿时像被人猛地打了一拳似的,整个人向后一仰。
阿肖等人都唬了一跳,忙将苏氏团团围住,前后左右扶的扶,搀的搀,才没令她跌倒在地。
李明达和吴诩她们站得稍远些,没能听见屋内青年最后的话。李治却是立在苏氏身后,那些话自然是一字不落听在了耳里,他面上没露出半分异色,心内却已经大呼不妙。趁着苏氏那边忙乱的时候,少年极快地退到李明达身边,紧紧拉住她的手,然后对另一边的吴诩使了一个‘赶紧找借口撤退’的眼色。
谁知吴诩正东张西望观察四周情况呢,忽见李治朝她猛眨眼睛,只觉得莫名其妙。吴诩盯着少年看了半天,才隐约看出他眼中的焦急,而周尚仪此时已经退到吴诩另一边,在她耳边悄悄说了两句话。
吴诩的脸色瞬间白了……
得赶紧离开东宫,不然就死定了!
尼玛听到大反派的谋反计划的人十有八九是死死死死……
可是,苏氏的动静早已惊动了前面守门的内侍,要找借口回头逃命已经来不及了!!
不过,那两个把风的内侍看到众人后,却没有立即进屋去通风报信,反而急急忙忙感上前来参拜。
吴诩看苏氏一脸理所当然,顿时明白了。
原来,自从出了‘称心事件’后,苏氏就逐步掌握了东宫的后院,对东宫的内侍的把关尤其严格。能近身伺候承乾的人全部都要经过苏氏的手,她手里不仅捏着每一个人的身家性命,还包括那人最在意的全家老小。一旦发现有人不妥,一死死全家,绝无二话。
故而,这些人对太子妃是相当的敬畏,即使是太子让他们把风,他们也不敢得罪太子妃,未经允许就回去通风报信。
苏氏此时可没心情赞扬两个小内侍的识趣,她抖着手指着其中一个小内侍,极力压抑着自己激动情绪,吩咐道:“你立刻进去禀报郎君,就说晋王和晋阳公主来了……”
小内侍答应着,稍稍抬头看了一眼来人,然后飞快地跑进寝殿通报去了。
另一个小内侍则跟在阿肖身后,眼观鼻鼻观心,一步不敢乱走。
“走吧。”苏氏整个人都在打晃,但还是咬牙扶着阿肖和阿蕴的手臂,一马当先引众人进门去。
李治迟疑了一下,装作整理衣饰的样子,侧身看向周尚仪。
周尚仪面上肃然,轻声道:“贵主儿大病初愈,不宜在外多待,尽了礼数便是了……太子病中宜静养,恐不喜太多人叨扰……”
“正是这话。”少年一颔首,对吴诩、灵儿等人道:“尔等先回公主的车辇等候,孤与公主很快就回来,若是……”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吴诩打断了。
“晋王说的是,灵儿,你与阿橘、阿栀、阿芙几个先回车上去,贵主儿这边留尚仪和我就够了,去吧……”说罢,她悄悄把一块玉牌扣在灵儿的手心。
灵儿微微一怔,然后低下头,不吱声。
其他三人不敢多问,见李明达没有异议,连忙应了,快速地退出了丽正殿。
吴诩吁了一口气,回头看到李治的脸都快皱成包子了。
周尚仪仍然板着脸,对欲言又止的小萝莉道:“贵主儿待会儿可不许任性,早早看完太子,就早早回去。”
李明达无奈的点点头,拉着吴诩的手,嘀咕道:“好不容易出来一次……”
吴诩真是又好气又好笑:咱都快急疯了,你这小祖宗还想着玩呢?难怪今天非要来东宫,哥还真以为你被苏氏感动了呢!
“走吧。”李治看着李明达与吴诩交握的手,不由自主地收紧自己的掌心,捏着妹妹的另一个爪子就跨进大门。
殿内小厅里只有太子承乾和一个青年对坐着,见到太子妃进来时,青年立刻起身,却没有告退也没有回避的意思。
那青年看来二十多岁,身材高挑,五官俊秀,只是目中隐含戾气,不像是个好相与的人。
青年看向苏氏时,目中闪过一抹厌恶神色。
“见过太子妃。”青年草草向苏氏行礼,之后就不再看她。
等李治和李明达兄妹俩手拉手也进来的时候,青年明显愣了一下。
青年向两人行礼毕,就将自己刚刚坐的位置让给两人坐了,自己则挪到了李治之下。
吴诩自然是紧跟在李明达身后,进门以后她的神经就保持高度紧张状态,待李明达坐下以后,她趁机四下打量了一番,还好没有发现刀斧手这种东西的存在。
吴诩松了一口气……
小命保住了,有木有T^T
听刚才承乾与那个青年的对话,似乎就是在商量什么事。
如果她没猜错的话,那个青年必定是在劝承乾做出什么决定。
这个决定很可能跟李世民有关。
但是承乾拒绝了。
“九郎、十九娘你们怎么来了?”青年对两人的到来显然十分意外——看来刚刚进去的小内侍很尽责执行了太子妃的命令,只把李治兄妹来访的消息告诉了太子一个人。
“姐夫……”李治对青年道:“孤与兕子听说阿兄病重,特地前来看望……”
李明达左右看了看,问道:“姐夫也是来探望阿兄的吗?怎么阿姐没有一同来?”
吴诩听到小萝莉这样问,顿时明白了这青年的身份,如果没猜错,他就是城阳公主的夫婿,杜如晦的次子杜荷。
杜荷没料到李明达会问起他妻子,不由愣了一下,道:“公主近日小恙,不能亲自前来东宫,就托仆慰问致意……”
李明达点点头,转向承乾,问道:“阿兄觉得如何?”
李承乾半靠在在胡床上,身上穿着素色的锦衣,外面披着一件黑色的大氅,衬得他的脸色十分苍白。
与大半年前相比,承乾的气色似乎越发糟糕了,他的双眼明显有些凹陷,唇色黯淡,好在他的双眼还是很有神采的,面上也打理得十分干净,没有变成胡子拉碴的颓废男,只是整个人看起来颇有些弱不胜衣。
听到小妹妹的慰问,承乾勉强勾唇一笑,道:“阿兄这都是老毛病了,倒叫你们跑一趟……咳咳咳……”说话间,承乾压抑地咳了几声,颧骨上慢慢出现一层潮红。
李明达可不信,几步走上前,一屁股坐到承乾身边,仔细看了看他家大哥的脸色,怒道:“阿兄说谎,兕子都听阿嫂说了,阿兄这回都咳血了,以前可从来没有过的事!阿爹要是知道了,还不知怎么心疼呢!”
承乾听李明达提到李世民,眼中神色不由一黯,翘起的唇角也僵硬了。
默了半晌才道:“不过是血不归经罢了,你阿嫂就是瞎紧张!”说罢,目光复杂地看了苏氏一眼。
苏氏有些不知所措,拧着绢子低下头,悄悄拭泪。
杜荷则是狠狠地瞪了苏氏一眼。
李治忽然插口道:“不知太医怎么说?”
承乾淡淡道:“如今外面闹得沸沸扬扬的,我不想阿爹为些许小事烦恼,只叫宫人们煎了以前吃的药对付着,并没有请太医过来……”说完又是一阵低咳。
“什么?!”
“这怎么行?!”
李治和杜荷两人异口同声惊呼起来。
杜荷似乎异常愤怒,瞪着承乾,大声道:“太子您怎么能这样糟蹋自己的身体?!我们这样夙兴夜寐,苦苦忍耐,为的是什么?!大郎就算不为自己想想,也为东宫上下……和太子妃肚子里的孩子想想!!”
杜荷这猛然的一通吼,不但把李明达和吴诩等女眷吓了一跳,连李治也被吼懵了。
反是当事人李承乾毫无反应,或者说他似乎猜到了对方会有这样的反应。
承乾只是冷冷地盯着杜荷,那视线好像是实质的,又冰冷又尖利,刺得杜荷一个激灵。
像是熊熊燃烧的炭盆上被狠狠浇了一桶冰水一样。
杜荷忍不住打了个寒战,垂下眼不敢与承乾对视,声音也低了下来。
“我、我们这样辛苦辅佐大郎,难道能眼睁睁看着您被逼死么?若是、若是……若是没了大郎你,我…我们还能有什么…可言?”
“孤知道了……”承乾似乎很疲惫地叹了一口气,别开眼,视线投在了胡床一侧绘着胡戏图样的屏风上。
承乾没有再开口,杜荷也不敢再开口。
李治左看右看,也不知该说什么。
厅中诡异地安静了下来。
苏氏和李明达都有些不安,前者一直低着头抚着小腹,后者则回头捏着吴诩的披帛,悄悄使劲往自己身边拉……
吴诩自然感到了小萝莉的动作,嘴角微抽,只得往前挪了两步,贴在小萝莉身侧,让她有点安全感。
其实,她从进屋以来就觉得浑身别扭,却说不出原因来。
57 晋江独家首发
第六章易储 o3
站离胡床略近些,吴诩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她居然闻不到一丝药味。
她终于明白进到这里后感到不对劲的地方在哪了。
承乾不但没有召见太医,连药也没喝过!
他说谎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承乾这样反常?
就算没怎么跟承乾接触过,吴诩也能感到他的状态有些不太正常………
看承乾的样子,明明病得不轻,可他居然不想让李世民知道,这也太奇怪了!
即使不传太医,也不喝药,太子重病这种事又能瞒得了几天?
承乾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如果吴诩听到杜荷跟承乾说的最后几句话,她一定能猜到发生什么事了。
其实她在进东宫的时候,应该已经发现了端倪——今天东宫的侍卫数量比上次她来的时候少了一半不止,那些不见的人应该不仅仅是被屏退而已,很可能是被集结起来做什么事去了……
集结兵力什么的……
怎么听都好像跟起兵谋反啊逼宫什么有关!
如果承乾真的打算走兵变这条路,能用的也确实只有东宫的府兵——你说侯君集?拜托!将军调兵是要兵符的,兵符一动,不就等于告诉别人东宫要造反了吗?
四胖子可是一直盯着东宫呢!
再说,人家侯君集明明安安分分在军队里坐着呢,就算他是东宫系的,也不可能打没把握的仗,冒着诛九族的风险跟着承乾造反= =
但杜荷显然不是这么想的。
这位狂热的东宫党一直致力于东宫的外交工作,很早以前他就搭上了汉王李元昌的线,让宗室老一辈更偏向太子一派。当然,四胖在杜荷出手之后也不甘示弱地勾搭了驸马房遗爱、柴令武等年轻一辈宗亲,使得两人在皇室宗亲的支持率上不分上下。
之后李泰大搞文学馆,招揽文士,杜荷却反其道而行,着重与开国元勋家的公子交往,杜家本来就是秦王嫡系,与梁国公房玄龄、申国公高士廉 、鄂国公尉迟恭、卫国公李靖、卢国公程知节、陈国公侯君集等人都颇有些交情。
这其中陈国公侯君集就是杜荷的主要攻略目标,其原因就不用说了。
今天杜荷来东宫,就是想告诉承乾,他已经通过勾搭陈国公家的小公子与陈国公对话过了,他想请李承乾亲自出面,与陈国公侯君集当面再聊聊……
至于聊神马,你们懂的。
但是,承乾拒绝了。
承乾不会不清楚,就他东宫那点甲胄,别说造反了,就是跟魏王府的侍卫火拼也堪堪只能打平而已——坑儿子的李世民,给魏王府的甲卫不比东宫的少。
如果拿东宫的府兵冲击太极宫,只怕是还没打到玄武门,就被禁军给团灭了!
所以说,不依靠外力就搞兵变神马的根本是自寻死路。
但他确实集结了东宫的府兵……
这点兵力再加上东宫雇佣的刺客们,对上李泰,就算是有心算无心,承乾的胜率也只有五五之数。
有他们家亲爹的‘玄武门之变’的恶例在前,四胖只会更加谨慎,承乾的胜率大概只有个位数而已。
如果对上李世民的话……
承乾的胜率几乎就是零了。
别看东宫跟太极宫只有一墙之隔,可翻墙这种技术活是那么容易办到的吗?
李二陛下只凭太极宫四大门的守门卫士就能把东宫上下全部给河蟹了!
除非承乾肯答应杜荷的计划……
像这种利用父亲对儿子的疼爱之情,装病把老爹引到自己的地盘杀掉什么的,若是没被蝴蝶前的承乾,肯定会毫不犹豫答应的。
可现在呢?
承乾肯定是拒绝了杜荷的提议,但同时又在东宫大肆抽调府兵聚集武装力量……
以吴诩的智商,她完全猜不透承乾这种矛盾或者说是自寻死路的行为有什么意义。
或者这只是承乾下意识做出的一个自我保护动作……
毕竟眼下的时局对东宫实在太不利了。
魏王遇刺案很快就会查出真凶来,没有意外的,主谋的名字一定是李承乾!
再加上勾结藩王谋逆的罪名……
东宫只有死路一条!
是坐以待毙,还是反戈一击?
是个男人都知道该怎么选!
吴诩自认为,如果是她处在承乾的位子上,做出的决定也不会比承乾强多少……
大概也会忍不住聚集兵力去搏一把……
如今东宫已经沾上了‘策划谋杀亲兄弟’、‘与藩王结党营私’‘试图谋逆造反’等等一死死全家的罪名,继续用‘韬晦’之计明显不合适了……
硬拼虽然是九死一生,却还有一线生机。
就算夺位不成,至少也可以宰了四胖那货垫背!
明知道是饮鸩止渴,却不得不做啊!
话虽如此,吴诩还是不希望承乾为了自保跟李世民走到兵戎相见父子相残那一步……
示弱不行,硬拼更不行……
到底该怎么做呢?
吴诩急得满头大汗,深恨自己当年为毛没能多看几本政斗宫斗小说,搞得现在抓耳挠腮也想不出一个破解的办法来!
话说康熙当年复立太子的时候用的啥借口来着?
吴诩脑中忽然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法子……
======太极宫的分割线===============
甘露殿。
“辅机,你也同意彻查东宫?”李世民一身常服,胡坐在榻上,神色难得一见的严肃。
长孙无忌却是一身朝服,显然是直接从中书省被李世民召过来的,连衣服都来不及换呢。
“圣人疼爱太子,便更应为东宫洗脱嫌疑,严加追查幕后主使,以消诸公之疑。若是含糊其辞,今日之事虽平,太子日后又当如何与诸兄弟相处?”长孙无忌比李世民还大一岁,身形虽然没有李世民那样高大,却也是个矫健的帅大叔。唐人男子成年以后都习惯蓄须,长孙无忌养了一副美髯,虽然不比关二哥那样长须飘飘,却也是黑亮顺直,让人平添几分稳重的味道。
可是,今天的长孙国舅大人可没有往日那幅淡定自如的模样,他的眼中布满血丝,看起来像是好几晚没有歇息过一样。
“太子与魏王,皆是臣的外甥,臣尚不知该如何偏袒,何况是圣人……”长孙无忌正襟危坐,笔直的背脊像是一杆标枪。“然魏王遇刺,事关重大,岂能轻忽?圣人岂不闻朝野早有异论,魏王宠遇过殊,几愈东宫,东宫难免惶恐不安……如今,魏王遇刺,东宫遭构陷,事关太子与魏王二人,圣人更不可在二人之间摇摆不定!”
“此事不但要查,还需彻查,否则不但是臣,满朝文武,都不会附议圣人您的决定的……”
国舅大人只差没明着说李二陛下休想和稀泥把这件事糊弄过去!
两个娃,乃必须拿一个出来受审。
很明显,现在大家更怀疑太子。
太子的嫌疑也最大!
“大郎怎么会无故刺杀四郎……”李世民只觉得自己的口舌发干,在长孙无忌谴责的目光下,怎么也说不出他家两个儿子其实十分兄友弟恭的话来……
家丑不可外扬啊…………
说来也不知是不是吴诩的祈祷没能被穿越大神听进去了,承乾虽然没有鬼迷心窍主动跳出来刺杀四胖泄愤,平安度过贞观十七年的黑色四月。
魏王李泰却不肯就此罢手,他自编自导了一场遇刺的大戏,让在东宫卧底的无间同志在下班的时候,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给自己戳了一个血窟窿。
满朝文武都懵了,谁会想到四胖子这样心狠手黑,对自己也下得了毒手呢?
而且,无间同志戳完四胖后,就自己抹脖子了,死无对证啊有木有!
接下来,四胖就借着养伤,在魏王府指使麾下发动舆论攻击,剑指东宫……
起初,李二陛下心疼四胖受伤,立刻下旨严查,大张旗鼓地搜寻起刺杀魏王的幕后指使来。
结果查来查去,查出的桩桩件件人物都牵扯上了东宫。
这下,李世民后悔了,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已经来不及了。
而东宫的缄默状态更让李世民担心。
两个儿子相爱(?)相杀这种事他只是选择性无视了,却不代表他什么都不清楚。
他老人家可是经历过‘玄武门之变’的……
绝对不愿意自己的经历在儿子身上也重演一遍!
承乾一直都是他最得意的嫡长子,头脑聪明,长得英俊,气度也好,还很能干。不管是朝政还是庶务都做得很好,十分合他的心意,简直是他梦寐以求的继承人。虽然在成长的过程中小小歪过一次(你确定只是‘小小’地歪?),后来也及时改正过来了不是?
他很欣慰,真正感觉到孩子已经长大了!
有这样聪慧省心的太子,李世民真没什么可说的——只要承乾没有突然中邪想杀爹、杀兄弟姐妹、报复社会什么的,李世民绝对不会考虑换继承人的。
至于四郎和九郎,当然也是他宠爱的孩子,因为不是嫡长,两人无法继承大唐王朝最高贵的位子,他难免会更偏爱两人一些作为补偿,对两人的要求也不会像对大承乾那样严厉!
四郎喜欢文学就很好,搞文学馆招揽贤士也没什么……
可是,因为他的宠爱,让朝臣们暗暗支持四郎跟大郎打擂台,这个是李世民所不能容忍的!
更有甚者,有人怀疑他想要四郎取代大郎入主东宫,这肿么可能?!
现在就连长孙也有这方面疑虑了,李世民觉得自己的一颗老心受到了伤害……
“四郎固然是吾爱子,然承乾乃太子储君,岂可轻易质疑?”李世民盯着长孙无忌的眼,一字一句道:“今日朕若下旨抄检东宫,大郎日后还有何颜面立于朝堂之上?”
“圣人说的也不无道理,但是……”长孙无忌垂头,缓缓道:“臣身为太子舅父,本不该疑心……只是,太子他近来…………”
长孙无忌话还么说完,就见王内侍匆匆走到李世民身边,对他悄声说了两句话。
李世民听完后,脸色铁青,又惊又怒:“这么大的事,怎么现在才来禀报?!人在哪里?”
王内侍忙把一个小内侍叫进来,令其立刻回李世民的问话。
李世民一看,认得那个小内侍是他放在李治身边的人,不禁怒道:“你怎么没跟着晋王?你刚才说的事可属实?晋王现在哪里?”
那小内侍虽说也在李世民身边伺候过一段时间,但也没见过李世民生这么大气,吓得伏在地上,结结巴巴答道:“是、是晋王遣小奴速来禀报圣人,说太、太子病重……晋王还让小顺子去太医院传太医……殿下他现在已经与晋阳公主一同去东宫了……”
“你说太子病重?!”李世民只听到这句,眉毛都要竖起来了。
“是、是…………”小内侍连头也不敢抬。“是太子妃进宫告诉公主,太子他……他咯血了……”
“什么?!!”李二陛下这下连头发也要竖起来了。
尼玛!前几天不是说只是小小风寒,休息几天就能上班了吗?
怎么忽然就下病危通知了?!
这不科学!!
李世民噌得一下从坐垫上弹起来,哪里还管得了其他,立时就要去东宫看望爱子。
“且慢……”长孙无忌几乎同时也站起身,一把拦住李世民。
“圣人你现在绝对不能去东宫!”
58 晋江独家首发
第六章易储 o4
“为什么?”李世民几乎是咆哮甩开长孙无忌的手,可是后者很快又拉住他的袖子,将他按坐下来。
“圣人,请您冷静下来……”长孙无忌跪坐在李世民面前,按着他的肩膀,缓缓道:“臣获密报,近日东宫甲卫调动频繁,太子似乎……似乎在集结兵力,不知有何图谋……”
“圣人若是实在放心不下太子,臣愿代圣人前往东宫探望……事若不谐……父子之间总还有转寰的余地……”
不得不说,长孙无忌相当了解李二陛下,他的最后一句话打动了他。
李世民一向敬重这个大舅子,当初秦王府在最艰难的时候,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个智囊都被迫离开天策府,只有长孙无忌留了下来……
玄武门之变前夕,李世民因为得不到李靖和李世勣的支持,犹豫不决,还是长孙无忌出马,秘密召回房玄龄和杜如晦,与舅父高士廉和侯君集、尉迟敬德等人日夜劝李世民先发制人诛杀太子与齐王。
最后,李世民才下定决心兵变,带着长孙无忌等人,在玄武门成功地伏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最后登上太子之位,继而称帝。
可以说,李世民能有今天,长孙无忌居功甚伟。
所以但凡是这个大舅子提出来的意见,李世民都会斟酌考虑,可是事情一旦涉及到他的孩子……
李二陛下就不蛋定了……
长孙无忌懂得用父子之情劝他,算是摸准了脉。
“朕当年只是为了求一条活路,所以才狠心……太上皇在日,心里一直不肯原谅朕,朕都知道……”李世民捂着脸,不想让对坐的人看到自己的表情。“只有我儿承乾,太上皇爱他如往昔……”
“承乾为了朕侍奉太上皇多年,从无忤逆……你说他……朕实在不愿意相信!”
长孙无忌已经恢复正襟危坐状,闻言肃然道:“臣又何尝愿意相信东宫有谋逆之心?大郎乃是臣的嫡亲外甥,臣疼爱他之心绝不逊于圣人(葱乱入:这是不可能滴!),今大郎若果真病重,臣亦忧心忡忡,不必圣人差遣,立时就要去东宫探视……大郎若是无事,臣亦愿代陛下去刺探虚实……”
“所以,臣请圣人稍安勿躁……待臣从东宫回来,再做决定不迟……”
李世民捂着额,垂头沉默了半晌,终于应了。
“就依你……”
长孙无忌脸上终于有了一丝喜色,俯首道:“臣请圣人再遣一近身侍人随同前往东宫……”
“也罢。”李世民抬起头,眼中已经恢复成往日的冷静无波。他侧身看了看跟从自己的四个贴身内侍,指着其中一个略高壮的道:“阿崔,你跟着国舅去。”
崔内侍忙躬身应了。
李世民又对另一个李姓内侍道:“你去太医院看看,晋王传走了哪个……命医正带人去东宫伺候着……”
李内侍重复了一遍李世民的口谕,见没有别的吩咐,就飞快往太医院去了。
不一会儿,李内侍就回来禀报道:“晋王传了孙太医。”
李世民闻言,不禁笑道:“九郎这小货,倒是识人。既然他传了孙太医,就不必再遣别的太医去了,让太医正备好药材,东宫那边要什么,只管从内府取就是了……”
李内侍忙应了,又出去传旨。
“九郎仁厚孝悌,是圣人之福。”长孙无忌适时拍了李二陛下一记马屁。
李世民笑而不语,脸上的忧色却没有减少半分。
“辅机,你乘着朕的辇车去,朕再给你配二十名禁卫……”安排完诸事,李世民又对长孙无忌道。
“圣人,这不合礼数……”长孙无忌听到李世民这样安排,不禁吓了一跳,忙严词拒绝。“臣下岂敢擅用天子之仪?请圣人慎言!”
“有何不可?”李世民握住长孙无忌的手,沉声道:“你是我的内兄,是我最看重的人,此去东宫……吉凶未卜……你代表的是朕,一定要保重!”
“二郎……”长孙无忌反握住李世民的手,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李世民哈哈一笑,用另一只手拍着长孙无忌的肩,感叹道:“多年不曾听卿唤朕二郎耶……让朕又忆起当年,那时观音婢还只有兕子这么大……”
听到妹妹的名字,长孙无忌眼中的光芒顿时暗了下来,默默松开李世民的手,又恢复成刻板老成的面孔。
“圣人既已安排妥当,臣就出发了……”
李世民似乎还沉浸在往昔的回忆里,闻言只是轻轻‘唔’了一声。
长孙无忌慢慢退出大殿,转身望向天际,蔚蓝的颜色竟然变得那样刺眼,让他有种流泪的冲动……
但那样软弱的情绪仅仅只出现了一瞬间,很快国舅大人又恢复成平日里睿智谨慎的样子。
==============东宫分割线==========
李治等人到了东宫不过一顿饭功夫,小顺子就带着孙太医来了。
孙老爷子年纪都八十多了,步履倒是很轻快,拎着一个硕大的药箱,走得比小顺子还快。
进门见过承乾,还没摸脉,老爷子就开始摸胡子摇头。
“不妙啊不妙……”
吴诩等人脸色各异。
李治是认得这个老爷子的,知道他是目前太医院年纪最大,医术最好的太医,所以让小顺子去太医院,直接点名叫孙太医来。
看他那样摇头叹息,李治只觉心中‘咯噔’一下。
太子妃苏氏和杜荷更是忧形于色,眼巴巴盯着孙老爷子,连问都不敢问,生怕打扰了他的诊断。
吴诩见孙老爷子须发皆白,面色红润,时不时摸一把他那缕看起来很仙的胡须,怎么看都像个神棍似的。
接下来,这老头不会对承乾说他命不久矣了吧?
谁知,孙老爷子还真就来了这么一句。
“太子,您若是再这样下去,可就回天乏术了……”
吴诩大囧。
李治、杜荷等人闻言面色剧变,像是听到病危通知一般。
苏氏更是面色惨白,护着自己的小腹,摇摇欲坠。
反是承乾神色淡漠,毫不在意地整了整袖子,道:“有劳孙翁,孤的情况孤自然知道……孤累了……”说完竟顾自歪在榻上假寐起来。
众人面面相觑。
孙太医叹了一口气,摇摇头,慢慢退了下来。
太子妃苏氏按耐不住,上前扯住孙老爷子,悄声急问道:“孙翁,郎君他究竟怎么样了?”
孙太医摸着胡子,慢吞吞道:“太子这病,娘子也是知道的,不可再劳神动怒了,否则就是神仙也难救啊,唉…………”
说完,老爷子就慢吞吞的收拾东西,慢吞吞地走到偏殿书案前,拿起笔,慢吞吞地开始写方子……
众人也跟着孙老爷子到了偏殿,看老爷子写完最后一笔,吹吹方子,慢吞吞道:“老夫在原先的方子上又添了几味药,照着原先的法子煎来吃就是了……”
杜荷最后一个进偏殿,一直皱着眉,听到孙太医的话,脸色也没好看多少。
“这药,真的有效吗?”
这口气实在不太好,引得吴诩等人纷纷侧目。
幸而孙老爷子也不跟他计较,将药方给太子妃,嘱咐道:“太子只要静心安养,再用老夫这药,不过两月,必然见效……”
太子妃千恩万谢收了方子,命阿肖立刻拿下去煎药,又让人另准备了金钱谢孙太医,。
孙太医也不推辞,笑呵呵地收下了。
小萝莉扯着吴诩的袖子,低声道:“都说孙翁医术精妙,太医院里无人能及呢……”
是吗?
吴诩悄悄打量着孙老爷子,老头长得确实是很道骨仙风,身上居然没有普通太医那股唯唯诺诺的气息……
挺神棍的啊……
小萝莉又道:“父皇想请他做医正,他却不肯……”
吴诩黑线。
太医正这种东西是简直是杯具中的杯具,老爷子是有多想不开才会答应李二陛下呢!
“难道医术最好的人不该做医正吗?”小萝莉疑惑地自言自语。
“这还真不一定……”吴诩忍不住想吐遭,谁规定医院院长一定就是内外科兼修,名校临床医学本硕博连读的高水准人才的?
也很有可能是把开医院当开超市一样的邪魅狂狷小言男猪脚好吧!
“孙太医年纪也不小了,当太医正可不只是管看病而已……”人家还得管人事,管财政,管仓库(?),必要的时候还得给皇帝陛下背黑锅呢……
当太医的压力已经很大了好吧,老爷子能活到这么大年纪,已经很不容易了,何苦再折腾他老人家呢?
这时周尚仪忽然插了一句:“孙翁也不算是正式的太医,贵主儿忘了,圣人请他出山就是为了太子的病……”
诶?
这话信息量略大,吴诩的小八卦电台立刻全方位打开了。
“出山?”
难怪当年她第一次跟着小萝莉到东宫探病,看到的那些差点被李二陛下河蟹的太医里面没有这么个道骨仙风的货呢……
原来这老爷子根本是个外援啊!
话说李二陛下是拿神马把这世外高人吸引过来的?
“是了,阿爹跟我说过,孙翁一直在炼太乙神丹,太医院那边专门为他建了炼丹房呢……”小萝莉脸上出现一种类似崇拜敬畏的神色,“阿爹说,吃了太乙神丹能够长生不老呢……”
神马?
太乙神丹?长生不老?
尼玛孙老爷子居然还是个研究炼丹搞修真的牛人?!
吴诩看孙老爷子的眼神越发像是在看神棍了。
59 晋江独家首发
第六章易储 o5
“嗯哼!”李治在一旁听两人讲了半天的悄悄话,终于忍不住出声了。
“孙翁是太医,又不是方士,什么长生不老仙丹的,着实不可信啊!”
“怎么会…………”见妹子还是一脸‘我不信阿爹会骗我’的样子,李治忍不住曲起双指在李明达脑门上敲了一记。
“昔日秦始皇欲求长生,召集四方术士炼丹求仙,结果如何?”结果当然是秦始皇被人骗了一次又一次,最后还被徐福那货忽悠走了大把金银财宝、大船粮草、美少年、美少女……
“再有,汉武帝晚年好道,建甘露台,浇筑铜人,炼丹求药,结果又如何?”结果当然也是被骗很多次。到了后来,汉武帝被人骗得失去了信心,整天疑神疑鬼,弄死了好几个丞相不说,还疏远了自己的妻子儿女,让小人乘隙构陷了太子刘据,最后导致培养多年的继承人殒命,几乎断送了西汉基业。
“神仙之说,太过飘渺,炼丹以求长生什么的更是无稽之谈……”李治义正言辞地教育妹子。
李明达是何等聪慧,只听李治提的前两个问题就明白过来了。
吴诩却呆了。
咦喂!
李小九居然还是个朴素的唯物主义者,真想不到啊!
从魏晋以来,世人莫不崇尚极度的自由不羁,做名士、隐士、修士的世家子弟多如过江之鲫,朝野上下求仙问道、隐居炼丹之类的风气浓厚,连皇室都有意无意推崇某些迷信活动。
很少有人会深刻地去置疑这些活动是否有实际意义。
更没有多少人会认清求仙问道其实多是神棍骗人的本质。
想不到今天竟然让她遇见了一个。
吴诩满眼敬佩地看着李小九,倒把后者看得面红耳赤。
少年握拳抵着唇,咳了一声,道:“我想孙翁德高望重,既然奉旨炼丹,应该不会炼那些无用的东西…………”
“晋王说的是,老夫炼的丹药确实不是什么长生不老仙丹……”孙老爷子显然已把李治的话原原本本听在耳里,他不但不恼,反而哈哈大笑。
“老夫近年来悉心钻研,在治疗风疾之症上颇有心得……”
众人闻言皆是一凛,谁不知道老李家和长孙皇后家世代遗传风疾之症,若是能炼制出克制这种病症的药物,那该是多大的功德啊。
“这么说,只要那丹药炼成,太子的病也可根治了?”杜荷激动地拉住孙太医的衣袖,一脸狂喜。
“这个……”孙老( 〖武则天〗女皇之路 http://www.xlawen.org/kan/5171/ )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太子……”这是一个青年男子的声音,语气急切,甚至有些咄咄逼人。
“你不必说了,这事孤绝不会答应的!”太子的语气也很坚决,却不知他们在谈的是什么事。
接下来,就听见承乾一阵低咳。
另一个青年似乎在抱怨什么,这回声音低了很多,隐隐只能听到‘汉王’‘陈国公’之类的字眼……
太子妃苏氏初听到两人的声音,脸上已然惨白一片,再听青年最后提到的几个字眼,顿时像被人猛地打了一拳似的,整个人向后一仰。
阿肖等人都唬了一跳,忙将苏氏团团围住,前后左右扶的扶,搀的搀,才没令她跌倒在地。
李明达和吴诩她们站得稍远些,没能听见屋内青年最后的话。李治却是立在苏氏身后,那些话自然是一字不落听在了耳里,他面上没露出半分异色,心内却已经大呼不妙。趁着苏氏那边忙乱的时候,少年极快地退到李明达身边,紧紧拉住她的手,然后对另一边的吴诩使了一个‘赶紧找借口撤退’的眼色。
谁知吴诩正东张西望观察四周情况呢,忽见李治朝她猛眨眼睛,只觉得莫名其妙。吴诩盯着少年看了半天,才隐约看出他眼中的焦急,而周尚仪此时已经退到吴诩另一边,在她耳边悄悄说了两句话。
吴诩的脸色瞬间白了……
得赶紧离开东宫,不然就死定了!
尼玛听到大反派的谋反计划的人十有八九是死死死死……
可是,苏氏的动静早已惊动了前面守门的内侍,要找借口回头逃命已经来不及了!!
不过,那两个把风的内侍看到众人后,却没有立即进屋去通风报信,反而急急忙忙感上前来参拜。
吴诩看苏氏一脸理所当然,顿时明白了。
原来,自从出了‘称心事件’后,苏氏就逐步掌握了东宫的后院,对东宫的内侍的把关尤其严格。能近身伺候承乾的人全部都要经过苏氏的手,她手里不仅捏着每一个人的身家性命,还包括那人最在意的全家老小。一旦发现有人不妥,一死死全家,绝无二话。
故而,这些人对太子妃是相当的敬畏,即使是太子让他们把风,他们也不敢得罪太子妃,未经允许就回去通风报信。
苏氏此时可没心情赞扬两个小内侍的识趣,她抖着手指着其中一个小内侍,极力压抑着自己激动情绪,吩咐道:“你立刻进去禀报郎君,就说晋王和晋阳公主来了……”
小内侍答应着,稍稍抬头看了一眼来人,然后飞快地跑进寝殿通报去了。
另一个小内侍则跟在阿肖身后,眼观鼻鼻观心,一步不敢乱走。
“走吧。”苏氏整个人都在打晃,但还是咬牙扶着阿肖和阿蕴的手臂,一马当先引众人进门去。
李治迟疑了一下,装作整理衣饰的样子,侧身看向周尚仪。
周尚仪面上肃然,轻声道:“贵主儿大病初愈,不宜在外多待,尽了礼数便是了……太子病中宜静养,恐不喜太多人叨扰……”
“正是这话。”少年一颔首,对吴诩、灵儿等人道:“尔等先回公主的车辇等候,孤与公主很快就回来,若是……”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吴诩打断了。
“晋王说的是,灵儿,你与阿橘、阿栀、阿芙几个先回车上去,贵主儿这边留尚仪和我就够了,去吧……”说罢,她悄悄把一块玉牌扣在灵儿的手心。
灵儿微微一怔,然后低下头,不吱声。
其他三人不敢多问,见李明达没有异议,连忙应了,快速地退出了丽正殿。
吴诩吁了一口气,回头看到李治的脸都快皱成包子了。
周尚仪仍然板着脸,对欲言又止的小萝莉道:“贵主儿待会儿可不许任性,早早看完太子,就早早回去。”
李明达无奈的点点头,拉着吴诩的手,嘀咕道:“好不容易出来一次……”
吴诩真是又好气又好笑:咱都快急疯了,你这小祖宗还想着玩呢?难怪今天非要来东宫,哥还真以为你被苏氏感动了呢!
“走吧。”李治看着李明达与吴诩交握的手,不由自主地收紧自己的掌心,捏着妹妹的另一个爪子就跨进大门。
殿内小厅里只有太子承乾和一个青年对坐着,见到太子妃进来时,青年立刻起身,却没有告退也没有回避的意思。
那青年看来二十多岁,身材高挑,五官俊秀,只是目中隐含戾气,不像是个好相与的人。
青年看向苏氏时,目中闪过一抹厌恶神色。
“见过太子妃。”青年草草向苏氏行礼,之后就不再看她。
等李治和李明达兄妹俩手拉手也进来的时候,青年明显愣了一下。
青年向两人行礼毕,就将自己刚刚坐的位置让给两人坐了,自己则挪到了李治之下。
吴诩自然是紧跟在李明达身后,进门以后她的神经就保持高度紧张状态,待李明达坐下以后,她趁机四下打量了一番,还好没有发现刀斧手这种东西的存在。
吴诩松了一口气……
小命保住了,有木有T^T
听刚才承乾与那个青年的对话,似乎就是在商量什么事。
如果她没猜错的话,那个青年必定是在劝承乾做出什么决定。
这个决定很可能跟李世民有关。
但是承乾拒绝了。
“九郎、十九娘你们怎么来了?”青年对两人的到来显然十分意外——看来刚刚进去的小内侍很尽责执行了太子妃的命令,只把李治兄妹来访的消息告诉了太子一个人。
“姐夫……”李治对青年道:“孤与兕子听说阿兄病重,特地前来看望……”
李明达左右看了看,问道:“姐夫也是来探望阿兄的吗?怎么阿姐没有一同来?”
吴诩听到小萝莉这样问,顿时明白了这青年的身份,如果没猜错,他就是城阳公主的夫婿,杜如晦的次子杜荷。
杜荷没料到李明达会问起他妻子,不由愣了一下,道:“公主近日小恙,不能亲自前来东宫,就托仆慰问致意……”
李明达点点头,转向承乾,问道:“阿兄觉得如何?”
李承乾半靠在在胡床上,身上穿着素色的锦衣,外面披着一件黑色的大氅,衬得他的脸色十分苍白。
与大半年前相比,承乾的气色似乎越发糟糕了,他的双眼明显有些凹陷,唇色黯淡,好在他的双眼还是很有神采的,面上也打理得十分干净,没有变成胡子拉碴的颓废男,只是整个人看起来颇有些弱不胜衣。
听到小妹妹的慰问,承乾勉强勾唇一笑,道:“阿兄这都是老毛病了,倒叫你们跑一趟……咳咳咳……”说话间,承乾压抑地咳了几声,颧骨上慢慢出现一层潮红。
李明达可不信,几步走上前,一屁股坐到承乾身边,仔细看了看他家大哥的脸色,怒道:“阿兄说谎,兕子都听阿嫂说了,阿兄这回都咳血了,以前可从来没有过的事!阿爹要是知道了,还不知怎么心疼呢!”
承乾听李明达提到李世民,眼中神色不由一黯,翘起的唇角也僵硬了。
默了半晌才道:“不过是血不归经罢了,你阿嫂就是瞎紧张!”说罢,目光复杂地看了苏氏一眼。
苏氏有些不知所措,拧着绢子低下头,悄悄拭泪。
杜荷则是狠狠地瞪了苏氏一眼。
李治忽然插口道:“不知太医怎么说?”
承乾淡淡道:“如今外面闹得沸沸扬扬的,我不想阿爹为些许小事烦恼,只叫宫人们煎了以前吃的药对付着,并没有请太医过来……”说完又是一阵低咳。
“什么?!”
“这怎么行?!”
李治和杜荷两人异口同声惊呼起来。
杜荷似乎异常愤怒,瞪着承乾,大声道:“太子您怎么能这样糟蹋自己的身体?!我们这样夙兴夜寐,苦苦忍耐,为的是什么?!大郎就算不为自己想想,也为东宫上下……和太子妃肚子里的孩子想想!!”
杜荷这猛然的一通吼,不但把李明达和吴诩等女眷吓了一跳,连李治也被吼懵了。
反是当事人李承乾毫无反应,或者说他似乎猜到了对方会有这样的反应。
承乾只是冷冷地盯着杜荷,那视线好像是实质的,又冰冷又尖利,刺得杜荷一个激灵。
像是熊熊燃烧的炭盆上被狠狠浇了一桶冰水一样。
杜荷忍不住打了个寒战,垂下眼不敢与承乾对视,声音也低了下来。
“我、我们这样辛苦辅佐大郎,难道能眼睁睁看着您被逼死么?若是、若是……若是没了大郎你,我…我们还能有什么…可言?”
“孤知道了……”承乾似乎很疲惫地叹了一口气,别开眼,视线投在了胡床一侧绘着胡戏图样的屏风上。
承乾没有再开口,杜荷也不敢再开口。
李治左看右看,也不知该说什么。
厅中诡异地安静了下来。
苏氏和李明达都有些不安,前者一直低着头抚着小腹,后者则回头捏着吴诩的披帛,悄悄使劲往自己身边拉……
吴诩自然感到了小萝莉的动作,嘴角微抽,只得往前挪了两步,贴在小萝莉身侧,让她有点安全感。
其实,她从进屋以来就觉得浑身别扭,却说不出原因来。
57 晋江独家首发
第六章易储 o3
站离胡床略近些,吴诩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她居然闻不到一丝药味。
她终于明白进到这里后感到不对劲的地方在哪了。
承乾不但没有召见太医,连药也没喝过!
他说谎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承乾这样反常?
就算没怎么跟承乾接触过,吴诩也能感到他的状态有些不太正常………
看承乾的样子,明明病得不轻,可他居然不想让李世民知道,这也太奇怪了!
即使不传太医,也不喝药,太子重病这种事又能瞒得了几天?
承乾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如果吴诩听到杜荷跟承乾说的最后几句话,她一定能猜到发生什么事了。
其实她在进东宫的时候,应该已经发现了端倪——今天东宫的侍卫数量比上次她来的时候少了一半不止,那些不见的人应该不仅仅是被屏退而已,很可能是被集结起来做什么事去了……
集结兵力什么的……
怎么听都好像跟起兵谋反啊逼宫什么有关!
如果承乾真的打算走兵变这条路,能用的也确实只有东宫的府兵——你说侯君集?拜托!将军调兵是要兵符的,兵符一动,不就等于告诉别人东宫要造反了吗?
四胖子可是一直盯着东宫呢!
再说,人家侯君集明明安安分分在军队里坐着呢,就算他是东宫系的,也不可能打没把握的仗,冒着诛九族的风险跟着承乾造反= =
但杜荷显然不是这么想的。
这位狂热的东宫党一直致力于东宫的外交工作,很早以前他就搭上了汉王李元昌的线,让宗室老一辈更偏向太子一派。当然,四胖在杜荷出手之后也不甘示弱地勾搭了驸马房遗爱、柴令武等年轻一辈宗亲,使得两人在皇室宗亲的支持率上不分上下。
之后李泰大搞文学馆,招揽文士,杜荷却反其道而行,着重与开国元勋家的公子交往,杜家本来就是秦王嫡系,与梁国公房玄龄、申国公高士廉 、鄂国公尉迟恭、卫国公李靖、卢国公程知节、陈国公侯君集等人都颇有些交情。
这其中陈国公侯君集就是杜荷的主要攻略目标,其原因就不用说了。
今天杜荷来东宫,就是想告诉承乾,他已经通过勾搭陈国公家的小公子与陈国公对话过了,他想请李承乾亲自出面,与陈国公侯君集当面再聊聊……
至于聊神马,你们懂的。
但是,承乾拒绝了。
承乾不会不清楚,就他东宫那点甲胄,别说造反了,就是跟魏王府的侍卫火拼也堪堪只能打平而已——坑儿子的李世民,给魏王府的甲卫不比东宫的少。
如果拿东宫的府兵冲击太极宫,只怕是还没打到玄武门,就被禁军给团灭了!
所以说,不依靠外力就搞兵变神马的根本是自寻死路。
但他确实集结了东宫的府兵……
这点兵力再加上东宫雇佣的刺客们,对上李泰,就算是有心算无心,承乾的胜率也只有五五之数。
有他们家亲爹的‘玄武门之变’的恶例在前,四胖只会更加谨慎,承乾的胜率大概只有个位数而已。
如果对上李世民的话……
承乾的胜率几乎就是零了。
别看东宫跟太极宫只有一墙之隔,可翻墙这种技术活是那么容易办到的吗?
李二陛下只凭太极宫四大门的守门卫士就能把东宫上下全部给河蟹了!
除非承乾肯答应杜荷的计划……
像这种利用父亲对儿子的疼爱之情,装病把老爹引到自己的地盘杀掉什么的,若是没被蝴蝶前的承乾,肯定会毫不犹豫答应的。
可现在呢?
承乾肯定是拒绝了杜荷的提议,但同时又在东宫大肆抽调府兵聚集武装力量……
以吴诩的智商,她完全猜不透承乾这种矛盾或者说是自寻死路的行为有什么意义。
或者这只是承乾下意识做出的一个自我保护动作……
毕竟眼下的时局对东宫实在太不利了。
魏王遇刺案很快就会查出真凶来,没有意外的,主谋的名字一定是李承乾!
再加上勾结藩王谋逆的罪名……
东宫只有死路一条!
是坐以待毙,还是反戈一击?
是个男人都知道该怎么选!
吴诩自认为,如果是她处在承乾的位子上,做出的决定也不会比承乾强多少……
大概也会忍不住聚集兵力去搏一把……
如今东宫已经沾上了‘策划谋杀亲兄弟’、‘与藩王结党营私’‘试图谋逆造反’等等一死死全家的罪名,继续用‘韬晦’之计明显不合适了……
硬拼虽然是九死一生,却还有一线生机。
就算夺位不成,至少也可以宰了四胖那货垫背!
明知道是饮鸩止渴,却不得不做啊!
话虽如此,吴诩还是不希望承乾为了自保跟李世民走到兵戎相见父子相残那一步……
示弱不行,硬拼更不行……
到底该怎么做呢?
吴诩急得满头大汗,深恨自己当年为毛没能多看几本政斗宫斗小说,搞得现在抓耳挠腮也想不出一个破解的办法来!
话说康熙当年复立太子的时候用的啥借口来着?
吴诩脑中忽然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法子……
======太极宫的分割线===============
甘露殿。
“辅机,你也同意彻查东宫?”李世民一身常服,胡坐在榻上,神色难得一见的严肃。
长孙无忌却是一身朝服,显然是直接从中书省被李世民召过来的,连衣服都来不及换呢。
“圣人疼爱太子,便更应为东宫洗脱嫌疑,严加追查幕后主使,以消诸公之疑。若是含糊其辞,今日之事虽平,太子日后又当如何与诸兄弟相处?”长孙无忌比李世民还大一岁,身形虽然没有李世民那样高大,却也是个矫健的帅大叔。唐人男子成年以后都习惯蓄须,长孙无忌养了一副美髯,虽然不比关二哥那样长须飘飘,却也是黑亮顺直,让人平添几分稳重的味道。
可是,今天的长孙国舅大人可没有往日那幅淡定自如的模样,他的眼中布满血丝,看起来像是好几晚没有歇息过一样。
“太子与魏王,皆是臣的外甥,臣尚不知该如何偏袒,何况是圣人……”长孙无忌正襟危坐,笔直的背脊像是一杆标枪。“然魏王遇刺,事关重大,岂能轻忽?圣人岂不闻朝野早有异论,魏王宠遇过殊,几愈东宫,东宫难免惶恐不安……如今,魏王遇刺,东宫遭构陷,事关太子与魏王二人,圣人更不可在二人之间摇摆不定!”
“此事不但要查,还需彻查,否则不但是臣,满朝文武,都不会附议圣人您的决定的……”
国舅大人只差没明着说李二陛下休想和稀泥把这件事糊弄过去!
两个娃,乃必须拿一个出来受审。
很明显,现在大家更怀疑太子。
太子的嫌疑也最大!
“大郎怎么会无故刺杀四郎……”李世民只觉得自己的口舌发干,在长孙无忌谴责的目光下,怎么也说不出他家两个儿子其实十分兄友弟恭的话来……
家丑不可外扬啊…………
说来也不知是不是吴诩的祈祷没能被穿越大神听进去了,承乾虽然没有鬼迷心窍主动跳出来刺杀四胖泄愤,平安度过贞观十七年的黑色四月。
魏王李泰却不肯就此罢手,他自编自导了一场遇刺的大戏,让在东宫卧底的无间同志在下班的时候,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给自己戳了一个血窟窿。
满朝文武都懵了,谁会想到四胖子这样心狠手黑,对自己也下得了毒手呢?
而且,无间同志戳完四胖后,就自己抹脖子了,死无对证啊有木有!
接下来,四胖就借着养伤,在魏王府指使麾下发动舆论攻击,剑指东宫……
起初,李二陛下心疼四胖受伤,立刻下旨严查,大张旗鼓地搜寻起刺杀魏王的幕后指使来。
结果查来查去,查出的桩桩件件人物都牵扯上了东宫。
这下,李世民后悔了,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已经来不及了。
而东宫的缄默状态更让李世民担心。
两个儿子相爱(?)相杀这种事他只是选择性无视了,却不代表他什么都不清楚。
他老人家可是经历过‘玄武门之变’的……
绝对不愿意自己的经历在儿子身上也重演一遍!
承乾一直都是他最得意的嫡长子,头脑聪明,长得英俊,气度也好,还很能干。不管是朝政还是庶务都做得很好,十分合他的心意,简直是他梦寐以求的继承人。虽然在成长的过程中小小歪过一次(你确定只是‘小小’地歪?),后来也及时改正过来了不是?
他很欣慰,真正感觉到孩子已经长大了!
有这样聪慧省心的太子,李世民真没什么可说的——只要承乾没有突然中邪想杀爹、杀兄弟姐妹、报复社会什么的,李世民绝对不会考虑换继承人的。
至于四郎和九郎,当然也是他宠爱的孩子,因为不是嫡长,两人无法继承大唐王朝最高贵的位子,他难免会更偏爱两人一些作为补偿,对两人的要求也不会像对大承乾那样严厉!
四郎喜欢文学就很好,搞文学馆招揽贤士也没什么……
可是,因为他的宠爱,让朝臣们暗暗支持四郎跟大郎打擂台,这个是李世民所不能容忍的!
更有甚者,有人怀疑他想要四郎取代大郎入主东宫,这肿么可能?!
现在就连长孙也有这方面疑虑了,李世民觉得自己的一颗老心受到了伤害……
“四郎固然是吾爱子,然承乾乃太子储君,岂可轻易质疑?”李世民盯着长孙无忌的眼,一字一句道:“今日朕若下旨抄检东宫,大郎日后还有何颜面立于朝堂之上?”
“圣人说的也不无道理,但是……”长孙无忌垂头,缓缓道:“臣身为太子舅父,本不该疑心……只是,太子他近来…………”
长孙无忌话还么说完,就见王内侍匆匆走到李世民身边,对他悄声说了两句话。
李世民听完后,脸色铁青,又惊又怒:“这么大的事,怎么现在才来禀报?!人在哪里?”
王内侍忙把一个小内侍叫进来,令其立刻回李世民的问话。
李世民一看,认得那个小内侍是他放在李治身边的人,不禁怒道:“你怎么没跟着晋王?你刚才说的事可属实?晋王现在哪里?”
那小内侍虽说也在李世民身边伺候过一段时间,但也没见过李世民生这么大气,吓得伏在地上,结结巴巴答道:“是、是晋王遣小奴速来禀报圣人,说太、太子病重……晋王还让小顺子去太医院传太医……殿下他现在已经与晋阳公主一同去东宫了……”
“你说太子病重?!”李世民只听到这句,眉毛都要竖起来了。
“是、是…………”小内侍连头也不敢抬。“是太子妃进宫告诉公主,太子他……他咯血了……”
“什么?!!”李二陛下这下连头发也要竖起来了。
尼玛!前几天不是说只是小小风寒,休息几天就能上班了吗?
怎么忽然就下病危通知了?!
这不科学!!
李世民噌得一下从坐垫上弹起来,哪里还管得了其他,立时就要去东宫看望爱子。
“且慢……”长孙无忌几乎同时也站起身,一把拦住李世民。
“圣人你现在绝对不能去东宫!”
58 晋江独家首发
第六章易储 o4
“为什么?”李世民几乎是咆哮甩开长孙无忌的手,可是后者很快又拉住他的袖子,将他按坐下来。
“圣人,请您冷静下来……”长孙无忌跪坐在李世民面前,按着他的肩膀,缓缓道:“臣获密报,近日东宫甲卫调动频繁,太子似乎……似乎在集结兵力,不知有何图谋……”
“圣人若是实在放心不下太子,臣愿代圣人前往东宫探望……事若不谐……父子之间总还有转寰的余地……”
不得不说,长孙无忌相当了解李二陛下,他的最后一句话打动了他。
李世民一向敬重这个大舅子,当初秦王府在最艰难的时候,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个智囊都被迫离开天策府,只有长孙无忌留了下来……
玄武门之变前夕,李世民因为得不到李靖和李世勣的支持,犹豫不决,还是长孙无忌出马,秘密召回房玄龄和杜如晦,与舅父高士廉和侯君集、尉迟敬德等人日夜劝李世民先发制人诛杀太子与齐王。
最后,李世民才下定决心兵变,带着长孙无忌等人,在玄武门成功地伏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最后登上太子之位,继而称帝。
可以说,李世民能有今天,长孙无忌居功甚伟。
所以但凡是这个大舅子提出来的意见,李世民都会斟酌考虑,可是事情一旦涉及到他的孩子……
李二陛下就不蛋定了……
长孙无忌懂得用父子之情劝他,算是摸准了脉。
“朕当年只是为了求一条活路,所以才狠心……太上皇在日,心里一直不肯原谅朕,朕都知道……”李世民捂着脸,不想让对坐的人看到自己的表情。“只有我儿承乾,太上皇爱他如往昔……”
“承乾为了朕侍奉太上皇多年,从无忤逆……你说他……朕实在不愿意相信!”
长孙无忌已经恢复正襟危坐状,闻言肃然道:“臣又何尝愿意相信东宫有谋逆之心?大郎乃是臣的嫡亲外甥,臣疼爱他之心绝不逊于圣人(葱乱入:这是不可能滴!),今大郎若果真病重,臣亦忧心忡忡,不必圣人差遣,立时就要去东宫探视……大郎若是无事,臣亦愿代陛下去刺探虚实……”
“所以,臣请圣人稍安勿躁……待臣从东宫回来,再做决定不迟……”
李世民捂着额,垂头沉默了半晌,终于应了。
“就依你……”
长孙无忌脸上终于有了一丝喜色,俯首道:“臣请圣人再遣一近身侍人随同前往东宫……”
“也罢。”李世民抬起头,眼中已经恢复成往日的冷静无波。他侧身看了看跟从自己的四个贴身内侍,指着其中一个略高壮的道:“阿崔,你跟着国舅去。”
崔内侍忙躬身应了。
李世民又对另一个李姓内侍道:“你去太医院看看,晋王传走了哪个……命医正带人去东宫伺候着……”
李内侍重复了一遍李世民的口谕,见没有别的吩咐,就飞快往太医院去了。
不一会儿,李内侍就回来禀报道:“晋王传了孙太医。”
李世民闻言,不禁笑道:“九郎这小货,倒是识人。既然他传了孙太医,就不必再遣别的太医去了,让太医正备好药材,东宫那边要什么,只管从内府取就是了……”
李内侍忙应了,又出去传旨。
“九郎仁厚孝悌,是圣人之福。”长孙无忌适时拍了李二陛下一记马屁。
李世民笑而不语,脸上的忧色却没有减少半分。
“辅机,你乘着朕的辇车去,朕再给你配二十名禁卫……”安排完诸事,李世民又对长孙无忌道。
“圣人,这不合礼数……”长孙无忌听到李世民这样安排,不禁吓了一跳,忙严词拒绝。“臣下岂敢擅用天子之仪?请圣人慎言!”
“有何不可?”李世民握住长孙无忌的手,沉声道:“你是我的内兄,是我最看重的人,此去东宫……吉凶未卜……你代表的是朕,一定要保重!”
“二郎……”长孙无忌反握住李世民的手,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李世民哈哈一笑,用另一只手拍着长孙无忌的肩,感叹道:“多年不曾听卿唤朕二郎耶……让朕又忆起当年,那时观音婢还只有兕子这么大……”
听到妹妹的名字,长孙无忌眼中的光芒顿时暗了下来,默默松开李世民的手,又恢复成刻板老成的面孔。
“圣人既已安排妥当,臣就出发了……”
李世民似乎还沉浸在往昔的回忆里,闻言只是轻轻‘唔’了一声。
长孙无忌慢慢退出大殿,转身望向天际,蔚蓝的颜色竟然变得那样刺眼,让他有种流泪的冲动……
但那样软弱的情绪仅仅只出现了一瞬间,很快国舅大人又恢复成平日里睿智谨慎的样子。
==============东宫分割线==========
李治等人到了东宫不过一顿饭功夫,小顺子就带着孙太医来了。
孙老爷子年纪都八十多了,步履倒是很轻快,拎着一个硕大的药箱,走得比小顺子还快。
进门见过承乾,还没摸脉,老爷子就开始摸胡子摇头。
“不妙啊不妙……”
吴诩等人脸色各异。
李治是认得这个老爷子的,知道他是目前太医院年纪最大,医术最好的太医,所以让小顺子去太医院,直接点名叫孙太医来。
看他那样摇头叹息,李治只觉心中‘咯噔’一下。
太子妃苏氏和杜荷更是忧形于色,眼巴巴盯着孙老爷子,连问都不敢问,生怕打扰了他的诊断。
吴诩见孙老爷子须发皆白,面色红润,时不时摸一把他那缕看起来很仙的胡须,怎么看都像个神棍似的。
接下来,这老头不会对承乾说他命不久矣了吧?
谁知,孙老爷子还真就来了这么一句。
“太子,您若是再这样下去,可就回天乏术了……”
吴诩大囧。
李治、杜荷等人闻言面色剧变,像是听到病危通知一般。
苏氏更是面色惨白,护着自己的小腹,摇摇欲坠。
反是承乾神色淡漠,毫不在意地整了整袖子,道:“有劳孙翁,孤的情况孤自然知道……孤累了……”说完竟顾自歪在榻上假寐起来。
众人面面相觑。
孙太医叹了一口气,摇摇头,慢慢退了下来。
太子妃苏氏按耐不住,上前扯住孙老爷子,悄声急问道:“孙翁,郎君他究竟怎么样了?”
孙太医摸着胡子,慢吞吞道:“太子这病,娘子也是知道的,不可再劳神动怒了,否则就是神仙也难救啊,唉…………”
说完,老爷子就慢吞吞的收拾东西,慢吞吞地走到偏殿书案前,拿起笔,慢吞吞地开始写方子……
众人也跟着孙老爷子到了偏殿,看老爷子写完最后一笔,吹吹方子,慢吞吞道:“老夫在原先的方子上又添了几味药,照着原先的法子煎来吃就是了……”
杜荷最后一个进偏殿,一直皱着眉,听到孙太医的话,脸色也没好看多少。
“这药,真的有效吗?”
这口气实在不太好,引得吴诩等人纷纷侧目。
幸而孙老爷子也不跟他计较,将药方给太子妃,嘱咐道:“太子只要静心安养,再用老夫这药,不过两月,必然见效……”
太子妃千恩万谢收了方子,命阿肖立刻拿下去煎药,又让人另准备了金钱谢孙太医,。
孙太医也不推辞,笑呵呵地收下了。
小萝莉扯着吴诩的袖子,低声道:“都说孙翁医术精妙,太医院里无人能及呢……”
是吗?
吴诩悄悄打量着孙老爷子,老头长得确实是很道骨仙风,身上居然没有普通太医那股唯唯诺诺的气息……
挺神棍的啊……
小萝莉又道:“父皇想请他做医正,他却不肯……”
吴诩黑线。
太医正这种东西是简直是杯具中的杯具,老爷子是有多想不开才会答应李二陛下呢!
“难道医术最好的人不该做医正吗?”小萝莉疑惑地自言自语。
“这还真不一定……”吴诩忍不住想吐遭,谁规定医院院长一定就是内外科兼修,名校临床医学本硕博连读的高水准人才的?
也很有可能是把开医院当开超市一样的邪魅狂狷小言男猪脚好吧!
“孙太医年纪也不小了,当太医正可不只是管看病而已……”人家还得管人事,管财政,管仓库(?),必要的时候还得给皇帝陛下背黑锅呢……
当太医的压力已经很大了好吧,老爷子能活到这么大年纪,已经很不容易了,何苦再折腾他老人家呢?
这时周尚仪忽然插了一句:“孙翁也不算是正式的太医,贵主儿忘了,圣人请他出山就是为了太子的病……”
诶?
这话信息量略大,吴诩的小八卦电台立刻全方位打开了。
“出山?”
难怪当年她第一次跟着小萝莉到东宫探病,看到的那些差点被李二陛下河蟹的太医里面没有这么个道骨仙风的货呢……
原来这老爷子根本是个外援啊!
话说李二陛下是拿神马把这世外高人吸引过来的?
“是了,阿爹跟我说过,孙翁一直在炼太乙神丹,太医院那边专门为他建了炼丹房呢……”小萝莉脸上出现一种类似崇拜敬畏的神色,“阿爹说,吃了太乙神丹能够长生不老呢……”
神马?
太乙神丹?长生不老?
尼玛孙老爷子居然还是个研究炼丹搞修真的牛人?!
吴诩看孙老爷子的眼神越发像是在看神棍了。
59 晋江独家首发
第六章易储 o5
“嗯哼!”李治在一旁听两人讲了半天的悄悄话,终于忍不住出声了。
“孙翁是太医,又不是方士,什么长生不老仙丹的,着实不可信啊!”
“怎么会…………”见妹子还是一脸‘我不信阿爹会骗我’的样子,李治忍不住曲起双指在李明达脑门上敲了一记。
“昔日秦始皇欲求长生,召集四方术士炼丹求仙,结果如何?”结果当然是秦始皇被人骗了一次又一次,最后还被徐福那货忽悠走了大把金银财宝、大船粮草、美少年、美少女……
“再有,汉武帝晚年好道,建甘露台,浇筑铜人,炼丹求药,结果又如何?”结果当然也是被骗很多次。到了后来,汉武帝被人骗得失去了信心,整天疑神疑鬼,弄死了好几个丞相不说,还疏远了自己的妻子儿女,让小人乘隙构陷了太子刘据,最后导致培养多年的继承人殒命,几乎断送了西汉基业。
“神仙之说,太过飘渺,炼丹以求长生什么的更是无稽之谈……”李治义正言辞地教育妹子。
李明达是何等聪慧,只听李治提的前两个问题就明白过来了。
吴诩却呆了。
咦喂!
李小九居然还是个朴素的唯物主义者,真想不到啊!
从魏晋以来,世人莫不崇尚极度的自由不羁,做名士、隐士、修士的世家子弟多如过江之鲫,朝野上下求仙问道、隐居炼丹之类的风气浓厚,连皇室都有意无意推崇某些迷信活动。
很少有人会深刻地去置疑这些活动是否有实际意义。
更没有多少人会认清求仙问道其实多是神棍骗人的本质。
想不到今天竟然让她遇见了一个。
吴诩满眼敬佩地看着李小九,倒把后者看得面红耳赤。
少年握拳抵着唇,咳了一声,道:“我想孙翁德高望重,既然奉旨炼丹,应该不会炼那些无用的东西…………”
“晋王说的是,老夫炼的丹药确实不是什么长生不老仙丹……”孙老爷子显然已把李治的话原原本本听在耳里,他不但不恼,反而哈哈大笑。
“老夫近年来悉心钻研,在治疗风疾之症上颇有心得……”
众人闻言皆是一凛,谁不知道老李家和长孙皇后家世代遗传风疾之症,若是能炼制出克制这种病症的药物,那该是多大的功德啊。
“这么说,只要那丹药炼成,太子的病也可根治了?”杜荷激动地拉住孙太医的衣袖,一脸狂喜。
“这个……”孙老( 〖武则天〗女皇之路 http://www.xlawen.org/kan/5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