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部分阅读
他相当不满,相对的李泰对那些老臣也不是很尊重。所以,魏王殿下虽然有不少摇旗呐喊的属下,在某些维护正统的元老重臣中的口碑却不是太好。
而晋王李治年纪还小,近一两年才上朝听政,暂时还看不出有什么突出才能,众人也只知道晋王聪颖仁孝,是唯一一个被李世民亲自抚养的皇子,同样深受皇帝陛下喜爱……
相对中立派的犹豫观望,有些大臣却必须马上做出决定!
诸如岑文本、马周等明显盖着魏王党印章的臣子,则是苦哈哈地摊开奏表,在举荐表上写上‘魏王’的字样。
他们算是被圣人坑惨了!
尤其是岑文本,当初李世民派他去协助魏王编书,就是有让他辅佐李泰的意思,可是如今……
他怎么可能看不出来,皇帝陛下倒是想立魏王,可诸如长孙无忌这些前辈,根本就不会赞同的……
甚至……
连他都看出得魏王殿下已经有些得意忘形了,说不定不日就要坏事,到时候难免又是一场风波!
可叹他即使看透了时局,却不得不在举荐表上写下魏王啊……
太苦逼了有木有!
更苦逼的是,如果日后的太子气量赶不上李二陛下的话,他根本不可能成为第二个魏征……
反倒是马周略幸运,因为比较得李世民喜欢,算是大半个纯臣,他先在东宫挂过一段时间的职,后来又去魏王家的文学馆转了一圈,还在非正式场合被李二陛下介绍给了晋王做老师。
至少不用担心日后被新太子报复了。
当然,即使在三个嫡皇子面前都挂过号了,马周还是跟岑文本一样苦逼,只能推举魏王。
倒是跟岑文本一样,被李二陛下丢给李泰的刘洎就直爽多了,他本来就是个豪爽耿直的人,既然跟了李泰,也没什么好纠结的,毫不犹豫推举了魏王。
至于宗室皇亲也为推举一事闹得乱哄哄的,就不必再提。
前朝为了推举新太子的事乱成一团,作为候选人之一的晋王李治此刻却是惊怒异常。
他居然被人威胁了!
老虎不发威当他是病猫啊!
82晋江独家首发 , , 。
第七章博弈 o8
李治是长孙皇后的幼子,打小就深受父母的宠爱,出生没多久被封为晋王,接着遥授并州大都督,十五年来加官进爵,封地无数。即便什么事都不干,只做靠俸禄过日子,李治这一辈子也衣食无忧、吃喝不愁了。
是个皇子没有不想做皇帝的,偏李治前面还有两个嫡出的兄长,无论年龄、才能、人望都比他高出一大截,而他本人从小喜欢读些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文章,很自觉地把自己定位在‘臣’‘弟’这个位子上。
可他怎么也没想,有一天优秀的大哥会失去储位,更没想过雄心勃勃的四哥会把他看作是夺嫡的障碍……
这一天,李治刚从万春殿回来,脸上隐隐含着郁愤之色。
因为,他刚从周尚仪那里听到了一个相当有意思的‘喜讯’……
被‘流放’多年的武才人再获圣人宠幸,不日就要升迁啦……
真是个让他相当‘惊喜’的消息啊!
“大王这是从万春殿回来么?”
韦尚仪等人见李治脸色不佳,不由暗暗奇怪。
每次晋王殿下从万春殿回来都是春光满面的,今儿是怎么了?难道跟十九娘拌嘴了?
韦尚仪是李治身边的老人了,心里既然这么想了,也就问了。
“孤怎么会跟兕子拌嘴呢?”李治失笑,“孤只是见兕子气色怏怏的,没什么精神,心里担心罢了……”
正在此时,宫人来报:魏王来了……
李泰的来访,让李治原本就不悦的心情越加阴霾。
前段时间,两人共同为父理政,李泰就隐隐流露出李世民已经私下答应立他为太子的意思,让李治识时务不要跟他争。李治当时就表示他对储君之位没有无非分之想……
谁知老爹病愈之后并没有直接提出立魏王为太子,而是选择了公推的方式。
李治知道,如今有资格入主东宫的人,也就李泰和他了。
朝堂上的事,李治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他并不认为他爹会选他为储君,只是一些元老重臣似乎对他四哥有些芥蒂,所以父亲才会采取这样迂回的方式决定新太子……
显然,他四哥并不理解父亲的做法……
所以,四哥来千秋殿的目的,他多少已经能猜到了……
就是猜到了事情的原委,李治才更觉郁闷。
试问一个本来无心夺嫡的人,老是被人试探威逼着不许染指明明可以争夺的储位,怎么可能不生气呢?!
既然对方来意不善,李治也不会有什么好脸色。
李泰进了千秋殿,李治就把宫人侍从都屏退了。
“四哥真是稀客啊,怎么想到来弟弟这里?”一向以温柔有礼著称的温柔少年李小九,此刻的口气相当不好,分明带着浓浓的火药味。
“怎么?九弟不欢迎四哥吗?”李泰脸上的笑容不由一滞。
李治磨磨一口白牙,对他家四哥露齿一笑:“怎么会?只是孤想着四哥一向贵人事忙,居然还有时间来弟弟这里串门,感到有些意外罢了╮(╯_╰)╭”
李泰又被噎住了。
难得看到白兔般的小弟浑身萦绕着黑气的模样,李泰也不禁暗暗疑惑。
这是谁招惹到九郎了?
李泰毕竟皮厚肉多,对于李小九的语言攻击并不在意,他今天进宫可是有重要目标的。
“王府中也就文学馆多事,我也不过是秉承阿爹的旨意招徕一帮才学之士写写书而已……要说我那儿的才俊,哪里比得上阿爹当年的秦府十八学士啊……阿兄我不过是瞎忙活罢了!若论逍遥自在,阿兄哪比得上你啊!”李泰打着哈哈,很快就转了话题, “听说九弟你在保宁坊的王府已经竣工了,想来不日就要搬出宫了,这千秋殿嘛…我看你也住不了几日了,所以阿兄我就想着趁你搬走之前来看看,呵呵………”
“说来,这千秋殿阿兄我也住过不少日子,今日回来算是故地重游了~~~~~”
李泰的话虽然不中听,却也不是没道理的。
当初李二陛下因为怜爱四胖,一直把他留在千秋殿居住,不肯让他就藩,结果召来了文武大臣们的一堆板砖。李二陛下没办法,只好在离皇宫比较近的延康坊给四胖建了魏王府,方便他出入。后来,李世民还是忍不住思子之情,又想把四胖弄进武德殿来住,结果又被谏臣们一顿狂喷。
而李泰被逼着搬出千秋殿的时候恰好是16岁。
过了今年,李治也16岁了。
有了李泰的前车之鉴,李世民提前好几年就开始给小儿子物色王府的选址,终于在李治成婚前选定了保宁坊这块风水宝地。
现在,李二陛下就等着他那世家儿媳妇给他小儿子生下嫡子来,然后再让他们一家风风光光的搬到王府去住……
李治大概也摸清了他爹的想法,只是因为种种缘故,他刻意不怎么亲近王氏,以达到延迟出宫的目的。
不过,在这立储的关键时候,李泰忽然提起乔迁这事,难免让他生疑……
“千秋殿虽好,终不是藩王久居之地。”李治淡淡道:“阿爹早有言曰,待王府落成,就择吉日让小弟乔迁新居……”
“小弟只听大人安排就是了……”
李泰闻言呵呵一笑,大概是十分满意李治的谦恭之态。
“这迁居一事倒也不急,等到我…咳……等到新太子选定,阿爹必有安排,倒时,阿兄我定会送上丰厚大礼……”
“只不过么……有件事,阿兄真的很为九郎你担心啊……”李泰幽幽一叹,忽然露出了一副欲言又止的神色。
“阿兄这话是什么意思?”李治一惊,心想自己应该没有什么把柄落到了对方手里吧。
不过,李治脸上的惶恐之色尽显,像是受到惊吓的小白兔一样。
李泰得意地眯了眯眼,压低声音,老神在在地道:“九郎啊,你的祸事就在眼前,你还不知道吗?”
这装逼的口吻实在让人蛋疼!
李治暗暗皱眉,故作不解:“阿兄这话真奇怪,我每日里就在宫中上朝读书,哪来的祸事?”
李泰还要卖关子,拍着李治的肩膀轻声道:“你忘了大哥因何故被废了吗?”
还不是被你逼的= =
李治暗暗吐遭,口中却道:“这与小弟又有何干系?”
李泰闻言嘿嘿笑了两声,如果吴诩在场的话一定会说这货笑得实在是太猥琐了!让人忍不住想在他那张馒头脸上揍几拳,把他直接打成包子!
“九郎啊,你难道忘了,大哥之所以被废,可不仅仅是因为起兵逼宫……”李泰笑容全无,脸上只余一片阴冷,獠牙尽露 。
“最重要的罪名其实是勾结藩王,私交武将……”
“你与元昌相交甚密,若是大人得知这件事,又会怎么想呢?”
李治闻言,瞳孔猛的一缩。
好啊!
原来四哥是想构陷他私*通藩王?!
李治低下头,脑中迅速权衡了一番利害,再抬头时,脸上已是一片惊惶之色。
“阿兄、阿兄……小弟与元昌叔叔只是泛泛之交,大人他应该不会误会吧?”
“君心难测啊,这种事我又怎么说得好呢?唉……”李泰一脸‘你死定了’的神色。
李治越发不安,像是要哭出来了一样,抓着李泰的袖子不撒手。
“阿兄,大人最疼你了,小弟求你帮帮忙,在大人面前分辨一二……”
“你我兄弟,还说什么求不求的……只是……”李泰故作为难,道:“阿兄我也只是一介藩王,人微言轻啊……”
什么人微言轻?!
怕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吧!
李治心中冷笑,面上仍是一副柔弱神色,道:“阿兄此言差矣!大人对你之心昭昭,朝野共知!小弟别无所求,做个富贵闲人也罢……”
李泰听到这示弱的话,心肺舒畅无比,立马拍着胸脯保证道:“你放心,只要孤得偿所愿,自然会好好关照你的,哈哈哈……”
等你得偿所愿,孤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李泰一走,李治就沉下了脸,默默坐在正殿,不让人打扰。
青年就这样不语不动地坐了一个下午,到了哺食时分还是没有任何动静。
韦尚仪等人不知该怎么办,犹豫了一下,还是派人去禀告王妃知道。
在千秋殿,晋王殿下和晋王妃是分殿而居的,除了每月初一十五,李治基本上不跟王氏一起吃饭。
所以,这日忽见正殿有人前来,让正准备用哺食的王氏感到一阵惊喜。
听完宫人含糊不清的叙述,王氏也有些踟蹰起来。
立储之事朝野上下闹得沸沸扬扬,王氏又岂会不知。她的舅父柳姟皆诔泄傥徊坏停彩怯型镀比ǖ模魑烊坏慕醯常司俗匀皇且凭俳醯摹?br />
可是,王氏本家的态度却十分暧昧,一直不肯明确表示对晋王的支持……
王氏本想让李治亲自拜访本家的,可还没开口就被李治拒绝了。
王氏自觉折了面子,心里暗暗埋怨本家的同时,也深觉李治不识好歹……
如今魏王气焰滔天,居然跑到千秋殿来示威来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高傲如王氏如何忍得下这口气,决定再去劝说李治,让他放下*身段寻求王氏本家的支持,绝不能让魏王当上太子……
正当王氏准备带着茶点往前殿去见李治的时候,却听到宫人来报,圣人传晋王去甘露殿了……
而与此同时,万春殿也派了宫人前来求见晋王。
83晋江独家首发 , ,
第七章博弈 o9
王氏对万春殿素来不是很感冒,只为李治与李明达兄妹情深,她才跟万春殿保持着面子上的交情。王氏觉得,如果日后他们夫妇出宫建府,大概不会再与李明达有多少亲密来往了……
听说万春殿来人求见,王氏虽然不是很想理会,但丈夫不在,她作为女主人应该招待一下。于是,王氏让人把万春殿的宫人带到后殿来。
不过,当王氏发现来人只是吴诩的贴身侍女灵儿时,她的态度也冷淡了下来——一个小小才人的侍女根本不值得她一见。
灵儿年纪虽小,却在掖庭待过不少年头,最会察言观色,王氏的脸色变化如此明显,她怎么可能察觉不到?但灵儿并没有露出不满的神色,因为,她此来是为了吴诩求药的,最好还是不要得罪晋王妃。
这里不得不再次为小吴同学哀悼一下……
这次从甘露殿回来,小吴同学就因为腰肌扭伤得厉害,趴在床上动都动不了……
李明达天真地相信了某人的‘跌了一跤不小心扭伤了腰’的谎话,拉着吴诩的手泪眼汪汪,坚持要亲自给她上药……
怎奈吴这那货脸薄得要命,死活不肯召太医来看伤,当然也不会让小萝莉帮忙上药了……
众人没法子,只好让太医院开了活血化瘀的药给她服用。
李明达想起李治这里有种治疗扭伤极好的膏药,就让人来千秋殿讨 ,于是灵儿就自告奋勇来了……
王氏问明灵儿的来意,得知是吴诩要用药,她脸上不由流露出鄙夷的神色……
一个才人而已,仗着公主的势,也敢向晋王殿下要东要西的……
王氏身边的女官早已看出女主人的心思,立刻道:“娘子,郎君不在殿中,婢子们可无权去取药……”
王氏赞许地看了那女官一眼,对灵儿淡淡道:“你来得不巧,郎君被圣人召去,就是我也无法拿药给你……如果才人等不及,就想请太医看看吧,万一延误了治疗,落个残废什么的,可就得不偿失了……”
灵儿听到这样红口白牙诅咒人的话,气得要死,小脸顿时涨得通红。
“既如此,婢子就先回去了……”
“去吧,代我向十九娘问好……”王氏摆摆手,看也不看灵儿一眼。
一个婢女的喜怒王氏根本不放在心上,她的心思早已经转到了被李二陛下召走的李治身上了……
其实,李世民这次召见李治,倒没有什么大事,他就是想儿子了。
李世民在卧病期间,心里总想着承乾从小到大的种种好处,以致对另两个儿子有了莫名的排斥感,所以才会严辞拒绝两个儿子亲身侍疾的请求,打发他们替自己处理政务去了。
现在,李二陛下病好了,心理也不脆弱了,就觉得前段时间太过冷落儿子们了,应该赶紧想法子弥补一下,跟儿子吃个饭,交流一下感情什么的……
于是,他就这么做了。
住在宫中的李治当然是首选的安抚对象。
“儿子拜见阿爹……”
前几天还病歪歪的老爹,现在不仅生龙活虎,还明显带着青春焕发的迹象,其中的缘故实在耐人寻味……
或多或少知道一些真相的李治,觉得十分别扭。
“雉奴,来来来,坐到阿爹身边来……”李二陛下看向儿子的眼神那叫个宠溺啊,指着身边的位子让李治坐下,还把吃的喝的亲自递到了他的面前……
“阿爹听你舅舅说你前段时间当值甚是勤勉,处置政事也十分得当,朕心甚慰啊……”
“是阿舅谬赞了……”李治恭恭敬敬接受了亲爹递过来的食物,随意吃了两口就放下了——某人已经被万春殿的美食养刁乐了胃口,对李二陛下喜欢的奶制品和大块肉食真没啥兴趣。
“儿还有许多不懂之处,还要大人多多教导……”李治继续恭恭敬敬地表示谦虚,一副好好学生乖宝宝的模样。
李治严肃的小表情让李二陛下发觉自己似乎找了一个不怎么温情的话题,实在不利于亲子之间交流感情。
“雉奴啊……”李世民摸摸唇上的短髭,果断决定换了个话题。
“阿爹记得你成婚也快一年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让阿爹抱上孙子啊?”
李二陛下说着这话,一边朝儿子挤挤眼,一边露出一个男人们心照不宣的猥琐笑容……
不得不说,李二陛下的话再次戳中李治的糟点。
青年的脸微不可见地抽搐了一下,淡淡道:“最多再过一个月,阿爹就能抱上孙子了,或许是孙女……”
什么?!
怎么可能这么快?!
他怎么没听说王氏已经怀孕了(⊙_⊙)?
李世民脸上的惊愕神色看起来简直蠢极了!
李治都不敢多看,直接说明情况。
“阿爹怕是忘了,您曾赐了两个宫人教导儿,结果……”后面的话就不用说了吧。
“原来如此……那两个宫人倒是有福的,哈哈哈……”李世民尴尬地笑了一阵,发现小儿子的情绪还是不太高,不由奇怪。
往日只要一提到儿女之事,他这小儿子就会窘得面红耳赤,今天他家九郎不但没有羞涩地红了小耳朵,还一直板着个脸,实在太不正常了……
“雉奴你是不是有什么不如意的事?”
李治勉强笑了一下,否认道:“儿贵为皇子,深受大人喜爱,详尽人间富贵,还有什么不顺心的……”
“不对,不对……”李世民摸着唇上的短髭,很肯定地道:“你一定有事瞒着朕,不妨说出来,阿爹为你做主!”
“这……”青年犹豫了一下,道:“今日四哥来到千秋殿,对儿说了一些话,儿因此甚为忧虑……”
“哦?四郎他对你说了什么?”李世民有些奇怪。
“四哥得知儿的晋王府初成,特来祝贺……”青年垂头,低声说道。
“就这样?”李世民挑眉,这是件好事啊,九郎为什么要忧虑呢?
难道是嫌保宁坊离太极宫太远了不成?
“四哥还说……”李治小心地看了李世民一眼,继续道:“他说儿与汉王亲善,汉王谋逆被诛,儿亦难避嫌疑……”青年咬着唇,十分委屈的样子。
李世民听到这话,他的脸果断黑了。
“四哥也是好心提醒儿,怕大人迁怒与我……”李治说着,就把今日李泰在千秋殿对他说过的话一五一十全部告诉了李世民。
“竟有这等事?!”李世民是什么人啊,一听李治的话就判断出说话之人的险恶用心,可是这个人偏偏是他宠爱的儿子……
四郎为什么要恐吓九郎?
四郎又是怎么知道九郎与元昌的旧事的?
那么四郎又知不知道逼宫当日是谁领兵冲击太极殿的呢?
…………
这里面的信息量略大,李二陛下一时有些消化不了。
眼见李世民面色阴沉,李治忙避席跪伏在地,以额叩地,道:“儿自知少不更事,不敢有非分之想,更何况勾结藩王,行谋逆之事?请大人明察!否则,儿实在是寝食难安!”青年说到这里,嗓音中已经隐隐带着哭腔。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上前扶起儿子,将他搂在怀里,安抚道:“九郎不怕,阿爹怎么会怪罪于你呢……”李元昌什么的,不过是个已死的藩王,他怎么会为了一个外藩怀疑自己的爱子呢?
九郎素来温柔孝悌,与宗室皇亲都相交甚好,就是真跟李元昌有过亲密交往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跟涉及谋逆什么的完全没有关系!
而且,承乾谋逆一案本来就是笔糊涂账,李世民现在根本提都不想再提起,所以才会雷厉风行地做好扫尾工作,哪会再搞什么株连朋党、秋后算账?
“既然阿爹这么说,儿就放心了……”李治以袖遮脸,好像是在抹泪的模样。
其实在李世民看不到的角度,青年的脸上根本就没有半分惶恐之色……
好容易安抚完儿子,李世民就跟李治两人父慈子孝地继续吃晚饭。
因为李治本来就住在宫中,也就不担心宫门下匙的问题了。
陪着亲爹吃完晚饭,李小九又继续提供陪聊服务,两人一直聊到掌灯时分。
李世民心里有许多疑惑,有意无意问及李治对他家四哥的看法。
而李治对他家四哥的评价没有说不好的。
李治首先称赞李泰文采风流,颇有名士之风……
众所周知,魏晋以来的名士啊,那就是风流不羁,恃才傲物的代名词。
名士们整天只知道吟诗作画,听曲唱歌,偶尔喝酒嗑个药,议政闹个事什么的,就是不务正业……
李治又说李泰麾下学士众多,人才济济,百官(?)莫不仰慕魏王风采,以进魏王府文学馆编书为荣……
这话说得略夸张,但李二陛下一开始准许四胖召开文学馆时,就存着把文学馆做大做好的心思,为此还特地把岑文本、马周、刘洎这些一流人才丢去文学馆去挂职,帮儿子撑场面。结果文学馆确实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也为李泰招募了一大批追随者……
李二陛下当时见有人拥护自己的爱子还觉得很高兴,现在想想,这不是结党是什么?
李小九该上的眼药都上完了,就恭恭敬敬告退,拍拍屁股走人了~~
徒留李二陛下在甘露殿消化不良着……
84晋江独家首发 。,
第七章博弈 1o
儿子拍拍屁股走了,留下李二陛下郁闷无比,王内侍却松了一口气。
只为今夜侍寝的妹子都快抬到半路了,晋王殿下如果还不走,可就糟糕了!
王内侍摸摸袖子中的暗袋,脸上露出一抹得意笑容。
新晋的几个嫔妃出手十分大方,他可不能把事情搞砸了~~~
“还不快让掖庭局的把人送来,这都什么时辰了……”王内侍一面观察者殿内的动静,一面催促着两个宫人赶紧去报信。
话刚说完,就见殿内一名小内侍小跑出来,对王内侍道:“王翁,圣人说今晚不召人了,让掖庭局把人都送回去……”
哈?
王内侍傻了眼,这人都走半道了,还送回去?
圣人这是受啥刺激了?
不过,他到底是宫中老人,很快就收敛了情绪,问那小内侍道:“圣人还有什么吩咐?”
“圣人命立刻备辇,要去安仁殿……”小内侍说完,又飞快跑了,想是去安排车辇了。
这么晚了,还去安仁殿?
王内侍怔愣了好一会儿,回神见那两个本该去催掖庭局送人的宫人还在,不由微恼,尖声道:“还愣着干什么,圣人的话你们都听到了吧?马上去跟掖庭局的人说,今晚不安排侍寝了……”
“是。”两个宫人忙去传话了。
王内侍摸着袖子中的暗袋,脸上出现懊恼的神色。
吞下去的东西要再吐出来,实在是难受得紧啊!
==========夜访安仁殿的分割线==============
安仁殿是整个太极宫西路离甘露殿最近的一座殿阁,地理位置相当有趣,前面对着月华门,后面靠着归真观,西边紧邻孔子庙,是整个太极宫里最僻静的殿阁,基本上不会安排嫔妃或皇子公主居住。
如今,这里幽禁着前太子李承乾一家人。
李世民乘着辇车从太极宫到安仁殿最多只用了一盏茶时间,这其中还包括侍从护卫们的准备时间。
李世民是屁股都还没坐热,就要下辇了。
他此时的脑子里还是一片混沌,急需找到承乾问他一句话……
但当李世民走到防卫森严的安仁殿门口时,他又有些犹豫了……
自从太庙回来,他就一直卧病,虽然日日念着可爱的大郎,而承乾明明也近在咫尺,他却连一面都没有与之相见……
这种近乡情更怯的感觉让一向无所畏惧的天可汗也不知所措起来,最后,还是心中迫切的求知欲驱使他迈开了步子。
承乾对李世民的到来并不惊讶,似乎早就预料他会来似的。
不过,李世民的问题却让承乾惊讶地挑起了眉头。
“大人是想问我当初玄武门飞书(注1)的事?”
贞观十七年三月,有人在玄武门发飞书,告发魏王李泰种种不法事,其内容多为恶意捏造,毫无根据……
李世民当时大为震怒,当即销毁了所有飞书,并下令搜捕发飞书的人,结果什么也没有找到。
现在想来这事实在有些蹊跷……
其实当初的飞书事件朝臣们不是没怀疑过承乾的,但李世民用雷霆手段将事情一下子压下去了,也就再没有后续了……
现在忽然旧事重提,承乾觉得有些奇怪。
难道是老四做了什么引起了父亲的警觉?
承乾不由一笑,他这些日子过得十分平静,心绪也与往日不同了,整个人看起来十分祥和。
“不瞒大人,其实飞书的事是儿派人做的……”承乾淡淡道:“飞书上所说也不全是捏造污蔑之言……”
自从那日在东宫承乾坦诚了对李泰的怨恨和杀意,李世民已经明白了他的两个儿子之间的裂痕已经完全无法修补了!
听到承乾这样坦然承认,李世民唯有摇头叹气。
承乾见状又是一笑,“大人是不是也觉得儿太过孩子气了?”
“儿当时已贵为太子,还有何求?不过是被李泰步步紧逼,求个自保罢了……”
“李泰心思诡谲,谋算东宫之位已不是一日两日了,若是大人还是立其为太子,岂非诉诸世人,储君之位也是可以用诡计谋夺的?”
李世民闻言,心里顿时咯噔一下,一股寒气从背脊窜了上来。
承乾的话让他想起了适才李治的惶恐和委屈……
难道在他面前一直乖巧可爱的四郎真的这样不堪吗?
不,他还是不能相信!
“大人如此睿智,何不试探之?”承乾淡淡地搁下这么一句话,就顾自拿起一卷书看起来,显然是不想再继续话题。
李世民失魂落魄地离开了安仁殿。
几日后,百官的推举的表章很快就到了李世民的案头。
刘洎、岑文本、马周、崔仁师等人毫无疑问推举了魏王李泰,而支持晋王李治的人虽然不多却个个分量十足,光是一个长孙无忌就可以以一当百了,更有当初一直挺承乾贬李泰的谏议大夫褚遂良,几乎成了国舅大人最得力的先锋打手,强烈支持晋王反对魏王。
当然,还有一个分量十足的隐形晋王党是大家都想不到的,那就是兵部尚书李世勣。
原本李世民并不认为李世勣会明确地提出推举意见的,因为李世勣此人素来谨慎,一向信奉‘明哲保身’,一度被高祖赞为‘纯臣’。当年李二陛下发动‘玄武门之变’,李世勣就宛然拒绝出兵,恪守“军人不参与内斗”的职业道德。李二陛下虽不免悻悻,但对其也十分赞赏,登基后就将并州这个龙兴之地交给他镇守。
李世勣常年戍边,贞观十五年才升迁至兵部尚书,回朝后仍然领着并州大都督府长史的头衔,而李治在册封晋王后不久就遥领并州大都督,正是李世勣的顶头上司。两人虽然没有见过几次面,却是实实在在的旧属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他会推举晋王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而如今朝中的老将凋零,段志玄、秦琼等人已逝,李靖已老,侯君集新诛,老臣中唯一掌握全权兵力之资格、能力和威信都强大的人也就李世勣一个,说他是军方的代表也不为过。
所以,李世勣的态度实际上也是军方的态度。
李世民也不得不慎重考虑一下他们的意见……
除了明确表达推举意见的这两派官员外,其他大部分文武都是在和稀泥,两边都不愿得罪,表示一切听从圣人安排……
剧本没有按着计划的方向走,这可怎么办?
李世民头痛得要命。
次日,李世民在两仪殿召见百官后,独独留下长孙无忌。
“辅机,你劝我立九郎,可是因为四郎有何不妥?”
长孙无忌默了一下,沉声道:“圣人昔日宠爱大郎,立其为太子,无所不从……”
“其后,圣人您又移爱四郎,宠逾东宫,使得东宫惶恐不安,才有今日之事……”
“若圣人再立魏王为储,晋王又当如何自处?”
李世民默然,半晌才道:“九郎仁孝,友爱兄弟,四郎当知之……”
长孙无忌闻言只是冷笑不已。
“既如此,圣人何以遣人暗侦魏王?”
李世民这次彻底说不出话来了。
=========好久不见的四胖分割线==============
数日后,两仪殿。
李世民端坐在榻上,似乎在等待什么人,脸上神色莫测。
须臾,侍人小步上前通报道:“圣人,魏王到了……”
“宣。”李世民坐直了身子,脸上露出欢喜的笑容。
“儿拜见大人……”见到李世民,李泰圆圆的脸上一如既往是孺慕的神色,那一双酷似长孙皇后的眼睛又黑又亮,看得李世民一阵阵心软……
这可是他最喜爱的四郎啊……
这样圆滚滚的青雀,曾经最爱扑在他怀中撒娇的儿子,恍然已经这么大了……
“四郎,来来……快坐到阿爹身边来……”李世民招招手,让李泰坐到自己下手来。
“多谢阿爹~~~~~~~”李泰欢欢喜喜上前,跪坐在榻上,紧挨着李世民,神色十分亲密。
“吾儿近来在忙什么?阿爹总不见你进宫……”李世民关切问道。
还能忙什么,不就是忙着争夺储位的事呗!
李泰闻言目光微闪,笑道:“天气渐热,儿略感小恙,近来都在府中歇息,怕阿爹担心,故而没有告知,望阿爹恕罪……”说着还出示了一下他口舌上因为内热生出的小疮。
“怎么不传太医?”李二陛下皱眉,显然有些不悦,嗔道:“你体态丰腴,最耐不住暑气,不如去芙蓉园避暑,朝中的事,阿爹自会为你安排妥当……”
听到这句颇有暗示意味的话,李泰不由精神一振。
说实话,最近四胖同学确实是十分着急上火。
曾经以为只要大哥承乾一下台就轮到他当太子了,可是老爹明明答应得好好的,却总不见动静,还搞什么公推……
结果,公推也公推了,李二陛下还是捂着结果不宣布!
李泰可不像李小九那个初涉朝政的菜鸟,他在朝中也经营多年,自己的势力已经颇有规模,一度能跟承乾叫板。所以打听个储君人选这种事本该是易如反掌的!
谁知一打听二打听,无论是政事堂还是甘露殿,得到的结果都是圣意未决……
这都多少天了,阿爹到底是在犹豫什么呢?
现在忽然私下召见他,又提到朝中之事,莫非已经有了准信?
李泰双眼亮晶晶的,希冀地望着李二陛下。
快快把储君人选告诉他吧,亲爹~~~~
85晋江独家首发 , ,
第七章博弈 11
“儿微末之躯,又劳阿爹挂心了!如今朝中多事(?),儿只想为阿爹分忧,岂敢顾自躲懒?”往日若是听到李泰这样贴心之语,李二陛下早就感动得热泪盈眶了,如今他心有芥蒂,越听四胖的话,越觉得疑心。
不过,李泰到底是李世民喜爱的儿子,他也不愿只听信其他人的一面之言就轻易做决定。
李泰见李世民默然不语,竟然没有立刻出声抚慰,不由诧异,于是他试探着问道:“阿爹可是为了立储之事烦恼?”
李世民闻言,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道:“众臣意见不一,朕实在是一筹莫展……”
李泰装作恍然大悟,道:“原来阿爹是为此烦恼。儿愚钝,又应避嫌此事,不敢多言,只盼着父皇能顺遂心意,身体康健……”这话说得实在是进退有度又情真意切。
李世民不由动容。
“青雀吾儿,你如此聪颖,应该早就明白,阿爹本意就是要立你为太子,只是……”
李世民脸上闪过一丝迟疑之色,“众臣对你误解颇深,朕也不好太过强硬,免得你日后难做……”
“阿爹…………”小胖子闻言,眼中不由泪光闪闪,立刻避席跪伏在地,长拜不起。
“是儿子让您为难了,儿子不孝啊……”
李世民觉得自己的心也有些难过起来:这么孝顺可爱的四郎,怎么可能是个阴险狡诈之徒呢?为什么那些老臣都不喜欢他呢?
“青雀,你快起来……”李二陛下一面伸手虚扶,一面保证道:“朝中之事,阿爹只有主意,总不教你受委屈就是!”
“多谢大人!”李泰应了一声,费力的从地上爬起来,脸上依然是忧心忡忡之色。
“儿知道,儿虽薄有才名,却至今未在朝中有何建树,不及大哥多矣。只为阿爹对儿的宠爱有加,令朝中一些大臣对儿颇有龃龉,儿也不想阿爹为难……”
说到这里,李泰顿了一下,盯着李二陛下,试探道:“九弟聪慧仁孝,温文敦厚……”
李世民注意到李泰的神色,淡淡打断了他的话:“雉奴年幼,又秉性仁弱……”后面的话就不用说了,仅这两条就否决了李治( 〖武则天〗女皇之路 http://www.xlawen.org/kan/5171/ )
而晋王李治年纪还小,近一两年才上朝听政,暂时还看不出有什么突出才能,众人也只知道晋王聪颖仁孝,是唯一一个被李世民亲自抚养的皇子,同样深受皇帝陛下喜爱……
相对中立派的犹豫观望,有些大臣却必须马上做出决定!
诸如岑文本、马周等明显盖着魏王党印章的臣子,则是苦哈哈地摊开奏表,在举荐表上写上‘魏王’的字样。
他们算是被圣人坑惨了!
尤其是岑文本,当初李世民派他去协助魏王编书,就是有让他辅佐李泰的意思,可是如今……
他怎么可能看不出来,皇帝陛下倒是想立魏王,可诸如长孙无忌这些前辈,根本就不会赞同的……
甚至……
连他都看出得魏王殿下已经有些得意忘形了,说不定不日就要坏事,到时候难免又是一场风波!
可叹他即使看透了时局,却不得不在举荐表上写下魏王啊……
太苦逼了有木有!
更苦逼的是,如果日后的太子气量赶不上李二陛下的话,他根本不可能成为第二个魏征……
反倒是马周略幸运,因为比较得李世民喜欢,算是大半个纯臣,他先在东宫挂过一段时间的职,后来又去魏王家的文学馆转了一圈,还在非正式场合被李二陛下介绍给了晋王做老师。
至少不用担心日后被新太子报复了。
当然,即使在三个嫡皇子面前都挂过号了,马周还是跟岑文本一样苦逼,只能推举魏王。
倒是跟岑文本一样,被李二陛下丢给李泰的刘洎就直爽多了,他本来就是个豪爽耿直的人,既然跟了李泰,也没什么好纠结的,毫不犹豫推举了魏王。
至于宗室皇亲也为推举一事闹得乱哄哄的,就不必再提。
前朝为了推举新太子的事乱成一团,作为候选人之一的晋王李治此刻却是惊怒异常。
他居然被人威胁了!
老虎不发威当他是病猫啊!
82晋江独家首发 , , 。
第七章博弈 o8
李治是长孙皇后的幼子,打小就深受父母的宠爱,出生没多久被封为晋王,接着遥授并州大都督,十五年来加官进爵,封地无数。即便什么事都不干,只做靠俸禄过日子,李治这一辈子也衣食无忧、吃喝不愁了。
是个皇子没有不想做皇帝的,偏李治前面还有两个嫡出的兄长,无论年龄、才能、人望都比他高出一大截,而他本人从小喜欢读些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文章,很自觉地把自己定位在‘臣’‘弟’这个位子上。
可他怎么也没想,有一天优秀的大哥会失去储位,更没想过雄心勃勃的四哥会把他看作是夺嫡的障碍……
这一天,李治刚从万春殿回来,脸上隐隐含着郁愤之色。
因为,他刚从周尚仪那里听到了一个相当有意思的‘喜讯’……
被‘流放’多年的武才人再获圣人宠幸,不日就要升迁啦……
真是个让他相当‘惊喜’的消息啊!
“大王这是从万春殿回来么?”
韦尚仪等人见李治脸色不佳,不由暗暗奇怪。
每次晋王殿下从万春殿回来都是春光满面的,今儿是怎么了?难道跟十九娘拌嘴了?
韦尚仪是李治身边的老人了,心里既然这么想了,也就问了。
“孤怎么会跟兕子拌嘴呢?”李治失笑,“孤只是见兕子气色怏怏的,没什么精神,心里担心罢了……”
正在此时,宫人来报:魏王来了……
李泰的来访,让李治原本就不悦的心情越加阴霾。
前段时间,两人共同为父理政,李泰就隐隐流露出李世民已经私下答应立他为太子的意思,让李治识时务不要跟他争。李治当时就表示他对储君之位没有无非分之想……
谁知老爹病愈之后并没有直接提出立魏王为太子,而是选择了公推的方式。
李治知道,如今有资格入主东宫的人,也就李泰和他了。
朝堂上的事,李治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他并不认为他爹会选他为储君,只是一些元老重臣似乎对他四哥有些芥蒂,所以父亲才会采取这样迂回的方式决定新太子……
显然,他四哥并不理解父亲的做法……
所以,四哥来千秋殿的目的,他多少已经能猜到了……
就是猜到了事情的原委,李治才更觉郁闷。
试问一个本来无心夺嫡的人,老是被人试探威逼着不许染指明明可以争夺的储位,怎么可能不生气呢?!
既然对方来意不善,李治也不会有什么好脸色。
李泰进了千秋殿,李治就把宫人侍从都屏退了。
“四哥真是稀客啊,怎么想到来弟弟这里?”一向以温柔有礼著称的温柔少年李小九,此刻的口气相当不好,分明带着浓浓的火药味。
“怎么?九弟不欢迎四哥吗?”李泰脸上的笑容不由一滞。
李治磨磨一口白牙,对他家四哥露齿一笑:“怎么会?只是孤想着四哥一向贵人事忙,居然还有时间来弟弟这里串门,感到有些意外罢了╮(╯_╰)╭”
李泰又被噎住了。
难得看到白兔般的小弟浑身萦绕着黑气的模样,李泰也不禁暗暗疑惑。
这是谁招惹到九郎了?
李泰毕竟皮厚肉多,对于李小九的语言攻击并不在意,他今天进宫可是有重要目标的。
“王府中也就文学馆多事,我也不过是秉承阿爹的旨意招徕一帮才学之士写写书而已……要说我那儿的才俊,哪里比得上阿爹当年的秦府十八学士啊……阿兄我不过是瞎忙活罢了!若论逍遥自在,阿兄哪比得上你啊!”李泰打着哈哈,很快就转了话题, “听说九弟你在保宁坊的王府已经竣工了,想来不日就要搬出宫了,这千秋殿嘛…我看你也住不了几日了,所以阿兄我就想着趁你搬走之前来看看,呵呵………”
“说来,这千秋殿阿兄我也住过不少日子,今日回来算是故地重游了~~~~~”
李泰的话虽然不中听,却也不是没道理的。
当初李二陛下因为怜爱四胖,一直把他留在千秋殿居住,不肯让他就藩,结果召来了文武大臣们的一堆板砖。李二陛下没办法,只好在离皇宫比较近的延康坊给四胖建了魏王府,方便他出入。后来,李世民还是忍不住思子之情,又想把四胖弄进武德殿来住,结果又被谏臣们一顿狂喷。
而李泰被逼着搬出千秋殿的时候恰好是16岁。
过了今年,李治也16岁了。
有了李泰的前车之鉴,李世民提前好几年就开始给小儿子物色王府的选址,终于在李治成婚前选定了保宁坊这块风水宝地。
现在,李二陛下就等着他那世家儿媳妇给他小儿子生下嫡子来,然后再让他们一家风风光光的搬到王府去住……
李治大概也摸清了他爹的想法,只是因为种种缘故,他刻意不怎么亲近王氏,以达到延迟出宫的目的。
不过,在这立储的关键时候,李泰忽然提起乔迁这事,难免让他生疑……
“千秋殿虽好,终不是藩王久居之地。”李治淡淡道:“阿爹早有言曰,待王府落成,就择吉日让小弟乔迁新居……”
“小弟只听大人安排就是了……”
李泰闻言呵呵一笑,大概是十分满意李治的谦恭之态。
“这迁居一事倒也不急,等到我…咳……等到新太子选定,阿爹必有安排,倒时,阿兄我定会送上丰厚大礼……”
“只不过么……有件事,阿兄真的很为九郎你担心啊……”李泰幽幽一叹,忽然露出了一副欲言又止的神色。
“阿兄这话是什么意思?”李治一惊,心想自己应该没有什么把柄落到了对方手里吧。
不过,李治脸上的惶恐之色尽显,像是受到惊吓的小白兔一样。
李泰得意地眯了眯眼,压低声音,老神在在地道:“九郎啊,你的祸事就在眼前,你还不知道吗?”
这装逼的口吻实在让人蛋疼!
李治暗暗皱眉,故作不解:“阿兄这话真奇怪,我每日里就在宫中上朝读书,哪来的祸事?”
李泰还要卖关子,拍着李治的肩膀轻声道:“你忘了大哥因何故被废了吗?”
还不是被你逼的= =
李治暗暗吐遭,口中却道:“这与小弟又有何干系?”
李泰闻言嘿嘿笑了两声,如果吴诩在场的话一定会说这货笑得实在是太猥琐了!让人忍不住想在他那张馒头脸上揍几拳,把他直接打成包子!
“九郎啊,你难道忘了,大哥之所以被废,可不仅仅是因为起兵逼宫……”李泰笑容全无,脸上只余一片阴冷,獠牙尽露 。
“最重要的罪名其实是勾结藩王,私交武将……”
“你与元昌相交甚密,若是大人得知这件事,又会怎么想呢?”
李治闻言,瞳孔猛的一缩。
好啊!
原来四哥是想构陷他私*通藩王?!
李治低下头,脑中迅速权衡了一番利害,再抬头时,脸上已是一片惊惶之色。
“阿兄、阿兄……小弟与元昌叔叔只是泛泛之交,大人他应该不会误会吧?”
“君心难测啊,这种事我又怎么说得好呢?唉……”李泰一脸‘你死定了’的神色。
李治越发不安,像是要哭出来了一样,抓着李泰的袖子不撒手。
“阿兄,大人最疼你了,小弟求你帮帮忙,在大人面前分辨一二……”
“你我兄弟,还说什么求不求的……只是……”李泰故作为难,道:“阿兄我也只是一介藩王,人微言轻啊……”
什么人微言轻?!
怕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吧!
李治心中冷笑,面上仍是一副柔弱神色,道:“阿兄此言差矣!大人对你之心昭昭,朝野共知!小弟别无所求,做个富贵闲人也罢……”
李泰听到这示弱的话,心肺舒畅无比,立马拍着胸脯保证道:“你放心,只要孤得偿所愿,自然会好好关照你的,哈哈哈……”
等你得偿所愿,孤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李泰一走,李治就沉下了脸,默默坐在正殿,不让人打扰。
青年就这样不语不动地坐了一个下午,到了哺食时分还是没有任何动静。
韦尚仪等人不知该怎么办,犹豫了一下,还是派人去禀告王妃知道。
在千秋殿,晋王殿下和晋王妃是分殿而居的,除了每月初一十五,李治基本上不跟王氏一起吃饭。
所以,这日忽见正殿有人前来,让正准备用哺食的王氏感到一阵惊喜。
听完宫人含糊不清的叙述,王氏也有些踟蹰起来。
立储之事朝野上下闹得沸沸扬扬,王氏又岂会不知。她的舅父柳姟皆诔泄傥徊坏停彩怯型镀比ǖ模魑烊坏慕醯常司俗匀皇且凭俳醯摹?br />
可是,王氏本家的态度却十分暧昧,一直不肯明确表示对晋王的支持……
王氏本想让李治亲自拜访本家的,可还没开口就被李治拒绝了。
王氏自觉折了面子,心里暗暗埋怨本家的同时,也深觉李治不识好歹……
如今魏王气焰滔天,居然跑到千秋殿来示威来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高傲如王氏如何忍得下这口气,决定再去劝说李治,让他放下*身段寻求王氏本家的支持,绝不能让魏王当上太子……
正当王氏准备带着茶点往前殿去见李治的时候,却听到宫人来报,圣人传晋王去甘露殿了……
而与此同时,万春殿也派了宫人前来求见晋王。
83晋江独家首发 , ,
第七章博弈 o9
王氏对万春殿素来不是很感冒,只为李治与李明达兄妹情深,她才跟万春殿保持着面子上的交情。王氏觉得,如果日后他们夫妇出宫建府,大概不会再与李明达有多少亲密来往了……
听说万春殿来人求见,王氏虽然不是很想理会,但丈夫不在,她作为女主人应该招待一下。于是,王氏让人把万春殿的宫人带到后殿来。
不过,当王氏发现来人只是吴诩的贴身侍女灵儿时,她的态度也冷淡了下来——一个小小才人的侍女根本不值得她一见。
灵儿年纪虽小,却在掖庭待过不少年头,最会察言观色,王氏的脸色变化如此明显,她怎么可能察觉不到?但灵儿并没有露出不满的神色,因为,她此来是为了吴诩求药的,最好还是不要得罪晋王妃。
这里不得不再次为小吴同学哀悼一下……
这次从甘露殿回来,小吴同学就因为腰肌扭伤得厉害,趴在床上动都动不了……
李明达天真地相信了某人的‘跌了一跤不小心扭伤了腰’的谎话,拉着吴诩的手泪眼汪汪,坚持要亲自给她上药……
怎奈吴这那货脸薄得要命,死活不肯召太医来看伤,当然也不会让小萝莉帮忙上药了……
众人没法子,只好让太医院开了活血化瘀的药给她服用。
李明达想起李治这里有种治疗扭伤极好的膏药,就让人来千秋殿讨 ,于是灵儿就自告奋勇来了……
王氏问明灵儿的来意,得知是吴诩要用药,她脸上不由流露出鄙夷的神色……
一个才人而已,仗着公主的势,也敢向晋王殿下要东要西的……
王氏身边的女官早已看出女主人的心思,立刻道:“娘子,郎君不在殿中,婢子们可无权去取药……”
王氏赞许地看了那女官一眼,对灵儿淡淡道:“你来得不巧,郎君被圣人召去,就是我也无法拿药给你……如果才人等不及,就想请太医看看吧,万一延误了治疗,落个残废什么的,可就得不偿失了……”
灵儿听到这样红口白牙诅咒人的话,气得要死,小脸顿时涨得通红。
“既如此,婢子就先回去了……”
“去吧,代我向十九娘问好……”王氏摆摆手,看也不看灵儿一眼。
一个婢女的喜怒王氏根本不放在心上,她的心思早已经转到了被李二陛下召走的李治身上了……
其实,李世民这次召见李治,倒没有什么大事,他就是想儿子了。
李世民在卧病期间,心里总想着承乾从小到大的种种好处,以致对另两个儿子有了莫名的排斥感,所以才会严辞拒绝两个儿子亲身侍疾的请求,打发他们替自己处理政务去了。
现在,李二陛下病好了,心理也不脆弱了,就觉得前段时间太过冷落儿子们了,应该赶紧想法子弥补一下,跟儿子吃个饭,交流一下感情什么的……
于是,他就这么做了。
住在宫中的李治当然是首选的安抚对象。
“儿子拜见阿爹……”
前几天还病歪歪的老爹,现在不仅生龙活虎,还明显带着青春焕发的迹象,其中的缘故实在耐人寻味……
或多或少知道一些真相的李治,觉得十分别扭。
“雉奴,来来来,坐到阿爹身边来……”李二陛下看向儿子的眼神那叫个宠溺啊,指着身边的位子让李治坐下,还把吃的喝的亲自递到了他的面前……
“阿爹听你舅舅说你前段时间当值甚是勤勉,处置政事也十分得当,朕心甚慰啊……”
“是阿舅谬赞了……”李治恭恭敬敬接受了亲爹递过来的食物,随意吃了两口就放下了——某人已经被万春殿的美食养刁乐了胃口,对李二陛下喜欢的奶制品和大块肉食真没啥兴趣。
“儿还有许多不懂之处,还要大人多多教导……”李治继续恭恭敬敬地表示谦虚,一副好好学生乖宝宝的模样。
李治严肃的小表情让李二陛下发觉自己似乎找了一个不怎么温情的话题,实在不利于亲子之间交流感情。
“雉奴啊……”李世民摸摸唇上的短髭,果断决定换了个话题。
“阿爹记得你成婚也快一年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让阿爹抱上孙子啊?”
李二陛下说着这话,一边朝儿子挤挤眼,一边露出一个男人们心照不宣的猥琐笑容……
不得不说,李二陛下的话再次戳中李治的糟点。
青年的脸微不可见地抽搐了一下,淡淡道:“最多再过一个月,阿爹就能抱上孙子了,或许是孙女……”
什么?!
怎么可能这么快?!
他怎么没听说王氏已经怀孕了(⊙_⊙)?
李世民脸上的惊愕神色看起来简直蠢极了!
李治都不敢多看,直接说明情况。
“阿爹怕是忘了,您曾赐了两个宫人教导儿,结果……”后面的话就不用说了吧。
“原来如此……那两个宫人倒是有福的,哈哈哈……”李世民尴尬地笑了一阵,发现小儿子的情绪还是不太高,不由奇怪。
往日只要一提到儿女之事,他这小儿子就会窘得面红耳赤,今天他家九郎不但没有羞涩地红了小耳朵,还一直板着个脸,实在太不正常了……
“雉奴你是不是有什么不如意的事?”
李治勉强笑了一下,否认道:“儿贵为皇子,深受大人喜爱,详尽人间富贵,还有什么不顺心的……”
“不对,不对……”李世民摸着唇上的短髭,很肯定地道:“你一定有事瞒着朕,不妨说出来,阿爹为你做主!”
“这……”青年犹豫了一下,道:“今日四哥来到千秋殿,对儿说了一些话,儿因此甚为忧虑……”
“哦?四郎他对你说了什么?”李世民有些奇怪。
“四哥得知儿的晋王府初成,特来祝贺……”青年垂头,低声说道。
“就这样?”李世民挑眉,这是件好事啊,九郎为什么要忧虑呢?
难道是嫌保宁坊离太极宫太远了不成?
“四哥还说……”李治小心地看了李世民一眼,继续道:“他说儿与汉王亲善,汉王谋逆被诛,儿亦难避嫌疑……”青年咬着唇,十分委屈的样子。
李世民听到这话,他的脸果断黑了。
“四哥也是好心提醒儿,怕大人迁怒与我……”李治说着,就把今日李泰在千秋殿对他说过的话一五一十全部告诉了李世民。
“竟有这等事?!”李世民是什么人啊,一听李治的话就判断出说话之人的险恶用心,可是这个人偏偏是他宠爱的儿子……
四郎为什么要恐吓九郎?
四郎又是怎么知道九郎与元昌的旧事的?
那么四郎又知不知道逼宫当日是谁领兵冲击太极殿的呢?
…………
这里面的信息量略大,李二陛下一时有些消化不了。
眼见李世民面色阴沉,李治忙避席跪伏在地,以额叩地,道:“儿自知少不更事,不敢有非分之想,更何况勾结藩王,行谋逆之事?请大人明察!否则,儿实在是寝食难安!”青年说到这里,嗓音中已经隐隐带着哭腔。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上前扶起儿子,将他搂在怀里,安抚道:“九郎不怕,阿爹怎么会怪罪于你呢……”李元昌什么的,不过是个已死的藩王,他怎么会为了一个外藩怀疑自己的爱子呢?
九郎素来温柔孝悌,与宗室皇亲都相交甚好,就是真跟李元昌有过亲密交往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跟涉及谋逆什么的完全没有关系!
而且,承乾谋逆一案本来就是笔糊涂账,李世民现在根本提都不想再提起,所以才会雷厉风行地做好扫尾工作,哪会再搞什么株连朋党、秋后算账?
“既然阿爹这么说,儿就放心了……”李治以袖遮脸,好像是在抹泪的模样。
其实在李世民看不到的角度,青年的脸上根本就没有半分惶恐之色……
好容易安抚完儿子,李世民就跟李治两人父慈子孝地继续吃晚饭。
因为李治本来就住在宫中,也就不担心宫门下匙的问题了。
陪着亲爹吃完晚饭,李小九又继续提供陪聊服务,两人一直聊到掌灯时分。
李世民心里有许多疑惑,有意无意问及李治对他家四哥的看法。
而李治对他家四哥的评价没有说不好的。
李治首先称赞李泰文采风流,颇有名士之风……
众所周知,魏晋以来的名士啊,那就是风流不羁,恃才傲物的代名词。
名士们整天只知道吟诗作画,听曲唱歌,偶尔喝酒嗑个药,议政闹个事什么的,就是不务正业……
李治又说李泰麾下学士众多,人才济济,百官(?)莫不仰慕魏王风采,以进魏王府文学馆编书为荣……
这话说得略夸张,但李二陛下一开始准许四胖召开文学馆时,就存着把文学馆做大做好的心思,为此还特地把岑文本、马周、刘洎这些一流人才丢去文学馆去挂职,帮儿子撑场面。结果文学馆确实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也为李泰招募了一大批追随者……
李二陛下当时见有人拥护自己的爱子还觉得很高兴,现在想想,这不是结党是什么?
李小九该上的眼药都上完了,就恭恭敬敬告退,拍拍屁股走人了~~
徒留李二陛下在甘露殿消化不良着……
84晋江独家首发 。,
第七章博弈 1o
儿子拍拍屁股走了,留下李二陛下郁闷无比,王内侍却松了一口气。
只为今夜侍寝的妹子都快抬到半路了,晋王殿下如果还不走,可就糟糕了!
王内侍摸摸袖子中的暗袋,脸上露出一抹得意笑容。
新晋的几个嫔妃出手十分大方,他可不能把事情搞砸了~~~
“还不快让掖庭局的把人送来,这都什么时辰了……”王内侍一面观察者殿内的动静,一面催促着两个宫人赶紧去报信。
话刚说完,就见殿内一名小内侍小跑出来,对王内侍道:“王翁,圣人说今晚不召人了,让掖庭局把人都送回去……”
哈?
王内侍傻了眼,这人都走半道了,还送回去?
圣人这是受啥刺激了?
不过,他到底是宫中老人,很快就收敛了情绪,问那小内侍道:“圣人还有什么吩咐?”
“圣人命立刻备辇,要去安仁殿……”小内侍说完,又飞快跑了,想是去安排车辇了。
这么晚了,还去安仁殿?
王内侍怔愣了好一会儿,回神见那两个本该去催掖庭局送人的宫人还在,不由微恼,尖声道:“还愣着干什么,圣人的话你们都听到了吧?马上去跟掖庭局的人说,今晚不安排侍寝了……”
“是。”两个宫人忙去传话了。
王内侍摸着袖子中的暗袋,脸上出现懊恼的神色。
吞下去的东西要再吐出来,实在是难受得紧啊!
==========夜访安仁殿的分割线==============
安仁殿是整个太极宫西路离甘露殿最近的一座殿阁,地理位置相当有趣,前面对着月华门,后面靠着归真观,西边紧邻孔子庙,是整个太极宫里最僻静的殿阁,基本上不会安排嫔妃或皇子公主居住。
如今,这里幽禁着前太子李承乾一家人。
李世民乘着辇车从太极宫到安仁殿最多只用了一盏茶时间,这其中还包括侍从护卫们的准备时间。
李世民是屁股都还没坐热,就要下辇了。
他此时的脑子里还是一片混沌,急需找到承乾问他一句话……
但当李世民走到防卫森严的安仁殿门口时,他又有些犹豫了……
自从太庙回来,他就一直卧病,虽然日日念着可爱的大郎,而承乾明明也近在咫尺,他却连一面都没有与之相见……
这种近乡情更怯的感觉让一向无所畏惧的天可汗也不知所措起来,最后,还是心中迫切的求知欲驱使他迈开了步子。
承乾对李世民的到来并不惊讶,似乎早就预料他会来似的。
不过,李世民的问题却让承乾惊讶地挑起了眉头。
“大人是想问我当初玄武门飞书(注1)的事?”
贞观十七年三月,有人在玄武门发飞书,告发魏王李泰种种不法事,其内容多为恶意捏造,毫无根据……
李世民当时大为震怒,当即销毁了所有飞书,并下令搜捕发飞书的人,结果什么也没有找到。
现在想来这事实在有些蹊跷……
其实当初的飞书事件朝臣们不是没怀疑过承乾的,但李世民用雷霆手段将事情一下子压下去了,也就再没有后续了……
现在忽然旧事重提,承乾觉得有些奇怪。
难道是老四做了什么引起了父亲的警觉?
承乾不由一笑,他这些日子过得十分平静,心绪也与往日不同了,整个人看起来十分祥和。
“不瞒大人,其实飞书的事是儿派人做的……”承乾淡淡道:“飞书上所说也不全是捏造污蔑之言……”
自从那日在东宫承乾坦诚了对李泰的怨恨和杀意,李世民已经明白了他的两个儿子之间的裂痕已经完全无法修补了!
听到承乾这样坦然承认,李世民唯有摇头叹气。
承乾见状又是一笑,“大人是不是也觉得儿太过孩子气了?”
“儿当时已贵为太子,还有何求?不过是被李泰步步紧逼,求个自保罢了……”
“李泰心思诡谲,谋算东宫之位已不是一日两日了,若是大人还是立其为太子,岂非诉诸世人,储君之位也是可以用诡计谋夺的?”
李世民闻言,心里顿时咯噔一下,一股寒气从背脊窜了上来。
承乾的话让他想起了适才李治的惶恐和委屈……
难道在他面前一直乖巧可爱的四郎真的这样不堪吗?
不,他还是不能相信!
“大人如此睿智,何不试探之?”承乾淡淡地搁下这么一句话,就顾自拿起一卷书看起来,显然是不想再继续话题。
李世民失魂落魄地离开了安仁殿。
几日后,百官的推举的表章很快就到了李世民的案头。
刘洎、岑文本、马周、崔仁师等人毫无疑问推举了魏王李泰,而支持晋王李治的人虽然不多却个个分量十足,光是一个长孙无忌就可以以一当百了,更有当初一直挺承乾贬李泰的谏议大夫褚遂良,几乎成了国舅大人最得力的先锋打手,强烈支持晋王反对魏王。
当然,还有一个分量十足的隐形晋王党是大家都想不到的,那就是兵部尚书李世勣。
原本李世民并不认为李世勣会明确地提出推举意见的,因为李世勣此人素来谨慎,一向信奉‘明哲保身’,一度被高祖赞为‘纯臣’。当年李二陛下发动‘玄武门之变’,李世勣就宛然拒绝出兵,恪守“军人不参与内斗”的职业道德。李二陛下虽不免悻悻,但对其也十分赞赏,登基后就将并州这个龙兴之地交给他镇守。
李世勣常年戍边,贞观十五年才升迁至兵部尚书,回朝后仍然领着并州大都督府长史的头衔,而李治在册封晋王后不久就遥领并州大都督,正是李世勣的顶头上司。两人虽然没有见过几次面,却是实实在在的旧属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他会推举晋王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而如今朝中的老将凋零,段志玄、秦琼等人已逝,李靖已老,侯君集新诛,老臣中唯一掌握全权兵力之资格、能力和威信都强大的人也就李世勣一个,说他是军方的代表也不为过。
所以,李世勣的态度实际上也是军方的态度。
李世民也不得不慎重考虑一下他们的意见……
除了明确表达推举意见的这两派官员外,其他大部分文武都是在和稀泥,两边都不愿得罪,表示一切听从圣人安排……
剧本没有按着计划的方向走,这可怎么办?
李世民头痛得要命。
次日,李世民在两仪殿召见百官后,独独留下长孙无忌。
“辅机,你劝我立九郎,可是因为四郎有何不妥?”
长孙无忌默了一下,沉声道:“圣人昔日宠爱大郎,立其为太子,无所不从……”
“其后,圣人您又移爱四郎,宠逾东宫,使得东宫惶恐不安,才有今日之事……”
“若圣人再立魏王为储,晋王又当如何自处?”
李世民默然,半晌才道:“九郎仁孝,友爱兄弟,四郎当知之……”
长孙无忌闻言只是冷笑不已。
“既如此,圣人何以遣人暗侦魏王?”
李世民这次彻底说不出话来了。
=========好久不见的四胖分割线==============
数日后,两仪殿。
李世民端坐在榻上,似乎在等待什么人,脸上神色莫测。
须臾,侍人小步上前通报道:“圣人,魏王到了……”
“宣。”李世民坐直了身子,脸上露出欢喜的笑容。
“儿拜见大人……”见到李世民,李泰圆圆的脸上一如既往是孺慕的神色,那一双酷似长孙皇后的眼睛又黑又亮,看得李世民一阵阵心软……
这可是他最喜爱的四郎啊……
这样圆滚滚的青雀,曾经最爱扑在他怀中撒娇的儿子,恍然已经这么大了……
“四郎,来来……快坐到阿爹身边来……”李世民招招手,让李泰坐到自己下手来。
“多谢阿爹~~~~~~~”李泰欢欢喜喜上前,跪坐在榻上,紧挨着李世民,神色十分亲密。
“吾儿近来在忙什么?阿爹总不见你进宫……”李世民关切问道。
还能忙什么,不就是忙着争夺储位的事呗!
李泰闻言目光微闪,笑道:“天气渐热,儿略感小恙,近来都在府中歇息,怕阿爹担心,故而没有告知,望阿爹恕罪……”说着还出示了一下他口舌上因为内热生出的小疮。
“怎么不传太医?”李二陛下皱眉,显然有些不悦,嗔道:“你体态丰腴,最耐不住暑气,不如去芙蓉园避暑,朝中的事,阿爹自会为你安排妥当……”
听到这句颇有暗示意味的话,李泰不由精神一振。
说实话,最近四胖同学确实是十分着急上火。
曾经以为只要大哥承乾一下台就轮到他当太子了,可是老爹明明答应得好好的,却总不见动静,还搞什么公推……
结果,公推也公推了,李二陛下还是捂着结果不宣布!
李泰可不像李小九那个初涉朝政的菜鸟,他在朝中也经营多年,自己的势力已经颇有规模,一度能跟承乾叫板。所以打听个储君人选这种事本该是易如反掌的!
谁知一打听二打听,无论是政事堂还是甘露殿,得到的结果都是圣意未决……
这都多少天了,阿爹到底是在犹豫什么呢?
现在忽然私下召见他,又提到朝中之事,莫非已经有了准信?
李泰双眼亮晶晶的,希冀地望着李二陛下。
快快把储君人选告诉他吧,亲爹~~~~
85晋江独家首发 , ,
第七章博弈 11
“儿微末之躯,又劳阿爹挂心了!如今朝中多事(?),儿只想为阿爹分忧,岂敢顾自躲懒?”往日若是听到李泰这样贴心之语,李二陛下早就感动得热泪盈眶了,如今他心有芥蒂,越听四胖的话,越觉得疑心。
不过,李泰到底是李世民喜爱的儿子,他也不愿只听信其他人的一面之言就轻易做决定。
李泰见李世民默然不语,竟然没有立刻出声抚慰,不由诧异,于是他试探着问道:“阿爹可是为了立储之事烦恼?”
李世民闻言,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道:“众臣意见不一,朕实在是一筹莫展……”
李泰装作恍然大悟,道:“原来阿爹是为此烦恼。儿愚钝,又应避嫌此事,不敢多言,只盼着父皇能顺遂心意,身体康健……”这话说得实在是进退有度又情真意切。
李世民不由动容。
“青雀吾儿,你如此聪颖,应该早就明白,阿爹本意就是要立你为太子,只是……”
李世民脸上闪过一丝迟疑之色,“众臣对你误解颇深,朕也不好太过强硬,免得你日后难做……”
“阿爹…………”小胖子闻言,眼中不由泪光闪闪,立刻避席跪伏在地,长拜不起。
“是儿子让您为难了,儿子不孝啊……”
李世民觉得自己的心也有些难过起来:这么孝顺可爱的四郎,怎么可能是个阴险狡诈之徒呢?为什么那些老臣都不喜欢他呢?
“青雀,你快起来……”李二陛下一面伸手虚扶,一面保证道:“朝中之事,阿爹只有主意,总不教你受委屈就是!”
“多谢大人!”李泰应了一声,费力的从地上爬起来,脸上依然是忧心忡忡之色。
“儿知道,儿虽薄有才名,却至今未在朝中有何建树,不及大哥多矣。只为阿爹对儿的宠爱有加,令朝中一些大臣对儿颇有龃龉,儿也不想阿爹为难……”
说到这里,李泰顿了一下,盯着李二陛下,试探道:“九弟聪慧仁孝,温文敦厚……”
李世民注意到李泰的神色,淡淡打断了他的话:“雉奴年幼,又秉性仁弱……”后面的话就不用说了,仅这两条就否决了李治( 〖武则天〗女皇之路 http://www.xlawen.org/kan/5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