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武则天〗女皇之路 > 〖武则天〗女皇之路 第 22 部分阅读

第 22 部分阅读

    宫就乱搞起来啊!

    难道是高阳公主看得太严了,房二一直没得手,所以一有机会就出手了?

    只是李小九怎么正好也出来了?

    还恰好撞见她、他、她……

    吴诩还在那里胡思乱想呢,李治已经恢复正色,拉着她出了花丛。

    “阿武,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兕子刚才在一直找你呢……”李治手上捏着吴诩的柔胰(说实话,用到这个词时,俺纠结了半天= =),下意识地朝四下看了一圈,确定周围没有人,这才放松下来。

    “你呀,总是让人放心不下!”总是一不小心就陷入奇怪的事件里,让人提心吊胆的……

    听到李治略带嗔怪的话,吴诩有些摸不着头脑,她记得自己出来时跟小萝莉报备过的呀。

    “算了……”看到吴诩还是有些懵懂,李治无奈地叹了一口气,道:“咱们离席太久了,还是早些回去吧……”说完,李治这才不着痕迹的放开吴诩的手。

    “是。”吴诩很恭顺地应了,倒是没注意李治的小动作。

    她此刻想的是,他们两人一个是皇子一个是嫔妃,避嫌是必须的,最好不要同进同出,一会儿还是分开回酒宴现场比较好。

    而按照吴诩的意思,最好是她先回宴会到李明达身边去,李治则可以在外面多转悠一会儿再回去。

    其实,她认为自己在不在宴会上都无所谓,李治却不能离开太久,不然八成会引起骚动的。

    但是,她知道李治这娃看着绵软,其实颇有些左性子,若是她不先回去,李治八成也不肯独自离开。

    “那么,妾等下先回去寻十九娘了……”吴诩想了想,又道:“九郎你也早些回去,不然圣人就该寻你了……”

    “孤略醒醒酒就回去……”青年微微一笑,双眼都弯成了一对小月牙。

    吴诩见青年的脸上果然还是红彤彤的,想来在宴会上被人敬了不少酒,难为他到现在还保持着头脑清晰,除了刚才捂她嘴和拉她手的时候用的力道略大外,分明不见一丝酒醉的样子……

    “怎么不见伺候的人?”吴诩四下一看,这才发现李治的贴身侍人竟没有跟着,不由奇怪。就算是逃席,也该有个人跟着吧?

    “孤让小顺子去取醒酒汤了……”李治退到假山边上的木凳子上,重重地坐了下来,身子还控制不住向后微微仰了一下——这个动作总算让吴诩意识到青年是真的有些醉意了……

    “那…妾就等小顺子来再走吧……”吴诩犹豫了一下,还是不太放心放青年一个人待着。

    李治摇摇头,“孤一个人无碍的……”

    你说无碍就无碍啊?

    万一出了什么事,倒霉的还不是那些下人!

    吴诩真想翻个白眼,可想想人家现在可是有权有势的太子爷了,还是恭敬点好!

    “阿武,你伸过手来……”李治仰起头,眼睛亮亮地看着吴诩,向她招招手,像是诱哄小孩一样。

    “来嘛,我有东西给你……”

    吴诩被青年那孩子气的样子打败了,无语地上前,伸手。

    就见李治从荷包里摸出一块白莹莹的东西,塞到她手中,轻声道:“今日之事,望才人掩饰一二……”

    得,这货又变回一本正经的晋王……不,太子殿下了= =

    原来李小九喝醉了就会变脸玩儿,真有趣!

    吴诩后知后觉地握紧那块东西,入手才发现李治给她的竟是一枚玉佩。

    吴诩有些诧异,一般皇子公主赏赐侍人多是给些金铢银角之类,而玉器在这个时代还是十分珍贵的东西,一般就是当奢侈品用的……

    李小九这一出手就是一块价值不菲的玉佩,果然是当了太子就财大气粗了么?

    “咳咳,才人也知道,孤初登储位,最好不要在这个时候生出事来,你也知道十七娘那个性子,咳咳……”要是被她知道她老公背着她偷腥,一定会不管不顾大闹一场的,到时候这弥月宴可就搞砸了……

    吴诩一想也是,再看看手上的玉佩更是眉开眼笑了。

    这玩意儿一看就是值钱的好东西,不仅色泽纯正,而且入手清凉,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可以随着人体体温调节温度的暖玉……

    李小九拿这东西来贿赂她,她岂不是赚大了?

    可这世上哪有白吃的午餐呢,亲?

    吴诩现在还不知道,就是因为她一时贪心收了某人的东西,最后把一辈子都赔进去了!

    这是后话。

    却说吴诩担心有人到小花园来找李治,也不及再细看那玉佩,就毫不客气地把东西揣到袖中的暗袋里。

    “九郎,我先走了~~~~~~”说完转身向丽正殿方向小跑而去……

    李治又一次呆住了。

    从来没有一个女孩子会在他面前像她那样提着裙子小跑而行的,明明是很粗鲁的动作,阿武做起来却那么活泼可爱……

    果然,阿武是与众不同的!

    李治摸摸鼻子,觉得双颊烫得厉害,原本因为酒精而有些迟钝的脑子更加晕眩了……

    176第 176 章(修改版)

    第十二章蛰伏14

    眼看太宗皇帝的周年祭将至,三王之争也消停了许多,朝中上下琐事开始大幅度减少。

    而诸如韦太妃、燕太妃等人已经迁到长安诸王的府邸暂住,只等先帝周年祭一过,就跟着儿子启程回封地享福去。就是还在犹豫不决去哪个儿子府上的燕太妃,也出宫暂时住在了吴王李恪的府上。

    至于徐惠,被李治封为贤太妃,一直住在彩丝院。

    直到上月二十二娘的公主府落成装修完毕,她才迁出太极宫,目前住在公主府上。

    然而,眼见离先帝周年祭还剩不到一个月时间,晋州居然又地震了……

    这次,连长孙无忌也说不出话来。

    朝野上下流言四起,但奇怪的是,无论是李泰还是李元景、李恪等人,居然都没有在这事上推波助澜。

    先帝的周年祭也很顺利地进行着。

    但是,李小九陛下的状态很不好……

    去太庙祭祀的那天,满朝文武都看到了新帝惨白的小脸,那瘦削的身躯几乎支撑不起那套厚重的礼服……

    几乎是所有人都在暗自猜测,这位年轻的圣人会不会在祭拜李唐先祖的繁琐仪式中间忽然晕倒呢?

    然后,众人又看到了同样衣冠肃穆的齐王李泰——这位先帝一度最宠爱的儿子,无论在精神还是体魄上都比如今的圣人强健多了,这让许多人不由自主地想起来贞观十七年那场夺嫡之争中,这位王爷的一句失言……

    他曾对李二陛下说,如若他李泰登上皇位,定会杀死爱子,传位给九弟……

    如今这话也许会反过来应在李小九陛□上也不一定呢!

    但是,不管众人怎么暗自猜测当今圣人的身体状况,李治还颤巍巍地坚持到了仪式结束。

    接下里是去昭陵献祭。

    恰好此时吐火罗遣来使者,献了一头大鸟如驼驼一般大,还能吃铜铁,大唐众人无不惊愕。

    李治只是淡笑着收下那大鸟,然后在献祭昭陵的时候,亲手把那大鸟斩杀,生祭给了他爹。

    这一举动让在场的宗室皇亲和文武百官都大吃了一惊。

    之后,李治登上高台,对众人道:“朕谬膺大位,政教不明,遂使晋州之地屡有震动……”

    “朕心中委实不安,还望诸公各进封事,极言得失,以匡不逮……”

    这话若是在平常,众人大概也就唯唯诺诺地应了,可如今面对的是先帝的陵墓,一班各怀鬼胎的宗亲文武都有些难以启齿……

    毕竟,李治这个圣人还是当得很不错的,自登位以来,无论对自家亲戚,还是对元勋老臣都一直恩赏不断。

    而他的性子柔软,无论是对世家还是对勋贵寒门都一视同仁,与老臣们的关系也处得比较好,对臣下的意见都非常用心地听取了,算是世人心目中比较理想的仁厚之君……

    但是,李治纵有千般好,却还是有相当大一部分人不能安心臣服与他,原因却出在他舅舅长孙无忌身上……

    其实,这朝中除了那些李泰、李恪、李元景这几位王爷的死党外,起码有四成以上的文武官员是倾向于中立的。

    但是,这其中有好一些人因为看不惯长孙无忌大权独揽,进而不满起新帝的懦弱来。他们或像十七娘那样到处押宝,或像江夏王李道宗那样干脆远离政权中心,闭门谢客了!

    今天,在昭陵前,面对着新帝的恳切请求,众人不由都缄默了……

    力挺李治的老臣们不是不想说话,可是他们的马首长孙相公没有任何动静,他们也不敢妄动……

    而那些心怀鬼胎的人们在李二陛下的陵墓前也不好意思说违心的话……

    至于其他不明真相的官员,大多因为官小位卑,哪敢在这样大的典礼上胡乱说话!

    这就造成了一幕尴尬的寂静场面。

    最后还是立在诸王之前的齐王李泰率先出来表示了会用心辅佐的决心,众人才如梦方醒,纷纷表态……

    李治像是根本发觉刚才诸人的沉默给他带来了怎么样的尴尬一样,依然稳稳地把祭奠仪式各项繁琐的仪式给走完了……

    不过,这天圣人回到太极宫就急召了太医……

    圣人是为什么病倒的,众人都不敢揣度,连一下喜欢打探宫中之事的某些人也忽然收回了触角。

    这场小疾可把那些忠心于李治的老臣们急坏了,他们真是怕这位年轻的圣人哪天突然起不了身,白白便宜了某些狼子野心的人呐!

    不过,到了六月初,李小九陛下表示身体已经完全痊愈了,能够携宫眷去佛寺为先帝上香的时候,众人总算松了一口气。

    为先帝上香,只是新帝一家子的事,并不需要惊动太多人。

    到了日子,内府的官员早已跟有关部门协商好了,天不亮就封了长安城几条圣人车辇必经的街道,由禁军戒严。

    李治与王皇后各乘一车在前,先帝的几位太妃也各乘一车在后,一大早就从安福门出了宫城,一路往西南走,走了差不多快两个时辰才到达目的地。

    感业寺一干尼姑早已大开院门,列队相迎。

    李治从辇车上下来时,根本连王内侍的手都不用扶着,矫捷如猿,看得随行的小顺子一阵眼抖……

    其后的王皇后扶着她母亲魏国夫人的手缓缓上前,还不及走到李小九陛□旁,李治竟顾自先往寺院中走了……

    王皇后看李治一副毫不掩饰的急切模样,眼中不由闪过一抹阴霾……

    魏国夫人柳氏见状也若有所思。

    感业寺的住持师太见李小九陛下携众宫眷到来,忙迎上去行礼不迭,然后带领李小九陛下往正堂上香。

    接着,王皇后及众太妃、太嫔也依次来上了一回香……

    然后,帝后二人在住持师太的见客厅里用茶,太妃太嫔们则由若干个女尼分别带着去厢房休息。

    王皇后十分嫌弃感业寺的简陋,本来很不情愿留下来喝什么茶的,可她母亲柳氏使劲给她使眼色,她只好留下来陪着李治……

    李治上完香回来,就有些心不在焉,时不时看一旁的小顺子一眼。

    住持师太诚惶诚恐地向圣人汇报着寺中众新进女尼的情况,正打算哭哭穷,向圣人求点香油钱,不想一旁的小顺子公公忽然表示帝后二人的更衣时间到了……

    住持师太忙起身让身边的两个中年尼姑带着帝后二人到早已准备好的厢房去更衣……

    王皇后早就受不了这老尼姑屋子里的气味了,听到小顺子的话正中下怀,拉着魏国夫人就往后院透风去了……

    李治则跟着那个中年尼姑七拐八弯来到了一处十分僻静的两进院落。他的小顺子十分警惕地跟在后面,注意观察有没有人发觉两人的行踪——李治的其他贴身宫人和内侍早被小顺子打发掉了……

    那中年尼姑送李治进了院子,就一合掌离开了。

    李治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冲进了屋子,熟门熟路打开了东边的厢房……

    一看,李治忍不住笑了,一颗心也像是落进了温泉一样,暖暖的,舒畅得无以言表……

    其后的小顺子见状,默默地为李治关上了院门,然后警惕地在外蹲守起来……

    ------

    -------相见干柴烈火的分割线---

    在李治看来,这是一间十分简陋的房间,不但面积狭小,连他日常见客的暖阁都比不上,就只说那些又黑又旧的家具和看起来十分冷硬土炕,即使摆上了吴诩的东西,也显得那样寒酸,让李治不禁唏嘘不已……

    阿武……

    你受苦了……

    李治轻轻进屋,轻轻地把房门反锁了,然后轻轻地走到炕前。

    一个淄衣尼姑正歪在炕桌上睡得十分香甜……

    这个年轻美貌的光头小娘子不用说就是吴诩了。

    她今天也是天不亮就被静心叫起来了——大概一个月前,她就听说李小九要来了,心里又是兴奋又是别扭,也不知两人再见时,她该怎么跟李小九打招呼啊……

    结果真到了这一天,她们这些新尼却被告知必须乖乖留在住处,不准到处乱跑。

    吴诩倒是没有泄气,她相信,即使她被弄进住持师太的卧室里藏着,李小九也能把她找出来!

    不是她自我感觉良好,这次李小九陛下到感业寺上香有八成原因是为她而来的……

    历史证明,李小九回来感业寺上香,于是他来了……

    然后,他们久别重逢了……

    历史证明,阿武会在这次与李小九陛下的关键会面之后重返宫中……

    她大概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吧!

    只是,这其中的取舍,吴诩实在不知道该怎么算……

    历史上的阿武在那样艰难的境地下,使劲浑身解数再次勾起李小九的怜爱之心,才能够脱离感业寺这个泥潭……

    那个,阿武本尊使用的特殊手段咱就不说了=  =

    但她又该怎么做呢?

    她当初好像已经答应了青年的示爱吧……

    结果两人刚牵了个小手,李二陛下就归天了,两人这一分开就是一年多……

    所以,这么久之后再见,以李小九的执着,谁知道刚见面他会不会来个生米煮成熟饭,免得到嘴的鸭子再次飞走?!

    要不然他上次让小顺子带了这么大一箱子爱情动作图书来给她干什么?

    她就不信,李小九真是把书送来给她解闷的= =

    那个臭小子八成在暗示她呢!

    但是,老子真的不想被压啊啊啊!!!

    ===========----由于系统抽搐,本章出现错误,以下是小剧场,作为补偿----===========

    小剧场:如何正确使用爱情动作图书

    某日,吴小诩陪着李小九在甘露殿处理政务。

    两个人在长案上各据一边,泾渭分明。

    李小九面前是小山一样的折子,而吴诩面前则是当初李治送给她的那箱爱情动作图卷=。=

    某人不务正业也就罢了,还边看还边吐槽:

    “矮油~~这不是老汉推车吗?”

    “擦嘞!这个动作真的不会骨折吗?”

    “尼玛这画的是杂技吧,这种动作怎么可能做得出来?!”

    “我勒个去!居然还有np的!!!”

    ……………………………………

    吴诩翻了半天,没有哪一卷不被她批得一无是处的,可翻到了最后一卷,她居然什么话也没说,反而抬头盯着李治,露出了诡异的笑容……

    李治被吴诩笑得得浑身发毛,可问问吴诩,后者死活不告诉他,她在笑什么……

    到了晚上就寝的时候,李治终于明白他家媚娘为啥笑得这么古怪了!

    阿爹!

    为啥你给儿子的卷轴里会有一本《龙阳十八式》?!

    (待续)

    192第 192 章(捉虫)

    第十三章同盟 1o

    长孙相公求见李小九陛下不是为了别的,却是为了召回褚遂良这件事。

    随着征讨东突厥的大胜,李治继位之初的危险过渡期算是平安度过了……

    这个时候正好趁胜追击,把之前不得已外放出去的新帝党的重要骨干人员都召回来,譬如长孙相公座下第一干将褚遂良,再譬如东宫旧人许敬宗……

    所谓朝中有人好办事,即使是金口玉言的皇帝陛下,也不能真做个孤家寡人,有些事还是需要代理人,需要枪手去办的!

    长孙相公无疑是李小九陛下最好的代理人,而他的座下先锋褚遂良,不但是个好抢手,还是尊神武大炮啊,轰谁谁死!

    现在朝中齐王党和荆王党斗得不亦乐乎,看起来是齐王稳占上风,其实那些人只占了没有实权的高位,真正的把持朝廷命脉的位置,目前已经完全都落入了长孙相公之手了。

    这好钢得用在刀刃上呐~~~~~~

    长孙相公立马就想起被贬到外地做刺史的老褚来了!

    新帝当政不久,一班御史还都各怀心思,处于观望阶段,再加上李治上台之后对宗室皇亲的种种恩遇,让他们暂时也不敢跳出来找茬!

    这个时候真的非常需要像褚遂良这样的刺头来挑点事,这样李治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干掉一些人了!

    所以,长孙相公一提出药召回褚遂良等人,李治就是满口赞成,谁让他也有些等不及想尽快扑灭朝中那些蠢蠢欲动的家伙了呢!

    眼下,去西域征讨阿史那贺鲁的大军已经上路了,只等西域一平,他就能腾出手来收拾那些上蹿下跳的家伙了!

    而他家舅舅此时决定急召褚遂良回京,大概也是为了之后的事做准备,他们甥舅二人的攻守同盟,配合得还真是默契!

    “阿舅只管放手去做,这些则子朕都准了……”李治斯文的脸上露出一抹和煦的笑容,看向长孙无忌的眼神满是信任。

    “老臣多谢圣人的信任……”长孙无忌再拜,然后正色道:“老臣近来听到不少流言……”

    说到这里,长孙无忌的目光忽然锐利起来,像是看一个犯错的孩子一眼,看着李治。

    李治被他看得心头一跳,还道是自己悄悄接回吴诩的事被发现了呢!

    却听长孙无忌接着道:“老臣听说圣人偏爱淑妃,有意立四郎为太子……”

    这话还真不算是流言呐!

    李治暗暗抹汗,这是他为了激王皇后,故意在淑妃宫中流露出的意思——说实话,大郎和四郎相比,他其实还是比较喜欢老实安静的大郎。四郎的确很聪明,这么小年纪居然能背诗经了,可这种被逼出来争宠的聪颖,他怎么看都觉得别扭啊!

    “阿舅既然说是流言,那就不可信呐……”李治微笑着打着太极拳,就是不肯顺他家舅舅的意谈立储问题。

    “不可确信的流言,阿舅何必去理会呢?”

    长孙相公岂可就此干休,板着脸道:“虽是流言,却也让老臣担心呐!”

    “圣人登基已近两年了,须早日择立东宫,悉心教导……”

    李治忙道:“阿舅又不是不知道,朕膝下虽有数个子嗣,可都不是中宫所出,若是现在匆匆立下东宫……”

    “朕与皇后都还年轻,日后要是诞下嫡子,又该如何是好?!”

    这时代的嫡庶之别犹如天上地下,皇后没有嫡子也就罢了,皇后要是有了嫡子,那已经坐上储君之位的皇子又该怎么办呢?

    长孙无忌闻言也不由得沉吟不语。

    李治再接再厉又道:“何况立储之事关系重大,朕的皇儿们年纪都还这么小,也看不出贤愚来,不如待他们在长成些,细细考核也不迟……”

    长孙无忌面上思虑之色越发重了。

    其实他劝李治早立太子也是为了李治的帝位稳固着想,可李治跟他说的不立太子的这两条理由也实在有道理,倒叫他难得有些犹豫不决起来……

    李治窥着长孙舅舅的脸色,给了他最后一击:“朕初登大宝,不胜惶恐,阿舅也是知道的,朕当初可从没有肖想过储君的位置……”

    “阿爹这样英明神武,最后也为了大哥的事心神憔悴,朕……朕不愿早立太子,也是不想重蹈覆辙罢了…………”

    这‘重蹈覆辙’四个字一出,长孙无忌不由自主打了一个激灵。

    当初的承乾入主东宫的时候,年纪也跟如今的大郎差不多,那时的承乾天资聪颖,机辩无双,是整个帝国的骄傲!

    可是后来呢……

    父子俩几乎兵戎相见,最终落得个两败俱伤的结局!

    李治看他舅舅神色变幻不定,知道他的话对方已经听进去了,不由悄悄松了口气。

    立大郎为太子这件事,他也不是没考虑过,如果皇后没有打收养大郎的主意,他也许不会这样膈应了……

    不过,用一个太子之位换取阿武的合法回归,李治觉得值得一试!

    但是,现在还不是收网的时候!

    这事就等褚遂良回来以后再说吧……

    李治微微垂下眼睑,掩去了眼中一抹算计之色。

    --------蒸包子的分割线------

    吴诩在晋王府安顿下来之后,首先就去了公主府看望徐惠。

    二十二娘的公主府在永宁坊,面积不算小,装修得也相当豪华,可见李小九对二十二娘还是十分优容的。

    徐惠的脸色相当差,说起话来也有气无力,挣扎着坐了一会儿就撑不住了……

    徐二娘一直陪在徐惠左右,跟二十二娘两人一大一小像是两只兔子一样,眼睛红红的,一直忍住没哭,等徐惠睡过去了,两人就开始大雨滂沱了……

    吴诩看得心酸,搂着两个小萝莉抹了一回泪,这才拿出两大匣子给两人。

    给二十二娘的那匣是她让小顺子在西市淘来的小玩意儿,给徐二娘的那匣则是她以前攒下的一些珠宝,算是给徐小妹添妆的。

    “多谢阿武姐姐……”徐小妹接了匣子,看了一眼里面的东西就明白了吴诩的意思,忙郑重道谢。

    “我也不知你家中怎么准备的,这是我的一点小小心意……”上次徐惠跟她说了徐小妹的事,吴诩也还是挺上心的。

    李小九过了今年九月就出孝了,这时间已经不到半年了,普通官宦人家嫁女儿也该准备到倒数二三步了……

    不过入宫什么的,好像没那么多步骤,额……

    这事,吴诩也拿不准,索性也不多问。她心里一直为徐惠的病烦恼,听李小九说,孙老爷子前段时间又跑到不知那座山里去了,太医院对徐惠的情景已经不抱希望了……

    说白了,小徐妹子现在不过是在熬日子罢……

    吴诩心里难受,又不能跟徐小妹谈论徐惠的病情,生怕又招来萝莉们的眼泪攻击……

    说进宫的事吧,也不太合适,而且看徐小妹的样子,对入宫的事也是兴趣缺缺,估计她现在一颗心都在她姐姐身上呢,唉……

    吴诩坐了一会儿就告辞了,回到晋王府已经到了哺食时分了。

    往日这时候吴诩早该嚷嚷要吃饭了,今天回来却是垂头丧气的样子。

    府里的小萝莉侍女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好,小心翼翼地蹭过来,问道:“娘子晚上想吃点什么?”

    吴诩心里不痛快,可她还是颇有绅士风度的,也不会冲着这些可爱的妹子发脾气,只是怏怏地摆摆手,道:“我没胃口,晚上不吃了……”

    说完就径直回卧室压床单去了……

    妹子们面面相觑,早有机灵的去报告管事的阿姑了。

    小吴同学没吃晚饭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李小九陛下的耳朵里。

    此时,他正跟淑妃一起用膳呢,听完小顺子的耳语,立刻变了脸色。

    “朕有些急事……”李治一面让小顺子备辇,一面对萧淑妃道:“不能陪阿萧用膳了……”

    萧淑妃相当郁闷,脸色有些难看,好歹嘴上没有抱怨,只是道:“圣人国事繁忙,妾身又怎敢有怨言?只是四郎濡慕阿爹,还望圣人多想着他些……”

    “你放心…………”李治含笑拍拍萧淑妃的手,道:“四郎聪颖,朕怎么会不喜欢他呢?他的造化还在日后呢……”说了几句模棱两可的话,李小九陛下总算从淑妃宫里脱身了。

    回到甘露殿,换了一身不显眼的行头,李治就带着小顺子等人悄悄出宫了。

    到了晋王府,李治一路长驱直入进了吴诩的房间,见房间里留了一盏灯,床上的帷帐半掩,好像是在等人似的……

    李治的心顿时燥热起来,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去,扑向床上毫无防备的女子……

    吴诩正半睡半醒中,忽然被人一压,几乎吓死。

    一看来人是李治,她正要开口叫人,却被对方一下封住了唇舌……

    青年一面用力地撕咬着少女的嘴唇、下颚和脖颈,一面伸手在她身上抚摸起来……

    摸到要紧处,青年忽然用沙哑的嗓音问道:“媚娘……你是不是忘了戴玉势了,嗯?”

    219第219章

    第十五章渔翁11

    王皇后哪里还坐得住,频频请武昭仪到安仁殿来聊天。

    吴诩倒是耐着性子去了几次,之后就以要照顾小五郎和小三娘无暇分*身为由,渐渐减少了去后宫的次数……

    王皇后越发急躁了,最后居然屈尊绛贵亲自跑去百福殿找吴诩。

    偏那天吴诩又去两仪殿给李小九支招去了,王皇后来的时候,殿中只有崔尚仪等人在。

    “娘子驾到,老奴有失远迎……”崔尚仪对王皇后的驾临有些惊疑,连忙让一个不起眼的小宫人从侧门出去,到两仪殿通知吴诩,然后才带着留守的宫人出门迎接王皇后一行。

    “你们昭仪呢?难道去徐昭容那里了不成?”王皇后不见吴诩出迎,不由奇怪。

    “怎么本宫没能遇上她?”

    崔尚仪想着吴诩出门前总会嘱咐她不要说出她去两仪殿伴驾的事,于是对王皇后道:“娘子说得不错。我们昭仪想着二十二娘也快到下降的年纪了,就带了几件绣品去看她……”

    “娘子没遇见昭仪,想来是走岔了路吧…………”

    “倒是本宫来得不巧……”王皇后也不纠结这事,只是大步进了百福殿。

    周尚仪等人忙亦步亦趋地跟着,到了正殿,就让小宫人送上时鲜的茶点供奉给王皇后享用。

    “怎么不见小五郎和小三娘?”王皇后对百福殿的吃食只是略沾了沾唇,就问起吴诩的两个儿女来。

    周尚仪忙道:“小郎君和小娘子都在偏殿酣睡呢……”

    王皇后闻言,情不自禁眼睛一亮,道:“本宫总说要来看望一下小五郎和小三娘,却一直不得空闲,今儿正好去瞧瞧……”说着,她就起身让周尚仪带路。

    周尚仪无奈,只好亲自带着王皇后等人往偏殿的育婴房走去。

    这育婴房还是吴诩苦思冥想,拼命回忆当初他家吴大姐家小屁孩的房间仿造的。

    整个房间的地板和墙壁都用羊皮、鹿皮、兔毛、貂绒等软和的材料铺了起来,一应家具都把棱角打磨得十分光滑,还包上了棉布。

    吴诩用步屏把房间隔成了好几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放着不同年龄的小朋友可以玩的小玩具。

    “这些是什么?”王皇后对着一堆五颜六色的木块表示十分好奇。

    周尚仪在旁解释道:“这是我们昭仪做给小郎君和小娘子玩的,叫什么‘积木’,就是用这些木块拼着玩,我们小三娘可喜欢了……”

    “阿武倒是有心的!”王皇后摆弄了一下那些彩色木块,忍不住道:“想来当初阿武就是这么侍奉十九娘的吧?”

    见王皇后提到十九娘,周尚义眼中不由自主闪过一抹哀痛,神色也有些黯淡下来。

    如果十九娘还在的话,她的孩子也该有小五郎兄妹这么大了吧?

    王皇后仿佛未见周尚义的异样,继续道:“阿武是个有福的,本来像她这样,能留在宫中荣养就是万幸了,不料竟入了圣人的眼,如今儿女双全,又高居九嫔之首…………”

    王皇后说到这里略顿了一下,忽然转了话题:“尚仪您可是看着十九娘长大的吧?”

    周尚仪忙颔首应道:“娘子说得不错。打从十九娘落地,老奴就被文德皇后送到了十九娘身边……”

    “尚仪侍候十九娘这么多年,也是辛苦,难怪圣人每每提到您都特别敬重呢……”王皇后笑道:“说来,阿武也是伺候了十九娘好多年呢,所以圣人才……咳……”王皇后好似自觉失言一样止住了话头,转而问起小五郎和小三娘的起居之所。

    周尚仪在这宫中可不是一天两天了,只听王皇后未尽之意,就大概明白她此来打的是什么主意了。

    不过,周尚仪面上并没有露出什么来,只是神色如常地将王皇后等人带到偏殿的最里面。

    内殿用帏帐和屏风分隔成了两部分,东边是小五郎的寝房,西边是小三娘的,

    每边寝房都留有一个奶娘、一个尚仪、六个宫人和两个内侍照应。

    这个时间,两个小主子一般都是在睡大觉。

    孩子的小床边只有奶娘和两个小宫人留守。

    王皇后先往东边去看小五郎。

    见周尚义等人进来,守在最外面的小内侍忙迎上来行礼。

    “娘子是来看望小郎君的……”周尚义悄声嘱咐了一句,众人忙小心打起帏帐,引王皇后等人入内。

    王皇后见状,不由自主放轻了脚步。

    小五郎还不满周岁,睡的是特制的,四面有围栏的婴儿床。

    床上悬挂着轻纱做的帐子,缀着樱红色带小铃铛的流苏。

    王皇后上前,她身边的侍女已经撩起了纱帐,让她能清楚看到虽在小床上的小五郎。

    因为是早产儿,小五郎比同龄的孩子长得略小些,虽然能吃能睡,也不见得有多么圆润,不过因为长得比较像吴诩,又十分白嫩,倒也十分可爱。

    王皇后忍不住在小五郎脸上摸了一把,觉得小娃儿的皮肤实在嫩滑,叫人爱不释手,要不是周尚仪和吴妈妈等人在旁虎视眈眈的,她还真想再摸几把。

    “这孩子的眼睛长得倒像阿武…………”比起整个五官长得都很像李小九陛下的小四郎,王皇后宁可喜欢这个长得三分像情敌的孩子。

    “这孩子倒是能睡……”王皇后看了半天,小五郎都睡得像只小猪一样,完全没有要醒来的样子,她只得起身往西边走,去看小三娘。

    “再过两个月就是孩子的周岁了,本宫一定会奏明圣人,好好为他们操办操办……”

    周尚仪正要开口,忽听外面传来吴诩的声音。

    “承蒙娘子恩典,妾身可就先谢过了!”

    吴诩快步走了进来,额上晶亮亮的覆着一层细汗,显然是头ing到消息就急匆匆赶来的。

    “娘子万安,请恕武媚未能迎候之罪。”吴诩一看王皇后还没走进小三娘的寝房,而周尚仪等人都紧紧跟着王皇后一行人,顿时松了一口气。

    以小吴同学微薄的历史知识所知,阿武本尊有个女儿是暴毙的,仿佛还与王皇后有关。

    所以,吴诩一听报信的宫人说王皇后来百福殿了,就急了,把办政府简报的方案胡乱一写,丢在两仪殿,就急忙赶回。

    还好王皇后还没见到小三娘呢!

    王皇后见吴诩偶大汗的回来了,身上衣饰都有些凌乱,不由皱了一下眉。

    “阿武这是去哪了?弄成这副模样……”

    吴诩笑道:“妾身原本是去彩丝院的,听说娘子驾临百福殿,忙折了回来,这一着急,就……”

    吴诩憨直的解释,让王皇后心情变得十分不错,深觉她扶持吴诩是个十分正确的决定。

    而前段时间,她母亲魏国夫人柳氏还因为吴诩生育了皇子,对她产生了忌惮之意,现在看来倒是多虑了……

    吴诩可是因为她才能再度进宫的,而且吴诩如今的良家身份还是她舅舅柳姟桨锩ε哪兀?br />

    如果吴诩要反水,她就身败名裂了,连圣人都落不到好!

    而且,王皇后一向没把吴诩这个人放在眼里,甚至觉得吴诩此人徒有美貌没有智慧,蠢笨得让人一眼能看到底。

    圣人会看上她,大概是看在十九娘的情分上………

    一旦吴诩年老色衰,也就到了失宠的时候了,运气好点也就跟当初的燕德妃一样,跟着儿子出镇藩地罢了……

    王皇后眼中的轻蔑,吴诩看得一清二楚,不过她素来不会跟美貌的妹子多做计较,也只装作不见,道:“娘子日理万机,如何想来妾身宫中来了?有什么事,只管让杨尚仪来宣一声便是了~~~~~~~”吴诩说得客气,可其中的诚意可真没多少。

    王皇后却认真了,正色道:“阿武你要照顾两个孩子,也是十分辛苦,本宫只是想着小五郎和小三娘的周岁快到了……”

    吴诩闻言,忍不住一拍脑袋,失笑道:“哎呦~~~您看我这脑子,居然把这么重要的事给忘了,还是娘子您对妾身的事上心啊,不愧是母仪天下的皇后…( 〖武则天〗女皇之路 http://www.xlawen.org/kan/5171/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