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武则天〗女皇之路 > 〖武则天〗女皇之路 第 33 部分阅读

第 33 部分阅读

    下,要贬出中央的齐王党旧人,想不到此人竟然这么有能耐,竟然得到了李小九陛下的庇护!

    长孙无忌在朝堂上是很少开口的,一开口必然要成事,可今天这朝堂上的气氛实在诡异得紧,他是越发不知该不该开口。

    而李小九陛下今天可不像往常那样还会记得看他舅舅的脸色了,他一看李义府这个打手跳出来了,立刻开口维护。

    “褚相这话就不对了,能站在这朝堂上的人都是朕的臣子,是大唐的官吏,对立后这样的大事自然都有发言权,怎么能以品级划分呢?!”

    褚遂良顿时被噎了回去。

    打手二号,御史中丞袁公瑜也跳出来附和李小九陛下,“圣人所言甚是。”

    “先王庶人谋害嫔妃、皇嗣,理当处以极刑,圣人仁德,饶其性命,亦不行株连之事……”袁公瑜先大大地拍了李小九陛下的一记马屁,然后摇头晃脑进入正题:“王庶人罪有应得,不配为圣人之佐。然,臣以为后宫不可一日无主,还请陛下早立中宫才是……”

    “那么,以卿家之意,朕当立何人为后?”李小九陛下十分配合地发问道。

    袁公瑜不愧是干御史的,说起瞎话来都不用打草稿:“臣素闻武昭仪贤良淑德,仁爱过人,厚待宫人俾下,宫中之人莫不赞其贤……昭仪文采不俗,德行昭昭,著有十数篇,实乃才德兼备,举世无双,可与文德皇后比肩……”

    老袁对吴诩的一大通溢美之辞,让整个朝上的文武百官都觉得如果不立武昭仪那简直是李小九陛下的损失,是整个大唐帝国的损失……

    连上座的李小九陛下也被袁公瑜的一席话忽悠得有些熏熏然,差点拍案叫绝了。

    坐在御座珠帘之后窃听朝会的吴诩则是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擦咧!这个袁郎君的嘴实在太强大了,尼玛都快把她吹成圣母再世了,连文德皇后都快甘拜下风了有木有?!

    不行,这货不能留在身边,不然哪天被他忽悠了都不知道= =

    袁公瑜的话说完之后,礼部尚书许敬宗也附和道:“袁中丞说的不错,老臣也素闻武昭仪仁爱,尤其是对太子,东宫但有或缺,昭仪总是第一个派人送上缺物,并善加抚慰……”

    老许又从吴诩关爱后宫皇嗣的例子,证明吴诩比先前的王皇后更适合做后宫的女主人……

    最后,首先提议册立武昭仪为后的李义府又从衣袖中掏出一大叠则子和一份当天的《长安日报》来,高举过顶,朗声道:“臣自立意进言圣人册立武昭仪以来,同僚属下乃至京中百姓无不支持赞同,这里是长安上下官民的万人情愿书,请圣人遵从民意,立武昭仪为后吧!”

    王内侍赶紧把李义府出示的两件东西呈给李小九陛下。

    李小九陛下听了李义府的话,又看了那厚厚一叠则子和《长安日报》首页刊登的关于立武昭仪为后的社论文章,顿时眉开眼笑,大喜过望。

    之前,他是授意李义府去搞定一些官员,没想到这小子本事不小,居然弄了个‘万民请愿书’来!

    还把这玩意儿弄上了报纸,搞得大半个国家都知道了……

    无论调研的结果是真是假,有了这份‘请愿书’,李小九陛下立刻册封吴诩为后就是顺应民意的决定!

    这可真是一记重磅炸弹呐!

    民意这玩意儿通常是当大臣的用来劝谏皇帝陛下的最好武器,现在李小九陛下倒要反过来利用之对付政事堂的相公们了!

    长孙无忌等人的脸色极为难看。

    褚遂良的脑筋还算清楚,立刻发现了漏洞,高声反驳道:“立后之事关乎社稷,圣人岂能凭着一张不知真假的签名状就随意决定!”

    “圣人您既然废后,理应再选明门世家之女入主中宫,何必以妾为妻,定要立武昭仪呢?!”

    褚遂良这话说得实在伤人,显然是看不上吴诩的家世。

    李治不由沉下了脸。

    许敬宗见状,立刻上前道:“褚相公这话就不对了,圣人年前才颁布新律,修改了数十条婚姻法令,您可也是修编之一,怎么就忘了,如今咱大唐的律令可没哪一条规定不许扶正良家妾室为填房的!”

    “再说,圣人即位以来,多次减免赋税,百姓日渐富庶,田舍翁多收几斗米都寻思着娶个称心的娘子……圣人不求选取秀女,铺张浪费,只是扶正跟随多年的妃嫔,又有何不可?褚相公一再要求圣人另选贵女,莫不是想举荐自家小娘子不成?!”

    老许这话说得可真够毒的。

    褚相公家目前就一个小女儿,今年才七岁多一点呢,要推荐给李小九陛下,似乎有些太嫌早了点吧=。=

    这下不但李治有些啼笑皆非,就是吴诩在帘后听了,脸上也不由一抽。

    可许敬宗这话一出,朝中还是有不少大臣用一种‘原来如此’的神色看向褚相公。

    褚遂良气得满脸通红,眉眼倒竖,语无伦次道:“你胡说!老夫一心为圣人名誉着想,哪像你这等佞臣,满腹龌龊主意!你道老夫像你一样么,为了些许钱帛就把儿女嫁到蛮夷之地……”

    褚相公也不是好惹的,一出口就戳中了许敬宗的痛脚——老许当年把自己的一个女儿嫁给了一个异族部落的族长之子,结果这事被人参了一本,害得他被贬出中央,要不是李小九陛下记得他是东宫旧人,他怕是要死在地方任上了!

    许敬宗的脸色也变得十分难看,十分委屈地对李小九陛下道:“圣人明鉴,老臣当年虽算不上家财万贯,也不至于穷迫到卖女儿维生,褚相公他怎么可以误信流言,这般侮辱老臣呢!”

    李治还没开口,褚遂良听到许敬宗这样告刁状,顿时气得面如锅底。

    长孙无忌看着势头不对,褚遂良已经完全被对方牵着鼻子走了,忙起身道:“圣人今日既然决意要立新后,那老臣不得不出来说两句……”

    长孙相公一开口,满朝文武顿时屏息凝神,连上座的李治也觉得一股威压扑面而来。

    “阿舅有什么话只管讲来……”

    长孙无忌用威严的目光淡淡地扫视了一遍李义府、许敬宗等人,然后缓缓道:“圣人,遂良耿直,难免冲撞圣人,还请圣人恕罪!”长孙相公一开腔,倒是先拉了褚遂良一把。

    “不过,遂良有一句话说的不错,立后事关社稷,不可轻忽,当万分慎重!”

    “不知圣人还记得先帝当年为何不立杨妃的缘由吗?”长孙相公说到此处,就停住了话头,留下无限深意,让人去忖度…………

    李小九陛下闻言,不由变了脸色。

    别人一时之间也许还不明白长孙相公所指为何,李小九陛下却是瞬间懂得了他阿舅的意思!

    他的阿舅真是好样的啊!

    竟然以杨妃、吴王之事来提醒他,要他记得要不是当年阿舅他们奋力阻止他爹立杨妃、立吴王,如今在帝位上的怕是吴王李恪,而不是他这个先皇后之子李治,对吧?!

    而他这个元后之子,如果没能得到地位,只会被新帝忌惮到死…………

    是不是也会有一个像阿舅那样的人,随便寻个谋逆的罪名把他弄死才罢休呢?!

    这个例子举得实在是好啊!

    可惜…………

    王氏并没有嫡子,又怎么会出现像他这样的情况呢?

    阿舅这么坚决反对立阿武,其意难不成是在太子身上?!

    李治一想到他那个唯唯诺诺的长子居然成了长孙舅舅押宝的对象,只觉一股怒意直冲脑门,乌黑的眸子猛地变深,眼前一片黑雾骤然升起,让他渐渐看不到任何东西……^

    吴诩在帘后听到李小九忽然安静得有些诡异,忍不住立起身来。

    偏此时,褚遂良还要火上浇油来了一句:“先朝杨妃贵为隋朝公主,先帝亦未立其为继后。况武昭仪曾事先帝,众所共知,圣人将何以蔽天下之耳目?!万世之后,子孙又当何以称传此事?”

    “住口!”

    ^

    259第 259 章

    第十七章立后 o8

    一声尖利的女声骤然在朝堂上方响起,所有人都被惊呆了。

    尤其是正在慷慨激昂揭露武昭仪‘不堪前史’的褚相公,他整个人都呆若木鸡,两眼死死地瞪着御座之后,嘴巴张得老大,简直能塞进一个拳头大的桃子!

    圣人的御座之后居然坐着一个女子?!

    这个女人是谁?

    是谁给她的胆子,让她出现在朝堂之上的?!

    难道这个女人就是武昭仪?

    圣人不是疯了吧,居然让后妃旁听朝会!

    …………

    无数个问题像是龙卷风一样刮过朝堂上无数男人的脑海……

    王内侍的脸色也十分难看,倒不是因为御座之后的吴诩忽然出声,而是他已经发现为什么吴诩会忽然开口的原因了!

    圣人的情况很不好啊啊啊……

    王内侍不敢怠慢,一面不着痕迹地从背后托着两眼发直的李小九陛下,一边使眼色让随侍的小内侍赶紧去请太医。

    其实,吴诩也是实在没办法,情急之下才忍不住发出一声呼喝的。

    “王翁,圣人怎么样了?”即使已经暴露了目标,吴诩也无法无视满朝文武,大刺刺地从御座之后走到前面来。

    她只能焦急地询问王内侍李小九的情况……

    擦咧!

    她可是真担心李小九被那个褚遂良一气之下,当朝吐血啥的!

    你说她把一个病歪歪的小正太养到如今这般高大凶猛(?),她容易嘛!!

    要是被褚遂良气坏了,她这么长时间以来的努力岂不是付之东流了?!

    王内侍也是有苦说不出,李小九陛下的样子实在是太吓人了,他倒是想立刻吼上一句‘圣人不豫,立刻退朝’什么的!

    可是李小九陛下死死捏着王内侍的手,死活不让他声张,王内侍只能悄声对御座之后的吴诩安慰道:“圣人无事,娘子不必担心……”

    仿佛为了印证王内侍的话一样,李小九朝着褚遂良所站的方向,忽然讽笑道:“褚相这又是哪里听来的荒谬传言?”

    “武昭仪之父乃武德功臣周国公,其母杨氏又是先隋宗室女,高祖亲为周国公与杨氏夫人证婚,可算勋贵之家!昭仪乃国公膝下幼女,朕纳之以良家之名,何来‘曾事先帝’之说?!”

    吴诩听李小九的嗓音洪亮,说话底气十足,不像是要犯病的样子,顿时松了一口气。

    她刚要坐回原位,却听大殿之上的褚遂良不依不饶道:“圣人何必巧言遮掩,当日王皇后尚在,亲自引昭仪回宫,武氏三娘早已过世多年,所谓‘昭仪乃是武氏三娘而非先帝才人’之说,不过是掩人耳目罢了!皇后只因圣人宠爱昭仪,方作出如此委曲求全之事,不想竟因此招祸!”

    关于王皇后接吴诩回宫这件事,褚遂良等人是知情人,可朝中许多大臣并不知道细节,今天倒是听了个现场大八卦!

    李治听褚遂良竟然将这件事也给抖了出来,气得浑身发抖,指着褚遂良说不出话来!

    众臣见李小九陛下气得连都白了,纵使心中有再多好奇,也只得俯首俯首帖耳,不敢往御座上乱看。

    褚遂良浑然不管李小九陛下如何生气,顾自滔滔不绝数落李小九陛下的错处,说到激动处,又回忆起当年李二陛下托孤之语。

    “王皇后出身名家,先帝为圣人所娶。先帝临崩,执陛下手谓臣曰:‘朕佳儿佳妇,今以付卿。’此圣人所闻,言犹在耳。不想,为一无稽之罪名,无端被废……”

    “今王氏既废,圣人又以父妾为后,上亏人子之道,自招不善之名!”说到这里,褚遂良不禁摇头叹息:“败乱之端,自此始也……”

    此言一出,满朝愕然,连长孙无忌都不由变色。

    要知道,褚遂良这番话不但责备了李小九陛下无情无义抛弃发妻,有违孝道,还红果果地批评李小九陛下子夺父妾,乱*∓mp;伦通∓mp;*奸,给先帝戴绿帽子,简直就是把李小九陛下说成了隋炀帝一样的昏君!

    就算褚遂良是先帝钦定的顾命大臣,就算李小九陛下是个圣父再世,说出这样不要命的话来,今天的事都不能善了了!

    长孙无忌、韩瑗等人正要出言打圆场,不想褚遂良那货自己也知道祸从口出了,不管不顾把朝笏一丢,跪在地上就‘咚咚咚’连磕数个响头,道:“老臣上忤圣颜,罪该万死,倘得不负先帝,则甘从鼎镬!”

    卧槽!

    这是要死谏的节奏啊!

    吴诩听到那一声声磕头声,气得又从椅子上蹦了起来。

    而正在此时,王内侍忽然发出一声惊恐的呼喊:“圣人——”

    擦嘞!

    李小九肿么了?!

    这下吴诩也顾不得被人看见了,急吼吼从珠帘之后冲出来,一看李小九的情形,她差点一口气上不来!

    尼玛!

    李小九居然都气厥过去了!!!

    这些人竟然没有一个及时发现不对的!

    “九郎、九郎……”

    吴诩一手拼命抚着李治的背脊,另一手按照当年给李明达按摩的方法,极快地揉按着青年胸背上的||穴位……

    王内侍看得有些发愣,他当然也是知道年轻的圣人其实并不像看上去那么强健的,可是李小九陛下登基这么几年来,从来没有犯过病,今天竟然……

    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也都惊呆了!

    把圣人气到病发什么的,是不是也算弑君啊?

    长孙无忌也是知道李小九陛□体状况的,他一见李治竟然犯病了,急得立刻跑上了御阶,不过看到吴诩忽然冲出来了,他不禁退后了几步,皱着眉头看着吴诩的作为。

    许敬宗、袁公瑜等新投靠李小九陛下的帝党人士见李小九陛下忽然晕厥,也慌了神,七嘴八舌地乱嚷嚷。

    “圣人!您没事吧?”

    没事倒在这里装死吗?

    “快传太医啊!”

    等你们想起传太医来,黄花菜都凉了!

    吴诩一面吐槽,一面换了一只手,继续给李小九按摩——春寒料峭的,她额上都出了一层细汗,双手又酸又痛,可怎么也不敢放松力道……

    李小九啊,你肿么还不醒来?!

    偏下面还有一帮子不知好歹的家伙还在聒噪不休!

    正当她烦躁地想要吼人的时候,青年忽然咳了一声,猛地坐直了身子,抖着手指着大殿之上:“给朕……把褚遂良拖出去……”

    得!

    李小九陛下气昏之前还记得罪魁祸首是谁呢!

    褚遂良此刻还一脑门血跪在殿上呢,闻声又摆出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来……

    “圣人,老臣……”

    “闭嘴吧你!”吴诩看着他就来气,不等他再多说废话,就指挥殿上的侍卫道:“快把他叉出去!”说完又补充了一句,“记得堵上嘴!”

    要不是长孙相公还在边上瞪着她,吴诩真想来一句‘拖出去斩了!’。

    实在是褚遂良这货的嘴巴太坏了,居然拿人家阿武本尊少年无知的那段时光说事!

    要不是吴诩身体里有一颗纯爷们的心脏,说不准现在被气成啥样了呢!

    就是这样,吴诩在看到李小九晕厥时那惨白的小脸的时候,也差点爆出一句:‘娘的!给老子做了他!’=。=

    殿上的那些武士行动效率极快,吴诩的话音一落,就出来四个人。

    这些年轻的小伙子都是李治一个一个亲自从数千禁军里精选出来的,只忠心于李小九陛下一个人。

    今天,这群血气方刚的青年见这褚相公如此不知好歹,竟然公然顶撞圣人,把圣人都气晕了,那一个个都是气愤填膺,所以吴诩一下令,他们哪还会客气,火速上前把褚遂良像拎小鸡一样拎了起来,快速拖了出大殿——也不知是哪个,还找了一块抹布塞住了褚相公的嘴,算是遵照了昭仪娘子的旨意=。=

    朝上众臣见吴诩如此厉害,随手就能指挥得动李小九陛下的亲卫,一个个都暗暗思量起来……

    这时,太医院的人已经赶到了两仪殿,来的是现今太医院资历最老的王太医和孙老爷子的高徒方太医,两人飞快地跑到御阶之上,也不顾不得行礼,立刻半跪下来给李小九陛下搭脉……

    吴诩见两人出现,忙起身立在一边,仔细观看两人的诊视情况——反正她都出来了,也不必矫情地再退回珠帘之后了,而且李小九的情况也实在让她担忧,她不看着点,实在不放心。

    “圣人这是急怒攻心,已然诱发风疾……”王老爷子眉头紧皱,脸色十分难看。

    “啊?!”吴诩闻言吓了一跳,正要询问,忽听李治淡淡开口了。

    “朕没事,你们先退下吧……”

    王太医想要说什么,但看李小九陛下一脸坚决,只得无奈的起身退下御阶。

    众人在下面听不到王太医的话,只是见李小九陛下已然苏醒了,都不约而同松了一口气。

    而王内侍看看依然两眼发直的李小九陛下,又看看已经退下的两位太医,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

    吴诩见状,忙道:“王翁还是快去请太医煎药吧,圣人这里有我呢!”吴诩是当过御前宫女的,对朝会的流程也算十分熟悉了,王内侍听她这么说,也就不再多话,赶紧跑下御阶去追王太医了。

    见王内侍离开了,吴诩就立到了李治身侧。

    “九郎,你…你到底觉得怎么样了?有没有什么地方不舒服?”

    吴诩看李小九双眼毫无焦距,像是盲了一样,心里不由又急又痛,但她知道,青年并不想让人知道他的不妥,所以她也不好大刺刺的去查看李小九的眼睛……

    李治仿佛知道吴诩心里在想什么似的,笑着悄声道:“你放心,我没瞎,就是有些晕,眼睛一时看不清而已,没事的……”

    “真的吗?你可不许骗我……”吴诩将信将疑道。

    吴诩看李治一副轻松的样子,只能暂时选择相信他。

    可是,她心里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如果李小九是在不要命地逞强,她是不是应该立刻把人打晕抗走呢?

    李治虽然看不到吴诩的神色,却能感受到她的紧张,他不由一笑,然后伸手握住吴诩的手捏了一下,轻道:“我没事的,你别担心……”说着又补充了一句:“今天的事不能就这么算了,否则朕的布局就前功尽弃了!”

    260第 260 章

    第十七章立后o9

    吴诩听李治这样说,也知道他为了今天的事费了不知多少心血,只好妥协:“好吧,你要觉得不舒服,可不许硬撑!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还记得吗?!”

    李治点点头,表示他不曾忘记。

    于是,吴诩退到了李治御座背后……

    这时,长孙相公已经退回了自己的位置,他远远看着李治并不像一点事情都没有的样子,于是道:“圣人既然身体不豫,就请先退朝休养,立后之事,来日再议也不迟……”长孙舅舅到底还是心疼九郎的,再说褚遂良今天闯了这么大的祸,他也得想个办法给他脱罪才行,这都需要时间……

    而且,今天的气氛太糟了,后宫的嫔妃居然赫然立在朝堂之上,再接下来讨论政事,实在是不像话!

    长孙相公的话得到了不少大臣的支持,连许敬宗也一脸担忧地劝道:“圣人御体违和,还是先回寝殿休养为要……”

    今天在朝上既然已经得罪了长孙相公,许敬宗等人也只能死死跟着李小九陛下了,如今年轻的圣人就是他们唯一的大靠山,可不能出一点差错!

    “不必了。”青年身子坐得极正,面沉如水地看着御阶之下的文武百官,冷然道:“今日既然提及立后之事,那就该有始有终!”

    众人闻言不由一凛,李小九陛下这话的意思是,今天不议出个结果来,就别想下班了!

    长孙无忌忍不住皱起眉头,韩瑗见状,立刻出列道:“圣人欲立新后,臣以为褚相之议可行……择明门世家之女,方能母仪天下……”

    韩瑗的话还没说完,就被许敬宗打断了。

    “韩相这话就不对了!此议先前老夫已与褚相争论过,圣人已不赞同大费周章选秀立后,韩相何必再提?!”许敬宗摇头晃脑道:“何况褚遂良出言不逊,污蔑后宫,忤逆犯上,罪不可恕,还请圣人先治其犯上之罪才是!”

    许敬宗这罪名扣得非常及时,连长孙相公也坐不住了,急忙出言道:“褚遂良曾受先帝遗命辅政,不可轻易加罪。”

    许敬宗到底不敢跟长孙无忌顶牛,闻言只能暂退。

    李治闻声,不禁冷笑,道:“阿舅所言朕实在不解,褚相既然受先帝之命辅政,当一心为公,竭力襄助朕的主张!可他又是在做些什么?且不说他这些年屡屡顶撞朕,就是后宫之事也要插手干预,这也是他为辅臣之道吗?!”

    “圣人,老臣以为遂良生性耿直,难免言语激烈,触怒龙颜,其心还是一心一意为圣人着想的,武昭仪出身尴尬,实在是…………”长孙无忌想要为褚遂良辩解几句,可是李小九陛下哪里耐烦听他那些陈词滥调。

    说褚遂良‘生性耿直’‘犯颜强谏’ 什么的,他哪有当年郑国公魏征那份风骨?

    再说,他爹李二陛下在的时候还常说褚遂良懂得揣摩其心思,办事妥帖,‘小鸟依人’啥的,怎么道他这里就切换成‘犯颜强谏’,‘寻死觅活’的模式了?

    尼玛当他是软柿子可以随便拿捏不成?!

    “阿舅不必说了!”李治一摆手,道:“ 朕也不是那种以言治罪的君主,褚遂良的罪过暂且不提,阿舅就说话说你对立昭仪为后这事的意见吧……”

    长孙无忌一听李小九陛下今天是要逼着他表态了,不由把心一横,道:“皇后母仪万国,左右善恶,事关重大!圣人若肆意妄为,难免令四海之士惕然,且国家屡有废立,非长久之术,望圣人明鉴!”长孙相公这话说得不似褚遂良那样露骨,可也点出了李小九陛下的心思,废后重立,之后就该改立东宫了,这分明是取乱之道,他是绝不可能赞同的!

    吴诩闻言不由暗暗摇头,亏长孙舅舅还是在朝多年的老油条了,居然看不出李小九陛下的心思,他难道忘了当初李二陛下是如何打压山东世家门阀的旧事了吗?

    李小九废后,固然是王皇后做事不合他的心意,最主要的还是为了打压五姓世家,要的就是四海之士惕然心惊的效果,来重塑天子威严!

    李小九陛下听完长孙舅舅的话也不由连连冷笑,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不回应长孙无忌的话,只把头转向老太傅于志宁的方向,道:“于太傅以为如何?”

    于老爷子早就吓懵了,他老人家就是个做学问的老学究,当初给承乾当太傅的时候差点被暗杀,后来经历改立东宫的腥风血雨,他早不是当年敢指着太子鼻子骂的东宫老教师了!

    何况,今天的情形更比当年废承乾时的情景更可怕!

    辅政大臣与皇帝陛下针锋相对,当朝发生流血事件,皇帝陛下还被气晕了过去!

    亲眼目睹这一场龙争虎斗互不相让直至最后彗星撞地球一幕的两朝老臣于志宁,吓得战战兢兢,连大气也不敢出。

    猛然听到李小九陛下询问,于老爷子连话都说不出来,干脆两眼一翻,装晕了。

    于是,朝堂之上又是一阵忙乱。

    李治忍不住皱起眉头,立在他身侧的小内侍忙把于太傅晕倒的情形小声汇报给他听。

    “抬太傅去太医院,朝会继续……”李小九陛下一声令下,又出来四个武士,把于老爷子抬走了,骚乱的场面立刻安静了下来。

    七个宰相,除了告病在家的李绩,把拖走的褚遂良以及刚刚抬走的于志宁,还剩韩瑗和来济没有正式表决。

    不过李治也不指望这两个人会幡然悔悟掉头拥护吴诩的,这两家伙不说阿武是妲己、褒姒之类亡国妖姬就不错了……

    所以,李小九陛下完全不理会跃跃欲试的两人,转而让黄门侍郎许圉师立即去往英国公府上,咨询李绩的意见。

    “卿可执此去见老特进……”李治从自己的腰间摘下一枚龙形玉佩,让小内侍交给许圉师。

    “谨遵命。”许圉师不敢耽搁,立刻离开两仪殿出宫。

    “立后乃国家大事,朕亦以为然,既然今日众卿俱在,朕就看看众卿的意见吧!”李治说着,就一拍手掌,就见一队全副武装的禁卫突然冲进大殿,分开两排,快速占据大殿四周和朱红的大门。

    一时之间,两仪殿上杀气弥漫。

    朝臣们哪见过这仗势,一个个都面色惨白,呆若木鸡。

    吴诩也不由变了脸色,上前一拉李治的手,悄声道:“九郎,你要做什么?!”

    尼玛不会是和平谈判不成,要来武力威胁吧?!

    这也太粗暴了一点吧!

    李治不禁笑着拍拍吴诩的手,道:“你放心,朕不会乱来的!”

    说话间,又有一队美貌的宫人端着文房四宝出现在大殿上。

    “众卿不妨在纸上写上你们的决定,同意朕的建议就画上一个圆,不同意的就画上一个叉,到时当堂唱票!”

    吴诩听了李小九这话,差点绝倒,这尼玛不是选皇后吗?怎么搞得跟选人大代表似的!

    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听到李小九陛下这话,脸色都有些怪异,不过在一班剑拔弩张的禁军虎视眈眈之下,都极快的按照李小九陛下的要求在纸上画好了圈……

    尼玛画叉叉的那时有靠山有免死金牌的,他们掺和个鸟啊!反正王皇后都废了好几个月了,选秀的话也轮不到他们家,人武昭仪要皇宠有皇宠要儿子有儿子,做不做皇后有啥区别,好不如乖乖扛个顺风旗,免得老褚那样的下场!

    一想到褚相公那血流面目还被塞了一口抹布的样子,众人又是一抖,画圈速度越发快了!

    不过半个时辰,出席大朝的,整个京城五品以上的文武官员都画好了表决票。

    宫人们把选票一一收回,然后当堂唱票……

    完全是一边倒的局面啊……

    长孙无忌看着屈指可数的几张反对票,忍不住闭上了眼睛。

    而正在这时,派去征询李绩一见的许圉师回来了……

    所有的人都把目光投到了许圉师身上。

    七名宰相除了李绩尚未正式表态之外,无一持赞成态度,激烈反对的倒是大有人在。

    不说李小九陛下心里不高兴,就是已经被李义府、许敬宗等帝党忽悠投诚的人们,心里也是十分惶然的。

    此时此刻,也许李绩一句话就可以颠覆眼下一边倒的局势,长孙无忌及其拥护者们都眼巴巴的望着许圉师……

    “许卿,老特进的意见是什么,你当庭说来……”李治此时也不像面上表现得那么冷静,他的手紧紧握着身旁吴诩的手,整个人不知是激动还是害怕,有些微微颤抖。

    吴诩反而是整个两仪殿里最冷静的人,因为她毕竟在李二陛下手下干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秘书工作,对李绩这个人也有一定的了解,以李绩那老狐狸的性子,绝不会做无用功,所以他是不会拒绝李小九的。而且从他最近称病不朝就可以看出,他并不赞同长孙无忌等人的观点,只是不愿意平白得罪那帮世家官宦出身的相公们,所以干脆退出……

    如果真要让他表决,吴诩相信,李绩老狐狸还是会一如既往地站在皇帝这一边的!

    想是这样想,吴诩也免不了有一丝紧张。

    而万众瞩目的许圉师同志,这相当镇静,有条不紊的行礼完毕,这才答道:“微臣奉旨去往英国公家中探望,国公闻圣人垂询立后一事,只有一句话回答……”

    “老特进是怎么说的?”李治按捺这心里的焦急,故作平静地问道。

    “国公说:‘此为圣人家事,何必更问外人!’,就再无他言……”许圉师说完就垂首立在一边,不再开口。

    得!

    既然立后是家事了,那还讨论个毛啊!

    李治闻言,忍不住露出淡淡的笑容来,道:“李相这话实乃老成持重之言!”

    长孙相公又一次闭上眼睛,整个人像是苍老了好几岁。

    韩瑗、来济等人都面露悲愤之色……

    想不到啊想不到,被他们寄予厚望的李绩居然在最后关头给了他们致命一击!

    而吴诩一听许圉师传来的话,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不愧是老狐狸李绩啊,这话说了跟没说一样,可偏偏帮了李小九的大忙,又不至于太得罪长孙无忌等人!

    真人才呐!

    261第 261 章

    第十七章立后1o

    眼看大局已定,李小九陛下趁热打铁道:“既然众卿家都赞同朕立昭仪为后,那么……礼部尚书……”

    李治当即让礼部按照册封元后的礼仪准备各种礼服、车辇和仪仗。

    “谨遵命!”许敬宗得意洋洋地出列领命。

    其实,这些东西许敬宗早就让礼部的人在暗中准备了,就是那时候暂时还摸不清武昭仪的性子,不敢上前去讨好罢了……

    现在,圣人倒是给了他一个名正言顺的机会,让他在昭仪……不,应该是准皇后面前露一露脸!

    许敬宗如何能不喜!

    而身为推举新后首功的李义府却仍是一副似笑非笑卓尔不群的样子,许敬宗见了不由心中一凛,心想这个年轻人的前途不可限量,他须得与之打好关系才行!

    一时,李小九陛下点了礼部、户部、工部等几个部门以及中书门下二省,将封后事宜一一分派了,又钦点英国公、特进李绩为授皇后金册金宝的官员,这才传令退朝。

    整个过程中,长孙无忌等人都面如死灰,缄默不语。

    “退朝————”

    随着小内侍的一声尖细的叫喊,李小九陛下与武昭仪相携离开了两仪殿,而大殿中全副武装的禁卫们也开始井然有序地退了出去。

    恍如梦中的文武百官像猛然惊醒了一样,惶然地四顾,直到确定所有禁卫都退走了,才开始分成若干个小团体,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长孙相公,圣人竟然……”

    “长孙相公……”

    韩瑗、来济等人立刻来到坐在左上首的长孙无忌面前,一脸愤怒和无措地诉说着圣人的悖逆行径,可长孙无忌像是恍若未闻一样,缓缓起身,然后一个踉跄……

    “长孙相公!!”韩瑗等人大惊失色,急忙七手八脚将长孙无忌搀扶住……

    其他朝臣闻声也都围了过来……

    只有李义府对长孙无忌的死活根本没有丝毫兴趣,他伸出纤细白皙的手指,轻轻弹了弹朝服上根本不存在的灰尘,然后大步离开了两仪殿……

    褚遂良,今天还只是一个开始而已,你生不如死的日子还长着呢……

    你可千万别死得太快哟~~

    原本想过来恭维一下李三郎的几个五品官员,看到青年嘴角的那一抹冷笑,都不约而同打了个寒战,讷讷地不敢上前……

    -----一波又起的分割线---------

    李治出了两仪殿就有些撑不住了,大半个身子都压在吴诩身上,别人看着像是两人亲昵相拥,其实只有吴诩知道,李小九的步伐浮得厉害,根本是完全无力了!

    吴诩心里又惊又怕,不敢声张出来让人知道李小九的不对劲,只能卯足了劲把李小九拖出了两仪殿的范围,然后让随行的宫人立刻把龙辇弄过来——这种时候坐步辇肯定是不行了,一则速度太慢,二则万一被人看到李小九的样子,难免引起骚动!

    幸而王内侍走之前早有吩咐,所以吴诩一让人准备辇车,辇车就已经就绪了。

    吴诩咬着牙把李小九拖进车里,然后让人全速赶回百福殿。

    百福殿众人早已得到消息,说今日圣人要敲定立后的事,正一个个在殿外翘首企盼呢。

    眼见李小九陛下的辇车快速驶来,杨氏等人面上都露出喜色,急忙迎了上来。

    “妾身恭迎圣驾~~~~”杨氏等人行礼完毕,还不见李小九陛下出声,不由狐疑万分……

    正在这时,吴诩像只猴子一样倏的一下跳出辇车来,拉着杨氏就道:“阿娘,让众人都回避!”

    杨氏一愣,随即就按吴诩的话让所有宫人内侍都退下。

    这时,王内侍已经和崔内侍一起带着太医追着辇车赶来了。

    吴诩一看几人赶来了,顿时松了一口气,忙对王、崔二人道:“二位来得正好,圣人又晕厥了,快把他抬进殿去诊治吧!”

    王、崔二人闻言,都面露吃惊之色,不过两人毕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听了吴诩的建议,立刻让带来的侍人全部守在百福殿外开始戒严。

    然后,崔内侍亲自到车里,把李小九背了出来,送到百福殿的寝殿里,让太医给李小九陛下诊治。

    吴诩看着几位太医都是满脸凝重,心中像是有几万只蚂蚁在乱爬……

    偏这时,还有( 〖武则天〗女皇之路 http://www.xlawen.org/kan/5171/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