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部分阅读
儿的芯子,不知道会怎么想呢?
想归想,吴诩还是很有礼貌地向李小九陛下屈膝行礼再说。
“梓潼免礼……”李小九陛下文绉绉地说了这么一句话,然后挥退搀扶吴诩的宫人,亲自挽着吴诩的手。
吴诩:“……”这、这真不是她的错啊!
让皇帝陛下亲自扶着走路,真不是她耍大牌,完全是因为她现在这身披挂,没人扶着根本走不了路=。=
暗暗做好了心理建设,吴诩勾了勾唇角,想跟李小九笑一个的。结果,她脸部肌肉才微微一动,脸上的粉就有种要龟裂的错觉……
吴诩:“…………”
青年看她这神色,不知怎么的就笑了,然后拉着她的手,两人肩并肩缓缓走向太极殿。
两旁的人群情绪十分高涨,欢呼声几乎震破云霄。
到了大殿门前,早已准备好的宫廷乐队开始演奏音乐。
吴诩只觉得耳边萦绕着各种声音,让她有些不知所措,而这时,紧紧握着她手是李小九忽然凑过来,在她耳边轻道:“媚娘,我在上面等你……”
说完,青年放开了她的手,径直进了大殿。
吴诩看着李小九离开的背影,忽然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这时,礼部尚书许敬宗双手捧着册封的诏书出现在台阶之上,高声诵读旨意。
司空李绩与侍中、太子太傅于志宁分别捧着皇后金宝和金册,一左一右立在大殿门口。等诏书一读完,两人就联袂上前,将象征皇后身份的玺绶和册文呈给吴诩……
吴诩双手接过玺绶和册文,然后交给身侧的司礼尚宫收起来,又对着太极殿下拜,这才完成了册封的第一道仪式。
然后,就听司仪官高呼:“请娘子升殿————”
一时鼓乐齐鸣,十六名宫人,各执香鼎、拂尘等物在吴诩前面开道。
另有四名美貌宫人左右扶持这吴诩,奉其登上台阶,进入太极殿。
吴诩身后还有十六名宫人手持金盆、香鼎、绢花等物垫后。
百官和各番邦属国的使节就跟在这十六名宫人之后缓缓进殿。
进了大殿,吴诩一抬眼就看到李小九平日坐朝听政的地方,多了一把比龙椅略小一号的凤椅——看样子这应该是她以后的座位了。
吴诩第一个念头不是感动,反而是:李小九这货难道打算以后拉着她一起上朝,不让她睡懒觉了?!
待吴诩在凤椅上坐毕,进了太极殿的文武百官又一次跪下朝贺。
“恭贺圣人万岁,恭贺娘子千岁……”
吴诩被众人吼得有些晕眩,要不是脸上的粉涂得忒厚了点,不能做太大的脸部动作,她真有种想抽嘴角的冲动……
这难道就是许多x点男追求的,让所有人拜倒在其脚下,然后俯视苍生的赶脚?
虽然以前老是yy 什么王八之气震慑众人啥的,可真见了这样的大场面,吴诩还是略有些不自在……
阿宅什么的,还是比较喜欢幕后yy什么的比较好吧。
倒是李小九显得十分享受的样子,轻轻一摆手,就有身边的宦官高呼:“圣人有旨,众卿平身……”
底下又是一阵‘万岁’‘千岁’的……
殿上早已摆好了桌子,在一群美貌宫人的引领下,文武百官和番邦属国的使节们都一一落座。
依然是男左女右的格局,左侧第一位坐的是老太傅于志宁,与其同桌的是司空李绩和中书令崔敦礼,六位丞相就来了他们三个,其他三人都称病没有出席。至于六部官员倒是来了九成以上,分别坐在三位老相公的后面。
吴诩见状也没觉得意外,长孙无忌如果出席了典礼,她才觉得诡异呢!
坐在左侧的外藩使节也有不少,其中高句丽的使者位居第一,其次是吐蕃使者,然后是新罗、南诏等小国……
吴诩比较在意的倭国使者居然位列末席,几乎坐到了大门口了!
李治见吴诩的目光一直在大殿门口徘徊,不由奇怪:“阿武,你在看什么?”
吴诩因为一脸的粉,只好长话短说道:“你看,倭国使者,如何?”
“倭国使者?”李治闻言,不由微微皱眉。
说实话,他一直比较在意的是一脸倨傲的高句丽使臣,根本没注意阿武说的那什么倭国使者。
但李治一向知道吴诩在政事上从来不会无的放矢,不由仔细打量了坐在门口附近那个低调恭顺的使臣,然后对吴诩道:“倭国向来恭顺,多次派遣学子前来大唐学习……我观这个小国的君民都十分仰慕我大唐,应该……没有问题吧?”
吴诩不由摇摇头,大概只有现代人才会从始至终对日本这样的国家万分警惕的,如大唐这样的强国,根本不会在意一个远在海外的小小岛国……
即使她现在告诉李小九,那个小小倭国日后将会成为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估计他也是不会相信的!
何况,小日本如今完全是一副以大唐马首是瞻的姿态,相信李小九也不会愿意出手整治这么一个忠心自己的小弟的!
不过,以后的事还很难说,眼下的局势倒还是李小九看得比较清楚,大唐首先要干掉的还是高句丽这个心腹大患!
远交近攻什么的,不是没道理的!
吴诩与李治不约而同对了一个眼神,两人同时在对方眼里看到了一种决心。
随着一队美艳的歌舞伎袅袅绕绕地出现在大殿之上,庆贺册立新后的酒宴开始了。
群臣首先集体举杯敬了李小九陛下和新任皇后吴诩,然后就开始各自觥筹交错,攀关系、吃牛皮,顺便藐视一下番邦来的土鳖们。
而右侧坐的基本上是李小九陛下的家人亲眷,第一桌是太子李忠,他的位置就在御阶上,离吴诩不远,御阶下多是宗室和命妇,杨氏高居首位,与几个太妃一桌,其下是李小九陛下的姐妹们,再往下就是李小九陛下的儿子女儿们,还有小小年纪就被封为魏国夫人的贺兰大娘。
先前吴诩还很奇怪李小九为什么给小贺兰这么一个封号,乍一听总让她想起以前王皇后的母亲魏国夫人柳氏,结果每次问李小九,这货就顾左右而言他,最后逼急了,李小九陛下才坦白,他总觉得小贺兰对吴诩的态度不对劲,封她为魏国夫人,就是警告她,不要忘记以前这个封号的人是什么下场,让她最好不要动什么歪心思!
吴诩不禁很无语。
不过,自从小贺兰得了魏国夫人的封号后,吴诩确实极少提起她了,最近的一次大概是想着小姑娘除了母孝也该寻门亲事了什么的,结果又被李小九打岔给搁下了……
今天看到小贺兰,吴诩倒是挺高兴的,特地让李小九把武敏之这个侍郎放下去,让他们兄妹说说话。
武敏之一脸酷酷地谢了吴诩,不缓不急地走到了御阶下,途中被杨氏和众太妃调∓mp;*戏了一把,又在大郎那座里停留了一刻,又穿过一群如花似玉的小萝莉,这才好不容易到了亲妹妹面前。
吴诩远远只能看见武敏之的背影,不知道他面对妹子是什么表情,不过小贺兰的神情倒是挺激动的,大概是很久没见兄长了吧……
这边李小九陛下见吴诩的注意力只在贺兰兄妹身上,不由醋意横生,偏偏这时许敬宗带着一干帝党骨干前来敬酒,其身后第一人就是面如桃花笑意盈盈的李三郎。
“臣等恭贺圣人、娘子……”
吴诩猛然听到一声温润优美的嗓音,情不自禁看向来人。
眼前的几个官员都是身穿绯色官服的,偏有一个人能把严实庄重的官服穿得那样风致……
不愧是长安有名的美郎君,明明是寒门出身,举手投足愣是显现出一副世家风范来。
难怪被李三郎坑死的那些人,见了本尊之后都恨不起来呢!
吴诩先前听说李小九把李三郎丢去刑部做侍郎了,还觉得明珠暗投呢,后来听说他断狱颇有一套,去了刑部不到一个月,就破了好几件积年老案,差点没弄出个‘小李神探’的名号来……
吴诩也不得不感叹: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见吴诩一直盯着自己看,李三郎水润的桃花眼不由一弯,回以一个温柔的笑容——假如小吴同学是个货真价实的妹子的话,估计立马会被这电力十足的微笑给放倒了!
只可惜小吴同学是个披着妹子皮的糙汉子,乍见李三郎这种笑容,只会想起她当年那个高富帅舍友……
呃……
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啊!
吴诩不由一抖,赶紧把杯子里的酒给喝了。
李小九陛下看到他家阿武跟李三郎这个美男子‘眉来眼去’了,醋得差点把酒杯都捏爆了。
正想开口轰人,忽听下面传来争吵声。
几人一看,发现争吵声是从魏国夫人贺兰氏桌上传来的。
贺兰氏满脸泪痕,怒气冲冲地瞪着背对着御座的武敏之,似乎在责骂着什么。
272第 272 章(捉虫)
第十九章外戚11
贺兰兄妹俩的争吵声已经引起了周遭人的注意,坐在上面的杨氏急忙跟纪国太妃等人告了罪,下去查看究竟。
吴诩和李治两人见状,也忙让小顺子下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许敬宗十分有眼色,见圣人和娘子的心思被贺兰兄妹的动静给吸引,忙领着众人告退。
李小九陛下总算还记得眼前几人都是他一手提拔的肱股之臣,于是道:“几位爱卿为朕和娘子做的,朕都会记在心里的……好了,你们都下去畅饮吧,不必拘束!”
快滚!快滚!不许到朕的媚娘面前来晃悠!
许敬宗、李义府等人忙躬身遵旨,然后纷纷退下御阶。
不过,李三郎同学走的的道明显与许敬宗等人岔开了,他前往的方向明显是贺兰兄妹所在的地方。
而奉旨前去查看究竟的小顺子,还没赶到贺兰兄妹跟前呢,那小贺兰就抹着眼泪飞奔着离开了太极殿,而她的兄长武敏之根本没有追上去的意思。
之后,匆匆赶来的杨氏在询问了武敏之几句话后,也离开了太极殿,大概是去寻小贺兰了。
吴诩的眼力还算可以,仔细一看人群,竟然发现她家李弘小朋友也趁乱跑下了自己的座位,溜到一旁看热闹,结果被武敏之给捉了包……
还有喜欢黏着兄长的二胖同学,也指挥这宫人抱他往人群里钻。
此外,目的不明的李三郎就立在武敏之和李弘小朋友不远处,似乎在评估这什么……
场面相当混乱。
吴诩有些坐不住了。
她身边的阿韦和小玉见状,忙请示道:“娘子,婢子们去把大郎、二郎请过来,可好?”
吴诩哪有不依,忙挥手让她们赶紧行动——大郎体弱,二胖又小,这人多手杂的,万一磕着碰着了可怎么好……
“媚娘,你别担心……”一旁的李治见吴诩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忙拍着她的手背安慰道。
别看整个太极殿里歌舞酒席,人头攒动,到处都乱糟糟的,可这暗中还隐藏着不少李小九的暗卫呢!
吴诩大概也猜到了李小九必有准备,正想提议让年幼的皇子皇女们可以先回去了,正巧看到小酷哥武敏之拉着李弘小朋友往后殿方向走,后面还跟着二胖的代步宫女……
得,武大郎这个保姆哥哥已经开始带孩子撤退了,干得好!
很快,太子李忠带领一干皇子皇女上前来敬贺——当然,未成年儿童们喝的都是果子酿。
吴诩看着参差不齐的几个小萝卜头,忽然有种化身托儿所阿姨的错觉。
但李小九陛下看几个娃的眼神,一点也不像他们的爹,冷淡的眼神,比看许敬宗等人还要疏远。说的话也无非是日后要好好上学,听娘子的话之类。
吴诩只好稍微‘母仪天下’一下,抚慰几个小萝卜头道:“今天你们也累了,早些回去歇着吧,我会跟你们师傅说的,今儿和明儿都放假,也不必做作业,好不好?”
几个娃闻言,似乎有些诧异,随即有好几个人面露喜色——小学生什么的果然是最喜欢不用写作业纯放假了~~
“谢娘子……”几个小屁孩参差不齐地谢了吴诩,然后由侍奉的宫人们领着回后宫了。
吴诩见太子李忠留在原地没走,知道他不敢随意回东宫,也不强求,便叫王内侍把自己桌上的一盘点心赏给李忠。
李忠诚惶诚恐地接了,再三道谢。
“太子不必多礼……”吴诩也不知道该跟这个娃说什么,眼下的局势已经很明了,她一旦成了皇后,李忠的太子之位也就岌岌可危了,两人理论上是水火不容的……
或者说,李忠这星星之火,已经抵挡不住她家大郎代替他成为太子的历史大潮了……
不过,她可没有阿武本尊那么铁血,对着这么个小正太也下得去手。
或者把这娃远远反倒一个富庶的州府为王,只要不威胁到她家弘儿就可以了吧。
吴诩心里暗暗下了决定。
想到了李弘小朋友,吴诩又坐不住了,她迫切想知道后殿那三个小子怎么样了……
“九郎,我……我想去更一下衣。”万能逃席借口,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不料,李小九听到吴诩这么说,也笑眯眯道:“正好,我也想去,咱们一起?”
吴诩:“……”
帝后二人趁着众人没怎么注意,就手拉手溜下了御座,跑到后殿去了。
自始至终盯着两人动静的太子李忠见状,脸上的忧色越发重了,他忍不住看了一眼左边上首的太傅于志宁,恰好对上后者担忧的目光……
看来他已经没有别的路可以走了……
有些东西,注定了就不是他的,强求过来又有什么意思?
何况,这个太子之位至今害死了他的阿娘,他也根本没有能力守得住,倒不如大大方方让出去,好让圣人有个台阶下。
李忠此刻也只盼着新皇后能够胸怀宽广一点,不要把他视作绊脚石,或者他该庆幸自己只是一个卑微的庶子而已,应该还不足以成为五郎的绊脚石……
李忠不由自嘲一笑,向于老太傅举杯遥敬。
吴诩和李治跑到后殿,追随而来的王内侍已经知机命人准备了更换的常服。
封后的仪式并不漫长,但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活动却十分繁复……
太极殿这边只是今天活动的第一站,等酒宴结束,两人还要赶赴下一个地点。
趁着宫人们伶俐地给帝后二人换装的功夫,王内侍就让人传话给武敏之带两位殿下过来,顺便把刚才在大殿上发生的事给汇报了一遍。
原来是贺兰大娘今天心情郁闷多喝了几盅陈年佳酿,又见了光彩照人的兄长,一时激动,开始发酒疯,先是对她哥改姓武氏表示了强烈不满,之后又提到了暴毙的韩国夫人,说她的死大有蹊跷,暗示凶手与吴诩有关……
眼见妹妹要口无遮拦胡说开来,冰山小哥武大郎当即让贺兰大娘住口,不想这两个字像是启动了一个莫名的开关一样,贺兰大娘当即大哭起来,指着武敏之的鼻子骂他‘不孝’‘贪慕虚荣’之类的话……
然后两人间的动静就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王内侍小心翼翼瞥了一眼陷入深思的圣人和娘子,又接着道:“武侍郎并未辩解,魏国夫人盛怒之下就离席了……”
他话刚说完,阿韦就进来禀报道:“回禀圣人、娘子,大郎、二郎和武侍郎到了……”
吴诩闻言,忙道:“让他们先在外面吃果子,我们马上过去。”
“谨遵命。”阿韦应声退了出去。
这时,被李小九陛下派去追查小贺兰的侍卫也回来了,进殿就跪在屏风外禀报道:“启禀圣人,魏国夫人离开太极宫后,一路乘马车往城西赶,似乎是要离开长安……”
吴诩和李治两人闻言,不由面面相觑,这贺兰大娘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啊?
正在这时,又一个侍卫飞快地跑进来,禀报道:“启禀圣人,魏国夫人的马车在出城后不久,其马忽然狂躁起来,无法安抚,最后魏国夫人的车子落下一个断崖,车内之人生死不知!”
“什么?!”吴诩听到这话,忍不住豁然起身,厉声问道:“你们去崖下找过没有?”
那侍卫一愣,大概是没想到皇后也在里面,忙道:“属下已经派人下去寻找了……”
省略号的意思就是,魏国夫人估计凶多吉少了,希望皇后节哀顺变!
“那周国夫人呢?”吴诩一想到杨氏是追着小贺兰一起出去的,不由脸色煞白。
虽说在各种yy小说中,坠崖什么的肯定死不了人,还可以遭遇各种奇遇,什么奇珍异宝、武功秘籍、隐士高人等等应有尽有,可尼玛那都是武侠小说啊!
老子穿的可是正剧好吗?!
连人带马车一起掉下去了,不死也残有木有?!
就算贺兰小妹子运气爆棚,掉下去啥事没有,可武妈妈呢?
武妈妈看着年轻,其实已经是个年过花甲的老人家了,这一摔下去怕是十死无生了吧?
听着皇后娘子的嗓音都变调了,先前那侍卫忙回道:“周国夫人是骑马去的,并没有与魏国夫人在一辆车上……”
吴诩:“……”
吴诩都不知道该惊叹杨氏的彪悍好呢,还是感叹她幸运好……
“周国夫人已经在属下等的劝解下乘车回城了,请娘子不要担心。”后进来的侍卫善解人意地补了一句。
这时,李小九陛下才开口道:“诏命长安令,率禁卫立刻出城处理此事……”他这话是对王内侍说的,后者赶紧领命退下,两个侍卫也随之退了出去。救人的事有暗卫们就够了,只是这坠崖的事故实在蹊跷,需要长安令去调查一下才行。
暗卫的效率就是高,王内侍等人刚走没一炷香时间就传来了事故现场的最新消息:魏国夫人的马车找到了,人也找到了,不过情况很不好,虽然没死,可离死也不远了!
吴诩看望这则消息,半晌说不出话来。
李小九陛下则是沉着脸,思考了一会儿,然后命人立刻把参加典礼的武氏亲属都监控起来,同时传刑部侍郎李义府立刻暗中调查魏国夫人遇害一案。
好嘛,李小九陛下直接把贺兰大娘定性为遇害了,看来是不打算再见到一个活着的贺兰大娘了!
吴诩不由愣住了。
273第 273 章(捉虫)
第十九章外戚
不过一会儿,阿韦引着武敏之、李弘小朋友和二胖同学过来了,几人在外面遇见匆匆退出偏殿内的王内侍和两个侍卫,都有些疑惑不解。
进门时,几个人脸上还带着疑色。
武敏之是见过那两个侍卫的,知道他们是李小九陛下心腹亲卫,没有什么要紧事不会这样直入太极殿的。
武敏之不由想到刚才他妹妹说的那些大逆不道的话,脸色越发冰冷了。
拉着他手的李弘小朋友忽然若有所感地停下步子,仰起头看着武敏之,“阿兄,你怎么了?”
“无事……”武敏之只要一看到李弘那双纯净无暇的眸子,身上的寒气就徒然消散了几分。
“走吧,别让圣人和娘子久等了……”
“嗯!”李弘小朋友重重一点头,拉紧阿兄的手,一马当先往里走。
吴诩刚刚洗了把脸,重新上了淡妆,回头见阿韦回来了,再看到一个美少年和两个小包子,一肚子烦闷顿时抛开了一大半。
“弘儿,快过来~~”吴诩忙招手让李弘小朋友过来,小屁孩竟然一脸严肃地给李小九和吴诩行了个大礼,这才噔噔噔跑到吴诩身边坐好。
二胖同学依旧是由宫人代步,看到吴诩时也表示出了要抱抱的意愿。
“拜见圣人、娘子……”只有武敏之依然是一丝不苟地恭敬行礼完毕,之后一脸漠然地立在李小九陛□后。
阿韦等人看李治和吴诩的脸色不是很好,就知趣地带着小宫人们都退下了,殿中只剩下帝后二人和一大两小三个男孩。
“大郎,都是一家人,不必这么拘礼……”吴诩觉得武敏之的小脸是挺赏心悦目的,就是这性子实在……这样冷冰冰的,以后可怎么追妹子啊?
对于吴诩的善意提醒,武敏之只是微微颔首,没有吭声。
李小九陛下则直接把贺兰大娘遇难的事给说了一遍,武敏之听了,脸色虽然变得极为难看,却没有冲动得立马奔出宫去看妹妹。
李治不由对少年的自制力表示十分嘉许。
“此事有些蹊跷,圣人已经命人调查,大郎你……”对于李小九陛下的决定,吴诩也不隐瞒武敏之,更有意让他去见小贺兰最后一面。
不料,武敏之却冷冷地拒绝了。
“今日宫中人来人往,情势复杂,敏之不敢轻离……”
这话一出,李小九陛下看向武敏之的目光又柔和了几分。
“此事朕已经交给刑部侍郎李义府处理了,你可暗中协助他办案……”
说完,李小九陛下垂下眼微微思考了一下接下来他跟吴诩的行程,道:“朕与娘子接下来要去朱雀门……大郎你先跟朕在身边……”接下来的行程还很满,各种政治秀要作上三天,然后还得拜谒太庙和昭陵,李治比较担心这期间再出变故,所以干脆把武敏之留在身边比较好。
武敏之自然没有异议,可李弘小朋友很不高兴,板着脸表示:“阿爹,儿也要去。”
“这怎么行?!”不等李小九开口,吴诩就立刻否决了小大郎的要求。“你留在宫里,不许去。”
她跟李小九去朱雀门大飨百姓,那就是去城楼上摆个pose,秀一下圣人夫妇的真人版的……
这寒冬腊月的,站在那么高的城楼上吹冷风,可不是什么好差事=。=
就李弘小朋友那小身板,如果去了,回来八成要喝两缸子中药不可!
李小九自然也想到了这一点,不过他的拒绝没有吴诩那样简单粗暴,只是迂回地表示他跟吴诩只是出去一小会儿,很快就能回来,以及二郎小朋友不能吹风,否则要喝好大一碗的苦药……
一直努力成为一个好兄长的李弘小朋友听说二胖出门就会生病,只得打消了跟着去朱雀门的念头。
吴诩忍不住揉揉他的脑袋,表扬道:“大郎真是个听话的好孩子!”
窝在吴诩怀里的二胖同学也不知是不是看懂了吴诩的赞许之意,哼哼唧唧地也把自己的小脑袋往吴诩手掌上拱……
吴诩顺手也揉了二胖一把,忽然想起一件事来:“咱们二郎是不是该剃头了?”
李弘小朋友闻言,也很严肃地打量了一下弟弟的发型,点头道:“阿娘说的是。”
李小九陛下忍不住咳了一声,道:“这事先不急……那个,大郎,去传车辇吧……”
“谨遵命。”
如果不是错觉的话,吴诩发现武敏之离开的时候嘴角有些上扬。
朱雀门大飨臣民一行,依然十分拉风,让吴诩有一种站在j□j城楼上俯视众生的感觉。
好几次城楼下众人高呼‘万岁’的时候,小吴同学都有一种想学毛爷爷的挥手pose,回应‘人民万岁’神马的……
第一天的任务到这里就差不多完成了。
晚上回寝宫睡觉的时候,吴诩觉得脖子都僵硬了。
好在第二天的行程不需要再穿全副披挂,也不用再出门吹冷风摆pose,只要待在暖洋洋的大殿里招待各色妹子美妇人就好了。
听起来好像很不错诶!
可事实上却没这么轻松……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一个女人比一千只鸭子还凶残,眼下这大殿里估计有上百万只鸭子了吧=。=
女人们聚在一起,免不了讨论以下几个话题:老公、儿子、美容以及八卦。
小吴同学如今的身份已经没人敢再她面前谈论她老公儿子了,那么只剩下美容和八卦可以聊一下。
吴诩不爱浓妆艳抹和华丽复杂的服饰,这是整个长安贵妇圈子都知道的事,连李小九陛下也多次在公开场合称赞她这种低调简朴的行为——那时吴诩还只是一个普通嫔妃而已。
至于周国夫人,那是出了名的时尚达人,但她也是比较崇尚自然美的一类人,穿着打扮十分亮眼却不艳俗。
不管是为了迎合新皇后的品味,还是适应时尚潮流,如今参加宴席的贵妇们都打扮得比较‘清新’,只有纪国太妃和越国太妃等人一时还改不过来,脸上依然涂了厚厚一层粉。
两人自然是拉着吴诩讨教美容秘方了。
吴诩只觉得窘迫万分,偏杨氏因为小贺兰之殇颇有些心不在焉,根本没想到及时为她解围。
好容易讨论完化妆品和衣饰了,众人又开始八卦二十二娘的未婚夫婿薛氏一家。
吴诩听得昏昏欲睡,忽然听越国太妃燕氏道:“我记得大郎今年也是十六了吧?不知娘子和姨母可有中意的小娘子?”
吴诩闻言猛地打了个激灵。
这宫里叫大郎,十五六岁的,还能让燕太妃关注的不做第二人想,就只有武敏之一个吧!
让她给武大郎选亲?
还是算了吧= =
再说人家少年刚死了母亲不久,又死了妹子,估计也没心情相看妹纸!
倒是杨氏听到燕氏提及武敏之,神色开始渐渐振奋起来。
“阿燕说得是啊,大郎那孩子……”杨氏一提起宝贝孙子就开始叹气,“倒是个知道上进的孩子,就是性子太冷淡了些……”
在座的几个太妃和长公主闻言都不由点点头。
其实,燕太妃一提及武大郎,这些家中有女儿的贵妇们都不由自主竖起了耳朵。
吴诩再傻也能看出这妇人的心思了,不过她就不信昨天长安城外发生那么惊悚的马车坠崖事件,她们会不知道?
想到这里,吴诩开口道:“大郎还要守母孝,阿姐想要拉红线还需再等上三年才成……”
燕太妃闻言,不由一笑:“谁说不是呢,只是可叹顺娘没福啊!”同样是表妹,燕太妃对武顺就不怎么感冒,尤其消息灵通如她者自然多多少少知道一点武顺的真正死因。
摊上这么一个阿娘,真是可惜了这么俊俏的一个小郎君!
还是媚娘有眼光,早早把大郎给拐到了自己家。
这段时间,长安城里也不知从哪里传来一堆谣言,还传得有鼻子有眼的,说什么韩国夫人是死于鸩毒,一尸两命,她肚子里的孩子分明就是当今圣人的……
还有更离奇的流言表示,其实六皇子李贤是韩国夫人偷偷给圣人生的,要不然为什么在六皇子出生前,韩国夫人一直在洛阳修养,六皇子出生一满月,韩国夫人就回长安了?而且,都说武昭仪生六皇子的时候是在回长安的半道上,这难道不可疑吗?
……
这些流言虽然听起来十分无稽,可要是仔细一推敲,还真有几分合理……
尤其是,昨天在太极殿里魏国夫人的一番闹腾,不少原本对谣言将信将疑的人这下可信了有八、九分了……
再加上最新得到的消息:魏国夫人的马车坠崖,救上来的时候明明还有气的,结果刑部大理寺的人一来,就宣布魏国夫人薨了……
这里面有太多猫腻了,不得不让人把怀疑的目光转向新皇后吴诩啊!
当然,燕太妃是一点都不信吴诩会对自己的姐姐和外甥女下毒手的,可也止不住想私下向吴诩示个警。
毕竟流言很好地利用了众人都能看到的事实和时间差,把毫无联系的几件事都穿了起来,造成所谓的‘真相’。
那个散布谣言的人不仅仅是剑指新皇后吴诩,更是在挑战李小九陛下的权威!
一旦谣言变成了丑闻,李治的威信将受到极大的损害,到时候想在朝堂一言九鼎可就难了!
274第 274 章(捉虫)
第十九章外戚13
宴请宗室贵妇之后,燕太妃特地落后众人一步,与吴诩和杨氏说了长安城最近出现的诡异流言……
吴诩与杨氏听了之后,两人的脸色都变得十分难看。
燕太妃到底是李二陛下众多后宫中屹立到最后不倒的女人,在别人还被这些亦真亦假的流言搞得晕头转向的时候,她已经从谣言中看到了凌厉的杀机。
燕太妃忍不住提醒道:“华娘,此事你须得尽快跟圣人禀报一下,我看着这背后的人可不简单。”
“多谢阿姐提醒。”吴诩自然承了燕太妃的好意,然后让阿韦送她出宫。
杨氏的脸色一直十分沉郁,也不知是在恼怒散布谣言之人胡乱攀扯武顺和圣人的关系,还是在担心幕后之人会对吴诩不利。
吴诩倒没想这么多,她并不在意什么流言蜚语,有道是‘谣言止于智者’,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被这种漏洞百出的谣言给蒙蔽了,这就够了。
只是人死为大,虽然武大姐晚节不保吃了颗嫩草,可也不至于被人说成那样悲催吧?
什么被圣人看上了金屋藏娇啊,什么瞒着母亲和妹妹偷偷怀孕生子啊,还有什么被嫉妒的妹妹用鸩毒干掉啊……
拜托!
她又不是独孤皇后,李小九也不是隋文帝,后宫妹子更不是只有一个两个……
就算武大姐真的有心入宫,依着阿武本尊的脾气,只要不妨碍她的前进之路,她是绝不会下手干掉武大姐的,更何况小吴同学这个战斗力只有负五的渣渣,顶多就是找个茬把人丢出宫嫁掉而已!
说她亲自下手弄死武顺什么的,还真是太抬举她了吧!
吴诩忍不住苦笑,这造谣的家伙还真会扣屎盆子,她就是听说了谣言也不能跳出来澄清什么,那样只会越描越黑……
而小贺兰的死更是让造谣的人有了更充分的论证,直指她杀人灭口、斩草除根什么的!
真他喵的郁悴啊!
好容易等到晚上李小九回百福殿来,吴诩忙把燕太妃白日里提到的谣言一事对他说了。
李治今天白天主要是接见了各地的藩王和皇室宗亲,回百福殿的时候步履微微有些踉跄,似乎喝了不少酒。
听了吴诩的话,李治有些迟钝地默了一会儿,然后笑道:“媚娘,你别担心,这件事我心里有数,你不用管了……”
“你不会是想在报纸登点什么爆炸性消息,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吧?”吴诩想来想去,也只能想到李小九大概会用‘刷屏’和‘声东击西’这些手段来对抗谣言吧?
青年闻言只是看着她笑,却不回答。
到了第三天,新皇后拜谒完太庙和昭陵之后,李小九陛下做了第一件事:追封皇后的父亲。
这本是约定俗成的事,可李小九陛下偏偏别出心裁,追赠已故的岳父大人为工部尚书、并州都督之后,加封杨氏为一品国夫人,改周国夫人为荣国夫人,位在王公母妻之上。
这份旨意一下,朝野内外都议论纷纷,自古女子封诰都是从夫的,这杨氏居然超然于外,实在不可思议。
不等朝中的老学究发出异议,李小九陛下第二拳又打出来了。
当太子李忠再一次上呈退位让贤的表章时,李小九陛下十分痛快地收下了,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将李忠封为梁王,迁出了东宫。然后一纸诏书册立代王李弘为太子,册封仪式就定在新春之后……
这易储易得如此雷厉风行,文武百官根本都还没回过神来,自然再没有人去纠结李小九陛下的粉红情史私生活什么的了!
国之根本说换就换了,这是要闹哪样啊?!
虽说,武后一立,东宫迟早要易主,可这也太迅速了点吧?(难道不是因为长孙舅舅不再朝堂上,所以小九才会这么大胆的吗?)
五皇子李弘才那么一丁点大,真的没问题吗?
这还没完呢!
李小九陛下第三记重拳一出,满朝文武完全被转移了注意力。
因为李小九陛下表示,他要改元!
好久不见的分割线君
“娘子您可没看见,那两位相公胡子都一大把了,居然当堂打起来了!”小顺子手舞足蹈地给吴诩演示今天朝堂上发生的闹剧。
吴诩升级为皇后之后,每天都被李小九拉着去两仪殿听政,连可怜的小豆丁李弘小朋友也必须跟着他阿娘乖乖坐在龙椅后面观摩实习。
却说,这天小屁孩一不小心着了凉,只能缺席每天的朝会,吴诩只好让小顺子跟着李小九去两仪殿,自己则留在百福殿照顾李弘。
等小顺子描述完今早朝会的内容,吴诩已经给李弘小包子喂完药了——李弘小朋友为了给二胖做榜样,每次喝药都喝得非常干净利落。
“怎么还在议这个?”自从李小九陛下提出要改元的话,朝中的大臣们像是打了鸡血一样,每天都挽着袖子你争我吵……
结果吵了这么多天,还是没吵出一个可以用的年号来。
也不知那件事调查得怎么样了……
宫里少了武敏之这个( 〖武则天〗女皇之路 http://www.xlawen.org/kan/5171/ )
想归想,吴诩还是很有礼貌地向李小九陛下屈膝行礼再说。
“梓潼免礼……”李小九陛下文绉绉地说了这么一句话,然后挥退搀扶吴诩的宫人,亲自挽着吴诩的手。
吴诩:“……”这、这真不是她的错啊!
让皇帝陛下亲自扶着走路,真不是她耍大牌,完全是因为她现在这身披挂,没人扶着根本走不了路=。=
暗暗做好了心理建设,吴诩勾了勾唇角,想跟李小九笑一个的。结果,她脸部肌肉才微微一动,脸上的粉就有种要龟裂的错觉……
吴诩:“…………”
青年看她这神色,不知怎么的就笑了,然后拉着她的手,两人肩并肩缓缓走向太极殿。
两旁的人群情绪十分高涨,欢呼声几乎震破云霄。
到了大殿门前,早已准备好的宫廷乐队开始演奏音乐。
吴诩只觉得耳边萦绕着各种声音,让她有些不知所措,而这时,紧紧握着她手是李小九忽然凑过来,在她耳边轻道:“媚娘,我在上面等你……”
说完,青年放开了她的手,径直进了大殿。
吴诩看着李小九离开的背影,忽然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这时,礼部尚书许敬宗双手捧着册封的诏书出现在台阶之上,高声诵读旨意。
司空李绩与侍中、太子太傅于志宁分别捧着皇后金宝和金册,一左一右立在大殿门口。等诏书一读完,两人就联袂上前,将象征皇后身份的玺绶和册文呈给吴诩……
吴诩双手接过玺绶和册文,然后交给身侧的司礼尚宫收起来,又对着太极殿下拜,这才完成了册封的第一道仪式。
然后,就听司仪官高呼:“请娘子升殿————”
一时鼓乐齐鸣,十六名宫人,各执香鼎、拂尘等物在吴诩前面开道。
另有四名美貌宫人左右扶持这吴诩,奉其登上台阶,进入太极殿。
吴诩身后还有十六名宫人手持金盆、香鼎、绢花等物垫后。
百官和各番邦属国的使节就跟在这十六名宫人之后缓缓进殿。
进了大殿,吴诩一抬眼就看到李小九平日坐朝听政的地方,多了一把比龙椅略小一号的凤椅——看样子这应该是她以后的座位了。
吴诩第一个念头不是感动,反而是:李小九这货难道打算以后拉着她一起上朝,不让她睡懒觉了?!
待吴诩在凤椅上坐毕,进了太极殿的文武百官又一次跪下朝贺。
“恭贺圣人万岁,恭贺娘子千岁……”
吴诩被众人吼得有些晕眩,要不是脸上的粉涂得忒厚了点,不能做太大的脸部动作,她真有种想抽嘴角的冲动……
这难道就是许多x点男追求的,让所有人拜倒在其脚下,然后俯视苍生的赶脚?
虽然以前老是yy 什么王八之气震慑众人啥的,可真见了这样的大场面,吴诩还是略有些不自在……
阿宅什么的,还是比较喜欢幕后yy什么的比较好吧。
倒是李小九显得十分享受的样子,轻轻一摆手,就有身边的宦官高呼:“圣人有旨,众卿平身……”
底下又是一阵‘万岁’‘千岁’的……
殿上早已摆好了桌子,在一群美貌宫人的引领下,文武百官和番邦属国的使节们都一一落座。
依然是男左女右的格局,左侧第一位坐的是老太傅于志宁,与其同桌的是司空李绩和中书令崔敦礼,六位丞相就来了他们三个,其他三人都称病没有出席。至于六部官员倒是来了九成以上,分别坐在三位老相公的后面。
吴诩见状也没觉得意外,长孙无忌如果出席了典礼,她才觉得诡异呢!
坐在左侧的外藩使节也有不少,其中高句丽的使者位居第一,其次是吐蕃使者,然后是新罗、南诏等小国……
吴诩比较在意的倭国使者居然位列末席,几乎坐到了大门口了!
李治见吴诩的目光一直在大殿门口徘徊,不由奇怪:“阿武,你在看什么?”
吴诩因为一脸的粉,只好长话短说道:“你看,倭国使者,如何?”
“倭国使者?”李治闻言,不由微微皱眉。
说实话,他一直比较在意的是一脸倨傲的高句丽使臣,根本没注意阿武说的那什么倭国使者。
但李治一向知道吴诩在政事上从来不会无的放矢,不由仔细打量了坐在门口附近那个低调恭顺的使臣,然后对吴诩道:“倭国向来恭顺,多次派遣学子前来大唐学习……我观这个小国的君民都十分仰慕我大唐,应该……没有问题吧?”
吴诩不由摇摇头,大概只有现代人才会从始至终对日本这样的国家万分警惕的,如大唐这样的强国,根本不会在意一个远在海外的小小岛国……
即使她现在告诉李小九,那个小小倭国日后将会成为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估计他也是不会相信的!
何况,小日本如今完全是一副以大唐马首是瞻的姿态,相信李小九也不会愿意出手整治这么一个忠心自己的小弟的!
不过,以后的事还很难说,眼下的局势倒还是李小九看得比较清楚,大唐首先要干掉的还是高句丽这个心腹大患!
远交近攻什么的,不是没道理的!
吴诩与李治不约而同对了一个眼神,两人同时在对方眼里看到了一种决心。
随着一队美艳的歌舞伎袅袅绕绕地出现在大殿之上,庆贺册立新后的酒宴开始了。
群臣首先集体举杯敬了李小九陛下和新任皇后吴诩,然后就开始各自觥筹交错,攀关系、吃牛皮,顺便藐视一下番邦来的土鳖们。
而右侧坐的基本上是李小九陛下的家人亲眷,第一桌是太子李忠,他的位置就在御阶上,离吴诩不远,御阶下多是宗室和命妇,杨氏高居首位,与几个太妃一桌,其下是李小九陛下的姐妹们,再往下就是李小九陛下的儿子女儿们,还有小小年纪就被封为魏国夫人的贺兰大娘。
先前吴诩还很奇怪李小九为什么给小贺兰这么一个封号,乍一听总让她想起以前王皇后的母亲魏国夫人柳氏,结果每次问李小九,这货就顾左右而言他,最后逼急了,李小九陛下才坦白,他总觉得小贺兰对吴诩的态度不对劲,封她为魏国夫人,就是警告她,不要忘记以前这个封号的人是什么下场,让她最好不要动什么歪心思!
吴诩不禁很无语。
不过,自从小贺兰得了魏国夫人的封号后,吴诩确实极少提起她了,最近的一次大概是想着小姑娘除了母孝也该寻门亲事了什么的,结果又被李小九打岔给搁下了……
今天看到小贺兰,吴诩倒是挺高兴的,特地让李小九把武敏之这个侍郎放下去,让他们兄妹说说话。
武敏之一脸酷酷地谢了吴诩,不缓不急地走到了御阶下,途中被杨氏和众太妃调∓mp;*戏了一把,又在大郎那座里停留了一刻,又穿过一群如花似玉的小萝莉,这才好不容易到了亲妹妹面前。
吴诩远远只能看见武敏之的背影,不知道他面对妹子是什么表情,不过小贺兰的神情倒是挺激动的,大概是很久没见兄长了吧……
这边李小九陛下见吴诩的注意力只在贺兰兄妹身上,不由醋意横生,偏偏这时许敬宗带着一干帝党骨干前来敬酒,其身后第一人就是面如桃花笑意盈盈的李三郎。
“臣等恭贺圣人、娘子……”
吴诩猛然听到一声温润优美的嗓音,情不自禁看向来人。
眼前的几个官员都是身穿绯色官服的,偏有一个人能把严实庄重的官服穿得那样风致……
不愧是长安有名的美郎君,明明是寒门出身,举手投足愣是显现出一副世家风范来。
难怪被李三郎坑死的那些人,见了本尊之后都恨不起来呢!
吴诩先前听说李小九把李三郎丢去刑部做侍郎了,还觉得明珠暗投呢,后来听说他断狱颇有一套,去了刑部不到一个月,就破了好几件积年老案,差点没弄出个‘小李神探’的名号来……
吴诩也不得不感叹: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见吴诩一直盯着自己看,李三郎水润的桃花眼不由一弯,回以一个温柔的笑容——假如小吴同学是个货真价实的妹子的话,估计立马会被这电力十足的微笑给放倒了!
只可惜小吴同学是个披着妹子皮的糙汉子,乍见李三郎这种笑容,只会想起她当年那个高富帅舍友……
呃……
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啊!
吴诩不由一抖,赶紧把杯子里的酒给喝了。
李小九陛下看到他家阿武跟李三郎这个美男子‘眉来眼去’了,醋得差点把酒杯都捏爆了。
正想开口轰人,忽听下面传来争吵声。
几人一看,发现争吵声是从魏国夫人贺兰氏桌上传来的。
贺兰氏满脸泪痕,怒气冲冲地瞪着背对着御座的武敏之,似乎在责骂着什么。
272第 272 章(捉虫)
第十九章外戚11
贺兰兄妹俩的争吵声已经引起了周遭人的注意,坐在上面的杨氏急忙跟纪国太妃等人告了罪,下去查看究竟。
吴诩和李治两人见状,也忙让小顺子下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许敬宗十分有眼色,见圣人和娘子的心思被贺兰兄妹的动静给吸引,忙领着众人告退。
李小九陛下总算还记得眼前几人都是他一手提拔的肱股之臣,于是道:“几位爱卿为朕和娘子做的,朕都会记在心里的……好了,你们都下去畅饮吧,不必拘束!”
快滚!快滚!不许到朕的媚娘面前来晃悠!
许敬宗、李义府等人忙躬身遵旨,然后纷纷退下御阶。
不过,李三郎同学走的的道明显与许敬宗等人岔开了,他前往的方向明显是贺兰兄妹所在的地方。
而奉旨前去查看究竟的小顺子,还没赶到贺兰兄妹跟前呢,那小贺兰就抹着眼泪飞奔着离开了太极殿,而她的兄长武敏之根本没有追上去的意思。
之后,匆匆赶来的杨氏在询问了武敏之几句话后,也离开了太极殿,大概是去寻小贺兰了。
吴诩的眼力还算可以,仔细一看人群,竟然发现她家李弘小朋友也趁乱跑下了自己的座位,溜到一旁看热闹,结果被武敏之给捉了包……
还有喜欢黏着兄长的二胖同学,也指挥这宫人抱他往人群里钻。
此外,目的不明的李三郎就立在武敏之和李弘小朋友不远处,似乎在评估这什么……
场面相当混乱。
吴诩有些坐不住了。
她身边的阿韦和小玉见状,忙请示道:“娘子,婢子们去把大郎、二郎请过来,可好?”
吴诩哪有不依,忙挥手让她们赶紧行动——大郎体弱,二胖又小,这人多手杂的,万一磕着碰着了可怎么好……
“媚娘,你别担心……”一旁的李治见吴诩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忙拍着她的手背安慰道。
别看整个太极殿里歌舞酒席,人头攒动,到处都乱糟糟的,可这暗中还隐藏着不少李小九的暗卫呢!
吴诩大概也猜到了李小九必有准备,正想提议让年幼的皇子皇女们可以先回去了,正巧看到小酷哥武敏之拉着李弘小朋友往后殿方向走,后面还跟着二胖的代步宫女……
得,武大郎这个保姆哥哥已经开始带孩子撤退了,干得好!
很快,太子李忠带领一干皇子皇女上前来敬贺——当然,未成年儿童们喝的都是果子酿。
吴诩看着参差不齐的几个小萝卜头,忽然有种化身托儿所阿姨的错觉。
但李小九陛下看几个娃的眼神,一点也不像他们的爹,冷淡的眼神,比看许敬宗等人还要疏远。说的话也无非是日后要好好上学,听娘子的话之类。
吴诩只好稍微‘母仪天下’一下,抚慰几个小萝卜头道:“今天你们也累了,早些回去歇着吧,我会跟你们师傅说的,今儿和明儿都放假,也不必做作业,好不好?”
几个娃闻言,似乎有些诧异,随即有好几个人面露喜色——小学生什么的果然是最喜欢不用写作业纯放假了~~
“谢娘子……”几个小屁孩参差不齐地谢了吴诩,然后由侍奉的宫人们领着回后宫了。
吴诩见太子李忠留在原地没走,知道他不敢随意回东宫,也不强求,便叫王内侍把自己桌上的一盘点心赏给李忠。
李忠诚惶诚恐地接了,再三道谢。
“太子不必多礼……”吴诩也不知道该跟这个娃说什么,眼下的局势已经很明了,她一旦成了皇后,李忠的太子之位也就岌岌可危了,两人理论上是水火不容的……
或者说,李忠这星星之火,已经抵挡不住她家大郎代替他成为太子的历史大潮了……
不过,她可没有阿武本尊那么铁血,对着这么个小正太也下得去手。
或者把这娃远远反倒一个富庶的州府为王,只要不威胁到她家弘儿就可以了吧。
吴诩心里暗暗下了决定。
想到了李弘小朋友,吴诩又坐不住了,她迫切想知道后殿那三个小子怎么样了……
“九郎,我……我想去更一下衣。”万能逃席借口,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不料,李小九听到吴诩这么说,也笑眯眯道:“正好,我也想去,咱们一起?”
吴诩:“……”
帝后二人趁着众人没怎么注意,就手拉手溜下了御座,跑到后殿去了。
自始至终盯着两人动静的太子李忠见状,脸上的忧色越发重了,他忍不住看了一眼左边上首的太傅于志宁,恰好对上后者担忧的目光……
看来他已经没有别的路可以走了……
有些东西,注定了就不是他的,强求过来又有什么意思?
何况,这个太子之位至今害死了他的阿娘,他也根本没有能力守得住,倒不如大大方方让出去,好让圣人有个台阶下。
李忠此刻也只盼着新皇后能够胸怀宽广一点,不要把他视作绊脚石,或者他该庆幸自己只是一个卑微的庶子而已,应该还不足以成为五郎的绊脚石……
李忠不由自嘲一笑,向于老太傅举杯遥敬。
吴诩和李治跑到后殿,追随而来的王内侍已经知机命人准备了更换的常服。
封后的仪式并不漫长,但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活动却十分繁复……
太极殿这边只是今天活动的第一站,等酒宴结束,两人还要赶赴下一个地点。
趁着宫人们伶俐地给帝后二人换装的功夫,王内侍就让人传话给武敏之带两位殿下过来,顺便把刚才在大殿上发生的事给汇报了一遍。
原来是贺兰大娘今天心情郁闷多喝了几盅陈年佳酿,又见了光彩照人的兄长,一时激动,开始发酒疯,先是对她哥改姓武氏表示了强烈不满,之后又提到了暴毙的韩国夫人,说她的死大有蹊跷,暗示凶手与吴诩有关……
眼见妹妹要口无遮拦胡说开来,冰山小哥武大郎当即让贺兰大娘住口,不想这两个字像是启动了一个莫名的开关一样,贺兰大娘当即大哭起来,指着武敏之的鼻子骂他‘不孝’‘贪慕虚荣’之类的话……
然后两人间的动静就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王内侍小心翼翼瞥了一眼陷入深思的圣人和娘子,又接着道:“武侍郎并未辩解,魏国夫人盛怒之下就离席了……”
他话刚说完,阿韦就进来禀报道:“回禀圣人、娘子,大郎、二郎和武侍郎到了……”
吴诩闻言,忙道:“让他们先在外面吃果子,我们马上过去。”
“谨遵命。”阿韦应声退了出去。
这时,被李小九陛下派去追查小贺兰的侍卫也回来了,进殿就跪在屏风外禀报道:“启禀圣人,魏国夫人离开太极宫后,一路乘马车往城西赶,似乎是要离开长安……”
吴诩和李治两人闻言,不由面面相觑,这贺兰大娘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啊?
正在这时,又一个侍卫飞快地跑进来,禀报道:“启禀圣人,魏国夫人的马车在出城后不久,其马忽然狂躁起来,无法安抚,最后魏国夫人的车子落下一个断崖,车内之人生死不知!”
“什么?!”吴诩听到这话,忍不住豁然起身,厉声问道:“你们去崖下找过没有?”
那侍卫一愣,大概是没想到皇后也在里面,忙道:“属下已经派人下去寻找了……”
省略号的意思就是,魏国夫人估计凶多吉少了,希望皇后节哀顺变!
“那周国夫人呢?”吴诩一想到杨氏是追着小贺兰一起出去的,不由脸色煞白。
虽说在各种yy小说中,坠崖什么的肯定死不了人,还可以遭遇各种奇遇,什么奇珍异宝、武功秘籍、隐士高人等等应有尽有,可尼玛那都是武侠小说啊!
老子穿的可是正剧好吗?!
连人带马车一起掉下去了,不死也残有木有?!
就算贺兰小妹子运气爆棚,掉下去啥事没有,可武妈妈呢?
武妈妈看着年轻,其实已经是个年过花甲的老人家了,这一摔下去怕是十死无生了吧?
听着皇后娘子的嗓音都变调了,先前那侍卫忙回道:“周国夫人是骑马去的,并没有与魏国夫人在一辆车上……”
吴诩:“……”
吴诩都不知道该惊叹杨氏的彪悍好呢,还是感叹她幸运好……
“周国夫人已经在属下等的劝解下乘车回城了,请娘子不要担心。”后进来的侍卫善解人意地补了一句。
这时,李小九陛下才开口道:“诏命长安令,率禁卫立刻出城处理此事……”他这话是对王内侍说的,后者赶紧领命退下,两个侍卫也随之退了出去。救人的事有暗卫们就够了,只是这坠崖的事故实在蹊跷,需要长安令去调查一下才行。
暗卫的效率就是高,王内侍等人刚走没一炷香时间就传来了事故现场的最新消息:魏国夫人的马车找到了,人也找到了,不过情况很不好,虽然没死,可离死也不远了!
吴诩看望这则消息,半晌说不出话来。
李小九陛下则是沉着脸,思考了一会儿,然后命人立刻把参加典礼的武氏亲属都监控起来,同时传刑部侍郎李义府立刻暗中调查魏国夫人遇害一案。
好嘛,李小九陛下直接把贺兰大娘定性为遇害了,看来是不打算再见到一个活着的贺兰大娘了!
吴诩不由愣住了。
273第 273 章(捉虫)
第十九章外戚
不过一会儿,阿韦引着武敏之、李弘小朋友和二胖同学过来了,几人在外面遇见匆匆退出偏殿内的王内侍和两个侍卫,都有些疑惑不解。
进门时,几个人脸上还带着疑色。
武敏之是见过那两个侍卫的,知道他们是李小九陛下心腹亲卫,没有什么要紧事不会这样直入太极殿的。
武敏之不由想到刚才他妹妹说的那些大逆不道的话,脸色越发冰冷了。
拉着他手的李弘小朋友忽然若有所感地停下步子,仰起头看着武敏之,“阿兄,你怎么了?”
“无事……”武敏之只要一看到李弘那双纯净无暇的眸子,身上的寒气就徒然消散了几分。
“走吧,别让圣人和娘子久等了……”
“嗯!”李弘小朋友重重一点头,拉紧阿兄的手,一马当先往里走。
吴诩刚刚洗了把脸,重新上了淡妆,回头见阿韦回来了,再看到一个美少年和两个小包子,一肚子烦闷顿时抛开了一大半。
“弘儿,快过来~~”吴诩忙招手让李弘小朋友过来,小屁孩竟然一脸严肃地给李小九和吴诩行了个大礼,这才噔噔噔跑到吴诩身边坐好。
二胖同学依旧是由宫人代步,看到吴诩时也表示出了要抱抱的意愿。
“拜见圣人、娘子……”只有武敏之依然是一丝不苟地恭敬行礼完毕,之后一脸漠然地立在李小九陛□后。
阿韦等人看李治和吴诩的脸色不是很好,就知趣地带着小宫人们都退下了,殿中只剩下帝后二人和一大两小三个男孩。
“大郎,都是一家人,不必这么拘礼……”吴诩觉得武敏之的小脸是挺赏心悦目的,就是这性子实在……这样冷冰冰的,以后可怎么追妹子啊?
对于吴诩的善意提醒,武敏之只是微微颔首,没有吭声。
李小九陛下则直接把贺兰大娘遇难的事给说了一遍,武敏之听了,脸色虽然变得极为难看,却没有冲动得立马奔出宫去看妹妹。
李治不由对少年的自制力表示十分嘉许。
“此事有些蹊跷,圣人已经命人调查,大郎你……”对于李小九陛下的决定,吴诩也不隐瞒武敏之,更有意让他去见小贺兰最后一面。
不料,武敏之却冷冷地拒绝了。
“今日宫中人来人往,情势复杂,敏之不敢轻离……”
这话一出,李小九陛下看向武敏之的目光又柔和了几分。
“此事朕已经交给刑部侍郎李义府处理了,你可暗中协助他办案……”
说完,李小九陛下垂下眼微微思考了一下接下来他跟吴诩的行程,道:“朕与娘子接下来要去朱雀门……大郎你先跟朕在身边……”接下来的行程还很满,各种政治秀要作上三天,然后还得拜谒太庙和昭陵,李治比较担心这期间再出变故,所以干脆把武敏之留在身边比较好。
武敏之自然没有异议,可李弘小朋友很不高兴,板着脸表示:“阿爹,儿也要去。”
“这怎么行?!”不等李小九开口,吴诩就立刻否决了小大郎的要求。“你留在宫里,不许去。”
她跟李小九去朱雀门大飨百姓,那就是去城楼上摆个pose,秀一下圣人夫妇的真人版的……
这寒冬腊月的,站在那么高的城楼上吹冷风,可不是什么好差事=。=
就李弘小朋友那小身板,如果去了,回来八成要喝两缸子中药不可!
李小九自然也想到了这一点,不过他的拒绝没有吴诩那样简单粗暴,只是迂回地表示他跟吴诩只是出去一小会儿,很快就能回来,以及二郎小朋友不能吹风,否则要喝好大一碗的苦药……
一直努力成为一个好兄长的李弘小朋友听说二胖出门就会生病,只得打消了跟着去朱雀门的念头。
吴诩忍不住揉揉他的脑袋,表扬道:“大郎真是个听话的好孩子!”
窝在吴诩怀里的二胖同学也不知是不是看懂了吴诩的赞许之意,哼哼唧唧地也把自己的小脑袋往吴诩手掌上拱……
吴诩顺手也揉了二胖一把,忽然想起一件事来:“咱们二郎是不是该剃头了?”
李弘小朋友闻言,也很严肃地打量了一下弟弟的发型,点头道:“阿娘说的是。”
李小九陛下忍不住咳了一声,道:“这事先不急……那个,大郎,去传车辇吧……”
“谨遵命。”
如果不是错觉的话,吴诩发现武敏之离开的时候嘴角有些上扬。
朱雀门大飨臣民一行,依然十分拉风,让吴诩有一种站在j□j城楼上俯视众生的感觉。
好几次城楼下众人高呼‘万岁’的时候,小吴同学都有一种想学毛爷爷的挥手pose,回应‘人民万岁’神马的……
第一天的任务到这里就差不多完成了。
晚上回寝宫睡觉的时候,吴诩觉得脖子都僵硬了。
好在第二天的行程不需要再穿全副披挂,也不用再出门吹冷风摆pose,只要待在暖洋洋的大殿里招待各色妹子美妇人就好了。
听起来好像很不错诶!
可事实上却没这么轻松……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一个女人比一千只鸭子还凶残,眼下这大殿里估计有上百万只鸭子了吧=。=
女人们聚在一起,免不了讨论以下几个话题:老公、儿子、美容以及八卦。
小吴同学如今的身份已经没人敢再她面前谈论她老公儿子了,那么只剩下美容和八卦可以聊一下。
吴诩不爱浓妆艳抹和华丽复杂的服饰,这是整个长安贵妇圈子都知道的事,连李小九陛下也多次在公开场合称赞她这种低调简朴的行为——那时吴诩还只是一个普通嫔妃而已。
至于周国夫人,那是出了名的时尚达人,但她也是比较崇尚自然美的一类人,穿着打扮十分亮眼却不艳俗。
不管是为了迎合新皇后的品味,还是适应时尚潮流,如今参加宴席的贵妇们都打扮得比较‘清新’,只有纪国太妃和越国太妃等人一时还改不过来,脸上依然涂了厚厚一层粉。
两人自然是拉着吴诩讨教美容秘方了。
吴诩只觉得窘迫万分,偏杨氏因为小贺兰之殇颇有些心不在焉,根本没想到及时为她解围。
好容易讨论完化妆品和衣饰了,众人又开始八卦二十二娘的未婚夫婿薛氏一家。
吴诩听得昏昏欲睡,忽然听越国太妃燕氏道:“我记得大郎今年也是十六了吧?不知娘子和姨母可有中意的小娘子?”
吴诩闻言猛地打了个激灵。
这宫里叫大郎,十五六岁的,还能让燕太妃关注的不做第二人想,就只有武敏之一个吧!
让她给武大郎选亲?
还是算了吧= =
再说人家少年刚死了母亲不久,又死了妹子,估计也没心情相看妹纸!
倒是杨氏听到燕氏提及武敏之,神色开始渐渐振奋起来。
“阿燕说得是啊,大郎那孩子……”杨氏一提起宝贝孙子就开始叹气,“倒是个知道上进的孩子,就是性子太冷淡了些……”
在座的几个太妃和长公主闻言都不由点点头。
其实,燕太妃一提及武大郎,这些家中有女儿的贵妇们都不由自主竖起了耳朵。
吴诩再傻也能看出这妇人的心思了,不过她就不信昨天长安城外发生那么惊悚的马车坠崖事件,她们会不知道?
想到这里,吴诩开口道:“大郎还要守母孝,阿姐想要拉红线还需再等上三年才成……”
燕太妃闻言,不由一笑:“谁说不是呢,只是可叹顺娘没福啊!”同样是表妹,燕太妃对武顺就不怎么感冒,尤其消息灵通如她者自然多多少少知道一点武顺的真正死因。
摊上这么一个阿娘,真是可惜了这么俊俏的一个小郎君!
还是媚娘有眼光,早早把大郎给拐到了自己家。
这段时间,长安城里也不知从哪里传来一堆谣言,还传得有鼻子有眼的,说什么韩国夫人是死于鸩毒,一尸两命,她肚子里的孩子分明就是当今圣人的……
还有更离奇的流言表示,其实六皇子李贤是韩国夫人偷偷给圣人生的,要不然为什么在六皇子出生前,韩国夫人一直在洛阳修养,六皇子出生一满月,韩国夫人就回长安了?而且,都说武昭仪生六皇子的时候是在回长安的半道上,这难道不可疑吗?
……
这些流言虽然听起来十分无稽,可要是仔细一推敲,还真有几分合理……
尤其是,昨天在太极殿里魏国夫人的一番闹腾,不少原本对谣言将信将疑的人这下可信了有八、九分了……
再加上最新得到的消息:魏国夫人的马车坠崖,救上来的时候明明还有气的,结果刑部大理寺的人一来,就宣布魏国夫人薨了……
这里面有太多猫腻了,不得不让人把怀疑的目光转向新皇后吴诩啊!
当然,燕太妃是一点都不信吴诩会对自己的姐姐和外甥女下毒手的,可也止不住想私下向吴诩示个警。
毕竟流言很好地利用了众人都能看到的事实和时间差,把毫无联系的几件事都穿了起来,造成所谓的‘真相’。
那个散布谣言的人不仅仅是剑指新皇后吴诩,更是在挑战李小九陛下的权威!
一旦谣言变成了丑闻,李治的威信将受到极大的损害,到时候想在朝堂一言九鼎可就难了!
274第 274 章(捉虫)
第十九章外戚13
宴请宗室贵妇之后,燕太妃特地落后众人一步,与吴诩和杨氏说了长安城最近出现的诡异流言……
吴诩与杨氏听了之后,两人的脸色都变得十分难看。
燕太妃到底是李二陛下众多后宫中屹立到最后不倒的女人,在别人还被这些亦真亦假的流言搞得晕头转向的时候,她已经从谣言中看到了凌厉的杀机。
燕太妃忍不住提醒道:“华娘,此事你须得尽快跟圣人禀报一下,我看着这背后的人可不简单。”
“多谢阿姐提醒。”吴诩自然承了燕太妃的好意,然后让阿韦送她出宫。
杨氏的脸色一直十分沉郁,也不知是在恼怒散布谣言之人胡乱攀扯武顺和圣人的关系,还是在担心幕后之人会对吴诩不利。
吴诩倒没想这么多,她并不在意什么流言蜚语,有道是‘谣言止于智者’,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被这种漏洞百出的谣言给蒙蔽了,这就够了。
只是人死为大,虽然武大姐晚节不保吃了颗嫩草,可也不至于被人说成那样悲催吧?
什么被圣人看上了金屋藏娇啊,什么瞒着母亲和妹妹偷偷怀孕生子啊,还有什么被嫉妒的妹妹用鸩毒干掉啊……
拜托!
她又不是独孤皇后,李小九也不是隋文帝,后宫妹子更不是只有一个两个……
就算武大姐真的有心入宫,依着阿武本尊的脾气,只要不妨碍她的前进之路,她是绝不会下手干掉武大姐的,更何况小吴同学这个战斗力只有负五的渣渣,顶多就是找个茬把人丢出宫嫁掉而已!
说她亲自下手弄死武顺什么的,还真是太抬举她了吧!
吴诩忍不住苦笑,这造谣的家伙还真会扣屎盆子,她就是听说了谣言也不能跳出来澄清什么,那样只会越描越黑……
而小贺兰的死更是让造谣的人有了更充分的论证,直指她杀人灭口、斩草除根什么的!
真他喵的郁悴啊!
好容易等到晚上李小九回百福殿来,吴诩忙把燕太妃白日里提到的谣言一事对他说了。
李治今天白天主要是接见了各地的藩王和皇室宗亲,回百福殿的时候步履微微有些踉跄,似乎喝了不少酒。
听了吴诩的话,李治有些迟钝地默了一会儿,然后笑道:“媚娘,你别担心,这件事我心里有数,你不用管了……”
“你不会是想在报纸登点什么爆炸性消息,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吧?”吴诩想来想去,也只能想到李小九大概会用‘刷屏’和‘声东击西’这些手段来对抗谣言吧?
青年闻言只是看着她笑,却不回答。
到了第三天,新皇后拜谒完太庙和昭陵之后,李小九陛下做了第一件事:追封皇后的父亲。
这本是约定俗成的事,可李小九陛下偏偏别出心裁,追赠已故的岳父大人为工部尚书、并州都督之后,加封杨氏为一品国夫人,改周国夫人为荣国夫人,位在王公母妻之上。
这份旨意一下,朝野内外都议论纷纷,自古女子封诰都是从夫的,这杨氏居然超然于外,实在不可思议。
不等朝中的老学究发出异议,李小九陛下第二拳又打出来了。
当太子李忠再一次上呈退位让贤的表章时,李小九陛下十分痛快地收下了,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将李忠封为梁王,迁出了东宫。然后一纸诏书册立代王李弘为太子,册封仪式就定在新春之后……
这易储易得如此雷厉风行,文武百官根本都还没回过神来,自然再没有人去纠结李小九陛下的粉红情史私生活什么的了!
国之根本说换就换了,这是要闹哪样啊?!
虽说,武后一立,东宫迟早要易主,可这也太迅速了点吧?(难道不是因为长孙舅舅不再朝堂上,所以小九才会这么大胆的吗?)
五皇子李弘才那么一丁点大,真的没问题吗?
这还没完呢!
李小九陛下第三记重拳一出,满朝文武完全被转移了注意力。
因为李小九陛下表示,他要改元!
好久不见的分割线君
“娘子您可没看见,那两位相公胡子都一大把了,居然当堂打起来了!”小顺子手舞足蹈地给吴诩演示今天朝堂上发生的闹剧。
吴诩升级为皇后之后,每天都被李小九拉着去两仪殿听政,连可怜的小豆丁李弘小朋友也必须跟着他阿娘乖乖坐在龙椅后面观摩实习。
却说,这天小屁孩一不小心着了凉,只能缺席每天的朝会,吴诩只好让小顺子跟着李小九去两仪殿,自己则留在百福殿照顾李弘。
等小顺子描述完今早朝会的内容,吴诩已经给李弘小包子喂完药了——李弘小朋友为了给二胖做榜样,每次喝药都喝得非常干净利落。
“怎么还在议这个?”自从李小九陛下提出要改元的话,朝中的大臣们像是打了鸡血一样,每天都挽着袖子你争我吵……
结果吵了这么多天,还是没吵出一个可以用的年号来。
也不知那件事调查得怎么样了……
宫里少了武敏之这个( 〖武则天〗女皇之路 http://www.xlawen.org/kan/5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