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武则天〗女皇之路 > 〖武则天〗女皇之路 第 63 部分阅读

第 63 部分阅读

    头的大石都落了地。

    这孩子绝对健康强壮!

    不过,孩子是没问题了,产妇的问题就大了……

    徐惠的盆骨比较窄,理论上来说,在生孩子的时候是相当吃力的,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新生儿的脑袋可不小,出来时差点没折腾死徐惠。

    徐惠坚持清醒了整整五个时辰才熬到胎儿到位,谁知孩子被推到产道出口时就卡住了,又折腾了大概一个时辰,她实在坚持不住了,就厥过去了。

    崔尚仪和两位收生妈妈是急得汗如雨下,又是掐着她的人中,又是灌老参汤的,好不容易才把徐惠的一口气吊回来,没让她就这样死过去。

    但生产的最佳时机已经被耽误了……

    徐惠全身无力,生产后劲不足,眼看大势已去。

    两位收生妈妈还是很尽职地按压着徐惠身上的一些催产的||穴道,并且高声呼唤她集中精神坚持用力,可惜收效甚微。

    眼看着羊水流尽,大人孩子都将不保了!

    崔尚仪咬着牙让人去禀报已经赶到外室的李二陛下。

    徐充容不成了,现在到底要是保大人还是保孩子?

    李二陛下闻报,当即就怒了。

    他的嫔妃里也不乏有难产的,就是发妻长孙皇后在生二十一娘时也遇到过麻烦,但这还是第一次有人问他:您是保大呢还是保小?

    尼玛!老子两个都要不行吗?!

    “两个都不许有事,否则朕要你们陪葬!”李二陛下再次刷新下限,使用了暴君专用语句。

    崔尚仪等三人听到李二陛下的咆哮声,知道已经没有退路了,只得重新打起精神作最后一搏。

    由于徐惠已经无法使力,收生经验最为丰富的杨妈妈决定用手去掏出胎儿,毕竟孩子的位子比较正,这么做成功的概率很大!

    可是,真正做的时候,她们发现问题大了,孩子头太大,出口又太小,手根本没法绕过胎儿的头伸进去……

    正当一筹莫展之时,外面传来骚动声…………

    却是吴诩带着孙太医匆匆赶来了。

    崔尚仪闻言大喜,立刻将徐惠的情况对帏帐外的孙太医说了。

    孙老爷子摸着胡子沉吟了片刻,就让红杏取了五根银针入内交给崔尚仪,让其在徐惠的手指和脚趾指定的||穴位扎进去…………

    果然,几根银针一扎进去,徐惠就有了动静。

    “孙翁果然有办法!可是充容还是没醒,接下来该如何是好?”崔尚仪又问道。

    孙老爷子没有说话,他看了看一脸焦急的李二陛下和吴诩,忽然心中一动,道:“不如请圣人安抚充容几句,想来必有奇效!”

    吴诩闻言囧了……

    老爷子,你咋知道小徐妹子心里最在意的是李二陛下捏?

    话说小徐妹子这会儿不是昏迷不醒么?还听得见李二陛下的话么?

    李世民闻言也有些将信将疑,“孙翁,真的有效?”虽然他老人家一向自诩真龙天子啥的,可也没自信到认为凭着自己一句话,就能把人从鬼门关里拉出来的!

    孙老爷子点点头,再无他话。

    李世民于是对着屋内高声道:“阿惠,朕在这里,你不要怕,好好为朕生个皇儿……”

    话音刚落,就听室内一阵惊呼。

    “充容有动静了!!”崔尚仪的声音。

    “充容使劲啊……就快出来了……”陈妈妈的声音。

    “吸气、吸气……用力……对……”杨妈妈的声音。

    一阵阵鼓励声从屋内传来,众人的心也跟着一起一落。

    大约半个时辰后,众人终于听一声婴儿的哭号……

    “生啦?”吴诩初听说小徐妹子难产,心里就做了最坏的打算,如今乍逢惊喜,她都有些不敢置信!

    “生啦……”彩丝院众人喜极而泣。

    “生啦!!”李二陛下也甚为激动,他已年近知天命的年纪,又得麟儿,说明他宝刀未老啊!

    “是男是女?”半晌大喜过望的众人才想起这个问题来。

    这时,红杏抱着已经洗干净并且包成红包的包子来到外间。

    “恭喜圣人,喜得一位贵主儿~~~~~~”红杏妹子眼睛还红红的,脸上泪迹未干,小嘴却已经笑得合不拢——不论皇子还是公主,只要充容母子/女平安,她就别无所求了。

    “好!好!好!赏……给朕重重赏赐彩丝院上下!”李二陛下抱过那个红彤彤皱巴巴的小肉团子,居然也不嫌丑,笑得见牙不见眼。

    彩丝院众人听闻有赏,一个个都欢天喜地地跪拜在地,山呼‘万岁’!

    吴诩是除了孙老爷子之外惟二没有跪拜的人,她这会儿正伸长脖子,垫着脚尖,想要一窥新生的二十二娘的真颜呢……

    李二陛下回头看到吴诩一副猴儿样,竟然没有怪罪她失礼,大概是想起,这次还多亏是她,来禀报李明达无恙的好消息同时,顺手还拽了孙老爷子来,这才救了徐惠母女!

    李二陛下顿时觉得吴诩是个福星,对其也高看了两分……

    于是,他顺手把襁褓交给吴诩,笑道:“朕的二十二娘,长得如何?”

    吴诩如愿以偿看到了小徐妹子的包子,然后她囧了。

    小包子红彤彤皱巴巴看起来像是只猴子也就算了,可这不屑一顾的表情算是怎么回事?

    不愧是尊贵的大唐公主啊,一出来就带着鄙睨天下的霸气!

    难怪虽然不是儿子,李二陛下也喜得跟什么似的!

    “二十二娘宽额广颐,极有福相,日后定是个小美人……”吴诩这话可不完全是恭维哦,小包子小脸圆润额头饱满,脸颊多肉,两眼眯成一条缝,跟个流氓兔似的,在土著人眼里,那可是大富大贵大美人之相。

    再说了,母不嫌女丑。小徐妹子的娃就是她吴诩的娃,看自己的娃哪有不夸的!

    李二陛下闻言果然又是一阵大笑,让王内侍立刻去把早已选好的两个||乳|母和六个宫人内侍都叫进来,让她们好生伺候二十二娘……

    屋外众人各种兴奋激动hgh,屋内却气氛紧张。

    徐惠最后一下用力,倒是把孩子生出来了,可也把她脆弱的产道撕裂了一个大口子!

    崔尚仪三人当时只顾着查看婴儿,竟没有第一时间发觉她受创如此严重。

    而且孩子出来后,又要清理各种血污、恶露等,也没发觉产妇血水流得有些不正常……

    为了让徐惠顺利生产,崔尚仪先前给她灌了不少催产活血的药,后来又根据孙太医的嘱咐,扎了她几处催生活络的||穴位,所以那鲜血竟是汹涌难止了……

    最先发现不对劲的是陈妈妈。

    “不好了,大出血了!”她一声低呼,脸色白得像纸一样。

    杨妈妈急忙用赶紧的布巾按住伤口,对崔尚仪急道:“尚仪,快取药来!”

    崔尚仪忙从身上取出吴诩给她的那瓶药丸,抖抖索索地倒了两粒出来,塞进徐惠口中……

    “不行,来不及……”陈妈妈眼看杨妈妈手上的白色布巾很快就濡湿了,立刻又取了一块布巾过来,一面让帘子外的红杏等人再取热水来。

    红杏还没从徐惠平安生产的喜悦中回过神来呢,这会儿见崔尚仪等人话语中带着紧张和惶恐,也不由急了。

    孙老爷子听到动静,问道:“可是产妇出了什么问题?”

    这时崔尚仪也顾不得手上还鲜血淋漓着呢,冲出来对孙太医道:“孙翁,充容伤口出血难抑,这可如何是好?”

    孙老爷子闻言,脸色也严肃起来,问道:“伤口在内还是在外?血色如何?可有异物?”

    “伤口在外,血色鲜红,并无异物……”崔尚仪忙一一答了,又道:“妾已然喂了充容两丸止血益气的丹药,您看……”

    孙老爷子看了一眼崔尚仪递过来的药丸,点头道:“这药倒也对症……”

    他想了想又道:“你再取我那金针刺充容的隐白、膈腧、郗||穴三个||穴位,按揉气海……待血势稍减,再敷上此药……”老爷子说着从大药箱子里取出一个瓷瓶递给崔尚仪,想来应该是上好的金疮药。

    “充容若是醒来,就煎三七益母汤给她服下,七日后创口即可痊愈……”

    “充容若是不醒呢?”周尚仪皱眉问道。

    “充容若是不能醒来,那后果……老夫也说不好,只怕是无力回天了……”孙老爷子沉声道。

    产后大出血一般都是凶多吉少,他又不能就近查看产妇的情况,实在是不好说啊……

    崔尚仪闻言一愣,但还是谢了孙太医,抓着瓷瓶急急跑回室内去实施急救。

    吴诩在旁听得似懂非懂的,不过中心思想倒是听出来了:小徐妹子产后大出血,现在要止血,否则就挂定了!

    真是晴天霹雳啊!

    一旁的李二陛下听完两人的话,脸上的笑容也立刻凝固了,脸色阴沉得快要滴出水来…………

    他也说不清此刻是个什么心情。

    甚至也描绘不出屋里躺着的那个女子在他心中是个什么摸样!

    当他听见孙太医说‘无力回天’的时候,他第一个想起的竟是已经离开他好几年的发妻长孙皇后!

    作者有话要说:小徐妹子,乃的契机到了……

    ps:说好的二十二娘出来了=。=

    这妹子就是个‘井’货哦~~

    119章

    李小九与吴小诩的甜蜜番外小段子(2):称谓问题

    事情还是发生在吴小诩跟李小九勾搭上很久很久之后……

    ****************************************************************************

    (一)关于吴小诩的称呼问题。

    *************************************

    *************************************

    吴小诩刚穿过来的时,宫中的人都叫她‘才人’,或者带上姓,叫她‘武才人’,而与她亲近的人则多是叫她‘阿武’。

    时间长了,连吴诩自己都忘了自己的名字是什么。

    后来,那个总是甜甜地叫她‘阿武’的小萝莉走了,她又回到了后宫,甚至一度就在甘露殿伺候……

    李二陛下一直唤她‘阿媚’,再也没人叫她‘阿武’了……

    后来,李世民也走了…………

    她和一群年轻美貌的无子嫔妾都被送出了宫,就更没有人记得她的名字了……

    直到李小九把她又接回了宫,她在皇后宫中成了一名小小的侍女,又有人叫她‘阿武了’,可那种感觉跟在万春殿的时候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李治很快兑现诺言,让她离了王皇后的地盘,但他却没有像以前那样叫她‘阿武’,而是一直唤她‘媚娘’。

    吴诩知道李治是不想让她想起以前那些不愉快的事,可是这个称呼她实在是接受不了啊啊啊……

    某日,吴诩就提出了抗议。

    李小九陛下想了想就道:“媚娘,我记得你在娘家姐妹中行二…………”

    “好像是的…………”

    听到这话,吴诩忽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果然,接下来就听李治道:“要不然,以后我就叫你二娘吧!”

    二娘?

    是武二娘呢还是孙二娘啊?

    我擦!

    谁要叫二娘啊?!

    你才二呢!

    你们全家都二!!

    吴诩磨着牙,阴测测道:“圣人忘了,妾娘家还有两个异母兄长呢……”刚说完,吴诩就后悔了,恨不得咬掉自己的舌头。

    李治闻言立刻恍然大悟,笑道:“这么说,朕该叫你四娘咯~~~~~~~~~~~~”

    小吴同学内牛满面:哥才不要叫四娘呢!!!!!

    尼玛!叫你嘴贱,叫你嘴贱!

    不管怎么算排行,她的称谓都是个杯具!

    “还是叫媚娘吧…………”吴诩垂头丧气地表示。

    至少这个称呼没那么膈应。

    “好,你说什么,就什么吧…………”李治笑眯眯地答应了。

    第一回合。

    李小九陛下完胜!!

    *******************************************************************************

    (二)李小九陛下的称呼问题。

    吴诩的称呼问题是解决了,可李小九陛下对自己的称谓还是很不满意……

    “媚娘,为什么你现在都不叫我九郎了呢?”李小九陛下某日很不满地表示。

    吴诩白了他一眼,心想:老子一叫你九郎,你就跟发*情似的,谁受得了啊!!

    “你现在是圣人了,我可不敢太放肆,免得被人拿了把柄…………”自打她生了儿子,又升了昭仪,那宫中的妹子们看到她的时候眼睛都绿了…………

    她回来可是为了安度余生的,可不是来当活靶子的╮(╯-_-╰)╭

    李治笑道:“怎么会?我就想在这宫里听你叫……再说这上上下下都是咱们的人,谁敢胡说?”

    吴诩哪里会信他。

    李治这货说得好听,现在宫中连皇后的宫里都能安□间谍去呢,她这小院子跟筛子似的,一有消息,第二天八成就传遍整个后宫了。要是让皇后知道她叫李治叫得这么亲热,还不吃了她啊?!

    “不过是个称呼而已,难道你还怕了她们不成?”李治故意激她。

    “怕?谁怕谁啊!叫就叫!”吴诩果然上当,对着李治就叫了一声‘九郎’。

    李治白皙的脸顿时红了,笑眯眯看了吴诩一会儿,趁其不备,就把她扛进了后殿!

    吴诩:尼玛!你丫发神马情啊?人家还没吃饭呢,魂淡!

    第二回合么……

    还是李小九陛下胜!

    (待续)

    作者有话要说:前面那个防盗章,俺过段时间在去换过来,表急哈~

    ps:想看什么样的小段子,乃们可以自己点播(^_^)

    121第120章

    第九章乱斗09

    就在徐惠生下二十二娘的三日后,宫中偏僻处发现了几名不明原因死亡的宫人,其中一个就是万春殿的阿栀,还有一个却是彩丝院的小宫人阿林……

    李二陛下闻讯大为震怒,命韦妃与燕妃立即彻查此事。

    结果就查出这些死去的宫人里有一个是韦婕妤虐打致死的……

    接下来半个月里,宫中有多名嫔妃、宫人被查出涉嫌暗害徐充容……

    李二陛下气得要死,命从严处置,或赐死或送入掖庭北宫,一点商量余地都没有!

    宫中一时腥风血雨,人人自危。

    不久,偶然苏醒的徐充容闻听此事,便上书请李二陛下只追究首恶,不要累及无辜。

    李二陛下允之,这场清洗风波才渐渐平息下来。

    而在这场风波中,除韦婕妤外,还有两个美人和三五个才人、宝林被定为嫌疑犯,都被李二陛下一并抹成白板,送去了掖庭北宫为奴,这一辈子怕是没有出头之日了。

    此外,太子妃王氏也被李二陛下派遣来的崔内侍训斥了,责备她没有管束好东宫的后院!

    王氏也是秃髻谢罪,并将韦良娣禁足。

    本来暴怒中的李二陛下还要杖毙一批宫人内侍的,却被太子以“为徐充容和二十二娘积福”为由劝阻了,改死刑为无期,通通送到掖庭重新改造去了。

    经过这一事,朝野上下对太子的仁德之心又有了新的认识,李世民也不再忧心他家九郎因为仁弱而控制不住局势了——雉奴这是仁厚,而不是软弱,该手黑的时候,他也是能一黑到底的!

    由于李明达和徐惠相继出事,整个太极宫都笼罩在一片压抑的气氛里,所有的嫔妃宫人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又引起李二陛下的怒火。

    直到二十二娘满月,李二陛下才略见欢颜。

    满月宴是杨淑妃和燕德妃联手操办的——韦贵妃如今也是病重在床——两人都是与万春殿亲厚的,又因为吴诩的关系,跟彩丝院也算是半个同盟,自然不会让二十二娘吃亏。

    而李二陛下大概也是有心想借着这喜事冲一冲近段时间宫中的晦暗气氛,就默许了两妃大肆操办……

    所以,这场弥月酒席办得相当隆重,不亚于皇子满月的排场。

    这样重要的宴席,吴诩是必须去干活的,她这才人原本就有‘执掌宴序’的职能。

    燕德妃毫不犹豫地让吴诩专司接引宾客,安排座位之事,打定主意让她趁机露个小脸,混个脸熟,以备日后升迁起来也不至于令人莫名其妙。

    能够参加满月宴会的可不是等闲之辈,除了皇室宗亲外,就只有京中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

    吴诩最要操心的就是确定哪些人能够出席宴会,该排在什么位置,如果有人缺席又该怎么安排……

    这里头的学问可大了,若是以前吴诩还可以请小徐妹子作参谋,可如今小徐妹子总是昏迷一阵子清醒一小会儿的,她也不好意思去麻烦她……

    而燕妃表姐又实在太忙,吴诩也不好总去问她,最后还是李小九闻讯,主动跑来帮她。

    李治抄了一份如今朝中机要大臣的名单,以及那些人目前的家庭状况和受李二陛下宠幸的程度的说明给吴诩作参考。

    真是瞌睡送来了枕头!

    “多谢太子!!”吴诩倒是没想到李小九这么给力,她几乎要喜极而泣了,不由连连行礼道谢。“您可是帮了妾的大忙啊!”

    “阿武你这么见外做什么?”李治笑眯眯地侧过身不肯受吴诩的大礼,道:“孤这么做也不全是为你……”作为储君,当然要对未来要接手的员工详加了解啦!

    吴诩了然,但仍是正色谢道:“还是要多谢九郎费心!这些东西我用完之后一定即刻归还给你……”

    李小九平日里应该没少听他爹关于手下臣子的念叨,可要整理出这么一份详细的材料,怕是也花了不少心血!

    但李治只是风轻云淡地笑道:“这不算什么……孤也只是想尽一份绵薄之力……”

    “说不定兕子一高兴,病就好了呢……”

    听李治提起小萝莉,吴诩又有些黯然。

    李明达这次死里逃生,到底还是大伤元气,把前几年好不容易养好的根基都毁了。

    李二陛下虽然没有对吴诩等人做出惩罚,却将除了阿橘、阿芙等几个贴身侍候李明达的小宫人外的所有万春殿的侍从都换了一遍。

    这之中也不乏警告的意思。

    如果,吴诩在这次满月宴会上再出什么差错,惹恼了李二陛下,估计就跟韦婕妤一样,要去冷宫待着了!

    所以,李治也是暗暗为她着急。

    “兕子最喜欢热闹了,这次二十二娘弥月,我看最高兴的就是她了……”李治不动声色地转换话题。“孤看着有不少皇亲从封地而来,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孤可以为你分说一下……”

    吴诩闻言,果然把心思又转回道宴会的事上来了,道:“皇亲们身份贵重,恐怕不是妾一介才人可以招呼的,这事还要看德妃安排……”

    “倒是诸位臣工的安排,妾还有些疑问,您看这申国公(高士廉)与赵国公(长孙无忌)的位次该如何排?谁在上,谁在下呢?还有这卫国公(李靖)……”

    李治见少女蹙着眉头,认认真真地向他诉说着她的疑难问题,怎么看怎么可爱~~~~

    “赵国公是孤的舅舅,而申国公又是舅舅的舅舅,所以这位子嘛,自然是长辈在上啦……”李治索性耐心地给吴诩解答起来,“卫国公虽然年迈,身子骨倒是不错,阿爹这次特别传了口谕让他进宫的,你可以将其安排在申国公旁……”

    “房公卧病,怕是来不了了,出席的应是其长子房遗直……”

    最后,李治有指着岑文本、马周和刘洎三人,道:“这几人都是圣人的爱臣,文本新近为相……宾王与思道乃我东宫重臣,可斟酌安排座次,离孤近些……”

    接着,李治有絮絮叨叨说了不少吴诩耳熟能详的的人物,其中褚遂良和许敬宗两人引起了她的注意——小吴同学的历史虽然渣,好歹也是听过这两个人物的,一个是反对阿武到死的,一个却是支持阿武到死的,她怎么可能不好奇呢?!

    李治见她有兴趣,就随口科普了一下这两人。

    说来,褚遂良可以算是如今朝中的一枝新秀,魏征在世的时候,他就颇受魏老爷子喜欢,多次被魏征在李二陛下面前推荐过。魏老爷子一死,褚遂良又转投长孙无忌门下,一路高升,年初被封为黄门侍郎,入政事堂参知政事,拜相入阁指日可待。

    而与之相对的是,无论资历还是学识都略胜一筹的许敬宗,混得却相当惨。

    早在李世民还是秦王的时候,才名满天下的许敬宗就已经入选秦府十八学士了,结果这么多年过去了,与其同期的才子不是封侯就是拜相,最不济也是一部尚书、参知政事什么的,只有他,混到今天还只是个太子左庶子……

    对于这两个人,李治都没啥兴趣。前者总是端着一副诤臣相,动辄忠言进谏,却在恩人死后落井下石,令他厌恶;后者虽有才名,却唯唯诺诺,也不得他喜欢。

    倒是马周和刘洎两人一直是李治仰慕的人。

    马周出身贫寒,白衣入仕,为人谦和,文辞婉转,又生得温文儒雅,是李治理想的师长……

    刘洎则是容貌俊美举止潇洒,胸中颇有丘壑,一身侠气,京中儿女为之倾倒者不知凡几。

    李治在做晋王时就因为这两人与他家四哥交好而暗生羡慕!

    入主东宫后,他爹把两人派到东宫来辅佐他,李治不知道有多高兴呢!

    所以,提及这二人,李治不免多嘱咐了吴诩一句,让她务必把两人的座次摆得离他近些……

    “知道了==”吴诩在两个人的名字下做了一个记号,心想她倒要看看这两个颇得李小九青眼的男人长成什么样。

    数日后,二十二娘的满月宴上。

    吴诩抱着强烈的好奇,在群臣中寻找马、刘二人。

    说实话,这两人实在是风姿出众,吴诩能找到他们都没费多少力气。

    马周看起来像是三十出头的样子(其实已经四十岁出头了),面容白皙,眉眼柔和,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书卷气。

    刘洎的年纪看来比马周还略小些,身材却比马周高大许多,五官俊逸,眉眼周正,说起话来精神奕奕,神采飞扬……

    两人携手而来,周围的文武都不由自主把目光转到两人身上……

    “宾王、思道……你们可来了……”长孙无忌见到两人到来也满面笑容,主动上前寒暄。他身后跟着的大概就是褚遂良,四十多岁的年纪,国字脸庞,浓眉大眼,看起来一身正气的样子!

    马周见到两人,十分恭敬招呼道:“长孙相公,登善……”

    刘洎也上前见礼,他对长孙无忌倒还算恭敬,对褚遂良就有些不大对劲了,一副颇为不屑的样子。

    褚遂良对刘洎也没啥好脸色,不过他如今虽然是李二陛下面前的红人,官职到底没有刘洎高,也只能低头向刘洎行礼。

    空气中火药味相当重啊!

    小吴同学这个站在极外围的人都闻见了,有木有!

    看来不但后宫的水很深,朝堂之上也不如表面看起来这么和谐啊!

    作者有话要说:话说,俺很喜欢马周,以及他的好基友刘洎。

    ps:史书记载,二人私交甚好,还都与一个年轻美貌的少年传过断袖分桃的绯闻!

    你们猜猜哪个美少年是谁,保证让你们大吃一惊哦xdd

    答案会在下章的作者留言里公布xdd

    122第121章

    第九章乱斗10

    其实,小吴同学哪里知道,刘洎和褚遂良两人互相看不顺眼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说来,刘洎与褚遂良两人同样都是名士之后,同样爱好书法,写得一手好字,也同样敢于直言进谏,得李二陛下赏识,本该是莫逆之交。

    可两人每次见面就会变成这样!

    这里面其实还有魏征老爷子的一点小小原因,谁让魏老爷子比较偏爱褚大郎呢!

    刘洎为人豁达直爽,颇有游侠之风,平生最崇拜魏征,敢于犯颜强谏。所以,刘洎做御史的时候也处处学习魏老爷子,以敢言闻名。

    原本这样的青年人才该入得魏老爷子的青眼,谁知四胖狡猾,点名让他爹把刘郎给拢到文学馆去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么一来,魏老爷子就把目光转到了褚大郎身上了……

    而褚遂良也是出身名门,父亲褚亮是李二陛下当年的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与当时的大书法家欧阳询与虞世南交好。褚遂良自幼受虞世南和欧阳询指导,在书法上极有造诣,自成一体,后来竟与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是典型的上流名士之后。

    出身好,起步就高。

    贞观之初,褚遂良就已经在李二陛□边担任秘书郎一职,在oss面前混了个脸熟。

    贞观十年,褚遂良又兼任起居郎,专门记载皇帝的一言一行,撰写起居注。

    这个职位何等重要,可见李二陛下对褚遂良的信任和重视。

    贞观十二年,被李二陛下视同师长的大书法家虞世南逝世,李二陛下感到十分伤心。与此同时,魏征就向李二陛下推荐了褚遂良,李二陛下随即命他为“侍书”,代君草拟诏书。

    贞观十五年,褚遂良劝谏李二陛下暂停封禅,得到魏征赞赏,同年他就由起居郎迁升到谏议大夫。

    到了贞观十七年,一场储位之争,朝中不少官员或杀或贬或流放,褚遂良却是一路升迁,与长孙无忌一同力推李治入主东宫,得了拥立之功。

    李治最初在东宫坐镇,李二陛下就令岑文本、刘洎、马周和褚遂良四人轮流去东宫给李治讲学。

    于是,刘郎与褚大郎竟成了同事。

    这本来李二陛下煞费苦心营造出来的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的局面,就盼着‘原魏王党’能够尽快洗白,融入到新的领导班子中,紧紧围绕在李小九殿下周围。

    众所周知,岑文本、马周和刘洎三人在推举储君的时候都是推了四胖的,结果最后是李小九上位。他们仨算是站错队伍,应该被清算的人。

    (岑/马(涕泪交流):咱真不是四爷党,咱是被圣人逼的~~~~(>_

    作者有话要说:首先,揭晓上一章答案:

    有亲已经猜到了,跟马周、刘洎有过绯闻的美少年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李猫李义府。

    据说小李美貌多才,入仕时多亏马、刘二人举荐。

    后来刘洎被褚遂良害死,小李就一心想为他报仇,两次重审刘洎一案,最后总算翻案了……

    123第122章

    第九章乱斗11

    很久以后的某一天,李小九把他爹对褚遂良的评价也跟小吴同学说了一遍,结果小吴同学默了很久,道:“他对你爹自然是小鸟依人,对你么……”

    她瞄了瞄某人并不健壮的身板,表情不言而喻。

    说完这话,吴小诩童鞋毫不意外地被恼羞成怒的李小九陛下折腾了一通。

    祸从口出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这是后话。

    却说那日满月宴后,小徐妹子的身子倒是一天天好起来了,不过听孙老爷子说,她这次损伤比较严重,日后是不能再要孩子了。

    吴诩听说徐惠没事就放心了,至于孩子什么的……

    别说李二陛下是不是还能生,就只一个二十二娘就够小徐妹子和她受的了!

    小吴同学本来是满心欢喜想去照顾自家干闺女的,谁知才带了一天一夜,她就受不鸟了……

    小朋友精力太旺盛什么的,真心伤不起啊!

    这白天嚎晚上也嚎的,真的没问题吗?

    还有,那娃一见她,就往她胸口扒是肿么一回事啊?!

    所以,小吴同学落荒而逃了……

    吴诩十分惭愧地向小徐妹子表示了她的能力有限,然后就跑回万春殿找李明达求安慰去了。

    说来李明达如今还是不能下地,总是昏睡一阵子又清醒一阵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好起来……

    李二陛下为此特地命人在终南山秘密开始修建行宫,准备等他拿下高丽后,就带着心爱的儿女一起去度假,然后就留李明达在行宫休养……

    这个小道消息,吴诩还是从李治口中套出来的,她准备拿去哄小萝莉一下。

    上次柳渠边发生的事故及后续处理,李世民严禁宫中议论,所以万春殿诸人谁都不敢在李明达面前提起,连灵儿和阿栀的死也都瞒着她不让她知道……

    吴诩私下里也为灵儿伤感了一阵子,得知她在宫外还有家人,就托李小九的随从小顺子把灵儿这些年攒的银子和自己的一点积蓄都送了出去,给她的家人。

    至于阿栀,据周尚仪说她是罪臣之后,父母亲族都没有了,死了也就悄无声息地死了……

    吴诩也无暇为之唏嘘感叹,因为万春殿的宫人内侍除阿橘、阿芙外,全部被换掉了,从上到下都换成了李二陛下信得过的人,她以后的日子估计不会像从前那样肆意了。

    此外,掖庭局还给她新配了一个十一二岁叫小玉的小宫人,这儿妹子也做得一手好针线,就是太沉默寡言了,一点存在感都没有。

    二十二娘满月后不久,又是太子李治的生日。

    李二陛下依然是命人大肆操办,并在太极殿置酒,群宴百官。东宫诸妃妾也入宫朝贺,当晚,太子幸良娣萧氏。

    对于太子妃王氏不幸坐了冷板凳这事,吴诩没有什么评论,其实直到现在她也没弄明白,王氏为什么这么讨厌她,不惜伤害到李明达,也要除去她!

    而韦婕妤和东宫的韦良娣在那次事件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她也不是很清楚……

    小徐妹子看起来倒像是心知肚明,可就是决口不跟她提起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吴诩也只能闷在心里……

    眼见东宫后院风波再起,王氏应该没心思再来找她麻烦了吧?

    吴诩只能暗暗为李小九挥一把同情泪……

    乃牺牲男色,拯救哥,真是好兄弟,讲义气!!

    -------李小九分割线--

    “啊切————”可怜的太子殿下忽觉背后一寒,打了一个巨大的喷嚏,把正在商议大事的诸位相公给吓了一跳。

    众人此刻正在两仪殿开一个小型军事会议,主题是:怎么快速有效并且威武霸气地把高丽棒子给咔嚓掉!

    李二陛下是打定主意要亲征,首相长孙无忌虽然没说什么反对的意见,可明显是不怎么赞同的,而军方代表李世勣却十分支持李二陛下的决定,认为还有什么能比皇帝亲征更威武霸气地震慑敌方呢!

    新近又兼任中书令的马周的态度跟岑文本一致,都保持中立。

    剩下的人里,就只有褚遂良态度比较强硬地反对皇帝亲征。

    而一向与褚遂良不对盘的刘洎,这次难得与他的想法一致,也不支持皇帝亲征,别的不说,就说李二陛下您年纪都一大把了,先不论此去能不能震慑得住高丽小儿,万一要是在半路那啥了,留下一个新手上路的小太子,叫他们咋办呐?

    可马周暗中掐了他好几把,刘洎只好把到口的谏言吞了回去,也作中立状。

    好吧,还有英国公、郧国公和江夏郡王一道出兵呢,问题应该不大!

    再说他可不想附议褚大郎那个家伙呢!

    李治照例是作旁听背景板的,他也是不想老爹亲征的,可是刚想开口,就打了一个大喷嚏,把诸公的目光都给吸引了过来。

    李治只好硬着头皮道:“此去辽东千里奔驰,艰辛万分,儿实不愿阿爹受苦,不如由儿代父前往吧……”

    众人闻言,不免又称赞了一通太子仁孝之类。

    李世民大感欣慰,不过他也没把儿子的话放在心上,“朕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已随你阿翁起兵征讨各路反王,整日东奔西跑……”

    说到这个又是一部心酸史,他老人家登基之前就一直在东征西讨,打哪哪平,即使后来有老大老四拖后腿,他也从未遭遇败绩。

    干掉一个小小高丽,不过是须臾之间的事,能吃多少苦呢?

    就当是公费旅游好了╮(╯_╰)╭

    “雉奴你一片孝心阿爹都明白……”李世民拍拍李治的肩,道:“朕意已决。”

    他这次召开会议本就是个吹风会,什么劝阻进谏神马的通通只有被拍飞的份。

    褚大郎败退,在长孙相公的眼神示意下,只能怏怏陪坐末席。

    长孙无忌见李二陛下心意已决,也就不再坚持,索性向李世民询问远征期间的政务工作安排。

    李世民是早已成竹在胸,决定京中就留房玄龄总览,太子则随军至并州坐镇监国,由高士廉摄太子太傅,和侍中刘洎、中书令马周、太子( 〖武则天〗女皇之路 http://www.xlawen.org/kan/5171/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