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武则天〗女皇之路 > 〖武则天〗女皇之路 第 89 部分阅读

第 89 部分阅读

    一声叹息。

    “你阿姐年前刚刚死了丈夫,如今就带着两个孩子过活……”

    吴诩一听,不由一愣。

    这个时代寡妇日子还不算太艰苦,像武大姐这样完全可以留夫家继续拿月例过日子,只不过不像以前那样富足而已。而杨氏就会比较尴尬,没了女婿照应,她贺兰家日子会比较难过……

    “那阿娘如今又什么打算?”吴诩想着武妈妈对阿武本尊算是真心疼爱,当初阿武进宫,武妈妈其实并不愿意,都是阿武自己拿定主意,想要出人头地,所以跟燕妃私下约定毅然进宫了……

    这一点,从武妈妈一来就抱着她哭诉就可以看出来。

    小吴同学觉得,她既然占了人家女儿身体,就该好好照顾本尊母亲。

    “阿娘若是不愿贺兰家待着了,儿这里还有些积蓄,你去长安另外买座院子住……”

    杨氏闻言,忙摇摇手,笑道:“华娘你不必操心了,圣人前些时候赐了一所宅院给我,你阿姐也搬来陪我一起住了……”杨氏对李小九陛下真是感恩戴德至极。

    “那座宅子临近坊住可都是贵人,对了,高阳公主府邸就那一带,经常有车马上门呢……”

    吴诩听了这话,心中微微一动。

    却听杨氏又道:“圣人还允我宫中多住几日,好好照顾华娘你呢~~~~”

    “看来圣人对华娘你是相当宠幸,阿娘真是打心里高兴!”

    “这样么……”吴诩心想李小九这小子还挺会讨好丈母娘嘛。

    “既然圣人让阿娘宫中多住些日子,儿就陪您去看看屋子吧……”

    杨氏欣然同意。

    晚上李治兴冲冲地地来到百福殿,一副讨赏求虎摸样子。

    “媚娘,你今日可高兴?”

    “高兴啊……”吴诩心不焉地为李小九换衣服,一面想着武妈妈白天跟她说话,总觉得她有什么地方忽略了什么……

    “媚娘,你怎么了?”李治很就察觉了吴诩异常情绪,忍不住握住她手。

    吴诩想了想,就把武妈妈跟她说关于高阳公主事告诉了李治,她知道李小九早就有计划铲除一些宗室,而她很早以前还听说房二胖被人爆*菊事,虽然所有人都说那是因为房遗爱得罪了荆王,可她总觉得这事跟李小九有关……

    作者有话要说:下章发盒饭=。=

    第216章

    第十五章渔翁8

    “十七娘娘还真有当年三娘子气魄……”吴诩看着李治,故意道。<冰火#中文

    这里说三娘子就是李二陛下三妹平阳公主,是当年唯一一个军功上可以跟李二陛下比肩女人。

    李治听吴诩这么评价,不觉露出一抹讽刺笑容。

    “就她也敢比三娘子?!”

    李治平日里很少把政事告诉给吴诩听,今天不知怎么,忽然有了一些倾诉欲*望。

    “十七胆子倒是不小,可做事却是糊涂至极!”李治拉着吴诩坐榻上,搂着她腰,缓缓道:“阿舅早就盯上她们夫妇了,可她却还不懂得收敛……”

    “她当朕还是软弱可欺么?”

    吴诩忍不住问道:“你要对十七娘出手了吗?”都说帝守孝,三年无改父道,李小九算是隐忍到底了,所以像荆王李元景和高阳公主之流都肆无忌惮地蹬鼻子上脸了。

    就算李治一出孝就先把亲哥哥李泰发配去昭陵守孝,也没能让他们起敬畏之心。

    据说前段时间,李小九只是把房遗爱关了两天,高阳公主就冲到两仪殿又吵又闹,把正接受觐见几个州刺史给吓坏了!

    这样打脸事高阳公主之后还做了还几件,譬如公然为房二胖讨要官位什么,相信李小九已经忍到了极限了吧!

    “何必朕动手呢……”李治失笑,意味深长道:“恐怕阿舅比朕容不下他们呢……”

    吴诩一想也觉得有理,好歹长孙舅舅是李小九监护人,欺负小朋友就跟打家长脸一样!

    “想来阿舅已经有了解决办法了?”吴诩试探地问道。

    李治依然是一脸笑意,半真半假道:“阿武,你是不是觉得朕事事都要依靠阿舅来做,不像一个圣人所为,非常没用?”

    “怎么会?!”吴诩立刻否认道。“我一向都觉得你很聪明,很能干!”当然也很腹黑,很无赖

    她这种毫不犹豫相信对方神态取悦了李治。

    “我就知道你是懂我……”李治非常兴奋抱着吴诩亲了好几口。

    吴诩一头黑线地推开他,道:“圣人英明烛照,想来是要借长孙相公之力,肃清朝堂了……”

    李治闻言没有马上回答,他仰面躺倒榻上,轻轻叹了口气:“有些事,朕也不想污了自己手…………”这话算是剖心之语了,估计就是亲近如长孙无忌也很难听到。

    吴诩忍不住握住李治手,淡淡道:“总有人要扮黑脸,圣人也不需要纠结……”

    曾几何时,吴诩日思夜想是如何亲手折腾死害李明达人,可是经过这么多身不由己事后,她才知道一个人力量是多么渺小。即使位高权重如李小九,也不能随心所欲,想要铲除对自己有威胁兄弟叔伯,还得步步为营,隐忍至今……

    所以,她现也开始学习收敛自己情绪,可以向王皇后低头赔笑,为只是宫中站稳脚跟。

    这种事,如果放以前,她大概会心安理得地让李小九向王皇后施压,甚至很可能像萧淑妃一样,一时得宠就不把王皇后放眼里……

    现吴诩,大概算是真正理解了后宫女人生存之道。

    帝宠,那才是重要东西!

    而她,从选择了李治那一天起,也已经没有了退路!

    她命运,已经跟李小九紧紧地连了一起……

    吴诩忍不住盯着李治看。

    青年今年才25岁,正是风华正茂年纪,登基三年来,帝国虽然屡遭天灾**侵害,他却从没有下过错误命令。即使有长孙无忌、褚遂良、李绩等文武能臣珠玉前,也并不能掩盖其聪颖英明青年君主形象。

    如今帝国上下不知有多少世家琢磨着把家中女儿加进太极宫来呢!

    偏这小子也不知那根经搭错了,像只撵不走家犬似,只围着她转悠……

    可是,她不敢深信李小九承诺。

    别看李小九现对她山盟海誓,以她对男人劣根性了解,一旦把女人收服,男人八成就要另寻欢找刺激去了——而李小九偏偏就有那个本钱,甚至不用自己去找,无数年轻美貌女人自己就会前赴后继扑上来!

    吴诩自然是不希望自己跟一群女人去争李小九宠爱,作为一个现代人,一个曾经与李治一样性别现代人,她是不可能允许自己真像一个女人一样,只后宫之中苦苦地期盼着帝王一点宠爱……

    她也该拿出一点自己实力来,才不辜负穿越大神对她青睐!

    “媚娘,你想什么?”李治扭头,看见吴诩默默地盯着他出神,不由奇怪。他印象里,他阿武总是无忧无虑,很少露出这样凝重神色。

    “我只是想,九郎你为什么做事时候总会觉得有掣肘感觉……”吴诩很认真地对李治说:“其实并不是因为你能力不够,只是目前选官制度有问题……”

    “哦?阿武,你说说看……”李治闻言,顿时来了兴趣,他素来觉得吴诩想法奇妙又有用,从小到大就喜欢缠着吴诩问问题,偏偏吴诩就是不喜欢跟他谈正事。

    “九郎你还记得先帝是怎么取士吗?还有,你马太傅可是寒门出生呢……”吴诩只举了马周一个例子,李治眼神就变了。

    “自魏晋以来,朝中官位就是世家门阀禁脔,寒门名士却无晋身之路……”吴诩一谈到政事,就免不了眉飞色舞,浑身散发出一种独特魅力……

    李治几乎忽视了吴诩艳丽容貌,只看到她夺目灵魂。

    “朕如今可不比先帝当年,凡事都是阿舅做主,凡用人都是政事堂举荐,朕竟无用武之地……”李治忍不住用一种询问臣下口吻问吴诩,“那么,以你之见,朕当如何广纳贤士呢?”

    吴诩闻言,忍不住一笑,用手指虚空一指,眨眨眼道:“前朝创建科考制度,不就是解决之道吗?”当年李二陛下也曾想用大力推进科举考试办法打破世家门阀对朝中取士垄断,可是因为陇西贵族阻挠,终没达到什么效果

    聪明人一点就透,李治听了吴诩这话立刻陷入了沉思。

    这晚,李小九陛下难得没有化身为饿狼,让小吴同学睡了个好觉。

    数日后,李小九陛下下诏,命中书门下与国子三馆博士、弘文馆学士考正先帝时编成《五经正义》,为今后改革科举制度埋下伏笔……

    这是后话,却说李小九陛下忽然要求编书这件事倒也没引起朝中大臣强烈反应,首辅长孙相公反而十分支持,还主动要求参与。

    不过很,太尉长孙相公就被另一件事吸引了全部注意力。

    却是梁国公房遗直终于收集齐了高阳公主勾结荆王李元景谋反罪证,再次告到长孙相公面前。

    长孙相公这次再也没有隐而不发,直接使出雷霆手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秘密抓捕了荆王李元景、高阳公主及驸马房遗爱、巴陵公主及驸马柴令武和丹阳公主薛万彻。

    此时正是中秋佳节过后不久,李小九陛下刚刚巡幸了长安几位公主府邸,其中高阳公主和城公主公主府,李小九陛下还特地留了下来参加宴席。

    现李小九陛下案头忽然出现了关于高阳公主谋反一份详报告……

    李治虽然心里早就知道长孙舅舅要行动了,面上还是出现了吃惊神色。

    但当李治仔细看完那份调查报告后,他脸上伪吃惊,变成了真震惊,忍不住问长孙无忌道:“为什么吴王和江夏王也……”

    他话还没说完,长孙无忌就打断道:“吴王李恪身吴地却一直与长安暗中沟通,尝有怨怼之言,吴地收揽人心,自诩‘地亲望重,中外所向’,实为谋逆主犯!”

    “可是……”李治当然不可能不猜忌吴王李恪,可是他阿舅铲除三郎手段未免也太简单粗暴了点吧?

    而之后江夏王李道宗、侍中宇文节、九江公主驸马执失思力等人分明是无辜被诬陷好吧!

    李治忍不住皱眉,道:“此案事关重大,朕请阿舅严加审查,切不可冤屈无辜……”

    荆王李元景和高阳公主夫妇有造反之心,他倒是相信。

    房遗直提供证据里就十分详地罗列了高阳公主夫妇两人某年某月某日与某些人公主府或荆王府密谈,诽谤朝政,诋毁君主之类大逆不道之言……

    其中还有一条也引得李治十分愤怒,就是高阳公主曾经公主府招揽胡僧和道士,举行占卜之术,来揣测宫中人事。

    而高阳公主做这些巫蛊活动时间偏偏就吴诩生小五郎和小三娘那几天前后……

    只凭这一条,李治就恨不得把高阳公主千刀万剐。

    而高阳公主居然也对密谈和占卜之事都供认不讳。

    至于高阳公主驸马房遗爱,则是不断试图与远昭陵行宫齐王李泰联络,甚至秘密蓄养死士,企图营救李泰……

    这三人自然是死有余辜,李治不可能为他们说一句话。

    至于吴王,李治可不相信他会没有僭越野心,可是他如今已经主动退回藩地,民间又十分有声望,怎么可以随便处置?!

    再有就是诸如李道宗、宇文节这些人分明与上述几人没有任何关联,只是与他家阿舅政见不合罢了,这样被随意攀扯上谋逆罪名,也不太好吧……

    李治还待说什么,长孙无忌已经强硬地表示:“圣人,谋逆之事事关重大,老臣岂敢轻忽?!如今结果,都是老臣明察暗访,费心力所得,岂会有冤屈无辜之事?”

    一句话,这就是铁案了!

    李治默了半天,后还是执拗道:“这个案子,朕要亲审!”他是要弄死高阳公主夫妇没错,可长孙无忌做法却让他感到一阵心寒!

    长孙无忌当然也是有自己打算,他如今已经是知天命年纪了,按照他们长孙家平均寿命来看,他年纪已经很不小了,也不知能再辅佐李小九陛下几年了。

    他活着时候还能勉强压得住李氏宗室中一些对李治有威胁皇亲贵胄,他若是不幸亡故了,他儿子都是不成器,手下褚遂良还不能独当一面,同僚宇文节与他面和心不合,李绩又是个只懂行军打仗武夫……

    到时候,九郎该怎么办?

    如今高阳公主谋逆一事,正是扫清朝堂中可能祸害九郎隐患佳机会!

    长孙无忌觉得,即使他会因此背上铁血恶名,也所不惜!

    “圣人若执意要亲审,老臣亦无话可说,但谋逆之罪若不重判,圣人之威信必将受损,请圣人慎之……”长孙无忌面无表情地给自家外甥提醒道。

    “此事,朕自有决断……”李治脸色很不好看,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跟阿舅同盟会因为这桩案子产生这样大裂痕。

    正当李治和长孙无忌争之间气氛变得万分僵硬时候,殿外忽然传来急报。

    “启禀圣人,齐王薨了!”

    “什么?!”李治闻言,一脸震惊地站了起来,而坐下手长孙无忌则是一脸讳莫如深,仿佛对这个消息一点都不意外。

    作者有话要说:先发四胖饭盒=。=

    下面还有很多外卖要送~~~~

    第217章

    第十五章渔翁9

    对于李泰这个亲兄弟,李治感情一直很复杂。<冰火#中文

    两人虽说是一奶同胞,年龄却相差比较大,从小也很少一起相处过,当李治懂事时候,李泰已经老爹李二陛下支持下筹办文学馆,朝堂上积累了不少政治资本。

    李四郎确实是个十分有才华人,也善于招揽朝堂内外有才之士,他那些长袖善舞手段,是当时太子承乾也比不上。

    李二陛下当年会这么宠爱他不是没有道理。

    李治之所以能够登上储位,其实跟李四郎作为是分不开。

    不管是为了亲情还是为了名声,李治从来没有动过要杀李泰心思。

    把李泰发配到昭陵守陵,其实也有保全他意思。

    如果李泰留长安,势必与荆王李元景、高阳公主、房遗爱之流有所牵连,到时候就是李治想保他,褚遂良等人定不会善罢甘休不说,再想要铲除李元景等人就难上加难了!

    李治原本想着,等解决了高阳公主这事,再把李泰放出来,给他封个富庶食邑,设法补偿他……

    但是,李治怎么也没想到李泰会忽然死行宫!

    “齐王因何而薨?”李治初震惊之后,就是一脸愤怒。

    谁不知道李泰被送进昭陵行宫时候,对外宣称是去侍奉先帝、先皇后,顺便修养身体?断没有好好一个人送去昭陵住几个月就薨逝,这不是暴毙是什么?

    再说,李治当时可是派了一半心腹亲卫去看守昭陵行宫,李泰之死不算李治头上又该算谁头上?!

    李小九陛下难得一现暴怒神情,把前来通报消息侍卫吓了一跳。

    “这…这个卑职不知。”侍卫老老实实道:“只是齐王妃昨夜忽然要求召见太医,到了今天早晨,忽然就听内院传来哭声……”

    “卑职们不敢擅专,就请崔公公入内探视,说是齐王突发疾病,救治无效,薨了……”

    李治闻言,脸色越发难看,问道:“那崔翁现何处?”为了防止李泰那边出现什么变故,李治特地把崔内侍派到行宫侍候,谁知还是发生了不幸。

    “崔公公留行宫主持大局,命卑职速来报信,请圣人做出决断!”

    李泰一死,朝中必然引起轩然大波,如果不能强硬地压下一切质疑声音,李治统治将遇到前所未有威胁。

    何况,此时长孙无忌刚刚秘密拘捕了荆王李元景和高阳公主、巴陵公主等人,如果不能先把李泰事解决了,这个谋逆案就审不下了……

    宗室必然会向李治施加压力。

    正当李治铁青着脸,不知该如何决断时,长孙相公开口了。

    “圣人不妨如实公布齐王死讯……”

    李治忍不住看向长孙无忌,“阿舅意思是……”

    长孙无忌捻着美须,缓缓起身,道:“齐王本是行宫修养,忽然病逝必有缘故……”

    “老臣正好查出前段时间驸马房遗爱不断暗中派人向行宫窥伺,想来与齐王之事有关,只要严加审讯,必然能查知真相!”

    说罢,长孙无忌又转向那个侍卫,道:“你先随老夫走一趟,说说行宫之事……”

    那个侍卫闻言,不敢马上答应,只是抬头看着李治。

    李治沉吟了一刻,缓缓点了点头。

    于是,长孙无忌就带着那个行宫侍卫告退了。

    李治一个人两仪殿坐了半天,忽然把面前小几‘啪’掀翻榻上……

    三日后,齐王李泰薨逝消息传到京城,朝野俱惊。

    还不等有人对齐王之死质疑,当朝首辅长孙无忌就抛出一份证据,是高阳公主驸马房遗爱对谋害齐王一事供认不讳供词。

    让朝臣们措手不及是,不但高阳公主驸马房遗爱涉嫌谋害当朝亲王,高阳公主本人还涉嫌伙同巴陵公主及两位驸马勾结藩王谋逆造反!

    这项罪名实太大,朝中与几位公主驸马有交情官员都避之不及。

    以首辅长孙无忌与吏部尚书褚遂良为首审查官员开始了为期数月审判工作。

    涉案吴王李恪被从吴地千里迢迢押解回京,关押期间数度求见李小九陛下,都被长孙无忌驳回。

    荆王李元景下狱后不久就一病不起,即便如此,也没有获得额外照顾。

    李小九陛下年朝贺时候,以伤痛齐王薨逝为由,避席不受百官之礼。

    同时,长孙无忌向李小九陛下提交了高阳公主谋逆一案审判结果。

    吴王李恪、荆王李元景两位亲王,高阳公主、巴陵公主两位公主,房遗爱、柴绍武、薛万彻三位驸马涉嫌谋逆篡位,罪不赦,判处死。

    另有江夏王李道宗、九江公主驸马执失思力、侍中宇文节等人坐与房遗爱沟通,判流放。此外,受株连诸如吴王胞弟蜀王李愔、梁国公房遗直、薛万彻弟弟薛万备等人,不是被贬为庶人,就是被贬谪,连已经逝去多年房玄龄也受到牵连,被罢免了配飨……

    判决一出,李小九陛下表示十分不忍,询问长孙无忌是否可以对江夏王李道宗等人从轻发落,遭到了长孙无忌拒绝。

    李治不得已签署了判决诏书。

    两位亲王和两位公主被赐自,三位驸马判斩刑。江夏王李道宗,九江公主驸马执失思力,皆流放岭南,其家属也没为官奴。废李恪母弟蜀王李愔为庶人,软禁于巴州。房遗直贬春州铜陵尉,薛万彻弟薛万备流放交州……

    此案一结,天下皆惊。

    至此,朝中百官对长孙相公敬畏有加,连宗室皇亲都开始开始避其锋芒……

    李治高阳公主谋逆案之后几十天里一直都没有露过欢颜,连嫔妃都没有招幸过一次,整天不是两仪殿办公,就是千秋殿独宿。

    吴诩对李小九状态十分担心。

    小顺子第n次暗示之后,吴诩只好无奈地带了自己做茶点,去两仪殿找李治。

    到了两仪殿门口,吴诩就被拦下了。

    “请阿姐通报一声,就说武昭仪求见……”吴诩身边侍女对阻拦她们宫人道。

    “是,请昭仪稍后……”那两个宫人闻言,略显好奇地看了吴诩一眼,急忙进殿去通报。

    显然是有人早就嘱咐过她们,如果遇到吴诩觐见该怎么做。

    吴诩立门外,看着眼前这座熟悉宫殿,有那么一瞬间恍然……

    当年,她两仪殿待了相当长一段时间,这座殿阁每一个角落,她都熟悉得像是万春殿一样……

    也不知道如今两仪殿,是不是还保留着原来模样?

    进去通报宫人很出来了,她对吴诩态度越发恭敬了,“娘子,圣人这会儿正召见长孙相公,您先到偏殿歇息,可好?”

    吴诩自然是无有不可,就跟着那宫人往偏殿走。

    谁知,刚进了回廊,迎面就见长孙无忌出来了。

    领路宫人吓了一跳,忙侧身回避。

    吴诩是见过长孙无忌,只是没想到几年不见,长孙相公形容已经变了这么多,看起来少了几分文臣儒雅,反而多了几分位高权重之人才会有凌厉杀气……

    吴诩也垂头避开一旁,长孙无忌根本没有留意她们一行,大步走出了两仪殿。

    “这位相公好生无礼,居然不把娘子放眼里!”跟着吴诩侍女阿韦十分不忿,低声嘀咕道。

    吴诩看了她一眼,淡淡道:“长孙相公贵为太尉,又是首相,就是圣人见了他,也不敢无礼,我等又算什么?还不走!”

    前面引路宫人闻言,忙带着吴诩直接往正殿方向走。

    还没到大殿门口,就见王内侍已经远远地应了上来。

    自从崔内侍从昭陵行宫回来,李治就让他兼了内侍省长官,而把王内侍从后宫提出来,升做贴身内侍。

    “昭仪娘子,您可来了~~~~~~”王内侍此人素来圆滑,早看出吴诩李小九陛下心中分量不同寻常,对吴诩就表现得十分亲热。

    而吴诩当初李二陛下御前侍奉时候,也算是受过王内侍他们恩惠,所以见到了王内侍也十分高兴。

    “王公公,别来无恙?”吴诩作势要给王内侍行礼,唬得那老内监连称‘不敢’。

    吴诩于是笑道:“我有今日,也要多承您和崔翁提点,二位若是得闲只管来我百福殿坐坐……”

    王内侍忙笑着应了。

    “娘子如今贵为昭仪,又深得圣人宠爱,日后前途不可限量啊……”王内侍意有所指道。

    如今宫中高阶位份只有皇后和淑妃而已,看吴诩这势头,难保不过几日就能得封贵妃了!

    只是,吴诩思路根本没跟王内侍一个频率上。

    什么昭仪、贵妃,不都是李小九小老婆,没啥区别!

    就是当了皇后又如何?

    吃力不讨好啊!

    前段时间,王皇后为了力压萧淑妃,就把小五郎和小三娘满月宴办得奢华至极,累了个半死,结果也没见李小九多去安仁殿几次。

    反而是吴诩得了不少实惠!

    “前途再好,也不过混口饭吃罢了╮╭”吴诩闻言毫不意地摆摆手,只要有李小九罩着,就是当个采女也比当皇后舒坦。

    作者有话要说:七个盒饭=。=

    阿武也该跟小九并肩作战了~

    第218章

    第十五章渔翁1

    王内侍听到吴诩这么直白话,顿时呆若木鸡。

    吴诩绕过他,径直进了大殿。

    王内侍忙躬身跟了上去,不过这次他脸上神色多了一丝敬畏。

    这世上人都有不同欲*望,可让人看不出

    李治大概没想到吴诩会来找他,脸上一抹狠戾之色甚至都还来不及收敛。

    “媚娘,你怎么来了?”李治有些不自然地一摸脸,起身来迎吴诩。

    “我听小顺子说,圣人你连早饭都没吃,一直忙到现,就做了点茶点过来……”吴诩只作不见李小九僵硬神色,面带笑容,亲自把茶点端到李治面前小几上。

    “难为你费心了……”李治闻言,勉强一笑,对王内侍等人道:“你们都先退下吧……”

    众人忙躬身退出大殿,并贴心地把殿门关好。

    吴诩看李小九还是一脸强颜欢笑样子,忍不住伸手捏住他脸颊,佯怒道:“怎么了?一副不情不愿样子?难道你现就开始嫌弃老娘人年老色衰了?”

    “噗咳咳咳……”李治闻言,忍不住喷笑出声。

    “阿武,你胡说些什么啊……”

    “你我心中永远都是年轻貌美,不会有年老色衰一天……”

    李治握着吴诩手,很认真地说:“我还担心你嫌弃我太小呢……”

    “得了,别油嘴滑舌,你到底是为什么不高兴,说说吧……”吴诩侧身坐李治身旁,拍着他肩膀道:“多个人多条思路,你有什么烦恼,说出来我给你参详参详……”

    李治叹了一口,拉过吴诩全怀里,缓缓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朕…我只是刚刚听到阿舅说,阿叔道宗流配象州途中,不幸病故了……”李治说到这里,眼中晶亮一片,嗓音也有些哽咽。

    “九郎,你节哀顺变吧……”吴诩忍不住摸摸李治耳朵和脸颊,安慰道。

    吴诩贞观十年时候就见过这位有名宗室名将了,那时她就很好奇这位能养育出像文成公主这样一位千古留名女儿郡王。

    当初,吴诩可是听了不少这位王爷事迹。

    说来,李道宗不但颇得李世民青眼,还和李小九还颇有些渊源。

    李二陛下世时跟自己亲兄弟死磕到底,杀起来毫不手软。反倒对李道宗这个堂弟非常好。

    而李道宗也是从18岁时就跟着李二陛下东征西讨,为李唐建立和李世民帝位立下了汗马功劳。如果说长孙无忌是李二陛下智囊谋士话,那么李道宗就是李二陛下护驾大将,从亲疏上来看,他是李二陛下堂弟,丝毫不比长孙无忌这个大舅子差!

    李治小时候身体特别差,跟着李道宗学过好长一段时间骑射功夫。后来李道宗被封为礼部尚书,江夏郡王,宗室中受到这样高规格待遇也只有战功显赫河间郡王李孝恭。

    但李道宗担心功高震主,就故意犯了贪赃罪,被削了官职和食邑,只保留王爵。直到贞观十三年,李道宗才又被起复,担任晋州刺史。

    到了李二陛下晚年,李道宗频频出征,甚至随同太宗远征高丽,战功赫赫,俨然成为宗室中军功第一人。

    李治很喜欢这个谦恭有礼皇叔。

    贞观二十一年时候,李道宗因病乞退,李治正监国,闻讯一再挽留。

    但李道宗却私下对李治道,他与长孙无忌政见不合,为免日后皇帝陛下和太子为难,还是早些退休比较好……

    李治无奈,只好把李道宗原话告诉他爹。

    李二陛下闻言默了很久,虽然不同意李道宗辞职,却把他转职为闲职太常卿……

    到了李治登基时候,李道宗跟李绩一样被加授了武散官特进一职,依然不参与政事……

    但是,李道宗步步退让并没有让他免除厄运,一代名将竟然惨死流放途中,怎么不让人唏嘘……

    吴诩知道李治心里难过,不仅仅是因为李道宗事,大概多是因为不理解为什么他舅舅长孙无忌会这么冷酷无情……

    “朕明知道他们是无辜受累,却连一句话都不能说……”李治紧紧地搂着,把头埋吴诩脖颈间,不让她看到自己表情。

    吴诩忍不住抚着李小九背,淡淡道:“人生世,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圣人能够记得江夏王就好。日后事会怎么样,还很难说呢……”

    李治没有说话,过了好半晌才低低地‘嗯’了一声,显然是已经放下了心事。

    吴诩忍不住用力拍拍李小九背,道:“好了,年轻人稍微朝气蓬勃一点嘛~~~~来来来,给姐笑一个~~~~~”

    李治一脸黑线地放开吴诩,扭头抓起面前点心就啃。

    吴诩也李治边上坐好了,看罐子里羊奶已经不太热了,就拦着李治,“别喝了,都凉了,怪腥……”

    一面高声叫守门外宫人进来。

    结果,王内侍亲自屁颠屁颠跑进来了。

    吴诩愣了一下,然后很客气地道:“麻烦王翁为圣人弄份膳食过来……”

    “是。”王内侍忙应了。

    “两……两份。”勉强把点心咽下去李小九陛下,比了个‘v’字手势,表示再给吴诩准备一份。

    王内侍心领神会,忙答应不迭,极地退了出去。

    吴诩看李小九被噎得难受,忙从水壶里倒了一碗清水给他。

    “慢点吃吧……以后事情再忙,也要记得吃饭,身体可是革命本钱……”

    “革命?”李治莫名其妙。

    “行了、行了……别纠结革命不革命了,你身体重要了!”吴诩忙岔开话题,道:“朝政事,有长孙相公顶着也没有什么不好,我记得先帝为你选辅政大臣可不止长孙相公和褚相公两人,你可不要厚此薄彼啊……”

    吴诩暗示,李治很就心领神会了,如今朝中上下虽然都震慑于长孙无忌权威,可还有一个人是完全可以跟他抗衡,偏偏那个人总是明哲保身,不肯出头……

    看来,他得想办法推那人一把才行……

    吴诩看李治若有所思样子,不由点点头。

    帝王御下之术,可是博大精深哟……

    永徽四年四月,李小九陛下下诏加授绛州刺史、徐王李元礼为司徒,开府仪同三司、英国公李绩为司空。

    之后,六月先帝忌辰,李小九陛下依例拜祭太庙和昭陵之后,特地上了凌烟阁,看了一回二十四功臣画像,后看到英国公李绩时候,李小九陛下表示要为他重画像,并亲自作序。

    之后,李小九陛下先后数次两仪殿召见李绩,追忆了一番李勣为东宫旧属时往事,重提太宗提拔他本意,提醒他记得自己责任。

    “朕以绮纨之岁,先朝特以委公,故知知哲之明,所寄斯重!”

    “老臣惶恐。”李绩这回可是真惶恐了。

    永徽初年,他坚决不肯接受左仆射官位,其实就是不愿意跟长孙无忌对上。现圣人忽然对他大力提拔,这司马昭之心他岂能不知!

    但李绩只能装糊涂。

    “圣人对老臣厚爱,老臣万死难保,这功臣像……”如果单独只对他画像进行装饰,岂不是有违他低调风格么?

    不料,李治对李绩溢美之辞像是不要钱似,“茂德旧臣,惟公而已,丹青永饰,方能昭显爱卿功绩……”

    李绩听得冷汗都要下来了。

    什么‘惟公而已’,圣人这是要把长孙相公这个首辅放哪里?

    好这种私下召见重臣会面场合,只有起居郎会把李小九陛下话记下来,一时半会儿也不会传到长孙相公耳朵里。

    不过,李小九陛下显然不会只满足于对李绩一个人发出示好信号。

    吴诩提示下,李治某日大朝上又发表了一次重要言论,希望朝中大臣能够忠职守,畅所欲言,不要让他这个圣人每次上朝都像是木偶一样,坐堂上什么也不用说,什么也不用做。

    天下难道真安稳得连进言人都没有了吗?!

    还是说,众卿连一句实话也不想对他这个圣人说吗?!

    朝臣们被年轻圣人一席言辞激烈质问给惊呆了,而那天偏偏长孙相公因病没有上朝,一干文武都面面相觑都不敢吱声。

    也不知这天下朝之后,太尉大人府上是不是要被人踏平了。

    朝堂上形势莫测,后宫也风云又起。

    自皇长子李忠被册封为东宫后,王皇后宫中权威也渐涨,她听从母亲魏国夫人柳氏提议,一面继续笼络吴诩,一面大力提拔自己挑中几个良家子出身宝林,李治面前为她们请封,或为美人,或为才人不等,试图继续分萧淑妃之宠。

    但萧淑妃也不是吃素,又后宫经营多年,她着力拉拢徐婕妤、郑婕妤等人,也向李小九陛下请封,一时半会儿也没落下风。

    而太子生母刘婕妤反而被两边人抛开了一边,成了隐形人,后还是吴诩提醒李治,李治才想起这个人来。

    继吴诩生子被册封为昭仪之后,李小九陛下又一次为后宫诸妃集体升职,加封了皇太子生母刘氏为妃,封徐婕妤为昭容,其他宫妃都原位份基础上加升一级。

    这下,吴诩从才人一下子连跳数级成了昭仪这件事就不再显眼了,反而是萧淑妃成了萧贵妃,地位直逼王皇后,又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作者有话要说:宫斗什么小吴同学真不擅长=。=

    219第219章

    第十五章渔翁11

    王皇后哪里还坐得住,频频请武昭仪到安仁殿来聊天。

    吴诩倒是耐着性子去了几次,之后就以要照顾小五郎和小三娘无暇分*身为由,渐渐减少了去后宫的次数……

    王皇后越发急躁了,最后居然屈尊绛贵亲自跑去百福殿找吴诩。

    偏那天吴诩又去两仪殿给李小九支招去了,王皇后来的时候,殿中只有崔尚仪等人在。

    “娘子驾到,老奴有失远迎……”崔尚仪对王皇后的驾临有些惊疑,连忙让一个不起眼的小宫人从侧门出去,到两仪殿通知吴诩,然后才带着留守的宫人出门迎接王皇后一行。

    “你们昭仪呢?难道去徐昭容那里了不成?”王皇后不见吴诩出迎,不由奇怪。

    “怎么本宫没能遇上她?”

    崔尚仪想着吴诩出门前总会嘱咐她不要说出她去两仪殿伴驾的事,于是对王皇后道:“娘子说得不错。我们昭仪想着二十二娘也快到下降的年纪了,就带了几件绣品去看她……”

    “娘子没遇见昭仪,想来是走岔了路吧…………”

    “倒是本宫来得不巧……”王皇后也不纠结这事,只是大步进了百福殿。

    周尚仪等人忙亦步亦趋地跟着,到了正殿,就让( 〖武则天〗女皇之路 http://www.xlawen.org/kan/5171/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