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1 部分阅读
周尚仪带着剩余的小宫人们到了大殿外,确定李小九陛下和昭仪娘子已经去泡澡了,这才进去,先把殿中的帷帐都挂了起来,然后在香炉中撒了一把香料,用以盖去大殿中萦绕的Yin*靡气味。
榻上的软靠和零散的衣裤都被一一收拾起来,沾满液体的垫子,甚至榻上的小几都要被撤换掉……
不过一顿饭功夫,大殿就焕然一新。
这时,李小九陛下正在水里搂着滑溜溜的吴诩大吃豆腐呢。
吴诩则还在迷迷糊糊地做春秋后宫梦,梦里的美貌妹子热情得不得了,搂着他的脖子,摸着他的胸肌,直叫他‘哥哥’呢~~~~~
脑子还没清醒过来的某人忍不住j□j连连,搂着李小九陛下的脖子直叫唤:“妹纸、妹纸……亲一个吧~~~~~~”说着就不由分说在李小九陛下脸上啃了一口……
李治被吴诩忽然而来的热情给弄懵了,等反应过来时,怀里的小人儿已经反客为主跨坐在他身上,乜斜着眼睛,十分困惑地抓住他的把柄……
“怎么妹纸你也有这玩意儿?”
说着,她还握着那半硬的东西又揉又捏,似乎在确定这玩意儿是不是肉做的= =
李治的脸都快抽了,他好不容才把小兄弟安抚下去,结果他的媚娘竟然给他来这一手,这不是要他的命吗?!
最后,欲求不满的小小九被人蹂躏得又一柱擎天了……
李小九陛下忍无可忍,磨着牙,阴测测道:“媚娘,我看你今后几天都不要想下床了!”
皇帝陛下的话自然是金口玉言,因此,这日之后的五、六天里,吴诩还真没能下过床……
吴诩都快羞死了!
那天晚上明明是要为了迎接武妈妈和武姐姐,而举行一次团圆宴会的,结果她竟然因为被李小九干昏了,没能出席晚宴……
太丢人了,有没有!
前面三天,吴诩都躺在床上不能动弹,后面三天,她纯粹是为了躲羞,怎么也不肯见武妈妈她们……
好在武妈妈也不是第一次进宫了,对宫里的规矩十分熟稔,倒也没出什么差错,还把小五郎和小三娘两个教养得很好……
此外,武妈妈还特地去后宫拜见了一下王皇后、萧贵妃、徐昭容等人,每个妃嫔那里都送上了别致的礼物。二十二娘那里,武妈妈更是不敢轻忽,特地送了两盒西域香料过去为她添妆……
除了各宫主子,杨氏对整个太极宫中有头有脸的尚宫、尚仪和内监都多有馈赠,甚至连一些小宫人、小内侍也得了不少好处。
短短几日之后,整个后宫的人没有不称赞杨氏的。
而武大姐则是很乖顺地留在百福殿照看两位小殿下,不敢多走一步路,不敢乱说一句话,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
如果吴诩能够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她家武大姐尽管是一副谨慎小心的模样,可她脸上的愁绪已经完全消失了,而像是找到了什么奋斗目标一样,整个人都精神了很多!
当然,吴诩暂时还没能从羞恼中走出来,一直称病呢。
而李小九陛下也很识趣地没敢再来百福殿招惹她,他正忙着给太子李忠提高各种待遇,比如请东宫讲师、属官,让礼部拟出工位,避讳太子名讳,修改一些部门的名称等等……
只是,每一天入夜前,李小九陛下就会派一个伶俐可爱的小宫人给百福殿带点东西,或是一食盒点心,或是一枝鲜花,或是一首情诗什么的……
吴诩每次收到东西,心里只觉得怪怪的,她没想到李小九忽然变得这么浪漫,也不知道在打什么鬼主意= =
杨氏原本见李小九陛下久不来百福殿,还有些着急,后来看两仪殿的人天天往百福殿跑,她整颗心就放回了肚子里。
武大姐则是一脸羡慕,对杨氏道:“华娘真是好福气,能得到圣人这般宠爱……”
杨氏闻言,却暗暗叹了一口气,对武顺道:“华娘有今日也不知吃了多少苦头……你看着后宫里的那些女人,有哪个是好相与的?”
“华娘如今又皇子傍身,还怕她们作甚?”武顺却不以为然,“再说,圣人对华娘那么……”说道这里,武顺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脸上一红。
“想来,华娘日后荣华富贵不可限量……”
杨氏闻言,只是看了她的大女儿一眼,欲言又止。
虽说吴诩有一儿一女傍身,可这个时代孩子的夭折率特别高,小五郎和小三娘道现在都还没取名字呢,不就是怕个万一么?
这话杨氏可不敢讲,而吴诩那货根本就是没想到。
等到吴诩终于做好了心理建设,宣布身体康复的时候,已经到了炎炎夏季。
这一年注定又是一个年景极差的年份。
李治根据安插在各州的巡察使上报,发现今年整个帝国有三分之二的地区发生了干旱。
而他刚刚才开始组织起来的政府简报上传的信息却显示,今年干旱的程度比往年更加糟糕!
李治的心里很不好受。
人祸他可以想办法镇压,可是天灾……
即使他自称天子,在这样大规模的灾害面前也无能为力……
224第 224 章
第十五章渔翁 15
“朕决定今年不迁宫避暑,继续避居千秋殿,以待旱情缓解……”李治在朝上表示了自己的心愿,“自即日起,朕及后宫诸人减膳三成,所得全部用于赈灾……”
此话一出,坐在文臣之首的长孙无忌忍不住皱起眉头,不过他什么话也没说。
坐在武将之首的李绩一向是扛顺风旗的,听到李小九陛下肯克己救灾,立马表示拥护。
群臣莫不称颂李小九陛下仁德。
到了七月,旱情仍然没有缓解,李小九陛下再次召开大朝,要求各级官员做好救灾工作,并亲自巡幸刑部等处,查看近年案件,随机审问关押的囚犯,确定没有冤狱发生。同时,李小九陛下再一次派遣特使前往各州府查看刑狱,以防冤狱发生。
此外,李治还特地明诏文武百官极言其当政的得失,可是百官却面面相觑,无所指摘。
后宫中,因为大旱的事,各宫嫔妃也都愁眉不展。
李小九陛下避居千秋殿了,这就意味着圣人逛后宫的时间已经减少到了零。
没有了皇帝陛下可争,她们还搞个毛啊!
而王皇后原本想借着给小五郎和小三娘大肆庆贺周岁的机会,好好亲近一下圣人的,结果因为大旱也被迫取消了计划。
于是,宫中许多嫉妒吴诩的人都开始暗暗幸灾乐祸了……
萧贵妃从吴诩生下小五郎的第一天起,就把她看作眼中钉,这下更是暗中散布谣言,说小五郎生来不详,初生就克死自己的姑姑高阳公主等人,现在满周岁又招来大旱天灾……
吴诩听到这样的谣言,只是一笑了之,反而是武妈妈和武大姐愤愤不平,非要吴诩去找李治诉诉委屈。
吴诩只能劝她们道:“圣人现在已经够烦恼,我如何能再拿这些小事去吵他呢?”她想着李小九这几天为了大旱的时瘦了不少,原先还有点嫩肉的小白脸都瘦出颧骨来了,也不由心疼……
后宫那些女人除了争风吃醋有些手段,其他方面一无是处。只要不伤到她的两个孩子,吴诩也懒得跟她们计较。
“阿娘和阿姐都不要气了,那些话不都只是在后宫里传了两天都没了吗?何必为这种无稽之谈气坏了身子?”
吴诩一边说着,一边捏着睡得像只小猪一样的小五郎的胖脸蛋,惹得那小屁孩皱眉直扭头,还像赶苍蝇一样挥动着胖手……
小三娘则一直坐在吴诩旁边,看她娘一直骚扰她那个嗜睡的哥哥,都不看她,不由很不满。
“阿娘,抱~~~~~~”肉脸蛋小妹子伸出胖乎乎的手,渴望地看着吴诩。
吴诩看看小三妞儿圆滚滚的身躯,忍不住一缩。
“三娘,让小顺子抱你,好不好?”她可抱不动这小胖妞= =
小三妞儿闻言,小嘴撅都快能挂油瓶了,悲愤地控诉道:“阿娘坏!不肯抱三娘,不喜欢三娘……坏人!”
杨氏一看小外孙女泪眼汪汪的,顿时心疼不已,忙上前抱起三妞儿,哄道:“贵主儿不哭,外婆抱你,好不好?”
小胖妞儿趴在杨氏的肩头,把小屁股对着吴诩。
在场的几个人都忍俊不禁。
杨氏又哄她道:“乖乖贵主儿,你阿娘不是不肯抱你,你阿娘这几日生病了,没力气抱你……不是不喜欢你哟~~~~~~”
小三妞儿一听吴诩病了,立刻扭过头,皱起小小的眉头,疑问地盯着吴诩:“阿娘,生病了?”
吴诩闻言,尴尬地摸摸鼻子,含糊地应道:“是啊……”
小三妞儿忽然露出一副惨不忍睹的表情,“喝药………苦!!!”
好吧,这小妞儿对上次她自己生病的时候喝过的中药记忆非常深刻!
吴诩忍不住哈哈哈大笑:“阿娘才不怕苦呢~~~~~”
小三妞儿立刻用敬畏的眼神看向吴诩。
这时,武顺抱着小五郎走了过来,笑道:“我们三娘真聪明,这么小年纪就会说这么多话了~~~”
吴诩闻言一笑,道:“还是要多亏了阿娘和阿姐你们细心照顾……”这几日她经常要去两仪殿帮李小九加班,而周尚仪年纪渐渐大了,精力已经没有往常那样好了,又要帮助她处理百福殿的宫务,实在是没法再分*身照顾两位小殿下……
吴诩想着,过了今年就跟李小九提一下,为周尚仪好好安排一下退休后的生活……
所以,这段时间,两个小屁孩都是杨氏和武大姐在照顾。
杨氏照顾小女孩儿很有一套,不但把小三娘养得白白胖胖,还教会了她不少短语。
至于小五郎,应该怎么说呢,不愧是‘沉睡的小五郎’,每天除了吃就是睡,好养活得很。
武大姐最喜欢抱着他,每次等他醒了就教他说话,可是小五郎总是无视他的这个大姨,看到吴诩就像小狗看到了骨头一样,两眼放光,死活都要扑到她怀里来= =
尽管如此,武大姐还是孜孜不倦地想要教小五郎学说话,可是那个小屁孩到现在还只会叫‘阿娘’‘阿爹’而已……
吴诩一度表示十分担忧,生怕小五郎是不是发育迟缓不会说话什么的,可是看那个小屁孩每次喝奶的时候总摆出一副深沉淡定的模样,吴诩又开始怀疑这货不会是穿的吧= =
“我们五郎这是贵人语迟,华娘你不必担心……”杨氏一看吴诩又盯着小五郎发呆了,忙安慰她道:“阿娘在这宫里常听底下的人说贵妃家的四郎如何如何聪颖,如今看来,倒未必是件好事,太子……毕竟只有一个啊!”
“咱们五郎只要平平安安的就好……”
杨氏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吴诩都要刮目相看。
如今这宫里的女人没有哪个不肖想生儿子做王太后的?
而像萧氏那样,明目张胆跟王皇后过不去的宠妃虽然不多,可谁知道有没有哪个嫔妃也是胸怀大志,想要扳倒出身低微的太子,让自己的儿子上位的?
吴诩现在的地位可以说是除了王皇后和萧贵妃以外的第一人,依照李小九陛下对她的宠幸,她的儿子要是想去争一把,也不是不可能。
杨氏却没有目光短浅地盯着太子之位。
这个太子之位明显是王皇后和萧贵妃拼命厮杀所求的,如果吴诩再插一脚,对吴诩也好,对五郎也好,都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
吴诩多少是知道一点历史进程的,所以她可以对这个位置表现得不在意,可是杨氏能够这么犀利地分析清楚局势,懂得避开锋芒,就很不容易了……
“阿娘说的是,我只要五郎和三娘平平安安就满足了……”吴诩捏捏小三妞儿的胖脸蛋,惹得后者又开始撅嘴了……
正在这时,酣睡中的小五郎居然醒了。
小屁孩儿眨了眨眼,看到了吴诩,就开始蹬着胖腿儿‘咿咿呀呀’向吴诩招手……
武大姐有些抱不住小五郎了,只得把人交给吴诩。
“我们五郎就是喜欢妹妹你啊,亏得阿姐我天天抱着他,一醒来还是只找你……”武顺忍不住满腹酸涩,斜着眼抱怨吴诩道。
吴诩无奈地接过小胖娃,对武顺道:“我倒盼着他少往我身上扑腾,你看着娃重的= =”
武顺闻言,不由笑道:“你呀,总是胡说,都是当了阿娘的人了……”
“对圣人,你可不能这样……”
吴诩闻言,不由大奇,问道:“我待圣人怎么了?”
武顺淡淡一笑,道:“阿姐听说华娘你跟圣人早年相识,能够重回宫中,也是因为圣人念着过去的情分……”
“现在,你年轻美貌自然是不必担心,日后……”说道这里武顺略顿了一顿,接着道:“圣人乃是天下之主,你侍奉他的时候可不能太过任性,女人呐,总是要柔顺些,才得男人喜欢……”
吴诩没想到武大姐不但把话题扯到李小九身上,还有跟她传授经验的倾向,不由大囧,忙道:“阿姐不必担心这个,圣人的心肠最是柔软,又重情义,即使我日后年老色衰,他也不会慢待我的,至于我与圣人的相处之道……这个,我可真没法改了╮(╯_╰)╭”要她给李小九生儿育女已经够憋屈了,还想要百依百顺?
门儿都没有!
吴诩不愿跟武顺讨论这种女人话题,而杨氏显然也看出了她的不耐烦,忙岔开话题道:“我看小三娘也困了,让吴妈妈带她下去睡会儿吧……”
吴诩闻言,下意识低头看看自己怀里的小五郎,果然这个小货已经睡得口水横流了……
王妈妈忙从吴诩手上把小五郎接过来,跟吴妈妈一起告退。
吴诩想着她给李小九的一个关于办报纸的设想还有点问题还没解决,就对杨氏和武顺道:“阿娘、阿姐,我出去一趟,你们不如也小睡一会儿吧……”
杨氏倒是心疼吴诩,嗔道:“这大热天的,你总是往外跑,可别热坏了身子……”
武顺却是十分疑惑,“华娘你这些天总是跑进跑出的,到底在干什么?”
吴诩当然不好说她在帮李小九陛下处理政事,只是含糊道:“一些要紧事……”说完,她就让小顺子等人去备辇车。
杨氏就不再问什么,亲自为吴诩带上帏帽,然后送她出门。
225第 225 章
第十五章渔翁16
吴诩到两仪殿的时候,李治早已得到消息,竟然亲自迎了出来。
“媚娘,你来得正好,我正要带你去看一件稀罕的东西呢!”李小九难得露出一副孩子一般的兴奋表情。
这大概是吴诩这两个月来第一次看到李治的笑容,不知怎么的,她竟有一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每一个男人心中大概都藏着一个君临天下的梦吧?
可是真正坐在了那张龙椅上,你才会觉得当个孤家寡人并不是一件有趣的事!
人毕竟是群居动物,有各种情感纠葛,父母亲情、夫妻恩情、子女天伦……
如果抛开了这些温情,人跟行尸走肉又有什么区别?
李小九这娃算是比较幸福的,因为是幼子,一出生就很受长孙皇后喜欢,长大一点虽然没了娘,却被老爹护在羽翼之下,从来没受过一点苦。后来居然一帆风顺pk掉了两个势力强大的亲哥哥成了太子,被老爹手把手教着怎么做储君……
一直到李二陛下过世之前,这娃都没遇到过什么挫折。
可是,当他真正成为天下之主的时候,苦难才刚刚开始……
即位四年,没有哪一年是平平安安风调雨顺的,不是地震就是大旱,要么就是蝗灾、洪涝……
反正是什么秒杀百姓最快,就来什么!
吴诩真心觉得老天爷是看李小九不爽吧?
这次大旱,不但让天下百姓都遭了秧,连李小九这个皇帝陛下也不得安生,科学的,迷信的手段全用上了,还是不见成效……
李治以吴诩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消瘦了下来,原本还略显稚嫩的五官也变得立体起来,竟然隐隐有些男人味……
吴诩不得不感叹挫折才是令男孩迅速成长为男人的灵丹妙药!
可是,这样的成长方式,只会让吴诩感到心痛。却已经要肩负起天下苍生的温饱问题了……
算起来,李小九如今的年纪要是放在现代,也不过是个刚出大学校门的实习生罢了,
她自认没有李小九那么能扛!
这些时日,吴诩天天都会到两仪殿陪李治处理政务,非常清楚如今的大唐帝国到底面临着什么!
李二陛下的贞观之治,听起来是很不错,可刨开这盛世的光鲜表皮,露出来的却是腐朽无比的内在……
李世民晚年三次征讨高丽都无功而返,劳民伤财不说,还给李小九留下了个烂摊子。
国库空虚,吏治腐败,贫富差距加剧……
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达官贵族却奢靡无度。
让吴诩常常想起后世杜甫的一句诗词: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前段时间,高阳公主谋逆一案判决之后,长孙无忌将从高阳公主府上抄出来的部分财物分成几垛放到了两仪殿上来给李治看。
李治一看,差点气死过去。
整整五座小山一样高的金银财宝呐!
这些东西折算成银钱可比李小九陛下私库里的银子还要多,这还只是房遗爱那个死胖子的个人钱财而已,如果再加上高阳公主的财物,那不是连两仪殿都要堆不下了?!
虽说李小九陛下是这个封建社会的最大地主头子,可他并不见得就喜欢把农民们都砸骨吸髓式的剥削,他对他爹的一句话一直记忆深刻,就是“民能载舟,亦能覆舟”!
李治自认登基以来一直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前两年还因为要镇压叛乱,节衣缩食,削减用度以充军饷……
谁知他的这些姐妹兄弟竟是过着这样奢华的生活?!
也正是那次收到刺激之后,李小九对他舅舅冷酷无情地打击异己都没有异议了。
但是,抄家得到的那些金银对空虚的国库来说根本是杯水车薪。
由于贞观年间,国中甚少有战事,长安城外廊的城墙已经年久失修,有好几段已经开始出现崩塌的现象,工部尚书对此表示十分忧虑。
李治本来打算今年六月之后就征集民夫修补城墙的,结果却发现国库的钱又没了!
连年免除各州赋税,再加上边疆的两场战事,李治不但把自己的私库掏干净了,连刚刚抄家得来的一大笔钱财也都拨出去了……
而偏偏七月之后又逢大旱——赈灾是需要钱的!
一句话,李小九陛下现在很缺钱!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吴诩也不禁想起自己当年实习的时候那段苦日子,连吃饭的钱都没有,只好天天啃白面馒头,灌凉水……
李小九这个皇帝虽然还不到这个地步,可也憋屈得慌。
整天愁眉苦脸的,吴诩看得也难受,所以今天他这样高兴,吴诩也觉得奇怪。
“圣人这是要给我看什么啊,这么是神神秘秘的?”吴诩问了李治几回,李治就是不肯告诉她,倒叫她越发好奇了。
想想最近除了大旱这件大事,好像也就林邑国王遣使来朝这么一件事。
“莫非是林邑国进献了什么奇珍异宝不成?”想想那些穷乡僻壤来的小国使者还能送点什么好东西不成?
“媚娘你倒是猜对了一半……”李治笑眯眯地看着吴诩一脸困惑的样子,然后拉着她上了辇车。
“去驯马场。”
驯马场在太极宫的最北边,是当初李二陛下建来豢养他那些宝马的地方,后来玉华宫建成,那些宝驹都被迁到了凤凰谷。
李治登基后,玉华宫被废,先帝留下来的那些宝马良驹也都封赏给了宗室贵胄和有功的将士。而太极宫的驯马场和马球场这一大片地方也都荒芜了。
今儿李治忽然要带吴诩去驯马场,吴诩立刻就猜到李小九要给她看的东西十有八*九是一种稀罕的动物……
等吴诩真的见到了实物,她不禁张大了嘴,怎么也合不拢!
卧槽!
大象啊!!
“这是林邑国的镇国之宝,叫做‘象’。朕以前在书上看到过记载,说是三国时有人进供给魏武帝一头象,结果文武百官竟然没有一个人能想出办法称出它的重量的……”李治看吴诩一副惊诧的样子,忍不住想捉弄一下她。
“不知阿武有没有什么锦囊妙计能称出这头象的重量呢?”
吴诩鄙视地看了李治一眼,道:“妾身曾经听过一个故事,叫‘曹冲称象’……”后面的话就不言而喻了。
李治闻言忍不住哈哈一笑,丝毫没有被戳穿恶作剧后的尴尬。
吴诩当然也不好真跟李小九计较什么。她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大象,只觉得像是一面巨大的墙伫立在眼前,给人的视觉冲击简直无法形容……
以前在电视看到的大象那就是浮云……
吴诩围着那头大象走了一圈,走得脚都发酸了,不由暗暗嘀咕道。
“这玩意儿每天得吃多少东西啊= =”
李治听到她这话,脸上露出一抹苦笑,道:“我以前总认为先帝的那些马匹费粮草,现在看来,这一头象就顶得上先帝数百匹马了……”
吴诩闻言,脸上也露出苦恼万分的神色来。
如果让外人知道堂堂大唐天子,竟然连头大象都要养不起了,会不会笑掉大牙呢?
“这东西又不能吃又不能卖,除了观赏还能干什么呢?”吴诩围着那头大象又转了一个大圈,喃喃自语道:“就算请宗室皇亲来看,也不能收钱呐……”
要是能建个动物园就好了,还能收收门票啥的……
想到这里,吴诩忽然记起很多年前她带着李明达和李治还有文成公主她们一起逛夜市的事来,她记得长安西市是有不少外国人在做买卖的,如果把这头大象拿出去展览,说不定能赚不少钱呢!
住在长安城的可都是有钱人呐!
吴诩于是把这想法告诉了李治。
“媚娘你……这是想与民同乐?”李治听完后,一脸怪异神色。
“你要这么说也没错……”吴诩想了想,笑道:“这种稀罕东西,自然也要让长安的百姓见识一下啦~~~~~~”
当然,参观的民众都要收门票的,每人收个几百文的,一两个月下来估计就能把赈灾的银子赚回来了,还能解决大象的生计问题=。=
吴诩开始大出馊主意,而李治居然听得津津有味。
“好,就这么办!”李小九陛下最后拍板道。
“不过这事可不能以朕的名义……”李小九到底还是想起了他老李家的脸面问题。
吴诩却早有了主意。
“这有什么难办的,九郎你可以找几个心腹扮成林邑国的商人,让他们去西市去展览……”
李治一听这个主意,顿时一拍大腿,喜笑颜开,“还是阿武你有法子~~~~”
“这有什么~~~~”吴诩又想到了一个点子来:“圣人可以让有司悄悄做些象形的玩偶、面具、首饰什么的,也一起摆到西市去卖,保证赚钱!”
吴诩之所以会想出这个这点子,主要还是跟当初奥运吉祥物风靡全球有点关系。
长安这边逛夜市不是流行戴昆仑奴面具吗?
再多一种大象面具也不为过吧=。=
小两口为了捞钱又嘀嘀咕咕想了n多法子,不知不觉就耗了一整个下午……
随侍的王内侍见状,忍不住会心一笑。
然后,王内侍对小顺子使了个眼色,准备私下问问他那个傻徒弟百福殿最近的情况——他可是隐隐听说武昭仪的姐姐似乎是个不怎么安分的妇人……
226第 226 章
第十五章渔翁17
小顺子对王内侍的询问有些莫名其妙。
“武夫人人不错,待昭仪十分疼爱,照顾两位殿下也十分尽心……”
王内侍忍不住一皱眉,“咱家问你的是贺兰夫人!”
“贺兰夫人?”小顺子也忍不住皱眉,想了半晌才道:“贺兰夫人整日闷声不响的,只有昭仪回宫的时候才露个面,这小的还真看不明白她是怎么想的………”
“不过,贺兰夫人也十分关心咱们昭仪,时常询问昭仪伴驾的事,还让咱们昭仪待圣人柔顺些呢!”
王内侍闻言忍不住嗤笑一声:“昭仪娘子若是肯改了性子,只怕离失宠也不远了……”
“师父说的是啊……”小顺子忙拍马屁道:“小的跟了圣人这么多年,也只能稍稍揣摩一下圣人的心思。师父才是最厉害的,伺候先帝是没话说,现在侍候圣人也是无人能比啊!”
王内侍被小顺子一顿奉承,脸上露出淡淡的得意神色,口上却谦虚道:“你这小兔崽子,说这么多都没用,师父只有一句话教你,眼睛擦亮了,看准了主子,就要死心塌地跟着主子,决不能三心二意,明白吗?”
小顺子忙点点头,道:“师父是说,让小的对主子忠心不二……”
“笨蛋!”王内侍在小顺子的脑门上拍了一记,道:“咱家是让你擦亮眼睛,看对主子!”
“那……我们娘子……”小顺子摸着脑门,有些不知所措。
王内侍又在小顺子脑瓜上拍了一记,道:“你这个小兔崽子狗屎运忒好了,先前跟了圣人,如今跟了武娘子……只要好好做事,日后有你的好处呢……”
“多谢师父提点!”小顺子摸摸被拍的地方,似有所悟。
王内侍看小顺子那呆样,忍不住暗暗叹了口气。如果不出意外,眼前这个好运的小子就是他的接班人了,他退休后的日子,可都要靠这个小子了,不能不好好调*教一番!
“你呀,这段时间不必总跟着你们娘子往两仪殿跑,倒是留在百福殿,好好盯着贺兰夫人,如果有什么不妥,就来跟咱家说……”
小顺子闻言,不禁冷了脸上,“怎么?贺兰夫人难道要对五郎不利?”
王内侍摇摇头,道:“那她倒是不敢。只是咱家见过哪位夫人一回,怕是个不安于室的……”
王内侍也算是阅女无数了,对于女人们眼中深藏的欲*望,他轻而易举就能看出来。
武顺也许掩饰得非常好,连自己的母亲、妹妹甚至她自己都骗了过去,可王内侍一眼就看出了她的不甘!
王内侍与吴诩好歹同僚一场,再加上圣人那毫不掩饰的心思,他自然是乐意帮吴诩一把的……
再说,武顺的姿色也许不错,可比起武昭仪来,简直是萤光皓月之别,圣人连皇后那样的美人都不放在眼里,何况是她这个半老徐娘?!
王内侍觉得,应该把某些人的异想天开掐死在萌芽状态,这样才有利于后宫的和谐=。=
只是,王内侍的干预行动还是晚了一步,后宫的平静很快就因为一件小事被打破了,牵连进来的人正是武昭仪的亲姐姐武顺。
这是后话。
却说吴诩跟着李小九陛下跑到太极宫最北边的驯马场看了那头进贡的大象之后,她脑中关于赚钱的注意就源源不断涌了出来,李治也正为国库缺钱发愁呢,听到她那些天方夜谭一般的主意,也十分有兴趣…………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兴起,竟不知不觉耗了一个下午。
李治看看天色,故作惊讶道:“这日头一长,朕竟然不觉得晏,这都快酉时了吧?”
跟在两人身后不远的王内侍忙上前 回道:“回圣人,已经酉时一刻了。”
吴诩闻言也吃了一惊,“已经这么晚了?!”
两个小屁孩在百福殿不会已经吵翻天了吧?
虽然有武妈妈和武大姐看护着,可两个小屁孩到了晚上非要寻找吴诩不可!
一开始是吴诩刻意为之的,就是为了防止李小九晚上来骚扰她。
现在两个娃是养成了习惯,就算晚上不跟吴诩睡,也非要吴诩给他们喂一次食才肯睡。
所以每次吴诩去两仪殿帮李小九干完活,就要心急火燎赶回去,死活都不肯去千秋殿留宿。
今天居然搞到这么晚,别说两个孩子要折腾,武妈妈和武大姐估计也要焦头烂额了!
“阿武你急什么,朕这就用辇车送你回去就是了…………”李小九陛下心里早就打好了主意,不由分说拉着吴诩往辇车停着的方向走。
随驾的宫人、内侍立刻做好了起驾准备。
吴诩本想说骑马回去的,可看李小九一副还想跟她长谈的样子,只好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
说起来,她差点忘了今天是来跟李小九谈谈办报纸的一些技术问题的,撰稿人、插画家都不用愁的,从文学馆里一抓一大把,就是这个大量印刷的问题要怎么解决?
这个时代的印刷技术相当落后,除了佛经的印刷是有模板的外,其他书籍几乎都是手抄版,而且这个时代的书籍珍贵得让人难以想象,许多世家还以家族藏书多少作为炫耀的资本呢……
吴诩不是没想过‘活字印刷’什么的,可她又不是专业的,光想想刻板用什么材料就是一团雾水。
还有就是新闻的来源问题,每个州县上报给中央的报政府告显然是不能满足需求的,是不是还要在各州府增加一个宣传部一样的机构,用以收集当地民情、异事,直达中央什么的,也需要好好构思一下……
而与要求各州上传简报的问题不同,报纸是从上而下大量下发的,目的是让各州府的有识之士了解到政府的动态,如果不解决印刷问题,就无法通过报纸传达李小九陛下个人招贤纳士的思想……
李小九一路听着吴诩的各种想法,有些心不在焉。
报纸这东西是不错,可是现在弄这东西还为时过早,毕竟整个帝国像马周这样才华横溢的寒门之士还是太少了,他倒是对吴诩说的基础教育比较感兴趣。
世家之所以能成为世家,就是因为他们垄断了大量的教学资源,以百人之力供养一人,焉能不成材?
同姓氏中只要有一人为官为宦,整个家族都能借其势,怎能不兴旺?!
一个世家只要每一百年培养出三五个能人,就能一直兴旺不衰了!
“阿武,你也别着急,这种事哪能一蹴而就的……”李治摸摸吴诩的背,道:“眼下最重要的倒是该给咱们的孩子取个名字了…………”
小五郎和小三娘两个娃眼看过了周岁了,看着也都是健健康康的,是该取个大名了。
吴诩果然被李治的话题引开了注意力。
啊嘞?
她都把两个娃‘五郎’‘三娘’的叫惯了,都忘了这茬了!
“那么,圣人打算给他们取个什么名字呢?”话说阿武本尊的大儿子叫啥来着?
李治就没见过吴诩这样粗心的阿娘,忍不住隔着帏纱在她脑门上弹了一记,道:“你就没想过给五郎他们取一个名字吗?”
“我……不记得了……”吴诩也不知是说她不记得历史上的小五郎叫啥名字,还是说她想都没想过给两个娃取名字……
“这个…皇子的名字还是圣人来取比较好吧~~~~~~”吴诩心虚地拉拉李小九的手,笑得一脸谄媚。
“你呀……”李治都不知该说吴诩什么好,只能宠溺地把人搂过来,凑到她耳边悄悄地说了一句话。
要让马儿跑,总得给马儿吃点草吧?
吴诩听完李治的悄悄话,脸‘唰’地一下红了个透,嗔道:“你想得倒美,我才不去呢!”
接着,李治又不知说了一句什么话,吴诩连脖子都红了,瞪着李小九陛下看了半天,最后像是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妥协道:“好吧……等会儿哄五郎他们睡了,我跟你去千秋殿…………”一副颇不甘心的样子。
李治闻言,十分满意地亲了吴诩一口,“君子一言驷马难追,阿武你可不许耍赖哦~~~~~~”
“你当我什么人= =”吴诩气得在李小九的胳膊上拧了一把,把后者拧得夸张地‘嗷嗷’直叫……
两人正在辇车上打闹得欢,忽听外面的王内侍通报道:“禀报圣人,贵妃娘子求见……”
李治还没来得及回应,吴诩已经忍不住白了他一眼。
她就知道横穿太极宫有风险= =
李小九陛下也不知道有多少个月没进后宫了,今天忽然出现,那些女人还不如蝇逐丑一样涌上来啊?
这萧贵妃恐怕只是先锋而已……
果然,吴诩脑中刚转过了这个念头,就听王内侍又通报道:“启禀圣人,皇后娘子驾到……”
得!这两位居然狭路相逢了!
还都把李小九陛下堵了个正着……
得罪哪边都够呛哟~~~~~
哥们儿,你惨了!
吴诩开始用同情的目光看向李小九陛下了……
谁知,李治也用同样的目光看向吴诩……
“爱妃,外面两( 〖武则天〗女皇之路 http://www.xlawen.org/kan/5171/ )
榻上的软靠和零散的衣裤都被一一收拾起来,沾满液体的垫子,甚至榻上的小几都要被撤换掉……
不过一顿饭功夫,大殿就焕然一新。
这时,李小九陛下正在水里搂着滑溜溜的吴诩大吃豆腐呢。
吴诩则还在迷迷糊糊地做春秋后宫梦,梦里的美貌妹子热情得不得了,搂着他的脖子,摸着他的胸肌,直叫他‘哥哥’呢~~~~~
脑子还没清醒过来的某人忍不住j□j连连,搂着李小九陛下的脖子直叫唤:“妹纸、妹纸……亲一个吧~~~~~~”说着就不由分说在李小九陛下脸上啃了一口……
李治被吴诩忽然而来的热情给弄懵了,等反应过来时,怀里的小人儿已经反客为主跨坐在他身上,乜斜着眼睛,十分困惑地抓住他的把柄……
“怎么妹纸你也有这玩意儿?”
说着,她还握着那半硬的东西又揉又捏,似乎在确定这玩意儿是不是肉做的= =
李治的脸都快抽了,他好不容才把小兄弟安抚下去,结果他的媚娘竟然给他来这一手,这不是要他的命吗?!
最后,欲求不满的小小九被人蹂躏得又一柱擎天了……
李小九陛下忍无可忍,磨着牙,阴测测道:“媚娘,我看你今后几天都不要想下床了!”
皇帝陛下的话自然是金口玉言,因此,这日之后的五、六天里,吴诩还真没能下过床……
吴诩都快羞死了!
那天晚上明明是要为了迎接武妈妈和武姐姐,而举行一次团圆宴会的,结果她竟然因为被李小九干昏了,没能出席晚宴……
太丢人了,有没有!
前面三天,吴诩都躺在床上不能动弹,后面三天,她纯粹是为了躲羞,怎么也不肯见武妈妈她们……
好在武妈妈也不是第一次进宫了,对宫里的规矩十分熟稔,倒也没出什么差错,还把小五郎和小三娘两个教养得很好……
此外,武妈妈还特地去后宫拜见了一下王皇后、萧贵妃、徐昭容等人,每个妃嫔那里都送上了别致的礼物。二十二娘那里,武妈妈更是不敢轻忽,特地送了两盒西域香料过去为她添妆……
除了各宫主子,杨氏对整个太极宫中有头有脸的尚宫、尚仪和内监都多有馈赠,甚至连一些小宫人、小内侍也得了不少好处。
短短几日之后,整个后宫的人没有不称赞杨氏的。
而武大姐则是很乖顺地留在百福殿照看两位小殿下,不敢多走一步路,不敢乱说一句话,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
如果吴诩能够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她家武大姐尽管是一副谨慎小心的模样,可她脸上的愁绪已经完全消失了,而像是找到了什么奋斗目标一样,整个人都精神了很多!
当然,吴诩暂时还没能从羞恼中走出来,一直称病呢。
而李小九陛下也很识趣地没敢再来百福殿招惹她,他正忙着给太子李忠提高各种待遇,比如请东宫讲师、属官,让礼部拟出工位,避讳太子名讳,修改一些部门的名称等等……
只是,每一天入夜前,李小九陛下就会派一个伶俐可爱的小宫人给百福殿带点东西,或是一食盒点心,或是一枝鲜花,或是一首情诗什么的……
吴诩每次收到东西,心里只觉得怪怪的,她没想到李小九忽然变得这么浪漫,也不知道在打什么鬼主意= =
杨氏原本见李小九陛下久不来百福殿,还有些着急,后来看两仪殿的人天天往百福殿跑,她整颗心就放回了肚子里。
武大姐则是一脸羡慕,对杨氏道:“华娘真是好福气,能得到圣人这般宠爱……”
杨氏闻言,却暗暗叹了一口气,对武顺道:“华娘有今日也不知吃了多少苦头……你看着后宫里的那些女人,有哪个是好相与的?”
“华娘如今又皇子傍身,还怕她们作甚?”武顺却不以为然,“再说,圣人对华娘那么……”说道这里,武顺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脸上一红。
“想来,华娘日后荣华富贵不可限量……”
杨氏闻言,只是看了她的大女儿一眼,欲言又止。
虽说吴诩有一儿一女傍身,可这个时代孩子的夭折率特别高,小五郎和小三娘道现在都还没取名字呢,不就是怕个万一么?
这话杨氏可不敢讲,而吴诩那货根本就是没想到。
等到吴诩终于做好了心理建设,宣布身体康复的时候,已经到了炎炎夏季。
这一年注定又是一个年景极差的年份。
李治根据安插在各州的巡察使上报,发现今年整个帝国有三分之二的地区发生了干旱。
而他刚刚才开始组织起来的政府简报上传的信息却显示,今年干旱的程度比往年更加糟糕!
李治的心里很不好受。
人祸他可以想办法镇压,可是天灾……
即使他自称天子,在这样大规模的灾害面前也无能为力……
224第 224 章
第十五章渔翁 15
“朕决定今年不迁宫避暑,继续避居千秋殿,以待旱情缓解……”李治在朝上表示了自己的心愿,“自即日起,朕及后宫诸人减膳三成,所得全部用于赈灾……”
此话一出,坐在文臣之首的长孙无忌忍不住皱起眉头,不过他什么话也没说。
坐在武将之首的李绩一向是扛顺风旗的,听到李小九陛下肯克己救灾,立马表示拥护。
群臣莫不称颂李小九陛下仁德。
到了七月,旱情仍然没有缓解,李小九陛下再次召开大朝,要求各级官员做好救灾工作,并亲自巡幸刑部等处,查看近年案件,随机审问关押的囚犯,确定没有冤狱发生。同时,李小九陛下再一次派遣特使前往各州府查看刑狱,以防冤狱发生。
此外,李治还特地明诏文武百官极言其当政的得失,可是百官却面面相觑,无所指摘。
后宫中,因为大旱的事,各宫嫔妃也都愁眉不展。
李小九陛下避居千秋殿了,这就意味着圣人逛后宫的时间已经减少到了零。
没有了皇帝陛下可争,她们还搞个毛啊!
而王皇后原本想借着给小五郎和小三娘大肆庆贺周岁的机会,好好亲近一下圣人的,结果因为大旱也被迫取消了计划。
于是,宫中许多嫉妒吴诩的人都开始暗暗幸灾乐祸了……
萧贵妃从吴诩生下小五郎的第一天起,就把她看作眼中钉,这下更是暗中散布谣言,说小五郎生来不详,初生就克死自己的姑姑高阳公主等人,现在满周岁又招来大旱天灾……
吴诩听到这样的谣言,只是一笑了之,反而是武妈妈和武大姐愤愤不平,非要吴诩去找李治诉诉委屈。
吴诩只能劝她们道:“圣人现在已经够烦恼,我如何能再拿这些小事去吵他呢?”她想着李小九这几天为了大旱的时瘦了不少,原先还有点嫩肉的小白脸都瘦出颧骨来了,也不由心疼……
后宫那些女人除了争风吃醋有些手段,其他方面一无是处。只要不伤到她的两个孩子,吴诩也懒得跟她们计较。
“阿娘和阿姐都不要气了,那些话不都只是在后宫里传了两天都没了吗?何必为这种无稽之谈气坏了身子?”
吴诩一边说着,一边捏着睡得像只小猪一样的小五郎的胖脸蛋,惹得那小屁孩皱眉直扭头,还像赶苍蝇一样挥动着胖手……
小三娘则一直坐在吴诩旁边,看她娘一直骚扰她那个嗜睡的哥哥,都不看她,不由很不满。
“阿娘,抱~~~~~~”肉脸蛋小妹子伸出胖乎乎的手,渴望地看着吴诩。
吴诩看看小三妞儿圆滚滚的身躯,忍不住一缩。
“三娘,让小顺子抱你,好不好?”她可抱不动这小胖妞= =
小三妞儿闻言,小嘴撅都快能挂油瓶了,悲愤地控诉道:“阿娘坏!不肯抱三娘,不喜欢三娘……坏人!”
杨氏一看小外孙女泪眼汪汪的,顿时心疼不已,忙上前抱起三妞儿,哄道:“贵主儿不哭,外婆抱你,好不好?”
小胖妞儿趴在杨氏的肩头,把小屁股对着吴诩。
在场的几个人都忍俊不禁。
杨氏又哄她道:“乖乖贵主儿,你阿娘不是不肯抱你,你阿娘这几日生病了,没力气抱你……不是不喜欢你哟~~~~~~”
小三妞儿一听吴诩病了,立刻扭过头,皱起小小的眉头,疑问地盯着吴诩:“阿娘,生病了?”
吴诩闻言,尴尬地摸摸鼻子,含糊地应道:“是啊……”
小三妞儿忽然露出一副惨不忍睹的表情,“喝药………苦!!!”
好吧,这小妞儿对上次她自己生病的时候喝过的中药记忆非常深刻!
吴诩忍不住哈哈哈大笑:“阿娘才不怕苦呢~~~~~”
小三妞儿立刻用敬畏的眼神看向吴诩。
这时,武顺抱着小五郎走了过来,笑道:“我们三娘真聪明,这么小年纪就会说这么多话了~~~”
吴诩闻言一笑,道:“还是要多亏了阿娘和阿姐你们细心照顾……”这几日她经常要去两仪殿帮李小九加班,而周尚仪年纪渐渐大了,精力已经没有往常那样好了,又要帮助她处理百福殿的宫务,实在是没法再分*身照顾两位小殿下……
吴诩想着,过了今年就跟李小九提一下,为周尚仪好好安排一下退休后的生活……
所以,这段时间,两个小屁孩都是杨氏和武大姐在照顾。
杨氏照顾小女孩儿很有一套,不但把小三娘养得白白胖胖,还教会了她不少短语。
至于小五郎,应该怎么说呢,不愧是‘沉睡的小五郎’,每天除了吃就是睡,好养活得很。
武大姐最喜欢抱着他,每次等他醒了就教他说话,可是小五郎总是无视他的这个大姨,看到吴诩就像小狗看到了骨头一样,两眼放光,死活都要扑到她怀里来= =
尽管如此,武大姐还是孜孜不倦地想要教小五郎学说话,可是那个小屁孩到现在还只会叫‘阿娘’‘阿爹’而已……
吴诩一度表示十分担忧,生怕小五郎是不是发育迟缓不会说话什么的,可是看那个小屁孩每次喝奶的时候总摆出一副深沉淡定的模样,吴诩又开始怀疑这货不会是穿的吧= =
“我们五郎这是贵人语迟,华娘你不必担心……”杨氏一看吴诩又盯着小五郎发呆了,忙安慰她道:“阿娘在这宫里常听底下的人说贵妃家的四郎如何如何聪颖,如今看来,倒未必是件好事,太子……毕竟只有一个啊!”
“咱们五郎只要平平安安的就好……”
杨氏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吴诩都要刮目相看。
如今这宫里的女人没有哪个不肖想生儿子做王太后的?
而像萧氏那样,明目张胆跟王皇后过不去的宠妃虽然不多,可谁知道有没有哪个嫔妃也是胸怀大志,想要扳倒出身低微的太子,让自己的儿子上位的?
吴诩现在的地位可以说是除了王皇后和萧贵妃以外的第一人,依照李小九陛下对她的宠幸,她的儿子要是想去争一把,也不是不可能。
杨氏却没有目光短浅地盯着太子之位。
这个太子之位明显是王皇后和萧贵妃拼命厮杀所求的,如果吴诩再插一脚,对吴诩也好,对五郎也好,都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
吴诩多少是知道一点历史进程的,所以她可以对这个位置表现得不在意,可是杨氏能够这么犀利地分析清楚局势,懂得避开锋芒,就很不容易了……
“阿娘说的是,我只要五郎和三娘平平安安就满足了……”吴诩捏捏小三妞儿的胖脸蛋,惹得后者又开始撅嘴了……
正在这时,酣睡中的小五郎居然醒了。
小屁孩儿眨了眨眼,看到了吴诩,就开始蹬着胖腿儿‘咿咿呀呀’向吴诩招手……
武大姐有些抱不住小五郎了,只得把人交给吴诩。
“我们五郎就是喜欢妹妹你啊,亏得阿姐我天天抱着他,一醒来还是只找你……”武顺忍不住满腹酸涩,斜着眼抱怨吴诩道。
吴诩无奈地接过小胖娃,对武顺道:“我倒盼着他少往我身上扑腾,你看着娃重的= =”
武顺闻言,不由笑道:“你呀,总是胡说,都是当了阿娘的人了……”
“对圣人,你可不能这样……”
吴诩闻言,不由大奇,问道:“我待圣人怎么了?”
武顺淡淡一笑,道:“阿姐听说华娘你跟圣人早年相识,能够重回宫中,也是因为圣人念着过去的情分……”
“现在,你年轻美貌自然是不必担心,日后……”说道这里武顺略顿了一顿,接着道:“圣人乃是天下之主,你侍奉他的时候可不能太过任性,女人呐,总是要柔顺些,才得男人喜欢……”
吴诩没想到武大姐不但把话题扯到李小九身上,还有跟她传授经验的倾向,不由大囧,忙道:“阿姐不必担心这个,圣人的心肠最是柔软,又重情义,即使我日后年老色衰,他也不会慢待我的,至于我与圣人的相处之道……这个,我可真没法改了╮(╯_╰)╭”要她给李小九生儿育女已经够憋屈了,还想要百依百顺?
门儿都没有!
吴诩不愿跟武顺讨论这种女人话题,而杨氏显然也看出了她的不耐烦,忙岔开话题道:“我看小三娘也困了,让吴妈妈带她下去睡会儿吧……”
吴诩闻言,下意识低头看看自己怀里的小五郎,果然这个小货已经睡得口水横流了……
王妈妈忙从吴诩手上把小五郎接过来,跟吴妈妈一起告退。
吴诩想着她给李小九的一个关于办报纸的设想还有点问题还没解决,就对杨氏和武顺道:“阿娘、阿姐,我出去一趟,你们不如也小睡一会儿吧……”
杨氏倒是心疼吴诩,嗔道:“这大热天的,你总是往外跑,可别热坏了身子……”
武顺却是十分疑惑,“华娘你这些天总是跑进跑出的,到底在干什么?”
吴诩当然不好说她在帮李小九陛下处理政事,只是含糊道:“一些要紧事……”说完,她就让小顺子等人去备辇车。
杨氏就不再问什么,亲自为吴诩带上帏帽,然后送她出门。
225第 225 章
第十五章渔翁16
吴诩到两仪殿的时候,李治早已得到消息,竟然亲自迎了出来。
“媚娘,你来得正好,我正要带你去看一件稀罕的东西呢!”李小九难得露出一副孩子一般的兴奋表情。
这大概是吴诩这两个月来第一次看到李治的笑容,不知怎么的,她竟有一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每一个男人心中大概都藏着一个君临天下的梦吧?
可是真正坐在了那张龙椅上,你才会觉得当个孤家寡人并不是一件有趣的事!
人毕竟是群居动物,有各种情感纠葛,父母亲情、夫妻恩情、子女天伦……
如果抛开了这些温情,人跟行尸走肉又有什么区别?
李小九这娃算是比较幸福的,因为是幼子,一出生就很受长孙皇后喜欢,长大一点虽然没了娘,却被老爹护在羽翼之下,从来没受过一点苦。后来居然一帆风顺pk掉了两个势力强大的亲哥哥成了太子,被老爹手把手教着怎么做储君……
一直到李二陛下过世之前,这娃都没遇到过什么挫折。
可是,当他真正成为天下之主的时候,苦难才刚刚开始……
即位四年,没有哪一年是平平安安风调雨顺的,不是地震就是大旱,要么就是蝗灾、洪涝……
反正是什么秒杀百姓最快,就来什么!
吴诩真心觉得老天爷是看李小九不爽吧?
这次大旱,不但让天下百姓都遭了秧,连李小九这个皇帝陛下也不得安生,科学的,迷信的手段全用上了,还是不见成效……
李治以吴诩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消瘦了下来,原本还略显稚嫩的五官也变得立体起来,竟然隐隐有些男人味……
吴诩不得不感叹挫折才是令男孩迅速成长为男人的灵丹妙药!
可是,这样的成长方式,只会让吴诩感到心痛。却已经要肩负起天下苍生的温饱问题了……
算起来,李小九如今的年纪要是放在现代,也不过是个刚出大学校门的实习生罢了,
她自认没有李小九那么能扛!
这些时日,吴诩天天都会到两仪殿陪李治处理政务,非常清楚如今的大唐帝国到底面临着什么!
李二陛下的贞观之治,听起来是很不错,可刨开这盛世的光鲜表皮,露出来的却是腐朽无比的内在……
李世民晚年三次征讨高丽都无功而返,劳民伤财不说,还给李小九留下了个烂摊子。
国库空虚,吏治腐败,贫富差距加剧……
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达官贵族却奢靡无度。
让吴诩常常想起后世杜甫的一句诗词: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前段时间,高阳公主谋逆一案判决之后,长孙无忌将从高阳公主府上抄出来的部分财物分成几垛放到了两仪殿上来给李治看。
李治一看,差点气死过去。
整整五座小山一样高的金银财宝呐!
这些东西折算成银钱可比李小九陛下私库里的银子还要多,这还只是房遗爱那个死胖子的个人钱财而已,如果再加上高阳公主的财物,那不是连两仪殿都要堆不下了?!
虽说李小九陛下是这个封建社会的最大地主头子,可他并不见得就喜欢把农民们都砸骨吸髓式的剥削,他对他爹的一句话一直记忆深刻,就是“民能载舟,亦能覆舟”!
李治自认登基以来一直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前两年还因为要镇压叛乱,节衣缩食,削减用度以充军饷……
谁知他的这些姐妹兄弟竟是过着这样奢华的生活?!
也正是那次收到刺激之后,李小九对他舅舅冷酷无情地打击异己都没有异议了。
但是,抄家得到的那些金银对空虚的国库来说根本是杯水车薪。
由于贞观年间,国中甚少有战事,长安城外廊的城墙已经年久失修,有好几段已经开始出现崩塌的现象,工部尚书对此表示十分忧虑。
李治本来打算今年六月之后就征集民夫修补城墙的,结果却发现国库的钱又没了!
连年免除各州赋税,再加上边疆的两场战事,李治不但把自己的私库掏干净了,连刚刚抄家得来的一大笔钱财也都拨出去了……
而偏偏七月之后又逢大旱——赈灾是需要钱的!
一句话,李小九陛下现在很缺钱!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吴诩也不禁想起自己当年实习的时候那段苦日子,连吃饭的钱都没有,只好天天啃白面馒头,灌凉水……
李小九这个皇帝虽然还不到这个地步,可也憋屈得慌。
整天愁眉苦脸的,吴诩看得也难受,所以今天他这样高兴,吴诩也觉得奇怪。
“圣人这是要给我看什么啊,这么是神神秘秘的?”吴诩问了李治几回,李治就是不肯告诉她,倒叫她越发好奇了。
想想最近除了大旱这件大事,好像也就林邑国王遣使来朝这么一件事。
“莫非是林邑国进献了什么奇珍异宝不成?”想想那些穷乡僻壤来的小国使者还能送点什么好东西不成?
“媚娘你倒是猜对了一半……”李治笑眯眯地看着吴诩一脸困惑的样子,然后拉着她上了辇车。
“去驯马场。”
驯马场在太极宫的最北边,是当初李二陛下建来豢养他那些宝马的地方,后来玉华宫建成,那些宝驹都被迁到了凤凰谷。
李治登基后,玉华宫被废,先帝留下来的那些宝马良驹也都封赏给了宗室贵胄和有功的将士。而太极宫的驯马场和马球场这一大片地方也都荒芜了。
今儿李治忽然要带吴诩去驯马场,吴诩立刻就猜到李小九要给她看的东西十有八*九是一种稀罕的动物……
等吴诩真的见到了实物,她不禁张大了嘴,怎么也合不拢!
卧槽!
大象啊!!
“这是林邑国的镇国之宝,叫做‘象’。朕以前在书上看到过记载,说是三国时有人进供给魏武帝一头象,结果文武百官竟然没有一个人能想出办法称出它的重量的……”李治看吴诩一副惊诧的样子,忍不住想捉弄一下她。
“不知阿武有没有什么锦囊妙计能称出这头象的重量呢?”
吴诩鄙视地看了李治一眼,道:“妾身曾经听过一个故事,叫‘曹冲称象’……”后面的话就不言而喻了。
李治闻言忍不住哈哈一笑,丝毫没有被戳穿恶作剧后的尴尬。
吴诩当然也不好真跟李小九计较什么。她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大象,只觉得像是一面巨大的墙伫立在眼前,给人的视觉冲击简直无法形容……
以前在电视看到的大象那就是浮云……
吴诩围着那头大象走了一圈,走得脚都发酸了,不由暗暗嘀咕道。
“这玩意儿每天得吃多少东西啊= =”
李治听到她这话,脸上露出一抹苦笑,道:“我以前总认为先帝的那些马匹费粮草,现在看来,这一头象就顶得上先帝数百匹马了……”
吴诩闻言,脸上也露出苦恼万分的神色来。
如果让外人知道堂堂大唐天子,竟然连头大象都要养不起了,会不会笑掉大牙呢?
“这东西又不能吃又不能卖,除了观赏还能干什么呢?”吴诩围着那头大象又转了一个大圈,喃喃自语道:“就算请宗室皇亲来看,也不能收钱呐……”
要是能建个动物园就好了,还能收收门票啥的……
想到这里,吴诩忽然记起很多年前她带着李明达和李治还有文成公主她们一起逛夜市的事来,她记得长安西市是有不少外国人在做买卖的,如果把这头大象拿出去展览,说不定能赚不少钱呢!
住在长安城的可都是有钱人呐!
吴诩于是把这想法告诉了李治。
“媚娘你……这是想与民同乐?”李治听完后,一脸怪异神色。
“你要这么说也没错……”吴诩想了想,笑道:“这种稀罕东西,自然也要让长安的百姓见识一下啦~~~~~~”
当然,参观的民众都要收门票的,每人收个几百文的,一两个月下来估计就能把赈灾的银子赚回来了,还能解决大象的生计问题=。=
吴诩开始大出馊主意,而李治居然听得津津有味。
“好,就这么办!”李小九陛下最后拍板道。
“不过这事可不能以朕的名义……”李小九到底还是想起了他老李家的脸面问题。
吴诩却早有了主意。
“这有什么难办的,九郎你可以找几个心腹扮成林邑国的商人,让他们去西市去展览……”
李治一听这个主意,顿时一拍大腿,喜笑颜开,“还是阿武你有法子~~~~”
“这有什么~~~~”吴诩又想到了一个点子来:“圣人可以让有司悄悄做些象形的玩偶、面具、首饰什么的,也一起摆到西市去卖,保证赚钱!”
吴诩之所以会想出这个这点子,主要还是跟当初奥运吉祥物风靡全球有点关系。
长安这边逛夜市不是流行戴昆仑奴面具吗?
再多一种大象面具也不为过吧=。=
小两口为了捞钱又嘀嘀咕咕想了n多法子,不知不觉就耗了一整个下午……
随侍的王内侍见状,忍不住会心一笑。
然后,王内侍对小顺子使了个眼色,准备私下问问他那个傻徒弟百福殿最近的情况——他可是隐隐听说武昭仪的姐姐似乎是个不怎么安分的妇人……
226第 226 章
第十五章渔翁17
小顺子对王内侍的询问有些莫名其妙。
“武夫人人不错,待昭仪十分疼爱,照顾两位殿下也十分尽心……”
王内侍忍不住一皱眉,“咱家问你的是贺兰夫人!”
“贺兰夫人?”小顺子也忍不住皱眉,想了半晌才道:“贺兰夫人整日闷声不响的,只有昭仪回宫的时候才露个面,这小的还真看不明白她是怎么想的………”
“不过,贺兰夫人也十分关心咱们昭仪,时常询问昭仪伴驾的事,还让咱们昭仪待圣人柔顺些呢!”
王内侍闻言忍不住嗤笑一声:“昭仪娘子若是肯改了性子,只怕离失宠也不远了……”
“师父说的是啊……”小顺子忙拍马屁道:“小的跟了圣人这么多年,也只能稍稍揣摩一下圣人的心思。师父才是最厉害的,伺候先帝是没话说,现在侍候圣人也是无人能比啊!”
王内侍被小顺子一顿奉承,脸上露出淡淡的得意神色,口上却谦虚道:“你这小兔崽子,说这么多都没用,师父只有一句话教你,眼睛擦亮了,看准了主子,就要死心塌地跟着主子,决不能三心二意,明白吗?”
小顺子忙点点头,道:“师父是说,让小的对主子忠心不二……”
“笨蛋!”王内侍在小顺子的脑门上拍了一记,道:“咱家是让你擦亮眼睛,看对主子!”
“那……我们娘子……”小顺子摸着脑门,有些不知所措。
王内侍又在小顺子脑瓜上拍了一记,道:“你这个小兔崽子狗屎运忒好了,先前跟了圣人,如今跟了武娘子……只要好好做事,日后有你的好处呢……”
“多谢师父提点!”小顺子摸摸被拍的地方,似有所悟。
王内侍看小顺子那呆样,忍不住暗暗叹了口气。如果不出意外,眼前这个好运的小子就是他的接班人了,他退休后的日子,可都要靠这个小子了,不能不好好调*教一番!
“你呀,这段时间不必总跟着你们娘子往两仪殿跑,倒是留在百福殿,好好盯着贺兰夫人,如果有什么不妥,就来跟咱家说……”
小顺子闻言,不禁冷了脸上,“怎么?贺兰夫人难道要对五郎不利?”
王内侍摇摇头,道:“那她倒是不敢。只是咱家见过哪位夫人一回,怕是个不安于室的……”
王内侍也算是阅女无数了,对于女人们眼中深藏的欲*望,他轻而易举就能看出来。
武顺也许掩饰得非常好,连自己的母亲、妹妹甚至她自己都骗了过去,可王内侍一眼就看出了她的不甘!
王内侍与吴诩好歹同僚一场,再加上圣人那毫不掩饰的心思,他自然是乐意帮吴诩一把的……
再说,武顺的姿色也许不错,可比起武昭仪来,简直是萤光皓月之别,圣人连皇后那样的美人都不放在眼里,何况是她这个半老徐娘?!
王内侍觉得,应该把某些人的异想天开掐死在萌芽状态,这样才有利于后宫的和谐=。=
只是,王内侍的干预行动还是晚了一步,后宫的平静很快就因为一件小事被打破了,牵连进来的人正是武昭仪的亲姐姐武顺。
这是后话。
却说吴诩跟着李小九陛下跑到太极宫最北边的驯马场看了那头进贡的大象之后,她脑中关于赚钱的注意就源源不断涌了出来,李治也正为国库缺钱发愁呢,听到她那些天方夜谭一般的主意,也十分有兴趣…………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兴起,竟不知不觉耗了一个下午。
李治看看天色,故作惊讶道:“这日头一长,朕竟然不觉得晏,这都快酉时了吧?”
跟在两人身后不远的王内侍忙上前 回道:“回圣人,已经酉时一刻了。”
吴诩闻言也吃了一惊,“已经这么晚了?!”
两个小屁孩在百福殿不会已经吵翻天了吧?
虽然有武妈妈和武大姐看护着,可两个小屁孩到了晚上非要寻找吴诩不可!
一开始是吴诩刻意为之的,就是为了防止李小九晚上来骚扰她。
现在两个娃是养成了习惯,就算晚上不跟吴诩睡,也非要吴诩给他们喂一次食才肯睡。
所以每次吴诩去两仪殿帮李小九干完活,就要心急火燎赶回去,死活都不肯去千秋殿留宿。
今天居然搞到这么晚,别说两个孩子要折腾,武妈妈和武大姐估计也要焦头烂额了!
“阿武你急什么,朕这就用辇车送你回去就是了…………”李小九陛下心里早就打好了主意,不由分说拉着吴诩往辇车停着的方向走。
随驾的宫人、内侍立刻做好了起驾准备。
吴诩本想说骑马回去的,可看李小九一副还想跟她长谈的样子,只好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
说起来,她差点忘了今天是来跟李小九谈谈办报纸的一些技术问题的,撰稿人、插画家都不用愁的,从文学馆里一抓一大把,就是这个大量印刷的问题要怎么解决?
这个时代的印刷技术相当落后,除了佛经的印刷是有模板的外,其他书籍几乎都是手抄版,而且这个时代的书籍珍贵得让人难以想象,许多世家还以家族藏书多少作为炫耀的资本呢……
吴诩不是没想过‘活字印刷’什么的,可她又不是专业的,光想想刻板用什么材料就是一团雾水。
还有就是新闻的来源问题,每个州县上报给中央的报政府告显然是不能满足需求的,是不是还要在各州府增加一个宣传部一样的机构,用以收集当地民情、异事,直达中央什么的,也需要好好构思一下……
而与要求各州上传简报的问题不同,报纸是从上而下大量下发的,目的是让各州府的有识之士了解到政府的动态,如果不解决印刷问题,就无法通过报纸传达李小九陛下个人招贤纳士的思想……
李小九一路听着吴诩的各种想法,有些心不在焉。
报纸这东西是不错,可是现在弄这东西还为时过早,毕竟整个帝国像马周这样才华横溢的寒门之士还是太少了,他倒是对吴诩说的基础教育比较感兴趣。
世家之所以能成为世家,就是因为他们垄断了大量的教学资源,以百人之力供养一人,焉能不成材?
同姓氏中只要有一人为官为宦,整个家族都能借其势,怎能不兴旺?!
一个世家只要每一百年培养出三五个能人,就能一直兴旺不衰了!
“阿武,你也别着急,这种事哪能一蹴而就的……”李治摸摸吴诩的背,道:“眼下最重要的倒是该给咱们的孩子取个名字了…………”
小五郎和小三娘两个娃眼看过了周岁了,看着也都是健健康康的,是该取个大名了。
吴诩果然被李治的话题引开了注意力。
啊嘞?
她都把两个娃‘五郎’‘三娘’的叫惯了,都忘了这茬了!
“那么,圣人打算给他们取个什么名字呢?”话说阿武本尊的大儿子叫啥来着?
李治就没见过吴诩这样粗心的阿娘,忍不住隔着帏纱在她脑门上弹了一记,道:“你就没想过给五郎他们取一个名字吗?”
“我……不记得了……”吴诩也不知是说她不记得历史上的小五郎叫啥名字,还是说她想都没想过给两个娃取名字……
“这个…皇子的名字还是圣人来取比较好吧~~~~~~”吴诩心虚地拉拉李小九的手,笑得一脸谄媚。
“你呀……”李治都不知该说吴诩什么好,只能宠溺地把人搂过来,凑到她耳边悄悄地说了一句话。
要让马儿跑,总得给马儿吃点草吧?
吴诩听完李治的悄悄话,脸‘唰’地一下红了个透,嗔道:“你想得倒美,我才不去呢!”
接着,李治又不知说了一句什么话,吴诩连脖子都红了,瞪着李小九陛下看了半天,最后像是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妥协道:“好吧……等会儿哄五郎他们睡了,我跟你去千秋殿…………”一副颇不甘心的样子。
李治闻言,十分满意地亲了吴诩一口,“君子一言驷马难追,阿武你可不许耍赖哦~~~~~~”
“你当我什么人= =”吴诩气得在李小九的胳膊上拧了一把,把后者拧得夸张地‘嗷嗷’直叫……
两人正在辇车上打闹得欢,忽听外面的王内侍通报道:“禀报圣人,贵妃娘子求见……”
李治还没来得及回应,吴诩已经忍不住白了他一眼。
她就知道横穿太极宫有风险= =
李小九陛下也不知道有多少个月没进后宫了,今天忽然出现,那些女人还不如蝇逐丑一样涌上来啊?
这萧贵妃恐怕只是先锋而已……
果然,吴诩脑中刚转过了这个念头,就听王内侍又通报道:“启禀圣人,皇后娘子驾到……”
得!这两位居然狭路相逢了!
还都把李小九陛下堵了个正着……
得罪哪边都够呛哟~~~~~
哥们儿,你惨了!
吴诩开始用同情的目光看向李小九陛下了……
谁知,李治也用同样的目光看向吴诩……
“爱妃,外面两( 〖武则天〗女皇之路 http://www.xlawen.org/kan/5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