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武则天〗女皇之路 > 〖武则天〗女皇之路 第 97 部分阅读

第 97 部分阅读

    毒事件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以前是憨痴憨睡,谁逗他都乐呵呵的,一点也不怕生,就是被他妹子小三娘欺负了,他也不生气,整一个憨厚小胖包子。

    自从解完毒醒来以后,小胖包子不胖了,小圆脸都瘦出了尖,而且整个人都怏怏的没啥神采。

    此外,王妈妈她们这些|乳|母保姆算是彻底失业了,因为现在的小五郎变得特别怕生,除了吴诩和杨氏,谁也不给抱,连李小九陛下都挨了这货的小巴掌呢!

    起初几天,小五郎连奶也不肯吃,只肯吃粟米糊糊,王妈妈等人一给他喝奶,他就哭。吴诩和杨氏急得没办法,就试探着喂他吃让御膳房做得小小的白面馍馍,结果这货吃得十分香甜。

    于是,两个奶娘被吴诩赏了大笔金帛,打发回家养老了。

    经过两个月左右的细粮糕点+水果蔬菜糊糊+牛奶羊奶喂养,小五郎总算又开始有变回白胖小包子的趋势了。

    吴诩和杨氏心里才松了一口气。

    只是,李小九陛下还是觉得非常不舒服。

    因为,大郎(指李弘)自从中毒苏醒以后,就特别黏吴诩,每当吃饭睡觉就哭着喊着要‘阿娘’,每每引得吴诩心疼不已,而通常此时满心期待被投喂的李小九陛下就会被小吴同学无情地无视了……

    李小九陛下心里郁闷,偏还不能宣之于口,谁让那个小屁孩十分识时务呢,他跟媚娘在商议军国大事的时候,这货从来不会来打搅,只有当两人都有闲暇,准备干点夫妻之间私密事的时候,这娃就开始作怪了!

    而吴诩每每到了这种时候自然是比较关注小弘儿的情况,把李小九陛下好不容易营造出来的旖旎气氛给无视到底了……

    这娃果断是跟他犯冲的吧?

    果然还是女儿比较好,可是……

    李小九陛下一想到他家可爱的小三娘,就不由叹了一口气,心里想着当时孙老爷子带着小三娘离开长安时跟他说的那句话:‘这孩子与皇室无缘,圣人和娘子就当没有养过这个女儿吧……’

    老爷子也没有把握说一定能救回小三娘的性命,李治觉得与其让阿武抱着飘渺无着的希望,倒不如一开始就让她以为小三娘已经死了,不再患得患失……

    而现在……

    他是不是该祈望阿武这一胎给他生个女儿呢?

    李小九陛下暗暗祷告,不想小吴同学肚子里那个娃感应到他爹一心想要个女儿,就不高兴了,也不等爹妈回到长安,半路上就哭着喊着要出来了!

    吴诩也不是第一次生孩子了,先前两个娃虽然生的惊心动魄,但以小吴同学这种‘好了伤疤忘了疼’的性子,还真没放在心上。

    可这次生育,差点让吴诩有了终身阴影!

    他喵的又是早产就不说了,这娃的脑袋咋就长这么大啊?!

    247第 247 章

    第十六章改元 17

    吴诩发作的时候,李小九陛下的车辇大队还在回长安的半道上呢。

    当时正是夕阳西下,漫天红霞的时分。

    吴诩歪在软靠上,看着对坐的杨氏和扒在车窗前的小弘儿,抿嘴直笑。

    “阿娘,晚霞……”

    李弘小朋友已经识得不少字了,前两天吴诩才教了他‘霞’字——坏心眼的母上大人吴小诩同学,还同时教了她儿子‘雲’‘雾’‘霭’‘霾’这几个云系家族的字,把李弘小郎君看得两眼直冒圈圈。

    好容易能分辨清楚了这些形似字了,今天又看到了在宫中难得一见的景色,小五郎略显兴奋!

    杨氏看了漫天的彩霞,也笑道:“这祥云果然绮丽得紧,看着跟条金龙似的~~~~”

    吴诩探头一看,果然见西边天际一排鱼鳞状的云彩,绵延成一条长链,靠近南方之处团簇为一个龙头形状,乍一看还真像是一条金龙呢!

    这玩意儿要是被神棍看到了,八成又要被宣传成了不起的神迹了!

    吴诩一撇嘴,想到许多帝王出身的记载里都有神马梦见龙/蛟/大蛇/传说中的神兽入他娘的肚子之类奇幻先兆,要是她今天生了个儿子,岂不是可以宣传说是‘见金龙入腹而生’?

    吴诩自己想想都乐死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杨氏和李弘小朋友莫名其妙地看着笑得不可自抑的吴诩。

    谁知乐极生悲,吴诩这一笑不要紧,她家二胖就急不可耐要出来了。

    “唉哟……我肚子有点疼得不对劲……”起初吴诩还以为是自己笑得肚子疼呢,后才觉得不对,好像整个肚子一直在往下沉,下处也觉得一股热流往外涌……

    杨氏一看情形不对,忙让阿韦去叫太医。

    这边的动静立刻惊动了一帘之隔的李小九陛下,他听到吴诩的呼痛声就已经丢开了则子,急匆匆走了过来。

    “夫人,这是怎么了?”

    杨氏也是一头汗,她一手揽着吴诩,一手还要抱着似乎有些吓着了的李弘小朋友。

    “圣人,华娘怕是要生了!”

    李治闻言,唬得脸色煞白,立刻回头对小顺子道:“即刻让禁军寻一处妥当的地方……”

    小顺子忙不迭地应了,然后飞快地下辇去传旨。

    保护圣驾的禁卫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精锐,受过各种应急训练,皇帝陛下的旨意一下,他们就立刻派人在附近村镇找了一家富户,作为圣驾暂歇之处。

    李治从杨氏那里接过吴诩,把她圈在怀里。

    “阿武,你觉得怎么样了?”

    吴诩疼得一头是汗,脸色都变了,那里还说得出话来。

    李治见状,心疼得要命,也就不再引她说话,只不住在她耳边道:“阿武,你忍耐一下,很快就好了……”

    辇车很快就驶进了一座不大的村落。

    一路上的百姓都被屏退了。

    禁军们征用了一所极大的院子,预备给武昭仪接生之用。

    到了宅院门口,李治也不用阿韦等人,用自己身上的貂毛斗篷把吴诩一裹,亲自抱着她就下了龙辇。

    李小九陛下的仪仗队都吓了一跳,急忙跟着他往宅院里跑……

    负责照顾吴诩的宫人、内侍之流又跟着仪仗队跑。

    一溜人进了这所据说是整个村子最大的宅院时,居然把偌大的院子塞得水泄不通。

    杨氏一路抱着小弘儿跟着众人,见一群人乱哄哄地围在院子了,心里不由一阵火起。

    “都该干什么都干什么去,不要围在院子里!让太医进来给娘子诊脉!”

    周尚仪这次照例是留在长安看家,所以吴诩身边就杨氏的地位最高了。

    众人闻言哪敢多废话,立刻退出了院子。

    不一会儿,小顺子就拉着一个老太医来了。

    这次随行的太医是陈太医,这老爷子也不是第一次给吴诩诊脉了,他可是儿妇科的一把好手。一听说武昭仪发作了,老爷子被小顺子拖着,火速赶了过来。

    杨氏忙引陈太医进了室内。

    “娘子确实是要生了,不过还要等上一两个时辰……”陈太医一搭吴诩的脉,就肯定道。

    一两个时辰说短不短,说长……还真不算长。

    杨氏一听完陈太医的话,就立刻出了房间,到了院子外面,让吴诩的那些宫人、内侍去烧开水备用。

    很快,预备着的两个收生妈妈也就位了。

    杨氏又让阿韦亲自去给吴诩煎催产药。

    听陈太医的意思,她家华娘这段时间都有些精力不济,杨氏是过来人,知道产妇如果体力不支,很容易造成难产,所以直接就先备上了催产药,到时候给吴诩灌下去,早点生出来早完事……

    又有负责保管珍贵药物的宫人取了一支老参来,被杨氏要求切片备用……

    产房外,杨氏忙得团团转。

    产房里,吴诩和李小九、李弘父子两个大眼瞪小眼,不知道该干什么。

    李治和李弘一人拉着吴诩一只手,两人很有默契地不住给吴诩擦汗。

    “阿娘是不是马上要给儿生个小弟弟了?”李弘有些敬畏地看着吴诩那硕大的肚子。

    吴诩正要开口,却被李小九陛下抢了话头:“阿娘给大郎生个小妹妹好不好?小妹妹更可爱~~~~~”

    吴诩:“…………”这种事难道是有我说了算得吗?

    李弘小朋友非常苦恼地想了想,道:“孤还是想要个小弟弟。”

    这熊孩子!怎么就爱跟你阿爹做对呢?!

    李小九陛下脸上一抽,正想跟儿子描述一下小妹妹的好处,却不想李弘小朋友又说了一句差点让他撞墙的话。

    “孤不是已经有小妹妹了吗?三娘一点也不可爱呀……她跟别人走了(被孙老头拐走了=。=),惹得阿娘伤心,所以孤还是要小弟弟吧……”李弘小朋友很认真道:“孤会看好小弟弟的,把好吃的东西都给他,不会让他再跟别人走了……”

    吴诩听到小弘儿这童言童语,差点笑出来,虽然听到小三娘的名字时她心里难免还会有点难过,可听弘儿说要用好吃的东西拴住小弟弟的话,实在是太逗了……

    “呵……弘儿今…今天说的话可要算数哦……”吴诩吃力地说完一句话,又开始皱眉不语。

    这时,杨氏已经安排完外面的事务,进了产房,开始赶人。

    “圣人和大郎先去偏厢歇息吧……”

    这农家大院也没多余的屋子,一间正房已经给了吴诩作产房,杨氏只好让人把边上一间屋子收拾出来,暂且给李小九陛下父子歇息用。

    李小九陛下和李弘小朋友只好依依不舍地放开吴诩的手,挪出了产房。

    不过,父子俩并没有到隔壁的厢房休息,儿子立在院子中,眼巴巴的看着产房前的门帘……

    陈太医照例也是待在产房外的,两个收生妈妈一前一后进了产房,就开始检查吴诩的产道情况。

    情形正如如陈太医所说那样,至少还要在等上一个时辰,孩子才能下来。

    杨氏从阿韦手上接过煎好的催产药送了进去。

    吴诩喝了汤药,大概过了一盏茶时间,就觉得肚子里开始剧烈的痛起来……

    她硬是忍着没有叫疼,也不知是不是怕吓着外面的李治父子俩。

    陈太医对于杨氏煎催产药的事也是十分赞同的,听到里面的收生妈妈开始叫武昭仪‘用力’,就让杨氏出来说说里面的情况……

    一般妇人生产,尤其是第二胎的时候,都会比头胎容易些,若是用了催产药,有些不到一个时辰就能把孩子生出来。

    可到了吴诩这里,情况就变得十分棘手了。

    原来,吴诩这一胎养得实在太好了,胎儿长得非常壮硕,即使有杨氏给吴诩灌了催产药,希望能快点把孩子生出来,可事与愿违,吴诩疼了大半宿,竟然毫无进展……

    两个收生妈妈都急坏了,胎儿在产道里待太久,不但孩子会出问题,母体也会损伤太过!

    最后,经验老道的收生妈妈不得不向李小九陛下请示,是不是用剪刀把吴诩的产道剪开一点,让胎儿的头先出来……

    李小九陛下闻言,脸上一点血色也没了,嘴唇抖了半天,愣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也知道自己并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只好看向同样一脸是汗的陈太医。

    “圣人,也只有这么办了……”再耽误下去,那很可能造成一尸两命的局面,到时候他们这些人可都得陪葬了!

    老爷子连汗都不敢擦,低声向李小九陛下解释起此法的可行性,直到李小九陛下紧皱的眉头略有松弛才把。

    李治听了陈太医对他的解释,认为不能在耽搁时间了,就对出来请示的收生妈妈一挥手,勉强道:“你去……一定要保住娘子的性命!”

    “谨遵命!”那个收生妈妈领命,急忙回身又进了产房。

    不一会儿,就听里面的吴诩闷哼一声,然后又有杨氏和两个收生妈妈的加油鼓劲之声。

    李治抱着已经熟睡在他怀里的李弘,心里暗暗乞求上苍保佑吴诩平安……

    也不知又过了多久,产房里终于传来一声微弱的婴儿啼哭声。

    这时,东方已经泛白,天际一大片祥云聚拢在一处,云彩如烟如霞,色泽金红发紫,像是一条盘在一起的巨龙。

    这奇异的自然现象,引得方圆百里的百姓都争相围观,有人预言,祥云之下必有圣人临世……

    248第 248 章

    第十六章改元 18

    孩子的哭声并不响亮,可是原本已经软软地熟睡在李小九怀里的李弘小朋友居然像是有所感悟似的,忽然惊醒了。

    他揉着眼睛,迷迷糊糊问李治道:“阿爹,是小弟弟出来了吗?”

    李小九陛下此时整个人都是僵硬的,他还不及回答儿子的问话,就见守在产房里面的一个宫人已经满面笑容地冲了出来,对李小九陛下父子恭喜道:“恭喜圣人!娘子生……生了一个又白又胖的皇子呢!”

    李小九陛下未能得偿所愿抱到闺女,却也十分高兴,不过他一开口还是先问吴诩的情况:“娘子情况怎么样?”

    听到这话,那宫人脸上的喜色收敛了一大半,轻道:“娘子的情形不大好……”出了很多血啊有木有?!

    看起来吓死个人!

    “什么?!”李治心头大急,世人都说女人生孩子就是把一只脚他进了鬼门关,稍有差池就回不来了……

    可如今孩子都出来了,阿武怎么……

    李治这时也顾不得什么‘血房不吉’的话了,三步并作两步就跑到产房门口要往里闯……

    守门的宫人哪敢放他进去,死活拦着。

    不想,宫人们只顾拦着李小九陛下,却被身材娇小的李弘给钻了空子。

    李弘小朋友从众人胳臂大腿之间‘嗖’的一下钻了进去,直奔吴诩的睡榻。

    产房里一股子血腥气,熏得人直欲作呕。

    李弘的步子渐渐慢下来,脸上露出难以忍受的神色,可是他还是坚持走到众人簇拥着的地方。

    杨氏原本正紧张地看着医女给吴诩缝合伤口呢,听到外间骚动,忙回头看过来,却发现一脸惨白的李弘小朋友。

    “矮油!我的小祖宗诶!你怎么跑进来了!”杨氏忙过去一把抱起李弘,捂了他的眼睛往外走。

    血腥场面,儿童不宜啊!

    外间李小九陛下被宫人们缠得没法子,只好息了闯进去的心思。

    正好见杨氏抱着儿子出来了,李小九陛下忙迎了上去。

    “夫人,阿武怎么样了?”

    “华娘出了不少血,性命倒是无碍了,就是伤了身子,日后再要生产,只怕……”杨氏也不瞒着李治,把吴诩的情况细细说了一遍。

    刚出生的二郎个头不小,竟跟当初大郎和三娘两个加起来差不多大,吴诩的骨架本来就偏小,生起来难免吃力。要不是后来及时剪了一刀,小二郎很有可能憋死在产道里!

    吴诩的身子还算比较强壮的,孩子生出来之后,她还坚持看了一眼小二胖,过了好一会儿才晕过去。

    她里面也没有大出血的现象,主要还是伤口撕裂有点严重,流了不少鲜血……

    这伤口没有个一年半载是好不了的,而且如果再次生产很可能又会撕裂,到时候要是不幸感染病菌,吴诩的性命就难保了。所以,杨氏才会说再要孩子会有些困难……

    说话间,两个宫人已经抱着洗刷干净、包裹好了小二胖出来了。

    “恭喜圣人,喜得小郎君~~~~~”

    李治原本对这个折腾得吴诩半死的小屁孩心有芥蒂的,结果一看这娃,倒是有了三分喜欢。

    因为这孩子生得跟大郎他们刚出生时的样子一点也不像,既不红也不皱,白胖得像个刚出锅的大白馒头……

    李弘小朋友也伸长了脖子来看弟弟。

    他见了二胖也喜欢得不行,口里直嚷嚷:“弟弟、弟弟……给孤抱!给孤抱!”

    这小豆丁自己都还站不稳呢,还想抱弟弟=。=

    李小九陛下和杨氏都有一种哭笑不得的感觉。

    武昭仪再产一子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长安。

    王皇后闻讯,一时难以克制心中怒火,狠狠地摔了一桌子的珠宝。

    “阿娘,那件事不能再拖了,你放手去做吧!”

    魏国夫人柳氏闻言,也没有他言,只道:“娘子放心,我已买通了百福殿的宫人,得了那贱婢的贴身衣物和发丝,若是再能得到她的一滴血就更好了!”

    “不用管这么多了,阿娘你赶紧做吧!”王皇后一脸怨毒,再没有当年清丽出尘的模样。“若等那贱婢跟着圣人回宫,本宫只怕就要退位让贤了!”

    说到这里,王皇后又想起那个明明已经答应跟她联手,却没有丝毫动作的萧贵妃来。

    “萧氏那个贱人,看样子是想坐山观虎斗了!”

    “阿娘觉得,她也许是觉得娘子许她的好处还不够……”魏国夫人柳氏略一思索,道:“她怕是忌惮娘子除了武昭仪之后就顺势对付她……”

    假道伐虢之计,王皇后确实想过的,以萧贵妃之智,不会猜不到,也难怪她不敢轻举妄动。

    “那本宫该如何是好?”如果说萧贵妃要想拿王皇后的小辫子,那根本是易如反掌。

    王皇后真的不希望在她全力对付武昭仪的时候,萧贵妃在她背后来一下!

    “既然萧氏心中疑虑,娘子不如送她一件大礼以消其疑……”魏国夫人略一沉吟,便计上心头。

    而与此同时,萧贵妃的延嘉殿里气氛也相当不好。

    吴诩再生一子的消息,当然也让萧贵妃满面愁云,不过如今她更担心的是她唯一的儿子四郎李素节。

    宫中的嫔妃再怎么受宠也不如生个好儿子做依靠——这条铁律同样适合正宫皇后。

    前段时间的中毒事件虽然最后没查出到底是谁下的黑手,萧贵妃却蓦然发现她儿子身边竟然被埋了钉子!

    这也就罢了,最让气愤的是,那个钉子居然还是皇后宫里出来的!

    这宫里谁不知道,王皇后素性严厉,视下人奴仆如草芥一样,动辄得咎。宫人内侍们没有不怕她的。

    为此,萧贵妃可是趁机收买了不少皇后宫中的人。

    谁知常年打雁,竟然被雀儿啄了眼!

    人不声不响已经把钉子插到了她心爱的儿子身边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

    萧贵妃一生气,就把李素节身边的人全换了,还循着那个死掉的宫人私下调查了起来,这一查不要要紧,竟然被她查到了真正下毒暗害武昭仪母子/女的人……

    吴诩生了二胖之后,因为失血过多昏迷了两天才醒。

    想来才知道,李小九为了让她安心养伤,干脆就把暂时征用的农家大院永久性地占有了=。=

    还让禁军火速回京城,让监作大匠带了帝国最精锐的工匠过来,把这座霸占来的院子以最快的速度改造成一座小型行宫……

    吴诩在榻上听杨氏用夸张的语气说了这件事后,脸上一直都是一个表情:

    (╯□╰)

    好吧,霸占民宅什么的,普通官员来做就是大罪,皇帝陛下来做么……

    不算什么、不算什么……

    不是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吗?

    话说,李小九陛下给人拆迁款没有啊?

    吴诩问道李小九陛下的时候,杨氏脸上出现一丝愤懑之色,道:“圣人昨夜收到政事堂相公们送来的加急则子,今天一早就先赶回宫里了……”

    吴诩以为杨氏是在气氛李小九撇下她顾自己走了,便道:“国事要紧,圣人在这里也帮不上忙……”

    杨氏神色复杂地看了吴诩一眼,欲言又止,最后转开话题,道:“大郎这几日都闹着要抱着二郎跟你睡,可把阿娘我折腾死了……”

    吴诩闻言忍不住笑道:“这哥儿俩感情倒好,别以后长大了打架!”

    杨氏跟吴诩聊了一会儿两个小屁孩的囧事,看吴诩神色有些疲乏,就退出来了。

    其实,李小九陛下回京除了是为了政事堂的那封加急奏报外,还有就是他暗中让崔内侍调查的事终于有结果了。

    “崔翁,你没弄错吧?怎么可能是她?”李小九陛下乍听崔内侍对他说到那个暗害吴诩的幕后凶手,几乎都想不起那人是谁来。

    崔内侍躬身回道:“圣人,老奴已经秘密拘押了杨美人,她已承认那只鸩鸟是她秘密豢养的……”说着,崔内侍把这段时间的调查结果双手呈给李治。

    李治翻来覆去看着手上的一页纸,上面详细记录着杨美人如何私下豢养毒鸟,如何企图用鸟毛对徐昭容下毒,结果她教唆的那个小宫人不知怎么回事,把本该给二十二娘的羽毛给了贺兰小娘子……

    “罢了……”李治丢开那页纸,揉了揉眉心,淡淡道:“既然你已经查清楚了,那就按宫规处置吧,念她生育皇子有功,就赐她一杯鸩酒,留个全尸吧……”

    “谨遵命。”崔内侍脸上依然没有半分波动,行礼完毕就要退下去执行任务。

    不想,李小九陛下又把他叫住了:“你处置完人,就立刻送尸体去化了,对外就说杨美人暴病身亡好了,不要引起皇后和贵妃的注意。”

    崔内侍听到李治这话,不由停下退出去的步子,迟疑道:“老奴不敢隐瞒圣人,只怕皇后和贵妃对此事已有所行动,皇后那里也许暂时还开始查探,贵妃那里应该已经查到杨美人了……”

    “该死!”李治闻言,狠狠地一拍小几,回头对崔内侍道:“你使人盯好她们,一旦皇后和魏国夫人动用那些东西,立刻把人拘了,一定要抓个人赃俱获!”

    “谨遵命!”这次,崔内侍脸上终于出现一丝敬畏之色。

    他老人家伺候了李二陛下大半辈子,什么事没见过,但像李小九陛下这么年轻就这样能屈能伸的圣人还真没见过。

    他想,这宫里宫外的人大概没有一个人会认为宽厚仁慈绵软的李小九陛下其实是个心狠手辣的果决之辈,与李二陛下相比完全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杨美人的忽然病逝这件事并没有引起后宫中几位身居高位的娘子的注意,毕竟杨氏一直不得李小九陛下宠爱,即使生了儿子也没能搬出掖庭宫,死了也就死了吧……

    王皇后为了昭显她这个皇后的贤良,向李小九陛下请求了对杨美人的追封,结果李小九陛下没有半点回应,王皇后也就不做理会了,草草安排了杨美人的丧仪。

    整个后宫没有几个人与杨美人交好的,她这一死就跟一片枯叶从树上落下一样,根本没什么人关注——大概真正伤心的只有她的儿子三皇子李上金而已了!

    眼看新年将至,宫中又发生了一件后妃死亡事件。

    这次死的却是太子的生母刘妃,死因竟是饮用鸩酒而亡的!

    朝野上下闻讯莫不震惊。

    太子李忠在东宫听闻噩耗,当即哭倒在地,几欲晕厥,见者无不恻然……

    249第 249 章

    第十六章改元19

    太子的身世宫里宫外的人没有不知道的,虽说他如今已认在皇后膝下,却与生母刘妃的感情十分深厚。

    儿子成了未来的圣人,与刘妃交好的人,谁不说她是苦尽甘来了,福泽绵厚?

    可是,刘妃却死了,还是自己饮毒酒身亡的,这样荒谬的事情,太子李忠又怎么肯接受呢?!

    不必他上书,东宫的属臣就向李小九陛下进言,要求严查刘妃死亡一案。

    结果不等李小九陛下回音,王皇后和萧贵妃就联袂向李小九陛下举报,说刘妃正是上次毒害武昭仪母子/女三人,导致小公主被害的元凶,因为罪行败露,是畏罪饮毒自尽的!

    这个结果让一干要求严查凶手的大臣都傻了眼,尤其是中书令柳姟健?br />

    其实,柳舅舅一直认为中秋节武昭仪中毒事件就是他外甥女王皇后干的,虽然后来王皇后母女一直极力否认,柳姟交故羌岢肿约旱南敕挥懈谋洹?br />

    现在,太子生母刘妃骤然被毒死,又是死于鸩毒,而王皇后又把中秋节那件事故推到了刘妃身上,柳姟蕉酝趸屎竽概幕骋删透盍耍?br />

    说刘妃就是下毒的主谋,那可真是死无对证了!

    这一箭双雕之计怎么看都对中宫大大有利……

    就算李小九陛下再怎么猜忌中宫,在各种人证物证面前,也没有丝毫办法,只能顺势将谋害嫔妃、皇子、皇女的罪名按在死去的刘妃身上……

    而李小九陛下确实也这么做了。

    他没有拆穿王皇后和萧贵妃的诡计,是因为他在等待一个最佳的时机。

    不过,王皇后虽然除掉了挡在自己与太子李忠之间的刘妃,却也因此斩断了李忠对她的那丝好感……

    而萧贵妃却在这次事件中占了偌大便宜,因为王皇后除掉了刘妃,不但皇后与太子的关系出现了裂痕,她在这宫中也少了一个潜在的劲敌!

    没了刘妃,这宫中育有皇子的妃嫔就剩她跟武昭仪了,与皇后联手势在必行!

    宫中最大的一对冤家死对头居然和解了,还亲亲热热跟姐们一般,不得不说跌破了无数人的眼镜。

    李治听了王内侍对王皇后与萧贵妃成日如漆似胶、形影不离的描述,只是报以一声冷笑。

    转头,李小九陛下就把中书令柳姟酱私础?br />

    “柳相近日可是能高枕无忧了吧?皇后如今可真成了太子之母,日后柳卿大约也能有如朕之国舅今日之威了~~~~”李小九陛下似笑非笑地来了一句。

    “朕倒该恭喜柳相了~~~~~”

    刚刚谢了座的柳姟教秸饷匆痪渎凳镜幕埃畹闼ヒ蝗砥说乖诘亍?br />

    我擦!

    圣人您这是神马意思啊?!

    “圣、圣人……老臣…老臣……”柳姟秸疽膊皇亲膊皇牵涣郴炭值亓⒃谀抢铩?br />

    李小九陛下却笑得十分温柔,摆摆手道:“柳相还不快坐下?”

    “朕常听人说外甥肖舅,朕看呐……皇后跟柳卿你差得远了……朕相信,柳相你对朕是一心一意忠贞不二的,对不对?”

    刚坐下的柳舅舅闻言忙又爬起来跪好,表忠心:“老臣对大唐社稷忠心耿耿,对圣人您……”

    李治笑着打断柳姟降幕埃骸傲嗄阏饷唇粽抛鍪裁矗靠炱鹄础⒖炱鹄础?br />

    “朕只是这么一说,柳相你这么忠君爱国,不必放在心上,只是皇后她……”

    “皇后她对圣人您敬慕有加!”柳姟矫Φ馈?br />

    李治听到这话,只是‘呵呵’而已,就把话题扯到了柳相公家的子女上了。

    “朕听说柳相家中有三个嫡子是个嫡女,实在是令人羡慕啊!

    柳姟轿叛裕撇桓遥骸凹父鋈硬豢按笥茫饺绽锢铣荚诔校依锒嗫骼掀薰芙獭?br />

    “令夫人倒是个能人……”李小九陛下赞了一句柳姟降姆蛉耍值溃骸半尢盗罘蛉怂娜龅兆幽晁甓急认旅娴氖哟笊闲矶啵蠢戳嗟姆蛉说故歉龆嘧佣喔V耍共挥帽а蛹坛邢阊獭?br />

    柳姟皆教饣霸讲皇亲涛叮饫钚【疟菹旅骼锵袷窃诳浣彼蛉耍抵忻髅魇窃诜泶掏趸屎蟛荒苌⒆樱孔疟а鹑说暮⒆庸痰匚弧?br />

    柳姟叫睦锟嗌蚍郑劾恚庑┗袄钚【疟菹赂孟蛲跏弦蛔宓娜吮г共哦裕伤猛趸屎蠖运榷宰约旱淖迦嘶挂啄亍?br />

    所以,李小九陛下才会这样明里暗里地敲打他!

    他们柳家前世到底是造了什么孽啊!

    李治见柳姟揭桓奔赣蔚沟难樱愦蠓⒋缺殴怂?br />

    “天色不早了,朕就不留柳相了……”李治让王内侍把柳姟剿统隽肆揭堑睢?br />

    刚出大殿门,柳相公就脚下一软,险些跌了一跤。

    “矮油~~柳相公您可看好脚下哟~~~”王内侍见状,不由笑道:“您可是当朝宰相,可别只顾着看前面,到时候跌个鼻青脸肿可就不美了!”

    柳舅舅听到王内侍这阴阳怪气的话,不由一惊,正待要细问缘由,不想王内侍已经一甩拂尘回转身去了……

    柳姟降谋成显揪屯耆故耍欢斓男》缫淮担痪跻徽笸感牧梗?br />

    回到家中,柳姟骄统屏瞬 ?br />

    巨大的心理压力让柳姟矫客矶颊纷床啵峦趸屎竽概龅氖卤皇ト朔⑾至耍绞焙虼蠡隽偻罚弦蛔迩昕讨渚透裁鹆耍?br />

    身心交瘁的柳舅舅终于抵抗不过心里的恐惧,写了一份辞呈送到李小九陛下案前。

    李治看到这份辞职表的时候,嘴角不由勾起一弯笑纹:时机到了!

    -------------------------------------引喵入室的分割线----------------------------------------

    李小九陛下这边在为他心爱的阿武上位铺路的时候,小吴同学在乡间过得逍遥自在,甚至有些乐不思蜀的意思。

    正当她感叹日子过得实在无聊的时候,一个俊秀无比的青年不小心闯进了她的宅子……

    李治给吴诩在京郊行宫整整留了五百个精锐侍卫,等闲人根本无法靠近行宫的,更不要说登门拜访了。

    这日也真是巧了,吴诩因为闷在屋子里久了,就想出去透透气。

    于是,杨氏就把她包得严严实实的,用小软轿抬着她到了院子中央坐下晒太阳……

    这京郊行宫说是行宫,毕竟还是个农家大院而已,即使围墙又增高了两三丈,守卫把守的密不透风,也挡不住院子外面的声音传进来……

    就在吴诩一面晒着暖洋洋的阳光,一边抿着热腾腾的甜汤,一边欣赏着墙角一簇打苞的腊梅花的时候,忽然就听到墙外一个清朗的声音传了进来。

    “溪深路难越,川平望超忽。极望断烟飘,遥落惊蓬没……”

    这是一首咏景抒情的五言诗——这个时代,许多诗人都偏好这种题材诗句

    吴诩乍一听这诗句,脸上不由露出古怪的表情。

    虽说小吴同学本是工科男出身,可在高中时也少不了常常被考到古诗词解析的题目。

    那个时候的某人只要一听/看到唐诗,脑海中就会自动跳出来一段解析诗词意义的语句来:这首五/七言诗用词新颖,意境深远,暗含悲凉不平之意,描述了作者此时a#¥%&*……的心情……(好像有什么奇怪的东西混进来了=。=)

    这段痛苦的历史直到他上了大学不用再学语文、历史之后才结束。同时他对那些喜欢用吟诗作对的方式勾搭妹子的文科男最看不上了。

    可到了这里之后,她不幸当了后宫中最需要文武双全的才人,被小徐妹子填鸭式的教育折腾了一通,不但字练得越发好了,连打油诗也能做上两首了。

    有道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凑!

    小吴同学自己作诗的水平比较菜鸟,可鉴赏古诗词的水准还是不错的。

    她一听墙外的人的诗句,就觉得此人文采不俗,绝非普通乡野村民,于是就让阿韦出去传话,要两个侍卫去把那个吟诗的人找来……

    唐代民风开放,并没有男男女授受不亲这种说法,即使吴诩现在身为嫔妃,也不是不能见外男的。

    而杨氏也不是个古板的人,听吴诩的意思,是觉得墙外吟诗的人颇有才华,也不由动了好奇心……

    至于阿韦等宫人,心思也跟杨氏差不多——吴诩很少称赞他人的诗词书画,对宫廷应制之作更是嗤之以鼻——所以,这些妹子们也很好奇啊!

    至于小顺子和李弘小朋友之流,直接被剥夺了话语权。

    二胖同学已经吃饱喝足了在呼呼,同上忽略不计。

    吴诩一直到相信‘高手在民间’这句话。

    虽说在这个时代,举国上下各种优质资源都集中在了皇室和世家手里,可民间庶族也是出了不少了不起的人物的!

    远的不说,像李二陛下时期的马周就相当不错。

    李小九一直希望能够自己随心所欲取天下之士,可眼下科举考试制度还不够成熟,许多中榜的人不是跟那些大世家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就是和朝中大佬关系不错……

    如今的科举制度根本还没有形成唯才是举的取士制度,归根结底还是世家在作怪。

    新的事物的出现,难免会引起旧的势力的抵抗,可是吴诩是知道未来走向的新世纪人士,知道魏晋以来的取士制度终将被科考所取代!

    可是,这一成果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取得的。

    这一点,是吴诩和李治的共识。

    要打破世家垄断官场的坚壁,只有想办法引进大量的庶族人才,此外还要想办法提高杂学人才的地位才行!

    吴诩没有见识过清末的八股文,可大概也知道,考试这种取士手法还是有很大的弊端的,如何使得科考取士不变成应试教育也是一大难题……

    当然,这些问题还比较远,眼下,吴诩比较担心的是李小九能不能顺利推行两科考试制度呢!

    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世家的势力虽然远不如魏晋时期,可对寒门庶族晋升朝廷的阻碍还是非常大的!

    这不,小吴同学还真从一首咏景的诗里听( 〖武则天〗女皇之路 http://www.xlawen.org/kan/5171/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