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部分阅读
:“大人担心的有道理。农民一般只会留下足够吃到明年夏收的粮食,如果真的发生大旱,那么明年夏天一定会歉收甚至绝收,到时候就会出现大量流民。冀州一带就会发生大的动乱。”
刘欣没想到田丰一下就道出了事情的实质,于是接着说道:“联想到最近各地频繁出现的专门抢劫、焚毁粮食的马贼,我有一个不好的感觉,似乎存在着一个神秘的势力,在推波助澜。”
沮授说道:“大人勿需担忧,今年秋收以来,按照您的吩咐,我们已经收购了大量粮食,足够支撑到明年年底。而徐、张二位将军派出军马,四处巡视警戒,本郡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发生马贼抢粮事件了,百姓手中也都有不少余粮,纵使发生旱灾,也应该可以挨得过去。”
刘欣摇了摇头说道:“虽然如此,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我看还是可以考虑利用现在农闲时节兴修水利,开挖沟渠水井,以防万一的好。这样即使发生旱灾,也多少能有一点收成。”
这样一个由刘欣的心腹参加的会议,张俊还是第一次参加,很想好好表现一番,于是迫不及待地站起身说道:“回大人,其实这也不难,咱们可以求雨。”
“求雨?咳、咳……”刘欣一口水含在嘴里,还没来得及咽下去就呛在了喉咙里。
张俊见刘欣一副吃惊的样子,得意地说道:“回大人,下官听说巨鹿郡有一人,姓张名角,号大贤良师,又称太平道人,此人神通广大,有通天彻地之能,若要下雨,只需请此人请来,必能如愿。”
张角?想不到他的名气这么大,刘欣这次大张了嘴说不出话来。
张俊又说道:“如果大人信得过下官,下官这就前去相请。我想大人是为了全郡百姓,那位大贤良师一定会欣然前来。”
刘欣当然不相信求雨会管什么用,但那时候遇到旱灾,甚至连皇上都会下令求雨,现在既然张俊提了出来,他还真不好表示反对,而且他也很想看看这个发动黄巾起义的张角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只得说道:“这样也好,那就辛苦张大人一趟了。”
“是,下官这就去办。”张俊见刘欣采纳了他的建议,兴高采烈地领了命令,准备礼物去请张角。
刘欣见张俊离开,这才对厅内的众人说道:“求雨这种事情到底靠不靠得住很难说,我们不能依赖他。沮先生、田先生,你们二位负责组织民壮兴修水利,大量收购粮食。张将军、徐将军,你们分别带领人马四处巡查,防止马贼作乱。典将军,你带领飞虎卫保护好各位大人家眷的安全。”
众人各自领命离去,大厅里只剩下刘欣和赵云两个人。赵云起身说道:“大人,那我有什么安排?”
刘欣直到他的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赵云,前阵子你辛苦了。暂时没有什么事交给你去做,你就利用这段时间好好练武,多读些书。”
刘欣明白,赵云之所以肯来到河间,完全是因为樊娟的缘故。他搞不清楚历史上为什么樊娟会嫁给赵范的哥哥,后来赵云攻打桂阳,赵范出城投降,曾经想将已经寡居的樊娟嫁给赵云,被赵云拒绝了。现在既然被刘欣碰上了,他当然要做这个红娘,让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不过,一直以来,赵云似乎总和刘欣有些若即若离。但刘欣并不担心,因为他知道赵云是个忠心的人,当年跟随公孙瓒,刘备曾几次相邀,他都不忍离去,直到公孙瓒死后才转投刘备。现在他跟随自己,一定不会生出什么异心,总要到自己将来投靠曹操或者袁绍,他也许会离自己而去,那时候天要下雨,嫁要嫁人,也顾不了许多了。眼下赵云还只是个大孩子,刘欣不想过早地给他压担子,影响他今后的发展,还是希望他多学习,多历练。赵云没有理解刘欣的用意,颇有些不情不愿。
正在这时,马芸怒气冲冲地走了进来。马芸非常喜欢樊娟这个漂亮可爱的小姑娘,经常和她一起聊天,给她讲故事。樊娟没事的时候也喜欢去找马芸,爱屋及乌,赵云对这位太守夫人非常尊敬,远远好过对刘欣的态度。见到她一脸怒气的模样,赵云虽然没有说话,却一脸不耻地看着刘欣,因为他觉得除了刘欣,没有人敢惹夫人生气,何况夫人现在还身怀六甲。
刘欣一见马芸的表情也是吃了一惊,慌忙上前扶住她问道:“夫人,你这是怎么了?谁惹你生这么大的气?快消消气,这要是动了胎气可就麻烦了。”
马芸鼻子里“哼”了一声道:“我给你带了一个人来,你看看是谁?”
马芸说完,朝外面招呼一声,两名虎卫亲兵从外面押了一个乞丐进来。刘欣正在纳闷,仔细一瞧那个乞丐,也不由地大惊失色道:“李林?!你不是两个月前就已经被斩首了吗?怎么可能?”
马芸怒道:“我差点伤在他手里,这事情你要好好查一查。”
在这个没有什么娱乐活动的年代,逛街成了马芸的最大爱好,刘欣也希望她多走走,这样对她的身体是有好处,所以从来不阻拦她,只是派几个亲卫在后面远远的跟着。今天,她又向往常一样,约了樊娟去逛街。樊娟还是个未及笄的小姑娘,又是在小村里长大的,对城里的一切都觉得新鲜,如果要是大家闺秀的话那是轻易不肯抛头露面的。而且夫人为人又没有什么架子,对她又很好,所以樊娟也愿意陪着夫人到处走走。
当她们从一家丝绸店出来,走了没有几步,便听到身后一声有人喊:“夫人小心!”接着便传来“啊”的一声惨叫,回过头去,却见一个少女栽倒在地,额头上渗出鲜血,流得满脸都是。两个亲卫正按住一人,旁边丢着一块石头,上面仍然沾着血迹。樊娟没有见过这种场面,吓得转过脸去不敢再看。马芸是警校生,自然不怕,先查看了一下倒地的那句少女,刚才提醒自己小心的一定是她了。马芸扶起那名少女,掏出手绢,按在她额头上,先帮她止住血,细看之下,却认得这人,原来是被逐出太守府的二丫。马芸见二丫仍然昏迷不醒,便吩咐两名亲卫先将她送回太守府,并请郎中救治,自己再去看亲卫按住的那人,原来是个乞丐。等她瞧仔细了,顿时更加吃惊,原来这人竟然是李林!
按说李林在两个月前就已经被斩首示众了,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呢?说来李林也是命苦,只因贪图马芸的美色,反落得个家破人亡。幸好贼曹史陈进也是李诚的亲信,在狱中对他十分关照。就在行刑前的一天,陈进又不知从哪里弄来个乞丐,装扮成李林的模样,替他上菜市口挨了一刀。这种事情陈进过去没少做过,自然轻车熟路。等又过了些日子,陈进见没有传出什么风声,便悄悄将李林送往他乡,也算是为李家留了一脉香火。
李林本是个纨绔子弟,平时除了寻花问柳,还真没有什么事自己会做的。身边的盘缠又不多,没多久便已经用尽,帮着别人做了几天短工,累得要死要活,动作慢了还要挨几顿鞭子,他什么时候吃过这个苦?实在受不了,想来想去,还是潜回河间,找叔叔的那些老部下接济接济。不料,这些人听说李林没死,还找上门来,都把他当成瘟神一般,就连陈进也不肯见他,还威胁他赶紧离开河间,否则就把他弄到野外活埋了。
李林吃他这一吓,反而不敢出城了,便躲在城内,行乞为生。有一天,李林行乞到一家药店门前的时候,却看到一男一女从店里走了出来。李林看到那男子,却是认得的,是以前常常跟在自己后面的一个小混混,赶紧躲到一旁。再看那女人,不由大吃一惊,原来那女人竟然是李林的妻子,跟那混混十分亲热的模样,那腹部微微隆起,显然已经有了身孕。李林恨得牙痒,这个女人嫁到李家三年了,蛋都没下过一个,现在这肚子里肯定是那混混的种了,却也识相,明白自己的处境,不敢出来。
这一天,李林坐在街边,猛然间又见一个孕妇走过,发现她身边没有男人陪着,想起自己的女人就快要帮别人生孩子了,不由恶向胆边生,操起路边的一块破石头,便向那女子的头上砸去。
第23章 圣女驾到
这个女人自然是马芸了。李林并没有认出她来,如果他知道是马芸,绝对不会这样冲动。就在此时,一个瘦弱的少女冲了过来,挡在中间,李林这一下结结实实地砸在那少女的头上,随即他便被冲上来的亲卫控制住了。那个少女便是二丫,她被逐出太守府以后,又被家人卖给一户人家做了童养媳。二丫这个童养媳当得很苦,她的小丈夫才五岁,平时要带孩子、买菜、洗衣、做饭,还要忍受公公的揩油、婆婆的打骂。不过,这样她也有机会上街,便能看到喜欢逛街的马芸。马芸虽然与她相处时间不长,但对她极好,所以她便常常偷偷跟在夫人身后,想多看看夫人几眼。今天也巧,她看见夫人进了丝绸店,便悄悄守在门口,不想帮马芸挡了一下。
刘欣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也是怒火中烧,传说中的掉包计竟然真的出现在了自己的地盘上!
这时,樊娟也扶着二丫进来了。二丫已经醒了,本来就营养不良的脸上因为失血更加苍白了,厚厚地缠着纱布。
马芸一边带着她们往内宅走,一边对刘欣说道:“我要将二丫留下来,回头再跟你算帐!”
刘欣那是万分委屈啊,这李林又不是我偷偷放跑的,和我算什么帐啊。可这时候的马芸是属于比大熊猫还高一个级别的国宝啊,他可不敢顶嘴,只得将鼻子一捏,对还在大厅内的赵云说道:“赵云,你先派人去将陈进抓起来,再仔细审问李林,看看还有谁知道李林没死的,统统抓起来。”
赵云正对刘欣没有安排自己事做有些不满,得了命令高高兴兴地抓人去了,何况刚才樊娟也和马芸在一起,那李林万一砸偏了,石头落到樊娟头上那可如何是好,赵云自然不会放过这些知情不报的官员。于是,河间郡一阵鸡飞狗跳,十多名官员先后锒铛入狱。
巨鹿郡的郊外,有一座太平山庄,那便是太平道人张角的住所。整座山庄设计精巧,庄内有许多曲曲折折的道路连接着不同的院落。在庄子一隅的隐密房间里,张角将几个心腹招了过来。
张角须发皆白,颌下三缕长髯,还真几分仙风道骨的模样,他端坐上首,缓缓说道:“各位,我早有预测,明年会发生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旱灾,而且将蔓延至整个北方。今天河间长史张俊,带了礼物来到庄上,想要请本师前去求雨,你们对这事怎么看?”
张宝首先站起来说道:“大哥,为了利用好这次旱灾,我们派出了三十多支人马,四处活动,在各郡进行的都十分顺利,唯有这河间郡,自从来了个刘欣以后,戒备甚严,连连失手,还折了朱清。现在他派人来请大哥帮他求雨,绝不能答应。”
朱清、唐周是张角座下最得意的两大弟子。那日朱清假扮成马贼首领去河间高阳县抢粮,不料碰上徐晃,宁死不降,自杀身亡。后来因为张俊急着赶回河间,催促徐晃上路,朱清的尸体才被张角的手下抢了回去。后来,刘欣严令各县加强防备,张角便不再派人去河间一带活动。对于朱清的死,张角的几个心腹一直耿耿于怀,几次三番要去河间找徐晃报仇,都被张角拦下。
管亥也在一旁叫道:“理那个破太守做什么,不是上师拦住,我早就去河间杀了这个狗官了。”
张角不以为然地说道:“这个刘欣不简单啊。想不到他竟然也看出明年会有旱灾,不知道他还了解些什么,此人不可小瞧。明年大旱,百姓无以为食,必然四处流浪,到时候只要好好加以利用,不愁人心不归。对于刘欣我们倒不可不防,我想趁此机会,派人前去探探他的虚实,你们看派谁去比较合适?”
张梁、程远志、邓茂、唐周都站起身说道:“我去!”
张角摇了摇头说道:“刘欣能看出明年大旱,一定是个有心机的,你们勇则勇矣,探听虚实却不是他的对手,不要反被他算计了。让我再好好想想……”
“爹,你有什么事为难?”正在张角犹疑不决的时候,一个少女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只见她腰似杨柳,脸若桃花,肌如玉琢。
张角一见,却是女儿张宁刚从外面回来。张角知道自己这个女儿聪明伶俐,又有一身好武艺,顿时有了主意:“宁儿,你来得正好,我这里有一件要紧的事需要派人去趟河间,你去最是合适。”
张宁一听是河间,两眼放出火来:“爹,是不是要去杀了那个狗官?”
原来朱清是张宁的大师兄,唐周是张宁的二师兄,两位师兄对这个美貌的小师妹都有爱慕之情,对她是百般呵护。张宁年刚及笄,春心虽已萌动,但对这两个师兄还说不上爱慕,不过亲近些那是一定的,尤其与大师兄朱清最是说得来,不料朱清在河间死于非命,张宁对此一直怀恨在心,已经暗暗打听清楚河间太守是刘欣,杀死师兄的是他手下一个叫徐晃的校尉,常常寻思要去河间报仇。
张角对这里面的情由最是清楚了,便喝住她道:“宁儿,我此番派你前去是有大事相托,你千万不可意气用事。如果明年事情顺利的话,清儿的大仇何虑不报。”
张宁强压住心头怒火道:“孩儿一切听凭父亲吩咐便是。”
张角知道自己女儿最重信义,既然答应下来,就不会乱来,这才放心地面授机宜道:“你此次替我前去河间是帮助太守刘欣求雨,需要如此如此……”
张宁当然知道自己是求不来雨的,她却不知道父亲也求不来雨,所以才不方便亲自出马,听了父亲的叮嘱,连连点头,暗下决心,此行一定要探听出刘欣的秘密。
马芸正在家中和刘欣呕气,不是因为李林,而是因为二丫。二丫替她挨了那一下,被她接回太守府,自然要向她数说被逐以后的遭遇。马芸是个嘴硬心软的主儿,听了二丫的哭诉,见她受了不少苦,忍不住掉下泪来,都怪当初刘欣狠心赶她出门。刘欣拗不过她,只得派人拿钱去将二丫赎了回来,那户人家见是太守来赎人,哪敢不依,何况刘欣的出价还不菲呢。饶是如此,马芸还是两天没和刘欣说话,直到刘欣千哄万哄,好话说了一箩筐,才勉强破涕为笑,弄得刘欣身边的人都知道他畏妻如虎。
没等张俊从巨鹿回来,河间各县的水利工程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了,一方面大量修建沟渠与河道相连,这样以后即使没有旱灾发生,对于农业生产也是大有好处的,另一方面,在村镇里开挖了许多水井和蓄水的水窖,以保证旱灾来临时的人畜饮水。这些措施都是刘欣根据后世的一些经验想出来的,田丰、沮授也都对此深表赞同。
因为赵云一口气抓了十多个官吏,河间郡的不少事务还是受到了影响,前来求情的人接二连三,就是沮授、田丰也出面为这些人说情。不过他们两个倒确实是出于公心,是真心为刘欣着想。因为被抓的这些官吏几乎牵扯到河间的整个士族阶层。士族阶层就是这个时代的统治者,和整个士族作对是非常不明智的。刘欣也没有过多考虑,反正马芸的气也消了,就下令这些官吏花钱赎罪,而李林和陈进两个人是不会被他放过的,陈进被罢官回家,而李林这次是真的被押上了刑场,刘欣亲自监斩,再也没有人能救得了他的性命了。
好不容易稳住了河间的局面,刘欣刚刚喘了口气,就有随张俊同往巨鹿的士兵赶回来报告,张角派了太平道中的圣女前来帮大人求雨,请大人出城迎接。
刘欣暗暗冷笑,好大的口气,想跟我玩把戏,还嫩了点。不过,刘欣倒也想看看这个圣女到底是什么人,印象中黄巾军中没有这个人物啊。刘欣当然不会亲自去迎接,想了想,便派人去将陈进找来,他是负责抓贼的,这个圣女估计是个巫婆之类,叫他去对付最好不过了,刘欣答应他,只要办好这差事,就让他官复原职。
陈进接了这份差事,屁颠屁颠地赶到北城门口了。只见城门口一个人也没有,那个什么圣女还不知道在哪里呢。陈进左等右等,直到日落西山,到了关闭城门的时辰,才远远地望见一行人缓缓走来。陈进一直在揣摩刘欣派他来迎接圣女的用意,询问了前来报信的那个士兵,又看了看前方慢吞吞的队伍,终于明白了过来。
把门的士兵知道陈进在此等人,走过来问道:“陈大人,时辰到了,是不是等他们过来再关城门?”
陈进毫不犹豫,手一挥:“关城门!”
两边的士兵赶紧忙碌起来,驱散城门口的百姓,让他们该进城的赶紧进城,该出城的赶紧出城。城外的队伍越来越近了,那城门却“吱咯吱咯”地关了起来。
张俊好不容易找到太平山庄,却被告知大贤良师张角正在闭关修练,要半年才会出关。他在山庄恳求了两天,太平道中人这才请示了张角,派了圣女张宁随他前来。这一路上,张宁要行便行,要住便住,张俊连屁都不敢放一个,慢慢吞吞,走了五天才接近河间郡城。张宁马鞭一扬:“快叫太守出城相迎。”
张俊不敢怠慢,赶紧派了手下士兵前去报告刘欣。队伍仍然走得不紧不慢,好不容易看到河间城,已经是关闭城门的时间了。城门外哪有什么迎接的队伍,城门却缓缓关了起来。张俊吃了一惊,打马向前,奔到城下大叫:“圣女驾到,快开城门!”
第24章 目标是谁
陈进根本不理他们,关了城门便转身向刘欣汇报去了。张俊在城外跳脚大骂,过了半天,城头上才出来一个士兵叫道:“时辰已到,没有太守大人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开启城门,还请长史大人先在城外暂歇一晚,明日一早再进城不迟。”
张俊在城下大喊:“这是太守大人请来的圣女,快去禀报,若是误了大事,你们吃罪不起。”
又在城下等了半天,只见城头上又冒出一个士兵来,大声说道:“太守大人交待,他已经洗洗睡了,有什么事明天再说。”
张俊折腾了半天,城门只是不开,他回头望向张宁。张宁穿了一身水青色的道袍,骑着一匹灰青的骏马,那张俏丽的脸蛋却换成了铁青的颜色。
张俊忐忑不安地对张宁说道:“回禀圣女,刘大人治下甚严,时辰一到,城门准时关闭,从来没有人敢违背他的命令。不如,今晚就委屈您先去十里外的驿站暂歇一晚吧。”
张宁鼻子一“哼”,对跟在身边的两个道童说:“咱们回巨鹿去。”
张俊慌了神,赶紧拦住道:“圣女有话好说,千万请留步。十里驿站的条件还是不错的,就请圣女委屈一下,明日再去找那把门的给您赔罪。”
其实张宁还真不敢回去,她这次可是带了任务过来的,于是又假装冲着张俊发了通火,便半推半就地答应下来,暂时先住在十里外的驿站。张宁本来是想给刘欣来个下马威,故意挨到关城门的时候才来到河间,还让张俊通知刘欣早早出城相迎,想在气势上压倒刘欣,不料刘欣竟然真的让人将自己关在了城外,不由收起了对刘欣的轻视之心,小心盘算起来。
第二天一早,张宁换了副面孔,早早的就来到城下等候。门刚刚开,一行人就进了城,直奔太守府。城门是卯时开的,也就相当于现在五点钟左右,当他们到达太守府时,天还没亮。张宁不等张俊前去通报,自己拾阶而上,府门个两名亲卫拦住她,问明来意,说道:“原来是太平道圣女驾到,我家大人早就命我等在此等候,请随我进来吧。”
张宁暗吃了一惊,难道刘欣算到自己今天这么早过来?张宁犹豫了一下,还是硬着头皮来到大厅。只见大厅里,一个高大英俊的年轻人端坐在上首一件奇怪的家具上,张宁心知此人一定是刘欣。
刘欣似乎并没有见到张宁进来,依旧双目紧闭,盘膝而坐。张宁忍着怒火,上前喝道:“太平道圣女在此,刘欣何在?”
刘欣眼皮都没动一下,只慢慢说道:“什么人在此喧哗?来人,与我打出去。”
刘欣话音刚落,便从他身后窜出一条大汉来。那大汉身长几近九尺,膀大腰圆,面色凶恶,手里提着一对大铁戟,一步步向张宁逼了过来。那大汉每走一步,整个大厅的地面都好像震动起来,一股强大的气场压得张宁喘不过气来,她不由得往后退了一步,又退了一步。
这时,一直呆在大厅外面的张俊见状走了进来说道:“启禀大人,这位便是太平道圣女,特来祁雨。”
刘欣这才缓缓睁开双眼,看向张宁,不觉眼前一亮,好漂亮的美少女,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纤纤的细腰,一身青色道袍,掩不住窈窕身段。刘欣看了看她,说道:“圣女是几品官啊?”
张宁听了没好气地说道:“本姑娘不是官。”
刘欣一付不屑的模样道:“一会圣女,一会姑娘,还穿身道袍,那便是个道士了。不管你是什么人,都是民了。既是民,见了本官,怎么不行礼?”
张宁几乎要暴跳起来,终于还是忍住了,朝刘欣施了一礼道:“贫道张宁见过大人。”
刘欣鼻子里“哼”了一声:“恩。免礼,赐坐。”
旁边有搬过一张椅子,张宁没见过这东西,便沉着刘欣的样子小心翼翼地坐了下来。
刘欣这才对张俊说道:“你去请的大贤良师原来是个女人?”
张宁不等张俊回答,起身说道:“贫道乃是大贤良师之女,祁雨一事已得家父真传。只是若想求雨,一要心诚,二看机缘,我看大人您这两条都有些难啊!”她已经打定主意,不再和刘欣在这些细枝末节上纠缠,直接将话题挑明。
刘欣暗暗冷笑,就知道你们求不来雨,想找这些理由搪塞我,到时候下雨了算你们求来的,不下雨就是我心不诚,打得好算盘:“何为心诚?何为机缘?是不是要等乌云密布才可以开始求雨?”
张宁见刘欣说话咄咄逼人,若是按她以往的性子,早就拂袖而去,但这次前来,是要弄清楚刘欣虚实的,而且她还有个私心,想要接近徐晃,看有没有机会报仇,现在自然不能离去,只得将口气软下来道:“既然大人差人请贫道前来,想来诚心是没有问题的。只是这机缘嘛,我需要在河间各地看看,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布坛作法。”
刘欣心想,你早这样说不就好办了,于是也换了一副笑脸道:“没问题,我这就安排本郡的贼曹史陈进陈大人陪同女道长四处走走。”
张宁眼珠一转,说道:“大人,听说最近世道颇乱,常有马贼出没,贫道除了求雨,别无所长。若要行走各地,还请大人派兵护卫才行。陈大人我没有听说过,到是久闻大人手下有一校尉姓徐名晃,武艺高强,不知大人可否让女士们徐将军护卫贫道?”
刘欣听了她的话不由警惕起来,到现在为止,只有徐晃杀过马贼的人。如果马贼真是太平道中人假扮,她现在点名要徐晃相陪,会不会是来寻仇的?于是沉吟道:“徐将军公务繁忙,只怕抽不出空来,这样吧,你先在驿馆住下,等我找他商量商量。”
张宁终于逮到了机会:“难道大人身为一郡太守,这等小事也作不了主吗?”
刘欣却不受她的激将法,哈哈笑道:“是啊,这官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可不能搞一言堂啊!来啊,送女道长去驿馆。”
张宁不明白一言堂是什么意思,见刘欣已经下了逐客令,也不好意思继续赖在这里不走,只得悻悻而退。
刘欣等张宁走后,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找马芸商量一下。最近晚上少了刘欣的折腾,马芸又恢复了早起的习惯。这时她已经吃了早饭在院子里散步了。听刘欣说请了个女道士来求雨,马芸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刘欣的额头,说道:“你没病吧?”
刘欣将她的手轻轻打开,说道:“我活蹦乱跳的,除了到了晚上难熬些,会有什么病。”
“呸,不害臊!”马芸啐了一口,说道,“这件事你处理的欠妥,她要你去迎接,你就去迎接嘛,和她斗什么气,看她能玩出什么花样。”
刘欣想了想,马芸说的也有些道理,现在最需要的是稳定,早点将张宁打发走才是正理,于是又问道:“那她提出的要求答不答应呢?”
马芸不假思索地说道:“答应!为什么不答应?你不相信徐将军的武艺?对了,你说她是张角的女儿,长得漂亮不?”
“还可以吧。”刘欣随口应道,见马芸神色有异,又改口道,“不过,肯定比不上我老婆漂亮!”
马芸被夸得心花怒放,假嗔道:“我看你口是心非,不会是看上人家姑娘了吧。”
刘欣一副委屈的模样:“怎么可能,我的目标可不是她。”
“噢,那你的目标是谁啊?”马芸狡黠地看向他。
刘欣这才发现似乎说漏嘴了,连忙讪讪地道:“开玩笑的,莫当真,莫当真。”说完,落荒而逃。
张宁来到驿馆,刚刚安顿下来,就有驿卒来通报,徐晃徐将军来了。听说这个杀死师兄的仇人来了,张宁的怒火一下就起来了,一张小脸涨得通红,她反复告诫自己要镇定,深吸了一口气,这才迎了出来。
张宁来到门口,只见一个年轻的将军顶盔贯甲,精神抖擞地站在那里。张将军见到张宁出来,拱手道:“末将徐晃,奉太守大人之命,保护道长安危。道长有什么要求,以后直接告诉末将便是。”
张宁来到河间是以太平道圣女的身份来的,但刘欣也好,徐晃也好,都称她为道长,而不肯称呼她为圣女,显然对她的身份有所怀疑。其实张宁也明白,她根本不是什么圣女,甚至连道士都不是,如果再在这上面和他们争执,打嘴仗实在没有什么意思,于是也不和徐晃计较:“徐将军来得正好,请随贫道进来。一会你将河间的地势说给贫道听听,我们再选几个地方查访查访,看看在哪里建法坛好。”
“末将听凭道长吩咐便是。”徐晃说着,又看了一眼满脸通红的张宁,关切地问道:“道长,我看你脸色不对,莫非连日赶路,受了风寒,要不要找个郎中看一下?”
张宁下意识地摸了一下自己的脸颊,果然有些烫手,这才记起刚才听到徐晃的名字怒火上冲,脸上的红晕想来还不曾退去。令张宁奇怪的是,现在,这个仇人就站在眼前,自己却生不起气来。
(李白斗酒诗千篇,我昨晚喝了八两酒,怎么就写得有点乱呢?人比人,差距咋这么大呢?)
第25章 军民一家亲
其实也难怪,在张宁日常接触的这些太平道人中,多是些好勇斗狠之辈,像管亥、程远志、邓茂、马元义、周仓等人个个生得五大三粗,面色或黄或黑,就是最亲近的两个师兄,相貌也是平常。而徐晃正值青春年少,既有英武之气,又不失儒雅之风,加上他在洛阳这种大都市生活多年,见多识广,待人接物得体大方。
张宁因为他是自己的仇人,免不了多打量了他几眼,不经意间竟拿他和自己的几个师兄比较起来,不禁有些失神。徐晃那声关切的询问,将她突然惊醒,手摸脸颊,方觉有些尴尬,打个哈哈说道:“恩,我没事,咱们进去细说。”
接下来的几天,徐晃根据张宁的要求,带着她来往于各县之间,出乡入村、走街串巷。张宁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这在其他地方是看不到的,那就是不管徐晃来到哪里,当地的民众对徐晃和他的官兵们都十分友好,而且很多人似乎都认识徐晃,经常可以听到“徐将军好!”“徐将军早!”的招呼声,还有人会递上水、鸡蛋、馒头等食物,而徐晃也能叫出他们中间一部分的名字。
张宁惊奇地问道:“徐将军,听说你不是本地人,怎么会和他们这么熟悉?”
徐晃笑笑,说道:“其实我和他们并不熟悉,只是见过几次面而已,有些人的名字我已经想不起来了。”
张宁不信道:“那他们为什么对你这么热情?”
徐晃不以为然地说道:“这有什么,军民一家亲嘛!”
这都是刘欣灌输给他们的思想。自从徐晃、张嘀匦抡俸蛹渚右院螅跣谰褪智康鞔砗镁窆叵担厦骶停恍砬址赴傩绽妫矶啾Χ急恢鸪隽司印U庋焕矗习傩斩跃拥母芯醮笪墓邸2唤鋈绱耍跣阑挂笏蔷W橹勘グ镏傩崭尚┡┗睿展死先醪〔小?嫉氖焙蚴勘腔褂幸恍┑执ィ狈⑾掷习傩战ソソ幽伤牵阉堑背汕兹艘话愣源保械氖勘匀欢坏夭艘恢肿院栏小U庑┦勘纠淳投嗬醋云胀ò傩眨约旱母改讣胰艘簿D艿玫嚼醋运侵幸辉钡陌镏庋焕此堑母删⒕透懔耍氚傩盏墓叵狄沧匀桓尤谇⒘耍矶喟傩找哺敢饨约旱淖拥芩腿刖?br />
张宁还有一个发现,河间百姓的生活似乎都很幸福,这种幸福感不仅洋溢在脸上,而且发自内心。走在路上,随时可以见到一张张开心的笑脸,河间郡几乎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地步。
这也利益于刘欣不与民争利的思想。官府从来不会强迫百姓去做无偿的劳动,就像现在各地兴修水利这样一件利民的大好事,凡是参加劳动的民壮都是有工钱可拿的,虽然数量不多,但在百姓中间引起的反响却非同小可。几百年来,这些活都是白干的,从来没有想到过官府还会给钱。百姓手上有了钱,生活就得到了改善,带动当地的商业也渐渐繁荣起来。许多在其他地方买不到的东西,在河间的市面上都有出售,不少外地的商人都愿意到河间来做生意。商业的繁荣同时又增加了官府的税收。就连刘欣自己都没有想到变化会这么大,这么快,他只是想让百姓生活得好一点,根本没有想到这么深远。几个月的发展和改变毕竟有限,但它给百姓带来了希望和信心,这是用多少金钱也买不到的东西。
张宁终于明白,为什么这几个月来,太平道在河间不仅没有发展,甚至出现了萎缩,那都是拜刘欣这个太守所赐。
这一天,张宁和徐晃来到高阳县境内。张宁突然想起这里就是师兄朱清遇害的地方,而杀死师兄的仇人便在眼前,自己这些天来竟然对他提不起恨意,不由深深自责。她看到前面有一片高岗,便将手中的马鞭一扬,指了指那个方向说道:“徐将军,我们两个去那里看看。”
徐晃没有说什么,朝随行的士兵做了个原地待命的手势,打马与张宁并辔而行。两人来到高岗之上,张宁翻身下马,佯装仔细观察地势。徐晃有些奇怪,这些天来,她了解的要么是当地的风土人情,要么就道路城防,自己按照大人的吩咐,她要看什么就领她看什么,没想到她今天认真看起这块地势来了,难道她真有求雨的本事,看中这块地方,要兴坛作法?
徐晃一边想,一边也跳下马,信步走到张宁的身后。张宁一直在观察着身后的动静,听到徐晃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她的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就在徐晃离着张宁还有半步之遥时,张宁突然转身,一道寒光如闪电般直刺徐晃的咽喉。
徐晃前些天听了刘欣的叮嘱,一直很是小心,几天下来,见张宁举止都很正常,不免有些松懈。再说了,张宁虽然是个道士,但更是个美貌的少女,徐晃很容易便对她产生了好感,早将刘欣的话丢到了九宵云外。
徐晃陡见寒光闪过,猝不及防之下,想要完全避开已经不可能了。徐晃将心一横,身子微微一偏,反迎着那道寒光上前一步,只觉左肩传来一阵剧痛。张宁一剑得手,却不知道自己是喜是忧,她刚要收回宝剑,却觉得右腕一麻,顿时半边身子使不上劲来。张宁心头一敛,已经发现自己被徐晃扣住了右腕,自己的那柄宝剑插在徐晃的肩头,兀自轻轻颤动。
徐晃脑海中闪过无数个念头,这时已经明白大人说得不错,她是来寻仇的,只是他仍然不信这样一个美貌女子会下此毒手,沉声喝道:“道长因何对徐某突下毒手?”
张宁看到徐晃严厉的神情,又见他的肩头血流不止,不由一呆,只觉得眼中湿润起来,嘴里喃喃说道:“这是为什么?”
徐晃怒道:“是我在问你!”倏尔又道:“算了,你是个女人,我不为难于你,你走吧!”
说完,他手上用( 三国之刘欣篡汉 http://www.xlawen.org/kan/5196/ )
刘欣没想到田丰一下就道出了事情的实质,于是接着说道:“联想到最近各地频繁出现的专门抢劫、焚毁粮食的马贼,我有一个不好的感觉,似乎存在着一个神秘的势力,在推波助澜。”
沮授说道:“大人勿需担忧,今年秋收以来,按照您的吩咐,我们已经收购了大量粮食,足够支撑到明年年底。而徐、张二位将军派出军马,四处巡视警戒,本郡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发生马贼抢粮事件了,百姓手中也都有不少余粮,纵使发生旱灾,也应该可以挨得过去。”
刘欣摇了摇头说道:“虽然如此,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我看还是可以考虑利用现在农闲时节兴修水利,开挖沟渠水井,以防万一的好。这样即使发生旱灾,也多少能有一点收成。”
这样一个由刘欣的心腹参加的会议,张俊还是第一次参加,很想好好表现一番,于是迫不及待地站起身说道:“回大人,其实这也不难,咱们可以求雨。”
“求雨?咳、咳……”刘欣一口水含在嘴里,还没来得及咽下去就呛在了喉咙里。
张俊见刘欣一副吃惊的样子,得意地说道:“回大人,下官听说巨鹿郡有一人,姓张名角,号大贤良师,又称太平道人,此人神通广大,有通天彻地之能,若要下雨,只需请此人请来,必能如愿。”
张角?想不到他的名气这么大,刘欣这次大张了嘴说不出话来。
张俊又说道:“如果大人信得过下官,下官这就前去相请。我想大人是为了全郡百姓,那位大贤良师一定会欣然前来。”
刘欣当然不相信求雨会管什么用,但那时候遇到旱灾,甚至连皇上都会下令求雨,现在既然张俊提了出来,他还真不好表示反对,而且他也很想看看这个发动黄巾起义的张角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只得说道:“这样也好,那就辛苦张大人一趟了。”
“是,下官这就去办。”张俊见刘欣采纳了他的建议,兴高采烈地领了命令,准备礼物去请张角。
刘欣见张俊离开,这才对厅内的众人说道:“求雨这种事情到底靠不靠得住很难说,我们不能依赖他。沮先生、田先生,你们二位负责组织民壮兴修水利,大量收购粮食。张将军、徐将军,你们分别带领人马四处巡查,防止马贼作乱。典将军,你带领飞虎卫保护好各位大人家眷的安全。”
众人各自领命离去,大厅里只剩下刘欣和赵云两个人。赵云起身说道:“大人,那我有什么安排?”
刘欣直到他的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赵云,前阵子你辛苦了。暂时没有什么事交给你去做,你就利用这段时间好好练武,多读些书。”
刘欣明白,赵云之所以肯来到河间,完全是因为樊娟的缘故。他搞不清楚历史上为什么樊娟会嫁给赵范的哥哥,后来赵云攻打桂阳,赵范出城投降,曾经想将已经寡居的樊娟嫁给赵云,被赵云拒绝了。现在既然被刘欣碰上了,他当然要做这个红娘,让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不过,一直以来,赵云似乎总和刘欣有些若即若离。但刘欣并不担心,因为他知道赵云是个忠心的人,当年跟随公孙瓒,刘备曾几次相邀,他都不忍离去,直到公孙瓒死后才转投刘备。现在他跟随自己,一定不会生出什么异心,总要到自己将来投靠曹操或者袁绍,他也许会离自己而去,那时候天要下雨,嫁要嫁人,也顾不了许多了。眼下赵云还只是个大孩子,刘欣不想过早地给他压担子,影响他今后的发展,还是希望他多学习,多历练。赵云没有理解刘欣的用意,颇有些不情不愿。
正在这时,马芸怒气冲冲地走了进来。马芸非常喜欢樊娟这个漂亮可爱的小姑娘,经常和她一起聊天,给她讲故事。樊娟没事的时候也喜欢去找马芸,爱屋及乌,赵云对这位太守夫人非常尊敬,远远好过对刘欣的态度。见到她一脸怒气的模样,赵云虽然没有说话,却一脸不耻地看着刘欣,因为他觉得除了刘欣,没有人敢惹夫人生气,何况夫人现在还身怀六甲。
刘欣一见马芸的表情也是吃了一惊,慌忙上前扶住她问道:“夫人,你这是怎么了?谁惹你生这么大的气?快消消气,这要是动了胎气可就麻烦了。”
马芸鼻子里“哼”了一声道:“我给你带了一个人来,你看看是谁?”
马芸说完,朝外面招呼一声,两名虎卫亲兵从外面押了一个乞丐进来。刘欣正在纳闷,仔细一瞧那个乞丐,也不由地大惊失色道:“李林?!你不是两个月前就已经被斩首了吗?怎么可能?”
马芸怒道:“我差点伤在他手里,这事情你要好好查一查。”
在这个没有什么娱乐活动的年代,逛街成了马芸的最大爱好,刘欣也希望她多走走,这样对她的身体是有好处,所以从来不阻拦她,只是派几个亲卫在后面远远的跟着。今天,她又向往常一样,约了樊娟去逛街。樊娟还是个未及笄的小姑娘,又是在小村里长大的,对城里的一切都觉得新鲜,如果要是大家闺秀的话那是轻易不肯抛头露面的。而且夫人为人又没有什么架子,对她又很好,所以樊娟也愿意陪着夫人到处走走。
当她们从一家丝绸店出来,走了没有几步,便听到身后一声有人喊:“夫人小心!”接着便传来“啊”的一声惨叫,回过头去,却见一个少女栽倒在地,额头上渗出鲜血,流得满脸都是。两个亲卫正按住一人,旁边丢着一块石头,上面仍然沾着血迹。樊娟没有见过这种场面,吓得转过脸去不敢再看。马芸是警校生,自然不怕,先查看了一下倒地的那句少女,刚才提醒自己小心的一定是她了。马芸扶起那名少女,掏出手绢,按在她额头上,先帮她止住血,细看之下,却认得这人,原来是被逐出太守府的二丫。马芸见二丫仍然昏迷不醒,便吩咐两名亲卫先将她送回太守府,并请郎中救治,自己再去看亲卫按住的那人,原来是个乞丐。等她瞧仔细了,顿时更加吃惊,原来这人竟然是李林!
按说李林在两个月前就已经被斩首示众了,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呢?说来李林也是命苦,只因贪图马芸的美色,反落得个家破人亡。幸好贼曹史陈进也是李诚的亲信,在狱中对他十分关照。就在行刑前的一天,陈进又不知从哪里弄来个乞丐,装扮成李林的模样,替他上菜市口挨了一刀。这种事情陈进过去没少做过,自然轻车熟路。等又过了些日子,陈进见没有传出什么风声,便悄悄将李林送往他乡,也算是为李家留了一脉香火。
李林本是个纨绔子弟,平时除了寻花问柳,还真没有什么事自己会做的。身边的盘缠又不多,没多久便已经用尽,帮着别人做了几天短工,累得要死要活,动作慢了还要挨几顿鞭子,他什么时候吃过这个苦?实在受不了,想来想去,还是潜回河间,找叔叔的那些老部下接济接济。不料,这些人听说李林没死,还找上门来,都把他当成瘟神一般,就连陈进也不肯见他,还威胁他赶紧离开河间,否则就把他弄到野外活埋了。
李林吃他这一吓,反而不敢出城了,便躲在城内,行乞为生。有一天,李林行乞到一家药店门前的时候,却看到一男一女从店里走了出来。李林看到那男子,却是认得的,是以前常常跟在自己后面的一个小混混,赶紧躲到一旁。再看那女人,不由大吃一惊,原来那女人竟然是李林的妻子,跟那混混十分亲热的模样,那腹部微微隆起,显然已经有了身孕。李林恨得牙痒,这个女人嫁到李家三年了,蛋都没下过一个,现在这肚子里肯定是那混混的种了,却也识相,明白自己的处境,不敢出来。
这一天,李林坐在街边,猛然间又见一个孕妇走过,发现她身边没有男人陪着,想起自己的女人就快要帮别人生孩子了,不由恶向胆边生,操起路边的一块破石头,便向那女子的头上砸去。
第23章 圣女驾到
这个女人自然是马芸了。李林并没有认出她来,如果他知道是马芸,绝对不会这样冲动。就在此时,一个瘦弱的少女冲了过来,挡在中间,李林这一下结结实实地砸在那少女的头上,随即他便被冲上来的亲卫控制住了。那个少女便是二丫,她被逐出太守府以后,又被家人卖给一户人家做了童养媳。二丫这个童养媳当得很苦,她的小丈夫才五岁,平时要带孩子、买菜、洗衣、做饭,还要忍受公公的揩油、婆婆的打骂。不过,这样她也有机会上街,便能看到喜欢逛街的马芸。马芸虽然与她相处时间不长,但对她极好,所以她便常常偷偷跟在夫人身后,想多看看夫人几眼。今天也巧,她看见夫人进了丝绸店,便悄悄守在门口,不想帮马芸挡了一下。
刘欣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也是怒火中烧,传说中的掉包计竟然真的出现在了自己的地盘上!
这时,樊娟也扶着二丫进来了。二丫已经醒了,本来就营养不良的脸上因为失血更加苍白了,厚厚地缠着纱布。
马芸一边带着她们往内宅走,一边对刘欣说道:“我要将二丫留下来,回头再跟你算帐!”
刘欣那是万分委屈啊,这李林又不是我偷偷放跑的,和我算什么帐啊。可这时候的马芸是属于比大熊猫还高一个级别的国宝啊,他可不敢顶嘴,只得将鼻子一捏,对还在大厅内的赵云说道:“赵云,你先派人去将陈进抓起来,再仔细审问李林,看看还有谁知道李林没死的,统统抓起来。”
赵云正对刘欣没有安排自己事做有些不满,得了命令高高兴兴地抓人去了,何况刚才樊娟也和马芸在一起,那李林万一砸偏了,石头落到樊娟头上那可如何是好,赵云自然不会放过这些知情不报的官员。于是,河间郡一阵鸡飞狗跳,十多名官员先后锒铛入狱。
巨鹿郡的郊外,有一座太平山庄,那便是太平道人张角的住所。整座山庄设计精巧,庄内有许多曲曲折折的道路连接着不同的院落。在庄子一隅的隐密房间里,张角将几个心腹招了过来。
张角须发皆白,颌下三缕长髯,还真几分仙风道骨的模样,他端坐上首,缓缓说道:“各位,我早有预测,明年会发生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旱灾,而且将蔓延至整个北方。今天河间长史张俊,带了礼物来到庄上,想要请本师前去求雨,你们对这事怎么看?”
张宝首先站起来说道:“大哥,为了利用好这次旱灾,我们派出了三十多支人马,四处活动,在各郡进行的都十分顺利,唯有这河间郡,自从来了个刘欣以后,戒备甚严,连连失手,还折了朱清。现在他派人来请大哥帮他求雨,绝不能答应。”
朱清、唐周是张角座下最得意的两大弟子。那日朱清假扮成马贼首领去河间高阳县抢粮,不料碰上徐晃,宁死不降,自杀身亡。后来因为张俊急着赶回河间,催促徐晃上路,朱清的尸体才被张角的手下抢了回去。后来,刘欣严令各县加强防备,张角便不再派人去河间一带活动。对于朱清的死,张角的几个心腹一直耿耿于怀,几次三番要去河间找徐晃报仇,都被张角拦下。
管亥也在一旁叫道:“理那个破太守做什么,不是上师拦住,我早就去河间杀了这个狗官了。”
张角不以为然地说道:“这个刘欣不简单啊。想不到他竟然也看出明年会有旱灾,不知道他还了解些什么,此人不可小瞧。明年大旱,百姓无以为食,必然四处流浪,到时候只要好好加以利用,不愁人心不归。对于刘欣我们倒不可不防,我想趁此机会,派人前去探探他的虚实,你们看派谁去比较合适?”
张梁、程远志、邓茂、唐周都站起身说道:“我去!”
张角摇了摇头说道:“刘欣能看出明年大旱,一定是个有心机的,你们勇则勇矣,探听虚实却不是他的对手,不要反被他算计了。让我再好好想想……”
“爹,你有什么事为难?”正在张角犹疑不决的时候,一个少女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只见她腰似杨柳,脸若桃花,肌如玉琢。
张角一见,却是女儿张宁刚从外面回来。张角知道自己这个女儿聪明伶俐,又有一身好武艺,顿时有了主意:“宁儿,你来得正好,我这里有一件要紧的事需要派人去趟河间,你去最是合适。”
张宁一听是河间,两眼放出火来:“爹,是不是要去杀了那个狗官?”
原来朱清是张宁的大师兄,唐周是张宁的二师兄,两位师兄对这个美貌的小师妹都有爱慕之情,对她是百般呵护。张宁年刚及笄,春心虽已萌动,但对这两个师兄还说不上爱慕,不过亲近些那是一定的,尤其与大师兄朱清最是说得来,不料朱清在河间死于非命,张宁对此一直怀恨在心,已经暗暗打听清楚河间太守是刘欣,杀死师兄的是他手下一个叫徐晃的校尉,常常寻思要去河间报仇。
张角对这里面的情由最是清楚了,便喝住她道:“宁儿,我此番派你前去是有大事相托,你千万不可意气用事。如果明年事情顺利的话,清儿的大仇何虑不报。”
张宁强压住心头怒火道:“孩儿一切听凭父亲吩咐便是。”
张角知道自己女儿最重信义,既然答应下来,就不会乱来,这才放心地面授机宜道:“你此次替我前去河间是帮助太守刘欣求雨,需要如此如此……”
张宁当然知道自己是求不来雨的,她却不知道父亲也求不来雨,所以才不方便亲自出马,听了父亲的叮嘱,连连点头,暗下决心,此行一定要探听出刘欣的秘密。
马芸正在家中和刘欣呕气,不是因为李林,而是因为二丫。二丫替她挨了那一下,被她接回太守府,自然要向她数说被逐以后的遭遇。马芸是个嘴硬心软的主儿,听了二丫的哭诉,见她受了不少苦,忍不住掉下泪来,都怪当初刘欣狠心赶她出门。刘欣拗不过她,只得派人拿钱去将二丫赎了回来,那户人家见是太守来赎人,哪敢不依,何况刘欣的出价还不菲呢。饶是如此,马芸还是两天没和刘欣说话,直到刘欣千哄万哄,好话说了一箩筐,才勉强破涕为笑,弄得刘欣身边的人都知道他畏妻如虎。
没等张俊从巨鹿回来,河间各县的水利工程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了,一方面大量修建沟渠与河道相连,这样以后即使没有旱灾发生,对于农业生产也是大有好处的,另一方面,在村镇里开挖了许多水井和蓄水的水窖,以保证旱灾来临时的人畜饮水。这些措施都是刘欣根据后世的一些经验想出来的,田丰、沮授也都对此深表赞同。
因为赵云一口气抓了十多个官吏,河间郡的不少事务还是受到了影响,前来求情的人接二连三,就是沮授、田丰也出面为这些人说情。不过他们两个倒确实是出于公心,是真心为刘欣着想。因为被抓的这些官吏几乎牵扯到河间的整个士族阶层。士族阶层就是这个时代的统治者,和整个士族作对是非常不明智的。刘欣也没有过多考虑,反正马芸的气也消了,就下令这些官吏花钱赎罪,而李林和陈进两个人是不会被他放过的,陈进被罢官回家,而李林这次是真的被押上了刑场,刘欣亲自监斩,再也没有人能救得了他的性命了。
好不容易稳住了河间的局面,刘欣刚刚喘了口气,就有随张俊同往巨鹿的士兵赶回来报告,张角派了太平道中的圣女前来帮大人求雨,请大人出城迎接。
刘欣暗暗冷笑,好大的口气,想跟我玩把戏,还嫩了点。不过,刘欣倒也想看看这个圣女到底是什么人,印象中黄巾军中没有这个人物啊。刘欣当然不会亲自去迎接,想了想,便派人去将陈进找来,他是负责抓贼的,这个圣女估计是个巫婆之类,叫他去对付最好不过了,刘欣答应他,只要办好这差事,就让他官复原职。
陈进接了这份差事,屁颠屁颠地赶到北城门口了。只见城门口一个人也没有,那个什么圣女还不知道在哪里呢。陈进左等右等,直到日落西山,到了关闭城门的时辰,才远远地望见一行人缓缓走来。陈进一直在揣摩刘欣派他来迎接圣女的用意,询问了前来报信的那个士兵,又看了看前方慢吞吞的队伍,终于明白了过来。
把门的士兵知道陈进在此等人,走过来问道:“陈大人,时辰到了,是不是等他们过来再关城门?”
陈进毫不犹豫,手一挥:“关城门!”
两边的士兵赶紧忙碌起来,驱散城门口的百姓,让他们该进城的赶紧进城,该出城的赶紧出城。城外的队伍越来越近了,那城门却“吱咯吱咯”地关了起来。
张俊好不容易找到太平山庄,却被告知大贤良师张角正在闭关修练,要半年才会出关。他在山庄恳求了两天,太平道中人这才请示了张角,派了圣女张宁随他前来。这一路上,张宁要行便行,要住便住,张俊连屁都不敢放一个,慢慢吞吞,走了五天才接近河间郡城。张宁马鞭一扬:“快叫太守出城相迎。”
张俊不敢怠慢,赶紧派了手下士兵前去报告刘欣。队伍仍然走得不紧不慢,好不容易看到河间城,已经是关闭城门的时间了。城门外哪有什么迎接的队伍,城门却缓缓关了起来。张俊吃了一惊,打马向前,奔到城下大叫:“圣女驾到,快开城门!”
第24章 目标是谁
陈进根本不理他们,关了城门便转身向刘欣汇报去了。张俊在城外跳脚大骂,过了半天,城头上才出来一个士兵叫道:“时辰已到,没有太守大人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开启城门,还请长史大人先在城外暂歇一晚,明日一早再进城不迟。”
张俊在城下大喊:“这是太守大人请来的圣女,快去禀报,若是误了大事,你们吃罪不起。”
又在城下等了半天,只见城头上又冒出一个士兵来,大声说道:“太守大人交待,他已经洗洗睡了,有什么事明天再说。”
张俊折腾了半天,城门只是不开,他回头望向张宁。张宁穿了一身水青色的道袍,骑着一匹灰青的骏马,那张俏丽的脸蛋却换成了铁青的颜色。
张俊忐忑不安地对张宁说道:“回禀圣女,刘大人治下甚严,时辰一到,城门准时关闭,从来没有人敢违背他的命令。不如,今晚就委屈您先去十里外的驿站暂歇一晚吧。”
张宁鼻子一“哼”,对跟在身边的两个道童说:“咱们回巨鹿去。”
张俊慌了神,赶紧拦住道:“圣女有话好说,千万请留步。十里驿站的条件还是不错的,就请圣女委屈一下,明日再去找那把门的给您赔罪。”
其实张宁还真不敢回去,她这次可是带了任务过来的,于是又假装冲着张俊发了通火,便半推半就地答应下来,暂时先住在十里外的驿站。张宁本来是想给刘欣来个下马威,故意挨到关城门的时候才来到河间,还让张俊通知刘欣早早出城相迎,想在气势上压倒刘欣,不料刘欣竟然真的让人将自己关在了城外,不由收起了对刘欣的轻视之心,小心盘算起来。
第二天一早,张宁换了副面孔,早早的就来到城下等候。门刚刚开,一行人就进了城,直奔太守府。城门是卯时开的,也就相当于现在五点钟左右,当他们到达太守府时,天还没亮。张宁不等张俊前去通报,自己拾阶而上,府门个两名亲卫拦住她,问明来意,说道:“原来是太平道圣女驾到,我家大人早就命我等在此等候,请随我进来吧。”
张宁暗吃了一惊,难道刘欣算到自己今天这么早过来?张宁犹豫了一下,还是硬着头皮来到大厅。只见大厅里,一个高大英俊的年轻人端坐在上首一件奇怪的家具上,张宁心知此人一定是刘欣。
刘欣似乎并没有见到张宁进来,依旧双目紧闭,盘膝而坐。张宁忍着怒火,上前喝道:“太平道圣女在此,刘欣何在?”
刘欣眼皮都没动一下,只慢慢说道:“什么人在此喧哗?来人,与我打出去。”
刘欣话音刚落,便从他身后窜出一条大汉来。那大汉身长几近九尺,膀大腰圆,面色凶恶,手里提着一对大铁戟,一步步向张宁逼了过来。那大汉每走一步,整个大厅的地面都好像震动起来,一股强大的气场压得张宁喘不过气来,她不由得往后退了一步,又退了一步。
这时,一直呆在大厅外面的张俊见状走了进来说道:“启禀大人,这位便是太平道圣女,特来祁雨。”
刘欣这才缓缓睁开双眼,看向张宁,不觉眼前一亮,好漂亮的美少女,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纤纤的细腰,一身青色道袍,掩不住窈窕身段。刘欣看了看她,说道:“圣女是几品官啊?”
张宁听了没好气地说道:“本姑娘不是官。”
刘欣一付不屑的模样道:“一会圣女,一会姑娘,还穿身道袍,那便是个道士了。不管你是什么人,都是民了。既是民,见了本官,怎么不行礼?”
张宁几乎要暴跳起来,终于还是忍住了,朝刘欣施了一礼道:“贫道张宁见过大人。”
刘欣鼻子里“哼”了一声:“恩。免礼,赐坐。”
旁边有搬过一张椅子,张宁没见过这东西,便沉着刘欣的样子小心翼翼地坐了下来。
刘欣这才对张俊说道:“你去请的大贤良师原来是个女人?”
张宁不等张俊回答,起身说道:“贫道乃是大贤良师之女,祁雨一事已得家父真传。只是若想求雨,一要心诚,二看机缘,我看大人您这两条都有些难啊!”她已经打定主意,不再和刘欣在这些细枝末节上纠缠,直接将话题挑明。
刘欣暗暗冷笑,就知道你们求不来雨,想找这些理由搪塞我,到时候下雨了算你们求来的,不下雨就是我心不诚,打得好算盘:“何为心诚?何为机缘?是不是要等乌云密布才可以开始求雨?”
张宁见刘欣说话咄咄逼人,若是按她以往的性子,早就拂袖而去,但这次前来,是要弄清楚刘欣虚实的,而且她还有个私心,想要接近徐晃,看有没有机会报仇,现在自然不能离去,只得将口气软下来道:“既然大人差人请贫道前来,想来诚心是没有问题的。只是这机缘嘛,我需要在河间各地看看,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布坛作法。”
刘欣心想,你早这样说不就好办了,于是也换了一副笑脸道:“没问题,我这就安排本郡的贼曹史陈进陈大人陪同女道长四处走走。”
张宁眼珠一转,说道:“大人,听说最近世道颇乱,常有马贼出没,贫道除了求雨,别无所长。若要行走各地,还请大人派兵护卫才行。陈大人我没有听说过,到是久闻大人手下有一校尉姓徐名晃,武艺高强,不知大人可否让女士们徐将军护卫贫道?”
刘欣听了她的话不由警惕起来,到现在为止,只有徐晃杀过马贼的人。如果马贼真是太平道中人假扮,她现在点名要徐晃相陪,会不会是来寻仇的?于是沉吟道:“徐将军公务繁忙,只怕抽不出空来,这样吧,你先在驿馆住下,等我找他商量商量。”
张宁终于逮到了机会:“难道大人身为一郡太守,这等小事也作不了主吗?”
刘欣却不受她的激将法,哈哈笑道:“是啊,这官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可不能搞一言堂啊!来啊,送女道长去驿馆。”
张宁不明白一言堂是什么意思,见刘欣已经下了逐客令,也不好意思继续赖在这里不走,只得悻悻而退。
刘欣等张宁走后,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找马芸商量一下。最近晚上少了刘欣的折腾,马芸又恢复了早起的习惯。这时她已经吃了早饭在院子里散步了。听刘欣说请了个女道士来求雨,马芸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刘欣的额头,说道:“你没病吧?”
刘欣将她的手轻轻打开,说道:“我活蹦乱跳的,除了到了晚上难熬些,会有什么病。”
“呸,不害臊!”马芸啐了一口,说道,“这件事你处理的欠妥,她要你去迎接,你就去迎接嘛,和她斗什么气,看她能玩出什么花样。”
刘欣想了想,马芸说的也有些道理,现在最需要的是稳定,早点将张宁打发走才是正理,于是又问道:“那她提出的要求答不答应呢?”
马芸不假思索地说道:“答应!为什么不答应?你不相信徐将军的武艺?对了,你说她是张角的女儿,长得漂亮不?”
“还可以吧。”刘欣随口应道,见马芸神色有异,又改口道,“不过,肯定比不上我老婆漂亮!”
马芸被夸得心花怒放,假嗔道:“我看你口是心非,不会是看上人家姑娘了吧。”
刘欣一副委屈的模样:“怎么可能,我的目标可不是她。”
“噢,那你的目标是谁啊?”马芸狡黠地看向他。
刘欣这才发现似乎说漏嘴了,连忙讪讪地道:“开玩笑的,莫当真,莫当真。”说完,落荒而逃。
张宁来到驿馆,刚刚安顿下来,就有驿卒来通报,徐晃徐将军来了。听说这个杀死师兄的仇人来了,张宁的怒火一下就起来了,一张小脸涨得通红,她反复告诫自己要镇定,深吸了一口气,这才迎了出来。
张宁来到门口,只见一个年轻的将军顶盔贯甲,精神抖擞地站在那里。张将军见到张宁出来,拱手道:“末将徐晃,奉太守大人之命,保护道长安危。道长有什么要求,以后直接告诉末将便是。”
张宁来到河间是以太平道圣女的身份来的,但刘欣也好,徐晃也好,都称她为道长,而不肯称呼她为圣女,显然对她的身份有所怀疑。其实张宁也明白,她根本不是什么圣女,甚至连道士都不是,如果再在这上面和他们争执,打嘴仗实在没有什么意思,于是也不和徐晃计较:“徐将军来得正好,请随贫道进来。一会你将河间的地势说给贫道听听,我们再选几个地方查访查访,看看在哪里建法坛好。”
“末将听凭道长吩咐便是。”徐晃说着,又看了一眼满脸通红的张宁,关切地问道:“道长,我看你脸色不对,莫非连日赶路,受了风寒,要不要找个郎中看一下?”
张宁下意识地摸了一下自己的脸颊,果然有些烫手,这才记起刚才听到徐晃的名字怒火上冲,脸上的红晕想来还不曾退去。令张宁奇怪的是,现在,这个仇人就站在眼前,自己却生不起气来。
(李白斗酒诗千篇,我昨晚喝了八两酒,怎么就写得有点乱呢?人比人,差距咋这么大呢?)
第25章 军民一家亲
其实也难怪,在张宁日常接触的这些太平道人中,多是些好勇斗狠之辈,像管亥、程远志、邓茂、马元义、周仓等人个个生得五大三粗,面色或黄或黑,就是最亲近的两个师兄,相貌也是平常。而徐晃正值青春年少,既有英武之气,又不失儒雅之风,加上他在洛阳这种大都市生活多年,见多识广,待人接物得体大方。
张宁因为他是自己的仇人,免不了多打量了他几眼,不经意间竟拿他和自己的几个师兄比较起来,不禁有些失神。徐晃那声关切的询问,将她突然惊醒,手摸脸颊,方觉有些尴尬,打个哈哈说道:“恩,我没事,咱们进去细说。”
接下来的几天,徐晃根据张宁的要求,带着她来往于各县之间,出乡入村、走街串巷。张宁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这在其他地方是看不到的,那就是不管徐晃来到哪里,当地的民众对徐晃和他的官兵们都十分友好,而且很多人似乎都认识徐晃,经常可以听到“徐将军好!”“徐将军早!”的招呼声,还有人会递上水、鸡蛋、馒头等食物,而徐晃也能叫出他们中间一部分的名字。
张宁惊奇地问道:“徐将军,听说你不是本地人,怎么会和他们这么熟悉?”
徐晃笑笑,说道:“其实我和他们并不熟悉,只是见过几次面而已,有些人的名字我已经想不起来了。”
张宁不信道:“那他们为什么对你这么热情?”
徐晃不以为然地说道:“这有什么,军民一家亲嘛!”
这都是刘欣灌输给他们的思想。自从徐晃、张嘀匦抡俸蛹渚右院螅跣谰褪智康鞔砗镁窆叵担厦骶停恍砬址赴傩绽妫矶啾Χ急恢鸪隽司印U庋焕矗习傩斩跃拥母芯醮笪墓邸2唤鋈绱耍跣阑挂笏蔷W橹勘グ镏傩崭尚┡┗睿展死先醪〔小?嫉氖焙蚴勘腔褂幸恍┑执ィ狈⑾掷习傩战ソソ幽伤牵阉堑背汕兹艘话愣源保械氖勘匀欢坏夭艘恢肿院栏小U庑┦勘纠淳投嗬醋云胀ò傩眨约旱母改讣胰艘簿D艿玫嚼醋运侵幸辉钡陌镏庋焕此堑母删⒕透懔耍氚傩盏墓叵狄沧匀桓尤谇⒘耍矶喟傩找哺敢饨约旱淖拥芩腿刖?br />
张宁还有一个发现,河间百姓的生活似乎都很幸福,这种幸福感不仅洋溢在脸上,而且发自内心。走在路上,随时可以见到一张张开心的笑脸,河间郡几乎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地步。
这也利益于刘欣不与民争利的思想。官府从来不会强迫百姓去做无偿的劳动,就像现在各地兴修水利这样一件利民的大好事,凡是参加劳动的民壮都是有工钱可拿的,虽然数量不多,但在百姓中间引起的反响却非同小可。几百年来,这些活都是白干的,从来没有想到过官府还会给钱。百姓手上有了钱,生活就得到了改善,带动当地的商业也渐渐繁荣起来。许多在其他地方买不到的东西,在河间的市面上都有出售,不少外地的商人都愿意到河间来做生意。商业的繁荣同时又增加了官府的税收。就连刘欣自己都没有想到变化会这么大,这么快,他只是想让百姓生活得好一点,根本没有想到这么深远。几个月的发展和改变毕竟有限,但它给百姓带来了希望和信心,这是用多少金钱也买不到的东西。
张宁终于明白,为什么这几个月来,太平道在河间不仅没有发展,甚至出现了萎缩,那都是拜刘欣这个太守所赐。
这一天,张宁和徐晃来到高阳县境内。张宁突然想起这里就是师兄朱清遇害的地方,而杀死师兄的仇人便在眼前,自己这些天来竟然对他提不起恨意,不由深深自责。她看到前面有一片高岗,便将手中的马鞭一扬,指了指那个方向说道:“徐将军,我们两个去那里看看。”
徐晃没有说什么,朝随行的士兵做了个原地待命的手势,打马与张宁并辔而行。两人来到高岗之上,张宁翻身下马,佯装仔细观察地势。徐晃有些奇怪,这些天来,她了解的要么是当地的风土人情,要么就道路城防,自己按照大人的吩咐,她要看什么就领她看什么,没想到她今天认真看起这块地势来了,难道她真有求雨的本事,看中这块地方,要兴坛作法?
徐晃一边想,一边也跳下马,信步走到张宁的身后。张宁一直在观察着身后的动静,听到徐晃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她的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就在徐晃离着张宁还有半步之遥时,张宁突然转身,一道寒光如闪电般直刺徐晃的咽喉。
徐晃前些天听了刘欣的叮嘱,一直很是小心,几天下来,见张宁举止都很正常,不免有些松懈。再说了,张宁虽然是个道士,但更是个美貌的少女,徐晃很容易便对她产生了好感,早将刘欣的话丢到了九宵云外。
徐晃陡见寒光闪过,猝不及防之下,想要完全避开已经不可能了。徐晃将心一横,身子微微一偏,反迎着那道寒光上前一步,只觉左肩传来一阵剧痛。张宁一剑得手,却不知道自己是喜是忧,她刚要收回宝剑,却觉得右腕一麻,顿时半边身子使不上劲来。张宁心头一敛,已经发现自己被徐晃扣住了右腕,自己的那柄宝剑插在徐晃的肩头,兀自轻轻颤动。
徐晃脑海中闪过无数个念头,这时已经明白大人说得不错,她是来寻仇的,只是他仍然不信这样一个美貌女子会下此毒手,沉声喝道:“道长因何对徐某突下毒手?”
张宁看到徐晃严厉的神情,又见他的肩头血流不止,不由一呆,只觉得眼中湿润起来,嘴里喃喃说道:“这是为什么?”
徐晃怒道:“是我在问你!”倏尔又道:“算了,你是个女人,我不为难于你,你走吧!”
说完,他手上用( 三国之刘欣篡汉 http://www.xlawen.org/kan/51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