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之刘欣篡汉 > 三国之刘欣篡汉 第 9 部分阅读

第 9 部分阅读

    那大汉命人从村子里抬出几十坛酒来,两个人就是阵前比拼起来。两个人从日中直喝到黄昏,均已经大醉。手下怕他二人有失,纷纷抢上前去,竟交起手来。没了这大汉,那些村民却不是典韦带去的飞虎卫精兵的对手,一顿拳脚,全被打跑了,这大汉仍酒醉未醒,竟做了俘虏。

    第二天早上,典韦和这条大汉的酒都渐渐醒了。那大汉见自己被绳索捆住,急得大叫:“你这厮耍赖!”

    典韦也生气地对身边的士兵说道:“快把他放开,我和他重新比过。”

    一名士兵劝道:“典将军,好不容易捉住这贼人,不要再比了吧。我们出来已经好多天了,再不回去大人会怪罪的。”

    大汉怒道:“你说谁是贼人!我看你们才是贼人!”

    又一名士兵说道:“我们当然是官兵了,你难道看不见我们身上的军服?”

    大汉的头摇得像个拨浪鼓:“我不信,官兵看到贼人就跑,贼人看到我就跑,你们怎么可能是官兵。”

    典韦一边给他松绑,一边说道:“既然你不是贼,我就放了你。我们真的是官兵,我是河间太守刘大人手下的亲卫统领典韦,你要不信,去河间问一问就知道了。我现在真的要赶回河间去,不能再和你比了。”

    那大汉松了绑,也对典韦说道:“不比就不比。俺是本村的,叫许褚,不信,你去村里问问,有谁不认识我。”

    正在这时,外面吵嚷起来,一个老汉闯了进来哭着说道:“求你们放了小儿吧,要多少钱我都给。”

    许褚一看那人,叫道:“爹,你怎么来了,我没事,这不好好的吗?”

    许老汉一见许褚没事,止住了泪,朝着典韦就要下跪。典韦慌忙扶住他说道:“哎呀,老伯,千万不能这样。要是让我家大人知道了,还以为我欺负老百姓了。”

    许褚连连摇头道:“这天下有不欺负老百姓的军队吗?我不信!”

    一个士兵生气地说道:“怎么没有?我们就从来不欺负老百姓!昨天以为你们是贼,才和你们打起来,否则,我们才不会和你们动手。”

    许老汉一听,问道:“不知道你们还收不收人?”

    典韦笑了起来,说道:“老伯,你的年纪似乎大了点吧。哈哈,哈哈。”

    许老汉脸一红,说道:“不是我,是我儿子。你看他身体壮实,又有一身好武艺,不知道你家大人肯不肯收下他。”

    典韦高兴地说道:“那太好了!有了他,我终于可以尽兴地喝酒了!”

    许褚却嘟了嘴说道:“爹,我不去当兵,我要在家照顾你。”

    许老汉骂道:“你怎么这么没出息!你看这位将军,年纪和你差不多,已经是统领了。而且不欺负老百姓的军队去哪里找啊!你不去,我打断你的腿。”

    典韦不以为然地说道:“这有什么难的,老伯你和我们一起走不就行了。”

    大家在村子里又停留了几天,许老汉变卖了家产,收拾了细软,随着队伍一起上路。典韦、许褚两个一路上也较量些武艺,但更多的是在晚上拼拼酒量,夜里睡得迟,早上自然起得晚,这行进的速度自然慢了许多。等他们到了高阳县,天色已经暗了,错过了时间,进不了城,只好宿在野外。半夜里有士兵起夜,望到燃起烽火,报告典韦。典韦逮到了上阵的机会,哪里肯放过,便点齐人马赶过去。许褚、典韦两人这一路相处下来,感情极好,典韦便让许褚去对付马贼首领,好让他立一大功再投效刘欣。许褚也不负所望,三五个回合便伤了管亥。

    刘欣听说眼前这个黑脸的大汉便是许褚,心中大喜,握住他的手说道:“好好好,原来你就是许褚许仲康,以后你就和典韦任飞虎卫左右统领吧。”

    许褚不解地问道:“仲康是我爹刚给我取的字,大人是怎么知道的?”

    刘欣一听,坏了,敢情这许褚刚刚行过冠礼啊。古人是二十而冠,行冠礼,由长辈或至亲赐字,表示已经成年。典韦那时还没有表字,是刘欣帮他取了个“恶来”的字,因为刘欣记忆中曹操曾经称呼典韦为“古之恶来”。刘欣脑筋转得飞快:“恩,是这样的,前些天我又梦见了那个金甲神人,他对我说有一个壮士,姓许名褚字仲康的,会来帮我。我还不大相信,没想到今天你果然来了。”

    上次刘欣假托金甲神人的话,说有大旱,至今确实没有下过一滴雨。今天,这个金甲神人又提到有个许仲康,而这“仲康”两字恰恰是许老汉刚刚给许褚取的。在座的众人不由都对刘欣生起了敬畏之心,这位大人真有神人相助啊!沮授、田丰二人对望一眼,暗自点头,他们向来胸怀大志,想要成就一番大事业,至此都下定决心,尽心辅佐刘欣。

    刘欣看着众人膜拜的目光,自己也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正想岔开话题,却听赵云站起来问道:“大人,许褚做了统领,那我做什么?”

    刘欣这才想起,原来赵云也是飞虎卫统领,想了想说道:“赵云,你今年又长了一岁,我准备给你压点担子,你就去军中做个司马吧。”

    其实徐晃受伤以后,赵云就一直代替他管理军中事务,做得有声有色,而且他也一直想要在军中做个将军,现在终于如愿以偿了。

    刘欣知道了事情的经过,第一件事就是了解士兵的伤亡情况。张合带去的两百骑兵伤亡最重,阵亡三十五人,重伤四十二人,其中有十一人可能会终身残废,当时敌众我寡,能有这样的结果也已经不错了。赵云带去的飞虎兵也伤了三十多人,但都没有大碍。而典韦带的五十名骑兵正赶上管亥的败兵,简直是一边倒的屠杀,没有伤亡。救治伤员,抚恤家属这些事自然有田丰、沮授去做,倒不用刘欣操什么心。

    这一仗,“马贼”被斩首五百多级,被俘三百多人。刘欣免不了要审问俘虏,因为存了心思,他是自己单独审问的,只问了一个人一句话,他就全明白了,因为俘虏告诉他,首领叫管亥。这就印证了他的猜测,这些人根本不是什么马贼,而是太平道的人。

    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刘欣反而为难起来。按照道理,发生这样的事,他应该赶紧上报朝廷才对。但从内心来说,他对农民起义便不抵触,虽然失学得早,但从小受过的教育在他脑子里还是根深蒂固,农民起义不过是被统治阶级反抗统治阶级的极端体现。而且,他一直不认为自己有能力阻止黄巾起义的发生,他想做的只是保住河间不受到波及,让自己过几年安稳日子就好了。

    所以,刘欣只问了一句就没有再问下去,他还做了一个令所有人都不解的决定,将这些俘虏全部释放,理由是,这些人也都是些穷苦百姓,相信经过这一次,他们会洗心革面,好好做人的。其实,刘欣是想通过释放俘虏,透露给张角一层意思:这次的事就算了,希望大家以后井水不犯河水,各走各的道。

    张角在焦急地等待着,却一直风平浪静,过了几天,被俘的太平道众竟然都被放了回来。据他们交代,刘欣只问了一个问题——带队的首领是谁?其他什么都没问,然后就把他们都放了。

    这个刘欣,他想干什么呢?张角陷入了沉思。

    (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第30章 取名风波

    张角加强了太平山庄的戒备,又在河间周围布置了许多眼线,注意刘欣的举动。而河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刘欣仍和往常一样,按部就班地做着一切。其实刘欣心里也十分紧张,历史上由于张角的弟子唐周的叛变,导致了黄巾起义的提前爆发,他不知道会不会因为正月里的那一次冲突导致黄由起义进一步提前。如果他将这些情况上报朝廷,可以肯定的是,黄巾起义一定会提前发生。

    时间一天天过去,河面上的冰已经完全消融了,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神州大地一片勃勃生机。一年之计在于春,百姓们又形如忙碌在田间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地劳作着。北方的冀、幽、豫、并四州却是另一番景象,已经七个月滴雨未降了,这在大汉立国以来是前所未有的,北方各郡赤地千里,用后世的说法就是百年不遇甚至千年不遇的大旱灾了。农夫们心如刀绞,各地的太守们也开始张罗着祭神求雨了。

    河间郡却宛如荒漠中的一叶绿洲,在太守刘欣的带领下,军民们几个月的辛苦没有白费。田头新挖的水窖里早已蓄满了水,田野里一片绿意盎然,河水缓缓地流过新修的沟渠,静静地滋润着青青的麦苗,百姓们向往年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歇,耕耘着一年的希望。

    这一天,河间太守府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刘欣看着堆满了大半个厅堂的礼物,沉吟半晌,吩咐道:“请他进来吧。”

    来人自称张宝,也是一身道士打扮,别人虽然不知道他,不过,刘欣却是清楚的。刘欣上下打量着张宝,玩味地说道:“张道长,听说你是大贤良师的弟弟。去年我的属下曾经想请大贤良师前来降雨,可惜大师正在闭关,未能一见,只派了他的女儿前来,却发现求雨的时机不对。莫非,今天大师觉得是求雨的好时机了,又派您来了?”刘欣一口一个“大师”在叫着,心里却想着后来的什么“李大师”、“张大师”,不由暗自好笑。

    张宝“嘿嘿”憨笑了两声,说道:“大人,贫道此次前来就是向大人请罪的。去年我那侄女顽皮,假扮女道士,其实她哪会什么求雨啊。多有得罪之处,还请大人不要放在心上。”

    刘欣抬了抬眼皮说道:“噢,原来如此。小孩子家调皮些那也正常,我堂堂一郡太守,怎么会将此事放在心上。不过,既然道长来到本郡,就请道长以本郡百姓为念,为他们求一场雨可好?”

    张宝心道,我哪里会求什么雨,干脆也不兜圈子了,直奔主题,说道:“我大哥说了,现在求雨时机未到。我此次前来,是受大哥所托前来求亲的。”

    刘欣听了奇怪道:“求亲?给谁求亲啊?”

    张宝满脸堆着笑,说道:“我那侄女,大人也是见过的,不知大人觉得如何?”

    刘欣哈哈笑道:“不错,是个小美人儿,只是性格刁蛮了些。”

    张宝听了这话,觉得有戏,继续笑着说道:“我大哥有意将女儿许配给大人,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咳、咳。”其实刘欣刚才就猜出他的来意,这两声干咳却是装出来的,“道长此言差矣。常言道,一家女儿百家求,哪有女方主动上门求亲的道理。何况,何况我已经娶妻,而且,而且我这妻子凶悍得很,不信你问问他们,我可是畏妻如虎啊。”

    站在他身边的典韦、许褚都傻傻地笑了起来。张宝不觉有些脸红,继续说道:“大人,请听我一言。男人三妻四妾再寻常不过了。再说了,我侄女自从去年见过大人一面,对大人情有独钟,过了门绝对不会和夫人争什么地位,只要能做个平妻也就满足了。”

    张宝说着,看向刘欣,只见他一副不为所动的表情,又喃喃地说道:“实在不行,做妾也行。”

    刘欣装出一本正经的模样:“打住,赶紧打住。这话要是传到我夫人耳朵里,那可不得了。这样吧,你也辛辛苦苦地跑了一趟,我也不能难为你。你看我身边这两位统领,年轻英俊,英武不凡。你侄女实在要嫁,在他们中间挑一个如何?”

    典韦、许褚闻言,非常配合地露出一副猪哥样,典韦更是夸张地流下两滴口水来。一直隐忍的张宝终于按捺不住,一张黑脸涨得发紫:“刘欣,我家大哥看中于你,好意与你结亲,你不要欺人太甚!”说完,拂袖而起,转身便要离去。

    刘欣却赶紧换了副笑脸:“道长息怒,道长息怒。这亲做不成还可以做朋友嘛。”

    张宝“哼”了一声,转身出了大厅。

    刘欣在后面喊道:“道长慢走,恕刘某不远送了。”

    许褚看着满屋子的礼物问道:“大人,这些东西?”

    刘欣一副无奈的模样,说道:“人家辛辛苦苦地送过来,难道还让人家带回去吗?当然是收下了。”

    典韦、许褚齐声应道:“大人英明。”

    刘欣看着他两人笑道:“你们也不错,有进步,装得很像嘛!”

    典韦一本正经地说道:“我听夫人说过,这叫做近墨者黑。”

    刘欣“啐”了一口,道:“现在不简单了啊,敢拿大人我开涮了啊!”说完,三个人都大笑了起来。

    张角听了张宝的回报,心中恼怒,但想到刘欣最后说的“做不成亲还可以做朋友”这句话,又踌躇起来,难道刘欣的夫人真个凶悍无比,刘欣真有难言之隐也说不定啊。不管怎么说,都这么长时间了,刘欣也没有采取什么动作,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对自己并没有什么恶意。现在旱情越来越严重了,各地已经有流民开始出现,张角的重心也要移到收拢民心上来,只得将这件事暂且按下不提。

    而刘欣是知道张角迟早要造反的,不告发他就好了,怎么可能还答应和他结亲,到时候朝廷株连九族,自己这一家三口也要跟着玩完,话说回来,有一口还在马芸的肚子里,想到这事,刘欣就有些犯愁。

    犯愁归犯愁,河间的旱情自己还得关心,他现在可是百姓心目中的好官,这好官总得拿出点好官的样子吧,刘欣心中想道,也许这就叫作茧自缚吧。刘欣决定出城一趟,他带着一行人来到郊外,半是视察旱情,半是踏青游玩。马芸和沮授、田丰的家人一起也一路随行。徐晃的心情似乎不太好,他主动要求留下来负责城防。

    来到郊外一处沟渠边的荒地上,碧油油的青草欢快地生长着,红艳艳的野花灿烂地开放着。刘欣指了指这儿,示意大家停下来休息一下。

    刘欣躺在草地上,仰望着天空。天空湛蓝湛蓝的,没有一丝云彩,初春的太阳并不强,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离沟渠较远些的一片荒地上,黄土地上孤零零地冒出几簇碧色。

    草地上停着几辆马车,沮授、田丰家的几个丫鬟正带着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放着风筝,他们的夫人笑吟吟地站在一边。草丛中蝴蝶飞舞,时不时还蹦起一两只蚱蜢,两家人欢快地游戏着,其乐融融,此情此景,如诗如画。马芸一时看得痴了。

    刘欣关切地问道:“怎么了,哪里不舒服?”

    马芸摸了摸已经自己隆起的肚子,摇摇头:“没什么,大概是刚才马车太颠了。”

    刘欣朝站在不远处的二丫招了招手,说道:“二丫,扶夫人到边上休息一下吧。”

    二丫答应一声,走了过来。

    刘欣突然发现二丫这段时间好像变漂亮了,也许是能吃饱饭,生活又比较安逸的缘故,原先苍白的脸上也有了红润,身段儿也窈窕起来,调侃道:“二丫,你人长漂亮了,这名字太难听,老爷我帮你重新取一个好不好?”

    二丫听到刘欣夸她漂亮,俏脸一红,羞涩地说道:“那奴婢多谢老爷了。”

    刘欣忍着笑说道:“恩,你以后就叫翠花吧。”

    “你起得什么名字,干脆叫酸菜得了。”马芸忍不住“扑噗”一声笑了出来,朝刘欣翻了个白眼,说道,“我看二丫虽然不识字,这双手却巧得很,就叫巧儿好了。”

    二丫显然也觉得马芸起的名字要好,朝马芸道了个万福:“巧儿多谢夫人赐名。”

    刘欣无趣地转过头去,见赵云、樊娟两人正手搀着手,站在自己身边低声说着什么,倒像是一对金童玉女,于是又来了兴致,说道:“赵云,你今年十五了吧。”

    赵云现在对刘欣的看法已经大大改观,毕竟自从刘欣来了以后,河间的变化摆在这里,听到刘欣和他说话,赶紧松开樊娟的手,说道:“回大人,赵云今年已经十六了。”

    刘欣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噢,没注意,你已经十六了。不过,你和樊小姐的婚事还要再等几年啊,怎么的也要等你行了冠礼以后才行,到时候我还要帮你取个字。”

    赵云一听这话,可就慌了神,等几年结婚那没什么,毕竟他和樊娟的关系已经公开了,而且刘欣也帮他行过纳采问名之礼,相当于已经定亲了。可想到刘欣帮典韦取的字,再想到刚刚帮二丫改的名字,赵云就寒毛直竖。

    刘欣看着一脸奇怪表情的赵云,暗暗好笑,赵子龙嘛,这字我还能取差了?笑着说道:“你放心,我一定帮你取个既顺口又威风的字,到时候包你满意。”

    马芸“格格”笑了起来:“赵云,你别听他的,他小学都没毕业,会取什么好名字。我已经帮你想好了,赵云字子龙,多好听。”

    第31章 幽州买马

    马芸说完,得意地看着刘欣,那意思是说,你别显摆了,你知道的我全知道。

    赵云却如释重负:“多谢夫人。”显然是接受了马芸给他取的字。

    刘欣忽然像发现新大陆似的看向马芸的肚子,说道:“好好好,你们都不要我取的名字。我给我自己的孩子取名字总可以了吧。”

    马芸冲他一瞪眼:“少来,这没你什么事。”完全一副悍妇的模样。

    刘欣无奈地转过头去,正好看见典韦那张黄澄澄的大脸,不由暗叹一声,唉,我的一世英名全完了,都是帮你取名惹的祸啊!

    踏青归来,回到太守府。刘欣将众人都召集起来,今天在野外看到的情形令他心惊,这次的旱情比他预想的还要严重得多:“诸位,你们对这次大旱有什么看法?”

    田丰说道:“回大人,我去周边各郡了解过了,许多地方都因为缺水无法进行春耕,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出现流民了。幸好大人有远见,修建了大量沟渠,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刘欣忧心地说道:“虽然如此,夏收减产也是必然了。不知道有没有流民进入本郡?”

    沮授说道:“大批的流民还没有发现,但陆陆续续来河间投亲靠友已经有不少了。”

    赵云插嘴道:“不错,赵家村昨天就有一些人从常山过来投靠我和樊大叔,赵家村田里的麦苗全枯死了。”

    “赵云,你要安置好这些乡亲,有什么困难就和我说。”刘欣又看向田丰、沮授:“田先生、沮先生,你们二位要做好赈济流民的准备,必要时可以发动乡绅捐钱捐粮。还要,流民的增多很可能造成市面动荡不安,要加强巡查,防止不法之徒趁机作乱。对了,我上次交代你们联系买马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田丰说道:“良马多产自北方,本郡有一客商姓朱名富,刚刚带信回来说,幽州有个常年贩马的客商,手上有数百匹好马,眼看着灾荒将至,愿将马匹低价出售,但需要买家亲自上门。”

    刘欣知道在冷兵器时代,骑兵是最强大的兵种,正月里的那场冲突,就是因为骑兵太少,才造成较多的伤亡。但河间马匹不多,收购不易,现在听说有数百匹好马,顿时急不可待地说道:“收购马匹是头等大事,不宜久拖,我现在就带人前去。”

    田丰说道:“大人,此事还要从长计议,朝廷不许私贩军马,如果是三、五十匹还可以掩饰,但数百匹马就难办了。”

    “这个……”刘欣不由沉吟起来,他买马是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动乱,可不想担上个造反的罪名。

    沮授想了想说道:“我看可以这样,多带些人去。去的时候都是步卒,回来的时候装扮成骑兵。”

    刘欣一拍大腿:“好主意,事不宜迟,现在就去准备,明天一早就出发。”

    次日清晨,刘欣辞别了马芸,带了典韦、许褚、赵云,点了五百飞虎兵,往幽州进发。城门口,朱富早已经等候在那里。

    刘欣看着朱富,五短身材,胖乎乎的一张脸,似乎天生就带着笑容,不由想起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笑面虎朱富来,随口问道:“朱掌柜是不是有个哥哥叫朱贵?”

    朱富笑嘻嘻地答道:“回大人,朱贵是小人的弟弟。小人是个行商,走南闯北。我这弟弟却是个坐贾,在家经营着一家酒店。”

    刘欣不由好笑,还真有朱富、朱贵两兄弟,此人问一答十,果然是个经商的好材料。刘欣又问道:“你说的那位客商在幽州哪一郡?姓甚名谁?”

    朱富依旧笑咪咪地回答道:“这位客商叫苏双,其实是冀州中山郡人氏,与另一位叫做张世平客商的交好,两人常年结伴在北方贩马,现在暂居涿郡境内。”

    刘欣听了这两个名字,似乎都有些熟悉,只是一时想不起来。

    这一路行来,只见小河干涸,禾苗干枯,草木凋零,一片荒凉景象。不时遇到三五成群,扶老携幼,逃荒的百姓。刘欣这一队人带了百辆大车,车上除了钱财,还有大量干粮和饮水,自然快不了,直走了半个月,方来到涿郡地方。这条路朱富走过不知多少遍了可果,很快便找到了苏双的庄上。

    苏双的庄子也和其他地方一样,地上现出一条条的裂纹,村口的大树没有几片新芽,无精打采地耷拉着枝杈。听说有人肯买他的马,苏双高兴万分,他知道如果还不下雨,这么多马再养几个月不饿死也会被渴死。双方在价格上几乎没有什么分歧,这些马苏双没有赚一文钱,只是这些时间马喂得不好,都有些瘦弱。

    知道了刘欣的身份,苏双更是热情得不行。当晚,苏双非要在庄上设宴款待他们。典韦、许褚终于逮到机会痛饮一番。

    苏双看到两人的豪气,连声赞道:“二位真是好酒量!与本郡杀猪的张屠有得一拼。”

    典韦涨红了脸说道:“哦,涿郡也有酒量能与我二人相比的吗?我倒想见识见识。”

    刘欣猛然想起来,问道:“此人是不是叫张飞?”

    苏双奇怪地问道:“正是张飞,莫非大人认识此人?”

    刘欣心想,这个机会可不能错过,倒要好好看看这个张飞是不是和传说中一样厉害,于是含糊道:“略有耳闻,只是不曾见过面。不知苏掌柜能否帮忙引见引见。”

    苏双哈哈笑道:“大人要见他有什么难的,明日我便陪同大人前去。”

    大家正在这里饮酒叙话,外面传来爽朗的笑声:“苏老弟,家里来了稀客,怎么也不叫我。”

    苏双赶紧起身迎了出去:“张大哥,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

    刘欣听了,心中暗道,莫非刚说到张飞,张飞就来了。想到这里,也起身迎了出去,却是一个高高瘦瘦的汉子,约摸四十岁左右年纪,生得白白净净。

    苏双见刘欣出来,介绍道:“这是河间太守刘大人,这是我的义兄张世平张掌柜。”

    “久仰,久仰。”二人寒暄一番,重新落座。

    张世平开口说道:“苏老弟,你可不够意思啊,卖马怎么不叫上我,我家里还有三百多匹马没处去呢。”又转向刘欣说道:“刘大人,您要是愿意,把我家中的马也买了去吧。”

    刘欣见这个张世平显然是急了,全没有一点商人圆滑的模样,于是说道:“张掌柜的怎么不早来,我刚买了苏掌柜三百多匹马,再多买恐怕有些困难。”

    张世平连忙说道:“价钱好说,价钱好说。我家中还有镔铁数千斤,便宜点一并卖与大人,可好?”

    刘欣知道,这年代镔铁最是难得,数千斤镔铁可不是个小数目,略微犹豫了一下,说道:“好,那我就狠狠心,全买下了。”众人皆大欢喜。

    第二天,苏双、张世平带着刘欣一行前往张飞庄上。远远的就望见一条大汉站在村口,看着大路发呆。苏双用手一指:“大人请看,村口那条大汉便是张飞。”

    张飞向来卖酒杀猪为生,家中也颇有些资财。可是这些天,干旱越来越厉害,百姓们都快要活不下去了,还有谁还来打酒买肉?张飞看着生意一天淡似一天,也不免无聊地坐在村口,暗自发愁,突然望见远处腾起一阵烟尘。

    张飞赶紧站起身来,便听得路上传来阵阵马蹄声。前段时间各地都闹马贼,这消息他是听过的,他虽然力气奇大,武艺不凡,却没有称手的兵器,见那阵势,人数总在八百人上下,不由焦燥起来。

    刘欣这队人现在确实全成了骑兵,队伍中还夹杂着两百多匹马,驮着镔铁,远远看上去便似有近千人。马蹄飞快,转眼间便到了村口。刘欣细看时,张飞果然和传说中的相貌差不多,身高八尺,豹头环眼,一脸的胡须都像钢针一样竖着。

    张飞见此人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看,正要发怒,却见队伍里有两个人是自己认识的,便问道:“张世平、苏双,这是些什么人,你带来我庄上。”

    刘欣不等苏双回答,高声叫道:“前面可是张飞张翼德?我乃河间太守刘欣,特来寻你。”

    张飞厉声喝道:“我与你素不相识,你寻我做什么?”

    刘欣早已经到了他近前,翻身下马,朝他一拱手,说道:“久闻翼德大名,我有两个兄弟十分好酒,我特地带他们前来与你比试比试。”

    张飞平生嗜酒如命,这才会一边杀猪一边卖酒,听说有人找他拼酒,顿时兴奋起来:“好!要喝酒的,就随我回庄上去。”

    刘欣知道喝酒过量,有害健康,对自己约束甚严,是不喝酒的。至于赵云,刘欣还一直把他当作个孩子,自然也不会让他喝酒。陪张飞喝酒的差事自然落到了典韦、许褚头上,对他们两个来说,是正中下怀。三个人你来我往,推杯换盏,从上午一直喝到黄昏,全都酩酊大醉。刘欣、赵去带了飞虎兵也都宿在了庄上。

    次日清晨,张飞在院子里高声大叫:“痛快!好久没有喝得这么痛快了。”

    典韦、许褚也齐声说道:“张庄主好酒量!正是我们二人的对手。”

    张飞说道:“可惜,你们今天就要走了,以后谁还能陪我这么痛快地喝酒。真羡慕你们两个,可以天天如此喝个痛快。”

    典韦说道:“其实我们两个也不能天天这般喝酒。大人说了,喝酒要适可而止,有个半饱就行了。”

    张飞说道:“我平时就是想喝个半饱都不能够,这庄上没人能陪我喝那么多啊。”

    许褚道:“那还不容易,你和我们一起走就是了。”

    张飞似乎有些动心:“我走了,这庄子怎么办?没了庄子,我以何为生呢?”

    典韦不以为然地说道:“只要跟着我家大人,还要那庄子做什么。”

    张飞是个鲁莽的性子,当下说道:“好,我和你们一起走。你我三人意气相投,不如结为异姓兄弟如何?”

    其实,这都是刘欣定下的计策,他知道张飞好酒如命,便让典韦、许褚两个和他拼酒,三个人果然十分投缘。刘欣在不远处听他们三个说结义的事情,倒是大出意外,赶紧站出来喊道:“且慢!”

    第32章 桃园聚义

    刘欣心里明白,张飞为人十分忠义,他对结义兄弟的感情恐怕比对亲兄弟的感情还要深,既然他们要结义,自己可不能错过,于是赶紧跳了出来:“三个人结拜有什么意思,不如人多些热闹点。”

    张飞一见是刘欣,昨天和典韦、许褚他们喝酒时,听他们讲了许多刘欣的故事,心中先入为主,已经知道他是一个在河间人人称颂的好官了,于是恭敬地说道:“不知道大人有何见教?”

    刘欣说道:“我虽然是个太守,但与你们甚是投缘,不如我们一起结为兄弟,你们可肯答应?”

    典韦、许褚慌忙说道:“我等怎敢高攀。”

    刘欣挥挥手,不以为然地说道:“你是两只眼睛一只鼻子,我也是两只眼睛一只鼻子,有什么不同?大家只论义气,不要管那些小节。”

    张飞喝彩道:“好!大人说得太好了,你们两个不要婆婆妈妈的,赶快来,我们四人一起结拜。”

    刘欣指了指赵云说道:“不忙。河间还有两位将军,与这位赵云兄弟,也都是性情中人,不如连他们也结拜在内。”

    张飞是个爽直的性子,早就迫不及待地说道:“那好,我们七个人就比比谁的力气大,力气大的就是大哥!”

    刘欣听了他的话,想起一个故事来,传说当年刘关张三人结拜,也是张飞提议谁的力气大谁当大哥,结果刘备想出个坏主意,比爬树。结果张飞性急,一下子就爬到了树顶,关羽见势不妙,也赶紧冲过去,爬到了半中腰。刘备却站在树根处没动,问他们两个是先有树根还是先有树梢?结果做了大哥。

    刘欣可不想这么奸诈,摇了摇头说道:“当然是比年龄大小了,若是比力气,你们谁能比得过我?那可胜之不武。”

    张飞不可思议地看着刘欣:“大人,你不是吹牛吧。看来又不甚粗壮,能有多大力气。”

    刘欣指了指院子里一棵快要枯死的杨树,说道:“你能打断这棵树的枝杈吗?”

    张飞哈哈大笑:“不要说枝杈,就是打断这棵树又有何难。”

    刘欣走到离树五米左右,暗一运气,“哈”的一声,照着树杈便是一拳,只听“扑喇喇”一阵响,树上掉下一段断枝来。刘欣朝张飞拱了拱手,说道:“要照这样打,你行吗?”

    张飞看着这一切,无论如何不能相信,他冲上前去,捡起那根断枝,确实是新断的,他又试了试自己朝树的方向打了几拳,树上的枝杈纹丝不动。张飞怔怔在看着刘欣:“不可能,刚才这根树枝本来就断了,是风吹下来的。”

    刘欣说道:“那你看好了。”说完,照着杨树的方向又是一拳击出,只见树枝一阵乱晃,“啪”又掉下一截断枝来。

    张飞这回是彻底服了,翻身拜倒在地:“大哥在上,请受小弟一拜!”

    刘欣将他扶起来,说道:“哎,我们还是按照年龄来排的好。”

    张飞内心还是想当这个大哥的,他见刘欣相貌英俊,估计年纪也不会大到哪里去,于是顺水推舟说道:“好,那就听大人的。”

    结果一比年龄,还是刘欣最大,张飞排到了老三,反而是徐晃第二。刘欣看着张飞,忍俊不禁,这小子还是逃脱不了当小三的命运。刘欣心想,这下好了,刘备这个大耳贼的兄弟让我给拐跑了,他的那场留芳千古的结义佳话看样子得由我来谱写了,于是问道:“翼德,你这庄是不是有个桃园?”

    张飞吃了一惊:“是啊。大哥,你是怎么知道的?”

    典韦哈哈笑道:“我们大哥有未卜先知的本事,经常有个金甲神人给他托梦,什么事大哥不知道。”

    刘欣脑子一阵发晕,这家伙,把我当成神棍了:“行了,别胡说了。翼德,带我们去桃园,行结拜之礼。”

    张飞庄上的桃园,有百十棵桃树,可惜今年大旱,树上看不到多少叶子,零零星星开了几朵桃花。早有人安排好了香案,刘欣带着四人一起跪下,还留出了徐晃和张嗟奈恢谩A跣莱畔惆缚牧巳鐾罚炖镎裾裼写堑厮档溃骸盎侍煸谏希笸猎谙拢伊跣烙胄旎巍⒄欧伞⒄培、典韦、许褚、赵云六人今天结为异姓兄弟,从此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若违此誓,人神共诛。”刘欣可不想像大耳贼那样,说什么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晦气话。四人也学着刘欣的样子,一一起誓。

    结拜已毕,五人都是喜气洋洋。张飞突然将大家引到后宅一个偏僻的小院,叫道:“媳妇,快出来见过各位伯伯、叔叔。”

    刘欣闻言,倒是十分意外,这张飞已经娶老婆了?只见院门开处,娉娉婷婷走出一位美貌少女,约十三、四岁年纪,朝着众人道了个万福:“贱妾夏侯氏,见过各位伯伯、叔叔。”

    众人见是张飞的妻子,慌忙还礼。张飞扶起那位女子,对刘欣说道:“我这媳妇是抢来的,恐怕他人知道,一直藏在这个小院中。”

    刘欣大惊失色:“三弟,这女子是你抢回来的?这可不是大丈夫所为。”刘欣知道张飞性情暴燥,常酒后鞭苔士兵,没想到他还干出强抢民女的事情来,不由为之咂舌。

    张飞憨笑道:“嘿嘿,大哥有所不知。张飞容貌粗陋,又只是一个杀猪卖酒之辈,寻常人家都不肯将女儿许配于我。此女叫夏侯涓,那日我在山中见她独自砍柴,一眼就相中了,便掳了她回家。我俩现在情投意合,正是一对儿。”

    刘欣不理他,问夏侯涓道:“你可真心愿意与我三弟在一起,如果不愿意,我为你作主。”

    夏侯涓朝刘欣盈盈一拜,说道:“多谢伯伯。奴家自幼父母双亡,由叔父抚养长大,前年叔父不知何往,奴家独自一人,无以为生,被夫君带回家中。夫君相貌虽然粗陋些,但心地极( 三国之刘欣篡汉 http://www.xlawen.org/kan/5196/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