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文武圣 > 文武圣 第 1 部分阅读

第 1 部分阅读

    《文武圣》

    第一章 徐青

    ()    天空中飘落着纯白的雪花,不着浓墨,展开一幅静谧和谐的飞雪连天,宛若渗透着古典风的画卷,在耀眼的阳光下展开。

    青牛镇,私塾学堂。

    整个学堂被一片深青sè的竹林包围了起来,倒是连栅栏的功夫都省去了,显得格外的清新。

    学堂的正中摆着一个粗糙的铜炉,燃烧着黝黑的木炭,散着一种淡淡的沉香味。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朗朗的读书声悠悠传来,一位眉清目秀的少年坐在案前,月白sè的棉服配着单薄的身体,很是有一种书生明媚的味道。

    “年后就是乡试了,先考举人,后中贡士,最后就是殿试了...听说殿试前三甲都可以当庭册封!”

    翻过一页书,徐青读了两句,心思却在微微转动着。

    “乡试是由城里的书院出卷,听说那院长是孟子学生的后人,这次省阅的主考官们肯定也比较倾向于孟子的思想,只要琢磨透了,必然能高中。”

    世事洞明皆学问,徐青虽然年纪还小,对于这些人情还是心中雪亮。

    ......

    巳时,学堂的早课安然结束。

    徐青收拾好书本,向着先生行了个礼,背起书篓走出了学堂。

    街道两旁的建筑错落地分布着,走了近半个时辰,尽头一方“徐家酒楼”的匾额赫然进入眼中。

    朱红sè的木质门柱组成基垫,大屋顶层层飞翘的屋檐形成了巧妙的曲线,楼中人声嘈杂的喧闹彼此起伏。

    “东叔。”走进酒楼,徐青看着柜台前的中年掌柜,笑着说道:“我爹呢?”

    “在后堂呢。”东叔一边对着账本,一边笑着说道。

    进入了后堂,大厅中摆着一排朱红sè的椅子,正zhong yng摆着一方山水屏风。

    徐易正坐在堂上品着香茗,看到徐青走了过来,提过书篓,有些溺爱地揉了揉他的头说道:“青儿,今天的早课似乎晚了些。”

    点了点头,徐青说道:“年后就是乡试了,所以先生最近讲的东西多了一些。”

    沉吟了片刻,徐易缓声说道:“也是,那你多用点心思。”

    吃过午饭后,徐青便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里,拿出了《武经》。

    《武经》乃是大明开国之初一位武魂境的强者所著,洋洋洒洒数百万字,不仅详细讲解了武道的境界,还记载许多强大的武学。

    武生,武相,武魄,武魂,武圣,大圣人!

    “武”一字乃是上古流传下来的碎片,父亲说,从武相境开始,就必须沟通天地间的意念来激体内的窍||穴,将**与冥冥天地联系,凝聚武相,生出种神妙的手段。

    武生只是武之道最为初始的阶段,大明王朝中几乎人人都可以成为武生,就连徐青都是初级武生,父亲徐易更是获得了高级武生的称号。而武相境的强者却是数十万人中都难寻一个,一旦突破,在京城中都会记入名册。

    在青牛镇这种偏远的地方,别说是镇长,就是东鹿城的城主见到了武相强者,都要表示尊敬。甚至一个地方小家族对武相境的强者不敬,按大明律法,是要抄家流放的!

    “我大明虽然兴文风,可实际上还是武者站在了顶端。”

    所谓穷文富武,仅仅是武生在突破下一个境界的时候就需要无数的药材淬炼身体,否则将会留下**上的暗疾。而那高在云端的武相境至少需要武生们的**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承受住天地意念的洗涤,进行窍||穴的激。

    他徐家酒楼虽然在整个青牛镇都有一定的名气,不过实在难以支付徐青走上武者这条路的费用,所以徐青只能选择从文。

    想到这里,徐青微微摇了摇,知道即使是这残本的《武经》都是先生私下拿给自己的。

    “谁说从文就不能站在顶端?”

    “我徐青,就要以锦绣文章鼎盛这大明河山,为我书生正名!”

    曾经他在《云州录》中曾经看过,当初就有一位书生以文入道,突破武相境的时候甚至有诸子百家争鸣的虚影。最后意念裹身,脱六道轮回的“至圣”:孔大圣人!

    “听说京城之中便有书院和武院两个派系,彼此明争暗斗。那武院便是以《武经》镇院,背后是整个朝野的武者。而书院虽然书生众多,不过以云州儒门领袖夫子为,院中武相境界的强者不在少数,也没有太落武院下风。”

    想到这里,徐青翻开了《武经》的第一页。

    《武经》开篇就讲:武学之道,凝武相,化武魄,孕武魂,证圣人。武相,武魄,武魂,每一个层次都有三个境界,一共九个境界对应着人体的九大窍||穴,即rì月||穴、上星||穴、太乙||穴、天井、印堂、巨阙、yīn陵泉、阳陵泉、魂户!

    “不知证圣人又是什么境界,难道到了那个地步已经不需要沟通窍||穴了么?”徐青心中暗暗想道,继续向后翻去。

    书上写道,武圣和大圣人皆是圣人的境界,武圣又被称为半圣。到了圣人的境界,已经完全脱离于**,与天地间的大道相合。

    “嗯?”

    徐青读着读着,突然现了一行字:激体内的第一窍,rì月窍,便可以凝聚武相。

    “rì月窍?”徐青心神一动,细细想道:“rì月||穴位于人体上腹部,第七肋骨间隙,rì月为名意指此位乃是天之人部,是汇聚循环天地间意念的第一处。”

    “可惜了。”徐青微微摇了摇,思索道:“这窍||穴的激还是需要**的强大,否则还没有打通窍||穴,整个肉身便直接崩溃了。”

    “那当初孔大圣人的以文入道,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

    第二章 一百五十斤力气

    ()    深夜。

    头撑起,脊推力。

    砰!

    一声弓弦爆裂响起,撕裂空气一般,准备地命中了一百步外的红sè靶心,箭尾犹自颤鸣。

    “这一百五十斤的虎纹弓我也能开弓了,在《武经》中初级武生的标志便是一百斤的劲力。倘若我能拉动三百斤的强弓,便意味着我进入了中级武生的境界!”

    一块窄小的空地上,一个约莫十五岁,一身纯白sè棉服的少年指松,shè箭,收弓,整个过程显得浑然一体。

    “以劲力划分武生,弓箭无疑是检测劲力最准确的方法,就连武举之中都有步shè这一部分,这虎纹弓便是大明的标配弓箭。”

    徐青弹了弹弓弦,将整把弓翻了过来。

    峥嵘的弓架露出了黑sè的纹理,棱角分明,银白sè的弓弦弹xìng十足,明显是用上好的兽筋制成。

    “不过除非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劲力已经很难增长,强行的淬体只能损坏**,给rì后留下暗疾。”想到这里,徐青皱了皱眉头,拿出《武经》,继续翻看着。

    徐青手中的这本武经被撕下了大半的页数,只剩下一些语焉不详的描述和对武生的讲解。

    “武相境界以后的讲解对我也没什么作用,可惜的是《武经》上记载的武学也被抹去。”

    父亲曾经说过,《武经》收罗了天下所有强大的武学,甚至连儒门、佛门和天师门的武学都有涉及,可谓是珍贵无比。

    过了半响,徐青站在雪地中,按着心中的拳谱路线一招一式地比划着,整个身体都摇动了起来。

    “呼!”

    演练了大半个时辰,徐青有些气喘吁吁起来,脸sè透白,不气不接下气地停止了拳脚。

    “仅仅是父亲传授的《大荒拳》我都还没有领悟,贪图更强大的武学倒显得有些不切实际了。”

    微微摇了摇头,徐青在原地休息了片刻,四肢再次晃动了起来。

    所谓“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大荒拳》的招式皮便是以意领先,拳脚随后。

    “这《大荒拳》虽然只有三式,不过确实变化多端。”

    “嘘...嘘...”

    又过了半个时辰,徐青的肩膀处开始疼痛起来,里面的筋肉好像要膨胀得撕裂开来一般。

    “这大荒拳需要肩膀一直力,过多的练习对**恐怕有所损坏。”

    直到肩膀处的撕裂感消退了一些,徐青才回到了自己的厢房中,洗了个澡,擦拭了一些普通的药酒,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

    酒一直被称为“百药之长〃,虽然依旧比不上珍贵的药材,不过药草借酒力、酒助药势,冷敷之后,倒是有着舒经活血、温通散的功效。最重要的是,一瓶普通的药酒只要三两银子。

    ......

    在房间内站了片刻,直到身上传来了暖洋洋的感觉,徐青方才神清气爽地坐在了书案前面,从书篓中拿出《仁政》,开始翻看着。

    “每次习武之后,连看书都多了几分jīng神。”

    《仁政》是孟子所流传下来为数不多的几本书之一,虽然不在四书五经的书目之内,不过这本书是孟子的学生唐公编录。

    当初整个东南大半都是唐公的门生,甚至隐隐形成了一个流派,东鹿城的书院院长便是唐公的后人。

    不过《仁政》这本书讲的是民贵君轻,与大明的主思想一度产生了碰撞。

    大明之所以兴文风,不仅因为学武之贵,乃是大部分的武者都挂名在武院之下,与皇权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寻常人家的孩子根本没有机会接触武者。

    “乡试毕竟只是地方的考试,谁知道主考官们会不会去刻意讨好那位唐公的后人,琢磨琢磨总归是没有错的。”

    唐公在这本书里面讲,国君有过错,臣民可以规劝,规劝多次不听,就可以推翻他。

    “有意思。”

    徐青顿时觉得耳目一新,当今的大明圣上一向认为武安天下,所以将大部分的武者紧紧握在了手中,满朝的文官虽然有着宰相和书院的庇护,不过地位还是普遍低下。

    所以当今圣上的威望已经达到了一个巅峰,除了对书院还有几分忌惮之外,可谓真的是掌握了整个朝野。寻常的官员别说推翻,就是忤逆圣意那都是不敢的。

    “虽然这位圣上强势了些,不过大明也迎来了盛世,也算是件好事。”

    据说这位圣上六岁习百家,九岁书文章,十五岁的时候便展现了治国安邦的雄才大略,在与几位皇子的竞争中得到了朝野几乎所有百官的支持。

    “恐怕当初支持他的几位文人早已经生出悔意了。”摇了摇头,徐青继续向后翻去。

    书中大部分是孟子的思想,唐公留下的话语并不多,还有一句就是他认为人只有在逆境中奋斗,才能激出强烈的进取jīng神。人只有在犹患中才能生存,贪图安乐就必然会导致灭亡。

    “这句话倒是不错。”徐青在心中赞叹了一句,“我徐青便是不安于现状,文以安邦,武能动世,那才是真正的圣人境界!”

    这个时候,一阵细微的声响突然从楼下传了过来。

    “后堂只住着我和父亲,这么晚了,不知是谁来了?”徐青随手披上一件衣服,推开门,穿过铺满月光的青石板走廊,到了后堂的正门口。

    “徐易,别说我不给你面子,五千两银子,真的是顶天了。”

    突然听到一个陌生的声音,徐青一怔,停下了脚步。

    父亲熟悉的声音传来道:“宋兄,别说这家酒楼至少值一万两,祖上的产业,就是三万两我都不会卖的。”

    徐青隔着窗户偷偷望去,只见堂内站着一位陌生的男子,身形臃肿,小腹微微隆起。

    脸上却是带着几分不羁和轻狂的神情,摇了摇镶金的纸扇森然说道:“徐易,大半夜的,我宋大鸣是给你面子才来商量,你去打听打听,我宋家是什么地位?你徐家,又是什么地位?”

    我宋家,是什么地位?你徐家,又是什么地位?

    隐晦的威胁随口而出,站在一旁的父亲脸sè一沉,华服下的双手一紧,冷声道:“宋大鸣,你不要太过分了。”

    宋大鸣瞥了他一眼,有些嘲弄地说道:“徐易,你可不要给脸不要脸,你这个被苏家赶出门的窝囊废姑爷,和你儿子一共两个废物,占着这么大的酒楼,也不嫌愧疚?”

    徐易的脸sè豁然一变,浑身散着一股冰冷的气势,怒道:“送客!”

    宋大鸣被徐易突然爆的气势一震,心中不由生出了一丝忌惮,眼前的这人毕竟是高级武生,若是真的起了冲突,恐怕瞬间就可以撕裂自己,想了想,讥笑着说道:“徐易,下一次,就不是我一个人来了。”

    不满地拂了拂衣袖,看到了门口的徐青,宋大鸣冷哼了一声,转身悠然离开了酒楼。

    第三章 宋家武馆

    ()    所谓京城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大明王朝经过当今圣上十五年的励jīng图治,已经到了一个繁华的盛世,被称为太武之治。

    虽然文风渐兴,不过终究还是武者站在了大明权力的顶层。所谓文三武七,指的就是三品孔雀文官,地位还比不上军中寻常的七品武官。

    同时,以武院为中枢,各地的武馆也纷纷涌现了出来,这也是当今圣人拉拢培养武者的一种手段。各地的武馆都是以京城的武院为,效仿当年各地的书院以京城的书院为领袖一般。

    成立武馆的第一条,便是要有武相境强者的坐镇!

    在青牛镇就连高级武生都少得很,更是不说武馆,不过却有着一处宋家武馆的分馆。

    宋大鸣便是东鹿城宋家武馆的旁系,按理说,这宋大鸣身为宋家旁系,在家族中是没有什么地位。

    不过宋大鸣的父亲宋成已经达到了半步武相的境界,在东鹿宋家也是有话语权的,所以宋家在青牛镇为专门宋成开了一家分馆,为的就是让他静心沟通天地意念,凝聚武相。

    不然的话,以青牛镇的底蕴,又有几个能上得起武馆?

    徐青家的酒楼占据着一块很大的庭院,虽然算不上富丽堂皇,不过在整个青牛镇也是有一定的名气。这宋大鸣仗着宋家的权势不断敛财,就连当地的官府都要给他几份面子,而现在是把主意打到他们徐家的身上了。

    虽然父亲徐易是高级武生,不过高级武生间的差距也是十分巨大,只有不停地淬炼筋骨,劲力才会增长,而达到了**的巅峰之后,便被称为半步武相。

    父亲只是勉强进入了高级武生的境界,劲力也只有五百斤出头,一些强大的高级武生甚至可以开三千斤的强弓,应付数十位父亲这样的高级武生也不成问题。

    而宋家显然是高级武生众多,根本不用惧怕父亲的实力。

    心中想着,徐青不由有些触动,踏进了后堂。

    父亲正坐在椅子上,大手按在扶手上,微微颤抖着,显然对刚才的事情怒气未消。

    “青儿,你是什么时候过来的?”抬头看见了徐青,徐易愣了一下。

    “就是刚才。”徐青老实地回答道。

    徐易的脸sè有些复杂,缓声吐道:“这些事情我会处理的,你不要分心,好好准备乡试。”

    “知道了。”点了点头,徐青说道。

    ......

    走在回自己厢房的路上,徐青闭上眼睛,长长地嘘了一口气。

    “乡试高中又能如何?纵然是金榜题名入了朝野,在宋家眼里没有任何的区别!”

    “民贵君轻的主张之所以不能实现,就是因为读书人没有实力!”

    没有实力,读书人的道理都是浮夸!即使是孔大圣人,也是以文入武道,文武极致,最终成就了“至圣”,成就圣人之后,当年孔大文人的言论才被奉为经典,世代流传。

    那宋大鸣之所以嚣张,宋家之所以势大,就是因为宋家的家主是武相境的强者!

    一切都是因为实力!

    “武若不能安邦,纵然文可治国又有谁人信服?”

    “我徐青,既然从文,不仅要治国安邦,还要武立社稷!”

    徐青望着银装素裹的庭院,“哈”了一口气,大步向着武场走了过去。

    ......

    在微亮的光线下,淡淡的灰白一片一片,在晨曦破晓前勾勒出寒冷。

    “大荒拳能够将浑身一百八十块筋骨淬炼得犹如钢铁一般,以肩力,拳势威猛。”

    在雪地中,徐青扎着马步,臂膀的肌肉紧绷着,一拳又一拳地击出。随着热身,浑身的骨骼和肌肉都舒散开来,一种麻意蔓延了上来。

    “人体一共有三百六十块筋骨,武相境的前提便是将三百六十块筋骨都淬炼到极致,这就是半步武相!据说在不服用药材的情况下,《武经》中的中等武学至少可以淬炼到三百块筋骨!”

    “这大荒拳虽然差了些,不过也能淬炼到一百八十块。我从六年前开始修习《大荒拳》,体内已经淬炼到一百三十三块筋骨,这也是我成为初级武生的原因!”

    “只要将体内的筋骨淬炼到两百块,就可以突破到中级武生!

    徐青一边练习着《大荒拳》,一边感受着体内的筋骨,过了半个时辰,随着一拳又一拳的击出,整条手臂已经渐渐麻木了起来,一些还未淬炼到的筋骨甚至出了“咯咯”的响声。

    “有些过度了,肌肉要是拉伤,给以后暗疾就麻烦了。”想到这里,徐青犹豫了一下,却并没有停下出拳,而是减轻了一些强度。天sè已经渐渐亮了起来,武场上的雪在照耀下放佛水银一般,晶莹的一片白sè。

    徐青一遍又一遍地练着,浑身已经大汗淋漓,被汗水淋湿的棉服紧紧贴在身上,一阵疲劳感冲击着徐青的思绪。

    在某个时刻,眼前已经隐隐黑,徐青知道这是达到了一个极致,缓缓停下了拳势,大口地喘息着。

    双腿微微颤抖着,徐青强忍着倒下去的yù望,艰难地走回了厢房。

    “呼!”

    “习武的过程虽然艰辛无比,不过确定让人有满足感。”

    躺在浴桶中,徐青只觉得全身的每个毛孔似乎都贲张起来,一种说不出来的舒爽感滋润着身体,似乎要深入骨髓一般。

    “如果我现在是高级武生,恐怕武举也能高中了。”

    科考除了文举之外,还有武举。以周白十五的年龄倘若到了高级武生的境界,必然能高中,到时候恐怕会直接被举荐到京城,封为百长。

    大明的武将官阶分为百长,把总,千总,校尉,都尉,统领,前将军,卫将军,太尉。

    不过大明开国至今,武文科举同时夺冠的考生寥寥无几,当朝宰相在当年便是文武双全,突破武相之后更是金榜题名,最后位极人臣,官居内阁相,太子太保。虽说当今圣上和宰相的政见不同,不过对于宰相十分信任,更是把东宫太子亲自交付宰相教导。

    “倘若我文举武举同时高中,虽然依旧比不上宋家,不过对于宋大鸣却是绰绰有余了。”

    “读书和习武,都必不可少!”

    第四章 一页纸

    ()    徐青躺在浴桶中小憩了半个时辰,直到听到了东叔的敲门声,应了一声,才龇着牙擦拭了药酒,换了身衣服,从厢房中走了出来。

    到了后堂,东叔和父亲正坐在桌边,等着他吃早饭。早饭十分丰盛,有薄煎饼,白糖糕,榴莲酥,蜜饯,莲子粥等等。

    吃完早饭,徐青便背起书篓,和徐易打了个招呼,走出了酒楼。

    酒楼前的街道铺满了大雪,懒洋洋地贯穿小镇。七八米宽,曲曲折折,整条街都是用青石板铺成,磨得光亮似镜,隐约有着两道牛车的辙痕。街道两旁的摊位已经三三两两地摆了出来,几个裹着棉衣的娃娃哼着土调在雪地上跑来跑去。

    到了学堂,徐青从书篓中拿出笔墨纸砚,搓了搓手,徐青“哈”了一口气,开始临摹书写圣贤的一些话语。

    所谓字透品行,听先生说,乡试的很多考官们对于考生字体的要求十分严格,书得一手漂亮的字可以博得不少印象分。

    听说前几年的一次乡试,一位公子哥虽然才疏,不过对于古体字的研究颇深,整个卷子都用了“小金体”。

    小金体是大明开国之初通用的几种字体之一,婉约隽永,一般都是女子在正式书面时选用的字体。

    这位公子哥也是用心良苦,知道自己水平有限,乡试实在难以高中,所以就采用了“小金体”,伪装成了一幅女子婉约的形象,闺中苦读,凄凄惨惨,希望阅卷考官能加点分。

    谁知那考官也是心软之人,一念之间,还真给他过了乡试,要不是后来主考官的复查,将这位公子哥揪了出来,恐怕他现在也是功名在身。

    虽然这只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先生也是当做一个笑话和他讲过,不过也反映了乡试中考官们对于字体的要求,毕竟省阅了上千份考卷,突然出现一张写满了漂亮字体的卷子,任谁在心中也要生出一丝喜爱。

    徐青的字一向飘逸神骏,最为擅长楷书和草书,连先生对他的字都赞叹不已。不过为了进一步讨好考官,徐青倒是想在乡试中用“小篆”来答题。

    “小篆”又称“云篆”,是数万年前武圣中第一人云皇,统一云州之时,其下的文官商议后颁布的统一字体,被删繁就简之后,现在已经很少在官方中出现。

    伏在书案上,徐青写了几行字,现手还是冷得有些僵硬。

    “先生是忘记给铜炉生火了么?还真是有些清冷。”

    “听说人体内三百六十块筋骨完全淬炼之后,气血将十分强大,不说是抵御寒冷,就是雪不沾身那也是容易至极。”甩了甩手,徐青心中想道。

    《武经》上说,人的气血达到巅峰,雪花一接近,便会被立刻融化,不过这一点要到达半步武相的境界才可以。

    又过了半个时辰,已经接近辰时,徐青收起笔,慢慢皱起了眉头:“先生一向守时,不知为何到现在都还没有过来,莫怕是出了什么事?”

    犹豫了片刻,徐青站起身来,向着先生的厢房走去。

    学堂一共有三间厢房,中间是一块宽阔的空地,空地zhong yng立着一方石桌和两个竹凳,堆满了积雪。中间的厢房便是徐青平rì上早课的学堂,除了第一间是先生休息的房间,最后一间便是先生的藏书间,徐青也曾经去过不少次。

    到了门口,徐青刚yù敲门,却现先生的房门上贴着一张纸条:“今rì我要去城中的书院,早课你自己去藏书间找书看。”

    “先生倒是第一次缺了早课,不知去书院因为何事?”笑了一笑,徐青便向着藏书间走去。

    以徐青的才情和刻苦,在乡试中高中可以说是毫无问题,先生也知道他对四书五经了然于胸,所以并没有要求他继续看乡试书目,而是早课的时候便让他自己去看书。

    先生的藏书间收录了不少天下奇书,诸如《鬼谷子》、《大东经》、《六十四卦》等等,徐青曾经进去看过不少次,连那一本《武经》残本都是先生从藏书间拿出来的。

    藏书间里面全部都是上了年纪的书架,书架上放着一册册书本,有旧有新,有大有小保守估计也有几千册之多。

    寻了个角落,徐青便在地上坐了下来。

    “虽然对于乡试我极有把握,不过还是多做一些准备的好。”心中想着,徐青到没有马上去翻动书架上的书,而是拿出《论语》,再次细细解读着。

    对于孔大圣人,徐青还是十分敬仰的,仅仅是那份以文入武的气魄,就是他所难以涉及的高度。

    “不过这些之乎所以还是孔大圣人作为文人时候的思想,还是太过理想化。”

    恐怕当初孔大圣人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读书人的道理终究还只是道理,最后才选择了以文入武道,成就大圣人之后,他的言论不仅被接纳,更是被当成了科考的书目流传后世。

    “连圣人的道理都需要实力来阐述,我徐青若要从文,武道决不可放弃。”微微摇了摇,徐青不由感慨了一声。

    过了一个时辰,早课的时间已经结束,徐青揉了揉有些胀痛的脑袋,从地上站了起来。

    先生的藏书间虽然他来过不少次,不过还有许多陌生的书籍他都没有接触过,一直极有兴趣。

    “上次看的那一本《云州录》记载了许多的秘闻,只可惜已经看完了,不知还有没有类似的书籍。”

    想到这里,徐青开始在书架上随意翻动着。

    《云州录》中曾经说过,其中很多记载和资料都是采自《上古志》,不知那《上古志》在先生的藏书间中有没有收藏?

    寻扎了半柱香的时间,徐青现书架上的书已经被先生整理过了一遍,同一类别的书都被放在了一起。

    而《云州录》的周围也有一些记载类书籍,不过都是大同小异,看来都是摘自所谓的《上古志》。

    “这样看来,那《上古志》还真是一本奇书。”心里暗暗想道,徐青停留在了杂书的书架上,开始翻找着。

    “嗯?”

    手指无意间触及了一本灰sè的无封面古籍,徐青方才生出了一丝好奇。书中的字体他从未见过,似是甲骨文,又像是蝌蚪文。

    随意地翻了几页,一张残破的白sè纸页飘飘然落了下来。

    第五章 无上意念

    ()    徐青蹲下身子,将巴掌大小的纸页捡了起来,现整个白纸有些杂乱地书写着断断续续的字体,质地更是与灰sè古籍格格不入,放佛是他人随手的书写塞入书中一般。

    盯着纸上的内容,徐青的心神被慢慢吸引了进去,他只感觉上面的字体似乎在跳动一般,看第一遍的时候,一笔一划,方直中正。

    第二遍的时候,这些字放佛有些晃动着,甚至带着几道小幅度的虚影,有着草书缭乱的味道。

    而第三遍的时候,所有的字体似乎在半空中游动了起来,如同浮光掠影一般,整个字形更是透出了丝丝的奇妙的意味,进入了他的脑海。

    轰!

    恍惚间,周围的环境顿时一阵变化,徐青放佛置身在在一片万物初开的混沌世界,一道极为古老、极为遥远的低声问道:“何为道?”

    不知不觉中,徐青抬起头,认真地说道:“天地万物皆为道。”

    那道声音悠悠地继续问道:“何为天地万物。”

    沉吟了片刻,徐青回答道:“一草一木,所思所想。”

    古老的声音沉默了半响,追问道:“那你的道,是什么?”

    微微一笑,徐青朗声道:“我的道,是书,是武。我所喜欢的一切,皆是我的道!”

    轰隆!

    恍惚之间,徐青好像回到了上古一个不知名的年代。

    天空中产生了无数的裂缝,虚空崩开,无数的黑sè泡沫涌现了出来,大地崩塌,岩浆遍野,一股股衰败凋零的气息蔓延在天地间。

    整个九界十天,以及无数小世界的生灵仰头望天,身体微微颤抖着,脸sè苍白无比。

    上古崩裂!

    随着一道歌颂声的率先响起,无数大圣人的虚影浮现在了天地间,近万位大圣人站在一起,咏唱着圣音,一道道圣相聚集在一起,无数强大的意念化为圆罩,抵御着上古大道的崩裂。

    天地间漂浮着的黑sè泡沫,带着破灭的味道,稀稀疏疏地落在圆罩上,与大圣人们的抵御堪堪持平。

    轰!

    某个时刻,整个天地似乎被激怒了一般,一道道毁灭的气息从缝隙中冒了出来,带着黑sè的纹络,猛然降临在众大圣人们的上方。

    成为大圣人,必然与天地间的大道相合,上古时代的大道已经崩裂,他们也自然只能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在一声声惊怒的吼叫中,无数的大圣人们从半空中跌落,身消道陨,无数的意念粉碎了开来,许多残留的意念被卷入了虚空的缝隙中。

    大圣人陨落!

    上古崩裂!

    一道大圣人的意念在万载的残存之后,带着无上的气势,浮现在了徐青的身前。

    “这张纸页,难道是上古大圣人的意念?!”徐青看着眼前残破的白sè纸页,不由惊呼了一声。

    突然之间,整个世界的灰蒙开始散去,清明之sè渐渐蔓延开来,一道庞大、浩然的大笑声铺天盖地传入了徐青的耳中:“说得好!说得好!”

    嗡——

    随着一道声响,眼前的白sè纸页散出来强大古老的威压,显现了无比的恢弘气息,诸子百家,圣人虚相,种种异象浮现在了纸上。

    徐青只觉得在诸多的虚影中,可以体会到上古那位大圣人的宏愿,大圣人的力量,甚至大圣人的思想。

    在骇然间,徐青现自己的身体似乎是比之前强壮了不少,在呼吸之间,有一种骏马奔腾的畅然感。

    “《武经》上说,武相境之后便可以沟通天地间的意念来洗涤武者的**,仅仅是一枚破残的大圣人意念居然也有如此功效!”

    挥动着手臂,徐青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强健的肌肉和脉络,吐了一口气,随着拳势一展,骨骼中隐隐震动着奇特的韵律,虽然还没有达到雷鸣轰然的境界,不过每一块肌肉中,都放佛蕴藏着巨大的力量。

    “想要筋骨雷鸣,至少要淬炼到三百块筋骨,也就是高级武生的境界。”

    “我体内的筋骨经过大圣人意念的洗涤后,已经淬炼到了两百三十九块,骨骼随着拳势已经隐隐震动。”

    敏锐的察觉到了体内的变化,徐青不由心中生出了一丝欣喜。

    虽然有心施展一遍《大荒拳》,不过周围的空间太过窄小,徐青以极快的度收起了笔墨书本,将白sè纸页揣入了怀中,走出了藏书间。

    .......

    浑身的筋骨微微颤抖着,徐青的右臂猛然蓄力,带着压迫xìng的劲风挥洒击出。徐青只觉得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在意念的指挥下运用自如,流畅得如同喝水一般,一些隐晦的拳势也被缓缓酝酿了出来。

    “仅仅是一枚大圣人意念的洗涤,我的筋骨已经比原先多淬炼了一百零六块。”

    “四百余斤的劲力,在中级武生中都不算弱者!”

    又在武场中演练了一阵,直到徐青觉得对身体的掌握已经十分自如,没有一丝的阻塞,方才停下了拳势,尽管是大雪纷飞,徐青浑身的气血十分旺盛,没有感到丝毫的寒冷。

    “所谓气血,人体中脚、头、心、肺、脏五处涌动,阳刚之时如同烈火燃烧一般,蒸五脏内腑的污秽。分为先天气血和后天,听说先天气血强大之人,在出生之时不仅可以抵御yīn寒,更是在数丈之内湮灭妖鬼之物。”

    想到这里,徐青不由叹了一口气,自己在出生之际便是因为气血不足,不知服用了多少药膳才勉强达到常人,这也是徐易让徐青选择从文的原因之一。

    回到了厢房中,徐青从怀中拿出了纸页,细细打量着,原本杂乱的纸页只剩下大片的空白,放佛是悠悠白云一般,有着一种说不出来的意境。

    “上古大圣人的意念,肯定不止洗涤**,可我却实在端详不出其他的妙用。”

    微微摇了摇,徐青放下纸页,将其放在了书案的一边。

    “如今我已是中级武生,可不说是武相境,纵然是那半步武相也是不知何年才能触及。”

    纵然是半步武相,到武相境之间也是一道极难突破的天堑,无数的武者都被阻断在此,因为这一步无法依靠丹药和长辈的提携。

    只有通过自己沟通天地间的意念,直到凝聚成功,不仅**会被洗涤得更加强大,更是形成了自己的意念,甚至不需移动身体就能击败半步武相的强者。

    第六章 卖字帖

    ()    嗯?

    叹了一口气,徐青低下头翻开《孟子》,眼神无意地瞥了白sè纸页一眼。

    “怎么可能!”

    徐青瞬间瞪大了眼睛,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

    只间原本一片空白的纸页浮现出一行飘逸的小篆体:“先天气血不足。”

    徐青完全懵了。

    天!

    这纸页难道可以写出自己所问的疑惑么?

    纵然徐青白博览群书,对许多奇异秘闻都有所了解,此刻的场景也出了他的认知。

    “难道是大圣人意念的原因?”

    一丝灵光猛地出现在脑海中,徐青不由有些豁然开朗,心中一激荡,随即追问道:“那如何补足先天气血。”

    纸页回答道:“药浴补身,以当归、党参、黄芪、肉桂、八翡草混合沐浴,两次即可。”

    当归、党参、黄芪、肉桂、八翡草!

    “前四样材料只是一般的药草,加起来也没有多少钱,酒楼中的厨房就有,只是这八翡草有些麻烦了。”徐青皱了皱眉头道。

    八翡草属于比较罕见的珍贵药材,作用极多,曾经有一位东鹿城的权贵前来徐家酒楼用餐,当时的主菜的一味材料便是八翡草,一株八翡草售价在五百两左右。

    需要两次沐浴,那就是一千两!( 文武圣 http://www.xlawen.org/kan/5311/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