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部分阅读
在珺菡的记忆里,四年了,没见她笑过。这次被叫来训话,是因为在上自然课时,班主任讲了句人类在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对自然的认识和了解。珺菡突然举手站起和班主任争辩,说人类应该爱护和保护自然,与大自然和平相处,不能说改造和征服,这样会伤害大自然。还说地球环境出现这么多问题,就是因为人类的改造和征服。一下子把班主任说住了,当时课堂气氛很僵。你想,班主任能高兴?
一进办公室,见班主任正面朝门恼哼哼地坐在椅子上,还没等珺菡站稳,就劈头盖脸地训斥道:“轩辕珺菡同学,你是怎么回事?数你能是吧?多少次了,动不动就和老师犟嘴,不改造自然,不征服自然,你吃啥?喝啥?穿啥?住啥?你能坐上汽车飞机?能用上电和天然气?能玩电脑打手机?我们所有的一切,不都是来自于大自然的吗?小小年纪,不知道脑子了整天瞎想什么!”
珺菡歪着头撅着嘴嘟囔道:“所以地球才受到了伤害嘛。”
班主任探头斜耳皱着眉问道:“什么?你说什么?”
珺菡忙道:“没...没说什么。”
班主任清了清嗓子严肃地说道:“我和你爸通了电话,我管不了你了,我也教不了你了,你回去和你爸妈解释去吧。”说完低头看也不看一眼朝珺菡挥了挥手。
刚出校门没多远,见在门口北侧的一个胡同了,有几个男孩子正围着一个瘦瘦的男生推来搡去,其中几个还是高年级学生。珺菡停下一看,被推搡的是弟弟默然。
她迅走过去大声喝道:“你们干什么?”说着用身子挡住默然。
默然拽了拽珺菡:“姐,不用理他们,咱们回家。”
两个人肩并肩就要往胡同外走,却被那几个男生挡住了去路。为的一个个子高过其他人一头,他走到珺菡和默然面前恶狠狠地说道:“想走?没那么容易。”然后指了指珺菡:“好男不和女斗,你让开,我们找的是他。”
珺菡不让大声质问道:“他是我弟弟,你们为什么要这样?他怎么你们了?”
高个子男生指着默然说道:“怎么了?你问他。”
默然委屈地说道:“姐,不关我的事。”
高个子男生一脸的愤怒:“不管你的事?不管你的事怎么把我弟弟打成这样?”说着把一个胖乎乎的男生拽到跟前。
这个胖男生鼻梁上的眼镜片裂了好几个纹,嘴有些肿。
默然指着胖男生为自己辩解:“真不管我的事,是他先动的手,完了我一躲,顺手这么往前一带,他没站稳就爬在地上了,我真不是故意的。”边说边做了一个躲带的动作。
高个子男生不耐烦地摆了一下手,骂骂咧咧:“甭他妈的跟我废话。说,怎么着吧?”
默然抬高声音:“你们不讲理。”
珺菡更是生气:“就是,你们好几个人欺负我弟弟一个,算什么英雄。”
高个子男生冷笑道:“算什么英雄?我打你就是英雄。”只见他话音未落,一拳朝默然打来。
珺菡眼疾手快,把默然拽到身后,不躲也不闪,眼看对方的拳快要打到身上,默念一个柔字诀和拨字诀,左手手背轻轻一碰高个子男生的手腕,往左侧一拨,再念一个化字诀把力量化去,高个子男生顿觉打出去的拳头变得软绵绵,还没等他缓过味儿来,珺菡又默念採字诀,死死扣住对方的手腕,高个子男生疼得动弹不得。紧接着珺菡身子迅贴近对方,默念一个靠字诀,肩膀往外一抖一耸,只见高个子男生“腾腾腾”倒退好几米,“扑通”一下先是屁股着地,然后直挺挺的倒在地上。从高个子男生出拳到摔倒在地,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其他几个男生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直愣愣看着珺菡,半天没敢动弹。
这时高个子男生从地上坐起,嘴里边“哎哟”对几个男生骂道:“你们他妈的还愣着干什么!快扶老子起来。”他被几个男生搀扶着一瘸一拐地往胡同外走,边走边呻吟着:“哎哟,疼死老子了。”末了一回头,冲着珺菡和默然投来怨恨的目光:“你们有种,咱们走着瞧。”一路哼哼着走出胡同。
珺菡和默然急匆匆往家赶。
默然说道:“姐,这么晚回去,妈肯定嚷我们。”
珺菡说道:“没事,有姐呢。”又问道:“刚才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默然答道:“放学后我在校门口等你,我们班的李沫雄上来就推我。我没理他,可他老推个没完,我怕在校门口被老师看见,就往回走,他追着不放,然后我一躲一带他就倒了。你不知道,李沫雄平时老欺负我,我不是打不过他,我是让着他。”说到这,默然悄声对珺菡说道:“姐,我告诉你,我刚才说不是故意的,是骗他们呢。”
珺菡说道:“你真狡猾,不过以后他再也不敢欺负你了。”
默然问:“姐,你刚才为什么不用带字诀呢?那靠字诀劲可大呢,李沫雄的哥哥不会摔坏吧?”
珺菡不以为然:“我就想狠狠教训他们一下,以后他们就不敢随便欺负人了。不过,我刚才没使太大的劲儿,要不然他就飞出去了。摔不坏的,”边说边用手做了一个飞的动作。随后又问默然:“那个李沫雄的哥哥是咱们学校的吗?”
默然答道:“外学校的,离咱们学校不远,今年六年级,都十五了。李沫雄说他哥哥不好好学习,整天就知道打架,已经留三次级了,全校学生都怕他。李沫雄仗着他哥哥会武术,经常欺负我们班的学生,还老吓唬我们,说谁要是不服气,他就找他哥来修理我们。这次碰巧他哥领着几个学生经过我们校门口,李沫雄就让他们把我堵在胡同里了。”
珺函撇了一下嘴,一脸的不屑:“会武术,我看就像粉拳。”又正sè对默然说道:“你以后不能太软了。毛爷爷不是说过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要犯我我必犯人。咱不欺负人,可是谁要欺负我们,一定给他们一个有力的还击。”说完攥紧拳头用力晃了晃。
珺菡和默然的家离学校不远,步行十多来分钟就到了。一进家,见母亲宣玲绷着脸坐在沙上,父亲老袁忙活着饭菜。
能猪猪和啰八哥迎了上来。
能猪猪摇着小尾巴在珺菡腿上蹭来蹭去。
啰八哥飞到默然的肩上嘶哑着嗓子小声说道:“你们怎么才回来呀?大姐在生气呢,你们可要小心点。”
宣玲瞪了能猪猪和啰八哥一眼,厉声说道:“凑什么热闹,一边去。”
能猪猪和啰八哥灰溜溜猫一边去了。自四年前,老袁和孩子从老家带回能猪猪和啰八哥,一开始就遭到宣玲的极力反对。而且进家门没两天,啰八哥就学会了宣玲的两句口头禅:不想看你,真是的。这是宣玲对别人不满是常说的两句气话。宣玲恼了,非要给别人,还威胁要扔出去。后来现这两个小东西非常通人xìng,尤其是啰八哥唠唠叨叨很是招笑,宣玲也就慢慢得喜欢上它们了。不过对它们要求很严格,家里人吃饭不许凑到桌旁,大小便要去卫生间,不许上床上沙,只有宣玲不在家时,它们才敢撒欢儿。老老实实在阳台的窝里呆着。
呵斥完能猪猪和啰八哥,宣玲坐在沙上依旧冷冷的一言不。
珺菡像没事人一样,一边换鞋一边大大咧咧地问道:“妈,你今天是怎么了?谁惹你生气了?”
宣玲斜了珺菡一眼,头冲客厅的窗户一扭扔了一句:“别问我,不想看你。”
默然站在门口一动不动。珺菡也没接宣玲的话茬,换完鞋径直朝厨房走。
宣玲一看急了,冲珺菡默然喊了一声:“你们俩过来。”
珺菡和默然走过来站在宣玲面前,珺菡歪着个头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
宣玲越生气,大声对珺菡喝道:“轩辕珺菡,你给我站好,越来越不像话了。”
老袁围着围裙从厨房出来,忙打圆场:“哎呀,小点声小点声,楼上楼下都听见了,和孩子质啥气啊?心平气和,心平气和。”说着又冲珺菡嗔怒道:“你这小妮子,咋回事啊?站好站好。”然后又笑咪嘻嘻地对宣玲说道:“要不咱们先吃饭?饭都做好了,吃完饭再嚷也不迟。”
宣玲瞥了老袁一眼:“吃饭?气都气饱了。不行,必须把事儿先说清楚。”
老袁无奈,只好坐在宣玲旁边。
宣玲一脸严肃:“说吧,今天到底是怎么回事?”
默然先开口:“我放学后一直等姐姐来着,然后……”
珺菡生怕默然把打架的事儿说出去,用胳膊肘偷偷碰了一下他一下。
宣玲说道:“我没问你,珺菡你说。”
珺菡翻着眼看着屋顶,不停地咬着下嘴唇,含糊不清地说道:“没啥,就是和老师争论几句,我又没犯什么错。”
宣玲猛地一拍茶几:“你还没认识到你的错?瞧你这样子,好像受了多大委屈?下午你们放学那会儿,你们班主任给你爸打了电话,电话那头声音很大,我都听见了,你爸一个劲儿赔不是,你们班主任这次非常生气。说吧,你和班主任争论什么来着?”说完,气呼呼双臂抱于胸前身子靠在沙上。
老袁冲珺菡使了使眼sè一本正经地说道:“珺儿,这可不行,课堂上不好好听讲,怎么能当着全班同学面和老师争论呢?好好和你妈说说。”
珺菡努了努嘴:“就是...就是...哎呀,跟你说也说不明白。”
宣玲埋怨老袁:“瞧瞧,瞧瞧,这就是你的好女儿,你都把她惯成什么样了。”
老袁严肃地对珺菡说道:“珺儿,不能这样,妈妈问你,要好好说。”
珺菡只好如实招出:“老师说人类是在改造和征服自然中,不断的认识和了解自然。我就举手说这样说不对。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她养育了我们,给了我们太多太多,她太累了,如今伤痕累累,非常虚弱,我们应该爱护和保护她,不能再改造和征服她了。否则,大自然就会灭亡,地球就会灭亡,我们人类就会灭亡。然后和班主任争论起来,放学后她把我叫到办公室训了我一通,就这些。”
宣玲看了老袁一眼:“瞧见了吧,这就是你教育的结果。”而后训斥珺菡:“你一个1o来岁的小学生,在课堂上不好好听课,和老师争的哪门子论?你也太狂了吧?这是第几次了?你还长不长记xìng?上次你们语文老师讲了个‘人定胜天’的成语,你上来就反驳,说什么这个成语不对,人怎么能胜得过天呢?还有上英语课,你就安安生生地学你的吧?你倒好,问老师说咱们是中国人,汉语还没学好呢,为什么非要学英语考英语?还说这是在中国,学了也白学,哑巴英语用不上。这个不对,那个不行,你以为你是谁呀?就你这样,那个老师会喜欢。你看你弟弟,学习好,老师夸,同学们喜欢。一个闺女家,怎么这么不让人省心。你老是埋怨我不参加你们班的家长会,我一是工作忙,再说,就你这样,我没脸去参加。那次你们班开家长会,你爸不得挨你们班主任一顿数落。”
珺菡小声嘟囔了一句:“死要面子,默然他们班开家长会,你倒挺积极的。”
宣玲说道:“你还别不服气,你弟弟他们班的家长会我就爱参加,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家长夸默然,我能不高兴,长脸!”话锋一转,指出默然的不足:“儿咋,老师说你各方面表现都不错,不过爱较真、爱提问题的毛病得改一改,别让老师为难,还有上课别老走神。”又对珺菡嚷道:“可你呢?丢脸!反正我说什么你都听不进去,你就听你爸的吧,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我是不管了。”
老袁一听不乐意了:“怎么叫就听我的呀?合着全是我的过?再说咱珺菡哪不好了?学习成绩好,团结同学,助人为乐,不就是有点个xìng吗?难道这也成了罪过?就拿今天这件事来讲,你说她们老师说的有没有不对的地方?现在全世界都在倡导保护环境,保护自然,我们人类是该清醒清醒了,不能无限度地征服和改造了,这样下去,非完蛋不可。如果都这样教孩子,不是误人子弟吗?一代又一代怎么能去关爱大自然?抓环保,一定要从孩子抓起,大人先要抛去固有的观念和认识,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引导,让他们从小就牢牢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正确意识。还有咱们常说的人定胜天,都认为这没错啊!可是你细想想,人怎么能够战胜自然呢?一个地震就能让你一无所有。古代有个大文学家叫韩愈的不是说过吗?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当老师,传道是要的。一个人他智商再高,学习再好,知识再渊博,能力再强,如果不懂道理,不就成了祸害了吗?就这一点来说,我们的轩辕珺菡同学做的是对的,她在帮助老师扭转一个看似正确其实是很错误的观念。”说完冲珺菡挤了挤眼,珺菡开心地笑了。
宣玲瞥了老袁一眼:“我说不过你,你就是个话匠,满嘴胡咧咧,无理搅三分,除了会说还能干什么?”
珺菡插了一句:“我爸还是作家呢,还懂中医呢,还会书法呢?”
宣玲不耐烦地摆了摆手:“行了行了,我迟早死在你们俩手里,你是他爸,你看着跟她们班主任解释吧。”又问默然:“儿子,你说说,今天为什么回来晚了?”
默然张嘴要说话,珺菡又碰了他一下。
宣玲瞪了珺菡一眼:“干什么你。”
默然没敢隐瞒,一五一十地把打架的事说了。
珺菡一看,心想:这下可坏了,这不是错上加错吗?等着挨骂吧。管他呢,反正都这样了,随便吧。
两个人静静地站着,等待母亲的再一次训斥。
没成想,宣玲站起来居然抱着默然的脸狠劲儿亲了一口:“儿子,好样的。记住,以后别的同学要是欺负你,咱不让他,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然后对珺菡说道:“这件事做的还不错,以后你和弟弟要互相帮助,谁欺负咱们都不行。”又回头看了老袁一眼,乐呵呵地夸奖道:“哎呀,没想到啊,你教孩子的拳脚还真派上用场了。”
老袁一听不高兴了:“哎哎哎,那有你这样的,表扬孩子打架。”又欠了欠身,语重心长地对珺菡和默然说道:“你们忘了,九法姥爷当初教太极拳和围棋的时候怎么说的?不要轻易外露,不要仗着自己会两下子就随便和人好勇斗狠,这不是学太极拳和围棋的最终目的,你们记住了,以后……”
还没等老袁说完,宣玲打断道:“行了行了,你那一套到什么时候都吃不开。我和孩子都饿了,赶紧准备饭吧,”说着和珺菡默然到洗手间洗手去了。
老袁从沙上站起,说道:“行——,给你们准备饭,我就是你们娘三儿的保姆。”
第一章 不一样的小学生(2)
(2)
吃完晚饭,两个孩子回房间做作业,宣玲打开电视看叨叨个没完的家长里短的肥皂剧。
老袁在书房里看书。九法姥爷整理留下的《混易经》、《归真经》、《万语经》和四姨夫留下的《易和方术》,老袁奉若至宝,花了上万元,专门找了个好木匠做了一个高级红木方盒,上面用隶书刻有四个字——《灵匮真笈》,把这四本书放在里面,平时锁起来,放在书柜里,每天都要打开和孩子们一起读一读、学一学。
老袁翻开《万语经》,他特别喜欢扉页上的话:宇宙万物,一一灵xìng。人有人语,物有物言。以心感应,同xìng同体。净入他界,万语皆懂。上述悟出,学者易学。奇童混引,甚为神。是啊,凡生命体皆有灵xìng,都有自己的语言,人类只有用心感应,将自己与它们融为一体,进入它们的世界,那世间万物的语言就能够听懂。这是《万语经》的jīng髓。最后两句话很重要,只要悟出其中的道理,就容易学会,特别不一般的儿童如果在混易教的引导下,学起来非常快。里面详细记录了地球各个时期各类物种的特xìng和语言。珺菡和默然在四年的时间里已经基本掌握了冥新时期包括早期各类物种的语言,如今正在学习冥中时期和冥古时期的语言,冥元时期、冥太时期和冥宙时期偶尔也看一看。可能是成年人的缘故,虽然悟xìng不低,但学起来非常吃劲,尤其是学动物和植物的语言,远没有珺菡和默然学的快,至今老袁听能猪猪说话还很吃力,还要珺菡和默然当翻译,这大概就是复杂与天真的差别吧?
珺菡和默然正在自己的卧室认真地做作业,靠墙每人一张小书桌,能猪猪和罗八哥在一旁陪着。这两个孩子很少让老袁和宣玲辅导,学习效率高,剩下的时间就是看课外书,读经典,学国学和传统文化,练太极拳和围棋术,研究混易经、归真经、万语经和易和方术,跟着老袁练书法,学中医。至于社会上形形sèsè、五花八门的学习班、补习班,她们两个从来不感兴趣。宣玲像所有的母亲一样,特希望自己的孩子多学一点东西,对社会上流行的学习班很感兴趣,而对老袁的那套儿不屑一顾,觉得净是些乱踢八糟的玩意儿。可是给俩孩子报了好几个班,每个班上不了几次珺菡和默然死活就不去了,说没意思。锵锵了好一阵子,依然无果,没办法,宣玲只好由着她们。
其实,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老袁一直秉承一个原则:六岁不教,顺其自然,因势利导,身教胜言,信仰至上,大道先行。
老袁很欣赏作家老舍的教子观。老舍曾说过这样的话:我不主张太早教孩子们认字。我对于教养小孩,有个偏见,也许是“正”见,六岁以前,不交给他们任何东西,只劳累他们的身子,不劳累脑子。过六岁,该收藏娱乐,但仍不从严监促。他们聪明,爱读书呢,好;没聪明而不爱读书呢,也好。反正有好身体才能活着。瞧人家老舍,把孩子的健康快乐放在位,而不是教育。的确,孩子的健康快乐高于一切,没有健康快乐,一切为零,学再多的东西,又有何意义?老袁很重视孩子的身体锻炼,特别是跟九法姥爷学了四季黑白拳和黑白棋术后,“习武强身”成了珺菡和默然每天的必修课,不但功夫长进,身体素质也是同龄人的佼佼者。按老袁的理解,6岁之前是一个人想象力最佳的年龄段,需要的是现、引导、启和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而不能过多灌输成形的东西,否则会削弱、压制甚至泯灭掉孩子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没有了想象力,创造力也随着减弱和消失。老袁还现,几乎每个人每个孩子,六岁之前学的东西,除了语言,其他的基本上回忆不起来。这说明在这个阶段,过早的学知识效果并不好。
老袁常想:现在的孩子们太苦了,哪有玩的时间,自己小时候都玩过了踢皮球,打玻璃球,扇四角,支起门板摆上砖头打乒乓球,打拐仗,偷西瓜,到河里游泳摸鱼,白天到庄稼地里抓蝈蝈,晚上去草丛里、乱坟岗逮蛐蛐。不一而足。说起这些,如今的孩子有的连听都没听说过见都没见过。他们甚至从娘胎里开始,就按照家长的意愿,套上了“紧箍咒”,走上了“出人头地,成龙成风”的“西天取经路”。张爱玲的“出名要趁早”的说辞更是感召了不少人。
在老袁看来,人的成长是有阶段xìng和规律xìng的,做父母的功利xìng、目的xìng太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太急,不顾孩子的承受力,越阶段,违背规律,实施强制xìng教育,无异于拔苗助长,对孩子的成长育并不好,长大了也不见得有多出息。因为玩是孩子们的天xìng和专利。另外,老袁相信命。人的命天注定。这不是迷信。是虫成不了龙,是鸡成不了凤,“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人的遗传基因、天赋禀xìng是有差异的。没有艺术细胞,偏让孩子搞艺术,不是上北大清华名牌大学的料,非要逼着孩子玩命地学习,结果往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不仅给孩子徒增jīng神和心理上的负担,家长也背上了沉重的十字架,得不偿失。一定要顺其自然。顺其自然不是放任自流。“顺”是顺应和引导,“自然”是个xìng和特点。孔老夫子不是说过吗?要因材施教。是什么样的材料,就要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所以了解和掌握孩子的特点和xìng情,并给予积极正确的引导,现和找到适合孩子成长展的方向与道路,比什么都重要。这就叫做顺其自然。很多人深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思想的影响,太过重视学历教育,而轻视职业技术教育,似乎学门手艺,当个工人、农民是一件低三下四的事,可是有没有想过,我们吃得穿得用得那个不是从工人、农民手里出来的?都去读大学,都坐办公室,都当管理者,哪谁在一线工作生产?三百六十行行行要人干,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干嘛非要分个三流九等、高低贵贱,让孩子在一条道上挤来挤去、争人上人?让孩子成龙成风,老袁从来没想过,更不奢求。不攀比,不随大流,做自己喜欢的,长大能够自食其力,就行了。老袁美其名曰“个xìng”教育。
还有,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这一点做父母的大可放心。孩子从牙牙学语起,他(她)就开始自主自觉主动地认识和了解我们这个世界,“这是什么”、“为什么呀”、“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啊”不断地问个不停。家长一定要抓住孩子这一特点,因势利导加以教育,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要比单向灌输、被动教育强很多,既轻松又愉快。
身教大于言传。可是做父母的有几个能真正做得到呢?家长常要求孩子如何如何,如果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就摆出父母的架子,采取强硬措施和逼迫手段。可扪心自问,自己做到没有?这是个大问题。有时看到宣玲粗暴训斥孩子,或者违背孩子意愿,强制xìng命令孩子,老袁气不过时,就上来理论:孩子是天使,是宇宙之子,不是你的私有财产,你凭什么这样对孩子,你有什么资格,你做到了再说孩子吧。当然,老袁这样说也是想让宣玲改变一下教育方法,在行动上感召孩子,效果会更好。孩子虽小,但他(她)们的心思可不小。对于家长的要求,迫于畏惧和压力,孩子只好接受,心里却不服气:你们做不到,凭什么要我做到?而结果未必能知行合一、身体力行。这往往也会造成家长和孩子之间的隔阂、矛盾甚至对立,彼此难以心贴心交流。就拿练书法来说?不少家长为孩子报书法班,这本是好事。但要看孩子愿不愿意练,是不是那块料,能不能练好。这方面,家庭熏陶很重要。做父母的写一手好字,很自然会影响到孩子。如果自己写得都不咋地,就不要过分要求孩子。珺菡和默然自小就很喜欢读书写字。1o多岁的孩子,毛笔字、钢笔字写得有模有样,对画画也很感兴趣。作文写得也不错,常被老师当做范文在班里宣读,张贴在教室墙上让同学阅览。这些,老袁从未刻意教过,也从没提过什么要求。老袁写的一手好字,一手好文章,喜欢绘画雕刻艺术,爱好收藏,酷爱读书学习,每rì笔耕不缀,手不释卷,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孩子。
老袁一直记着九法姥爷的话,孩子教育要把信仰和大道放在位。老袁为此下了功夫。混易经,国学经典,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他和孩子的必修课。每rì诵读不辍,思修不停。令人欣慰的是,孩子们的修为rì益jīng进,智慧rì渐提升,并且学习非但未受丝毫影响,而是轻松自如,成绩优异。这几年,自己和孩子们也一同成长。别的不说,身上不良的东西祛除大半。yù望少了,放下多了,无为淡定的心态占了主流,名利已如浮云,不在刻意追求。宇宙之大道不光勤而学之,更在勤而行之,悟xìng不断提高,自觉已接近了上士问道的层次。
妻子宣玲一开始反对老袁这种教育方法,尤其是在身传上。说难道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必须要做到?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家长文化水平低,是不是就不该要求孩子好好学习?有的父母没多少文化,可人家的孩子不照样考上了好大学,出国留学,有了出息?这样的例子也不少呀?有些家长文化水平挺高、挺优秀,可他们的孩子却不怎么样啊?这怎么解释?老袁说这是抬杠。这里边有一个比例和概率的问题。但凡文化水平高、素质高的家长,孩子大多是比较优秀的,所谓出身“书香门第”就是这个道理。老袁还说,身传有两层意思,一是器,二是道。“器”指的是家长的文化水平、能力的高低;“道”指的是为人处事的道理,家长德行、素养的高低。文化水平高的不见得德行素养高,德行素养高的不见得文化水平高。有的家长虽然在“器”这方面很平常很普通,不能教给孩子什么,也不能给孩子带来什么,但是德行和为人处事是可以影响到孩子的。“道”这方面做好了,它会起根本xìng决定xìng的作用,可以更好地促进孩子成长、学习和进步。因此,教育孩子,“道”应先行,远比教孩子认多少字、识多少数、掌握多少知识重要得多。
其实,这些个理儿,老袁虽坚定,内心难免犹疑:这样做对不对呢?这样的宽松不是不负责任吧?也不知道到底能给孩子带来什么。但他始终想的是:让孩子“简单、快乐、健康”的成长。在引导孩子的过程中,老袁始终有一句话:不要因为别人那样做,你们也这么做。归结为四个字:dú 1ì思考。
宣玲不听老袁的,说不能由着孩子,她害怕这么个教育法把孩子给耽搁了。所以从上幼儿园起,就给俩孩子加压,美其名曰: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老袁反驳道:中国的孩子实际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现在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传授的就是完全扼杀人的创造xìng和想象力的极端功利主义。在孩子上幼儿园这个问题上,老袁可没少费脑筋。一开始和宣玲商量,把她们送到市里最好的幼儿园,可以一打听,好家伙,小小孩子就开始学英语,学书本知识,弄得跟上学差不多,而且费用贼高。不光这,这幼儿园里的孩子家长个个不是有权有势当官的,就是有钱的。小小孩子就学会了虚荣攀比,臭显摆,比谁家有钱,比谁家父母官儿大,比谁家的车好。老师也是看人下菜碟儿,把孩子分三六九等。对钱多官儿大家的孩子,好得要命,一个是有求于人家,一个是不敢得罪人家,没钱没势的靠边站。老袁一个朋友的孩子也在那个幼儿园。有一次,他打车送孩子,到门口碰见一个小孩儿。那个小孩儿问:叔叔,你们是怎么来的啊?这个朋友就说打车来的。小孩儿一听,竟一脸的傲慢和讥讽,牛哄哄说道:我爸开大奔送我来的。这个朋友听后那叫一个窝憋,郁闷了好几天,想起来就难受。你说说,此种风气和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影响有多坏,这样的幼儿园不去也罢。为这,老袁明里暗里和宣玲较劲,最终俩孩子倒向了老袁。宣玲和老袁也没少争吵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见珺菡和默然各方面表现得都很不错,也就妥协了。老袁高呼:这是zì you的胜利。只是这种教法也使得俩孩子很“个”,很执拗,桀骜不驯,小小年纪就敢和大人“叫板”,特别是珺菡,尤为明显。默然好一点,但这是明面上,他奉行的是“你有你一定之法,我有我一定之规”,心眼多,也不好对付。幸亏老袁采取“顺着来”的法子,“以柔克刚”、谆谆善诱,才能和俩孩子“和平共处”。宣玲说这都是惯得。老袁心里明白:这哪是惯得,这是每个人初始的本xìng。只是许多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界的影响和尘世的熏染,最后都消失了。老袁虽然有时思来想去,不知道该不该约束一下俩孩子,但打心眼里还是希望她们把自己鲜明的个xìng保持下去。
第一章 不一样的小学生 (3)
(3)
珺菡和默然作业作完,看看时间,九点多一点,俩人便和能猪猪啰八哥逗玩。
几年来,能猪猪啰八哥已经成为珺菡默然生命中的一部分。在家里,看书学习在一起,出去玩在一起,只要是宣玲不在家,吃饭睡觉也在一起,几乎到了形影不离的地步。一开始能猪猪和啰八哥叫珺菡默然“小主人”,珺菡默然不让,而是要他们称呼自己“哥、姐,”说动物和人一样是大自然的一份子,应该讲平等。这一叫叫顺了嘴,居然称老袁宣玲“老哥,大姐。”这不差辈儿了吗。老袁没什么,打一开始,啰八哥就这么叫他,早习惯了。倒是宣玲,非但不生气,反而挺乐意。
时间一长,珺菡默然现,这两个小家伙竟然能跟她们读书认字,而且已经认识了不少。一些简单的文字,都能流利地念下来。
能猪猪啰八哥自从来到燕北,就喜欢上了这里,和珺菡默然一家快乐幸福的生活着。可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啰八哥的情绪好像有点不大对头。
默然对珺菡说道:“姐,你现没,啰八哥这一阵子不大爱说话了。”珺菡靠近啰八哥看了看:“是不是生病了?”
啰八哥卧在默然的书桌上,一副没jīng打采的样子:“我没病。唉,自从来到这里,我就很少出门,你们经常不在家,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袁大哥倒是在家,可他天天坐在屋里写东西。我最盼望的是,早上袁大哥出门遛弯,还有你们礼拜天和放假休息,这样我就能和你们一起出去,可这毕竟有时有晌儿,我大部分时间被关在家里,独自望着窗外呆,这样下去我快不会说话了。”
珺菡笑嘻嘻说道:“你不是还有能猪猪做伴儿吗?你看它每天都活蹦乱跳的,”说着轻轻的抚摸着安静地爬在自己脚下的能猪猪。
啰八哥斜楞了能猪猪一眼,酸溜溜说道:“我倒是想和它说话,可人家不理我。再说了,人家是谁啊,醒了吃,吃饱了睡,什么都不想,我都羡慕死了。”
能猪猪猛抬起头,望着桌子上的啰八哥,不高兴地哼哼道:“你少挖苦我,你每天叨叨没完,我懒得理你。”
啰八哥很是委屈:“看看,看看,它每天都是这样对我,我觉着我话少多了,还嫌我唠叨,我跟你们说,它压根就不想和我做朋友。”说着说着有了哭腔:“我和它一起来到这个地方,是不是应该互相照顾一下,每次都是我主动和它搭话,你们不在家的时候,我就对它说,小姐姐,求求你,和我说会儿话吧,我都这样了,它还不理我,我我我太伤心了,你们说,有它这样的吗?”
能猪猪反驳道:“你不光啰嗦,嘴还损,我受不了你。”
“你胡说。”
“我没胡说,你就是这样。”
俩个你一句我一句掐了起来,珺菡和默然笑呵呵的看着。
这时老袁推门进来,见啰八哥和能猪猪在争吵,问道:“它们这是怎么啦?”
珺菡说道:“啰八哥说能猪猪不搭理它,能猪猪说啰八哥唠叨,两个就吵起来了。”
默然说道:“爸爸,你现没有,啰八哥不爱说话有一阵子了,能猪猪又不喜欢和它说话,要不给它找个伴儿吧,这样下去会得病的。”
老袁坐在床的下铺说道:“我也现了,主要是这玩意儿太爱说了。你们不在家,我出去遛弯很少带它,一出去就叨叨个没完,引得周围人都在看,太扎眼了。你忘了咱们从老家回来的第二天,带它和能猪猪上山溜达,好嘛,唠叨一路,整个小区都传开了,说我们家养两个怪物。有好几次,晚报的记者上咱们家采访,非要报道一下,让我给挡回去了。好在时间长了,周围人也习惯了,不过啰八哥这唠叨的毛病还是容易招人。我们每次出门都告诉它人多的地方不许多说话,还有家里来了客人不许多说话,我们是不是管得它太严了。给他找个伴儿,找个什么伴儿?”
珺菡说道:“再买只八哥吧,这样它就不孤单了。”
默然说道:“买就买个母的,在一块儿好处,要是买只公的,我怕它们打架。”正说着,能猪猪在一旁哼哼起来,珺菡和默然哈哈笑着。
老袁疑惑的指着能猪猪问道:“你们俩笑什么?它说什么了?”
珺菡一个劲儿地笑:“它说…它说…它说给啰八哥找个老婆,让他们结婚生小八哥,它就没空跟别人唠叨了。哈哈哈,真好玩儿。”( 第二门勇闯九置山 http://www.xlawen.org/kan/5312/ )
一进办公室,见班主任正面朝门恼哼哼地坐在椅子上,还没等珺菡站稳,就劈头盖脸地训斥道:“轩辕珺菡同学,你是怎么回事?数你能是吧?多少次了,动不动就和老师犟嘴,不改造自然,不征服自然,你吃啥?喝啥?穿啥?住啥?你能坐上汽车飞机?能用上电和天然气?能玩电脑打手机?我们所有的一切,不都是来自于大自然的吗?小小年纪,不知道脑子了整天瞎想什么!”
珺菡歪着头撅着嘴嘟囔道:“所以地球才受到了伤害嘛。”
班主任探头斜耳皱着眉问道:“什么?你说什么?”
珺菡忙道:“没...没说什么。”
班主任清了清嗓子严肃地说道:“我和你爸通了电话,我管不了你了,我也教不了你了,你回去和你爸妈解释去吧。”说完低头看也不看一眼朝珺菡挥了挥手。
刚出校门没多远,见在门口北侧的一个胡同了,有几个男孩子正围着一个瘦瘦的男生推来搡去,其中几个还是高年级学生。珺菡停下一看,被推搡的是弟弟默然。
她迅走过去大声喝道:“你们干什么?”说着用身子挡住默然。
默然拽了拽珺菡:“姐,不用理他们,咱们回家。”
两个人肩并肩就要往胡同外走,却被那几个男生挡住了去路。为的一个个子高过其他人一头,他走到珺菡和默然面前恶狠狠地说道:“想走?没那么容易。”然后指了指珺菡:“好男不和女斗,你让开,我们找的是他。”
珺菡不让大声质问道:“他是我弟弟,你们为什么要这样?他怎么你们了?”
高个子男生指着默然说道:“怎么了?你问他。”
默然委屈地说道:“姐,不关我的事。”
高个子男生一脸的愤怒:“不管你的事?不管你的事怎么把我弟弟打成这样?”说着把一个胖乎乎的男生拽到跟前。
这个胖男生鼻梁上的眼镜片裂了好几个纹,嘴有些肿。
默然指着胖男生为自己辩解:“真不管我的事,是他先动的手,完了我一躲,顺手这么往前一带,他没站稳就爬在地上了,我真不是故意的。”边说边做了一个躲带的动作。
高个子男生不耐烦地摆了一下手,骂骂咧咧:“甭他妈的跟我废话。说,怎么着吧?”
默然抬高声音:“你们不讲理。”
珺菡更是生气:“就是,你们好几个人欺负我弟弟一个,算什么英雄。”
高个子男生冷笑道:“算什么英雄?我打你就是英雄。”只见他话音未落,一拳朝默然打来。
珺菡眼疾手快,把默然拽到身后,不躲也不闪,眼看对方的拳快要打到身上,默念一个柔字诀和拨字诀,左手手背轻轻一碰高个子男生的手腕,往左侧一拨,再念一个化字诀把力量化去,高个子男生顿觉打出去的拳头变得软绵绵,还没等他缓过味儿来,珺菡又默念採字诀,死死扣住对方的手腕,高个子男生疼得动弹不得。紧接着珺菡身子迅贴近对方,默念一个靠字诀,肩膀往外一抖一耸,只见高个子男生“腾腾腾”倒退好几米,“扑通”一下先是屁股着地,然后直挺挺的倒在地上。从高个子男生出拳到摔倒在地,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其他几个男生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直愣愣看着珺菡,半天没敢动弹。
这时高个子男生从地上坐起,嘴里边“哎哟”对几个男生骂道:“你们他妈的还愣着干什么!快扶老子起来。”他被几个男生搀扶着一瘸一拐地往胡同外走,边走边呻吟着:“哎哟,疼死老子了。”末了一回头,冲着珺菡和默然投来怨恨的目光:“你们有种,咱们走着瞧。”一路哼哼着走出胡同。
珺菡和默然急匆匆往家赶。
默然说道:“姐,这么晚回去,妈肯定嚷我们。”
珺菡说道:“没事,有姐呢。”又问道:“刚才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默然答道:“放学后我在校门口等你,我们班的李沫雄上来就推我。我没理他,可他老推个没完,我怕在校门口被老师看见,就往回走,他追着不放,然后我一躲一带他就倒了。你不知道,李沫雄平时老欺负我,我不是打不过他,我是让着他。”说到这,默然悄声对珺菡说道:“姐,我告诉你,我刚才说不是故意的,是骗他们呢。”
珺菡说道:“你真狡猾,不过以后他再也不敢欺负你了。”
默然问:“姐,你刚才为什么不用带字诀呢?那靠字诀劲可大呢,李沫雄的哥哥不会摔坏吧?”
珺菡不以为然:“我就想狠狠教训他们一下,以后他们就不敢随便欺负人了。不过,我刚才没使太大的劲儿,要不然他就飞出去了。摔不坏的,”边说边用手做了一个飞的动作。随后又问默然:“那个李沫雄的哥哥是咱们学校的吗?”
默然答道:“外学校的,离咱们学校不远,今年六年级,都十五了。李沫雄说他哥哥不好好学习,整天就知道打架,已经留三次级了,全校学生都怕他。李沫雄仗着他哥哥会武术,经常欺负我们班的学生,还老吓唬我们,说谁要是不服气,他就找他哥来修理我们。这次碰巧他哥领着几个学生经过我们校门口,李沫雄就让他们把我堵在胡同里了。”
珺函撇了一下嘴,一脸的不屑:“会武术,我看就像粉拳。”又正sè对默然说道:“你以后不能太软了。毛爷爷不是说过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要犯我我必犯人。咱不欺负人,可是谁要欺负我们,一定给他们一个有力的还击。”说完攥紧拳头用力晃了晃。
珺菡和默然的家离学校不远,步行十多来分钟就到了。一进家,见母亲宣玲绷着脸坐在沙上,父亲老袁忙活着饭菜。
能猪猪和啰八哥迎了上来。
能猪猪摇着小尾巴在珺菡腿上蹭来蹭去。
啰八哥飞到默然的肩上嘶哑着嗓子小声说道:“你们怎么才回来呀?大姐在生气呢,你们可要小心点。”
宣玲瞪了能猪猪和啰八哥一眼,厉声说道:“凑什么热闹,一边去。”
能猪猪和啰八哥灰溜溜猫一边去了。自四年前,老袁和孩子从老家带回能猪猪和啰八哥,一开始就遭到宣玲的极力反对。而且进家门没两天,啰八哥就学会了宣玲的两句口头禅:不想看你,真是的。这是宣玲对别人不满是常说的两句气话。宣玲恼了,非要给别人,还威胁要扔出去。后来现这两个小东西非常通人xìng,尤其是啰八哥唠唠叨叨很是招笑,宣玲也就慢慢得喜欢上它们了。不过对它们要求很严格,家里人吃饭不许凑到桌旁,大小便要去卫生间,不许上床上沙,只有宣玲不在家时,它们才敢撒欢儿。老老实实在阳台的窝里呆着。
呵斥完能猪猪和啰八哥,宣玲坐在沙上依旧冷冷的一言不。
珺菡像没事人一样,一边换鞋一边大大咧咧地问道:“妈,你今天是怎么了?谁惹你生气了?”
宣玲斜了珺菡一眼,头冲客厅的窗户一扭扔了一句:“别问我,不想看你。”
默然站在门口一动不动。珺菡也没接宣玲的话茬,换完鞋径直朝厨房走。
宣玲一看急了,冲珺菡默然喊了一声:“你们俩过来。”
珺菡和默然走过来站在宣玲面前,珺菡歪着个头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
宣玲越生气,大声对珺菡喝道:“轩辕珺菡,你给我站好,越来越不像话了。”
老袁围着围裙从厨房出来,忙打圆场:“哎呀,小点声小点声,楼上楼下都听见了,和孩子质啥气啊?心平气和,心平气和。”说着又冲珺菡嗔怒道:“你这小妮子,咋回事啊?站好站好。”然后又笑咪嘻嘻地对宣玲说道:“要不咱们先吃饭?饭都做好了,吃完饭再嚷也不迟。”
宣玲瞥了老袁一眼:“吃饭?气都气饱了。不行,必须把事儿先说清楚。”
老袁无奈,只好坐在宣玲旁边。
宣玲一脸严肃:“说吧,今天到底是怎么回事?”
默然先开口:“我放学后一直等姐姐来着,然后……”
珺菡生怕默然把打架的事儿说出去,用胳膊肘偷偷碰了一下他一下。
宣玲说道:“我没问你,珺菡你说。”
珺菡翻着眼看着屋顶,不停地咬着下嘴唇,含糊不清地说道:“没啥,就是和老师争论几句,我又没犯什么错。”
宣玲猛地一拍茶几:“你还没认识到你的错?瞧你这样子,好像受了多大委屈?下午你们放学那会儿,你们班主任给你爸打了电话,电话那头声音很大,我都听见了,你爸一个劲儿赔不是,你们班主任这次非常生气。说吧,你和班主任争论什么来着?”说完,气呼呼双臂抱于胸前身子靠在沙上。
老袁冲珺菡使了使眼sè一本正经地说道:“珺儿,这可不行,课堂上不好好听讲,怎么能当着全班同学面和老师争论呢?好好和你妈说说。”
珺菡努了努嘴:“就是...就是...哎呀,跟你说也说不明白。”
宣玲埋怨老袁:“瞧瞧,瞧瞧,这就是你的好女儿,你都把她惯成什么样了。”
老袁严肃地对珺菡说道:“珺儿,不能这样,妈妈问你,要好好说。”
珺菡只好如实招出:“老师说人类是在改造和征服自然中,不断的认识和了解自然。我就举手说这样说不对。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她养育了我们,给了我们太多太多,她太累了,如今伤痕累累,非常虚弱,我们应该爱护和保护她,不能再改造和征服她了。否则,大自然就会灭亡,地球就会灭亡,我们人类就会灭亡。然后和班主任争论起来,放学后她把我叫到办公室训了我一通,就这些。”
宣玲看了老袁一眼:“瞧见了吧,这就是你教育的结果。”而后训斥珺菡:“你一个1o来岁的小学生,在课堂上不好好听课,和老师争的哪门子论?你也太狂了吧?这是第几次了?你还长不长记xìng?上次你们语文老师讲了个‘人定胜天’的成语,你上来就反驳,说什么这个成语不对,人怎么能胜得过天呢?还有上英语课,你就安安生生地学你的吧?你倒好,问老师说咱们是中国人,汉语还没学好呢,为什么非要学英语考英语?还说这是在中国,学了也白学,哑巴英语用不上。这个不对,那个不行,你以为你是谁呀?就你这样,那个老师会喜欢。你看你弟弟,学习好,老师夸,同学们喜欢。一个闺女家,怎么这么不让人省心。你老是埋怨我不参加你们班的家长会,我一是工作忙,再说,就你这样,我没脸去参加。那次你们班开家长会,你爸不得挨你们班主任一顿数落。”
珺菡小声嘟囔了一句:“死要面子,默然他们班开家长会,你倒挺积极的。”
宣玲说道:“你还别不服气,你弟弟他们班的家长会我就爱参加,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家长夸默然,我能不高兴,长脸!”话锋一转,指出默然的不足:“儿咋,老师说你各方面表现都不错,不过爱较真、爱提问题的毛病得改一改,别让老师为难,还有上课别老走神。”又对珺菡嚷道:“可你呢?丢脸!反正我说什么你都听不进去,你就听你爸的吧,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我是不管了。”
老袁一听不乐意了:“怎么叫就听我的呀?合着全是我的过?再说咱珺菡哪不好了?学习成绩好,团结同学,助人为乐,不就是有点个xìng吗?难道这也成了罪过?就拿今天这件事来讲,你说她们老师说的有没有不对的地方?现在全世界都在倡导保护环境,保护自然,我们人类是该清醒清醒了,不能无限度地征服和改造了,这样下去,非完蛋不可。如果都这样教孩子,不是误人子弟吗?一代又一代怎么能去关爱大自然?抓环保,一定要从孩子抓起,大人先要抛去固有的观念和认识,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引导,让他们从小就牢牢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正确意识。还有咱们常说的人定胜天,都认为这没错啊!可是你细想想,人怎么能够战胜自然呢?一个地震就能让你一无所有。古代有个大文学家叫韩愈的不是说过吗?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当老师,传道是要的。一个人他智商再高,学习再好,知识再渊博,能力再强,如果不懂道理,不就成了祸害了吗?就这一点来说,我们的轩辕珺菡同学做的是对的,她在帮助老师扭转一个看似正确其实是很错误的观念。”说完冲珺菡挤了挤眼,珺菡开心地笑了。
宣玲瞥了老袁一眼:“我说不过你,你就是个话匠,满嘴胡咧咧,无理搅三分,除了会说还能干什么?”
珺菡插了一句:“我爸还是作家呢,还懂中医呢,还会书法呢?”
宣玲不耐烦地摆了摆手:“行了行了,我迟早死在你们俩手里,你是他爸,你看着跟她们班主任解释吧。”又问默然:“儿子,你说说,今天为什么回来晚了?”
默然张嘴要说话,珺菡又碰了他一下。
宣玲瞪了珺菡一眼:“干什么你。”
默然没敢隐瞒,一五一十地把打架的事说了。
珺菡一看,心想:这下可坏了,这不是错上加错吗?等着挨骂吧。管他呢,反正都这样了,随便吧。
两个人静静地站着,等待母亲的再一次训斥。
没成想,宣玲站起来居然抱着默然的脸狠劲儿亲了一口:“儿子,好样的。记住,以后别的同学要是欺负你,咱不让他,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然后对珺菡说道:“这件事做的还不错,以后你和弟弟要互相帮助,谁欺负咱们都不行。”又回头看了老袁一眼,乐呵呵地夸奖道:“哎呀,没想到啊,你教孩子的拳脚还真派上用场了。”
老袁一听不高兴了:“哎哎哎,那有你这样的,表扬孩子打架。”又欠了欠身,语重心长地对珺菡和默然说道:“你们忘了,九法姥爷当初教太极拳和围棋的时候怎么说的?不要轻易外露,不要仗着自己会两下子就随便和人好勇斗狠,这不是学太极拳和围棋的最终目的,你们记住了,以后……”
还没等老袁说完,宣玲打断道:“行了行了,你那一套到什么时候都吃不开。我和孩子都饿了,赶紧准备饭吧,”说着和珺菡默然到洗手间洗手去了。
老袁从沙上站起,说道:“行——,给你们准备饭,我就是你们娘三儿的保姆。”
第一章 不一样的小学生(2)
(2)
吃完晚饭,两个孩子回房间做作业,宣玲打开电视看叨叨个没完的家长里短的肥皂剧。
老袁在书房里看书。九法姥爷整理留下的《混易经》、《归真经》、《万语经》和四姨夫留下的《易和方术》,老袁奉若至宝,花了上万元,专门找了个好木匠做了一个高级红木方盒,上面用隶书刻有四个字——《灵匮真笈》,把这四本书放在里面,平时锁起来,放在书柜里,每天都要打开和孩子们一起读一读、学一学。
老袁翻开《万语经》,他特别喜欢扉页上的话:宇宙万物,一一灵xìng。人有人语,物有物言。以心感应,同xìng同体。净入他界,万语皆懂。上述悟出,学者易学。奇童混引,甚为神。是啊,凡生命体皆有灵xìng,都有自己的语言,人类只有用心感应,将自己与它们融为一体,进入它们的世界,那世间万物的语言就能够听懂。这是《万语经》的jīng髓。最后两句话很重要,只要悟出其中的道理,就容易学会,特别不一般的儿童如果在混易教的引导下,学起来非常快。里面详细记录了地球各个时期各类物种的特xìng和语言。珺菡和默然在四年的时间里已经基本掌握了冥新时期包括早期各类物种的语言,如今正在学习冥中时期和冥古时期的语言,冥元时期、冥太时期和冥宙时期偶尔也看一看。可能是成年人的缘故,虽然悟xìng不低,但学起来非常吃劲,尤其是学动物和植物的语言,远没有珺菡和默然学的快,至今老袁听能猪猪说话还很吃力,还要珺菡和默然当翻译,这大概就是复杂与天真的差别吧?
珺菡和默然正在自己的卧室认真地做作业,靠墙每人一张小书桌,能猪猪和罗八哥在一旁陪着。这两个孩子很少让老袁和宣玲辅导,学习效率高,剩下的时间就是看课外书,读经典,学国学和传统文化,练太极拳和围棋术,研究混易经、归真经、万语经和易和方术,跟着老袁练书法,学中医。至于社会上形形sèsè、五花八门的学习班、补习班,她们两个从来不感兴趣。宣玲像所有的母亲一样,特希望自己的孩子多学一点东西,对社会上流行的学习班很感兴趣,而对老袁的那套儿不屑一顾,觉得净是些乱踢八糟的玩意儿。可是给俩孩子报了好几个班,每个班上不了几次珺菡和默然死活就不去了,说没意思。锵锵了好一阵子,依然无果,没办法,宣玲只好由着她们。
其实,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老袁一直秉承一个原则:六岁不教,顺其自然,因势利导,身教胜言,信仰至上,大道先行。
老袁很欣赏作家老舍的教子观。老舍曾说过这样的话:我不主张太早教孩子们认字。我对于教养小孩,有个偏见,也许是“正”见,六岁以前,不交给他们任何东西,只劳累他们的身子,不劳累脑子。过六岁,该收藏娱乐,但仍不从严监促。他们聪明,爱读书呢,好;没聪明而不爱读书呢,也好。反正有好身体才能活着。瞧人家老舍,把孩子的健康快乐放在位,而不是教育。的确,孩子的健康快乐高于一切,没有健康快乐,一切为零,学再多的东西,又有何意义?老袁很重视孩子的身体锻炼,特别是跟九法姥爷学了四季黑白拳和黑白棋术后,“习武强身”成了珺菡和默然每天的必修课,不但功夫长进,身体素质也是同龄人的佼佼者。按老袁的理解,6岁之前是一个人想象力最佳的年龄段,需要的是现、引导、启和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而不能过多灌输成形的东西,否则会削弱、压制甚至泯灭掉孩子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没有了想象力,创造力也随着减弱和消失。老袁还现,几乎每个人每个孩子,六岁之前学的东西,除了语言,其他的基本上回忆不起来。这说明在这个阶段,过早的学知识效果并不好。
老袁常想:现在的孩子们太苦了,哪有玩的时间,自己小时候都玩过了踢皮球,打玻璃球,扇四角,支起门板摆上砖头打乒乓球,打拐仗,偷西瓜,到河里游泳摸鱼,白天到庄稼地里抓蝈蝈,晚上去草丛里、乱坟岗逮蛐蛐。不一而足。说起这些,如今的孩子有的连听都没听说过见都没见过。他们甚至从娘胎里开始,就按照家长的意愿,套上了“紧箍咒”,走上了“出人头地,成龙成风”的“西天取经路”。张爱玲的“出名要趁早”的说辞更是感召了不少人。
在老袁看来,人的成长是有阶段xìng和规律xìng的,做父母的功利xìng、目的xìng太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太急,不顾孩子的承受力,越阶段,违背规律,实施强制xìng教育,无异于拔苗助长,对孩子的成长育并不好,长大了也不见得有多出息。因为玩是孩子们的天xìng和专利。另外,老袁相信命。人的命天注定。这不是迷信。是虫成不了龙,是鸡成不了凤,“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人的遗传基因、天赋禀xìng是有差异的。没有艺术细胞,偏让孩子搞艺术,不是上北大清华名牌大学的料,非要逼着孩子玩命地学习,结果往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不仅给孩子徒增jīng神和心理上的负担,家长也背上了沉重的十字架,得不偿失。一定要顺其自然。顺其自然不是放任自流。“顺”是顺应和引导,“自然”是个xìng和特点。孔老夫子不是说过吗?要因材施教。是什么样的材料,就要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所以了解和掌握孩子的特点和xìng情,并给予积极正确的引导,现和找到适合孩子成长展的方向与道路,比什么都重要。这就叫做顺其自然。很多人深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思想的影响,太过重视学历教育,而轻视职业技术教育,似乎学门手艺,当个工人、农民是一件低三下四的事,可是有没有想过,我们吃得穿得用得那个不是从工人、农民手里出来的?都去读大学,都坐办公室,都当管理者,哪谁在一线工作生产?三百六十行行行要人干,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干嘛非要分个三流九等、高低贵贱,让孩子在一条道上挤来挤去、争人上人?让孩子成龙成风,老袁从来没想过,更不奢求。不攀比,不随大流,做自己喜欢的,长大能够自食其力,就行了。老袁美其名曰“个xìng”教育。
还有,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这一点做父母的大可放心。孩子从牙牙学语起,他(她)就开始自主自觉主动地认识和了解我们这个世界,“这是什么”、“为什么呀”、“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啊”不断地问个不停。家长一定要抓住孩子这一特点,因势利导加以教育,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要比单向灌输、被动教育强很多,既轻松又愉快。
身教大于言传。可是做父母的有几个能真正做得到呢?家长常要求孩子如何如何,如果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就摆出父母的架子,采取强硬措施和逼迫手段。可扪心自问,自己做到没有?这是个大问题。有时看到宣玲粗暴训斥孩子,或者违背孩子意愿,强制xìng命令孩子,老袁气不过时,就上来理论:孩子是天使,是宇宙之子,不是你的私有财产,你凭什么这样对孩子,你有什么资格,你做到了再说孩子吧。当然,老袁这样说也是想让宣玲改变一下教育方法,在行动上感召孩子,效果会更好。孩子虽小,但他(她)们的心思可不小。对于家长的要求,迫于畏惧和压力,孩子只好接受,心里却不服气:你们做不到,凭什么要我做到?而结果未必能知行合一、身体力行。这往往也会造成家长和孩子之间的隔阂、矛盾甚至对立,彼此难以心贴心交流。就拿练书法来说?不少家长为孩子报书法班,这本是好事。但要看孩子愿不愿意练,是不是那块料,能不能练好。这方面,家庭熏陶很重要。做父母的写一手好字,很自然会影响到孩子。如果自己写得都不咋地,就不要过分要求孩子。珺菡和默然自小就很喜欢读书写字。1o多岁的孩子,毛笔字、钢笔字写得有模有样,对画画也很感兴趣。作文写得也不错,常被老师当做范文在班里宣读,张贴在教室墙上让同学阅览。这些,老袁从未刻意教过,也从没提过什么要求。老袁写的一手好字,一手好文章,喜欢绘画雕刻艺术,爱好收藏,酷爱读书学习,每rì笔耕不缀,手不释卷,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孩子。
老袁一直记着九法姥爷的话,孩子教育要把信仰和大道放在位。老袁为此下了功夫。混易经,国学经典,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他和孩子的必修课。每rì诵读不辍,思修不停。令人欣慰的是,孩子们的修为rì益jīng进,智慧rì渐提升,并且学习非但未受丝毫影响,而是轻松自如,成绩优异。这几年,自己和孩子们也一同成长。别的不说,身上不良的东西祛除大半。yù望少了,放下多了,无为淡定的心态占了主流,名利已如浮云,不在刻意追求。宇宙之大道不光勤而学之,更在勤而行之,悟xìng不断提高,自觉已接近了上士问道的层次。
妻子宣玲一开始反对老袁这种教育方法,尤其是在身传上。说难道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必须要做到?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家长文化水平低,是不是就不该要求孩子好好学习?有的父母没多少文化,可人家的孩子不照样考上了好大学,出国留学,有了出息?这样的例子也不少呀?有些家长文化水平挺高、挺优秀,可他们的孩子却不怎么样啊?这怎么解释?老袁说这是抬杠。这里边有一个比例和概率的问题。但凡文化水平高、素质高的家长,孩子大多是比较优秀的,所谓出身“书香门第”就是这个道理。老袁还说,身传有两层意思,一是器,二是道。“器”指的是家长的文化水平、能力的高低;“道”指的是为人处事的道理,家长德行、素养的高低。文化水平高的不见得德行素养高,德行素养高的不见得文化水平高。有的家长虽然在“器”这方面很平常很普通,不能教给孩子什么,也不能给孩子带来什么,但是德行和为人处事是可以影响到孩子的。“道”这方面做好了,它会起根本xìng决定xìng的作用,可以更好地促进孩子成长、学习和进步。因此,教育孩子,“道”应先行,远比教孩子认多少字、识多少数、掌握多少知识重要得多。
其实,这些个理儿,老袁虽坚定,内心难免犹疑:这样做对不对呢?这样的宽松不是不负责任吧?也不知道到底能给孩子带来什么。但他始终想的是:让孩子“简单、快乐、健康”的成长。在引导孩子的过程中,老袁始终有一句话:不要因为别人那样做,你们也这么做。归结为四个字:dú 1ì思考。
宣玲不听老袁的,说不能由着孩子,她害怕这么个教育法把孩子给耽搁了。所以从上幼儿园起,就给俩孩子加压,美其名曰: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老袁反驳道:中国的孩子实际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现在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传授的就是完全扼杀人的创造xìng和想象力的极端功利主义。在孩子上幼儿园这个问题上,老袁可没少费脑筋。一开始和宣玲商量,把她们送到市里最好的幼儿园,可以一打听,好家伙,小小孩子就开始学英语,学书本知识,弄得跟上学差不多,而且费用贼高。不光这,这幼儿园里的孩子家长个个不是有权有势当官的,就是有钱的。小小孩子就学会了虚荣攀比,臭显摆,比谁家有钱,比谁家父母官儿大,比谁家的车好。老师也是看人下菜碟儿,把孩子分三六九等。对钱多官儿大家的孩子,好得要命,一个是有求于人家,一个是不敢得罪人家,没钱没势的靠边站。老袁一个朋友的孩子也在那个幼儿园。有一次,他打车送孩子,到门口碰见一个小孩儿。那个小孩儿问:叔叔,你们是怎么来的啊?这个朋友就说打车来的。小孩儿一听,竟一脸的傲慢和讥讽,牛哄哄说道:我爸开大奔送我来的。这个朋友听后那叫一个窝憋,郁闷了好几天,想起来就难受。你说说,此种风气和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影响有多坏,这样的幼儿园不去也罢。为这,老袁明里暗里和宣玲较劲,最终俩孩子倒向了老袁。宣玲和老袁也没少争吵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见珺菡和默然各方面表现得都很不错,也就妥协了。老袁高呼:这是zì you的胜利。只是这种教法也使得俩孩子很“个”,很执拗,桀骜不驯,小小年纪就敢和大人“叫板”,特别是珺菡,尤为明显。默然好一点,但这是明面上,他奉行的是“你有你一定之法,我有我一定之规”,心眼多,也不好对付。幸亏老袁采取“顺着来”的法子,“以柔克刚”、谆谆善诱,才能和俩孩子“和平共处”。宣玲说这都是惯得。老袁心里明白:这哪是惯得,这是每个人初始的本xìng。只是许多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界的影响和尘世的熏染,最后都消失了。老袁虽然有时思来想去,不知道该不该约束一下俩孩子,但打心眼里还是希望她们把自己鲜明的个xìng保持下去。
第一章 不一样的小学生 (3)
(3)
珺菡和默然作业作完,看看时间,九点多一点,俩人便和能猪猪啰八哥逗玩。
几年来,能猪猪啰八哥已经成为珺菡默然生命中的一部分。在家里,看书学习在一起,出去玩在一起,只要是宣玲不在家,吃饭睡觉也在一起,几乎到了形影不离的地步。一开始能猪猪和啰八哥叫珺菡默然“小主人”,珺菡默然不让,而是要他们称呼自己“哥、姐,”说动物和人一样是大自然的一份子,应该讲平等。这一叫叫顺了嘴,居然称老袁宣玲“老哥,大姐。”这不差辈儿了吗。老袁没什么,打一开始,啰八哥就这么叫他,早习惯了。倒是宣玲,非但不生气,反而挺乐意。
时间一长,珺菡默然现,这两个小家伙竟然能跟她们读书认字,而且已经认识了不少。一些简单的文字,都能流利地念下来。
能猪猪啰八哥自从来到燕北,就喜欢上了这里,和珺菡默然一家快乐幸福的生活着。可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啰八哥的情绪好像有点不大对头。
默然对珺菡说道:“姐,你现没,啰八哥这一阵子不大爱说话了。”珺菡靠近啰八哥看了看:“是不是生病了?”
啰八哥卧在默然的书桌上,一副没jīng打采的样子:“我没病。唉,自从来到这里,我就很少出门,你们经常不在家,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袁大哥倒是在家,可他天天坐在屋里写东西。我最盼望的是,早上袁大哥出门遛弯,还有你们礼拜天和放假休息,这样我就能和你们一起出去,可这毕竟有时有晌儿,我大部分时间被关在家里,独自望着窗外呆,这样下去我快不会说话了。”
珺菡笑嘻嘻说道:“你不是还有能猪猪做伴儿吗?你看它每天都活蹦乱跳的,”说着轻轻的抚摸着安静地爬在自己脚下的能猪猪。
啰八哥斜楞了能猪猪一眼,酸溜溜说道:“我倒是想和它说话,可人家不理我。再说了,人家是谁啊,醒了吃,吃饱了睡,什么都不想,我都羡慕死了。”
能猪猪猛抬起头,望着桌子上的啰八哥,不高兴地哼哼道:“你少挖苦我,你每天叨叨没完,我懒得理你。”
啰八哥很是委屈:“看看,看看,它每天都是这样对我,我觉着我话少多了,还嫌我唠叨,我跟你们说,它压根就不想和我做朋友。”说着说着有了哭腔:“我和它一起来到这个地方,是不是应该互相照顾一下,每次都是我主动和它搭话,你们不在家的时候,我就对它说,小姐姐,求求你,和我说会儿话吧,我都这样了,它还不理我,我我我太伤心了,你们说,有它这样的吗?”
能猪猪反驳道:“你不光啰嗦,嘴还损,我受不了你。”
“你胡说。”
“我没胡说,你就是这样。”
俩个你一句我一句掐了起来,珺菡和默然笑呵呵的看着。
这时老袁推门进来,见啰八哥和能猪猪在争吵,问道:“它们这是怎么啦?”
珺菡说道:“啰八哥说能猪猪不搭理它,能猪猪说啰八哥唠叨,两个就吵起来了。”
默然说道:“爸爸,你现没有,啰八哥不爱说话有一阵子了,能猪猪又不喜欢和它说话,要不给它找个伴儿吧,这样下去会得病的。”
老袁坐在床的下铺说道:“我也现了,主要是这玩意儿太爱说了。你们不在家,我出去遛弯很少带它,一出去就叨叨个没完,引得周围人都在看,太扎眼了。你忘了咱们从老家回来的第二天,带它和能猪猪上山溜达,好嘛,唠叨一路,整个小区都传开了,说我们家养两个怪物。有好几次,晚报的记者上咱们家采访,非要报道一下,让我给挡回去了。好在时间长了,周围人也习惯了,不过啰八哥这唠叨的毛病还是容易招人。我们每次出门都告诉它人多的地方不许多说话,还有家里来了客人不许多说话,我们是不是管得它太严了。给他找个伴儿,找个什么伴儿?”
珺菡说道:“再买只八哥吧,这样它就不孤单了。”
默然说道:“买就买个母的,在一块儿好处,要是买只公的,我怕它们打架。”正说着,能猪猪在一旁哼哼起来,珺菡和默然哈哈笑着。
老袁疑惑的指着能猪猪问道:“你们俩笑什么?它说什么了?”
珺菡一个劲儿地笑:“它说…它说…它说给啰八哥找个老婆,让他们结婚生小八哥,它就没空跟别人唠叨了。哈哈哈,真好玩儿。”( 第二门勇闯九置山 http://www.xlawen.org/kan/5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