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1949我来自未来 > 1949我来自未来 第 24 部分阅读

第 24 部分阅读

    衣架、马桶刷、卫生纸的计划经济终于濒临崩溃了。一个人口一千多万和浦海市差不多,国土面积比浙姜省还大一点的超级社会主义工业小强要殁了。

    于是人们又开始想要逃往西德,一个风气一旦开始就很难刹住车,高级工程师逃往西德已经成了时尚。当初东德的高福利政策把西德给比下去,长达二十年中基本没人愿意跑去西德了,如今这个风气又死灰复燃了。

    东德社会对于文化管制的高压政策在建国之后一直没有调整过来,外加后期经济转型不力,荒唐的全盘国有化,宣传口弱智,文化生活贫乏,高福利带来的国家高负债,以至于没有资金投入产业转型和研发电子信息带来的产业革命技术中去,凡此种种,最终只能被西德合并,而不是合并西德。看看东德5000亿马克的负债和每年不断增加的赤字,与其说西德合并了东德,不如说西德买下了东德。

    不过柏林墙要到1961年才修好,东德缓慢推进的集体合作社农场也要1960年4月才彻底完成,1950的东德仍然是乡下富足舒适,城里紧巴巴配给制。这时候用农副产品换大量留学生名额,小强相信还是很实惠的。

    他略加思索,把自己知道的这些杂七杂八的资料写成了草案,准备送给主席和总理做参考,草案里再次明确提出,完善税收制度才是分配财富的最好手段,其他各种看似想当然的方案没经过10到20年验证是无法信赖的。想要建立大型机械化耕作的集体农场那就只能在类似星疆和北大荒这样的地广人稀之处推行,东德是搞农业合作化下的农业集体化改造的前车之鉴啊,那之后不久社会主义阵营的粮食问题又导致了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和之后爆发的波兰农民起义,苏联最后也是在粮食问题上倒下了。可见不光是中国,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粮食问题不解决,最后都是死路一条,粮食问题要解决,必须依靠农民生产积极xing和农业生产科技发展这两条。

    最后小强写道:“必须在全国坚持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彻底解放农村生产积极xing,但是要把住土地关,绝对不允许耕地买卖,对于特殊情况下出现的土地流转(如拥有者去世、进城务工、丧失劳动能力等等)要严格把关。对于因应部分群众需要而自发形成的农业合作社可以积极扶持,但是不要用行政手段强行推广。”

    小强草草写完草案,往椅背一靠,长出了一口气,新中国现在不再需要像历史上一般用大量农产品换取工业设备和武器装备了,也就不需要用农业合作社来收集大量农产品了,自己的建议应该会被采纳吧?

    小强感到自己写了半天已经有些累了,手腕子都发酸,这可不是想姑娘想的……他取出装着茶叶的纸包,捏了一点放进茶缸子里,拎起藤条编织壳的热水瓶给自己泡了杯茶。

    端着热气腾腾的茶缸子,小强站在办公桌后的窗户边,望着办公楼外不知什么时候开始飘起的雪花,心里有一种宁憩的安适。zhongnánhǎi秘书处办公楼窗外,静静的空间里,都被白雪填满,雪花打着雪花,雪花打着松枝,雪花打着地面,雪在风中盘旋着,扰动着,寻找着一切可以落脚的地方落下。

    他拿着搪瓷茶缸捂着有些冰冷的手望着雪景,一边低头吹气,一边小心的一点点抿着热茶。抬起头来,小强想起了孟思思,这都回来第二天了,也该去看她了,自己可是说过要对她负责的。小强隐隐觉得,和孟思思在一起是个不错的选择,至于于凤,小强确实有爱慕之心,可并不如对孟思思这般时时刻刻记挂,热切的恋着。也许,于凤只是自己人生中一个美丽的女xing,一个好朋友,能够做个红颜知己吧。

    小强把视线从窗外的雪景里移开,转过身把手里茶缸放在木制办公桌上,拿起电话:

    “给我接交通科。…………喂,交通科吗,我是曹小强,叫刘振把我车子开出来,我要出去一趟。”

    放下电话,小强把写着草案的信纸小心地装进土黄sè牛皮纸文件袋,拿着牛皮纸袋走到了机要科。机要科的同志接过去一丝不苟的按照程序查验后糊上袋口,打上火封和编码,给小强开了收讫回执。

    机要科里的姑娘们叽叽喳喳的围着办公室中间刚生的炭炉子烤着手,小强看着她们这简单的幸福,感到很羡慕。

    北都的大雪纷纷扬扬的下着,雪花越来越大,从开始的小指甲那么一点到现在已经变得如同鹅毛一般,寒风裹着这厚厚的雪绒花,呼呼的吹着。这白雪越往下越密集,几乎可以听见整个大地都在发出雪片落到地上的沙沙声。小强在雪风中紧了紧自己的中山装,迅速钻进刘振停在办公楼下的轿车里。关上车门,雪片落地的沙沙声似乎一下子小了许多。

    “去北影厂宿舍。”

    车子启动了,轮胎在刚刚铺满地面绒绒的白sè雪毯上留下两道黑sè车辙印。

    第九十五回 从空中到海上

    【95】从空中到海上

    台湾空军司令周至柔至今还记得,自己向蒋*介石汇报“浦海空难”……不不,是浦海空战……时他的表情……他瘦削的身子是在发抖么?长脸上的高颧骨已经因为愤怒而充血了,赤红赤红的,并且还在不断往耳根和脖子蔓延,他的眼睛本来就有如自负的孩子般又大又亮,如今因为愤怒,眼珠子已经暴起来了,令人望而生畏。

    “校长?”周至柔轻声的试探,按照国民党军队中流传的说法,汇报战况,尤其是不那么美好的战况,喊校长要比喊总统或总裁好,这几年来,陆军弟兄们已经无数次试验过,尽管有时候不太灵光,但时过境迁,空军也到了要喊校长的时候,周至柔打算试试这个陆军总结出的法门。

    “学生无能啊,此仗虽然空军奋勇作战,怎奈供军新飞机xing能太过强大,我空军诸将士奋勇战至最后一机亦无力回天,根据我空军参谋部估计,供军一定也伤亡不小,至少被我空军勇士们击落了十架有余。”

    周至柔低着头,按着之前背了半天的空军司令部一群诸葛亮合拟的稿子,小心翼翼的说着,一边说还一边不断抬眼看他主子的脸sè,。

    蒋*介石歪着头看着周至柔,那冷冷的目光让老周背脊发寒。

    “十架么,你们倒是厉害,连供军的喷气式飞机都能打下十架来。”蒋*介石压着恨,用一种不知是调侃还是不以为意的口气说道。

    周至柔看着老蒋的脸,心说不妙,蒋*介石此刻脸上明明带着一丝笑意,眉宇之间却透出一股子杀意,这语声犹如冬天的海水般冰冷。

    蒋*介石今天穿着件灰哔叽军服,马裤马靴,扎着武装带,由于过于愤怒,身上常常保持的那种过分做作的军人姿态已经荡然无存,他的背拱了起来,剃光的脑袋向前伸出,可以看见他稍尖的头顶。

    周至柔心道不好,嘴角立刻就垮了下来,放低身子用哭丧的腔调哀然道:“校长,供军分明是得到了苏联援助,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喷气式战斗机了啊。非战之罪,非战之罪啊!学生请校长明察!”

    蒋*介石缓缓转过脸去,低垂双手神经质的在裤子上搓了搓,看得出,他在掩饰心里的暴躁和空虚。

    终于,经典的来了——

    “娘个希匹!苏联人也要欺负我,当老子好惹的么!这些俄国毛子,从来就不是什么好东西,明明说不干预内战,这是不干预吗!”说着,他急促的在作战部会议室里绕圈走了起来。

    “我要抗议!我要抗议!无法无天!无法无天!”他开始有些语无伦次起来,随着他急促的话语,一缕白沫从他嘴角挂了出来,甚是恶心。

    周至柔赶紧掏出手绢递上去:“校长息怒,我们当务之急,是应该联系美国人,一定要得到他们的喷气式战斗机军援,不然我空军优势地位不保啊!”说完,老周兄弟捶胸顿足的做出一副如丧考妣的姿态。

    蒋*介石没有接周至柔的手绢,用食指狠狠的抹了一把嘴角,“美国人!美国人巴不得我立即完蛋,好让他们的人顶替我的位置!我要告诉他们,没有我在台湾,整个亚洲都不会有太平ri子过!”

    “陈方,给我接外交部!不!不!不!先把沈昌焕给我找来!”蒋*介石破着嗓子对着门外大声的喊他的秘书。(沈昌焕这一时期专司对美外交)

    周至柔暗暗松了口气,用手帕擦了擦自己的额头,这一关总算过去了。

    “校长,那原定的轰炸计划还要不要执行?”周至柔忽然响起了这事,张口就问。

    这一下把蒋*介石给问呆了,他中了定身法般傻站在那里,看都不看周至柔一眼,只是死死地盯着会议室的长条桌面,死死地,死死地,死死地盯着……

    东海海面,灰蒙蒙的天际线上,几个船影露了出来。从清岛开来的舰队正在清理航道,船舷外面波浪翻滚,柴油机呼呼的叫着,海上吉普037正在笔直的划开东海这片蔚蓝的水晶砖,白sè的航迹在猎潜艇后远远地延伸出去,如一条祝福的哈达,又像是舞台上演员甩出的水袖,充满跃动的活力。

    这两艘舷号分别为608和610的037型猎潜艇正在陪着一艘舷号为802的6605型扫雷舰巡查着航道,从14号开始的巡查南下航道的任务到今天已经进行了整整一周了,八艘037猎潜艇两个一对的分别护卫着清岛基地的四艘6605扫雷舰轮流出动,清理南下航道一路顺利,目前已经直逼长江口附近的崇明岛外海。

    在长达一周的实战任务检验下,海军官兵脑子里的那根弦一直紧紧地绷着。经过一周的紧张出巡,各艘037的新主人们已经渐渐适应了这“豪华”的战“舰”,说他豪华,是因为这年头,按照中国人习惯建造的战舰实在是不多见,尤其是2011的海军对手里的037进行过几次现代化改造,说是现代化,其实也就是改善艇员的生活条件而已,不锈钢的烧油炉灶是为炒菜而设计的,不是如这个年头的西方战舰那般,仅仅为了满足加热罐头食品而使用电炉。使用了大量不锈钢和阻燃材料装修的生活仓也干干净净,收拾的整整齐齐,全没有一般旧舰艇的酸臭霉味,不论在哪个时代,勤劳勇敢的中国海军的舰艇保养都是世界一流的。

    这猎潜艇不过375吨的排水量,满载不过392吨,全然达不到划分艇与舰的500吨下限,可是艇员们还是亲昵的称之为我们的“战舰”。不为别的,艇员们喜欢这干净整洁设计和装修,每一处都透着舒服,从国民党军投诚的老水兵们告诉陆军补充来的新兵蛋*子,这装修,比他们见过的有些战舰还要舒服的多。

    其实新中国海军官兵们真的是太给037面子了,在2011可没人觉得037猎潜艇是个舒服的船,要知道海军私下里有句俗语,:上舰不上扫雷舰,上艇不上猎潜艇!我国的分法是500吨以上称为舰500吨以下为艇。037猎潜艇375吨排水量的艇上配备78个定员,平均每百吨排水量分了20多人,你说能不拥挤么?居住空间狭小是大家最诟病的问题。好在1950这边,分配来037的海军官兵以前顶多也就是开开内河炮艇,浅水小炮艇那环境就是个脏乱差,分来的陆军见习水兵更是没啥说的,野战军啥苦没吃过啊,不睡在荒山野岭中淋着露水起床就是很幸福了,如今虽说是一间房6个人的三层床要爬上爬下,但是好歹是一人一个铺,叠整齐的墨绿sè毛毯拉开一盖,哎呦喂,按照陆军老兵现在的海军新兵傅格的说法,“这床真好!睡得那叫一个香!”

    唉,这些可怜的娃明显没在037上过过夏天……

    第九十六回 发现不明目标

    【96】发现不明目标

    不管你到底觉得037好还是差,总之对于新水兵来说,开始时的适应期可不那么舒服,037猎潜艇那“海上吉普车”名声可不是吹的,四台402柴油机提供了总功率一万马力的输出,当柴油机全速开动起来,这三百多吨的小艇犹如飞行在海面上,整个船身飞跃浪尖穿透浪墙和船体降落拍击海面是常事,要是遇上风浪,那就更是颠簸,把几个从陆军转行过来cāo炮的新水兵吐得不chéngrén形。不过用608号上轮机长史大胜的说法,这个艇平稳着哩,还安静的不得了哩,你们这些旱鸭子呀是没乘过真正颠的船。当然了,037可是针对适波xing和稳定xing做过多项改进的,减震设备和吸声隔音设备的运用,使得037和50年代的舰艇相比,安静的多得多。但是对于第一次上艇的旱鸭子水兵来说,没啥好比较的参照物。好在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和护航任务,大家也渐渐适应了这节奏。

    按照轮机长史大胜的说法,他以前呆的江防巡逻艇,全速前进都没这037的巡航速度快,那些老式炮艇都是烧煤的蒸汽机驱动,要预热,启动慢,速度更慢。而在艇长韩廷枫看来,037猎潜艇的舰艇环境比他以前带的安东号炮舰要好上百倍。可是大家都知道,环境好和战斗力强没有太大关系,不过完成了舰炮shè击训练之后,大家才明白,这037猎潜艇火力的优点是什么,一个字,准。

    在“圆球”炮秒雷达实时提供的数据支持下,57mm主炮在8个炮手手动cāo纵调整下攻击三分之二最大shè程目标的命中率可以达到百分之十左右。当初这个数据出现在艇长韩廷枫面前时,他根本就不相信自己的眼睛,8000米命中能接近一成?这可是370吨的艇啊!不是那种几千吨的行驶和静止极为稳定的战舰啊!再说了,就是英美的战列舰,这年头的命中率能到摸百分之4尾巴的都是舰长烧高香——八辈子祖坟冒了青烟。好吧,这是平静海况下停船打固定靶,但就是这样也让韩廷枫抓狂,他是知道的,以前他带的安东号炮艇,一门77mm主炮在静止状态下打短短1000米固定目标的最好成绩也才百分之十不到,一千米距离,十发才中一发罢了。这可是足足八千米啊。

    “圆球”是1987年列装的老装备了,在2011就是个淘汰货,可是在1950,这是顶级军事机密,按照海军司令部要求,艇上雷达兵和声纳兵除了本职任务,还有个重要使命,就是在本艇被击沉或者被敌人俘虏前炸毁舰上一切电子设备,用炸药把雷达和声纳等等一切电子设备统统销毁,艇长也必须打开通海阀,决不能把让037猎潜艇落入敌人手里。

    海面上,608艇和610艇跟在侧后方尾随着6605扫雷艇在蹚航道,6605扫雷艇舰长董纯才真的很骄傲,因为他以前从来没指挥过6605这样的扫雷艇,除了两套爆破截割式扫雷具,6605还装备有一套音响扫雷具和一套电磁扫雷具,在1950年,这就是扫雷艇中战斗机了。历史上我军在长江口扫雷全靠两条渔船拉着钢索在海里溜达,钢索有四根,拉断三根才拉出一个水雷的浮链,效率低下啊,因为触雷沉没得我国渔船和东欧包括苏联的商船不下几十艘。害的东欧国家一度不敢再用海路和我们交通。

    此外,6605还装备了64式深弹发shè炮两座和大型深水炸弹十颗用于排雷,除了排雷,布雷对于6605来说也是小菜一碟。董纯才从来没敢想,自己这辈子能指挥这样高科技的布雷舰。

    接连一周的轮番蹚海,其实各个小队舰长心里都有那么一点期待,希望遇上一条两条国民党用来封锁航道的小炮艇练练手,按照部署,每个小队两艘037和一艘6605的雷达轮流开机,可是这都一周下来了,雷达也发现过两次不明航行船只,037小心翼翼的按照战斗标准接近后,却发现不明航行船只不过是几条渔船而已,还是没有遇上国民党炮艇。不过各舰艇都没有放松jing惕,他们明白,越是南下,越是危险。

    “报告舰长,雷达上发现两个不明目标,方位192,距离显示33公里!”猎潜艇608号舰桥指挥室里的喇叭中传出了来自舰桥最底层靠近船底的雷达声纳室的报告。

    副艇长尤光华微微皱眉:“不会又是渔船吧。”

    艇长韩廷枫用手推了推绣上了五角星的军帽,微微扬起头下达命令:“通讯员,立即通知610艇和802舰目标方位,610继续护航802执行扫雷任务;通知轮机长,四机全开;大副,改变航向,方向192;各炮位人员进入战斗位置;全船进入战斗准备。”

    尤光华点点头:“这里已经接近长江口,确实可能是敌方炮艇,渔船这时候应该是已经不敢在封锁下出海了。”

    韩廷枫望着远方无边无际的大海,嘴角微微上翘:“管它是不是,查清楚为好。”

    说罢两人跑上楼梯,登上舰桥顶部平台用挂在胸前的望远镜,像舰桥上三名正在紧张使用高倍固定望远镜的军官一样,仔细观查着海面。

    这三艘舰艇编组的扫雷编队是清岛基地第二批派出的扫雷编队,他们接替了之前的第一批编队,从基地出发到现在,已经在海上呆了接近两天了,按照五天换一个编队的组织形式,再过一天,新的编队就要出发前来换岗,由于已经接近长江口,新编队将会是全副武装的驱逐舰或者护卫舰带领猎潜艇进行护航,韩廷枫很希望在未来编入大舰队前,做出点成绩来。

    第九十七回 海上吉普出击

    【97】海上吉普出击

    这时正是上午9点钟,冬天里的海面雾气散的缓慢,远处有些灰蒙蒙的。做过海军观测员的人都知道,海面上的观测能见度取决于你站立的高度和当时的海况和天气。

    观测高度当然是受限于船只观测台高度,一般来说,按照海军学校教典,观测员站在七米高的观测台上,如果远处的水天分界线看得“十分清楚”的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您感觉似乎能看见分界线上波光泛动,水线看得清清楚楚,那就叫做“十分清楚”,这时您的观测距离就在50公里以上,世界上甚至有过观测员发现60公里甚至70公里船只的记录;

    如果您感觉水天分界线仅仅是“清楚”,也就是说您只能够明显分出海面和天空,那么您的观测距离在20公里到50公里不等;

    假如您感觉只是“勉强可以看清”水天分界线,但是交界处显得模糊不清,看起来有些海天连为一体,那么这种在观测员的报告中称之为“勉强可以看清”的海况,观测距离是在10公里到20公里之间;

    还有种在观测员报告中常见的“隐约可辨”的情况,说白了就是此刻海天分界线在观测员眼里根本就是黏黏糊糊的海天一体,看上去模糊的很,只能确定海天分界线就在那么一层颜sè渐变的层次中,那么此时的观测距离是4公里到10公里不等;

    最差的情况被观测员在报告中称为“完全看不清”,此时观测距离小于4公里,这是个什么情况又到底最恶劣能够到什么程度呢?那就是倾盆大雨伴随狂风巨浪,甚至是伸手不见五指黑压压的一片,甚至有些船只都是撞上了对面的船只后,观测员才发现对方的存在,原来悲催的就在眼面前挺着一条船啊!

    此刻的清岛基地第二临时扫雷编队就是处于第三种情况中,也就是观测员所说的“勉强可以看清”。冬ri惨白的太阳威力明显不够,还没能把海雾扫荡干净,037的三名观测员眼珠子瞪得都要跳了出来,舰桥顶上巨大的帆布遮阳棚下,三个观测员都用双手拼命的抱住观测望远镜的抓把,把固定式观测望远镜八字型的橡胶观测口在脑袋上牢牢的卡死,身体抵住观测位上用于固定身体的圆形铁围栏,拴着保险带蹲着马步抵抗着以30节高速向前突击而带来的的舰艇颠簸,固定式观测望远镜的观测口虽然是橡胶的,但也已经把这三名观测军官的脸都卡的通红,连红印子都出来了。

    艇长韩廷枫和副艇长尤光华也是蹲着马步,死死的一手拉住栏杆,一手把望远镜狠命的扣在眼珠子上,在猎潜艇的颠簸与海风的激荡中龇牙咧嘴的拼命瞅着远处的海天分界线。他们在找,目标到底在哪里?目标到底是渔船还是炮舰。

    “海上吉普”037猎潜艇在海面上以30节的速度向不明船只狂飙突进着,海上一节的速度就是一海里每小时,一海里是1852米,30节全速冲击的“海上吉普”就意味着船只在以每小时55公里以上的速度在水面滑翔,尽管037的结构和线形设计就是为了高速而存在的,船体构造曲线流畅,而且针对适波xing和抗纵摇与横摇进行过专门设计,便于在海上进行高速突击驰援,但是55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啊,就是开车在公路上也已经属于高速度了,更何况在没有路的海上,还要经受风与海浪的干扰。

    所以此刻船只猛烈地颠簸着,观测员的观测难度也增加了,艇长韩廷枫为什么要选择高速突击呢?韩廷枫的理由是:“一旦其中一艘护航猎潜艇离开护航编队就意味着对扫雷艇的保护减少了一半,所以必须速去速回。而万一发现敌情,也能按照海军司令部发的资料上说的那样,继续用高速度摆脱对手的炮击,把对手命中率降到最低。”

    他的想法是正确的,037猎潜艇本就天生是为了高速突击战而诞生的,是兔子当年“海上拼刺刀”“陆上拼刺刀”“空中拼刺刀”全面拼刺刀的指导理念下诞生的。面对巨舰大炮,一万米上挨一发重炮也是沉,1000米上也是沉,不如高速贴上去打烂对手,扫平对方舰桥上的活人,实乃杀人抢船的利器啊……

    再说037经过八十年代的雷达改装,装备上了“圆球”炮瞄雷达,计算机高速处理本方船只的航向和速度,还有目标船只的航向和速度,立即给出5秒、10秒、20秒后炮击诸元参数,甲板上四名炮手只要按照数据在参数的时间区间内,如5秒内摇炮瞄准并且在5秒时准时开炮就行,过了5秒就取用10秒参数进行调节,反正炮手是从复杂的计算工作中完全解脱了,唯一要考验的就是甲板上四个炮手手动cāo炮速度和jing度,还有甲板下四个装填手装填炮弹的速度。

    对于舰炮来说,炮击距离和命中率是成反比的,距离越小,命中越高,这个关系就像一个正半轴上的余切函数图像一样,越是靠近零轴,命中率上升越明显,如果说8000米命中率为百分之十,那么6000米可能才百分之13%,到了4000米就是21%,2000米为40%,1000米为70%,就是如此这般越来越高,再近点贴上去就等于白刃战了,炮无虚发,当然这些数据是静止状态下的炮击,一般来说,高速行驶中炮击同样高速行驶的目标,炮击jing度基本只有静止状态下打固定靶的一半。

    这也是为什么二战中各个国家海军最希望搞到敌方的炮击命中曲线的原因,只要得到对手火炮的这个余切函数图象,和本方火炮的这个余切函数图象重叠一下,本方的命中率曲线和对方命中率曲线的交点就是炮击效益的转折点,只要我方军舰始终保持在命中率高于对手的距离内,就能得到最大的效益。

    当然了,如果二战军舰的火炮遇上了像037这样领先于时代的火控系统,那就不必比了,两个图象完全没有交点,037的命中率曲线图像是始终压在对手图象上面的。

    第九十八回 原来是咸宁号

    【98】原来是咸宁号

    一月底的东海长江口北部海域气温很低,上午温度也不过2-5度,这是一种yin湿湿的冷,海面上的咸湿海雾,总是很快就把从舰桥里走出的水兵身上棉袄染得半湿不透,仿佛是没晒干的衣服一般。这种情况,比北方的干冷更加难熬的多得多。

    甲板上的炮手们谁也不愿意多穿,小伙子们感觉,哪怕多穿一件都是累赘,在这种海雾下,穿上棉袄也是很快就湿漉漉的了,虽然大家是新水兵,但是却都是老炮兵了,前期的训练也向他们证明了,海上的炮击需要时刻调整炮位,高速的摇动舰炮下,几分钟就能把人热出汗来。炮手们只是穿着件土布内衣,外面套着件黄sè军服。608以五十多公里每小时高速度行进着,舰艇带起的海风呼啸着迎面扑来,往炮手们的衣服里灌注着,海雾很快把战士们的单衣从里到外染得湿透,每个人都感觉冷彻骨髓。

    猎潜艇前部57mm炮的炮位上,新水兵老炮兵傅格靠在环绕炮位的钢板上,双手紧紧地握住摇炮盘,手心已是滑溜溜的了。

    “一炮长,这回不是渔船了吧?”傅格问。

    “我看不像,这都快到长江口了,怎么说也不该是渔船了。艇长昨天晚上开会就说了,老蒋把长江口全封锁了,连带着江口北边这一片,渔民只要被发现,就连船带人都被抓走,艇长说,很可能这次任务会遇上敌舰。”一炮长王清风云上漫步一般晕晕乎乎的说道。此刻他正在强自按捺自己大脑中不断扩散的那股子晕眩,为了做一个合格的舰炮炮长,他每天都在狠狠的磨练着自己和一炮位的炮兵,只为了能按照数据,更快的cāo炮到位,一遍一遍的苦练。训练之余,他们还在船上跑上跑下,擦甲板,擦武器,就连饭也不敢多吃,深怕一个不小心,又吐得昏天黑地。

    各个炮位上的炮手们都在剧烈颠簸中静静的等待着命令,他们靠在冰冷的护炮钢板上,抓着冰冰冷的摇炮盘,吹着冷冰冰cháo湿的刺骨海风,狂暴的海风吹的很多人两眼通红,眼泪直流。可是大家仍然努力瞪大了眼睛,拼命的瞅着海面。憋了许久的怒火,报效祖国的热忱和初次临战的激动压在胸脯下,压在胸膛里,滚烫滚烫。

    越是接近中午,海面上灰蒙蒙的海雾越是稀薄,蒙在东海脸上的面纱正在揭去。

    终于,十分钟之后,“报告,发现目标,正前方,就在那儿!”观察员杜石的嗓门明显提高了,目不转睛的死死盯住海面,右手用力向前指着。

    “正前方偏右1度。”

    “我也看到了!就在那儿。”

    顺着杜石指示的方位,很快观测台上的众人大家都看到了那个不明身份的小黑点。

    艇长韩廷枫和副艇长尤光华盯着观测员杜石指示的方位找到了目标,韩廷枫迅速做出决定:“你们继续观测直到判明对方身份。光华我俩下去。”

    副艇长尤光华交代道:“大家仔细看,看清了立即汇报。”

    说完他跟着韩廷枫立刻下到了舰桥。

    艇长韩廷枫下到指挥室站在船台边,耳边不停传来雷达室一遍一遍不断变化的报告,“雷达显示目标速度5海里,方向181,我方距离目标18.5公里……雷达显示目标速度……”

    很快,韩廷枫得到了他最想要的声音,舰桥内喇叭里响起观测员们一个接一个的确定声音,

    “报告!是国民党的炮舰!是国民党的炮艇!对方航向正对我舰。”

    韩艇枫很兴奋立即从船台上拿起通话机:

    “我是艇长韩廷枫,现在我命令,全舰进入战斗状态,所有人员准备作战!观测员继续观测,汇报对方舰艇型号和火力配置。

    轮机长,继续保持发动机高速,大副,左舵50,给我绕到敌人后面去,他们应该还没有发现我们。

    通讯员,立即无线电联络,通知610和802,我们发现敌舰,命令他们立刻打开雷达,802掉头北上50海里待命,610立即赶来支援,另外用发报机向清岛基地发报,汇报我们发现敌舰的位置。

    大副我说你快点啊!给我绕到背后去,快!各炮位准备,等待我的命令!”

    随着大副手中舵盘迅速的转动,608艇猛地一斜改变方向,直插敌舰后方。

    这艘在长江口北边近岸航道上巡逻的是两条什么船呢?

    一条船的名字叫咸宁号,原本是意大利海军驻华布雷舰“lepnto”号,1944年墨索里尼投降前“自沉”于上海,其实是找个浅滩扔下了该舰,此时意大利仍然和ri本眉来眼去,ri本人心领神会,自称将该舰“打捞”了起来,拉到黄埔造船厂钣金一下,修好搁浅擦坏的船壳,改名为“兴津”号。

    意大利那意思就是,老子不行了,那也不能便宜你们这些中国*猪,这船就交给轴心国中此刻还在顽抗的ri本来继续恶心你们这些同盟国。

    1946年在华ri军宣布投降后,这船就作为中国战区的投降舰被国民党接收。其实当初驻华ri本军部原打算把中国战区的船全搞沉的,后来一想,搞沉了后自己还能有命回ri本吗?穷疯了的中国人接受自己投降后万一恼羞成怒杀了自己怎么办?于是只好乖乖交了船。

    这批ri本在华的各式舰艇大小总计322条就这样全部落入了蒋*介石手里,一部分船只被改装卖给民用,剩下的继续服役,秃子就是用这些船封锁着新中国的海岸线,占据海岛,掠夺渔民和渔船去台湾。这些船大都是浅水炮艇和巡逻艇,咸宁号是其中最大的十条炮舰中的一条,这十条最大的浅水炮舰中的九条都陆续在1949年4月和11月的两次大规模起义中,向我解放军投诚,之后又大多都被国民党派飞机报复炸沉。

    这咸宁号今天出门,就是来布雷的,按照计划,国民党打算把南下航道也用水雷封锁,彻底把南下的解放军补给船只的路封死。考虑到解放军没有大军舰,只有一只手数的过来的几条老旧浅水炮艇,咸宁号的任务就是在沿海的浅水航线上布雷。

    咸宁号也不是单独出来的,后面还带了一票小兄弟,神马玩意呢?就是10条ri降的小杂炮艇,排水量都在50吨左右,连成一条线沿着海岸在巡逻,咸宁号仗着吨位大,带着一条小炮艇在远离海岸的航道里从西向东布雷,越走越远,已经离开那另外九条小杂炮艇20多公里了,此时正准备向西北部海岸与小炮艇汇合呢。

    第九十九回第一发……近失弹

    【99】第一发……近失弹

    610艇按照608提供的方位,雷达开机后从西边靠海岸直插下去,准备与608一起,来个前后夹击,可没曾想,才全速前进没几分钟,雷达室里来了报告,只听见喇叭里雷达室喊道:“方位184发现敌舰艇编队,距离35公里,3条……不,是5条,等等,是8条……现在已经发现9条……航速6节……”

    610艇长陈务笃紧握着拳头,眉毛几乎要拧到了一起,心说这下碰到大麻烦了。

    他一把抓起舰桥仪表台前的通话器,手指节上几乎爆出青筋来:

    “无线电室!立即通知608和802,报告我艇发现敌舰队,报告雷达方位,命令802号扫雷舰舰直接回清岛基地,不要后撤待命了。

    电报员立即给我发报,通知清岛基地我方遇敌大规模舰队,请求基地联系浦海空军给予支援。”

    他左手迅速按下按钮,切换到全舰频道:

    “我是艇长陈务笃,前方发现敌舰队,我再次命令,全艇进入战斗状态,所有人员进入战斗位置,现在开始最后一次战前自检,敌舰队船只数量较多,所有人员务必……怀必死之心奋战!”

    等陈务笃一口气下完命令,副艇长杨宗道一边在指挥室中间海图桌上标注敌舰队方位一边焦虑的说:“没有的时候就真是一条都没有,这一下子有了,竟然是9条,加上608那边的两条,这就是11条啊,这个锅子太大了,我们怕是吃不完。”

    艇长陈务笃两条浓眉刷的就竖了起来:“还没吃过,谁知道结果!老子的新式炮艇也不是吃干饭的,组织上信任我们,把这么好的037给了我带,我要是临阵脱逃,今后再不敢于人前说自己是中国海军!”

    副艇长杨宗道严肃的点头道:“军人必当以死报国,务笃,我610全体官兵必随你战至最后一人!”

    608艇这边接到610的报告后,舰长韩廷枫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立即拿起通话机:“无线电室,给我接608舰长的无线电。”

    于是在608和610的舰长简短商议之后,韩廷枫和陈务笃定下了目前最可行的战术,先不管敌大编队,两条猎潜艇直接包抄对方落单的两艘军船,看那九条船的大编队航速只有六节,极有可能是老式巡逻炮艇。如果608和610运气好、吃的快,对方听着炮声赶来也只能收尸罢了。

    韩廷枫和陈务笃结束通话后几乎同时下达了命令,向敌两艘单独航行的军舰发起突击!

    韩廷枫迅速命令608艇,不再采取绕后机动,而是扭过身来直挺挺的向咸宁号侧后笔笔直杀了过去。

    按照距离估算,608必将是打响此仗的第一艇。

    608越来越接近咸宁号和尾随咸宁号的74吨排水量的“炮6”艇,也就是原ri本海军“森山”丸号,这小杂炮艇也就是装了个25mm的你说是机枪也好快炮也好,反正1000米( 1949我来自未来 http://www.xlawen.org/kan/5364/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