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 部分阅读
长新近定下的规矩,让小强能节省很大一部分jing力。
次ri,小强起个大早,准时来到秘书处上班。开完例会之后,小强找到秘书长杨上昆书记,提了个想法:“杨书记,这个chun节有没有安排啥节目?”
杨书记好奇的问道:“啥节目?chun节就是chun节,zhongyāng领导同志要去慰问基层劳动者,其他人在家吃个团圆饭呗。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啊?说来我听听。”
小强试探着道:“是不是搞个联欢晚会啥的。”
杨书记疑惑的问:“联欢晚会?你是说……大家一起看个戏啥的?”
“我的意思是zhongyāng领导看不看这个晚会是其次,主要目的是给全国能够收听到广播的老百姓带去一场chun节的节目,奉献上一份jing神文化大餐。”
“听收音机过年?亏你想得出啊,从1940年zhongyāng建立了广播电台以来,以往倒是有过chun节放节目的先例,但基本上就是播个新闻稿件,算不上文艺节目。后来有了点条件,一般也就是放个戏放个歌啥的。咋了,你有啥新点子?”
小强嘿嘿一笑道:“我觉得我们可以录播嘛,先搞个晚会录下来,到大年夜里播出,陪着百姓一起度过零点的钟声。这以后一旦形成惯例,一定会是一个很好的传统节目。”
杨书记靠在椅背上笑了起来,随后探身压低声音道:“是不是那里有这样的节目啊?”
小强一本正经的道:“不但有,还很受欢迎。”说着小强就掏出了mp3,放了几个歌曲。
杨书记看见这个mp3完全不知道是干啥用的,在小强的帮助下戴上耳机,仔细端详起来。耳机里的音乐很快就把他的注意力从mp3上吸引开来,当时就听得如醉如痴,眼睛都有些湿润了。
不等听完,他老人家腾地一仰头,摘下耳机,拿起电话就摇,大声道:“给我接zhongyāng人民广播电台。”
电话打完,杨书记转头道:“小强,这事就交给你协办了,如果需要人手,你尽管告诉我,我给你派,现在你马上去zhongyāng人民广播电台找李强台长说一下你的想法,给他听听你的这个小匣子,那歌太好听了,你回头跟李强台长说一下,问问他这能不能做成唱片发行?我打电话跟中轩部陆定一部长商量一下,还有,注意保密,不要对491工程组以外的人员透露歌曲来源。
第一百三十一回 覆盖全球的DQS1140
【131】覆盖全球的dqs1140小强对杨书记答应下来。出了杨书记的办公室后立即叫了司机刘振出车,直奔zhongyāng人民广播电台而去。
1950的zhongyāng人民广播电台设在复兴门外大街2号的一个三层楼的水泥砖混建筑里,设施简单,李强台长的办公室里架着两张木桌,木桌靠着的泛黄墙壁尚未来得及粉刷。他在这里热情的接待了小强。
听了小强的mp3,只第一首歌,便把他吸引住了。李台长听完一拍大腿:
“好听!我明白了,杨书记的意思是要我们在除夕夜播出这些优秀的文艺作品啊,我看好得很,这事现在就办。
小强你这个歌匣子可神奇的很,这个叫什么?怎么能自己放歌?不用唱片吗?”
小强讪笑着道:“这个是保密级的设备,您别问了,再说了,您现在看见了今后也不能对外说。”
李台长郑重的点点头,显然是被这个后世随处可见的mp3给震住了。
小强这次采购的一套先进的广播系统这次派上了用场,这套系统里的无线电发送装置倒是不贵,设备费用才40万,但是要文广给批文才能买到,小强从国防部的路子搞了一台自称出口。
这设备是上海仪电的dqs1140,陆家嘴的东方明珠上装的就是这玩意,覆盖全球的所有频率,可以全波段的发shè,从m到fm全覆盖,分成短波微波长波三个频段,反正无线电发shè装置被搞成这样对哪国来说都够够的了。
在2011年这类设备都统称为短波无线发shè装置,因为真正的长波,在国内是不公开的,那是给军方用的。民用的波段在国际上都算短波。
短波发shè讲究发shè高度越高越好,长波的话,只要电离层稳定,铁定全世界听得到。再说了,就算电离层不稳定也不怕,还有地波呢,靠着地波,照样穿山越岭传遍亚洲甚至全世界。小强琢磨着,这玩意要是用来对帝国主义国家播出中国之音,倒是很不错。
上海仪电dqs1140这套东西好就好在是模拟机技术,里面用两个簧片隔断了军用长波频道,由于无线电设备是靠电阻率变化调频的,这就避免了占用军事频道。1950只要直接拆开来把簧片去掉,这套设备就可以用来向全国发shè军用无线电通讯信号。当然,拿长波对帝国主义国家喊喊话也是很好的嘛。要是采购数字机可就麻烦了,频段直接在集成电路上烧死,改不掉的。
上海仪电这设备还有个好处,对发shè高度要求不高,只要有个150米也就够了,zhongyāng人民广播电台原来的旧塔架在北都的玉泉山上,高度肯定够,开国大典时全国人民可都是听见了这里传送出的主席的声音。
小强是这样打算的,先搞一套给zhongyāng人民广播电台用着,完事回头给全国各个地区的中继站都装上这设备,就等于提前在全国普及优良的无线电信号了。农村也不要搞什么有线广播,听大喇叭干嚎有啥感觉啊,大伙回家各架上一台收音机,想听啥频道就听啥频道。那年头的无线电信号太弱,山区和偏远农村都是靠拉有线广播的,全国来说,直到1987年才算是彻底告别有线广播时代。达到无线电信号的合格功率的全覆盖。
除了发shè装置外,这套系统里的剩余一部分就是播控系统,这是以两个部分构成的:
前端是节目编排系统又叫多线程播控系统,就是链接电话,主持人和音乐的,可以在电话、音乐、主持人说话之间切换。
然后后端就是编录系统,很简单,它就是录音加信号转换,其实就是个大型供放,把所有声音信号转化成无线电信号呗。
当初这套播控装置让小强很恼火,为啥呢?你看啊,这主控电脑台上面有cd接口,dvd借口,磁带接口,usb接口,甚至vhs录像带借口,唯独没有老唱片的接口…………也就是说,费劲出血把丫整过去只能播播演讲稿啊!
好在……那话怎么说来着?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小强赶紧叫公司找了个高级工程师,愣是额外加了个黑胶唱片系统上去。
考虑到唱机没有输出接口,工程师直接改装了一台进口的电台dj专用的高级黑胶碟播放机接了上去。这机子相当高端,是骨灰级音响发烧友玩的黑胶唱机,从10英寸12英寸黑胶碟到33又三分之一转、45转、78转黑胶碟都能放的很细腻很发烧。好家伙,为了把这唱机声音采集加信号输出全部都整合进原有的播控系统,这位外聘的工程师费了好大的劲,最后连这套进口高端黑胶唱机的价钱25万加上劳务费5万,一共收了小强30万。
小强又买了各种高级麦克风和录音器材,然后郑重其事的把这些设备连这套系统装在了一个集装箱里,运来了1950。
2011的东西安装起来确实方便,就跟家电似的,基本上装上就能用,1950的同志们苦干了两天,把无线电发shè装置装在了玉泉山上的旧北都广播电台发shè塔上。发shè塔下相应的机房建设也开工了,在机房施工结束前,设备先放在玉泉山上一处民房内,尽量的做了防尘和防静电的应急施工处理。设备和广播台的电线连接完毕后,当天就用长波频道试发送了一段测试音乐,和一段北都时间的报时讲话。
之所以能够发shè长波,是因为小强的劳务费没有白花——人家2011的工程师帮小强把那dqs1140的电阻簧片拿掉了,当初人家千叮咛万嘱咐,表示这是考虑到你这设备用于出口我才拿掉的,可别出了事找到我头上,小强当时就给了那工程师一百二十个保证。
音乐是小强选择的,孔祥东演奏的《黄河钢琴协奏曲》。
这个音质!当时就把广播电台审听室里的所有人都震住了。
李台长竖着耳朵听完,就说了一句话:“原来……声音可以用无线电还原的这么完美!而那音乐,听上去就像身临其境。”
小强笑着道:“可惜这台收音机太一般,不然音质更好。”
接着,zhongyāng广播电台用电话和电台发报的形式联系各个城市的接收点,而各个接收点均表示接收品质极其优良。在优良中差无的五级接收评等中,全部给了优。
浦海的同志在电话里罗嗦一大通,先问这为啥听着有点像黄河大合唱的味道?然后是对作品好奇,对设备好奇,对啥都好奇,问这问那。当然了,zhongyāng人民广播电台的同志们严守保密原则,就是什么也不说。最后浦海人民广播电台的审听员同志直接给了一句评语:“无与伦比!”
而广州的同志则回电称“史无前例!极好!极好!极好!”用了三个极好!
chongqing的广播电台更绝,发电报称:“超乎想象!音质几近天籁,十年来山城首见真音!”
而长沙人则用火辣的xing子急吼吼的就发电问:“这是什么设备在发送?功率几何?为何穿山不损不失?能不能考虑援个先?”
这些不断从全国各地发来的回电叫小强吃惊不已,这信号也太好了吧!随后他也就立即想通了。这年头哪里有什么高楼大厦,也没有密集的输电线路和铁塔,也没有城市里各种电器的电磁波和辐shè源,再加上这年头国内谁家有个收音机都是极其宝贵的,为了提高收听质量没有一家不是在室外接上高高的工字接收天线,收听质量当然会好极了。当然,2011上海仪电的设备实在是牛掰,这是最关键的。
要知道,电台发shè机单机功率超过100kw,就可以覆盖全球了,可以保证每天下午3点之后全球收听。如果单机功率超过200kw,那可就是可以保证全天候覆盖。上海仪电这套设备就是200kw的输出功率。
被小强这么一祸害,zhongyāng人民广播电台的保密级别一下子又上了个台阶,所有设备都被严格编号,没有台长的批准,一个麦克风一个连接线都别想从播音室里带出去,台里所有能够接触器材的人都对着保密守则宣誓,签下保密书。而玉泉山上的发shè台和机房也成了被卫戍部队把守的重地了,禁止无关人等靠近。
李台长握着小强的手说:“小强,这套设备太好了,真的太好了,你看,我这人也不会拐弯抹角,我在这里厚着脸皮提个要求,能再多给几套吗?”
小强握了握李台长的手,赶紧说:“您放心吧,面包会有的,牛nǎi也会有的,您给我列个清单,回头我给您把最急需的几套先解决了。这种设备毕竟是高科技,万一被敌人窃取,后果很严重,再说了,这是电老虎,全国有些地方供电都成问题,那就没法用啊。
我建议您先规划几个重点的中继站,只要几个大功率中继站开动起来,这第一步就算初步完成了。”
李强台长高兴极了:“好,好,好!太好了,我看就这么办。”
这几天小强一直在广播台里忙着培训电台导播员用电脑,他也没敢说这叫电脑,按照zhongyāng491工程领导小组会议上的决议jing神,今后一律把电脑称为“控制器”,zhongyāng人民广播电台的这套自然就叫“广播控制器”,这名字很古怪,乍一听人家会以为是电门闸刀、阀门或者其他什么机械玩意,这对于迷惑敌人,应该有点用处。
491工作组参照后世标准,稍稍降低了难度,编写了无线广播发shè台技术标准,对于机房建设标准和其他软硬件指标做了指导xing的说明。
就这么忙碌了几天光景,已经是快要除夕夜了,zhongyāng人民广播电台这几ri不断向全国广播,提醒全国人民注意,除夕之夜,zhongyāng人民广播电台将播出一场chun节联欢晚会,希望大家到时收听,相信会给大家一个惊喜,陪伴全国听众度过一个难忘的除夕之夜。
第一百三十二回 解密文件
【132】解密文件小强每次回来都会被总理接见,这已经形成了惯例。
这时候的总理办公室设在zhongnánhǎi怀仁堂边上,一切还按照当初接收时的布置装潢,有些不同之处,就在于桌上多了一门红sè的电话,其余的地方连窗帘都没换新的。
坐在总理的办公室里,小强倒也不拘束,这小子已经混成经常来的二皮脸了,他侧做在沙发上叠起腿,边喝茶边向总理汇报情况。
“你说这些古董换了1500亿抵押贷款?”总理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
小强睁大眼睛对总理确认道:“真的,真的换了1500亿的贷款,今后的实际拍卖金额一定比这还要多。”
总理激动的站了起来,背着手走到窗边,他凝视着窗外,似乎是要平复一下自己的情绪。随后他转过身来注视着小强说:“干得好啊!曹小强同志,干的好!”
总理明显开心了起来,脸上的一些细小皱纹也一扫而空,开始和小强亲切的交谈起来,他不断的问着一些细节。而关注细节的人总是比其他人看到的要多。
过不多久,陈玉副总理也来到了总理办公室。听小强这么一说,他显得比总理更加激动和高兴。
陈副总理在小强边上的沙发坐下,说道:
“我看你这次的采购清单里,似乎带来的还是武器的比重比较大。小强,我建议你下一阶段,抓紧对工业设备的采购和各种科学资料的搜集,尤其是各种专利技术。”
小强点点头说:“我明白。我一定会抓紧的,我已经为此成立了专门的项目小组。没有什么意外情况的话,下一次的采购将以工业项目生产设备为主。”
陈副总理点点头,伸出手来使劲的拍了一下小强的肩膀,轻轻的捏了一下。
陈副总理善于言谈,不过一般肢体语言较少,尤其是不太会对人做出亲密的动作,像这样的亲昵的一拍一捏,怕是他老人家的儿子都没有得到过。这一拍之下,让小强意识到了自己的份量,意识到了陈副总理的信任。
小强这次回来,还带来了从国家档案馆花钱备份的解密文件,这些文件都是小强公司世界历史研究项目组的员工去国家档案馆花钱备份的,全部是关于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反间谍案件的公开档案,小强相信,有了这些档案,台湾在大陆潜伏的重要地下特务必然会被荡涤一空。
当初公司里很多人都对小强成立世界历史研究项目组很不解,觉得这可能是董事长的个人喜好,世界历史研究小组招募的两个历史专业毕业的员工更是很有点受宠若惊。他们的专业不是就业热门,这年头,肯花大钱养历史研究员和建立历史资料搜集处的公司可是真不多见。
只有小强知道,搞明白历史有多重要,按照各国解密的文件,很多东西经过收集整理后,可以为1950的新中国提供莫大的助益。这两名大学生进了公司后,整天的不是在档案馆就是在网上翻查资料。小强还表示,有必要的话,可以让他们出差去美国查寻档案材料,因为一些资料毕竟是只能在图书馆或者相关机构当面查阅的,网上资料并不全面。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眼面前,这些关于敌特的资料正摞在情报部李部长的桌面上,情报部里从这次小强回来后就一直没放一天假,整个情报部总动员,全体都不许回家,吃住都要在部里。
李部长首先对情报进行预览,排查情报体系内可能存在的间谍,先做完自清工作,之后才是全体参谋员和情报员按图索骥,对李部长发下的文件进行处理,一步步的撒出天罗地网……你要问,孟思思这回可算是完了吧?
嘿,可算是她小命够硬。
历史上,她属于和台湾军统特务总部失去联系的特务,按照国际惯例,台湾方面一直就没有公开过这些音讯全无的特务,只当他们早就死了。
而她的单线联系上线,被捕的北都万能潜伏台总指挥计兆祥,在1950年6月2ri就被作为罪大恶极的敌特分子判处死刑并立即枪决了,所以她这次能够逃过一劫。
当然,如果台湾被解放,军统的秘密资料被真相大白,她迟早有暴露的那一天……zhongyāng秘书处最近实在是忙的不可开交,草草定下了chun节的值班工作安排,基本都是轮休班,而小强不在此列。按照秘书处杨书记的说法,主席特意指示了,要他好好休息,过个好年。
眼看着明天就是大年三十,曹小强的小院里开始忙活起来,于凤俨然是一副当家的派头,领着大家大扫除,四合院在于凤、东子,厨师老何、司机刘振的辛苦劳动下,被打扫得焕然一新。倒不是说以前这院子不够干净,而是现在打扫得太干净了,简直就是刮地三尺,就差没把院儿里铺地的青砖缝一根根捋一遍。
穿着旧棉袄黄军装的东子对于过年兴奋的不得了,他拎着后勤处发的肥猪肉,站在院子里孩子一般打的对小强显掰:“首长你看!这上好的肥猪肉,三指的肥膘还拖一指的瘦肉,可真是好肉。”说着说着,东子几乎就要流口水。
这孩子接着又补充道:“首长你有5斤,5斤哎!加上海军司令部送来的一个猪头和空军司令部送来的一个猪头,乖乖,首长你有两个猪头!这次发肉俺也有份!给了俺半斤!”
小强奇怪的看着东子,心里为他这单纯的喜悦所感动,沉默了一下问道:“不是一直都有肉吃吗?干嘛搞得那么稀奇。”
话刚说完,小强就有些为自己的话后悔。“自己现在一个人在房里吃小灶,是顿顿都有肉吃,可是现在自己吃的是小灶,自己身边这些人吃什么自己已经不知道了,他们哪能顿顿都有肉吃呢。我这话说的唐突了。”
他忙改口继续说道:
“过年了,大家必须吃得高兴点。东子,你告诉老何,把发给我的那5斤肉全剁了,大年三十包白菜猪肉饺子。千万别剩下,全包了,大家伙使劲吃,吃个痛快。我看厨房里还有以前发给我的肉都被腌制了挂着。叫老何把这些腌过的肉,不拘用什么做法,也一起都做了。还有猪头,叫老何多加葱姜大料给卤了,咱们吃猪头肉炒白菜。这个chun节,大家放开了吃肉。”
“真的!?”
东子闻言几乎蹦起来,兴奋的扭头就往厨房跑,边跑边大声叫到:“过年喽!过年喽!老何!老何!”
正站在院子里仔细的擦着窗棂的于凤转过头来,她白皙的双手已经冻的通红了,拿着抹布站在院子里就对小强说:“干嘛这么浪费,过完年就不过ri子了?”
小强双手插在口袋里,在院子中的腊梅前赏着花,他扭头对于凤呵呵一笑说道:“ri子会一年比一年好,年却过一个少一个,当然是过年要紧。”
于凤吃惊于他的歪理邪说,白了他一眼,拿起抹布就继续擦窗棂去了。
小强看回味着那一眼的风情,觉着于凤真是美极了。
他看着于凤干活的背影,看着她那随着手部用力而微微摇曳的曲线。那美好的身段虽然包裹在厚厚的冬装下,但那充满青chun的气息却是裹不住,充满了诱惑。
第一百三十三回 让我们结婚吧!!!
这个1950年的电台chun晚是个急就章,挑大梁唱主角的是曹小强带去的各种歌曲节目。节目采用现场播音员主持贯穿这些歌曲,由于准备时间比较短,也来不及找专业歌手翻唱,再说了,即是翻唱,短短一周里,哪里能达到原版的水准。
不过新中国这里也搞出了不少节目,文化部部长茅盾先生知道了这个zhongyāng人民广播电台chun节晚会的消息后十分高兴,直接找到相声大师侯宝林、刘宝瑞、张寿臣,这三位大师接到邀请,发现是给全国人民现场直播说相声,那叫一个高兴,欣然同意。
茅盾部长为晚会搞定相声节目后,又大手笔的请出京剧重量级四大名角,梅兰芳、马连良、谭富英、叶盛兰这四位老艺术家,这下京剧节目的阵容也是国家级的了。小强看过节目表也是大吃一惊,这场面太壮观了,不得了啊!心中无比期待年三十的盛况,李强台长邀请小强届时参加节目,充当现场的观众,小强开心的答应了。小强这二货想也没想,就问李台长要三个名额,李台长以为是小强要一家三口来看,不假思索的同意了。
那年代的人结婚都早,李台长以为小强已经结婚了呢,还嘱咐小强,届时千万莫要让孩子哭闹,小强一愣,方才察觉自己要三个名额不太对劲,自己心中那两个名字居然是孟思思和于凤,他当时汗就下来了,支支吾吾的报出两人名字,拿着李台长写的名条,盖章后就离开了。李强台长回过神来,寻思着:
“曹小强孩子怎么不姓曹呢?”
小强心里想啊,自己是光明正大的和孟思思处对象,于凤是自己的医生兼好友,这有什么不行的呢?为什么自己当时在李台长面前会觉得尴尬呢?难道自己对于凤也有想法?小强使劲摇摇头,告诫自己:“这可不行,这样做是犯错误,千万别有这个想法,我们是纯洁的革命友谊。”
当天下午,于凤拿到小强给的观众名条,问明白是什么事情,会有什么节目之后,整个人高兴坏了,她的脸通红通红,心也在扑通通的跳,几乎要把胸膛都跳破了。
于凤这时候突然腼腆起来,那种革命儿女的飒爽利落一下子就被一种粉sè的情绪淹没了。她脸上带着一种若有若无的羞涩的笑容,用蚊子叫一般的轻声说道:
“那一定很好看。”
曹小强不假思索的道:“嗯,京剧四大家和相声四大家齐聚一堂,想不好看都难。李台长问我还要不要票了,我当时就想起带你一起去看看,你成天在家,一定闷坏了。”
于凤面上的笑意愈发的明显了,两腮都飞起了绯红的红cháo:“谢谢你。”
曹小强见于凤那突然晕红的双颊,配着那雪样的肌肤,顿时看的痴了,傻傻的忘了说话。
于凤见曹小强又开始发花痴,于是笑着低下头端详着脚下四合院里铺的青石板,心里飞速的寻思:“这是约会吗?别瞎说!只是去看节目,怎么就成约会了!沉住气,沉住气……”
小强见于凤高兴,便点点头道:“明晚吃过饺子,我开车带你们去。”
于凤这下一听曹小强说“你们”,以为他还要带东子一起去看,顿时平静下来了,暗暗的怪自己多心。“嗯”了一声之后,拿着名条转身进了自己屋。
孟思思自从昨天从小强那里得知自己将有幸参加zhongyāng人民广播电台的chun节晚会时,开心的几乎一夜没合眼。她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这是多大的荣幸啊,第一届chun节联欢晚会啊,自己能够参加,听小强说来演出的都是赫赫有名的艺术家和名角啊,这可真好。”当然,在孟思思看来,最好之处还是能够和小强一起参加这场晚会。
孟思思一辈子都忘不了昨天小强来看她时对她说的话。
“思思,我打算过完年找时间给组织上打报告。”
孟思思搂着小强的脖子问道:“什么报告?”
小强看着她的眼睛,一直一顿的说道:“结婚申请报告。”
孟思思整个人当时都热了起来,几乎要把自己烧成了灰烬,她死死地抱住小强,就像一个溺水者抱住一块浮木,拼命的吻着小强的唇,半响后娇喘着说道:“那我也写,你写完告诉我,我们一起上交领导。唔……别……唔……啊……”
这两人紧紧的抱在一起,如胶似漆,分也分不开……大年三十,中国人一年中最开心的时刻,从早晨开始,街上就没什么人了,大家早早尽力置办好了不多的年货,在家小心爱惜的剥着五香蚕豆,幸福的嗑着瓜子,一粒粒的嚼着盐炒黄豆,品味着嘴里这一年一次的奢侈,回想着这一年,憧憬着来年。
由于小强的采购,新中国没有用副食品向苏联大量换取武器和工业设备,市面上的副食品很充足。当然,还是有些人家过的紧巴巴的,吃不起肉的人家,用香菜、萝卜丝、油炸面疙瘩、大白菜拌成馅,包上一顿全素饺子。chun节的jing髓虽然也在于食物,其实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一家人的团聚。只要一家人在一起,社会安定,国家和平,那吃什么都香。
而此时,台湾空军不合时宜的起飞了,规模之大,前所未有。
周至柔从全台湾此时保有的五百多架军用飞机中jing挑细选了30架p-51野马,20架b24轰炸机,20架b25轰炸机,一架l5通信机。总规模71架之多,分两路出发,航程远的b24从台湾直接飞向舟山群岛,在舟杉群岛上空和舟杉机场起飞的战机完成编组后集结成黑压压的轰炸阵型直扑浦海。
为了完成这个计划,台湾空军向舟杉秘密飞运了一次飞机,补充了舟山群岛在上次浦海空战中的损失。
在周至柔看来,即使这次参与轰炸行动的战斗机和轰炸机被击落一部分也无妨,只要保证轰炸能够完成,就算达成目的了。这一定能重挫供军的士气,浦海百姓将站在被火海淹没得城市中接受一次狠狠教训,这能提醒他们清楚的记住,谁才是是他们的主人,记住自己低贱泥腿子的身份。
但周至柔却不知道,他这些调兵遣将的异动,全部都在华东军区的雷达上显示的清清楚楚。二.六大轰炸没有按时出现,并不意味着解放军就放松了jing惕。粟玉副司令员明确指出:
“敌人很可能是被上次空战的全军覆没打乱了阵脚。但是敌人有侥幸心理,不吃一个大亏,被打断一条腿,敌人是不会放弃原有计划的。尤其是老蒋,刚愎自用,还没执行的计划,一定不愿意承认失败。那么,有极大的可能xing,敌人延后了空袭ri期,chun节前后极有可能是敌人选择的进攻时间窗口。”
先进的雷达体系帮助我军确认了这个预测,敌人确实向舟杉群岛加派了一批飞机。于是华东军区航空司令部司令员聂凤智将军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刘亚楼司令员把提前完成训练的新中国第一个歼六战斗机大队部署到了浦海,这样加上浦海原来的空一团,和杭州的空二团,一个将在这个时空的历史上立下赫赫战功的空军师被建立起来,这就是空五师。
新中国的第一个战斗机型号是歼五,第一个对地攻击机型号是强五,第一个空军师是空五师,你要问为什么这么钟情于五,答案很简单,从无到有,从五到六。这里面包含的寓意和祝福是这样的深沉,当你对一件事情寄予了极大的厚望时,你会赋予这件事情无限美好的寓意,口袋空空却又满怀热情的新中国领导人对于新中国空军的宠爱和希冀可想而知。
冬ri惨白的阳光照shè在舟山大岛上的机场跑道,修建了仅一年多的这条跑道被晒的像一块泛白的洋铁皮,静静地躺在那里。
这缺乏力道的白光也照shè在从台湾不远千里奔袭而来的b24机身上。这20架b24可是一大早就从台湾起飞了,他们的计划是赶到舟山群岛上空,汇合另外20架b25,在30架“野马”的护卫下突入浦海,把浦海的年三十变成地狱。至少,在他们看来那将要地狱差不多,死亡、火焰、无电的黑暗、必要的元素都将具备……
他们却不知道,当他们驾驶的这些轰炸机刚刚从台湾起飞,就已经被雷达牢牢锁定了,部署在福建的来自2011的先进雷达车是如此的jing确,我军雷达监控人员不费什么功夫就准确的从雷达回波上判断出敌机大小,之后将他们的飞机大小飞行航向等数据汇报给浦海空军司令部,而浦海的雷达功率是如此强大,远远的也已经发现了这些集群目标,双重锁定下,这些b-24仍浑然不觉的向着死亡飞去。
华东空军司令部初步判断航向后算了算时间,这些敌机从台湾起飞,从飞机大小判断的话,来的一定是轰炸机,如果目的是轰炸浦海,用巡航速度飞到舟杉要两个多小时,估计一定是要在舟杉上空和战斗机编组后再发起攻击。
第一百三十四回 霹雳二!
华东军区空军司令员聂凤智将军下令:“空五师全体飞行员立即做好战斗准备,现在距离开战大约还有两个小时。”于是飞行员们迅速的轮流上个厕所后,就穿上抗荷服爬进机舱,随时准备升空。
浦海虹桥机场、龙华机场和杭州笕桥机场三个机场同时忙碌了起来。地勤人员奔走着,拉去飞机上的油布,进行着最后的检查。所有行动都是这样的紧张有序,完全按照21世纪的地勤cāo作手册完成,经过连ri的训练和前几次实战的考验,大家都是信心十足,开始驾轻就熟起来。
当b24四发远程轰炸机群将要赶到舟杉群岛上空集结编组时,舟杉大岛上的p51野马战斗机和b25轻型战术轰炸机也开始起飞了。这些大的小的螺旋桨飞机如黑压压的苍蝇一般,嗡嗡的聚集成群,黑云般在舟山大岛上空集结着。他们计划先在舟山上空编好集群阵型,掐着时间点,那时候b24也该赶到了,他们和b24汇合起来,直扑浦海。
b25是一种很不错的轻型轰炸机,和同为双发动机的b26不同,b25的名声远较b26来的干净清白。曾经成功的参与了东京大轰炸,这飞机结实耐cāo,cāo作平稳,绝不会像b26那样轻易的闹情绪摔飞机。
李平洋开着满载航空炸弹的b25,稳稳当当的从舟杉机场滑起,他对自己的b25很有底气,驾驶着这架飞机,他在去年炸死了不少共匪,从少尉升到了现在的少校。但是,他对未知的喷气式飞机没有底气,他不知道一旦遭遇对手的喷气式战斗机,身边这些p51能不能顶得住。上次前往浦海摸火力点分布的野马们全军覆没的消息已经在空军里大肆传开了,这叫所有的国民党飞行员心里都笼罩着一层厚厚的yin云。
这些飞行员们到处打听着解放军的喷气机型号和技术参数,但却徒劳无功,他们只能按照以往从国外的航空画刊上看来的一张二战德军喷气机的黑白照片,来揣恻什么是喷气式战斗机。
李平洋暗暗嘱咐自己,今天要机灵点,要是势头不妙,赶紧扔了炸弹跑路。不管炸没炸到匪军,总之自己xing命要紧。殿后的工作……就交给p51来完成吧,毕竟自己开的不是战斗机。
这一次浦海方面的空军又扩编了,空军起飞机场多了一个龙华机场。这里驻扎着新中国第一支超音速战斗机部队——整整一个大队的歼六布置在这里。
龙华机场的地勤人员正在忙着为歼六挂载空对空导弹。
是的,他们正在忙碌的推着铁架车,三人一组齐上阵,小心翼翼往机翼下挂载的正是小强采购的霹雳2空对空导弹,这个型号的空对空导弹在2011已经停产。小强的收旧货行动,把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最后一点霹雳二空空导弹的库存老底也拿了来,一共只有三百枚,用来打身宽体胖速度慢的轰炸机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一个地勤战士在这冬ri里的冷阳下已经热得卷起了衣袖,他的脸晒得黝黑,看着就像个庄稼汉。这个战士伸手擦了把脑门上的汗水,一边推铁架车一边问身边的同志:
“老哥,你说这次老蒋空军能来多少?”
“管他来多少,来多少我们打多少!”这位年纪稍大点的老战士闻言立即提高嗓门嚷道。
“对!是这个理!”这战士憨厚的笑笑,露出一口白牙,使劲的推着装着上面放置着导弹的铁架车。
老战士双手青筋暴突,显然用着十分的力气在尽量把车推得平稳而匀速。他给小战士打着气:“你看看咱们飞机装得这个后面带鳍前边带膀子的炸弹。小鬼,我告诉你,这是高科技。这是连长告诉我的,是团部首长说的。”
“俺知道,俺不傻,这炸弹看着就高级咧,前边那个透明罩罩俺这辈子头回见,看着比洋人的车玻璃还高级!这还能打不赢吗。”小战士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你懂啥叫高级咧,你个土老帽,我告诉你,那罩罩是个眼睛!”
“眼睛?”
“那是啊,你想,天底下炸弹都是光秃秃的,咱们这炸弹干嘛要长胳膊长腿儿?不就是要自己个儿跑着去炸敌机吗,没眼睛咋行。( 1949我来自未来 http://www.xlawen.org/kan/5364/ )
次ri,小强起个大早,准时来到秘书处上班。开完例会之后,小强找到秘书长杨上昆书记,提了个想法:“杨书记,这个chun节有没有安排啥节目?”
杨书记好奇的问道:“啥节目?chun节就是chun节,zhongyāng领导同志要去慰问基层劳动者,其他人在家吃个团圆饭呗。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啊?说来我听听。”
小强试探着道:“是不是搞个联欢晚会啥的。”
杨书记疑惑的问:“联欢晚会?你是说……大家一起看个戏啥的?”
“我的意思是zhongyāng领导看不看这个晚会是其次,主要目的是给全国能够收听到广播的老百姓带去一场chun节的节目,奉献上一份jing神文化大餐。”
“听收音机过年?亏你想得出啊,从1940年zhongyāng建立了广播电台以来,以往倒是有过chun节放节目的先例,但基本上就是播个新闻稿件,算不上文艺节目。后来有了点条件,一般也就是放个戏放个歌啥的。咋了,你有啥新点子?”
小强嘿嘿一笑道:“我觉得我们可以录播嘛,先搞个晚会录下来,到大年夜里播出,陪着百姓一起度过零点的钟声。这以后一旦形成惯例,一定会是一个很好的传统节目。”
杨书记靠在椅背上笑了起来,随后探身压低声音道:“是不是那里有这样的节目啊?”
小强一本正经的道:“不但有,还很受欢迎。”说着小强就掏出了mp3,放了几个歌曲。
杨书记看见这个mp3完全不知道是干啥用的,在小强的帮助下戴上耳机,仔细端详起来。耳机里的音乐很快就把他的注意力从mp3上吸引开来,当时就听得如醉如痴,眼睛都有些湿润了。
不等听完,他老人家腾地一仰头,摘下耳机,拿起电话就摇,大声道:“给我接zhongyāng人民广播电台。”
电话打完,杨书记转头道:“小强,这事就交给你协办了,如果需要人手,你尽管告诉我,我给你派,现在你马上去zhongyāng人民广播电台找李强台长说一下你的想法,给他听听你的这个小匣子,那歌太好听了,你回头跟李强台长说一下,问问他这能不能做成唱片发行?我打电话跟中轩部陆定一部长商量一下,还有,注意保密,不要对491工程组以外的人员透露歌曲来源。
第一百三十一回 覆盖全球的DQS1140
【131】覆盖全球的dqs1140小强对杨书记答应下来。出了杨书记的办公室后立即叫了司机刘振出车,直奔zhongyāng人民广播电台而去。
1950的zhongyāng人民广播电台设在复兴门外大街2号的一个三层楼的水泥砖混建筑里,设施简单,李强台长的办公室里架着两张木桌,木桌靠着的泛黄墙壁尚未来得及粉刷。他在这里热情的接待了小强。
听了小强的mp3,只第一首歌,便把他吸引住了。李台长听完一拍大腿:
“好听!我明白了,杨书记的意思是要我们在除夕夜播出这些优秀的文艺作品啊,我看好得很,这事现在就办。
小强你这个歌匣子可神奇的很,这个叫什么?怎么能自己放歌?不用唱片吗?”
小强讪笑着道:“这个是保密级的设备,您别问了,再说了,您现在看见了今后也不能对外说。”
李台长郑重的点点头,显然是被这个后世随处可见的mp3给震住了。
小强这次采购的一套先进的广播系统这次派上了用场,这套系统里的无线电发送装置倒是不贵,设备费用才40万,但是要文广给批文才能买到,小强从国防部的路子搞了一台自称出口。
这设备是上海仪电的dqs1140,陆家嘴的东方明珠上装的就是这玩意,覆盖全球的所有频率,可以全波段的发shè,从m到fm全覆盖,分成短波微波长波三个频段,反正无线电发shè装置被搞成这样对哪国来说都够够的了。
在2011年这类设备都统称为短波无线发shè装置,因为真正的长波,在国内是不公开的,那是给军方用的。民用的波段在国际上都算短波。
短波发shè讲究发shè高度越高越好,长波的话,只要电离层稳定,铁定全世界听得到。再说了,就算电离层不稳定也不怕,还有地波呢,靠着地波,照样穿山越岭传遍亚洲甚至全世界。小强琢磨着,这玩意要是用来对帝国主义国家播出中国之音,倒是很不错。
上海仪电dqs1140这套东西好就好在是模拟机技术,里面用两个簧片隔断了军用长波频道,由于无线电设备是靠电阻率变化调频的,这就避免了占用军事频道。1950只要直接拆开来把簧片去掉,这套设备就可以用来向全国发shè军用无线电通讯信号。当然,拿长波对帝国主义国家喊喊话也是很好的嘛。要是采购数字机可就麻烦了,频段直接在集成电路上烧死,改不掉的。
上海仪电这设备还有个好处,对发shè高度要求不高,只要有个150米也就够了,zhongyāng人民广播电台原来的旧塔架在北都的玉泉山上,高度肯定够,开国大典时全国人民可都是听见了这里传送出的主席的声音。
小强是这样打算的,先搞一套给zhongyāng人民广播电台用着,完事回头给全国各个地区的中继站都装上这设备,就等于提前在全国普及优良的无线电信号了。农村也不要搞什么有线广播,听大喇叭干嚎有啥感觉啊,大伙回家各架上一台收音机,想听啥频道就听啥频道。那年头的无线电信号太弱,山区和偏远农村都是靠拉有线广播的,全国来说,直到1987年才算是彻底告别有线广播时代。达到无线电信号的合格功率的全覆盖。
除了发shè装置外,这套系统里的剩余一部分就是播控系统,这是以两个部分构成的:
前端是节目编排系统又叫多线程播控系统,就是链接电话,主持人和音乐的,可以在电话、音乐、主持人说话之间切换。
然后后端就是编录系统,很简单,它就是录音加信号转换,其实就是个大型供放,把所有声音信号转化成无线电信号呗。
当初这套播控装置让小强很恼火,为啥呢?你看啊,这主控电脑台上面有cd接口,dvd借口,磁带接口,usb接口,甚至vhs录像带借口,唯独没有老唱片的接口…………也就是说,费劲出血把丫整过去只能播播演讲稿啊!
好在……那话怎么说来着?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小强赶紧叫公司找了个高级工程师,愣是额外加了个黑胶唱片系统上去。
考虑到唱机没有输出接口,工程师直接改装了一台进口的电台dj专用的高级黑胶碟播放机接了上去。这机子相当高端,是骨灰级音响发烧友玩的黑胶唱机,从10英寸12英寸黑胶碟到33又三分之一转、45转、78转黑胶碟都能放的很细腻很发烧。好家伙,为了把这唱机声音采集加信号输出全部都整合进原有的播控系统,这位外聘的工程师费了好大的劲,最后连这套进口高端黑胶唱机的价钱25万加上劳务费5万,一共收了小强30万。
小强又买了各种高级麦克风和录音器材,然后郑重其事的把这些设备连这套系统装在了一个集装箱里,运来了1950。
2011的东西安装起来确实方便,就跟家电似的,基本上装上就能用,1950的同志们苦干了两天,把无线电发shè装置装在了玉泉山上的旧北都广播电台发shè塔上。发shè塔下相应的机房建设也开工了,在机房施工结束前,设备先放在玉泉山上一处民房内,尽量的做了防尘和防静电的应急施工处理。设备和广播台的电线连接完毕后,当天就用长波频道试发送了一段测试音乐,和一段北都时间的报时讲话。
之所以能够发shè长波,是因为小强的劳务费没有白花——人家2011的工程师帮小强把那dqs1140的电阻簧片拿掉了,当初人家千叮咛万嘱咐,表示这是考虑到你这设备用于出口我才拿掉的,可别出了事找到我头上,小强当时就给了那工程师一百二十个保证。
音乐是小强选择的,孔祥东演奏的《黄河钢琴协奏曲》。
这个音质!当时就把广播电台审听室里的所有人都震住了。
李台长竖着耳朵听完,就说了一句话:“原来……声音可以用无线电还原的这么完美!而那音乐,听上去就像身临其境。”
小强笑着道:“可惜这台收音机太一般,不然音质更好。”
接着,zhongyāng广播电台用电话和电台发报的形式联系各个城市的接收点,而各个接收点均表示接收品质极其优良。在优良中差无的五级接收评等中,全部给了优。
浦海的同志在电话里罗嗦一大通,先问这为啥听着有点像黄河大合唱的味道?然后是对作品好奇,对设备好奇,对啥都好奇,问这问那。当然了,zhongyāng人民广播电台的同志们严守保密原则,就是什么也不说。最后浦海人民广播电台的审听员同志直接给了一句评语:“无与伦比!”
而广州的同志则回电称“史无前例!极好!极好!极好!”用了三个极好!
chongqing的广播电台更绝,发电报称:“超乎想象!音质几近天籁,十年来山城首见真音!”
而长沙人则用火辣的xing子急吼吼的就发电问:“这是什么设备在发送?功率几何?为何穿山不损不失?能不能考虑援个先?”
这些不断从全国各地发来的回电叫小强吃惊不已,这信号也太好了吧!随后他也就立即想通了。这年头哪里有什么高楼大厦,也没有密集的输电线路和铁塔,也没有城市里各种电器的电磁波和辐shè源,再加上这年头国内谁家有个收音机都是极其宝贵的,为了提高收听质量没有一家不是在室外接上高高的工字接收天线,收听质量当然会好极了。当然,2011上海仪电的设备实在是牛掰,这是最关键的。
要知道,电台发shè机单机功率超过100kw,就可以覆盖全球了,可以保证每天下午3点之后全球收听。如果单机功率超过200kw,那可就是可以保证全天候覆盖。上海仪电这套设备就是200kw的输出功率。
被小强这么一祸害,zhongyāng人民广播电台的保密级别一下子又上了个台阶,所有设备都被严格编号,没有台长的批准,一个麦克风一个连接线都别想从播音室里带出去,台里所有能够接触器材的人都对着保密守则宣誓,签下保密书。而玉泉山上的发shè台和机房也成了被卫戍部队把守的重地了,禁止无关人等靠近。
李台长握着小强的手说:“小强,这套设备太好了,真的太好了,你看,我这人也不会拐弯抹角,我在这里厚着脸皮提个要求,能再多给几套吗?”
小强握了握李台长的手,赶紧说:“您放心吧,面包会有的,牛nǎi也会有的,您给我列个清单,回头我给您把最急需的几套先解决了。这种设备毕竟是高科技,万一被敌人窃取,后果很严重,再说了,这是电老虎,全国有些地方供电都成问题,那就没法用啊。
我建议您先规划几个重点的中继站,只要几个大功率中继站开动起来,这第一步就算初步完成了。”
李强台长高兴极了:“好,好,好!太好了,我看就这么办。”
这几天小强一直在广播台里忙着培训电台导播员用电脑,他也没敢说这叫电脑,按照zhongyāng491工程领导小组会议上的决议jing神,今后一律把电脑称为“控制器”,zhongyāng人民广播电台的这套自然就叫“广播控制器”,这名字很古怪,乍一听人家会以为是电门闸刀、阀门或者其他什么机械玩意,这对于迷惑敌人,应该有点用处。
491工作组参照后世标准,稍稍降低了难度,编写了无线广播发shè台技术标准,对于机房建设标准和其他软硬件指标做了指导xing的说明。
就这么忙碌了几天光景,已经是快要除夕夜了,zhongyāng人民广播电台这几ri不断向全国广播,提醒全国人民注意,除夕之夜,zhongyāng人民广播电台将播出一场chun节联欢晚会,希望大家到时收听,相信会给大家一个惊喜,陪伴全国听众度过一个难忘的除夕之夜。
第一百三十二回 解密文件
【132】解密文件小强每次回来都会被总理接见,这已经形成了惯例。
这时候的总理办公室设在zhongnánhǎi怀仁堂边上,一切还按照当初接收时的布置装潢,有些不同之处,就在于桌上多了一门红sè的电话,其余的地方连窗帘都没换新的。
坐在总理的办公室里,小强倒也不拘束,这小子已经混成经常来的二皮脸了,他侧做在沙发上叠起腿,边喝茶边向总理汇报情况。
“你说这些古董换了1500亿抵押贷款?”总理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
小强睁大眼睛对总理确认道:“真的,真的换了1500亿的贷款,今后的实际拍卖金额一定比这还要多。”
总理激动的站了起来,背着手走到窗边,他凝视着窗外,似乎是要平复一下自己的情绪。随后他转过身来注视着小强说:“干得好啊!曹小强同志,干的好!”
总理明显开心了起来,脸上的一些细小皱纹也一扫而空,开始和小强亲切的交谈起来,他不断的问着一些细节。而关注细节的人总是比其他人看到的要多。
过不多久,陈玉副总理也来到了总理办公室。听小强这么一说,他显得比总理更加激动和高兴。
陈副总理在小强边上的沙发坐下,说道:
“我看你这次的采购清单里,似乎带来的还是武器的比重比较大。小强,我建议你下一阶段,抓紧对工业设备的采购和各种科学资料的搜集,尤其是各种专利技术。”
小强点点头说:“我明白。我一定会抓紧的,我已经为此成立了专门的项目小组。没有什么意外情况的话,下一次的采购将以工业项目生产设备为主。”
陈副总理点点头,伸出手来使劲的拍了一下小强的肩膀,轻轻的捏了一下。
陈副总理善于言谈,不过一般肢体语言较少,尤其是不太会对人做出亲密的动作,像这样的亲昵的一拍一捏,怕是他老人家的儿子都没有得到过。这一拍之下,让小强意识到了自己的份量,意识到了陈副总理的信任。
小强这次回来,还带来了从国家档案馆花钱备份的解密文件,这些文件都是小强公司世界历史研究项目组的员工去国家档案馆花钱备份的,全部是关于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反间谍案件的公开档案,小强相信,有了这些档案,台湾在大陆潜伏的重要地下特务必然会被荡涤一空。
当初公司里很多人都对小强成立世界历史研究项目组很不解,觉得这可能是董事长的个人喜好,世界历史研究小组招募的两个历史专业毕业的员工更是很有点受宠若惊。他们的专业不是就业热门,这年头,肯花大钱养历史研究员和建立历史资料搜集处的公司可是真不多见。
只有小强知道,搞明白历史有多重要,按照各国解密的文件,很多东西经过收集整理后,可以为1950的新中国提供莫大的助益。这两名大学生进了公司后,整天的不是在档案馆就是在网上翻查资料。小强还表示,有必要的话,可以让他们出差去美国查寻档案材料,因为一些资料毕竟是只能在图书馆或者相关机构当面查阅的,网上资料并不全面。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眼面前,这些关于敌特的资料正摞在情报部李部长的桌面上,情报部里从这次小强回来后就一直没放一天假,整个情报部总动员,全体都不许回家,吃住都要在部里。
李部长首先对情报进行预览,排查情报体系内可能存在的间谍,先做完自清工作,之后才是全体参谋员和情报员按图索骥,对李部长发下的文件进行处理,一步步的撒出天罗地网……你要问,孟思思这回可算是完了吧?
嘿,可算是她小命够硬。
历史上,她属于和台湾军统特务总部失去联系的特务,按照国际惯例,台湾方面一直就没有公开过这些音讯全无的特务,只当他们早就死了。
而她的单线联系上线,被捕的北都万能潜伏台总指挥计兆祥,在1950年6月2ri就被作为罪大恶极的敌特分子判处死刑并立即枪决了,所以她这次能够逃过一劫。
当然,如果台湾被解放,军统的秘密资料被真相大白,她迟早有暴露的那一天……zhongyāng秘书处最近实在是忙的不可开交,草草定下了chun节的值班工作安排,基本都是轮休班,而小强不在此列。按照秘书处杨书记的说法,主席特意指示了,要他好好休息,过个好年。
眼看着明天就是大年三十,曹小强的小院里开始忙活起来,于凤俨然是一副当家的派头,领着大家大扫除,四合院在于凤、东子,厨师老何、司机刘振的辛苦劳动下,被打扫得焕然一新。倒不是说以前这院子不够干净,而是现在打扫得太干净了,简直就是刮地三尺,就差没把院儿里铺地的青砖缝一根根捋一遍。
穿着旧棉袄黄军装的东子对于过年兴奋的不得了,他拎着后勤处发的肥猪肉,站在院子里孩子一般打的对小强显掰:“首长你看!这上好的肥猪肉,三指的肥膘还拖一指的瘦肉,可真是好肉。”说着说着,东子几乎就要流口水。
这孩子接着又补充道:“首长你有5斤,5斤哎!加上海军司令部送来的一个猪头和空军司令部送来的一个猪头,乖乖,首长你有两个猪头!这次发肉俺也有份!给了俺半斤!”
小强奇怪的看着东子,心里为他这单纯的喜悦所感动,沉默了一下问道:“不是一直都有肉吃吗?干嘛搞得那么稀奇。”
话刚说完,小强就有些为自己的话后悔。“自己现在一个人在房里吃小灶,是顿顿都有肉吃,可是现在自己吃的是小灶,自己身边这些人吃什么自己已经不知道了,他们哪能顿顿都有肉吃呢。我这话说的唐突了。”
他忙改口继续说道:
“过年了,大家必须吃得高兴点。东子,你告诉老何,把发给我的那5斤肉全剁了,大年三十包白菜猪肉饺子。千万别剩下,全包了,大家伙使劲吃,吃个痛快。我看厨房里还有以前发给我的肉都被腌制了挂着。叫老何把这些腌过的肉,不拘用什么做法,也一起都做了。还有猪头,叫老何多加葱姜大料给卤了,咱们吃猪头肉炒白菜。这个chun节,大家放开了吃肉。”
“真的!?”
东子闻言几乎蹦起来,兴奋的扭头就往厨房跑,边跑边大声叫到:“过年喽!过年喽!老何!老何!”
正站在院子里仔细的擦着窗棂的于凤转过头来,她白皙的双手已经冻的通红了,拿着抹布站在院子里就对小强说:“干嘛这么浪费,过完年就不过ri子了?”
小强双手插在口袋里,在院子中的腊梅前赏着花,他扭头对于凤呵呵一笑说道:“ri子会一年比一年好,年却过一个少一个,当然是过年要紧。”
于凤吃惊于他的歪理邪说,白了他一眼,拿起抹布就继续擦窗棂去了。
小强看回味着那一眼的风情,觉着于凤真是美极了。
他看着于凤干活的背影,看着她那随着手部用力而微微摇曳的曲线。那美好的身段虽然包裹在厚厚的冬装下,但那充满青chun的气息却是裹不住,充满了诱惑。
第一百三十三回 让我们结婚吧!!!
这个1950年的电台chun晚是个急就章,挑大梁唱主角的是曹小强带去的各种歌曲节目。节目采用现场播音员主持贯穿这些歌曲,由于准备时间比较短,也来不及找专业歌手翻唱,再说了,即是翻唱,短短一周里,哪里能达到原版的水准。
不过新中国这里也搞出了不少节目,文化部部长茅盾先生知道了这个zhongyāng人民广播电台chun节晚会的消息后十分高兴,直接找到相声大师侯宝林、刘宝瑞、张寿臣,这三位大师接到邀请,发现是给全国人民现场直播说相声,那叫一个高兴,欣然同意。
茅盾部长为晚会搞定相声节目后,又大手笔的请出京剧重量级四大名角,梅兰芳、马连良、谭富英、叶盛兰这四位老艺术家,这下京剧节目的阵容也是国家级的了。小强看过节目表也是大吃一惊,这场面太壮观了,不得了啊!心中无比期待年三十的盛况,李强台长邀请小强届时参加节目,充当现场的观众,小强开心的答应了。小强这二货想也没想,就问李台长要三个名额,李台长以为是小强要一家三口来看,不假思索的同意了。
那年代的人结婚都早,李台长以为小强已经结婚了呢,还嘱咐小强,届时千万莫要让孩子哭闹,小强一愣,方才察觉自己要三个名额不太对劲,自己心中那两个名字居然是孟思思和于凤,他当时汗就下来了,支支吾吾的报出两人名字,拿着李台长写的名条,盖章后就离开了。李强台长回过神来,寻思着:
“曹小强孩子怎么不姓曹呢?”
小强心里想啊,自己是光明正大的和孟思思处对象,于凤是自己的医生兼好友,这有什么不行的呢?为什么自己当时在李台长面前会觉得尴尬呢?难道自己对于凤也有想法?小强使劲摇摇头,告诫自己:“这可不行,这样做是犯错误,千万别有这个想法,我们是纯洁的革命友谊。”
当天下午,于凤拿到小强给的观众名条,问明白是什么事情,会有什么节目之后,整个人高兴坏了,她的脸通红通红,心也在扑通通的跳,几乎要把胸膛都跳破了。
于凤这时候突然腼腆起来,那种革命儿女的飒爽利落一下子就被一种粉sè的情绪淹没了。她脸上带着一种若有若无的羞涩的笑容,用蚊子叫一般的轻声说道:
“那一定很好看。”
曹小强不假思索的道:“嗯,京剧四大家和相声四大家齐聚一堂,想不好看都难。李台长问我还要不要票了,我当时就想起带你一起去看看,你成天在家,一定闷坏了。”
于凤面上的笑意愈发的明显了,两腮都飞起了绯红的红cháo:“谢谢你。”
曹小强见于凤那突然晕红的双颊,配着那雪样的肌肤,顿时看的痴了,傻傻的忘了说话。
于凤见曹小强又开始发花痴,于是笑着低下头端详着脚下四合院里铺的青石板,心里飞速的寻思:“这是约会吗?别瞎说!只是去看节目,怎么就成约会了!沉住气,沉住气……”
小强见于凤高兴,便点点头道:“明晚吃过饺子,我开车带你们去。”
于凤这下一听曹小强说“你们”,以为他还要带东子一起去看,顿时平静下来了,暗暗的怪自己多心。“嗯”了一声之后,拿着名条转身进了自己屋。
孟思思自从昨天从小强那里得知自己将有幸参加zhongyāng人民广播电台的chun节晚会时,开心的几乎一夜没合眼。她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这是多大的荣幸啊,第一届chun节联欢晚会啊,自己能够参加,听小强说来演出的都是赫赫有名的艺术家和名角啊,这可真好。”当然,在孟思思看来,最好之处还是能够和小强一起参加这场晚会。
孟思思一辈子都忘不了昨天小强来看她时对她说的话。
“思思,我打算过完年找时间给组织上打报告。”
孟思思搂着小强的脖子问道:“什么报告?”
小强看着她的眼睛,一直一顿的说道:“结婚申请报告。”
孟思思整个人当时都热了起来,几乎要把自己烧成了灰烬,她死死地抱住小强,就像一个溺水者抱住一块浮木,拼命的吻着小强的唇,半响后娇喘着说道:“那我也写,你写完告诉我,我们一起上交领导。唔……别……唔……啊……”
这两人紧紧的抱在一起,如胶似漆,分也分不开……大年三十,中国人一年中最开心的时刻,从早晨开始,街上就没什么人了,大家早早尽力置办好了不多的年货,在家小心爱惜的剥着五香蚕豆,幸福的嗑着瓜子,一粒粒的嚼着盐炒黄豆,品味着嘴里这一年一次的奢侈,回想着这一年,憧憬着来年。
由于小强的采购,新中国没有用副食品向苏联大量换取武器和工业设备,市面上的副食品很充足。当然,还是有些人家过的紧巴巴的,吃不起肉的人家,用香菜、萝卜丝、油炸面疙瘩、大白菜拌成馅,包上一顿全素饺子。chun节的jing髓虽然也在于食物,其实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一家人的团聚。只要一家人在一起,社会安定,国家和平,那吃什么都香。
而此时,台湾空军不合时宜的起飞了,规模之大,前所未有。
周至柔从全台湾此时保有的五百多架军用飞机中jing挑细选了30架p-51野马,20架b24轰炸机,20架b25轰炸机,一架l5通信机。总规模71架之多,分两路出发,航程远的b24从台湾直接飞向舟山群岛,在舟杉群岛上空和舟杉机场起飞的战机完成编组后集结成黑压压的轰炸阵型直扑浦海。
为了完成这个计划,台湾空军向舟杉秘密飞运了一次飞机,补充了舟山群岛在上次浦海空战中的损失。
在周至柔看来,即使这次参与轰炸行动的战斗机和轰炸机被击落一部分也无妨,只要保证轰炸能够完成,就算达成目的了。这一定能重挫供军的士气,浦海百姓将站在被火海淹没得城市中接受一次狠狠教训,这能提醒他们清楚的记住,谁才是是他们的主人,记住自己低贱泥腿子的身份。
但周至柔却不知道,他这些调兵遣将的异动,全部都在华东军区的雷达上显示的清清楚楚。二.六大轰炸没有按时出现,并不意味着解放军就放松了jing惕。粟玉副司令员明确指出:
“敌人很可能是被上次空战的全军覆没打乱了阵脚。但是敌人有侥幸心理,不吃一个大亏,被打断一条腿,敌人是不会放弃原有计划的。尤其是老蒋,刚愎自用,还没执行的计划,一定不愿意承认失败。那么,有极大的可能xing,敌人延后了空袭ri期,chun节前后极有可能是敌人选择的进攻时间窗口。”
先进的雷达体系帮助我军确认了这个预测,敌人确实向舟杉群岛加派了一批飞机。于是华东军区航空司令部司令员聂凤智将军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刘亚楼司令员把提前完成训练的新中国第一个歼六战斗机大队部署到了浦海,这样加上浦海原来的空一团,和杭州的空二团,一个将在这个时空的历史上立下赫赫战功的空军师被建立起来,这就是空五师。
新中国的第一个战斗机型号是歼五,第一个对地攻击机型号是强五,第一个空军师是空五师,你要问为什么这么钟情于五,答案很简单,从无到有,从五到六。这里面包含的寓意和祝福是这样的深沉,当你对一件事情寄予了极大的厚望时,你会赋予这件事情无限美好的寓意,口袋空空却又满怀热情的新中国领导人对于新中国空军的宠爱和希冀可想而知。
冬ri惨白的阳光照shè在舟山大岛上的机场跑道,修建了仅一年多的这条跑道被晒的像一块泛白的洋铁皮,静静地躺在那里。
这缺乏力道的白光也照shè在从台湾不远千里奔袭而来的b24机身上。这20架b24可是一大早就从台湾起飞了,他们的计划是赶到舟山群岛上空,汇合另外20架b25,在30架“野马”的护卫下突入浦海,把浦海的年三十变成地狱。至少,在他们看来那将要地狱差不多,死亡、火焰、无电的黑暗、必要的元素都将具备……
他们却不知道,当他们驾驶的这些轰炸机刚刚从台湾起飞,就已经被雷达牢牢锁定了,部署在福建的来自2011的先进雷达车是如此的jing确,我军雷达监控人员不费什么功夫就准确的从雷达回波上判断出敌机大小,之后将他们的飞机大小飞行航向等数据汇报给浦海空军司令部,而浦海的雷达功率是如此强大,远远的也已经发现了这些集群目标,双重锁定下,这些b-24仍浑然不觉的向着死亡飞去。
华东空军司令部初步判断航向后算了算时间,这些敌机从台湾起飞,从飞机大小判断的话,来的一定是轰炸机,如果目的是轰炸浦海,用巡航速度飞到舟杉要两个多小时,估计一定是要在舟杉上空和战斗机编组后再发起攻击。
第一百三十四回 霹雳二!
华东军区空军司令员聂凤智将军下令:“空五师全体飞行员立即做好战斗准备,现在距离开战大约还有两个小时。”于是飞行员们迅速的轮流上个厕所后,就穿上抗荷服爬进机舱,随时准备升空。
浦海虹桥机场、龙华机场和杭州笕桥机场三个机场同时忙碌了起来。地勤人员奔走着,拉去飞机上的油布,进行着最后的检查。所有行动都是这样的紧张有序,完全按照21世纪的地勤cāo作手册完成,经过连ri的训练和前几次实战的考验,大家都是信心十足,开始驾轻就熟起来。
当b24四发远程轰炸机群将要赶到舟杉群岛上空集结编组时,舟杉大岛上的p51野马战斗机和b25轻型战术轰炸机也开始起飞了。这些大的小的螺旋桨飞机如黑压压的苍蝇一般,嗡嗡的聚集成群,黑云般在舟山大岛上空集结着。他们计划先在舟山上空编好集群阵型,掐着时间点,那时候b24也该赶到了,他们和b24汇合起来,直扑浦海。
b25是一种很不错的轻型轰炸机,和同为双发动机的b26不同,b25的名声远较b26来的干净清白。曾经成功的参与了东京大轰炸,这飞机结实耐cāo,cāo作平稳,绝不会像b26那样轻易的闹情绪摔飞机。
李平洋开着满载航空炸弹的b25,稳稳当当的从舟杉机场滑起,他对自己的b25很有底气,驾驶着这架飞机,他在去年炸死了不少共匪,从少尉升到了现在的少校。但是,他对未知的喷气式飞机没有底气,他不知道一旦遭遇对手的喷气式战斗机,身边这些p51能不能顶得住。上次前往浦海摸火力点分布的野马们全军覆没的消息已经在空军里大肆传开了,这叫所有的国民党飞行员心里都笼罩着一层厚厚的yin云。
这些飞行员们到处打听着解放军的喷气机型号和技术参数,但却徒劳无功,他们只能按照以往从国外的航空画刊上看来的一张二战德军喷气机的黑白照片,来揣恻什么是喷气式战斗机。
李平洋暗暗嘱咐自己,今天要机灵点,要是势头不妙,赶紧扔了炸弹跑路。不管炸没炸到匪军,总之自己xing命要紧。殿后的工作……就交给p51来完成吧,毕竟自己开的不是战斗机。
这一次浦海方面的空军又扩编了,空军起飞机场多了一个龙华机场。这里驻扎着新中国第一支超音速战斗机部队——整整一个大队的歼六布置在这里。
龙华机场的地勤人员正在忙着为歼六挂载空对空导弹。
是的,他们正在忙碌的推着铁架车,三人一组齐上阵,小心翼翼往机翼下挂载的正是小强采购的霹雳2空对空导弹,这个型号的空对空导弹在2011已经停产。小强的收旧货行动,把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最后一点霹雳二空空导弹的库存老底也拿了来,一共只有三百枚,用来打身宽体胖速度慢的轰炸机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一个地勤战士在这冬ri里的冷阳下已经热得卷起了衣袖,他的脸晒得黝黑,看着就像个庄稼汉。这个战士伸手擦了把脑门上的汗水,一边推铁架车一边问身边的同志:
“老哥,你说这次老蒋空军能来多少?”
“管他来多少,来多少我们打多少!”这位年纪稍大点的老战士闻言立即提高嗓门嚷道。
“对!是这个理!”这战士憨厚的笑笑,露出一口白牙,使劲的推着装着上面放置着导弹的铁架车。
老战士双手青筋暴突,显然用着十分的力气在尽量把车推得平稳而匀速。他给小战士打着气:“你看看咱们飞机装得这个后面带鳍前边带膀子的炸弹。小鬼,我告诉你,这是高科技。这是连长告诉我的,是团部首长说的。”
“俺知道,俺不傻,这炸弹看着就高级咧,前边那个透明罩罩俺这辈子头回见,看着比洋人的车玻璃还高级!这还能打不赢吗。”小战士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你懂啥叫高级咧,你个土老帽,我告诉你,那罩罩是个眼睛!”
“眼睛?”
“那是啊,你想,天底下炸弹都是光秃秃的,咱们这炸弹干嘛要长胳膊长腿儿?不就是要自己个儿跑着去炸敌机吗,没眼睛咋行。( 1949我来自未来 http://www.xlawen.org/kan/53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