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1949我来自未来 > 1949我来自未来 第 34 部分阅读

第 34 部分阅读

    对手阵型时,被周围密集的轰炸机上的机枪手一通狂扫,撞大运打中了他的飞机发动机。好在对手机枪破坏力差,没有引起爆炸,当时发动机就直接停车了,飞机也失控了,飞行员李如松无奈之下启动弹shè座椅,光荣的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个有使用弹shè座椅经验的飞行员。不过飞行员李如松身体素质很好,在降落伞上就认准了方向,穿着救生衣直接就朝着北边游了五公里上了岸。

    飞行员李如松刚刚游到滩涂边上,就立即被早已看着伞花赶来的守候在岸边的华东军区安排的岸防部队救了起来,脱险之后,李如松当即嚎啕大哭,他一是舍不得自己那新换的第二架歼五,二是觉得羞愧难当,自己咋就成了空五师第一个被打下来的飞行员了呢?真是羞愤难当。要死的心都有了。

    但是在返回空军驻地之后,首长对他没有一丝责怪,反而大加安慰,并且表扬了李如松的英勇作战,接下来按照空军的新教程,他将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心理疏导,才能再次上机。

    第一百三十九回第一届春晚

    老少爷们大姑娘小媳妇全过来看哦!

    先打赏后说书老规矩您嘞!

    铛里个铛,铛里个铛……说书小锣敲起来,手握饭盆转满场。

    书中自有美姣娘,书中自有黄金藏。

    看书不赏三观毁,空余荒唐饿断肠。

    【139】第一届chun晚曹小强在来zhongyāng人民广播电台参加联欢晚会之前,先在家里和大家伙痛快的吃了顿饺子。吃完就开车带着于凤出门去接孟思思了。

    你说他这事办得有多二吧。可是曹小强自己却没觉得大不妥,他自己说服自己:“没事的,我自己走的正就没事。”

    当于凤和孟思思在小强的介绍下相互认识之后,三人上车向着目的地开去。

    于凤坐在车中一言不发,今天出门前她本来兴致很好,坐在车里听着小强一路瞎掰,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人,见识自然比这年头的人广得多,各种趣闻笑话见的多了。把于凤听得乐不可支,冰山女神的矜持几乎就要不见。

    可是一听说小强要去接个朋友,于凤心里就咯噔一下。她的第六感明确的显示,准没好事。果然,小强接了个漂亮姑娘介绍给她认识,要三人一起去看联欢晚会。

    于凤感觉心里突然间好难受,胸膛里似乎被拿走了什么东西,又似乎什么东西被硬塞进了自己的胸膛。这感觉在她二十多年来平静而单纯的生活学习和革命工作中从来未曾出现过,仿佛是一种害了重病导致的寒栗和苦闷,她纯洁的天xing中,那个灵魂似乎在为之悲伤。越是如此,她越发的下意识提醒自己,不要在面上露出丝毫的异样,不要伤害到自己身边的这一对。于是,她一如既往的那么冷静清澈,一路上和孟思思亲切的聊到了地头。

    孟思思见到于凤有些惊讶,却没有想太多。既然小强大大方方介绍说这是在他身边工作的于凤于大夫,那自己更应该好好和这位年轻女医生相处才是。这年月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少之又少,受过高等教育的女xing,更是凤毛麟角。孟思思觉得,自己和这位清丽大方的于大夫应该能成为好朋友。

    自打从浦海来到北都,孟思思身边就没有个可以说知心话的同xing朋友,越是和于凤聊天,孟思思越发的觉得于凤亲切。在她看来,这是个和她一样受过高等教育的上流女xing,这年头接受过系统西方医学教育的医生少之又少,而女医生简直就是罕见到极点。

    孟思思喜欢小强给她介绍的这个朋友,她真心的希望,能够和于凤成为常来常往的好朋友,这样的话,她在北都也就不那么孤独了。况且这样一来,自己也能借着去看于凤的机会,常常去小强住处了。之前虽然有小强的地址,可是孟思思一次都没有去过,她毕竟还是个要面子的未出嫁的姑娘。

    至于说是否怀疑小强和于凤有什么,孟思思一点都不担心,她能感觉到小强对她的喜爱是真诚的。况且,在思想深处,孟思思还有深深地封建影响的残余,一种旧社会的太太范儿,觉着即使自己男人要偷吃,最好也是吃自己给他选的,莫要出去寻些不干不净的东西。

    孟思思这种思想来自于她所受教育和成长的环境,孟思思在金陵女子学院读书时的那些个大户人家的小姐同学,这些个高门大户家里谁没有几个姨娘呢?在这些传统思想看来,即使小强和于凤有些什么,她也该泰然处之,更何况目前看来,于凤纯粹是小强的医生罢了,而且是个好相与的人。若是有什么其他状况,也该等自己和曹小强结了婚再说。

    女子的心思深如大海,男人不该妄自揣测,自以为寻得了窍要。更何况这两个世上少有的美丽女子,都是心思剔透玲珑的,小强这般的呆货,更不可能猜得出她们这一路上的千思万绪。何况这二货也根本没去猜想,这正是一个感情白痴快乐的基础,那就是“不去想”。这个世上的聪明人的烦恼一般都是自己想出来的,你不去想,往往反而会烦恼少些。

    曾经有人说过:“我要做傻子,傻子不会伤心,傻子不怕人走,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zhongyāng人民广播电台的首届联欢晚会在八点整开始了,玉泉山上的广播塔将上海仪电dqs1140强大的功率通过多个频段向全球输出。国际频段锁定在用于全球播放的9400-9900之间,zhongyāng人民广播电台在查阅了资料后,选择了9580这个尚未被占用的频段进行全球播放,将电波传向祖国大地的四面八方,传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由于之前每天犹如广告一般的节目预报,把全国听众的胃口都掉了起来,都想到时候看看,这chun节联欢晚会是个啥名堂。

    “zhongyāng人民广播电台,zhongyāng人民广播电台。”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这里是zhongyāng人民广播电台,这里为您直播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1950年chun节联欢晚会晚会,这是祖国的第一届chun节联欢晚会。”

    “为了服务全国各族人民,为了鼓舞全国各条战线上的同志们,我们为您——听众朋友们jing心准备了一场艺术与文化的大餐,希望这场晚会能够带给您快乐和享受,在来年的革命工作、学习与生活中获得更大的成绩。

    首先,让一首交响音乐《chun节序曲》,来让我们的年味浓起来吧!

    ……”

    电台播控员在这些ri子里小强的紧急培训和自我钻研之下,已经基本熟练的掌握了插播技巧,这个仅有初中毕业文化的同志是这样的勤奋好学,几乎已经背下了小强带来的播控技术手册。此时,他熟练而准确的在电脑中轻轻的一点,喜庆的《chun节序曲》立即切换进来开始播放。

    50年代的收音机比我们现在的收听频段更宽,不存在无法接收的问题。在欧洲和美国,收音机几乎是家家必备的电器,人们在收音机前听着罗斯福、丘吉尔乃至小胡子元首的讲话,听着每天的新闻。那时候的收音机比现在的电视还要来的大,随着收音机一起出售的专用工字天线,也是家家必备的,那时候每家每户的屋顶上都装着那么一个天线,有些初去国外的中国人曾经为英美的这种天线林立景象而震撼过。

    běijing时间晚上八点相当于美国东部时间早上八点,钱学森先生此时也正在过年,他和他的夫人蒋英女士还有他们的孩子们,此刻正在他的加州理工学院的别墅中与十几名中国留美学生一起包饺子准备着午餐,因为午餐之时,正是祖国的chun节钟声敲响之际。

    因为有了小强的存在,争取海外科学家回国工作启动的很早,根据从小强提供的名单和详细资料,我海外情报人员已经联系了所有在美的科学家和留学生。

    这年头的留学生分为两派,一派是拥共的,一派是在常凯申的反动宣传下不愿意回国的,但是这些科学家同样也不愿意去呆湾,只是想要留在美国过安稳ri子。在常凯申的反动宣传下,大陆被说成了“共产共妻”的地狱,虽然这些言论可笑而经不起推敲,但却影响了一些本就留恋美国舒适安稳生活的科学家。

    钱先生被大家从餐厅的包饺子工作中赶了出去休息。他笑着走进了铺着华美大理石地面的客厅,打开了收音机。

    他听身边一些华人朋友说,zhongyāng人民广播电台今天有个chun节联欢晚会,会对全球播放。他很纳闷,这在技术上可行吗?新中国什么时候有这样的能力了?即使是美苏,这一时期也没有能力把普通民用电台的电波无损的穿越太平洋发送到中国啊,那样即使接收,也会非常的不清晰,毫无收听质量。

    但是钱先生多么的希望听到乡音哟,即使收听质量再差也无妨,因为这声音来自中国啊,来自自己的母国。他轻轻摇头,笑着自己的不科学,但又希冀着,希冀着那位特意来通知自己的朋友说的是真的。

    据那位朋友所说,这zhongyāng人民广播电台的国际频率之前已经有过两次试播音了,音质非常清晰,就像是在接收美国本土的电台信号一般。试播播放的是一首叫做《黄河钢琴协奏曲》的钢琴选段,美极了,一听就知道,这是由黄河大合唱改编而来。

    钱先生苦笑着,抱着一丝幻想,缓缓的踱步走到收音机前,轻轻地拧开收音机开关,打开收音机,从杂乱的扰流声和各个英语电台的嘈杂中一直穿越而过,仔细的调到了那个朋友所说的频道,霎那间,他浑身震颤了起来,那喜庆热烈的chun节序曲哟!此刻犹如奔涌沸腾的情感的cháo水,从收音机中流淌倾泻而出,那浓浓的年味,充满了这异国他乡的屋宇,整个别墅仿佛活了起来。

    “蒋英!蒋英!你听!你来听!”钱先生不由得喊了起来,他激动地转过头,却看见蒋英女士已经站在客厅门口,和他一样,此刻已泪流满面。

    “是这个味道!是年的味道。”蒋女士激动地说。

    蒋英上前两步,扶着钱先生,两个人默默的微笑对视着,相互擦干了对方面颊与眼角的泪水。他们相扶着,在那欢快的节奏中坐下,聆听着祖国母亲的召唤……受邀来到钱先生家中一起过年的留学生们,也带着钱先生的子女们一起涌入客厅,他们有的闭上眼睛,陶醉在那跌宕起伏的节拍中,有的直接走到收音机近旁,希望能听得更大声,有的眼里噙着泪花,傻傻的站着一动不动。

    第一百四十回 祖国的召唤

    这首chun节序曲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李焕之的伟大作品,他将南北各地的秧歌调和陕北民歌的曲调有机的融合起来,让人一听就知道,这是中国的风格。只要是中国人,一听就能尝出来其中祖国的味道。

    在各级组织的动员下,全国的各个单位在除夕夜也组织了集体过年的活动。他们千方百计的采购市面上的收音机,在单位、厂矿、街道中,组织起大量群众共同收听。

    而哪些家里有收音机的人们,也纷纷邀请自己的至亲好友,一起来享用这个电台中所说的“文化过年”。

    大家吃完简单的年夜饭,还在回味着刚才那顿来之不易的饺子的味道。他们坐在收音机前聆听着,这chun节序曲哟,打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房,只要你流淌着炎黄子孙的血脉,你就很难不去享受这扎实的节拍。

    小强带来的音乐和歌曲穿插在1950年新中国的老艺术家们jing彩的相声和京剧演出当中,新老搭配之下,把整个电台晚会的气氛搞得活跃而高雅。

    这不,梅兰芳大师刚唱完一段贵妃醉酒的选段,场内掌声雷动。只有四百多平米的小礼堂中,观众们拼命的喝彩,毫不吝惜自己的掌声,仿佛是要把自己的巴掌都给拍碎了。

    zhongyāng人民广播电台的郭祥兴和王慧兰一男一女两个主持播音员开始进行串场的播音:

    “今夜是除夕,我们在běijing,在1950年中国zhongyāng人民广播电台chun节联欢晚会的现场,和您一起快乐守岁,共度良宵。”

    “在这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ri里,我们要向全国各族人民、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恭贺新chun。”

    “今晚在这里,我们还要向中国人民解方军全体指战员、公安民jing、民兵以及所有在节ri期间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人们致以新chun的问候。”

    “特别是我们要向那些正在为解放全中国而奋战的解放军部队发出慰问,祝愿他们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加辉煌的伟大胜利!”

    “………………下面请欣赏中国广播合唱团带来的大合唱《歌唱祖国》。”

    这首歌唱祖国的版本实在是几经演变,小强选择的是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的合唱团版本,气势非凡。

    随着歌唱祖国的旋律响起,全球华人收听1950chun节联欢晚会的高cháo也到来了。

    收音机前的人们欣赏着动听的歌曲,随着那动人的旋律,心cháo起伏澎湃。历经多少苦难哟,中国人民付出了无比巨大的代价,从此在世界的东方站立了起来,从今往后,谁要侵犯我们就叫他灭亡!

    一群青年学生们聚在其中一名同学的家中,一起收听着晚会的广播。

    一个女学生赞叹的道:“这歌真好听,写的真好,胜利歌声多麽响亮!……”

    她边上一个姑娘应道:“是啊,真有才华,这歌词写的太好了,我喜欢那句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写出了新中国人民的气魄!”

    一个穿着学生装的男孩子激动地征求大家意见:“我说,我们聚来听晚会真是个好主意!这歌我从来没听过,接下来一定还有更好的新歌,不如我们把歌词抄下来,带到学校去传唱吧?”

    “我赞成!”

    “我也赞成。”

    …………大家七嘴八舌的都是一片赞成之声,于是他们行动起来,准备抄写歌词学唱。

    《歌唱祖国》播出完毕赢得了小礼堂中现场观众经久不衰的掌声。

    zhongyāng人民广播电台中,侯宝林和郭启儒两位大师一段现场版的演出刚刚jing彩结束。频道里再次被掌声淹没。

    郭祥兴:“红军的传奇故事说不完。”

    王惠兰:“红军带领人民闹革命。”

    郭祥兴:“红军是革命的队伍,带领人民推翻封建反动压迫。”

    王惠兰:“红军带领人民觉醒,一步步走向了胜利的道路。”

    ………………电台中男声与女声铿锵激昂的交织朗诵着文稿。

    “接下来请听歌曲《映山红》。”

    这首歌上,曹小强采用的是我国著名演唱家邓玉华的电影原唱版本,激|情满溢,铿锵有力。

    此时的广东,四野四十军118师组织收听广播的礼堂里,战士们听得如醉如痴,陶醉在艺术的感染力下。很多同志们的眼眶都是红的。

    罗政委掏出口袋里的手帕递给韩军长。

    韩军长接过来抹了一把眼泪,扭过头对身旁坐着的政委说到:“听着这歌,我想起了以前在苏区的战斗,想起了以前的老战友,都是多么好的革命战士啊,可惜没能看到今天,看到解放。”

    罗政委垂泪点点头:“好久没见着满山的映山红了,真想回去看看啊。”

    …………就这样,一场新老交汇的晚会,用它超前的艺术作品,打动着每一名观众。中广台考虑到这些新歌还未流传,贴心的在每首歌播放之前首先朗诵一遍歌词,方便人民记录传唱。于是这一晚,海内外不知有多少支笔在记录着这些优美的歌词。

    正在美国的朱光亚先生刚刚获得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研究生博士学位。朱光亚先生听完这婉转激昂的歌声,对身边的同学说到:“这是我的故乡,那里开满了映山红,那里是我的祖国,我的家。我将要回到那里,生活在那里,埋在那里!”

    朱光亚先生历史上在1950年chun回到了祖国,而此刻,他的心却已经提前回到了那里,回到了开满映山红的故乡。

    钱学森先生的别墅中,听完一曲《映山红》,蒋英女士惊讶的对钱学森先生说道:

    “想不到国内有这么优秀的女高音,你听她的演唱,激|情澎湃,发自内心的真情充满了感染力。我真想和她见见面,问问她是怎么唱得这么好的,真是天生的金嗓子啊!她完全的是在用嗓子,一点不用借助气声,这真是少有的天赋。”

    蒋英女士是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能被她如此称赞,当然是极好的。收音机前的大家伙在邓玉华的歌声结束后,对着收音机使劲的鼓掌,这掌声和běijingzhongyāng人民广播电台中的掌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股情感的河流。

    而此刻,全国乃至全世界,有无数的听众也在一起的鼓掌,这节拍汹涌,如大河奔流。

    第一百四十一回 熊焰和李四九

    铛里个铛,铛里个铛……说书小锣敲起来,手握饭盆转满场。

    人道五毛狂,我道五毛跄。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求的红票回,又把月票催,订阅难糊口,但求打赏归。

    【141】熊焰和李四九播音员在一段马连良先生现场演绎的《苏武牧羊》的经典唱段之后,继续插花播报:

    郭祥兴:“就在祖国人民欢度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个chun节之际,有些反动派和封建残余势力还在妄图割据一地负隅顽抗!“王慧兰:“xizàng民族是中国境内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之一,与其他许多民族—样,在伟大祖国的创造与发展过程中,尽了自己的光荣的责任。”

    郭祥兴:“xizàng各族人民深受封建农奴制度的罪恶统治!比其他民族更加苦大仇深!他们期盼着早ri迎来解放!”

    王惠兰:“就在今年1月,zhongyāngzhèngfu正式通知xizàng地方当局派出代表到běijing谈判xizàng和平解放。”

    郭祥兴:“在此,我们奉劝那些极少数反动势力立即悬崖勒马,尽早放下对人民的屠刀,放弃一切不minzhu的特权,接受和平改造。”

    王惠兰:“如若不然,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铁拳将彻底摧毁一切破坏祖国统一制造分裂的反动势力及其走狗!”

    “下面请听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

    小强这首歌选择的是伟大的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的版本,这个版本真诚动人,情真意切,有着穿透心灵的力量。

    聚集在沈扬飞机大修厂的工厂车间内听着广播的工人们有些已经泪湿了衣襟。

    厂长熊焰先生站起来说道:“是啊,**带领我们闹革命,夺过鞭子抽敌人。祖国大地上,哪里有反动派,哪里就要有祖国的空军,同志们,chun节一过,大家要更加鼓足干劲把大修厂更快的建立起来啊!现在挤压等待大修的飞机已经有一百五十多架了,时间耽搁不起啊。”

    工人们听熊厂长说完之后,纷纷站起来干劲十足的挥动着拳头。

    “熊厂长,你放心吧,耽搁不了,我这百八十斤就是撂在这里,也不能耽误了工期。”

    “对,老王说的就是俺要说的,熊厂长你放心,你说咋整咱们就咋整。”

    “熊厂长,我们青年突击队等你下命令,哪怕不吃不喝,我们也顶的上!”

    ………………看到大家坚定的决心,熊厂长欣慰的给大家鞠个躬,示意大家继续听节目。

    郭祥兴:“伟大的领袖,伟大的舵手。”

    王慧兰:“伟大的导师,伟大的统帅。”

    郭祥兴:“新中国与人民军队的缔造者之一,mo主席万岁!”

    王慧兰:“我们要牢记mo泽东思想,活学活用的建设好社会主义。”

    “请听歌曲《mo主席的话儿记心上》。

    这首歌的版本当然是选择著名女高音邓玉华大师的原版。因为激|情,澎湃的激|情,一种启蒙于这个时代,开创了这个时代,创造了这个时代的激|情。有了这种激|情,才能有勇气在废墟中重铸这个国家,铸就这个民族的辉煌未来。

    这首1965年电影《地道战》的主题歌提前十五年亮相,惊艳全场。

    主席的思想传四方,革命的人民有了主张……主席的话儿记心上,哪怕那敌人逞凶狂……要把那些强盗豺狼全都埋葬,全都埋葬!

    把他们全埋葬!

    华东军区选派的长江口夺岛作战部队某部坐在简陋但宽敞的礼堂里听着有线广播喇叭里放的这首歌,心里亮堂堂的。

    “这歌唱的真好,唱出来俺的心里话了。”平时不怎么说话的李四九突然开口了。

    李四九不是四月九号生的,更不是49年生的。他爹是个一辈子扛长工的苦力,到了四十九岁才娶了媳妇生下了他,五岁那年他爹被活活打死在了地主家的柴房里,只因为他爹偷了地主家山上的枣,指望着能用枣子救活他那重病奄奄一息要饿死的娘。

    他爹一死,他娘听说后受了刺激,当晚就咽了气。

    此后李四九就在地主家放牛抵债,睡在牛棚里,从喂鸭子的食槽里偷吃鸭食填饱肚子。听村里人说起八路是穷人的救星,知道八路军建立革命根据地后,他就连夜带着把割草的镰刀投奔八路去了,那年他才12岁,长得还没地主家10岁的娃娃高。八路本不要他,但是架不住他会磨,也不说话,就是死死的赖着不走,于是就把他编进了队伍。

    八路也不要他打仗,只是给他一套穿上去要卷袖管和裤管的成年人的宽大军服,让他跟着队伍屁股后面,队伍有口吃的,他就有,队伍挨饿时,连长有时也会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掏出一个山芋蛋蛋,塞在他手里。夜里他冷了,连长就把他搂的紧紧的。

    连长有一次缴获了一把撸子,说是德国枪,他想看一眼都不给。连长说,他要是肯开口说话,就把这枪给他。但是李四九说不出来啊,打从五岁进到在地主家抵债干活起,他就不说话,后来就忘了咋说人话了。可是他喜欢听连长说话,连长的话都很有学问,连长告诉他咱们八路是干啥的啊?为什么要打仗啊?教会他啥是革命呀?革命要做啥呀?将来咱们穷人的ri子啥样啊?社会啥样啊?连长说他也不是天生就知道这些,这是mo主席教给咱们的知识。

    李四九还记得,那枪被连长栓上了根红布条在把子上,风一吹就飘飘的。后来连长在一次反围剿中牺牲了,李四九就说话了,他哭干了眼泪水,鬼嚎似的抱着连长的尸体说了一宿的话,一开始谁也听不懂他说啥,他就这么抱着连长的尸体一直的说着谁也不懂的话,一直说到天亮。

    天亮后,李四九终于能像人一样说话了,能说人话了,不再像牛一样的在喉咙里嗷嗷着表达了,也不再像鸭子一样啊啊的急叫了。

    天亮后,他亲手刨个坑把连长埋了,刨的满手都是血,可李四九一点不觉得疼,因为他心里好疼,疼得钻心滴血,比手上那痒痒疼一万倍。

    李四九把连长埋在那条山脊上最高的坡坡上的尖尖上。之后把连长的缴获的撸子上交了。

    会说话之后,李四九也有了自己的枪,一把汉阳造,从此他就可以和队伍里其他战士一样的打仗了。

    李四九打仗很勇敢,非常勇敢,以至于新连长每次都觉得李四九八成会牺牲在下一次的战斗中,每次新连长都拉住李四九,让他猫在自己背后,跟着自己走。可是李四九没有死,新连长却在又一次战役中牺牲了。

    李四九又挖了一个坑;又埋了一个掏心掏肺对他好的人;又是一手的血;又是一个山脊上最高的坡坡上的一个山尖尖。

    李四九这辈子长这么大,只有进了部队后,两个连长掏心掏肺对他好,战友们互相把自己当亲人,李四九觉得,自己应该当连长,他也要掏心掏肺。

    于是李四九不但当上了连长,还当上了营长、团长、是全军最年轻的团长。因为他有个习惯,总是把好干粮留下来,给那些老是嘴馋的小鬼们吃;总是拉着那些啥也不懂的战士们,告诉他们他从连长那里听来的道理;总是把那些小战士们藏在自己的背后,自己冲在前面。

    李四九喜欢这首歌,听得周身都舒坦,听得他每一个毛孔都张开了,冬天的yin寒变得不值一提。这歌让他想起了睡在山尖尖上的连长们。“太阳一定也照着连长,一定照着……”

    “太阳出来照四方,mo主席的思想闪金光!”

    “太阳照的人身暖哎,mo主席思想的光辉照的咱心里亮,照的咱心里亮!”

    …………大厅里所有的战士们都沉醉着,沐浴在这温暖的歌声中。

    第一百四十二回 春晚和理想

    chun晚和理想接下来一个节目是张寿臣和郭全宝二位大师的相声《西征梦》,这个节目是小强根据2011那边郭德纲的同名作品改编的,而郭德纲的《西征梦》正是从张寿臣老先生的《打白狼》又名《得胜图》这个段子里改编的,所以这个老段新编再由张寿臣老先生亲自演绎,更加jing彩。

    张寿臣老先生接到段子也是捧腹,心说这名叫曹小强的作家也真是个妙人,这玩意要是个全新的段子,自己几天之内怕是不好说的周全,可这恰恰是自己滴老段子嘿!

    这不,张寿臣大师和郭全宝先生上台了。剧本按照小强的构思被改成了去帮美国打朝鲜,结局是张寿臣老先生卷款跑路,美国人财两空。

    这个相声延续了该作品一贯的荒诞风格,把观众们逗得前仰后合。

    节目一个个的播出着,此刻全国各地聚集在收音机前的听众越来越多了。随着张寿臣与郭全宝两位大师相声的结束,下面又到了歌曲的放送时间。zhongyāng广播电台的演出礼堂中也在为下一个要表演的艺术家布置舞台和演奏班子。

    这次来的京剧艺术家都是大师,这年头大师就有大师的范,基本上都要带自己的演奏班子,因此一个节目结束,另一个节目就要全换人。这也可以看出大师们对于这次演出的重视,几位京剧大家并不以现场观众少听众多而清唱,都是隆重的按照舞台表演的正式规矩扮上了,穿上了自己心爱的贵重的演出服。

    王惠兰:“太阳跃出了东海,大地一片光彩!”

    郭祥兴:“河流停止了咆哮,山岳敞开了胸怀!”

    “我们伟大的祖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

    王惠兰:“下面请听歌曲《我的祖国》”

    毫无疑问,小强选的是郭兰英的版本,这没有为什么,必须是郭兰英版本才行。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为了开辟新天地,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这是英雄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chun的力量……”

    钱先生的手和钱夫人的手叠在一起,他的泪水再一次涌出了眼眶。他不是一个容易激动地人,常年枯燥乏味的科学研究把他磨练的如同一块玉壁,温润而坚硬,可是今天他的眼泪怎么这样的多哟,仿佛是把在美国20年没流过的泪水一股脑的在今天倒了出来。他的心中有个声音在呐喊“母亲,我要回去,我要回到您的怀抱里,回到那片古老的土地上。母亲,我要唤醒您的高山,改变您的河流,母亲,我要把你变得像歌里唱得那般强大,再也不受敌人的侮辱与奴役,母亲,我愿意为此付出自己的一切……我要回家!”

    站在收音机旁的那个年轻小伙无声的哽咽着,泪水怎样都擦不干,他突然激动的开口说到:“我要回去,即使中断研究生学业也要回去。钱先生,您可能还不知道,美国支持的南朝鲜将要和北朝鲜爆发内战了!”

    客厅中的所有人顾不得擦干自己脸上的泪痕,都惊讶的注视着他。

    这个留学生继续激动地说道:“一旦开战,中国必然会被卷入这场阵营大战。更何况,枕榻之上,怎容他人安睡,美国插手朝鲜事务,必将视中国为死敌。

    这个消息我也是听刚从国内来的新中国的留学人员联系官说的,绝对准确,钱先生,您带我们回去吧!”

    钱先生正sè道:“你是说,现在不走,可能会走不了吗?”

    年轻人郑重的点了点头。

    钱先生知道,这个小伙子是这些亲共的留学生们中消息最灵通的,他应该不会说些没有把握的事情,再说了,大数学家华罗庚已经带着30多名学生,离开了美国,此刻已经到了香港,并且在报纸上发表了一封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信中写道:

    “……讲到决心归国的理由,有些是独自冷静思索的果实,有些是和朋友们谈话和通信所得的结论……让我先从大处说起。现在的世界很明显地分两个营垒:一个是为大众谋福利的,另一个是专为少数的统治阶级打算利益的。前面是站在正义方面,有真理根据的;后者是充满着矛盾的。一面是与被压迫民族为朋友的,另一面是把所谓“文明”建筑在不幸者身上的。所以凡是世界上的公民都应该有所抉择:为人类的幸福,应当抉择在真理的光明的一面,应当选择在为多数人利益的一面。

    也许有人要说,他们的社会有“minzhu”和“ziyou”,这是我们应当爱好的。但我们说诸位,不要被字面迷惑了在经济不平等的情况下,谈minzhu,是自欺欺人;谈ziyou,是自找枷锁。人类的真ziyou、真minzhu,仅可能在真正平等中得之;没有平等的社会的所谓“ziyou”、“minzhu”,仅仅是统治阶级的工具。

    ……中国在迅速进步着。1949年的胜利,比一年前人们所预料的要大得多,快得多……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地”,归去来兮!

    ……总之,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也应当回去,建立我们工作的基础,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

    ……”

    在钱先生和蒋英女士看来,这是华罗庚先生的心声,更是所有爱国的留美科学家的心声。

    也许华先生已经和联系官接触过了,才会动作这般迅速。当时钱先生就觉得,自己要加紧行动了。

    同为加州理工大学的赵忠尧教授已经对钱先生表示,他过完chun节就回国。据他所说,国内的联系官向他透露,什么仪器都不要带,国内全都有,包括静电加速器!

    这让原本打算带一套静电加速器核心部件回国的赵先生非常吃惊,他立即停下了手头的收集工作,决定只带书籍和资料回国,万一这些也要被查扣,那就干脆什么都不带,也要回到祖国。

    钱先生听完这个年轻人刚刚报告的消息,心里一下子急了起来。现在他觉得,自己也应该如此,赶紧回国!

    钱先生去年圣诞节前收到来自国内的居住在浦海的父亲的来信。这是一封很长的来信,信里用了很大的篇幅告诉他上海解放的情况和解放后的巨大变化。

    父亲告诉他,中国人民解方军是一支神勇之师。原来,常凯申要汤恩伯固守一年,汤恩伯也夸下海口,说他的现代化防御工事,是解放军的火力无法攻破的铜墙铁壁。结果,解放军只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把大上海给解放了。

    父亲告诉他,解放军是一支正义之师。他们纪律严明,秋毫不犯。入城后,不打扰市民,竟夜宿街头。上海的百姓没有不竖起大拇指夸赞的。

    父亲还告诉他,国民党溃退时扬言,就是上海落在**手里,他们也管理不了大上海。还说,**可以站着进来,但是肯定要爬着出去……现在时间过去半年多了,大上海的秩序良好,失业的有了工作,物价也平稳下来,社会治安非常之好。父亲在信中还特别告诉他,如今,在上海,已不再有外国人侮辱中国人的事,上海的面貌大改变,整个中国的面貌也在大改变。

    父亲在信的后部嘱咐他,接到这封信后,应及早回归故里,以便把他的特殊才能贡献给人民,贡献给国家,他写道:

    为父之见,生命仰有根系,犹如树木,离不开养育它的一方水土。唯有扎根于其中,方能盛荣而不衰败。

    儿生命之根,当是养育汝之祖国。“叶落归根”,是报效养育之恩的典喻,望儿三思。

    父亲在来信的最后,告诉钱先生:

    “近ri自觉胃病益加沉重。医生敦促,需做第二次手术。为父担心就此不起,愿早ri见儿一面。”

    “蒋英,看来我们的动作太慢了,必须立刻走!”钱学森判断了一下形势,果断的下了决定( 1949我来自未来 http://www.xlawen.org/kan/5364/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