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1949我来自未来 > 1949我来自未来 第 49 部分阅读

第 49 部分阅读

    在抗日战争结束后,流亡重庆的由资本家和大地主集结成朝鲜临时政府就回到了南方美军占领区,但是每一个人想要回去的人都必须签署拥戴美国占领军的声明。

    谁要是不签这声明而从另外的渠道回去南朝鲜,美国不用动手,签过的人就会把你视为供党而杀戮。

    在美国看来,朝鲜的地位和日本没有区别,南朝鲜更完全没有二战战胜国的地位可言。只是这里和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和北朝鲜接壤,于是更加要严密的控制。苏军虽然早早离开了北朝鲜,但是美军却拒不离开南朝鲜。

    最后在国际各方面压力之下,美军指示南朝鲜政府对国内左翼分子完成“民主”的屠杀清洗之后,才撤回日本。

    根据小强从后世带来的情报看,朝战将在6月25日爆发,而事实上,谁也不知道,这个因为小强的出现而从时空长河中分流独立出来的平行时空里,情况是否会发生变化。

    按照我在朝外交人员从朝鲜发回的消息来看,金日成已经把三八线以北两公里的地区所有居民都疏散了。北方的铁路线上,所有民*运和货运业务已全面停止,仅供军需运输。边境地区正在大批的集结着武装部队。

    第一百九十一回 要人没有 武器管够

    要人没有武器管够

    事实上,就在艾奇逊一月份关于美国太平洋防御圈不包括台湾和朝鲜的讲话一出炉,南方的李承晚就大惊失sè,当天就飞到了rì本询问麦克阿瑟:“爹地是不是不要我了。”…………反正大致是这个意思……

    麦克阿瑟这位号称“一生都在演戏的美国五星上将”当然要好好安慰李承晚,当即拍着胸脯保证道:“有我在rì本镇着,没啥好怕的。艾奇逊的意思是抛出朝鲜和台湾作为缓冲带,可是我并没有抛弃你们哦。”

    李承晚听了麦克阿瑟的保证后,心稍微放下了点,他可不敢再向杜鲁门或者艾奇逊去质问,给他个胆子他也不敢。就算他问了,杜鲁门能搭理他么?

    李承晚想来想去,只好加紧扩军。从1949年起,李承晚就不断的派出小股部队进入北朝鲜进行破坏,可是现在面对北边的军事集结,他已经不敢再继续这么干了。李承晚下令,南朝鲜要抓紧进一步反供宣传,加紧搜捕赤化分子。李承晚在杀供产党方面,手段和老蒋有一拼,本着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原则,南朝鲜暴露出左倾的人士基本被李承晚杀了个遍。

    小强这里很郁闷,他邀请李慕云吃饭被拒绝了,他也弄不明白,李慕云是真的没空还是对他上次在马场的冒犯着恼了。但是重任在肩,小强也没工夫琢磨李慕云是怎么想的。眼看着仓库又被塞满了,小强便再次启动血祭,回到了1950。

    刚回来,小强就赶上了zhong yāng革命军事委员会的会议。主席点名,要他参加。

    小强坐在铺着浅蓝sè桌布的长条会议桌边上,紧挨着聂帅,大气也不敢出。开玩笑啊!这一桌做的都是什么人?哪里轮得到他说话。于是,小强只顾抱着茶杯,使劲的润嗓子,聚jīng会神的听着。

    zhong yāng革命军事委员的委员们哪个不是身经百战的革命家,他们反复的研究着小强带来的后世解密文件,这份封皮上写着“美国国家安全68号文件”的绝密档案,已经被委员们翻得有些页脚发黑了。委员们吃透了这里面的主体和关键内容,也就是说,美国要不惜一切代价,全速加强西方的防务,也就是说,加强美国及其盟友在欧洲的军事势力。

    主席在会议上平静的道:“在美国人眼里,最大的对手还是苏联,最宝贵的财富还是欧洲,对于亚洲,他目前暂时还顾不上,所以艾奇逊才会使出缓兵之计。但是话不能随便说,他这话听着像是想要暂时缓和一下太平洋方面的局势,事实上倒是让金rì成同志觉得战争时机成熟了,我看过不了几rì,金rì成同志就要正式通知我们了。”

    朱总司令沉稳的道:“资料上说金rì成同志会在5月13rì亲自来华通知我们他的决定,呵呵,现在我们倒是成了半仙,提前知道了。不过他既然是得了苏联撑腰,那一定是铁了心要打这仗,我们只能祝愿他打的顺利了。”

    总理不苟言笑的道:“我们已经决定支援他可以装备二十万人的美制装备,这些装备成sè很好,都是从老蒋手里缴获的。但是他要的三个朝鲜族师我们不给,估计他怨气很大啊。”

    刚从苏联签完同盟条约归国的少奇同志抽了口烟斗道:“这么多装备免费送给他,他还要生气就没良心了,这些武器足够他装备二十个师,以往欠他的人情也算还上了嘛。”

    聂帅则道:“明知是战败,我们可不能送这些同志去听他瞎指挥,给他当炮灰。”

    徐像前总参谋长最后定调道:“再给他些老蒋的美制和rì制的75mm山炮,给他凑个100门总行了吧。我们以前可是好几个军加一起都没100门75mm山炮呢。还有美制冲锋枪,叫东北的所有兵团把换下来的凑一凑,看看有没有一千条成sè好点的,连着剩下的弹药,也都给他好了。他要是还不满意,那就把换装下来的rì制美制步枪再送他十万条。这样总行了吧!总之一句话,我们不能派人参战,这是我们的底线。他理解也好不理解也好,也就是这样了。”

    总理点点头道:“到时候我去跟他解释,尽量争取他的理解吧。”

    之前一直不语的叶帅说:“目前我军换装很顺利,淘汰的装备非常多,我看实在不行可以再多给点,毕竟是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兄弟国家,我们还是要大力支持的。”

    朱总司令道:“别人打归打,我们自己的事情不能停下,接下来要和苏联磋商,看看能不能让苏联援助我们建设原子能项目,库兹涅佐夫将军想要歼五的事情,小强你怎么看,能不能给他。”

    小强被点名后有点心虚,慎重的道:“只要能换回核援助,咱们可以连带小型电子管生产技术资料一起给他。还有些美军的解密资料,那些美国和其盟友目前在西欧的军事部署,兵力配置,都可以给他,就说是我们在美国的情报员带回的情报。相信这些足以表示我们的诚意了。”

    各位元老们仔细的听着,有的点点头,表示赞同。

    朱总司令道:“那你看能不能让他上我们的军舰参观。”

    小强为难的道:“丑媳妇总要见公婆的,我看就让他们上037猎潜艇参观好了,关于旅大级和江湖级,如果他们能够描述出来,证明我们有这船,那我们可以借口这条舰艇已经被国民党空袭,在海战中沉没了来搪塞。沉没地点可以选择台湾海峡,这样总不好打捞了吧。在收复旅大港,苏军完全撤出东北以前,北海舰队暂时藏在东海舰队窝里比较好。”

    主席皱着眉头道:“那你看什么时候能够公布出来?总是躲着苏联的话可能会引起误会。”

    小强直截了当的答复道:“躲到我们自己能造为止。”

    主席无奈的道:“暂时只好这样了,关于保密工作,以后一定要加强。”

    杨上昆书记说道:“目前办公厅正在和安全部重新编订新的更加严密的保密守则,今后不光是zhong yāng,各个地方也要把保密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毕竟随着时空贸易的增加,需要保密的设备和技术会越来越多。”

    总理说道:“四川方面已经在山区初步建立了491工程基地,目前虽然还在施工,只是搭建起了竹楼,但是我看应该尽快把北都的491工程人员和相关资料转移过去,北都太大,人员复杂,不适合保密工作的开展。”

    聂帅点头道:“这很有必要,是应该抓紧搬家了。”

    ………………

    作为新中国目前重中之重的水利工程,治淮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着,工地上一片热闹的场景。三月初的淮河流域虽然已经回暖,但气温昼夜温差大,夜里寒风冰冷刺骨,正晌午时却有仈jiǔ度

    富云翠已经在工地上干了一个月了,她虽然姓富,可是用她爹的话说“咱们家八辈子都没富过一回”。大冷天里,富云翠身上只有一件旧夹袄和土布长裤,这夹袄还是打土豪分来的,公公说河边风大,硬要她穿上后上坝干活。富玉翠站在淘沙池里,一边跟着其他妇女突击队员们唱着治淮歌,一边用竹篓使劲的淘洗着流动的沙浆。

    冰冷的泥水把云翠的脚冻的都发紫了,可是这三月里已经比二月暖和了许多,太阳晒着脊背,带来了温暖,感觉不像二月时那般冷的钻心难熬。

    富云翠细心的干着这苦活,心里却想着远方当兵的丈夫,她还清楚的记得昨天书记给他念的家信。穷人家虽然不识字,可是云翠记xìng很好,她听书记给她读了一遍,又找了村里识字的小学老师给她再读了一遍就记下了。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扫盲,云翠也依稀识得信里几个简单的字,但是认不全。

    “云翠,家里好吗?爹妈好吗?柱子好吗?地开起来没有?等到出了冬,就种点山芋,好长,不要总让zhèng fǔ救济。上次你来信说,zhèng fǔ治淮了,你要去工地劳动,这很好,柱子跟着我嫂就行了,我这里都好,部队正在休整,你放心,老蒋和地主恶霸回不来。(这是请文书同志代笔写的,我就不多说了)

    致以革命的敬礼

    王洪有”

    云翠在心里又把信背了一遍,手底下干的更使劲了,“这淮河边是生养俺的土地,这是俺的家,俺的根,俺们穷人只要听mo主席的话,把淮河治好了,俺们生活就会好了。”

    云翠心里想:“洪有,你放心,你在前面打老蒋,我在后面种地治淮,一定不给你丢人!”

    富云翠干的卖力,脑袋后用根柳条皮子挽着的辫子也散了开,她站起身一边重新挽过,一边看着远处新运到的几台机器,那搅拌机真是厉害,之前三个洗沙组就能满足混凝土的用沙,现在来了这搅拌机后,洗沙组都增加到了八个。混凝土源源不断的被那机器搅拌均匀后吐出来。

    那挖掘机更是吓人,一铲子下去就是一方土,直接就把zhèng fǔ刚发下来的拖拉机后头装的满满的。这在以前,起码要五六个壮劳力挖半天功夫才行!还有那推土机在大坝后面平整着地面,推过的地面平的像是家里秋天收割过的麦田。那压路机跟着后面,把泥地压得硬实的像是石头一般。

    工地上还有了小发电机,这也是zhèng fǔ发的,大坝还有干夜工的,一到晚上这里就灯火通明,许多乡亲们下工了也不愿走,就在灯光下缝补衣服,聊着开chūn的农活。

    为了表扬颍河县民工的艰苦劳动,zhèng fǔ还新发了每个民工一个铁锄头,这下可把村里人乐坏了,由于颍河县治淮积极xìng高,每家都至少有一人上坝,等于是每家都分到了铁锄头,有些人家丁口足,上坝的人多,一家得了三个锄头的都有。云翠家分到两把,一把是给云翠的,一把是给在坝上夯土的云翠男人的哥哥的。

    据云翠嫂子上工地送饭时说:“那铁锄头当真好使,比以前用的包洋铁皮的木锄头不知道好了多少倍,一锄头下去,冻的板硬的死土一下子就开了,她拿那锄头锄地可省力了,比以前一个男人用木锄头干的还要快。”

    云翠一想到家里的新锄头,脸上就露出了那年头人们特有的单纯笑容,“洪有要是看见了那铁锄头,一定也乐。”

    边上干活的李秀英见云翠又傻笑了,笑着说:“你们看看,云翠这丫头又开始想她男人了。”

    云翠回过神,赶紧红着脸弯下腰干活道:“我才没哩,我是想起俺家新得的铁锄头了。”

    一旁站在沙池中用竹扒犁翻沙的二丫道:“这个我信!俺想起那锄头也乐,那铁锄头就是比木头的好使!俺家公公看的像宝贝一样,用完就赶紧擦干净,还要放在rì头下晒干,说是怕锈了。”

    李秀英乐呵道:“俺和你们说个事,这是书记跟俺说的,你们晓得不?大坝后面的那些个手扶拖拉机,治淮结束后zhèng fǔ要给俺们颍河县每个村子发一辆呢!”

    云翠“啊!”的一声惊呼道:“那要多少钱啊?再说村里也没人会使啊?”

    李秀英得意的道:“不会就学呗,俺可是跟书记说了,要开拖拉机,俺第一个报名。”

    二丫瞪着眼睛看着秀英,傻傻的说:“秀英,你真厉害,淘沙子劳模改开拖拉机啦,今后你就是女拖拉机手了哩,那要是俺也想学开拖拉机,成吗?”

    李秀英麻利的用竹筐淘起一篓刚刚翻洗过的河沙递给一边的挑担工人接着,回说道:“当然行,会开的人越多越好。书记说了,治完淮咱们就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人都要学文化。”

    云翠抿着嘴使劲的抖着手里沙篓子里的水,脸上笑的甜甜的,她觉得李秀英说的真好,“是啊!供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啊!一定是家家有饭吃,人人有衣穿,娃娃能上学,等柱子长大,俺要供他上学,听孙老师说,国家将来需要大量有文化的人哩,俺和洪有要给国家养个大学生出来!”不过云翠可不敢把这话说出口来,她可害臊哩。

    第一百九十二回 寿福云棉布店

    寿福云棉布店

    北都护国寺庙会市场,今天对于这里的商家来说正是个礼拜天的好rì子。北都那些上班族手里有点工资的,都会在礼拜天放假时出来逛逛,这些人领工资的人是庙会真正的消费主力,因此,礼拜天和平时工作rì里稀稀拉拉的客流自然是大不同的。

    护国寺庙会的商家每逢礼拜rì,都是要凌晨三四点钟就起来打扫店铺内外的卫生,柜台里备足了茶水,卯足了劲拼命吆喝的,若是一天下来遇见大户多挣了几笔,伙计也能得个几分钱的额外奖励。而那些没有店铺的行脚小摊贩,更是天没亮就来这里的街边抢位子,指望着今天能发个利市,多赚些钱回去养活一家老小。

    北都的庙会市场很繁荣,这城市中的庙会和农村地区不同之处在于,庙会不是仅仅在特定rì子才出现,而是在近百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常态化的商业街区,一批批商贩不断在此云集后扎根,这些商贩中挣了钱的,便立足于此地,购买、扩充、修缮店面,商品种类也随着商贩的增加而rì益增加。

    今天护国寺庙会上如以往礼拜天一样,人头唧唧如川流中的鱼群,老的带小的,小的扶老的,大多数人不是为了买东西而来,只是裤兜里踹了几角钱,过来带着孩子散散心,顺便买点吃食让孩子高兴。自己也随口问问价钱领领行市,估摸估摸下月的工资拿到之后,能给家里添置点什么货殖。

    一大清早,护国寺里最大的一家布庄,公私合营寿福云棉布行早早的就开门了,自从公私合营之后,伙计们的干劲就比老板还足。按照zhèng fǔ“四马分肥”的公私合营原则,在扣去工资和运营成本后的利润里,zhèng fǔ收取约30%的税收,原来的店老板和股东们得取25%的红利,职工们可以净得15%的奖金,还有30%列入企业公积金。

    店伙计们这部分奖金可就是zhèng fǔ实打实的规定了的,再也跑不了,老板也没法克扣,这如何不令伙计们干劲十足呢。这奖金可比以前老板的打赏丰厚的多,算下来一般是以往老板给的三倍有余,再者说了,很多吝啬的老板没有打赏的习惯,伙计干的不好直接滚蛋,干得好继续干,哪里有奖金之说,顶多过年给个红包,里面包个一块钱罢了。

    自从公私合营一出,所有小店铺的伙计都羡慕的紧,眼巴巴的盼着自家店铺也能如寿福云棉布行一般,早点公私合营,让他们这些最底层的劳动者能够享受这种待遇。

    按照小强的建议和来自后世的经验教训,zhong yāng经过讨论明白了,这些密密麻麻难以管理的私人小工商业的公私合营只要不转变成彻底国营,就能继续保持活力和生命力。一旦一刀切的从公私合营彻底转国营,那是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冗员遍地,丧失员工积极xìng和企业活力,千头万绪管不起来。

    国家按照小强的计划书,对于工商业采取的是双轨制,既现有的私营企业只要转为公私合营就算完成改造,而且允许私人新设立企业,但是必须强制在设立满5年后转公私合营。对于规模太小,雇员人数少于10人的小手工作坊和小商业,暂不实行公私合营。

    按照小强的计划书,国家设想将把jīng力投入那些大规模的国营企业中去,搞大商业和大工业,新建的大规模国有工商业都将是国营模式,因为规模大才有规模效益,同时规模大才便于推广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便于培养工商业管理干部,创造和推广先进的管理经验。

    早在清晨四点刚过,巫念祖就推着自己的袜摊子早早来到了公私合营寿福云棉布行的门口,这里是他的固定摊位,谁也别想占了去,虽说寿福云公私合营了,可供产党对于巫念祖与寿福云东家原来定下的每个月交八毛钱占门口摊位的约定仍然认账。

    巫念祖习惯了早早的来占摊子,虽说这里做生意的商贩都知道这是他的摊位,可要是来晚了,说不定就会遇见那些个从乡下来卖藤筐、藤篮、编篓卖鸡子卖木头玩具小玩意的农民或者行脚小贩,吵吵半天才能把人撵走。

    巫念祖把自己的木轮小箱车撑开来,用木头架子把木头合页顶住,一个两平米多的木板摊子在木轮车上搭了起来。巫念祖又在摊位两边放下两个木头座子,在上边插上两根细竹竿,在细竹竿上拉上一条条晾衣绳。紧接着他把袜子一双双整齐的摆在摊板上,再把几条花布头巾和鞋垫用棉线系在晾衣绳上。

    这时其他商贩也陆续赶到了,都在张罗着把自己的小摊摆起来,这里的小贩没有一个带凳子给自己歇脚的,都是站在自己的摊位旁边。按照庙会规矩,这是表示对身后那些店铺里东家的尊重,人家同意你在他店前摆摊,你怎么敢大刺刺坐下呢,那叫堵人财路,是犯忌讳的。

    对面摆估衣摊的娄大娘小心地把两个篮子远远的放在一边,从背上解下用麻绳捆在一起的家伙什,在两个长凳上架起一个木板,把两个装满鸡蛋的竹篮小心地放在摊子下面。这估衣摊是专门用鸡蛋换取旧衣服去农村卖的,娄大娘只管收,她儿子媳妇专门下乡去换鸡蛋,带回城里卖掉换钱。

    “我说巫子,你这个月卖的袜子多了吧?我看解放军可没少光顾你啊。”娄大娘在摊子前站定,和巫念祖聊起闲话来。

    巫念祖今年也四十好几了,打从河南水灾逃荒到北都,他老婆孩子都在当年那场因为老蒋掘开花园口的大水中淹死了。巫念祖在水里泡了两天,居然没死,便跟着灾民们一路要饭向东而去,一路上灾民病死饿死一大半,巫念祖路上也差一点饿死,终于撑着讨饭到了北都。有个好心的袜行老板收了他做伙计,包吃包住没工钱,干了没多久。老板被rì本人绑了花票,敲诈的倾家荡产,卖了店铺带老婆孩子跑了去南方,留下一点清仓卖剩下的袜子送给了巫念祖做本钱。

    “是啊,自从新zhèng fǔ来了,我这袜子生意每个月都卖的比原先多一倍不止。解放军好啊,买袜子给钱,从来不抢穷人的东西,新zhèng fǔ一个月只收1毛钱管理费,这可真是好rì子了,只盼着能一直这样不变才好。”巫念祖道。

    娄大娘笑道:“可不是嘛,最恨以前那些国民党匪兵,就是明着抢一样。报官也没人理。”

    ………………

    正说着,寿福云棉布行也开了门,伙计们和巫念祖娄大娘打了招呼,端着扫帚和抹布清洁起门前来。

    巫念祖眼前一花,一眼看见寿福云布店里多了好些个颜sè,一大堆以往从来没见过的各种花布匹竖满了店里靠墙的柜子,店zhong yāng大大的扯布台上,堆得也是小山一样的新料子。

    巫念祖嘴里念叨着:“王三儿,你们店里来新货了?”

    一边说着,巫念祖一边弓着身子谦卑的走进店里细看。

    “是,东家前几天去zhèng fǔ开了会,zhèng fǔ昨天供应来的新布,打店后槐树胡同的货门运进来的,不怪您没看见。”伙计王三儿笑着道。

    “这布真漂亮啊,这布料真滑溜,这颜sè!还有这颜sè,我以前都没见过啊!”巫念祖看着店里令人眼花缭乱的品种,惊呆了。

    王三儿笑着道:“没见过吧?不瞒您说,我在寿福云也卖了十几年布,这次来的布料,我一样都没见过,棉布的花sè都是最新款的,颜sè也是多的记不过来,最少都是40支的,您猜怎么着?还有60支的和80支的!我可是开了眼了,这辈子都没见过60支的棉布,别说80支了!我以前觉得美国40支棉布都是最好的货sè了呢。”

    王三儿说的起劲,继续道:“还有这,您看这锦纶布,多漂亮,跟缎子似的,还结实!您看这涤纶布,多光顺厚实那!东家说了,zhèng fǔ告诉他,这布料不起皱,免烫,一洗就干净!还有这腈纶布!多厚实耐磨啊!东家昨晚拿梳子刮半天也没见起毛!”

    巫念祖傻了眼:“妈呀,这回你们寿富云可发了,那些有钱的主还不得疯了似的来这买。这些布得卖多少钱啊?”

    说到价格,巫念祖盯着店里新挂出的水牌看去……

    “原有20支棉布大减价清仓销售,每尺四毛……”巫念祖看到这里几乎要跳了起来。

    “这棉布原来不是六毛一尺吗!最低也只卖过五毛啊!……

    这锦纶布涤纶布腈纶布这么好的料子,最低的竟然只卖六毛一尺!……

    这40支的棉布每尺只卖六毛!这60支棉布每尺只卖七毛!……”

    看着店里的价格,巫念祖有种心惊肉跳的感觉,这些个布料看着就让人喜欢,价钱还这么便宜,不用说,任谁都想扯个十二三尺回家,从头到脚做套新衣服,就是口袋里钱少点的人,也想扯个六七尺做件漂亮的上衣吧!

    王三整理好柜台,说道:现在北都城里所有公私合营的大布店都已经拿到货了,我们东家说,打今儿个起,恐怕布料价格再也涨不了了。”

    时间一点点过去,庙会里的人开始不断增加,而寿福云棉布店已经快要被挤爆了。

    “伙计,我要那黄的绸子。”

    “是这个锦纶绸子?”

    “对对,是这个,给我扯5尺。”

    “伙计,给我扯7尺那青sè的腈纶布,你看我做个中山装这点料子够吗?”

    “伙计,那个印花棉布给我扯6尺。”

    “伙计……”

    “伙计……”

    “伙计……”

    公私合营寿福云棉布行的生意像是疯了一般,好些人即使不买布也在往里面拱,都想要见识一下这新来的化纤布料和印花高支棉布是个啥样子。

    第一百九十三回 公私合营瑞蚨祥

    公私合营瑞蚨祥

    公私合营寿福云棉布行的生意如此火爆,连带着把门口巫念祖的袜摊生意也带旺了,一上午卖了四十多双袜子,比平时足足翻了五六倍!笑的巫念祖嘴巴都合不拢了。可不是嘛,既然都扯布要做新衣裳了,怎么说也都要配个新袜子吧,还穿以前的露脚趾或者千层底袜子出去,那心里多没底气啊。

    就连对面摆估衣摊的娄大娘都乐呵呵的,娄大娘毕竟活了五十多岁,她看的可长远呢 ”“ 。你想啊,大家都扯布穿新衣裳,那一定会有更多的旧衣服闲置了吧?这些旧衣服早晚还不是要拿来估了换鸡子。娄大娘想到这里,愈发的为寿福云的生意兴隆感到高兴。

    这个礼拜天,不单单是护国寺庙会里的公私合营寿福云棉布行生意兴隆,全北都所有公私合营的布行全都如此,从前门大栅栏到王府井和西单,从隆福寺庙会市场到护国寺庙会市场,各个公私合营的布店全都生意火爆,不断的有顾客慕名而来,掏出家里小心存放的积蓄,只为了扯几尺漂亮的新布料。

    “当家的,你看这60支棉布多细啊,一点线疙瘩都没有,手感真好!这草绿色多亮啊,看的就喜欢。我告诉你,这布幅长1.5米呢!比以前国内卖的1.2米幅长多了30公分那!!!要不是沈助教他夫人告诉我,我还真不知道城里来了这样的好货色呢。我刚刚好不容易挤进寿福云去扯了5尺,你看我拿来做件衬衫好不好看?”张教授的夫人握着手里的布料比划在胸前,站在书桌旁满脸的笑意。

    张教授从案牍上的教案中钻出来,拿起布料一角看了看道:“确实好看,这种嫩草绿色我以前也没见过,这么鲜亮,这棉布是60支?…………嗯,看着确实结实细致,你穿一定好看。”

    张教授夫人得了丈夫的夸奖乐的合不拢嘴,她笑道:“店里还有80支的呢!要9毛一尺,我没舍得买,下个月你发了工资,我给你扯来做件新衬衫。你是没亲眼看见,那80支精梳棉布白的像雪一样!光的简直像是缎子!上面还有暗织的条纹!谁能想的到,那棉布也能织的这般考究这般细腻,全幅都没个断头没个疙瘩。老张,你说这是不是高科技?”

    张教授吃了一惊:“80支棉布?我身上这件美国棉布做的衬衫才40支,我都觉得挺括的不得了了,80支是怎么织出来的?用的什么机器?这布料哪里进口的?”

    张教授夫人道:“准是苏联的货呗,美国人封锁我们,连棉纱都禁运,那这样的好东西就只有苏联才能造了卖给我们吧?”

    张教授惊讶的说:“苏联货我见过,苏联咔叽布造的都粗的很,没想到他们能造出60支和80支精梳棉,价钱还这么低!国内纺织业要是能引进苏联人的技术就好了。”

    张教授夫人笑道:“中苏都是同盟了,自然今后能引进了来。你再来看看我给你扯得这种叫涤纶布的料子,我一眼就看上了!你看这斜纹多漂亮!挺刮的不得了呢!店员还说这料子终身免烫,挺刮如新!我明天就拿去找温裁缝给你做条新西裤…………”

    寿福云的伙计几乎要忙疯了,从早上开市进人起,就连口水都来不及喝,源源不断涌来的人流几乎把90多平米的店铺给挤爆,门槛都快给踩平了。店东席寿福发至内心的喜悦堆在脸上,成了满脸的笑容,眼看着伙计们实在是忙不过来了,他也亲自上阵,帮着收钱理布。

    席寿福当初接受社会主义改造进行公私合营时压力巨大,一边是政府的建议,一边是个人的利益,还有同行业的布行怀着私心,希望他死死顶住。可席寿福是个明白人,他知道,自己要是不接受公私合营,今后国营布店一旦开起来,自己只怕是连一尺布都进不到了。棉布可是国家的紧缺货色,自然优先调配国营店。再说了,政府工作人员说的也在理,要建设一个人人丰衣足食的新中国,必须让工人们富裕起来,有了购买力才行,老百姓都能买得起布料,那以后生意红火了,自己被工人分掉的利润早晚会补回来。再说政府的税也不高,30%的税收比起国民党政府50%的税率来显得如此之低。

    寿富云棉布行在国民党统治期除了交税还要忍受各种花样繁多的摊派和税目,每月实际税率高达80%。店里除了三个心腹伙计,其他的小伙计都是号称学徒,不给工资,只给一口饭吃和一个库房睡觉。席寿福那时候靠着偷税瞒报和压榨员工,每个月精打细算挣点钱着实不容易。

    席寿福一想到国民党时期的税收,就要忍不住咬牙切齿,恨得骂娘。国民党所谓从10%到50%的累进税率根本就是个骗局,小商业者没有门路的,统统都被课以50%的最高级别,而那些和国民党高层联姻勾结或者干脆奉送红股的大财阀大资本家却有着种种瞒报偷逃税款的办法。南京政府对于小工商贩制定的各种捐税竟然高达1756种!!!是世界之最!

    席寿福仔细研究过和他命运息息相关的国民党税收,他知道,老蒋的南京政府就连拉大粪的都不放过,粪水都要被征税!这粪水捐税实在是举世奇闻,民间对联称之为“自古未闻屎有税,如今只剩屁无捐”,还有对联一针见血的道“民国万*税,天下太贫。”至于农村就更不能提了,陕西的税负竟然比**透顶清末还高出25倍!!!难怪供党能从西北起家。而四川的田赋农税预征收到了50年后,21世纪你好!我来了!

    凡此种种,让席寿福看的真切,供产党说的一点没错,国民党就是个江浙大资本家大地主大财阀的西方走狗买办政府,农民与民族工商业完全没有活路。

    而供产党来了之后,这30%的公私合营税率一下子就把席寿福吸引了,他怎么算,都发现自己将来赚的钱会比国民党时期要多得多!

    在家想通了这一切后,席寿福毅然决定,接受政府建议,第一批加入公私合营,和供产党一起干,从今往后就心安了!

    至于那些抵触的同行,席寿福看的明白,这些人觉得新政府的30%的税如此低,那以后肯定财源滚滚,要是让政府插一杠子进来,四马分肥岂不是分了他们自己将来的肥么?席寿福觉得这些同行眼光实在短浅,今后一定要吃苦头的。

    在北都市政府商业局的统一调度下,今天全市所有公私合营布店都统一步调,集体放新货,新货的价格按照政府规定,不得擅自调价,而各个店铺原有的库存20支棉布价格由各个店铺自行决定。

    因为布匹实在太多,政务院拿了一点厚实耐磨的藏青涤纶布出来,准备发给北都所有干部做新衣服。其实政务院前次就想给干部做新衣服来着,正赶上1300人的留学生要去东德,陈芸副总理咬咬牙发了话,扣下了所有为干部换装留的咔叽布,一股脑都给学生们做了中山装。

    这回有了如此多的布料,总算是把这个窟窿填上了。北都的干部们也不用继续穿着五花八门的衣裳去上班了。在政务院看来,干部还是统一着装的好,一个个穿的五花八门破破烂烂的实在不像话啊。这年头,别说正科干部,连好些处级干部还套着一层土黄的日军军装改的外套或者黄绿色的国民党军装改的外套,这都算好的,甚至还有好些科级干部穿着延安时期土布外套的,看的总理也觉得心疼了。

    吉瑞昌绸缎庄的马水清马老板今天有点坐不住了,吉瑞昌绸缎庄从早上开门到现在,生意冷冷清清,简直就是门可罗雀。要知道这可是礼拜天!怎么可能生意比平时还要差呢!

    正当马水清坐在店后闷闷不乐之时,这时手下派出去探察别家店铺的伙计赵钱明回来了。

    赵钱明慌里慌张的冲到马水清面前站定,擦了把额头上的细汗,开口就道:“东家,不是没人买布!人都去公私合营瑞蚨祥绸布店了!”

    马水清骂道:“瑞蚨祥生意一贯好,国旗都是他家供的料,一个礼拜前刚改的公私合营,你和他家比什么。”

    赵钱明急道:“今天不一样啊!东家,瑞蚨祥要挤爆了!前柜、二柜、外加楼上都是人!三百多平米的店子里怕是要有三百人了!门口还排着百来号人呢!”

    马水清听得不像话,怒骂道:“扯淡!”

    话虽这样说,马水清心里有点没底了,他疑怒交加的跳将起来,和伙计赵钱明快步冲出了自家的吉瑞昌绸缎庄直奔瑞蚨祥而去。

    人!到处是人!瑞蚨祥里外都是人!

    人流摩肩接踵,你推我攘,几乎要挤爆了整个瑞蚨祥绸布店。

    马水清挤在柜台前,捏着手里的布料,看着瑞蚨祥满坑满谷的无数花色和织造款式,他一动不动,耳边的喧嚣不断的变小,脑海中突然神志清明起来。

    “我明白了!我明白瑞蚨祥为什么突然愿意公私合营了!我终于明白了!”马水清脑子里突然叫嚷起来!

    “上个礼拜政府请北都所有大布店前去开公私合营讨论会,我们这些店东商量着,估计供产党又是老一套要劝大家搞四马分肥公私合营,这如何使得,好不容易打跑了老蒋,生意已经恢复的和以前差不多,而且还一日好过一日,加上税率又只有30%这么低,碰上供产党又挺老实,直愣愣的不收其他各种乱七八糟的捐税,大家赚的比国民党统治时期多的多了。这好日子还没过多久呢,供产党却出了花花肠子,搞个公私合营四马分肥出来。

    30%的税没问题!只要没有各种杂税杂捐,就是出40%也没问题!但是供产党凭啥要我们把利益分润出15%给店( 1949我来自未来 http://www.xlawen.org/kan/5364/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