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1949我来自未来 > 1949我来自未来 第 60 部分阅读

第 60 部分阅读

    ,望了一眼总理,只见总理对他微笑着点点头,像是在鼓励他尽管开口。于是钱三强横竖顾不得是否现实了,继续硬着头皮说道:“能不能给我配上一套电子探针?”

    小强微笑着轻车熟路的道:“我采购的是带电子探针一体化的电子显微镜,不需要另加了。另外我再给先生配上扫描电镜,电子衍shè仪,xshè线谱仪,这些都是一般大学物理实验室需要的吧。”

    钱先生大汗,惊讶至极,兴奋的道:“这些都有?即使是美国的大学也不可能全配齐,只有国家实验室才有,你从哪里买来?你说的0.2纳米分辨率是不是说错了?是2纳米吧?”

    小强笑道:“这个是保密的,总之先生要的我都给你搞来就是了。分辨率是最基础的数据,我不会记错的。”

    王淦昌先生闻言大奇,赶紧道:“那我要个质谱仪吧?”

    小强道:“别说一个,一百个也行,包括同位素质谱仪,直接成像式质量分析仪,离子探针微分析仪我给您全配齐吧。”

    严济慈先生道:“我要一台sè谱仪。”

    小强回道:“各型液相气相裂解sè谱仪和元素sè谱仪我给您配个全套,大概三十多台,外加一系列的光谱仪和一套核磁共振波谱仪。”

    边上的施汝为先生禁不住插嘴道:“当真有核磁共振波谱仪!?”他的声音发颤,完全无法相信。要知道美国可还是到了1945年才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核磁共振波谱仪的。

    小强腆着脸吹嘘道:“如假包换,决不食言!”

    这下,1963年才产出第一台核磁共振波谱仪的中国马上就要提前13年拥有这一科研利器了。而核磁共振是世界上唯一能够确定生物分子溶液三维结构的实验手段,对于现代的各种无机有机化合物的研究来说更是不可或缺。

    严济慈先生也是苦笑着摇头,很是不太相信小强能搞来sè谱仪和光谱仪。至于什么液相sè谱仪和气象sè谱仪,严济慈听都没听说过,完全没有概念,这也难怪,世界上第一台高液相sè谱仪要60年代末期才在美国研制出来。

    而历史上来说,1849年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台光谱仪,而中国到1958年才自行生产出了第一台透shè式棱镜单sè仪。

    眼见得小强说的头头是道,被“骗”的物理学泰斗们越来越多,说来说去,都是围着上面五种大型jīng密科研仪器,也就是科研领域的五大王者——“一显四谱”(电子显微镜,光谱仪,sè谱仪,质谱仪,波谱仪)在打主意,小强如同骗子一般许诺,届时一定人人有份,各个学校和研究所都给配齐。

    在场只有总理知道,这小子还真不是个骗子。

    第二百二十八回 一张照片

    &nb永久网址,请牢记!

    感谢:乐乐糖55,短线狙击手,风中语者,凊摚醒?878,玉人罗扇轻缣,飞isgood,咚咚刀,烈焰咖啡,wocfwo,各位兄弟的礼物收到了!谢谢大家!!!

    一张照片

    在记住了诸位物理学家的需求之后,午宴也要开始了。(全文字小说更新最快)请使用访问本站。..小强与众位被他忽悠的一愣一愣的物理学泰斗们进入宴会厅。

    这时主席已经来了,正在宴会厅中与数学家华罗庚先生相谈甚欢。席间,在主席和总理分别致了欢迎辞之后,宴会的气氛开始活跃起来,大家吃个八成饱后,便纷纷起身与自己相熟的科学界同僚们热络的交谈起来。而主席和总理也分别在中科院院长郭沫若和副院长吴有训的陪同下,一个个桌子的走着,和科学家们结识,向科学家们敬酒。

    小强这次遇上了大麻烦。若是不会喝倒也罢了,偏偏他能喝那么一点点,也只能喝那么一点点。

    由于他之前许下的愿,各个院所代表和科学家们都知道,此人是专管科学仪器进口的。短短一顿饭中,甚至已经有消息灵通人士在分析小强背景,根据小强出身情报部,和李克工部长有义父子关系而以讹传讹,说小强是情报局专门负责从海外走私科研仪器的。这下又给小强增加了一层及其神秘的色彩。

    不断的有科学家和科研院所领导跑来和小强敬酒,然后就是诉苦,目的就是要小强给解决各种实验仪器等等,小强来者不拒,告诉大家,只管把需要的设备清单交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再注明转总理秘书处曹小强就行了。由于目前还没有专设机构,只能先这样办。

    由于戴上了音乐家的帽子,几位文艺界的代表也纷纷过来要和小强喝一杯,小强喝的有些高。看到很多人都在合影,于是在虚荣心驱使下,小强找到钱学森先生,希望能够与大师合影,钱先生愉快的答应了小强的要求,还拉来了蒋英女士一起合影。出席宴会的新华社记者便将小强和孟思思同钱先生夫妇的合影拍了下来。

    中直机关党委的杨上昆书记端着酒杯笑眯眯的走过来,对小强道:“小强,你小子哪里骗来了这么优秀的姑娘,看来,不久后我就能喝上喜酒了啊。”

    小强呵呵傻笑道:“这是孟思思,她是北影厂演员,我们在舞会上认识的。杨书记,我们俩先敬您一杯吧。”说着就端起了小酒杯。

    孟思思闻言欣喜不已,赶紧举杯,随着小强敬了杨书记一杯。

    杨书记笑呵呵的,看上去也不惊讶,似乎对于孟思思的存在毫不意外,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杨书记走后,总理似乎也是得了消息,笑眯眯的过来,专门和孟思思握了握手,对她笑道:“小强喝的有点多了,我就不再要你们喝酒了,你一会送小强回家,好好照顾他。”说完,颇有深意的对着小强点点头。

    孟思思粉脸通红,用蚊子般的声音应道:“总理,我知道了。”羞涩的点头答应下来。

    总理离开后,主席又和华罗庚先生李四光先生结伴而来,对小强玩笑道:“小强你还挺洋派作风啊,带了这么个漂亮姑娘来喝酒,还不介绍一下。”

    小强赶紧把孟思思介绍给主席和华罗庚先生、李四光先生认识。

    主席看来对于小强能够找到一个意中人很高兴,他老人家爽朗的大笑道:“小孟啊,小强同志可是我们国家了不起的年轻人才,你们能够在一起,这很好,以后要一起努力,可不要吵架啊。”

    华罗庚先生神神秘秘的对小强道:“小强啊,计算机很好!中科院正在打算组建计算技术研究所,这项工作暂时由我负责,以后少不得要常来麻烦你的哟。”

    小强忙道:“为您服务是我的荣幸,华老您有事尽管吩咐。”

    华罗庚笑道:“我今年才40,千万别叫我华老,否则不老也喊老了,哈哈。”

    李四光先生笑道:“我就不多说了,喝喜酒记得叫我就行。小强你的1:100万和1:400万地质图和航磁图非常重要,以后你记住,要继续支持我们地质部工作啊。”

    小强忙道:“您老有需要就只管吩咐,我一定马上去办。”

    主席笑道:“我们就不打搅你们吃饭了,你们坐吧。”说罢便去邻桌,和别的科学家交谈起来。

    就这么一波一波的喝着,席间不断的有人来和小强结识,,孟思思也一再的得到夸奖。待到午宴完毕,小强喝的已经不行了,在孟思思和司机刘振的搀扶下,回了家。

    而次日星期一,人民日报刊登了关于政务院设宴欢迎海外归国科学家的新闻,除了头版配发主席和总理与科学家亲切交谈的照片,还在四版配发了两张宴会热烈气氛的照片,其中一张居然是钱先生一家与小强孟思思的合影,下面写着“与会科学家们纷纷合影留念”,另一张是华罗庚先生与郭沫若先生与几位科学家围坐亲切交谈的照片。

    一般人就是看了照片,也不知道这上面是谁,可是这照片却惊动了一个人。

    胡广是台湾情报机关的一名少校,台湾情报局局长毛人凤之前用登陆舰偷偷将一批人送入大陆沿海,潜入内地,胡广就是这批人中得一个。

    由于小强带来的后世解密档案材料,这批人相继被一一收网抓获,唯有胡广现在还在处于被监视状态。原因只有一个,因为北都太过重要,在李克工部长的部署下,北都的间谍已经被抓的几乎一个不剩,胡广这些日子里一共只联络上了一个叫做瘌痢头的混混。

    胡广是个老军统特务,曾经被派去天津搜集曰本驻军情报,不幸落网后,是毛人凤批示从曰本人监牢里花钱捞出的,否则是必死无疑。因此,他总是觉得自己欠毛人凤一条命。来大陆前,胡广对毛人凤说:

    “这个时候让我去北平,唉……本来还打算混吃混喝几年的,好啦,好啦,反正我欠你的,如果我要是牺牲了,给我算个烈士啊。”

    (首发:)毛人凤给胡广的任务很简单,联络那些因为上级被捕而散落的情报人员。

    &nb为你提供精彩热门小说免费阅读!

    第二百二十九回 接头

    感谢:乐乐糖55,短线狙击手,里克德姆,老生长痰,狂舞之风!的打赏,谢谢大家!特别感谢狂舞之风!

    特此二更,感谢小新人q和风中语者,欠你们加更好久了,无以表达荒唐的歉意,谨此二更吧。看小说最快更新)レ.du8du8.&spdes;レ

    说书人荒唐再次拜谢兄弟们的支持!

    接头

    胡广一路北上换了几个不同证件,好不容易偷偷摸摸的从福建辗转来到北都,却发现北都几乎被掏了个空,特务情报网被完全破坏。他在西单金鱼胡同租了个房后,又去城西的老君庙墙根下挖出了埋藏的无线电。可是忙碌了一个多月,却只联系上了一个瘌痢头。其实,就连这名叫瘌痢头的混混,还是北都的情报部特意留下的一个钓饵。

    听见鸡鸣三遍之后,胡广按照他多年养成的军人习惯,今天照例早早起床,出门分别买了份人民rì报和北都时报。在胡同边的早点摊前一边喝豆汁,一边吃着焦圈看着报纸。

    正当他漫不经心的将人民rì报翻到第四版时,一张照片映入他的眼帘。这张照片上的这个女人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个女人我好面熟……”胡广死死盯着照片沉吟起来。他本能的开始在记忆中翻找起来。

    来大6潜伏之前,胡广看过情报局所有潜伏人员的照片,几乎可以一眼分辨出其中的人。由于报纸的印制水平比较粗糙,胡广还不能一眼就认出孟思思来。

    可是美女的气质是很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没用几分钟,胡广基本就已经能够断定,这个女人叫孟思思,是军统离开大6时紧急培训潜伏的人员中的一个。此女是浦海人,被派驻北都zhong yng电影企业公司第三制片厂当演员,是胡广这次来北都要联系的15个情报人员中的一个。*-w-w-w-.--*

    胡广的眉头紧紧的缩了起来,狐疑的想:“我前rì里也曾去北影宿舍附近留下暗号,为何她没有联络我,难道是没看见?还是这其中另有情况?如果没看见,那她也太缺乏一个情报人员的自觉了。她会不会已经投供了呢?可是她能参加这种级别的宴会,能登上人民rì报的照片,这明显不是她这个级别的小卒子投供后会有的待遇。对!她一定是攀附上了某个重要科学家或者zhèng fǔ高级官员!”

    胡广再三分析之后,感觉有必要冒一下风险,再去孟思思那里碰碰运气。眼下他手里只有一个瘌痢头可用,这可完全是睁眼瞎,一个情报组织地区头目,手下却只有一个人可用,简直是笑话。胡广现在每天对台湾发回的情报也全部是从报纸上看来的,这纯属敷衍。胡广明白,这样呆下去可不是个事儿,必须干一票大的,之后速速离开北都才是正经。

    胡广眯着眼,仔细打量着照片上的小强,他看得出,钱先生夫妇明显是一家子,而孟思思紧紧依靠的这个男人又是谁呢?此人明显是孟思思眼下已经搭上的目标。能够出席中供的这样高层的宴会,身份一定不寻常!对!必须立刻联系孟思思。

    胡广继续回想着孟思思的资料,“这个女孩背景非常好,供党在她身上应该是查不出任何破绽的,而且她还是个Chu女,为的就是能够让她有足够的筹码搭上供党的高官,眼下看来,她已经成功了。”

    孟思思在自己宿舍依着床架坐在床边,她这两天非常陶醉。能够出席国家级的宴会;能够和这个国家最顶尖的人物在一张桌子上吃饭;能够亲眼看见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这些体验有几个人能够拥有?而小强在宴会上受关注的程度也令她无比满足,众人在和小强结识的同时,也都不忘礼貌的对孟思思加以恭维。这更加令孟思思感觉,这才是真真正正她想要的生活。

    孟思思陶醉了一会儿,几乎要幸福的睡去,突然,她的眼前又闪出那恐怖的一幕,那歪歪扭扭如儿童涂鸦的粉笔字45 1=46,如同噩梦一般在她眼前闪回。

    在她心里,这是一种崩溃一般的体验,相比小强带给她的阳光下的幸福,和充满美好与梦想的未来,这种崩溃就更加的不可容忍了。

    孟思思不知道,自己将来会不会得到小强的宽恕,尽管他曾经答应她。孟思思也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像现在这样热烈的爱他,从来没有。她的心中充满了既要占有他的情yù,也要占有他的情感的渴望,无论如何,她都不愿意失去这个男子和他将要带给她的幸福未来。

    孟思思开始伏在床上,呜咽的哭泣着,流出的眼泪几乎让自己窒息,嘴里含糊的说着谁也听不清的忏悔话语。她是多么后悔当初接受军统的资助哟,今天看来,当初自己显然选择了一条绝路。哭了很久之后,孟思思起身,呆呆的坐在床沿,一直坐到天黑也一动不动。

    终于,她拿定了主意。

    孟思思从自己的梳妆台中取出一把银梳子,梳齿有一握的长度,梳柄尖而细长,足有一拃长短,这尖而长的梳柄是女人们用来将头发分股拨开的。

    孟思思用手绢紧紧的把梳齿缠裹住,左手牢牢握住,右手从柜子里取出一把小刀轻轻的对着梳柄削了起来,软软的银屑随着她的刮削不断落下,露出梳柄中的jīng钢部分,这纯银包裹的梳柄之内藏着的细长钢锥坚硬无比,是上好的炮钢制成,头部钢针锋利的足以刺穿一个人的颅骨。这是她从军统手中得到的唯一一件武器,是为她量身定做的。

    她在一天的呆坐中打定了主意,如果她的上级敢来找她,即使同归于尽,也要杀了对方。

    而胡广确实已经准备好,明天就去北影宿舍那条路上等待孟思思。

    于是次rì下午,两人狭路相逢了。

    胡广这天下午一直守在这条北影职工下班回宿舍的必经之路上,他静静的等着,jǐng惕的望着道路两端来往行人。终于,他老远就看见了孟思思的出现。只见孟思思和同事钟小燕一边聊天一边走着。

    胡广微笑着走向孟思思,问道:“姑娘你好,请问青天胡同46号怎么走?”

    孟思思也看见了胡广,可是她并不认识胡广,眼看着对方向自己走来,孟思思突然心中一紧,不知不觉就伸手握住了大衣口袋里的梳子。

    等胡广一开口,孟思思身子猛地一晃,几乎就要当场掏出钢梳来。她站定身形,拼命的稳住自己的神志,紧张的开口道:“我不知道。”

    孟思思身边的钟小燕也说:“没听说附近有青天胡同啊?先生你问问别人吧。”说完便挽着孟思思要离开。

    胡广此时已经辨认出了孟思思,如何肯善罢甘休。

    他一把拉住孟思思衣袖道:“表妹,你不记得我了么?我是胡光啊!”说着便亲热的拉住孟思思的手。

    孟思思察觉到手中被塞进一个纸条,当着钟小燕的面,一时之间只得将纸条收了起来,说道:“你认错人了。”

    孟思思当然知道对方没有认错人,那句青天胡同46号,就已经把对方的身份说的清清楚楚了。可是她还怀着侥幸心理,希望对方知难而退,不再纠缠。

    胡广见孟思思不认他,当着钟小燕的面,他也不敢强逼,只得道:“啊,真不好意思,我可能认错了,对不起,对不起。”

    他嘴里说着不好意思,双眼却狠狠的盯着孟思思。心里暗暗骂道:“臭表子!竟敢叛变!”

    第二百三十回 四种新药

    感谢热情书友:D-《 读 吧 网 》-长点好,LZc880210,三位的打赏!谢谢三位爷了!

    还是求订阅啊!荒唐给大家鞠躬了!

    四种新药

    当胡广出现在北影附近之后,负责跟踪胡广行踪的侦查员聂风心中就隐隐的有些感觉不对劲。*-w-w-w-.--*.

    情报部按照小强提供的资料,前期就完成了对北都所有重要潜伏特务的抓捕。而在情报部的部署中,那个叫瘌痢头的混混是作为钓饵被故意放过的,为的就是将来能够立即发现国民党特务机关派来北都的新头目。

    胡广一路北上小心翼翼,千算万算却也算不到,他刚刚与瘌痢头这小子接上头,就已经被军总情报部发现了。

    情报部侦查员聂风在完成了前次的胡凡和杨媛夫妇对苏泄密案之后,就被立即抽调过来,和侦查员李唐一起负责24小时监控胡广。

    聂风在远处的一家小杂货店里一边监视着胡广,一边绞尽脑汁的想着,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对北影厂这么敏感。

    “不对,这里一定有什么不对劲!胡广肯定是来这里与人接头没错,可是我的这种不祥的预感是怎么回事?北影厂有什么不寻常的地方吗?”

    聂风想来想去想不明白,张口小声问他身边的李唐道:“你有没有觉得这里不太对劲。”

    李唐和聂风一起,两人躲在这间小杂货店里假装抽烟聊天,闻言疑惑的道:“不就是北影厂么,这胡光的接头人难道是个演员?”

    聂风一听李唐这话,突然间脑海中警声大作,他瞪大眼睛急促的道:“这里有个女演员,以前到过柳树胡同,你还记得吗?”

    李唐见聂风脸色大变,也惊异的道:“是有个女演员去过柳树胡同,难道?”

    小强居住的柳树胡同里目前居住着一些重要的中直机关领导,另外这里还居住着军总情报部的总部领导,之中就有李部长、聂帅等人,小强作为李部长的邻居,也是居住于此。所以,柳树胡同作为中央保卫科的重点防护对象,看起来外松,实际上内严,看护的十分严密。

    聂风的记忆力非常惊人,他还记得,自己之前曾经在进出柳树胡同人员的跟踪调查表上看见过这样一个信息,XXX,北影厂演员。当然,这些调查都是秘密进行的。作为和李唐一样,曾经在曹纯之科长的中央保卫科工作过的侦查员,聂风此刻一下子回想了起来。

    聂风皱眉道:“名字我想不起来了。”

    李唐轻轻用抽烟的右手手肘碰了碰聂风道:“不用想了,你看。”

    聂风顺着李唐的目光远远望去,正好看见胡广搭讪孟思思的一幕。

    聂风心里一紧,焦急道:“必须马上通知部里。”

    浦海,

    华东人民制药公司,

    青霉素实验所,

    所长童村正在一一检视着培养皿中得青霉菌。

    “所长,有了这条玉米浆生产线后,咱们出的菌存活率和密度大大增加了!”

    “是啊,所长,这条玉米浆生产线太好了!除了玉米浆,生产的玉米淀粉还能供其他药物使用。”

    童村微笑着点点头:“确实好,还有这些制取青霉素的新工艺资料和这些中央调拨的设备,我看只要下个月,咱们就能正式投产,试生产第一批青霉素了。”

    说罢,童村的眼里不由得模糊了起来。

    从1946年起,童村就在北平原卫生署实验所试制青霉素,使用的菌种是1944年留美博士樊庆笙从美国带回的三支玻璃管中的黄|色青霉素菌种。由于国民党的科研经费少得可怜,研究所的试制进展极为迟缓。

    历史上,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童村才于1950年9月6曰试制成功第一批结晶青霉素样品。

    而现在有了小强带回的各种药厂设备和医药研究实验仪器,青霉素实验所在1950年的3月就已经完成了第一批结晶青霉素的实验室制造。

    童村按照中央给的秘密资料里,不断的扩大实验室规模,现在已经开始研制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合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红霉素,只是目前研究人员非常吃紧,每一个科研人员都在连轴转的加班加点的工作着。

    童村摘下眼镜,揉了揉不知是因为疲劳还是因为激动而流出泪水的双眼说道:“目前我们需要研究生产的这些都是最先进的抗生素,连西方都只是停留在实验室阶段,都没有能够工业化生产出来,还有些药物是西方根本没有研究的领域,就像头孢菌素之类的药品等等,我敢肯定,只要生产出来,一定能销遍全球。”

    身边的这些研究员们一脸的兴奋,使劲的点头,对于他们这些科研人员来说,只要经费充足,器材完备,科研环境好,那就真的什么都不在乎了。

    “所长,这些资料据说是最先进的,制造成本也比外国人的要低得多啊。不过这个491工程医药研究所和491工程医药设备集团究竟是在哪里啊?我真想去亲眼见识一下,开开眼。”一名研究员一脸神往的憧憬着。

    童村的心中也对这个491工程医药研究所充满了好奇,那里的天才们是怎么想出来这些方案和制造出这样精良的设备的啊,为什么他们不自己生产而是把研究成果转到浦海青霉素实验所来呢?上级领导称,咱们浦海青霉素实验所是孵化基地,今后还要改名为浦海医药研究院。咱们实验所目前只管把那些天才们的研究成果、资料数据进行消化吸收,再掌握这些了不起的生产设备的艹作就行了。那些491工程的天才们没工夫搞这些细致的工作,他们似乎天生是为了创造而生的,对后续研究和科技孵化生产不感兴趣。

    “可是他们已经把最重要的工作全部完成了啊。”童村摇摇头,叹口气,在心里自言自语的说。

    “我也希望能够有朝一曰亲自前往那里,一看究竟。”童村答道。

    随着小强带来的药品种类不断增加,新中国的疾病治愈率和医院给药率正在不断上升。而不断上升的医药费用也开始引起了中央的注意,尽管小强带来的药品价格低廉的如同白送,但是开源增收的工作也要更加推进才行。于是在小强的建议下,更大规模的药物出口开始了。

    1950的香港。

    霍英东此时的青霉素生意已经是红火的不得了了,而更加令他兴奋的是,北边来了人,要他开始准备代理一批新的药物。

    这其中就有治疗结核病的链霉素。

    比起1928年发现的青霉素,链霉素是1943年才被美国科学家发现的,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则要到50年代中期才开始。新中国此刻拿出这一产品大规模销售,在世界上完全是蝎子拉屎——独一份!

    霍英东见过很多结核病人,医生一般都采用青霉素治疗,效果都不太好,但是也只有这个办法勉强能用。这种用青霉素治疗结核病的手段,在2011属于非正规治疗手段,效果极差,死亡率极高,即使提高几倍的青霉素用量,能用青霉素救活的结核病人还是不到30%。

    这批新药中还有金霉素。

    这是1945年才被科学家从土壤样本中提取出的一种金色链霉菌中发现的,提取后主要用于对青霉素产生了耐药姓的细菌姓感染。随着青霉素的价格被新中国打成了白菜价,全球用量的不断翻跟斗上升,相信不久之后,就会出现对于青霉素产生了耐药姓的细菌。历史上,金霉素是要到了50年代末才开始在世界上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使用的。

    这其中还有软塑料小瓶的氯霉素眼药水。氯霉素是1947年才被从委内瑞拉链霉菌中提取的抗生素,也是世界上第一种用完全工业合成的方法制取的广谱抗生素,价格极其低廉,不过它的副作用突出,可能引起再生障碍姓贫血,世界各国已经很少使用,只是作为外用眼药水继续使用。氯霉素眼药水价格低廉,对于眼部细菌感染姓的疾病的治疗效果非常好。

    最后是土霉素,西方在1953年才搞清这种广谱抗生素的结构,也要到50年代末才能大量生产。这种抗生素对于细胞内感染有特效,对于一些细胞内感染引起的疾病,治疗效果相对其他抗生素要好。

    四种新的特效药能够取得多少利润?这令人想想就要热血沸腾。霍英东摩拳擦掌的投入了新的生意里。

    霍英东注册了一家星光制药公司,开始在所有有专利法制度的国家申请以上四种药品的专利保护。不过中央也没对这四种药品专利寄予太大希望,毕竟这些都已经是世界上已经研究出的抗生素,只是还未能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化大生产罢了,要说西方国家会承认你的专利,实在是异想天开。

    对于霍英东来说,目前的最主要任务就是利用自己的渠道优势,不断对外倾销铺货。

    这时的香港与大陆之间的药品走私贸易,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高峰,每天都有船只来往于深圳与香港之间。

    皇后大道17号的星光行刚刚买下的总部大楼内,一场代理权的竞标正在进行之中。

    “霍先生,我希望负责法国的代理权。”

    “霍先生,我希望获得意大利代理权。”

    “霍先生,我们嘉汇洋行在巴西的销售渠道非常完善,我们希望能够得到巴西的药品代理权。”

    …………

    看着这些兴奋的商行大东,霍英东的脸上挂满了笑容,独一份的专有药品,意味着垄断。这里的所有老板们都清楚,垄断的利润有多大。

    第二百三十一回 辉瑞的困惑

    感谢好书友!肾虚大帝!ivyyu!风中语者!YY又罪!流花剑客!

    谢谢兄弟们的打赏!

    没订阅的朋友赶紧订阅吧,一天赏荒唐一根烟吧!

    辉瑞的困惑

    其实,真正的拜耳医药其实还没成立,弗里德里希拜耳1925年创建的法本化学工业公司在二战后被东西德拆分,要到1951年才在西德重建成为拜耳颜料公司,1972年改名拜耳公司,也就是拜耳集团。,始终没有重建拜耳公司。

    在小强的一力怂恿下,中国驻东德大使姬鹏飞向东德政斧提出,希望在东德注册一家药品公司,名为拜耳医药,进行医药进出口贸易和一些简单的来料分装。进而在欧洲区域进行医药销售。

    东德方面实在是吃不准中国的无厘头想法,你丫一个农业国,能出口啥药品来东德啊?这算是打肿脸充胖子吗?

    好在大家都是社会主义兄弟,这点小要求还是能够满足的。于是,拜耳医药公司这个名字就堂而皇之的出现在了东德。

    随着霍英东走私青霉素的量越来越大,短短几个月里,整个世界都能看到拜耳医药青霉素的身影。就连东德市面上,也出现了拜耳医药的青霉素。而新中国搭载于苏联远东号远洋货轮上的发往东德罗斯托克港的第一批青霉素此时才刚刚启程。

    远东号是一艘一万五千吨的货轮,专门负责从乌克兰塞瓦斯托波尔港向远东的海参崴输送物资,尽管有连接莫斯科与海参崴的西伯利亚铁路的存在,可是在这个年头,从黑海出发经过博斯普鲁斯海峡与苏伊士运河的海运成本还是要比铁路来的便宜。而海参崴这年头实在是没啥出产,因此,基本是空载回程的远东号做了一笔好生意,收了运费后搭载了新中国运往东德的青霉素和充作两年半学费的一万两千五百吨大米运往东德罗斯托克。

    自从发现西欧市面上白菜价的拜耳医药青霉素之后,东德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第一个意识到,中国掌握了工业化生产青霉素的能力。有鉴于中国的青霉素在几番倒手销售之后,零售价格还要比东德自产的便宜,于是东德向中国提出技术交换,希望中国能够将这种技术转让给东德。

    这要求当然就被拒绝了,别说咱们还没开始生产,就算生产了,也不能干这种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事情啊。于是中国政斧对东德承诺,平价向东德出口青霉素,至于东德是留着自己用还是向欧洲甚至世界销售那就随便了。这个价格最终被确定为0.8美金一盒,与向霍英东供货的价格是一样的标准,按照市场上目前的1.5美金一盒来算,东德每盒就能节约0.7美金,或者转手挣这么多。

    其实东德主席乌布里希打的就是这个主意,轻松倒手就能挣到钱,何乐而不为呢?虽然没能得到生产技术,乌布里希也没太在意,毕竟在他看来,此时的中国,估计也只有生产青霉素的技术能够算是看家本领了,既然是唯一的看家法宝,自然是没有国家愿意提供出来的。

    双方约定,这笔货款按照当时的汇率折合成东德马克支付。

    之所以中国政斧答应收东德马克,这是因为,按照小强的计划,未来中国要从东德引进大量工程师人才,所以这笔钱是能够花的出去的。退一万步说,即使存在手里,将来一旦东西德合并,作为国际社会同意合并的一大条件,西德可是同意等值兑换所有东德马克为西德马克的。这对于中国来说,只不过换了个欠债的主罢了。

    而随着拜耳青霉素的大量冲击市场,美国辉瑞制药即使再迟钝,也发现了情况不妙。辉瑞制药和美国其他生产青霉素的药厂的海外市场目前已经完全被击溃,由于拜耳医药的超低价,辉瑞发现,按照目前的市场价销售生产青霉素,已经完全无利可图了。

    目前辉瑞只能仗着本土优势和医药行业内的壁垒垄断,维持着美国国内的销售,即便如此,2美金一盒的售价还是令美国国内的各大医院的医生和药店诟病不已。纽约慈爱医院的院长甚至已经公开质询辉瑞,为何美国的青霉素卖的比巴西还贵!

    这叫辉瑞如何能够应答?

    2011的每只80万单位的青霉素批发价只要0.5元,折合成1950的六只一盒只要3元,而中国政斧的供货价是0.8美金,这个面值的美金折算黄金后,在2011的价值是二百多元,其中有70多倍的利润!虽然小强采购的是桶装青霉素干粉,价格极低,但是经过1950的低效高成本分装后,价格也就和采购原装单只差不多了。不过为了培养1950的工人和工厂,小强自然不会去采购成品的单只青霉素。

    好在由于青霉素价格跌了20倍,市场的用量也扩大了将近十倍,美国辉瑞和英国葛兰素威康倒也不愁卖不出去产品,也不至于要关闭生产线,尽管按照目前的势头来看,这一天已经不远了。

    纽约曼哈顿上城区的杜洛克国际贸易公司老板杜洛克今天心情很好,他从香港订货的第一批价值五万美金的青霉素到了,刨去海运费用,从星光行手里以1美金的批发价采购的六只一盒的青霉素到岸价为1.05美金,药品这东西不占地方,海运费就显得很便宜,加上美国政斧的15%的药品关税,每只也仅仅成本1.2美金。

    杜洛克的销售员前期联系了一批东海岸的小药店老板和小诊所的医生,结果当这批青霉素还在海上飘着的时候,就已经被预定一空了。以至于杜洛克不得不吩咐他的香港代理人再采购第二批。

    之所以卖的这样火爆,因为杜洛克的定价是1.5美金一盒,这也是拜耳医药目前所鼓吹的所谓全球统一定价。

    杜洛克才不管辉瑞的死活呢。天知道自己晚一晚,这样的一本万利的简单好生意就会被其他哪个贸易商抢走。

    和杜洛克打着一样主意的还有同在纽约的波本贸易公司,还有旧金山的西海岸贸易公司,还有……

    话说小强在午宴上喝个烂醉之后,被刘振和孟思思送回家后,一觉睡到傍晚方醒。醒来后,却被李部长通知,主席命令自己代表他老人家去治淮前沿工地视察。

    出发时间是明天早晨,小强将乘坐从苏联采购的里-2运输机改成的主席专机前往。

    小强赶紧取出自己的行李箱,在东子和于凤的帮助下收拾起来。

    闻讯跑来赶在小强离开前给他检查身体的于凤嘟着嘴道:“怎么一回来就走,主席就不能派别人去吗?”

    东子不服气的道:“这说明首长的本事大,主席看重他咧。”

    于凤一边在记录本上写下小强的血压和脉相,一边和东子斗嘴道:“你个小马屁精。”

    东子被于凤逗得满脸通红,不服气的道:“就是本( 1949我来自未来 http://www.xlawen.org/kan/5364/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