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 部分阅读
州那儿陪嫁的嫁妆都厚重,轻了会让人看不起。
现在看来,从那时起她就开始算计我们定远侯府了。
等着,回头看我怎么找你算账!
定远侯颤抖着手指点向葛正峰问,“是不是都被这畜生给败光了。是不是?”
“爹。那都是过去的事儿了,经了这些事之后。正峰是真心的要悔改了,这些日子他的改变你们也都能看得见,求你们再给他一次机会好不好,我相信他一定会有出息的,会有飞黄腾达的那日。”穆莹莹屈膝给父母亲跪了下来,哭着求。
然后她又拉了一把葛正峰。
“求二老再给次机会,我一定会老实做人。”葛正峰也跪下求。
“不行,绝对不行!”汪氏十分坚决的摇头。
穆莹莹见父母态度坚定,心里顿时被浓浓的失望所填满,胸口一闷,眼前一花,身子软软的倒了下去。
“莹莹!”葛正峰将她抱在怀中大声呼喊。
“莹莹!”汪氏也奔了过来大声唤。
定远侯忙大步走过来给她诊脉。
可诊了半天,也没诊出个所以然来。
“先将她抱回娇园去,然后去请古老过来。”定远侯沉着脸对葛正峰道。
女儿晕了过去,其他事只能暂时放放。
葛正峰松了口气,暂时不用离开这儿了,先住一天算一天吧。
他抱了穆莹莹离开。
定远侯吩咐决明去请古老,而他自己则去秋枫园找了穆锦晨,在古老来之前先给穆莹莹看看。
“姑母好好的怎会晕了过去?”穆锦晨狐疑的问。
“唉!”定远侯长叹一口气,轻轻拍着她的脑袋道,“回头再对你说这事。”
穆锦晨点点头,也不多问,让白芷拿来了披风。
得知穆莹莹晕过去,宁氏也就随着他们一起去了娇园。
穆锦晨坐在锦杌之上,认真为穆莹莹诊了脉。
眉头轻轻拧起又放下。
过了片刻功夫,她抬头对众人道,“姑母有喜了。”
“什么?莹莹有喜了?”汪氏当先又惊又喜的追问。
穆锦晨点头道是。
“太好了,我又要当爹了。”葛正峰更加激动起来,他预感这回又能逃过被赶的命运了。
这孩子来得太及时了。
定远侯却很烦燥。
不过,汪氏和葛正峰不放心穆锦晨所诊的结果,当同样的话从古老口中说出来时,他们这才真的信了,不由欢呼雀跃。
且没等古老用药,穆莹莹就悠悠醒转了过来。
葛正峰赶紧将这消息告诉了她。
穆莹莹轻抚着还平坦的腹部,弱弱的对着父母说道,“爹娘,求你们看在我腹中孩儿的份上,且饶了正峰这一回,好不好?我不想孩子一生下来就没爹啊!”
两行热泪沿腮滑落。
定远侯与汪氏二人还能说什么,只得默认了。
但汪氏可不准备就此算了,准备明日找董氏算账去,女儿落到今日的地步全是她害的。
葛正峰一颗心再次落回原处。
不过今日所受的耻辱他却不会忘,且记下,等日后有机会再报。
穆锦晨与宁氏回秋枫园的路上,就发现母亲闷闷不乐,说话有气无力的。(未完待续)
第92章 翻脸(双更合一)
穆锦晨见母亲不高兴,就微微皱了眉在想心思。
虽在娇园呆了近一个时辰,可中间并未发生不愉快的事情。
大家的焦点都集中穆莹莹身上,无人分神过来针对母亲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母亲不高兴是为了哪般呢?
想了好一会儿,她也没想出原因,干脆就问,“娘,您怎么不高兴了?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啊?”
宁氏侧了脸看身旁娇小粉嫩的女儿,唇角微翘,微笑着摇头,“傻圆圆,怎会这样想呢,娘没不高兴呢。”
穆锦晨认真观察她的表情和小动作。
只见她口中说着无事,可眼睛却往下垂了垂,另一只手下意识的抚在平坦的腹部。
看宁氏的动作,穆锦晨瞬间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穆莹莹怀孕一事,让母亲又黯然伤怀了。
想到母亲久久未能怀孕一事,穆锦晨也是一直疑惑的,曾在与母亲嬉闹玩耍之时,悄悄为母亲诊过,她身体健康无隐疾,不该不孕才是。
“哟,下雪了。”宁氏轻轻的惊呼声,打断了穆锦晨的思量。
她抬眸,只见有细细的雪花从天上懒洋洋的往下飘。
难怪昨日那样闷热呢,原是要下雪。
不过眼下已是春天,这雪应该是下不了太大的。
宁氏又接着道,“圆圆,你与白芷白蔹先回秋枫园,我去看看你三婶吧,下雪了,她总在那儿跪着也不是事儿。”
“娘,我随你一起去看三婶吧。”穆锦晨道。
对文氏她也很同情。
这是古人根深蒂固的传宗接代思想下的牺牲者。
在知琴未做通房丫环之前。三叔三婶和爹娘一样,都是令人艳羡的神仙眷侣,穆琳是幸福的人家小孩子。
可如今呢,不过短短一个多月的功夫,就闹得眼下这种境地。
那日去为三叔看病,乍见憔悴的文氏时,她都不敢相信那是爱花前月下吟诗作画的似水女子。
宁氏稍犹豫了下。见雪不大。在穆锦晨的第二次央求下,她答应了。
母女手牵手,向左边拐了弯往祠堂那边走去。
快走近祠堂时。一眼就见到文氏那瘦弱的身子在风雪中摇摇欲坠,知书也陪跪在一旁。
知琴本也想过来陪跪,直接被汪氏给骂走了,说她没资格陪着穆文礼。
除了文氏和知书。穆琳也立在一旁,手中撑了把油伞。为文氏遮挡着细细的雪花。
见到宁氏和穆锦晨,穆琳红着眼睛低声唤道,“大伯母,二姐。”
穆锦晨忙走到她身边。搂了她的肩,“三妹,这儿风大。又下雪了,你还是劝三婶赶紧起来回去吧。要是被冻伤了身体可怎办呢?”
穆琳点头。“三姐说得有理,可母亲不听我的劝。”
说着她就用求助的眼神看宁氏。
宁氏看向面无表情,呆若木鸡的文氏,摇了摇头,无声叹息着。
她伸手去拉文氏,“三婶,你对三叔的心我们都明白,而夫妻本也应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不过,你现在这样做不仅不能帮三叔,反而是害他,明白吗?”
跪了几个时辰,文氏不仅身体僵硬,表情都麻木了。
刚刚见到宁氏和穆锦晨时,她都没心思打招呼。
可现在宁氏这句话令她不禁侧目,费解的问,“我害三郎?不何郡主何出此言?”
她现在这样做,落在别人的眼中难道不该赞她一声贤惠和大度吗?
为何反说她害穆文礼?
宁氏搂过穆琳,正色道,“三婶,你可曾想过琳姐儿?三叔眼下这般是无法照顾琳姐儿,身为他的妻子,琳姐儿的母亲,你眼下应该要做什么呢?难道不是该好好照顾琳姐儿,让三叔安心么?
你现在跪在这儿,不仅不能帮三叔什么,反而让琳姐儿跟在后面伤心难过,这大冷天的,你让琳姐儿陪着你吹冷风,她若身体有个不适,你这做母亲的难道心中就不难受吗?等三叔出来瞧见,他不是更加内疚惭愧吗?
还有,依你这身子骨,在这儿跪上三天三夜之后,只有两个结果,要么体力不支晕倒,要么就是冻晕饿晕,到时反过来还要琳姐儿和三叔照顾你。
所以,三婶你这不是害三叔又是什么?你要真的心疼三叔,就该赶紧起来,带着琳姐儿回去,将琳姐儿照顾好,将玉笙居打理好,这才是你该做的事儿。”
要不是看着穆琳像小兔一样孤独无助的柔弱眼神,宁氏还真懒得与文氏说这些。
文氏这等行径落在他人眼中也许会赞贤惠,可她却认为是愚蠢。
身为一个已婚女人,眼中不能仅仅有夫君,还要记住自己同时也是一位母亲。
夫君犯错受罚那是他自、活该,可不能因他的过错而让子女受委屈。
宁氏一番话让文氏抿紧了双唇。
是啊,她只想到了穆文礼,却忽略了琳姐儿的感受。
略沉吟片刻,她终于单手撑了地准备起来。
不过,这身子刚站起来,膝盖一屈又跪了下去。
跪得太久,膝盖早就僵硬了,双腿麻木无力。
宁氏忙看向白芷白蔹,“快将三夫人扶起来。”
白芷白蔹二人上前去扶文氏。
穆琳面上终于露出了喜色,仰头看宁氏,感激的道,“多谢大伯母,您真好。”
她更多的是羡慕穆锦晨有宁氏这样一位好母亲。
宁氏轻轻揉了揉穆琳的头发,嗔,“傻孩子,一家人还说什么谢,雪越下越大了,赶紧随母亲回去,好好照顾母亲,若有什么需要。你让丫环来秋枫园找我。”
“嗯嗯,琳儿知道了。”穆琳乖巧的点头。
文氏红着眼睛,对宁氏深深的弯了腰,真诚的道,“郡主,多谢!”
表面看起来是真诚的,但心中有几分真诚。宁氏和穆锦晨不清楚。文氏自己可清楚着。
但宁氏这样做的目的可不是让文氏感激的,故她无所谓文氏有无真心。
“母亲,我们走吧。下雪了!”穆琳走到文氏身前,微笑着道。
“嗯。”文氏点头。
白蔹又将知书给搀了起来。
宁氏让白芷白蔹送文氏母女回玉笙居,她也牵着穆锦晨回了秋枫园。
雪越下越大,纷纷扬扬的在空中乱舞着。
不过。因天气已不像冬日那样寒冷,雪花刚落地就融化了。
故这场雪虽然来势汹汹。可下了半日,地上只有浅浅淡淡的白,少了冬雪的神韵。
虽然地上和屋脊树梢无积雪,但穆文仁还是有些担心穆文礼。
他就与宁氏商量。“敏敏,要不我去找父亲,让父亲饶了老三这回吧。天这样冷。老三生病又才好没多久,我担心他这一跪又跪出毛病来了。”
宁氏眼帘微掀。平静的道,“不许去!”
语气虽轻,却带着令人不敢抗拒的威严。
“敏敏!”穆文仁的语气就带了些许的撒娇意味。
“少来!”宁氏瞪他,“文氏陪跪都没能让公公改变心意,凭什么你一句话就让公公答应饶了穆文礼呢?”
“敏敏,不去试试又怎知行不行呢?”穆文仁拉了她的手,柔声哄着。
这件事原本可以直接去作,不用和宁氏商量。
但穆文仁知道宁氏这回对穆文礼意见挺大,他担心直接去为穆文礼求情会让宁氏不高兴,所以先来与她商量。
若她坚持不许,他当然不会违了心意。
穆文礼的遭遇再次体现了夫妻和睦恩爱的重要性,他一定要事事以妻子为重,方能幸福一辈子。
宁氏反问他,“玉郎,若公公因你一句求情之言就放了穆文礼,你让文氏是恨你呢,还是恨公公呢?
我知道你心疼穆文礼,若他这回是因其他事儿,兴许我会陪着你一起去为他求请,但这次的事全是他活该,的确该罚,你给我老实在屋里呆着,别去掺和。”
穆文仁认真想了想,认为她说得话极有道理。
文氏之所以在祠堂外面跪着,就想逼父亲答应饶了老三,可父亲并未如此。
若他去向父亲求情,父亲就答应饶了老三,那不是明摆着落人口实,让人在背地里说文氏一条命还抵不上他几句话吗?
故父亲答应他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既然无可能,那还去做什么。
“嗯,还是敏敏你想得周全,我就不去为难父亲了。希望老三这回受了教训能改过,莫要再做那等愚蠢的事儿。”穆文仁道。
“哼,难说。”宁氏冷哼一声,对穆文礼能否有那样好的自律和自控能力表示怀疑。
穆文仁就叹了口气,说了些为穆文礼可惜的话。
这件事说完之后,宁氏想起穆莹莹那件事,就说道,“莹莹有喜了。”
“啊,真的呀,这可是一件大喜事呢,父亲一定特别开心吧。”穆文仁的面上有了喜色。
终于有了件高兴的事儿。
宁氏摇头,“我看公公未必开心呢。”
“为什么?”穆文仁疑惑。
父亲有四子一女,对小妹可是十分疼爱的,如此小妹又有喜,父亲又怎会不高兴呢?
“玉郎,你可知莹莹一家人忽然回来的真正原因?”宁氏话锋一转。
“不是正峰准备应试吗?”穆文仁答道。
“这些话只能听听,你还当真呢。”宁氏道,“事实远比我们想像的要可怕。”
“敏敏,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快说给我听听。”穆文仁忙催。
宁氏点头,将之前听雪她们所查到的消息告诉了他。
定远侯和汪氏想赶葛正峰走的事,定远侯府上下没人知道,包括宁氏。
但之前在娇园里,古老确诊穆莹莹有喜后,定远侯夫妇没有她想像的那样高兴。就让她生疑了,然后她又注意到穆莹莹双眼红肿得像桃子一样,似狠狠哭过。
还有听周嬷嬷说,定远侯使人唤了穆莹莹夫妇去了杏林堂,说什么没人知道,但后来穆莹莹却莫名其妙的晕了过去,是被葛正峰抱着出杏林堂的。
综以上种种。宁氏有理由怀疑定远侯是不是已经知道了徽州那边发生的事儿。
在事情未捅开之前。她不想将这些事告诉穆文仁,省得他担心。
听宁氏说着葛正峰的所作所为,穆文仁简直要气疯了。
他真不明白看着精明无比的汪氏。怎会为穆莹莹选了这样一位‘贱夫君’,她到底是不是汪氏亲生的?
要不是宁氏拦着,他都想去找葛正峰算账。
定远侯得知文氏被宁氏给劝回去后,对宁氏十分感激。也佩服她的能力,只用三言两语将打动了文氏。
虽然去了一桩心事。可他的心依然沉甸甸如山。
葛正峰如此的渣,让女儿继续跟着他,让他继续住在定远侯府,怎么想心里就怎么咯应得慌。
可要是执意将葛正峰赶走。那天宇和媛姐儿怎么办?还有莹莹腹中的胎儿怎么办,难道真的要让他或她一出生就没有父亲吗?
定远侯不由心一酸。
孩子不管是失去父亲还是母亲,那是极其伤心和哀痛的一件事。
他躺在那儿一动不动的发愁。
嘉和堂这边。汪氏也知道了文氏被劝回一事。
高妈妈就笑着道,“郡主还真是有能耐。轻巧的就将老夫人您犯愁的事儿给解决了。
姑奶奶又有喜了,今夜您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睡安稳觉?
汪氏冷笑着摇头。
哪能睡得着哟,只要一想到武宁侯府破落得连普通百姓都不如了,她这颗心比剜了还要痛。
这孩子来得真不是时候!
要是没孩子,一定会毫不留情的将葛正峰这混账王八蛋给赶走。
她又忍不住在心里骂了会儿葛正峰。
要是将高妈妈换成桂妈妈,汪氏不用在心里骂,直接就骂出口了。
汪氏又开始想桂妈妈了。
因高妈妈是董氏的人,她始终无法和高妈妈交心,有着难以跨越的隔阂。
对宁氏劝文氏,汪氏还是说了两句,“她这回倒是做了件好事,不过没想到的是,文氏竟然还真的听了她的劝,哼。”
“也许三夫人就是想找个台阶下,正好郡主给了,三夫人就借势下来了。”高妈妈又将话锋偏了。
“也许吧。”汪氏恹恹的道。
因着穆莹莹的事,她对什么事都兴致缺缺。
高妈妈在一旁建议道,“老夫人,姑奶奶有喜这件事要不要告诉舅老夫人,让她老人家也乐呵乐呵。”
汪氏摆摆手,“不用刻意去说,明日我正好要回去一趟,到时亲自说吧。”
“老夫人,这天正下雪呢,天气不好跑上难行,你改日再去吧。”高妈妈劝。
“不用,就明日,行了,我乏了,让丫环们打水进来吧。”汪氏面上露出疲态,将话题给终结了。
高妈妈点头道了是,掀了帘子去外面吩咐。
雪下了一夜,第二日天就放晴了,薄薄的积雪很快就在阳光下变成了雨水,屋顶上积雪融化的雪水顺着屋檐向下滴滴答答的落着。
像极了美妙的乐声。
用过早膳之后,汪氏将府中的事儿吩咐给甘氏,然后她就带了高妈妈、春荷和秋菊三人出门去汪家。
定远侯府与汪家离得并不太远,但因着地上有积雪融化的雪水,车夫不敢将马车赶得太快,约行了半个时辰,车才在汪府的大门前停下。
见到汪氏忽然登门,董氏讶道,“小妹,你怎么回来了?”
汪氏扯着嘴角笑了笑,“怎么?大嫂不欢迎我回来吗?这儿可是我自幼长大的地方呢,虽然我父母亲已经故去,但这儿曾经也是我的家呢。”
董氏只是随口这么一问,没料到会惹来汪氏一番火药味十足的回答。
她看向高妈妈。
高妈妈无奈的将嘴角拉平直。
昨日是想提前让人送信给董氏,可想了想,她现在是汪氏的人,若被汪氏知道她还与董氏有联络。并不时将定远侯府发生的事儿告诉董氏,她相信依着汪氏的为人,肯定会将她打死然后扔去乱葬岗。
可没有主子喜欢对自己不忠之人。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高妈妈终于心安理得的躺下睡觉了,不再去想来汪家报信一事儿。
董氏在心里骂了汪氏一句神经病后,笑着说了两句软话,将她迎进东次间。
丫环仆妇们奉上香喷喷的热茶、点民和新鲜的瓜果后。汪氏对董氏道。“大嫂,我有几句话想私底下对你说说。”
“什么事儿?”董氏眉一挑,面色变得认真起来。
方才汪氏面色不善。她就知道一定有什么不好的事儿,这心还一直提着呢。
汪氏看了看站环们,“难道大嫂想让我当着人前说?”
董氏无奈的叹口气,将丫环仆妇全给赶了下去。屋中只有她们二人。
没了其他人,汪氏也不拐弯抹角。直接道,“大嫂,我一向十分敬重你和大哥,对你们所说的每句话都十分相信。我拿大嫂当知己,可大嫂你为何要这样害我呢?”
董氏一脸的茫然之色问,“小妹。我怎么听不懂你这些话呢,我何时害过你呀?”
算计太多。她不知汪氏所指是哪桩事。
“哼,到这时候还要给我装蒜,武宁侯府发生那样大的事情,你都不对我说一声。
还有当年,你一个劲的撺掇我将莹莹嫁去武宁侯府,口口声声说为了莹莹好,我现在才知这一切都是你的阴谋,莹莹都是你害的。”汪氏声泪俱下的控诉着董氏。
“武宁侯府发生了什么事儿?”董氏不答反问。
“小董氏是你亲妹妹,她家发生什么事儿,你难道不知,少在那儿跟我装蒜。”汪氏怒了。
“谁规定做姐姐的就一定要知道妹妹家的事儿,小妹,你今日说话有些过份啊。
还有当年让莹莹嫁去武宁侯府,你可是点头同意的,你要是不答应,难道我还能逼着你不成。
还有,你更别忘了,当时我只是信口一说,后来可是你急巴巴的跑来求我,让我帮忙撮合莹莹与正峰,谁知到头来却怪我,你还讲不讲道理啊?”董氏也怒了。
武宁侯府发生什么事儿,她当然知道。
这等不光彩的事,她又怎会主动告诉汪氏呢,难道还不嫌丢人是不是?
当年她只是向汪氏稍微提了下武宁侯,并说了嫁给武宁侯府的种种好,汪氏就动了心思,天天缠着她,要将穆莹莹嫁过去。
她承认当年是故意用欲擒故纵让汪氏上钩的,可汪氏要是不贪心,又怎会上钩呢。
所以这事不能怪她,只能怪汪氏自个儿。
汪氏被揭了短,顿时面红耳赤,怒,“你若将武宁侯府真正的情况告诉我,我能将莹莹嫁过去嘛,说到底就是你骗了我……”
“是你自个儿的错,关我何事……”董氏也拍着桌子怒。
二人就这样争吵了起来。
大约过了半盏茶的功夫,汪氏愤怒的摔了帘离开。
没走几步,就见汪正奎迎面而来。
“小妹,你几时来的,怎么就走了?留下来吃了饭再回吧。”见到汪氏,他就亲切的打招呼。
“哼!”汪氏斜眼冷冷哼了声,一言不发的朝前走支。
见汪氏对自己不理不睬,汪正奎有些懵。
小妹可是一向对自己言听计从的,今日是怎么了?
他快步走进东次间,问董氏,“小妹怎么了?你惹她生气了?”
“哼,我哪儿敢呀,她那是神经病发作了。”董氏没好气的答。
“胡说!”汪正奎不悦的道,追问,“小妹到底怎么了?这可是第一回见她这样呢?”
董氏沉了脸,闷声道,“还能有什么事儿,也不知她是从哪儿知道了武宁侯府的事,就因当年莹莹和正峰的事是我做的保山,她就一口咬定是我害了莹莹,你说这事冤不冤?”
听她一解释,汪正奎恍然。
他轻叹一口气,说道,“如今武宁侯府连普通的百姓人家都不如,这也怨不得小妹会生气,放谁身上都得恼。”
董氏道,“我妹妹也真是命苦,生了这样一个逆子,害她这把年纪还要受这苦。说起来莹莹也有责任,她要是个有本事有能耐的,将正峰好好管束住,他又哪儿能惹出这些祸事来,都怨小妹没教好莹莹。”
“好了,你别光在那说小妹和莹莹的不是,你那妹妹妹夫才是个懦弱的,偌大个武宁侯府活活被他们给折腾在那惨样。
你妹夫要稍微有些能耐,又怎会有今日的下场呢。”汪正奎说道。
他有些护着汪氏,听不得别人说她的不是,包括董氏。
“你要是能帮帮他们就好了,唉!”董氏叹息。
“这事有胡太师和太子在后面撑腰,我又能如何?”汪正奎十分无奈,略顿了下,他又问,“你妹妹妹夫几时来京?正峰可都安排妥当了?”(未完待续)
ps:啊啊啊,今天更迟了,捂脸啊!!
第93章 怀疑(双更合一)
汪氏坐在回府的马车上,气得差点儿将马车车厢给捶烂了。
方才去找董氏算账,谁知反过来被她数落一顿。
当年要不是这贱人将饼画得那样大那样香,自己能动心吗?
在京中随便寻门亲事,都胜过武宁侯府百倍。
亏自己这些年都拿这贱人当真心,现在才知原来她一直拿自己当猴耍呢!
真是越想越郁闷,越想越心塞。
贱人贱人贱人!
连骂了董氏三声贱人之后,汪氏心中的浊气才稍微消了些。
不过,她要是知道葛正峰与董氏私下里安排的事儿,一定会跑去掀了汪家的屋顶。
晚间吃饭时,定远侯注意到汪氏一脸的阴霾之色。
饭后等孩子们都离开之后,他就问汪氏,“你这一张脸黑得像墨一样,又怎么了?”
汪氏捏拳恨恨捶着桌子,怒道,“我今儿去找董氏了。”
“找她做什么?”定远侯皱眉。
对董氏,他很不喜,甚至可以说是讨厌。
当然,他对所有人汪家人都没什么好印象,包括汪正奎。
“我找她算账去了,莹莹落到今日这田地,全都是她害的。”汪氏忿忿的地道。
定远侯看着她,不由笑了。
是被气笑的,以前怎么就没发现这妇人不仅蠢,而且还幼稚呢。
他反问,“董氏承认错误了?”
汪氏可没听出他的嘲讽,咬着牙道,“她是死鸭子嘴硬,怎会轻易承认错误。反过来还骂我的不是,真的气死我了……”
她大概说了下董氏的话,希望能引起定远侯的共鸣。
“董氏骂得好,骂得对,她只是保山,你要坚决不同意嫁莹莹,她还能拿刀逼着你不成。
再说了。就算董氏承认了错误又能如何。能让莹莹回去从前吗?
说到底,莹莹能有今日,全怨不得别人。只怨我们这父母的当年眼睛没长正。事情已经这样,你就莫再怨这怨那,省得惹人笑话。
我们要向前看,为莹莹的将来好好谋划。这才是正经。”定远侯冷冷的反驳着,同时说出自己的想法。
是啊。事情都过去了这些年,还抓得不放又有什么意思呢?
汪氏也只得将这事暂且放下,与定远侯二人商量起穆莹莹的将来。
定远侯让她去找汪正奎,看能否为葛正峰谋个差事。可不能天天打着读书的幌子在那儿游手好闲。
同时他也会想想办法。
最初他还真的相信葛正峰要刻苦用功读书来博取功名,得知事实真相后,他为自己的天真感到可笑。
指望葛正峰考功名。还不如指望天下掉馅饼!
如果葛正峰愿意脚踏实地的做人,他是愿意给机会的。
谁让女儿喜欢这混球呢。
汪氏见定远侯没有再计较葛正峰的过错。反而在这儿为他谋划将来,很高兴,答应去找汪正奎。
二人又说了几句话,定远侯就起身告辞。
高妈妈赶紧用胳膊捣了捣汪氏。
汪氏扭头看她。
她赶紧眨着眼睛使眼色,并向着内室努了努嘴。
明白她的意思后,汪氏脸一红。
“侯爷,等等!”汪氏壮着胆子唤道。
定远侯应声留了步,回头问,“还有何事?”
汪氏眸含水光,面带春意,柔声道,“侯爷,天色已晚,刚下过雪,地上又湿又滑,您就莫回杏林堂了,就歇在这儿吧。”
定远侯顿时面色一肃,“不用,我会仔细看路!”
说着,立马转身往外走。
汪氏忍着恨意忙解释,“侯爷,您别误会,妾身让高妈妈另安放一张小床就是。”
“不用如此麻烦,你也歇着吧。”定远侯摆摆手。
然后他加快脚下步伐,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嘉和堂。
汪氏看着他离开的背影,坐在那儿发呆。
不知何时,双颊上爬满了泪水。
定远侯冰冷无情的拒绝,让汪氏感觉这一辈子做人真是失败。
就因为喜欢他,当年拒绝了多少亲事,而这些亲事没有哪一桩比他差。
满心欢喜的给他做了继室,原本以为他会善待她,会和她琴瑟和鸣,一辈子恩爱。
可结果呢,她错了。
她连一个死人都不如。
眼下她一无所有。
丈夫宁愿禁欲十几年,都不愿再碰她一下,这对女人来说最大的耻辱和悲哀。
生了三个儿子,因不是嫡长子,侯府的一切与他们无关,与她无关。
女儿倒是嫡长女,可惜当年自己一时被鬼迷了心窍,没能为她寻门好亲事,害她现在寄人篱下,过得凄凉清苦。
高妈妈拿了帕子给汪氏拭泪,温声劝道,“老夫人,您也别生气了,有些事儿急不得,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再坚硬的石头也总会有被捂热的时候。”
“无用的,他比最坚硬的石头还要硬。”汪氏摇头。
“不,一定有用的!”高妈妈肯定的摇头,劝道,“老夫人,侯爷不是石头,他也是人,人心都是肉长的,总会有被感动的时候。”
“感动?我真的不知如何去感动他?”汪氏将眼泪拭去,声音寒到骨子里。
高妈妈道,“这很容易的,侯爷在乎喜欢重视的人和物,老夫人您也去重视喜爱,久而久之,侯爷自会感动。”
汪氏拧眉,“高妈妈你指的是宁氏那一家子?”
高妈妈点头,“没错,侯爷最在乎的还是世子一家人,还有侯爷又痴迷学医,老夫人您只要发自内心深处的去善待世子一家人,然后再去支持侯爷的爱好,侯爷一定会动心的。有些事到时就会水到渠成。
老夫人,您再琢磨琢磨,看奴婢说得可有道理?”
汪氏沉默了。
这些话董氏上回也说过,她也努力的去做。
可每回只要一对上穆文礼那张脸,她怎么也亲近不起来。
至于老东西学医一事,她不一直在支持着嘛,否则杏林堂那些药材和工具都是从哪儿来的。还有那药圃。可都是她使银子的。
她就将这些话说了给高妈妈听。
高妈妈摇头,“老夫人,这些还不够。您要做得更明显一些。平日无事就多去杏林堂走动走动,再看看医书,等侯爷来这儿时,您也和他说说医方面的事……”
汪氏认真听着高妈妈说话。
不知不觉中。有些话她听了进去,然后依着去做。
第二日。用过早膳后,她就去了杏林堂。
定远侯、古老和穆锦晨三人见她忽然前来,均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儿。
她就笑着说,“没什么事儿。去年那场病之后我也怕了,就想着也该懂点医术之道,平日里好好保护身子不再受病痛折磨。”
定远侯皱眉。开口想让她离开。
古老却道,“学些医理来保护自个儿的身子。定远侯夫人这话有些道理,若人人都懂医理,那生病之人应该会少很多,因耽搁病情而延误治疗之人也会少很多。好,那定远侯夫人您就在一旁听听吧。”
“多谢古老先生。”汪氏喜滋滋的应了。
古老都这样说了,定远侯还能说什么呢。
穆锦晨不信汪氏是真心想学医,但也猜不透她的真实用意是什么。
接下来连着几日,汪氏都来杏林堂。
看她坐在一旁听他们说话,定远侯浑身不自在。
他不自大,汪氏更不好受。
穆锦晨他们所说的什么医理她根本就不懂,天天如同坐在云里雾里,刚开始听还好,两天下来,她就开始犯困了。
有好回,她在打磕睡都被古老他们发现了,然后又强撑着去听。
穆锦晨看了就想笑,笑过后更加怀疑汪氏的目的。
而汪氏开始后悔听了高妈妈的建议。
后来还是定远侯忍无可忍,不想再看她在那儿丢人现眼,让她莫要再去杏林堂了。
汪氏求之不得,忙点头应了。
又与高妈妈商量着下一步该怎么办。
穆文礼从祠堂出来后,整个人又消瘦憔悴了不少,国子监那边告了假,在家调养身子。
二月二很快就到了,但汪氏并未请理发师来府给葛缓剃胎发,就像穆莹莹从来没说过这件事一样。
葛正峰虽然极其的肉痛赚钱的机会没了,可不敢再挑唆穆莹莹去找汪氏说这事。
他十分担心穆莹莹一个不小心又得罪了汪氏,要是被赶出了定远侯府,那可真是得不偿失呢。
但在心里暗暗将穆文礼给恼上了,想着若不是他贪恋女色生病,女儿的周岁宴肯定是不会少的,那次损失的钱财总有一日要他还回来。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穆文礼的身体终于恢复了正常,但面上的笑容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明朗灿烂了。
知琴被打之后也收敛了很多,不敢再放肆的来勾*引穆文礼。
文氏说到做到,等穆文礼身体好了之后,她就与他约法三章,安排他去知琴房里时,他莫要推辞,更不准许当面不去,而后背地里偷着去,还有去知琴那里时不许没分寸的胡天海地。
总而言之,她这样做完全是为了知琴能早日怀孕,并无其他。
穆文礼吃了亏之后就学了乖,对文氏所说的这些,他均点头答应了,没有再扭捏的推三阻四。
定远侯府终于平静了下来。
天气越来越暖和,定远侯府一片桃花柳绿,春意盎然。
穆锦晨也脱下厚厚的冬装换上了轻薄的春装。
一转眼间就到了五月,再过几日就是五月初五端午节了。
秋枫园的门窗上皆插有桃枝,宁氏正与周嬷嬷、听风、白芷几人带着小丫环们坐在桂树下绣香囊,穆锦晨、白蔹、听霜则在一旁往绣好的香囊中装药粉。
五月俗称恶月,大周有风俗,在五月初一这天。或摘下新鲜的桃树插于门窗之上,或用桃树做成桃符挂于门窗之上,用来辟邪。
未成年的孩子们都要佩戴香囊,用来驱蚊虫和预防疾病。
香囊中所装入的药粉不同,功效也就不同。
这些药粉均是穆锦晨所配制的,有驱蚊虫的,有预防小孩子感冒的。有解春困的等等。并特意多做一些,到时分发给府中其他人。
香囊做了有些时日了,明日差不多可以全部完成了。
不仅如此。在初五之天,出嫁的妇人们都要带着年幼的孩子回娘家躲午。
宁家离应天太远,回边疆躲午不现实,但古老早早就说好了。让宁氏在初五这日带着穆锦晨去古家躲午去。
与穆锦晨相处久了,他将当做了自家的孙女。
对这个提议。穆锦晨欢天喜地的应下了。
大多时间都呆在杏林堂,好不容易有了出门的机会哪儿能放过,且初五那日王宝英肯定也会去古家,到时可与她玩耍一番了。( 富贵锦 http://www.xlawen.org/kan/5370/ )
现在看来,从那时起她就开始算计我们定远侯府了。
等着,回头看我怎么找你算账!
定远侯颤抖着手指点向葛正峰问,“是不是都被这畜生给败光了。是不是?”
“爹。那都是过去的事儿了,经了这些事之后。正峰是真心的要悔改了,这些日子他的改变你们也都能看得见,求你们再给他一次机会好不好,我相信他一定会有出息的,会有飞黄腾达的那日。”穆莹莹屈膝给父母亲跪了下来,哭着求。
然后她又拉了一把葛正峰。
“求二老再给次机会,我一定会老实做人。”葛正峰也跪下求。
“不行,绝对不行!”汪氏十分坚决的摇头。
穆莹莹见父母态度坚定,心里顿时被浓浓的失望所填满,胸口一闷,眼前一花,身子软软的倒了下去。
“莹莹!”葛正峰将她抱在怀中大声呼喊。
“莹莹!”汪氏也奔了过来大声唤。
定远侯忙大步走过来给她诊脉。
可诊了半天,也没诊出个所以然来。
“先将她抱回娇园去,然后去请古老过来。”定远侯沉着脸对葛正峰道。
女儿晕了过去,其他事只能暂时放放。
葛正峰松了口气,暂时不用离开这儿了,先住一天算一天吧。
他抱了穆莹莹离开。
定远侯吩咐决明去请古老,而他自己则去秋枫园找了穆锦晨,在古老来之前先给穆莹莹看看。
“姑母好好的怎会晕了过去?”穆锦晨狐疑的问。
“唉!”定远侯长叹一口气,轻轻拍着她的脑袋道,“回头再对你说这事。”
穆锦晨点点头,也不多问,让白芷拿来了披风。
得知穆莹莹晕过去,宁氏也就随着他们一起去了娇园。
穆锦晨坐在锦杌之上,认真为穆莹莹诊了脉。
眉头轻轻拧起又放下。
过了片刻功夫,她抬头对众人道,“姑母有喜了。”
“什么?莹莹有喜了?”汪氏当先又惊又喜的追问。
穆锦晨点头道是。
“太好了,我又要当爹了。”葛正峰更加激动起来,他预感这回又能逃过被赶的命运了。
这孩子来得太及时了。
定远侯却很烦燥。
不过,汪氏和葛正峰不放心穆锦晨所诊的结果,当同样的话从古老口中说出来时,他们这才真的信了,不由欢呼雀跃。
且没等古老用药,穆莹莹就悠悠醒转了过来。
葛正峰赶紧将这消息告诉了她。
穆莹莹轻抚着还平坦的腹部,弱弱的对着父母说道,“爹娘,求你们看在我腹中孩儿的份上,且饶了正峰这一回,好不好?我不想孩子一生下来就没爹啊!”
两行热泪沿腮滑落。
定远侯与汪氏二人还能说什么,只得默认了。
但汪氏可不准备就此算了,准备明日找董氏算账去,女儿落到今日的地步全是她害的。
葛正峰一颗心再次落回原处。
不过今日所受的耻辱他却不会忘,且记下,等日后有机会再报。
穆锦晨与宁氏回秋枫园的路上,就发现母亲闷闷不乐,说话有气无力的。(未完待续)
第92章 翻脸(双更合一)
穆锦晨见母亲不高兴,就微微皱了眉在想心思。
虽在娇园呆了近一个时辰,可中间并未发生不愉快的事情。
大家的焦点都集中穆莹莹身上,无人分神过来针对母亲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母亲不高兴是为了哪般呢?
想了好一会儿,她也没想出原因,干脆就问,“娘,您怎么不高兴了?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啊?”
宁氏侧了脸看身旁娇小粉嫩的女儿,唇角微翘,微笑着摇头,“傻圆圆,怎会这样想呢,娘没不高兴呢。”
穆锦晨认真观察她的表情和小动作。
只见她口中说着无事,可眼睛却往下垂了垂,另一只手下意识的抚在平坦的腹部。
看宁氏的动作,穆锦晨瞬间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穆莹莹怀孕一事,让母亲又黯然伤怀了。
想到母亲久久未能怀孕一事,穆锦晨也是一直疑惑的,曾在与母亲嬉闹玩耍之时,悄悄为母亲诊过,她身体健康无隐疾,不该不孕才是。
“哟,下雪了。”宁氏轻轻的惊呼声,打断了穆锦晨的思量。
她抬眸,只见有细细的雪花从天上懒洋洋的往下飘。
难怪昨日那样闷热呢,原是要下雪。
不过眼下已是春天,这雪应该是下不了太大的。
宁氏又接着道,“圆圆,你与白芷白蔹先回秋枫园,我去看看你三婶吧,下雪了,她总在那儿跪着也不是事儿。”
“娘,我随你一起去看三婶吧。”穆锦晨道。
对文氏她也很同情。
这是古人根深蒂固的传宗接代思想下的牺牲者。
在知琴未做通房丫环之前。三叔三婶和爹娘一样,都是令人艳羡的神仙眷侣,穆琳是幸福的人家小孩子。
可如今呢,不过短短一个多月的功夫,就闹得眼下这种境地。
那日去为三叔看病,乍见憔悴的文氏时,她都不敢相信那是爱花前月下吟诗作画的似水女子。
宁氏稍犹豫了下。见雪不大。在穆锦晨的第二次央求下,她答应了。
母女手牵手,向左边拐了弯往祠堂那边走去。
快走近祠堂时。一眼就见到文氏那瘦弱的身子在风雪中摇摇欲坠,知书也陪跪在一旁。
知琴本也想过来陪跪,直接被汪氏给骂走了,说她没资格陪着穆文礼。
除了文氏和知书。穆琳也立在一旁,手中撑了把油伞。为文氏遮挡着细细的雪花。
见到宁氏和穆锦晨,穆琳红着眼睛低声唤道,“大伯母,二姐。”
穆锦晨忙走到她身边。搂了她的肩,“三妹,这儿风大。又下雪了,你还是劝三婶赶紧起来回去吧。要是被冻伤了身体可怎办呢?”
穆琳点头。“三姐说得有理,可母亲不听我的劝。”
说着她就用求助的眼神看宁氏。
宁氏看向面无表情,呆若木鸡的文氏,摇了摇头,无声叹息着。
她伸手去拉文氏,“三婶,你对三叔的心我们都明白,而夫妻本也应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不过,你现在这样做不仅不能帮三叔,反而是害他,明白吗?”
跪了几个时辰,文氏不仅身体僵硬,表情都麻木了。
刚刚见到宁氏和穆锦晨时,她都没心思打招呼。
可现在宁氏这句话令她不禁侧目,费解的问,“我害三郎?不何郡主何出此言?”
她现在这样做,落在别人的眼中难道不该赞她一声贤惠和大度吗?
为何反说她害穆文礼?
宁氏搂过穆琳,正色道,“三婶,你可曾想过琳姐儿?三叔眼下这般是无法照顾琳姐儿,身为他的妻子,琳姐儿的母亲,你眼下应该要做什么呢?难道不是该好好照顾琳姐儿,让三叔安心么?
你现在跪在这儿,不仅不能帮三叔什么,反而让琳姐儿跟在后面伤心难过,这大冷天的,你让琳姐儿陪着你吹冷风,她若身体有个不适,你这做母亲的难道心中就不难受吗?等三叔出来瞧见,他不是更加内疚惭愧吗?
还有,依你这身子骨,在这儿跪上三天三夜之后,只有两个结果,要么体力不支晕倒,要么就是冻晕饿晕,到时反过来还要琳姐儿和三叔照顾你。
所以,三婶你这不是害三叔又是什么?你要真的心疼三叔,就该赶紧起来,带着琳姐儿回去,将琳姐儿照顾好,将玉笙居打理好,这才是你该做的事儿。”
要不是看着穆琳像小兔一样孤独无助的柔弱眼神,宁氏还真懒得与文氏说这些。
文氏这等行径落在他人眼中也许会赞贤惠,可她却认为是愚蠢。
身为一个已婚女人,眼中不能仅仅有夫君,还要记住自己同时也是一位母亲。
夫君犯错受罚那是他自、活该,可不能因他的过错而让子女受委屈。
宁氏一番话让文氏抿紧了双唇。
是啊,她只想到了穆文礼,却忽略了琳姐儿的感受。
略沉吟片刻,她终于单手撑了地准备起来。
不过,这身子刚站起来,膝盖一屈又跪了下去。
跪得太久,膝盖早就僵硬了,双腿麻木无力。
宁氏忙看向白芷白蔹,“快将三夫人扶起来。”
白芷白蔹二人上前去扶文氏。
穆琳面上终于露出了喜色,仰头看宁氏,感激的道,“多谢大伯母,您真好。”
她更多的是羡慕穆锦晨有宁氏这样一位好母亲。
宁氏轻轻揉了揉穆琳的头发,嗔,“傻孩子,一家人还说什么谢,雪越下越大了,赶紧随母亲回去,好好照顾母亲,若有什么需要。你让丫环来秋枫园找我。”
“嗯嗯,琳儿知道了。”穆琳乖巧的点头。
文氏红着眼睛,对宁氏深深的弯了腰,真诚的道,“郡主,多谢!”
表面看起来是真诚的,但心中有几分真诚。宁氏和穆锦晨不清楚。文氏自己可清楚着。
但宁氏这样做的目的可不是让文氏感激的,故她无所谓文氏有无真心。
“母亲,我们走吧。下雪了!”穆琳走到文氏身前,微笑着道。
“嗯。”文氏点头。
白蔹又将知书给搀了起来。
宁氏让白芷白蔹送文氏母女回玉笙居,她也牵着穆锦晨回了秋枫园。
雪越下越大,纷纷扬扬的在空中乱舞着。
不过。因天气已不像冬日那样寒冷,雪花刚落地就融化了。
故这场雪虽然来势汹汹。可下了半日,地上只有浅浅淡淡的白,少了冬雪的神韵。
虽然地上和屋脊树梢无积雪,但穆文仁还是有些担心穆文礼。
他就与宁氏商量。“敏敏,要不我去找父亲,让父亲饶了老三这回吧。天这样冷。老三生病又才好没多久,我担心他这一跪又跪出毛病来了。”
宁氏眼帘微掀。平静的道,“不许去!”
语气虽轻,却带着令人不敢抗拒的威严。
“敏敏!”穆文仁的语气就带了些许的撒娇意味。
“少来!”宁氏瞪他,“文氏陪跪都没能让公公改变心意,凭什么你一句话就让公公答应饶了穆文礼呢?”
“敏敏,不去试试又怎知行不行呢?”穆文仁拉了她的手,柔声哄着。
这件事原本可以直接去作,不用和宁氏商量。
但穆文仁知道宁氏这回对穆文礼意见挺大,他担心直接去为穆文礼求情会让宁氏不高兴,所以先来与她商量。
若她坚持不许,他当然不会违了心意。
穆文礼的遭遇再次体现了夫妻和睦恩爱的重要性,他一定要事事以妻子为重,方能幸福一辈子。
宁氏反问他,“玉郎,若公公因你一句求情之言就放了穆文礼,你让文氏是恨你呢,还是恨公公呢?
我知道你心疼穆文礼,若他这回是因其他事儿,兴许我会陪着你一起去为他求请,但这次的事全是他活该,的确该罚,你给我老实在屋里呆着,别去掺和。”
穆文仁认真想了想,认为她说得话极有道理。
文氏之所以在祠堂外面跪着,就想逼父亲答应饶了老三,可父亲并未如此。
若他去向父亲求情,父亲就答应饶了老三,那不是明摆着落人口实,让人在背地里说文氏一条命还抵不上他几句话吗?
故父亲答应他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既然无可能,那还去做什么。
“嗯,还是敏敏你想得周全,我就不去为难父亲了。希望老三这回受了教训能改过,莫要再做那等愚蠢的事儿。”穆文仁道。
“哼,难说。”宁氏冷哼一声,对穆文礼能否有那样好的自律和自控能力表示怀疑。
穆文仁就叹了口气,说了些为穆文礼可惜的话。
这件事说完之后,宁氏想起穆莹莹那件事,就说道,“莹莹有喜了。”
“啊,真的呀,这可是一件大喜事呢,父亲一定特别开心吧。”穆文仁的面上有了喜色。
终于有了件高兴的事儿。
宁氏摇头,“我看公公未必开心呢。”
“为什么?”穆文仁疑惑。
父亲有四子一女,对小妹可是十分疼爱的,如此小妹又有喜,父亲又怎会不高兴呢?
“玉郎,你可知莹莹一家人忽然回来的真正原因?”宁氏话锋一转。
“不是正峰准备应试吗?”穆文仁答道。
“这些话只能听听,你还当真呢。”宁氏道,“事实远比我们想像的要可怕。”
“敏敏,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快说给我听听。”穆文仁忙催。
宁氏点头,将之前听雪她们所查到的消息告诉了他。
定远侯和汪氏想赶葛正峰走的事,定远侯府上下没人知道,包括宁氏。
但之前在娇园里,古老确诊穆莹莹有喜后,定远侯夫妇没有她想像的那样高兴。就让她生疑了,然后她又注意到穆莹莹双眼红肿得像桃子一样,似狠狠哭过。
还有听周嬷嬷说,定远侯使人唤了穆莹莹夫妇去了杏林堂,说什么没人知道,但后来穆莹莹却莫名其妙的晕了过去,是被葛正峰抱着出杏林堂的。
综以上种种。宁氏有理由怀疑定远侯是不是已经知道了徽州那边发生的事儿。
在事情未捅开之前。她不想将这些事告诉穆文仁,省得他担心。
听宁氏说着葛正峰的所作所为,穆文仁简直要气疯了。
他真不明白看着精明无比的汪氏。怎会为穆莹莹选了这样一位‘贱夫君’,她到底是不是汪氏亲生的?
要不是宁氏拦着,他都想去找葛正峰算账。
定远侯得知文氏被宁氏给劝回去后,对宁氏十分感激。也佩服她的能力,只用三言两语将打动了文氏。
虽然去了一桩心事。可他的心依然沉甸甸如山。
葛正峰如此的渣,让女儿继续跟着他,让他继续住在定远侯府,怎么想心里就怎么咯应得慌。
可要是执意将葛正峰赶走。那天宇和媛姐儿怎么办?还有莹莹腹中的胎儿怎么办,难道真的要让他或她一出生就没有父亲吗?
定远侯不由心一酸。
孩子不管是失去父亲还是母亲,那是极其伤心和哀痛的一件事。
他躺在那儿一动不动的发愁。
嘉和堂这边。汪氏也知道了文氏被劝回一事。
高妈妈就笑着道,“郡主还真是有能耐。轻巧的就将老夫人您犯愁的事儿给解决了。
姑奶奶又有喜了,今夜您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睡安稳觉?
汪氏冷笑着摇头。
哪能睡得着哟,只要一想到武宁侯府破落得连普通百姓都不如了,她这颗心比剜了还要痛。
这孩子来得真不是时候!
要是没孩子,一定会毫不留情的将葛正峰这混账王八蛋给赶走。
她又忍不住在心里骂了会儿葛正峰。
要是将高妈妈换成桂妈妈,汪氏不用在心里骂,直接就骂出口了。
汪氏又开始想桂妈妈了。
因高妈妈是董氏的人,她始终无法和高妈妈交心,有着难以跨越的隔阂。
对宁氏劝文氏,汪氏还是说了两句,“她这回倒是做了件好事,不过没想到的是,文氏竟然还真的听了她的劝,哼。”
“也许三夫人就是想找个台阶下,正好郡主给了,三夫人就借势下来了。”高妈妈又将话锋偏了。
“也许吧。”汪氏恹恹的道。
因着穆莹莹的事,她对什么事都兴致缺缺。
高妈妈在一旁建议道,“老夫人,姑奶奶有喜这件事要不要告诉舅老夫人,让她老人家也乐呵乐呵。”
汪氏摆摆手,“不用刻意去说,明日我正好要回去一趟,到时亲自说吧。”
“老夫人,这天正下雪呢,天气不好跑上难行,你改日再去吧。”高妈妈劝。
“不用,就明日,行了,我乏了,让丫环们打水进来吧。”汪氏面上露出疲态,将话题给终结了。
高妈妈点头道了是,掀了帘子去外面吩咐。
雪下了一夜,第二日天就放晴了,薄薄的积雪很快就在阳光下变成了雨水,屋顶上积雪融化的雪水顺着屋檐向下滴滴答答的落着。
像极了美妙的乐声。
用过早膳之后,汪氏将府中的事儿吩咐给甘氏,然后她就带了高妈妈、春荷和秋菊三人出门去汪家。
定远侯府与汪家离得并不太远,但因着地上有积雪融化的雪水,车夫不敢将马车赶得太快,约行了半个时辰,车才在汪府的大门前停下。
见到汪氏忽然登门,董氏讶道,“小妹,你怎么回来了?”
汪氏扯着嘴角笑了笑,“怎么?大嫂不欢迎我回来吗?这儿可是我自幼长大的地方呢,虽然我父母亲已经故去,但这儿曾经也是我的家呢。”
董氏只是随口这么一问,没料到会惹来汪氏一番火药味十足的回答。
她看向高妈妈。
高妈妈无奈的将嘴角拉平直。
昨日是想提前让人送信给董氏,可想了想,她现在是汪氏的人,若被汪氏知道她还与董氏有联络。并不时将定远侯府发生的事儿告诉董氏,她相信依着汪氏的为人,肯定会将她打死然后扔去乱葬岗。
可没有主子喜欢对自己不忠之人。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高妈妈终于心安理得的躺下睡觉了,不再去想来汪家报信一事儿。
董氏在心里骂了汪氏一句神经病后,笑着说了两句软话,将她迎进东次间。
丫环仆妇们奉上香喷喷的热茶、点民和新鲜的瓜果后。汪氏对董氏道。“大嫂,我有几句话想私底下对你说说。”
“什么事儿?”董氏眉一挑,面色变得认真起来。
方才汪氏面色不善。她就知道一定有什么不好的事儿,这心还一直提着呢。
汪氏看了看站环们,“难道大嫂想让我当着人前说?”
董氏无奈的叹口气,将丫环仆妇全给赶了下去。屋中只有她们二人。
没了其他人,汪氏也不拐弯抹角。直接道,“大嫂,我一向十分敬重你和大哥,对你们所说的每句话都十分相信。我拿大嫂当知己,可大嫂你为何要这样害我呢?”
董氏一脸的茫然之色问,“小妹。我怎么听不懂你这些话呢,我何时害过你呀?”
算计太多。她不知汪氏所指是哪桩事。
“哼,到这时候还要给我装蒜,武宁侯府发生那样大的事情,你都不对我说一声。
还有当年,你一个劲的撺掇我将莹莹嫁去武宁侯府,口口声声说为了莹莹好,我现在才知这一切都是你的阴谋,莹莹都是你害的。”汪氏声泪俱下的控诉着董氏。
“武宁侯府发生了什么事儿?”董氏不答反问。
“小董氏是你亲妹妹,她家发生什么事儿,你难道不知,少在那儿跟我装蒜。”汪氏怒了。
“谁规定做姐姐的就一定要知道妹妹家的事儿,小妹,你今日说话有些过份啊。
还有当年让莹莹嫁去武宁侯府,你可是点头同意的,你要是不答应,难道我还能逼着你不成。
还有,你更别忘了,当时我只是信口一说,后来可是你急巴巴的跑来求我,让我帮忙撮合莹莹与正峰,谁知到头来却怪我,你还讲不讲道理啊?”董氏也怒了。
武宁侯府发生什么事儿,她当然知道。
这等不光彩的事,她又怎会主动告诉汪氏呢,难道还不嫌丢人是不是?
当年她只是向汪氏稍微提了下武宁侯,并说了嫁给武宁侯府的种种好,汪氏就动了心思,天天缠着她,要将穆莹莹嫁过去。
她承认当年是故意用欲擒故纵让汪氏上钩的,可汪氏要是不贪心,又怎会上钩呢。
所以这事不能怪她,只能怪汪氏自个儿。
汪氏被揭了短,顿时面红耳赤,怒,“你若将武宁侯府真正的情况告诉我,我能将莹莹嫁过去嘛,说到底就是你骗了我……”
“是你自个儿的错,关我何事……”董氏也拍着桌子怒。
二人就这样争吵了起来。
大约过了半盏茶的功夫,汪氏愤怒的摔了帘离开。
没走几步,就见汪正奎迎面而来。
“小妹,你几时来的,怎么就走了?留下来吃了饭再回吧。”见到汪氏,他就亲切的打招呼。
“哼!”汪氏斜眼冷冷哼了声,一言不发的朝前走支。
见汪氏对自己不理不睬,汪正奎有些懵。
小妹可是一向对自己言听计从的,今日是怎么了?
他快步走进东次间,问董氏,“小妹怎么了?你惹她生气了?”
“哼,我哪儿敢呀,她那是神经病发作了。”董氏没好气的答。
“胡说!”汪正奎不悦的道,追问,“小妹到底怎么了?这可是第一回见她这样呢?”
董氏沉了脸,闷声道,“还能有什么事儿,也不知她是从哪儿知道了武宁侯府的事,就因当年莹莹和正峰的事是我做的保山,她就一口咬定是我害了莹莹,你说这事冤不冤?”
听她一解释,汪正奎恍然。
他轻叹一口气,说道,“如今武宁侯府连普通的百姓人家都不如,这也怨不得小妹会生气,放谁身上都得恼。”
董氏道,“我妹妹也真是命苦,生了这样一个逆子,害她这把年纪还要受这苦。说起来莹莹也有责任,她要是个有本事有能耐的,将正峰好好管束住,他又哪儿能惹出这些祸事来,都怨小妹没教好莹莹。”
“好了,你别光在那说小妹和莹莹的不是,你那妹妹妹夫才是个懦弱的,偌大个武宁侯府活活被他们给折腾在那惨样。
你妹夫要稍微有些能耐,又怎会有今日的下场呢。”汪正奎说道。
他有些护着汪氏,听不得别人说她的不是,包括董氏。
“你要是能帮帮他们就好了,唉!”董氏叹息。
“这事有胡太师和太子在后面撑腰,我又能如何?”汪正奎十分无奈,略顿了下,他又问,“你妹妹妹夫几时来京?正峰可都安排妥当了?”(未完待续)
ps:啊啊啊,今天更迟了,捂脸啊!!
第93章 怀疑(双更合一)
汪氏坐在回府的马车上,气得差点儿将马车车厢给捶烂了。
方才去找董氏算账,谁知反过来被她数落一顿。
当年要不是这贱人将饼画得那样大那样香,自己能动心吗?
在京中随便寻门亲事,都胜过武宁侯府百倍。
亏自己这些年都拿这贱人当真心,现在才知原来她一直拿自己当猴耍呢!
真是越想越郁闷,越想越心塞。
贱人贱人贱人!
连骂了董氏三声贱人之后,汪氏心中的浊气才稍微消了些。
不过,她要是知道葛正峰与董氏私下里安排的事儿,一定会跑去掀了汪家的屋顶。
晚间吃饭时,定远侯注意到汪氏一脸的阴霾之色。
饭后等孩子们都离开之后,他就问汪氏,“你这一张脸黑得像墨一样,又怎么了?”
汪氏捏拳恨恨捶着桌子,怒道,“我今儿去找董氏了。”
“找她做什么?”定远侯皱眉。
对董氏,他很不喜,甚至可以说是讨厌。
当然,他对所有人汪家人都没什么好印象,包括汪正奎。
“我找她算账去了,莹莹落到今日这田地,全都是她害的。”汪氏忿忿的地道。
定远侯看着她,不由笑了。
是被气笑的,以前怎么就没发现这妇人不仅蠢,而且还幼稚呢。
他反问,“董氏承认错误了?”
汪氏可没听出他的嘲讽,咬着牙道,“她是死鸭子嘴硬,怎会轻易承认错误。反过来还骂我的不是,真的气死我了……”
她大概说了下董氏的话,希望能引起定远侯的共鸣。
“董氏骂得好,骂得对,她只是保山,你要坚决不同意嫁莹莹,她还能拿刀逼着你不成。
再说了。就算董氏承认了错误又能如何。能让莹莹回去从前吗?
说到底,莹莹能有今日,全怨不得别人。只怨我们这父母的当年眼睛没长正。事情已经这样,你就莫再怨这怨那,省得惹人笑话。
我们要向前看,为莹莹的将来好好谋划。这才是正经。”定远侯冷冷的反驳着,同时说出自己的想法。
是啊。事情都过去了这些年,还抓得不放又有什么意思呢?
汪氏也只得将这事暂且放下,与定远侯二人商量起穆莹莹的将来。
定远侯让她去找汪正奎,看能否为葛正峰谋个差事。可不能天天打着读书的幌子在那儿游手好闲。
同时他也会想想办法。
最初他还真的相信葛正峰要刻苦用功读书来博取功名,得知事实真相后,他为自己的天真感到可笑。
指望葛正峰考功名。还不如指望天下掉馅饼!
如果葛正峰愿意脚踏实地的做人,他是愿意给机会的。
谁让女儿喜欢这混球呢。
汪氏见定远侯没有再计较葛正峰的过错。反而在这儿为他谋划将来,很高兴,答应去找汪正奎。
二人又说了几句话,定远侯就起身告辞。
高妈妈赶紧用胳膊捣了捣汪氏。
汪氏扭头看她。
她赶紧眨着眼睛使眼色,并向着内室努了努嘴。
明白她的意思后,汪氏脸一红。
“侯爷,等等!”汪氏壮着胆子唤道。
定远侯应声留了步,回头问,“还有何事?”
汪氏眸含水光,面带春意,柔声道,“侯爷,天色已晚,刚下过雪,地上又湿又滑,您就莫回杏林堂了,就歇在这儿吧。”
定远侯顿时面色一肃,“不用,我会仔细看路!”
说着,立马转身往外走。
汪氏忍着恨意忙解释,“侯爷,您别误会,妾身让高妈妈另安放一张小床就是。”
“不用如此麻烦,你也歇着吧。”定远侯摆摆手。
然后他加快脚下步伐,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嘉和堂。
汪氏看着他离开的背影,坐在那儿发呆。
不知何时,双颊上爬满了泪水。
定远侯冰冷无情的拒绝,让汪氏感觉这一辈子做人真是失败。
就因为喜欢他,当年拒绝了多少亲事,而这些亲事没有哪一桩比他差。
满心欢喜的给他做了继室,原本以为他会善待她,会和她琴瑟和鸣,一辈子恩爱。
可结果呢,她错了。
她连一个死人都不如。
眼下她一无所有。
丈夫宁愿禁欲十几年,都不愿再碰她一下,这对女人来说最大的耻辱和悲哀。
生了三个儿子,因不是嫡长子,侯府的一切与他们无关,与她无关。
女儿倒是嫡长女,可惜当年自己一时被鬼迷了心窍,没能为她寻门好亲事,害她现在寄人篱下,过得凄凉清苦。
高妈妈拿了帕子给汪氏拭泪,温声劝道,“老夫人,您也别生气了,有些事儿急不得,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再坚硬的石头也总会有被捂热的时候。”
“无用的,他比最坚硬的石头还要硬。”汪氏摇头。
“不,一定有用的!”高妈妈肯定的摇头,劝道,“老夫人,侯爷不是石头,他也是人,人心都是肉长的,总会有被感动的时候。”
“感动?我真的不知如何去感动他?”汪氏将眼泪拭去,声音寒到骨子里。
高妈妈道,“这很容易的,侯爷在乎喜欢重视的人和物,老夫人您也去重视喜爱,久而久之,侯爷自会感动。”
汪氏拧眉,“高妈妈你指的是宁氏那一家子?”
高妈妈点头,“没错,侯爷最在乎的还是世子一家人,还有侯爷又痴迷学医,老夫人您只要发自内心深处的去善待世子一家人,然后再去支持侯爷的爱好,侯爷一定会动心的。有些事到时就会水到渠成。
老夫人,您再琢磨琢磨,看奴婢说得可有道理?”
汪氏沉默了。
这些话董氏上回也说过,她也努力的去做。
可每回只要一对上穆文礼那张脸,她怎么也亲近不起来。
至于老东西学医一事,她不一直在支持着嘛,否则杏林堂那些药材和工具都是从哪儿来的。还有那药圃。可都是她使银子的。
她就将这些话说了给高妈妈听。
高妈妈摇头,“老夫人,这些还不够。您要做得更明显一些。平日无事就多去杏林堂走动走动,再看看医书,等侯爷来这儿时,您也和他说说医方面的事……”
汪氏认真听着高妈妈说话。
不知不觉中。有些话她听了进去,然后依着去做。
第二日。用过早膳后,她就去了杏林堂。
定远侯、古老和穆锦晨三人见她忽然前来,均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儿。
她就笑着说,“没什么事儿。去年那场病之后我也怕了,就想着也该懂点医术之道,平日里好好保护身子不再受病痛折磨。”
定远侯皱眉。开口想让她离开。
古老却道,“学些医理来保护自个儿的身子。定远侯夫人这话有些道理,若人人都懂医理,那生病之人应该会少很多,因耽搁病情而延误治疗之人也会少很多。好,那定远侯夫人您就在一旁听听吧。”
“多谢古老先生。”汪氏喜滋滋的应了。
古老都这样说了,定远侯还能说什么呢。
穆锦晨不信汪氏是真心想学医,但也猜不透她的真实用意是什么。
接下来连着几日,汪氏都来杏林堂。
看她坐在一旁听他们说话,定远侯浑身不自在。
他不自大,汪氏更不好受。
穆锦晨他们所说的什么医理她根本就不懂,天天如同坐在云里雾里,刚开始听还好,两天下来,她就开始犯困了。
有好回,她在打磕睡都被古老他们发现了,然后又强撑着去听。
穆锦晨看了就想笑,笑过后更加怀疑汪氏的目的。
而汪氏开始后悔听了高妈妈的建议。
后来还是定远侯忍无可忍,不想再看她在那儿丢人现眼,让她莫要再去杏林堂了。
汪氏求之不得,忙点头应了。
又与高妈妈商量着下一步该怎么办。
穆文礼从祠堂出来后,整个人又消瘦憔悴了不少,国子监那边告了假,在家调养身子。
二月二很快就到了,但汪氏并未请理发师来府给葛缓剃胎发,就像穆莹莹从来没说过这件事一样。
葛正峰虽然极其的肉痛赚钱的机会没了,可不敢再挑唆穆莹莹去找汪氏说这事。
他十分担心穆莹莹一个不小心又得罪了汪氏,要是被赶出了定远侯府,那可真是得不偿失呢。
但在心里暗暗将穆文礼给恼上了,想着若不是他贪恋女色生病,女儿的周岁宴肯定是不会少的,那次损失的钱财总有一日要他还回来。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穆文礼的身体终于恢复了正常,但面上的笑容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明朗灿烂了。
知琴被打之后也收敛了很多,不敢再放肆的来勾*引穆文礼。
文氏说到做到,等穆文礼身体好了之后,她就与他约法三章,安排他去知琴房里时,他莫要推辞,更不准许当面不去,而后背地里偷着去,还有去知琴那里时不许没分寸的胡天海地。
总而言之,她这样做完全是为了知琴能早日怀孕,并无其他。
穆文礼吃了亏之后就学了乖,对文氏所说的这些,他均点头答应了,没有再扭捏的推三阻四。
定远侯府终于平静了下来。
天气越来越暖和,定远侯府一片桃花柳绿,春意盎然。
穆锦晨也脱下厚厚的冬装换上了轻薄的春装。
一转眼间就到了五月,再过几日就是五月初五端午节了。
秋枫园的门窗上皆插有桃枝,宁氏正与周嬷嬷、听风、白芷几人带着小丫环们坐在桂树下绣香囊,穆锦晨、白蔹、听霜则在一旁往绣好的香囊中装药粉。
五月俗称恶月,大周有风俗,在五月初一这天。或摘下新鲜的桃树插于门窗之上,或用桃树做成桃符挂于门窗之上,用来辟邪。
未成年的孩子们都要佩戴香囊,用来驱蚊虫和预防疾病。
香囊中所装入的药粉不同,功效也就不同。
这些药粉均是穆锦晨所配制的,有驱蚊虫的,有预防小孩子感冒的。有解春困的等等。并特意多做一些,到时分发给府中其他人。
香囊做了有些时日了,明日差不多可以全部完成了。
不仅如此。在初五之天,出嫁的妇人们都要带着年幼的孩子回娘家躲午。
宁家离应天太远,回边疆躲午不现实,但古老早早就说好了。让宁氏在初五这日带着穆锦晨去古家躲午去。
与穆锦晨相处久了,他将当做了自家的孙女。
对这个提议。穆锦晨欢天喜地的应下了。
大多时间都呆在杏林堂,好不容易有了出门的机会哪儿能放过,且初五那日王宝英肯定也会去古家,到时可与她玩耍一番了。( 富贵锦 http://www.xlawen.org/kan/53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