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 部分阅读
头看着他道,“王大人,今年安庆府的税银何日启运进京哪?算算这也该上路了吧”
王光美道。“是是,计划是下月十五由水路经长江走运河北上。十月初便可运到京”
周少监点点头,皮笑肉不笑地道,“哦,不知这此一共是多少?”
这些事明显不归他一个内官来过问,但王光美还是据实回答,“一共是七十八万两,下月十五连同奏销文书一并押送户部”
奏销,这是地方财政与朝廷历年的钱税往来的一种惯例手法,大致意思就是安庆府今年税收一共是多少,从有又有哪些是地方上要开支的,比如有官员的俸禄,修桥铺路,赈灾等等开支,再把全府所得的总税收减掉这些地方上的正当开支,那剩下的便是今年安庆府要上缴户部的钱粮数。
周少监眼一眯,似是在思索着,“不对吧,王大人,咱家听说你这安庆府今年所上缴的税银应该是在九十万两吧,你这七十八万两是从何而来呀?”
王知府额头微微出汗,仍一脸恭敬地笑道,“周少监真是明查秋毫,不错,今年安庆府的税钱确实是九十万两,不过周少监有所不知,这月安庆府营军张参将从府库内支走十万两做为其在宿松剿匪的军费,另外两万两下官为体恤将士们征战之苦,以朝廷的名义分发给众出征的将士了”
其实这两万两压根就没落到士兵的手里,他与张参将军捏造了个由头,把这钱二一添作五给私分了。
周少监道,“王知府出手正是大方呀,想想咱万岁爷爷在宫中一日也就开销两千两银子,你这一出手就是两万,大手笔呀,不过既是为体恤将士那也情有可原,再苦也不能薄了将士,不过你这十万两军费是何时划给兵部的,咱家怎么一无所知”
王光美嗯着口水,心中惶恐不安,小声地支吾着,“这,这是皇上让公公来问的?”
周少监一摆手,“哦,不不,只是咱家离京前,户部天官与咱家私下说的,最近户部存银吃紧,地方的税银又迟迟收不上来,正巧,他得知咱家要来安庆,便托咱家来问问你这税银何时进京,是否有欠缺,正好,咱家也顺路,就替王大人你带回京吧”
王光美半作半疑点头道,“原来是这样,那烦请公公回京时与户部天官说明此事,那十万两当时由兵部具结便可,安庆府今年税银一两不短,如数上缴”
五光美抬抬手,“这话咱家可不敢传,还是你亲自去向户部天官解释吧,不过咱家听说兵部并不知道这十万两银子的事,你这怕是不好解释吧,哦,王大人,你请起,请起”
王光美满头大汗,战战兢兢地站了起来,他现在也大概猜到了圣旨的意思,既然朝廷不认这笔军费那八成张参将是悬了,不过他仍解释道,“周公公,您可要替下官主持公道呀,这十万两确实是张参将从府库里提走的。有帐可查,后来兵部也派人来认可了,说是这笔钱将来从税银中直接抵销便可”
周少监道。“那可有兵部文书?”
王光美为难道,“这这,这当时匪情紧急,来不及等兵部的文书,但后来兵部是派了人来的,就是兵部的一名姓孙的司官亲口对下官说的”
周少昨呵呵一笑,“你说的这位姓孙的司官在咱家离京前一日已经被抄家了。罪名是营私舞弊,替山海关总兵瞒报军费。皇上已经朱笔勾了红,哦对了,没几日便要在午门外斩首了,你说的是他吗?”
王光美闻言连连后退几步。惊恐万状,“怎么,怎么可能,这,那他有没有将此笔开支报于天官知道?”
周少监冷冷一笑,“这咱家就不知道了,不过户部天官既然这样问,那想必是没有了”
王知府已经是汗流浃背,这么说十万两银子只能找张参将讨回来了。他忙又问道,“敢问周公公,对张参将此次剿匪一时。皇上是个什么态度?”
周公公还没说话,在旁一直默不作声的锦衣卫却一下站了起来,“王大人,这也是你应该打听的事吗?”两名锦衣卫那正是为张将军的事而来,至于什么税银军费那是一概不管。
王知府一阵心惊胆颤,连声道。“不不,下官不问了。不问了”
周少监尖着嗓子哈哈一笑,“王大人,这里就用不着你伺候了,趁咱们家圣旨还没有宣之前,快去找张参将要回那十万两银子吧,哈哈”
听着周少监那尖锐的笑声,王光美半个身子都要软了,这分明就是在告诉他,一旦圣旨下了,张参将便归了锦衣卫控制,从他手里得到的所有东西那都得归入呈堂证物,别说是十万两银子,就是一根针也别想拿回来了。
想到这,王光美慌忙辞别了周少监与两名锦衣卫千户,打听到张参将的驻地后便连轿子也顾不上坐,骑上马就赶了过去。
日薄西山,县衙门口岗站的衙役喊了声,“县太爷回衙了”,彭乾羽正迈着四平八稳的步子晃晃悠悠地走进了县衙。
周少监一听彭乾羽回来了,忙换上一幅与先前对王光美那截然相反的脸色,笑逐颜开站了起来,走到正堂门口道,“彭大人,京城一别,已有两月,别来无恙否?”
彭乾羽一听这娘娘腔似的调调,想必这位就是赵班头所说的那位周公公了,听他这话好像还是故交,不过彭乾羽一点都想不起来了。
彭乾羽也是笑脸相迎了上去,拱手道,“周公公,是呀是呀,这两月不见你可是越发的年轻了,你看你看这额头上亮得都能当镜子照了,呀,哈哈”
周少监呵呵一笑,“没想到彭大人做了两月的宿松正堂,说话竟变得这般风趣起来,咱家很是意外呀,你还是当初那个在万岁爷面前连头都不敢抬的两榜进士吗?”
彭乾羽暗自一惊,原来这人受到皇帝老子的亲自接见哪,不过这人的胆子也太小了点吧,见了皇帝连头都不敢抬,哪天要让我见到皇帝,我非得好好看看他脸上长着黑头没有。
既然是老相识,那彭乾羽更是放得开,连不花钱的礼数都赖得给了,一拉周少监的胳膊肘儿就往正堂上走,“人总是会变的嘛,何况你又不是皇上,在这我可是最大的官,想怎么自在都可以,你说是不,我的周大公公”
周少监被他拉的直踉跄,“皇上当初真是独具惠眼,钦点了你为宿松的知县,这一路上都是你的传言哪,你小子在这混的不错呀”
彭乾羽嘿嘿一笑,想老朋友似的手往周少监的肩膀上一搭,“你小子,害我白白在接官亭晒了一天的太阳,没想到你却直接到我县衙里来了,也不给我个迎接皇差拍马屁的机会”
周少昨笑道,“咱家在进入安庆后便改了水路,让彭大人白等一场,咱家向你告罪了”
彭乾羽哈哈一笑,“开玩笑呢,您这皇帝身边的人给我一小知县告罪,那不要了我的命了,这,这两位是?”
两人走到了那两锦衣卫身边,彭乾羽见这两人气势不凡,且又一幅目中无人的架式,坐在那,都不曾正眼看彭乾羽一眼。
周少昨忙介绍起来,“这两位是北镇府司的吴千户与杨千户,奉皇上之命特为张参将之事而来”
彭乾羽早就听说过北镇府司的威名,这可是货成价实的锦衣卫,而且还是两锦衣卫千户,权力那是大的没边了。
“哟,原来是大名顶顶的锦衣卫,不知二位上差也一同来此,下官这里有礼了”彭乾羽笑眯眯地拱手行了一礼。
两名锦衣卫,点点头,“好说,彭大人”
这时周少监拍了拍彭乾羽的肩膀,“彭大人,快快准备香烛案台,准备接旨吧,你呀,要大喜了”
李顺忙带着几名衙役上下一通忙碌,摆上香烛案台,燃黄表,点香烟,彭乾羽洗了个澡,换了身官服,正正经经地跪在正堂之内。
周少监正声喊着,“宿松知县彭乾羽接旨!”(未完待续)
第九十五章 皇上万岁万万岁
在原先被大火焚烧过的营军大营边上,又重新立起了一座简单的军营,材料那都是用从火场中抢救出来的物件搭建起来的,因此便显得破败不堪,就连营内的兵也都是无精打采,愁眉苦脸,整个军营到处都透着一种死生沉沉的气氛,这并不是因为座山一战的仗没有打好,大部分那都是因为军饷和军粮都没有着落了。
全营一千多人,包括病号伤员那都无一例外的一天只能吃一次白米粥,另外两顿全都要靠四处采集野菜和野果充饥,好在是在宿松这地界上,山多林多,弄点野味还不是太费事,刚开始几天还有些新鲜感,但现在一连着过了近十天的这种野人般的生活,军营里怨声四起,不少士兵就差扛着大刀向老百姓抢粮了。
好在是各营已经把日常的操练给取消了,要不然这点吃食那都不跑放个屁的。
张耙子这些天那可是分身乏术,一直都被宁王以各种理由的给栓在身边,一时半会也不得离开左右,就连晚上睡觉的时候也得派人与他同住,对于这种变相的软禁张耙子是敢怒不敢言,终于在今天宁王让他回营了,这他才马不停蹄的赶回了军营。
张耙子回到军营的消息一传开,还不等他从马上下来,众将官就一同围了上来,大家围绕在他身边,七嘴八舌的诉着苦,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粮要军饷。
一千户唉声叹气地道。“将军,你总算是回来了,你要再不回来。末将等人都快弹压不住了”
张耙子把马缰绳往一旁的士兵手里一丢,大步朝军帐中走去,边走边道,“咋的,这帮臭小子还敢造反不成?”
那千户哭丧着脸道,“军中存粮早在六天前就断了,现在将士们都是吃野菜在渡日。将军,你可得快点拿个主意”
另有几人也连忙附和几声。各营情况大致如此。
张耙子手一挥,大喝一声,“嚎丧呢,我这不是回来了吗。瞅瞅你们这一个个的熊样,没粮你们不知道去找宿松知县借呀,不知道去老百姓家里借呀,实在不行,你们这手里的刀是用来刮胡子的吗?”
其中一千户为难的嘟囔着,“将军您不在,军中群龙无首,谁也不敢做主”
张耙子走进了军帐,马上有护从给端上一个皮革制的军用水袋。张耙子仰头喝了一通,把水袋往边上一丢,喊道。“那你们就看着将士们要哗变?你,过来,你是军需官,说说,军中还有多少存粮”
军需官上前答道,“已经连顿稀粥都展不开了。各营都派出了人手去附近的林中打猎了”
张耙子一听直皱眉,又指着另一人喝道。“你,上次一战的损失有多大?”
那人也上前答道,“经座山一战,只损失战马三十二匹,士兵三百七十三名,另有伤员一百一十人”
张耙子一听就在帐中手叉腰地来回走着,嘴里骂骂咧咧的,“他xx的,大风大浪都过来了,想不到在这小小的阴沟里吃了这么大亏,天杀的土匪,天杀的彭乾羽,本将军与你誓不两立”
有将官拱手对张耙子小声道,“将军,如今要紧之事是要先解决军粮食问题,还有,现在座山的土匪既然已经被打散了,这战事也算是结束了,我们应该何去何从呀?要不连夜回安庆吧”
张耙子一挥手,面目扭曲地道,“说的轻巧就这么走了,你丢的起这人,我还要脸,我让你们找的那群劫大营的土匪你们找到没有?”
众人都不说话,低头目光闪烁着。
张耙子走近众人,“一点线索都没有?这么多人是上了天还是入了土?总能留下点蛛丝马迹吧?”
有人轻声道,“将军,我们已经把方圆百里都翻遍了,没找到他们的下落,也找周边的百姓打听了,座山上压根就那三百来土匪,哪里还有多余的人手来劫大营”
张耙子上前一揪他的衣领,嚷嚷着,“那到底是谁做的?我的银子,粮食都长腿自己跑了不成?”
另有人拱手道,“据末将所查,这宿松县内,除了座山上那伙土匪之外,那就只有彭知县新招募的义军这两支队伍了”
张耙子马上放开手里的人,转到说话这人身边道,“你的意思是说彭乾羽这毛头小子派人劫了我的大营?”
那人连忙支吾着,“这这,这末将不敢乱说”
张耙子气极败坏,一挥胳膊,“我看就是他,他这是在太岁头上动土,本将军非要一把火烧了他的县衙不可,简直是无法无天了,来人,点兵,随我踏平宿松城,将这些通匪的百姓杀个片甲不留”
众将官都没有动,谁都知道将军说的是一时的气话。
见众人没有动,张耙子喝了起来,“还愣着干什么,升帐!”
将军升帐那可非同一般,军令如山,言出必行,想反悔都没有机会了,众人见将军动了真格的忙都安慰着,大明朝的军队攻打大明朝的县郡,这可是天下头一份了,弄不好得落个图谋不诡的罪名。
一千户道,“将军息怒,此事非同小可,不如从长计议,还是解决这燃眉之急要紧,万一军队要哗变了,可没法向皇上交待呀”
张耙子气呼呼在帐内来回走着,他这不过就是为了丢掉大营而失掉的面子想在众将面前用几句意气的话来找回点颜面,给他一百十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去攻打宿松城,这些天在宁王身边待着,他算是看出来了,宁王有心维护宿松的安定,再说细些,宁王这老滑头很可能对彭乾羽也是另外眼相看。张耙子哪敢下手呀。
其实现在在张耙子的心里最重要的事莫过于向朝廷写折子,呈报这次剿匪的战况过经,由于没有按原定计划将土匪一网打净。他必须得抢在朝廷的责问到来之前先行向皇上请罪,以退为进,怎么着也要落个不赏不罚的结果。
张耙子怒火渐渐平息了下来,他指了指军需官道,“你,人亲自带人去城里找彭乾羽,以我的名义向他借银五千石”
军需官为难道。“将军,如果劫营的事真和他有关的话。你认为他会借吗?这些天卑职也不止一次的去城里找过他,可他连见都不见我,他这是想逼我们离开”
张耙子又火了起来,“他不借你就告诉他。不借可以,本将军可以带兵亲自去借,别给脸不要脸”
张耙子说完又觉这些话说了屁用不管,便挥挥手道,“都出去,都出去,让本将军冷静一下,走走”
“可是......”众将还是想找他要粮。
“滚!”张耙子直接就吼了起来。
众将这才灰溜溜地退出大帐,就在众将退走后。帐外又进来一人,他是张耙子的亲信护卫。
张耙子一见是他便道,“打听到朝廷有什么动静了吗?”
亲卫走近前。小声道,“将军事情不妙呀,京里有传闻说是皇上已下旨要将你免职,押回京论罪呀,连锦衣卫的两名千户都来了”
张耙子一听脸色顿时就便了,都怪那挨千刀的宁王。要不然十天前他就向皇上请罪了,或许皇帝会看在他功过相抵的份上不于责罚。现在一切都晚了。
“圣旨何时到?”张耙子脸色煞白地瘫坐着,喃喃道。
“已经到了,一个时辰前,内官监的周公公已经进了宿松县衙”
张耙子闻言一愣,“圣旨不是给我的?去县衙何为?”
“听说此次周公公来传达的圣意和彭乾羽有关,属下猜,应该是皇上要升他的官了”
‘啪!’张耙子拍案而起,“他升官,我反到要下大狱?皇上眼是不是瞎了?”
刚说完张耙子自觉失言,小心地听着帐外的动静。
亲信又道,“将军,以属下看,此事在圣旨还没送到你手里之前还有补救的余地”
张耙子眼前一亮,他现在是六神无主,听到什么都如同救命的稻草,这十年来他好不容易做到了今天的位子,这次就算不死也再无翻身的机会了。
“哦?如何?”张耙子期待地看着他。
“将军,你忘了,这些年我们安庆府营军可是帮宁王明里暗里做了不少事,你何不去求求他,只要他一句话,圣旨又能怎么样?”
张耙子一听是这计,那还不等于没说,宁王要能帮他还能等到现在吗,也不可能会把自己困了十天,等一切都板上钉钉才放回来,去求他,那是没指望的。
亲信见将军好像不乐观,又道,“将军,如果宁王走不通,不如,不如,反正横竖都是一死,莫不如一不做二不休”
亲信说话时用手做了个空劈的手势。
“呀!”张耙子大吃一惊,惊讶着连连咋舌,小声道,“杀钦差可是诛九族的大罪,不可不可”
亲信一摆手,嘿嘿一笑,压着声音道,“不不,将军,属下的意思是杀了彭乾羽”
“杀他?”张耙子不知其故,他想杀彭乾羽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在他刚到宿松的那天起胡管家就花两千两银子买彭乾羽的命,明里暗里那都很可能是赵郡马的意思,但现在胡管家被他杀了,赵郡马却压根就不对他提这事,他到现在都没明白到底是谁要杀彭乾羽,无奈胡管家已经被他杀了,想弄清楚也难了。
亲信阴笑道,“对,没错,战事已经结束,但流寇却四散在县境内,这时候如果彭乾羽被杀了,将军你说,皇上会认为是谁做的?”
张耙子自言自语道,“土匪寻仇?”
亲信一拍大腿,“对,没错,然后将军你再上书皇上,说宿松的匪情比以往更严重,再把造成这一原因的所有责任全推到彭乾羽头上,将军你早就在座山下布置了天罗地网。但彭知县却非要一意孤行,妄想行招安之策,以致将军你怕刀枪无眼伤了彭知县。故而给了土匪突围的机会,反正彭知县死无对证,将军你怎么说都可以”
张耙子一想这到有点门,不过再一想还是不妥,“可是传旨的钦差已经到了宿松,就算彭乾羽现在死了,圣旨还是一样要传到我手里”
间信嘿嘿一笑。“将军,这事简单。可以先派人去城里拖出他几天,让他迟几天再传旨,更何况,只要彭乾羽一死。宿松县群龙无首,将军你便可以亲率大军以保境安民的名义进驻县城,到那时,嘿嘿,将军还不是想几时听周周传旨就几时听么?”
张耙子脸上这才有了一丝舒展,“恩,你这计倒是可行,那又该如果对付锦衣卫,这些人可只听命于皇上。对皇上忠心不二,他们就坐视不理吗?”
亲信又道,“将军您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只要圣旨没下,您就还是大权在握,锦衣卫权力再大也不敢对你下手,只要能稳住周公公一切便能迎刃而解”
张耙子细细的把他的话反复思量了一番,现在的他可真是前怕狼后怕虎,总觉得谁都想要他的命。这能怪谁,纵然你是百战百胜的大将军。打了一辈子的胜仗,只要败了那么一回,那全天下的人就只会记得你的败仗,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那都是扯淡,历朝历代从来就不缺落进下石的人,一场败仗从于万劫不复,墙倒众人推呀,想必他在军中的一些对手现在也准备看他的好戏了吧。
张耙子又想到宁王,以他张耙子的眼光来看,宁王这十多年来在朝里朝外不安份的举动,心里肯定在计划一个天大的阴谋,现在还迟迟没有表现出来,很可能是在等待时机,而像自己这些迫于宁王的王威而为他做了那么多与皇帝对着干的事,现在又得到什么了,什么也没有,只是宁王手里想丢便可丢弃的一颗棋子而已,还不用说明任何理由。
宁王是靠不住了,自己的事还得靠自己,张耙子打定了主意,只要这次能成功脱险,他便彻底摆脱宁王的控制,一心一意的效命朝廷。
张耙子思索一阵后喃喃地道,“彭乾羽一死,宁王在宿松便没有指望,他最大的想法是不想宿松大乱,但到时候我大军进驻宿松城,乱不乱那全得我说了算,他只能重新倚仗于我,就算他知道彭乾羽死于我手,也只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亲信在旁附和道,“对对,将军英明,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将军,下决心吧”
张耙子猛然一抬头,目光中透出一阵冷冷的杀意,“好,就按你说的做,择日不如撞日,周公公前来传旨,彭乾羽升了官,必定要大摆宴席,这样,今夜,你挑几名身手好的兄弟,摸到县衙里......”
说着张耙子手一划。
亲信笑了笑,点头会意,“属下这就下去安排,将军你就等着好消息吧”
在宿松县的正堂里,彭乾羽正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上敬候着周公公宣读圣旨,要说这圣旨,那在电视里听了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回了,千篇一律的什么: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周公公缓缓将手里一卷黄绸向两边展开,清了清嗓子,抬头看了一眼彭乾羽微微一笑,朗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周公公刚开了个头,彭乾羽却抬起了头,道,“周公公,你念错了吧,不应该这么断句吧,应该是皇帝制曰,你怎么把这给断开了”
周公公一脸的茫然,一旁的锦衣卫见状,两把寒光闪闪的绣春刀已经架在了彭乾羽的脖子上,锦衣卫对维护皇权那是尽心尽力到了极致,还从没见过有人敢这样藐视圣旨的。
“大胆,宿松县,你竟敢亵渎圣旨”
这其实只能怪彭乾羽历史没学好,圣旨以‘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开头自明开始,就一直是以这种前种断句念出来的,只不过是现代的人念顺口了,就成了众所周知的‘奉天承运,皇帝制曰了’。
周公公忙出来解围,“两位千户,息怒息怒,当初万岁爷就曾说迂他举止粗劣,说话轻浮,但也就是这种性子的人才能治理好宿松县,你看,两位,连万岁爷都这样说,您二位,是不是就......呀!”
彭乾羽心中暗笑,皇上能说这种话嘛,他这时却见周公公朝他使眼色,想必这话八成是他瞎编的。
“对对,两位上差,我这只是看这圣旨一出,堂上的气氛不太好,便想活跃下,并无亵渎圣旨之意,周公公,您继续”彭乾羽缓缓地移开脖子边上的两个把,笑眯眯地道。
两名锦衣卫对视一眼,抽刀回腰,依旧如活塑般立在一旁。
周公公继续念了起来,“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宿松知县彭乾羽深得朕望,就任宿松知县一职以来,忠于职守,实心为民,此次座山匪山一事,卿行招安之举切合朕意,并奏请开矿一事,朕斟酌再三,准卿所请,另拨白银五万两,以示朕爱民之心,望卿再接再历,朕殷切之。
念卿之功,特加授中顺大夫,以示皇恩,钦此,正德十二年九月初五”
彭乾羽听完仍没起来,李顺忙上前道,“恭喜老爷,一日之内连升四级,天大的喜事了,快谢恩哪”
彭乾羽却又抬头道,“不对吧,周公公,怎么圣旨里只字不提张参将之事,他可没少破坏我的招安之计呀”
周公公一皱眉,嘬着牙花子道,“你快先谢恩吧”
“谢主隆恩!皇帝万岁万万岁!”彭乾羽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么喊,反正他只知道这句。(未完待续)
ps:书友们,能不能来张把月票打破我月票零的记录,谢谢了
第九十六章 五品知县
ps:由于本人上班时间长,一天12小时,只能在下班后连着码,章节不便分开,只能以5000字为一章了,这也差不多和别人一日两更2k字差不多了,再次谢谢书友们支持和理解。
李顺在边上示意让彭乾羽双手高高举起,周公公这才将圣旨稳稳地交到他的手上,笑道,“彭大人,恭喜呀,一日只内连升四级,当真是大明立国以来头一份哪,前来前程不可限量呀”
李顺也是眉开眼笑的,扶着彭乾羽站了起来,“在下给老爷道喜了”
赵班头等一般衙役也一并拱手笑道,“恭喜老爷,贺喜老爷”
唯独彭乾羽却听得是一头雾水,他将圣旨往胳肢窝里一夹,搭着周公公的肩膀拉到一旁,小声问道,“我说公公,这中议大夫是个多大的官?管多大地方呀?我什么时候赴职呀?”
两名锦衣卫刚想又要指责彭乾羽将圣旨夹在胳肢窝里这大不敬的行为,不过既然皇上都说此人好言怪形异,也就只是互相对视一眼没有发作。
周公公一愣,随即又哈哈一笑,指指彭乾羽乐道,“彭大人,考咱家,你是在考咱家对不”
彭乾羽是真不知道,这大明朝的官位官职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他到现在连县里哪些官管哪些事都没全弄明白,正好奇刚刚做了一个月的知县,连大堂一共也没上几回就要给调走了。想想还真有点让他舍不得,不过从大家伙的表情来看,这官升的还不小。升官当然是好事,再大也不嫌。
彭乾羽从怀里摸出张五十两的银票,往周公公手里一塞,嘿嘿一笑,“公公不远千里来传旨,小小谢礼,不重敬意。收下,收下”
周公公乐呵呵假意推辞着。但还是收下了,“哟哟,彭大人真是大方,这咱家就却之不恭了”
彭乾羽将搭在周公公肩膀上的手拍了拍。小声问道,“这你还得跟我说说,这中议大夫到底是个什么官?”
周公公道,“看来宿松的事真是让彭知知操碎了心哪,连这些也忘记了,圣旨上不是说的很清楚了嘛,加授中议大夫,这只是个虑衔,不有实职”
彭乾羽一听更纳闷了。“那我以后管哪片?”
周公公直翻眼,“不是管哪里,就是在你这原来的品级上加封一个头衔。说俗点就是一种荣誉,你现在可是五品的官身了,我的彭知县”
这话堂上很多人都听见了,彭乾羽环顾着众人,见众人都是一脸的喜悦对着自己直拱手,彭乾羽又将目光看向李顺。意思是问周公公这话说的是真的吗,李顺笑着点点头。
彭乾羽又一扳周公公的肩膀。“那我现在到底是七品的知县还是五品的中议大夫?”
周公公道,“这劲费的,你呀,现在是以五品的官身任职知县一职”
彭乾羽好像有点明白了,但还是好奇的问道,“那是什么?”
周公公纳闷地道,“还是知县!”
彭乾羽一听,忙将刚刚塞到周公公手里的银票又往回扣,一脸不屑地道,“啥意思嘛,弄了半天我还没挪窝呀,银子还我还我”
到了周公公手里的银子哪能轻意的就溜回去,忙将银票收进了怀里,嘿嘿一笑道,“嗨嗨,别介别介,听咱家说,你这五品知县那可是咱大明朝头一份,这说明万岁爷对你寄予厚望,想让你在地方上好好历练一番,也说明万岁爷赏识你的能力,怕你在治理地方时被人掣肘,便以这种方法提高你的身份,让你做起事来能得心应手,这么好的事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咱家跑了好几千里来给你送这份大礼,打赏的银子你还想往回要,你可真扣”
彭乾羽扬着嘴角切了一声,“这,这叫什么,嗯......名不符实,对对,名不符实”
周公公压紧了怀里的银票,挖苦道,“你呀就知识足吧,你可知道这五品知县一年的俸禄要比七品知县多多少吗?”说着周公公伸出手掌,在彭乾羽面前翻了一番,“十倍,还富余”
一听到工资变化这么大,彭乾羽立刻便释然了,但嘴上仍道,“虽然是有点名不符实,让我拿着市长的工资干着县长的活,得,也就是我,就大方一点,不和皇上计较了,谁叫咱视钱财如粪土,一心只关心民间疾苦呢,就在宿松再委屈几年吧,回去替我谢谢皇上他们全家”
在封建帝制的中国,品级与官位虽然有着固定的模式,但凡事都有例外,只要皇帝高兴你就是一大字不识的土包子也能立刻飞上枝头,谁让皇权至上、独掌乾坤呢。
周公公终于守住了那张银票,当心便放下心来,指指彭乾羽道,“你呀你呀,几月没见,咱家都快不认识你了,这嘴真损”
彭乾羽嘿嘿一笑,“哎,没这张嘴这也弄不到这五品的知县做不是,嘿嘿,哦对了,圣旨怎么不提张耙子的事,皇帝老子是怎么对他的?”
周公公小声道,“皇上另有旨意给张将军,你就不要多打听了”
彭乾羽想想也是,管他什么旨意呢,升了自己的官,那张耙子还能有好吗。
彭乾羽搭着周公公的肩膀又回到了正堂,笑眯眯地对众人道,“得,老爷我连升了四级,你们也跟着一起沾沾喜气吧,师爷,去,派人去寿春酒楼给老爷我订几桌酒席,老爷我坐东,今天晚上好好乐乐,呀,哈哈”
李师点头称是,“是”
突然彭乾羽好像想起来什么事样的,一拍脑门,道,“嗨,我这脑子,这个有件事和大家说说呀。老爷升官了,呀,这个这个。有道是一荣俱荣,你们这些人,以后都是五品知县的人了,这个,事情是个大喜事,你们是不是得表示表示”
还是李顺脑子反应快,快带头跪了下去。高声道,“祝贺老爷高升”
众人见样学样。赵班头,大眼,黑子等一众衙役也忙跪了下去,嘻皮笑脸地喊着祝贺词。
彭乾羽脸一板。“起来起来,别来这虑的,来点实际的,老爷我容易满足,每人送个百八十两就够了,千万别多给”
众人一听个个都不作声,老爷太会捞钱了。
周公公在边上听了直摇头,想这么明目张胆的索礼他还有头一回见到,另一边的两名锦衣卫一言不发。可能在心里盘算着回京后要不要将这事报给皇帝知道,要不要查查这小子,说不定还能查出一大贪官来。
见众人都不吭声。彭乾羽又道,“要不五十两,四十四两,二十两,不能再少了,师爷。你带个头”
李顺闻言点他名,忙一拱手。呵呵一笑,“那什么,老爷,我去寿春洒楼订酒席了”说完便逃之夭夭了。
彭乾羽一叉腰,“嘿,腿脚不错呀,赵班头,你跟老爷也有日子了,要不你来带个头给......”
还不等彭乾羽说完,赵班头就忙开口道,“哟,巡街的时辰到了,老爷,我先下去了”说着转身就跑开了。
彭乾羽一见赵班头也跑了,还不死心,目光便又在众人中四下扫视着。
大眼这时也看出来,猛然一拍边上的黑子,“坏了,黑子,茅房还没洗呢,快,走走”
黑子愣了一下,“茅房?哦,对对,是没洗”
一转眼的工夫,原本正堂里站了一圈无事可做,来看传圣旨热闹的衙役个个都找到活,跑到一个不剩”
彭乾羽一瘪嘴,礼金算是没指望了,正叹息时正好见周公还站在原地,忙笑眯眯地朝他走了过来。
周公公一捂怀里的银票,抢先开口道,“时候不早了,咱家要回驿馆歇息了,告辞”一边说着人已经跑到了堂外。
堂内这时只有那两名锦衣卫还像两根木头似的立在那,彭乾羽还想和他们聊几句,这两人终于是动了,一压腰间的绣春刀,轻哼一声从彭乾羽身边走了过去。
其实彭乾羽也不是想从这些人身上捞点银子,也就是这突然从一个七品知县变成了天下独一份的五品知县,这份喜悦他得找人发泄出来。
正堂里只剩彭乾羽一人,他摇摇头,手一抬朝后衙边跑边喊,“芸娘,凌丫头,老爷我升官了”
周公公乐呵呵地回到驿馆,这躺差他可正没白跑,又有五十两的进项了,他美滋滋地推开房门,嘴里哼着京剧,“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乱纷纷......”刚没唱几句,他便脸色一变,僵住了。
只见房间里站着一个人,一个一身百姓装束的中年男人。
周公公吓了一跳,转身就要去拉房间跑出去。
那中年男人忙开口道,“周公公请留步!在下并无恶意”
周公公听这人语气有些低声下气,又一口道出他的身份,想必没有什么危险,便把已经拉开一半的房门又关了起来,转身端着架子道,“你是何人?为何会出现在此?”
中年男人忙跪了下去,“小将乃安庆府营军张参将部下,奉将军之命前来与公公一会”
周公公一听是张参将的人,心中便明白了七八分,想必张参将也知道了圣旨已经到了宿松,他是来打听虑实的。
周公公在椅子四平八稳地坐着,缓缓道,“非请莫入,你这也相会之道?算了,找我有何事?”
那人站了起来,站到周公公边上,道,“敢问公公来宿松可是为了张将来之事传旨而来?”
周公公道哼哼一声,“这个咱家有必要向你说明吗?”
那人一拱手,“不敢,我家将军听闻公公来到宿松,最近宿松匪患刚止,怕有不法之徒冲撞了公公,将军军务在身不便前来( 一品知县 http://www.xlawen.org/kan/5407/ )
王光美道。“是是,计划是下月十五由水路经长江走运河北上。十月初便可运到京”
周少监点点头,皮笑肉不笑地道,“哦,不知这此一共是多少?”
这些事明显不归他一个内官来过问,但王光美还是据实回答,“一共是七十八万两,下月十五连同奏销文书一并押送户部”
奏销,这是地方财政与朝廷历年的钱税往来的一种惯例手法,大致意思就是安庆府今年税收一共是多少,从有又有哪些是地方上要开支的,比如有官员的俸禄,修桥铺路,赈灾等等开支,再把全府所得的总税收减掉这些地方上的正当开支,那剩下的便是今年安庆府要上缴户部的钱粮数。
周少监眼一眯,似是在思索着,“不对吧,王大人,咱家听说你这安庆府今年所上缴的税银应该是在九十万两吧,你这七十八万两是从何而来呀?”
王知府额头微微出汗,仍一脸恭敬地笑道,“周少监真是明查秋毫,不错,今年安庆府的税钱确实是九十万两,不过周少监有所不知,这月安庆府营军张参将从府库内支走十万两做为其在宿松剿匪的军费,另外两万两下官为体恤将士们征战之苦,以朝廷的名义分发给众出征的将士了”
其实这两万两压根就没落到士兵的手里,他与张参将军捏造了个由头,把这钱二一添作五给私分了。
周少监道,“王知府出手正是大方呀,想想咱万岁爷爷在宫中一日也就开销两千两银子,你这一出手就是两万,大手笔呀,不过既是为体恤将士那也情有可原,再苦也不能薄了将士,不过你这十万两军费是何时划给兵部的,咱家怎么一无所知”
王光美嗯着口水,心中惶恐不安,小声地支吾着,“这,这是皇上让公公来问的?”
周少监一摆手,“哦,不不,只是咱家离京前,户部天官与咱家私下说的,最近户部存银吃紧,地方的税银又迟迟收不上来,正巧,他得知咱家要来安庆,便托咱家来问问你这税银何时进京,是否有欠缺,正好,咱家也顺路,就替王大人你带回京吧”
王光美半作半疑点头道,“原来是这样,那烦请公公回京时与户部天官说明此事,那十万两当时由兵部具结便可,安庆府今年税银一两不短,如数上缴”
五光美抬抬手,“这话咱家可不敢传,还是你亲自去向户部天官解释吧,不过咱家听说兵部并不知道这十万两银子的事,你这怕是不好解释吧,哦,王大人,你请起,请起”
王光美满头大汗,战战兢兢地站了起来,他现在也大概猜到了圣旨的意思,既然朝廷不认这笔军费那八成张参将是悬了,不过他仍解释道,“周公公,您可要替下官主持公道呀,这十万两确实是张参将从府库里提走的。有帐可查,后来兵部也派人来认可了,说是这笔钱将来从税银中直接抵销便可”
周少监道。“那可有兵部文书?”
王光美为难道,“这这,这当时匪情紧急,来不及等兵部的文书,但后来兵部是派了人来的,就是兵部的一名姓孙的司官亲口对下官说的”
周少昨呵呵一笑,“你说的这位姓孙的司官在咱家离京前一日已经被抄家了。罪名是营私舞弊,替山海关总兵瞒报军费。皇上已经朱笔勾了红,哦对了,没几日便要在午门外斩首了,你说的是他吗?”
王光美闻言连连后退几步。惊恐万状,“怎么,怎么可能,这,那他有没有将此笔开支报于天官知道?”
周少监冷冷一笑,“这咱家就不知道了,不过户部天官既然这样问,那想必是没有了”
王知府已经是汗流浃背,这么说十万两银子只能找张参将讨回来了。他忙又问道,“敢问周公公,对张参将此次剿匪一时。皇上是个什么态度?”
周公公还没说话,在旁一直默不作声的锦衣卫却一下站了起来,“王大人,这也是你应该打听的事吗?”两名锦衣卫那正是为张将军的事而来,至于什么税银军费那是一概不管。
王知府一阵心惊胆颤,连声道。“不不,下官不问了。不问了”
周少监尖着嗓子哈哈一笑,“王大人,这里就用不着你伺候了,趁咱们家圣旨还没有宣之前,快去找张参将要回那十万两银子吧,哈哈”
听着周少监那尖锐的笑声,王光美半个身子都要软了,这分明就是在告诉他,一旦圣旨下了,张参将便归了锦衣卫控制,从他手里得到的所有东西那都得归入呈堂证物,别说是十万两银子,就是一根针也别想拿回来了。
想到这,王光美慌忙辞别了周少监与两名锦衣卫千户,打听到张参将的驻地后便连轿子也顾不上坐,骑上马就赶了过去。
日薄西山,县衙门口岗站的衙役喊了声,“县太爷回衙了”,彭乾羽正迈着四平八稳的步子晃晃悠悠地走进了县衙。
周少监一听彭乾羽回来了,忙换上一幅与先前对王光美那截然相反的脸色,笑逐颜开站了起来,走到正堂门口道,“彭大人,京城一别,已有两月,别来无恙否?”
彭乾羽一听这娘娘腔似的调调,想必这位就是赵班头所说的那位周公公了,听他这话好像还是故交,不过彭乾羽一点都想不起来了。
彭乾羽也是笑脸相迎了上去,拱手道,“周公公,是呀是呀,这两月不见你可是越发的年轻了,你看你看这额头上亮得都能当镜子照了,呀,哈哈”
周少监呵呵一笑,“没想到彭大人做了两月的宿松正堂,说话竟变得这般风趣起来,咱家很是意外呀,你还是当初那个在万岁爷面前连头都不敢抬的两榜进士吗?”
彭乾羽暗自一惊,原来这人受到皇帝老子的亲自接见哪,不过这人的胆子也太小了点吧,见了皇帝连头都不敢抬,哪天要让我见到皇帝,我非得好好看看他脸上长着黑头没有。
既然是老相识,那彭乾羽更是放得开,连不花钱的礼数都赖得给了,一拉周少监的胳膊肘儿就往正堂上走,“人总是会变的嘛,何况你又不是皇上,在这我可是最大的官,想怎么自在都可以,你说是不,我的周大公公”
周少监被他拉的直踉跄,“皇上当初真是独具惠眼,钦点了你为宿松的知县,这一路上都是你的传言哪,你小子在这混的不错呀”
彭乾羽嘿嘿一笑,想老朋友似的手往周少监的肩膀上一搭,“你小子,害我白白在接官亭晒了一天的太阳,没想到你却直接到我县衙里来了,也不给我个迎接皇差拍马屁的机会”
周少昨笑道,“咱家在进入安庆后便改了水路,让彭大人白等一场,咱家向你告罪了”
彭乾羽哈哈一笑,“开玩笑呢,您这皇帝身边的人给我一小知县告罪,那不要了我的命了,这,这两位是?”
两人走到了那两锦衣卫身边,彭乾羽见这两人气势不凡,且又一幅目中无人的架式,坐在那,都不曾正眼看彭乾羽一眼。
周少昨忙介绍起来,“这两位是北镇府司的吴千户与杨千户,奉皇上之命特为张参将之事而来”
彭乾羽早就听说过北镇府司的威名,这可是货成价实的锦衣卫,而且还是两锦衣卫千户,权力那是大的没边了。
“哟,原来是大名顶顶的锦衣卫,不知二位上差也一同来此,下官这里有礼了”彭乾羽笑眯眯地拱手行了一礼。
两名锦衣卫,点点头,“好说,彭大人”
这时周少监拍了拍彭乾羽的肩膀,“彭大人,快快准备香烛案台,准备接旨吧,你呀,要大喜了”
李顺忙带着几名衙役上下一通忙碌,摆上香烛案台,燃黄表,点香烟,彭乾羽洗了个澡,换了身官服,正正经经地跪在正堂之内。
周少监正声喊着,“宿松知县彭乾羽接旨!”(未完待续)
第九十五章 皇上万岁万万岁
在原先被大火焚烧过的营军大营边上,又重新立起了一座简单的军营,材料那都是用从火场中抢救出来的物件搭建起来的,因此便显得破败不堪,就连营内的兵也都是无精打采,愁眉苦脸,整个军营到处都透着一种死生沉沉的气氛,这并不是因为座山一战的仗没有打好,大部分那都是因为军饷和军粮都没有着落了。
全营一千多人,包括病号伤员那都无一例外的一天只能吃一次白米粥,另外两顿全都要靠四处采集野菜和野果充饥,好在是在宿松这地界上,山多林多,弄点野味还不是太费事,刚开始几天还有些新鲜感,但现在一连着过了近十天的这种野人般的生活,军营里怨声四起,不少士兵就差扛着大刀向老百姓抢粮了。
好在是各营已经把日常的操练给取消了,要不然这点吃食那都不跑放个屁的。
张耙子这些天那可是分身乏术,一直都被宁王以各种理由的给栓在身边,一时半会也不得离开左右,就连晚上睡觉的时候也得派人与他同住,对于这种变相的软禁张耙子是敢怒不敢言,终于在今天宁王让他回营了,这他才马不停蹄的赶回了军营。
张耙子回到军营的消息一传开,还不等他从马上下来,众将官就一同围了上来,大家围绕在他身边,七嘴八舌的诉着苦,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粮要军饷。
一千户唉声叹气地道。“将军,你总算是回来了,你要再不回来。末将等人都快弹压不住了”
张耙子把马缰绳往一旁的士兵手里一丢,大步朝军帐中走去,边走边道,“咋的,这帮臭小子还敢造反不成?”
那千户哭丧着脸道,“军中存粮早在六天前就断了,现在将士们都是吃野菜在渡日。将军,你可得快点拿个主意”
另有几人也连忙附和几声。各营情况大致如此。
张耙子手一挥,大喝一声,“嚎丧呢,我这不是回来了吗。瞅瞅你们这一个个的熊样,没粮你们不知道去找宿松知县借呀,不知道去老百姓家里借呀,实在不行,你们这手里的刀是用来刮胡子的吗?”
其中一千户为难的嘟囔着,“将军您不在,军中群龙无首,谁也不敢做主”
张耙子走进了军帐,马上有护从给端上一个皮革制的军用水袋。张耙子仰头喝了一通,把水袋往边上一丢,喊道。“那你们就看着将士们要哗变?你,过来,你是军需官,说说,军中还有多少存粮”
军需官上前答道,“已经连顿稀粥都展不开了。各营都派出了人手去附近的林中打猎了”
张耙子一听直皱眉,又指着另一人喝道。“你,上次一战的损失有多大?”
那人也上前答道,“经座山一战,只损失战马三十二匹,士兵三百七十三名,另有伤员一百一十人”
张耙子一听就在帐中手叉腰地来回走着,嘴里骂骂咧咧的,“他xx的,大风大浪都过来了,想不到在这小小的阴沟里吃了这么大亏,天杀的土匪,天杀的彭乾羽,本将军与你誓不两立”
有将官拱手对张耙子小声道,“将军,如今要紧之事是要先解决军粮食问题,还有,现在座山的土匪既然已经被打散了,这战事也算是结束了,我们应该何去何从呀?要不连夜回安庆吧”
张耙子一挥手,面目扭曲地道,“说的轻巧就这么走了,你丢的起这人,我还要脸,我让你们找的那群劫大营的土匪你们找到没有?”
众人都不说话,低头目光闪烁着。
张耙子走近众人,“一点线索都没有?这么多人是上了天还是入了土?总能留下点蛛丝马迹吧?”
有人轻声道,“将军,我们已经把方圆百里都翻遍了,没找到他们的下落,也找周边的百姓打听了,座山上压根就那三百来土匪,哪里还有多余的人手来劫大营”
张耙子上前一揪他的衣领,嚷嚷着,“那到底是谁做的?我的银子,粮食都长腿自己跑了不成?”
另有人拱手道,“据末将所查,这宿松县内,除了座山上那伙土匪之外,那就只有彭知县新招募的义军这两支队伍了”
张耙子马上放开手里的人,转到说话这人身边道,“你的意思是说彭乾羽这毛头小子派人劫了我的大营?”
那人连忙支吾着,“这这,这末将不敢乱说”
张耙子气极败坏,一挥胳膊,“我看就是他,他这是在太岁头上动土,本将军非要一把火烧了他的县衙不可,简直是无法无天了,来人,点兵,随我踏平宿松城,将这些通匪的百姓杀个片甲不留”
众将官都没有动,谁都知道将军说的是一时的气话。
见众人没有动,张耙子喝了起来,“还愣着干什么,升帐!”
将军升帐那可非同一般,军令如山,言出必行,想反悔都没有机会了,众人见将军动了真格的忙都安慰着,大明朝的军队攻打大明朝的县郡,这可是天下头一份了,弄不好得落个图谋不诡的罪名。
一千户道,“将军息怒,此事非同小可,不如从长计议,还是解决这燃眉之急要紧,万一军队要哗变了,可没法向皇上交待呀”
张耙子气呼呼在帐内来回走着,他这不过就是为了丢掉大营而失掉的面子想在众将面前用几句意气的话来找回点颜面,给他一百十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去攻打宿松城,这些天在宁王身边待着,他算是看出来了,宁王有心维护宿松的安定,再说细些,宁王这老滑头很可能对彭乾羽也是另外眼相看。张耙子哪敢下手呀。
其实现在在张耙子的心里最重要的事莫过于向朝廷写折子,呈报这次剿匪的战况过经,由于没有按原定计划将土匪一网打净。他必须得抢在朝廷的责问到来之前先行向皇上请罪,以退为进,怎么着也要落个不赏不罚的结果。
张耙子怒火渐渐平息了下来,他指了指军需官道,“你,人亲自带人去城里找彭乾羽,以我的名义向他借银五千石”
军需官为难道。“将军,如果劫营的事真和他有关的话。你认为他会借吗?这些天卑职也不止一次的去城里找过他,可他连见都不见我,他这是想逼我们离开”
张耙子又火了起来,“他不借你就告诉他。不借可以,本将军可以带兵亲自去借,别给脸不要脸”
张耙子说完又觉这些话说了屁用不管,便挥挥手道,“都出去,都出去,让本将军冷静一下,走走”
“可是......”众将还是想找他要粮。
“滚!”张耙子直接就吼了起来。
众将这才灰溜溜地退出大帐,就在众将退走后。帐外又进来一人,他是张耙子的亲信护卫。
张耙子一见是他便道,“打听到朝廷有什么动静了吗?”
亲卫走近前。小声道,“将军事情不妙呀,京里有传闻说是皇上已下旨要将你免职,押回京论罪呀,连锦衣卫的两名千户都来了”
张耙子一听脸色顿时就便了,都怪那挨千刀的宁王。要不然十天前他就向皇上请罪了,或许皇帝会看在他功过相抵的份上不于责罚。现在一切都晚了。
“圣旨何时到?”张耙子脸色煞白地瘫坐着,喃喃道。
“已经到了,一个时辰前,内官监的周公公已经进了宿松县衙”
张耙子闻言一愣,“圣旨不是给我的?去县衙何为?”
“听说此次周公公来传达的圣意和彭乾羽有关,属下猜,应该是皇上要升他的官了”
‘啪!’张耙子拍案而起,“他升官,我反到要下大狱?皇上眼是不是瞎了?”
刚说完张耙子自觉失言,小心地听着帐外的动静。
亲信又道,“将军,以属下看,此事在圣旨还没送到你手里之前还有补救的余地”
张耙子眼前一亮,他现在是六神无主,听到什么都如同救命的稻草,这十年来他好不容易做到了今天的位子,这次就算不死也再无翻身的机会了。
“哦?如何?”张耙子期待地看着他。
“将军,你忘了,这些年我们安庆府营军可是帮宁王明里暗里做了不少事,你何不去求求他,只要他一句话,圣旨又能怎么样?”
张耙子一听是这计,那还不等于没说,宁王要能帮他还能等到现在吗,也不可能会把自己困了十天,等一切都板上钉钉才放回来,去求他,那是没指望的。
亲信见将军好像不乐观,又道,“将军,如果宁王走不通,不如,不如,反正横竖都是一死,莫不如一不做二不休”
亲信说话时用手做了个空劈的手势。
“呀!”张耙子大吃一惊,惊讶着连连咋舌,小声道,“杀钦差可是诛九族的大罪,不可不可”
亲信一摆手,嘿嘿一笑,压着声音道,“不不,将军,属下的意思是杀了彭乾羽”
“杀他?”张耙子不知其故,他想杀彭乾羽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在他刚到宿松的那天起胡管家就花两千两银子买彭乾羽的命,明里暗里那都很可能是赵郡马的意思,但现在胡管家被他杀了,赵郡马却压根就不对他提这事,他到现在都没明白到底是谁要杀彭乾羽,无奈胡管家已经被他杀了,想弄清楚也难了。
亲信阴笑道,“对,没错,战事已经结束,但流寇却四散在县境内,这时候如果彭乾羽被杀了,将军你说,皇上会认为是谁做的?”
张耙子自言自语道,“土匪寻仇?”
亲信一拍大腿,“对,没错,然后将军你再上书皇上,说宿松的匪情比以往更严重,再把造成这一原因的所有责任全推到彭乾羽头上,将军你早就在座山下布置了天罗地网。但彭知县却非要一意孤行,妄想行招安之策,以致将军你怕刀枪无眼伤了彭知县。故而给了土匪突围的机会,反正彭知县死无对证,将军你怎么说都可以”
张耙子一想这到有点门,不过再一想还是不妥,“可是传旨的钦差已经到了宿松,就算彭乾羽现在死了,圣旨还是一样要传到我手里”
间信嘿嘿一笑。“将军,这事简单。可以先派人去城里拖出他几天,让他迟几天再传旨,更何况,只要彭乾羽一死。宿松县群龙无首,将军你便可以亲率大军以保境安民的名义进驻县城,到那时,嘿嘿,将军还不是想几时听周周传旨就几时听么?”
张耙子脸上这才有了一丝舒展,“恩,你这计倒是可行,那又该如果对付锦衣卫,这些人可只听命于皇上。对皇上忠心不二,他们就坐视不理吗?”
亲信又道,“将军您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只要圣旨没下,您就还是大权在握,锦衣卫权力再大也不敢对你下手,只要能稳住周公公一切便能迎刃而解”
张耙子细细的把他的话反复思量了一番,现在的他可真是前怕狼后怕虎,总觉得谁都想要他的命。这能怪谁,纵然你是百战百胜的大将军。打了一辈子的胜仗,只要败了那么一回,那全天下的人就只会记得你的败仗,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那都是扯淡,历朝历代从来就不缺落进下石的人,一场败仗从于万劫不复,墙倒众人推呀,想必他在军中的一些对手现在也准备看他的好戏了吧。
张耙子又想到宁王,以他张耙子的眼光来看,宁王这十多年来在朝里朝外不安份的举动,心里肯定在计划一个天大的阴谋,现在还迟迟没有表现出来,很可能是在等待时机,而像自己这些迫于宁王的王威而为他做了那么多与皇帝对着干的事,现在又得到什么了,什么也没有,只是宁王手里想丢便可丢弃的一颗棋子而已,还不用说明任何理由。
宁王是靠不住了,自己的事还得靠自己,张耙子打定了主意,只要这次能成功脱险,他便彻底摆脱宁王的控制,一心一意的效命朝廷。
张耙子思索一阵后喃喃地道,“彭乾羽一死,宁王在宿松便没有指望,他最大的想法是不想宿松大乱,但到时候我大军进驻宿松城,乱不乱那全得我说了算,他只能重新倚仗于我,就算他知道彭乾羽死于我手,也只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亲信在旁附和道,“对对,将军英明,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将军,下决心吧”
张耙子猛然一抬头,目光中透出一阵冷冷的杀意,“好,就按你说的做,择日不如撞日,周公公前来传旨,彭乾羽升了官,必定要大摆宴席,这样,今夜,你挑几名身手好的兄弟,摸到县衙里......”
说着张耙子手一划。
亲信笑了笑,点头会意,“属下这就下去安排,将军你就等着好消息吧”
在宿松县的正堂里,彭乾羽正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上敬候着周公公宣读圣旨,要说这圣旨,那在电视里听了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回了,千篇一律的什么: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周公公缓缓将手里一卷黄绸向两边展开,清了清嗓子,抬头看了一眼彭乾羽微微一笑,朗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周公公刚开了个头,彭乾羽却抬起了头,道,“周公公,你念错了吧,不应该这么断句吧,应该是皇帝制曰,你怎么把这给断开了”
周公公一脸的茫然,一旁的锦衣卫见状,两把寒光闪闪的绣春刀已经架在了彭乾羽的脖子上,锦衣卫对维护皇权那是尽心尽力到了极致,还从没见过有人敢这样藐视圣旨的。
“大胆,宿松县,你竟敢亵渎圣旨”
这其实只能怪彭乾羽历史没学好,圣旨以‘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开头自明开始,就一直是以这种前种断句念出来的,只不过是现代的人念顺口了,就成了众所周知的‘奉天承运,皇帝制曰了’。
周公公忙出来解围,“两位千户,息怒息怒,当初万岁爷就曾说迂他举止粗劣,说话轻浮,但也就是这种性子的人才能治理好宿松县,你看,两位,连万岁爷都这样说,您二位,是不是就......呀!”
彭乾羽心中暗笑,皇上能说这种话嘛,他这时却见周公公朝他使眼色,想必这话八成是他瞎编的。
“对对,两位上差,我这只是看这圣旨一出,堂上的气氛不太好,便想活跃下,并无亵渎圣旨之意,周公公,您继续”彭乾羽缓缓地移开脖子边上的两个把,笑眯眯地道。
两名锦衣卫对视一眼,抽刀回腰,依旧如活塑般立在一旁。
周公公继续念了起来,“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宿松知县彭乾羽深得朕望,就任宿松知县一职以来,忠于职守,实心为民,此次座山匪山一事,卿行招安之举切合朕意,并奏请开矿一事,朕斟酌再三,准卿所请,另拨白银五万两,以示朕爱民之心,望卿再接再历,朕殷切之。
念卿之功,特加授中顺大夫,以示皇恩,钦此,正德十二年九月初五”
彭乾羽听完仍没起来,李顺忙上前道,“恭喜老爷,一日之内连升四级,天大的喜事了,快谢恩哪”
彭乾羽却又抬头道,“不对吧,周公公,怎么圣旨里只字不提张参将之事,他可没少破坏我的招安之计呀”
周公公一皱眉,嘬着牙花子道,“你快先谢恩吧”
“谢主隆恩!皇帝万岁万万岁!”彭乾羽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么喊,反正他只知道这句。(未完待续)
ps:书友们,能不能来张把月票打破我月票零的记录,谢谢了
第九十六章 五品知县
ps:由于本人上班时间长,一天12小时,只能在下班后连着码,章节不便分开,只能以5000字为一章了,这也差不多和别人一日两更2k字差不多了,再次谢谢书友们支持和理解。
李顺在边上示意让彭乾羽双手高高举起,周公公这才将圣旨稳稳地交到他的手上,笑道,“彭大人,恭喜呀,一日只内连升四级,当真是大明立国以来头一份哪,前来前程不可限量呀”
李顺也是眉开眼笑的,扶着彭乾羽站了起来,“在下给老爷道喜了”
赵班头等一般衙役也一并拱手笑道,“恭喜老爷,贺喜老爷”
唯独彭乾羽却听得是一头雾水,他将圣旨往胳肢窝里一夹,搭着周公公的肩膀拉到一旁,小声问道,“我说公公,这中议大夫是个多大的官?管多大地方呀?我什么时候赴职呀?”
两名锦衣卫刚想又要指责彭乾羽将圣旨夹在胳肢窝里这大不敬的行为,不过既然皇上都说此人好言怪形异,也就只是互相对视一眼没有发作。
周公公一愣,随即又哈哈一笑,指指彭乾羽乐道,“彭大人,考咱家,你是在考咱家对不”
彭乾羽是真不知道,这大明朝的官位官职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他到现在连县里哪些官管哪些事都没全弄明白,正好奇刚刚做了一个月的知县,连大堂一共也没上几回就要给调走了。想想还真有点让他舍不得,不过从大家伙的表情来看,这官升的还不小。升官当然是好事,再大也不嫌。
彭乾羽从怀里摸出张五十两的银票,往周公公手里一塞,嘿嘿一笑,“公公不远千里来传旨,小小谢礼,不重敬意。收下,收下”
周公公乐呵呵假意推辞着。但还是收下了,“哟哟,彭大人真是大方,这咱家就却之不恭了”
彭乾羽将搭在周公公肩膀上的手拍了拍。小声问道,“这你还得跟我说说,这中议大夫到底是个什么官?”
周公公道,“看来宿松的事真是让彭知知操碎了心哪,连这些也忘记了,圣旨上不是说的很清楚了嘛,加授中议大夫,这只是个虑衔,不有实职”
彭乾羽一听更纳闷了。“那我以后管哪片?”
周公公直翻眼,“不是管哪里,就是在你这原来的品级上加封一个头衔。说俗点就是一种荣誉,你现在可是五品的官身了,我的彭知县”
这话堂上很多人都听见了,彭乾羽环顾着众人,见众人都是一脸的喜悦对着自己直拱手,彭乾羽又将目光看向李顺。意思是问周公公这话说的是真的吗,李顺笑着点点头。
彭乾羽又一扳周公公的肩膀。“那我现在到底是七品的知县还是五品的中议大夫?”
周公公道,“这劲费的,你呀,现在是以五品的官身任职知县一职”
彭乾羽好像有点明白了,但还是好奇的问道,“那是什么?”
周公公纳闷地道,“还是知县!”
彭乾羽一听,忙将刚刚塞到周公公手里的银票又往回扣,一脸不屑地道,“啥意思嘛,弄了半天我还没挪窝呀,银子还我还我”
到了周公公手里的银子哪能轻意的就溜回去,忙将银票收进了怀里,嘿嘿一笑道,“嗨嗨,别介别介,听咱家说,你这五品知县那可是咱大明朝头一份,这说明万岁爷对你寄予厚望,想让你在地方上好好历练一番,也说明万岁爷赏识你的能力,怕你在治理地方时被人掣肘,便以这种方法提高你的身份,让你做起事来能得心应手,这么好的事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咱家跑了好几千里来给你送这份大礼,打赏的银子你还想往回要,你可真扣”
彭乾羽扬着嘴角切了一声,“这,这叫什么,嗯......名不符实,对对,名不符实”
周公公压紧了怀里的银票,挖苦道,“你呀就知识足吧,你可知道这五品知县一年的俸禄要比七品知县多多少吗?”说着周公公伸出手掌,在彭乾羽面前翻了一番,“十倍,还富余”
一听到工资变化这么大,彭乾羽立刻便释然了,但嘴上仍道,“虽然是有点名不符实,让我拿着市长的工资干着县长的活,得,也就是我,就大方一点,不和皇上计较了,谁叫咱视钱财如粪土,一心只关心民间疾苦呢,就在宿松再委屈几年吧,回去替我谢谢皇上他们全家”
在封建帝制的中国,品级与官位虽然有着固定的模式,但凡事都有例外,只要皇帝高兴你就是一大字不识的土包子也能立刻飞上枝头,谁让皇权至上、独掌乾坤呢。
周公公终于守住了那张银票,当心便放下心来,指指彭乾羽道,“你呀你呀,几月没见,咱家都快不认识你了,这嘴真损”
彭乾羽嘿嘿一笑,“哎,没这张嘴这也弄不到这五品的知县做不是,嘿嘿,哦对了,圣旨怎么不提张耙子的事,皇帝老子是怎么对他的?”
周公公小声道,“皇上另有旨意给张将军,你就不要多打听了”
彭乾羽想想也是,管他什么旨意呢,升了自己的官,那张耙子还能有好吗。
彭乾羽搭着周公公的肩膀又回到了正堂,笑眯眯地对众人道,“得,老爷我连升了四级,你们也跟着一起沾沾喜气吧,师爷,去,派人去寿春酒楼给老爷我订几桌酒席,老爷我坐东,今天晚上好好乐乐,呀,哈哈”
李师点头称是,“是”
突然彭乾羽好像想起来什么事样的,一拍脑门,道,“嗨,我这脑子,这个有件事和大家说说呀。老爷升官了,呀,这个这个。有道是一荣俱荣,你们这些人,以后都是五品知县的人了,这个,事情是个大喜事,你们是不是得表示表示”
还是李顺脑子反应快,快带头跪了下去。高声道,“祝贺老爷高升”
众人见样学样。赵班头,大眼,黑子等一众衙役也忙跪了下去,嘻皮笑脸地喊着祝贺词。
彭乾羽脸一板。“起来起来,别来这虑的,来点实际的,老爷我容易满足,每人送个百八十两就够了,千万别多给”
众人一听个个都不作声,老爷太会捞钱了。
周公公在边上听了直摇头,想这么明目张胆的索礼他还有头一回见到,另一边的两名锦衣卫一言不发。可能在心里盘算着回京后要不要将这事报给皇帝知道,要不要查查这小子,说不定还能查出一大贪官来。
见众人都不吭声。彭乾羽又道,“要不五十两,四十四两,二十两,不能再少了,师爷。你带个头”
李顺闻言点他名,忙一拱手。呵呵一笑,“那什么,老爷,我去寿春洒楼订酒席了”说完便逃之夭夭了。
彭乾羽一叉腰,“嘿,腿脚不错呀,赵班头,你跟老爷也有日子了,要不你来带个头给......”
还不等彭乾羽说完,赵班头就忙开口道,“哟,巡街的时辰到了,老爷,我先下去了”说着转身就跑开了。
彭乾羽一见赵班头也跑了,还不死心,目光便又在众人中四下扫视着。
大眼这时也看出来,猛然一拍边上的黑子,“坏了,黑子,茅房还没洗呢,快,走走”
黑子愣了一下,“茅房?哦,对对,是没洗”
一转眼的工夫,原本正堂里站了一圈无事可做,来看传圣旨热闹的衙役个个都找到活,跑到一个不剩”
彭乾羽一瘪嘴,礼金算是没指望了,正叹息时正好见周公还站在原地,忙笑眯眯地朝他走了过来。
周公公一捂怀里的银票,抢先开口道,“时候不早了,咱家要回驿馆歇息了,告辞”一边说着人已经跑到了堂外。
堂内这时只有那两名锦衣卫还像两根木头似的立在那,彭乾羽还想和他们聊几句,这两人终于是动了,一压腰间的绣春刀,轻哼一声从彭乾羽身边走了过去。
其实彭乾羽也不是想从这些人身上捞点银子,也就是这突然从一个七品知县变成了天下独一份的五品知县,这份喜悦他得找人发泄出来。
正堂里只剩彭乾羽一人,他摇摇头,手一抬朝后衙边跑边喊,“芸娘,凌丫头,老爷我升官了”
周公公乐呵呵地回到驿馆,这躺差他可正没白跑,又有五十两的进项了,他美滋滋地推开房门,嘴里哼着京剧,“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乱纷纷......”刚没唱几句,他便脸色一变,僵住了。
只见房间里站着一个人,一个一身百姓装束的中年男人。
周公公吓了一跳,转身就要去拉房间跑出去。
那中年男人忙开口道,“周公公请留步!在下并无恶意”
周公公听这人语气有些低声下气,又一口道出他的身份,想必没有什么危险,便把已经拉开一半的房门又关了起来,转身端着架子道,“你是何人?为何会出现在此?”
中年男人忙跪了下去,“小将乃安庆府营军张参将部下,奉将军之命前来与公公一会”
周公公一听是张参将的人,心中便明白了七八分,想必张参将也知道了圣旨已经到了宿松,他是来打听虑实的。
周公公在椅子四平八稳地坐着,缓缓道,“非请莫入,你这也相会之道?算了,找我有何事?”
那人站了起来,站到周公公边上,道,“敢问公公来宿松可是为了张将来之事传旨而来?”
周公公道哼哼一声,“这个咱家有必要向你说明吗?”
那人一拱手,“不敢,我家将军听闻公公来到宿松,最近宿松匪患刚止,怕有不法之徒冲撞了公公,将军军务在身不便前来( 一品知县 http://www.xlawen.org/kan/54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