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青春校园 > 穿越之沈王爷 > 穿越之沈王爷 第 18 部分阅读

第 18 部分阅读

    现在七窍玲珑毒又在雪国出现,李柏寒实在是想不通,如此贵重的毒药,怎么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在赤炎国以外。

    “景叔,我娘亲是怎么中的毒。”李柏寒摸了一把脸,尽量让自己混乱的大脑保持一丝,清明。

    “有人在燕夫人的燕窝里下毒,宋夫人是误食后中毒身亡的。”

    燕无敌和燕夫人不怎么管仙剑堂的事情已经有几年了,怎么突然有人要暗害他们?

    “此事可有查出什么眉目来。”李柏寒问道。

    “我回来的路上听说,三年前仙剑堂曾经处死过一个分堂堂主,此事怕是跟那个死去的分堂堂主有关。”

    处死的分堂堂主,三年前?

    李柏寒一下子就想起弥勒城的事,当年燕长歌确实说要给他一个交代,并且要来拜访他。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他没来,不过弥勒分堂堂主最后是被处死了。

    难道是因为这个,有人要为弥勒分堂的堂主报仇,才去暗杀燕夫人。听说处死弥勒分堂堂主的命令是燕夫人下的。他们仙剑堂还从来没出过叛徒,她当时极为震惊,要求严惩叛徒。

    他娘亲的死,竟然是自己害的,李柏寒愣了半天,都缓不过神来。睿王爷见李柏寒整个人都已经呆掉,上前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人死不能复生,这事我已经写信给你父皇,你娘亲是他嫡妻,这仇应该由他来报。”

    睿王爷知道他们这对父子之间,有着不可修复的裂痕,可毕竟是父子,他希望通过为宋碧灵报仇一事,能缓和他们父子之间的关系。

    “我娘亲的仇,我会报。”李柏寒红着眼目,抱着宋碧灵的骨灰坛子,转身出了落霞殿。

    现在不是他跟睿王爷谈论报仇的时候,他要先把他娘亲厚葬了。永安城那边的皇后陵早在去年就已经完工,他虽不喜欢他父皇,但那皇后陵是他娘亲的。他准备把他娘亲葬在敦良城,后陵那边会是他娘亲的衣冠冢,属于他娘亲的东西谁也别想抢去,就算死了,他娘亲也是他父皇的嫡妻。

    宋碧灵在敦良城的葬礼很低调,王府甚至没有挂白灯笼,只在锦澜殿偏殿设了个小灵堂,挂了几盏白灯。

    李柏寒的意思是,她娘亲的葬礼在这里不需要大办,要大办的是永安城那边。

    “寒哥,你去休息一会吧,宋姨这里我帮你守着。”灵堂里,李柏寒一身白衣跪在宋碧灵的灵前,为她烧纸钱。

    青木有个规矩,要停灵七日,七日后逝者会回来看最后一眼自己的亲人,这期间烧纸钱不能停,如果停了,逝者是不会回来的。

    “熙儿你先睡吧,我在呆一会。”只两日李柏寒已经清瘦了不少,脸颊凹陷进去,一双眼目布满血丝。

    “那我陪着寒哥。”沈和熙也换了一身白衣,手里着纸钱一张一张的往火盆里丢。

    第六十三章

    夏日的敦良城太阳落的特别晚,柳青雷从外面回来的时候,早已经过了晚膳时间。但太阳没落下;他带着岩奴没有回他的落霞殿,直接去了宋碧灵的灵堂。沈和熙和李柏寒两人都跪在地上烧纸钱;一旁的白晴和语蓉在折金元宝。

    他二话不说,上前一个手刀就把李柏寒劈晕过去;“熙儿你陪柏寒去休息会吧;这边有白晴看着。”

    “舅舅,你给皇上的信可发出去了。”沈和熙问道。他知道只要他舅舅出马,他宋姨这皇后的头衔就不会被夺了去。

    “让大黑去送的;估计用不了多久,它就会带圣旨回来。”

    大黑和小黑早已经成年,永安城那边有寒紫在;敦良城和永安城之间传信倒是比以前更便捷一些。甚至比皇家驿站都厉害;马跑的再快,也快不过蓝鹰,最多三;五日柳青雷给李嘉悠的信就能送到。

    昏过去的李柏寒是岩奴给抗回去的;沈和熙用热水烫了帕子;帮躺在床上的李柏寒擦了一把脸。他有两日没睡了,如果不是他舅舅把他劈晕,还不知道要撑到什么时候。

    对于宋碧灵的突然去世,他也感觉很难过,可人已经死了,李柏寒在怎么糟蹋自己,她也不会活过来。只希望他能尽快从这阴影中走出来,宋碧灵的仇还等着他去报呢。

    远在千里之外的李嘉悠收到信的时候,正一个人在批奏章,三年了,柳青雷没有回来过一次。两人书信来往也多是公务,信中柳青雷很少提及他,倒是他每次给他传信的时候,都会加一封单独给柳青雷的书信。

    这书信说是情书也不为过,字里行间尽是思念之意,希望他在敦良城住一段时间能回永安城看看他。可惜他这些书信都石沉大海,毫无音信。柳青雷一封都没给他回过。

    上一次柳青雷给他写信还是四个月前,让他拨款修路,现在好不容易又收到一封信,他刚开开心心的打开,却看到宋碧灵已经死的消息,有那么一瞬间李嘉悠大脑一片空白。

    他和宋碧灵做夫妻二十多年,其中有很多年他是仇视她的,后来就算他不怎么仇视他,也是当她不存在。

    现在他想开了,想要补偿她的时候,她却已经去世了。现在想来那么多年,她没跟着自己过过一天好日子,在自己这里得到的只有无尽的痛苦

    要说他此生欠谁最多,除了柳青雷,就是宋碧灵了。他们之间没有爱情,却是夫妻。他讨厌她恨不得她死千百遍,她却为他生过两个儿子。

    现在她彻底的离开了,在也不会出现他眼前,他心里却又难过,非常难过。这个为了爱情,毅然飞蛾扑火的女人,终于燃烧尽自己的生命,她把最美好的人生葬送在他手里。他很想跟他说一声对不起。

    “皇上,皇上”一旁伺候的夏公公,见李嘉悠拿着秘信,看半天毫无动静,小心的叫了两声。

    “哎,是我亏待了她啊。”李嘉悠站起身来,继续说道“把礼部尚书叫来。”

    就算柳青雷不说那些话,他也会封宋碧灵为皇后,人死为大,就算她是罪臣之女又如何,他是他明媒正娶的嫡妻,就应该葬在皇后陵。

    想起刚刚建好的后陵,李嘉悠紧皱的眉头,稍微舒展开一些。他的帝陵还没建好,但他早就想好了,那帝陵不会是他的归宿,他以后要跟柳青雷葬在一起。

    李嘉悠的动作很快,当日就下了圣旨,追封宋碧灵为皇后,葬后陵,全青木为宋皇后祈福,三月内戏班不唱戏,赌场不开门。他还下旨大赦天下,只要不是死罪者都可减刑5年。

    他这一举动,无疑是在平静的前朝丢了一颗炸弹,他圣旨一下,就有数名老臣跪在他宫门前,希望他收回圣旨。宋碧灵乃罪臣之女,如何能封得了皇后,入得了后陵。能让她进妃陵已经是对她的恩泽了。

    后宫内的张贵妃听到消息,直接疯了一般,把她的飞凌宫砸了个遍。那后陵是为她修的,她宋碧灵一个罪臣的女儿也配住她的后陵。

    这后陵一开始是太皇太后为自己修的,只是后来她被李嘉悠幽禁,她想要死后葬入后陵怕是没希望了。沈太后自己的皇陵早就修好了,这太皇太后的皇陵就成无主之物了。张贵妃是后宫品阶最高的女人,她理所当然的把这皇后陵当成自己的,在修建的过程中,她甚至还动用了自己的私房钱,扩大了规模。

    谁知她忙活了半天,竟然是为他人做嫁衣,她不生气才怪。

    面对这么多人的反对,李嘉悠第一次极为坚决的,坚持自己的立场,怎么也不肯改动。那些老臣,你们想跪就跪好了,他堂堂一个皇帝,连自己嫡妻葬在那里说了都不算,他还当什么皇帝。

    第二日早朝,又是跪了一片,让他收回圣旨的大臣。他索性这朝也不上了,甩袖子走人。他倒是要看看他们能闹成什么样子。

    一天两天,一直等到宋碧灵的衣冠椁入了后陵,这些整天闹事的老臣,才知道,他们这耳根子软的皇帝,是死了心要以皇后之礼葬了罪臣之女。

    这是李嘉悠在跟前朝老臣们博弈中第一次赢了,以前他总是听从他们的建议,就算有的时候他感觉不妥,但上凑的人多了,他也是会听从他们的。

    当年无名老人说李嘉悠不适合当皇帝,就有这一方面的原因,他太软了,满目疮痍的青木国需要的是一个有雄才霸业的皇帝,而不是一个平庸的皇帝。

    宋碧灵的事情刚落下帷幕,在北城呆了三年的沈云平突然传回密信,雪国皇帝怕是不行了。

    自从沈云平去了北城,雪国边境就老实了一段时间,他见没他什么事了,就准备回永安城,看看他那刚出生没多久的小女。这也算是他的老来女,他是极为惦念的。

    他刚离开北城不过百里,甚至还没走出北城府的地界,就收到快报,雪国突袭了北城附近的几个村落,这次被抢的更为彻底,只要是能带走的东西,全抢了一个干净,有几家家境不错的人家,甚至连被褥都被抢了去。

    沈云平也顾不上回家看女儿,拍马就回了北城,自此三年竟一日都没回过他的将军府。

    在说雪国那一直久病的皇帝,传出他重病的消息,三年了,他也没死成,倒是太子早已经大权在握,只等着他老爹驾鹤西去。如果碰上个厉害的太子,估计早八百年就逼着老皇帝让位了。这雪国太子别看着真辣,却是个孝顺的,这些年就算他皇帝爹病的只剩一口气了,他也没坐上那龙椅。

    也正是他没坐上龙椅,雪国和青木之间的大战才没开打。老皇帝一直不主张南下攻打青木,而太子则是正好相反,他想要南下,青木国地理位置比雪国不知道好了多少,为了雪国人能活下去,扩张雪国版图,或者说吞并青木,是唯一解决雪国困境的办法。

    现在老皇帝马上就死了,雪国和青木大战近在眼前。

    李嘉悠的御书房内空荡荡的一个人都没有,他很是疲惫的揉了揉额角。一旦开始打仗,青木国只有常胜将军是不够的,战争还需要各种物资和白银支撑,这些年青木自然灾害不断,那里有钱打仗。

    而那雪国本就是生长在雪原上的好战民族,他们骁勇善战,饲养的雪原白驹比青木国的骏马也要高大很大,只骑兵青木就落了下成。

    在加上他们破斧沉舟的一战,青木就算赢了,也是两败俱伤。

    “传沈和夏过来。”李嘉悠朝门口守着的夏公公说道。现在朝内基本都是老臣,他们没有一个想要打仗的,如果雪国太子登基,这仗打起来,他们肯定想议和,他可不想做青木国的罪人,议和?拿什么议和,还不是他粮仓里的粮食。

    沈和夏这些年轻人就不同,他们有热血,雪国敢占他们一寸土地,他们就敢占雪国一丈土地。绝对是不允许雪国骑在他们头上放肆的。

    “皇上是如何决定的。”沈和夏看了密信,问道。

    “雪国敢进犯,我青木必迎战。”李嘉悠咬牙切齿的说道,他们两国早晚有一个要被吞并。他肯定是希望青木完胜雪国,让雪国成为青木的一个府。

    “如要迎战雪国,安锦王的事情就要尽快了。”沈和夏这几年虽是任职于大理寺少卿,可他需要做的事情却比他的官职多了很多。

    李嘉悠叹气道,“我又何尝不想除了安锦王,可这些年来一点把柄都没有抓到,他似乎安分了。”

    “毒害宋皇后的凶手,微臣已经查出一些眉目,是安锦王手下一个谋士作为,宋皇后死于七窍玲珑毒,我们不管这事是否是安锦王所为,都可以把这事推到他头上,甚至先皇的驾崩也可以推到他身上。”

    先帝死于七窍玲珑毒,这毒是丽妃下的,沈和夏查毒药来源的时候,也只是查到左相和雪国,赤炎都有来往,具体这毒药是怎么来的,有多少粒就不得而知了。在抄家的时候从左相家中抄出几十粒七窍玲珑丸,这些毒药到底是否有流出去,又去了哪里,这些根本就无从查起。

    左相和安顺王勾结,暗中又和安锦王有来往,他相信安锦王能把手下的兵借给他们用,那左相给他们一些极品毒药也是有可能的。

    不管先帝和宋皇后的事情是否跟他有关,现在他们必须被联系起来。

    “这事你去办吧,安锦王封地内的护城军可是极为厉害,你有把握生擒他吗?”就算安锦王犯的是死罪,但他也是皇族中的一员,要受审也得回永安城,交给宗人府来办。

    “微臣保证不了。”沈和夏如实回答。想要把安锦王从封地活着带出来,他一成把握都没有。

    听他如此说,李嘉悠有些犹豫。

    “皇上,雪国不日就要对青木宣战,你不能在拿不定注意,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我们拖不起啊。”沈和夏这次是真急了,为什么三年还没把安锦王拿下,还不都是李嘉悠想要顾全皇族的颜面,就算要治安锦王的罪,也要有冠冕堂皇的理由。就算理由不充分,最少也得经过三堂会审才能给安锦王定罪。

    安锦王又何尝不知道李嘉悠的想法,他这些年就龟缩在封地不出来,不管你用什么法子,我就是不出去,你能奈我何。

    他不出来,李嘉悠抓不到他,也是白塔,这一拖就是三年,如果不是雪国很有可能马上要挥军南下,还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能下定决心把安锦王这个毒瘤割掉。

    “这事你自己看着办吧。”李嘉悠淡淡的说道。现在他也管不了那么多了,相比皇家颜面,青木国的存亡才是最重要的。

    第六十四章

    沈和夏能查到的事情,柳青雷和李柏寒这边肯定也会知道。当李柏寒知道李嘉悠准备,让沈和夏带着人去了永乐城;他就些坐不住了。

    他要为他娘亲报仇,那仇人必须死在他的剑下。

    “寒哥我的城防军可以借给你。”沈和熙极为坚定的说道。他的城防军现在规模可不小已经达到上万人。每日看着城防军的开销;沈和熙真想大哭一场,他费劲心思赚来的银钱;可全都搭在这上面了。

    “熙儿;谢谢你。”李柏寒抱着沈和熙在他额头轻轻亲了一下。

    脸颊微红的沈和熙很少不好意思;有些别扭的说道“寒哥早去早回;要是感觉人不够,我的狮虎军也是可以借给你的。”

    所谓狮虎军;是沈和熙从城防军里面;又精挑细选出来的,总共也就百人。但这百人不论从武功韬略上来讲;都是极为出色的。随便一个人拿出来都可以以一敌百。

    这些人都是沈和熙这三年来的心血;李柏寒去永乐城他也是拼了;极为大方的把他自己,最精良的军队给他用。这些人如果暴露了;他这个沈王爷怕是以后别想过安稳了。

    青木律法明文规定;各地藩王不准拥兵,就算是城防军也不能超过千人。只是这条律法没几个藩王会遵守。手里没兵,就会成为砧板上的鱼肉,任人揉捏。就算沈和熙这个良民也是偷偷增加了城防军的人数,更不用说永乐城那位准备谋反的人。

    “柏寒此次去永乐城,兵不在多,贵在精,永乐城不能强攻,只能智取,有沈和夏这个钦差在,倒是方便你行事,你要速战速决。”柳青雷附和道。李柏寒南下去永乐城,他从柳家堡调了不少好手过来,准备随他一起去。他们去的目的很明确,杀安锦王。

    只要安锦王一死,王府群龙无首,他的那些子孙就不足为俱了。

    从敦良城去永乐城路程不近,就算走水路也需要一个多月,而且他们人数众多,怕引人注意,必须分开来行动。

    李柏寒动身的时间比沈和夏要早很多,几乎是他刚知道沈和夏准备南下,就马上动身了。而永安城内的沈和夏,是觐见皇帝得到首肯后,又仔细筹谋多日,确认万无一失后,才带了沈家军南下。他带的人比李柏寒多了好几倍,肯定是不能走水路,走旱路这速度就要慢很多。

    等他的钦差仪仗浩浩荡荡的去了永乐城,还没进城,就收到安锦王遇刺身亡的消息。整个永乐城全城禁严,他这个钦差想要进城都不行。

    沈和夏是个有脑子的,一猜就猜到可能是李柏寒派人暗杀的安锦王。只是他是怎么也想不到李柏寒会亲自来。

    安锦王的王府铜墙铁壁被人围了个严严实实,安锦王的嫡子李柏志暂时控制了王府内的局势。

    “你们这群废物,封城四日竟然连个刺客都抓不到,我花那么多银子养你们有什么用。”李柏志拿起手边的茶杯就摔在桌子上。那日围攻王府的人有几十人之多,他们每一个武功都不弱,夜袭王府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等他带着人跑到前院的时候只看到,无数侍卫在跟黑衣人缠斗,却没看到他父王的身影。当时他就感觉坏了,他父王武功不弱,这个时候肯定会亲自拿剑出来杀个痛快,现在不见人,怕是出什么事了。

    等他跑到他父王的寝殿内才知道,今夜他父王宿在翡翠楼。今日有人送了他父王一个长相美艳的男人,他父王很是喜欢,今夜就去了翡翠楼。

    在一片混乱中,他想去翡翠楼看看,可刚出了他父王的寝殿,就听到夜空中一声鹰鸣,那些黑衣人似乎也听到了。他们不在恋战,迅速后撤,准备逃走。

    “拦着他们,务必留下活口。”他的话音刚落,突然院落里轰,轰几声巨响,白色烟雾瞬间弥漫开,这些烟雾不禁阻挡了视线,还带迷烟效果,一些没什么经验的护卫,吸了迷烟立马躺到在地,失去知觉。

    黑衣人瞬间跑没影,李柏志一面吩咐人去追,一面往翡翠楼跑,等他找到安锦王的时候,他全身赤裸躺在床上,早已经没了气息。至于那个美艳的男人早已经没了踪影。

    这一夜王府内死了两百多侍卫,谋士,食客也死了十几人,一时间整个王府人心惶惶,生怕在有人来夜袭王府。

    李柏志这几日基本都没怎么睡,他父王死了,杀害他的人却连个影子都寻不到,他眼目赤红,就像是受困于牢笼中的野兽一般,谁敢惹他定没好下场。

    现在几十个刺客一点踪影都没找到,沈和夏这个钦差又来打秋风,李柏志差点就拿剑去跟沈和夏拼命。他十分清楚沈和夏来的目的,现在他父王死了,他道要看看,沈和夏准备如何对付他们锦王府。

    永乐城内一个小破败院子内,一个有些驼背的老者拄着一根不怎么直的木棍,颤巍巍的关上了院门。

    就在院门关上的瞬间,他突然把手里的木棍丢向一边,背也不坨了,脚下也变的极为稳健,三两步就进了屋。

    屋内坐着几个身穿普通贫民服饰的男人,其中一人就是李柏寒。

    “寒紫,怎么样了,还在封城吗?”李柏寒问道。

    “是,不过听说沈和夏到了,现在他还没进城,正在城外驻扎”寒紫脸上带着人皮面具,看起来和一位垂暮的老人没什么区别,如果不是他的声音,怕是一般人都不会认出来。

    “我们在等几日,他这次来,肯定不会空着手走。”所谓的不空着手走,当然是把安锦王的一干家眷全押到永安城。

    “主子,我们存的粮食并不多,最多能坚持五日,五日内沈钦差会动手吗?”寒紫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嗯,他这次来就是想把安锦王,这颗毒瘤连根拔起,现在我们既然已经把毒瘤给弄死了,对他来说正是个好机会。”

    正跟李柏寒所预料的,沈和夏被关在城外不到一天就有了行动,他站在城门外,拿出李嘉悠写好的圣旨,大声的朗读起来。他怕城内的人听不到,还让他带来的士兵一起念这圣旨。

    一人的声音不大,可这上千人一起念圣旨,这声音就极为洪亮了。很多住在城门口附近的居民听的都很清楚。

    在王府内的李柏志是怎么也想不到到,李嘉悠会撕破脸治他们家一个谋害先皇,谋害宋皇后的罪。

    他父王虽然相当皇帝,但也需要名正言顺,当初跟安顺王和左相合作,就想来一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只是没想到李嘉悠早有防备,竟然半道杀进皇宫,把皇宫内的禁卫给控制住了,他失去了先机,但也不至于太过被动。

    可后来他却处处被李嘉悠所牵制,只能怪他有两个猪一样的队友,他们不禁毒杀了先皇,还把剩下的几个皇子全弄死了。否则就靠着这两样,他也不会让李嘉悠当上皇帝。

    可惜一步错,步步错,他失去了先机,就只能回永乐城从长计议。

    沈和夏念完了圣旨,大声说道“尔等还不开城门,难道你们想跟安锦王一样造反不成。”

    看守城门的士兵,面面相觑,竟然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他们都是正经城防军,并不是安锦王养的私兵。现在皇帝下旨要清查宋皇后和先皇的死因,他们这些做小兵的,是开城门也不是,不开城门也不是。

    “要不我们开城门吧,万一安锦王真的造反呢?我们有家室,可不能跟着他一起造反。”有一个人如此说,其余的人都跟着动了心。

    安锦王如果活着知道此事估计也能气死,他才死了没几日,这看城门的人都给他换了。以前看城门的人可都是他招募的私兵。就算沈和夏攻城他们也是不惧怕的。

    其实这事也只能怪他自己,平时太过多疑,什么事都不让他儿子知道,城防军内有私兵一事,更是只有他自己知道。看守城墙的士兵定期有调换,他死后没人管那些私兵,调换过来的人都是正经城防军。

    天要亡一个人是不需要理由的,沈和夏带着人进了城,直奔王府。安锦王养在多兵也不可能全放在王府内,城郊的一个小村子才是他养兵的地方。只是地方离着远,李柏志想要调兵来救急,已经是来不急。

    沈和夏那是上过战场的人,手下一帮沈家军都不是吃素的,就算王府内的人在厉害,他人数上占优势,不到一个时辰就把安锦王的王府拿了下来。

    永乐城内那些依附安锦王生存的人,甚至还没来得及消化掉安锦王遇刺的消息,又被王府被查抄的消息震惊了。

    一时间整个永乐城陷入一片混乱当中,那些安锦王招来的私兵也是一团乱,有几个人想要把这些士兵据为己有,有些人想要逃跑保命。各方势力还没等沈和夏来已经先打了起来。

    李柏寒派出去打听的人,听到沈和熙已经进城,纷纷从地窖中出来,趁着街上一片混乱,跑出了永乐城。

    他们一行几十人刚出城不到十里地,突然遇上埋伏,身穿王府侍卫服饰的士兵把他们几十人团团围住,李柏寒眼目微咪,打量了一圈,那些士兵,少说也有二三百人,而且看他们样貌,应该都是经过训练的人。

    第六十五章

    谁也想不到本应该在锦王府,奋力抵抗沈和夏围攻的李柏志,竟然会带了几百人在城外埋伏。

    李柏寒面带寒色冷声喊道“冲出去。”如果沈和熙在;看到如此的李柏寒肯定会流口水,简直太帅了。平时总是一副温和样子的李柏寒;突然冷起脸来,简直就是霸气侧漏,清亮的嗓音仿佛带着魔力;跟在他身后的人;纷纷拔剑;骑马冲了上去。

    这一队骑兵;就像是一把锋利的剑;一锐不可当之势插在李柏志的队伍中。

    李柏志既然敢埋伏;他早已经做了万全准备。弓箭手搭弓放箭一气呵成,一轮漫天剑雨过后;手持长剑的士兵也冲了上来。

    两方眨眼间就短兵相接,离着近了李柏志终于看清楚,冲在前面的人是谁。

    四皇子?那个从小就不受宠的四皇子;怎么会来暗杀他父王。

    战场上由不得你多想;李柏志也不管眼前之人是谁;先杀了再说。他们王府会落得如此地步,可全是他造成的。

    如果他父王不死,就凭着沈和夏那点人,根本不可能撼动他们王府一分。

    所谓树倒猴狲散,安锦王这棵大树倒了,很多以前依附王府的人都不怎么听,他这个长房嫡子的话,毕竟他父王在的时候,还没有给他请封世子,他又年轻,想要号令那些老狐狸并不容易。

    当城门被打开的时候,他就知道他们王府大势已去,算是彻底完了。这些年他们和皇帝面和心不和,已经是天下皆知,他不是孩童,怎能不明白斩草除根的道理,王府没了,他李柏志也变成任人宰割的羔羊。与其被人处死,还不如战死来的痛快。

    当即他就带了府内大部分侍卫,从王府暗道悄悄出了永乐城,在加上他一直养在城外的一些人,组成了这个临时队伍。他在赌,赌那些暗杀他父王的人还没有出城。

    他们想要出城,最好的时机就是沈和夏进城的时候,那时会引起骚乱,他们有很大机会潜逃。

    不得不说李柏志运气不错,李柏寒确实被他赌到了。只是这场赌注中变数实在是太多了。两方人马刚打了一个照面,远处就传来一阵马蹄声。那声音极为震撼,一听人就不能少了。

    这边打的难舍难分,那边沈和松带着沈家军快速的冲了过来,当他看到李柏志和李柏寒时,先是一愣,转而命令道“抓拿李柏志,保护好四皇子。”

    两边人马衣着不同,倒是好分,沈和松是沈和熙的二哥,也是姨娘所出,他娘亲娘家身份也不低,沈和松在将军府一直很受重用。

    他这次和沈和夏一起来永乐城,沈和夏走的是明道,他走的是暗路,为的就是怕被安锦王这个老狐狸发现,提前做准备。

    不过计划在周密,也赶不上变化快,他带着人没抓到安锦王,却意外的救了李柏寒,抓了李柏志。

    来之前考虑到安锦王在永乐城拥兵多年,他怕带的人手少了不够用,这次来足足带了小一万人。这万数人可不是个小数目,为了掩人耳目,都是扮作商人,走镖的镖师,分好几批来的永乐城。

    沈和松带了这么多人,李柏志那几百人就不够看了,没用了一盏茶的功夫,安锦王府的侍卫,死的死伤的伤,最后剩几个也只有缴械的份。

    “四皇子,你受伤了。”沈和松以前去太子府拜年的时候,见过几次李柏寒,还算认识。现在他虽然被封了逍遥王,但沈和熙并没这么叫他,他又不是个莽夫那里能不知道逍遥二字是什么意思。他还是叫四皇子比较好。

    “无事。”李柏寒脸色有些难看。刚才第一轮箭雨的时候,他不小心中了一剑,正好射在大腿上。他奋力杀敌到没什么感觉,现在放松下来,那股钻心的痛,让他直想骂人。

    “我们的营地离这里不远,要不你去营地包扎一下。南方湿热,还是尽快处理的好。”沈和松说道。

    “多谢沈兄。”李柏寒也不矫情,他带的人损伤不少,现在并不适宜赶路,去沈家军的营地修正是最明智的选择。

    李柏寒去了沈家军营地疗伤,在永乐城内的沈和夏,已经攻下安锦王王府。当他知道李柏志带了不少人从暗道走后,心道不好。他们怕是逃了。

    出来送信给沈和松的侍卫还没出王府大门,那边信使已经过来了。沈和夏一听李柏寒亲自带人来暗杀了安锦王,一直皱着的眉头舒展开“柏寒那孩子果然是个孝顺的。”

    他说的孝顺当然不是为李嘉悠解忧,而是为宋碧灵报仇。

    永乐城重新回到李嘉悠的手里,需要处理的事情不少,沈和夏暂时接管了永乐城,在李嘉悠派人来接手之前,他都回不了永安城。他想着,李柏寒既然知道自己在这里,他应该来拜访才对。那里会想到,人家在沈家军兵营休整了一夜,就带着伤走了,根本就没打算跟他见面。

    沈和夏无语道,他这是跟着皇上沾光了。

    远在千里之外的沈和熙得到李柏寒即将回敦良城的消息,开心了一整日。他这一去一回好几个月,等他回来的时候敦良城估计早下了好几场大雪了。

    今年的冬天敦良城内一个难民都没有,他也不在缺蔬菜吃,敦良府内一切井井有条,没贪官抓,很是清净的沈和熙有些不大适应。

    窝在温泉别院里,沈和熙吃这葡萄干,无花果干,百无聊赖的看他舅舅折腾那些眼花缭乱的茶具。

    他舅舅在别院里专门做了一个花房,这花房就是他蔬菜大棚的缩小版,也是一半白晶,一半石头墙。只是花房可比蔬菜大棚精致多了。

    花房的白晶墙壁,并不是都是透明的白晶,还有颜色绚丽的琉璃。那琉璃是柳青雷从柳家堡运来的,两地相隔不算太远,他经常运东西来敦良城。

    花房内一片绿意盎然,柳青雷除了爱茶花外,还种植了很多敦良城特有的植物,沈和熙对这些不感兴趣,最近他迷上挖矿,天天拿着地图研究,看敦良城那里能挖出个金矿,银矿。

    上次他准备和李柏寒去的那个地方,他已经派人去考察过了,却是是个金矿,只是不知道产量有多少,他现在已经开始筹备挖矿的事情,明年开春就可以动工了。

    敦良府以前估计是火山极为活跃的地带,前几日他在街上闲逛,竟然发现了一块琥珀原石。卖琥珀原石的是个老道,说这东西是炼制长生不老丹的原料,价格极为高昂。

    人精沈和熙怎么会被别人忽悠,一块拳头大小的琥珀,硬是让他以一吊钱买了下来。不过等他喜滋滋的拿着琥珀回王府后,柳青雷泼了他一头冷水,这种石头在敦良府并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那老道怕是看他年纪小,忽悠他而已。那么一块琥珀连一个铜子都不值。

    自此沈和熙出门都不在带岩奴了,改为令狐正。岩奴年轻什么都不知道。令狐正就不同了,这世界上的事没有他的不懂。

    “舅舅你都摆弄一天的茶具了,不累?”沈和熙拿着他花一吊钱买了琥珀,放在手中玩。这拳头大小的琥珀,去了皮,打磨过后,露出里面油黄的蜜蜡。入手极为温润,沈和熙很是喜欢。这东西如果放现代,估计价值都得上万,在这里却没人识货,一个铜子都不值。

    “什么是茶道?熙儿可知道。”柳青雷手上不停,不紧不慢的烫着小小的白瓷杯子。

    “茶道太深奥了,我不知道。我这样的凡夫俗子还是研究金矿银矿比较好。”沈和熙赶紧岔开话题,只要柳青雷一说起茶道,他就感觉头大,“舅舅,上次你不是说敦良府有很多琥珀吗?这东西如果大量收购,然后加工成饰品或者手把件,好不好卖。”

    “青木倒是有加工琥珀的,但青木人多爱金玉,这琥珀并不是很值钱。”柳堡主生意头脑那是一流,如果琥珀能赚钱他来敦良城这么久,不可能一直不去碰。

    “那别的国家呢?那些信奉佛教的国家。”沈和熙隐约记得琥珀好像是什么佛家的东西,青木国信奉佛教和道教基本上一半一半,所以琥珀不受欢迎也是有情可原。

    “信奉佛教的国家,当属赤炎国了,他们全国都是信奉佛教。但我们青木离着赤炎太过遥远,中间又有雪国隔着,那边具体是否喜欢琥珀就不得而知了。”

    青木去赤炎国有两条路,一条是旱路,需要从雪国穿过去,这段路最近,大约需要三个多月就能到,另外一条是水路,从海上走,青木港口不少,从最北方的港口去赤炎,需要差不多6个月的时间,而且极为凶险。不过这些路也是走的最多了,毕竟雪国和青木之间局势一直紧张,走水路时间是长些,但安全。

    “舅舅你有商队去赤炎国吗?能不能让他们拿一些琥珀去看看销路。”沈和熙问道。

    “可以,不过你要尽快,过了除夕,他们就要走了。”柳家堡每年都会派船队去赤炎国,因为路途遥远,一去一回将近一年,一般都是过了年就走,来年除夕之前回来。

    “恩恩,我现在就叫人去收购琥珀。”沈和熙开开心心跑了,如果这事真能成,他养家糊口的压力又要小不少。

    看着蹦跳的小身影消失在花房了,柳青雷唇角微翘,果然是他们柳家的人,这么小脑子就如此活泛,以后柳家堡也算是后继有人了。

    第六十六章

    最近有传闻,敦良城内有一间小铺子;正在大量收石头。那种表面看起来坑坑洼洼;颜色土黄的石头一铜子一斤,有多少要多少。

    只要是长期住在敦良府内的人,十有□□都见过这石头。在山上采药的时候,在水里捕鱼的时候;都有这种石头。它外表看起来像石头;但入手很轻;极为好认。

    一个铜子一斤;价格很便宜;但挡不住那些想要赚钱点小钱的人。在加上这石头容易寻,没几日沈和熙就收了好几马车;大大小小什么样的琥珀都有。

    这些琥珀,内里颜色相差颇大,有白蜜;黄蜜;还有血珀,还有透明的中间带昆虫的;千奇百怪的琥珀;简直看的他眼花缭乱。

    有了原石,还需要个雕刻了得的师父,好物件都是三分料七分工,这工不好,什么料子也是白搭。

    雕刻琥珀的师父敦良城是没有,但是雕刻别的材料的师父,还是很好寻。为了赶工沈和熙也是拼了,除了找了几名雕刻玉件的?( 穿越之沈王爷 http://www.xlawen.org/kan/543/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