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这个唐僧不取经 > 这个唐僧不取经 第 3 部分阅读

第 3 部分阅读

    像吃了和尚?冰池酒肆出现恶鬼?西城门有士兵失踪?东城养的鸡都跑到了街上乱打鸣?……这都什么跟什么啊,奇异的事一庄接一庄,竟然没完没了了。太宗眉头越皱越紧,似乎要挤出水来。

    “国师来了吗?”太宗皇帝扭头问身旁侍候的太监,语气之中,焦急之情难以掩盖。

    太监低头垂手,低声回到:“皇上,才派人去通传,没这么快。”太宗一向仁慈,底下的人都敢说话。

    太宗焦急的挥挥手,“快去快去,再派人去。”

    太监答应了一声,正要动作。

    忽然门帘一声响,一股疾风裹着一个人闯了进来,“皇上,不用派人了,我已经过来了”,声音似乎还在人之后到。正是身材微微发福,正是魏征。魏征显然是从空中飞来,头发衣服,都顺着一个方向。

    太宗指着案上的奏报,眼中满是咨询之意,“来,看看,怪事都在今天发生了。”

    魏征并不去看那些奏报,直接就说:“我都知道。这是佛道大战要开启了,法华寺佛像吃了和尚,是佛宗人牺牲自己,开启血战之门。血战之门一开,妖魔鬼怪都会一起出现,人间将会面临浩劫。”

    太宗皇帝大惊,他虽贵为帝皇,但从未接触修道之事,听魏征这么一说,顿感闻所未闻,他说:“佛和道要开战?这是为什么?”

    “这个说来话长,一时解释不清楚,皇上,我们道家修行,讲究道法自然,我们一定是不会去扰乱这个世界的,但佛宗就不一样了。为了避免世界大乱,我想请皇上允许我调动可以调动的力量,打赢这一仗。”魏征自感从来没这么快速地说过话。

    太宗皇帝镇定下来,看着这个从未让他失望过的郑国公魏征,一个千古贤君的气势和风范瞬时就表现了出来,他没有片刻的犹豫,就说了两个字:“准了”。

    第9章 伏龙罗汉被砍

    此时的长安,虽发生诸多怪事,但更多的普通人,并没有感受到切身的威胁,所以大家的生活都还照常。只有少部分的人知道事实的真相。

    陈易显然也不是,他此时正在丞相府睡大觉。对他来说,今天是个特别的ri子,因为外祖殷丞相在荆州拿了贼人刘洪,救出了玄奘的母亲,班师回朝,今ri就将到达长安。为了迎接胜利之师的到来,陈易想把jing神养足些。

    正睡得熟的时候,陈易忽然感到身上的玉传来莫名的躁动,玉变得发烫,烫得自己胸口烧灼一般。陈易再也睡不着,起身一看,玉在发着光,那光虽不刺眼,但血红,就像红sè的火焰。陈易纳闷,又有什么东西勾动了天地元气呢?他百思不得其解。

    他试图换个地方来让玉不发光,可是不管他是在哪里,玉上的血光不见丝毫减弱。

    算了,不管了,他索xing放弃。这时,有家丁来报:“老大人带军返回,在西城门进不了城,有人堵住了城门。”什么?大军被人堵住了?这怎么可能。丞相府上上下下都被这个消息给弄糊涂了。陈易决定亲自去看看。

    到了西城门,陈易被眼前的场景给弄糊涂了。

    一个乞丐懒散地坐在城门下面,城门外面不过十丈,便是殷丞相带领的五万御林军。可是五万御林军就在十丈距离外,停滞不前,就像那里有一道墙挡住了。殷丞相手一招,十来个御林军骑马冲了过来,可刚一接近十丈,便见起了十来朵旋风,将军士马匹一起裹起,扔了回去,连惨叫声也没有,便被摔得筋骨尽碎。

    陈易旁边有个人颤抖着说道:“第二十七次了,这是第二十七次了。”

    殷丞相双唇紧咬,眼中怒火极盛,沉默了许久,又挥手。大唐的御林军显然是无比jing锐,战阵中又冲出十个骑兵来,似乎所有的人都是不怕死的机器。

    眼看那十骑又要被旋风卷走。“住手”,一个声音不大,但却让所有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那十个骑兵忽然转了一个方向,像是被什么力量牵引了一下,没有进入旋风阵,保住了xing命。

    一个人从天而降,一下出现在城楼前。

    魏老道,陈易一下认出了来人。魏征也是看见了陈易,微微点了一下头,算是致意。

    那乞丐站起了身,挺直了身体,一股气势油然而生,城外的旋风全部消失不见,乞丐的眼睛越发的亮起来,此时的乞丐看上去已经不再像一个乞丐,倒像极了一个生杀予夺的君王。

    “我说谁能挡住我大唐军队,却原来是你这个废物。”魏征站在那里,却又给人以不在那里的感觉。

    “十年前你我一战,你侥幸占先,但你不能说奈何了我,因此这个废物二字,你大可自己收回去。因为今天,一切都要倒过来了。”那乞丐冷冷说道。

    “那还说什么,打吧”魏征真正面对敌人的时候,却不像他平时那样懒散随意。

    魏征掏出一只笔来,当空一画,一道凄厉的笔意引动天地元气,一个半圆形的弧面扩散开来,指向那乞丐。

    乞丐冷哼一声:“没什么长进”,立掌为刀,魏征的攻势消散于无形。

    乞丐双手胸前虚抱,似乎和天地融为了一体。魏征大笑:“哇,天人合一,有点进步”。笑话间,将那笔抛入空中,立刻风起云涌,笔变得晶莹剔透,周边天地元气围绕,五彩纷呈。笔在空中停留一下,一头向乞丐冲了过去。

    乞丐脸sè凝重,手里忽然出现了一把破扇,破扇一出,禅音四起,天地似乎为止震动,破扇在乞丐手中转了一圈,对着那笔招了一招,未见光华,未见声音,那笔便停在那里,似乎被困住了。

    魏征用手一指,那笔忽然转了起来,乞丐手中的扇子忽然裂了一道缝,乞丐大骇,忙将扇子收起来。

    那笔停在空中,微微颤动,似在蓄势。

    乞丐咬了咬牙,张嘴吐出一个圈来,那圈见光即变大,变成了一个翠绿yu滴的玉环,玉环飞在空中,似动非动,一股刚强不折的意念散发出来。

    笔迅速冲向玉环,没有撞击声,笔就像冲入了一团棉花。那环又变大了一圈,那股刚强不折的意念更加浓了。笔的晶莹之sè渐有退却的意思。

    魏征冷哼一声:“金刚伏魔圈,好大的手笔”,伸手一招,笔倒飞而回。觉得事情有些蹊跷,能让自己的笔讨不到便宜的法宝并不多见,便又问:“法蒲扇,金刚伏魔圈,你是伏龙罗汉?”佛宗十八罗汉,唯有伏龙罗汉曾化为济公和尚修行,这法蒲扇和金刚伏魔圈,也正是他的当家法宝,所以魏道士有此一问。

    乞丐轻叹,说声“阿弥陀佛”。显是默认了。

    魏道士不再问,脸sè肃然。忽然天地元气涌动,魏征的脸忽暗忽明,一粒米粒大小的光华从他眼中飞出,到得伏龙罗汉面前,忽然一下扩展开,变成了一座草庐,将其罩入。伏龙罗汉只绝眼前景sè一变,自己进入一个特别的空间,空间里石椅石凳还有围棋,正如那ri陈易见过的那样,不由惊呼:“界”。

    伏龙罗汉知道,自己的修行境界上面,便是“界”,自己苦修多年,仍然没摸到界的门槛,没想到魏征在十年内竟然突破到这个境界,实在可怕。他也知道,在界里,除非境界实力高过对方,否则只能被困在这里。魏征的界看起来并不凶猛,反而有些云淡风轻,伏龙罗汉被困在里面,有些纳闷,魏道士为什么要把自己困在这里,这样对自己也没什么伤害啊?

    接下来魏道士让他明白了为什么要用界困住他。魏征张口吐出一把亮银sè的小剑,那把小剑见光并未长大,但却立刻散发出强烈的凶意来,就像面对久经沙场,杀人如麻的将军所感受到的一样。剑一出,四周的人都感觉到了寒意,那剑一下飞过去,没入了草庐。

    伏龙罗汉觉得寒意侵体,立刻暗叫不妙,正待放出金刚伏魔圈,寒意已经从大腿划过。低头看时,那大腿已经被切成了两断,切面光滑如镜。伏龙罗汉修行到天地一体的境界,成就佛宗金刚法身,世间大多数法宝已经很难伤到他的肉身。可是今天魏征所用的道剑,乃本命道剑,这一下直接就破了伏龙的金刚法身。

    佛家修行法门,也确实奇妙。伏龙大腿切成两段,却没有一点鲜血流出。但伏龙罗汉知道,这腿是永远也没法复原了。虽是得道罗汉,仍不由悲从心来。便yu强行施展金刚伏魔圈,与魏征拼个鱼死网破,可是金刚法身已破,凶剑剑意仍留,竟然无法催动法宝。

    魏征收了道剑,心中不免有些得意。他那ri梦见两神仙下棋,而悟了界,但悟的界中正平和,却只能困人,不能伤人。他苦思几年,才想出这么一个法门来,以界困人,以剑伤人。他近年跟随李世民东征西讨,道剑的煞气越来越重,今ri一施展,尽然不费丝毫力气,便重伤了伏龙罗汉。

    这时一个声音硬生生的传了过来,“魏老道,留他一命吧”。

    魏征循声望去,正是陈易这个光头。陈易在旁冷观,听得乞丐本身是伏龙罗汉,又见魏征本命道剑飞入草庐,又飞出,知道魏征下了杀手,所以心中慈悲之心大起,连忙出声,盼望着能留罗汉一命。他自己在佛家长大,自然对和尚有几分感情,也是难怪。

    魏征大笑,说道:“你这个假和尚,兔死狐悲?也罢,我就卖你一个脸面,留他一条xing命。”话闭,收了自己的界——草庐。

    伏龙罗汉单脚站立,脸sè苍白,砍断的腿在地上已经开始腐烂,道剑的煞气,果然非同一般。他望向魏征,眼里充满怨毒。

    魏征冷哼一声,说道:“要活命,你就赶快滚,我既然伤你,也不怕你报复。不过你走之前,要记住,是这个小光头救了你一命。”

    伏龙罗汉看向陈易,只见好亮一个光头,眼中有几分感激之sè,开口说道:“谢谢师弟。”

    陈易暗暗叹息,好好一个罗汉,都被弄成什么样子了,想当年自己狂热喜欢济公和尚,真是世事难料。也忘了分辨一下自己不是和尚。

    伏龙罗汉见陈易没有回答,也不在意,人家救命之恩,总是要报的,管他在意不在意呢。他又最后看了魏征一眼,朝城门外行去,不,是跳去,单脚跳,就像一个木偶人。

    陈易来到魏征身边,他心中有太多的疑惑想要问他。

    魏征知道陈易想什么,却并没有先回答他,他拉着陈易,忽然飞起,陈易猝不及防,吓得呀地大叫了一声,张嘴就骂,可一张嘴,发现狂风入嘴,堵着喉咙,一点声音也发不出来。只能用愤怒的眼光盯着老魏。

    魏道士只管飞行,哪管他高兴不高兴。

    第10章 保卫人间,这是战争

    魏征和陈易这一飞就飞到了皇宫内。太宗皇帝,汝南公主,一干心腹文武大臣,都在大殿聚集,等待他的消息。

    魏征一落地,就说道:“东门那边已经解决了。皇上可就近招殷丞相的兵马拱卫城门。”

    陈易这才想起外祖父来,刚魏老道拉着自己跑得飞快,连招呼都没来得及打。

    太宗皇帝迅速下了旨意,然后才又问魏征:“今天大家都在,给大家说说情况吧?”

    魏征环顾周围,程咬金、尉迟敬德、李靖……尽是这些年大家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这些都已功成名就的大人物,有得显得迟暮,有得显得懒散,但所有的人,都瞪着那双火热的眼睛,看着魏征。魏征心里清楚,只要太宗皇帝一声令下,这里所有的人,会去做任何事,哪怕是去死。魏征心里轻叹,兄弟们,这次你们都好好活者吧,所有的问题我来扛。

    魏征开口说道:“这是佛宗和道教的战争。一直以来,佛家的修行以人的信仰为基础,也就是说佛受的香火越多,其获得的能力就越大,正是这样,导致佛有不断扩张的企图;而道家的修行以天地之理为本,能力来源于天地元气,因此佛道两家理念不同,就会引发冲突。现在唯有大唐,我们道家还有生存之地,而除了大唐的地方,只怕人们都只知道有佛了。”

    太宗皇帝脸sè有些不自然,他修行佛法,希望能超度自己的灵魂,现在听魏征这么一讲,只觉得自己干了一件蠢事。

    陈易听得魏征对佛有大不敬之意,便说:“人人心中都有善念,这便是佛了,恐怕佛没你说的那样吧?”

    太宗皇帝听的陈易这样说,心中稍微舒服了一些。

    而魏征并没有理会陈易,接着说:“这次佛宗用佛子献身的办法打开了血战之门,这血战之门是远古时候遗留下来遗迹,可以开启天地能量,打通人间与妖魔界之间的门。当初长安城选择在这里建,也有守卫这个血战之门的意思。佛宗的意思很明显,借妖魔之力祸乱人间,然后再来让人重铸信仰。”

    陈易越听越心惊。大伙也是越听越心惊。

    魏征又说:“这次长安之乱,佛宗事先是有预谋的。东门伏龙罗汉打开城门,一旦妖魔出现,便可方便进出,冰池酒肆的酒窖有孔,血战之门开后,那孔便联通了魔界,还有鸡妖为内应,佛宗不知道花了多大的力气来布下这个局。”

    太宗皇帝忽然问道:“那我们有什么办法吗?”

    魏征仔细想了想,决定还是把自己知道的一切都说出来。他说:“长安城有四座酒肆,威武,冰池,奇香,落英,这四酒肆其实和长安城的命运息息相关。”

    众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魏征说:“道家始祖在建城的时候便在这城里设下了一座四象阵,取天地人和之意,用于镇压血战之门。四个阵眼,正位于这四个酒肆,之所以是酒肆,是为了掩人耳目,这次冰池酒肆,正是佛宗暗自在里面设下了机关,当阵眼松动后,他们再用佛子献身之法,便破了四象阵,开启了血战之门。”

    “此事可否有补救的可能?”汝南公主沉思良久,才轻声问道。

    “现在唯一的办法,是封了冰池酒肆的魔眼,打退出现的妖魔,然后重新启动四象阵”,魏征缓缓说道。

    太宗皇帝环视众人,语气坚定,说:“魏征负责总调度,所有的人,都要归魏征节制,包括我,人间安危,取决于我们的态度和能力,大家不得有半点私心。”

    众人齐声称是。陈易感受到这群人的热血,心有所感,也是觉得有种一往无前的勇气。

    魏征眼角微微抽搐,感动莫名。但知道自己任务重,不敢流露出情感来。他对众人说道:“我是道家留在长安的唯一人员,因此我愿意以我的一切来守护这个城池。汝南公主跟随我学道法多年,有一定的作战能力,可在我左右。我还需要玄奘跟在我身边,也许,他是胜负的关键。”

    陈易完全没想到魏征会这么说,立刻感觉到自己忽然有了作用,突兀之余,更多的是兴奋,连腰杆也挺直了许多。

    “其他人,带领大唐军队,打退一切来犯的妖魔鬼怪。”

    “是!”

    若干年后,在长安人的心里,永远会记得那场英勇无畏的战争。

    英勇的大唐御林军、守备军、府军,英勇的挑夫、伙夫、民工,英勇的大唐侠士,英勇的大唐百姓,他们万众一心,整修工事装备,静待来敌,其实他们很多都不知道自己要面对,要和自己作战的是什么势力,但他们就那样没有怨言的勤奋着,有人累了,立刻有人顶上,有人倒了,立刻有人抬下,又有人顶上。

    只因为,他们热爱的大唐皇帝和他们一样,就矗立在长安城墙的最高处。

    李世民环顾四周,那些英勇的人们,那雄伟壮丽的长安,全在眼底。他的心底,升起万丈雄心,正如他曾经经历过的一样,他渴望战斗,渴望保卫他热爱,也热爱他的人。身边的老臣们都到了可以颐养天年的年龄,但没有一个退缩,他们都簇拥在大唐皇帝的周围,一如他们曾经做过的。

    忽然远处灰尘四起,有大军开过来。皇帝定睛一看,正是数不清的小妖怪,老虎豹子大熊,狐狸水牛野猪……这些平常没人放在心上的动物,都成了妖怪,手持兵器,蜂拥而来。

    战争就像一根火柴掉到了一桶火油里面,腾地爆发了,然后迅速蔓延开来。

    妖怪大军不做任何的停留,直接就冲了过来。

    殷丞相大喊一声,长弓。立刻数千长弓手站了出来,弯弓搭箭,一起shè去,数千弓箭在天空中拉成数千黑线,一起扎入妖怪堆里,立刻有许多妖怪被锋利的箭簇给钉在了地上,有许多直接丢了命,有些命长的,发出凄厉的惨叫,拼命挣扎。但妖怪大军似乎丝毫不怕,悍不怕死的继续向前冲。殷丞相又让长弓手shè箭,如是六轮,城下死伤的妖怪估计上万,而长弓手的臂力也消耗殆尽。

    妖怪大军已经冲到了城墙下。殷丞相大喊一声,又出现数千弓弩手,一起朝城墙下放箭。箭如雨下,死在城墙地下的妖怪越来越多。而后来的妖怪,却踏着同伴的尸体,继续向前。尸体堆积起来,竟然越来越高。几乎就要接近城楼了。

    太宗皇帝忽地抽出长刀,大喊一声,“是时候了,天佑大唐,把这些妖怪杀干净!”大唐军民一起上了城墙,用一切可能的武器,火油,滚石,擂木,向越来越靠近的妖怪发动攻击。

    终于,有妖怪爬上了城墙,短兵相接的时候到来了。妖怪不知生死,且身强力大,一个妖怪往往需要四五个普通军士才能相抵。大唐军民顿时发现,自己所面对的敌人有多么的强大。

    太宗皇帝呼啸一声,冲上城楼,手中长刀一圈一带,立刻割下了一个豹jing的头颅,数十年沙场搏杀的经验,表现的淋漓尽致。大唐军民军心大振,将妖怪赶下了城楼。

    可是妖怪很快又来,战争陷入了胶着状态。不断的有大唐军民倒下,不断地有妖怪死去,但妖怪的来势,竟然似乎没有终结。战局的进展,不容乐观。

    第11章 大迦叶又如何

    此时魏征、汝南公主、陈易正在冰池酒肆。他们所面对的,是从冰池魔眼钻出来的魔怪。魔之所以为魔,就是魔没有形体。此时魔怪之所以能被大家所看见,是因为它聚集了酒瓶碎片,形成了一个人的模样。

    “桀桀”,那魔发出yin森森的笑声,“我就是在等你们的到来,解决了你们,这里的人都是我的食粮”。

    “师傅,让我来”,汝南公主主动请缨。

    魏征犹豫了一下,吩咐公主小心。

    汝南公主跟随魏征修道多年,修行境界十分接近天人合一。她的心思也十分缜密,知道魔怪没有形体,因此一出手便是催动了自己最厉害的法宝,玲珑纱。只见那法宝缓缓飞起,正是一块纱巾的模样,朝那魔怪飞去。法宝去势徐徐,一副温柔的模样。

    玲珑纱变大,将那魔怪一下罩在里面,纱罩内,气温陡降,魔怪身上居然被冻出白霜来。魔怪发出一声刺耳的尖叫。这纱,居然对灵魂体有很强的杀伤作用。

    汝南公主抿住双唇,唇sè有些发白,她拼尽全力,才能发动这件法宝,在她过去的ri子里,从来没这么拼命过。以至于从陈易的角度看过去,她的脸专注得犹如温润的玉。

    那魔怪没想到会遇上这样一件要命的法宝,只得以命相搏。魔怪显化的人,一下坍塌,玲珑沙紧跟上去,可是不免留下了一丝缝隙,一道黑气从缝隙中一下钻出,在空中盘旋。

    公主暗叫一声可惜,可是却没有多余的力量再去追击。

    黑气从旁边几个士兵的头上掠过,那几个士兵立刻目瞪口呆,被夺取了灵魂,迅速死去,而黑气似乎壮大了几分。

    这时魏征出手了,草庐显化,立刻困住黑气,凶剑出手,黑气被绞杀成碎片,魏征大喝一声,天地元气灌入草庐,那些碎片一下燃烧起来,片刻过去,便什么也不剩了。

    可是,酒窖的魔眼依然存在,指不定什么时候又会有魔出来。魏征想了一下,下定了决心,将凶剑植入其中,彻底封住了魔眼。那凶剑嗜杀成xing,刚好是这些没形体的魔的克星,也算是物尽其用。魏征很肉痛,但不如此不行。

    酒窖里寒气渐散,可惜往后再无此天然藏酒的地方,冰池酒肆还卖酒吗?

    这问题没人回答,因为所有的人都没有空。

    他们没空的原因是刚击败了魔怪,却迎来了那吃人的佛像。

    那佛像嘴角还残留着绛红的血迹,可脸上却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佛像吃人了,还是佛吗?陈易是这样想的,也正是这样问的。

    那佛像反问:“你是大光头,可你是和尚吗?”

    陈易大怒,大喊道:“我不是和尚,可我是人。”

    佛像淡淡一笑,说道:“你以为你不是和尚,可你终将是和尚,你是金蝉子转世,注定了就是和尚。”

    陈易自然知道自己这个**是金蝉子转世,可是,那又如何呢,他从那个世界穿越过来,起码,灵魂是ziyou的,因为ziyou,所以高贵。他反而觉得自己的发怒是不应该的,于是冷静下来,说道:“你们这样的和尚,我不愿意当。”

    魏道士见陈易如此,看陈易的表情也很复杂。

    汝南公主却动手了。她看见佛像口角的血迹,早已存了杀心。法决一引,那番天印立刻如山一样向佛像压过去,她在起先的战斗中消耗过多,现在只能催动这件道家常见的法宝。不过道家至宝,飞起来,一样仙气凌然,不可小视。

    佛像对公主的攻击并未放在心上,见印飞近,张口一咬,那印本体形巨大,却不知怎么被一口吞了下去,显然佛像佛法高强,远在公主之上。

    佛像抬起手来,一掌拍下。简单的一掌,公主只觉得自己周围的天地元气都被抽空,自己一点力量也调动不了,知道相差太远,索xing闭上那双美丽的眼睛,等待一死。

    生死之间,忽然一只笔飞了进来,撑住了那只手掌。

    正是魏征的那件法宝。掌停顿了一下,然后笔便开裂,如同打碎的玻璃,一下粉碎开来。就这停顿的一刻,魏征身化轻烟,将公主从死亡之掌下拉了出来。

    可是,公主仍然受了严重的伤,脸sè蜡黄,嘴角慢慢流出鲜血来,却昏迷过去了。

    魏征让陈易抱着公主,转身飞上了天。他放出了自己的界,那草庐立刻围住了佛像。界能困住佛像吗?魏征心里也没太大的把握。

    过了一会儿,就见草庐忽然长大起来,有ru白sè的光从中发出,那佛像一声大吼,竟然将草庐撑开了,魏征界已破,一下从空中摔下来。

    那佛像显然也是吃了亏,并没有立刻对众人下手。佛像的脸上还是一片慈悲,他说道:“何苦呢,佛家开此血战之门,不外乎就是让世人重新信仰,有信仰总比没信仰好吧?”

    魏征灰头土脸,知道佛像在恢复,但自己界已被破,其实是无力再战,只好接话说下去:“世人信仰什么,是世人的ziyou。以yin谋导向,让世人信仰,有违你佛家教义。”

    佛像逐渐回过气来,说道:“我佛以大慈悲救世间众人,哪是什么yin谋。你道家目光短浅,不见佛之慈悲心。”

    魏征眼见佛像回过气来,知今天的事恐怕不能善了。他回头看了看陈易,心想不得不使用那最后的手段了。

    陈易脑海里响起魏征的声音,心中奇怪,不由看了魏征一眼,可魏征并没有看他,应该是一种神识传递的手段。那声音说到:“看来今天要你助我一臂之力了,我借用你佛体之力,看能不能打败这个佛像。但事情可能有些危险,你可愿意?”

    陈易一腔热血,早已翻腾滚烫,所以立刻就同意了。

    魏征盘坐在地,伸手拉着陈易的手。陈易只觉得自己的身体也烫起来,胸口的玉石也似乎在微微颤抖,玉石周围的光却变淡了。四周的天地元气涌入身体,自己的身体就像一个黑洞,拼命吸引着所有的元气。可天地元气在自己体内找不到存储的地方,到处激荡,这时天泪玉微微动了一下,所有的天地元气都汇聚到了玉中。

    魏征神识在陈易体内引导着天地元气汇聚到玉中,逐渐觉得玉石有涨满的感觉。心念一动,天地元气从玉上如洪水般导向自己体内。那一刻,他感受了被海浪切割身体一般的痛楚。可是,自己的境界却一下提高了起来,界重建了,而且,自己感受到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就好像自己就是这个世界,而这个世界也就是自己。他很欣喜,知道自己看到了从未看到过的境界。他也知道,是时候了。

    一个黑sè的小点从魏征手指跳出,刹那时,阳光没了,天没了,地也没了,周围陷入一片黑暗中,黑暗将那佛像也包括在了其中。佛像很惊讶,但接下来他更惊讶,随即光明大盛,红橙黄绿青蓝紫,各种各样的颜sè都爆发了出来,就像那爆炸的彩虹,又像是一个彩sè的梦。

    终于,虹消了,梦醒了。

    那佛像不见了,只见一个jing瘦的老和尚,身上的衣服几乎变成了碎片。魏征继续盘坐在那里,可是头发基本不见了,身上乌黑乌黑,就像被烧黑的木炭。陈易用身体护住了汝南公主,公主昏迷依然,但却没有受任何伤,天生佛体,又一次展现了神奇。

    魏征微微睁开眼,些许黑灰立刻掉了下来,他冷冷地说:“却原来是大迦叶尊者,佛宗真舍得下本钱。”身上却连动的力气都没了。

    老和尚艰难地笑了笑,也盘腿坐下,说:“血战之门一打开,绝无回头之可能。各位道友施主,请记住,今ri老僧的牺牲,意味着新的开始,我佛普渡众生之ri,老僧自当重归人心。”

    大迦叶说完,闭目,身上佛光大盛,片刻后,身体化为一片飞灰,显是自行坐化了。灰烬中,那番天印却完好无损。

    第12章 我是你母,你是我儿

    魏征重伤,汝南公主昏迷,只有陈易还有行动能力。

    “陈易”,魏征开口喊道。

    “嗯”,陈易这时才想起怀里还抱着个三公主,看着公主清丽的容颜,有几分心不在焉。

    “别乱看,小心她拿番天印砸你。”魏征及时提醒。

    陈易惊了一下,又想到公主昏迷显然是不能来砸自己的,心中促狭之意顿生。指着那个番天印,笑容满面,“你说的是这个?来砸呀!”

    他没注意到公主的眼皮在动。

    番天印从灰烬中飞起,飞在空中,颤颤巍巍,却不掉下来。

    一个如泉水叮咚响的声音在陈易耳边响了起来:“你就这么想被砸吗?”

    陈易脸立刻就绿了,魏老道大笑……

    “哎,老道,话说我们这样就可以了吗?那个血战之门关闭了吗?”陈易想起正事来,战争期间,安宁总是短暂的。

    魏征正sè道:“还没有完,我们现在还要去法华寺,将大迦叶留下的机关破掉,才能恢复四象阵的作用。”

    “好吧,看样子你们只能依靠我了。”汝南公主掏出一个织梭模样的法宝来。

    魏征大喜,说道:“幸好我给你的这个十香梭还在,否则我们今天只能走路去法华寺。”

    公主暗念法诀,那梭迅速长大,却正好有容纳三个人的空间。

    十香梭飞得极为平稳,让陈易都有些流口水,有这么一个交通工具,就不用走路了,多好啊。可是三公主只用了一句话就打消了他的念头,我给你你能用吗?

    法华寺一片残砖烂瓦。只在原先的佛像处,一道血光仍然冲天而起。三人很容易就发现了大迦叶留下的佛法的印记,正是那个被世人所知的印记。血光正是从印记发出。

    魏征仔细查看,却脸sè大变。“遭了,大迦叶临死用生命在这个印记上加上了佛愿,这下很难了。”

    “什么很难?”陈易和公主几乎同时开口问,随即相视而笑了一下。

    魏征很懊恼地说道:“这个印记是用佛宗佛子的血书写的,本来有办法破解,但大迦叶加上了佛愿,这下可难办了,早知道就应该拼命打断他的坐化。”

    “没有办法了吗?”这次公主先问。

    魏征说道:“除非……”。眼光不由看向陈易。

    “除非什么?”陈易被这个老道看得心里有些发毛。

    “除非有佛愿以身破法。”魏征的声音有些含混。

    但陈易还是听清楚了。自己是天生佛体,自己献上自己的xing命,当可以破除这个封印。可是,真要这样吗?穿越到这个世界,jing彩的人生还没有来得及好好体验,就当了十八年的和尚,难道真就要这样结束吗?可是心里的热血仍然在沸腾,他想起了太宗皇帝的坚决,想起了太宗兄弟们坚定的随时准备牺牲的眼神,忽然觉得没什么好担忧的了,就为了这些人,他愿意去牺牲。

    陈易站了起来,自觉无比灿烂地笑了笑,说道:“我去了!”

    公主看着陈易,眼神无比幽郁,她轻轻地呼唤陈易,就像是在喃喃自语:“别去,陈易,别去。”

    魏征怔怔地看着陈易,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陈易走近那片印记……

    突然,一声尖利的叫声打断了所有人的专注,那声音充满焦急,就像是母狼在狼崽遇到危险时发出的声音,“停住……你不能去……”

    所有人都回头望。

    一个年轻美貌的少妇冲了过来,口中不停地叫:“不能去不能去”

    陈易看着她,忽然觉得心中非常温暖。

    那少妇叫到:“你是我的儿,你不能去死。”

    原来是玄奘的母亲,殷丞相的女儿,殷素素(我喜欢这个名字,因为在金庸老先生的小说里,在我的小说里,这个名字,都是一个伟大的母亲)。

    陈易看着殷素素,心中万千柔情,自己占了玄奘的身体,却从来没替玄奘对母亲说一声谢谢。母子重逢,竟然要在这样一个生离死别的关头。

    陈易开口:“可是……”

    “没什么可是,儿啊,如要死,母亲愿意替你去死。”殷素素泪满双眼,语气中满是不容驳斥的坚定。

    眼泪从陈易眼中留出,渐渐模糊了双眼。

    模糊中,一道身影从自己身边冲过,接着便听到汝南公主的惊呼,不。

    不,不要这样,我的母亲。陈易擦干眼泪,看到殷素素倒在印记前,胸口却插着一把小刀,鲜血从刀上滴下,一滴一滴,滴入了那该死的印记。

    冲天的血光不再,而我的母亲也要不在了。

    陈易抱着还能说话的殷素素,用力的抱着,生怕下一刻,她就不在了。

    殷素素轻轻的说话,母亲轻轻地说话,陈易低头贴着她的嘴,生怕听漏了一个字。

    “自打你父被刘洪贼人所害,我就不想活了。儿啊,若不是为了你,我撑不到今天。见了你,我心愿了了,我走了,你不要哭,好……好……活”

    声音逐渐消散,母亲的身体在自己怀中逐渐变冷,陈易想哭,风卷漫天沙尘堵了眼。

    心中似有刀在割,身上空洞切无力,这一刻,我的灵魂不在,母亲,你在哪里?

    几天以后,长安城归于平静。

    血战之门关闭,妖怪失去了补充,大唐军民英勇奋战,消灭了所有的妖怪。大战结束了,所有的人这才有机会相互看看,擦一下身上的血迹。终于有人欢呼起来,接着更多的人欢呼起来,声浪就像海洋的波浪,到处传播,人们丢了手中刀,一起加入到庆祝的行列。

    太宗站在高楼,看着欢呼的人群,连ri的战斗,让他觉得很疲惫,但这一刻,觉得所有的都值了。不过他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要安排善后的事情,战死的人要安葬,战伤的人要医疗,烈士家属要抚恤,有功之臣要嘉奖。这就是皇帝的命,是一个明君的命。

    陈易拒了一切的奖励和安慰。他决定要离开长安。

    魏征来了,汝南公主也来了,殷丞相也来了,太宗皇帝也来了。

    陈易问:“为何我母能破除那印记,他不是佛。”

    魏征答道:“她的体内流着和你一样的血,而且,她发了死愿。”

    陈易又问:“人为什么要修行?修行者为什么要用法宝?”

    魏征道:“修行是为了有更大的能力,而拥有了更大的能力后,就会承担更大的责任。修行者的法宝是为了沟通天地元气,人体本身能容纳的天地元气有限。”

    陈易说道:“我天生佛体,容纳无限,岂不是就是一个法宝?”

    魏征没有说话,所有人都没有说话。

    陈易平静得像水,说:“不管是佛还是道,其实我对你们来说,就是一个法宝,就是一个工具。你们在利用工具的时候,可曾有考虑过工具的感受?”

    “我不愿意做工具,我想做我自己”

    …( 这个唐僧不取经 http://www.xlawen.org/kan/5450/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