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他从末世来 > 他从末世来 第 226 部分阅读

第 226 部分阅读

    奈斯,演一位指挥家”,一说到这里,房主立马就知道安青桔和安初遇说的是哪部电影了。

    他说这部电影在法国六、七十年代的确很有名,有一些人到现在还很喜欢它。安青桔和安初遇还聊到了很多内容,比如在高速公路怎么缴费的问题。在地铁怎么买票的问题,还有在巴黎怎么防止小偷偷东西的问题。

    房主真是知无不言,并让安青桔和安初遇放心,说除了巴黎需要注意一下钱物(别到处显得自己有钱),法国的其它地方实际上是非常安全的。——他说的完全正确。

    在这里不得不埋下一个伏笔。那就是安青桔和安初遇发现法国的地名简直让人抓狂。按照英文发音的习惯来念法国地名,没有法国人知道那是哪里——只除了pris。

    在和房主交流时,安青桔和安初遇提到要去的一个地方,安青桔和安初遇尝试了多种发音,房主还是一头雾水。它的正确发音,直到安青桔和安初遇到了特鲁瓦,把名字写下来后才终于知道。

    安青桔和安初遇的第一课:在法国要问路,最好把地名写出来让对方看。因为你照英语发音的念法没有人能明白。

    举例:,中文写成“第戎”,有名的法国城市吧?你试着发音看看?法语的发音其实类似“第让(尚)”。后面的jon发音介乎“让”和“尚”之间。真挠头。

    其实今天才算是在法国旅行的第一天。经过安青桔和安初遇在z民宿的房主的建议,安青桔和安初遇适当的调整了行程。今天的住宿点在巴约(byuex),安青桔和安初遇的车程大约260公里:

    z>>吉维尼y(看莫奈花园)>>莱桑德利lesndely(看一些城堡废墟)>>鲁昂(拜访贞德殉难地)>>翁弗勒尔honfleur(观赏法国北部的渔村)>>byeux(看诺曼底登陆海滩和巴约挂毯)。

    这一段旅程留在安青桔心中的关键字是:莫奈的荷花池,贞德,诺曼底登陆,还有。征服者威廉。

    吉维尼的莫奈花园吉维尼位于诺曼底的边缘,靠近法兰西岛。这原本只是一个普通宁静的小镇。却因为莫奈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晚年而名声大震。当然,即使有这么个名人。这个小镇还是很安静,只除了莫奈的故居一带。

    莫奈故居早上9:30开门。房主的建议一定要早点到,不然也要排很久的队。的确如此。安青桔和安初遇九点到达那里,门口已经有人在等候。到九点半开门的时候,队伍已经有这样长:

    说好9:30开门,但直到9:40才开始售票。已经有美国游客在调侃了:来欧洲旅行呢德国人时间概念最精准,法国人呢大约就有15分钟误差了,要是到了意大利,嘿,说9:30开门十点半才进去也不奇怪!不知是真是假,但是今天所见的确属实。

    这就是莫奈的荷花池了:大家要原谅安初遇的照片如此不“印象”。首先,水边的拍摄时间最好都是清晨或是傍晚,这莫奈花园早上9:30才开门,晚上6点就关门了,照法国的夏天,哪里能来这好光线?

    第二,安青桔和安初遇以为自己是第一拨进去的人,没想到一进去,这个小小的水塘周围已经聚满了人,原来还有一个从“吉维尼印象派美术馆”进来的入口。凡是买了这两处联票的人可以从那个入口早早进来。

    不过是早上10点,大家已经是开始排队在那座著名的小木桥上拍照了,安青桔和安初遇没凑那个热闹。只冲着肯定没站人的湖水捏了几张:

    听安初遇的同学说,拍照时延长曝光时间,按下快门时手再“帕金森”一下。就能拍出莫奈的印象派效果,试了两次,不怎么样。不过后期再“光影魔术手”里“模糊化”一下,还有那么点意思:

    这小小池塘,如果不是有那等神作的衬托,实在没有什么魅力。“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毕竟是刚来法国,两个人还没有把脑袋完全切换到“旅行机灵”的模式,居然还悠闲地找地方自拍,殊不知大队人马早都涌向了“莫奈故居”中真正的主角:故居。等安青桔和安初遇终于反应过来,朝故居走去时。发现队伍之长已经完全让安青桔和安初遇丧失了兴趣。

    心说故居嘛,还不就是主人的房间、起居,放些照片,画作复制品,或者人像模型说明生活状况之类。就不凑那个热闹了吧。

    不过现在的莫奈故居里,仍然有个不错的花园,里面有不少年轻人(安初遇看像是志愿者)在这里认真维护各种花卉。

    安青桔和安初遇从这里开始逐步领教法国的园艺,似乎法国的“绿手指”格外多。每一处的花卉都能搭配得美轮美奂,无论是色彩还是植物仪态,总能透出那种高贵怡人的范儿出来。

    当然。在后来安青桔和安初遇去卢瓦尔河谷看那些城堡中的园艺后,又发现在法国,搭配出调色板一样的花圃那都不算什么,高尚的法国园艺,那是要让一种品种的所有植物都长成一个模样才够意思。这是后话,容后再表。

    没有排队进莫奈故居。安青桔和安初遇直接从sortie出来,就来到了这个漂亮的纪念品商店:

    这里不得不再多唠叨几句。在安青桔和安初遇之后参观的所有景点。花园、城堡、博物馆、故居等等,法国(包括比利时)都是这样设计的:一进门就可以清晰的看到参观路线。当你参观了一圈回来,出口一律是纪念品商店。

    每个游客在进门以前,那是缺少感官认识的,一旦参观完毕,对实物的理解多了一层认识,此时来到纪念品商店,是最能够引起情感共鸣的地方。

    加上安青桔和安初遇所到之处的每个纪念品商店都不是千篇一律,每一处旅游景点都有自己独有的设计风格和纪念品,的确吸引每个人都会流连忘返,哪怕是驻足欣赏,把这里也当做参观的一部分,也是值得的。

    在这个莫奈花园的纪念品商店里,可以看到各种莫奈印象派画作风格的纪念品,比如手袋、马克杯之类,还出售院内花卉的种子、花草香包,真是热闹得不得了。

    在莫奈花园中挤挤挨挨的一个多小时,留给安青桔最深刻的印象其实是一种色彩,就是莫奈的绘画的色彩,无论是那种颜色,在诺曼底的阳光下都自然形成了一种随光而变的和谐。

    这种只有在画中才有的调色板色彩,在安青桔和安初遇法国之行中随处可见,最终定格在巴黎的奥赛博物馆和橘园美术馆中。

    最后说两句闲话,因为语言关系,安青桔和安初遇只能和说英语的人聊天。莫奈花园排队时倒是遇到对美国夫妇,聊天中发现陈光标果然是有名,连这对老年美国夫妇都知道他,管他叫做“那个发明罐装新鲜空气兜售的华国人”,真让人哭笑不得。(小说《他从末世来》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

    第八六四节 让心灵去旅行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d”并加关注,给《他从末世来》更多支持!诺曼底(法文:normndie)是法国一个地区,分成上诺曼底(东边部分)和下诺曼底(西边部分)两个部分。

    很早很早以前,这里就有原始人居住,不过罗马时代这里也成了罗马的一个省。罗马帝国完蛋后,维京人罗洛占从傻子查理(大概其公元900年前后吧)那里霸占了这里。不过这些维京人接受了这里的法语、生活习惯以及从罗马时代起就有的基督教。

    这些蹲在北部的维京人就被叫做“北方人”,也就是诺曼人(normn),他们居住的这片地方就叫做诺曼底了。

    这个地方因为位于英吉利海峡之南,自古以来就没断了战争,当然打架的直接对手就是英国。多少看过一点历史书的人都知道征服者威廉的故事,他成为英王以前就是诺曼底公爵。

    也大概知道圣女贞德的故事,她正是14-15世纪英法百年战争中的英雄,带领法国人民抵抗英军,她的战场就在这里,她也是在上诺曼底的首府鲁昂被英国人以女巫罪处死的。

    当然,大家更多的应该听说的是“诺曼底登陆”,二战期间盟军(加拿大、英国、美国)就是从诺曼底的海滩登陆作战的,要是这也没听说过可以自行脑补两部经典电影:“拯救大兵瑞恩”和“最长的一日”。

    刚刚开上新车不久,算是磨合也算是尝新吧,安青桔和安初遇先驱车北上去一个叫做莱桑德利(lesndely)的小镇。算是先体验体验典型的诺曼底地区的小城镇:安静,阳光灿烂,凉风习习,而且每个小镇都拥有一座精美的圣母大教堂。

    安青桔和安初遇都知道巴黎有一条塞纳河,这条塞纳河的入海口其实就在诺曼底的翁弗勒尔(安青桔和安初遇后面要经过那里)。莱桑德利的地势挺高。是一个从高处鸟瞰塞纳河的好地方。

    最佳地点就是一个叫做加亚尔城堡(ugillrd)的城堡废墟,那个城堡是12世纪诺曼底公爵为保卫鲁昂而建(没用,没过多久就被卡佩王朝的腓力二世拿下了)。不要听gps的导航,直接在小镇看着ugillrd的路牌走就能找到这里:

    从这里远眺塞纳河视野极佳,可以看到塞纳河畔白色的峭壁,又可以看到又不少徒步远足的人以城堡为气垫在这片高地上漫步和野餐。很惬意啊。

    稍作停顿,两人直奔鲁昂,去看看圣女贞德殉难的地方。到底是上诺曼底的首府,街道要大得多,街道上的大时钟和安青桔和安初遇在瑞士的伯尔尼看到的有点像。街上随处还能看见类似“链家地产”那种机构。惹得安初遇等俗人驻足比价:

    鲁昂有两个东西吸引安青桔和安初遇,一是圣母大教堂,二是圣女贞德纪念堂。其实圣母大教堂差不多在法国每个大一点的城镇都有,鲁昂这个之所以更加高大上,是因为它出现在了莫奈的著名印象派画作《圣母大教堂》里:

    这座教堂的确非常气派,始建于11世纪,热热闹闹改造了400多年才有了今天的样子。莫奈当初就是在这个教堂对面的“i”那个位置画的那副名画。

    不过呢,安青桔和安初遇先看到圣母大教堂。又在巴黎的奥赛博物馆看到莫奈的这幅《鲁昂大教堂,从正面看到的大门,棕色的和谐》。直到写游记时才赫然发现此教堂即彼教堂,失敬失敬!

    真正让安青桔和安初遇在鲁昂驻足的是圣女贞德教堂:这个教堂是在鲁昂的老集市广场上新建立的教堂,这个广场就是19岁的圣女贞德被处以火刑的地方。广场上还有一个像十字架又像宝剑的雕塑,那就是贞德火刑纪念柱。

    关于圣女贞德,全世界都有无数的诗歌、绘画、雕塑、电影、传记,甚至动漫中歌颂和纪念她。安青桔和安初遇后来在卢浮宫里以及法国的很多地方都见到过各种贞德的艺术创作形象:

    安青桔和安初遇都知道圣女贞德是英法百年战争期间一个不识字的法国乡村少女。据记载她听到了神启,辗转说服贵族让她出征。支持查理七世加冕,带领法国人民抵抗英国入侵。为法国的最终胜利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这个故事中让安青桔印象深刻的地方有两点:

    第一,有详实的编年史记录了贞德带领法国军队作战、贞德受审的全过程,以及贞德死后重审最终洗冤。整个过程都有当时的文字记载,使得之后的“圣女贞德”的神话形象变得非常有事实根据,更显神圣,也更令人神往。

    第二,贞德支持的是法王查理七世,而正是查理七世本人把贞德出卖给了英格兰。这一点在安青桔大学看到时非常愤怒,认为查理七世是一个真正的小人。

    电影和文学作品中也常把这个人定义成“小丑”。但人到中年后重看这段历史,逐渐发现查理七世不简单。在查理七世登基前,百年战争已经进行多年,法国的贵族多有英国血统,法国国王能不能当不是自己能说了算。

    贞德的出现让查理七世利用起了法国人民的力量,正是查理七世的推动让贞德成了英雄。

    但当查理七世取得优势,他却不能由着贞德冒进进而触怒其它诸侯。勃艮第公爵抓住了贞德,把她卖给了英格兰,查理七世没有出手相救。这样一来,人民恨的是勃艮第公爵和英国人而不是他查理七世。

    勃艮第公爵得了查理七世的好处日后合作有了方便。而对贞德又恨又怕的英国人也平息了怒火让查理七世省了心。这一石n鸟的做法正是一个政客的手段。实际上,正是查理七世的心计,他终于赢得百年战争并统一了法国。

    “君主,特别是新君主不能保持所有那些受人尊重的品格,为了保有国家。他常常不得不背信弃义,与友谊、人道和宗教背道而驰。”这句话大概解释了他的行为。

    不过,在圣女贞德教堂参观时最让安青桔和安初遇不理解的是这座教堂本身。无数的文字介绍都说这座教堂建筑以板岩或铜制鳞片做顶,建筑造型如同海盗船和鱼。

    但只要站到一个合适的角度会刚好看到那个说成是“帆船”造型的房顶,以及“舷窗”造型的两扇窗子,刚刚好不是构成了一副戴黑帽子的女巫头像?安初遇敢说那窗子的形状完全就是影射女巫的眼睛。狭长诡异,还有小小的眼珠。

    真不知这是为了纪念什么,还是设计师另有想法?

    离开鲁昂,安青桔和安初遇继续向北,来到了塞纳河的入海口翁弗勒尔(honfleur)。这个小城是一个典型的港口城市。却不是华国的那种港口,是那种有很多漂亮帆船的港口。安青桔和安初遇车子几乎没有在这里停留,安青桔只透过车窗捏了几张港口的掠影。

    就这匆匆一瞥已经完全能够理解为什么那些印象派画家会格外钟情于这片港口风景,不厌其烦地把它们描绘到画布去。

    “要看看诺曼底海滩,亲自体会一下盟军登陆的地方。”安初遇说。

    “要看看那个有名的巴约挂毯,好好瞧瞧征服者威廉的故事。”安青桔说。

    这两个愿望碰撞在一起的时候,就成了安青桔和安初遇今天的目的地:巴约(byeux)。两次征服标志着巴约的历史:诺曼底人征服英国,以及被征服的英国人回来解放法国。联军诺曼底登陆解放的第一座城市就是巴约。

    安青桔和安初遇从翁弗勒尔一路驱车100公里来到了巴约。城市很小。感觉和鲁昂有点像,也有一座圣母大教堂,街道古老而干净。

    安青桔和安初遇入住巴约这家民宿时已经五点多了。这家民宿位于一条安静的小街上。车子可以很方便的就停在路边(免费)。稍微往前走5分钟就进入了老城的中心——小城市就这点好。

    这是在法国的第二家民宿。这时安青桔和安初遇已经发现民宿的共同点,就是约定入住的时间通常都比较晚,一般在下午5点以后(好一点的4点)。如果早于这个时间来,人家是不接待的。

    欧洲的民宿不同于咱们华国的“农家乐”,住宿条件很舒适,极富地方文化气息。有过体验的人大概都会喜欢。可是入住时间晚,早上一般又要求10点以前checkout。这就使得民宿这种住宿方式变得非常不适合“只住一晚”的旅行风格。

    那么晚才安顿,一早又要赶路。太奔波了。在巴约,安青桔和安初遇就体会到了这一点,后来感触更深。而住酒店,“只住一晚”就没有这个问题,比如在卢森堡入住,中午以前就可以checkin,第二天下午2点前checkout,时间很从容。

    离吃晚饭还有一段时间,看了看地图,发现安青桔和安初遇离巴约战争公墓(ry)不过步行15分钟的距离,不妨先去看看。

    巴约战争公墓就在诺曼底登陆纪念博物馆(rmndie)斜对面,是诺曼底18个英联邦军队公墓中最大的。这里安息着来自英国和包括德国的其他10个国家的4848名士兵。

    每块墓碑上都篆刻了士兵所在军种的标志,国别,姓名,军衔,生卒。让安青桔和安初遇有点意外的是这里也有阵亡的德国士兵的墓碑,战场上的双方有胜败,死去的人都是平等的。

    墓地外的街道对面还有一个纪念1807名没有找到遗骸的英联邦战士的纪念碑。横贯其顶部的是大丁文题词:“曾被威廉征服的现在解放了征服者的祖国。”

    前面说到了,诺曼底登陆的战场上留下了18个墓地,分布在诺曼底海滩沿线的很多城镇和郊区。有个最有名的公墓,就是在卡昂(cen)附近的奥马哈海滩高地的公墓,那个公墓是美国军队在诺曼底最大的公墓,出现在了《拯救大兵瑞恩》那部电影里:

    不过,安青桔和安初遇并没有特地去那里看。每一处墓地的氛围都是类似的,感受一下就可以了。在这里留出了那么多那么大的地方让异乡人长眠,还是很让人有些感触的。

    巴约战争公墓对面的诺曼底登陆纪念博物馆今天已经关门,安青桔和安初遇明天的d-dy之旅会来这里。

    第一顿正餐从公墓返回,接下来安青桔和安初遇要做的就是回到巴约老城吃一顿法式晚餐。昨天到达法国,行李里还有不少从京城带来的稻香村的排骨,今天午餐把它们收拾殆尽,所以这顿晚餐才是安青桔和安初遇在法国的第一顿正餐。

    lp上推荐了巴约老城的不少餐馆,民宿的接待小伙子热心地帮安青桔和安初遇在地图上标注出这些餐馆的位置,安青桔和安初遇挑了一家叫做ier(在圣母教堂斜对面)的坐下。

    太好了,这家餐厅里提供英文菜单(安青桔和安初遇后来觉得,不带英文菜单的餐馆似乎更地道,当然也很挑战你的猜字能力)。坐下来吃,才慢慢体会出一些在法国就餐的门道:首先,站门口要让人家领位,别进去就坐。

    第二,不管大小饭馆,一旦坐定后,从头到尾服侍你用餐的都是固定的人,叫别的服务生不好使。第三,不管吃什么,先要解决peritif(drink)的问题,那怕就说要免费白开水,也要先drink下才能开始点菜。

    第四,安青桔和安初遇看到的法国菜单(只要是法国菜)都差不多分成这样几个部分:entrée(前菜)、plt(主菜)、dessert(甜点)、还有drink(酒水)。一个人的一顿正餐差不多就是1entrée+1plt+1dessert+1peritif,上不封顶。

    前菜主菜都可以多要几种,每种主菜还可以配不同的佐餐酒,只要吃得下吃得起就行。前菜相当于咱们的凉菜,主菜就是热菜+主食了。

    不知道怎么搭配呢可以把菜单直接翻到/menu(套餐),一般可以在可选的几个前菜、主菜、甜点中每样点一个,套餐比较实惠。(小说《他从末世来》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

    第八六五节 那些相爱相杀的情侣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d”并加关注,给《他从末世来》更多支持!不想吃那么啰嗦呢,其实也可以直奔主题就要1个主菜,怕不够可以要1前菜+1主菜(你要俩主菜人家也没意见)不过餐前酒一般都是要点的。第五,主菜里一般是配主食的。但每桌上都会供应一箩面包,等菜的时候可以吃着玩,不够还可以要(不加钱)。

    第六,不用给小费,你自己愿意给随便你。这是安青桔和安初遇第一次吃饭的总结,其它发现容后再表。

    安青桔和安初遇点了烤鸭胸和烤猪排,餐前酒不知道喝什么,只能点了啤酒和健怡可乐。一顿饭下来60欧。后来证明巴约的用餐偏贵,当然也没贵多少。味道不错,法国人做的鸭子特别合安青桔和安初遇的胃口。

    早上起来吃早饭,碰到两对美国老年夫妇,他们已经在这里住了几天了。听说安青桔和安初遇开车,美国大妈说:howbrveyoure!她说“这些法国人”道路又窄车速又快,太吓人了。

    的确,美国那路,那车,傻大黑粗。美国车在法国路上走,会把其他车都挤路下面去的。安初遇对此有个说法:这正好说明了文明和文化是不同的。美国和法国同是西方文明(都开车),但文化却非常不一样。文明有程度高低之分,但文化很难说好说坏。

    吃完早饭,安青桔和安初遇有了昨天莫奈花园的拥堵经验。知道在暑假去参观什么博物馆的都要一开门就进去才有一线先机。巴约挂毯博物馆是9点开门,安青桔和安初遇真是准点就在那里等了,基本上第一批进去,没有什么人,可以慢慢的看。

    巴约挂毯的门票9欧。可以和诺曼底登陆纪念博物馆一起买捆绑门票(后者单独去要5欧),两个是12欧。

    清晨的巴约老城非常宁静,街道上的纪念品橱窗里多是中世纪武士的各种模型,老房子、老教堂、老水车,这个“老”是真的老,不是做旧的“老”。

    这里就是巴约挂毯博物馆(tpestrymuseum)。这大概是世界上展品最少的博物馆了。因为这里的展品只有一件:巴约挂毯(byeuxtpestry),真名叫做“玛蒂尔德女王”(thilde)的挂毯。

    为什么安青桔对它如此热衷,要特特跑到这里看涅?首先,它大约是世界上最早的连环画。安青桔看过bbc的一部叫做《英国史》的纪录片,在介绍征服者威廉的时候。直接用这幅挂毯的内容进行讲解;看得安青桔心驰神往啊。

    这幅挂毯长70米,宽半米,现存62米。挂毯在战乱的时候被剪成很多小块,有人用来做马车的顶棚,有人在家里做毯子,能收集起来这么多重新拼起来也真不容易。

    挂毯里共出现623个人物,55只狗,202只战马。49棵树,41艘船,超过500只鸟和龙等生物。约2000个拉丁文字,非常好看。

    故事说:英王爱德华没子嗣,他的远房表弟诺曼底公爵威廉访英的时候,正赶上爱德华和岳父不和睦。为争取诺曼人的支持,爱德华就允诺他死后把王位传给威廉。为这事,爱德华特意让自己女婿哈罗德亲王跑了一趟诺曼底宣布威廉的继位身份。

    爱德华死了。没想到哈罗德亲王和群臣一商议,自立为英王。威廉当然不干啦。拉上弟弟巴约大主教厄德还有其他异母兄弟招兵买马,越过英吉利海峡和哈罗德亲王的央格鲁—撒克逊军队在英国的黑斯廷斯地区来了一场恶战。

    赢了。干掉了哈罗德亲王,最终成为英国国王。这就是著名的黑斯廷斯战役。

    这场历史上的号称很有军事参考价值的著名战役,后来就被厄德大主教找人绣在了一匹超长亚麻布上来歌颂自己老哥的丰功伟绩。

    幸运的是,在这个博物馆里有中文语音导游,在语音的指导下,安青桔和安初遇把这幅亚麻长卷反复看了两遍,实在惊叹于绣制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挂毯上的人物轮廓都是中世纪风格,艺术表现其实挺质朴的。但是它绣得充满动感,用艺术性的概括和各种细节的描绘,刻画出每个人物强烈的个性特征和复杂的内心世界。

    挂毯的画面布局是上中下三部分,上部有些鸟,彗星或者文字等等表示天气、天象信息,中间是故事的主线,下部一般是故事现场的背景,比如战场的话就有尸体,出征的话就有老百姓、士兵等等表示故事的气氛。在中文语音指点下,还能看出不少充满喜感的镜头。

    比如威廉为感谢哈罗德亲王来诺曼底宣布继位消息,让其迎娶自己妹妹,画轴下面居然出现了一个惊世骇俗的裸男,算是史上最早的y啦。

    再比如威廉的那些littlebirds(密探)躲在草丛、柱子后面偷听哈罗德的阴谋的画面,总让人联想到蓝精灵撞破格格巫的阴谋诡计的场面。真是不白来!

    喜欢这幅长卷的游客,可以参观完这博物馆唯一展品后,在出口的纪念品商店买到各个语言版的巴约挂毯影印本,可惜没中文版。对了,安青桔回来查了上可以下载这个巴约挂毯,超长。

    那么一个挂毯,看了快两个小时,流连忘返,不虚此行。接下来安青桔和安初遇就赶着去诺曼底登陆纪念博物馆。这个博物馆还是挺大的,可惜只有英文和法文介绍。

    里面展示了诺曼底登陆时盟军的各种部队服饰、武器原件、各种记录等等,挺好看。里面还循环放映一个30分钟长的电影介绍诺曼底登陆。

    出来的时候到中午了,去看d-dy-beches。在前面的诺曼底登陆纪念馆的一通乱看(乱看的是安青桔)。大概其对这个d-dy海滩有了大致概念。咱们华国历史教材对这段事情基本没有乱写(没有乱写的必要),这张图就能一目了然:

    这条海滩非常长,最西边到东边分别是犹他(uth)、奥马哈(omh)、黄金(gold)、朱诺(juno)、宝剑(sword),总计跨度达到100公里。每个海滩都有个类似游客中心的地方,都可以找到盟军登陆的一些遗迹(安青桔和安初遇一路开车遇到好几处)。

    安青桔和安初遇则去了奥马哈海滩。那片海滩是美军负责登陆的。这片海滩的沙滩过于平坦和宽阔。而离着不远又一下子直上直下是一条三十米高的峭壁,让上来的美军直接成了活靶子,登陆行动肯定死伤极大。

    现场看了这里,回家后又翻出《拯救大兵瑞恩》来看,就一下子对登陆时的惨烈景象产生了更加直观和惊悚的认识。

    如今这片海滩除了残留的一些防御工事,在不知道这里是何地的人眼里。就是一片宁静舒适的海滩。安青桔和安初遇发现,原以为法国南部才是“阳光海滩”,其实北部的海边一样漂亮。在安青桔和安初遇去的时候,这里显然已是北方的法国人夏季度假的地方,很惬意。

    安青桔和安初遇自然也不会放过这片干净的沙滩。两个人抛开那些沉重的战争故事,十分恶俗无耻地在沙滩上用自拍神器——“快门遥控器”摆拍了一顿。

    在《走遍》上,圣米歇尔山被划入诺曼底的旅游章节,其实圣米歇尔山位于诺曼底和布列塔尼的交界处。照着雨果的《九三年》来游览圣米歇尔山的话,还是把它划入布列塔尼的范围吧。

    离开巴约接下来的两天,是安青桔和安初遇在布列塔尼的行程:

    巴约byeux>>蓬托尔松(住下)>>圣米歇尔山mont--michel(看圣米歇尔山和教堂)>>圣马洛-mlo(海盗城)>>康卡勒cncle(吃牡蛎)>>富热尔fougeres(看中世纪的防御城堡)

    在来到布列塔尼之前,安青桔和安初遇对这个地方简直是一点概念也没有,不都是法国嘛!真的到了那里。再就着《九三年》里描述的法国大革命期间布列塔尼地区的旺代叛乱的描述,安青桔和安初遇一点一点对这个地区有了一些感受。

    布列塔尼位于法国的西部,海岸线很长。几乎像是一个半岛。这个地区在法国的历史上其实一直是一个独立的公国,直到15世纪布列塔尼的女公爵(就是“布列塔尼的安娜”)嫁给了路易十二,才算并入了法国版图。

    看看下面图片的旗帜就明白了。安青桔和安初遇后面去的卢瓦尔河谷的城堡,勃艮第的建筑,巴黎的古迹,史上所有和法国皇室沾边的地区的旗帜都带有那个著名的“金百合花”标志。而布列塔尼地区的旗帜却完全不一样:

    布列塔尼地区山脉蜿蜒。峡谷、山涧众多,海岸线还长。地区居民一部分是高卢人。更多的是跨过海峡定居的英格兰人,大部分人口散居在各个相互隔绝的小农场和村舍里。这里土地肥沃。通过农业、牧业来糊口并非难事。

    农民同外部的交往并不多,观念更新比较慢(日子一直不错有什么好变的),领主对他们也不错,所以人们把服从领主(而不是法国国王)看做自己的天职,没有自身利益和贵族利益的矛盾问题。(小说《他从末世来》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

    第八六六节 进口萝莉也很萌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d”并加关注,给《他从末世来》更多支持!自己到了这个地方,才逐渐体会到,为什么在法国期间,布列塔尼旺代地区的农民对处死和自己其实没啥关系的波旁王朝路易十六没有什么反应;而对他们的强制征兵,却导致旺代农民叛乱,拼死反抗。

    《九三年》的故事里,想复辟的法国贵族们其实是“搭便车”,趁着旺代农民奋不顾身的反抗(越挫越勇型),带着不要命的旺代农民和共和国军队打仗的。

    书中的旺代叛军首领朗德纳克侯爵带着英国皇室的赞助横跨英吉利海峡登陆法国时,趁黑登上制高点观看敌情。那个制高点,就是著名的圣米歇尔山。

    哦,对了,还有一样事情也是布列塔尼的特别之处。全法国都可以种植葡萄,酿造葡萄酒,独独布列塔尼例外。所以布列塔尼的特产酒是苹果酒(cidre)。

    来到蓬托尔松,圣米歇尔山真是如雷贯耳,旅游书上往往有“没去过圣米歇尔山就没算去过法国”的评语。此处先不介绍这个地方怎么好,先说说怎么去和怎么住吧。

    对于自驾的游客而言,在圣米歇尔山周边住宿一下(而不是一日游),就有机会好好看看日出和日落的美景了。

    大部分旅游书都会推荐住在圣米歇尔山脚下的酒店村,奇贵。安青桔和安初遇扩大了地理范围,选择住在距离圣米歇尔山南边8公里的一个叫做蓬托尔松的小镇上。

    实际上,这个小镇有一条笔直的马路。可以一脚油门直接开到圣米歇尔山,价廉物美,实在是方便极了。

    在诺曼底海滩闲逛完,安青桔和安初遇驱车赶往蓬托尔松。这次换安青桔开车了。刚开始真有点紧张,道路那样窄。还不能减速。安青桔和安初遇没有选择高速,就为了看一看路边的风景,代价就是十分考验车技。

    还好安青桔初次登场,顺利完成驾驶任务……一路上的美景也值得紧张驾驶,到处郁郁葱葱,随处可见风吹麦浪。乡村的路面实在简陋。有的地方参天大树交错在一起居然完全遮挡道路。

    但是法国有一种神奇修剪车,安青桔和安初遇亲眼见过它从安青桔和安初遇前面开过,可以把道路修剪成漂亮的树荫“隧道”,特别惊艳。

    尽管一路看景,安青桔和安初遇还是三点多钟就到了蓬托尔松。比预订的入住时间早。怀着试试看的心情敲门,迎接安青桔和安初遇的是一位温柔的日本女子。

    她完全理解安青桔和安初遇早到,建议安青桔和安初遇先四处逛逛,过半个小时等她收拾好房间就能入住,真让安青桔和安初遇感激。于是安青桔和安初遇停好车,大致把蓬托尔松这个小镇看了看。

    安青桔和安初遇的住处就在小镇的中心,斜对着旅游咨询中心,小镇其实只有两横两纵四条主要马路。一目了然。小镇周边有家乐福等大型超市,镇中心是住家还有餐馆、商店。和其它小镇一样,这里也是非常安静、整齐。

    半小时后安青桔和安初遇准时回来。女主人已经在热烈欢迎安青桔和安初遇。这是怎样干净的民宿啊。女主人是日本人,所以安青桔和安初遇一进门就换上了她为安青桔和安初遇准备的拖鞋。

    换鞋时,发现女主人的法国斗牛梗十分乖巧地站在院子里好奇地看安青桔和安初遇进进出出,一下子想念起安青桔同事lley家那只叫“猪”的小斗牛了:

    折磨人的晚餐,中午就顾着乱逛诺曼底海滩了,只随便吃了点东西。安顿好后。安青桔和安初遇已经是饿的肚子咕咕叫了。此时已经五点半,出门吃完饭去!

    这一出门打听不要紧。发现法国餐馆另外一个麻烦:不到时间不开张。而且晚饭的这个开张时间还很晚,早的要6:30。晚的7点才开门。

    你想早点开饭?人家根本不招待,或者根本不开门。( 他从末世来 http://www.xlawen.org/kan/5453/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