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 部分阅读
,就能引来杀身之祸!
杨浩却对他的到来很感兴趣,问道:“施兄弟此来。莫非是受马军门差遣,带领军队对我等加以援手的不成?”
施剑飞面带羞愧的摇摇头:“马军门也是抽不出太多人手,派我来侦察一番。眼下看来,却是帮不上杨先生太多忙。”
杨浩摇头:“不然。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倘若只是我一方人员力抗日军,说出去只会让人疑窦丛生。但若施兄弟率众出击,又有马军门军令在,那么此番功绩。却可以大大方方的公之于众。”
施剑飞的眼睛瞪得溜圆,惊声道:“杨先生是要把如此偌大功劳。送与马军门?”
这事儿可不能开玩笑!杀敌数百上千,在任何时候都是一桩绝大功绩,谁也抹之不去。换作是一般军官,立马就能连升好几级。包括他本人,只要挂上个名字,升个营官轻而易举。闹不好,还能弄个游击、都司之类的官位。
这个人情,可大了去了。杨浩那么轻易就送出去?
杨浩意味深长的看着施剑飞:“我一介商人,要军功何用?充其量在给朝廷的报捷文书里,挂个襄赞的名声就满足了。当然,这也得马军门舍得派人出来。多了没有,几百人马才能拿得出手吧?”
剩下的话不用明说了。
主要马玉崑派出部分人马。到洞仙岭来晃一晃,守住一天两天的,回头就可以宣称战功是他们的。杨浩不说。谁也难以挑理。
施剑飞更知道,这事儿他绝对不能犹豫,有人白送军功他不通报,那是跟上官的前程过不去,结仇如杀人父母一般。
他只是想不通,这么做对杨浩自己。有什么好处?
杨浩不说,他也不能追问过甚。匆忙看过阵地之后。就地提笔写了一封急报,让自己最信得过的手足快马加鞭的往平壤送去。
四十公里的直线路程,行军固然慢腾腾,但送信却绝对快速。不惜马力的情况下,不用一个上午就能赶到,当夜作出决断,明天人就能到来。
忙活完了,施剑飞决定认真观察一番这支奇怪的武装。杨浩有心拉拢他,也要趁机好好观察一番其为人如何。虽然在前些天里,已经多方打探,认定此人性情品格都是上上之选,完全可以担当自己的参谋班子。
不知不觉,中午到来,有风从后面吹来。杨浩让炊事班把熬了肉汤的大锅端到阵前,让风吹得香喷喷味道一直刮到日军那边。
见施剑飞有疑惑,便解释道:“我们通过搜检下方日军尸首,发现他们几乎都没带吃的。连续的观察也确定,前出之敌的炊烟极少,也罕见往前送热饭的迹象。可以判定,这股日军的口粮严重不足。”
这又是一个很重要的情报,起码让后面的守军知道了,能更增一份守住的信心。
想想叶志超那帮子一门心思想逃跑的高级将官,施剑飞心里越发不是滋味。好歹都五六十岁打了一辈子仗的人,居然还不如一个商人看的清楚。
同时他也明白杨浩这一手的歹毒之处。饥饿,那是一种很难忍耐的折磨。空着肚子的日军闻到了这边的味道,不知道会不会发狂啊!
这时候的日军,虽然没疯,却也差不多了。
包括大岛义昌少将在内,他们从昨天到现在,都是肯饭团子加一点咸盐。肉菜什么的根本别想,一条咸鱼干都能成为美味。
又经过昨天的恶战,军心士气极度低落。早晨基本都没怎么吃东西,中午连饭团子都不能满足,一个人一碗清汤糊弄肚子,那叫一个难捱。本来,他们今天应该抵达黄州,搜刮粮食补充的。
随风吹来的肉汤香味,像是一把铁钩子,狠狠地扎进他们的肠胃,引得不少人口水长流。看看连底子都舔干净的粗瓷碗,日军士兵看向山顶的目光,跟饿狼一样!
武田秀山中佐终于按捺不住,把碗“啪嚓”摔成碎片,咬牙切齿的喝道:“该死的家伙!绝对不能原谅!我要继续进攻!”(未完待续)
ps:ps:感谢书友蓝月天蓝、竹子007、民国袁蔚亭的月票!
第一六八章 清军出动
这是赤果果的羞辱啊!简直比拿刺刀捅穿他们的心脏更令人可恨!
武田秀山怀着满腔怒火冲到距离并不太远的旅团部,发现大岛义昌正捧着一只大碗,不紧不慢的嗞溜嗞溜喝汤。看他脸上的表情,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吃什么鲍参翅肚。其实,就是一碗稀饭。
中佐难以理解,为什么比他性子都急的少将阁下,居然能如此沉得住气。相信那山风已经把味道吹到这里来,他居然也能忍受?
来不及细想,武田秀山气呼呼的叫道:“少将阁下!我请求带领本部士兵,再次发起对敌之阵地的冲锋!这一次,就算战死在上面,也绝不退缩!”
大岛义昌喝完最后一口汤水,把碗递给旁边的勤务兵,淡漠的瞥了他一眼,不动声色的道:“不许可。”
“为什么?!”
武田秀山两眼喷火,直勾勾盯着少将,那架势你要不给我一个像样的答复,我就下克上火并了你。
当然,这毛病是日本人的老传统,都几百年了,已经流毒无穷。偶尔冒出来个军官干了,一点都不稀奇。
大岛义昌好像没觉察到危险,接过毛巾擦擦嘴,确定没留下什么食物残渣之类不雅观的东西。又淡淡的瞥了他一眼,道:“你有确凿的把握可以攻破敌军的防线吗?”
武田秀山语塞:“……没有!但是……。”
不等他说完。大岛义昌一挥手:“没有把握,我为什么要许可你擅自损耗宝贵的兵力?中佐,千万不要忘记。我们的最终任务,是驱逐在高丽的一切清军。在那之前,任何与根本目标不相干的事情,都不能做!”
攻打前方的关卡不想干吗?
中佐很想冲动的问一句,不过马上就自己得出答案。好像,还真是不一定有绝对的关联啊!
事实上,搞到现在。他们连对面的敌人到底是那一部分的,都没有弄清楚。对方也没有对话的意思。从头到尾只是阻拦他们前进而已。
大岛义昌看他的脸色,就知道这家伙觉悟了,立即把下巴高高的扬起,恢复往日的倨傲姿态。厉声喝道:“你要搞清楚!任何人。任何势力只要参与战争,必然有其追求的利益所在。世界上,绝对没有任何人平白无故的去帮助人!我虽然没有断定前面的阻拦者是什么身份,但他们帮着清国,一定想要什么东西。”
能当将军的,没有绝对的蠢货。
大岛义昌可以站到今天的位置,受到信任来领导先遣部队,足以表明其优秀,是受到大本营认可的。
经过昨天的冲动之后。他自己也逐渐冷静下来,开始反思其中的错误和疏漏。很自然的,就得到了某种答案。对方不是清军。他们一而再的跟帝国过不去,首先肯定有仇怨。
但从之前并没有表明立场和公开身份看,其又没有把矛盾宣示天下。那么,这里头是不是有文章可以做?比如说,谈判?
人都是利益动物,纯粹损人不利己的几乎不存在。战争行为不是儿戏。当面的那些家伙,必然要从日清作战中获取自己的利益。
他之所以沉默到现在。一方面的确没好办法,另一方面,他想找到一个答案。
这半夜一天的时间,大岛义昌派出多支侦察队试图翻越山岭,寻找一条袭击洞仙岭的道路,现在没有结果。他也派出人往后方加紧联络师团本部,把相关情况告知,人都还在路上。
他也想过派人上谈判,结果刚刚走出去,就被狙击手给干掉……此路不通。
包括英国人在内,也都在积极地思考,到底前头的家伙是什么来路,他想要干嘛?整明白这个问题,也许是成本最低的破局手段。
很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他都没想通。
武田秀山给他这话一震,不由自主的去思考其中的可能性。不过思来想去,也没有一点迹象啊!只会搞得人越来越糊涂。
大岛义昌叹道:“你先回去吧,继续整理队伍,安抚军心,静待旅团部的命令下达。”
第二十一联队其实已经被打散架了,找不出一个完整建制的中队。剩下的人必须重新整合,这活儿真心不那么容易。你总不能一开始进攻,就让几十个人一伙儿乱纷纷的冲上去吧?
所以得临时整编。
把人赶走了,大岛义昌从隐蔽处出来,站到小山顶上,遥望洞仙岭,心中五味杂陈。
他所在的位置其实很靠前,轻易就可能被对方的炮火击中。但仍旧坚持在此,乃是表现勇气和决心的方式。再者,以前也很少有隔着好几公里,动不动就把人家指挥部和炮阵地给摧毁的事儿---以前的战争,火炮大多是抵近直射的。曲射火力为主的战争,还是少。
洞仙岭上青烟淡淡,看不特别清楚。但山脚下的大量尸体格外刺眼,却不能上去收拾。
“真是一场劫难啊!”
大岛义昌由衷的慨叹,骄狂傲慢如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世界上终究还是有更高一筹的强者。
一整个下午,日军也没等来什么好消息。
洞仙岭之所以险要,在与卡的位置根本绕不过去。东侧的崇山峻岭和西侧的大同江,全都在其正面火力封锁范围。除非日军每个人都能弄一身钢板扛着,那还能硬冲过去。现在?只能设法把这里拿下!
天黑时,所有侦察小队都回来报告了令人无奈的坏消息。大岛义昌愁眉不展,又跟一头驴子似的在旅团部转圈。他明白,这次战役的首发优势,已经被他彻底耗尽了。
四十多公里外的平壤,却又是另一番情景。
马玉崑得到施剑飞的上官转交的情报后,根本没有犹豫,立即进城找叶志超和几位总兵头脑们商议对策---这事儿瞒不过去,他也不想吃独食招人恨。
但没有料到,叶志超一听就使劲摇头:“此事绝不可信!区区一介商贾,他就算手里千军万马也挡不住日本兵!若他都能成,还要我们这些厮杀汉作甚?马大人还是踏实守住阵地是正经!”
马玉崑火气也大,吹胡子瞪眼的驳斥:“老子信得过手下将官,他们不会对老子撒谎!老子更相信那杨大老板绝非信口开河之人,再者,这洞仙岭形势图,总不是假的吧?”
施剑飞大才,片刻之间,用极简单的比划勾勒出一幅防御部署图,证明该处的险要。虽然其余的信息模糊化处理,却足以让一帮老军头看出轻重。
叶志超是一门心思想跑路,什么都听不进去:“马大人,你就是说破大天儿来,本官也不准!如此危机之大局,岂容随意破坏?”
马玉崑愤怒的站起来,喝道:“既然判定日军从南路来,就该沿途设防,节节相抗!无论如何,我要出兵,叶大人若要向李中堂弹劾,悉听尊便!”
他态度如此强硬,里头有个信任手下的因素在。另一个,这几天也在不停争吵是不是前出主动迎敌。叶志超一直担心被人抄了后路,迟迟下不了决心。正好,他借题发挥了。
这时候,左宝贵也站起来声援:“前日,我部哨官傅殿魁哨亦曾与敌相遇,其时敌锋正盛。该哨人手不足,故而退却。现今,果如马大人所言遽尔阻之于外,则机不可失。本将附议出兵。”
这就二比一了。
别看叶志超被委任抓总,那是李鸿章的指派,其实并不能服众。
另外将官丰升阿屁事都管不了,手底下军兵纪律又坏,本身是个没本事的旗人,军队都被叫做“鸭蛋兵”,不经磕碰而已。闻言干脆一摆手:“这事儿你们看着办,我随大流。”
另一将官卫汝贵迟疑道:“遵照李中堂谕令,我们是否安守平壤?”
他的态度也不坚决。
到此地步,叶志超也有点动摇。他人老奸猾,心思活络,思忖着要不……试一试?
当天夜里,五路兵马整顿行装。第二天一大早,七千主力开出平壤。左宝贵原封不动派出傅殿魁一哨。马玉崑很有意思,临阵提拔,给施剑飞加了个帮办之职,另派一哨轻兵加紧赶路,抢先一步赶往黄州。
他们这两哨人马的赶路法儿那是急行军,能跑多快跑多快。其余主力,从出城到四十里外的中和,要足足走一天。
9月6日上午,杨浩和施剑飞接到快马通报,确定出兵迎击之事。
施剑飞喜不自胜,认为清军还有救,杨浩给却一盆子冷水泼过去:“施兄弟,我跟你打个赌,如果大军敢开到黄州迎击日军,我输给你十万两银子!”
如此瞧不起,施剑飞心中不免有气,就算再没有归属感,他现在好歹也是当着清军的军官。
思来想去似乎没什么不妥,正色道:“好,那我们就来赌一赌。你这钱就算赢了,我也不会要。大家彼此看的顺眼,权当一乐,我赢了,你请我们全军吃一顿好的就是。”
一共万把人,连吃带喝能花多少钱?几千两撑死了。
杨浩却摇摇头:“我是认真的。刚才我说了,我输,给钱。我要是赢了……。”
施剑飞瞪眼:“如何?”
杨浩绽颜一笑:“你辞官,跟我干!”(未完待续)
ps:p:感谢书友舞烟的月票!
第一六九章 日军增兵4更!
施剑飞几乎没怎么考虑就答应了。
一方面,他心里头还是坚定的认为,大军不会儿戏。那不是一两百人,成千上万的人出动,乃是何等重大的决策,谁敢出尔反尔?
另外他也是觉察到杨浩赤果果的瞧不起清军,身为其中一员,他怎么也得维护本集团的体面。就算本质上部队真的很不像样,比起列强差的老远。他也不能跟着人家的路子胡乱批评。
他俩打赌,旁边的人都听得直瞪眼。
什么什么?十万两,赌这小子的前程?杨大老板的手笔也忒大方了吧?
包括丁惟汾在内,所有人都以为杨浩输定了。军中无戏言,既然确定部队开拔,断无半途而废的道理。真要那么干了,他们不得给全世界各国给笑死啊!
没人相信杨浩是来真的,他们更乐意认为,是为了招揽施剑飞这难得的人才,杨大老板下血本。十万两白银啊,虽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可知府那是什么官儿?一个大头兵怎么能相提并论?
他们不知道,如果真有一个柏林军事学院毕业的高才投奔,十万两杨浩眼皮不眨一下就给了。这年头的正规参谋官,绝对的稀缺资源,千金不易!
另外,他们也不知道,杨浩对清廷内外的了解,这场战争中那群官僚们的丑陋表演,不能更清楚。不用说别的,一个一心想逃跑的叶志超;一个隔着上千里地胡乱指挥的李鸿章。他们什么花样演不出来?
更别提,可笑的事情,还在后头!
当天晚上。日军仍旧没有采取正面进攻。不过稍微进步了一点,开始不断排出以小队为基数的人马,轮流对各处战场做刺探攻击。
他们也不是刻意要攻上来,纯粹是从几百米外不断开枪,让上头的防御力量没有任何消停的时候。
用大岛义昌的话来说:“无论守军是和来历,无论其装备多么强大,是人就一定会疲惫。连场作战。他们必定劳累,持之以久。必然有机可乘!”
杨浩却提不起精神来,心说你们早干嘛去了?生生的让哥哥等了一整天啊!这干等不来你当好受啊!
他把全部休息过来的候补兵全部派入战壕,另外施剑飞也把自己带来的人马塞进去。双方第一次混杂在一起,沿着弯曲的防线拉开架势。在少数老兵的照顾下,一板一眼的操练起来。
晚上,依旧阴云无星月,光线暗淡,裸眼看出去百十米就什么都瞧不见。
就是这样的条件,日军才敢往上闹腾。不过随后发现,天空中隔三差五的有照明弹升起,偷袭是没指望了。
施剑飞却感到十分新奇。以他的职业素养,马上察觉到这玩意的妙处。虽然没看到后方的炮阵地。却也从声音中分辨出,这定然是一种很先进的武器所致。对于杨浩的看法,越发的高深莫测。
砰砰啪啪的零散枪声。一直持续到后半夜。双方之间的伤亡都很小,也没有发生根本改变。
9月7日凌晨,隶属施剑飞的一哨士兵,和傅殿魁率领的一哨人,被杨浩派出的大车队半道上接了,一路奔跑直接赶到洞仙岭。从后方进入阵地。
但在这时候,他们的后边却发生了一件极其搞笑的事情!
叶志超率领的大军七千人。浩浩荡荡开出平壤,夜晚才到达中和,各营分头驻扎。三更时分,不知道是谁嚷嚷“日军来啦”!
好家伙,他们当即就炸了营!
扎营之时各自都立下了严整的防卫,一听那动静,惊慌失措之下,立即开火!
枪声一响,谁也控制不住形式,疲累不堪的士兵昏头懵脑的根本不辨东西,摸着武器就打!折腾了整整一小时,才发现不对劲。
等各营主官把人都压住,一看,好家伙,居然打死了二十来号,受伤过百!
这也得亏他们枪法一个比一个烂,都是胡乱开枪,伤亡的多半被旁边的自家人给打得……死的这叫一个冤枉!
本来总体士气就不怎么高,这么一整,更是一点精神头也无。
叶志超可算逮着理由了,当即下令停止前进,然后把事情上报李鸿章。
关键时刻,李大人的胡乱指挥又发威了,质问他们:“派军迎头拦截,有没有考虑后路被敌军袭击的可能?”
叶志超当即抓住这条,断然下令全体回撤平壤,打死都不出来了!
不但如此,他又抽出两营盛军,赶往苏州,帮忙看住后路。
这一消息,在9月7日晚间传到黄州,施剑飞一听,登时目瞪口呆,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杨浩心中得意,半点功夫不费就拉到一个人才,这买卖做得真值!不过对施剑飞,他还是好生安慰:“施兄弟早应该知道,清军老朽不堪。出现这样的结果不过是早晚而已。你也不用灰心,朝廷不也在绸缪训练新军吗?想必到那时,以你大才,终究还有用武之地啊!”
施剑飞却苦笑着摇头:“杨先生何必试探?施某即已应允,绝不毁诺。朝廷上下个中弊病,你我都清楚的很。新军?不过是另外一群私兵而已。朝野内外,就无一人心中有国家大义。呵呵,此处无可留恋。”
杨浩拍了拍他肩膀,没有再多说。
这时代,能够出去看一看外国什么样的,不可避免要接触到国家、民族的理论。相比传统的向皇帝效忠,向某个实力团体的老大效忠这种落后理念,那种投身入拯救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伟大事业,更能令他们心潮澎湃。热血奔涌。
可以说,在这时代第一批觉醒的青年俊才中,革命的道理虽然并不清晰。那种原动力,却已经蓄积到相当的程度。
施剑飞是书生出身,本身就有治国安邦的信念。他学习军略,也不过是为了更直接一点的参与那伟大的事业。比起十年数十年的科举折磨,在官场中日复一日的勾心斗角,从军似乎更能做一些实事。
结果,还是如此的令人失望。
后边的人没啥指望了。满打满算他们在前方的清兵一共三百来人。
傅殿魁职位不高,人却油滑。一听后头的大人们都抽腿走了,干脆也要撂挑子。
施剑飞终于怒了,手按腰刀瞪着他喝问:“你要走也行,把士兵给我留下!回去本官自然会向左军门解释。”
傅殿魁眼珠子一转。立即摆出一副慷慨嘴脸:“施帮办说得哪里话!傅某不才,却也不能堕了左军门的声威!你不怕日军,某又何须担上一个临阵怯战的骂名!我也留下!”
……他似乎忘了,之前在黄州跟杨浩辞别时,那种干脆利落劲儿。
施剑飞无奈。这种老油子到处都是,也不多他一个。只要不给自己添乱找麻烦,留下就留下,左不过分他一份功劳而已。
这二百多人也纷纷加入阵地。如此一来,分散在战壕内的一线士兵就多达六百余人。上边则有完整的一连和整个营部、火力连等部队。洞仙岭防线的总兵力。正式超过千人。
杨浩没让他们闲着,立即跟新兵一起,投入到对下方日军尸体的清理工作。
九月天气。尸体摆一晚上都能变味,一天一夜就开始腐烂,两三天下来……那味道都没法闻,模样更没法看。
尽管给他们每个人配备了防毒面具,外加一次性塑胶手套,从来没见过这场面的清军依旧吐了个稀里哗啦!
施剑飞带来的人还好说。在他亲身垂范下,硬着头皮上前。加上“吐啊吐啊就习惯了”的缘故。鼻子里也闻不到异味,慢慢也就上了手。
但另一伙清军,却是打死都不肯过去,姓傅的自己更是恶心到不行,拧着鼻子权当没看见。
于是,五百来人的抬尸队,慢腾腾的沿着山坡,把表面上的日军尸体都拖到一处山沟中堆放掩埋。
这番情景,落在远处的大岛义昌眼里,稍稍有点安慰。不管怎么说,总比曝尸荒野不得安葬要强不少。至于好好收拾下葬,那都要等战争结束之后了。也因为此,他没有让人骚扰整个行动。
持续了一整天,才忙活个差不多。
9月7日傍晚时分,日军第五师团本部的第一行进团队,在柴田正孝炮兵中佐的率领下,风尘仆仆,快马加鞭的赶到阵前。
一看满营的伤兵,和瘦了好几圈的少将阁下,作为临时司令的柴田正孝忍不住惊呼起来:“怎么弄成这样?对面的家伙真有那么强大吗?”
他得到消息时就给吓了一跳,这才兼程赶来,比计划中提前一天还多。
大岛义昌苦笑道:“比想象中更麻烦!特别今天,我们还发现了清军援兵的踪迹。”
清军号褂子模样太鲜明,那根本遮掩不住的。
“是这样啊!那么少将阁下,可有了详尽的进攻策略吗?请放心,我们这次的兵力,应该足够了!”
柴田正孝不是瞎吹,他可是带着整整两个大队步兵,一个大队炮兵。两千多人,难道还收拾不下上面的家伙?
大岛义昌心情复杂,不过有了这股生力军,进攻的机会应该更高一些吧。
当下,他拖着几名主要军官,在旅团部重新部署进攻策略。
与此同时,一个大队的十二门70mm山炮,也在原先炮兵的引导下,小心谨慎的开始布设进攻阵地。
9月8日凌晨4点多,一发炮弹轰响远方的山岭。(未完待续)
ps:求各种票!
第一七零章 鬼子的土坦克
“快点快点!小鬼子放炮了,这是又要进攻!他娘的,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老子要解大手的时候来,害的老子屁股都没擦干净!”
黄乐博骂骂咧咧的弯腰冲进战壕,贴着一边的防炮洞,把经过身前的士兵挨个脑袋狠狠摁下去。
他们这一连人,是昨天后半夜回来的。经过一天的休整,都缓过乏来。
此刻,前面的炮弹一炸,他立刻就明白这回阵仗估计小不了,异常麻利的第一个窜出来,把部队送入阵地。
下方战壕内,候补兵和部分清军士兵,早早抱着脑袋踏踏实实的躲在掩体中,保证自己不会被炮弹打伤。这倒让一帮老兵省了不少事,起码不必担心为了照顾他们而耽误正面的作战。
二连这次是分派到了右翼的阵地,整整一个连的步兵,除却留下一个排为预备队,两个排的士兵外加相同数量的新兵和清兵混杂在一起。
这样的编成方式,好处是可以有效控制没经验的清兵。那些家伙根本没受过正规的近代军事训练,连基本的正确开枪姿势都掌握不好。更别提在战场上抓住开枪的时机了。
这是杨浩出的主意。
他一直就对清兵不怎么放心,就算号称能征惯战的马玉崑、左宝贵的手下,其素质照样提不起来。不过既然要利用人家,他也得拿出点像样的本钱来。让他们体会一把真正战场的气氛。学会一些杀敌保命的手段,这足够了。
如此老新白三种人员混在一块,不可避免的要出现指挥效能和战斗力的下降。好在有足够的老兵压住阵脚。火力装备全出的话,杀伤密度依然能稳稳的占据上风。
左翼战场,依然是一连为主打,一样配备部分候补兵和清军。中间稍微靠后的阵地,则是营部直属力量外加两部辅助人员组成。
虽然他们总人数是最少的,自动武器的配备密度却是最高,光杨浩自己的警卫班、侦察排。二十多人手里全是56冲、81-1这样的当代大杀器。
对于日军的进攻早有预料,炮声一响。所有人纷纷进入阵地。
杨浩和几名连长、指挥人员,外加施剑飞在内,一起聚集到防炮指挥部内,看着下方随后迅猛密集起来的爆炸。都明白这一次小鬼子又得动真格的了。
日军此次的炮击明显有所改观,不再是辅助步兵的直射杀伤,因为之前被证明完全不管用。
他们在得到新的十二门山炮增援后,集中总共十六门炮,在三公里多的距离上,隐蔽在几座低矮的山丘后方,以曲射弹道集火攻击左翼阵地。炮弹的落点格外的密集,甚至有些爆炸点都快要连成一片了。
如此针对宽度不到一公里的狭窄地带一连轰出一百多发炮弹后,滚滚烟尘四处弥漫。本来就不清晰的视野,干脆成了一团浆糊。
其他人都没什么发言权,杨浩忍不住赞道:“日本人果然是善于学习啊。虽然每次都弄个高不成低不就。似是而非,起码人家进步的速度不可小看。”
这话从何说起啊!其他人一脑门子莫名其妙。他们的意识中,日本人其实已经很厉害了好吧?跟大清一块儿搞维新洋务,才几年功夫啊,就敢对着大清国下手了。这份胆量,表现出来的隐忍和执着。都不是内战内行的清廷所能比较。
杨浩反应忒快,马上把话题引到正路:“看样子。他们是想集中火力打开一片缺口,然后分散我们的机枪炮火导致无法兼顾,聚集优势兵力猛攻一点。嗯,这似乎还是他们的左路攻击战术。”
这一次不用他自己唱独角戏了,施剑飞眉毛一挑,给出建议:“如此说来,我们必然要有一侧异常吃紧。但是否就是当下炮火猛攻的方向,却还不能断定。我们可能要被动应付了。”
杨浩赞赏的冲他点点头,这话说到点子上了。
他转头冲几位连长和军官们道:“在判定敌之主攻方向之前,三面防御都必须严阵以待。而即便看上去似乎要重点朝哪里冲击了,其余人也万万不可轻忽大意!日本人向来喜欢用诈,弄险,出奇制胜,不能被他们作出的假相给骗了!”
黄乐博傻眼了:“啊?!那咋整?难不成从头到尾就一门心思的盯着前头硬打?这等于是全线紧逼了!”
“就是这样!”杨浩一拍桌上的地图,“日军有人数上的优势,只要他们充分发挥出来,我们就只能凭借战壕跟他们狠狠地拼一次!我相信,经过这两天的琢磨,他们的指挥官不是太傻的话,总能有一些心得。从其炮兵部署可见一斑。起码现在,我们就没法一下子把他们的炮兵反制摧毁掉。”
黄乐博有点挠头:“这有点麻烦!咱们的新兵太多了,就怕到时候吃不住劲啊!”
杨浩轻松的笑道:“他们也不全是老兵。尤其是之前那些人都被打得没了军心士气,到时候未必能发挥出几成战斗力。而新到的士兵,长途跋涉后必然体力不足,只要顶住他们几次进攻,就后继乏力了。”
施剑飞补充道:“另外,根据我的观察,整个阵地前方,其实日军能够一次投入战斗的兵力,一千五是上限。他们无法形成背后的包夹偷袭,只能强攻硬打。到时候,就看谁更能发挥战斗力了。”
这是个好消息,一千五除以三,不过五百人而已。以三百对五百,加上武器优势,战壕优势,就算攻不出去,守住问题不太大。
“另外,炮兵也不要急着动。”杨浩对火力连长朱茂林道。“你们的重点,是设法找出日军指挥部和炮阵地所在,然后把它们一锅端了。前沿战斗有手榴弹之类足以应付。”
其他人没有更多补充。简短分派一下相互策应的事项,纷纷投入前方战壕。
杨浩自己也提了一条81-1,带着施剑飞等人进入稍微靠后的中央阵地。他们的到来,让士兵们明显感到一阵心安。
施剑飞表面不动声色,心中大为叹服,果然非常人有非常之举。
以杨浩今时今日的地位声望财富,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根本不需要跑到战斗一线甘冒枪林弹雨的风险拼命。这年头,只要出钱笼络人心。有的是给你卖命的。当大老板的何必如此?
但他就这么干了,并且从动作上可以断定,其专业程度一点不比精兵差。这样的人,想不成大事都难啊!
一个如此条件下仍能与一般士兵同甘共苦的统帅。假以时日,必然能极大的凝聚团队向心力。跟着这样的人做一番事业,胜过在昏蒙之中蹉跎半生,将大好年华虚度。
施剑飞主动要过一条五六半,很快学会操作后,装填子弹,瞄准矫正姿态。不多时,便做得不下于那些用一个月才能训出来的新兵。
杨浩都吃惊了,瞪眼道:“行啊你。底子锻炼的真不错!看样子在学校不只是学理论了,实践也有一套。”
施剑飞矜持的道:“其实,我还在克虏伯和毛瑟兵工厂实习过一段时间。对枪炮等步兵武器。有些心得。”
这家伙真不简单啊!
杨浩越发感觉自己是捡到宝了。如果是对方只是学着怎么当参谋动脑子,或者只能是个不错的辅助军官。但他能主动去了解步兵装备,那就是要真正涉足战斗细节。这样通盘考虑起来,不但可以最大限度的计算出敌我双方真实的战斗力,在必要的时候,他客串一把临时指挥官也不会出大纰漏。
更多赞赏的话不用多说了。杨浩冲他一比大拇指。指着下方攒动的日军身影道:“好,待会儿咱们俩比一比。看看谁干掉的敌人更多!”
施剑飞不答话,却哗啦一拉枪栓,子弹上膛,做一个深呼吸,平静的俯身在战壕前,瞄准下方。
隆隆炮声中,日军进攻部队,已经杀到阵前!
以一部分第九旅团步兵为引导,大部为新来之第二十二联队士兵的进攻主力,第一波次总数一千五百多人,以小队为单位,分成模糊的多波次向前推进。
这些日子,大岛义昌他们也不是一点事不干。他们不但总结出了杨浩一方炮兵攻击的大体规律,从而设立全新的炮位和集火攻击策略。
同时,也估算出对面防卫人员数量,在地图上勾勒出机枪火力点,没良心炮的位置,以及从远处测算出来,对方越过山脊打过来的炮弹死角等等。
可以说,大岛旅团内的参谋人员,数学几何好的人,全部开动脑筋投入作业。等柴田正孝率众到来,他最缺的兵员和火炮问题解决,再次发动攻击,比之前有了更大的把握。
十六门山炮全部集中一点,不但彻底封堵住那一区域的没良心炮和机枪,关键是令他们无法形成对中间乃至下方的火力支援。遮挡住视线的烟火沙尘,更为进攻部队提供绝佳的遮掩。
更有一条,却是他们利用两天时间,砍伐树木搜集麻袋,竟然整出了十几辆“土坦克”!
没有看错,就是这种神奇的玩意。用独轮车或者两轮地排车、四轮太平车,前面钉上一层厚厚的木头,搭起的架子用至少三层棉被泼上水,中间夹杂半尺厚的沙土。再压上一层沙包。整个防护厚度超过半米,虽然扛不住炮弹,却能挡住大多数的步枪子弹。
那么沉重的玩意,两轮车要四个人推,太平车要八个人轮番。车厢里并排两名士兵,用步枪不断地开火射击。
如此一堆玩意咕噜噜笨重的向前推动,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脚跌跌撞撞的一直拱道下方,形成一道短时间内似乎打不破的围墙!(未完待续)
ps:感谢书友烽火如梦的月票!
第一七一章 大炮兵主义的宣言
黎明前最黑暗的阶段,阴天,山谷之中的视野状况非常糟糕。不断爆炸的炮弹制造出的烟尘弥漫,让山上几乎难以看清远处的景象。
杨浩就算戴上夜视望远镜,也难以穿透那厚重的幕障。等他发现那一堆稀奇古怪的玩意时,已经被其拱到了不到四百米的地方。这个距离,恰恰是没良心炮一点准头都没有,榴弹炮没法打,步兵瞄不准,rpg7也难以够到、打( 立鼎1894 http://www.xlawen.org/kan/5469/ )
杨浩却对他的到来很感兴趣,问道:“施兄弟此来。莫非是受马军门差遣,带领军队对我等加以援手的不成?”
施剑飞面带羞愧的摇摇头:“马军门也是抽不出太多人手,派我来侦察一番。眼下看来,却是帮不上杨先生太多忙。”
杨浩摇头:“不然。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倘若只是我一方人员力抗日军,说出去只会让人疑窦丛生。但若施兄弟率众出击,又有马军门军令在,那么此番功绩。却可以大大方方的公之于众。”
施剑飞的眼睛瞪得溜圆,惊声道:“杨先生是要把如此偌大功劳。送与马军门?”
这事儿可不能开玩笑!杀敌数百上千,在任何时候都是一桩绝大功绩,谁也抹之不去。换作是一般军官,立马就能连升好几级。包括他本人,只要挂上个名字,升个营官轻而易举。闹不好,还能弄个游击、都司之类的官位。
这个人情,可大了去了。杨浩那么轻易就送出去?
杨浩意味深长的看着施剑飞:“我一介商人,要军功何用?充其量在给朝廷的报捷文书里,挂个襄赞的名声就满足了。当然,这也得马军门舍得派人出来。多了没有,几百人马才能拿得出手吧?”
剩下的话不用明说了。
主要马玉崑派出部分人马。到洞仙岭来晃一晃,守住一天两天的,回头就可以宣称战功是他们的。杨浩不说。谁也难以挑理。
施剑飞更知道,这事儿他绝对不能犹豫,有人白送军功他不通报,那是跟上官的前程过不去,结仇如杀人父母一般。
他只是想不通,这么做对杨浩自己。有什么好处?
杨浩不说,他也不能追问过甚。匆忙看过阵地之后。就地提笔写了一封急报,让自己最信得过的手足快马加鞭的往平壤送去。
四十公里的直线路程,行军固然慢腾腾,但送信却绝对快速。不惜马力的情况下,不用一个上午就能赶到,当夜作出决断,明天人就能到来。
忙活完了,施剑飞决定认真观察一番这支奇怪的武装。杨浩有心拉拢他,也要趁机好好观察一番其为人如何。虽然在前些天里,已经多方打探,认定此人性情品格都是上上之选,完全可以担当自己的参谋班子。
不知不觉,中午到来,有风从后面吹来。杨浩让炊事班把熬了肉汤的大锅端到阵前,让风吹得香喷喷味道一直刮到日军那边。
见施剑飞有疑惑,便解释道:“我们通过搜检下方日军尸首,发现他们几乎都没带吃的。连续的观察也确定,前出之敌的炊烟极少,也罕见往前送热饭的迹象。可以判定,这股日军的口粮严重不足。”
这又是一个很重要的情报,起码让后面的守军知道了,能更增一份守住的信心。
想想叶志超那帮子一门心思想逃跑的高级将官,施剑飞心里越发不是滋味。好歹都五六十岁打了一辈子仗的人,居然还不如一个商人看的清楚。
同时他也明白杨浩这一手的歹毒之处。饥饿,那是一种很难忍耐的折磨。空着肚子的日军闻到了这边的味道,不知道会不会发狂啊!
这时候的日军,虽然没疯,却也差不多了。
包括大岛义昌少将在内,他们从昨天到现在,都是肯饭团子加一点咸盐。肉菜什么的根本别想,一条咸鱼干都能成为美味。
又经过昨天的恶战,军心士气极度低落。早晨基本都没怎么吃东西,中午连饭团子都不能满足,一个人一碗清汤糊弄肚子,那叫一个难捱。本来,他们今天应该抵达黄州,搜刮粮食补充的。
随风吹来的肉汤香味,像是一把铁钩子,狠狠地扎进他们的肠胃,引得不少人口水长流。看看连底子都舔干净的粗瓷碗,日军士兵看向山顶的目光,跟饿狼一样!
武田秀山中佐终于按捺不住,把碗“啪嚓”摔成碎片,咬牙切齿的喝道:“该死的家伙!绝对不能原谅!我要继续进攻!”(未完待续)
ps:ps:感谢书友蓝月天蓝、竹子007、民国袁蔚亭的月票!
第一六八章 清军出动
这是赤果果的羞辱啊!简直比拿刺刀捅穿他们的心脏更令人可恨!
武田秀山怀着满腔怒火冲到距离并不太远的旅团部,发现大岛义昌正捧着一只大碗,不紧不慢的嗞溜嗞溜喝汤。看他脸上的表情,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吃什么鲍参翅肚。其实,就是一碗稀饭。
中佐难以理解,为什么比他性子都急的少将阁下,居然能如此沉得住气。相信那山风已经把味道吹到这里来,他居然也能忍受?
来不及细想,武田秀山气呼呼的叫道:“少将阁下!我请求带领本部士兵,再次发起对敌之阵地的冲锋!这一次,就算战死在上面,也绝不退缩!”
大岛义昌喝完最后一口汤水,把碗递给旁边的勤务兵,淡漠的瞥了他一眼,不动声色的道:“不许可。”
“为什么?!”
武田秀山两眼喷火,直勾勾盯着少将,那架势你要不给我一个像样的答复,我就下克上火并了你。
当然,这毛病是日本人的老传统,都几百年了,已经流毒无穷。偶尔冒出来个军官干了,一点都不稀奇。
大岛义昌好像没觉察到危险,接过毛巾擦擦嘴,确定没留下什么食物残渣之类不雅观的东西。又淡淡的瞥了他一眼,道:“你有确凿的把握可以攻破敌军的防线吗?”
武田秀山语塞:“……没有!但是……。”
不等他说完。大岛义昌一挥手:“没有把握,我为什么要许可你擅自损耗宝贵的兵力?中佐,千万不要忘记。我们的最终任务,是驱逐在高丽的一切清军。在那之前,任何与根本目标不相干的事情,都不能做!”
攻打前方的关卡不想干吗?
中佐很想冲动的问一句,不过马上就自己得出答案。好像,还真是不一定有绝对的关联啊!
事实上,搞到现在。他们连对面的敌人到底是那一部分的,都没有弄清楚。对方也没有对话的意思。从头到尾只是阻拦他们前进而已。
大岛义昌看他的脸色,就知道这家伙觉悟了,立即把下巴高高的扬起,恢复往日的倨傲姿态。厉声喝道:“你要搞清楚!任何人。任何势力只要参与战争,必然有其追求的利益所在。世界上,绝对没有任何人平白无故的去帮助人!我虽然没有断定前面的阻拦者是什么身份,但他们帮着清国,一定想要什么东西。”
能当将军的,没有绝对的蠢货。
大岛义昌可以站到今天的位置,受到信任来领导先遣部队,足以表明其优秀,是受到大本营认可的。
经过昨天的冲动之后。他自己也逐渐冷静下来,开始反思其中的错误和疏漏。很自然的,就得到了某种答案。对方不是清军。他们一而再的跟帝国过不去,首先肯定有仇怨。
但从之前并没有表明立场和公开身份看,其又没有把矛盾宣示天下。那么,这里头是不是有文章可以做?比如说,谈判?
人都是利益动物,纯粹损人不利己的几乎不存在。战争行为不是儿戏。当面的那些家伙,必然要从日清作战中获取自己的利益。
他之所以沉默到现在。一方面的确没好办法,另一方面,他想找到一个答案。
这半夜一天的时间,大岛义昌派出多支侦察队试图翻越山岭,寻找一条袭击洞仙岭的道路,现在没有结果。他也派出人往后方加紧联络师团本部,把相关情况告知,人都还在路上。
他也想过派人上谈判,结果刚刚走出去,就被狙击手给干掉……此路不通。
包括英国人在内,也都在积极地思考,到底前头的家伙是什么来路,他想要干嘛?整明白这个问题,也许是成本最低的破局手段。
很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他都没想通。
武田秀山给他这话一震,不由自主的去思考其中的可能性。不过思来想去,也没有一点迹象啊!只会搞得人越来越糊涂。
大岛义昌叹道:“你先回去吧,继续整理队伍,安抚军心,静待旅团部的命令下达。”
第二十一联队其实已经被打散架了,找不出一个完整建制的中队。剩下的人必须重新整合,这活儿真心不那么容易。你总不能一开始进攻,就让几十个人一伙儿乱纷纷的冲上去吧?
所以得临时整编。
把人赶走了,大岛义昌从隐蔽处出来,站到小山顶上,遥望洞仙岭,心中五味杂陈。
他所在的位置其实很靠前,轻易就可能被对方的炮火击中。但仍旧坚持在此,乃是表现勇气和决心的方式。再者,以前也很少有隔着好几公里,动不动就把人家指挥部和炮阵地给摧毁的事儿---以前的战争,火炮大多是抵近直射的。曲射火力为主的战争,还是少。
洞仙岭上青烟淡淡,看不特别清楚。但山脚下的大量尸体格外刺眼,却不能上去收拾。
“真是一场劫难啊!”
大岛义昌由衷的慨叹,骄狂傲慢如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世界上终究还是有更高一筹的强者。
一整个下午,日军也没等来什么好消息。
洞仙岭之所以险要,在与卡的位置根本绕不过去。东侧的崇山峻岭和西侧的大同江,全都在其正面火力封锁范围。除非日军每个人都能弄一身钢板扛着,那还能硬冲过去。现在?只能设法把这里拿下!
天黑时,所有侦察小队都回来报告了令人无奈的坏消息。大岛义昌愁眉不展,又跟一头驴子似的在旅团部转圈。他明白,这次战役的首发优势,已经被他彻底耗尽了。
四十多公里外的平壤,却又是另一番情景。
马玉崑得到施剑飞的上官转交的情报后,根本没有犹豫,立即进城找叶志超和几位总兵头脑们商议对策---这事儿瞒不过去,他也不想吃独食招人恨。
但没有料到,叶志超一听就使劲摇头:“此事绝不可信!区区一介商贾,他就算手里千军万马也挡不住日本兵!若他都能成,还要我们这些厮杀汉作甚?马大人还是踏实守住阵地是正经!”
马玉崑火气也大,吹胡子瞪眼的驳斥:“老子信得过手下将官,他们不会对老子撒谎!老子更相信那杨大老板绝非信口开河之人,再者,这洞仙岭形势图,总不是假的吧?”
施剑飞大才,片刻之间,用极简单的比划勾勒出一幅防御部署图,证明该处的险要。虽然其余的信息模糊化处理,却足以让一帮老军头看出轻重。
叶志超是一门心思想跑路,什么都听不进去:“马大人,你就是说破大天儿来,本官也不准!如此危机之大局,岂容随意破坏?”
马玉崑愤怒的站起来,喝道:“既然判定日军从南路来,就该沿途设防,节节相抗!无论如何,我要出兵,叶大人若要向李中堂弹劾,悉听尊便!”
他态度如此强硬,里头有个信任手下的因素在。另一个,这几天也在不停争吵是不是前出主动迎敌。叶志超一直担心被人抄了后路,迟迟下不了决心。正好,他借题发挥了。
这时候,左宝贵也站起来声援:“前日,我部哨官傅殿魁哨亦曾与敌相遇,其时敌锋正盛。该哨人手不足,故而退却。现今,果如马大人所言遽尔阻之于外,则机不可失。本将附议出兵。”
这就二比一了。
别看叶志超被委任抓总,那是李鸿章的指派,其实并不能服众。
另外将官丰升阿屁事都管不了,手底下军兵纪律又坏,本身是个没本事的旗人,军队都被叫做“鸭蛋兵”,不经磕碰而已。闻言干脆一摆手:“这事儿你们看着办,我随大流。”
另一将官卫汝贵迟疑道:“遵照李中堂谕令,我们是否安守平壤?”
他的态度也不坚决。
到此地步,叶志超也有点动摇。他人老奸猾,心思活络,思忖着要不……试一试?
当天夜里,五路兵马整顿行装。第二天一大早,七千主力开出平壤。左宝贵原封不动派出傅殿魁一哨。马玉崑很有意思,临阵提拔,给施剑飞加了个帮办之职,另派一哨轻兵加紧赶路,抢先一步赶往黄州。
他们这两哨人马的赶路法儿那是急行军,能跑多快跑多快。其余主力,从出城到四十里外的中和,要足足走一天。
9月6日上午,杨浩和施剑飞接到快马通报,确定出兵迎击之事。
施剑飞喜不自胜,认为清军还有救,杨浩给却一盆子冷水泼过去:“施兄弟,我跟你打个赌,如果大军敢开到黄州迎击日军,我输给你十万两银子!”
如此瞧不起,施剑飞心中不免有气,就算再没有归属感,他现在好歹也是当着清军的军官。
思来想去似乎没什么不妥,正色道:“好,那我们就来赌一赌。你这钱就算赢了,我也不会要。大家彼此看的顺眼,权当一乐,我赢了,你请我们全军吃一顿好的就是。”
一共万把人,连吃带喝能花多少钱?几千两撑死了。
杨浩却摇摇头:“我是认真的。刚才我说了,我输,给钱。我要是赢了……。”
施剑飞瞪眼:“如何?”
杨浩绽颜一笑:“你辞官,跟我干!”(未完待续)
ps:p:感谢书友舞烟的月票!
第一六九章 日军增兵4更!
施剑飞几乎没怎么考虑就答应了。
一方面,他心里头还是坚定的认为,大军不会儿戏。那不是一两百人,成千上万的人出动,乃是何等重大的决策,谁敢出尔反尔?
另外他也是觉察到杨浩赤果果的瞧不起清军,身为其中一员,他怎么也得维护本集团的体面。就算本质上部队真的很不像样,比起列强差的老远。他也不能跟着人家的路子胡乱批评。
他俩打赌,旁边的人都听得直瞪眼。
什么什么?十万两,赌这小子的前程?杨大老板的手笔也忒大方了吧?
包括丁惟汾在内,所有人都以为杨浩输定了。军中无戏言,既然确定部队开拔,断无半途而废的道理。真要那么干了,他们不得给全世界各国给笑死啊!
没人相信杨浩是来真的,他们更乐意认为,是为了招揽施剑飞这难得的人才,杨大老板下血本。十万两白银啊,虽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可知府那是什么官儿?一个大头兵怎么能相提并论?
他们不知道,如果真有一个柏林军事学院毕业的高才投奔,十万两杨浩眼皮不眨一下就给了。这年头的正规参谋官,绝对的稀缺资源,千金不易!
另外,他们也不知道,杨浩对清廷内外的了解,这场战争中那群官僚们的丑陋表演,不能更清楚。不用说别的,一个一心想逃跑的叶志超;一个隔着上千里地胡乱指挥的李鸿章。他们什么花样演不出来?
更别提,可笑的事情,还在后头!
当天晚上。日军仍旧没有采取正面进攻。不过稍微进步了一点,开始不断排出以小队为基数的人马,轮流对各处战场做刺探攻击。
他们也不是刻意要攻上来,纯粹是从几百米外不断开枪,让上头的防御力量没有任何消停的时候。
用大岛义昌的话来说:“无论守军是和来历,无论其装备多么强大,是人就一定会疲惫。连场作战。他们必定劳累,持之以久。必然有机可乘!”
杨浩却提不起精神来,心说你们早干嘛去了?生生的让哥哥等了一整天啊!这干等不来你当好受啊!
他把全部休息过来的候补兵全部派入战壕,另外施剑飞也把自己带来的人马塞进去。双方第一次混杂在一起,沿着弯曲的防线拉开架势。在少数老兵的照顾下,一板一眼的操练起来。
晚上,依旧阴云无星月,光线暗淡,裸眼看出去百十米就什么都瞧不见。
就是这样的条件,日军才敢往上闹腾。不过随后发现,天空中隔三差五的有照明弹升起,偷袭是没指望了。
施剑飞却感到十分新奇。以他的职业素养,马上察觉到这玩意的妙处。虽然没看到后方的炮阵地。却也从声音中分辨出,这定然是一种很先进的武器所致。对于杨浩的看法,越发的高深莫测。
砰砰啪啪的零散枪声。一直持续到后半夜。双方之间的伤亡都很小,也没有发生根本改变。
9月7日凌晨,隶属施剑飞的一哨士兵,和傅殿魁率领的一哨人,被杨浩派出的大车队半道上接了,一路奔跑直接赶到洞仙岭。从后方进入阵地。
但在这时候,他们的后边却发生了一件极其搞笑的事情!
叶志超率领的大军七千人。浩浩荡荡开出平壤,夜晚才到达中和,各营分头驻扎。三更时分,不知道是谁嚷嚷“日军来啦”!
好家伙,他们当即就炸了营!
扎营之时各自都立下了严整的防卫,一听那动静,惊慌失措之下,立即开火!
枪声一响,谁也控制不住形式,疲累不堪的士兵昏头懵脑的根本不辨东西,摸着武器就打!折腾了整整一小时,才发现不对劲。
等各营主官把人都压住,一看,好家伙,居然打死了二十来号,受伤过百!
这也得亏他们枪法一个比一个烂,都是胡乱开枪,伤亡的多半被旁边的自家人给打得……死的这叫一个冤枉!
本来总体士气就不怎么高,这么一整,更是一点精神头也无。
叶志超可算逮着理由了,当即下令停止前进,然后把事情上报李鸿章。
关键时刻,李大人的胡乱指挥又发威了,质问他们:“派军迎头拦截,有没有考虑后路被敌军袭击的可能?”
叶志超当即抓住这条,断然下令全体回撤平壤,打死都不出来了!
不但如此,他又抽出两营盛军,赶往苏州,帮忙看住后路。
这一消息,在9月7日晚间传到黄州,施剑飞一听,登时目瞪口呆,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杨浩心中得意,半点功夫不费就拉到一个人才,这买卖做得真值!不过对施剑飞,他还是好生安慰:“施兄弟早应该知道,清军老朽不堪。出现这样的结果不过是早晚而已。你也不用灰心,朝廷不也在绸缪训练新军吗?想必到那时,以你大才,终究还有用武之地啊!”
施剑飞却苦笑着摇头:“杨先生何必试探?施某即已应允,绝不毁诺。朝廷上下个中弊病,你我都清楚的很。新军?不过是另外一群私兵而已。朝野内外,就无一人心中有国家大义。呵呵,此处无可留恋。”
杨浩拍了拍他肩膀,没有再多说。
这时代,能够出去看一看外国什么样的,不可避免要接触到国家、民族的理论。相比传统的向皇帝效忠,向某个实力团体的老大效忠这种落后理念,那种投身入拯救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伟大事业,更能令他们心潮澎湃。热血奔涌。
可以说,在这时代第一批觉醒的青年俊才中,革命的道理虽然并不清晰。那种原动力,却已经蓄积到相当的程度。
施剑飞是书生出身,本身就有治国安邦的信念。他学习军略,也不过是为了更直接一点的参与那伟大的事业。比起十年数十年的科举折磨,在官场中日复一日的勾心斗角,从军似乎更能做一些实事。
结果,还是如此的令人失望。
后边的人没啥指望了。满打满算他们在前方的清兵一共三百来人。
傅殿魁职位不高,人却油滑。一听后头的大人们都抽腿走了,干脆也要撂挑子。
施剑飞终于怒了,手按腰刀瞪着他喝问:“你要走也行,把士兵给我留下!回去本官自然会向左军门解释。”
傅殿魁眼珠子一转。立即摆出一副慷慨嘴脸:“施帮办说得哪里话!傅某不才,却也不能堕了左军门的声威!你不怕日军,某又何须担上一个临阵怯战的骂名!我也留下!”
……他似乎忘了,之前在黄州跟杨浩辞别时,那种干脆利落劲儿。
施剑飞无奈。这种老油子到处都是,也不多他一个。只要不给自己添乱找麻烦,留下就留下,左不过分他一份功劳而已。
这二百多人也纷纷加入阵地。如此一来,分散在战壕内的一线士兵就多达六百余人。上边则有完整的一连和整个营部、火力连等部队。洞仙岭防线的总兵力。正式超过千人。
杨浩没让他们闲着,立即跟新兵一起,投入到对下方日军尸体的清理工作。
九月天气。尸体摆一晚上都能变味,一天一夜就开始腐烂,两三天下来……那味道都没法闻,模样更没法看。
尽管给他们每个人配备了防毒面具,外加一次性塑胶手套,从来没见过这场面的清军依旧吐了个稀里哗啦!
施剑飞带来的人还好说。在他亲身垂范下,硬着头皮上前。加上“吐啊吐啊就习惯了”的缘故。鼻子里也闻不到异味,慢慢也就上了手。
但另一伙清军,却是打死都不肯过去,姓傅的自己更是恶心到不行,拧着鼻子权当没看见。
于是,五百来人的抬尸队,慢腾腾的沿着山坡,把表面上的日军尸体都拖到一处山沟中堆放掩埋。
这番情景,落在远处的大岛义昌眼里,稍稍有点安慰。不管怎么说,总比曝尸荒野不得安葬要强不少。至于好好收拾下葬,那都要等战争结束之后了。也因为此,他没有让人骚扰整个行动。
持续了一整天,才忙活个差不多。
9月7日傍晚时分,日军第五师团本部的第一行进团队,在柴田正孝炮兵中佐的率领下,风尘仆仆,快马加鞭的赶到阵前。
一看满营的伤兵,和瘦了好几圈的少将阁下,作为临时司令的柴田正孝忍不住惊呼起来:“怎么弄成这样?对面的家伙真有那么强大吗?”
他得到消息时就给吓了一跳,这才兼程赶来,比计划中提前一天还多。
大岛义昌苦笑道:“比想象中更麻烦!特别今天,我们还发现了清军援兵的踪迹。”
清军号褂子模样太鲜明,那根本遮掩不住的。
“是这样啊!那么少将阁下,可有了详尽的进攻策略吗?请放心,我们这次的兵力,应该足够了!”
柴田正孝不是瞎吹,他可是带着整整两个大队步兵,一个大队炮兵。两千多人,难道还收拾不下上面的家伙?
大岛义昌心情复杂,不过有了这股生力军,进攻的机会应该更高一些吧。
当下,他拖着几名主要军官,在旅团部重新部署进攻策略。
与此同时,一个大队的十二门70mm山炮,也在原先炮兵的引导下,小心谨慎的开始布设进攻阵地。
9月8日凌晨4点多,一发炮弹轰响远方的山岭。(未完待续)
ps:求各种票!
第一七零章 鬼子的土坦克
“快点快点!小鬼子放炮了,这是又要进攻!他娘的,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老子要解大手的时候来,害的老子屁股都没擦干净!”
黄乐博骂骂咧咧的弯腰冲进战壕,贴着一边的防炮洞,把经过身前的士兵挨个脑袋狠狠摁下去。
他们这一连人,是昨天后半夜回来的。经过一天的休整,都缓过乏来。
此刻,前面的炮弹一炸,他立刻就明白这回阵仗估计小不了,异常麻利的第一个窜出来,把部队送入阵地。
下方战壕内,候补兵和部分清军士兵,早早抱着脑袋踏踏实实的躲在掩体中,保证自己不会被炮弹打伤。这倒让一帮老兵省了不少事,起码不必担心为了照顾他们而耽误正面的作战。
二连这次是分派到了右翼的阵地,整整一个连的步兵,除却留下一个排为预备队,两个排的士兵外加相同数量的新兵和清兵混杂在一起。
这样的编成方式,好处是可以有效控制没经验的清兵。那些家伙根本没受过正规的近代军事训练,连基本的正确开枪姿势都掌握不好。更别提在战场上抓住开枪的时机了。
这是杨浩出的主意。
他一直就对清兵不怎么放心,就算号称能征惯战的马玉崑、左宝贵的手下,其素质照样提不起来。不过既然要利用人家,他也得拿出点像样的本钱来。让他们体会一把真正战场的气氛。学会一些杀敌保命的手段,这足够了。
如此老新白三种人员混在一块,不可避免的要出现指挥效能和战斗力的下降。好在有足够的老兵压住阵脚。火力装备全出的话,杀伤密度依然能稳稳的占据上风。
左翼战场,依然是一连为主打,一样配备部分候补兵和清军。中间稍微靠后的阵地,则是营部直属力量外加两部辅助人员组成。
虽然他们总人数是最少的,自动武器的配备密度却是最高,光杨浩自己的警卫班、侦察排。二十多人手里全是56冲、81-1这样的当代大杀器。
对于日军的进攻早有预料,炮声一响。所有人纷纷进入阵地。
杨浩和几名连长、指挥人员,外加施剑飞在内,一起聚集到防炮指挥部内,看着下方随后迅猛密集起来的爆炸。都明白这一次小鬼子又得动真格的了。
日军此次的炮击明显有所改观,不再是辅助步兵的直射杀伤,因为之前被证明完全不管用。
他们在得到新的十二门山炮增援后,集中总共十六门炮,在三公里多的距离上,隐蔽在几座低矮的山丘后方,以曲射弹道集火攻击左翼阵地。炮弹的落点格外的密集,甚至有些爆炸点都快要连成一片了。
如此针对宽度不到一公里的狭窄地带一连轰出一百多发炮弹后,滚滚烟尘四处弥漫。本来就不清晰的视野,干脆成了一团浆糊。
其他人都没什么发言权,杨浩忍不住赞道:“日本人果然是善于学习啊。虽然每次都弄个高不成低不就。似是而非,起码人家进步的速度不可小看。”
这话从何说起啊!其他人一脑门子莫名其妙。他们的意识中,日本人其实已经很厉害了好吧?跟大清一块儿搞维新洋务,才几年功夫啊,就敢对着大清国下手了。这份胆量,表现出来的隐忍和执着。都不是内战内行的清廷所能比较。
杨浩反应忒快,马上把话题引到正路:“看样子。他们是想集中火力打开一片缺口,然后分散我们的机枪炮火导致无法兼顾,聚集优势兵力猛攻一点。嗯,这似乎还是他们的左路攻击战术。”
这一次不用他自己唱独角戏了,施剑飞眉毛一挑,给出建议:“如此说来,我们必然要有一侧异常吃紧。但是否就是当下炮火猛攻的方向,却还不能断定。我们可能要被动应付了。”
杨浩赞赏的冲他点点头,这话说到点子上了。
他转头冲几位连长和军官们道:“在判定敌之主攻方向之前,三面防御都必须严阵以待。而即便看上去似乎要重点朝哪里冲击了,其余人也万万不可轻忽大意!日本人向来喜欢用诈,弄险,出奇制胜,不能被他们作出的假相给骗了!”
黄乐博傻眼了:“啊?!那咋整?难不成从头到尾就一门心思的盯着前头硬打?这等于是全线紧逼了!”
“就是这样!”杨浩一拍桌上的地图,“日军有人数上的优势,只要他们充分发挥出来,我们就只能凭借战壕跟他们狠狠地拼一次!我相信,经过这两天的琢磨,他们的指挥官不是太傻的话,总能有一些心得。从其炮兵部署可见一斑。起码现在,我们就没法一下子把他们的炮兵反制摧毁掉。”
黄乐博有点挠头:“这有点麻烦!咱们的新兵太多了,就怕到时候吃不住劲啊!”
杨浩轻松的笑道:“他们也不全是老兵。尤其是之前那些人都被打得没了军心士气,到时候未必能发挥出几成战斗力。而新到的士兵,长途跋涉后必然体力不足,只要顶住他们几次进攻,就后继乏力了。”
施剑飞补充道:“另外,根据我的观察,整个阵地前方,其实日军能够一次投入战斗的兵力,一千五是上限。他们无法形成背后的包夹偷袭,只能强攻硬打。到时候,就看谁更能发挥战斗力了。”
这是个好消息,一千五除以三,不过五百人而已。以三百对五百,加上武器优势,战壕优势,就算攻不出去,守住问题不太大。
“另外,炮兵也不要急着动。”杨浩对火力连长朱茂林道。“你们的重点,是设法找出日军指挥部和炮阵地所在,然后把它们一锅端了。前沿战斗有手榴弹之类足以应付。”
其他人没有更多补充。简短分派一下相互策应的事项,纷纷投入前方战壕。
杨浩自己也提了一条81-1,带着施剑飞等人进入稍微靠后的中央阵地。他们的到来,让士兵们明显感到一阵心安。
施剑飞表面不动声色,心中大为叹服,果然非常人有非常之举。
以杨浩今时今日的地位声望财富,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根本不需要跑到战斗一线甘冒枪林弹雨的风险拼命。这年头,只要出钱笼络人心。有的是给你卖命的。当大老板的何必如此?
但他就这么干了,并且从动作上可以断定,其专业程度一点不比精兵差。这样的人,想不成大事都难啊!
一个如此条件下仍能与一般士兵同甘共苦的统帅。假以时日,必然能极大的凝聚团队向心力。跟着这样的人做一番事业,胜过在昏蒙之中蹉跎半生,将大好年华虚度。
施剑飞主动要过一条五六半,很快学会操作后,装填子弹,瞄准矫正姿态。不多时,便做得不下于那些用一个月才能训出来的新兵。
杨浩都吃惊了,瞪眼道:“行啊你。底子锻炼的真不错!看样子在学校不只是学理论了,实践也有一套。”
施剑飞矜持的道:“其实,我还在克虏伯和毛瑟兵工厂实习过一段时间。对枪炮等步兵武器。有些心得。”
这家伙真不简单啊!
杨浩越发感觉自己是捡到宝了。如果是对方只是学着怎么当参谋动脑子,或者只能是个不错的辅助军官。但他能主动去了解步兵装备,那就是要真正涉足战斗细节。这样通盘考虑起来,不但可以最大限度的计算出敌我双方真实的战斗力,在必要的时候,他客串一把临时指挥官也不会出大纰漏。
更多赞赏的话不用多说了。杨浩冲他一比大拇指。指着下方攒动的日军身影道:“好,待会儿咱们俩比一比。看看谁干掉的敌人更多!”
施剑飞不答话,却哗啦一拉枪栓,子弹上膛,做一个深呼吸,平静的俯身在战壕前,瞄准下方。
隆隆炮声中,日军进攻部队,已经杀到阵前!
以一部分第九旅团步兵为引导,大部为新来之第二十二联队士兵的进攻主力,第一波次总数一千五百多人,以小队为单位,分成模糊的多波次向前推进。
这些日子,大岛义昌他们也不是一点事不干。他们不但总结出了杨浩一方炮兵攻击的大体规律,从而设立全新的炮位和集火攻击策略。
同时,也估算出对面防卫人员数量,在地图上勾勒出机枪火力点,没良心炮的位置,以及从远处测算出来,对方越过山脊打过来的炮弹死角等等。
可以说,大岛旅团内的参谋人员,数学几何好的人,全部开动脑筋投入作业。等柴田正孝率众到来,他最缺的兵员和火炮问题解决,再次发动攻击,比之前有了更大的把握。
十六门山炮全部集中一点,不但彻底封堵住那一区域的没良心炮和机枪,关键是令他们无法形成对中间乃至下方的火力支援。遮挡住视线的烟火沙尘,更为进攻部队提供绝佳的遮掩。
更有一条,却是他们利用两天时间,砍伐树木搜集麻袋,竟然整出了十几辆“土坦克”!
没有看错,就是这种神奇的玩意。用独轮车或者两轮地排车、四轮太平车,前面钉上一层厚厚的木头,搭起的架子用至少三层棉被泼上水,中间夹杂半尺厚的沙土。再压上一层沙包。整个防护厚度超过半米,虽然扛不住炮弹,却能挡住大多数的步枪子弹。
那么沉重的玩意,两轮车要四个人推,太平车要八个人轮番。车厢里并排两名士兵,用步枪不断地开火射击。
如此一堆玩意咕噜噜笨重的向前推动,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脚跌跌撞撞的一直拱道下方,形成一道短时间内似乎打不破的围墙!(未完待续)
ps:感谢书友烽火如梦的月票!
第一七一章 大炮兵主义的宣言
黎明前最黑暗的阶段,阴天,山谷之中的视野状况非常糟糕。不断爆炸的炮弹制造出的烟尘弥漫,让山上几乎难以看清远处的景象。
杨浩就算戴上夜视望远镜,也难以穿透那厚重的幕障。等他发现那一堆稀奇古怪的玩意时,已经被其拱到了不到四百米的地方。这个距离,恰恰是没良心炮一点准头都没有,榴弹炮没法打,步兵瞄不准,rpg7也难以够到、打( 立鼎1894 http://www.xlawen.org/kan/54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