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立鼎1894 > 立鼎1894 第 98 部分阅读

第 98 部分阅读

    更烂的清军还可以,遇上日本这种不要命的穷横,就容易露怯。

    本次远征之前。俄国上层对远东反馈过去的情报很不以为然,觉得喀西尼等人是在夸大其词,故意把中国的局势说得太糟糕,以推卸他们外交工作没什么成果的责任。更多的人倒是对能有机会趁火打劫,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远东庞大的殖民地和不冻港,继而获取远东大铁路的贯通这一关系到帝国远大前程的重要目标。

    于是在太平洋海军司令的人员上,很是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最后。叶夫根尼?伊万诺维奇?阿列克塞耶夫这位亚历山大二世的私生子脱颖而出,获得率领舰队航行三万公里远征亚洲的光荣使命。

    这一圈儿跑下来真心不是那么简单的。这年头的战舰性能在那里摆着。稍不留神都可能在突如其来的风浪袭击下倾覆,永远回不来。

    战舰上不管装修的多么豪华,限于技术条件,通风防潮降温等环境改善措施都不给力。就算是舰队司令的专用舱室,少不得要冬天冷夏天热潮湿憋闷外带烟气熏人。

    所以也算是一场苦差事。不过比起即将建立的功勋和得到的声望,受点苦也是值得滴。再者说了,如今已经有了天津美租界这一远东最闪耀的明珠,被说成是世界最奢华绚丽的享乐之地,到了之后住进去遥控指挥,多么美妙。

    想法真真儿是极好的,俄国毛子们信心十足的跟着联军一起行动,明知道英国人不待见他们。一样少不得趁火打劫,兴冲冲的就来了。但眼前看到的一切,却差点把他们吓破胆!

    阿丽克塞耶夫就在“切斯马号”上坐镇指挥呢。他亲眼看到英国人的庞大战舰被一艘接一艘的轰成碎渣,整个过程甚至都没有半小时!从头至尾,“定远号”既没有变向也没有减速,就那么横冲直撞的杀过来,从远处开炮一路狂飙,所过之处摧枯拉朽。无人能挡!

    这一路杀下来,沿途碰上的战舰个个儿倒霉。连周旋一下的机会都没有,就死的死伤的伤,尤其英国佬的四条战列舰,竟一个回合都挡不住!

    多么可怕的战斗力啊!

    本身就显得实力不足的俄国毛子彻底胆寒了!阿力克塞耶夫狂吞唾沫,慌忙命令舰队规避,但他没想到法国人比他们还没节操!干脆利索的左躲右闪让出正面,将其屁股完全暴露在定镇两条战舰的包夹之下!

    眼瞅着“定远号”压根没兴趣去追击法国人,也不去清扫剩下的英国战舰,却径直杀向自己这边,阿力克塞耶夫气的破口大骂:“该死的法国混蛋,他们统统都要下地狱!上帝一定不会原谅他们的无耻背叛,懦夫,他们丢尽了拿破仑的脸……!”

    可是咒骂并不能解决问题,法国佬就算听见了也绝对不会回头帮忙,只怕还会跑的更快。欧洲这些国家,原本都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混乱关系,彼此敌对又相互勾结,关键就看要对付谁了。不过到了危急时刻,必定是大难临头各自飞啊!

    被吓白了脸的副手仓惶的询问:“将军!我们怎么办?中国战舰的战斗力太强大了,连英国人都抵挡不住,我们……。”

    没等他把话说出来,阿力克塞耶夫便大怒道:“混蛋,你是想说要让我投降是吗?伟大的沙俄海军,向低劣的中国人投降?你怎么会想出如此荒唐的念头?!”

    旁边一名年轻的参谋深受鼓舞,大力附和:“没错!我们不可能就这样认输!战争从来都不是谁的武器更先进就一定能赢的!中国战舰不管看起来多么强大,他总是有弱点。是战舰,就一定可以被大炮击沉,只要我们勇敢的扑上去,以优势数量的火炮将他重创,不无可能!”

    阿力克塞耶夫赞赏的冲这名年轻军官点点头,恍惚记起来好像他的名字叫什么来着?哦,是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高尔察克,圣彼得堡海事青年团毕业的高材生,今年好像才二十一岁吧。

    真是美好的年龄!

    看着这名棱角分明目光坚定的年轻人,阿力克塞耶夫仿佛看到三十年前的自己。那时候的他一样充满斗志。恨不能立刻就率领成百条的战舰征战七海,开疆拓土。伟大的沙皇俄国海军,后继有人呐!

    目光不屑的瞥过一众脸色苍白的贵族军官们。司令阁下扬起长满大胡子的下巴,斩钉截铁的喝道:“光荣的俄罗斯帝国海军不会不战而逃!传我的命令,全体舰队全速向右转舵三十度,以旗舰为中心集群成弧形阵列,用右舷炮接敌攻击!立刻行动!”

    他绝对不说这其实仍旧在顺着往北逃窜的方向机动,听上去还真是要拉架势跟敌人开干一般英勇。至少高尔察克小参谋听上去,就被激励的热血沸腾。恨不能上前面代替炮手操作。

    以“切斯马号”战列舰为首,加上两条“亚历山大二世级”战舰先后转弯。幅度看上去有点大,对他们这些笨拙的战舰来说,这动作其实相当危险。可没办法,事到如今不冒险不行啊!后头的追击来的太快了!

    此时的俄军舰队整体航速勉强到14节。除了三条主力舰,其余护卫舰都快满负荷出力了。如此情形下做太过猛烈地机动,舰身倾斜的程度很让人担心会不会一个跟头栽下去,肚皮朝天倾覆了!

    不过看起来似乎运气不差,在全船人都跑到左舷去压仓平衡这微乎其微的作用下,好歹的他们转过弯来,提心吊胆的听着战舰吱吱嘎嘎的怪叫,没在这上面出乱子。

    但也就是刚刚完成机动的当儿,“定远号”已经完成转向。舰艏正冲俄舰队弧形编队的正中央,隔着七八千米,轰然开火!

    两发炮弹呼啸而至。越过排在第三位的“尼古拉一世号”落在其左方几百米外,炸起来的彩色水柱鲜明映衬出气笨拙的身影。深悉海上作战舰长吓得浑身一抖,这样的精准程度,命中他们只是时间问题!

    跑,跑不掉!速度差太多了!他们已经使出吃奶的力气,却也不过勉强做到如此。而人家貌似根本毫无压力一样,说加速就加速---什么时候中国人的战舰先进到如此程度了?

    不过不只是他一条船叫苦。“定远号”可不只是前主炮开火,两翼的副炮也没闲着,争先恐后的一块儿两面开花!

    面多多条俄军战舰形成半圆阵型,把自己嵌入中间的“定远号”一点也不在乎遭受群殴的可能性,主炮向前,两边各三座副炮各自锁定一个目标接连开火。

    右舷三门炮对准的,正是最显眼的“切斯马号”,砰砰砰三发试射相继落水,在离着该舰不远处爆炸,标注出更为精准的坐标数据之后,迅速调整火炮俯仰角,就在主炮第二次发射是,接连开火,一口气各自打出六发炮弹!

    这等急速射模式的打法,是各国海军梦寐以求却很难做到的。即便是有了速射炮,那种理论上打出来的速度根本不考虑精度的,似这般既要保证射速还要保证落点范围,根本做不到。但在今天,他们全都开了眼!

    呼啦啦一大群炮弹冰雹也似接连落下,“切斯马号”战列舰周遭陡然升腾起连片的水柱,冷不丁一发炮弹命中舰艏,悬在半空的硕大铁锚居然被炸的凌空飞起来,在众人惊骇的注视下翻翻滚滚,擦着右舷舯部砸落!

    阿列克赛耶夫甚至听到外层装甲被刮蹭的吱呀怪叫声!

    将军阁下也摆不出凛然大义的姿态了,大胡子一抖,连连催促:“开炮!快些全力开火,阻止那家伙冲过来!”

    不用他嚷嚷,舰上的大炮已经迫不及待的吼叫起来!

    “叶卡捷琳娜二世级”战舰的火炮部署很奇特,前面两座双联装主炮分别在主桅的两侧,第三座在后甲板中线,呈品字状陈列。如此可以保证不管向那边开火,都至少有两座四门炮。

    另外七门副炮,左右各三门,另有一门在舰艉伸出,最理想状态下可以同时有四门开火。

    现在,则是四门主炮、三门副炮一同发射,朝着远处模模糊糊的“定远号”争先恐后的打出炮弹,看上去好似要强力轰击对手,实质上……纯粹为他们自己壮胆。

    是的。这年头就算是海战水平最高的英国人,想要在七八千米外命中目标,都得看幸运之神是不是照顾他们。还要看自家造的大炮是不是给力。很明显,俄国人制造武器方面向来不以精密见长,他们比不上英国人,更比不上德国人。

    七门大炮轰鸣的动静异常壮观,紧跟着后面两条战舰也不甘落后,并且比起前者,他们的火力看上去更猛!前甲板的双联装炮。侧舷的两门、四门一同开火,也有八门同时在喷吐炮弹。这等凶猛的火力若是放在一千米之内,那必然是一种空前狂暴的打击手段。

    但离着太远的情况下,效果究竟如何?

    正在稳健逼进的“定远号”上,刘步蟾淡定的面对四周不断腾起的水柱。轻蔑的笑道:“俄国人的水平,比起日本人都不堪甚多!空有如此多的坚船利炮,却发挥不出几成效用。战斗意志,都差得远呢!”

    焦海对他的藐视态度报以少许的无语,嘴角微微一抽,最终还是没好意思喷出来。心里嘀咕:“您老当年守着一堆破铜烂铁的时候,恐怕不敢做此念想吧?当真在当时的海战之中,遇到如此三条巨舰,北洋水师恐怕只有哭的份儿了。离着七八千米就开火还能打中人。这种好事儿以前你们敢想?”

    当然面子一定要给老前辈留的,他只当没听见,默不作声的继续观察敌舰动向。

    所有俄国战舰一起开火还是很吓人的。不过他们的大炮射速太慢,不但赶不上当初的日本人,也赶不上之前的英国人。如此七八条战舰联手开炮,每分钟打过来的炮弹也不过几十发,还都凌乱的不成体统。

    慌乱之下指挥显得一团糟,战舰各自为战。主炮副炮协调都不够好,结果就是主炮开火时要么腾起的烟雾会遮挡住副炮的视线。要么多门炮齐射带来舰体的横摇影响瞄准,导致打出去的炮弹一点准头也没有,都不知道飞哪儿去。

    不过他们也没指望能够命中,蒙上一发都算赚的。大家伙儿的注意力,都在前头旗舰的动向上盯着呢,往北奔逃的速度,那是一丝一毫都不肯落下的。

    如此以来,连续轰了几百发炮弹出去,几乎没伤到“定远号”一根毫毛。

    反倒是“定远号”在稳健的连射之中,不过几分钟,就看到远处瞄准的三条战舰相继窜起显著的火头,华丽丽的爆炸!

    “切斯马号”连续受到七发炮弹的洗刷,烟囱被炸裂,主桅给炸断两条支腿,副炮废了两门,右前方主炮塔被榴弹破片杀伤数人,暂时瘫痪。最糟糕的是引发了大火,逼迫他们不得不派人出去冒险扑救,随即被越来越准的榴弹给连续杀伤,一时间甲板上血肉横飞,好一个凄惨!

    后面的“尼古拉一世号”更是糟糕!她被命中两发穿甲弹,一发从水线轰进去,爆炸毁掉右前方副炮,引起弹药殉爆顺带着把半个舰艏炸成碎片,全船人当时晕了一半!

    另一发炮弹从甲板上敲进去,差一点横穿整个上层,不过最终爆炸从左舷斜刺里撕开一个硕大的裂缝,碎片横扫后桅杆和下层舱室,不但干掉一座主机,外带杀伤几十条人命。

    总而言之,这条船算是完了。

    “定远号”的左舷三门副炮也有斩获,却是把一条老旧的巡洋舰接连洞穿数个窟窿,撕开水线装甲导致猛烈灌水舰体歪斜,随后倾斜上去的炮弹差点洗光了上甲板!

    这时候,双方之间距离也拉近到了五千米左右,“定远号”的精度大幅度提高,在接下来的一次齐射中,竟把拍在第二的“亚历山大二世号”当场爆了菊花!一发穿甲弹横穿艉部,炸坏一根主轴,外带舱内大爆炸,那钢铁零件一起喷吐的场面蔚为壮观!

    阿力克塞耶夫司令的骨气瞬间蒸发的无影无踪!不顾体面的连连大叫:“加速!全力加速向正前方撤出……该死的中国战舰,他们简直是撒旦附身了!”

    年轻的高尔察克两眼差点喷火,胸膛被屈辱气愤几乎塞爆了。但他也无可奈何,一来他的身份根本不入流,没资格跟将军提意见。再者他也清楚,就算说了又能怎样?这场战争是输定了,双方之间实力差太多!

    “一定要搞清楚中国人到底如何强大到这种地步,然后彻底打败他们,洗雪耻辱!”

    高尔察克握紧拳头,跟自己发誓。

    然而就在这时,从另一侧奔袭而来的“镇远号”却已经成功杀到近处!离着老远,那家伙就四门主炮接连开火,把拖在最后面的一条俄国巡洋舰打爆,随后在近处横穿过战阵尾部,顺带扫过另一条战舰将其打残。随后,开足马力向左机动,凶猛的拦截向俄军的前方!

    “定远号”也同时减速机动,追着“切斯马号”往北狂奔,一个小时之后,两条战舰连法国人一块儿前后围堵。

    在无可匹敌的大炮威胁下,两个狂傲的强盗群体终于不得不低下脑袋,挂起白旗投降。(未完待续)

    第三三六章 全线反击!(一)

    ps:先给大家道个歉,年底了应酬多,一不留神就喝那啥了,全勤是保不住,咱尽量努力更新。

    没人知道刘步蟾说出这四个字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一种激荡难抑的心情。

    十年前,当他亲自监督“定远号”建造完成,并驾驶开回中国时,面对前来迎接的人,想着说这样一句话儿不可得。那时候,他是给朝廷做事,弄得再好也首先的感谢“皇恩浩荡”。他和海军将士们付出多少辛苦,谁在乎?

    当法国海军在南方肆虐,朝廷合战不定鼠首两端,以致明明已经近在咫尺的胜利被轻易放弃,反而遭到一场惨败,导致整个南洋水师的破灭。那时候,如若海军能像今天这般可以放手施为,不但能将骄狂自大的法国鬼子狠狠教训,亦可的面对全国同胞,说一声“幸不辱命”。

    但是,历史不能假设,结果无法改变,他们说不了这四个字,更留下永久的无奈和痛苦记忆。

    去年,当日本悍然挑起战争时,明明拥有远东最强之海军,刘步蟾这位实质上的北洋水师将领,却全无一点必胜的信念。他很清楚自己亲力亲为好不容易凑齐的舰队,已经在时光中迅速老朽落后,不但进取战胜敌人无望,便是要守住国门都是极难。

    当时的李鸿章老大人为何一而再的避战?不只是没钱打仗,更是没信心打赢啊!

    今天。今日,此刻,他却终于能够底气十足的对所有人说出这四个字。那份释然,那份豪迈,那份当胸喷薄的气概,仿佛将积压在心中半生的郁愤一股脑的抛进了大海。他,此生无憾亦无愧矣!

    无需千言万语,事实说明一切。刘步蟾松开手往后推开,整个舰队司令部成员随即鱼贯而来。杨浩挨个握手表示祝贺或者勉力。不论是北洋旧将还是新人,无不激动的面红耳赤。喜形于色。

    数十人陆续下来,战舰上的官兵也在甲板上列队完毕,浑身仍然散发着硝烟气息的军服没有换掉,不少人身上带着伤。却都在舰长率领下努力挺起胸膛,昂然面向码头上的数万人。

    杨浩登上临时讲台,背对雄伟的战舰,面向兴奋的人群,朗声喝道:“中国海军这一战,打得好!打出了我们中华军人的声威,更向列强表明我们敢于与任何侵略行为做斗争的决心!人民将永远铭记你们的功勋,历史将以此为新的起点,见证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仅代表中华革命军政府。和亿亿万万的同胞,向英勇的海军将士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他举手齐眉,庄严敬礼。

    刘步蟾等人肃立还礼。“定远号”上,一声悠长的喝令,数百官兵手臂如林一般举起,向着码头上所有人敬礼。

    “哗---!”

    掌声雷动,欢呼震天!

    杨浩并不废话,礼毕之后。把讲台让给刘步蟾。

    面对一堆麦克风,面对下方噼里爆响的闪光灯。面对成千上万的热烈眼神,刘步蟾深吸一口气,大声道:“感谢广大人民的信任!北洋海军不辱使命,此战,大获全胜!未来,我们亦将竭尽全力,保卫中国三万里海疆,使中华之声威,远扬万国!”

    杨浩带头热烈鼓掌,码头上响起震天价的叫好声!

    军政府的官员和军队的士兵是真心实意的高兴,这一场保家卫国的战争,正式确定了海军的态度和偏向。刘步蟾的带头宣言,等于确定从今往后海军将成为他们强有力的革命力量,这将给整个革命事业带来不可估量的巨大推动作用。

    同样,也将给各方面跃跃欲试的力量以迎头痛击。对于那些摇摆不定的势力,必然会造成再也扳不回来的巨大心理压力,其倾向将出现明显的改观。至于清廷,则要失去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打击之沉重,难以估量。

    外围看热闹的民众则更加简单一些,海军这么能干,他们的小日子就能过的更加踏实。把洋人狠狠教训一顿,也能出了多少年的一肚皮憋屈,里外里都是个好!

    欢呼鼓噪之中,一条条战舰陆续到位,尤其是那些从来没见的西洋大舰,如德国人的“大选帝侯号”等等,更加庞大的身形和刺眼的白旗,形成剧烈的反差和强烈的视觉冲击,让所有人一时间难以控制心中的惊诧,码头上惊呼声此起彼伏。

    “定远号”的模样绝大多数人是认不出来的了,洋人的战舰更是完全一团模糊。不过这都不重要了,当一队队的洋人从船上鱼贯儿下,那五花八门的军服样式,数量空前多的红眉毛绿眼睛簇拥在一块儿,大家伙儿发现自己的眼睛都快不够用了。

    西摩尔中将和他的司令部乘员是被整个儿俘虏的,在海军陆战队士兵的持枪压制下,各自黑着脸皮从“定远号”上下来,走在整个战俘队伍的前头。

    各国舰队司令、舰长等军官在他的后面,别致的军服与其他普通水兵可以明显的区别开来,脸色却都是一般的颓丧郁闷。

    足足数千洋人海军俘虏,以国别列阵,密密匝匝的成群。虽然他们在自家军官指挥下努力摆出倒驴不倒架的傲慢姿态,可毕竟掩饰不住失败者的落寞和颓丧。

    码头上的军政府要员们,后面围观的群众们,齐齐伸长脖子瞪大眼睛看着他们缓缓的走近。短暂的静默之后,立刻爆出哗然喧闹!

    “我滴个乖乖!真是抓了一大群洋人!这北洋水师多咱那么有出息了?”

    “这得有大几千号人不?瞅见了没,后头那么些洋兵船都挂着白旗。真他娘的厉害呀!”

    “洋人的大兵船怎么那么大个头?我瞧着比咱们的铁甲舰还大一圈儿呢,也给收拾了?”

    “真他娘的解气啊!再教你小鬼子得瑟,再教你跑咱们家来胡闹腾。吃大亏了吧?哈哈!”

    “今回儿说书的可有了佐料喽!大清国两百多年,头一遭听说能把洋人打那么惨的!想当年,几千号英国人就把大清国弄的垂头丧气,而今都掉了个儿!”

    “我就说,那杨先生不是凡人!谁能反手之间就叫水师换了个人样儿一般?这天呐,铁定是要变啦!”

    众说纷纭,议论的热火朝天。

    灰头土脸的洋鬼子逐渐走进。人群的哄闹声越发响亮,也不只是谁起得头。一片声的叫好此起彼伏,转眼连成一片,鼓掌声如雷般轰响!

    西摩尔中将努力维持仪态,迈着僵硬的步伐走到杨浩的面前。充血的双眼几乎要从框子里鼓出来,狠狠瞪着他厉声喝道:“杨先生!你们这样卑鄙无耻的偷袭,就算是获得一时的胜利,也绝对不可能得到各国海军的尊敬!你会为犯下的错误付出血的代价,大英帝国和整个文明世界,都将成为你们这些暴徒的埋葬者!”

    杨浩冷笑道:“大话人人会说,我不相信大英帝国可以把整个海军开到中国来,就算来了,我也敢叫你们有来无回!请你一定要相信。中国人一定会成为英国殖民统治的掘墓人!”

    西摩尔嘴头上讨不到便宜,真正见识了杨浩的强硬,不爽的冷哼一声。换个话题:“我代表各国联合海军人员,要求得到与军阶相符合的体面对待!”

    杨浩点点头,痛快的答应:“没问题,反正你们所有人的一切开销,最终都会算到战争赔款之中。”

    西摩尔脸皮发青,咬牙切齿半天。总算维持住了英国绅士的虚伪嘴脸,继续在海军陆战队的夹道押送下。往码头外行进。

    数千人的俘虏队伍可谓庞大,浩浩荡荡的形成长达一里地的队列,围观人群自觉分列两厢,隔着士兵把他们看的真真切切。这种场面是他们平生仅见,比上次的小日本战俘明显要刺激许多,更加的令人提气。

    不过很可惜他们之前不知道是干这事儿,所以没准备烂菜叶子之类的东西热烈招待,却是让一众洋鬼子俘虏逃过一劫。

    丁惟汾、许衍灼等人已经激动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眼瞅着数千人垂头丧气的从眼前行过,他们紧握双拳,恨不得仰天长啸!

    “好!太好了!这回我们革命军的声威是彻底打出去了!全国同胞都会分辨的出来,谁才是值得信任和拥护的人,满清的统治将彻底瓦解!那些企图坐山观虎斗的墙头草,也必将心胆惧丧,再不敢成为我们革命事业的绊脚石!”

    “我相信他们一定会认清形势,认真考虑应该何去何从!革命的力量不可阻挡,即使是强大的西洋各国,也必须正视我们的存在!”

    革命之难,他们亲身体会,深有感触。

    整个中国,就像是一个庞大无边的泥沼,不断散发出令人窒息的腐朽味道。数百万旗人和数以万计的贪婪无耻文人阶层,盘聚在中间不停地吞噬仅存的一点生机,却让这烂泥潭变得越来越深,越来越粘稠。数亿民众却深陷其中,除了偶尔毫无头绪的挣扎一阵,便是整体在失去意识一样的沉沦。

    而列强,就像是食腐的野兽徘徊在四周,时不时的伸嘴进去撕扯一块下来,同时将泥沼搅合的更加浑浊,让人摸不清方向。

    现在,一股清泉却奔流而来,不停地注入洗刷。这股力量将随着胜利的消息传播往各地,而迅速的壮大,终将从一块块的新鲜土地蔓延四方,汇聚成河流,大江,奔腾席卷,不可阻挡!

    严复等一众军政府官员,在俘虏走过之后,迫不及待的登上俘虏舰队中最大的“大选帝侯号”上,东摸摸西蹭蹭,连连惊叹:“想不到才区区数载,列强各国的战舰进展一直如斯!全钢的舰体,先进的大炮,数年前他们倘若强袭而来,根本无可阻挡!”

    听说另外还有两条更强大的“君权级”战列舰被击沉,杨浩存心要把列强与英国人分别对待,唯独对其痛下杀手一条没留。严复只能对着照片连呼可惜。不过更对能将这如许多的敌舰一举击败的升级后北洋舰队,大感兴趣!

    杨浩却不想让升级后战舰的秘密泄露出去,其中隐藏的强大元素太多了,任何一种被敌人知道,都可能导致本方压力的巨大增加。非军方的官员不管地位多高,该保密的还是得保密。

    这年头的人虽然操守不错,可嘴巴不够严是个很大的毛病,留过洋的总有些外国朋友,稍不注意嘴巴一歪就可能导致泄密。故而,他们只能从下边看着望洋兴叹,短时间内别指望进去参详明白。

    战俘远去,围观民众大多数跟着看热闹,一路追寻他们进入距离码头不远临时开辟的战俘营。

    留下来的人群中,不管是早就来的,还是闻讯赶来的,足足数百个京津一带的士绅要人,东一堆西一簇的聚在一块儿,小声的议论对策。时不时望向巍峨战舰的目光中,充满忌惮和惊恐。

    现在,到了他们做出抉择的时候了。每个人心里头都清楚,他们已经错过战队的最佳时候,决不可再次做出错误的选择。否则要付出的代价,绝不是他们能够承受得起。(未完待续)

    第三三七章 全线反击!(二)

    众人之中,无疑是那些身兼洋行买办和一直与洋人藕断丝连的人最为忧虑。比如资格最老、买卖最大的汇丰银行买办吴调卿,就是其中的代表。

    他不只是支撑起了汇丰银行在天津乃至北方的业务,更因为与李鸿章搭上线儿,先后出任了铁路局总办,以及淮军银钱所总办。除此之外,又以职务之便促成了清廷与英国的借款项目,他从中大发其财。

    虽说他也积极参与了杨氏集团的商业项目,并作为天津买办之首,在商业银行和炎华商会中占有极重要的理事职位,并借此数倍扩展旗下产业。不过他也一直没有跟洋人断绝关系,存的就是脚踩几只船,不管哪头占了上风,他都能左右逢源,立于不败之地。

    不过今天的事情却让他有点麻爪了。此前杨浩与洋人撕破脸,他选择了静观其变,没有表明支持态度,私底下也与其他买办发表议论,认为杨浩一定抵不过洋人的强大,必然是输定了。

    可结果如何呢?居然是杨氏的海军大破列强联合舰队,更俘虏那么多人和战舰,不管里面到底蕴藏多少不为人知的奥秘,在一段时间内,天下风云必然要因此而大变色!

    别的不说,一旦杨氏借此声势突然反清,近在咫尺的京城一定不保。朝廷仓惶败退之后,给英国人的贷款只怕就还不了。这笔账要算在谁的头上?

    再有。杨氏彻底与列强撕破脸,那是不是还能容许洋人的银行洋行在中国地面上顺当做生意?都是未知数啊!

    吴调卿忧心忡忡的叹气:“唉!早知如此,当初咱们就该主动一些。哪怕舍出几十万两家财给杨氏捧捧场呢,也断不至于落到今天这般尴尬境地。诸位,还有什么好办法可想吗?”

    同病相怜的怡和洋行买办梁炎卿也面临类似的问题。他身兼多家洋行大班之职,把持高林洋行出口生意多年,又担负怡和洋行航运和军火生意的勾当,与清廷洋人都有脱不开的干系。

    梁炎卿和摇头苦笑:“能有何良方?无非是低低头认个错而已,我观那杨先生也非是心胸狭隘之辈。加之今番大获全胜,必不致迁怒于人。”

    “哼。那可说不定。”年龄最老的礼和洋行买办王铭槐嘴角微微一抽,给众人泼了一盆子凉水,“诸位不要忘了,杨先生乃是革命军之魁首。革命党之领袖,是要做颠覆朝廷大事的。这天下改名换姓就在他反掌之间,咱们这些人牵扯太深,少不得要出一出血。能买个平安都算好的,只是说两句软话,他能答应吗?谁知道会不会拿咱们作伐子,做那杀鸡骇猴的勾当?”

    这番话,让众人禁不住浑身打个寒战,下意识的扭头去看战舰上的人影。眼神中尽是惊恐。

    王铭槐可算是众人里资格最老的买办兼军火商。早在多年以前,他就跟李鸿章搭上线儿,负责从德国人那里倒卖枪炮武器机器等等给淮军和清廷。这二十年来。大清国买了数千门大炮,数不清的枪械弹药,里面都有他的影子在。他本人固然赚的盆满钵满,也通过李鸿章与清廷上下有剪不断的干系。

    这一次杨氏与列强纷争里,王铭槐不但掺合进去清廷武装新军,还有大借款的勾当。与其他两位一样是洋人的利益代表。

    他们这种人最能在腐朽混乱的王朝末世求存获利,但一样要承担王朝更替造成的动荡风险。倘若提前站稳立场。少不得获取一个从龙之功,如满清八大皇商的席位。可要是站错队的话,就会成为杀了祭旗的头号目标。更别提他们一个个身价百万,随便抄了一家就能武装一个步兵师出来。

    几位买办大佬你望我眼,都是满心的惊惧。倘若早两天得到消息,他们还能有所准备,至少能在舰队胜利凯旋之前,想方设法找上杨浩去走通了路子。

    可问题是战斗发生在海上,那时节四面无人交通隔绝,他们又没有无线电,甚至都不清楚什么时候开打、打成了什么样。等今天上午突然得到消息,为时已晚。

    “要不然,请山西的朋友出面给说合说合?怎么说咱们都是生意人,大家伙的利益还是一致的嘛。就算舍了些银子,也认了。”

    太古洋行买办郑翼之提议。他年纪轻,脑子活,胆子大,路子野。是所有买办中最早积极参与炎华商会一系列项目,更首先承揽美租界和花园洋房地产项目,跟李鸿章家老三打得火热。

    他的建议让诸多同行颇为心动,却也一样心存挂碍。吴调卿摇头叹道:“就怕人家不肯帮忙啊!当初宋先生来找咱们去给杨氏捧场,大家伙儿的话都是怎么说的?拒绝的太干脆了,自己把路给走绝了。”

    “唉!谁说不是呢?”王铭槐跌足不已,“可谁能想到,那杨氏竟然如此的厉害法儿,许多洋人联起手来都打不垮他。”

    这真是一个“万万没想到”了。作为世界列强洋行买办的他们,自问是最清楚洋人实力的,区区一个杨氏不管怎么强大,毕竟只是本乡本土的势力,哪能与人家洋人横行世界的强横相抗衡?

    一名地道天津本帮买办李辅臣忍不住道:“如今还说不上成了死局吧?就算真是教洋人吃了大亏,可毕竟不到伤筋动骨的地步,那洋人必然不肯善罢甘休……这要是动真格的打过来,谁胜谁负还不一定吧?”

    一些眼皮子浅的人忍不住同声附和。

    吴调卿横了他们一眼,没好气的道:“哼哼,就算洋人不肯干休,再想打过来也不是一两个月就能调兵遣将完成的。可这时间。足够人家把咱们一伙子给抄家灭族了!诸位,人在屋檐下,不能不低头啊!”

    那些人悚然一惊。不敢再乱开口了。

    没错,杨氏的大军就在眼目前儿摆着,说杀人不用第二天。洋人,什么时候会在乎一帮华人买办的死活?再说了,他们落到现在的两难境地,不就是上回也存了类似的念想导致的么?

    几个头头商量几句,厚着脸皮来到另一堆人边上。郑翼之强装笑颜,冲着宋云生拱手道:“宋兄请了。咱们这些个朋友有两句话,想请教宋兄,不知……。”

    宋云生哪还不知他们的想法?不过他是个厚道人,干不出那种落井下石的勾当。赶紧的一摆手谦虚道:“郑兄不必如此,我知道你们的意思,不过今日这事儿事前我也是一点消息都没收到。所以,就算能与杨先生照了面儿,到底能不能说上话,也是一点底都没有。”

    郑翼之顺杆往上爬,敲定转角的抓住话茬儿:“宋兄肯帮衬两句,就是帮了大忙,万万不敢再求更多。”

    一群买办悄悄松了口气。心里头盘算着要把事儿办成了,得出多大的代价。让人宋云生空口白牙的去给说情,世上哪有那么好的事儿?另外要获取杨浩的谅解。又要给多大的价码,这同样得提前有个心理准备,可别静等着人家一刀砍下来,那傻不傻呀。

    得了宋云生的准信,心口大石放下半截。不知是谁冷不丁的说道:“我说诸位,咱们是不是也给南边儿的人提个醒儿啊?”

    “南边儿的?”

    众人面面相觑。谁也拿不定主意。这说的是江浙商帮,同时也是炎华商会和商业银行的股东方。相比起天津这伙子人只是站边上观风向。没给杨浩帮忙,南边的同行做得却有点不大地道。其中一些个,不但公然吞了不少商业银行扶持的企业,更把里面的工会团体和驻厂代表给收拾了,彻底跟杨氏撕破脸皮。

    还有一些人,则趁着杨氏发起收单商战之时,不但不支持,还趁火打劫哄抬物价,无端让杨氏付出几成的成本。

    他们都把杨浩当成了第二个胡雪岩,以为帮着洋人折腾垮了杨氏集团,就能顺利获得巨额利润。可他们大概忘了,胡雪岩只是个依靠官府的商人,顶子再红,也是无根浮萍一般。

    杨浩什么人?手底下一支战无不胜的强军,更有一支强大的舰队,别看离着江南几千里,说杀过去,那没二话!

    南方商帮的贪婪程度明显要高,也跟他们当买办时间长了有很大关系。骨子里,这些人已经认同自己成为洋人的附庸,认为只要洋人的战舰一天停在黄浦江,巡游在长江,就没人能把这盘子给翻了。

    可惜啊,他们的算盘,如今全部打错。

    王铭槐老谋深算,拖长了调门道:“打断骨头连着筋,都是生意合作伙伴,招呼当然是要打一个的。不过他们肯不肯听劝,那就不好说了。”

    天津的买办,多半也是从广州上海过来的,那边人多多少少都有些关系。一声不吭( 立鼎1894 http://www.xlawen.org/kan/5469/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