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前干爹〖重生〗 > 前干爹〖重生〗 第 19 部分阅读

第 19 部分阅读

    方向,大家就群策群力起来。

    “太煽情?刻意把选手的背景拿出来添油加醋,比谁更惨博同情?”

    “选手实力普遍不高?跟线上艺人相比,差距很明显?”

    “阵线长,投资大,会不会叫好不叫座?”

    赖成军边听边想,当初记歌词的成功可以说是完全借了重生外挂的东风,但现在这个新的选秀节目也借不上,他努力回想上辈子的那些选秀明星,好像比赛过程中相当轰动,但比赛完了也就销声匿迹,不关注的简直都不知道他们出了什么新作品。

    于是赖成军渐渐有了一些思路,“我们这个节目,选秀是一方面,但选秀之后也很重要,甚至更重要——毕竟那些人的标签不可能是一辈子的选秀歌手。”

    林百川心有戚戚焉,“听说超级新人冠军即将发行的单曲,是从她的粉丝投稿作品里面选出来的,那些粉丝都不专业,全凭爱好和冲动,写出来的歌口水的不行,这种歌让我来做,我是不会做的。”

    又有人说,“他们搞的那个第一届全家福巡演,我也去听了,音效场地都很垃圾,唱的依然是别人的歌,前三名光靠歌根本压不住场,倒是排名靠后的一个实力派,现场还可以。”

    说起这个,大家都是一阵笑谈,超级新人的粉丝经过各种互通消息,大概都知道这个巡演本质是卖猪肉,于是为了让自己的偶像卖相上去,关心的已经不是偶像唱什么歌表现的如何,而是怎么让她的风头盖过别人,让到场考察的唱片公司高层掏腰包欣然签约——现场选手本来就不给力,再加上下面的粉丝声嘶力竭的鬼吼鬼叫,拼音量,整个现场可谓群魔乱舞。又有个女选手不知听了哪个粉头还是金主的坑爹意见,独辟蹊径,主打清凉,穿透视装,秀事业线不够,直接把胸部的轮廓都秀出来,基本上就只遮了那两点,让一些宅男大呼福利……

    赖成军感慨道,“我来总结一下,基本上数字台这个节目最让人诟病的就是过度消费——不仅过度消费选手,也过度消费粉丝,说难听一点,就是贱卖——这些选手就算以后能签约、商业化,也难免低人一等。”

    顾菲连忙松口气,“幸好,虽然记歌词是恶搞了一点,但还是有底线,没设计什么弱智游戏来取乐。”

    有人附和道,“赖总说的不错,既然我们知道了对手的弱点,那就反其道而行之,他们不把选手当人看,那我们就人性化一点,多尊重选手,这样可行吧?”

    “是啊,自从那个节目把某选手亲人去世当做爆点一直讲一直讲,我就看不下去了。”

    “网络上的黑料也该管管,虽然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但官方表态肯定比不表态好一点,数字台完全就是放任选手黑料满天飞,据说还有人亲自下场当搅屎棍的。”

    赖成军点点头,“尊重选手当然很重要,包括尊重选手的隐私、人生经历,但我觉得更重要的,还是要把选手当做一个准艺人,要拿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诚意——光从选秀节目本身捞一票,难免急功近利,如果比完了就只能靠粉丝的施舍度日,这样的价值其实也不高。”

    林百川若有所思的说,“嗯,其实他们这一届里面还是有几个走的比较早的选手挺有可塑性——我是说声音,如果能找专业人士培训、雕琢一下,完全可以达到一般的发片水平。”

    他说这话固然是因为以前在唱片公司工作的经历,有些人就不太苟同,“数字台做选秀,不就是因为现在网络普及,对流行音乐市场造成了挺大的打击吗?以前的歌手,唱片卖个几万几十万也不在少数,现在的歌手能卖几百?也许他们就是对这个市场不看好,才想着利用选秀捞一把,对选手之后的发展也犹豫不决吧?”

    这话一出,大家都心有戚戚焉,本来林百川被挖过来,多少是因为原来的唱片公司业绩缩水裁员,对这个市场业内人士都不看好,他还一口一个“发片”的,难免就显得有些职业病,甚至不合时宜了。

    赖成军毕竟比他们多吃十年饭,这会儿就出来帮林百川说话了,“唱片业受打击是不假,但流行音乐本身的需求还在,也不可能网络一发展,大家都不做音乐了——相反,我觉得应该更重视原创音乐,选秀歌手有了自己的歌,把它唱好、唱红,人气保持下去,吸引没看过选秀的路人,从选秀歌手转型成商业歌手,可能的话再往其他方向走,那么后期开个人演唱会、演电视、拍电影,接代言,他的价值也就体现出来了。”

    他提出的前景还是有一定的“前瞻性”,因为这个时候,华国的娱乐圈依然是论资排辈的局面,能打的多是网络发展之前就出名的艺人,外来军团也混的不错,偶有几个本土的新面孔,无非是传统路子+人脉出来的科班生,选秀艺人根本还停留在新概念的层次,超级新人让全国眼前一亮,但选出来的前三名如今还处于卖不脱的状态,开个拼盘演唱会都各种寒碜,很多人根本无法想象选秀艺人能跟正规军分庭抗礼。

    “赖总说的对,”林百川想不到这个自己本来不看好的二世祖也能正经八百的说事,“做唱片看起来没什么价值,甚至会赔本,但没有这个第一步,那么后期的隐性价值也就无从谈起了。”

    就连很少开口的何穆也说,“赖总的意思是,我们不光着眼于这个节目,而是还要考虑到选手的后期发展?但你说到原创音乐这个部分,我们也不是唱片公司,本身在音乐这方面的资源不够呢。”

    这个问题确实比较犀利,目前年华电视公司旧貌换新颜,做点新节目,资金是不成太大问题,但如果要扩张到原创音乐的领域,就难免实力不够,何况选秀节目出来的艺人到底能发展成什么样,依然停留在想象阶段,赖成军考虑到了后期资源这个方面,但选手本身的实力、魅力也很重要。大公司花重金打造的作品血本无归,市场不买账,也是屡见不鲜的事。

    音乐的部分林百川比较有发言权,“公司资金有限,如果要新创立音乐部门,或者兼并其他唱片公司比较困难,我们可以退一步,先采取合作形式。”

    赖成军眼睛一亮,“也对啊,国外有些选秀节目,冠军除了有奖金之外,还能和知名专业公司签约,这个就比纯奖金吸引人,而且专业度也上去了。”

    林百川想了一下,“这个部分我有人脉,可以找几家唱片公司的高层商量一下,看到时候我们选出来的选手能以什么标准、什么形式跟他们合作。”

    顾菲也说,“光冠军签约还不太够,我觉得可以扩大中奖范围,前三名,或者说有亮点的选手都有机会——反正电视台也需要补充新血,就算本身没有音乐部门,也还有其他节目啊,之前那个dj在我们这儿主持节目不也是很好的例子吗?不然我们也来拍偶像剧,就从选手里面找演员,自产自销,相互带动,难道不好?”

    赖成军连连点头,到现在,这个原本虚无缥缈的新节目才总算有了点干货,有了可以与超级新人叫板的概念。

    “你们说的都很好,也很实用,确实如此,我们这个节目,不光是把选手和粉丝当做一次性消费品用完就扔,而是立足长远,说成是变相的人才选拔也不为过,我相信在座的大家都理解了原则,那么细化下来,选秀流程、跟唱片公司的合作可以分头进行了……”

    不久之后,以c城为中心,整个华国就开始了年华台选秀节目的宣传。

    新节目叫做《我要出道》。

    66前期

    这个节目从名字上就是对《超级新人》的一种挑战。当初安琦被淘汰的视频在网络上点击无数,评委的那段点评也成了经典,尤其是“……我们要的,是喜欢音乐的灵魂,是对这个纯粹梦想的坚持……”,乍听之下会肃然起敬,但细细一想,再结合数字台第一届的运作,简直就成了反讽。

    因为第一届真正符合他们这个要求的,有梦想、有实力、有自己音乐态度的选手即使存在,也早早被淘汰,连决赛圈都没进,而主办方青睐的几个获奖者,反而是卖萌卖可爱唱功1ow到爆的类型。数字台也许是过于看重那个“新”字,走了极端,刻意造成“路人也能得奖”的噱头,完全打着小生意人的算盘,跟高大上的宣传并不符合。

    年华台的《我要出道》当然也鼓励有梦想有追求的孩子来报名,但并不强调“梦想”“灵魂”这种空洞的标签,反而表明了对实力和可塑性的看重,因为在海选宣传中就明确的说,优胜者有直接跟唱片公司、电视台及相关单位签约、正式出道的机会。

    这个时候,超级新人第一届的巡演又闹出妖蛾子,据说是某选手的粉丝买票的时候,工作人员大意,票开在另外一个选手名下,粉丝立刻不干了,我花几大百跑去郊区听几首破歌图的啥?不就为了帮偶像撑场,抬高她的身价?凭啥算到偶像的对手头上?虽然工作人员及时道歉纠错,但粉丝回来跟人一通气,一群人都炸毛了——搞不好这不是个别情况,而是普遍情况,很多粉丝买到票也没细看是谁的版本,会不会好心做坏事,帮偶像的对手挣了人气?于是要求票务方重新统计、重新出票。这个工作相当麻烦,票务方也觉得只是个别情况,没有答应,想不到这事就被闹大了,什么“黑箱操作”“拿我们的钱去贴别人”都出来了。

    主办方一如既往的装聋作哑,大概看这事闹上新闻了,乐得捡便宜,等于免费做广告,粉丝的怨气积累到演唱会,自己偶像出来唱的时候猛喝彩,别人,尤其是疑似黑箱操作得利者上台,什么荧光棒广告板都往台上扔,到后来,两家粉丝干脆不顾台上的表演了,直接在下面人身攻击,甚至动起手来,结果事态扩大,演唱会不得不被迫中止。

    这种事接连出了两三起,部分人依然觉得这是人气象征,但有些报名的选手就开始犹豫了。

    正在这个时候,《我要出道》开始宣传,其中的“业内人士讲评”“帮助选手提高”“赛程中就有机会发片”等关键信息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因为这的确是《超级新人》的软肋——他们也有所谓的业内人士讲评,但五个评委里面就只有一个三线歌手、一个所谓的乐评人勉强算专业,其他三个,一个花瓶女艺人,一个搞笑艺人,一个出道早的电影大哥,后面几个经常说不到点子上,然后两个主持人也是干货没有,全靠煽情;而《我要出道》的评委至少都是跟音乐有关的,有歌手,有词曲作者,有唱片公司高层,从属性上保证了这档节目的专业度,不会出现因为无知、缺乏底气而不得不用浮夸方式插科打诨、吸引眼球的可能。

    这个节目最让人心痒的,就是“出道”两个字,因为来参加的选手,尤其是有实力有想法的那一批,绝对不是只想打一枪就算,而是期待长远发展,说的直白一点也就是出道,商业化,路人转艺人——《超级新人》尽管热,但就连冠军都还要私下拜托粉丝帮她刷票,难免让人失望,至于什么1o人以上让粉丝厮杀的拼盘演唱会也不是他们的追求。

    至于海选,年华台也不像数字台那样铺天盖地、东南西北到处跑的,赖成军认为“让观众看参选者出丑”这种噱头既然用过了,再用就没什么意思,观众也未必耐得住前期漫长的海选进程,于是他跟其他高层商量,缩减了预算,海选仅在华国除了c市之外的两个城市进行,他甚至直接借鉴上辈子的经验,定下两个所谓的“选秀之城”,也就是年轻孩子爱唱歌的、ktv发展好的、民间高手众多、前世出过较多选秀明星的城市。

    至于流程,并没有进行好几天的现场报名初筛,而是大部分采用寄送视频、音频的方式报名,让工作人员初选,一来符合环保理念,节省了场地和评委的费用,二来大大减轻了工作量,可以有的放矢,当然,为免遗珠之憾,也开放适当的现场报名。

    初选资料和现场录像出来了,赖成军和高层当然要先睹为快,看看这届有没有可以期待的种子选手。

    安琦参加c城海选,自然是顺利通过,等待进棚,甚至不少人已经看好他成为最后的冠军争夺者——无论从他本身实力还是从跟数字台叫板的角度;另外,赖成军老妈曾经提过的,林芳芳女神的侄儿白桦,也回国参赛,通过了初选。

    白桦是典型在国外长大的华裔小孩,19岁,爱运动,高个帅气,英文标准,华文略磕碜,喜欢r∓mp;b曲风。赖成军知道他就是老妈让自己关照的后辈时,他已经通过了初选,正好省了赖成军开后门。

    跟超级新人相比,我要出道通过初选的名单里面,男选手比例较大,这也是有别于超级新人的地方,因为后者感觉是比较偏向女选手,阴盛阳衰,甚至有人说《超级新人》可以改叫《超级女新》了。

    《我要出道》通过3个城市的初选,一共选中了5o人,然后就到了进棚录节目的第二阶段。进棚第一场,就要把5o人缩减成3o人。

    而这个时候,《超级新人》依然在进行第一个分站城市的海选,广场舞大妈和非主流小女生依然孜孜不倦的刷着存在感……

    我要出道节目内部也有人提出担心,觉得这个“前期准备”仿佛不太够,进棚一下子还要缩水到3o人,就这点儿资源,真的能撑过一季吗?

    赖成军也学到了林百川那套试水理论,表示毕竟第一次做选秀,先来个小规模吧,免得血本无归,再说贵精不贵多,不用撒太大的网,着重节目中和节目后,也是一个特色。他看过超级新人的海选专辑,发现他们依然沿用第一届的思路,就连偏好的口味都一样,萌系萝莉,大概是打算躺在这个老本上吃一辈子了。

    主持人依然是顾菲,没有再配备男搭档,因为觉得她一个人的功力足够ho1d住全场,何况选秀节目的主持人主要起串场作用,能在选手和评委之间穿针引线比较重要,这样也跟超级新人形成了区别。这个节目放在周五播,而她原来主持的麦霸就推到周六。

    对于这个新节目,期待的观众不少,电视台本身的粉丝有,觉得超级新人看腻了想换口味的有,一边看超级新人顺便关注同类节目的有,暗搓搓等着挑刺的也有,因为不像超级新人那样连做几期比裹脚布还长的海选,反而让人好奇,甚至有网友们将就着官方给的选手资料,开展了人肉搜索。

    前期总算准备的差不多,就等进棚正式开播了。

    小文考上了本市的中医学院,做着开学的准备。白桦也在赖成军的帮助下找到了落脚点。安琦自然是找回场子,带着雪耻的心情打算大展拳脚。林百川跟唱片公司谈过,对方愿意和电视台以合作方式培养、开发选手。大哥的房子也卖的不错,顺便s国学生里面也有前艺人来参加比赛。

    一切都在轨道上。赖成军对自己相当满意。

    想不到开播之前,他却接到一个想不到的电话。

    赖成军相当诧异,“韩老师?”

    小文不是已经被录取了吗?难道他还有什么未尽事宜?

    韩棠在那边笑笑,“不用这么叫,你又不是我学生……对了,肖清容最近有跟你联系吗?”

    “没有……他怎么了?”赖成军这才发现,原来除了小文,他们还有另外一个共同的熟人。这段时间他忙节目忙的昏天黑地,也是抱着花力气为浆糊的心思,想要转移注意力,但听到这三个字,还是忍不住心中悸动。想到韩老师,他的记忆又回来了,包括那天肖清容跟他在厨房一起忙活的画面……

    “这样啊……”韩老师在那边顿了一下,自言自语道,“好像这几天他也不在家,说是去学校了。”

    “他这种好学生也不奇怪吧,多半是提前回学校准备?或者帮其他同学补习?”赖成军不明韩老师的用意,只能客观的猜测。

    “嗯……”韩老师显然不太苟同,犹豫了一下还是问,“他有没有跟你说,他参加了一个什么小组?”

    “没有,什么小组?”赖成军听出几分严重性,连忙追问,同时脑内了很多很多,自己都被吓住了——肖清容那么规矩,应该不会随便被人煽动吧?

    “好像是……什么‘换肾互助’之类的……”

    想不到跟他脑内的完全不一样,赖成军一愣。

    67追问

    听到这个消息,恍然发现自己都忽略了干儿子亲妈的病情,赖成军有些惭愧,连忙追问。

    韩老师说,“其实我也不太清楚,他妈妈的病情他说的不多,好像最近浮肿有点加重还是什么,前几天听到他打电话,那头不像是他妈,他跟人说什么配型啊家属的,我还听到什么互助小组,后来问他,他却支吾过去了,所以才想问问你。”

    赖成军之前为小文的事跟他打过交道,韩老师有他的号码不奇怪,这个消息让他平静不下来,但赖成军还是忍不住问,“韩老师怎么想起找我了?”

    那头韩老师顿了一下,才说,“其实肖清容他……有时会提起你,上次小文插班的事也是他事先很认真的拜托过我——这个孩子我清楚,对不熟的人不会这么上心,后来看他跟小文好像交情也不深,那自然是跟你比较熟了。”

    “哦,”赖成军原本对韩老师有些吃味,但现在被他这番话治愈了不少,“是的是的,这孩子很多事都放在心里,我们应该多关心他,我也是最近太忙没顾上,多谢韩老师提醒,我会去问问这事。”

    “等一下,”韩老师忽然叫住他,犹豫了半晌却说,“我能不能问件事?”

    “韩老师您问。”

    “之前……资助他学习的人,你认识吗?”

    赖成军一听就知道这已经是韩老师保留的说法,不知道肖清容跟他聊了多少,看光景他大概怀疑自己就是那人吧,不过想想也对,他听顾菲说过,当初那个帮扶项目就是把申请表发到几所中学,由班主任提供给班上适合的学生,看来韩老师确实经手过这事,所以留下了印象。

    赖成军也不好说的太具体,含糊道,“好学生不应该读不上书,这也是天助自助。”

    韩老师立刻闻弦音而知雅意,“我明白了,赖总真是为善不欲人知。”

    “哪里哪里。”

    “我也不知道该不该跟你说这事,”显然韩老师不是为了恭维才问那个问题,仿佛隐隐有些后悔,“肖清容大概不希望太多人知道。”

    赖成军完全明白韩老师对肖清容的爱护,既想帮忙,又想尊重,他自己何尝又不是呢,便说,“我明白韩老师的顾虑,请相信我和你一样,最大的希望,无非是他能安心学习、成长。”

    面对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赖成军难得用这种社论一般的口气,不过显然他这句话用对了,那头的韩老师放心的松了一口气,“那就好,赖总有见识有本事,处事绝对不成问题,肖清容能遇到你这样的贵人真不错,倒是我多虑了。”

    “没有没有,这次多谢你提醒,总之这孩子闷,有什么情况大家都多沟通比较好。”赖成军心想,这还真的多亏韩老师通风报信,以后肖清容要是有什么小秘密,想必韩老师也会提醒一下了,看来他的表现让韩老师比较信任,以后等于是多了一个帮手。

    ——当然,至于他自己得到的独家消息,就不一定要转告给韩老师了,毕竟韩老师带毕业班这么忙,太多学生也顾不过来,他就帮忙分担一下吧……

    赖成军一高兴,索性还表示了对韩老师离异带孩生活的关心,甚至打听起他的续弦条件,说如果遇到了合适的女孩子可以帮他留意,韩老师倒是不怎么热衷,说工作忙不一定能顾家,那点时间带儿子就够了,又担心儿子受后妈的气,云云。

    赖成军貌似关心实则打探,听了韩老师的口气,便自我安慰他是个杠杠的直男,不会跟自己抢干儿子……

    放下电话,虽然过几天就是《我要出道》首期开播,但赖成军的心思也不在这上头了,早就飞到了肖清容身上。

    换肾互助小组?这也能成立小组?怎么个互助法啊?不光是精神胜利吧?应该有点实质,难道……以肾易肾?

    赖成军前世久病成医,对于医学前沿的讯息相当敏感,也大概知道这类事,难道肖清容就打着这个主意?

    他越想越坐不住,一定要马上见到肖清容才能安心,于是也不多斟酌了,直接打电话找了肖清容,约他见面。

    自从上次在韩老师家匆匆一聚,他去找大哥理论之后,就一直没联系过,这次找上,随口扯了个理由,邀他发表对于《我要出道》节目的期待和建议……

    肖清容本来有些犹豫,说自己也不是专业的,给不出什么意见,赖成军硬是用“离开播一周不到,我挺紧张的,你来陪陪军哥,就当给我吃颗定心丸”这种近似耍赖的借口,才让肖清容无奈的答应了。

    地点仍选在别墅,赖成军之前给大哥打了招呼,请尊重他的业主权,不要无故跑过来耍威风、自作主张坏他的事(当然原话经过处理,没敢这么直白)。

    离两人上一次独处,也就两个月左右,但赖成军却觉得仿若隔世,一双眼睛怎么也看不够,肖清容都被他瞧的不好意思了,连忙摆出“正事”,“还没恭喜军哥呢,新节目我很期待,周围也在讨论。”

    “那是当然,我……”赖成军一个得意,差点尾巴都要翘上天,但随即想到这跟找他的幌子不符合,连忙改口道,“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毕竟数字台先声夺人,很多人觉得我们是捡剩饭的。”

    装可怜果然是对的,肖清容连忙发挥定心丸的作用,“不会啊,我觉得跟超级新人的模式不一样,你们这个显然要专业的多,而且直接跟出道挂钩,相信会吸引不少有心人吧。”

    “那就托你的福了,”干儿子显然有get到这个节目的亮点,干爹表示满意,“以前麦霸那个节目你也提过不少意见,这次再接再厉呗,可以当一把兼职顾问。”

    “……军哥太抬举了。”

    幌子就这么水过无痕的被抛弃,赖成军转向核心之一,“我哥的行为是不对的,我已经教训过他了,说起来,也是我事先没交代,他搞不清楚状况才会那样,他跟我道过歉了,你别再往心里去了啊。”

    赖成军刻不敢想象他哥听到这番评价的感想,诡异的觉得自己就像个忙于调节婆媳关系的双面胶小男人……

    肖清容仿佛想说什么,但最后还是化为一个“嗯”字。

    赖成军状似不经意的问道,“对了,好久没关心过,你妈妈的身体最近怎样?”

    肖清容表情一顿,不自然的笑了一下,“也就那样呗。”

    “那样是哪样?”赖成军坐直了身子,“我并不是随便问问,你也不要随便敷衍,到底怎样?不然我上门去看看她?”

    肖清容躲开他的眼神,“额,不用了,没什么好看的。”

    “你这么说,我还真得去看看了,正好,她也是我们节目的目标观众群,我就当做民意调查呗。”

    赖成军作势要打电话,被肖清容拦住,“真不用了。”

    赖成军失笑,“我关心一下也不行?”

    肖清容眼神闪烁,“您已经关心的足够了。”

    赖成军看出来干儿子不想跟人聊这个话题,但他也不可能绕过去,“你要真的不让我担心才好。”

    “我会的,上学期考试——”

    “我不是说这个,”赖成军打断他的话,干脆不绕弯子了,“你是不是打算让她换肾?”

    肖清容看着他不说话。

    “肾源好弄吗?”

    肖清容眼神一黯。

    “手术费大概多少?”

    肖清容握了握双手。

    “这些事你一个人都能搞定?如果能,就当我多管闲事了。”

    见他沉默,赖成军索性也沉默,徐徐喝起茶水来。

    不知过了多久,肖清容低下头,声音飘出来,“……之前出了一次呼吸障碍,还好是周末我在家的时候发现的,虽然及时送医控制好转了,但医生的建议也是不宜再拖、能做移植尽量早做……”

    赖成军点点头,也没有发表太多无济于事的同情,而是理智的继续话题,“你之前好像说过,你想捐自己的肾,但是血型不同捐不了?”

    “嗯,”肖清容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继续说,“我妈妈那边的亲戚也比较少。”

    赖成军心想,就算亲戚满堂,人也不一定愿意捐出自己的一个肾吧,“器官移植名单有去登记吗?”

    “有的,但需要器官的太多,能提供的太少。”

    这也是无奈的事实,就连亲人都未必肯捐,何况外人?

    “那你们现在是个什么想法?”

    肖清容叹息一声,“大概除了等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是么?换肾互助小组呢?”

    肖清容猛的抬头看他,“你怎么知道?”

    赖成军也没急着卖韩老师,“我自有办法,这个不重要,你先跟我说说那是怎么回事?”

    “军哥真的……关心的够多了。”

    “你不说,我也有办法知道,信不信?”赖成军软硬兼施,“你要真把我当外人,也可以不说。”

    赖成军装傻有一套,真想要答案的时候气场也够强,肖清容只得和盘托出。

    原来是他陪妈妈去医院的时候,跟病友家属聊天,是个中年大叔病人的老婆,她不知从哪儿听说,国外进行过所谓的“交叉换肾”手术,就是病人和b的亲人中都找不到配型成功的,但病人的亲人里面有能跟b配型成功的,反之亦然,于是交叉换肾,两台手术一起进行,可以说皆大欢喜,或者说没有办法的办法——可见就是在医学发达的地区,肾源依然是个大问题,病人和家属为了追求健康,不得不想尽办法。

    目前华国还没进行过类似的手术,肖清容听了这个消息也觉得新鲜,连忙回家上网,找到的资料也比较有限,但确实存在,国外已经有人进行了,而且成功了。不得不说,这让他看到了希望。

    目前肾移植手术比较普遍的供体是病人的亲人或夫妻,前者因为遗传基因有天然优势,后者因为长期共同生活也具有可行性,但实际情况是很多病人的亲人或夫妻即使愿意,但配型并不成功,等移植名单排序就跟天上掉馅饼一样不现实,于是,这种“交叉换肾”的互助形式还颇能让人共鸣,甚至想要效仿。

    结果肖清容就和那位中年男人的老婆,还有另外几个病友家属商量起来,觉得是不是也可以成立这么个互助小组——毕竟他们都是有意愿捐肾的,只是被挡在配型不成功的门槛外,那么,如果能用自己的肾,间接换来亲人/爱人的康复,也是殊途同归,完全可以接受了。

    为了让配型成功几率增加,他们还打算多联系一些有这个意愿的病友家属,最近肖清容就在跟人联系这事。

    赖成军听完,眉头不展,“这事先缓缓,千万别冲动。”

    68《我要出道》第一期

    赖成军仔细回想,上辈子的肖清容有遇到这事吗?他真的把自己的肾换出去了吗?但可惜的是,前世他对这个“床前孝子”根本就不怎么珍惜,连他是从哪个角落冒出来的都不清楚,何况他的家庭情况了……

    一旦想到上辈子的肖清容很可能是在少了一个肾的情况下伺候自己,赖成军的愧疚感加重,心想,这辈子说什么也不能让他这么苦,于是本能的说出那句话,让他别走这条路。

    但显然,肖清容虽然表面平静,但并不把他这句话当回事。

    赖成军组织了一下语言,说,“我理解你的心情,你为了妈妈的健康想办法是没错,但是捐肾跟捐血什么的还不一样,毕竟是人体的重要脏器,虽然看上去有两个、捐一个还剩一个,但既然老天给了我们两个,就说明它都有用的不是?你是学医的应该比我清楚——”

    肖清容沉默一下,还是解释说,“我知道,但也没法就这么看着……”

    ——看着妈妈一天天衰弱下去,病情加重,却无能为力。

    赖成军皱眉,“我都知道,但毕竟不是一劳永逸的事,你是年轻人,身体健康,生活习惯好,换出去的成功几率高,但换回来的肾就不一定……退一万步说,就算成功,那你妈妈后期的康复呢?你少了一个肾,将来肯定影响你的学习生活工作,你妈妈还得靠你照顾……有很多问题要考虑的。”

    他这个时候也顾不上三观了,自私也认了,就是不想干儿子这么冒险。

    肖清容沉默了。

    显然,这些问题他不是没考虑过,他还是半个专业人士,考虑的应该还比赖成军全面一些,换肾的风险,之后的影响,他肯定心中有数,但……实在是生活残酷,容不得矫情。

    赖成军缓了一下,“你们那个小组进行到哪一步了?”

    “……等着凑齐五十组,然后约时间去配型。”

    赖成军不明所以的笑了一下,“还挺有计划嘛,如果我问的晚点,是不是你连手术都做了也不打算主动告诉我?”

    “……”

    “如果配型成功了,手术费大概多少?二十万得要吧?”

    “……嗯,”似乎是怕他担心,肖清容连忙补充道,“我会多接几个家教。”

    “二十万,你要接多少家教才够?之前我让你拿提成你也不拿……这笔钱就算我帮你存着,但前提是你以后不要自作主张,有什么事要跟我商量。”赖成军确实害怕他一个冲动,悄悄就去把手术做了。

    肖清容不说话。

    赖成军知道他是不想跟自己起冲突,但也不想阳奉阴违,只得强调一句,“听我的,先不要冲动,这事我帮你想办法。”

    肖清容抬头,“已经麻烦军哥很多,真的不好意思——”

    赖成军一听这车轱辘话开头就不想继续,摆手道,“就这么定了,对了,这事你妈妈知道吗?”

    肖清容不语。

    显然赖成军猜的不错,肖清容目前还瞒着他母亲。估计也是怕母亲听了不同意——也不知道打的什么曲线救国主意,难道是想默默的把前期准备都做好了,拖到最后一刻才让她知道,但难道连配型都能瞒过去?

    赖成军仿佛找到什么有力武器,“估计你妈妈也跟我一样,不希望你的健康受损。”

    肖清容仿佛听出他的暗示,有些不敢相信,“军哥,这事你先别跟我妈说——”

    “那可不一定了,万一我劝不住你呢,”赖成军满意的看着肖清容的脸色一变,“当然如果你听话,让我放心,我也不会去多这个嘴。”

    见他居然搬出自己妈妈当挡箭牌,肖清容有些郁闷,“其实,就算我想要怎样,也跟军哥你无关的。”

    难得干儿子发了点脾气,赖成军索性无赖的笑道,“跟我无关?谁让我在你身上投资了呢?你的身体现在也不光属于你自个儿,不能你一个人说了算,我当然要从旁看着点儿。”

    肖清容话都说不出来。

    赖成军还想多说一点,但这时公司有事找他,必须回去一趟,只得结束了会面,“就这样,我帮你想想其他办法,总之你先别轻举妄动。”

    于是匆匆告别,毕竟《我要出道》第一期开播在即,他也不能过于因私废公。但在为第一期准备的空隙中,赖成军还是抓紧时间联系了几个人。因为大哥对肖清容有偏见,何穆又多少承担着大哥“眼线”的角色,所以赖成军避开了何穆,没让他知道。

    他首先联系了自己认识的一位私人医生,重生之后他深知健康的重要性,所以高薪聘请了一位私家全科医生,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平时有什么不舒服的也及时咨询,这种做高端医疗服务的,本身学历高,多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专业能力之外,对雇主相当尽心,包括隐私的方面也有足够的尊重。谢医生果然给他回馈了不少有用信息,包括换肾手术在一般医院的难度——毕竟器官移植在华国也是刚刚开头,手术本身的难度就不用说了,肾源的紧缺也是一个方面,更麻烦的,因为器官移植的特殊性,会涉及到灰色地带,例如地下黑市器官买卖,为了杜绝这种可能性,所以手术前往往还有一个所谓的伦理考察委员会,来对手术进行各方面的论证。

    听赖成军提到“交叉换肾”这事,谢医生就表达了怀疑态度,“我看这事不那么靠谱,就算配型这道生理关能过,但伦理这关也未必能过,毕竟现在的主流意见是换肾这类手术仅能接受夫妻或三代以内亲属捐献,之前发生过这种例( 前干爹〖重生〗 http://www.xlawen.org/kan/5500/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