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部分阅读
知道会知道,他这一生再怎么富贵,也是无法坐上大明那最尊贵的皇帝宝座呢?
在朱标的下面,则是皇八子潭王朱梓,鲁王朱檀,蜀王朱椿,湘王朱柏,豫王朱桂,汉王朱楧,辽王朱植等七个亲王。在他们的中间,刚与徐家二小姐配对的才十岁的豫王朱桂也在其中。除了这些亲王,还有不少的皇孙,其中太子朱标的两个儿子允炆与允熥坐在皇孙辈中的最前面。
允炆洪武十年出生,此时也不过八岁,他因是皇孙辈,因此位置也在后面,距离景天正斜对面。他坐在那里,努力的摆出八岁孩子能摆出的庄严姿态。坐在允炆正对面的释迦保高兴的冲着皇孙打招呼,那小孩却只是鼻孔朝天,回也没回应一下。倒是一旁七岁的允熥很高兴的对着释迦保有声有笑的聊着天。
皇家与徐家两家人的席位后面,还有一排席位是留给随驾的几个大臣们的。其中有两人一看到,景天就被他们吸引了目光。两人都是差不多的高大威猛,一见到这两人,景天就马上想起了这两人的名字和身份。郑国公常茂和永昌侯蓝玉,都是太子朱标的强有力支持者。常茂的姐姐是朱标的已死的太子妃,常茂是允熥的亲舅舅。而蓝玉更是常茂和太子妃的舅舅,是皇孙允熥的舅公。
尤其是蓝玉,当他走过景天身边的的时候,景天只觉得他身上有一种飞扬无比的武将魅力,让景天几乎都无法将自己的视线拨回来。飞扬洒脱,顾盼神采,举手投足间总充满着大气。就是说话间,也能感受到一种军人独有的铁血与刚毅之感。虽然明知此人最后不得善终,牵连了无数人,但此时面对他,景天仍然有种想要上前仰慕他一番的冲动。
虽然祖父徐达也是无数人仰慕的大将军,但徐达渐老,常年深居高位,早将身上的那股气势内敛,整个人反而返璞归真。但是蓝玉却正是年青气盛之时,此时刚刚封侯不久,整个人举手投足间都是掩饰不住的武将霸气,看的人总是不自觉的就受其影响。
这才是为将者应有的风范,蓝玉走过去许久后,景天仍然喃喃自语道:“我自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大丈夫当如是!”
Ps:明天就要第一个推荐了,好忐忑啊,兄弟们给点票票吧!
第27章 恩宠
大厅之上,皇帝朱元璋举着酒杯正在追忆着当初在濠州起兵时的往事,对着太子朱标及几个亲王频频道徐达乃是他的布衣兄弟。
景天坐在下面,听着那些往事也感觉到此时徐府的荣耀。但是朱元璋让太子与诸皇子皇孙们与徐府男丁们互相敬酒之时,他这个徐家的私生子却没有人来打招呼。
方才六岁的景天也忍不住偷偷给自己倒了一小杯酒,一小口一小口的抿着,也算是这热闹中打发寂寞的法子。
侍女丫环们正在厅中流水般的上菜、斟酒,忙个不停。脚下突然有东西在咬他的靴子,景天低头一看,却是小狼追风正四只爪子抱着他的靴子,咬个不停。景天笑了笑,伸手从案几上将一盘片好的烤羊肉移到面前,趁着大家不注意,一边自己吃着,一边却偷偷的往桌下掉。今日的宴会府中的狗全都拴起来了,也只有小狼才有这么好的运气,跟他一样的享受这宴会丰盛的美食。
追风还有些小,啃不了骨头,但吃起肉来却是十分的迅猛。景天扔一块,它马上就吃一块,一点也不停顿。每吃完一块,它就会马上仰着头,用那血红的眼睛期盼的看着景天。
景天看着这样子开心的笑了笑,伸手摸着小狼雪白的毛,追风马上回过头来用热热的舌头在景天的手上舔来舔去。
“这就是你从山上带回来的那只狼崽子?”一个浑厚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景天抬起头,却是郑国公常茂和蓝玉两人一人端着一杯酒站在他旁边。两人看上去像是刚刚到门外检查了一遍侍卫刚进来的样子,蓝玉好像也对这头白茸茸的小狼有些兴奋,伸出脚挑着小狼玩。
“对。”景天点了点头,“它叫追风!”
常茂看见景天面前的酒杯,伸出大手揉了几下景天的头发,笑着道:“好小子,这么小就偷喝起酒来了。怎么样,酒好喝吧?”
景天笑而不语,常茂笑道:“我记得我第一次喝酒的年龄比你还要大点,你小子倒是比我还厉害。”常茂是开国六公爵之一,不过他的封公主要还是因为他父亲常遇春早死,所以在大封功臣的时候,他以他父亲常遇春的功绩得袭郑国公。徐达和常遇春在战场上是一对好搭档,常家和徐家也是关系十分好的世交。而且这些开国的公候之间,绕七绕八,最后总能扯上些同乡及亲戚关系。常茂不仅是太子朱标的小舅子,也还是宋国公冯胜的女婿,周王的妹夫。
常、冯两家都和徐家走的很近,常茂最近也听妻子说起过几次徐家那个小私生子的故事。听到景天这么个小孩,最弄出这么多事情,再加上现在京中有不少人传言徐家的这个私生子是个天才,出口成章、转步成诗,因此也对景天有不少的好奇。
常茂长的很高大,而且雄壮,熊腰虎背,整个人就跟一扇门一样。和大多数武将一样,常茂面色红润,举手投足间总有股将军的豪爽自然。
“这头狼挺安静的,你怎么会想养一头狼呢?不怕养不熟,大了反而伤人伤已?”一旁的蓝玉此时不过三十多岁,却正是意气风发之时,刚刚封侯,晋入公候之列的蓝玉整个人蜂腰猿臂,玉面长须,面貌没有常茂这般的粗旷,却更有些如诗书人般的儒雅。浓眉高鼻,唇上两撇精心修饰过的胡须让整个人如眼锐利。
“这头狼和普通的狼不一样,这是头雪狼。狼伤人不假,可从小养大的狼却是通人性的。家养的狼和野生的狼不同,追风也和普通的狼不同。”景天十分相信自己能把小狼养好,而且说狼是养不熟的也不一定都对,毕竟这是从小开始养的,不是野外捕的成年狼。
“北方也有很多狼,特别是辽东和漠北,到处都是狼,成群结队。”蓝玉有些深思的望着景天道。
常茂和蓝玉两人站在那里和景天聊了一会后,相互对视了一眼。两人原本只是路过顺带着和这个徐达最疼爱的徐家私生子聊聊,却不料这个私生子一点也不拘束紧张。两人都是公侯,见多了京中公侯之家那些年青一辈的小子们。许多嫡出的功勋子弟都不如景天刚才的谈吐表现,更别提那些不被人看的起的庶子和私生子了。
又聊了几句,蓝玉和常茂一起回自己的席位,走前,蓝玉拍了拍景天的肩膀。“虎父无犬子,大将军的孙子果然不一般。可惜你年纪太小,不然跟我去北方,磨砺个几年,绝对又是一颗将星升起。”
晚宴进行了很久,直到外面的天已经全黑了,都终于结束。
宴会结束,皇帝摆驾回宫,早有内侍叫来了皇帝的车辇。徐家上下则一起跟着出了徐府大门,一直送到大功坊牌坊下路口。皇帝今晚很高兴,整个脸都红通通的,一直拉着徐达的手说话。火者请求了几次起驾,皇帝都说等一会。
龙辇之上,朱元璋拉着徐达一起坐在上面,“天德,看你今天这么高兴,朕也十分高兴啊。好久没有见你如今日这般高兴过了,好好将养身体,朕的江山还离不你这布衣兄弟啊。”
徐达感激的向朱元璋谢恩。
“天德啊,朕知道你一直疼爱景天那孩子,今日我也见过了他。暗中观察了多次,确实不错。宴会上,虽然居于末席,却十分淡定。朕派郑国公与永昌侯去和那孩子交谈了一会,据蓝玉他们说也是谈吐非凡,十分大气。这孩子不错,可惜出身差了些。前些天朕在宫中还听说景天被京师人传言说是天资聪慧,出口成章、转步成诗,今日见了,这孩子确实是个好苗子。”
“陛下,这皆是外面人的以讹传讹。一切原因只不过是那日找回景天回府路过陛下所赐大功牌坊下时,这孩子念诵了一遍陛下所赐之词。只不过是比平常孩子早识几个字,没什么了不得的。”
朱元璋笑道:“六岁的孩子就能识那么多字,而且朕也听说了这孩子前些日子的遭遇。出那么大的事情,还能在外面活的这么好,这孩子不仅命大也还福大,更加心智了得。允炆和允熥两个孩子比景天也大不了多少,可相比起来,却是有些不如啊。朕想过了,等过完年,就让景天入宫中陪两位皇孙读书,将来景天也有个好出息。”
PS:求推荐票票,新书期间想要冲榜,现在离首页还有些远,大家一起帮忙啊。这周有推荐,帮木子冲上首页榜吧。。。
第28章 蓝月 红日
感受着皇帝真诚的目光,徐达犹豫了一会:“陛下,景天乃是私生子,这样的身份如何入宫给两位皇孙伴读。传扬出去,只会辱了天家颜面。臣已经想好了,等到明年,臣就送景天回凤阳老家。臣也不期望景天这生有什么大作为,只希望他平平安安一生就好。”
“回凤阳?天德你怎么会有如此想法?”朱元璋有些惊讶的道。
“平淡一生,也许才是这孩子最好的归宿。臣已经老了,时日无多,这孩子又和允恭他们都不太亲近,留在京中,始终要背着这个私生子的名头,对他不是好事。回凤阳了,帮着看守祖祠,远离京中家族里的纷争是好事。”徐达说出这话时,却是他最近考虑许久的。
朱元璋沉默了一会,徐达说的也对,嫡庶之分本就是道不可跨越的间隔,更何况这孩子还是个私生子。“叫景天过来,朕有话要对他说。”朱元璋对着外面的侍卫道。
很快,景天就被徐允恭带着到了御辇外,朱元璋伸手招了招,“让景天上来吧!”
登上皇帝御辇,与皇帝同辇,这是一种极其荣耀的恩宠。多少公侯文武大臣,终其一生也不一定有这样的机会。景天一个六岁的私生子却是登了上去,这让四周无数的随驾侍卫官员们,心中惊叹羡慕。
景天倒是没有太多这样的感受,只是觉得皇帝的御辇很大,装饰的很大气贵气,其余的倒并没什么。一进入御辇,景天很规矩的马上向朱元璋和徐达各行了礼。
朱元璋脸上表情很轻松,似乎只是私下里的关系,并没有当作是君臣上下的关系。他伸手将景天拉到自己身边,上下打量了景天几遍,频频点头。
“景天,朕想让你入宫陪皇孙允炆和允熥读书,你可愿意?”朱元璋笑着问道。
景天愣了一下,上一世中他这个私生子可没有过这样的经历。陪皇孙读书虽然不如陪太子读书,但两位皇孙都是太子的嫡子,这可不是普通人能得到的荣耀。如果入宫陪两位皇孙读书,等将来,怎么着也能混个不错的官职,至少会比前世勋卫的职位要好的多了。
不过他只是一个私生子,皇帝却让他却陪读,这让景天心中暗自惊讶。再一想到虽然后来皇孙允炆成了皇太孙,最后成了皇帝。可这皇帝也没当几年,最后还是让燕王给抢了去。景天就有些犹豫了,建文的臣子最后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
“陛下,我只是一个私生子,怎么能陪着高贵的皇孙读书呢?这是于礼不合之事,恕我不能接受陛下的好意。”
朱元璋听到这话愣了一下,一双微合着的双眼也如电般的锐利扫过景天一眼。
“这是你祖父教你说的?”
“回陛下,这是我自己的想法。我只是觉得以我之出身,如果接受了陛下的好意,实际上却是对祖父及陛下的不尊敬。景天虽小,却也深知礼仪规矩,能得陛下认可景天已经十分荣幸,万不敢再有其它非份之想。”
徐达也感觉有些惊异,他只觉得景天自从外面回来后,仿佛成熟了许多,如同一个大人一般。可越是如此,他却越觉得对这孩子有些亏欠。
轻叹一口气,徐达握住景天的手问道:“祖父打算让你年后回凤阳祖籍读书,将来长大了,就在凤阳帮着照顾宗祠,你有什么想法?”
“孙儿愿意!”景天马上回答道,没有丝毫犹豫。
朱元璋与徐达相视一顾,俱都无言。
“你可知道,你一回凤阳,也许这一生都没有机会再回到京城了。你就不留恋京城的繁华,不惦记着徐府的亲人吗?”良久,朱元璋还是忍不住问道。
景天望着两人,微微笑了笑:“京城很繁华,景天很喜欢。府中上下对景天也很好,景天很喜欢他们。祖父很疼我,父亲和母亲大人也很喜欢我。还有祖母大人,几位叔叔、婶婶。还有释迦保、茂先他们都对我很我。景天也舍不得离开他们,但是上次我被掳走在外面的时候,我也想过许多。我知道,我是私生子,我也知道私生子的意思。我只是徐家的一个家丑,我继续留在徐家,只会是一个笑话。”
“皇上,祖父,景天想好了,我愿意去凤阳,去一个很少人知道关注的地方。景天喜欢读书,呆在一个安静的地方安静的读书,也是我的愿望。京城徐家没了我,只会更加的安宁和清静。”
景天的一番话说的很有些让朱元璋两人意外,这根基不像是一个六岁孩子能说出的话。实际上景天说这些话的时候,也有些担心他演过了头。不过他也仔细的想了想,前世他在徐家只是一个边缘的不能再边缘的私生子。当初徐达也很疼爱他,但徐达一死,事情就会完全变了。
虽然这一世,除了徐达对他的疼爱,又多了皇帝对他的意外青睐。但景天心里很明白,徐达再过两个月就会去世,而对此他根本无力改变。徐达一死,他也就真的要回复到前世的那般景象了。就算他现在真的抓住这丝机会入了宫,可一个私生子去做伴读,实在也不是什么好出路。
这些天想来想去,他觉得自己还是应当走自己的路。原本他还没有想到具体的事情,眼下徐达让他回凤阳却给了他一个好机会。在京城,他只是一个不起眼的私生子,甚至在徐家,与那群弟弟妹妹们比起来,他同样只是个私生子,比庶子还要低贱的私生子。但如果去了凤阳,他虽然依然是私生子,但却是那边府中的主子,在他上面再没比他高贵的了。
如此一来,他就能做自己想做的,又不用担心受别人干扰。更何况,他也不愿意天天夹着个尾巴在京城中当个私生子。他相信,脱离了京城这个桎梏,他能在凤阳有个更好的开端。眼下是一个大好的机会,他不想错过。
朱元璋都有些被景天这番有些太惊人的懂事话语给打动了,一把将景天拉在面前,赞赏的轻拍着景天的手。
朱元璋突然有些惊讶的望着景天的左手虎口。在景天左手虎口的位置,有一个蓝色的痣,正好在虎牙位置,那痣的形状如同一汪新月。朱元璋心里一阵惊讶闪过,脸上出现了一丝震惊。
他望了望徐达,徐达的目光仍然在景天的脸上并未注意到他这边。他马上悄悄的又拉过景天的另一只手,睁亮眼睛凝视往右手虎口望去。那望过去的目光中,既有惊讶有又些期盼、担忧。
“啊!”朱元璋突然失声轻叫了一声。
“陛下怎么了?可是哪不舒服?”徐达有些担心的望着朱元璋。
“没什么,没什么,就是今天高兴酒喝多了些。”朱元璋对着徐达有些勉强的笑道。
徐达见皇帝没事,也没再多说什么:“陛下,天色已晚,陛下还是早些启驾回宫歇休吧。臣告退!”
御辇内安静无声,徐达抬起头向朱元璋望去,却见皇帝坐在那里,目光直直的望着前方,有些呆滞走神。忙又说了一遍告退的话,朱元璋才突然醒过神来。
“年纪老了,多喝了几杯酒,就有些醉了。也罢,你我都不如当年了,朕回去,天德你也早些歇休吧。”朱元璋笑着对徐达道。
徐达领着景天再次对朱元璋行礼告退。朱元璋向徐达挥了挥手:“天德,景天这孩子的事情你再考虑一二,这孩子如此懂事,是个可造之才,如果就此让他回凤阳,对这孩子有些不公,希望你再思虑一二,他虽是个私生子,可依然是你的孙子,你说不是吗?”最后一句话时,朱元璋紧盯着徐达的眼睛说道。
徐达点了点头,没有回话,带着景天下了御辇。
下了车,皇帝的车驾开始返回宫中,徐达带着徐府一众人一直站在路口恭送,一直到车驾远去消息不见。景天被徐达牵着手,站在那雪地之中,腊月夜晚的寒风吹过身上,带走身上丝丝缕缕的温暖。借着周围仆人们打着的点点灯火,景天低下头,向自己的右手虎口望去,那里,一个圆圆的如太阳般的红痣跃然入眼。看着这个痣,景天想起刚才朱元璋先是看到自己左手痣后,马上就查看自己右手,然后失神了一会的奇怪举动。
看着那个痣,景天心里明白,这痣肯定有什么其它的秘密在里面,但到底是什么样的秘密,会让朱元璋也愣神?景天毫无头绪,只觉得事情有些越来越糊涂了。
第29章 元顺帝妃
朱元璋回到皇宫时,已经是戌时,天早已经入夜许久,夜幕一片漆黑。
“马上传毛骧来见朕,立刻!”朱元璋面色阴沉的径自走到御座前坐下,语气中满是冰冷。前面侍候的火者见到皇帝如此表情,一个个全都心里升起一股寒意,不敢有片刻犹豫,马上急急出去传旨了。
没过多久,锦衣卫指挥使毛骧急匆匆赶入宫中。一入殿中,却见皇帝手中握着一把宝剑,剑已出鞘,面沉如水,那模样,似乎皇帝准备手刃仇人。看到他进来,皇帝大吼一声:“毛骧,你怎么这么久才到?是不是朕的话你都当成耳边风,还是说你觉得朕的话你左耳进,右耳出?”
“臣见驾来迟,有罪。”毛骧只觉得的后脊发凉,阵阵冷汗已经冒出。
伴君如伴虎,毛骧做为锦衣卫第一任的指使挥,其本身自然也是皇帝十分信的过的人。而事实上,锦衣卫一成立之初,他就已经被皇帝告之了其职责。而身为这个负有掌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之权,下设镇抚司,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的衙门长官,毛骧更是皇帝心腹中的心腹。
早在锦衣卫没有成立之前,甚至是锦衣卫的前身拱卫司和亲军都尉府成立之前,毛骧就已经是皇帝手下专门从事情报工作的一员了。早在皇帝还没有打下京师之前,还在定远一带初创业之际,毛骧就已经是皇帝暗中负责情报的检校之一。
跟了皇帝这么多年,从当年的检校一直到如今的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指挥使,毛骧是十分小心谨慎的。当年检校的主事之一的杨宪曾经十分得皇帝信任,后来一路高升,甚至在洪武三年成了中书省左丞,成了当时中书省的实际负责人。可调一朝升天,权势倾天,可惜杨宪当时却有点得势忘形,他先弹劾宰相汪广洋,令其罢官。结果还将目标对上了刚被皇帝评为六国公之首的李善长,结果马上被皇帝找了个借口诛杀了。至于罪责只说是犯事被诛,但至今都还没公开他是犯了什么事被诛。
杨宪的事情,曾经让所有的检校们震惊。经那一事,所有检校都有了几分明悟,不管检校们一时多得皇帝恩宠,但实际上他们却只不过是皇帝的一条狗,让他们咬哪个就得咬那个。但如果皇帝没有许肯的,他们乱咬,却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一直以来,毛骧也是一直如此提醒自己。
但此时见皇帝如此愤怒,甚至都已经握剑在手,这情形让毛骧已经震惊的快要说不出话来了。当下只是磕头如捣蒜,根本不敢起身。
“其它人全部出去,敢有接近大殿百步者杀无赦!”朱元璋冷冷的扫过四周噤若寒蝉的侍卫、太监宫女们。
四周的侍卫、太监宫女们如蒙大赦,全都心里松了一口气,迅速的告退出去。
片刻,空旷的大殿之中,就只剩下了手提长剑的朱元璋与担心吊胆的毛骧。
“当年朕交待给你办的北平那个孩子的事情,你可办妥了?”朱元璋也没叫毛骧起来,只是居高临下的冷冷问道。
毛骧听到皇帝终于说到正事,忙全神贯注起来,能让皇帝如此愤怒,甚至有些失态的事情一定是大事。一个回答不好,别说丢了头上的乌纱帽,就是脑袋搬家,也是大有可能的事情。
‘北平’,‘孩子’。
毛骧努力的开动脑筋,认真回忆着脑中一切关于北平和那个孩子的事情。
“没想起来?还是你当初根本就是没有去办,只是哄骗朕?”朱元璋冰冷的声音又再次响起,“那朕就再给你一个提示,洪武十三年,元顺帝妃,还有那个孩子。”
殿中宫灯明亮,点点烛火还发出特有的香味,四周还有火盆,整个殿中温暖如春,不冷不热。但皇帝的一句话,却让毛骧如坠冰窟,全身冰冷。
他想起来了,终于想起来了,一瞬间六年前的事情全都想了起来。
六年前,洪武十二年秋,那个时候还没有锦衣卫,锦衣卫还叫做亲军都尉府,他们这些最初的检校依然还是在暗中行走。那年秋,他的搭档,如今的锦衣卫指使佥事蒋瓛向他报告,说是接到北平密谍的上报,探到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情。当时听完那个报告的详细情况后,他马上入宫面见了皇帝,禀明了一切。
“你还记得元顺帝的那个妃子吗?”朱元璋依然冷漠的道。
“臣记得。”毛骧恭敬回道。他又怎么可能会不记得,当初北平密探报上来的消息就是关于这个女人的。探子报告,他们在北平发现了元顺帝的一个妃子隐藏在北平城中,而且居然还怀有身孕。
当时他上报了皇帝,报说了元顺帝的妃子出现在北平城,还怀有身孕。皇帝当初听了此事之后,沉吟许久,最后让他们去处理了那个妃子和孩子,并让他查明那孩子的父亲。
当时毛骧带着蒋瓛,还有密探李伯能、李源、苏澄三人千里迢迢北上,赶到北平是已经是年后,那个妃子已经临盆产下一子。当时他们一番调查,却惊讶的发现那元顺帝的妃子所隐藏居住的宅院居然是驻守北平府的大将军魏国公徐达的名下。毛骧当时十分震惊,派了李伯能、李源、苏澄三名检校却那府中查控详情,结果当天那处宅院大火,一切烧成了废墟。
事后查擦,元顺帝的那个妃子也来头不小,其父虽是元庭汉人将领,其官职却是枢密知院,枢密院中的实际主官张玉,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个元顺帝的妃子居然出现在北平。他们在火场中发现了张玉女儿的尸体,还有那三个检校的尸体,甚至有数名仆人侍女的尸体,也发现了一名初生婴儿的尸体。
事情到了这一步,反而让毛骧与蒋瓛二人骑虎难下了。两人都暗中猜测,这元顺帝妃子既然住的是徐达的院子,那她生的那个孩子就肯定是徐达的孩子。这个猜测的结果让两人都惊出一身冷汗,徐达可是大将军,武将之首,更是六国公之一。在韩国公李善长致仕回凤阳后,徐达早就成了朝中诸官员中最受恩宠的一个。甚至徐达的女儿还是燕王妃,洪武十二年还刚为燕王生下一个儿子。
徐达如果真的暗中与养元顺帝妃子在外,并生下一子,那这事情就是徐达的大罪。但是如果这事真的告到皇帝那里,两人却没有把握自己能脱身。当年杨宪告李善长的前例就在那里,杨宪当初可是中书省左丞,结果还是因此事被诛。他们二人只不过是锦衣卫的主官,比起杨宪来可是差的远了。而徐达如今比当初的李善长更受恩宠,一个不好,徐达不会有事,他们的小命反而会不保。
想来想去,反正皇帝交待处理元顺帝妃子母子的事情也算是完成,这事情至此为止,说不定算是个好结局。商议已定之后,两人马上就赶回了北平,然后向皇帝报说那对母子都被处理了。
本来这事已经算是结束了,却不料他们刚向皇帝报告了此事没多久。京中就传言徐达的长子徐允恭从北平带回来一个私生子,他们俩人跑去暗中打探过,那孩子还不满月,与那妃子的孩子年岁相当。两人当时震惊无比,都认定那孩子就是那元顺帝妃子所生的孩子。
再联想起之前的那场火,还有被烧杀的三个检校密探,两人都认定,这一切都是徐达所为。他们觉得徐达是发现了他们,然后先一步杀了李伯能他们三个密探,再放火烧了宅院,并杀了那个妃子,一切只为摭掩这件事情,并保住他的孩子。
可越是如此,毛骧二人却越不知道如何是好了。他们刚刚才告诉皇帝处理好了一切,如果眼在又转身去跟皇帝举报大将军徐达,那不论徐达结果如何,他们相信最先死的肯定是他们俩。当下,二人议定,此事就此不提,就当作是不知道。
一下子五年过去,毛骧从没有想到,这件早已经埋藏在时间尘埃中的往事,居然还会被皇帝再次提起。而看皇帝此时如此愤怒的表情,这事情明摆着可不是好事。
第30章 扑朔迷离
“当年你告诉朕,那个女人和那个孩子已经死了,”朱元璋坐在威严无比的御座之上,膝上横着那把已经出鞘的宝剑。如同一汪秋水的剑刃幽幽发光,让毛骧远远就感受到一股凛冽的寒意。
毛骧抬起头,额头密布着细小的汗珠,撑在地上的双手更是微微颤抖。一股无形的威压让他无比恐惧,这是一种前所未有极其接近死亡的感觉。毛骧是锦衣卫的指挥使,更是多年行走于黑暗中的检校。他的观察力惊人,早看出眼下的皇帝是真正的动怒了,一个不好,那把明亮的宝剑就将饱满他的鲜血。
“是的,那个女人和孩子都死在火中。事后,臣亲眼验看过,两人都成了焦炭,但确是她们没错。”毛骧咬着牙沉声回答,事到如今,也只要硬撑到底了。此时如果改口,单只一项欺君之罪,就能让他九族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朱元璋不怒反笑,哈哈大笑几声,突然道:“那个孩子没有死吧!”
毛骧心底一个颤栗,差点守不住心神。
“回陛下,当时臣与锦衣卫佥事蒋瓛亲自一一检查过,火场中确实有一不满月婴儿,而且在那婴儿身上找到一个长命锁,上面确实有那婴儿名字。此事千真万确,臣不敢有半点欺瞒。陛下如有不信,可传唤蒋瓛来见。”毛骧小心翼翼的道,他说的确实都是实话,当初也正因为发现了那婴儿身上的长命锁,他们才认定火场中的母子乃是正身。
朱元璋皱眉道:“长命锁难道就不能是人换上去的?你们就真的能确定那孩子没有被人调包?而且当年你们说那府中失火,导致一家上下全都命丧火中。难道你们就不奇怪这场火有些来的蹊跷吗?早不失晚不失,你们一去调查就失火?”
毛骧跪在地上头也不敢抬,冷汗直流。当初他们就是怕皇帝看出异常,才报说那府中失火。甚至三个死在火中的检校密探他们也没有上报。
怕什么就来什么,皇帝盯着毛骧继续问道:“当年你说最先到达火场的是三个随你们到北平的检校密探,他们如今在哪?把他们叫来,朕要亲口问他们一些细节。”
毛骧忍不住擦了一把汗,回答道:“回陛下话,当年同去北平三密探,在洪武十三年就被派去漠北执行任务,正是打探那元顺帝妃为何出现在北平一事。结果一去不返,如今事情已经过了五年,依然还无任何消息,臣以为只怕是遭遇了不测。”
寂静,如死一般的寂静。
“那孩子的父亲你可查探到是何人?”朱元璋冷冷的问。
毛骧身上冰冷,心中颤栗,他感觉身边的空气越来越冷,仿佛一阵阵的阴风吹过。他似乎看到了地府的牛头马面已经拿着铁链正在向他走来。今晚皇帝突然问起此事,而且一个问题比一个问题让他惊心。他心中猜测,此事很有可能是皇帝已经知道了些真相。
但他搜过所有记忆,也想不明白为何皇帝会在这事情过去了五年之后再次翻起。当年知道这件事情的人,他们这边只有五个人,但是李伯能三人早就死在了那场火中。剩下知情的人也只有他和蒋瓛而已,而如果这孩子真的是徐达的,那徐达自然更不可能会去告诉皇帝。
想来想来,毛骧只想到了蒋瓛这个可能。如今他是锦衣卫指挥使,蒋瓛是指使佥事,仅位在他之下。官场争斗,总是充满黑暗。思来想去,他觉得蒋瓛出卖他,为的是锦衣卫指挥使的官位。他想把自己扳倒,然后自己坐上那个位置。
忍不住,他有种想把当初一切全盘倒出来的**。但话到嘴边,他还是忍住了。事情还没有查明,这个时候冒然说出来,除了和蒋瓛同归于尽,对自己并没有半点帮助。在黑暗中行走了这么多年,他也早练就的非同常人。
心中思虑一遍,毛骧谨慎的道:“据臣等当初的打探,那元顺帝妃乃是元庭枢密知院张玉之长女。张玉乃是汉人,元顺帝从北平出逃时举家跟随,洪武二年五月,张玉十五岁的长女嫁给元顺帝,结果嫁入宫中的那一天,元顺帝就死了,实际上这两人根本还未完婚洞房。元顺帝死后,其长子孛儿只斤爱猷识理达腊为北元皇帝,张玉女儿也就晋为太妃,并没有做其妃子。洪武十二年,张玉派人偷偷送女儿回中原,并派人与魏国公徐大将军暗信,意欲反正归降我朝廷。”
毛骧一边说,一边偷偷拿眼窥探皇帝的表情。果然,在他说到徐达时,皇帝眉头紧皱了几下。
“张玉身为残元枢密知院,乃是正二品官职,枢密院使一向由皇太子虚领,枢密知院才是枢密院的真正主官。如此之人欲归降于朕,为何朕却从没有听过这个消息?”朱元璋问道。
“回陛下,当初这件事情乃是由魏国公徐达与燕王一起办的。听说本来一切已经谈的差不多了,结果因为张玉闻听其女儿死在北平,便没了回复。这些年听说燕王每年还有派人去漠北,不过却没有听说张玉有重回中原的打算。”
听到四子燕王朱棣也卷入了这件事情之中,朱元璋并没有如毛骧期待的那样惊讶,反而是十分的平静。
“原来如此。”朱元璋长身而起,锵的一声将宝剑入鞘。
长叹了一口气,皇帝对着依然跪在地上的毛骧道:“平身吧。此事朕已经清楚了,这件事情就不必再查了。而且,朕希望你能将这件事情当成机密,坚守自己的嘴巴。此事关系到策反残元大将,朕不希望有任何疏漏导致事情有差错。从现在起,此事不许再提,而且朕不希望除了你和蒋瓛之外,再有其它人知道此事。”
“臣谨记陛下教诲,定当谨守圣喻,绝不肯忘。”毛骧听到这突然的大转弯,心头惊讶之余,也是大松了一口气。他刚刚还真怕皇帝继续问下去,如果再问下去,把徐达也给卷进来了,他还真不知道自己今天能不能走着出去。事情到此为止,不管是皇帝早知道了真相,不欲再追究,还是其它什么原因,毛骧都已经是感激不尽了。
朱元璋背着双手,脸上表情凝重,迈着方步一步步的踱步,转了小半天后才停下道:“毛骧,朕再交给你一项任何,调派几名精干锦衣密探,给朕进入魏国公府,暗中关注徐景天。”
毛骧闻言一惊,差点又跪了下去。
“陛下,魏国公府的护卫和仆人婢女中,早有我们锦衣卫的暗桩眼线密探,如果陛下要我们监视徐景天,有他们足够了。”毛骧小心道。
“不!”朱元璋挥手,“不必动用那些人,朕的意思是让你选调最精干之人,想办法进入徐府接近徐景天。这一切得做的自然,不漏痕迹。而且朕也不是让你们监视徐景天,而是让你们贴身观察保护徐景天。以后,关于这个孩子的一切事情,朕都需要你们详细奏报。但有一点,绝对不许漏也马脚,让徐家人发现你们的身份。如果出了差错,你提头来见。”
毛骧不明白事情为何变成了如此,但这个时候他也不敢有丝毫含糊。当下马上跪地领旨:“臣毛骧领旨。”
“好,回去吧。朕希望你全力对待此事,回去就办,朕等你的消息。”
“遵旨,臣告退。”毛骧弯腰慢慢退出大殿。
一出大殿,一阵寒风吹来,毛骧忍不住打了个寒颤,这才发现自己早已经汗湿了中衣。
Ps:求推荐票票,求大家点击阅读,帮木子冲新书榜吧!
第31章 皇孙相召
(感谢狼人罗睺、幻新晨、南阳火、上官伯龙、罕天、枫棋子、4313、2006开始、刀尖上的惊雷、风之情缘、碎々心寒等各位童鞋们的打( 血皇图 http://www.xlawen.org/kan/5523/ )
在朱标的下面,则是皇八子潭王朱梓,鲁王朱檀,蜀王朱椿,湘王朱柏,豫王朱桂,汉王朱楧,辽王朱植等七个亲王。在他们的中间,刚与徐家二小姐配对的才十岁的豫王朱桂也在其中。除了这些亲王,还有不少的皇孙,其中太子朱标的两个儿子允炆与允熥坐在皇孙辈中的最前面。
允炆洪武十年出生,此时也不过八岁,他因是皇孙辈,因此位置也在后面,距离景天正斜对面。他坐在那里,努力的摆出八岁孩子能摆出的庄严姿态。坐在允炆正对面的释迦保高兴的冲着皇孙打招呼,那小孩却只是鼻孔朝天,回也没回应一下。倒是一旁七岁的允熥很高兴的对着释迦保有声有笑的聊着天。
皇家与徐家两家人的席位后面,还有一排席位是留给随驾的几个大臣们的。其中有两人一看到,景天就被他们吸引了目光。两人都是差不多的高大威猛,一见到这两人,景天就马上想起了这两人的名字和身份。郑国公常茂和永昌侯蓝玉,都是太子朱标的强有力支持者。常茂的姐姐是朱标的已死的太子妃,常茂是允熥的亲舅舅。而蓝玉更是常茂和太子妃的舅舅,是皇孙允熥的舅公。
尤其是蓝玉,当他走过景天身边的的时候,景天只觉得他身上有一种飞扬无比的武将魅力,让景天几乎都无法将自己的视线拨回来。飞扬洒脱,顾盼神采,举手投足间总充满着大气。就是说话间,也能感受到一种军人独有的铁血与刚毅之感。虽然明知此人最后不得善终,牵连了无数人,但此时面对他,景天仍然有种想要上前仰慕他一番的冲动。
虽然祖父徐达也是无数人仰慕的大将军,但徐达渐老,常年深居高位,早将身上的那股气势内敛,整个人反而返璞归真。但是蓝玉却正是年青气盛之时,此时刚刚封侯不久,整个人举手投足间都是掩饰不住的武将霸气,看的人总是不自觉的就受其影响。
这才是为将者应有的风范,蓝玉走过去许久后,景天仍然喃喃自语道:“我自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大丈夫当如是!”
Ps:明天就要第一个推荐了,好忐忑啊,兄弟们给点票票吧!
第27章 恩宠
大厅之上,皇帝朱元璋举着酒杯正在追忆着当初在濠州起兵时的往事,对着太子朱标及几个亲王频频道徐达乃是他的布衣兄弟。
景天坐在下面,听着那些往事也感觉到此时徐府的荣耀。但是朱元璋让太子与诸皇子皇孙们与徐府男丁们互相敬酒之时,他这个徐家的私生子却没有人来打招呼。
方才六岁的景天也忍不住偷偷给自己倒了一小杯酒,一小口一小口的抿着,也算是这热闹中打发寂寞的法子。
侍女丫环们正在厅中流水般的上菜、斟酒,忙个不停。脚下突然有东西在咬他的靴子,景天低头一看,却是小狼追风正四只爪子抱着他的靴子,咬个不停。景天笑了笑,伸手从案几上将一盘片好的烤羊肉移到面前,趁着大家不注意,一边自己吃着,一边却偷偷的往桌下掉。今日的宴会府中的狗全都拴起来了,也只有小狼才有这么好的运气,跟他一样的享受这宴会丰盛的美食。
追风还有些小,啃不了骨头,但吃起肉来却是十分的迅猛。景天扔一块,它马上就吃一块,一点也不停顿。每吃完一块,它就会马上仰着头,用那血红的眼睛期盼的看着景天。
景天看着这样子开心的笑了笑,伸手摸着小狼雪白的毛,追风马上回过头来用热热的舌头在景天的手上舔来舔去。
“这就是你从山上带回来的那只狼崽子?”一个浑厚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景天抬起头,却是郑国公常茂和蓝玉两人一人端着一杯酒站在他旁边。两人看上去像是刚刚到门外检查了一遍侍卫刚进来的样子,蓝玉好像也对这头白茸茸的小狼有些兴奋,伸出脚挑着小狼玩。
“对。”景天点了点头,“它叫追风!”
常茂看见景天面前的酒杯,伸出大手揉了几下景天的头发,笑着道:“好小子,这么小就偷喝起酒来了。怎么样,酒好喝吧?”
景天笑而不语,常茂笑道:“我记得我第一次喝酒的年龄比你还要大点,你小子倒是比我还厉害。”常茂是开国六公爵之一,不过他的封公主要还是因为他父亲常遇春早死,所以在大封功臣的时候,他以他父亲常遇春的功绩得袭郑国公。徐达和常遇春在战场上是一对好搭档,常家和徐家也是关系十分好的世交。而且这些开国的公候之间,绕七绕八,最后总能扯上些同乡及亲戚关系。常茂不仅是太子朱标的小舅子,也还是宋国公冯胜的女婿,周王的妹夫。
常、冯两家都和徐家走的很近,常茂最近也听妻子说起过几次徐家那个小私生子的故事。听到景天这么个小孩,最弄出这么多事情,再加上现在京中有不少人传言徐家的这个私生子是个天才,出口成章、转步成诗,因此也对景天有不少的好奇。
常茂长的很高大,而且雄壮,熊腰虎背,整个人就跟一扇门一样。和大多数武将一样,常茂面色红润,举手投足间总有股将军的豪爽自然。
“这头狼挺安静的,你怎么会想养一头狼呢?不怕养不熟,大了反而伤人伤已?”一旁的蓝玉此时不过三十多岁,却正是意气风发之时,刚刚封侯,晋入公候之列的蓝玉整个人蜂腰猿臂,玉面长须,面貌没有常茂这般的粗旷,却更有些如诗书人般的儒雅。浓眉高鼻,唇上两撇精心修饰过的胡须让整个人如眼锐利。
“这头狼和普通的狼不一样,这是头雪狼。狼伤人不假,可从小养大的狼却是通人性的。家养的狼和野生的狼不同,追风也和普通的狼不同。”景天十分相信自己能把小狼养好,而且说狼是养不熟的也不一定都对,毕竟这是从小开始养的,不是野外捕的成年狼。
“北方也有很多狼,特别是辽东和漠北,到处都是狼,成群结队。”蓝玉有些深思的望着景天道。
常茂和蓝玉两人站在那里和景天聊了一会后,相互对视了一眼。两人原本只是路过顺带着和这个徐达最疼爱的徐家私生子聊聊,却不料这个私生子一点也不拘束紧张。两人都是公侯,见多了京中公侯之家那些年青一辈的小子们。许多嫡出的功勋子弟都不如景天刚才的谈吐表现,更别提那些不被人看的起的庶子和私生子了。
又聊了几句,蓝玉和常茂一起回自己的席位,走前,蓝玉拍了拍景天的肩膀。“虎父无犬子,大将军的孙子果然不一般。可惜你年纪太小,不然跟我去北方,磨砺个几年,绝对又是一颗将星升起。”
晚宴进行了很久,直到外面的天已经全黑了,都终于结束。
宴会结束,皇帝摆驾回宫,早有内侍叫来了皇帝的车辇。徐家上下则一起跟着出了徐府大门,一直送到大功坊牌坊下路口。皇帝今晚很高兴,整个脸都红通通的,一直拉着徐达的手说话。火者请求了几次起驾,皇帝都说等一会。
龙辇之上,朱元璋拉着徐达一起坐在上面,“天德,看你今天这么高兴,朕也十分高兴啊。好久没有见你如今日这般高兴过了,好好将养身体,朕的江山还离不你这布衣兄弟啊。”
徐达感激的向朱元璋谢恩。
“天德啊,朕知道你一直疼爱景天那孩子,今日我也见过了他。暗中观察了多次,确实不错。宴会上,虽然居于末席,却十分淡定。朕派郑国公与永昌侯去和那孩子交谈了一会,据蓝玉他们说也是谈吐非凡,十分大气。这孩子不错,可惜出身差了些。前些天朕在宫中还听说景天被京师人传言说是天资聪慧,出口成章、转步成诗,今日见了,这孩子确实是个好苗子。”
“陛下,这皆是外面人的以讹传讹。一切原因只不过是那日找回景天回府路过陛下所赐大功牌坊下时,这孩子念诵了一遍陛下所赐之词。只不过是比平常孩子早识几个字,没什么了不得的。”
朱元璋笑道:“六岁的孩子就能识那么多字,而且朕也听说了这孩子前些日子的遭遇。出那么大的事情,还能在外面活的这么好,这孩子不仅命大也还福大,更加心智了得。允炆和允熥两个孩子比景天也大不了多少,可相比起来,却是有些不如啊。朕想过了,等过完年,就让景天入宫中陪两位皇孙读书,将来景天也有个好出息。”
PS:求推荐票票,新书期间想要冲榜,现在离首页还有些远,大家一起帮忙啊。这周有推荐,帮木子冲上首页榜吧。。。
第28章 蓝月 红日
感受着皇帝真诚的目光,徐达犹豫了一会:“陛下,景天乃是私生子,这样的身份如何入宫给两位皇孙伴读。传扬出去,只会辱了天家颜面。臣已经想好了,等到明年,臣就送景天回凤阳老家。臣也不期望景天这生有什么大作为,只希望他平平安安一生就好。”
“回凤阳?天德你怎么会有如此想法?”朱元璋有些惊讶的道。
“平淡一生,也许才是这孩子最好的归宿。臣已经老了,时日无多,这孩子又和允恭他们都不太亲近,留在京中,始终要背着这个私生子的名头,对他不是好事。回凤阳了,帮着看守祖祠,远离京中家族里的纷争是好事。”徐达说出这话时,却是他最近考虑许久的。
朱元璋沉默了一会,徐达说的也对,嫡庶之分本就是道不可跨越的间隔,更何况这孩子还是个私生子。“叫景天过来,朕有话要对他说。”朱元璋对着外面的侍卫道。
很快,景天就被徐允恭带着到了御辇外,朱元璋伸手招了招,“让景天上来吧!”
登上皇帝御辇,与皇帝同辇,这是一种极其荣耀的恩宠。多少公侯文武大臣,终其一生也不一定有这样的机会。景天一个六岁的私生子却是登了上去,这让四周无数的随驾侍卫官员们,心中惊叹羡慕。
景天倒是没有太多这样的感受,只是觉得皇帝的御辇很大,装饰的很大气贵气,其余的倒并没什么。一进入御辇,景天很规矩的马上向朱元璋和徐达各行了礼。
朱元璋脸上表情很轻松,似乎只是私下里的关系,并没有当作是君臣上下的关系。他伸手将景天拉到自己身边,上下打量了景天几遍,频频点头。
“景天,朕想让你入宫陪皇孙允炆和允熥读书,你可愿意?”朱元璋笑着问道。
景天愣了一下,上一世中他这个私生子可没有过这样的经历。陪皇孙读书虽然不如陪太子读书,但两位皇孙都是太子的嫡子,这可不是普通人能得到的荣耀。如果入宫陪两位皇孙读书,等将来,怎么着也能混个不错的官职,至少会比前世勋卫的职位要好的多了。
不过他只是一个私生子,皇帝却让他却陪读,这让景天心中暗自惊讶。再一想到虽然后来皇孙允炆成了皇太孙,最后成了皇帝。可这皇帝也没当几年,最后还是让燕王给抢了去。景天就有些犹豫了,建文的臣子最后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
“陛下,我只是一个私生子,怎么能陪着高贵的皇孙读书呢?这是于礼不合之事,恕我不能接受陛下的好意。”
朱元璋听到这话愣了一下,一双微合着的双眼也如电般的锐利扫过景天一眼。
“这是你祖父教你说的?”
“回陛下,这是我自己的想法。我只是觉得以我之出身,如果接受了陛下的好意,实际上却是对祖父及陛下的不尊敬。景天虽小,却也深知礼仪规矩,能得陛下认可景天已经十分荣幸,万不敢再有其它非份之想。”
徐达也感觉有些惊异,他只觉得景天自从外面回来后,仿佛成熟了许多,如同一个大人一般。可越是如此,他却越觉得对这孩子有些亏欠。
轻叹一口气,徐达握住景天的手问道:“祖父打算让你年后回凤阳祖籍读书,将来长大了,就在凤阳帮着照顾宗祠,你有什么想法?”
“孙儿愿意!”景天马上回答道,没有丝毫犹豫。
朱元璋与徐达相视一顾,俱都无言。
“你可知道,你一回凤阳,也许这一生都没有机会再回到京城了。你就不留恋京城的繁华,不惦记着徐府的亲人吗?”良久,朱元璋还是忍不住问道。
景天望着两人,微微笑了笑:“京城很繁华,景天很喜欢。府中上下对景天也很好,景天很喜欢他们。祖父很疼我,父亲和母亲大人也很喜欢我。还有祖母大人,几位叔叔、婶婶。还有释迦保、茂先他们都对我很我。景天也舍不得离开他们,但是上次我被掳走在外面的时候,我也想过许多。我知道,我是私生子,我也知道私生子的意思。我只是徐家的一个家丑,我继续留在徐家,只会是一个笑话。”
“皇上,祖父,景天想好了,我愿意去凤阳,去一个很少人知道关注的地方。景天喜欢读书,呆在一个安静的地方安静的读书,也是我的愿望。京城徐家没了我,只会更加的安宁和清静。”
景天的一番话说的很有些让朱元璋两人意外,这根基不像是一个六岁孩子能说出的话。实际上景天说这些话的时候,也有些担心他演过了头。不过他也仔细的想了想,前世他在徐家只是一个边缘的不能再边缘的私生子。当初徐达也很疼爱他,但徐达一死,事情就会完全变了。
虽然这一世,除了徐达对他的疼爱,又多了皇帝对他的意外青睐。但景天心里很明白,徐达再过两个月就会去世,而对此他根本无力改变。徐达一死,他也就真的要回复到前世的那般景象了。就算他现在真的抓住这丝机会入了宫,可一个私生子去做伴读,实在也不是什么好出路。
这些天想来想去,他觉得自己还是应当走自己的路。原本他还没有想到具体的事情,眼下徐达让他回凤阳却给了他一个好机会。在京城,他只是一个不起眼的私生子,甚至在徐家,与那群弟弟妹妹们比起来,他同样只是个私生子,比庶子还要低贱的私生子。但如果去了凤阳,他虽然依然是私生子,但却是那边府中的主子,在他上面再没比他高贵的了。
如此一来,他就能做自己想做的,又不用担心受别人干扰。更何况,他也不愿意天天夹着个尾巴在京城中当个私生子。他相信,脱离了京城这个桎梏,他能在凤阳有个更好的开端。眼下是一个大好的机会,他不想错过。
朱元璋都有些被景天这番有些太惊人的懂事话语给打动了,一把将景天拉在面前,赞赏的轻拍着景天的手。
朱元璋突然有些惊讶的望着景天的左手虎口。在景天左手虎口的位置,有一个蓝色的痣,正好在虎牙位置,那痣的形状如同一汪新月。朱元璋心里一阵惊讶闪过,脸上出现了一丝震惊。
他望了望徐达,徐达的目光仍然在景天的脸上并未注意到他这边。他马上悄悄的又拉过景天的另一只手,睁亮眼睛凝视往右手虎口望去。那望过去的目光中,既有惊讶有又些期盼、担忧。
“啊!”朱元璋突然失声轻叫了一声。
“陛下怎么了?可是哪不舒服?”徐达有些担心的望着朱元璋。
“没什么,没什么,就是今天高兴酒喝多了些。”朱元璋对着徐达有些勉强的笑道。
徐达见皇帝没事,也没再多说什么:“陛下,天色已晚,陛下还是早些启驾回宫歇休吧。臣告退!”
御辇内安静无声,徐达抬起头向朱元璋望去,却见皇帝坐在那里,目光直直的望着前方,有些呆滞走神。忙又说了一遍告退的话,朱元璋才突然醒过神来。
“年纪老了,多喝了几杯酒,就有些醉了。也罢,你我都不如当年了,朕回去,天德你也早些歇休吧。”朱元璋笑着对徐达道。
徐达领着景天再次对朱元璋行礼告退。朱元璋向徐达挥了挥手:“天德,景天这孩子的事情你再考虑一二,这孩子如此懂事,是个可造之才,如果就此让他回凤阳,对这孩子有些不公,希望你再思虑一二,他虽是个私生子,可依然是你的孙子,你说不是吗?”最后一句话时,朱元璋紧盯着徐达的眼睛说道。
徐达点了点头,没有回话,带着景天下了御辇。
下了车,皇帝的车驾开始返回宫中,徐达带着徐府一众人一直站在路口恭送,一直到车驾远去消息不见。景天被徐达牵着手,站在那雪地之中,腊月夜晚的寒风吹过身上,带走身上丝丝缕缕的温暖。借着周围仆人们打着的点点灯火,景天低下头,向自己的右手虎口望去,那里,一个圆圆的如太阳般的红痣跃然入眼。看着这个痣,景天想起刚才朱元璋先是看到自己左手痣后,马上就查看自己右手,然后失神了一会的奇怪举动。
看着那个痣,景天心里明白,这痣肯定有什么其它的秘密在里面,但到底是什么样的秘密,会让朱元璋也愣神?景天毫无头绪,只觉得事情有些越来越糊涂了。
第29章 元顺帝妃
朱元璋回到皇宫时,已经是戌时,天早已经入夜许久,夜幕一片漆黑。
“马上传毛骧来见朕,立刻!”朱元璋面色阴沉的径自走到御座前坐下,语气中满是冰冷。前面侍候的火者见到皇帝如此表情,一个个全都心里升起一股寒意,不敢有片刻犹豫,马上急急出去传旨了。
没过多久,锦衣卫指挥使毛骧急匆匆赶入宫中。一入殿中,却见皇帝手中握着一把宝剑,剑已出鞘,面沉如水,那模样,似乎皇帝准备手刃仇人。看到他进来,皇帝大吼一声:“毛骧,你怎么这么久才到?是不是朕的话你都当成耳边风,还是说你觉得朕的话你左耳进,右耳出?”
“臣见驾来迟,有罪。”毛骧只觉得的后脊发凉,阵阵冷汗已经冒出。
伴君如伴虎,毛骧做为锦衣卫第一任的指使挥,其本身自然也是皇帝十分信的过的人。而事实上,锦衣卫一成立之初,他就已经被皇帝告之了其职责。而身为这个负有掌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之权,下设镇抚司,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的衙门长官,毛骧更是皇帝心腹中的心腹。
早在锦衣卫没有成立之前,甚至是锦衣卫的前身拱卫司和亲军都尉府成立之前,毛骧就已经是皇帝手下专门从事情报工作的一员了。早在皇帝还没有打下京师之前,还在定远一带初创业之际,毛骧就已经是皇帝暗中负责情报的检校之一。
跟了皇帝这么多年,从当年的检校一直到如今的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指挥使,毛骧是十分小心谨慎的。当年检校的主事之一的杨宪曾经十分得皇帝信任,后来一路高升,甚至在洪武三年成了中书省左丞,成了当时中书省的实际负责人。可调一朝升天,权势倾天,可惜杨宪当时却有点得势忘形,他先弹劾宰相汪广洋,令其罢官。结果还将目标对上了刚被皇帝评为六国公之首的李善长,结果马上被皇帝找了个借口诛杀了。至于罪责只说是犯事被诛,但至今都还没公开他是犯了什么事被诛。
杨宪的事情,曾经让所有的检校们震惊。经那一事,所有检校都有了几分明悟,不管检校们一时多得皇帝恩宠,但实际上他们却只不过是皇帝的一条狗,让他们咬哪个就得咬那个。但如果皇帝没有许肯的,他们乱咬,却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一直以来,毛骧也是一直如此提醒自己。
但此时见皇帝如此愤怒,甚至都已经握剑在手,这情形让毛骧已经震惊的快要说不出话来了。当下只是磕头如捣蒜,根本不敢起身。
“其它人全部出去,敢有接近大殿百步者杀无赦!”朱元璋冷冷的扫过四周噤若寒蝉的侍卫、太监宫女们。
四周的侍卫、太监宫女们如蒙大赦,全都心里松了一口气,迅速的告退出去。
片刻,空旷的大殿之中,就只剩下了手提长剑的朱元璋与担心吊胆的毛骧。
“当年朕交待给你办的北平那个孩子的事情,你可办妥了?”朱元璋也没叫毛骧起来,只是居高临下的冷冷问道。
毛骧听到皇帝终于说到正事,忙全神贯注起来,能让皇帝如此愤怒,甚至有些失态的事情一定是大事。一个回答不好,别说丢了头上的乌纱帽,就是脑袋搬家,也是大有可能的事情。
‘北平’,‘孩子’。
毛骧努力的开动脑筋,认真回忆着脑中一切关于北平和那个孩子的事情。
“没想起来?还是你当初根本就是没有去办,只是哄骗朕?”朱元璋冰冷的声音又再次响起,“那朕就再给你一个提示,洪武十三年,元顺帝妃,还有那个孩子。”
殿中宫灯明亮,点点烛火还发出特有的香味,四周还有火盆,整个殿中温暖如春,不冷不热。但皇帝的一句话,却让毛骧如坠冰窟,全身冰冷。
他想起来了,终于想起来了,一瞬间六年前的事情全都想了起来。
六年前,洪武十二年秋,那个时候还没有锦衣卫,锦衣卫还叫做亲军都尉府,他们这些最初的检校依然还是在暗中行走。那年秋,他的搭档,如今的锦衣卫指使佥事蒋瓛向他报告,说是接到北平密谍的上报,探到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情。当时听完那个报告的详细情况后,他马上入宫面见了皇帝,禀明了一切。
“你还记得元顺帝的那个妃子吗?”朱元璋依然冷漠的道。
“臣记得。”毛骧恭敬回道。他又怎么可能会不记得,当初北平密探报上来的消息就是关于这个女人的。探子报告,他们在北平发现了元顺帝的一个妃子隐藏在北平城中,而且居然还怀有身孕。
当时他上报了皇帝,报说了元顺帝的妃子出现在北平城,还怀有身孕。皇帝当初听了此事之后,沉吟许久,最后让他们去处理了那个妃子和孩子,并让他查明那孩子的父亲。
当时毛骧带着蒋瓛,还有密探李伯能、李源、苏澄三人千里迢迢北上,赶到北平是已经是年后,那个妃子已经临盆产下一子。当时他们一番调查,却惊讶的发现那元顺帝的妃子所隐藏居住的宅院居然是驻守北平府的大将军魏国公徐达的名下。毛骧当时十分震惊,派了李伯能、李源、苏澄三名检校却那府中查控详情,结果当天那处宅院大火,一切烧成了废墟。
事后查擦,元顺帝的那个妃子也来头不小,其父虽是元庭汉人将领,其官职却是枢密知院,枢密院中的实际主官张玉,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个元顺帝的妃子居然出现在北平。他们在火场中发现了张玉女儿的尸体,还有那三个检校的尸体,甚至有数名仆人侍女的尸体,也发现了一名初生婴儿的尸体。
事情到了这一步,反而让毛骧与蒋瓛二人骑虎难下了。两人都暗中猜测,这元顺帝妃子既然住的是徐达的院子,那她生的那个孩子就肯定是徐达的孩子。这个猜测的结果让两人都惊出一身冷汗,徐达可是大将军,武将之首,更是六国公之一。在韩国公李善长致仕回凤阳后,徐达早就成了朝中诸官员中最受恩宠的一个。甚至徐达的女儿还是燕王妃,洪武十二年还刚为燕王生下一个儿子。
徐达如果真的暗中与养元顺帝妃子在外,并生下一子,那这事情就是徐达的大罪。但是如果这事真的告到皇帝那里,两人却没有把握自己能脱身。当年杨宪告李善长的前例就在那里,杨宪当初可是中书省左丞,结果还是因此事被诛。他们二人只不过是锦衣卫的主官,比起杨宪来可是差的远了。而徐达如今比当初的李善长更受恩宠,一个不好,徐达不会有事,他们的小命反而会不保。
想来想去,反正皇帝交待处理元顺帝妃子母子的事情也算是完成,这事情至此为止,说不定算是个好结局。商议已定之后,两人马上就赶回了北平,然后向皇帝报说那对母子都被处理了。
本来这事已经算是结束了,却不料他们刚向皇帝报告了此事没多久。京中就传言徐达的长子徐允恭从北平带回来一个私生子,他们俩人跑去暗中打探过,那孩子还不满月,与那妃子的孩子年岁相当。两人当时震惊无比,都认定那孩子就是那元顺帝妃子所生的孩子。
再联想起之前的那场火,还有被烧杀的三个检校密探,两人都认定,这一切都是徐达所为。他们觉得徐达是发现了他们,然后先一步杀了李伯能他们三个密探,再放火烧了宅院,并杀了那个妃子,一切只为摭掩这件事情,并保住他的孩子。
可越是如此,毛骧二人却越不知道如何是好了。他们刚刚才告诉皇帝处理好了一切,如果眼在又转身去跟皇帝举报大将军徐达,那不论徐达结果如何,他们相信最先死的肯定是他们俩。当下,二人议定,此事就此不提,就当作是不知道。
一下子五年过去,毛骧从没有想到,这件早已经埋藏在时间尘埃中的往事,居然还会被皇帝再次提起。而看皇帝此时如此愤怒的表情,这事情明摆着可不是好事。
第30章 扑朔迷离
“当年你告诉朕,那个女人和那个孩子已经死了,”朱元璋坐在威严无比的御座之上,膝上横着那把已经出鞘的宝剑。如同一汪秋水的剑刃幽幽发光,让毛骧远远就感受到一股凛冽的寒意。
毛骧抬起头,额头密布着细小的汗珠,撑在地上的双手更是微微颤抖。一股无形的威压让他无比恐惧,这是一种前所未有极其接近死亡的感觉。毛骧是锦衣卫的指挥使,更是多年行走于黑暗中的检校。他的观察力惊人,早看出眼下的皇帝是真正的动怒了,一个不好,那把明亮的宝剑就将饱满他的鲜血。
“是的,那个女人和孩子都死在火中。事后,臣亲眼验看过,两人都成了焦炭,但确是她们没错。”毛骧咬着牙沉声回答,事到如今,也只要硬撑到底了。此时如果改口,单只一项欺君之罪,就能让他九族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朱元璋不怒反笑,哈哈大笑几声,突然道:“那个孩子没有死吧!”
毛骧心底一个颤栗,差点守不住心神。
“回陛下,当时臣与锦衣卫佥事蒋瓛亲自一一检查过,火场中确实有一不满月婴儿,而且在那婴儿身上找到一个长命锁,上面确实有那婴儿名字。此事千真万确,臣不敢有半点欺瞒。陛下如有不信,可传唤蒋瓛来见。”毛骧小心翼翼的道,他说的确实都是实话,当初也正因为发现了那婴儿身上的长命锁,他们才认定火场中的母子乃是正身。
朱元璋皱眉道:“长命锁难道就不能是人换上去的?你们就真的能确定那孩子没有被人调包?而且当年你们说那府中失火,导致一家上下全都命丧火中。难道你们就不奇怪这场火有些来的蹊跷吗?早不失晚不失,你们一去调查就失火?”
毛骧跪在地上头也不敢抬,冷汗直流。当初他们就是怕皇帝看出异常,才报说那府中失火。甚至三个死在火中的检校密探他们也没有上报。
怕什么就来什么,皇帝盯着毛骧继续问道:“当年你说最先到达火场的是三个随你们到北平的检校密探,他们如今在哪?把他们叫来,朕要亲口问他们一些细节。”
毛骧忍不住擦了一把汗,回答道:“回陛下话,当年同去北平三密探,在洪武十三年就被派去漠北执行任务,正是打探那元顺帝妃为何出现在北平一事。结果一去不返,如今事情已经过了五年,依然还无任何消息,臣以为只怕是遭遇了不测。”
寂静,如死一般的寂静。
“那孩子的父亲你可查探到是何人?”朱元璋冷冷的问。
毛骧身上冰冷,心中颤栗,他感觉身边的空气越来越冷,仿佛一阵阵的阴风吹过。他似乎看到了地府的牛头马面已经拿着铁链正在向他走来。今晚皇帝突然问起此事,而且一个问题比一个问题让他惊心。他心中猜测,此事很有可能是皇帝已经知道了些真相。
但他搜过所有记忆,也想不明白为何皇帝会在这事情过去了五年之后再次翻起。当年知道这件事情的人,他们这边只有五个人,但是李伯能三人早就死在了那场火中。剩下知情的人也只有他和蒋瓛而已,而如果这孩子真的是徐达的,那徐达自然更不可能会去告诉皇帝。
想来想来,毛骧只想到了蒋瓛这个可能。如今他是锦衣卫指挥使,蒋瓛是指使佥事,仅位在他之下。官场争斗,总是充满黑暗。思来想去,他觉得蒋瓛出卖他,为的是锦衣卫指挥使的官位。他想把自己扳倒,然后自己坐上那个位置。
忍不住,他有种想把当初一切全盘倒出来的**。但话到嘴边,他还是忍住了。事情还没有查明,这个时候冒然说出来,除了和蒋瓛同归于尽,对自己并没有半点帮助。在黑暗中行走了这么多年,他也早练就的非同常人。
心中思虑一遍,毛骧谨慎的道:“据臣等当初的打探,那元顺帝妃乃是元庭枢密知院张玉之长女。张玉乃是汉人,元顺帝从北平出逃时举家跟随,洪武二年五月,张玉十五岁的长女嫁给元顺帝,结果嫁入宫中的那一天,元顺帝就死了,实际上这两人根本还未完婚洞房。元顺帝死后,其长子孛儿只斤爱猷识理达腊为北元皇帝,张玉女儿也就晋为太妃,并没有做其妃子。洪武十二年,张玉派人偷偷送女儿回中原,并派人与魏国公徐大将军暗信,意欲反正归降我朝廷。”
毛骧一边说,一边偷偷拿眼窥探皇帝的表情。果然,在他说到徐达时,皇帝眉头紧皱了几下。
“张玉身为残元枢密知院,乃是正二品官职,枢密院使一向由皇太子虚领,枢密知院才是枢密院的真正主官。如此之人欲归降于朕,为何朕却从没有听过这个消息?”朱元璋问道。
“回陛下,当初这件事情乃是由魏国公徐达与燕王一起办的。听说本来一切已经谈的差不多了,结果因为张玉闻听其女儿死在北平,便没了回复。这些年听说燕王每年还有派人去漠北,不过却没有听说张玉有重回中原的打算。”
听到四子燕王朱棣也卷入了这件事情之中,朱元璋并没有如毛骧期待的那样惊讶,反而是十分的平静。
“原来如此。”朱元璋长身而起,锵的一声将宝剑入鞘。
长叹了一口气,皇帝对着依然跪在地上的毛骧道:“平身吧。此事朕已经清楚了,这件事情就不必再查了。而且,朕希望你能将这件事情当成机密,坚守自己的嘴巴。此事关系到策反残元大将,朕不希望有任何疏漏导致事情有差错。从现在起,此事不许再提,而且朕不希望除了你和蒋瓛之外,再有其它人知道此事。”
“臣谨记陛下教诲,定当谨守圣喻,绝不肯忘。”毛骧听到这突然的大转弯,心头惊讶之余,也是大松了一口气。他刚刚还真怕皇帝继续问下去,如果再问下去,把徐达也给卷进来了,他还真不知道自己今天能不能走着出去。事情到此为止,不管是皇帝早知道了真相,不欲再追究,还是其它什么原因,毛骧都已经是感激不尽了。
朱元璋背着双手,脸上表情凝重,迈着方步一步步的踱步,转了小半天后才停下道:“毛骧,朕再交给你一项任何,调派几名精干锦衣密探,给朕进入魏国公府,暗中关注徐景天。”
毛骧闻言一惊,差点又跪了下去。
“陛下,魏国公府的护卫和仆人婢女中,早有我们锦衣卫的暗桩眼线密探,如果陛下要我们监视徐景天,有他们足够了。”毛骧小心道。
“不!”朱元璋挥手,“不必动用那些人,朕的意思是让你选调最精干之人,想办法进入徐府接近徐景天。这一切得做的自然,不漏痕迹。而且朕也不是让你们监视徐景天,而是让你们贴身观察保护徐景天。以后,关于这个孩子的一切事情,朕都需要你们详细奏报。但有一点,绝对不许漏也马脚,让徐家人发现你们的身份。如果出了差错,你提头来见。”
毛骧不明白事情为何变成了如此,但这个时候他也不敢有丝毫含糊。当下马上跪地领旨:“臣毛骧领旨。”
“好,回去吧。朕希望你全力对待此事,回去就办,朕等你的消息。”
“遵旨,臣告退。”毛骧弯腰慢慢退出大殿。
一出大殿,一阵寒风吹来,毛骧忍不住打了个寒颤,这才发现自己早已经汗湿了中衣。
Ps:求推荐票票,求大家点击阅读,帮木子冲新书榜吧!
第31章 皇孙相召
(感谢狼人罗睺、幻新晨、南阳火、上官伯龙、罕天、枫棋子、4313、2006开始、刀尖上的惊雷、风之情缘、碎々心寒等各位童鞋们的打( 血皇图 http://www.xlawen.org/kan/55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