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部分阅读
的骑兵没有夺回刘虔之前,只能硬着头皮的硬撑。
刘禅在大军之中指挥各军奋勇冲击魏军,喊的声嘶力竭。本体刘禅的几个儿子本身便是资质有限,多少年来又沾染了不少蜀汉朝廷的坏『毛』病,加之大好青春年华不在,自己实在是不该强迫众人习武上阵。
自己虽是一番望子成龙的美意,可忽略了现实条件的自己这一举动无疑是害了众人。不说别的,就是为了保护自己,已经有多少个儿子命丧阵中了?
正因如此,自己才痛改前非,将刘湛,刘虔兄弟留在成都。谁知如今在自己的大后方,又发生了这种事情,老天为何如此愚弄于我?!
蜀军将校无人不知此战的关键,人人奋勇向前冲击魏军铁骑的包围圈,营救柳隐和刘虔等人。魏军的步兵拦住不住,开始有了败退的迹象。
第117章 会战(上)
第117章 会战(上)
忽然之间长安城后方杀出数支魏军,这几支魏军衣甲鲜明,行动迅速一望便知是强兵。只见魏军旗帜上写着“横野将军夏侯劭”,“并州刺史胡岐”,“镇北将军陈本”,“奋武将军张统”,“护军将军徐霸”。
此等五人皆为曹魏镇守北方之将,司马炎留守许昌用裴秀之计,调集北方诸君西进长安,为司马昭后援。这五路人马多则两三万,少的也有一万来人,合计八万余人赶赴长安,正好遇上魏军形势危急,于是魏将各自引军铺天盖地杀来。
得此五路人马援助,魏军声威复振,蜀军的攻势为之一挫。刘禅见了欲裂,命廖化督各军尽力拦截魏军,自己调集文鸯等猛将,带着五千御林军杀奔魏军包围之中,誓要救出刘虔和柳隐等人。廖化也将军中所有的骑兵都派到刘禅这一边,协助刘禅军杀入包围之中。
柳隐率领蜀骑在魏军铁骑阵中尽力冲突,然而庞会勇猛无比,柳隐带伤应战不是对手,只得败退。庞会趁机杀入了蜀军阵势内,将护着刘虔的三百余蜀骑团团围住。
『乱』军之中柳隐等人自顾不暇,眼看庞会将自家人马杀得人仰马翻却没有办法。刘虔仍然处于昏『迷』之中,蜀军兵将舍命相护才保不失,但众寡悬殊之下终究是难以久持。庞会大刀斩落数员蜀将,终是将刘虔抢到手中。
南中健将王约带着土三野,奚角先冲突在前,身后是无当飞军以及藤甲兵各有千余人。无当飞军身形矫健,彪悍无比;藤甲兵刀枪不入,横行无忌,这一路组合反而脱离了步骑相克的道理,冲开了魏军铁骑的包围。
柳隐的蜀骑见自家人马打开了缺口,连忙招呼众军继续猛攻,夺回上党王刘虔。魏将庞会见双方十余万人混战于此,自家的骑兵早没了奔驰的空间,原地策马盘旋与蜀军纠缠下,死伤颇多。
于是庞会将刘虔放在马背上,自己横刀策马率领亲军撤往长安。留下的魏骑自然为主将殿后,蜀军得了刘禅等人的接应趁势猛攻,占据了上风。
廖化督促各路蜀军与魏军大肆夜战,魏军北方诸军多是骑兵。在平地之上锐不可当,蜀军依靠阵势和诸葛连弩加以抵抗,一时也不落下风。但前军被魏骑压制,魏军的步卒便有了调整的空隙,配合骑兵组织起一波又以波的冲击。
司马骏更是组织了魏军的弓弩手对蜀军密集处『乱』箭齐发,就算打不『乱』蜀军阵型,也要造成大面积的杀伤。
双方你来我往之下,反而是刘禅这一路人借庞会无心恋战之势,成为了突破点。
庞会的骑兵一撤,四周的魏军都相应的做出了调整,阵型整体向后移动。蜀军趁势压上,便占据了优势。刘禅一心要救回爱子,率领御林军舍命向前。柳隐,文鸯等将唯恐刘禅深入,因此率领骑兵在刘禅的步卒之前冲击魏军。眼看庞会的骑兵开始退入长安城内,刘禅心里凉到了底儿。
司马骏见庞会得手,心中暗喜,又看大汉皇帝刘禅的旗号在自家阵势之中,随之计上心来。连番调动之下,两三万魏骑转移了方向,杀奔深入魏阵的刘禅所在。廖化指挥众军要去拦截,可步卒的机动『性』实在比不上骑兵,而且魏军骑兵一撤之后,步兵立即发动了猛烈的冲锋,将蜀军牢牢牵制在原地,动弹不得。
文鸯见魏军调动频繁,庞会又挟持上党王刘虔入了长安,于是纵马到刘禅身边劝刘禅暂先收兵。刘禅正是情绪激动之时,鼓起神勇指挥众军厮杀,一直到刘虔被掠入长安,一颗心终是坚持不住,泪如泉涌。
闻文鸯劝阻,刘禅也知自己这一路已是孤军深入,点了点头却是泣不成声。文鸯暗叹一声,于是命人传下军令,柳隐等负伤在身的将领先行撤退。御林军,藤甲兵,无当飞军保护着刘禅紧随其后,余下的步骑由文虎,文鸯兄弟率领负责殿后。
蜀军本是奋勇争先的冲杀,附近的魏军已然阵势松动有了撤退的迹象。未曾想到蜀军突然改变了方向,竟然全速撤军!魏军反应不及,瞬间被蜀军甩开了一大截。撤军的压力减小,速度随之变快,前军的柳隐已然回到本阵。
文鸯和文虎兄弟率领精锐步骑在后抵挡魏军,突然发现魏军阵中暗『潮』涌动,似有无数军队向这边冲杀而来。兄弟两人相视一眼,均是看出了对方眼底的惊讶。混战之中仍然可以调动如此多的军队杀奔这侧,显然廖化的蜀军落了下风。
形势不利,文家兄弟催动三军火速撤退。蜀军撇开了缠战中的魏军,向己方阵营跑去。无数魏军趁机涌上,试图捡个便宜。文鸯跃马摇枪,抽出身后的铁鞭一连打杀数员魏将;文虎纵马扬刀,一杆大刀虎虎生风杀的魏兵哭爹喊娘。
见蜀将勇猛,魏军不由得有所收敛,文家兄弟也是见好就收,不敢恋战随着大军退了出去。
刘禅情绪悲痛无心作战,蜀军也占不到魏军的便宜。此时的蜀军能与魏军保持均态还是多亏司马骏抽出数万骑兵,去夹击刘禅所部之故。多亏文鸯发现的及时,魏骑还未至,蜀军已然保护着刘禅退出了危险区域。
见到陛下成功撤出,廖化也不愿和魏军纠缠,于是指挥三军开始撤退。有诸葛连弩配合大量的弓弩手负责断后,再辅以骑兵游弋,魏军虽然铁骑数万可也不敢冒着巨大伤亡的风险追击太甚。
上党王刘虔被庞会抢回,此战的目的也已达到,司马骏见蜀军撤的不慌不『乱』,井然有序,也见好就收率军进入了长安。
上党王刘虔被绑在马背上,又跟随马匹一起摔在了地上,经过蜀军和魏军的反复折腾,此时已然是重伤不起。庞会入城后连忙召集医师速速给刘虔诊治,这是一个重要的筹码,活的总比死的有价值。
魏国的医师诊断一番,见刘虔身上多处摔伤,腰腹间又是严重受创,伤势相当严重。好在尚有治愈的可能,而且长安城中『药』物存储丰富充足,最大限度的为治疗伤者提供便利的条件。
司马骏回到长安,便率领从冀州,并州北方诸地来援的魏将先行探视刘虔。见刘虔仍在治疗中,于是便在自家的府邸大摆筵席,款待魏军众将,同时对三军将士大肆进行犒赏。
“非庞将军,无有今日之功,大家应敬庞将军一杯!”酒席宴中司马骏举杯笑道。
庞会闻言起身谦逊道:“若非几位将军前来驰援,庞某哪有机会抢人呢,这杯庞某敬诸位将军!”
镇北将军陈本微微笑道:“此战得胜乃将帅用心,军士用命之举,我等理应同贺才是。”
司马骏闻言放声大笑,与众将一饮而尽。自有侍女为众人斟满酒樽,并州刺史胡岐举杯道:“闻晋公引军南下,在此我等应遥祝晋公得胜而归,率领我等扫平蜀贼!”
堂上众将皆是笑逐颜开,举杯换盏,觥筹交错,一派欢庆的景象。言语之间皆有赞美司马氏之词,借机大拍司马氏的马屁。司马骏是司马氏一族中的中流砥柱之一,见众将归心自然是开怀畅饮。
镇北将军陈本乃是司马昭手下大将陈骞的兄长,弟弟被晋公重用,哥哥也是负责北方的军务,可谓兄弟并掌兵权,荣耀万分。并州刺史胡岐则是徐州刺史胡奋的兄弟,胡氏一脉从司马懿时代便是司马氏重点招徕的对象,如今也是实打实的给司马氏卖命。
庞会等众将地位皆不如此三人,更是以三人马首是瞻。唯有横野将军夏侯劭,虽然也与大家欢庆同饮,可言语并不多,一肚子心思。
曹氏,夏侯氏皆为皇亲贵族,是大魏朝的宗亲势力。按照道理应当是魏国朝中深为倚重的臣子。可多少年来曹氏和夏侯家的臣子武将被司马氏明杀暗害,人才凋零,早已无力维护皇家。
这一切的根源看起来貌似曹氏和夏侯氏两家后继无人,不是司马懿的对手。实际上不过是历史的必然发展,与曹氏和夏侯氏两家有无人才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曹『操』去世后,曹丕为了代汉称帝,于是同意了中原大族陈家的代表陈群提出的九品官人法,也被称之为九品中正制。
九品官人法说是选拔人才的制度,其实不过是维护士族利益的工具罢了。一旦实行了九品官人法,便等认同士族垄断了官僚集团。士人生下来便被分为九品,然后仕官,无论才德如何,只须是士族便可。
如此行径等于是把国家交给了士族,朝中的文武群臣,各州各县的刺史郡守皆是士族。正是有了这个好处,所以中原士族才决定支持曹丕篡汉称帝。而曹丕为了登基为帝,也同意以此来交换中原士族对自己的支持。
虽然得偿夙愿,可曹丕却是没有想到如此行为使得魏国的命运,从建国的那一天起,已然有了最后的定数。
第118章 会战(下)
第118章 会战(下)
九品官人法在曹『操』执政期间便已经产生,当时的执政者曹『操』并不赞同这一提案。但到了曹丕这里,便成了曹氏与士族的一个交易。
试想满朝皆为士族,士族间虽然有帮派倾轧攻击,但在对付皇族上,士族的利益是一致的。因此曹氏和夏侯氏的没落便显得更加的理所当然,一个家族如何强盛,也保证不了世世代代的与天下的官僚分庭抗礼。司马氏作为士族的代表,由此强盛便是理所当然之事了。
夏侯劭的父亲是夏侯懋,祖父是夏侯惇,可谓是苗红根正的皇室宗亲。但到眼下也不过是横野将军的名号而已。与司马氏做对的宗亲贵族死的差不多,剩下的只好趋炎附势。
已然站到了司马氏的队伍里,但见众将都为司马氏美言,夏侯劭的心情仍是不快。酒席之间又不能表现出来,不免喝的多了些,所幸还能控制住嘴,没说出什么过格的言语。
这夜便在喧嚣吵闹之中过去,长安城中的魏军近十万人,各军分批守护城池,可谓是固若金汤。因此司马骏等人彻夜狂欢,丝毫不担心蜀军的动向。
上党王刘虔悠悠转醒,负责伺候的婢女连忙通传给魏将。不一会儿的功夫,司马骏带着众将便来到了刘虔的房间。刘虔只觉得腰腹疼痛,起不了身,眼看身处魏人手中,心中凉了半截。
见刘虔一脸惊惶之『色』,魏将均有得意之『色』,听说刘禅的几个儿子皆不成器,想来这上党王刘虔也是个懦弱之辈。
司马骏坐在床边,对刘虔道:“本将乃平西将军司马骏,此处为长安城内,上党王无须惊慌,本将保你安然无恙。”
见司马骏如此说,刘虔心中仅存的一点希望也随之破灭。到了长安城中,只能任魏人鱼肉了,刘虔挺身想坐的直些,腰腹一阵刺痛,身形不由得一缩。
“你伤势不轻,还不能活动自如,就留在此安心养伤吧。”司马骏笑了笑,带着魏将离开了房间。
从始至终刘虔未曾说过一句话,而司马骏不过交代两句便选择离开,也超出了刘虔的料想。
作为蜀汉的皇子之一,对于蜀汉的国力,兵力,布防,民风等各个方面都是了如指掌。这些对魏国来讲都是不可多得的情报和机密,而且身为蜀主刘禅的儿子,刘虔必然还知晓许多不为人知的辛秘。
司马骏为司马氏的得力人物之一,当然明白此事不可『操』之过急。刘虔那伤势虽是动弹不得,可若一心寻死却也容易,还是缓缓入手比较妥当些。要是因为冒失而失去如此功劳,那才叫做自毁长城。
长安城中的守军增加,消耗也随着增加,不过从后方源源不绝的送来了无数的粮草辎重解决了这一问题。将近三万的骑兵负责守护粮道,蜀军的探子都很难接近探个清楚。
自从大战之后,蜀军大营便没了出击的动向,整个蜀军如同刘禅此时的心情般,显得无比的沉重。儿子落在了魏人手里,无论生死都不会有好下场。更糟的是一旦刘虔向魏人妥协,投降了魏国,那么蜀军此次北伐的虚实,以及国中的机密便都落入了魏人的手中。
蜀汉皇帝的儿子投降敌国,这对于志在兴复汉室,夺取中原的蜀汉军民来说无疑是天大的打击。
刘禅从心底不忍见儿子死亡,而且是受尽魏人的屈辱死掉,可又不想刘虔做一个千古唾骂的叛臣。其中的矛盾非是旁人可以理解,刘家几个儿子不是自己的亲骨肉,可父子多年早有了情分。
自己一个错误的判断把众皇子推上了战场,危机之时又是众皇子舍命相护,想起平时的点点滴滴,纵然铁石心肠又怎能不为之感动?
负责监督三城的刘林早带着部下到了大营之中,在刘禅的大营内负荆请罪,磕头直至流血,请求刘禅处置自己的失职之罪。
由于刘林敏感的身份,群臣在此事上都是有所保留。某种程度上讲,这是陛下的家事,而且牵扯到了先主刘备,并不是群臣可以『插』手的范围。
咸阳,武功,槐里三处为刘林所都督,上党王刘虔便在咸阳附近被魏军劫持。从任何角度上讲,刘林皆是罪责深重。刘林也明白自己的过错,但遭到这种祸事也是无可辩解,任何辩解都抵不上失子之痛啊!
在群臣面前,刘禅努力保持一副平静的脸孔,可看到刘林一头磕在地上便是一处血渍,再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没有言语但却泪流满面。
刘林心中悔恨交加,当时急于搜寻魏军的踪迹,又觉得刘虔那一支蜀军比自己的军队多上数倍,便掉以轻心。不想正因一时的疏忽酿成了如今的惨剧,可谓是自食其果,又怨得了谁?
起身来到刘林面前,刘禅停住了脚步,群臣见状心中为之一紧。刘林不敢抬头,重重的一个偷磕在地上,便伏在刘禅脚边不做动作。刘禅双目赤红盯着脚下的刘林,只须一声令下,便可将这侄儿送上断头台。
今日惨事,这刘林难辞其咎!
父失爱子,君失贤臣,国失战机,有此三条,足以让蜀汉十余万将士四个月来的努力化为乌有。
北伐以来,为国捐躯的将士还少么?
“犬子之事,与君无关。三城军少,焉有余力阻之,此乃朕布置不周之过。”过了许久,刘禅缓缓的说道。
刘林伏在地上只等陛下宣判死罪,没想到竟是如此言辞!刘林猛然抬头,不可置信的望着刘禅,顿时泪如泉涌。
“陛下……罪臣百死难辞其咎,请陛下治臣死罪,臣死而无怨!”刘林悲泣道。
“朕已失爱子,如何忍得再失一子。”刘禅扶着刘林,叔侄两人抱头痛哭。
群臣见陛下赦了刘林的罪过,终于放下心来。刘禅和刘林叔侄年纪加在一起,差不多到了一百岁,如同孩子般在群臣面前放声痛哭,群臣也多有随之落泪者。
宽赦了刘林,蜀军依旧是笼罩在悲痛的气氛中。刘虔的被俘对于整个蜀军的打击着实太大了。
魏军乐的蜀军没有动作,趁机将北方运来的辎重尽数迎入了长安城中。司马骏与众将每日研究军事,闲暇之时便去与刘虔闲聊。
刘虔那边接连数日调养,气『色』日渐恢复,患处也没那么疼痛。见魏人软禁自己,刘虔逐渐安心的思考自己的处境。
过了几日,城外的探马来报,言蜀军大将姜维引数万人马赶到了蜀军大营。司马骏对众将道:“姜伯约已至,当趁此时重创蜀军,不知诸位有何妙计?”
跟随杨欣跑到长安的魏国骑兵早将雍,凉二州彻底沦陷的消息带给了长安的魏军。若非捉到了上党王刘虔,如今士气低靡的便是魏军了。
陈本眼珠一转道:“刘虔那小子伤势似乎有所恢复,将军何不对其下手。”
司马骏闻言道:“这几日试探刘虔口风,并无投身我方的意思,恐怕需要用刑了。”
陈本点头道:“传闻刘禅数子皆亡,须留其一命痛击蜀军。”
庞会冷声道:“我等武人,怎能依靠俘虏获胜,某宁愿去与蜀军死战!”
夏侯劭也是出声应和道:“城中铁骑三万有余,破蜀不过举手之劳。”
众将早已知晓陈本的计划,如庞会,夏侯劭这等武勇之士都是不屑为之,但司马骏等人却觉得此举甚妙。因此司马骏与陈本没有理会庞会等人,带着亲兵奔着刘虔的房间而去。
房门一开,刘虔便觉得今日的气氛异样,心中有了准备。司马骏开门见山道:“昨日与君所言,可有结果?”
刘虔目光扫过司马骏身后的魏将陈本以及几名武士,于是道:“虔败军之将,承蒙活命,本不应拒魏氏厚爱。实是荒废时日已久,才疏学浅难以相助将军。”
“哈哈哈哈,阁下何必如此自谦,只须交代胸中所知,本将保证阁下荣华富贵。”司马骏目透精光,隐含杀意的说道。
看出司马骏面『色』不善,刘虔摇了摇头没有言语。半晌道:“某与蜀主名为君臣,实为父子,纵然粉身碎骨,此志不改,将军请回吧。”
司马骏冷声道:“既然如此,休怪本将手下无情。刑讯之苦,非常人可受,本将为阁下的大好前程感到可惜,可叹啊!”
数日的苦思并没有让刘虔把问题想通,依旧是徘徊在路口左右为难。本是没有答案的自己,在司马骏的追问下竟然没有因由的选择了宁死不屈这条道路,连刘虔自己都没有想到竟然会如此。
为人重情义,为臣守忠节,有些脑袋里想不清楚,嘴里也说不明白。可遇难之时率然而行,以命殉情,以身殉节,恐怕这就是藏在骨子里难以更改的东西吧。
“自古以来,皆以德行服人,未曾听说以武力服人者,某也替将军唏嘘。”刘虔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身躯因恐惧而抖个不停,可心中却比任何时候都要坚定和平静。
司马骏和陈本没有想到这个看起来有些懦弱的年轻人,在骨子里竟是如此的执着,不由得怔在了当场。
第119章 决战(上)
第119章 决战(上)
长夜漫漫,终于熬到鱼肚发白,姜维与廖化,范长生,黄崇等文武群臣在刘禅的大营外等待了大半宿。
刘禅的大营中灯火燃亮整夜,却显得那么的昏暗不明。随着天际渐亮,营中一暗,蜀中群臣精神一振,难道是陛下有所决断了?
帐帘被掀开,刘禅缓步走出营帐,迎着东方的日光,顿显得苍老了几分。群臣皆知晓陛下这一夜过的有多么煎熬,这并不容易取舍。
战鼓咚咚擂起,却是从长安方向传来,鼓声中带有一丝萧杀之意,又显得厚重无比,显然魏军此战的信心十足。
刘禅望着群臣,点了点头。姜维也是五十几岁的年纪,身形依旧矫健挺拔,可双鬓早已斑白。在姜维身侧的是老将廖化,这老将军可谓是朝中为数不多的耆老级人物。花白的头发和胡须配合一双精光闪闪的双目,仿似满身的精力用之不尽。
范长生一身道家装扮,高高鼓起的前额,三缕胡须散落胸前,仙风傲骨。黄崇只是身材高大,并没有什么奇特的面容,但刘禅却知道无论什么任务交付给黄崇,都会付出一百二十分的努力。
“陛下……”姜维关心的上前问道。
“伯约,朕意已决,点兵!”刘禅狠下心肠道,心中反复的思忖着,这就是争霸天下的代价么。
魏军准备充足,提前一个时辰用过早餐,骑军先出,步卒随后,马步军合计八万三千人开出长安城,向蜀营进发。
司马骏看着浩浩『荡』『荡』的大军,心中满是得意。马军三万五千人,步卒四万八千人,这般军力已是占尽了优势和先机。选择这么早就出战更是精心策划的一个步骤,试想魏军都是吃饱喝足杀来,蜀军还没到开饭的时间,双方交战时魏军无疑占了很大的便宜。
兵家之势,分毫必争,胜负之机便是建立在每一个小环节上的精心设计。
蜀军的兵力本来是六七万之众,激战一场局势上两方平分秋『色』,伤亡上蜀军却是远远的多余魏军。魏军数万铁骑的大规模冲锋简直是要命的阎王,蜀军用步兵抗衡魏军铁骑,其代价可想而知。
根据情报姜维带来的蜀兵皆是汉家的精锐,大概在三万人左右,因此蜀军依然保有近十万人的兵力。
如此大规模的作战司马骏未曾指挥过,但那时没有来到长安之前的司马骏。几次作战都占了便宜,蜀军在自家铁骑面前也就哪几种手段而已,实在没什么好怕的。如今兵强马壮,更兼有陈本出谋划策,庞会,夏侯劭等勇将冲锋陷阵,看似势均力敌的一战,自己早已稳『操』胜券。
八万魏军一路上没有遇见任何蜀军,蜀人的斥候和侦骑远远的望见便退回了大营中。司马骏命令众军摆开阵势,步军列阵,骑兵则压住两翼的阵脚,在蜀营之外擂鼓搦战。
激昂的战鼓声传入蜀军大营,站岗守卫的蜀兵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看着魏军搦战也提不起精神。营寨中连番调动,万余蜀军手持弓弩盾牌在营栏后列好了阵势,没有出击的意向。
“嗯?怎会如此?”司马骏错愕道。
“可使人去叫阵,以便观察。”一旁的陈本也是带有疑『惑』的说道。
蜀兵士气低落倒是看得司马骏和陈本心中欢喜,但竟然都不打算出战,未免超出了二人的意料。
这营盘虽然不小,守军也是充足,但能否挡得住魏军的铁骑仍是未知之数。况且,魏军又不是单纯的依靠骑兵……
“无胆匪类!你家皇子在我军手里,还不出来授首投降!”魏军派出了百余大嗓门军卒,在蜀营外不停的叫骂。
“刘禅小儿,若是缩头不出,当心老子让你绝后!”一魏军伍长嚣张的吼叫着。
其余魏军听了忍不住哄然大笑,这小卒才多大年纪?竟然称刘禅为小儿,又说什么绝后,真是让人听了痛快。
魏军听了痛快,蜀兵听了是非常不痛快,可辱骂到这种份儿上,蜀军兵将依旧是半死不活的看着魏军,面无表情也瞅不出是喜是悲。
蜀人的状态更使得魏兵肆无忌惮,嚣张跋扈起来,口中叫骂的越来越不入流,情绪也随之不断的高涨。
魏卒叫唤的凶了,不免逐渐的靠近蜀军的营盘。蜀兵看着魏军不住叫骂,也没有发动攻击的意思,仍旧是一副懒洋洋的样子。
百余名魏卒彼此叫骂为乐,完全忘记了自己早进入蜀军的『射』程内。后阵的魏军将领也想借此来试探蜀军的反应,因此并未命人去提醒这百余军卒。
一阵喧嚣叫骂声中,猛的掺杂了一声厉喝!
“放箭!”川中大将傅佥一声大吼,音若金戈铁马,杀气凛然!
蜀营中万箭齐发,尽数瞄着这叫阵的百余魏兵『射』了过去。完全置身于蜀军『射』程之内,又无盾牌兵器遮拦防身,如何避得过?
前一秒嚣张的叫骂之声转瞬变成了短促的惨呼,可怜这百余魏卒还不知道自己是自家将领派遣的炮灰而已,就成为了阵前的亡魂……
杀鸡焉用宰牛刀?
对付百余魏卒竟然是万箭齐发,这等场面无疑是给魏军好看。司马骏以及一干魏将都是怒目而视,被蜀人的动作激怒。
营盘中的蜀兵在『射』出一轮箭矢后,一扫之前的慵懒之态,恢复了百战之兵的斗志。魏军的叫骂和嚣张不过是浮云一过,万箭『射』百卒却如同一颗石块砸在了魏军的脸上,这分明是蜀军看魏军的笑话……
“将军!”陈本见蜀军早有了准备,于是向司马骏请命道。
“嗯,传令攻营!”司马骏怒火中烧,只觉得自己脸面无光。
战鼓声再次响起,随之吹响的还有发动攻势的号角。魏军步卒列好阵势,盾牌军在前,弓箭手在中,夹杂着数十辆冲车杀向蜀军营盘。
蜀兵早做好了应战的准备,无数箭矢『射』向空中,落在魏人的阵中。不仅仅是弓箭,还有石块!从川中运来的数十架投石车此时派上了用场。由于投石车的投掷距离极远,所以安排在中军大营附近,并不阻碍前营的人员流动。
魏人对蜀军的弓箭和连弩有所准备,可没想过还有无数巨石从天而降。箭矢之类的举盾掩护住身形便抱住自己无碍,天降巨石谁能拦得住?无数魏军被砸做肉泥,血肉伴随着石块四处飞溅,魏兵哭爹喊娘一片凄惨。还没推进多远,魏军的队列便彻底混『乱』,溃散……
精心准备的攻营战竟然变成这般样子,司马骏和陈本的脸『色』有如猪肝般难看。魏兵的弓箭同样能『射』入蜀军的营中,对蜀人的远程攻击起到压制的作用。不过也只能对蜀军的弓弩手进行压制而已,马钧为蜀人改造的投石车被安排在中军大营,其『射』程远在弓箭之上,魏军只能望而兴叹。
“蜀贼仗利器固守,奈之若何?”司马骏转首去问陈本。
“唯有速战,方可避之。”陈本沉『吟』片刻,慎重的答道。
对方的投石车犀利无比,想要破营,只有迅速的接近蜀军营寨才有机会。步卒的推进速度过慢,还没接近蜀汉大营就已溃不成军,只能依靠骑兵的速度冲入蜀营。即便马钧的投石车如何机巧,但投石车终归是有抛『射』范围的。魏骑冲入一定的范围内,投石车便无能为力了。
司马骏可不想大举前来,闹个灰头土脸的离开。想了想也是觉得此举把握甚大,于是命人通知两翼的骑兵准备。
轻而易举的击溃魏军冲锋,蜀军都是倍感轻松。自家的伤亡微乎其微,营外空地上尽是魏人的尸身。鲜明的对比让人一目了然,蜀军的士气不由得大振。
魏阵之中不少兵将都被眼前的惨象所震慑,素来严整的军容中也产生了些许『骚』『乱』。
两翼的铁骑早已跃跃欲试,投石车攻击密集冲锋的步卒效果甚大,对灵活迅速的骑兵就未必有什么效果。经过步卒的一轮冲锋,对方投石车的投掷落地和范围魏军也做到了心中有数。
魏军的号角和战鼓再次响起,仿佛提醒蜀军的投石车到了投掷石块的时间。魏军的步卒没有动作,从两翼冲出了数支骑兵,队形时而密集时而疏阔,让人难以捉『摸』的冲向蜀营。
骑兵携带弓箭,但能在疾驰中施『射』的都是武艺高强的兵将,为数不多。处于防御一方的蜀兵则是从容的放箭狂『射』,因此骑兵冲营唯一的要诀就是快!
唯快不破,唯快可破!
具备了速度,就难以被对方攻击;具备了速度,便可以凭借速度击破对方。庞会,夏侯劭,张统等魏将皆知此理,并没有将三万多骑兵一次『性』的投入战场,而是分批的进行冲锋。
每一批只有三四千骑,在保持冲击力和速度的前提下,这是最佳的队伍搭配。另一方面三四千的兵力配备也足以在战场上不断的变化阵型和队列,避免蜀汉的大规模杀伤投掷。
负责守卫蜀军大营御敌的总指挥是大将傅佥,作为姜维最为倚重的重要将领之一,傅佥的军事才能毋庸置疑。见魏军的骑兵分为两侧散军突击,傅佥的面『色』凝重几分。
第120章 决战(下)
第120章 决战(下)
蜀军大营上空无数的箭矢,巨石飞出,营外的空地上又增加了不少魏军的尸体,其中新增的大都是魏家铁骑的尸体。
魏人的铁骑比步兵要有威胁得多,一旦被魏骑在营盘撕开了口子,凭借步军去阻挠将会付出很大的伤亡。因此蜀将傅佥命投石车分别向左右两翼的魏骑投『射』,同时弓弩手和连弩手同时参战。
骑兵的速度虽然迅速,但冲到大营之前依然需要些时间,伤亡虽然不比第一的步军冲锋惨重,可也超出了魏将的预计。没多久三万多魏骑已经尽数投入的战场中,蜀军两侧的营盘被冲开了几处豁口。
司马骏在阵中稳稳的观察蜀军动向,一见投石车改变方向投掷,立即催动中军数万步兵开始冲锋。没有投石车的威胁,却多了骑兵的辅助,单凭弓箭和营寨蜀军是阻挡不了魏军的。
双方的呐喊声惊天动地,战鼓声响彻云霄,加上万马奔腾,好似整个大地都在抖动一般。
大营中的蜀军竭力抵御两侧的骑兵,中路的火力便减弱了不少,魏军一次『性』投入了数万步兵,组织的弓箭手足以将蜀军中路的火力压制。傅佥手中不过一万余人,分出抵御魏军骑兵的步卒外,在中路已然没有了还手的力量。
夏侯劭率领数千骑兵已是第三次冲杀蜀营,眼前的营栏被魏骑毁去了一大截,蜀军将车仗推来作为障碍,依据车仗展开反击。夏侯劭带人三次冲杀,蜀军死伤不少,车仗也被骑兵的套索拽到一侧。
如今的蜀汉军马只能依靠肉身堵住缺口,夏侯劭翻手抹了把脸,大刀一举招呼众骑在此冲锋。迎面『射』来的是蜀军的诸葛连弩,左右两侧不少骑兵中箭倒落马下,更有的战马身中数十箭哀鸣倒地。
抡刀砸飞了箭矢,夏侯劭怒喝一声胯下战马高高跃起,终于冲入了蜀军大营。前排的盾牌兵和连弩手,长枪手等见这魏将神勇竟然一跃而入,连忙挺枪去刺!七八支长枪尽数刺在夏侯劭的战马腹部,那战马在空中已然毙命,可惯『性』不减,仍是带着夏侯劭落入了大营之中。
七八名蜀汉长枪手来不及抽枪,又不愿意松手,被夏侯劭坐骑带动站不住身形,
顺势跑了几步便七扭八歪的摔出了阵势。在几人身旁的兵卒被其撞到,一下子整个队形『乱』成一团。
方一落地,早有准备的夏侯劭猛然跳离坐骑,滚入蜀军队列之中,趁着蜀兵『乱』成一团,大刀横扫四方!负责指挥此营的蜀将任廉见这魏将眨眼间就砍翻了十余人,心道不好,连忙挺枪来战。
夏侯劭志在大『乱』蜀军的阵势,使外面的魏骑可以冲入,根本不理任廉,只顾着杀奔人多之处。外面是魏军铁骑冲突,身后阵中又有这么一条大虫为祸,蜀军顿时崩溃,无数魏家铁骑趁势冲突而入。
任廉战不倒夏侯劭,再看自家军卒四散溃逃,心中不由得一惊。夏侯劭奋起神勇杀得任廉倒退连连,毫无还手之力,恰逢有魏骑路过顺手一枪结果了任廉的『性』命。
此处不过是战阵一角,却已是险恶非常。傅佥兵少抵挡不住,蜀营频临崩溃。只见蜀军开始主动退缩,魏军于是占领了蜀军大营。
庞会带着更换马匹的夏侯劭等将趁势追袭,只见正在撤退的蜀军阵中推出了无数车仗。每辆车仗相距五尺左右,中间以铁链相连,车上堆满了草料硫磺等物,燃起大火拦住了魏军。
“雕虫小技也敢卖弄?”庞会冷笑一声,便要组织骑军冲阵。
“将军……咳咳……”夏侯劭看出苗头,便要劝阻,却被浓烟呛到说不出话来。
此时不仅是夏侯劭,庞会也看出了门道。蜀军的车仗中除了草料和硫磺,还有牛粪麻布等物,因此烧出的黑烟遮住了众人的视线。不仅仅是视线被遮掩这么简单,今日的风向正是吹向魏军方向,因此浓烟好似黑云般向着魏军笼罩而来,不少兵将被烟呛到,咳个不停。
“全军后退!”庞会捂着嘴传令道。
目不能视,又被浓烟呛到,魏军铁骑早没了作战的心思,可蜀军却是来了兴致。不知不觉的在黑烟之中落下了无数箭矢,魏骑没有任何防备,顿时成片的死伤。受到攻击的骑兵急忙转头撤退,与后面的自家人马冲撞在一处,自相残踏,一片混『乱』。
蜀军的弓箭『射』个不停,也不管浓烟中还有没有魏军。司马骏见自家的骑兵被一阵浓烟搞得焦头烂额,死伤无数,本以平息的怒火再次烧了起来,忍不住痛骂前军无用。随着黑烟渐渐的吹来,司马骏也只能率领三军开始后退,避免陷入烟幕之中。( 惊雷入汉 http://www.xlawen.org/kan/5526/ )
刘禅在大军之中指挥各军奋勇冲击魏军,喊的声嘶力竭。本体刘禅的几个儿子本身便是资质有限,多少年来又沾染了不少蜀汉朝廷的坏『毛』病,加之大好青春年华不在,自己实在是不该强迫众人习武上阵。
自己虽是一番望子成龙的美意,可忽略了现实条件的自己这一举动无疑是害了众人。不说别的,就是为了保护自己,已经有多少个儿子命丧阵中了?
正因如此,自己才痛改前非,将刘湛,刘虔兄弟留在成都。谁知如今在自己的大后方,又发生了这种事情,老天为何如此愚弄于我?!
蜀军将校无人不知此战的关键,人人奋勇向前冲击魏军铁骑的包围圈,营救柳隐和刘虔等人。魏军的步兵拦住不住,开始有了败退的迹象。
第117章 会战(上)
第117章 会战(上)
忽然之间长安城后方杀出数支魏军,这几支魏军衣甲鲜明,行动迅速一望便知是强兵。只见魏军旗帜上写着“横野将军夏侯劭”,“并州刺史胡岐”,“镇北将军陈本”,“奋武将军张统”,“护军将军徐霸”。
此等五人皆为曹魏镇守北方之将,司马炎留守许昌用裴秀之计,调集北方诸君西进长安,为司马昭后援。这五路人马多则两三万,少的也有一万来人,合计八万余人赶赴长安,正好遇上魏军形势危急,于是魏将各自引军铺天盖地杀来。
得此五路人马援助,魏军声威复振,蜀军的攻势为之一挫。刘禅见了欲裂,命廖化督各军尽力拦截魏军,自己调集文鸯等猛将,带着五千御林军杀奔魏军包围之中,誓要救出刘虔和柳隐等人。廖化也将军中所有的骑兵都派到刘禅这一边,协助刘禅军杀入包围之中。
柳隐率领蜀骑在魏军铁骑阵中尽力冲突,然而庞会勇猛无比,柳隐带伤应战不是对手,只得败退。庞会趁机杀入了蜀军阵势内,将护着刘虔的三百余蜀骑团团围住。
『乱』军之中柳隐等人自顾不暇,眼看庞会将自家人马杀得人仰马翻却没有办法。刘虔仍然处于昏『迷』之中,蜀军兵将舍命相护才保不失,但众寡悬殊之下终究是难以久持。庞会大刀斩落数员蜀将,终是将刘虔抢到手中。
南中健将王约带着土三野,奚角先冲突在前,身后是无当飞军以及藤甲兵各有千余人。无当飞军身形矫健,彪悍无比;藤甲兵刀枪不入,横行无忌,这一路组合反而脱离了步骑相克的道理,冲开了魏军铁骑的包围。
柳隐的蜀骑见自家人马打开了缺口,连忙招呼众军继续猛攻,夺回上党王刘虔。魏将庞会见双方十余万人混战于此,自家的骑兵早没了奔驰的空间,原地策马盘旋与蜀军纠缠下,死伤颇多。
于是庞会将刘虔放在马背上,自己横刀策马率领亲军撤往长安。留下的魏骑自然为主将殿后,蜀军得了刘禅等人的接应趁势猛攻,占据了上风。
廖化督促各路蜀军与魏军大肆夜战,魏军北方诸军多是骑兵。在平地之上锐不可当,蜀军依靠阵势和诸葛连弩加以抵抗,一时也不落下风。但前军被魏骑压制,魏军的步卒便有了调整的空隙,配合骑兵组织起一波又以波的冲击。
司马骏更是组织了魏军的弓弩手对蜀军密集处『乱』箭齐发,就算打不『乱』蜀军阵型,也要造成大面积的杀伤。
双方你来我往之下,反而是刘禅这一路人借庞会无心恋战之势,成为了突破点。
庞会的骑兵一撤,四周的魏军都相应的做出了调整,阵型整体向后移动。蜀军趁势压上,便占据了优势。刘禅一心要救回爱子,率领御林军舍命向前。柳隐,文鸯等将唯恐刘禅深入,因此率领骑兵在刘禅的步卒之前冲击魏军。眼看庞会的骑兵开始退入长安城内,刘禅心里凉到了底儿。
司马骏见庞会得手,心中暗喜,又看大汉皇帝刘禅的旗号在自家阵势之中,随之计上心来。连番调动之下,两三万魏骑转移了方向,杀奔深入魏阵的刘禅所在。廖化指挥众军要去拦截,可步卒的机动『性』实在比不上骑兵,而且魏军骑兵一撤之后,步兵立即发动了猛烈的冲锋,将蜀军牢牢牵制在原地,动弹不得。
文鸯见魏军调动频繁,庞会又挟持上党王刘虔入了长安,于是纵马到刘禅身边劝刘禅暂先收兵。刘禅正是情绪激动之时,鼓起神勇指挥众军厮杀,一直到刘虔被掠入长安,一颗心终是坚持不住,泪如泉涌。
闻文鸯劝阻,刘禅也知自己这一路已是孤军深入,点了点头却是泣不成声。文鸯暗叹一声,于是命人传下军令,柳隐等负伤在身的将领先行撤退。御林军,藤甲兵,无当飞军保护着刘禅紧随其后,余下的步骑由文虎,文鸯兄弟率领负责殿后。
蜀军本是奋勇争先的冲杀,附近的魏军已然阵势松动有了撤退的迹象。未曾想到蜀军突然改变了方向,竟然全速撤军!魏军反应不及,瞬间被蜀军甩开了一大截。撤军的压力减小,速度随之变快,前军的柳隐已然回到本阵。
文鸯和文虎兄弟率领精锐步骑在后抵挡魏军,突然发现魏军阵中暗『潮』涌动,似有无数军队向这边冲杀而来。兄弟两人相视一眼,均是看出了对方眼底的惊讶。混战之中仍然可以调动如此多的军队杀奔这侧,显然廖化的蜀军落了下风。
形势不利,文家兄弟催动三军火速撤退。蜀军撇开了缠战中的魏军,向己方阵营跑去。无数魏军趁机涌上,试图捡个便宜。文鸯跃马摇枪,抽出身后的铁鞭一连打杀数员魏将;文虎纵马扬刀,一杆大刀虎虎生风杀的魏兵哭爹喊娘。
见蜀将勇猛,魏军不由得有所收敛,文家兄弟也是见好就收,不敢恋战随着大军退了出去。
刘禅情绪悲痛无心作战,蜀军也占不到魏军的便宜。此时的蜀军能与魏军保持均态还是多亏司马骏抽出数万骑兵,去夹击刘禅所部之故。多亏文鸯发现的及时,魏骑还未至,蜀军已然保护着刘禅退出了危险区域。
见到陛下成功撤出,廖化也不愿和魏军纠缠,于是指挥三军开始撤退。有诸葛连弩配合大量的弓弩手负责断后,再辅以骑兵游弋,魏军虽然铁骑数万可也不敢冒着巨大伤亡的风险追击太甚。
上党王刘虔被庞会抢回,此战的目的也已达到,司马骏见蜀军撤的不慌不『乱』,井然有序,也见好就收率军进入了长安。
上党王刘虔被绑在马背上,又跟随马匹一起摔在了地上,经过蜀军和魏军的反复折腾,此时已然是重伤不起。庞会入城后连忙召集医师速速给刘虔诊治,这是一个重要的筹码,活的总比死的有价值。
魏国的医师诊断一番,见刘虔身上多处摔伤,腰腹间又是严重受创,伤势相当严重。好在尚有治愈的可能,而且长安城中『药』物存储丰富充足,最大限度的为治疗伤者提供便利的条件。
司马骏回到长安,便率领从冀州,并州北方诸地来援的魏将先行探视刘虔。见刘虔仍在治疗中,于是便在自家的府邸大摆筵席,款待魏军众将,同时对三军将士大肆进行犒赏。
“非庞将军,无有今日之功,大家应敬庞将军一杯!”酒席宴中司马骏举杯笑道。
庞会闻言起身谦逊道:“若非几位将军前来驰援,庞某哪有机会抢人呢,这杯庞某敬诸位将军!”
镇北将军陈本微微笑道:“此战得胜乃将帅用心,军士用命之举,我等理应同贺才是。”
司马骏闻言放声大笑,与众将一饮而尽。自有侍女为众人斟满酒樽,并州刺史胡岐举杯道:“闻晋公引军南下,在此我等应遥祝晋公得胜而归,率领我等扫平蜀贼!”
堂上众将皆是笑逐颜开,举杯换盏,觥筹交错,一派欢庆的景象。言语之间皆有赞美司马氏之词,借机大拍司马氏的马屁。司马骏是司马氏一族中的中流砥柱之一,见众将归心自然是开怀畅饮。
镇北将军陈本乃是司马昭手下大将陈骞的兄长,弟弟被晋公重用,哥哥也是负责北方的军务,可谓兄弟并掌兵权,荣耀万分。并州刺史胡岐则是徐州刺史胡奋的兄弟,胡氏一脉从司马懿时代便是司马氏重点招徕的对象,如今也是实打实的给司马氏卖命。
庞会等众将地位皆不如此三人,更是以三人马首是瞻。唯有横野将军夏侯劭,虽然也与大家欢庆同饮,可言语并不多,一肚子心思。
曹氏,夏侯氏皆为皇亲贵族,是大魏朝的宗亲势力。按照道理应当是魏国朝中深为倚重的臣子。可多少年来曹氏和夏侯家的臣子武将被司马氏明杀暗害,人才凋零,早已无力维护皇家。
这一切的根源看起来貌似曹氏和夏侯氏两家后继无人,不是司马懿的对手。实际上不过是历史的必然发展,与曹氏和夏侯氏两家有无人才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曹『操』去世后,曹丕为了代汉称帝,于是同意了中原大族陈家的代表陈群提出的九品官人法,也被称之为九品中正制。
九品官人法说是选拔人才的制度,其实不过是维护士族利益的工具罢了。一旦实行了九品官人法,便等认同士族垄断了官僚集团。士人生下来便被分为九品,然后仕官,无论才德如何,只须是士族便可。
如此行径等于是把国家交给了士族,朝中的文武群臣,各州各县的刺史郡守皆是士族。正是有了这个好处,所以中原士族才决定支持曹丕篡汉称帝。而曹丕为了登基为帝,也同意以此来交换中原士族对自己的支持。
虽然得偿夙愿,可曹丕却是没有想到如此行为使得魏国的命运,从建国的那一天起,已然有了最后的定数。
第118章 会战(下)
第118章 会战(下)
九品官人法在曹『操』执政期间便已经产生,当时的执政者曹『操』并不赞同这一提案。但到了曹丕这里,便成了曹氏与士族的一个交易。
试想满朝皆为士族,士族间虽然有帮派倾轧攻击,但在对付皇族上,士族的利益是一致的。因此曹氏和夏侯氏的没落便显得更加的理所当然,一个家族如何强盛,也保证不了世世代代的与天下的官僚分庭抗礼。司马氏作为士族的代表,由此强盛便是理所当然之事了。
夏侯劭的父亲是夏侯懋,祖父是夏侯惇,可谓是苗红根正的皇室宗亲。但到眼下也不过是横野将军的名号而已。与司马氏做对的宗亲贵族死的差不多,剩下的只好趋炎附势。
已然站到了司马氏的队伍里,但见众将都为司马氏美言,夏侯劭的心情仍是不快。酒席之间又不能表现出来,不免喝的多了些,所幸还能控制住嘴,没说出什么过格的言语。
这夜便在喧嚣吵闹之中过去,长安城中的魏军近十万人,各军分批守护城池,可谓是固若金汤。因此司马骏等人彻夜狂欢,丝毫不担心蜀军的动向。
上党王刘虔悠悠转醒,负责伺候的婢女连忙通传给魏将。不一会儿的功夫,司马骏带着众将便来到了刘虔的房间。刘虔只觉得腰腹疼痛,起不了身,眼看身处魏人手中,心中凉了半截。
见刘虔一脸惊惶之『色』,魏将均有得意之『色』,听说刘禅的几个儿子皆不成器,想来这上党王刘虔也是个懦弱之辈。
司马骏坐在床边,对刘虔道:“本将乃平西将军司马骏,此处为长安城内,上党王无须惊慌,本将保你安然无恙。”
见司马骏如此说,刘虔心中仅存的一点希望也随之破灭。到了长安城中,只能任魏人鱼肉了,刘虔挺身想坐的直些,腰腹一阵刺痛,身形不由得一缩。
“你伤势不轻,还不能活动自如,就留在此安心养伤吧。”司马骏笑了笑,带着魏将离开了房间。
从始至终刘虔未曾说过一句话,而司马骏不过交代两句便选择离开,也超出了刘虔的料想。
作为蜀汉的皇子之一,对于蜀汉的国力,兵力,布防,民风等各个方面都是了如指掌。这些对魏国来讲都是不可多得的情报和机密,而且身为蜀主刘禅的儿子,刘虔必然还知晓许多不为人知的辛秘。
司马骏为司马氏的得力人物之一,当然明白此事不可『操』之过急。刘虔那伤势虽是动弹不得,可若一心寻死却也容易,还是缓缓入手比较妥当些。要是因为冒失而失去如此功劳,那才叫做自毁长城。
长安城中的守军增加,消耗也随着增加,不过从后方源源不绝的送来了无数的粮草辎重解决了这一问题。将近三万的骑兵负责守护粮道,蜀军的探子都很难接近探个清楚。
自从大战之后,蜀军大营便没了出击的动向,整个蜀军如同刘禅此时的心情般,显得无比的沉重。儿子落在了魏人手里,无论生死都不会有好下场。更糟的是一旦刘虔向魏人妥协,投降了魏国,那么蜀军此次北伐的虚实,以及国中的机密便都落入了魏人的手中。
蜀汉皇帝的儿子投降敌国,这对于志在兴复汉室,夺取中原的蜀汉军民来说无疑是天大的打击。
刘禅从心底不忍见儿子死亡,而且是受尽魏人的屈辱死掉,可又不想刘虔做一个千古唾骂的叛臣。其中的矛盾非是旁人可以理解,刘家几个儿子不是自己的亲骨肉,可父子多年早有了情分。
自己一个错误的判断把众皇子推上了战场,危机之时又是众皇子舍命相护,想起平时的点点滴滴,纵然铁石心肠又怎能不为之感动?
负责监督三城的刘林早带着部下到了大营之中,在刘禅的大营内负荆请罪,磕头直至流血,请求刘禅处置自己的失职之罪。
由于刘林敏感的身份,群臣在此事上都是有所保留。某种程度上讲,这是陛下的家事,而且牵扯到了先主刘备,并不是群臣可以『插』手的范围。
咸阳,武功,槐里三处为刘林所都督,上党王刘虔便在咸阳附近被魏军劫持。从任何角度上讲,刘林皆是罪责深重。刘林也明白自己的过错,但遭到这种祸事也是无可辩解,任何辩解都抵不上失子之痛啊!
在群臣面前,刘禅努力保持一副平静的脸孔,可看到刘林一头磕在地上便是一处血渍,再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没有言语但却泪流满面。
刘林心中悔恨交加,当时急于搜寻魏军的踪迹,又觉得刘虔那一支蜀军比自己的军队多上数倍,便掉以轻心。不想正因一时的疏忽酿成了如今的惨剧,可谓是自食其果,又怨得了谁?
起身来到刘林面前,刘禅停住了脚步,群臣见状心中为之一紧。刘林不敢抬头,重重的一个偷磕在地上,便伏在刘禅脚边不做动作。刘禅双目赤红盯着脚下的刘林,只须一声令下,便可将这侄儿送上断头台。
今日惨事,这刘林难辞其咎!
父失爱子,君失贤臣,国失战机,有此三条,足以让蜀汉十余万将士四个月来的努力化为乌有。
北伐以来,为国捐躯的将士还少么?
“犬子之事,与君无关。三城军少,焉有余力阻之,此乃朕布置不周之过。”过了许久,刘禅缓缓的说道。
刘林伏在地上只等陛下宣判死罪,没想到竟是如此言辞!刘林猛然抬头,不可置信的望着刘禅,顿时泪如泉涌。
“陛下……罪臣百死难辞其咎,请陛下治臣死罪,臣死而无怨!”刘林悲泣道。
“朕已失爱子,如何忍得再失一子。”刘禅扶着刘林,叔侄两人抱头痛哭。
群臣见陛下赦了刘林的罪过,终于放下心来。刘禅和刘林叔侄年纪加在一起,差不多到了一百岁,如同孩子般在群臣面前放声痛哭,群臣也多有随之落泪者。
宽赦了刘林,蜀军依旧是笼罩在悲痛的气氛中。刘虔的被俘对于整个蜀军的打击着实太大了。
魏军乐的蜀军没有动作,趁机将北方运来的辎重尽数迎入了长安城中。司马骏与众将每日研究军事,闲暇之时便去与刘虔闲聊。
刘虔那边接连数日调养,气『色』日渐恢复,患处也没那么疼痛。见魏人软禁自己,刘虔逐渐安心的思考自己的处境。
过了几日,城外的探马来报,言蜀军大将姜维引数万人马赶到了蜀军大营。司马骏对众将道:“姜伯约已至,当趁此时重创蜀军,不知诸位有何妙计?”
跟随杨欣跑到长安的魏国骑兵早将雍,凉二州彻底沦陷的消息带给了长安的魏军。若非捉到了上党王刘虔,如今士气低靡的便是魏军了。
陈本眼珠一转道:“刘虔那小子伤势似乎有所恢复,将军何不对其下手。”
司马骏闻言道:“这几日试探刘虔口风,并无投身我方的意思,恐怕需要用刑了。”
陈本点头道:“传闻刘禅数子皆亡,须留其一命痛击蜀军。”
庞会冷声道:“我等武人,怎能依靠俘虏获胜,某宁愿去与蜀军死战!”
夏侯劭也是出声应和道:“城中铁骑三万有余,破蜀不过举手之劳。”
众将早已知晓陈本的计划,如庞会,夏侯劭这等武勇之士都是不屑为之,但司马骏等人却觉得此举甚妙。因此司马骏与陈本没有理会庞会等人,带着亲兵奔着刘虔的房间而去。
房门一开,刘虔便觉得今日的气氛异样,心中有了准备。司马骏开门见山道:“昨日与君所言,可有结果?”
刘虔目光扫过司马骏身后的魏将陈本以及几名武士,于是道:“虔败军之将,承蒙活命,本不应拒魏氏厚爱。实是荒废时日已久,才疏学浅难以相助将军。”
“哈哈哈哈,阁下何必如此自谦,只须交代胸中所知,本将保证阁下荣华富贵。”司马骏目透精光,隐含杀意的说道。
看出司马骏面『色』不善,刘虔摇了摇头没有言语。半晌道:“某与蜀主名为君臣,实为父子,纵然粉身碎骨,此志不改,将军请回吧。”
司马骏冷声道:“既然如此,休怪本将手下无情。刑讯之苦,非常人可受,本将为阁下的大好前程感到可惜,可叹啊!”
数日的苦思并没有让刘虔把问题想通,依旧是徘徊在路口左右为难。本是没有答案的自己,在司马骏的追问下竟然没有因由的选择了宁死不屈这条道路,连刘虔自己都没有想到竟然会如此。
为人重情义,为臣守忠节,有些脑袋里想不清楚,嘴里也说不明白。可遇难之时率然而行,以命殉情,以身殉节,恐怕这就是藏在骨子里难以更改的东西吧。
“自古以来,皆以德行服人,未曾听说以武力服人者,某也替将军唏嘘。”刘虔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身躯因恐惧而抖个不停,可心中却比任何时候都要坚定和平静。
司马骏和陈本没有想到这个看起来有些懦弱的年轻人,在骨子里竟是如此的执着,不由得怔在了当场。
第119章 决战(上)
第119章 决战(上)
长夜漫漫,终于熬到鱼肚发白,姜维与廖化,范长生,黄崇等文武群臣在刘禅的大营外等待了大半宿。
刘禅的大营中灯火燃亮整夜,却显得那么的昏暗不明。随着天际渐亮,营中一暗,蜀中群臣精神一振,难道是陛下有所决断了?
帐帘被掀开,刘禅缓步走出营帐,迎着东方的日光,顿显得苍老了几分。群臣皆知晓陛下这一夜过的有多么煎熬,这并不容易取舍。
战鼓咚咚擂起,却是从长安方向传来,鼓声中带有一丝萧杀之意,又显得厚重无比,显然魏军此战的信心十足。
刘禅望着群臣,点了点头。姜维也是五十几岁的年纪,身形依旧矫健挺拔,可双鬓早已斑白。在姜维身侧的是老将廖化,这老将军可谓是朝中为数不多的耆老级人物。花白的头发和胡须配合一双精光闪闪的双目,仿似满身的精力用之不尽。
范长生一身道家装扮,高高鼓起的前额,三缕胡须散落胸前,仙风傲骨。黄崇只是身材高大,并没有什么奇特的面容,但刘禅却知道无论什么任务交付给黄崇,都会付出一百二十分的努力。
“陛下……”姜维关心的上前问道。
“伯约,朕意已决,点兵!”刘禅狠下心肠道,心中反复的思忖着,这就是争霸天下的代价么。
魏军准备充足,提前一个时辰用过早餐,骑军先出,步卒随后,马步军合计八万三千人开出长安城,向蜀营进发。
司马骏看着浩浩『荡』『荡』的大军,心中满是得意。马军三万五千人,步卒四万八千人,这般军力已是占尽了优势和先机。选择这么早就出战更是精心策划的一个步骤,试想魏军都是吃饱喝足杀来,蜀军还没到开饭的时间,双方交战时魏军无疑占了很大的便宜。
兵家之势,分毫必争,胜负之机便是建立在每一个小环节上的精心设计。
蜀军的兵力本来是六七万之众,激战一场局势上两方平分秋『色』,伤亡上蜀军却是远远的多余魏军。魏军数万铁骑的大规模冲锋简直是要命的阎王,蜀军用步兵抗衡魏军铁骑,其代价可想而知。
根据情报姜维带来的蜀兵皆是汉家的精锐,大概在三万人左右,因此蜀军依然保有近十万人的兵力。
如此大规模的作战司马骏未曾指挥过,但那时没有来到长安之前的司马骏。几次作战都占了便宜,蜀军在自家铁骑面前也就哪几种手段而已,实在没什么好怕的。如今兵强马壮,更兼有陈本出谋划策,庞会,夏侯劭等勇将冲锋陷阵,看似势均力敌的一战,自己早已稳『操』胜券。
八万魏军一路上没有遇见任何蜀军,蜀人的斥候和侦骑远远的望见便退回了大营中。司马骏命令众军摆开阵势,步军列阵,骑兵则压住两翼的阵脚,在蜀营之外擂鼓搦战。
激昂的战鼓声传入蜀军大营,站岗守卫的蜀兵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看着魏军搦战也提不起精神。营寨中连番调动,万余蜀军手持弓弩盾牌在营栏后列好了阵势,没有出击的意向。
“嗯?怎会如此?”司马骏错愕道。
“可使人去叫阵,以便观察。”一旁的陈本也是带有疑『惑』的说道。
蜀兵士气低落倒是看得司马骏和陈本心中欢喜,但竟然都不打算出战,未免超出了二人的意料。
这营盘虽然不小,守军也是充足,但能否挡得住魏军的铁骑仍是未知之数。况且,魏军又不是单纯的依靠骑兵……
“无胆匪类!你家皇子在我军手里,还不出来授首投降!”魏军派出了百余大嗓门军卒,在蜀营外不停的叫骂。
“刘禅小儿,若是缩头不出,当心老子让你绝后!”一魏军伍长嚣张的吼叫着。
其余魏军听了忍不住哄然大笑,这小卒才多大年纪?竟然称刘禅为小儿,又说什么绝后,真是让人听了痛快。
魏军听了痛快,蜀兵听了是非常不痛快,可辱骂到这种份儿上,蜀军兵将依旧是半死不活的看着魏军,面无表情也瞅不出是喜是悲。
蜀人的状态更使得魏兵肆无忌惮,嚣张跋扈起来,口中叫骂的越来越不入流,情绪也随之不断的高涨。
魏卒叫唤的凶了,不免逐渐的靠近蜀军的营盘。蜀兵看着魏军不住叫骂,也没有发动攻击的意思,仍旧是一副懒洋洋的样子。
百余名魏卒彼此叫骂为乐,完全忘记了自己早进入蜀军的『射』程内。后阵的魏军将领也想借此来试探蜀军的反应,因此并未命人去提醒这百余军卒。
一阵喧嚣叫骂声中,猛的掺杂了一声厉喝!
“放箭!”川中大将傅佥一声大吼,音若金戈铁马,杀气凛然!
蜀营中万箭齐发,尽数瞄着这叫阵的百余魏兵『射』了过去。完全置身于蜀军『射』程之内,又无盾牌兵器遮拦防身,如何避得过?
前一秒嚣张的叫骂之声转瞬变成了短促的惨呼,可怜这百余魏卒还不知道自己是自家将领派遣的炮灰而已,就成为了阵前的亡魂……
杀鸡焉用宰牛刀?
对付百余魏卒竟然是万箭齐发,这等场面无疑是给魏军好看。司马骏以及一干魏将都是怒目而视,被蜀人的动作激怒。
营盘中的蜀兵在『射』出一轮箭矢后,一扫之前的慵懒之态,恢复了百战之兵的斗志。魏军的叫骂和嚣张不过是浮云一过,万箭『射』百卒却如同一颗石块砸在了魏军的脸上,这分明是蜀军看魏军的笑话……
“将军!”陈本见蜀军早有了准备,于是向司马骏请命道。
“嗯,传令攻营!”司马骏怒火中烧,只觉得自己脸面无光。
战鼓声再次响起,随之吹响的还有发动攻势的号角。魏军步卒列好阵势,盾牌军在前,弓箭手在中,夹杂着数十辆冲车杀向蜀军营盘。
蜀兵早做好了应战的准备,无数箭矢『射』向空中,落在魏人的阵中。不仅仅是弓箭,还有石块!从川中运来的数十架投石车此时派上了用场。由于投石车的投掷距离极远,所以安排在中军大营附近,并不阻碍前营的人员流动。
魏人对蜀军的弓箭和连弩有所准备,可没想过还有无数巨石从天而降。箭矢之类的举盾掩护住身形便抱住自己无碍,天降巨石谁能拦得住?无数魏军被砸做肉泥,血肉伴随着石块四处飞溅,魏兵哭爹喊娘一片凄惨。还没推进多远,魏军的队列便彻底混『乱』,溃散……
精心准备的攻营战竟然变成这般样子,司马骏和陈本的脸『色』有如猪肝般难看。魏兵的弓箭同样能『射』入蜀军的营中,对蜀人的远程攻击起到压制的作用。不过也只能对蜀军的弓弩手进行压制而已,马钧为蜀人改造的投石车被安排在中军大营,其『射』程远在弓箭之上,魏军只能望而兴叹。
“蜀贼仗利器固守,奈之若何?”司马骏转首去问陈本。
“唯有速战,方可避之。”陈本沉『吟』片刻,慎重的答道。
对方的投石车犀利无比,想要破营,只有迅速的接近蜀军营寨才有机会。步卒的推进速度过慢,还没接近蜀汉大营就已溃不成军,只能依靠骑兵的速度冲入蜀营。即便马钧的投石车如何机巧,但投石车终归是有抛『射』范围的。魏骑冲入一定的范围内,投石车便无能为力了。
司马骏可不想大举前来,闹个灰头土脸的离开。想了想也是觉得此举把握甚大,于是命人通知两翼的骑兵准备。
轻而易举的击溃魏军冲锋,蜀军都是倍感轻松。自家的伤亡微乎其微,营外空地上尽是魏人的尸身。鲜明的对比让人一目了然,蜀军的士气不由得大振。
魏阵之中不少兵将都被眼前的惨象所震慑,素来严整的军容中也产生了些许『骚』『乱』。
两翼的铁骑早已跃跃欲试,投石车攻击密集冲锋的步卒效果甚大,对灵活迅速的骑兵就未必有什么效果。经过步卒的一轮冲锋,对方投石车的投掷落地和范围魏军也做到了心中有数。
魏军的号角和战鼓再次响起,仿佛提醒蜀军的投石车到了投掷石块的时间。魏军的步卒没有动作,从两翼冲出了数支骑兵,队形时而密集时而疏阔,让人难以捉『摸』的冲向蜀营。
骑兵携带弓箭,但能在疾驰中施『射』的都是武艺高强的兵将,为数不多。处于防御一方的蜀兵则是从容的放箭狂『射』,因此骑兵冲营唯一的要诀就是快!
唯快不破,唯快可破!
具备了速度,就难以被对方攻击;具备了速度,便可以凭借速度击破对方。庞会,夏侯劭,张统等魏将皆知此理,并没有将三万多骑兵一次『性』的投入战场,而是分批的进行冲锋。
每一批只有三四千骑,在保持冲击力和速度的前提下,这是最佳的队伍搭配。另一方面三四千的兵力配备也足以在战场上不断的变化阵型和队列,避免蜀汉的大规模杀伤投掷。
负责守卫蜀军大营御敌的总指挥是大将傅佥,作为姜维最为倚重的重要将领之一,傅佥的军事才能毋庸置疑。见魏军的骑兵分为两侧散军突击,傅佥的面『色』凝重几分。
第120章 决战(下)
第120章 决战(下)
蜀军大营上空无数的箭矢,巨石飞出,营外的空地上又增加了不少魏军的尸体,其中新增的大都是魏家铁骑的尸体。
魏人的铁骑比步兵要有威胁得多,一旦被魏骑在营盘撕开了口子,凭借步军去阻挠将会付出很大的伤亡。因此蜀将傅佥命投石车分别向左右两翼的魏骑投『射』,同时弓弩手和连弩手同时参战。
骑兵的速度虽然迅速,但冲到大营之前依然需要些时间,伤亡虽然不比第一的步军冲锋惨重,可也超出了魏将的预计。没多久三万多魏骑已经尽数投入的战场中,蜀军两侧的营盘被冲开了几处豁口。
司马骏在阵中稳稳的观察蜀军动向,一见投石车改变方向投掷,立即催动中军数万步兵开始冲锋。没有投石车的威胁,却多了骑兵的辅助,单凭弓箭和营寨蜀军是阻挡不了魏军的。
双方的呐喊声惊天动地,战鼓声响彻云霄,加上万马奔腾,好似整个大地都在抖动一般。
大营中的蜀军竭力抵御两侧的骑兵,中路的火力便减弱了不少,魏军一次『性』投入了数万步兵,组织的弓箭手足以将蜀军中路的火力压制。傅佥手中不过一万余人,分出抵御魏军骑兵的步卒外,在中路已然没有了还手的力量。
夏侯劭率领数千骑兵已是第三次冲杀蜀营,眼前的营栏被魏骑毁去了一大截,蜀军将车仗推来作为障碍,依据车仗展开反击。夏侯劭带人三次冲杀,蜀军死伤不少,车仗也被骑兵的套索拽到一侧。
如今的蜀汉军马只能依靠肉身堵住缺口,夏侯劭翻手抹了把脸,大刀一举招呼众骑在此冲锋。迎面『射』来的是蜀军的诸葛连弩,左右两侧不少骑兵中箭倒落马下,更有的战马身中数十箭哀鸣倒地。
抡刀砸飞了箭矢,夏侯劭怒喝一声胯下战马高高跃起,终于冲入了蜀军大营。前排的盾牌兵和连弩手,长枪手等见这魏将神勇竟然一跃而入,连忙挺枪去刺!七八支长枪尽数刺在夏侯劭的战马腹部,那战马在空中已然毙命,可惯『性』不减,仍是带着夏侯劭落入了大营之中。
七八名蜀汉长枪手来不及抽枪,又不愿意松手,被夏侯劭坐骑带动站不住身形,
顺势跑了几步便七扭八歪的摔出了阵势。在几人身旁的兵卒被其撞到,一下子整个队形『乱』成一团。
方一落地,早有准备的夏侯劭猛然跳离坐骑,滚入蜀军队列之中,趁着蜀兵『乱』成一团,大刀横扫四方!负责指挥此营的蜀将任廉见这魏将眨眼间就砍翻了十余人,心道不好,连忙挺枪来战。
夏侯劭志在大『乱』蜀军的阵势,使外面的魏骑可以冲入,根本不理任廉,只顾着杀奔人多之处。外面是魏军铁骑冲突,身后阵中又有这么一条大虫为祸,蜀军顿时崩溃,无数魏家铁骑趁势冲突而入。
任廉战不倒夏侯劭,再看自家军卒四散溃逃,心中不由得一惊。夏侯劭奋起神勇杀得任廉倒退连连,毫无还手之力,恰逢有魏骑路过顺手一枪结果了任廉的『性』命。
此处不过是战阵一角,却已是险恶非常。傅佥兵少抵挡不住,蜀营频临崩溃。只见蜀军开始主动退缩,魏军于是占领了蜀军大营。
庞会带着更换马匹的夏侯劭等将趁势追袭,只见正在撤退的蜀军阵中推出了无数车仗。每辆车仗相距五尺左右,中间以铁链相连,车上堆满了草料硫磺等物,燃起大火拦住了魏军。
“雕虫小技也敢卖弄?”庞会冷笑一声,便要组织骑军冲阵。
“将军……咳咳……”夏侯劭看出苗头,便要劝阻,却被浓烟呛到说不出话来。
此时不仅是夏侯劭,庞会也看出了门道。蜀军的车仗中除了草料和硫磺,还有牛粪麻布等物,因此烧出的黑烟遮住了众人的视线。不仅仅是视线被遮掩这么简单,今日的风向正是吹向魏军方向,因此浓烟好似黑云般向着魏军笼罩而来,不少兵将被烟呛到,咳个不停。
“全军后退!”庞会捂着嘴传令道。
目不能视,又被浓烟呛到,魏军铁骑早没了作战的心思,可蜀军却是来了兴致。不知不觉的在黑烟之中落下了无数箭矢,魏骑没有任何防备,顿时成片的死伤。受到攻击的骑兵急忙转头撤退,与后面的自家人马冲撞在一处,自相残踏,一片混『乱』。
蜀军的弓箭『射』个不停,也不管浓烟中还有没有魏军。司马骏见自家的骑兵被一阵浓烟搞得焦头烂额,死伤无数,本以平息的怒火再次烧了起来,忍不住痛骂前军无用。随着黑烟渐渐的吹来,司马骏也只能率领三军开始后退,避免陷入烟幕之中。( 惊雷入汉 http://www.xlawen.org/kan/5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