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惊雷入汉 > 惊雷入汉 第 68 部分阅读

第 68 部分阅读

    然武艺了得,然而万军之中一支长戟也渐渐遮拦不住。

    危急之时,又是一支吴军舍死杀入重围之中,正是宋智。宋智远远的埋伏好了,等了许久却不见动静,于是急忙使人打探前来救援。得到这五百吴兵相助,吴军勉强能喘上口气儿。

    见步协疲态尽显,贾清道:“此地不宜久留,保护都督速退!”

    宋智闻言赞同道:“某来开路!”当下宋智一马当先画戟开路。贾清护着步协随后冲杀,另有步氏部曲三百余人舍命断后堪堪抵挡蜀军。

    贾清,宋智舍身死战两支戟护着步协突破重围,仅以身免而已。余下吴军兵将竟是放弃逃生之路,转而扑向了蜀军,誓保步协脱险……片刻激战之后,吴军尽数战亡,低估吴军战力的蜀军也是伤亡不轻。

    蜀将范恩,羊琇不想吴军如此悍勇,不禁收起了轻敌之心,使人清点士卒之后向西陵城下进发。

    “陛下,首战告捷西陵守军不足,当趁此猛攻之。”文立在刘禅身侧进言道。

    刘禅刚刚看过前方的战报,点头道:“传朕旨意大军速进,另使黄崇,罗宪之水军开始进发!”

    “是!”文立应允一声后便去传令,心中忍不住赞叹刘禅之筹划安排,夷陵之恨,连营之耻多半是要讨回的。

    第一百一十二章 荆州之战(上)

    刘禅带着一班文臣和文立,文虎等人引军在后,前方四五万蜀军已经投入了战斗。范长生,范恩,羊琇,羊祜,文鸯等一班蜀将各引所部包围了西陵,故县,赤溪各处攻打。

    吴国将领贾清,宋智护着步协退入西陵城中,带出的三千余人和贾清临时纠集的七八百壮丁都战死在西陵道上,加之步协负伤西陵城的状况不容乐观。

    城中剩余的军力不过两千余人,加上各出闻讯赶来的吴军和城中的壮丁也只是勉强凑到了六千余人而已。这样的兵力在蜀汉大举进『逼』的面前根本是微不足道,不堪一击。

    西陵是蜀汉出川必争之地,附近能调动的兵力都已调动,方圆数百里皆是连绵不绝的山岭地带,就算消息传回国内,吴军也是来不及救援的。

    城外瞬间就被蜀军围个水泄不通,隔断了内外消息。城中的军民见状都是有些惊恐,单是北方和曹魏连绵不绝的战事就已经让吴人焦头烂额,如今蜀军也是杀了过来,这该如何是好?

    步协与弟弟步阐,贾清,宋智分守四门抵御蜀军的攻势。步协之子步璿,步玑分别守卫故县和赤溪二城,与西陵形成犄角之势。可惜布置虽佳,然吴军的兵力实在是有限,被蜀军隔绝三处,反倒是落入了各个击破的困境之内。

    蜀军日夜攻城,城墙上下箭矢如蝗,蜀军攻势猛烈兵士训练有素,不过一天的功夫西陵城中已然折损了三千余人。

    “都督,蜀人攻势猛烈,这……”有吴国将领见士卒百姓伤亡无数于是对步协道。

    “某为国家镇守门户,断无弃城之理!”步协在城墙上指挥众军守城,闻言喝道。

    “蜀军骤然出兵,此处兵力单薄不易守之,都督肩负重任,不可轻生。”此时贾清却是跑了过来,宋智,步阐也在身后相随。

    “你们……”步协见状,只得长叹一声。这三人都是心腹将领,各负其职,如今都是擅自离开岗位跑来劝自己,这西陵城断断是守不住了。

    “此战我军极其不利,都督当留的有用之身组织荆南人马抗击蜀军,岂可舍身于这第一道关隘?”宋智未及弱冠,却是文武双全,一番话倒是打消了步协与西陵城共存亡的念头。

    步协方要赞同,转念一想却又摇头道:“故县,赤溪皆在死战,我为主将更应以身作则。”

    “都督……”众人闻言都是明白,步协的儿子分别在故县和赤溪守城困战,身为人父又是主帅,依照步协的『性』格是绝对不会选择突围逃命的。

    “步阐,宋智,贾清听令!”步协眉宇间一片严肃道。

    “是!”三人闻言拱手听令。

    只见步协道:“本督决意与此城共存亡,汝等不必再劝。我虑汝等所言亦是正道,步阐即日起暂代本督之位,速往江北集合兵力固守要地。宋,贾二位贤侄护送步阐一起突围!”

    “我愿代兄长留守,二位将军护送兄长突围!”步阐闻言急道,眼中已含泪花。

    步协闻言欣然一笑,伸手拍了拍弟弟的肩膀道:“为兄在家为长,在国为督,这般身体也是难以突围的,事态紧急,无须再争,当一切从简而行。”

    “兄长……”步阐泪流满面,也知事情确实如同兄长所言。以步协的身体要突围便是众军的累赘,搞不好会因此耽误大家。

    “此乃西陵督之印绶,汝保管好,此地一别再难相见,速去准备,勿以为兄为念。”早有副将拿来了西陵都督的印绶,步协郑重其事的把印绶交给了步阐。

    步阐等三人准备妥当,当下步协亲自引军出城为三人开路!两千吴军打开了城门,面对好似汪洋大海般的蜀军发起了近乎『自杀』式的冲锋!

    蜀军不想吴人还有如此勇气出城作战,顿时『乱』作一团。吴军趁势猛进,却也只是片刻的功夫罢了。蜀人兵力雄厚,前面『乱』了些许,后方却都是严阵以待。更有蜀中大将听闻步协亲自出城,唯恐跑了吴军,于是各自引兵前来拦截。

    步协带伤作战,面对数万蜀军凛然无惧,手中大刀横扫千军如入无人之境。蜀军大将各自挥舞兵器跃马来战,步协放声大笑截住蜀将厮杀,交手不过三四个回合身上已然多出许多血痕。

    这边酣战未歇,蜀军早已攻上了西陵城头,城中几乎没有什么守军顿时陷落。便在蜀军兴奋之刻,另一侧的城门忽然打开,五百余吴兵好似虎狼般的猛然杀出,顿时让蜀兵措手不及!

    “嗯?声东击西之计!拦下!”蜀将范恩远远的见了,略微奇怪。这正面被围的水泄不通的正是步协,另一侧突围的究竟是什么人,竟然以吴国本地最高指挥官西陵都督做诱饵。

    不用范恩多说,早有蜀军把那支吴军也兜头截住。两万余人包围不过数千吴军,若是有个漏网之鱼,日后脸面上恐怕都挂不住的。要知道这城的吴军可不是什么精锐之士,都是些新兵而已。

    步阐与贾清,宋智三人挑选出的五百兵士已然是城中的翘楚,然而放眼到整个江东战力中,只能是新兵中的精壮罢了。战斗力的上限本身就是不高,就算这五百人都是新兵中的精锐,也难以及得上久经沙场的普通老兵——实际上是这些兵丁都是临时从城中征募的而已。

    纵然三将勇猛,可蜀军兵力实在太多,杀之不尽,而跟随三人的吴兵早被蜀军冲杀的七零八落。

    吴将且战且退,城池已然丢掉,只好向马鞍山上撤退。『乱』军之中步阐为流失所中,落马为『乱』兵所杀。贾清被羊琇截住不得脱身只好奋力死战。二将单打独斗,就算不能脱身贾清也足以自保,然混战之中四周尽是蜀兵蜀将,厮杀的甚是猛烈。

    不过十余个回合贾清早似血人一般,兀自奋力挥舞长戟。羊琇见状喝道:“吴将下马投降可免一死!”

    贾清闻言勒马注视,四周蜀军见状皆是放缓攻势,不想贾清冷笑一声,双目凝杀,纵马挥戟直奔羊琇而来!

    羊琇双眼怒视,暗骂这吴将不识时务,当下蜀军『乱』箭齐发,可叹贾清一身武艺,顿时被『射』成箭靶,气虽绝,双目却是犹然不灭,尸身在马背上许久方才倒落尘埃……

    另一侧的步协此时也到了油尽灯枯之时,本身就是负伤在身,又是蜀将重点照顾的目标,眼看自己无力再战,步协唯恐被蜀军活捉受辱,面朝东方长呼三声陛下,横剑自刎。

    众将之中唯有宋智一戟一马杀到马鞍山上,身后蜀军穷追不舍,宋智纵马山上寻找去路。不想山间路旁早有蜀军小校埋伏,宋智苦战寻路一个不慎被绊马索绊倒,地上翻滚几圈却是落入山涧之中,顿时摔成肉泥……

    西陵之战蜀军大获全胜,故县和赤溪二城也被蜀军随后攻破。步协二个儿子步璿,步玑也是身具父风,各自以身殉国。

    步氏兄弟父子宗族大部分皆在西陵,多有战死者,老少『妇』孺亦不乏忠烈之士。消息传回江东,举国震惊!

    吴主孙亮一方调集兵马,一方派遣使者到北方请和。然而蜀军计划已久,西陵一破更是如虎添翼,十余万大军水陆并进迅速切断了荆州南北的联系。其中范长生,范恩引一军下武陵等荆南之地,刘禅亲引一军直『逼』江陵,黄崇,罗宪的水军更是顺流直下兵锋指向柴桑!

    此时荆北尚有陆抗和魏军纠缠,荆南也并非是没有吴兵布防,刘禅直指江陵已然是深入腹地,黄崇之水军远取柴桑更是疯狂之举!

    虽说是顺流而下,然而江东水军闻名天下,岂是易与之辈?蜀军如此轻邈吴人的战术更加刺激了吴人的羞辱感和愤怒。

    江陵乃是吴国荆南重镇,原本屯驻陆抗的大军,只因夺取了荆州北部,陆抗才转往南阳。此时正是吴军空虚之时,哪怕知道了蜀军杀来,一时半刻之内却也搜罗不到多少的战力。

    蜀军一到立即采取封锁包围的策略,把将领围了一个水泄不通。此时江陵城中不过三千余人,如何禁得住这般场面?刘禅使人在城外一通喊话劝降,江陵守将便乖乖的出城投降了。

    和魏国交战数月,早让吴国内部耗尽了最后的能力,这个时候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到了一个疲劳的顶点。每日为了筹措兵力军饷,应付各项开支都是让人一个头两个大。

    如今魏国未退,蜀国反水,这让吴人承受了前所未有的恐慌。如果说荆州是完成吴国全据长江最后的一块拼图,那么西陵就是这拼图至关重要的一块。西陵一破,荆州内部难以聚集兵力,也没有险隘可以防守,更重要的是长江的上游完全被蜀人占据。

    若是蜀人的水军足够强大,顺流直下可以直接杀到建业!战略上的威慑力和吴人在现实里面临的高压让一许多军民都产生了厌战的情绪,至少抵抗能力和心里承受能力都到了无法负荷的地步。

    兵不血刃拿下将领,刘禅火速分兵占领其他州郡。待后续的援军抵达之后,刘禅点精兵三万跨过湘水,目标直指长江以南仅存的重镇襄阳!

    第一百一十二章 荆州之战(下)

    南阳郡内吴军和魏军对峙数月,彼此城池阵地犬牙交错得而复失,失而复得,战事激烈非常。

    陆抗亲领众军竭力抵御魏军的猛攻,后方却是传来噩耗,蜀军十余万出川口毁盟杀来!东吴兵将闻之无不『色』变,前方和魏军战况胶着,后方兵力不足万人如何守得住?

    当下众将除了痛骂蜀国不守信义外,只能唯陆抗马首是瞻。就算众军有撤退之心,然而大敌当前,岂是说退就能退呢。

    对此陆抗也是愁眉不展,蜀军撕破脸皮倾巢而出,这必是全力以赴置江东与死地。南阳大军粮饷尽在江南,而江南空虚的兵力几乎不可能对蜀军形成什么有效的抵抗。哪怕是些许的迟疑都会使得情况更加恶化,若是不造作决断,等到腹背受敌,军无补给,那就什么都来不及了。

    然而魏军并不知晓吴军后院起火,依旧是步骑联袂猛攻。吴军在这一带布置的兵力足有七万余人,想都撤出魏军的攻击范围需要冒极大的风险。

    吴将丁封挺身而出道:“蜀军声势浩大,荆州兵力尽在此处,末将愿引一军据守于此,大都督可分兵回援襄阳,将领为西陵后援。”

    陆抗闻言抬头道:“此间兵力抵御魏军仍显不足,分兵乃是必死之局,不可为也。”

    丁封道:“荆州断不可失,封愿舍命拒敌,大都督勿以为虑!”

    吴将谭冲也出列道:“某愿引军助丁将军一臂之力!”

    陆抗一摆手道:“我意已决,江北之地断不可守,今晚大军连夜撤回襄阳。”

    吴国战将见陆抗决意放弃江北的土地,顿时各自急忙上前争辩,这江北土地是死了多少人才夺取的,现在轻言放弃实在是让人不甘心。不过众将也不是不识时务之辈,眼下国内遭难,退兵依靠水军阻挡魏国,全师回援国内和蜀汉决一死战才是唯一正确的策略。

    当夜吴军大小部队偷偷打开城门,轻装简行退往江边。事出突然,许多物资军备都来不及运回,也不能放火烧毁警示魏军,只好留在城中资敌。众军小心谨慎的撤退,同时更是担心荆州方面的战况如何。

    吴军各部动作极快,不用多久便汇合为大小几路吴军迅速的抵挡江边。然而就在众军登船之时,后方鼓噪声大作,负责断后的丁封和一万吴军遭到魏军铁骑的截杀,陷入苦战之中。

    与此同时,火光四起,七八万魏军摇旗呐喊从后方杀至!

    谭冲等吴将见了忍不住大惊:“怎会如此!?”

    陆抗神『色』微变,冷哼一声道:“蜀人早有算计,传令三军返身死战!”

    魏军当然不会知道蜀军入侵东吴的事情,然而在这个夜晚能几万大军杀至,显然也是有准备的。吴军撤走的动作虽然不大,然而魏军也并非丝毫没有察觉,如果再配合上蜀军提供的消息,那么司马昭大胆的起兵来追杀就很好解释了。

    双方近二十万人在江北岸边放手厮杀,吴军没了坚固的防御工事,面对魏军两万余铁骑显得办法不多。这次撤退抛弃的辎重军备甚多,想要用车仗结成阵势阻挡魏骑一时也是凑不够数。

    混战之中负责殿后的丁封与自家主力兵马相隔越来越远,身边的吴兵早被魏骑冲散,如今不过千余人而已。魏国铁骑纵横,往来驰骋,吴军好似豆腐般不堪一击,在魏骑的冲杀下斗志渐消。

    丁封挺枪纵马冲杀不断,然而魏军步骑兵力雄厚,自己又是落单,想突围简直是痴人说梦。正在丁封冲杀之时,突然一队魏骑冲来,其速度甚快,当先一将刀未至暴喝声先到:“许仪在此,谁来与我决一死战!”

    丁封闻言忍不住打了个冷颤,想起前翻数人联手都战不下的那员虎将。心思一『乱』,丁封顿时破绽百出,竟被身旁的魏骑一枪戳下了战马。可怜丁封落地之后几个翻滚,十余骑魏兵飞马而至,马蹄狠狠从身上踏过,不过眨眼功夫已成肉泥……

    魏骑肆虐,还不停的喊叫荆州已被蜀军占领的消息,吴军兵士对于为何撤军本就是毫不知情,如今听闻后方已失更是毫无战心,大军转瞬即溃开始蜂拥上船逃生。

    陆抗一边指挥众军应战,一面组织兵力徐徐撤到船上。只须再坚持数刻岸上的吴兵就能和水师配合在一起打退魏军。无奈魏军采取攻心之策,扰『乱』吴人之心,陆抗空有满腹计策,竟也是无计可施。

    岸边一战吴军折损四万余人,大将丁封等二十余人以身殉国,陆抗带着残余的兵力勉强登船撤入长江中已是狼狈不堪。

    司马昭看着吴军退走,微微笑道:“想不到蜀人传来的消息竟然是真,东吴此番是在劫难逃了。”

    魏国大臣张华道:“晋公何不放吴人全师,坐山观虎?”张华乃是魏国朝中一等一的智者,事实上魏军许多兵将大臣都是有这般的疑虑。

    蜀国提供的消息魏国当然不会轻信,不过却是加强了对于吴军动向的关注。若是吴国一两处撤兵还可认为是诱敌之计,然而全师撤退这般冒险的举动显然是符合蜀人提供的情报。再加上城池和营寨中剩下的钱粮辎重堆积如山,更是让人无法不信吴国却是是因为国内发生了重大变故仓惶退兵。

    这种情势之下,魏国一是趁机痛击吴军,二是放吴军撤走,坐观吴人和蜀人的“内战”。张华的一问代表了许多抱有疑『惑』的魏国官僚们,这个时候痛击吴人似乎对于魏国也没有特别大的好处。

    “你以为蜀主如何?”司马昭脸上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道。

    张华微微思索道:“蜀主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谋略深远,思虑精微实是我国大敌!”

    司马昭点了点头道:“蜀人费尽心力拉拢住江东与我等对峙,这般大好时机贸然出兵,江东必亡。”

    “哦?”众将见司马昭说的肯定,都是愕然。

    张华恍然大悟道:“晋公高明,蜀人形势占据优势在先,如今舍弃优势而强势出兵,必然对于灭吴有了周全的准备。就算陆抗全师回援多半也在蜀主的算计之内,晋公可是这番意思?”

    司马昭冷哼一声道:“依照这般情势来看,那斗具尽毁多半也是假的,速速调集水军全面伐吴,我先取柴桑隔断荆州三吴联系,让王伯舆从两淮进兵内外夹击!”

    张华点头道:“晋公所言甚是,荆州多半是蜀人掌握,吴军也必然调集重兵拱卫荆州,我等此时撇开荆州直取吴地,正是时机!”

    众将到此都是听得明白,依照司马昭和张华的推断,刘禅的蜀军占领荆州是不成问题的。陆抗若全师回援,必然有余力布防整个江东,而如今损失惨重便只能力保荆州。

    江东国内知道了荆州兵力不足,发兵来救是不可避免,而此时魏国可以从江夏和两淮发兵攻打吴国国内,和蜀国形成平分东吴的态势。司马昭大军若是能攻取柴桑,就等于拿下了荆州进军东吴的桥头堡。那个时候刘禅就算攻下了荆州,只要魏军守住柴桑,蜀人便无法染指江东土地。

    一场大战蜀国只得到荆州,魏国却是得到东吴的大片土地,两下比较显然是魏国占据了优势。

    司马昭扬声道:“此战关键在于兵贵神速,不可让吴人有了准备,传令各军速速出发!”

    魏军有魏军的谋略,陆抗只能见招拆招。江东战船迅速抵达了南岸,陆抗留下老弱残兵守卫船只,自引四万吴军赶赴樊城,同时派遣快马通传前方各处。

    大军抵挡樊城之下,只见万余蜀军正在攀城猛攻!陆抗见了勃然大怒,挥师参战欲解樊城之围。吴国兵将被魏军一番摧残早已没什么战意,一心奔回荆州守卫家乡,见蜀军都打到了樊城顿一个个心思沉重,然而事到临头也只有舍命奋战才能夺回荆州了。

    攻城的万余蜀军见东吴来了援军,急忙丢掉攻城器械开始撤退,吴军见状大喜随后不断的掩杀。陆抗见保住了樊城心情一松,旋即又是一紧,急忙纷纷众军不可追击,可惜却是晚了一步。

    几声炮响,两支蜀军从战场左右两侧上来,观其旗号乃是蜀汉大将文鸯,文虎!吴军淬不及防中了埋伏,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原本逃跑的蜀军此时也返身加入围攻,五万吴军在两万多蜀军的夹击下竟然是节节败退。

    陆抗双眼赤红,目眦欲裂,连续调动兵力参战也是无事于补。待要拼死作战时,后方探马来报,一支蜀军约有数千人抄小路向着江边而去。

    陆抗大惊道:“此乃断我归路,夺我船只,全军速退!”

    兵败如山倒,陆抗本非是如此不济,然而被事态所『逼』一步踏错步步踏错,终究是无法挽回吴军的失败。

    谭冲等吴将保着陆抗杀到江边,只见夜空被大火闪耀的好似白昼一般。江边的东吴战船上升起滚滚浓烟,除了少数船只来得及撤走,大部分战船都被蜀军付之一炬。

    陆抗见了只觉得两眼一黑,心口一疼哇的一声呕出几口鲜血。十万人马一夜之间落到这般田地,纵然情有可原自己身为主将焉能毫无过错?吴将见了急忙扶住陆抗,众军更是『乱』作一团。

    便在此时,前方数千蜀军列阵而出,当先一人道:“陆幼节何不速降?”吴人举目视之,说话之人赫然是蜀汉皇帝刘禅!

    第一百一十三章 吞吴(一)

    蜀汉皇帝刘禅亲引御林军拦住去路,背后文鸯,文虎也是率军杀来。陆抗在马上摇摇欲坠,只觉得天旋地转,身旁诸将都是慌了手脚。

    正在吴军慌『乱』之时,斜刺里一军杀出当先吴将手舞双斧直冲蜀军,回首大吼道:“谭冲在此!都督速撤!”

    谭冲带着千余吴军正面截住蜀军,其余吴兵急忙护着陆抗夺路而走。走不多远,身后文鸯引军杀来,吴将杨敏一言不发引本部六七百人脱离队伍留下阻拦蜀军。

    文鸯长枪一晃与杨敏战在一处,杨敏也是一员勇将,吴国没有得到投石车前,攻破襄阳樊城还多亏了这勇将身先士卒,率先登城。当下二将走马战了十余个回合,杨敏见陆抗走远抽身便欲退军。

    无奈此时四周尽是蜀军,杨敏欲退已是无路,只得挥舞大刀拼命,试图杀开一条血路。

    “降者不杀!”四周的蜀军一边作战一边高声叫喊摧毁吴人的斗志。能拼到这一刻的皆是江东大好男儿,谁肯降敌?杨敏破口大骂,抡刀冲入蜀阵之中,冷不防流矢『射』来,正中面门,顿时倒撞马下而亡。

    另一侧谭冲更是辛苦,刘禅的御林军似乎没有赶尽杀绝之意,只是防守并无多少攻势。谭冲带吴兵冲杀一阵,大半兵器都已经被蜀军削掉,这支御林军的装备乃是当世最为可怕的斗具!

    蜀军虽然不攻,可渐渐把吴军围在当中。吴军空有一腔热血,苦无兵器厮杀,顿时各种情绪滋生,几乎要郁闷至死。谭冲双斧仅剩一支,见到蜀军也不敢抨击兵刃,活动空间逐渐被蜀军压迫急的一身是汗。

    危急之刻,侧翼一阵『骚』动,二十余辆染满大火的车仗推入阵中,蜀军见了纷纷闪避,让开一条道路。一名半百老将,双鬓发白,手中大刀舞动如风呼喊连连,招呼谭冲撤走。

    谭冲举目一瞧乃是谭叔,顿时大喜带着吴军连忙突围。刘禅在远处见了一脸不悦,这般优势依然放跑了陆抗,小小的吴将再拿不下,自己的御林军简直是太窝囊了。

    刘禅这般心思,众军何尝不是如此?一路北上好似砍菜切瓜般的容易,区区这点火车冲阵的手段实在是不在话下。

    吴军正自高兴,不防蜀军早拉弓引箭,一声令下顿时箭如雨下。兵将身穿铠甲也是惧怕火势,然而弓箭却不怕火。吴军一心逃命,哪有心思防范,就算想用兵器遮拦,手中的兵器防具也早被蜀军削断砍烂,一点抵挡的效果都是没有。

    惨叫声此起彼伏,吴军顿时更见慌『乱』。谭叔看的心焦胆热,带着生力军奋力护住谭冲等吴兵,却是被蜀汉御林军咬住不放。

    谭叔大刀刚刚抡开就被蜀汉御林军砍掉一半,惊愕之间蜀军已然切入吴军阵势直追谭冲等人。谭叔护侄儿心切,情急之下猛然虎吼一声,纵身跃下战马扑主一名蜀军就地翻滚厮打在一起。

    就算刀兵相加蜀军也是毫发无伤,谭叔赤手空拳如何是对手?几个翻滚之后,腹中早被蜀军戳了三四刀鲜血流了一地。那蜀兵正要起身,然而却发现身上的老者虽然气绝,然而双手仍自紧紧抱住自己,无论如何挣扎一时竟起不得身。

    谭冲人在马上,回首招呼叔父一起撤退时,却见叔父已然沙场捐躯。顿时谭冲火冒三丈,大叫“叔父”纵马回身来救。迎面而来的除了吴国急于逃命的兵士,就是身披先进斗具的蜀汉精锐御林军。

    谭冲纵然勇武,可手中兵器在对方眼中与豆腐无异,未及到达谭叔身侧,早被几名蜀兵刀枪并举戳杀个透心凉。一名御林军手中大刀一挥,脖颈处鲜血好似泉水般喷出,一颗人头飞出老远,在地上骨碌几圈撞在谭叔的尸体上停了下来。双眼犹自怒睁不瞑,却也带着几分欣慰。

    樊城中的吴军见到自家大军来援本是兴高采烈,松了口气,然而片刻的功夫几万吴军被蜀军好似牛样般的赶杀,这让城中的吴军斗志尽失,一个个目瞪口呆的看着战场。

    待吴人缓过神儿来,蜀军早已重新围了回来。城中吴将也是热血汉子,拔刀砍石为誓与樊城共存亡。城中不少吴兵皆是受其感染,愿意和蜀军死战到底。

    一方刚刚大获全胜士气高涨,一方抱定死心决意一战,双方拉开阵势猛烈的攻城战正是拉开序幕。然而交战没有半个时辰,城中早有吴军偷偷打开了城门投降蜀军。

    樊城守军兵力本就不多,依据城池还能抵挡一二。被蜀军冲杀进了城中就没了办法,可怜城中吴军空有一番斗志,苦无可以依赖的城池固守,不久之后顿时全军覆没。

    夺下樊城,长江以北的荆州重镇便只剩下襄阳在吴军手里。刘禅引兵北上,为了能及时截断陆抗回援的路线,只是在襄阳城下造作声势,便留下了羊琇带着三千蜀军虚张声势,然而全师北上围攻樊城,等待陆抗回援。

    这围点打援的战术放到以往虽然也可以收到破敌之效,然而遇到陆抗这样的对手却未必能得偿所愿。只是陆抗先是在江北失算,被司马昭带着魏军重创,仓惶退了回来又没有机会喘口气,才中了蜀军的埋伏。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刘禅这一战与其说胜在了围点打援的战术上,不如说是布局深远,使吴军一时未能领会到蜀军的战略意图,才一而再再而三的错算,坠入蜀军的天罗地网之中。

    吴国十万大军,在江北折损四五万人,回到江南又是一场大败。突围的吴军仅有两万余人,战死者一万余人,剩下万余吴军在蜀汉强悍的站立面前都是投降求活。

    刘禅命令文虎引一军协助羊琇招降襄阳守军,一面整顿兵马安抚民心,分配兵力固守长江南部地区,派遣探子打探江北魏军的动作。司马昭老『奸』巨猾不可以常理度之,刘禅开始召集后续部队准备继续进兵,同时传令给新城,魏兴养精蓄锐已久的庞宏,以及长安方向的大将军姜维,联合巩固防线,防止魏军与江东联合反攻蜀军。

    这一路蜀军凯歌高奏,范长生督范恩,羊祜等蜀将也带着三万余蜀军杀奔武陵。武陵太守伍延方自接到西陵消息没多久,还没等布防河岸,蜀军早已乘船杀奔过来。

    见蜀军来势汹汹,吴军皆欲入城暂避。伍延怒道:“堂堂大吴将领,焉有不战之理?蜀军长途奔波,纵然兵众又岂如我等以逸待劳!?”

    当下五千吴军列开阵势在险要处与蜀军战在一处。蜀军精锐尽出然而沿途数百里山路奔波未曾休息,连克西陵,江陵两处重镇更是消耗精力。虽然兵力占据优势,然而吴军依据险要作战一时之间也是难以突破。

    范长生督战众将,见就战无功,便要动用最后的杀手锏。便在此时武陵城方向突然冒起滚滚的浓烟,吴军见了忍不住大惊失『色』,范长生见了欣然笑道:“武陵蛮夷来的正是时候,全军突击!”

    一声令下,天师道的精锐战力投入了战斗之中,吴军后方起火,顿时没了抵抗之心,被三万蜀军顺势冲杀大败亏输!

    伍延一脸狐疑纵马当先撤往武陵城,无论如何自己也是想不通蜀军如何绕过这边偷袭城池的。待渐渐离近武陵,只见数千蛮夷舞弄兵刃遍野杀来,伍延见了恍然大悟!

    蜀军吞吴之举必然是早有计划,武陵蛮夷臣服东吴已久,并且许久没有发生动『乱』。蜀汉要经过多久的渗透工作才能策反武陵蛮夷对吴国反目相向?继而推之,蜀汉的魔掌恐怕早就深入到吴国内部各处了,否则凭借十余万人就有这般把握长驱直入!?

    狐疑之『色』转为凝重,伍延口中怒叱,奋力杀开一条血路奔赴零陵。东吴早把荆州分为数郡,然而荆州南部分的重镇依旧是当年荆南四郡的模样。武陵被蛮夷攻破,只有先占据零陵,然后召集荆南的吴兵抗拒蜀军。

    范长生引蜀军大获全胜,当下和准备进入武陵城中。只见蛮兵在城中四处杀人放火,劫掠百姓。范长生双眉一皱道:“岂可纵然蛮人如此,速使人与蛮夷交涉。”

    蜀汉使者和负责与蛮夷沟通的探子当下火速赶赴城中与蛮夷头领交涉。依照双方的约定,蛮夷只负责协助蜀军攻取吴国城池,事后蜀国自然会提供相应的酬劳。而为了表示蜀汉的诚意,钱财物资实际上很多都先行给了武陵蛮兵。

    依照蜀汉的想法,这协助攻城便是发兵。然而蛮人的思维却是不同,既然我发兵了,那么这打破的城池自然要大肆捞一笔才行。

    当蜀汉使者和探子找到了蛮人的首领时,蛮兵首领一脸不悦,气鼓鼓的并不说话。这支蛮兵并不是武陵蛮夷的主要战力,只有六七千人的样子。当年武陵蛮夷协助蜀军讨伐东吴,拿出手的可是数万的战力。

    后来作『乱』时武陵蛮夷也一样能拿出几万的兵力来。武陵蛮夷的主要战力和东吴的关系不错,非是没有办法蜀国也不愿意打草惊蛇。找一些旁支的蛮兵倒是容易,可其开化程度就不好说了。

    第一百一十三章 吞吴(二)

    范长生作为天师道的首领,为人却是喜好养民和清净。如果不是刘禅主动联系天师道,此时的范长生多半还在青城山修身养『性』。

    最初只是认为刘禅不过是保境安民,这对于疲惫的川中百姓来说倒是一个修养生机的机会,因此范长生一反本『性』出山协助刘禅平定川中的内患。随着时间的推移,接触的增多,才知晓这几十年昏庸无为的刘禅赫然有一颗争霸天下的雄心。

    兴复汉室多少年来作为口号早就失去了号召人心的作用,然而刘禅的抱负便是如此。兴复汉室,收复中原,一统天下,这是当年先主刘备和丞相诸葛亮提出的最终目标,也是两代蜀人坚持不懈却未能达成的目标。

    征伐之事本就不合乎范长生的本意,只是已为人臣,这君主之命始终要服从的。等到魏军大肆伐蜀,邓艾轻兵深入,川中一日数十震近乎瓦解崩溃时,范长生才意识到,保境安民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并不适合这个三分天下的『乱』世。

    只有天下一统,才能实现自己养民之志的大好抱负。

    与武陵蛮夷的交涉毫无结果,饶是涵养极佳的范长生也是勃然大怒!这攻取下的城池都是汉家地盘,百姓自然也是汉家百姓,蛮夷烧杀抢夺之后,汉军还如何统治城中百姓?

    要知道本身吴国百姓变更了统治者就会有仇视的心理,加上蛮夷这番举动那不算在蜀汉头上才怪了。

    “发兵围剿!”范长生火冒三丈,怒发冲冠,顿时下令对蛮夷用兵。

    范恩乃是范长生的族弟,当年云游大江南北,因缘际会之下也是入了汉家班列。虽然身为天师道的二号人物,然而范恩的习『性』不似范长生般。见状范恩想要出言劝谏,可也知道蛮夷如此的后果。

    武陵城被满意涂炭,余下的吴国城池必然会以武陵的遭遇作为前车之鉴,而更加的同仇敌忾。

    “切慢!”羊祜闻言连忙挺身而出喝止道。

    “羊叔子有何高见?”范长生并不因为羊祜是降将而看轻羊祜,相反却是深知羊祜的智力。

    “蛮夷之辈未服王化,贪利而重义,末将有一计,可使蛮夷服膺为我所用。”羊祜胸有成竹道。

    武陵外蛮夷抱着财物粮食兴高采烈的准备回归部落,却不想黑压压的蜀军早把附近围了个水泄不通。蛮夷见了都是有所警觉,纷纷掏出兵刃比比划划的叫嚷着,可汉军却是听不懂蛮夷言语的。

    汉军摆开阵势旌旗鲜明,刀甲齐整,大盾兵在前,长枪兵在后,弓弩手在中,刀斧手在后,兼有两三千骑兵在阵势左右两翼往复盘旋,一派萧杀景象,杀气弥漫四野,让人不寒而栗。

    蛮夷虽然未曾王化,可危险还是分辨得出。见到汉军这般气势一个个渐渐平静了下来,不再聒噪。原本紧攥财物的手也渐渐放开,反复摩挲着手中兵器,进入了战斗的状态。

    这些蛮夷就算是以寡击众也不会惧怕,哪怕是心中存有畏惧之感,可动起手来依旧是毫不含糊。

    “嗖!嗖!嗖!”一轮弓箭毫无预警的从蜀阵中『射』出,整齐的落在蛮夷军队之前,『插』在地上。

    “哇!”蛮夷见了不约而同的叫了起来,这是汉军的示威,比起叫骂,行动更被蛮夷们所认同。

    “杀!”

    “杀!”

    “杀!”

    三声大叫,更是响彻云霄,蜀军整齐的口号声透『露』金戈铁马之气,让蛮夷压力倍增,终于知道这些汉军可不是和自己开玩笑的。于是便有蛮夷迅速跑入城中通报首领。

    城中的蛮夷三十五十的一群群奔来,不久蛮夷的首领也是带人赶到阵前,参与此役的蛮兵至此算是到齐了。蛮兵首领看了看汉军的旗号,颇感奇怪的派人和汉军交涉,意思很是清楚,你们不是请我们帮忙么?现在又来做什么!?

    羊祜见了微微发笑( 惊雷入汉 http://www.xlawen.org/kan/5526/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