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惊雷入汉 > 惊雷入汉 第 111 部分阅读

第 111 部分阅读

    已经成为了江夏魏军心中的梦魇,提到名字,想起来就让人害怕,接下来的交战又要如何进行呢?

    恐惧,可以克服,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吧……

    残忍的杀死了魏军俘虏,孙谞带着两万多山越人马兴高采烈的回转夏口,这一仗杀的痛快,尤其是看到魏军脸上那惊恐的表情,和灰溜溜离开的背影,更是让人爽得不得了。

    这一仗蜀军折损了大将张瑛以及七千余人,却也杀得近万的魏军,同时在心理上狠狠的震慑了魏军。美中不足的是,这是一场被动的战斗,蜀军的奇兵过早的暴露,使得最初安排的作战计划完全落空。

    夏口城外一支蜀军列阵以待,正是蜀汉大将王业,这支蜀军带着无数的酒肉牛羊,是用来犒劳山越人马的。看着山越人凯旋归来,王业并没有什么喜悦,自己的任务没能完成,还是损兵折将,而面对的山越兽兵更是让人窒息——这群兽的凶性一起,把蜀军当做敌人杀了也不是没有可能。

    “王将军辛苦了!”孙谞沙哑的嗓音带有几分阴沉,配合那狰狞的面容让人不寒而栗。

    “孙将军客气了,若非有孙将军在,这一战后果不堪设想。这里略备酒肉,孙将军可一块带走回营安歇。”王业官职在孙谞之上,可交谈起来却毫不以上级自居。

    孙谞咧着看了看牛羊美酒,嘿嘿的笑道:“儿郎们厮杀一夜甚是辛苦,回营路远,便借这城池暂作歇息吧!”

    山越之兵不可入城,是刘禅下达的命令。这些山越好战,同样好杀,尤其是兽兵没有法纪约束,放到城中必然祸害百姓,因此下令严禁。只是夏口城中的百姓早就迁徙走了,屯驻的都是汉家人马,王业见孙谞自恃功高,面色便带有几分不快。正待说上几句,不想那孙谞说完之后,径自带着山越人马来到夏口城下,开始叫门。

    “陛下有令,山越之兵不可入城,孙将军你要违抗圣命么!”城中的蜀将张雄正自哭泣兄长之死,此时守城的乃是黄德,见到城下山越人马鼓噪,于是高声喝道!

    孙谞仰头看着城头上的黄德,一脸厌恶之情道:“儿郎们厮杀一夜,路途遥远,入城歇息如何不能?”

    黄德冷哼一声道:“既然争执不下,我便将此间事情修书送往陛下处,请陛下裁断,如何?”

    “嘶嘶嘶……”孙谞闻言一震,歪歪脑袋想了半晌,嘴里不断发出近乎兽类的声音道:“此等小事,何须劳动陛下,我等回营便是……嘿嘿嘿嘿嘿嘿嘿……”

    待山越中军离开之后,王业等人方才松了一口气,这孙谞绝非善类,陛下也是知晓的,只是平定了山越,这般大功让人只能封赏不能打压,而其掌握的兽兵更是难得的战斗力,留在国内易生祸乱,放到战场上才有用武之地。这般道理众将也是清楚,只是每每和孙谞打交道,总是让人心惊肉跳。

    休整一日,夏口蜀军已经没有继续驻守的必要,趁着魏军胆寒之时攻略江夏郡,才是首要之务。于是王业留下黄德镇守夏口,自与张雄引兵七千,以孙谞的山越军为先锋,翻过山林,进入魏军地界,直逼江夏郡。

    “魏将王濬等人皆是中原名将,不可小觑,孙将军此行切记小心。”王业心知山越军作战虽然勇猛,却是易于中计,因此出言提醒道。

    孙谞一听嘿嘿笑道:“王将军放心便是,魏人胆寒不敢出战,我自有妙计,魏军主力交给我吧,其余小县就有劳王将军了。嘿嘿嘿嘿嘿……”

    王业点了点头:“既然如此,我引军这就前往他处。”言罢,七千蜀军与山越军分路而行,转攻其他县城,而江夏城则有孙谞的山越兵负责攻略。

    “叫儿郎们都散开,尽情玩耍!嘿嘿嘿嘿嘿嘿……”孙谞见汉军走了,心中得意,终于可以放开手脚了。

    魏军龟缩在城内毫无动静,山越军在城外肆虐,烧毁田地,劫掠村户,本以为会收获颇丰。不想坚壁清野乃是魏军准备多年的战术,山越军搞了半天只是点起了无数大火,却是颗粒无收,更遑论抓到百姓了。

    看山越军遍布四野,城上的王濬等人恨得咬牙切齿,这些山越人不会攻城,可魏军也是不敢出城野战。山越人尽情的躺在草地上享受阳光,更有彼此玩耍嬉戏的,还有人伏在地上乱嚎乱叫,人人恨不得出城将其一一大卸八块!

    “山越之辈不通攻城之法,我等稳守城池,当保无忧。”王濬定下心来道。

    赵诱恨声道:“四野之军皆非那夜所遇之兽兵,想不到这山越人也懂得施展诡计。”

    “哼,若非有两把刷子,如何平定得了山越之患?”王濬冷哼一声道。

    “不若末将引铁骑三千出城冲杀一番,振奋士气!”赵诱想了想提议道。

    “不可,时间还早,待山越疲惫焦躁之时,方是出战时机,你与景武需要尽快鼓舞军心士气,不可让众人惶恐。”王濬摇头否决了赵诱的提议,这个时候对方气焰正高,而自己的军心还没有恢复和稳定,不是作战的好时机。

    寻常山越都是活动在山中,袭击县城靠的都是突袭,或者是大量的山越强攻。面对江夏坚城,山越根本就没有攻城器械,想攻城简直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而且山越兵多没有铠甲,只是兽皮遮体,更是没法应付攻坚战。

    因此只要魏军固守城池,山越便没有办法。只是山越占据四野,魏军也只能困守,难以支援附近的县城,只好看着其他城池被蜀军一座座的攻破了。

    ……

    襄阳城中刘禅与刘动等人论天下战事,已有数日。刘动年仅十三岁,对于兵势韬略已然有了极深的造诣,而思路又是远朝众人,多有怪异想法。群臣听得是皱眉,是不解,刘禅却甚是欣慰。

    自己能够经营蜀汉到这步田地,靠是后世的思维,以及对于诸多事情利弊的判断。若自己的亲生儿子拘泥这个时代的框框之中,恐怕也不见得是出类拔萃的人物,拥有超越时代的想法和眼光,才能成为一名大人物。

    刘禅是来自后世的普通百姓,而刘动则是封建时代的皇家子弟,出身的不同,导致了很多思想是刘动无法接受的,相关的许多思维也是刘禅无法教导给爱子的。若是幼年便跟随在刘禅身边,倒还有希望成为一个思维“怪异”的后世人,可如今,最佳的时间早已错过。

    刘动越是年长,越是大胆,而表现也更是另类。可也正因如此,朝野之间才会一致认为刘动与陛下很是相像——当然不是幼年的陛下,而是干掉了黄皓,陈袛等人,掌控全国的陛下。

    第一百九十六章 淮上初战(上)

    魏蜀初试探,淮上起烽烟!

    寿春三卫城之外,魏军列阵以待,准备捕杀蜀军。蜀军狡猾无比,不去进攻前来迎战的胡广这支魏军,反而全军扑向了相对空虚的东卫城!

    东卫城守将胡烈见状大喜,命城中六千铁骑准备随时突击,自己率领八千魏军登上城头守卫城池!

    那四万蜀军行动迅速,步骑混杂的冲向东卫城,还没到魏军的攻击范围之内,竟而全军撇了东卫城,继续向东挺进,看的胡烈禁不住目瞪口呆!蜀军不攻城,不作战,看样子却是要绕过东卫城,直插寿春!?“

    魏军方面胡广见状也是不解,急忙率领步骑前往兜截,而三卫城中的魏军在形势未明之前,皆是按兵不动,坐观两支人马角逐。

    “三座城池魏军皆是没有动静,显然内中屯有重兵,伺机待发,这淮上魏军恐怕在十万之上。”脩则乃是江南仅存的名将,一番调动却是看出了魏军的虚实。

    “继续行进便深入敌方腹地,恐怕寿春所屯敌兵也是不少,是否要继续向前?”李特乃是个大胆的将领,本来脩则拒绝自己分兵奇袭的提议很是不快,此时见脩则赫然是全军奇袭,顿时对脩则是万般的敬佩,这货比自己的胆子还要大啊……

    “传令全军撤往东卫城,引诱城中魏军交战,观其兵力如何。”脩则心念电转,一道军令已经传下。此时蜀军乃是越过了东卫城,直奔寿春而去,恰是在魏军防线的最东侧,若是继续向前,难免被魏军包围。

    从西方斜插过来的魏将胡广准备拦截蜀军,然后三座卫城步骑齐出,四面夹击蜀军可获全胜。而蜀军倒也是狡猾,不从中路挺进,而是绕过城池,从边路前进,如此一来魏国寿春和三座卫城,能够立即投入战斗的只有寿春和东卫城而已,蜀军进退便自如得多了。

    蜀军突然转身撤走,又是让胡广吃了一惊,旋即便哈哈大笑道:“蜀人志在试探我等,可纷纷寿春人马出击,东卫城不可漏了底细。”

    寿春方面见到蜀军有所动作,胡奋早引兵三万时刻准备,闻胡广派人传讯,便引军立即出城而来!寿春人马从正面直冲蜀军,胡广的魏军改变路线抄袭蜀军的后路,这是要把蜀军堵在东方战场的意图。

    铁蹄踏得大地颤抖,旌旗摇动日月无光,魏军分兵两路兵力已经在蜀军之上。见魏军加快速度,脩则毫无畏惧,带着蜀军在东卫城东方七八里的位置赫然止步不前,排开阵势,压住阵脚,强弓硬弩四面张开,猛射前后杀来的两支魏军!

    箭矢如雨,飞弩似蝗,三年时间蜀汉在军械锻造上工艺更见先进。锐矢锋利无比,竟是无可抵挡,赫然有不少寻常的小盾被飞矢射透!运气不好的被弩矢透盾而过,当场射杀;运气好一些的弩矢卡在盾牌上,那盾牌已然拦不住第二箭了……

    “恩!盾牌手护卫,弓弩还击,骑兵两翼冲杀!”胡奋,胡广兄弟二人都是身经百战之辈,遭遇相同反应更是相同,魏军盾牌手扛着大盾顶着箭矢前进,弓弩手随后还击,骑兵更是从两翼避开箭雨密集之处,迅速的冲击蜀军阵势!

    “长矛手准备,连弩手随后!”蜀军方面同样早有应对,战事瞬息万变,命令不断传出!

    魏骑眨眼间呼啸而至,蜀军阵势洞开,一排排长矛兵站稳阵势,气沉丹田,长矛平举,犹如刺猬一般等待魏骑撞上!

    “杀!有进无退!”魏国猛将杜惇手舞巨斧一马当先,大斧劈开长矛,赫然撞入长矛阵势之中,左右劈杀甚是勇猛!魏骑各个奋不顾身,速度本就是飞快,此时就算是心中不愿,也是没有办法躲避,索性加快速度,手中长枪大刀不断拨拦长矛,舍命向前!

    “连弩手,放!”蜀军大将张谲面容肃穆,一声令下无数诸葛连弩狂喷弩矢,瞬间填满了如林长矛间的空隙!

    “哇!”

    “嘶!!”

    “唔!”

    各种呼喊声凝聚在一起,分不清生死,分不出敌我,一场混战就此开启!正面推进的魏军不顾伤亡,不断迅速逼近,蜀军方面弩箭早已无法阻拦对方,也早就严阵以待准备短兵相接!

    四万蜀军,五六万魏军便在东卫城东方展开一场激战!而东卫城守将胡烈得到了命令,只是按兵不动。

    胡广纵马抡刀,在蜀阵之中如入无人之境,手中大刀风采依旧,威风不减当年;李特徒步而战,刀法犀利,赤裸上身作战,一派英雄本色!乱军之中步骑相遇,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胡广匹夫,纳命来!”李特族人多死于魏军之手,又是被胡广杀的大败,此番交手便要一雪前耻!

    “手下败将,也敢言勇?”胡广当年也是几乎丧命,每次回想皆是心有余悸,眼下见了大刀如狂风暴卷,毫不容情!

    蜀军在魏军腹地选择了一处最能弥补自己劣势的地带和魏军缠战,即便如此,魏军兵力也是强过蜀军。更何况近在咫尺的东卫城,以及中卫,西卫两城的魏军还没有露出底细。

    此战是苦战,却也不可避免。

    淮上本就是绞肉机,而两国重兵决战,大规模的死伤在所难免,魏军的三座卫城更是打消了蜀军用计的念头,无论如何花巧,最终的结果必然是硬拼!这毫无悬念……

    蜀军站稳脚跟,排下阵势,虽然处于下风,可阵内依然保持兵力调配合力,阵型被魏军破坏些许,内中却是不乱;魏军猛攻猛打,初时很是勇猛,然进入缠战阶段之后,反倒是组织不力,显出了蜀军阵势的厉害。

    一处魏军冲入阵中厮杀时本是千余人,激战之后仅存四百余人,对面的蜀军兵力同样不断消耗,可有旁边的蜀军小队支援,四周更有蜀军时不时的前来骚扰,后方更有援军不断补充,四万人的阵势之中做到了生生不息之态,让这仅存四百人的魏军队伍遭到了重创。

    脩则在阵中不断调配兵力,根据形势改变战略和攻击重点,四万人马随心如臂,在激战之中逐渐的扳回劣势。反观魏军厮杀之余还要注意四周环境,不断的调整位置,保持各军之间的连接和紧凑,无形之中战力便打了折扣。

    “蜀军有备而来,传令三座卫城不可轻举妄动,谨防蜀军偷袭。”胡奋在阵中观战多时,见到蜀军居于下风而不乱,心知蜀军必然有后手准备,一面传令三座卫城小心谨慎,一面放缓了寿春城中魏军出城继续支援的计划。

    果不其然,半个时辰之后,三支蜀军从远端直冲冲的杀来!左一路,一名老将一脸沧桑坚毅,手中虎头刀杀气逼人,率领两万蜀军直扑西卫城,正是蜀汉大将陶璜!

    中一路,一名壮汉身长九尺,虎背熊腰,皮肤黝黑,一番猛将气派,背后两万蜀军齐声呐喊,气势高昂,乃是江南新锐将领朱兴!

    右一路,两名少年将领面容几分相似,分居左右手中长枪挥洒,端得是潇洒无比,一样的两万蜀军奔着东卫城猛扑而来,攻击魏军身后,此乃江东名将丁奉之从孙,丁盛,丁冲兄弟!

    三路蜀军六万人马早已等地多时,按捺不住,此时好似猛虎下山加入战场,顿时掀起滔天巨浪,让形势陡然一变!

    而在三路蜀军之后,更有六万蜀军缓缓压上,携带无数攻城器械,为诸军后援,引军的将领非是旁人,乃是蜀汉名将,诸葛武侯之子——诸葛瞻!

    第一百九十六章 淮上初战(下)

    淮上蜀军初试探,说是试探,却是动用了几乎全部的军力;魏军方面,寿春人马源源不绝杀出,三做卫城见状也是各自引军冲出城来,与蜀军野战!

    西卫城中魏将李俭纵马摇枪身先士卒冲锋在前,身后三千锐卒,三千铁骑分左右两翼冲杀,中路则是八千步兵气势如虹!中卫城中魏国大将石崇拍马抡刀率领步兵一万,铁骑三千出城迎战,阵后暗藏硬弩五千张!东卫城魏国名将胡烈也不敢怠慢,留下八千步卒守卫城池,自引六千铁骑好似旋风般的兜头截住蜀军冲杀,往来驰骋,形成一道铁骑防线!

    西卫城之战,蜀汉大将陶璜恶战魏将李俭!但见蜀军冲突将近,诸葛连弩手早已突出阵势,猛然停身连弩齐射,压制魏军势头!魏军多有淬不及防者,中箭倒地,而蜀军弓弩手更是在战场两侧猛烈射击,压制魏军左右两翼的步骑精锐!

    李俭冷哼一声,手中长枪一招,魏军速度陡增,不理蜀军乱箭连弩,只是举盾前冲!骑兵大将鲜于杰身披重铠,一人两骑,三尖两刃刀遮拦箭矢,速度丝毫不减,直冲冲的撞入蜀军侧翼之内。身后魏骑紧随其后,在蜀阵之中冲突不断。

    精锐步兵将领夏侯处手执双鞭,在阵中呼喝不断,三千锐卒皆是善战之士,在夏侯处的指挥下不断变换阵势抵御蜀军弓弩,同时举盾猛冲,目标乃是蜀军侧翼与中军的接合之处!

    蜀将陶璜本是江南大将,更是江南名将陆抗的副手,焉是泛泛之辈?魏军骑兵天下闻名,就算蜀汉与曹魏角逐天下,在骑兵方面始终难以超越对方。见到魏骑肆虐,陶璜横刀立马喝道:“吾儿何在!”

    “陶麟在此!”声若奔雷,人似猛虎,陶璜幼子陶麟率领两千骑兵从蜀军阵后杀至阵前,看准魏骑阵型,竟然一举将其拦腰截断!

    魏骑乃是精锐,鲜于杰更是骑军好手,见对方来势汹汹,不敢大意,一个令旗,首尾两支魏骑竟然各自未战,好似两只箭般回旋夹击突入中路的蜀骑!

    “曹魏小儿,不过如此!”蜀军阵中突然涌出八百连弩手,并三千长矛兵,蜀将孟孙指挥长矛兵加入战局,以长矛阵势隔开魏骑,而连弩手趁机向着魏骑狂射不止!

    有孟孙的长矛兵和诸葛连弩手协助作战,陶麟的压力顿时减轻不少,于是两千骑兵返身与魏国铁骑缠战在一起。

    铁蹄狂踏,骨肉成泥!扬鞭厮杀,血肉横飞!蜀魏骑兵不肯让,不愿败,狠狠的撞击在一处,长矛戳入对方胸腔,自己的人头也同时被砍飞。人与人擦肩,是生与死的交错;马与马相对,是力与速的角逐!

    鲜于杰怒目切齿,三尖两刃刀上下翻飞,如天王降世,无人可挡;陶麟尽情狂吼,手上铁链远近皆宜,抡得魏骑脑浆迸裂,犹似铁索横江!三尖两刃刀力拼铁索,杀的不亦乐乎!

    另一方面魏国三千锐卒阵型严整,齐齐整整的切入蜀军阵势之中,这处乃是蜀汉侧翼和中军的连接关键,本是有强兵镇守,却是不敌魏军锐卒。见魏军如此猖狂,早恼了一员蜀将,只见怒气冲冲如同蛮牛,杀气腾腾好似野兽,蜀汉将领句诳拍马舞刀,引本部人马前来交战!

    魏将夏侯处沉着冷静,处变不惊,手中令旗摇摆魏军脚步停止,彼此交叉换位,挪动频繁,竟然在蜀军阵内列开一阵,好像鹰叼走兔,狼食牛羊!

    阵势一开一合硬生生承受蜀军冲击,那句诳乃是川中出了名的狂人,手中刀舞动开来,杀的血花迸溅,如下血雨一般!魏军那阵势也是深有讲究,蜀军进入阵中赫然是八方受敌,饶是句诳勇武,一时才不至落败。

    左右两翼各自激战,中路人马不甘示弱,李俭少年将军,怒马鲜衣挺枪冲杀,枪若飞虹,力冠三军;陶璜厚实老成,苍髯如戟横刀立马,刀成崔嵬,威震敌我!

    二将刀枪并举,纵马厮杀,双方军卒各自摇旗呐喊,混战一处,杀的天昏地暗,杀的毫无保留,全无试探之意!

    中卫城方向魏将石崇布阵暗藏玄机,骑兵藏身步卒之内,强弩更是藏于阵后。蜀军来势汹汹,魏军却是有意退缩。蜀将朱兴乃江南高阀朱家第一高手,空手乘马神秘莫测,但有魏军拦路,那朱兴双手一收一放之间,赫然从背后拿出两面大盾!

    大盾分量十足,上下翻飞带起气劲狂风,激起飞沙走石,等闲魏军根本不得近身。偶有战力不差者冒死撞入,刀枪被大盾砸到纷纷脱手,砸断!那朱兴呼喊连连,马速极快,配以双盾冲杀,几乎凭借一人之力,引领蜀军撞入魏军腹地!

    石崇见了勃然大怒,自己又意退缩乃是诱敌之计,不想对方勇猛入斯!冲击之力强悍,战斗力之狂勇,竟然一举击穿了大半魏军,直接杀到了魏骑面前!

    “龌龊魏人,包藏祸心,吃爷爷一盾!”朱兴一路撞杀,痛快无比,见魏军阵中暗藏骑兵不禁恼怒。

    “汝是何人,敢辱我家将军,死来!”尖锐嗓音划破战场硝烟,石崇麾下大将石枭催马抡斧拦住朱兴去路,一斧双盾战在一处!

    二人一是名门之后,一身蛮力,无人可抵;一是石氏部将,追随少主,忠心耿耿。斧斧有开山裂石之力,鬼神难敌之功;怎奈两只大盾时而坚若磐石,时而轻如柳絮,交战片刻石枭纵然是罕见的勇将,却是稳稳落在下风!

    一招失利,中路魏军阵型迸散,和蜀军混战一处彼此犬牙交错,好似十几个大小不一的战场混杂一起,甚是热闹。石崇见那朱兴勇武,心中颇有忌惮,暗中调派兵力护着五千强弩手悄然包围战场,准备伺机重创蜀军。

    石枭跟随石苞征战多年,经验丰富,手底下功夫更是不差,只是面对朱兴这等技巧和力量都无可比拟的猛将,难以抵挡太久。后方石崇兵力调派尚未结束,这边石枭已然再难抵挡,牙齿咬碎,虎口崩血,石枭猛地大喝一声,拍马转身便撤入阵中。

    “不过尔尔,还敢夸口!”朱兴杀败石枭毫不费力,胯下战马一催,不理会四周激战,带着本部人马紧追不舍!

    “快快放箭!”见到石枭不过十几个回合便撤了回来,石崇又急又怒,此时这边不过渗透入阵中二百余名弓弩手,还没有站稳位置,这不是给自己添乱么?

    混战中的蜀军乍逢乱箭,纷纷中箭倒地,这二百余名强弓手虽然是仓促出手,可威力也是惊人!

    奈何朱兴更是惊人……

    “喝啊!!!!!”一声吼好似苍龙破云关,一声怒犹如雷公摧奇峰,气流狂卷飞沙伴走石,铁盾急旋青锋断血首!

    惨呼不断,嚎叫连连,朱兴手中兵刃完全形态现身,是刀却是盾身,是盾却带利刃!所过之处如同马踏平地,人至之处不见魏军生还!

    二百多强弩手,箭入不得朱兴刀盾护卫之内,反被朱兴纵马杀入人群之中,杀的人头滚落,遍地尸骸!

    石崇走避不及,唯有奋力挥刀上前,石枭自知不是对手,可护住心切,也是舞动大斧返身来战!

    一刀一斧全力杀来,朱兴抖擞精神,刀盾力战石崇,石枭二人!

    西卫城和中卫城激战不断,战场胜负之决定,却是东卫城之战。此战乃是初战,也是试探,然而若非投入全力,如何试探对方深浅?将无死意,军无战心,身先士卒,方可三军用命!

    第一百九十七章 水陆呼应(上)

    丁盛,丁冲并两万蜀军支援东路困战中的脩则等人,却是被魏国东卫城守将胡烈率领六千铁骑杀出成来,拦住去路!

    魏国铁骑天下闻名,然而面对两万蜀军胡烈也是不敢托大。铁骑之威力在于移动灵活迅速,具备极强的冲击力,可同样是群聚才能显示威力的兵种。蜀军一路前进,阵势不见丝毫慌乱,这般沉稳之兵将,不是猛冲猛打才能拦得住的。

    胡烈于当年的淮南平乱之战崭露头角,更经历过大小战事无数,此番出战早就有了打算。魏国骑兵要保护东方混战的自家人马后方,便不能让开道路,可不让开道路,便容易成为了蜀军的活靶子。

    胡烈十分大胆,骑兵并不正面迎战,而是猛击蜀军的侧翼!骑兵冲击力惊人,速度也是飞快,六千铁骑如同离弦之箭般的直插过来,蜀军阵势再厚也是为之击穿!

    这般单一的战术,看起来威力惊人,但对于拦截蜀军没有什么特殊的效果。然丁盛,丁冲少年英雄,见魏军形势便知晓这一战绝对不能善了。兄弟二人不约而同拍马挺枪,率领两万蜀军向侧翼迅速移动,试图把魏国铁骑包裹在内,方便四面围杀。

    胡烈见了心中暗自叫好,自己这一冲击看似鲁莽之举,实则深思熟虑之战法。蜀军若是急于支援前方脩则等人,必然舍弃侧翼,分兵继续前进,可为骑锋锐初试,又是犀利。刚刚击溃了蜀军侧翼,绝非是蜀军分兵可以牵制的队伍。而骑兵的速度和灵活又远高于步卒,蜀军一分兵,反倒是给了胡烈这六千铁骑将蜀军各个击破的机会。

    见对方不上当,胡烈也知道遇上了劲敌,趁着刚刚撞散了面前的蜀军,铁骑硬生生的转了一个大圈,向更远处的侧方躲避蜀军的包围!

    “魏将不差,不可大意!”

    “兄长放心,我等再追!”

    丁盛和丁冲看似平淡无奇的包围魏骑,却也卖弄些手段,有意在后军露出了些许的破绽。若是魏将贪功,必然铁骑追着蜀汉后军冲杀,可若如此,倒正给了蜀军返身包围的好机会!

    见魏将不弱,丁氏兄弟收起了轻敌之心,指挥步兵不断的改变阵势。有时追赶魏骑,有时变换方位,有时全军后退,有时交叉列阵。两万蜀军分为大小无数支人马,在这丁氏兄弟的指挥之下,井井有条,繁杂却不混乱,竟是让胡烈在第一击得手之后,再也寻不到合适的机会!

    “蜀将可报姓名!”胡烈心中凛然,心知遇到了对手,可见对方不过是||乳|臭未干的两个黄毛小子,如何这般精深的韬略和指挥?

    “庐江丁盛,丁冲兄弟是也!”丁家兄弟齐声大喊,斗志高昂!

    “哼,||乳|臭未干,无名之辈,待吾斩之!”连续冲杀,魏骑已然难以置身蜀军阵势之外,胡烈心中一横,怒骂一声,纵马抡刀率领骑兵硬拼两万蜀军!

    魏骑虽被缠住,可发起力来如同汹涌波涛,猛烈冲击之下两万蜀军阵势连连变换,奋力抵御魏骑冲击,同时在四面八方布好阵势,运用各种手段,防备魏骑突围!

    魏国铁骑若是冲破这两万蜀军的包围,可以在外围一个回转只见就凝聚成阵势,发动二次冲击。而蜀军若是被魏骑破阵,步军却是需要较长时间的调动才能恢复阵势,恢复应有的厚度和韧性。

    丁盛,丁冲兄弟两杆枪带领蜀军奋力缠战魏国铁骑,而蜀军阵势中绊马索等物也早就布置妥当,逐渐安放,借此来舒缓紧张的形势。

    两军混战半个时辰之久,魏军屡屡冲锋受挫,竟然是冲突不出!蜀军勉强挡住魏军几次冲锋,也是愈加单薄。丁盛纵马扬枪,刺杀一名魏骑喝道:“胡烈匹夫,敢来与小爷一战!”

    战场之内胡烈大刀不断劈杀蜀军,闻言畅快笑道:“无知小儿,送你一死!”

    纵马抡刀,胡烈锐不可当!策马横枪,丁盛沉稳以待!

    刀枪相交,高下里判!丁盛闷哼一声挺枪再刺,却是慢了半分;胡烈心中暗喜,手中大刀劈杀而下,誓斩蜀将!

    “休伤我兄!”危急时刻,红缨迷人眼帘,丁冲一杆长枪,枪带红缨截住胡烈厮杀,丁盛也是胆气愈壮,与兄弟并肩力战胡烈!

    胡烈所料不差,丁氏兄弟精于指挥,一身武艺却非上乘。然年纪轻轻,有此韬略已然不易,武勇又如何强求?

    身为魏国淮南重将,更曾独立支撑江南军事,胡烈一杆大刀睥睨,好似虎狼般生猛,刀刀不离对方要害,式式蕴藏狠辣心机;江南名将之后,颇有祖上遗风,丁盛,丁冲兄弟齐心,双枪并举,彼此守望相助,枪锋默契更加,力抗凶神恶煞!

    各方激战连连,诸葛瞻大军随后而至,但见前方战况胶着,甚是激烈,难分胜败。诸葛瞻冷眼旁观,待六万蜀军全数进入阵地之中,便缓缓移向东方而去!东方战场有二,一是脩允与魏将胡广,胡奋兄弟缠战;一是丁盛,丁冲兄弟和六千魏国铁骑硬拼!

    两处战场兵力达到十几万人,早已连成一片,难分彼此,互相纠缠厮杀,没了阵势,没了指挥。

    此地兵力最重,此地胜负将决定这淮上归属!

    诸葛瞻慧眼如炬,看透战事玄机,指挥六万蜀军缓缓迫近东方战场,准备一举击破僵局!

    ……

    陆上战火连天,海上兵锋不断!

    就在淮上大战连连之际,蜀汉水军都督滕修率领三万蜀军乘坐大海船,竟是从吴郡入海,一路扬帆北上,越过淮上之地乘风破浪直取广陵!

    广陵乃是魏国重镇,更是对江南最有威胁的敌方根据地!除此之外,魏国在长江大败之后,如今南方近六成的战船和水军训练,都是依靠广陵!此乃兵家必争之地,更是攸关魏国水军兴衰的命脉所在。

    休养生息三年,筹划三年,蜀汉早已准备了发动全面战争的物资和兵力。倾尽全力一战,在二分天下的形势上,乃是孤注一掷之举!不是自己高歌猛进,就是元气大伤被对方夺回主动!

    此举无异于赌博,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刘禅年事已高,朝不保夕,看起来仍旧见状的陛下,谁知道什么时候会……群臣担心,刘禅自己也是担心,穿越而来的这副身体,诚然给了自己大展拳脚的便利,同时也带来了“先天”的限制。

    生命的终焉,都是以自己灵魂的年龄为准,还是以这副躯体为绳?刘禅不知,可日益衰老是不可避免的事实,比起国家的兴盛,战事的胜败,生命的终点是那么的神秘莫测,是那么的让人敬畏,这是刘禅权倾天下以来,一直拿捏不定的事情,也是唯一感到恐惧的事情。

    没了生命,等于失去了一切……

    时间是公平的,对于刘禅如此,对于姜维等人也是同样。这蜀汉的大将军,继承武侯遗志一心北伐,恢复汉室的凉州赤子,而今也是年岁甚高!蜀汉没有第二个姜伯约,同样没有第二个单凭声望就让魏军西线不敢动弹分毫的将领。

    姜维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是第一无二的,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寿命。

    恐惧同样缠绕着姜维,姜维不怕死,怕的是不能完成汉室大业,愧对诸葛武侯,愧对汉家江山。

    刘禅与姜维一拍即合,决定了蜀汉倾尽全力的北伐,而攻击点之多,也是前所未有。

    第一百九十七章 水陆呼应(下)

    更新时间:2012-09-23

    广陵郡属徐州,郡内有凌县,海西,淮阴,淮浦四县,而原本汉末时期的广陵县,江都,高邮,平安,东阳,射阳,盐渎七县皆已荒废。究其根源却是汉末时分,江东孙氏强盛,当时曹操所任命的广陵太守陈登已经不敢前往高邮驻守,而是退往射阳,而后曹操更是担心吴军不断的劫掠百姓,索性将广陵旧地一一荒废。

    吴国不得民,不敢占其地,只能退守六安等地,而魏国荒废数百里之地,也借此防备孙吴时不时的袭扰。

    而今,被废旧城仅存废墟,然广陵战事却是重启!

    滕修督水师三万泛舟北上,一路乘风破浪攻击广陵,沿途几经波折终于抵达泗口。泗口乃是广陵郡内的入海口,正是适合大量战船进出内陆,滕修目标明确指挥战船开入泗口,侵袭广陵郡内!

    魏国水师也是在泗口屯驻操练,更有无数造船厂打造战船,军卒工匠忙碌不停,却不想吴军在此时杀来!泗口水军闻讯大惊,一面派人飞报附近的淮阴县城,一面凑出了两万水军,乘坐大小战船前来应战!

    滕修乃是当年江东水师的主要将领,水战之强放眼江东不做第二人想,刘禅钦点滕修负责广陵战事,其人确有真材实料!魏军顺流而下,准备迎头痛击蜀军,蜀军远道来袭虽让魏军感到意外,然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操练许久的水军,正是到了一显身手的时候!

    无数魏国战船远远的放下火舟木筏,作为开路之船顺流冲击蜀汉水军。从海上来袭,蜀军一路也是消耗了不少精力,此时见魏军攻势猛烈,滕修也不硬拼,一声令下,蜀汉水师竟而掉头顺流奔逃……

    魏军见了暗中生疑,不过自家火船追着对方跑,这般形势之下,蜀人有什么计谋也是难以逆转,于是魏军小心翼翼的随后追赶。蜀军在前,身后事无数木筏火船,再后是魏国船队,不一会儿的功夫,便出了泗口,进入大海之中!

    蜀汉水军入海,忽的左右分开,那身后的火船木筏无人操控,此时顺着水流奔入海中,变得全无威胁。后方的魏军见了,方知蜀军的打算,若是如此直溜溜的进入大海,必然遭到蜀军的伏击,魏国水军不敢逞能,急忙抛锚在泗口水域停下来。

    魏军是停了下来,可蜀军却是动了!让开了火船和木筏,蜀汉分开的两支水军再次合并为一支,返身逆流冲入泗口,投石车离着老远就是抛射,更放下了百余支快船突击魏国水军!

    魏军不甘示弱,既然火船木筏没有效果,于是也是投石还射!只是蜀军不断的加快速度冲刺而来,魏军却是停在水中。一个不断的移动,一个原地不动,互相远程投掷射击,谁更占优势便不言而喻了。

    醒悟此点,魏军也是连忙调整,无奈蜀汉快舟杀到!这些快舟皆是江南水军操舟,速度之快让人防不胜防!那快舟之上,赫然装着弩车!靠近魏国大船之后,弩车上的铁箭应声而发,射在魏国战船之上,赫然击穿了一个口子!连续数支铁箭发射不断,又是三五只快舟攻击同一艘战船,那魏国战船底部顿时千疮百孔,有的已经开始渗水……

    打开豁口不过是第一步,紧接着快舟上的蜀军开始放火箭!火乃是水军克星,火箭射入缺口之中,想灭火都是费事。魏军纷纷跑到船舷处放箭射杀快舟蜀军,可那快舟任务完成之后,便游荡于魏军大小战船之间,甚是灵活,让人难以捕杀!

    随之而来蜀汉主力战船的正面冲击和攻击,更是让魏国战船摇摆不定,频频受创,靠在船舷上瞄着快舟的魏军,在船身颠簸之下,多有返身落入水中者。余下的急忙离开危险之地,可天降巨石弩箭,想躲开纯粹是看个人造化了。

    水上交( 惊雷入汉 http://www.xlawen.org/kan/5526/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