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惊雷入汉 > 惊雷入汉 第 113 部分阅读

第 113 部分阅读

    自己变阵竟然带来如此效果,夏侯处一愣之下,恼怒非常,纵马挥舞巨旗杀奔句诳,誓斩此人泄愤!

    逃出生天,句诳也是累的气喘吁吁,看到中军告急,便要回军支援。再一转目,却是看见一名魏将扛着一面大旗杀奔而来,身后尚有五七百魏军,禁不住心中痒痒起来……

    自己也算是身经百战的将领,见过用各种兵器的,但可没见过扛着大旗做武器的。这扛着大旗怎么作战呢?人在马上,句诳双眼微微眯缝,盯着不断接近的夏侯处不断思考若是自己用这大旗做武器,会如何使用。

    见主将的表情,蜀军就知道这一仗是跑不了了……句诳乃是川中的“武痴”,对于武艺兵器是出了名的痴迷,这副表情就算还剩一口气,句诳也是要去战的。

    第二百章 诸葛瞻(上)

    更新时间:2012-09-26

    大刀在手中跳跃,手指更是在刀柄上跳动,最活份的自然是那颗激动不已的心。句诳要战,管他什么战场形势,句诳要杀,顾不上什么中军危急,心念甫定大刀便待高举!

    “不对,哪里有人用大旗做武器的?此人说不定只是掌旗的将官罢了。”想到这里,句诳却是抄起弓箭在手,奋力开弓便是一箭射去!心中仍自寻思着:“若能躲过这一箭,我就会他一会,否则和一个掌旗小将交手,岂非是自降身价。”

    见到句诳冲杀毫无理性可言,夏侯处信心满满,手中大旗迎风飘摆,那旗旌不断的随风飘散,乃是自己最佳的掩护。这等嗜杀的敌将真是可恶,自己又怎会蠢得和其直接交手?

    一面用大旗做掩护,一面暗自抄起弓箭,夏侯处料定这蜀将必然直冲冲的杀过来,届时自己恰好可以出其不意,一箭射杀此獠!不料……

    “啊!”一声惨呼,夏侯处只感肩膀巨痛,竟是被迎面而来的一箭射中,倒跌马下!

    算计于人,不想反是被大旗遮掩了自己的视线,夏侯处摔得鼻青脸肿,顿时昏厥,那手中的弓箭也是落在地上。远端的句诳看到面色一变,淬了一口骂道:“卑鄙!”

    “儿郎们,跟我去支援中军!”抄起大刀,句诳头也不回的不屑一顾,带着蜀军杀奔中军,前去支援陶璜。

    李俭,鲜于杰奋力冲杀,不想自家精锐步卒竟然也是退去……李俭大怒道:“夏侯处匹夫,怎敢罔顾军令!”

    鲜于杰浑身浴血,此时杀到李俭身旁道:“事不宜迟,不可久战,据城守之,胜负未料也!”

    “哼!撤军!”李俭明白这冲锋一击算是白玩,只有撤入城中一途,否则那蜀汉援军冲了上来,便没了撤走的可能。

    ……

    西路魏军一撤,战场形势连锁的发生了变化,中路战场之上蜀将朱兴勇猛无比,一双大盾砸得石崇,石枭二人浑身是汗,双臂酸痛。那石崇的大刀已经扭曲变形,若非是魏军强弩手逐渐找到了合适的射击位置,分散了蜀汉的兵力,此时战场之上早就有了胜负。

    最让人头疼的不是朱兴的盾牌,而是盾牌上的利刃!那利刃时隐时现,好似被朱兴随时控制一般,让人防不胜防。本是毫无问题的一招,因为突然弹出的利刃几乎让石崇丧命,战场之上胜负生死差的不过是一瞬,如此神出鬼没更是让石崇和石枭不如朱兴的武艺再打折扣……

    苦战多时,却见西方的魏军先行撤退,石崇不禁大骂道:“李俭胆小如鼠,如此孬种!”口中骂着,心中却是寻思,这倒是自己撤军的一个好借口。朱兴这般猛将非是自己能敌,有李俭先撤,正是让自己脱了罪责,又遂了心愿!

    石枭跟随石崇多年,如何不知少主的心思,当下奋力抡斧叫道:“西军一侧,战事于我等不利,少主先走,某来断后!”

    很是满意的看了石枭一眼,石崇应声道:“卢珽持军不动,李俭不敌败军,我等不可久战吗,速撤!”石崇乃是聪明之人,不仅仅是李俭,更要拉上按兵不动牵制诸葛瞻的卢珽才行。

    一番呼喊军中自有听得真切的,他日有人追究起责任来,这些皆是口实。不说胡家兄弟掌握兵权之后治军甚严,就是那朝廷派来的督军杨骏也不是一个心胸广阔的人,当年胡烈设计用杨骏做枪头去拼命,如今人家嫉恨不嫉恨还是未知,这趟浑水趟不得,责任必须撇清才好!

    魏军一撤,那石枭也不是个善类,口中叫着断后,其实不过虚晃一斧便跟在石崇屁股后头,一起逃入城中。朱兴挥军冲杀,却是碍于对方强弩手箭矢甚是强劲,让蜀军难以追击。

    ……

    两路魏军皆撤,看的卢珽暗自摇头,这淮上众将虽然兵力不少,可是将领素质参差不齐。若都是胡氏兄弟等人勇将,肯竭尽心力的为国而战,此战虽然处于劣势,但也不至于战败。

    无奈之下,卢珽指挥为魏军缓缓挪动阵势,作为屏障保护东方战场不受干扰。东方战场也是知道不可久战,只是苦于双方十几万的兵力纠缠在一切,想一时撤得干净,几乎是没有任何可能。

    丁盛,丁冲兄弟二人指挥蜀军不断的包围和分割魏国铁骑。那魏将胡烈同样专心指挥骑兵在阵势中荡围冲杀。蜀军胜在兵种齐全,兵力众多,长矛大盾弓弩连弩无所不有,互相搭配协助,给予魏骑大量的杀伤。

    手中刀不断挥舞,心中心念从未动摇!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胡烈率领四千铁骑冲杀不断,心知无法继续缠战,奋力冲破蜀军包围,向着另一边的战场疾驰而去!眼下魏军和蜀军混战一处,唯有这四千铁骑尚能抱团一起,形成最为犀利的锋锐!

    铁骑一路驰骋冲杀,不断有人落马,不断有骑兵被绊马索搬倒,可铁骑所过之处无不把魏军和蜀军一分为二!魏军得到短暂的时间不被蜀军纠缠,便四下各自汇合,蜀军同样是重整阵势投入战斗之中。

    这是一把利刃,分开敌我,划开界线!

    魏骑解救了不少魏军,却也成为了蜀军的眼中钉,肉中刺!形势一片大好,偏偏拦不住这支魏军,被魏军脱了身,与失败没有分别!各路蜀军疯狂追逐围堵魏骑,更有甚者看出了关键所在,主动放弃了魏军,纷纷前来伏击阻拦这一路的铁骑。

    箭矢如雨四面八方落下,马踏血泥嘶奔腾向前,长矛大刀,纷纷袭杀而来,魏骑锐减,魏军却是脱困!

    胡广,胡奋怎忍见兄弟陷于重围?魏军不退反进,猛攻蜀军,蜀军方面脩则不欲硬拼,约束军士;而丁氏兄弟兵力不足以抵御魏国大军也是走避,于是胡烈带着两千余骑奔入东卫城中,而胡奋,胡广带领余下人马返回寿春。

    西侧的蜀军,中路的蜀军,加上诸葛瞻等各路人马不断前压,只是制造声势,并没有赶尽杀绝的意思。若是蜀军此时猛攻,魏军折损必然惨重,可若魏军不能幸免,返身和蜀军破个鱼死网破,那就是两败俱伤。

    诸葛瞻,黄崇,脩则等人皆是身经百战的将领,对于各种利害甚是清楚,因此小胜即可,是在是没有必要和魏军两败俱伤。那魏将卢珽甚是稳重,四万魏军从始至终没有投入战斗,而是作为移动的屏障保护各路魏军撤退,缓缓退往寿春城。

    一番激战魏军倾巢而出,却是小败撤走,见蜀军没有追击而至,胡奋不禁叹道:“诸葛瞻不欺我也!”

    魏军整顿兵马自是不提,可没想到的是蜀军一战而胜,并没有退兵的意思。反而是擂鼓进击,攻打西卫城!

    胡奋怒道:“诸葛瞻欺人太甚!”,胡广等人也是无语。这诸葛瞻不追杀魏军,倒是让人高看一眼,不想原来藏着如此后手,更是让人无语之余,不得不佩服其算计。

    魏军战败,蜀军小胜,魏军撤,可蜀军通过方才一战已经摸清了魏军的布置和底细。这个时候开始攻城,正是魏军士气最为低落的时候,而形势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眼下蜀军站稳了脚跟,排好了阵势等着魏军再次出城作战,这不比之前魏军以“三星拱月”的防御体系迎击蜀军,这是救援战,而非防御战。况且蜀军有诸葛瞻麾下的六万人马,以及吕奇麾下的三万山越精兵,这九万人马是始终没有投入战斗的生力军!

    反观魏军除了留守的部分兵力之外,余者皆是经过一番大战,不说出战的兵将体力和精神有所损耗,就算留守得魏军一样受到战败的影响士气低落。而九万蜀汉生力军却是被自家胜利激起了斗志,两下比较高下自判……

    第二百章 诸葛瞻(下)

    更新时间:2012-09-27

    诸葛瞻以优势兵力逼迫魏军撤出战场,自家却是保留了九万生力军。正当魏军以为来日再战时,九万生力蜀军推出无数攻城器械,围住了西卫城准备强攻!

    三座卫城拱卫寿春主城,是为“三星拱月”,此乃胡家兄弟苦研许久的防御策略。若要破寿春,首先便要拔掉这三座卫城,若要安心攻打三座卫城,眼下的时机无疑是最为合适的。

    这三座卫城筑起已经许久,虽然蜀军不及北岸,依旧可以得到讯息。毕竟筑成这么大的工程,想要隐瞒是不可能的。如何破城,诸葛瞻成竹在胸,等的便是魏军如何应对。

    先前激战的蜀军纷纷屯驻在要害之处,把西卫城外围团团围住,更有诸葛瞻分出的一万生力军在外围诸营附近开始挖掘壕沟,堆积土山作为防御工事。魏军虽然小败,可兵力损伤并不大,西卫城之战必然又是一番攻守,蜀军自然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不知不觉就着了诸葛瞻的道儿,李俭带着鲜于杰等魏将在卫城头,看着无边无际的蜀军把自己围了一个水泄不通,不由得叫苦道:“蜀将厉害,这般声势,其他三城就算来救,想必也是一番苦战啊!”

    鲜于杰此时也收起了狂傲气态,叹道:“兵力损失虽然不大,可被蜀军反客为主,易攻为守,但凭外围诸军努力,恐怕难以击退蜀军。”

    “鲜于将军之意是我等也要出城作战?”李俭闻言心中顿时不快道。

    鲜于杰一脸坦然道:“兵在精而不在多寡,若是时机把握得当,某率城中精锐突击,或许可以扭转局势!”

    听到鲜于杰如此说,李俭刚悬起的心总算放下道:“鲜于将军勇猛善战,军中皆知,只是蜀军势大,不可冒险,先稳守再说。”

    “夏侯处的伤势如何了?”李俭想起受伤被救回城的夏侯处,一股无名火顿时燃起,若非是夏侯处关键时刻掉链子,此时的胜败还是未知之数。可无论胜败,总比如今败阵的责任落在自己头上要好。

    鲜于杰见李俭的态度,就知道这小子在想什么,心中微微叹息,口上说道:“夏侯处伤势不轻,半月之内恐怕无法戎马,半月之后也是不易轻动。”

    “恩……城中将领以夏侯处韬略最佳,少了他指挥守城,我这心里……”李俭虽然暗恨夏侯处,此时又想起夏侯处的优点,不禁唏嘘道。

    “我观蜀军虽然有攻城之态,却无攻城之意,将军无须太过挂怀。”鲜于杰盯着城外的蜀军,说出了自己的判断。

    听到鲜于杰如此说,李俭又是宽心,可就在此时,号角声猛然吹响,响彻天地之间!

    整整齐齐的数十队蜀军,足有两万五六千人,分四面八方攻向西卫城!打头阵的乃是挡箭车,此时档箭车的形态已经发生了改变,不再是以往一辆车上竖起无数根木头捆绑成一体。而是一辆车上支起了两根木臂,木臂上擎着宽约三丈有余,高约丈余,用藤条编织的大板。

    这些藤条编织的藤板韧度十足,箭矢射在其上不过留下印记,而其上更是铺了两层牛皮,牛皮经过特殊处理之后同样是韧性十足,对方无论是普通的箭矢,还是火箭,因为很少能插入藤板之上,又有特殊处理的牛皮隔火,所以对挡箭车几乎造不成什么伤害。

    比起普通的挡箭车,诸葛瞻精心改造的此车更见实用,那木臂可以调节大藤板的高度,巨大的藤板所遮掩的范围同样超过了普通的档箭车。灵活调节高度,来阻拦城上落下的箭矢,更加轻盈的挡箭车在移动速度上更是占据优势。

    四名蜀军负责推车,车上站立两人单手执盾负责调节“木臂”。而在巨大的藤板之下,是无数的蜀汉盾牌手和弓弩手,一旦进入攻击阵地便可以迅速投入战斗。

    第二阵的是井阑,前一阵的挡箭车抵御魏军的攻势,这一阵的井阑则负责压制魏军的火力。以往攻城战都是大家一起上,虽然也是层次分明,但权责并没有如此明确。刘禅和诸葛瞻等人经过反复的研究和推演,加上实际的操练和演示,无数经验丰富的将领从中不断完善,终于是总结出了军中固定模式的攻城序列。

    比起挡箭车,井阑是“技术含量”很高的一种攻城器械。不仅仅因为井阑的高度,更因为井阑同样是人力推到射程之内,甚至与敌城十分贴近的范围内的。这么高的井阑,上面还站着蜀军,敌城外围的地势却不一定平坦,如何让井阑可以平稳的推进,这是一个难题。

    古人的解决方法很是简单,把井阑推到指定的位置,然后人员在登上井阑射击。但这同样无法解决井阑一旦过于高大,推行很是费力,又容易因为颠簸而翻车的情况——虽然少有,但的确存在。

    诸葛瞻的解决办法很是简单,借用了“老爹”诸葛武侯的木牛流马,并综合了巧手马钧的机械之术。井阑前进依靠的不再是车轮,而是机械,这井阑就是放大无数倍的木牛流马,只需两三名蜀军在车身之内负责搬动机关,这“木牛流马式的井阑”便可前进或是停止。

    到达攻击位置之后,在马背,牛背上的蜀军在藤板的掩护下便对着城头的魏军射击,而其内部大量的空间更是可以存放许多军械和物品清水,甚是便捷。

    看着无数造型奇特,牛马形状的巨/物“走”向自己,西卫城上的魏军咽了咽口水,不可置信的看着,甚至忘记了射击……这是什么东西!?!

    李俭目瞪口呆的看了看鲜于杰,脸色难看之极!你不是说蜀军没有攻城的意思么?蜀军怎么这么快就攻上来了!?而且……这都是什么和什么啊!!!!

    鲜于杰尚有几分冷静道:“放火箭!此乃蜀军攻城之物,速速射之!投石准备!”

    一声呼喊,叫醒了如在梦中的守军,看着守城恢复了正常,鲜于杰同样是暗自心惊,三年时间,蜀军又是变化良多,而魏国……

    攻城战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喊杀声不断传出,中卫城的石崇,东卫城的胡烈,心中更是发凉。蜀军没有派出一兵一卒在中卫城,和东卫城下,全部的兵力都以西卫城为重点屯驻,这是一心一意只拔一城的打法。

    蜀军前后各路人马加在一起不下二十万人!却只是围攻一个小小的西卫城,换做任何一个将领都不会如此的“浪费兵力”,偏偏诸葛瞻就这么做了。因为只有如此做才是破解魏军防御体系的唯一方法,魏军的兵力因为三星拱月的体系而分散,蜀军却是聚集全军猛攻一处,这正是“三星拱月”的软肋。

    魏军若是前往救援,遭到的是二十万蜀军的以逸待劳和反扑,必是一番恶战!而恶战之后,魏军的胜算能有几分?

    通传消息的快马不断往返于中卫城,东卫城以及寿春之间。作为离着最近的中卫城,石崇等人登高望远把蜀军的攻城战尽收眼底,那攻城器械的震撼,同样深深印在魏军心中。

    西卫城能支持多久,谁都没有把握,单是看蜀军的准备,就知道西卫城恐怕是要丢。可丢了西卫城,是否就轮到中卫城了呢?石崇冷汗直流,不断的写信催促寿春方面组织兵力前往救援。

    而寿春方面,胡广,胡奋,卢珽三名魏将也是紧急的商讨着,军情紧急,刻不容缓啊!

    第二百零一章 急战(上)

    更新时间:2012-09-27

    “轰隆隆!”一声巨响,西卫城猛烈摇晃之中尘土飞扬,硝烟弥漫,城头魏军仓惶不安,四处逃窜!魏将李俭更是面如土色,浑身颤栗不停,扶着一根柱子强自站稳身形喃喃道:“这是怎么了,这是怎么了……”

    “不要慌,继续守城,违令者斩!!”临危不惧,鲜于杰一派英雄本色,拔刀斩杀十余名奔逃慌乱的军卒,方有魏军纷纷转身心惊肉跳的回到自己的岗位上继续守御城头。

    可是……城东一处城墙已然彻底的塌陷,露出一道宽两丈有余的大口子,像是一个大城门般,欢迎蜀军入城。

    没人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只是知道有一支身着异色服装的蜀军迅速逼进城墙之下,在其他蜀军掩护中不知在做些什么,然后攻城的蜀军便迅速的后退,连攻城器械都是撤得远远,再然后……便是一声巨响,城墙崩塌……

    蜀军再次潮水般的涌上,除了继续的攻城,另有一支精锐蜀军在蜀将吕奇的率领下,冲向城东的豁口!魏军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蜀军却是清楚的很,那异色戎装的军卒乃是陛下新近成立的“天机营”,而使用的物件更是骇人,被称之为“火药”!

    这火药据说是陛下纠集了国内无数能人以及炼丹的术士,秘密研制了许久方才得到的“神物”!将其埋在土中,引信点燃,或是用皂角点燃抛掷,火药遇火即炸,可根据使用分量的多少,造成大小不一的破坏!

    在城墙下挖掘深坑,坑中装填大量的火药,点起火来,便是眼前的结果了……

    说到底刘禅乃是来自后世之人,对于火药如何不动心?只是,就算你知道原理,可却是找不来原料,就算找的来原料,也不必后世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得到的精纯。而且,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刘禅知道原理,却没有亲自操作过,如此危险之物,若是没有精通此理之人敢于试验,又怎能造的出来?

    知道制作火药的原理,不代表知道如何淬炼原料,更不代表你刘禅两眼一闭,库房之中便有大量现成的原料等着你拿来使用,手下有大批的专家和工匠可以制作。

    一切,都有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最终帮助刘禅完成的梦想的,又是道士——准确的说是方士。

    求仙炼丹自古有之,徐福东渡,汉武求生比比皆是。子不语怪力乱神,刘禅同样不敢乱说,就好似后世之人将一些来自地球之外的生物称为“外星人”,这个时代的人同样可以把一些超出见识和理解的事物冠上任何名称。

    对于火药的研制,刘禅本是以为没有希望的,因为这知识自有自己知道,而自己却没有翻山越岭寻找原料,埋首深山钻研加工提炼的时间和能力。一直到在库府之中发现了诸葛武侯制造的喷火怪兽,刘禅方才恍然大悟!同时又是扼腕,诸葛武侯既然能发明喷火之物,同样有能力发明火药,所差的是一个思路,一个方向罢了。

    在复原诸葛武侯喷火车的同时,刘禅也收获了一批善于玩弄“火器”的能工巧匠,其中有不少人竟然是喜好炼丹求神的方士和道士。在炼丹过程之中,起火爆炸几乎是大部分人都经历过的事情。只是人们把这等事情当做是一种“意外”,却从没有想过若是把这种“意外”人为的用在军事上,或是其他方面,会有怎样额收获和惊喜,那或许是更大的“意外”。

    有心人终究有所收获,刘禅很是欣喜,集中了川中和荆州,江南等地的各类人物之后,便开始研究如何能制造“意外”。这个时代的原料与后世自然不同,威力也是难以同日而语,这些人被刘禅供养在一处山中,每日钻研试验,其中一部分甚至因为各种“意外”而不幸丧生,终于得到了刘禅想要的——火药!

    而专门负责掌控和使用火药的一批军卒方士,都被编入了“天机营”,取其天机不可泄露之意!

    很多发明创造都因种种原因与华夏历史擦肩而过,其实若是有明确的思路和跳出时代局限的思想,我们可以做的更好。

    巨大的爆炸使得中,东两个卫城,甚至二十里外的寿春城都感到了其威力!魏兵魏将纷纷登城观看,寿春也是派出无数探马前来打探,得到的消息让魏军震惊不已!蜀军不知用了什么方法,已经把西卫城搞出了一个缺口,一个时辰之内,西卫城必将沦陷!

    此时,距离蜀军开始攻打西卫城,也不过是一个时辰的时间罢了……

    不能拖延,魏军倾巢而出!

    胡奋,胡广,卢珽率领步骑十一万人浩浩荡荡杀出寿春城,赶赴西卫城前来救援,而中卫城的石崇,东卫城的胡烈,同样是各引人马出城救援!

    魏军一动,蜀军也有应对!

    丁盛,丁冲兄弟二人引兵一万五千人绕路抄袭东卫城,陶璜,陶麟父子引兵两万人正面迎击东卫城守将胡烈!孟孙,句诳二将引兵一万五千人断中卫城魏军的后路,朱兴引兵两万人拦截中卫城守将石崇!

    黄崇与大将吕奇督帅三万人马围困西卫城,诸葛瞻引脩则,脩允,李特等将领率领十万大军正面迎击寿春的主力魏军!

    号角争鸣,鼓乐震天,蜀军分兵,魏军来援,双方三十余万人马在三座卫城,与寿春之间,展开激烈厮杀,一场鏖战拉开序幕!

    寿春魏军兵分三路,铁骑当先步卒随后直奔西卫城,甚是犀利!十万蜀军摆开阵势,各色旗帜变换不断,蜀军兵将更是不停变更位置,一派萧杀之气陡然而升!

    “此是何阵,未曾见过!”胡奋冲锋在前,见蜀军稳如泰山,阵势中暗藏杀机,心中一寒,不禁问道。

    “事不宜迟,速速冲杀为上!”胡广一语点破蜀军意图,斗阵乃是麻烦事,更是消耗时光,魏军诚然有时间与蜀军一斗高下,然那西卫城岌岌可危,却是等不得的。

    “这……也好。”胡烈心知蜀军有办法如此迅速的破城,魏军倾巢而出的反应自然也会料到,此战从一开始魏军看似倚仗地势占尽优势,实则一举一动皆在诸葛瞻算计之中,从一交手开始,便落入了蜀军的圈套之内……

    救人如救火,眼下除了硬冲之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随我冲杀!”胡广拍马抡刀,一声怒吼,身先士卒冲出老远!

    “杀!”身后的魏国铁骑气焰高涨,杀气腾腾,挥舞兵刃猛拍战马,随着胡广冲向蜀阵!

    万马奔腾,如同壮阔波澜猛拍蜀军!诸葛瞻人在中军,见状传下军令,令旗数变,蜀军阵势有了变化!

    正前方的蜀军纷纷后退,露出了百余辆弩车与一万弓弩手!魏骑狂奔,蜀军怒射,铁箭,火矢夹杂无数连弩狠狠的与魏骑撞在一处,魏军死伤惨重,前进势头顿时受阻,可魏骑依旧一往无前!

    冲不破眼前蜀军的火力封锁,十一万魏军将会付出更多的伤亡,冲不过眼前的生死关卡,那西卫城的万余将士便是死无葬身之地!

    若是乱箭尚能应付,可是乱箭之中大部分都是火箭!普通箭矢射在人体马身,还能忍痛继续冲杀,然火苗烧身,人与马又如何忍耐?寻常耐得住三四箭的,如今只是一箭便没有了继续冲杀的能力。

    所幸人在马上,还能拍打,顾及不到之处是在是没有办法,但终究有人可以继续冲杀。无奈火矢之中还有铁箭,铁箭又长又硬,从弩车中射出,威力无比!无论人马,着箭者无不倒地,这一倒地便是影响了一大片的骑兵前进,更是让人胆寒!、

    胡广身中数箭,火苗已起,一面用手拍打,一面单刀遮拦箭矢保护战马,便在此时,眼前一闪,只觉得胯下战马一震,一支铁箭赫然是钉入马身,胡广大叫一声随着战马倒地……

    第二百零一章 急战(下)

    更新时间:2012-09-28

    无数箭矢远近结合,狂射魏骑,大量杀伤了铁骑,却是难以阻挡铁骑身后的近十万步卒!铁骑前进的速度极快,吸引了蜀军大部分火力,藏身在铁骑之后的步兵便有了足够的时间排兵布阵准备就绪。

    待射程将近,但见万箭腾空而落,无数魏军随着箭雨掩护,挺着大盾冲上了第一线。而原本冲杀在前的铁骑,此时悄然从两翼撤下,瞬间便被那浩瀚的魏军遮盖了身影。

    蜀军连续射击之后,锐气已失,魏军铺天盖地的杀来声势之大,让人惊心动魄!胡奋,卢珽都率各部人马冲杀,心中都在思量如何破掉诸葛瞻的阵势。这阵势从外观上乃是“虎翼之阵”。

    顾名思义,使用此阵者必有如虎添翼之效,而非猛虎,焉能添翼?

    诸葛瞻的阵势并非是虎翼阵,只是外观上有几分相似罢了,纵然没有诸葛武侯的绝世才华,可诸葛瞻的八面玲珑同样是世间少有。八卦阵传授给了姜维,诸葛瞻同样晓得其中精髓,只是此阵既然有了继承之人,自己身为武侯之后,自当推陈出新。

    于是便有了眼前之阵,诸葛瞻自称此阵为“落花”。

    花开花谢乃是自然之道,更是天道,非人力可以逆转。顺从自然之道,排设此阵,内中各部暗含八卦之法,内合九曜星宫,非常人所能破阵。此阵乃是“落花”,花已落,何人能破?

    短兵相接,魏军杀入阵中,却是发现冲不破此阵,而各色旗帜四方不断的旋转,竟又让人难辨方向之感!胡烈,卢珽,以及换马的胡广带着魏军在阵内和蜀军厮杀,自家全无阵势不说,更重要的是四面八方的蜀军源源不绝,魏军始终处于四面受敌的尴尬状态。

    ……

    西卫城破在即,东卫城守将胡烈引领步骑六七千人杀出城来前往救援。蜀军虽然兵力庞大,可魏军的兵力也是不少,纵然有所不如,可也未必输掉。此时唯有一拼,才能保得住西卫城。

    哪怕城池不保,可西卫城的万余将士,总是要救出来的。

    胡烈想过蜀军前来阻截,却没有想到蜀军的胃口大得出奇,竟是要把自己这支人马以及东卫城一网打尽!

    蜀军的兵力比起魏军不过是多了五六万人,保持对西卫城的压力必然要留下城中守军三倍左右的兵力,余下多处的兵力也不过是三四万人罢了。依照常理,这多出来的兵力当然是放在决定胜负的主战场了,可惜诸葛瞻的行事往往是出人意料,难以揣度的。

    自恃有“落花”之助的诸葛瞻并不需要优势兵力对抗魏军主力,而是把优势兵力放在了应对中,东两处卫城的魏军身上。这是过于自负,还是一招妙手,看的便是最后的结果,不仅仅是主战场上两军主力拼杀的结果,更是三座卫城的胜负!

    丁盛,丁冲兄弟之前与胡烈战得甚是艰辛,胡烈之骁勇并不是这两个初出茅庐的小将可以应付的。因此诸葛瞻安排了老将陶璜,以及陶璜之子陶麟正面与胡烈冲突!

    陶璜之气力或许不及胡烈,然素有苍髯猛虎之称的江南老将胜在沉稳;陶麟或许武技不如胡烈,可凭借一声勇力却可弥补技巧上的差距。单对单的厮杀,陶璜也好,陶麟也罢,终究不是胡烈的对手,可父子二人联手杀来,头痛的便是胡烈了。

    陶麟铁链挥舞,攻击范围极大,铁链长短更是随心调整,让人防不胜防。而且铁链看似刚劲实则柔软,遇到阻碍便会随之弯曲,可依然保持攻势;看似柔软,却又刚强,刀斩不断,斧劈不折!

    陶璜纵马往来奔驰很少出刀,爱子的铁链施展起来方圆丈内都是不可近人,因此陶璜纵马抡刀只是在左右来回冲杀,应对前来插手的魏将,时不时的抽出空子给胡烈来那么一下!

    额头汗珠不断滴落,胡烈心中焦急,却是毫无办法。自己倒是可以从陶麟手中寻得空隙脱身,可外围的陶璜大刀一拦,便又回到了陶麟的攻击范围之内。这铁链应对起来很是棘手,一招一式都要小心,每一分力气更要拿捏。

    越战胡烈越是心慌,越杀胡烈越是胆寒,四周魏军兵力不及蜀军早陷入苦战之中,东卫城下蜀军更是鼓噪攻城,声势惊人。城中留守的魏军不过两三千人,能支撑多久?

    进,救不得西卫城;退,又是难以回到东卫城。无名火起,胡烈只觉得窝囊十分,看着面前的浓眉青年舞动铁链不断,胡烈猛然暴喝道:“无名下将,欺人太甚!”

    一声喝怒火冲天而起,一声吼杀意顿时狂升!胡烈手中刀化寒芒飞斩陶麟,萧杀之气,顿时席卷四周!

    “不好!”陶麟见对方气势陡然而升,心中一沉,一式铁索横江力抵对方大刀!

    重重一刀劈在铁链之上,铁链禁不住巨力,竟是下沉!陶麟双手剧痛,忍痛强撑。胡烈却是冷哼一声大刀竟然在铁链上一个旋转,将铁链缠上了刀身,硬夺陶麟兵刃!

    “喝!撒手!”胡烈再吼一声,手中大刀一沉一挑,陶麟顿时哇的一口血喷出,双手满是血痕,再也拿不住铁链。

    “吾子休慌,为父在此!”危急时刻,陶璜好似猛虎下山,手中大刀猛斩而下,拦住胡烈便是厮杀!

    胡烈杀气腾腾,大刀一甩,那刀上铁链夹带呼啸风声砸向陶璜而去!陶璜心中一凛,身形一矮伏在马上,手中刀不敢抵挡,却是反挑铁链,意图改变铁链的运行轨迹。

    不想,胡烈纵马杀至!

    刀锋冷,冷锋入骨,纵是猛虎,终有丧命之时……

    一声闷哼,身背重创,但见陶璜须发喷张,怒目狂吼,手中刀似电闪雷鸣一刀斩去!

    “呃……哇!”胡烈抽刀未及,更没有想到这老者如此坚强,顿时也着了一刀。

    “父亲!”陶麟只知自己必死,不想父亲纵马拦在身前与那胡烈交手。若非是自己人在父亲马后,父亲何须用如此繁琐的招式去应对胡烈甩出的铁链?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纵是刀头舔血的生活,纵是生死一瞬的战场,慈父之情,又怎会因此冷却?

    眼前的苍髯老者一刀斩出,便滑落战马,留给爱子的只有背影,和来不及出口的话语。陶麟双眼赤红,猛然从马上跃起,双手一张竟是抱住了刚与陶璜擦身而过的胡烈,二人重重的摔在了地上!

    胡烈着了陶璜一刀,眼前一黑又是被陶麟摔了马,只觉得浑身剧痛难当。陶麟一双铁拳如同狂风骤雨般的落下,雨点般砸在胡烈的头部。

    背心一痛,身后竟是着了魏骑一枪,陶麟身躯一震,缓缓倒在了胡烈的身上……而此时,胡烈的头部早就是血肉模糊,眼见是不活了。

    失了主帅,东卫城的魏军顿时混乱,可魏军失去了主将,蜀军何尝不是?两支人马有的抢救自家主将,有的眼看主将活不成了,索性伺机突围逃命而去。

    西卫城城墙破裂,岌岌可危,东卫城魏将胡烈战死,仅存中卫城石崇这一支魏军还在苦苦支撑。

    奈何,石崇与石枭所遇的蜀将正是最不想遇到之人,朱兴!

    朱兴之武勇堪称江南新一代将领中的第一人,更是被人誉为可以达到江南名将朱异高度的后起之秀。江南之人对于朱兴寄予厚望,评价之高已经超过了任何一人。原因无他,江南武者元气大伤,让江南世家很是没有面子和光彩。

    好在朱兴屡战屡胜,尚无败绩,可谓不负众望!

    第二百零二章 落花(上)

    更新时间:2012-09-28

    山越之人勇猛无匹,两丈宽的缺口更是让善于搏斗的山越兵发挥了最大战力。

    蜀汉大将吕骑身披重甲,手执利斧,步行冲锋在前,大斧起落之处但闻哀嚎,鲜血溅落四周,早已染红了这一片战场。

    魏军既要应付四周攻城的蜀军,又要堵住这一处豁口,其中艰辛可想而知。蜀军的井阑居高临下箭射不断,而云梯军和冲车队更是对城头,城门发动一波又一波的猛攻。

    卫城之内没有百姓,只是依靠军卒抵御,如此激烈的战事兵力消耗速度之快,让人难以适应——更何况那被炸塌的缺口处更是需要大量的性命来拖延时间。

    从西卫城向四周望去,李俭有一种绝望的感觉。中卫城的援军被蜀军杀的且战且退,逐渐远离战场,东卫城的援军此时已经溃散,而远端寿春的主力人马和蜀军主力厮杀不休,此时也分不出个胜败。

    此时,手中仅存的兵力不断消耗,李俭脸色铁青,心中的恐惧逐渐升起,是战死或是保住性命,终于有了决定。

    城墙缺口之处,魏将鲜于杰三尖两刃刀力拼吕奇大斧,一阵厮杀加之城头的魏军协助总算是击退了这一波蜀军的攻势。堪堪地上已经堆积老高的尸体,鲜于杰微微摇头,拖着满是伤痕的躯体索性站在原地休息。

    自己麾下的一千五百名铁骑就不远处整装待战,若是缺口守不住,被蜀军涌入城中,便到了这些铁骑的用武之时( 惊雷入汉 http://www.xlawen.org/kan/5526/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