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惊雷入汉 > 惊雷入汉 第 119 部分阅读

第 119 部分阅读

    好。便在此时无数惊呼狂叫从身后传来,待转头去看,不禁骇然!

    魏军正自登船,些许船只此时已经准备驶离。不想那船只的底舱竟是被蜀军做了手脚,船身受重增加,船内便开始漏水。缺口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不过片刻功夫战船斜斜的浸入江水之中,仅存尾部上些许魏军呼喊不停。

    夜风之中,江水深寒,无数魏军跌入江水之中,被湍湍水流冲的四散,转瞬便淹没在滔滔江水之中,没了性命。岸上厮杀不断,江水中呼喊连连,哭天抢地之声让闻着动容,见者惊心!

    “诸葛尚尔敢!!”贾辅心有余悸,勃然大怒,挥刀便要寻诸葛尚拼个死活。无奈诸葛尚自知功夫非是一流,一招之后便退入军中指挥,哪里是轻易寻得到的?

    四方蜀军见魏军中计,士气顿时高涨,对于诸葛尚之算计深感敬佩。蒋清被周旨袭杀,败军恰好是遇到前来支援的诸葛尚。见魏军跑的迅速,诸葛尚当机立断带领万余蜀军搜寻江岸,果然在此找到了魏军留下的船只。

    奉命看护战船的百余魏兵怎是蜀军对手?不过眨眼间便被杀死,而蜀军给魏国战船动了手脚之后,打扫干净附近的痕迹,便远远的躲着,却是派遣斥候潜伏树上盯梢。

    魏军虽然疑惑,可查不出蜀军踪迹,又急于撤军,只能是登船。蜀军趁机杀出,魏军必然更是急迫登船。而那战船根本无法行驶,船底一漏,船上的魏兵魏将皆成了鱼虾……

    眼看形势危急,周旨杀到贾辅身边,二将略微交谈数语,认准方向猛力突围。蜀军兵力虽多,却是不及魏将骁勇。更兼周旨麾下三百余长矛手开路,甚是犀利,仅是拦截了大半魏军,却被贾辅,周旨带着五七百人脱身。

    蜀军不肯放松,随后掩杀,魏军夺路而逃甚是狼狈。由此地想回转魏军大营,中间却是隔着蜀汉军营。方才贾辅,周旨合兵一处也是攻不下蜀营,何况眼下?二将专挑小路而走,那魏军人人带伤,一阵奔波,能跟随者仅存三百人。

    身后是紧追不舍的蜀军,贾辅气急败坏,不想自己一时设计巧妙,却难敌蜀军准备完全。不敢走大路回自家军营,魏军只好走小路奔赴武关道路。武关道路驻守的乃是魏国大将解系解少连,也是一员猛将。

    若是能和武关魏军汇合,自然可保无恙。只是从此处往武关,道路何其遥远?不说沿途艰辛,单是擅离职守一罪,便足以让贾辅受死了。只是到了这个关头,早已来不及思索那么多……

    蜀军方面战场乃是一处,兵力却是两分。待杀退了魏军,一场大胜之后,罗宪与关彝方才知晓自己后方也是一场大战。更让人兴奋的是诸葛尚挑选七千精兵日夜兼程去追击魏将贾辅等人!

    旭日东升,蜀军大营残破不堪,遍地尸首,可一场大胜足以冲淡一切。关彝与罗宪一身血污,闻讯皆是一惊,旋即抚掌大笑。

    “此子竟用激将之法,倒是你我不堪一激啊!”罗宪笑的甚是畅快道。

    关彝心情也是舒畅,却是略有担忧的道:“那贾辅甚是难缠,诸葛尚此去不知……”

    对于关彝的担心,罗宪也是同样有此忧虑。贾辅的特长便是在劣势之中转败为胜,诸葛尚虽然精明,可毕竟年纪尚浅,长途追击魏军,难免有所闪失。

    “魏军新败,贾辅不在,此乃我等进军之大好时机。不若你我就此分兵,如何?”罗宪看准战机,提议进兵攻打魏军的同时,分出一支人马接应诸葛尚。

    关彝点头道:“也好,我字引三千人马去接应诸葛尚娃儿,攻打魏军之事,便有劳令则了!”

    罗宪颔首道:“既然如此,你我不可耽搁,当立即分兵而行,我自当派人回魏兴调遣兵力,为我等后继。”

    埋锅造饭之后,蜀军兵分两路而去,固若金汤的魏军防线,也正如诸葛尚所预料,就此打开了缺口,打乱了平衡!

    话说贾辅一路奔波,沿途缺乏粮草仅以野菜果腹,偶有野味猎食,溪鱼调味。蜀军追的甚是紧迫,魏军只有三百人,可休息不过小半日,便被蜀军发现踪迹,只好继续赶路。

    身后的蜀军其实也不容易,诸葛尚带的可不是几百人,乃是七千人。七千人每行进百里便留下部分人马负责转运钱粮物资,如此一路追至武关地界,诸葛尚手中也不过是两千来人罢了。

    沿途失散的,饿死的,足有百余人。贾辅,周旨面黄肌瘦,好不容逃到武关地面,看看身后跟随的不过百余人,更显得悲凉。驻防在魏兴的魏军,竟被蜀军追杀到了武关地面,传到杜预耳中,还不是死罪?

    几名魏军费了吃奶的力气方才爬到一座土岗之上观察方位,贾辅,周旨引军从山路中冲出,大概知道方位而已,具体的地点却是辨认不出。那土岗上的魏兵瞭望片刻,猛然浑身发抖,连滚带爬的下得山岗跑到贾辅马前哭诉。

    “不好了将军!前方一支人马烟尘滚滚杀来!!”几名魏兵一脸悲切,这也是被逼到了绝境,走投无路。

    贾辅闻言脸色更见凝重,这一路逃亡,只觉得双肩越来越重。以往的放/荡不羁,自信满满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疲劳,身心劳累,终日彷徨,不知所措。

    周旨呆了半晌喃喃道:“这该如何是好……”百余魏军皆是筋疲力尽,此时再没力气,一股绝望气氛顿时升起,竟是有人一屁股坐在地上放声痛哭。

    “哈哈哈……想不到我贾辅自负半生,竟是落得这般田地!”仰首苦笑,贾辅也是眼带泪花,暗下了决心。

    “稍后我当为国捐躯,汝等不必相随,待我死后,相信蜀军不会为难汝等。”白浪一展,隐隐有悲凉之音。

    做好了最后的交代,贾辅横刀立马拦在路中,满脸憔悴,可一双锐目仍是神光闪烁,盯着远端出现的大军。周旨和百余军卒沉默不语,然人人握紧兵器,勉励支撑站立,决意与贾辅一同殉国!

    这一路人马速度甚快,片刻之后已经气势汹汹的来到贾辅面前。为首一人见前面道路上一人披头散发,衣甲破烂拦住去路,不远处更有百余人晃晃悠悠的站着,一脸决然神情。

    仔细思索,却是面熟!

    “可是贾辅将军否?”

    听得来人竟然认识自己,贾辅眼前一亮,只见面前停着数千魏军,为首一人圆脸笑眼,此时却是一脸急迫愕然,正是魏国大将周浚!

    “正是贾某,对面的可是周开林?”贾辅心头狂喜道。

    见是自家人马,周旨等人均是松了口气。两下相聚,放知境况。原来周浚周开林乃是解系手下的得力将领,前方战事紧迫,蜀军声势浩大,故此引一军先退准备防御工事阻击蜀军。

    贾辅闻言一愣,旋即沉声道:“可是姜伯约?”

    周浚甚是开朗,闻言苦笑道:“若非姜伯约亲引大军至此,我等又何必如此狼狈……”

    此语一出,贾辅,周旨等人脸上不禁赧然。说起狼狈,这周浚好歹还能抽身组织第二道防线,而自己却是被蜀军一路追杀……

    “我等身后尚有蜀将诸葛尚追杀,事到如今,往将军收留。”贾辅的职位是最低的,可心气却是比谁都傲。眼下窘迫,竟也是低姿态对人,倒是让周浚颇为不适。

    “贾将军这是何话,有将军之助,抵挡姜维定有希望!”周浚也是被姜维杀的怕了,素知这贾辅武艺韬略均有一手,于是连忙客气道。

    贾辅,周旨见状大喜,便与周浚合并一处,返回魏军第二道防线所在之地。

    第一百一十三章 西北之军(上)

    半日之后,应外尘沙大起,乃是解系引领两万魏军仓皇退回。酒足饭饱的贾辅和周旨自当卖命抵挡蜀军接应,好在蜀军也不过是偏师追击罢了,稍稍作战之后便缓缓退去。

    见到贾辅等人在此,解系也不见外。大将同朝为将,皆是良将,彼此虽无深交,却是颇为欣赏。

    入营之后解系不禁叹道:“姜伯约不愧蜀之上将,兵法韬略均是远在解某之上,几番交战如此大败,恐怕有负杜元凯之托啊……哎!”

    说及大败,贾辅和周旨自然不愿插话,周浚适时接起话头道:“许昌意思乃是以我等吸引蜀汉众军,虎牢之兵好趁机配黑河内人马收复洛阳之地,将军以一军之力,力阻蜀汉主力人马,焉能算败?”

    解系点了点头,又是摇头道:“洛阳胜负未可知之,我等守护宛城后方,若是有失,那可真是引狼入室啊!”

    吃得饱了,贾辅恢复了几分精神,脑筋飞快转起道:“西路蜀军名将唯姜维,柳隐而已,就算姜维不在,柳隐同样棘手,许昌方面不知何人领兵?”

    解系面色更显沉重道:“何人领兵皆不重要,我只知道姜维与柳隐都是南下而来,洛阳若是留有蜀军,必然是让姜维甚是放心之辈——除非蜀军舍弃洛阳!”

    “哦?”贾辅闻言也是错愕,姜维和柳隐镇守西方战场近十年,其战力强横,智力卓绝,虽然少有战绩,可每每所出必让魏军头疼一番。如果不是虎牢关天险,加上河内魏军隔着黄河虎视眈眈,就算蜀军此时打到许昌城下,也没什么稀奇的。

    司马昭,钟会,邓艾,三人之后,魏国纵是人才辈出,可再也没有人达到能与姜维并驾齐驱,或是抗衡的地步。就算是如今掌握大权的杜预杜元凯,一身文武也是在姜维之下!

    姜维在关西聚集羌,戎等各个部落作为战力,骑兵与长矛兵甚是犀利。而柳隐则是训练汉家兵将,独树一帜。二人在西方战场格挡一面,让魏军夹击洛阳多年都是难有收获,如今合力南下,难道是蜀军放弃了洛阳?

    若是如此,相信许昌魏军很快便可前来这边援助。若不是如此,那结果将是更可怕——等若说明在西方战场之上,除了姜维和柳隐之后,魏国将面临一名深得姜维器重之人作为新对手……

    “此地虽然为咽喉之地,恐怕也是难以抵挡蜀汉大军,宛城方向可有动静?”解系对于阻拦蜀军脚步,并无什么把握,充其量自己这点人马不过是拖延时间罢了。

    看了贾辅和周旨一眼,周浚略带几分无奈的道:“蜀将罗宪已经杀到宛城附近,杜武库已经调动新野人马前往支援,往这边的援军还要些许时日方可……”

    罗宪原本是贾辅与周旨的对手,此时却是杀到了宛城杜预的眼前,显然蜀军长驱直入。这缘由说起,还真就是贾辅和周旨擅离职守造成的,此时杜预针对二人没有任何指令下达,二人闻言也只能是各自揣测……

    “援军既然还要等待,你我也只好再此坚守了。贾将军,周将军二位也不用过于挂碍,若是在此击退蜀军,也算是将功抵过。眼下蜀军肆虐,正是用人之时,还须仰仗二位!”解系也是明白贾辅,周旨二人心中顾虑,此时娓娓道来,让二人也颇感心安。

    眼下除了如此之外,还有什么办法?

    第二天清晨,营外战鼓声震耳传来,蜀军阵列整齐,准备攻营。魏军营楼之上,解系,周浚,贾辅,周旨四人并肩而立,看着蜀军一步一喊的逐渐接近,那阵势竟是震得这营楼都有了几分摇晃。

    长矛如林,旌旗似山,放眼望去蜀军遍布平原,山林,土岗,甚至远方的高岭之中也是飘散无数土红色的“汉”字大旗。

    银色盾牌整整齐齐的列在阵前,阳光照射在盾牌之上,反射刺眼光芒。单是此项,便看得出蜀军斗具精良,士卒更是精心保养擦拭。长方形的盾牌之后,站立的是一条条精壮的汉子,精铁锻造的铠甲分为两大片,分别护住前身以及后背。

    在腋下以及身侧,是绳扣相连,把两片铠甲系得紧紧。被裹严实的身躯在铠甲的保护下更显得挺拔无畏,而象征蜀汉土红色的衣衬从铠甲中露出,与那飘扬的大旗相得益彰。

    从上身垂下的铠甲到了下体之处,便分为几片,犹如衣摆,裙盖,甚是灵巧的遮盖了大腿,护住了臀部。战场之上,生死搏斗,砍到身体什么部位也是不稀奇,多遮盖一分,便少一分受伤的几率。

    作为普通士卒有如此大面积的铠甲,已经是宛若梦幻。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就算是正规的军队,也很少有全副铠甲的装备和斗具。否则那潘凤的后人潘胜潘上将,又何必对于曹亘的精兵垂涎三尺?

    二十五名盾牌手为一列,十五列为一队,一队即是一阵。排在魏军营前的盾牌手足有三千余人,远近站立有序,阵势森严,让人望而生畏。

    盾牌阵之后,只见一丈六尺长的巨戈高耸而立,好似树林一般,数都数不过来。戈在这个时代是屡见不鲜的兵器,可蜀军手中的巨戈乃是用上好的木料制成的长柄。从头至尾乃是一根木料削成,没有任何杂质添加其中,不仅手感好,更是吃得住力道。

    巨戈的顶端三尺长的利刃嵌在长柄之内,两旁更有铁片包裹,做的严密结实。利刃是一组,而非单个,分为十字型被固定长柄上。适用于各种招数,甚至用来做大斧,铁锤,长铲也是适用。比起普通的长矛和长枪大刀,这种兵器使用的路数更加丰富。能够熟练掌握这般巨戈的,必然是精通武艺的好战之士!

    夹杂在巨戈方阵之间的乃是蜀汉的弓弩手。弓弩手在战场上负责远程攻击,根据战况需要随时调整,可进可退,灵活多变。蜀汉弓弩手同样是土红色的内衬,外面罩的却不是军中普及的两叶甲,而是软甲。

    软甲只是将帅们穿在长袍之内护身之用的铠甲,对于抵消伤害有一定的好处,却是有限。蜀军弓弩手身穿的软件别出心裁,用料考究,根据弓弩手在大多数状况下都是遭受远程袭击的特点,采取了三层软甲的制作方式。

    南蛮之地多有藤蔓,品种繁多,种类齐全。采集之后经过浸泡晾晒,反复加工制成软甲的内层,贴身舒适。当年闻名南中的藤甲兵便是采取此等方式,只不过那百年老藤可遇而不可求,采取普通藤蔓所制的软甲,汲取了藤甲的制作工艺,却非是传统意义的藤甲。

    中层采用的乃是常见的铁甲,即使薄薄的铁片锻造成的铠甲,将其罩着藤甲外围,对于应付锐刺钝击很有效果,能很好的抵消外力。

    外一层采取的乃是兽皮,无论是南蛮百越,甚至西羌戎狄,皆是有用兽皮做甲衣的习惯。兽皮虽然称不上如何坚韧,但作为外罩附在软甲外围,对远程伤害很有用处。

    每逢遭遇投石车攻城之时,守城之军便放下牛皮兽皮用来抵消石块的伤害,尤其被水浸透之后,更加的坚韧。

    软甲合身,背后长弓更是让人心动。弓箭的威力除了看用料之外,也要看弓弩的制式以及射手的力量。姜维在西北治军多年,军中兵将所用的皆是蜀汉第一流的材料,甚至陛下刘禅的御林军也要逊色三分,这弓又如何差了?

    观看许久,解系忍不住叹道:“如此精良之兵,世间罕有……”轻叹之后,蜀军阵中百余打鼓齐声擂动,揭开了大战的序幕!

    第一百一十三章 西北之军(下)

    更新时间:2012-10-11

    叮叮咚咚响个不停,银色的巨盾在蜀军的操控之下一步一个脚印,不断稳重的推进着。箭矢砸在盾牌之上,仅能造成一点微弱的凹陷,在银色表面上留下一处黑点。

    银色盾阵诚然威武,可魏军的箭雨同样不容小觑。在魏军射程之内万箭齐落,插到人身上,甭管你是什么铠甲,不死也要带几分伤。中箭的蜀军身形一矮,或是一顿,有人倒地,有人跪在地上顶着盾牌一动不动,更多的却是咬牙继续推进。

    盾阵能推进到怎样的深度,决定着蜀军攻下这一处营盘要折损多少兵力。离得越近,在盾牌掩护下的巨戈兵和弓箭手生还的几率才是越大。长戈斜举,硬弓在手,没有姜维的命令,就算被魏军射成刺猬,这些蜀军也是一动不动的等待着。

    当盾阵到达魏营二十丈远的距离时,前后数名盾牌手联合在一起,用盾牌形成一个超大的保护面,内中是蜀汉巨戈手以及弓弩手,然后缓缓的向前。这时魏军的箭雨更加的密集,每向前一步,脚下都是踩着险些致命的箭支。

    不断有人中箭身亡,有盾阵溃散,内中的巨戈手和弓弩手无处躲避,纷纷跟着见了阎王,可更多的蜀军却强顶着巨大的压力,用极慢的速度继续前行。

    看到这里,解系,周浚,贾辅,周旨四人额头都见了汗。蜀军实在是太顽强了,换做自己指挥,这个时候早就全军冲锋了。可姜维竟然忍得住,而且蜀军还在用“龟速”一寸一寸,艰难的挪动盾牌不停迫近魏营。

    士卒的斗志和坚韧让人赞叹,姜维那傲气凌云的姿态及心机更让人感到恐怖!

    一击即中,一击即溃,蜀军不发动则以,一发动必然是极其猛烈的还击!

    十丈!

    到了十丈的距离,蜀军已经无能为力,难以继续前进。魏军绝大多数的弓箭都是招呼眼前这大大小小数以百计的盾阵。如此近的距离,箭矢撞击或是落在盾牌上,盾牌手所要承受的冲击力和压力均是远远大于起初。

    手上一滑,力道一松,甚至注意力稍有不集中就会酿成惨剧。盾阵缺少一块,便会立即崩溃,盾牌兵可以用盾牌遮掩自身,但阵中的其他蜀军便只能做魏人的活靶子了。

    “好险……蜀军若能再推进三丈,你我只能弃营而逃了!”见到蜀军被魏军弓弩死死的压制在十丈距离,解系松了口气道。

    周浚苦笑道:“话虽如此,眼下的距离,蜀军冲杀过来,恐怕……”

    “我军新败,士卒绝无此等耐性,然此处乃是咽喉要地,不可轻弃,这么……”说到这里,解系把眼去看贾辅。

    对于解系的意思,贾辅很是清楚。杜预没有提及贾辅失职的责任,不代表贾辅就会因此脱罪。若是在这里没有好的表现足以将功赎罪,回到宛城贾辅恐怕便是凶多吉少了。

    可要立功,那有轻松的?眼下各地都是和蜀军激战,不拼命是铁定捞不到功劳的,就算拼命,各地魏军也是败多胜少。这和拼命与否没有多大关系,但不去拼,肯定是没有功劳。

    没有功劳对于贾辅来讲便是死,要拼命唯有现在!

    注视营外的蜀军良久,贾辅沉声道:“某亲自引兵驻守营栏,以此性命担保蜀军难越雷池半分!”

    这番话说的极为果决,在场众人都是听得出话中那股不成功则成仁的气势。解系点头道:“我与周浚会引军在后随时支援,蜀军气势正盛,只要挡得住这一阵,就好办多了。”

    周旨也是抱拳道:“末将愿助贾将军一臂之力,共同进退!”

    四名魏将皆肯拼命,于是安排好了各自的责任与防区。贾辅与周旨带着四千死士据守第一线,准备应付蜀军的冲锋;周浚引军八千负责支援,而解系则在中军指挥全军协调作战!

    横刀立马,全副披挂,贾辅用手轻轻拂拭手中的白浪刀,心头一股悲凉之意油然而升。今日之战凶多吉少,蜀军强横,姜维更是不世之将!以往自己说跑就跑全无顾忌,如今立下军令状,若是继续任意妄为,不仅自己难逃一死,还会连累家族。

    早知今日苦战,还不如当初拼命,也就不会有眼下这般遭遇了。

    从魏营中射出的弓箭少了许多,这是因为蜀军开始了还击!那些蛰伏在盾牌之后的蜀军弓弩手,开始还射!贾辅的面前乃是无数魏军盾牌手遮拦箭矢,虽然减少伤亡,但魏军也因此难以保持稳定的攻击输出。

    火力减弱之时,也就是蜀军冲锋之刻!

    弓箭飞舞射出的弓弦以及“嗖嗖”响声不绝于耳,蜀军已经开始了冲锋,却没有以往的呐喊与吼叫,而是静静的,默默的全力冲杀过来!

    第一次,贾辅觉得蜀军竟然这么可怕!

    在生死之间,在情绪起伏之间,在热血沸腾之时,仍能保持冷静深沉的心态,就算面临死亡也是没有宣泄心中的情绪。这样的队伍实在是可怕,训练出这种队伍的人更是可怕!

    姜维,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一片片的蜀军倒下,贾辅面无表情的看着,对于沙场老手来说,这不过是司空见惯的景象。只是看到那些身中数箭,犹自把巨戈砸在营栏上的蜀兵蜀将,贾辅心中升起了一股愧疚之感。

    那些跟随自己,却被无情抛弃的兵将,是否也怀揣一颗不畏生死,只为保家卫国的决心?而又是谁,一次又一次的顾着自己逍遥,自己性命,罔顾军纪的擅自撤军?

    “长矛手!”冷喝一声,贾辅麾下的死士们平举长矛,看着破营而入的蜀军。

    “杀!”狂吼一声,贾辅纵马舞刀,竟是第一个杀将出去!

    白浪刀如风似浪,所向披靡,劈斩挑刺无所不能。大刀劈在人身,足以将人一分为二,白浪刺入身躯,竟是把人挑飞数丈!披头撒反,怒喝连连,白浪翻滚,战马盘旋,贾辅豁出性命,忘掉安危,带头死战!

    魏军长矛平举而刺,死的往往的是魏军。

    就算你是死士也是没用,巨戈的长度不仅仅超过长矛,而且可以刺可以劈,适合各种招式。

    千方百计拒蜀军于千里之外,可此时要了魏军性命的,却是巨戈这不到两丈的距离……

    见到贾辅带头死战,周旨豁命厮杀,解系与周浚皆是震惊。贾辅,周旨任务艰巨,可没必要这般的作战,这简直是不要命的打法啊……

    周浚不动声色的指挥八千人马不断支援前线,见缝插针的安排人手,甚至安排弓箭手离着远了对厮杀中的蜀军进行射击。可蜀军攻势如潮,勇猛无比,兵力虽然不多,但冲击力却是极强!

    那巨戈兵杀入魏营,盾牌手却是护着弓弩手推进到了魏营边上,开始向营中射箭。箭矢的目标乃是营中的魏军,却不包括和巨戈手交战的魏军,避免误伤的出现。

    魏军在最前方是贾辅,周旨并四千死士盯着,后面的魏军如何着急也是见缝插针的补入队列之中。于是便形成了前方魏军因为距离不够不断倒退,不断被蜀军劈杀;而后面的魏军不断的涌上,与身前的同袍挤在一处,反倒是让身前的魏兵少了闪避的空间,一派拥挤混乱的景象。

    贾辅在蜀军阵势中左右冲杀,那巨戈离着老远便能攻击自己,若非战马够快,此时恐怕早已殒命了。

    一刀劈杀了一名蜀军,狂烈的马蹄声轰隆隆的传来,贾辅脸色一变,看着远方喃喃自语,知道是姜维亲自出马了……

    第一百一十四章 战宛城(上)

    更新时间:2012-10-12

    “恩?这才是蜀军主力,给我顶住啊!”见蜀军发动骑兵冲锋,贾辅挥舞白浪刀疾呼不断。

    蜀军以盾牌军拼死的靠近魏营,又用弓弩手在极近的距离压制魏军火力,再使巨戈兵击破营盘,这一切都是自家铁骑冲锋做准备和铺垫。

    魏军应付那勇猛无比的巨戈兵都是无比吃力,如何禁得住骑兵的冲击?前后魏军拥挤一处,想跑也是没地儿可跑,不过刹那间无数蜀汉骑兵好似旋风一般冲入了魏营之中!

    贾辅立马横刀,独自在魏军之前傲视万余蜀骑,转瞬间便淹没在蜀汉骑兵的人海之中。

    有魏兵挺枪平举意图抵挡铁骑的冲击,可对方马还没有到,已经乱箭射将过来。马上射击比起单独的纵马厮杀以及射箭都要困难许多,而快速冲锋之中还能不断射击,这样的骑兵放眼天下也是罕有!

    箭矢无情的插在额头之上,魏兵“哎呀”一声,仰天而倒。然身体还没有落地,迎面而来的铁骑已经连人带马的撞在了尸体上!

    “蓬”!

    魏兵的尸体被撞出三四丈远,身后的魏兵不及反应,已经被那尸体连刮带撞的做了滚地葫芦。人在地上互相挤压踩踏,本就是惨不忍睹之事,偏偏蜀骑一往无前,纵马狂奔前冲。

    被人踩上一脚还能留的气力,不至于要命。被那铁蹄踏过,不是骨折便是肉裂,更有甚者直接踏在头颅之上,顿时“噗”的一声脑浆迸溅。不等看清那血肉混合的稀瘪脑壳,蜀军铁骑便及二连三的跟随前骑踏过……待好不容易有了空隙去看,地上只是血肉模糊一片……

    虽然拥挤不堪,可魏军好歹也是一个阵势,自己虽然倒下了,可四前还是期望左右同袍为自己报仇的。毕竟那骑兵锋锐在正面,侧翼乃是致命的弱点。无奈蜀军阵列整齐,几乎是同时撞入魏军阵中,左右皆是同等下场,谁能替谁报仇?只好一同做了地府小鬼,携手奔赴奈何桥罢了……

    蜀汉铁骑一鼓作气的突击而入,把魏军硬生生踩扁数千人,解系,周浚二人指挥魏军在营中筑起车阵抵御,总算是把蜀军冲锋的势头遏制。抬头看看,蜀军已经占据了大半的魏营,在蜀军占领的这一大半营盘内,还有幸存的魏军聚拢成十余处,各自结阵死战。

    完全是一副负隅顽抗的样子,比起片刻之前那臃肿的阵势,根本是天壤之别。

    就算魏军没有车阵,蜀军冲突到这般程度,也自会停下脚步,组织军力再次冲锋。但魏军此举好歹是站住了阵脚,没被蜀军击溃,还有些许再战之力。只是双方兵力悬殊,魏军营盘也破,这个时候继续作战是什么结果,彼此心中都是有数。

    号角声阵阵传来,魏营边缘的蜀军纷纷左右分列而立,中间涌出数千精锐。寻常的蜀军身上罩着的乃是两页甲,而这些精锐蜀军的铠甲却是魏人从来没有见过的。

    上好精铁锻造的铠甲包裹了战士的全身,包括胳膊,手肘,手臂,甚至手背都是有铠甲的覆盖。一整片铠甲与身体弧度一模一样的套在战士身上,脖颈之出竟然也有类似“衣领”的铁片保护着。

    而那铠甲下方则是“裙摆”似的甲片,双腿从根部开始一样用铁甲裹的严严实实,包括大腿,膝盖,小腿,脚踝,脚面浑然一体,在日光之下威风凛凛,更带着一股异国气息。

    抬头看那精锐蜀军的头上,更是让人震惊!头盔并不让人意外,让人意外的是头盔不仅仅保护着每一名战士的头部,竟是还配有一个铁制的面罩!!面罩之下是森人萧杀的眼神,杀气隐隐弥漫其中,让人望而生畏!

    两千五百名精锐蜀军,簇拥的只是一人,是一名老者。

    这老者面容精瘦,只是扎了一个头结,身上披着破旧的外袍,敞露之处清晰可见内中的软甲,样式却是十分老旧。宽大的袖袍在手腕处被腕甲干净利落的扣在手臂之上,显得老者更加的干练。

    破旧长袍垂在马腹处,那战马也是老迈无比,可双眼炯炯有神,神骏风采不减!

    老者不是旁人,正是当今蜀汉大将军,姜维姜伯约!

    一身老旧的装扮,在新式铠甲的精锐军中感觉格格不入,可一眼望去丝毫没有如此感觉,姜维的气场稳稳的压制这数万蜀军。对于这名宿将,蜀人只有敬佩……

    “姜伯约可敢与我一战!”战场之中传出吼叫之音,连续数声,让在场之人都是听得清楚。

    循声望去,魏国大将贾辅浑身浴血,奋力挥刀厮杀,不时扭头向着这边大喝。贾辅孤身一人陷于数百蜀军的包围之中,蜀骑,巨戈,弓弩手,盾牌手,乃至普通的步卒的尸身横七竖八躺在四周,显然都是这贾辅所为!

    “哈,此辈不消片刻立死阵中,大将军勿以为意。”姜维身后一名中年将军见那贾辅伤痕累累,好似血人一般,身处必死之地竟是妄想挑战蜀汉一军主帅,不禁出言道。

    “哈哈哈哈,此等死人,何惧之有,待老朽成全于他便是了!”姜维仿似没有听到身后的声音,双腿微微用力,胯下神骏领会主人心意,竟是冲入阵中!

    那中年将军见状微微一愣,旋即笑道:“大将军威武不减当年,我等随后跟上,不可坏了大将军兴致!”言罢,便催动精锐蜀军大步跟随姜维马后,进入战场之内。

    那两千五百精锐蜀军一身铁甲,踩在地上铿然有声,甚是整齐。

    “姜伯约不愧西蜀上将,贾辅今日但求一死!”见姜维竟是拍马而来,贾辅心中一阵感怀,不禁赞道。

    自己的心思姜维如何不了解?不外乎是希望用必死之身,换取搏杀蜀军主将的机会罢了。就算是自己全盛之时,也未敢言可与姜维放手厮杀,只是眼下姜维年迈,自己若是搏命而为,或许可以侥幸成功。

    换做旁人,这般挑衅早就是不屑一顾。偏偏姜维竟是挺身迎战,别的不说,单是这份气魄便足以傲视群雄!

    一副身躯中枪着箭不计其数,手中白浪刀早也染成血浪,血浪翻腾在人海之中,掀起腥风血雨!

    大将军亲至,四周的蜀军主动放弃攻击贾辅,围住四周,让出一片空地,给二人交手用。沙场之上,谁人无死?能死在名将手下,虽死犹荣,纵是兵败,也留名世上!

    屏气凝神,贾辅握紧手中宝刀,一双锐目从额前垂落的发鬓缝隙中盯着对面的老将姜维。

    姜维发鬓聚拢在发顶的发结之中,虽然苍白,可横枪立马,气派悠闲,战场之上宛若闲庭信步,完全不像是要做生死对决之人。

    蜀汉第一人,自有非凡气度!

    便在此时外围一阵骚动,似是有人冲击这处战场,却是被外围的蜀军拦阻。众人不明所以,外围疾呼传来:“周旨在此,姜伯约可敢杀我!”

    “嗯?一天可与两位勇者比拼,是姜维之幸也。”姜维手捋颔下长髯,示意众军将周旨放入。

    与贾辅相同,周旨也是浑身浴血,此时四目相接,眼中带有一丝温暖。这最后的路途,想不到竟然有伴……

    “吾乃主将,死乃壮国,汝为副将,来此何干!”贾辅强忍眼中泪花,出言喝道。

    第一百一十四章 战宛城(下)

    更新时间:2012-10-12

    周旨呼呼带喘,纵马来到贾辅身旁摇头道:“吾为副将自当与主将同危难,焉有独自脱身之理?况且姜伯约天下无双,你我并肩方有生机。”

    马蹄声响起,这边二人无言以对,那边姜维纵马缓缓向前,长枪横在身前马背上,抚掌赞道:“能在姜维手下走过三招,饶你二人不死,显汝等忠勇!”

    贾辅闻言沉默不语,瞳孔收缩,暗自运足力道;周旨见状不吭一声,双手握刀,悄然蓄力待发。

    三招就想了结二人?就算你是姜维,也未免过于小瞧人了!

    “杀!”凄厉一声杀,划破长空,打破寂静!

    血浪拔地而起,在空中形成滔天巨浪,狂斩而下;寒光迎风轻送,藏匿在血浪之中若隐若现,暗藏杀机!

    二人虽是受伤,可联手之威,不再全盛时期之下!

    “哎……”

    马背上的长枪眨眼不见,旋即便出现在贾辅眼前,没等贾辅有任何的反应,那长枪已经从贾辅胸中拔出,枪柄恰到好处的扫在周旨肋下,顿时把周旨打得倒跌下马,没了再战之力。

    一招,一死,一伤!

    叹息声此时方才结束,四方蜀军纵然久见大将军施展技艺,可此时仍是沉醉其中,迟迟的想起叫好呐喊……

    血浪坠地,寒光失色,周旨捂着断裂的肋骨,奋力想爬起身来,然四周蜀军早准备好了绳索一拥而上,把自己按在地上捆了个结实。

    不知何时那长枪又放在了姜维身前的马背上,好似从来没有动过一般。看着周旨尚有愤愤之意,姜维冷声道:“贾辅素来狡诈,吾必杀之;见汝有赴死之节,故而留情。”

    “我……”周旨心中不服,但当与这名震天下的西蜀上将目光对视时,便彻底没了脾气,随后便垂头丧气的被蜀军押走。

    “大将军神勇非凡,威风不减当年,末将佩服!”见姜维得胜,押阵的中年将军抱拳赞道。

    姜维打了个哈哈笑道:“若是休然出手,还不是一样?”原来这中年将军乃是蜀汉名震西陲的大将柳隐柳休然!

    “咦?这个声音,是魏军退兵了!”柳隐正要谦虚几句,听得前方魏军鸣金之音,不由喜道。

    姜维点了点头,手握马鞭指着地上的“白浪刀”道:“此刀也属上乘,休然便收下吧。”

    柳隐从兵卒手中接过白浪刀好生观瞧一番后摇头道:“此刀虽好,不及柳隐手中沉风……”

    见柳隐正儿八经的端详大刀,姜维笑道:“此刀对休然无用,贵公子难道不用?”

    “多谢大将军赠刀!”柳隐闻言忙抱拳称谢。这白浪刀乃是贾辅的武器,虽然不及柳隐的沉风刀,可也是不可多得的宝刀。贾辅乃是姜维所杀,此刀自然也是姜维所有,如今姜维有意把( 惊雷入汉 http://www.xlawen.org/kan/5526/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