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惊雷入汉 > 惊雷入汉 第 169 部分阅读

第 169 部分阅读

    船也是调动频繁。

    东西两处晋军都有动作,汉家战船只好兵分两路左右迎敌,晋军早有准备也不怯战,双方在河面上各逞手段,互不相让,杀得好不热闹。只是晋军准备充分在河面上布下一道道的防线,任凭汉军怎样冲杀也是干扰不到后方的晋军大队往来黄河南北。

    濮阳方向大战,各方汉军尚不知晓,然河面上杀得热闹火光冲天各地汉军多少都能观望个大概。官渡方面汉军大将齐万年闻得河面喊杀震天,不由得眼皮直跳,心中颇有所感,连忙率领汉军至岸边观看。

    离得远远只能看到大火烧天,隐隐的喊声伴随滔滔河水之声不断传来。齐万年人在马上,听了许久道:“此地充满杀气,恐怕晋军随时到来,回去叫起儿郎们准备作战!”

    两个时辰之后,东方发白,河面上大雾散去,晋国战船纵横河面之上。南岸上赫然聚集了六七千晋军列开阵势,扼守道路,防止汉军随时杀来!

    远端山坡上汉军步骑早已准备就绪,汉将李歆道:“兵法有云,半渡击之,将军何不此时动作?”

    齐万年面容肃穆道:“官渡之兵力晋人必然有所了解,这河面上不过百十艘船不断往来,晋人并非愚蠢之辈,怎会用此方法?”

    李歆闻言沉思道:“既有防范之意,定知如此输送能力难以站稳脚跟,偏偏有意如此,难道另有晋兵登岸?!”

    “孺子可教也!传令儿郎们退回营盘,看清对方虚实再说!另外派人打探各地消息,不可有误!!”齐万年一勒战马,带着汉军退去。

    待汉军退入营盘之内,果然有斥候来报,两万晋军分上下游登陆,从左右包抄而来!若非是齐万年精明抢先退兵,贸然发动攻势的结果便是乘虚被晋军端了老巢。李歆等汉将闻讯顿时吓得一身冷汗,晋人竟然有如此手段当真是让人料想不到。

    齐万年闻讯笑道:“大费周章而来,晋人必定调集精兵良将,此战当时遇到对手。李歆留守大营,本将军率领铁骑出战!”

    李歆闻言忙道:“晋人既是劲敌,将军何必冒险,此处大营足以抵挡晋人,何须出战?”

    “哈哈哈哈!如此对手才值得齐某一战,彼三路进发,两路绕击,如今必然消息不通,正是计策用老之时。此时不战,更待何时!?”齐万年起身放声大笑,拿起兵刃走出大营,点兵向东方杀去!

    晋军一路诱敌,两路包抄,三路人马到了这个时候那诱敌之军必然肩负钱粮辎重运输重任,虽然抢先登岸吸引汉军目光却是最慢的一支人马。反倒是左右两路晋军急于抄袭汉军大营,火速而行,彼此相隔甚远对于汉军动作未必有所掌握。

    齐万年率领五千铁骑一路向东,不过十里地便撞见晋军火速奔驰杀来!双方见面更不答话,彼此都是铁骑正面交手各展其能!

    双方皆是骑兵彼此战术都是熟悉,比拼的便是力量与战场指挥。奈何齐万年麾下的骑兵都是来自羌胡之地,加上汉帝刘禅亲令调教骑射之能,此时的战法与常规的骑兵作战方法有了很大的变化。

    晋骑猛冲猛打,汉骑灵动无比,远远的便是弩矢齐射又是不断保持距离,时而离得近了好似骤雨急落,时而离得远了却是弩矢绵延不绝。未曾有多少接触,晋骑已然折损不少,阵势也是七零八落。

    有自持武艺高超的晋军拿出背后的弓弩还射,可惜不过寥寥数人罢了,比起汉骑统一的爆射根本不足为道。

    齐万年冷眼旁观心中狐疑暗生,见晋骑消退之后,竟是一对对重盔甲士大步杀来,心中不由一惊!绕路偷袭利在快速,这等重甲兵卒步伐最是缓慢,如何能够抵达此地?

    显然对方早已了解了自己麾下骑兵的骑射之能,因此以骑兵为诱饵,使自己的阵势展开,一时难以合聚再以甲兵缓缓击之!

    “嗯……既然如此想必后方也有晋军埋伏,全军聚集准备突围!”齐万年猛然一喝打马率领众骑闪开道路转身便走。

    果不其然,一支六千余骑的晋国骑兵风尘仆仆的截断了汉军后路,为首一员大将正是那自辽东而来的积弩将军孟观!

    “顽劣之辈,自恃能为,如今被某伏击,可是服气?”孟观从辽东赶到邺都,又从邺都赶到了北岸筹划攻势,如今计策已成心中终是松了口气。

    齐万年手持长矛朗声笑道:“鹿死谁手犹未可知,区区几千骑也想挡我?”骑射之威齐万年自然知晓,对方兵力与知己相差不多,后方甲士行动缓慢,对于汉军来说突围并非难事。

    ……

    濮阳城下晋军攻势如潮,梁正聚集城中战力尚有一万二三千人,分配已定总算是能够支撑得住。

    上官凖下了城楼便是无力继续支撑,身子一软便要扑倒在地。幸好左右家将搀扶及时,才没有摔在地上。此时城中兵将忙碌非凡,人群一围倒是没人在意。上官凖大口喘息半晌方道:“回……回府……不可让人看……看见……快!”

    有气无力的言语敲击每个人的心田,苍白无力的脸色与脸上的血污形成鲜明的对比,看得出这大汉一代名将的生命力正在迅速的流逝。众将强忍泪水搀扶上官凖一路进入府中,那上官凖一入大门便跌坐在地,再也起不来了。

    “将军!将军!”众将连声呼喊,眼看上官凖气若游丝,各自悲痛万分。

    一阵呼喊之后,上官凖微微转醒道:“我……我自知命不久矣,然……然大敌当前不可漏泄我之死讯……避……避免影响军心士气……咳咳!!”说道这里几口鲜血咳出,这仅次于姜维的汉朝大将竟是虎躯一震,就此溘然长逝。

    上次大战上官凖身负数箭伤势颇重,如今一阵冲杀虽然杀退了晋军,守住了濮阳成,可也因为箭创崩裂伤势发作,药石无救……

    没有悲号,没有哭喊,每一名在场的汉将都是涕泣横流,哽咽不断,一面悄然准备上官凖的身后事,一面将此事通传给梁正。虽然上官凖临终时未曾有言,但就凭借其与梁正相交莫逆几十年,也应当将此事如实告知。

    晋将张方在城下看着濮阳城,心中紧张万分,虽说自己得到陛下钦点作为先锋统领抢城,然这濮阳内汉军过万,城池坚固,想要破城谈何容易?奇袭不成反倒折损了大将缪播,再不拿下濮阳真是得不偿失!

    可恨为求隐蔽与速度,随军携带的攻城器械很是有限。先前奇袭战中消耗掉了大半,如今兵力充足反倒是攻城器具不足使用,虽然各军勇猛向前但效果并不理想。

    “后方大军还有多远?”张方脸色不佳的问道。

    李赞闻言道:“前一刻接到消息,大概半个时辰后便至,可是让儿郎们先歇歇?”

    后方晋军缓缓而来所携带的攻城器械自是无数,张方摇头道:“我知军士皆以疲惫,不过汉人也是同样,传我命令加速攻城,半个时辰内务必登城!”

    晋军连夜绕路奔袭也是疲惫,城中汉军夜半时分惊醒厮杀更是魂魄未定,此时双方交战不过是增加彼此疲累,对于战局胜负影响不大。晋军听了军令各自骇然,这张方在军中素来说一不二,如此下令晋军兵将更是不要命的冲杀!

    这下子可是苦了守城的汉军,疲累之躯身背伤势,有的到现在也是没来得及套上铠甲,只能赤身裸体的作战。有此便可看出汉军被晋人一番袭击搞得有多么狼狈,若是缪播不死恐怕会放声大笑汉军无能。

    可即便是无能之辈,也必以性命守护城池!

    “哼!明明已然力疲,偏偏奋力攻城,此乃疲兵之战,晋人必有后续!”汉将梁正跟随姜维征战多年,这点小把戏一眼便是看出。不够看得出来倒是不难,难得是如何应付,要知道对方有后续部队,可汉军却是疲惫之身。

    若是对方攻势不疼不痒,守城一方当然可以分出部分人马歇息轮番作战保持体力与精力。可对方不计伤亡的全力猛攻,一反常态之下汉军也只能疲于应付,哪里抽得出兵力轮换?

    此时上官府家将奔上城楼在梁正耳旁细语几句,梁正听罢竟是虎目落泪不由得呆呆的怔在当场。

    自己当然清楚上官凖之伤势,可心中仍是保有希望,希望上官凖留得性命。对此结果自己有所料想,当现实来临之际仍是难以抑止悲伤……

    ……

    兄长阵亡,师出无功,晋国大将缪胤神色肃穆,眼喷怒火大战汉军大将柳初!柳初急于去救濮阳,手中大刀狂斩不已,全力施展!

    作为柳隐之子,柳初功夫不及乃父,可也算是将门之后,师出名门。一手刀法火候具足,作战经验也是日益丰富。甫一交手柳初便暗惊对方力道雄霸,清楚自己绝非这晋将对手。

    都是惯战之辈,缪胤也清楚对手难缠,但自己胜算颇大。有了这般的判断交战便有了变化,柳初一心夺路退出战团,缪胤却是猛杀猛打不肯放松,咬紧牙关定要斩杀一名汉将以泄心头之怒!

    战到二十个回合柳初仍是甩不掉缪胤,看看四周汉军并不占优势,反倒是对方兵力不断增加,柳初不由得暗叫不妙。自己奉命前来增援濮阳并非是预知濮阳有难,而是做预防罢了,所带人马不多。

    如今濮阳方面喊声惊天动地,离着老远都是听得亲切,可知战况如何激烈。自己这数千人马连这关都过不去,如何能够对濮阳城起到帮助?既然如此,索性火速退兵纠集大队人马再杀回来方是上策啊!

    想到这里柳初深吸一口气豁出性命奋力三刀劈出,竟是玉石俱焚之招!那缪胤见状哈哈笑道:“娃儿找死!”

    话一出口满脸狰狞,缪胤同样三刀劈出,竟真的是要拼一个同归于尽!!

    “啊!?”柳初惊讶之余,大刀顺手劈出,早没了回旋余地……

    这三刀劈出乃是虚招,只要对方稍有退避,自己便可抽身远遁。不想这缪胤悍勇还在乃兄之上,竟是同样的三刀劈下——不过这三刀乃是毫无花巧的实招……

    实招化作虚招倒是容易,可虚招化作实招却是困难,柳初之武艺尚未达到一流,自然是无此能耐。

    可怜柳初一心突围求援,却是遇到凶悍之辈,不幸战死当场……

    ……

    许昌方面诸葛瞻分拨早定,回到府邸歇息却是心神不宁。早前姜维之言在耳边反复回荡,晋人大肆调集人马虽说乃是寻常之事,可若有心南征,未免有些张扬了。以晋人之战力,想硬生生撼动中原并非易事,一切在明处活动并不符合晋人之战略。

    姜维的担忧是一个方向,晋人能够做到什么程度是晋人的本事。诸葛瞻抵达许昌之后,派出了数支人马增援各地,这已经是最快的反应。但准确来说是诸葛瞻能够做出的最快反应,而并非应对事件应当做出的最快反应。

    毕竟大汉人事调动涉及整个华夏大地,就算是消息传递迅速来往也要耗费许多时日。

    从战略方面考量,这本身就是落在了晋人的后方。同时这也是汉帝刘禅不在许昌的弊端,可国家仅存襄王刘动这个继承人,刘禅当然不放心南方之事,在此关键时刻前往南方也是正确的考量。

    晋人纵然实力强横,策略得当,想攻占整个中原并非易事。相反汉帝刘禅全力南下,解决问题却是迅速无比。即便损失了一些土地,但保得国家的继承人万无一失,如此国家有了继承才会逐步稳定。

    否则汉帝一旦有什么三长两短,国内必然各方势力争雄不下,到时候分崩离析,乱世再现。

    正自思量,江统与刘汴联袂而至。诸葛瞻颇感讶异将二人请入府中,但见二人满眼血丝,显是这几日也没有休息好。

    “二位大人急切前来,可是有要事相商?”诸葛瞻智慧过人,见二人形态便可料之一二。

    江统也不客气道:“我等在河北也有些耳目,据悉北方人马调动频繁,但边境驻军似乎有所行动。消息刚刚传来,我等唯恐耽搁便急急而至,打扰之处还请诸葛将军海涵。”

    诸葛瞻眉头一挑道:“二位大人为国奔波甚是辛劳,瞻焉有怪罪之理!若是晋人南下,首选之处恐怕便在濮阳,官渡之间!!”

    刘汴闻言奇道:“诸葛将军何以断定不是洛阳或是徐州?”

    洛阳汉军要守护重建中的城池,后方有大批的劳役,一旦发生战事汉军方面将会非常麻烦。处理不慎之下有很大可能因此而失民望,让形势一发而不可收拾。徐州乃是唯一陆地毗邻晋国领土之地,不须舟船劳顿,水面作战,最是适合大军推进。

    以常理度量战略,确实是从河内以及北海发兵最为符合晋国的利益。刘汴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研究此事,因此方有此问。要知道眼下许昌的决策层只有诸葛瞻,江统,黄崇三人而已,刘汴提出疑问也是要证实诸葛瞻之判断是否正确。

    否则一旦判断发生问题,无论怎样的战术布置都是驴唇不对马嘴毫无作用的。

    诸葛瞻点头道:“洛阳地处上游,直来直往不利开战;徐州地纵深数百里,短期作战难以撬动中原。唯有濮阳要害之处,官渡许昌门户即可震慑中原,又可掩其不备!”

    江统沉吟道:“若是如此,应当如何是好?”

    诸葛瞻抚掌道:“我这就去点拨人马支援二处,希望可以来得及……哎,终究是晚到一步啊!!”

    第三百二十四章 开入中原(上)

    更新时间:2013-02-27

    倾尽全国之力发兵,晋国上下士气高昂,世家豪门拿出了不少家产支援前线,对于前方战事的关注程度远非昔日可比。虽说是晋帝下诏征集钱粮辎重,但事先不得到世家集团的认可,又如何得到响应?

    经手钱粮辎重的官吏,大都是素来不被人待见的耿直之辈。这些人一心为公,不徇私情,因此在朝中地位不高,常年被人排挤打压。如今各大世家都有捐献,自然不希望自己的钱财被人中饱私囊,经过晋帝司马攸一番调解,终是选择了这些正直之士们登场。

    若是依照往常的惯例,恐怕没有任何一个世家愿意响应此举了。

    河内王司马伷亲自监督各路人马后续的钱粮的置办,日夜不歇废寝忘食。上面如此态度,底下的晋国文武官吏更是玩命的工作,一时倒是大有全国上下一心的势头。

    晋国皇宫之内司马炎看着这几日的周章颇为振奋,河北难得有此同心协力之机,与中原一战鹿死谁手仍未可知!

    “陛下!前方传来捷报,濮阳已经攻克,斩杀汉朝大将上官凖,梁正,柳初等十余人,目前我军已然占据濮阳城!”何曾满面红光的步入殿中躬身施礼,将前捷报呈上。

    “哦?这么快就有战果!?”晋帝司马炎在座正与群臣商谈,闻讯面露喜色,对于这好消息十分的受用。

    在场文武听说攻占了濮阳也是欢声一片,发自内心的振奋鼓舞一时倒也忘记了这是在什么场合。好在晋帝司马攸同样欢欣,并未引以为意,打开战报仔细阅读起来。

    何曾见晋帝读得仔细,心中也是高兴,不过眼光若有若无的总是去扫卫瓘。二人的政见不同,陛下采纳了自己的政见而获胜,有此便可显现对方是错误的。这是一场胜利,不只胜利的是晋国,同样也是何氏一方。

    但陛下只是采纳了政见,并没有公布择后的人选,这让何曾的心里很不踏实。就算今日得宠,然他日被卫家女上位,自己这一派终究是要遭到打压的,行事也不得不收敛小心谨慎起来。

    但若是陛下挑选了自己家中的女子,以何家富可敌国的财势,配上如此坚实可靠的大山,岂不是永世兴旺?

    正在想着,此时晋帝司马攸已然读完战报,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欢喜之色道:“初战告捷,朕甚欣慰,看来中原故土大有可能一举夺回!传朕旨意,犒赏三军,激励士卒,再接再厉,朕将亲至濮阳助阵!”

    何曾笑道:“若无陛下英明决策,我大晋也无今日之希望,皆是陛下功劳啊!”

    身为朝中一派之首,何曾如此言语,其朋党子弟更是纷纷上前道贺恭维,其中难免说了赞颂晋帝与何曾话语,隐隐贬低着保守一派。前方得胜卫瓘也是高兴,诸如荣晦等跳梁小丑根本不值一哂,见状也不争执,道贺之后便先行退下了。

    司马攸见状也没有多言,卫瓘乃是朝廷支柱,避开这等场合也是减少麻烦,避免败坏了今日大胜的兴致。

    “濮阳大胜,其余几处状况如何?”晋帝司马攸并未忘记其他几路人马,于是问道。

    何曾笑道:“孟将军在官渡激战,汉将齐万年损兵折将闭门不出;马隆将军率领疑兵屯驻边界,徐州汉军紧张万分,各地战略都算成功。只是……”

    说到这里何曾笑容收敛,微微停顿一下,看了一眼晋帝司马攸的表情,未敢继续言语。

    晋帝司马攸听得正是入神,见状反倒是不以为意道:“胜负乃兵家常事,何老但说无妨。”

    见晋帝没有不悦之色,何曾方才放心道:“只是汉军反击也是犀利,黄河水战我方折损不少战船,这一阶段在水面上只能采取守势,对于黄河南北运输多有不便。”

    前方晋军接连发招,那卫将军马隆以疑兵屯驻青徐交界之地,汉军不知有诈只是小心应对。实际上北海晋军早已分出一批人马前往濮阳汇聚,一则参与濮阳之战,二则准备发兵中原!余下各处都算宛城战略,唯有水面上一番鏖战倒是晋国水军吃了大亏。

    晋帝司马攸倒是神色自如道:“我大晋水军成立时间尚短,采取守势也不无不可,同在犒赏之列!”

    “是!”何曾闻言大喜,缓步退了出去,安排相关事宜。

    在场文武见状无不称颂晋帝司马攸之明鉴,汉人水师乃是兼容了当年闻名天下的江东水军,其水面作战能力以及战船的性能都要强国晋人。因此黄河之战晋人虽然在陆地上取得成绩,但水上硬仗却仍是输给了汉人。

    好在此举不过是改变了晋国水军的作战形态,对整个形势的影响并不算大,谁主沉浮还是要看接下来的中原大战!

    “今日之胜乃是诸位卿家协力共进之结果,朕与诸位卿家共勉!”晋帝司马炎放声大笑,看着群臣好不欢喜。

    即日皇宫之中设宴大肆款待文武群臣,君臣把酒言欢甚是快乐自是不提。

    酒宴之后群臣散去,晋帝司马攸带有几分醉色前往寝宫,召裴秀前去相见。不多时裴秀赶至,却见晋帝正容等待多时。

    “季彦所献之策甚是奥妙,初战告捷季彦筹划之功不可末也。”晋帝司马攸看着裴秀早没了往日的反感,反倒是情形自己把裴秀拉回朝中一事。若非如此,这南征之战略筹划未必如此顺风顺水。

    裴秀拱手道:“陛下圣明,广纳谏言,方有今日大胜,臣绵薄之力不足道哉。”

    “哈哈哈哈!季彦不必自谦,今日本不应召卿前来,只是思虑汉人必然反映激烈,是以询问后续安排以安朕心。”晋帝司马攸也不遮掩心中忧虑,坦然说道。

    晋军突然发动攻势夺取濮阳,接下来晋人自然是士气十足,但汉军之反扑必然厉害无比。若是禁不住汉军之反扑,这一战胜了反而是败了,整个南征的计划就此付之东流,与汉朝之间也再无任何回旋缓冲的余地了。

    每每想到这里晋帝司马攸这心中便是不托底,一场胜利确实成功,但若是因此小觑汉军付出的必将是血之教训。前方军略早已安排下去,把裴秀叫来也就是让裴秀分析局势,自己也好安心入眠。

    裴秀颔首道:“陛下言之有理,汉人之反扑确实难以忽视。不过前方将领早有应对之法,想来倒是不必十分担心。”

    “哦?季彦何以断定前方不须担忧?”晋帝司马攸闻言大喜连忙问道,心中也是充满了好奇。

    裴秀微微笑道:“汉人调度皆在刘禅,姜维卧病在床并无大用,从川中调拨中原之事,必然迁延时间。因此我方火速进兵当收奇兵之效,使汉人不及增援取得大胜!”

    “诸葛瞻熟读兵书,精通兵法,甫至许昌必然分拨人马。分拨之军尚未抵达,形势已然生变,再想聚集大军反攻非是一时三刻,这便是我军发兵之最佳契机,打一个措手不及!”

    “因此臣言前方就算不胜,也绝无败局,还请陛下宽心便是。”裴秀一口气说了许多,对形势确实看得通透。

    晋帝司马攸听的连连点头道:“如此一说朕便安心了,嗯……”

    尽情饮酒,又是心中安稳,倦意袭来司马攸倒是有些困了。可见裴秀仍是没有离开的意思,不禁心中一动道:“此处只有朕与季彦,有话但说无妨。”

    裴秀沉声道:“此番开战攸关国家兴亡,陛下乃是开国之君,切勿懈怠啊!”

    “嗯?你是说军中钱粮一事?”晋帝司马攸也是聪慧之人,见裴秀脸有忧色不由问道。

    “出战之前胜负未知,人人心怀紧张所以协力并肩,如今大胜各方难免有所松懈。军支钱粮那是军中脉门所在,前方每一战皆是生死之战,若影响了军心士气,恐怕难以挽回啊!”裴秀忍不住叹了口气,这个朝廷的官僚作风自己清楚得很,若是败了必然大家继续努力,可若是胜了倒是内部容易发生问题。

    司马攸思索片刻道:“爱卿所言正是,朕即刻下旨督促,凡是敢贪墨军资之辈,尽数斩之不赦!”

    ……

    文虎率领一万五千人马赶赴濮阳驰援,行至半途前方讯息传来。晋军集合数万人马猛攻濮阳一夜一日,城中兵将被困奋力抵御。然被晋军奇袭之后,城头防御工事早已被破坏不少,加上晋军不惜兵力奋力冲击不断,而汉军大半带伤衣甲不全,又是持续奋战不曾歇息。

    终于是在前些时候被晋军攻破城池,濮阳就此失守。汉军大将上官凖早早因为伤势而死于府中,而梁正率领参与汉军在巷战中负隅顽抗,最后杀身报国。连那前去支援的汉将柳初,也在半途被晋人拦截所斩杀……

    经此一战汉军折损大将无数,兵力两万余人濮阳失守,可谓损失惨重!

    听闻噩耗文虎怔在当场几乎不敢相信,濮阳兵精粮足城墙坚固,晋人一天一夜就攻陷了濮阳,究竟动用了多少人马?

    文虎乃是军中宿将,自然清楚梁正的能力如何,更是明白濮阳对于中原的重要性。一旦占据濮阳城,晋军可以肆无忌惮的挺进中原,与北海连成一片,那时候想把晋军赶回河北恐怕就不容易了。

    若非此城如此重要,当初司马炎意图返回河北时,怎会留下兵将守卫濮阳?只不过是不得人心,江统献城罢了,否则如今的形势却又是有所不同了。

    官渡方面的军情此时也是传来,齐万年率军迎击晋军,不想反而被晋军伏击,大败之下只能固守要塞不出。官渡乃是许昌门户,更是通往中原的康庄大道,其重要性不下于濮阳,甚至犹在濮阳之上。

    两方吃紧文虎一时倒是六神无主,拿捏不定如何应对。晋人攻势迅捷,好似雷霆让人防不胜防,此时汉军如何应对便成为了关键之举!

    唯恐晋人趁势进兵,文虎率众前往紧要之处安营扎寨见识濮阳晋军动作,另外派遣人手火速赶回许昌通传前方之事。

    许昌城中诸葛瞻刚刚歇息好了,便收到了噩耗,顿时身躯一震怒上眉山,喝道:“晋人欺我太甚,此仇不报,诸葛瞻誓不为人!!”

    江统等人连忙劝道:“将军不可动怒,当务之急乃是重整旗鼓,勿让晋军得寸进尺才是!”

    诸葛瞻仍是一脸怒色,语态却是缓和几分道:“锁定濮阳与官渡作为突破,晋人志在中原也!在某看来此计虽然不差,但未必无懈可击,想破晋人并非没有办法。”

    见诸葛瞻信心十足,刘汴问道:“将军有何妙计?”

    诸葛瞻冷笑道:“晋人之举看似威力无比,实则暗藏危机。自古以来臣属出钱财供给国家征战之事未曾有之,我料此举难以持久,由此入手形势当有所不同。”

    “来人啊,传我军令!”诸葛瞻一声呼喊,文武分列两旁等待。

    “着文虎退保陈留,派出使者要回我方阵亡将领之尸身好生运回许都。”诸葛瞻坐在大堂之上自有一股让人慑服的威风。

    “是!”

    “官渡乃咽喉之地,不可有失,传令柳隐,姜聪各引所部前去救援。”

    “遵命!”

    “晋人跨河作战,水军乃重中之中,调集江南水师入海至黄河,一路留在海口断北海与河北之联系,一路深入黄河痛击晋国战船!沿途州郡一应补给俱全,不可怠慢!违令者斩!”

    “得令!”

    “使徐州姜胜试探北海晋军虚实,必要时攻拔北海借以牵制濮阳晋军!”诸葛瞻思忖片刻,又是下了一令。濮阳与北海连成一线,必然一处实一处虚,使徐州军团试探,无论胜败都有足够资本自保。

    江统道:“晋人若出濮阳比奔陈留,陈留有罗,文两位将军,但晋军势大,可需增兵?”

    刘汴也跟着道:“晋人在濮阳立足未稳,将军可有反攻之计?”

    晋人刚刚拿下濮阳,乃是经过一番激战,正在休整安顿期间,若是汉军火速杀去,晋人必然难有充分的准备,这倒也是一个发兵的好时机。

    诸葛瞻冷笑道:“我料晋人绝对不敢出濮阳,否则诸葛瞻便让晋人死无葬身之地!至于反攻之策恐怕正中晋军下怀,既然决定持久对战,只需守护各处便可。”

    “哦?下官明白了……”刘汴闻言一愣,旋即心中一动明白了诸葛瞻的用心所在。

    晋人聚集全国上下的力量,如此消耗各大世家的钱粮,乃是因为国家本身力量不足所致。如此的情形在短时间内无懈可击,可时间一旦久了,大军所消耗的钱粮就算是各个世家豪族,又有多少舍得无休止的供应下去?

    而且晋国境内的民生农业在大战的拖累下必然也无法取得发展,情况只会一天比一天糟糕。因此晋人的算盘必然是速战速决,而汉人则是拖延战事才会有利可图。

    汉之优势在于国力强盛,中原兵力不能反击晋人,可以从其他所在调配兵力北上支援。朝野人心惶惶不假,但只要守得住一时,看到晋人无甚作为,朝野自然安心,不会再有异动。

    皆是晋国外部毫无进展,内部却是开始不稳,反倒是汉朝趋于稳定,兵力也是集结完毕。那个时候若是反击,晋军恐怕只能惨败收场了。

    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诸葛瞻这一招短期来看是无力报濮阳之仇,实际上乃是把晋人逼到了绝路!

    诸葛武侯之后,岂是浪得虚名?

    江统此时也道:“晋人有备而来,不可不防,稳住形势也好平定内部之患,安抚众心。只是眼下之事,是否要禀报给大将军知晓?”

    大将军姜维卧病在床静养,濮阳之失不知道会对姜维造成何种的打击,更何况那战死的上官凖与梁正都与姜维情同手足,相交几十年之好友。双重打击之下,如果姜维再有什么意外,恐怕整个中原都不得安宁了。

    诸葛瞻摇头道:“目前此事不宜使大将军得知,他日若有怪罪诸葛瞻一肩担起便是。辽东人马潜藏已久,海面既被晋人截断,补给乃是难题。可传令辽东人马攻打高句丽,切忌不可泄露行踪被晋人察觉,待机会到来便在其后方大干一场!”

    从始自终黄崇皆是不言不语,此时见诸葛瞻分拨已定,于是张口道:“若是立即发动辽东人马,晋人必然不敢继续前进,此举便可解中原之厄。强求持久对峙,恐怕多有不妥,还请将军三思而行!”

    诸葛瞻思忖片刻道:“得王戎之助辽东之乱未必能够牵扯晋人精力,过早暴露并非良机。我此举虽有冒险,却胜算颇大,就算晋人看出门道也是难以破局。若不能借此战拖垮晋国,诸葛瞻如何面对丧生的兵将?”

    ……

    遥远的印州,一处港口忽然紧张起来,远端海域上无数造型独特的舰船缓缓驶来。港口附近的百姓军卒都是翘首观看,不过片刻便乱作一团,连忙去通报官府。附近驻守的几艘汉国大海船更是急急出动,前去探听这船队的底细……

    第三百二十四章 开入中原(下)

    更新时间:2013-02-28

    官渡大营之内,汉军大将齐万年负手在帐中往来走动,思虑破敌之计,然无论如何思索都是想不出万全的办法。

    纵横西疆十余年,跟随姜维南征北伐,齐万年早已非是吴下阿蒙,无论是兵法韬略还是战场诡变都独具特色,让人揣摩不透。所谓强中自有强中手,那晋将孟观战法计谋都无甚奇特之处,却是胜在一个稳字上!

    环环相扣,军军相互,寻常的一场伏击战并不足以定下双方的胜负。通过这一战表现出来的特质却让齐万年心中隐隐有一丝被人克制的感觉。对方或许尚未做到无懈可击,可对自己来讲已然是无懈可击了。

    攻击任何一处的晋军,自身都会出现破绽,而对方各路人马彼此联系紧密,攻击一处等若攻击所有,这战场上双方大军一触即发,饶是齐万年素来果敢此时也不敢轻举妄动。

    濮阳方面的消息已然收到,短暂时间内晋军便能强下濮阳城,这一次晋人的力度远远超过了以往。那孟观背后的晋军同样是不断集结,更是分各处安营扎寨,并不是囤积一处。

    看似散落的营屯实则暗藏玄机,守可以互相奥援,攻则可以快速的占据附近的交通要道。

    齐万年走到地图前面,看着地图上在半个时辰前画上的标记,一股危机感由内而生,忍不住叹息道:“晋军若是继续添兵,在此安营,我官渡要塞便成其囊中之物矣!”

    大将统赤儿在一旁道:“将军不须担忧,我等必然奋勇保住此地!”

    “哈!是啊,就算是置身晋人囊中,齐万年也要扎破这口袋!”听到部下将领之言,齐万年豪气顿生。虽然自己麾下的将领对于谋略战势不甚了解,可却是悍勇之士,战场之上既然不能逞谋斗智,索性凭借勇力也不无不可啊!

    “来人啊,上酒!”齐万年豪气一生,顿时恢复了羌人特有的豪爽霸气,阴郁的气氛顿时一扫而空。

    这官渡大营屯驻已久,虽然不是城池,但各方的防御工事建设规格都是甚高。晋人虽然兵力占据绝对优势,即使能够切断各处要路把汉军要塞围困起来,想吃掉汉军也并非什么容易的事情。

    齐万年见无计可施,索性就这么守着,看你晋人几时来攻,刀上见真章便是了,何须考虑那么多呢?

    正是酒兴大发之刻,忽然有战鼓之声从外面传入,大将统赤儿大脸一沉,将酒碗重重的摔在桌案上。那酒碗那禁得住摔,顿时碎裂稀烂,四下迸溅的碎片打在统赤儿身上,那统赤儿毫无感觉,对着齐万年嚷嚷道:“这酒饮不得了,待我去杀几个晋狗做下酒菜!”

    也不等齐万年言语,统赤儿气冲冲的大步走出帐外,竟是点兵出营去了!齐万年微微一笑,对帐中其余众将道:“兄弟们都随我一起去,杀得晋狗下酒吃,下酒菜多得酒管够,少得么……哈哈哈哈哈哈!”

    军中饮酒乃是忌讳,齐万年虽是羌人也是遵从这一规矩。因此军中羌人在作战期间除非是大获全胜,否则很少饮酒。美酒在前,酒香扑鼻,那众将肚子里的酒冲早就爬到了嗓子眼等着品尝醇香美酒。

    听得齐万年此言顿时各个精神为之一振,口中嚷嚷着一股脑的冲出营外,各自披挂上马去了。

    大营之外正是晋军搦战,百余名声音洪亮,嗓子尖锐的晋卒摇旗呐喊,破口叫骂,什么难听骂什么,什么缺德说什么,唯恐对方听不见,就怕汉人不出战。晋国大将积弩将军孟观神色略带几分疲惫,安坐战马之上微微摇头。

    自己出身卑贱,能够走到今日可谓是老天庇佑。但如此粗语秽言虽是出现在两军阵前,实际上也是丢了大晋的颜面。无奈这些时日自己早已把对方的防御工事看了个清楚,假如挥军硬攻只怕是折损甚多。

    那齐万年麾下步骑都是悍勇好斗之辈,频死一击必然重创晋军。晋人目的在于整个中原,濮阳那边强行攻城乃是迫不得已,自己这边若是再大量的损失兵力,恐怕后续的战略都要有所影响了。

    连番叫阵齐万年都是置若罔闻,甚至高挂免战牌表示没兴趣应战。孟观清楚事情不能继续拖延,万般无奈之下只能采取下流的方法叫阵,希望激怒对方也好让自己如愿以偿。

    未曾想刚刚叫阵片刻,汉军营寨大门缓缓打开,一( 惊雷入汉 http://www.xlawen.org/kan/5526/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