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惊雷入汉 > 惊雷入汉 第 172 部分阅读

第 172 部分阅读

    国大将张方拍马舞刀杀出阵来,身后七支晋军如同七支利箭直插缪胤被困之处!

    文虎远远见了冷哼一声,拍马抡刀率领精兵杀上阵前,根本不理晋军阵势如何,硬生生的杀开一条血路切断了其中三支晋兵!

    被拦腰斩断的晋军没了前冲之势,少了后继之力,顿时被四面八方杀来的汉军围住混战一处。另外几只晋军少了这三支人马的配合,声势与威力都有所减弱,与外围的汉军激战一处,杀的甚是激烈。

    晋将张方绰刀在手锐目一扫,见汉将文虎旗帜不由得微微一笑:“斩杀此人当溃汉军,随我来!”大刀一招,附近的晋军随着张方杀奔文虎所在,步骑夹杂声势十足。

    河北晋国武者之中,以苟晞,乐广,张方三人堪称良将,其中苟晞有大将之才,乐广负狠将之名,张方持锐将之利!三人各有千秋难分上下,风格迥然不同,如今张方在苟晞之下虽无怨言,心中却有愤慨!

    文虎历经三国之臣,淮上之乱早已是身经百战,离着老远便感形势不妙,见晋军来势便知这一战绝难走脱!乱军之中厮杀想遇到合适的对手十分困难,双方几十万人相遇,这是何等的“缘分”?

    看旗号知是晋国大将张方,文虎豪气顿生也有意与其一战,当下两支人马撞击在一处,在这战场之上,战局之内再开战局!

    文虎乃是魏国叛将,后又转入蜀汉,这是为人诟病之处。晋人也好,当初的魏人也罢,作战之时多以此事来讥讽文家兄弟,借此达到激怒对手的效果。张方虽锐,却是无言,手中刀锋利无比,招招要命!

    见这晋将刀法犀利,文虎也不敢掉以轻心抡刀拍马抵上,缓缓而战,不求速决!混战之中即便是第一流的武将,也需要保持体力,保证有足够的精力保持警惕。要知道千军万马一个闪神疏忽便可以丢掉性命。

    就算敌军一动不动任人宰割,可一口气你又有多少气力杀掉多少人?刀会钝,人亦会疲乏劳累,在激战中学会保存体力,在厮杀中懂得恢复气力,这才是战场上的生存之道。

    就如同先前那缪胤一般,豁出气力一番冲杀,遇到劲敌唯有暗自叫苦。但若是没有遇到劲敌,杀散了汉军,自然是回归阵中休息,有他人顶替轮番而上。就算做到了应该做到的一切,也未必就能保住性命,但只要肯做,便多一分可能。

    将军难免上阵亡,马革裹尸乃是武人的夙愿,可真正的有多少人愿意死在战场而不是凯旋而归?

    鏖战不断,濮阳方向晋军也是为之动容!大军发出不过这么短的时间,竟然在边界之处与汉朝大军如此激战,看来汉人反攻之力不可小觑,幸亏自家人马准备齐全!

    濮阳乃是晋人收获的果实,更是打开中原大道的关键,不可丢,不可失,不可有任何的马虎!

    汉人既然发兵攻击濮阳,黄河上的大汉水师再次杀出,晋人不及损伤的保护河道,汉人不顾生死的冲杀不断!占据黄河流域的,把水道掌控在自家手中,这是赢得这场胜利的关键点之一。

    假如汉军控制了黄河,晋人南征的念头也就彻底覆灭,不能渡过黄河支援征伐,空有雄兵百万又有何用?可如果是晋人掌控了黄河,那么整个黄河南岸的任何一处都有可能成为晋人的登陆地点,届时汉军的防线必然千疮百孔,疲于奔命之下终至崩溃!

    战火处处,何止濮阳?

    汉家水师把晋国水军逼迫在守势之后,洛阳旧址方面汉军乘着舰船再次北上侵扰岸边。晋人兵力有限,拨出大军征讨中原,留守之力必然薄弱,纵是以前坚不可摧的环环相扣,此刻也应当有了破绽,有所松动。

    诸葛瞻何许人也,不战则已,战必分胜负!

    徐州境内,汉徐州刺史姜胜点兵三万五千人,以大将骆秀为先锋,滕修为水军统帅,浩浩荡荡水陆并进举兵杀奔北海!既然北海的晋军虚实难测,索性不加理会,做足各种准备足矣!

    若是北海空虚,必然水陆夹击,若是北海坚固,这一次姜胜也要硬撼一次,来使得北海人马无法增援濮阳!

    与此同时,寿春方向淮上后续人马以及江南初到之军汇聚一处,在汉军大将脩则的统领下开往北方!

    各路汉军动作极大,河北方面也是十分紧张!晋帝司马炎召集文武群臣入朝商议应对之策,濮阳,北海,官渡三处皆是负责攻占中原之军一切早有安排不用多虑,但河北之守备必然要有整体战略部署以防意外,这是重中之重!

    第三百二十七章 缓缓图之(上)

    更新时间:2013-03-05

    濮阳大战将近傍晚,汉晋两军各自准备火把灯球颇有夜战之意,双方此时投入兵力已然超过二十万,战场上伏尸过万,血流漂杵!

    双方你攻我守,我守你攻,攻守态势不断转换,到头来却是难分高下。汉军气势如虹,晋人斗志昂扬,双方兵力将力不相上下,正面对决的大规模作战想要分出胜负,恐怕要待一夜大战之后。

    诸葛瞻在高台上指挥良久,仍是精神奕奕,见晋军激战许久仍是没有乱象,不禁对苟晞大加赞赏。要维持十万大军在长期激战中运转稳定,非是普通的统帅能够做到的事情。

    况且自己一直留有后手,等待对方施展奇兵,也好将计就计的击溃晋军。奈何这苟晞倒也是沉得住气,兢兢业业的正面作战,不漏半分破绽,如此下去两国兵将恐怕都要吃不消了。

    这一战就算是获胜,也不过是小胜,可付出的代价未免有些得不偿失啊……

    “嗯?这是?”诸葛瞻正自思考,忽然见晋军后方火光大盛,竟是无数火把在傍晚形成大片的区域,显是濮阳的晋军仍在不断增援此地。

    “哼!想不到晋人有此实力,传令各部缓缓退兵!”诸葛瞻暗忖自己远道而来,对方却是援军不断,不论是否疑兵继续作战下去都是没有好处可拿,于是下令退兵。

    汉军缓缓后撤,后方早有生力军列好阵势,准备强弓硬弩射住阵脚。前方的大军缓缓退入阵势中,自然有生力军负责分开纠缠的晋军。说的容易,可做起来不仅仅是时间漫长,更是不容丝毫的差错。

    看到汉军的动向,晋军也是清楚,只是汉军退得有条不紊,甚至是不急于退下,只是逐渐的收缩而已,因此晋军就是想有所作为也是办不到的。对方依旧是四平八稳的态势,而且阵中颇有暗藏杀机的意味,一旦冒失了恐怕便在此被汉人算计。

    毕竟诸葛瞻之阵法也是天下闻名,当年在寿春城的惊艳表现谁敢忘怀?

    苟晞思索片刻,竟然也是下令收兵,四周众将见状颇有不解,甚至有所不满。苟晞虽然展示了一个统帅超凡的能力,然其在军中尚无慑服众将的威势,此时人人看到获胜之机,自然多有愤慨。

    苟晞也不是个好说话的人,见状脸带愠色的下令收兵,对于众将之议论根本不加理会!

    一场大战彼此都是中规中矩,并非二者不擅奇谋妙策,而是双方背负的实在过于沉重,都是先求不败再寻找胜机。

    汉军意在攻打濮阳,打消晋人刚猛的势头,同时安抚中原人心,此战可以不胜,却不能战败。诸葛瞻本就不打算主动出战,既然是形势所迫,打了这样一战倒也是附和心意。

    虽然没有挫败晋军,但至少展现了不相上下的战力,如此加上江南两淮的援军后,中原之人自然看得出晋人杀入中原的几率有多少。看明白了形势,一切也就稳定了,如此一来有回到了诸葛瞻最初的计划当中。

    这一战做到势均力敌,让晋人见识了汉军的实力,同时也让濮阳之战后续的影响减到最低。

    汉军徐徐而退,战场毕竟在濮阳境内,汉军出了濮阳在交通要道安营屯驻自是不提。

    晋军退回了濮阳气氛倒是有些怪异,此战未曾获胜也是击退了汉军。不过晋人本来的计划乃是出濮阳,眼下诸葛瞻率领十几万汉军堵在濮阳家门口,濮阳晋军若想杀入中原,必然要经过一番硬战了。

    方才之战虽然没有什么插曲,但晋军也是竭尽全力厮杀,观汉军战力不再自己之下,再想起军中诸多将领多有不服,苟晞不由得心情沉重闷闷不乐。

    濮阳的人马聚集的越来越多,正面交战侥幸获胜恐怕也是损兵折将,然若非如此,也无法打通前往中原的道路。而要想战胜汉军,必然是上下齐心,这样看来趁此时机摆平内部的危机才是关键之事!

    ……

    听闻徐州汉军大举杀来,北海境内一片哗然!濮阳大战郡内自是知晓,汉军在此时杀来其用意昭然若揭,牵制北海晋军不得救援濮阳而已。此举虽是正常,却也说明了汉家重夺濮阳郡的意图。

    晋国卫将军马隆神色刚毅,传令全境晋军退守,放汉军入境一战!

    风吹旌旗,刀枪如林,汉军大将骆秀率领五千汉军为先锋一路向北海杀去!沿途郡县兵力稀少,各自闭门不出,眼看汉军从眼皮下经过不仅仅是束手无策,而且还是心怀畏惧。

    汉军对于沿途小城根本不屑一顾,只要探明其中没有屯聚晋国大军便是一一放过。这些小城攻下来虽然不花多少时间,却是颇费一番手脚。汉人杀气腾腾而来,一鼓作气杀到北海城下多好,何必在此消耗锐气与兵力?

    要知道军心也是消耗品,一旦消耗光了就算拥有数万人马也是不堪一击之众!况且那晋人龟缩城中养精蓄锐,怎能让汉家将士以疲惫之躯前往迎战?

    海面上战船乘风破浪,直奔北海东方的港口而去,那是晋国北海水军所在之处,也是大战之处!

    马隆在北海建立水军并且加以强化操练,更是乘坐大船拦截海面往来的汉家船只,这正是汉人最为忌讳之事。海上也好,黄河也罢,获得了主导权才能得到便宜,否则被人控制了海路,许多之前的布置都是半途而废,前功尽弃。

    因此就算陆地上汉军不发兵,两国在北海附近的水面早晚也有一战!

    “哦?马隆退守北海?”汉军主帅姜胜听闻晋军消息之后略有错愕,把眼去看随军出征的陆机。

    陆机同样看着姜胜道:“马隆心高气傲,如此退让必是手中兵力不多,不便野战,将军以为如何?”

    那马隆自从取代杜预成为晋国首将之后,心气儿见长,其本出身卑贱,而今一跃成为人中首,顿有一股睥睨天下之感。屯驻北海之后素来大战皆是陈兵边境半步不让,而今主动退守,其中必有隐情。

    河北之地尚在恢复民生,北海有鱼盐之利又少有战事可谓晋国手中的富庶之地。马隆宁愿硬拼也不愿意用北海的残破来换取胜利,否则本地供给不足,北海的兵将便有了衣食之忧。

    精兵简政是为了维持军队的开销,足衣足食的保证也是练好精兵的前提条件。马隆一心在北海操练精锐人马,以求征讨中原,因此屡屡拒敌于外不肯放汉军进入境内破坏。

    本以为要在边境上一场硬仗,不想晋军竟然退缩,如此一来对于姜胜与陆机倒是有些错愕了。

    “濮阳大战,北海兵力骤减,正是我等攻取之时。不过若想与马隆较量,恐怕还是要费些波折。”陆机心中一动缓缓说道。

    “不错,要与马隆一战,便要防备他人打扰。”姜胜心领神会,哈哈一笑便与陆机分兵而行!

    北海素来富饶强盛,眼下这般虚弱的机会可遇而不可求。马隆仪仗的强兵分批去了濮阳,留下的军力并不足以与汉军野战。但即便如此,濮阳的晋军会否前来援助?河北的晋军难道会作壁上观?

    因此想在北海对晋军形成威胁,就要避免晋军苦守的态势,而抢先切断濮阳方向,以及河北方向增援北海的道路。

    汉将骆秀一路杀到北海城下,沿途未见任何晋兵阻拦,那北海城高高耸立,城头上旌旗无数,兵将雄壮。

    “大汉天兵到此,尔等还不献城!”骆秀当然知道晋军不可能投降,但如此一声大喝无疑是挑衅,杀伤了对方的士气,提高了本家人马的战斗力!

    汉家兵将立足城下排好阵势,各自鼓噪呐喊气势为之一再提升,颇有喧宾夺主之意。

    马隆在城头撇了一眼便转身回到自己的大椅上,不值一哂的笑道:“借此来恢复体力,汉将倒也不笨,只是本将军没有出战的念头,任凭汉人骂吧。”

    城中早有禁令不得出战,却是没有禁止守城兵将还口。见马隆有意放纵,城上的兵将耐不住汉军叫骂,纷纷上前还骂不断。汉人的挑衅是为了激怒晋军,使其出城作战,同时自身也借此恢复气力。

    然晋人根本没有出战的意愿,你有一张口,我也有两张唇,大家隔空而对,各逞口舌叫骂罢了,一时骂得兴起,哪有丝毫的愤怒?唯有伴随叫骂的阵阵大笑,更是恼人。

    骆秀久经沙场甚是仔细,见马隆在城头露过一面,连忙派人取通传姜胜,同时更是广派斥候前往各处探查,看看四周是否藏有晋军。这马隆素来狡诈无比,如今摆明了要死守,任凭对手是谁稍有头脑都是放心不下的。

    见汉军谨慎非常,马隆忍不住微微颔首,徐州汉军虽然没有特别突出的将领,却也没有容易算计之辈,好在自己并没有伏兵这一准备,否则准备许久被这先头汉军逼出,倒是大材小用了。

    “我料汉将必然切断濮阳河北之路,待形成围城之时尔等不得惊慌,依计策行事便可。”马隆想了想对左右将领嘱咐道。

    左右晋将对马隆信心十足,更是准备万全,闻言各自抱拳称是,于是纷纷走向各方传令去了。

    叫骂多时双方皆是疲惫,骂来骂去话语不过那么几句,就算有个花样也是你骂我也骂听得够了骂得也感到疲倦。最主要是那激昂的情绪经过将近半个时辰的痛骂已经宣泄的干干净净,一时没了兴致双方各自收声。

    “嗯?汉人为何撤走?”马隆一直安坐观察汉军动静,见汉军忽然转身撤走不由得起身来到城边甚是讶异!

    “莫不是河北与濮阳人马到了?”身旁将领见状满脸喜色的道。

    “濮阳大战根本难以抽调兵力,河北方向却是没有这般速度,况且没有我之信号,河北人马岂敢轻动?”马隆瞪了那副将一眼,不由沉思起来,汉军此举大大出乎意料,让人一时抓不到头绪,摸不到头脑。

    “会否是汉人的疑兵之计?”另有将领不由轻声道。

    马隆听罢没有言语,汉人之动作若是如此目的倒也不是没有可能,但从始至终露面的不过是汉军先锋而已,那姜胜的主力人马身在何方自己困守城池也是难以得知。

    虽然早已布置好了一切,但坐守城池不能互通内外消息则是确实的弊端。马隆沉思片刻,决意派出斥候前往城外哨探一番,看看汉军意欲何为。

    北海郡东方海面上战火不断,汉家的铁甲船在晋国舰队中往来冲突,撞沉了无数晋国船只,一直到船身破烂下沉仍是奋力射箭投石。双方船舰你来我往穿插不断,经历了远距离的投石攻击后,如今比的是肉搏战的能力。

    大汉水军统帅滕修乃是江南水师出道,战术变化莫测更是敢打敢冲,随军而至的不仅仅是徐州的水军,更包括了从江南堪堪赶到的汉朝水师。掌握了长江之后,汉朝有足够的资源培养一支强大的水军,更何况汉帝刘禅早把麾下水军做到了大海中,这比当时的曹魏如今的大晋不知道要早了几年。

    后世而来的刘禅自然清楚水军的重要性,不仅仅是着眼于华夏大陆的争斗,而是放眼整个世界。虽然这种理念有违于这个时代的文化背景,但朝中的群臣却是拗不过强势的君主汉帝刘禅!

    晋国战船越来越多的在海中随波漂浮没了动作,不理会船上的大火,也不再手执刀枪的还击,晋国水军们急于放下逃生小船弃船而逃。即便是在黄河或是长江上,这种小船都是十分危险的,更何况这一处乃是大海?

    你倒是急着逃命,可四周仍是激战不断,兵将争相恐后的登船,互相推挤之时那小船早已翻了个底朝天;运气好的上了船准备逃命,然四周的海浪高低不平的海波,以及投石弓弩甚至自家战船的经过,两军的追逐,哪一个不是要人性命?

    波涛汹涌,吞噬了无数人命,战火席卷,大战仍是没有尽头……

    海上双方拼命厮杀,海岸上同样杀声震天!汉家主帅姜胜率领主力汉军倾尽全力来袭,这岸上的防御工事构造的甚是坚固,然对付万余汉军还是足够,对付数万人马的猛攻便是难以支撑了。

    预料到汉军有可能水路夹攻,但北海晋军却是没有想到姜胜如此大胆,竟是全军攻杀而来,根本不理北海城中的晋军主力!汉军一路杀来可谓深入重地,沿途都是晋人城池,哪怕是规模不大,可一旦全力出击汉人也有后路被断之机。

    姜胜冒险一击很快得到了回报,陆上的晋军抵挡不住将近溃败……

    汉军动静瞒不过马隆,坐守北海本是希望对方分兵于此,然后设计将汉军挫败。不想姜胜有够大胆,竟然全军先行攻打东方的晋国水师,如此一来倒是晋人处于被动的状态了。

    北海的水军不仅仅是控制汉人独自掌控大海的关键,更是守护者黄河的入海口。一旦丧失控制权,那汉朝的江南水军便可以乘风破浪的从入海口逆流而上,杀入黄河,届时晋人的黄河水军便会遭到两面夹击,甚至黄河南北两岸因此饱受困扰。

    形势紧迫马隆也是无法继续坐守城池,当下分兵两路而行,一路向南而去切断汉军的后路,自己率领五千铁骑杀出城去驰援东方战场!

    ……

    官渡。

    随着形势愈加的紧迫,官渡之战渐渐到了决一死战的地步!

    河北的晋兵大半聚集在濮阳与官渡两地,濮阳负责与北海连成一片,而官渡则是分散濮阳所面临的压力。只是苟晞攻下了濮阳,孟观一时还没有拿下官渡。如此一来濮阳的压力愈加沉重,十余万晋兵要和汉军硬碰之后便是元气大伤。

    那汉朝调集四方之力支援中原战事,时间拖延的越是持久,对于汉人越是有利。先前希冀的中原民间动乱并没有如预想般的理想化,汉不仅仅在武功上占据绝对优势,文治更是丝毫不含糊。

    控制住中原局势的汉朝,继续打破局面的晋兵,一场恶战一触即发!

    七万晋军分兵数路,步骑分明兼备精锐之士,军械充沛加以大量后勤,孟观决意强攻官渡打出缺口!

    官渡汉军的统帅如今已经换成了柳隐柳文然,作为老资格的川中将领柳隐几乎见证了整个蜀汉从建国至今的过程。若是留在朝中养老,此时早已位及公卿并不稀奇。

    齐万年虽然狡诈是有迹可循,柳隐沉着却是稳如泰山!

    这是一场硬仗,无甚花巧,但一场硬仗若无花巧之处,似乎也失掉了几分色彩。

    大军尚未对阵,早有晋国铁骑兵分两路抄袭小路意图绕过官渡要塞,直接杀奔汉家腹地。更有三路晋军以极快的速度杀奔官渡,积弩将军孟观率领大军随后压阵!山雨欲来风满楼,晋军动作极其迅速,一股黑云压城之势让人心头紧迫无比,大战终至!

    第三百二十七章 缓缓图之(下)

    更新时间:2013-03-06

    金瓜盖顶,血光开路!晋国卫将军率领铁骑五千杀入战场之中,隐约可见远方海面浓烟滚滚升起,岸上船坞仓廪尽是火烧!一念之差导致水军近乎全军覆没,马隆心如刀割,怒发冲冠!

    怒气勃发,马隆出手再无丝毫保留,身处五千铁骑拥护之中更是忘情厮杀!水师之败难以挽回,脚下之路唯有杀尽汉军一雪耻辱!

    铁蹄轰鸣大地,五千铁骑以锥形阵杀入人群之中所向披靡,好似一把长刀剜人心窝。强大的冲击力将战场瞬间一分为二,汉军既然难撄其锋也是有心主动分散,避敌锋锐。

    散乱的阵势中无数弓弩手在远方纷纷开弓放箭杀伤晋骑;更有长矛手列队大步向前,四面八方合围限制晋骑之行动;与此同时千余汉军推着车仗内装大石冲入阵中,拼着被晋骑杀戮,也要将晋骑队列大乱,使其难以合聚!

    姜胜虽是孤注一掷,却非鲁莽之辈,不知北海城中有无铁骑,但濮阳以及河北晋军必然是有铁骑来救的。因此军中关于迎战之法早有准备,各军操练许久胸有成竹,不求一击而溃敌,只求限制对方活动,减弱杀伤力。

    箭矢如雨而下,却是范围有限,毕竟两军混战,弓弩手唯恐伤及自家人马,只会聚集小范围的射击。哪一出箭矢密集,晋骑便乍然分开避开射击,哪一出不见落矢,晋骑便出现在那一处!

    长矛洞穿汉兵身躯,利刃划破汉将铠甲,涌出的是一腔热血,冰冷到下的身躯,象征一个又一个生命的流逝。

    汉家长矛兵列好反方阵占据四面八方缓缓上前,想要限制晋人活动范围并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那骑兵速度极快,战场又是无限,唯有看准了晋人的活动规律才好逐步缩小包围圈。

    大大小小几十个乃至上百个长矛方阵,在周遭要同步完成包围,不能有明显的落差,否则以晋骑之犀利突破缺口乃是轻而易举之事。一旦合围,晋骑必然四方受困,然此事只能缓缓而图,难以求速。

    阵中的汉家兵将大呼鏖战,奋力厮杀,拼的是性命,赢得的是时间。以血肉为墙,凭斗志为盾,汉兵死战不退!

    车仗猛冲而来,可地面并非平坦,车翻石落屡见不鲜。即便如此,这一片战场上过不多时已是少了许多晋骑活动的空间,多了些许难以聚合的障碍。有被隔断在一旁的小股骑兵是汉人的最爱,无论是围困还是射杀,或是短兵相接,皆是运用自如。

    那大队的晋骑冲突不断,锐气不减,即便杀伤了过倍的汉军,也是冲突不出这四面八方的合围,冲不破汉军堆砌的禁锢。

    长矛平展,数百只乃至上千只列在晋骑眼前,好似刺猬一般,使人望而生畏。那矛尖上的杀气好似有形,竟可以汇聚一处形成强大的压逼感。冲上去便是死,这是晋骑的第一直觉,可除此之外,无路可走!

    血流成河,遍地尸骸,经过一番冲杀马隆早已冷静。远端战场杀声不减,显是本地晋军知道大军来援奋起反击。海面上虽然烟火缭绕,所剩不多的晋国战船同样在豁命死战!

    换做以往北海精锐足以弭平汉军之乱,然苟晞临危受命征讨濮阳,北海人马被带走了不少,实力无可避免的大打折扣。不仅仅是战斗力减弱,更重要的是马隆身旁少了苟晞,余者竟是无人可以填补其位被引为臂助。

    “本将军亲自开路,尔等好生跟随,生死在此一举,切勿有贪生之念!”眼神一凛,神情肃穆,马隆回首转视众军慷慨激昂!

    众骑闻之皆是感动,马隆乃是朝中卫将军高位竟然亲自为大军开路,闻者无不动容道:“将军尚不畏死,我等绝不贪生苟活,愿随将军拼死一战!”

    “哈哈哈哈哈哈!儿郎们,随我来!”马隆心中畅快仰首大笑,纵马突前手中铁弓连射,竟是箭无虚发!

    见晋骑士气高涨正面杀来,汉家长矛方阵凝神以待,前方的校尉兵卒接连被马隆连珠箭是射翻数人,前排军卒各带紧张神色,仍是咬牙硬挺。

    晋骑中有此本领者纷纷效仿马隆射杀汉军,战马速度飞快转眼间冲到阵前,马隆一声虎吼手中金瓜狂扫,四下长矛竟是应声而折,伤不到马隆分毫!下一秒马隆早已杀入阵中,金瓜舞动成风,落处不定,汉兵被砸得头破血流,骨折肉烂纷纷矮身倒下,阵势顿崩一角!

    四下汉将不惧马隆之勇纷纷拍马杀来,不想从马隆身后赫然杀出二将!

    刀光如电,血溅八方,一白发晋将挥刀似电,削头如瓜,乃是平虏中郎将颜贯!

    声如洪钟,矛若奔雷,一黑脸晋将矛沉气重,无坚不摧,正是典军中郎将苟言!

    一刀一矛,一左一右接下汉将攻势,不过眨眼之间便以斩杀数人落马,余者丢盔弃甲打马奔逃,竟是一举震慑三军!

    晋骑大有透围之势,汉军突闻身后之患!晋国扬声将军司马鸣率领六七千晋军竟是抄袭了汉军后路,杀散了几股伏路汉军夹击而来!

    姜胜闻言面色不变,坚定道:“全军投入战斗,誓在此地击溃晋军!”

    话虽短,意志甚坚,攻下此处汉家水军便可杀入黄河,北海也算是囊中之物。此等战略要地,不拼如何拿下?

    汉将闻言各个英勇,先锋大将骆秀拍马摇枪率军拦截后方晋军,双方兵力相当一时杀在一处难分难解!

    乱战之间,马隆铁骑却是冲散了两道防线杀出重围!长矛汉兵从后方紧追不舍,然晋骑脱困便如龙归大海一般,又怎是能够追上的?

    一片欢呼声中正面汉军再溃,晋骑士气倍增,无视自身兵力越来越少奋力杀奔另一战场!

    甩开身后汉军,晋骑纵情狂奔,不防正面一支汉军等候多时,为首大将乃是汉将曹亘!

    冷眼注视来敌,曹亘手中大刀寒光一闪也不答话抡刀便斩!汉军同时一拥而上,正面对决!

    马隆杀得畅快豪情万丈,手中金瓜不由分说盖顶而下,力道十足!

    金瓜凶残染尽汉家热血,刀锋冷酷斩决昔日情谊。马隆杀的兴起不知何谓留手,曹亘一心报复司马氏大刀毫不容情!二将短兵相接激战十几个回合不分胜负,可彼此皆是身上见红。

    晋平虏中郎将颜贯面色一沉拍马抡刀杀上前来,典军中郎将苟言同样担心马隆有失也是挺矛来战。

    见对方欲以多为胜汉军阵中早恼了二人,江南名将张桐拍马舞枪拦住颜贯,顾慎纵马舞刀截住苟言厮杀!

    方圆二十余里喊杀声不绝于耳,放眼东海之滨战火绵延不绝,就在两军大战之时河北晋军事先潜伏黄河上的人马纷纷杀至加入战场之中,更有水军从黄河入海加入海上战团!

    自从苟晞离开之后,马隆早调集了河北一支人马在黄河上往来待命。汉军只是调查陆地,却难以企及黄河,此时察觉失策却是悔之晚矣!

    姜胜将军中指挥权交给陆机,自引精兵亲自抗拒河北晋军。那河北晋军兵力虽众,却是要坚固陆地海面两处战场,因此登岸之军并非大兵,饶是如此也是激励了几处战场的晋军,使晋人几近倾颓的局面顿有改观。

    “事先藏有伏兵,马隆果非等闲之辈,当务之急在于打通退路,谁人愿往?”陆机一身铠甲英姿飒爽,见那岸边晋军死伤殆尽,手中兵力尚有赋予,决意先行护住退兵之路,留的一线生机。

    汉将各自奋勇前往,陆机见了甚是欣喜,当下也不指定何人,竟是挥军全力杀奔后方!

    若是大战至此而止,晋国北海水军近乎全军覆没,陆上对决汉人也未落入下风,可谓是大胜而归。但后方被晋军堵住,想要撤军尚须一番硬战,那马隆早已料得此地战况,抄袭后路之晋军必是精锐之辈,以求击败汉军补偿损失。

    长枪飞舞流泻,汉将骆秀挥枪酣战面对晋国强将围攻毫无惧色,犹有反击之力。那晋国大将扬声将军司马鸣横朔在旁观战,不断指挥兵将一面抵挡汉军反扑,一面列好阵势扼守道路。

    “贼将还不上纳命,遣此辈送死何益?”骆秀猛然高喝一声神威迸发!

    但见骆秀凝神提气力贯双臂,掌中枪势一边犹如滔滔河水连绵不绝倾泻而下,杀的周遭晋将纷纷落马!

    “着!”一声冷喝响起,劲矢疾射!司马鸣等待多时,瞅准骆秀空门之处一箭射去!

    “呃……噗!”骆秀杀退晋将正是回力之时,不放对方有此招数顿时胸口受创,一口朱红呕出,人在马上摇摇欲坠。

    扬声将军司马鸣见状大喜,手一挥亲自跃马横朔杀上前去,准备取敌首级。晋军见主将重创敌将不由得转忧为喜纷纷奋勇冲上。

    为抢救主将汉兵也是向前,双方战事更加激烈,那扬声将军司马鸣在乱军之中仗朔横行,杀得汉家兵将死伤无数,一路迫近骆秀!

    “呃……卑鄙小人,无胆懦夫!”骆秀暗呼自己大意,先前交手那司马鸣退得迅速随即不敢上前,自己只是以为对方实力不济,怎知是扮猪吃虎?

    要知马隆将堵住汉军生路的人物交托给司马鸣,这司马鸣怎会如此不济?可叹骆秀一心冲杀,未曾多想,如今重伤在身却是没有半分气力。

    司马鸣咧嘴嘿嘿一笑,手中长朔一戳道:“尽管去黄泉唠叨吧!”

    “嗯?来者何人!”

    长朔回旋堪堪挡住斜刺里飞斩来的一剑,司马鸣呼喊之际已发觉汉军兵力加重,显示援军杀到!

    “江南陆机在此,宵小之辈也敢猖獗!”来将一身轻甲,弱冠年华,轻骑挥剑自是威风凛凛,不是陆机是谁!?

    “你是陆机?”扬声将军司马鸣还手间三五朔杀去,不由得瞠目问道。眼前少年如此年纪,一身武艺并非精湛,然颇具大将之风,若说不是陆机谁会相信,可说是陆机,又让人诧异无比!

    此时汉军大队杀来,攻势一浪高过一浪,陆机一心缠住司马鸣闻言笑道:“我为何不是陆机?”

    司马鸣闻言顿有一种原来如此的表情,不再答话,可手中长朔连番猛攻,要将这汉家名将置于死地!汉军兵力增加,司马鸣深知此时唯有自己倚仗武功冲锋陷阵方可稳住局势,若能打杀陆机岂非更好?

    朔风盘旋,吹人脸颊犹如刀割,司马鸣奋力抡朔力战陆机!陆机持剑固守,加以汉将轮番招架,一时与司马鸣难分轩轾战局愈加激烈。

    汉军倍增,晋人压力同样倍增,方才一番激战杀得汉军几乎要退,而今以残躯面对成倍之敌难免陷入苦战之中。然扼守此处乃是战局关键,河北大军已到,正是挥戈反击之时,无论如何也要顶住才是!

    远方战场战况达到了白热化,马隆金瓜所向披靡,杀得曹亘遮拦不住唯有败退。左右顾慎,张桐见状也是各自撤走避开晋军锋锐。然马隆麾下尽数铁骑,几番冲突追杀,终是难以走脱。

    那曹亘提刀死战想要杀开一条血路,不想铁骑过处只觉得背上一阵剧痛,待回身劈刀时动作早慢,侧翼又是两骑晋人杀到长矛无情的戳/入身躯之中!

    “啊!!……我……我不甘啊!!!”曹亘身负重伤,命在旦夕,想起自己忍辱负重屯兵边陲,等待时机终于投身大汉,本是为曹氏雪耻,建功立业之时,偏偏夙愿难偿……

    奋力嘶吼,无奈气空力尽,长矛抽走鲜血激喷……一脸不甘,一心不愿,终是跌落尘埃,埋骨沙场。

    曹亘阵亡,汉军更见慌乱张桐,顾慎目眦欲裂却是杀不出重围,唯有聚集一处奋力抵御。

    马隆见状不由大喜指挥兵将奋力攻打,定要将汉军碾为碎末!那颜贯,苟言二将刀矛并起大肆杀戮,晋骑跟随二人四周盘旋冲突不断,杀的汉军东倒西歪勉励维持阵势,却是站不住阵脚,任凭惊涛骇浪席卷,随时被晋军吞没。

    河北晋军士气如虹鼓噪杀来,姜胜匹马单枪立于万军之前,心中懊恼不已!这马隆布下伏兵,又断自己后路,若是汉军抽身而退胜负尚可判断,若是汉军冲不破这一阵,便是自寻死路!

    身后汉军人人带伤,血染衣甲,肃立在姜胜身后战意丝毫不减!不过数月光景,姜胜已在军中建立无比威望,就连陆机陆云兄弟也是自叹弗如。

    晋军方面见汉军如此残阵不由得放松戒备,对方早已奋战多时,此时能够聚集人马在此拦路已是难得,怎么看都不似棘手之辈。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当汉军杀来时晋人方觉得情况不妙,这股气势非是百战精兵没有,这股杀意透人心扉,寒人胆魄!!

    两军相遇,勇者当先,姜胜单枪匹马如入无人之境,晋军前线几名大将纷纷上前抵挡,竟无三合之敌!主将落马晋军慌乱,汉军高歌猛进大刀阔斧杀的晋军一片狼藉。

    那晋军主将见状早已心慌,见那姜胜一路突杀而来不由得胆颤心惊,忙调遣精兵护卫。

    箭弩不断,长戟大盾,眼看姜胜负伤数处却是冲突不如,晋国主将终于稍稍安心。然外围晋军被姜胜连番挑杀早已心慌,在汉军猛力攻打之下,竟是应声而破……

    ……

    邺都。

    晋帝司马攸以及留守邺都的文武群臣时刻关注前方战报,听闻濮阳一战竟是不分胜负时主战之君臣皆是微微一怔,神色黯然。

    谁不知道此刻的汉军并非最强,谁不清楚每过一( 惊雷入汉 http://www.xlawen.org/kan/5526/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