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3 部分阅读
地?
“话虽如此,但继续这样冲杀,恐怕……”拓跋猗卢仍是想辩解什么道。
“不用说了,明日我们兄弟三人合力攻城!”拓跋禄官拍桌而去,自顾自的离开了大帐。
拓跋猗卢见了对拓跋猗陁道:“兄长这是……哎!”
日过三竿,狂风大作,一片风沙之中,鲜卑族一万余名战士队列整齐杀奔剧阳城下!!鲜卑族索头部族长拓跋禄官率领拓跋猗陁,拓跋猗卢,拓跋郁律等族中精英倾巢而出,誓要攻取剧阳城!!
剧阳城守军见鲜卑族果然不其然如王育所料般的杀来,连忙全城戒备调动兵马奔上城头守御,并且通知王育。
睡了半日王育精神方才振作,此时正思忖这边关形势,一番评估之后并不乐观。那汪陶晋军兵力与自己所差无几,此时半分动静也没有显是汪陶附近的异族人马远远大于晋军。
若是如此判断,剧阳的情况恐怕就不易了。依照昨夜的惨烈程度,若是异族大军攻打一日一夜,这城中恐怕就没有可用之兵了。就算鲜卑族退去了,异族也有其他的部族接二连三的杀来。
这该如何是好?
经过一夜厮杀,双方都是即刻进入作战状态,在族长拓跋禄官的督促下,鲜卑兵将更添勇猛不顾生死的奋力攻城!而守军一方也是早有准备,王育虽然武艺不济,一介书生,然调度有方指挥得当,兵力分配的甚是细密,轮流运转之下守得无懈可击!
双方彼此不让,针锋相对,不知不觉中战事进行了两个时辰有余,又是大批的死伤。
拓跋禄官督战许久,见剧阳城迟迟不能取下心中甚是焦急。便在此时却是探马来报,在剧阳城后方设伏的两个部族竟是遭遇了晋人的援军,看旗号并非是汪陶守军。
“嗯?两族人马几近两万,仍是抵挡不住么?”拓跋禄官脸上凝重的问道。
那探马道:“晋军来的是甚是突然,甫一交手已然溃败一族,如今两族合力拖住晋军,却是请族长分兵支援。”
“叫使者来!”拓跋禄官脸上一沉,不怒自威道。
那两族的使者闻被召唤甚是欣喜,各自纵马而来飞身下马磕头便拜倒:“晋人勇猛兵力无数,还请族长大人发兵支援啊!”
“哈哈!支援?你们起来看看这剧阳城下,方圆十里之内洒得都是我鲜卑勇士的鲜血!为此付出性命的鲜卑勇士超过万人,哪里来得兵力支援你们两族!?”拓跋禄官指着那厮杀的战场,扬鞭怒笑道。
两名使者方才也是见识了攻城战的惨烈程度,闻言互相对视顿时没了话说。见二人支支吾吾,拓跋禄官冷声道:“回去告诉你们族长,我索头部誓拔此城,在此之前让他们坚持住。今时不同往日,看不清楚现实的人终究会被淘汰!”
“啊……是,是!”两名使者被拓跋禄官那股杀气笼罩得心惊肉跳,忙不迭的爬起来打马而去。
“广武距离此地有两日路程,来回之间绝无这般速度,定是胡玄威早在半途屯驻大军!”拓跋猗陁作战经验极其丰富道。
拓跋禄官颔首道:“大哥所言应是无误,胡奋果是大敌不可小觑也。来人啊,速速传令东方各族留下部分人马牵制晋军,火速增援剧阳后方不得有误!”
“是!”一声应允,自有传令之人飞马而去。
拓跋猗卢在旁哈哈笑道:“小弟不才,先行攻城,此间便劳烦两位兄长了!”
拓跋猗陁也道:“为兄与你并肩作战,我倒要看看这剧阳城中究竟有多少人马!”
拓跋禄官翻身下马道:“鼓来,我要为两位兄弟壮行!!”
第三百二十七章 匈奴之王(上)
更新时间:2013-03-29
“大人不好了!西城告急!!”喊杀嘈杂的城头上,隐约可见听见有人高声叫喊着,甚是急迫。
“嗯?方才不是调拨预备人马顶上去了?”王育指挥亲兵打退了一波敌军,还没等缓和体力,抬头猛地注视来人,不由得问道。
“鲜卑人马攻得甚急,西城战事吃紧,方才调拨人马不敷使用!”那副将浑身浴血盔歪甲斜,此时大口喘息道。
听到这里王育心中一痛道:“城中尚有两千生力军,我调配给汝指挥,击退强敌之后速速撤回生力军保全实力!”
“多谢大人,末将定不辱命!”那副将脸上一凛,明白这是城中仅存的完好无损的战力,当下领命而去。
大战持续三个时辰之久,天色早已入夜,然鲜卑人马好似潮涌一般的攻击不断,疯狂的气氛渲染了每一名身处战场的战士。无论是守城的晋军还是攻城的鲜卑人马,都被杀意充斥脑海,玩命的拼杀作战。
城中的晋军在前一夜的激战中便折损了近半数的人马,余下的伤兵凡是能动弹的早已奔上城头协防。战场之上身体健壮的兵卒也不一定保得住性命,那伤病皆是有其行动不便之处,此时放眼望去几乎是死的七七八八了。
“大人小心!!”一名副将举盾隔开了箭矢,回头看看王育是否安然无恙。王育对于眼前的状况依然麻木,鲜卑人仪仗常年的骑射本领,铁骑在城下绕圈奔驰狂射城头。
那箭矢飞的高高再次落下,虽然射杀不到城头最前排的晋国守军,可对城楼上的其他人是致命的杀伤。类似于王育这种站在后方指挥的将领所站立的位置,恰好属于对方的射击范围内。
看那箭矢插在盾牌上尾部尚且颤动不停,王育冷哼一声道:“此番杀来的该是鲜卑最为精锐的部队了,传令三军守住这一波,鲜卑人必然束手无策,知难而退!”
两日来的激战,王育的判断都是准确无比,有王育这句话身旁的将领顿时来了士气,纷纷各自挺身到前线指挥,传播讯息激励三军!
就攻守而言,晋军的损伤本应没有这些,至少也是要让鲜卑人付出极大的代价。只是第一夜的交战鲜卑人一反常态的使用汉人化的战法,多少让晋军有些措手不及,气势上更是因此毫无准备的跌落许多。
城中虽然是一万多名晋军,但其中善于作战的人马不过四千余人,余者皆是原本的县卒以及招募操练的新兵。那鲜卑人作战异常勇猛,有经验的老兵奋力打掉对方的锋头所在,可新兵却因此而畏缩,导致了老兵数量的急剧下降,战事从而陷入了两败俱伤的境地。
晋兵晋将手持刀枪奋力与冲上城头的鲜卑人拼杀,那鲜卑人爬到差不多的距离便将腰袢的短刀斧头抛上城头。站在城垛后方的晋军被四周不断的喊杀声充斥着耳朵,夜色之中的城下的大火也是浓烟不断,根本没有足够的精力做出防备。
运气好的那斧头短刀砍在城垛上没了力道便弹落城下,大部分人却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被短刀斧头砸中上身倒地哀嚎。有反应的快矮身侧头避开了这莫名的杀招,可身后的晋军便不幸接替了命运,惨呼中跌倒在血泊之中。
王育看着一批批的晋军倒下,一批批的鲜卑人被击退,可战斗仍然在持续着,鲜卑的伤亡尤其惨重,否则何必调动铁骑在城下绕行射击?心中知晓这是鲜卑人最后的猛攻,可四下张望被调走的两千生力军仍是没有回来的动静,便知道城西的战况恐怕更加的激烈了。
此时此刻是拼,也是赌,城中再也没有生力军,就连那八百骑兵也早已徒步加入了战场。能够支援城头的有百姓也有受伤之后恢复些许体力的军卒,这些人都非常清楚。鲜卑族战死了过万的队伍,若是攻下剧阳,剧阳必然遭遇屠城的惨剧!!
“大人!大人!有救了!”一名文吏在几名兵将的护卫下兴冲冲的从南城赶来,离着老远便高举双手兴奋的呼喊道。
王育见状大喜,带领人马向前迎去道:“可是援军来了!?”
只有两天的攻坚,可给剧阳兵将的感觉好似奋战了多月一般。鲜卑族之人是真真正正的疯子,眼看剩余的鲜卑兵将不够一般可仍是疯一般的猛攻不止。好在城南在早些时候便有了动静,虽然瞭望不出个所以然来,但远远的看去,也隐隐可以知道是有大战正在进行。
剧阳城乃是晋国境内,晋国境内可以与塞外大军激战许久的自然是晋军!
只是负责拦阻剧阳援军的异族人马也是十分强悍,硬生生的拖战在城南相当远的地方,使得晋国援军动弹不得。期间从西方又是几支异族人马前去援助,从剧阳城头瞭望,都可以看出端倪来。
“大人说的没错,异族人马且战且退,再坚持片刻,必可获救啊!”那文吏浑身颤抖,满脸喜色的叫喊着。
王育一把抓住了这文吏的手腕,凝视道:“此话当真!?”
“哎呀!大人啊,不信你可以亲自一观!!”那文吏兴奋的转身便要带路,去不想一支流矢飞过,正是插在文吏脑袋上。可怜这文吏乐极生悲,哼也没哼一声的倒地而亡。
微微摇头,王育迈过这文吏的尸首带着一群亲兵奔赴城南一睹究竟!
晋军士气忽然大振,顿时把鲜卑人马的气焰压制了不少,正在指挥人马攻城的拓跋猗陁与拓跋猗卢兄弟二人见状脸色数变,到了这个时候相信城中也是难以为继,而鲜卑所剩的兵力还不足万人,其中大半的伤兵。
豁出鲜卑族索头部的前途一战,想不到在这个时候来了晋人的援军,兄弟二人彼此对望,均是痛心疾首!
看那告急的别族传令官一批批的飞马奔着拓跋禄官所在而去,拓跋猗卢略带几分苦涩的哑声道:“想不到我索头部如此命苦,还请兄长做主。”
拓跋猗陁的嗓子也是喊的有了几分嘶哑,目光扫过那剧阳城下仍在不断攻城的族中勇士,不断消失的生命。双眼微微垂闭,痛心道:“除非二弟传令,否则你我不可有所退却。”
“大哥!这个时候还要拼下去么?那刘渊就是为了削弱我拓跋氏的力量啊!!”拓跋猗卢在强大的压力下终于控制不住情绪,激动异常的吼道。
鲜卑族中索头部乃是鲜卑三大部族之一,剧阳一战折损了大半的战力仍然要继续猛攻,这样的抉择在让人不禁慨叹匈奴大单于刘渊之谋略!接着南征来获取土地与利益,同样借此机会削弱各大族群的势力。
现在看来鲜卑族索头部的拓跋兄弟是首当其冲了……
面对拓跋猗卢的激动异常,拓跋猗陁反而十分平静的道:“族中的精英分子已让郁律带走半数,即便我等葬身此地,索头部仍可保留火种。一切都有二弟决定,你我既然推举二弟作为族长,理所应当以其为准。若是你要走,我不拦你,但你真的愿意在这个时候做族中的罪人么?”
拓跋猗卢怒道:“保留部分精英又怎样!那刘渊放任我等消耗兵力,等着治我等的罪过,这个时候大哥你与二哥还要任人摆布么!!”
“报!!族长有令,请二位大人加速攻城,务必在半个时辰之内攻破剧阳!族长率领亲兵前去阻拦敌人援军!”有传令官飞马前来,离着尚有段距离便放声叫喊着。
“什么!?”拓跋猗陁微垂的双目猛地张开,拓跋猗卢更是惊得目瞪口呆。
“二哥怎可如此!晋人势大,不可让二哥独自涉险啊!”拓跋猗卢一脸慌张道。
拓跋猗陁策马到了拓跋猗卢身旁,伸手搭在拓跋猗卢肩上道:“三弟,此间铁骑你尽数带走去保护二弟,攻城之事交给为兄了。切记若是半个时辰之内难以破城,便迅速保护二弟离开此地!”
“大哥!”拓跋猗卢略带几分羞愧道,话还没说完见拓跋猗陁的表情便转身带着亲兵向剧阳城后方而去。
在剧阳城四周的铁骑得到命令,纷纷汇聚成一队,好似一股旋风般的跟随拓跋猗卢去增援拓跋禄官以及其他各族人马。
拓跋猗陁翻身跃下战马,提出战马皮兜中的双斧,接着火光看着自己的面容映射在斧头上,微微一笑道:“无论如何此战都须有个交代,便看看你剧阳城与我拓跋猗陁谁的命更硬吧!”
一千五百名亲兵人人肃立,慷慨激昂,在拓跋猗陁的率领下徒步而行,推着最后一批攻城器械冲向了剧阳城……
剧阳城后方的晋国援军渐渐占据上风,异族人马奋力抵御之下却是各自珍惜部署不欲硬拼。只是战场之上形势错综复杂,有的部族倒是不想拼得太凶,怎奈混战之中被晋人包围,大有吞噬之意!
管你是不愿意拼杀的还是一心躲闪的,到了这个节骨眼上你不想拼,可人家是要你命的!不拼也不行了……
惨烈的战局阻挡不了晋国援军的脚步,晋国人马步骑配合娴熟将异族将近两万人马杀得节节败退。而在双方交战之地距离此处足足有二十里的距离,沿途尽是尸首血泊,被斩杀的异族人马与殉国的晋国将士早已超过了数万。
一名秃头大汉挥舞狼牙棍砸得晋兵脑袋粉碎,却也被侧翼的一名晋兵砍伤了大腿。便在此时忽然一支利箭射至,那举到欲砍的晋兵顿时中箭倒地身亡。秃头大汉见了回身一撇,不由得咧嘴笑道:“拓跋禄官,果然是你!”
拓跋禄官身披重甲,一手持剑,一手持弓率领亲兵加入战团甚是勇猛,顿时杀得这一处晋军纷纷躲避倒退,顿时稳定了局势。
“剧阳城就要攻破,我等不可再退了!”拓跋禄官一边纵马奔着秃头大汉而来,一边却接连数箭射杀了数名晋将。那退回去的晋兵纷纷举着盾牌遮掩身躯,奋力抵挡鲜卑人马冲击的同时,又有些怕被这鲜卑族长射个透心凉。
“完达骨,你的战士还有多少,随我杀过去!”来到了秃头大汉身旁,拓跋禄官微微颔首注目这秃头汉子完达骨道。
这完达骨乃是此番出征的部族首领之一,麾下的人马在数千之众。扫了一眼拓跋禄官带来的鲜卑战士,完达骨嘿嘿一声道:“拓跋禄官,只带这些人马是来催促我等送命,还是自己想送死?”
拓跋禄官冷笑一声道:“战或不战由不得你选择,自认是英雄的便随我杀啊!”冷冷的话语转为轰然一声,鲜卑勇士奋勇当先,手中斧矛戳杀前方晋军兵将。晋军也是持续作战,却是禁不住这生力军的冲杀,尤其这批鲜卑人马虽然不多,但各个都是拓跋禄官的亲兵,十分精锐!!
秃头大汉完达骨脸色阴沉的看着拓跋禄官飞马奔入前方战团,忽青忽白的表情若有所思,举起狼牙棒高声叫喊,四周族中的勇士各自持斧锤跟在鲜卑战士身后舍命撞击晋国大军!
拓跋禄官长剑挥洒处处腥风血雨,完达骨狼牙棒横扫更是血雨腥风!二人也不多话,却是默契,指挥各自麾下人马频繁冲击晋军阵势。那晋国援军本是冲锋姿态,如今这一处的晋军硬生生的被两路人马杀得倒退连番,整体阵型之上便出现了极不协调的姿态。
便在此时拓跋猗卢率领鲜卑铁骑杀到,迅速压制另一侧的晋军攻势。另一侧的晋军在攻杀许久之后已呈现疲劳,却是难以抵挡鲜卑数千铁骑的冲击力。兼之要照顾别侧的禁军保持阵势的联系,因此在塞外各族人马的奋力作战之下竟是开始后撤!
混战之中晋军再鼓士气待后方阵势调整完毕竟是迎面冲杀而来!各族将领催动人马大呼鏖战,彼此间少有默契难免被晋军各个击破。拓跋禄官与完达骨这一处契合的密实,晋军也是看出了端倪,晋国铁骑竟是在战阵组织之下轮番突击这一处,杀得两族勇士尽成马蹄下的血泥。
好在拓跋猗卢率领部分骑兵绕圈杀来救助,算是稍稍稳定了局面,即便如此战场仍是被晋军推动不断靠近剧阳城!
“三弟何以至此!?”拓跋禄官远弓近剑杀得鬼神辟易,见拓跋猗卢带领铁骑来援心中顿时一沉。
拓跋猗卢手持长矛连番冲锋之后,方才叫道:“大哥言二哥你不能有失,特遣我来相护!”
拓跋禄官闻言鼻子一酸,几乎落泪,然虎目瞪视硬是将泪感憋回道:“晋军势大,难以回天,就算撤军也难保不死,且随我奋力杀退晋人争取活命之机!”
说话间已然有几个小部族悄然撤离战场,却是被游杀不断的晋国铁骑冲散在战团之中,没逃掉不说反而是更快的丧命。战况激烈对于塞外各军极为不利,有心撤军的部族将领见状都是深以为然。
这拓跋禄官说的没错,怯战只会让晋军如鱼得水,能活着撤走的机会不多。只有杀退晋军,夺取抽身而退的空间才有生存的希望。到了这个时候人人向战,豁出性命厮杀,就算晋军势大一时也是难以吃掉对方。
“嗯!?西方有敌!!”拓跋禄官在战争之中眺望,但见剧阳城西方烟尘大作,一支异族人马逃散开来,后方竟是晋国汪陶守军追杀而至!!
屋漏偏逢连夜雨,异族各部将领见状都是大惊失色!原本负责牵制汪陶晋军的异族人马调来此地一半之多,余下的没想到竟然被晋军这么快的击破。看来此番大战各族元气大伤不说,难逃战败的结果……
完达骨火冒三丈吼道:“天杀的刘渊让老子送死,我不甘心啊!!”吼声未止完达骨猛冲晋阵,狼牙棒横扫千军顿时杀开一处缺口。背后的族人纷纷跟随杀上,然那缺口不过一开,旋即又是闭合。
那完达骨久战之余哪还有冲阵的气力,凭借胸中一股怒火冲杀,怒火宣泄的七七八八,人也死于乱军之中……
首领一死,这一族的兵将群龙无首顿时成为了晋人的大餐。拓跋禄官神色凛然的杀到拓跋猗卢身旁道:“尚未至半个时辰,为兄在这里坚持,汝速速去通传大哥准备撤军!”
鲜卑族索头部以及各族人马拼杀到了这个份儿上已然是仁至义尽,拓跋禄官也知此战已败,心中却是存有必死之意!
拓跋猗卢又悲又怒道:“两位兄长一般的想法怎瞒得过我,我族已然拼光兵力,难道一定要死于沙场才能免去祸患么!?”
拓跋禄官苦笑道:“匈奴势大,非是我等可以反抗,战败已是获罪,唯有殉战于此或可免我索头部覆灭之难。”
拓跋猗卢怒道:“若要战死也是小弟当先,待我杀开血路护送两位兄长脱离险境!”
言罢拓跋猗卢悲怒交加,拍马舞矛率领亲兵便欲死战。然就在此时,晋军忽而攻势一歇如潮水般的倒退而去,远端那汪陶来的援军也是同样的动作。被晋军杀得支离破碎的各族人马一时怔在原地不知所措。
忽尔有人高呼,在场之人都是听到了高亢的号角声,拓跋禄官等各族之主不由得一脸惊疑。
但见铁骑无数纵横西南两处战场,兼有无数异族人马竟是从半途杀出骚扰退却的晋国大军。
“是!?是大单于!?”拓跋禄官见那剧阳城下一支雄伟恢弘的军队浩荡而来,巨大的旗帜上书写的正是“大单于刘渊”五个大字!!而此时此刻的剧阳城似乎也恢复了平静,城头上升起了象征匈奴的王旗!
第三百二十七章 匈奴之王(下)
更新时间:2013-03-30
大火熄灭,遍地尸骸,血泊之中幸存的塞外战士们眼中竟是激动的泪光。匈奴大单于刘渊率领匈奴大军十几万陆续开来,不仅仅吓退了晋国的剧阳援军,同时从汪陶而来的晋国人马也知难而退。
剧阳城四场打开,城头上竖起了高大的匈奴王旗迎风飘荡。屡屡黑烟升起,晋国守将王育垂头丧气的站在城门口,脚下有晋国战死的守军也有鲜卑族被杀的勇士,手上捧着一颗印绶恭敬地肃立等待匈奴一方接受投降。
两队匈奴铁骑不理站在门口的王育等一干晋国官吏,径直进入城中侦查,与其他三处城门进入的匈奴战士汇合,占领库府,粮仓,城墙等要害之处。紧随其后又是两队匈奴甲士左右并头而行,随后的仪仗等等竟是与汉人帝王相差无几!!
匈奴大单于刘渊骑在高头大马之上,长髯随风飘散心前,双目神采奕奕,离着老远便对王育微微颔首。
王育躬身捧着印绶道:“罪人王育拜见大单于,愿大单于不以育等晚降而降罪剧阳军民。”身后晋国文武官吏都是跪拜在地,脸上抱有赧色,守城不过两日而降,说将出去焉有颜面见河北父老?
刘渊在马上居高临下抬头看了看剧阳城,又打量了四周堆积的身体,微微皱眉叹息,随后方才端详王育一番道:“伯春肯降,算是保住了此间百姓,此乃功也,不必称罪。”
说话间有匈奴文官上前接受了王育的印绶,王育微微抬头道:“多谢单于成全,育等愿效犬马之劳。”
匈奴大单于刘渊微微点头,抬头却是看另一侧拓跋禄官等各族首领纵马而来,离着老远便翻身下马便欲参拜。刘渊一提马缰绳,纵马快若闪电便来到拓跋禄官等人面前,跃下战马抢先一步拖住拓跋禄官道:“本王来得迟了,让各族人马折损甚众,心中实是难安。”
拓跋禄官仍能控制情绪道:“为单于大人效力乃是我辈之荣耀,未能完成大汗托付,实是心中有愧!”实际上剧阳之战不过是前后两天而已,但在剧阳的塞外军团已然遭到了剧阳守军以及汪陶及晋国援军的夹击,若不是刘渊来的正是时候,恐怕数万塞外战士便要丧命于此了。
匈奴大单于刘渊摇头叹息道:“是本王失策,未曾料到此战如此惨烈,若能早来一步,就不须付出如此代价了。这剧阳城从此以后便是索头部安身立命之所,禄官你要好生经营,恢复元气,接下来的战斗暂时不须你索头部参与了。”
听闻刘渊把剧阳城交给自己掌控,拓跋禄官饶是沉稳也是禁不住激动,沙哑的声音道:“拓跋氏怎敢专美于前,愿随大单于继续征战!!”
此时拓跋猗陁与拓跋拓跋猗卢也纷纷赶到,听闻刘渊所言都是激动不已。这剧阳城虽然不大,可内中也有三十万的汉人百姓。刘渊此举无异于是把这三十万百姓都交给了索头部管理。除了需要向匈奴缴纳的税赋之外,余下的钱财收支足以让索头部逐渐恢复实力,甚至超过以往!
“准备接收此城吧,莫要让战士们的鲜血白白流淌。”在刘渊的示意之下,匈奴文官手捧剧阳城的印绶,送到了拓跋禄官的手中。拓跋禄官感激涕零的收下了印绶,几乎说不出话来。而原本对刘渊甚有成见的拓跋猗卢此时也是感到愧疚,毕竟自己曾经怀疑刘渊借此来削弱索头族的实力。
在剧阳之站开启第二天便携带大军赶到此地,足以证明匈奴之主刘渊没有任凭索头部一家打消耗战的意思。
此时身高九尺三寸的刘曜阔步分开人群,在刘渊身旁耳语几声,刘渊眉头一立颔首道:“完达骨战死疆场,族内伤亡过半,此族调往后方分配牛羊钱粮休养生息。”
完达骨一族剩余的将领闻言欣喜若狂,这赏赐虽然不如鲜卑族索头部来得大,却也是难得的大实惠了。除此之外,刘渊对于在战斗中表现突出敢于拼杀的部族都有赏赐,赏赐的份额都是极重!
一时各族将领连连叩头谢恩高声呼喊异常的兴奋,在人群中有半数左右的部族却是左顾右盼,心中顿时又不好的预感产生。自家部族也是折损了许多人手,为何大单于连一个字也没有提到?
眼尖的却是看到了在大单于身旁的高壮大汉刘曜眼神总是扫视自己这群人,不由得心中发毛,不知道接下来的会是什么。受到恩赏的纷纷起身分列左右,跪在地上的唯唯诺诺,却是不知道会被怎样发落。
风凛冽,吹人脸颊稍有疼痛,塞外之人风吹惯了不觉得如何,王育等投降的晋国文武只能站在一旁管瞧着,忍受着。
“铁烈!你之族人素来英勇善战,为何今次大战最先退避,虽然折损过半却是情无可原!”匈奴大单于刘渊负手身后,迈步到了一名中年大汉身前,看着那汉子冷声喝问!
那汉子名唤铁烈,其麾下的勇士虽然不是最多,可战斗力乃是出了名的。闻匈奴大单于质问,铁烈打了个冷颤磕头道:“晋……晋军勇猛,儿郎们不敌……因此……因此方才……方……”
“你可知道,此番进军河北非是单打独斗,而是统一号令!你之做法攻城略地尚显不够,在本王夺取中原的计划中又能扮演什么角色!?”刘渊冷冷的喝断了铁烈的话语。
垂首旁观的王育闻言身形不由得微微一震,抬眼去看刘渊时眼中的神色已然有了变化,这匈奴之主不仅仅是精明无比,更是赏罚有度,更难得的是竟然有吞并华夏的志向!
纵观塞外之辈,有此志向与能力者可谓凤毛麟角……
思考间,包括铁烈在内的三四名部族将领被匈奴甲士押到城下就地杀头!而其各自的部署皆是编在了军中戴罪立功。到了这个时候在场之人无不欢欣鼓舞,拓跋禄官兄弟三人更是暗自心惊。
若不是拓跋禄官看清楚了形势,坚持奋战到底,恐怕此时此刻鲜卑索头部不仅仅是损兵折将,更是要沦为其他种族的奴隶毫无尊严可言。
远方的战斗已然结束,剧阳的援军来的迅速,撤走的也是迅速,匈奴铁骑追杀一阵便已经回转。而从汪陶方向杀来的晋国援军却是没有那般好运气了,不明所以的在退兵的路上遭到了多股的匈奴部队袭击,又被后方的匈奴铁骑与其他部族追上一阵掩杀损兵折将的方能甩开追击。
三四名族长模样的人纷纷抢着跪在地上,各自磕头不已,高呼大单于饶命等等。此时众人方才明白,原来这几个部族乃是奉命阻挡汪陶方面的晋军。却是在战斗中各自保存实力,抢先一步退避,这才导致了汪陶晋军火速杀至的结果。
见到匈奴大军杀来,这些部族也是不傻,纷纷去阻截晋军本是想立下一些功劳。不想兴冲冲的回来之后,却是看见怀有私心,畏缩不前的部族都是这般下场,于是一个个的跪地求饶,甚是悲切。
刘渊见状冷哼一声道:“念尔等尚有功劳,这一次便不予计较,若有再犯,前车之鉴可是要想好啊!”
几个部族首脑闻言各自感激涕零,泪流满面,要知道一旦自己的部族因此成为了匈奴人的奴隶,无论如何怎样都是永无恢复自身的机会了。
清点伤亡,打扫战场自是不用多说,匈奴各部将领齐聚在王帐之中,商讨接下来的进兵之事。
晋国雁门郡仰仗的马邑,阴馆,汪陶,剧阳这防线已然崩塌一角,余下三处汪陶晋军也是折损了许多人马,接下来攻取何处乃是决定雁门郡归属的关键所在。
“伯春甚是熟悉晋人布防,先由伯春讲解一下吧。”刘渊看着身旁的王育王伯春说道。
王育在晋国虽然被委以边关重任,但其在文化上的造诣实际上远超其调度能力。匈奴大单于刘渊一心要建立匈奴帝国,征服华夏,因此对王育肯投诚匈奴感到很是高兴。
不过在其他人眼中,王育不过是个守城两日便投降的废材而已。好在刘渊对于王育的重视乃是摆在心里,并非放在外面,因此旁人看不出其中的关窍所在。
王育缓步走到地图前道:“汪陶,阴馆,马邑三处各自屯兵万人左右,其中善战之士约有四千,余者皆是寻常守军以及新兵。其余兵力皆在广武胡玄威麾下,在七万人左右……”
各族将领看不起王育,但对于情报都是极其重视,这王育也是铁了心跟随刘渊。何处屯兵,何处钱粮,何处地势险要,胡奋曾经做过何种的战略计划,总而言之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统统的说了出来,足有半个时辰之久。
其中间杂王育自己的看法,有些看法算不上高明,却也是颇有其独特的见解,一番讲解之后众人恍然大悟之余,对王育这降将的看法竟是不觉中发生了些许改观。
“并不知晓本王志在雁门,却是做了如此严密的布防,甚至藏于半途的援军连身为剧阳守将的你都不知晓,胡玄威果然名不虚传也!”匈奴大单于刘渊听罢不断点头,连番称赞胡奋。
发兵剧阳之前,塞外联军在种种迹象中都透露着要先行攻打戎国,因此戎国全力戒备,辽东的晋军也是全民皆兵等待塞外联军杀来。这般形势之下胡奋仍然对境内做了充分的部署,防患于未然,这般心智与稳妥绝不是寻常将领能够做到的。
刘渊族内大将刘钦挺身而出道:“单于大人,既然剧阳已经占据,当分派兵力一举袭击马邑,阴馆,汪陶三处,如此与胡奋在广武决战方无后顾之忧!”
此言一出顿时得到帐中大部分的应和,虽然三城的守军有一万人,但汪陶的晋军已然折损了一半的兵力,余下两处也是老兵新兵参半的样子。人数上多,可战斗力上并不是如何强韧。
若是能够攻取晋国的边关四城,整个雁门郡便开了一扇大门,任凭塞外联军驰骋了。
匈奴大单于刘渊闻言笑而不答,一旁的刘曜道:“单于大军至此,想必此时晋人已然得知了消息,与其此时分兵,倒不如稳坐于此看晋军如何反应。”
刘钦眉头一皱道:“此话怎讲?何不趁着晋军兵力不足一举灭之!?”
刘曜笑道:“晋人自忖御我等于外,今破其一角,必引起河北恐慌。此刻料想各处人马皆以发动,父王坐镇于此晋人必是严阵以待,如此岂非正中我方下怀?”
那刘钦乃是刘渊族中的大将,闻言顿时明白了刘曜的意思道:“此法虽是好,只是……”
“只是将军未曾一战,手痒是么?”刘曜身为刘渊的养子,老早便跟随左右,此时一问,倒是惹得哄堂大笑。
刘渊缓缓起身道:“各地军情尚未传回,在此之前本王便在此屯驻按兵不动。素闻伯春文笔精妙,便请伯春代本王拟檄文告天下可好?”
王育自忖才华在匈奴之中可谓无人可及,凭借自己的文化水准足以在倾慕汉人文化的刘渊身边平步青云。方才一番讲解之后见在场众人的神态对于自己的判断更是成竹在胸,只是刘渊喜怒不形于色,自己猜不透其心思。
但根据众人之神态来看,想必刘渊也是满意的。
心中有了这样的判断王育在表面上却是不动声色,心知自己必然有机会的。不想机会来的如此之快,更是如此致命!!
所谓的檄文,自然是对匈奴歌功颂德痛骂晋国上下,借此煽动人心罢了。这倒是没有什么难的,但若动笔的人是王育自己事情便不同了。当年许子章提供钱财让自己有了今日之成就,更是不嫌少年王育贫穷将自己的女儿下嫁给了王育。
如此厚恩可谓是再造父母一般,然投降匈奴虽然自己免去一死,并且觅得心中的明主,可因此已然使家人获罪。若是再提笔檄文抨击晋国,歌颂匈奴,不仅成为了民族的罪人,家人也定然难免一死!!
只是既然投靠了匈奴大单于刘渊,若仍是顾虑这些,自己又如何能够在匈奴大单于刘渊麾下取得信任,得以重用?
心中江河湖海翻滚不息,然帐中众人目光注视,刘渊更是饱含笑意望着自己,若是有半分疑虑,所谓的前程富贵便自此化作云烟而散了。王育明白刘渊虽然眼中饱含笑意,但若对自己的表现有半分不满,便永远不会再给自己机会。
“罪臣领命!”心中悲苦,不忍,可不知道为何,动作语言竟是应声而答,没有丝毫的迟疑。仿似一切想法在瞬间形成,在思想还没有做出个胜负时,身体和反应早已给出了本能的答案。
“那便交给伯春了。”刘渊微微点头,不无期待的说道。对于匈奴之主刘渊来说,自然明白自己这样做所为得是什么。既然要用一个人,必然要让此人彻底与晋国脱离联系,即便其人不厌恶晋国,也要让晋国不容此人。不如此怎能让那些贪生怕死之辈苟且于自己麾下?如何能够彻底的发挥这些人的价值?
对于王育的表现,在帐中的各族文武也是表示满意,应承的干脆利落,足以说明了这是一个识时务的人,是值得一用的人。
便在此时,门帘一掀,鲜卑族索头部的族长拓跋禄官,带着拓跋猗陁与拓跋猗卢迈步而入。三人跪地参拜道:“拓跋禄官携索头部之人前来听候大单于调遣!”
拓跋禄官这一族人已然被刘渊任命为剧阳城的城主,并且奉命休养生息不用参与战事,这被大多数人羡慕着。见这兄弟三人联袂而来请命出战,帐中各族文武有大半之人微感错愕。
刘渊见状温和的道:“本王已许尔等休息,拓跋族长这是何故?”
拓跋禄官拱手道:“大单于对我索头部有再造之恩,眼下正是大单于用人之时,我等虽然愚钝却也知恩图报。索头部拓( 惊雷入汉 http://www.xlawen.org/kan/5526/ )
“话虽如此,但继续这样冲杀,恐怕……”拓跋猗卢仍是想辩解什么道。
“不用说了,明日我们兄弟三人合力攻城!”拓跋禄官拍桌而去,自顾自的离开了大帐。
拓跋猗卢见了对拓跋猗陁道:“兄长这是……哎!”
日过三竿,狂风大作,一片风沙之中,鲜卑族一万余名战士队列整齐杀奔剧阳城下!!鲜卑族索头部族长拓跋禄官率领拓跋猗陁,拓跋猗卢,拓跋郁律等族中精英倾巢而出,誓要攻取剧阳城!!
剧阳城守军见鲜卑族果然不其然如王育所料般的杀来,连忙全城戒备调动兵马奔上城头守御,并且通知王育。
睡了半日王育精神方才振作,此时正思忖这边关形势,一番评估之后并不乐观。那汪陶晋军兵力与自己所差无几,此时半分动静也没有显是汪陶附近的异族人马远远大于晋军。
若是如此判断,剧阳的情况恐怕就不易了。依照昨夜的惨烈程度,若是异族大军攻打一日一夜,这城中恐怕就没有可用之兵了。就算鲜卑族退去了,异族也有其他的部族接二连三的杀来。
这该如何是好?
经过一夜厮杀,双方都是即刻进入作战状态,在族长拓跋禄官的督促下,鲜卑兵将更添勇猛不顾生死的奋力攻城!而守军一方也是早有准备,王育虽然武艺不济,一介书生,然调度有方指挥得当,兵力分配的甚是细密,轮流运转之下守得无懈可击!
双方彼此不让,针锋相对,不知不觉中战事进行了两个时辰有余,又是大批的死伤。
拓跋禄官督战许久,见剧阳城迟迟不能取下心中甚是焦急。便在此时却是探马来报,在剧阳城后方设伏的两个部族竟是遭遇了晋人的援军,看旗号并非是汪陶守军。
“嗯?两族人马几近两万,仍是抵挡不住么?”拓跋禄官脸上凝重的问道。
那探马道:“晋军来的是甚是突然,甫一交手已然溃败一族,如今两族合力拖住晋军,却是请族长分兵支援。”
“叫使者来!”拓跋禄官脸上一沉,不怒自威道。
那两族的使者闻被召唤甚是欣喜,各自纵马而来飞身下马磕头便拜倒:“晋人勇猛兵力无数,还请族长大人发兵支援啊!”
“哈哈!支援?你们起来看看这剧阳城下,方圆十里之内洒得都是我鲜卑勇士的鲜血!为此付出性命的鲜卑勇士超过万人,哪里来得兵力支援你们两族!?”拓跋禄官指着那厮杀的战场,扬鞭怒笑道。
两名使者方才也是见识了攻城战的惨烈程度,闻言互相对视顿时没了话说。见二人支支吾吾,拓跋禄官冷声道:“回去告诉你们族长,我索头部誓拔此城,在此之前让他们坚持住。今时不同往日,看不清楚现实的人终究会被淘汰!”
“啊……是,是!”两名使者被拓跋禄官那股杀气笼罩得心惊肉跳,忙不迭的爬起来打马而去。
“广武距离此地有两日路程,来回之间绝无这般速度,定是胡玄威早在半途屯驻大军!”拓跋猗陁作战经验极其丰富道。
拓跋禄官颔首道:“大哥所言应是无误,胡奋果是大敌不可小觑也。来人啊,速速传令东方各族留下部分人马牵制晋军,火速增援剧阳后方不得有误!”
“是!”一声应允,自有传令之人飞马而去。
拓跋猗卢在旁哈哈笑道:“小弟不才,先行攻城,此间便劳烦两位兄长了!”
拓跋猗陁也道:“为兄与你并肩作战,我倒要看看这剧阳城中究竟有多少人马!”
拓跋禄官翻身下马道:“鼓来,我要为两位兄弟壮行!!”
第三百二十七章 匈奴之王(上)
更新时间:2013-03-29
“大人不好了!西城告急!!”喊杀嘈杂的城头上,隐约可见听见有人高声叫喊着,甚是急迫。
“嗯?方才不是调拨预备人马顶上去了?”王育指挥亲兵打退了一波敌军,还没等缓和体力,抬头猛地注视来人,不由得问道。
“鲜卑人马攻得甚急,西城战事吃紧,方才调拨人马不敷使用!”那副将浑身浴血盔歪甲斜,此时大口喘息道。
听到这里王育心中一痛道:“城中尚有两千生力军,我调配给汝指挥,击退强敌之后速速撤回生力军保全实力!”
“多谢大人,末将定不辱命!”那副将脸上一凛,明白这是城中仅存的完好无损的战力,当下领命而去。
大战持续三个时辰之久,天色早已入夜,然鲜卑人马好似潮涌一般的攻击不断,疯狂的气氛渲染了每一名身处战场的战士。无论是守城的晋军还是攻城的鲜卑人马,都被杀意充斥脑海,玩命的拼杀作战。
城中的晋军在前一夜的激战中便折损了近半数的人马,余下的伤兵凡是能动弹的早已奔上城头协防。战场之上身体健壮的兵卒也不一定保得住性命,那伤病皆是有其行动不便之处,此时放眼望去几乎是死的七七八八了。
“大人小心!!”一名副将举盾隔开了箭矢,回头看看王育是否安然无恙。王育对于眼前的状况依然麻木,鲜卑人仪仗常年的骑射本领,铁骑在城下绕圈奔驰狂射城头。
那箭矢飞的高高再次落下,虽然射杀不到城头最前排的晋国守军,可对城楼上的其他人是致命的杀伤。类似于王育这种站在后方指挥的将领所站立的位置,恰好属于对方的射击范围内。
看那箭矢插在盾牌上尾部尚且颤动不停,王育冷哼一声道:“此番杀来的该是鲜卑最为精锐的部队了,传令三军守住这一波,鲜卑人必然束手无策,知难而退!”
两日来的激战,王育的判断都是准确无比,有王育这句话身旁的将领顿时来了士气,纷纷各自挺身到前线指挥,传播讯息激励三军!
就攻守而言,晋军的损伤本应没有这些,至少也是要让鲜卑人付出极大的代价。只是第一夜的交战鲜卑人一反常态的使用汉人化的战法,多少让晋军有些措手不及,气势上更是因此毫无准备的跌落许多。
城中虽然是一万多名晋军,但其中善于作战的人马不过四千余人,余者皆是原本的县卒以及招募操练的新兵。那鲜卑人作战异常勇猛,有经验的老兵奋力打掉对方的锋头所在,可新兵却因此而畏缩,导致了老兵数量的急剧下降,战事从而陷入了两败俱伤的境地。
晋兵晋将手持刀枪奋力与冲上城头的鲜卑人拼杀,那鲜卑人爬到差不多的距离便将腰袢的短刀斧头抛上城头。站在城垛后方的晋军被四周不断的喊杀声充斥着耳朵,夜色之中的城下的大火也是浓烟不断,根本没有足够的精力做出防备。
运气好的那斧头短刀砍在城垛上没了力道便弹落城下,大部分人却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被短刀斧头砸中上身倒地哀嚎。有反应的快矮身侧头避开了这莫名的杀招,可身后的晋军便不幸接替了命运,惨呼中跌倒在血泊之中。
王育看着一批批的晋军倒下,一批批的鲜卑人被击退,可战斗仍然在持续着,鲜卑的伤亡尤其惨重,否则何必调动铁骑在城下绕行射击?心中知晓这是鲜卑人最后的猛攻,可四下张望被调走的两千生力军仍是没有回来的动静,便知道城西的战况恐怕更加的激烈了。
此时此刻是拼,也是赌,城中再也没有生力军,就连那八百骑兵也早已徒步加入了战场。能够支援城头的有百姓也有受伤之后恢复些许体力的军卒,这些人都非常清楚。鲜卑族战死了过万的队伍,若是攻下剧阳,剧阳必然遭遇屠城的惨剧!!
“大人!大人!有救了!”一名文吏在几名兵将的护卫下兴冲冲的从南城赶来,离着老远便高举双手兴奋的呼喊道。
王育见状大喜,带领人马向前迎去道:“可是援军来了!?”
只有两天的攻坚,可给剧阳兵将的感觉好似奋战了多月一般。鲜卑族之人是真真正正的疯子,眼看剩余的鲜卑兵将不够一般可仍是疯一般的猛攻不止。好在城南在早些时候便有了动静,虽然瞭望不出个所以然来,但远远的看去,也隐隐可以知道是有大战正在进行。
剧阳城乃是晋国境内,晋国境内可以与塞外大军激战许久的自然是晋军!
只是负责拦阻剧阳援军的异族人马也是十分强悍,硬生生的拖战在城南相当远的地方,使得晋国援军动弹不得。期间从西方又是几支异族人马前去援助,从剧阳城头瞭望,都可以看出端倪来。
“大人说的没错,异族人马且战且退,再坚持片刻,必可获救啊!”那文吏浑身颤抖,满脸喜色的叫喊着。
王育一把抓住了这文吏的手腕,凝视道:“此话当真!?”
“哎呀!大人啊,不信你可以亲自一观!!”那文吏兴奋的转身便要带路,去不想一支流矢飞过,正是插在文吏脑袋上。可怜这文吏乐极生悲,哼也没哼一声的倒地而亡。
微微摇头,王育迈过这文吏的尸首带着一群亲兵奔赴城南一睹究竟!
晋军士气忽然大振,顿时把鲜卑人马的气焰压制了不少,正在指挥人马攻城的拓跋猗陁与拓跋猗卢兄弟二人见状脸色数变,到了这个时候相信城中也是难以为继,而鲜卑所剩的兵力还不足万人,其中大半的伤兵。
豁出鲜卑族索头部的前途一战,想不到在这个时候来了晋人的援军,兄弟二人彼此对望,均是痛心疾首!
看那告急的别族传令官一批批的飞马奔着拓跋禄官所在而去,拓跋猗卢略带几分苦涩的哑声道:“想不到我索头部如此命苦,还请兄长做主。”
拓跋猗陁的嗓子也是喊的有了几分嘶哑,目光扫过那剧阳城下仍在不断攻城的族中勇士,不断消失的生命。双眼微微垂闭,痛心道:“除非二弟传令,否则你我不可有所退却。”
“大哥!这个时候还要拼下去么?那刘渊就是为了削弱我拓跋氏的力量啊!!”拓跋猗卢在强大的压力下终于控制不住情绪,激动异常的吼道。
鲜卑族中索头部乃是鲜卑三大部族之一,剧阳一战折损了大半的战力仍然要继续猛攻,这样的抉择在让人不禁慨叹匈奴大单于刘渊之谋略!接着南征来获取土地与利益,同样借此机会削弱各大族群的势力。
现在看来鲜卑族索头部的拓跋兄弟是首当其冲了……
面对拓跋猗卢的激动异常,拓跋猗陁反而十分平静的道:“族中的精英分子已让郁律带走半数,即便我等葬身此地,索头部仍可保留火种。一切都有二弟决定,你我既然推举二弟作为族长,理所应当以其为准。若是你要走,我不拦你,但你真的愿意在这个时候做族中的罪人么?”
拓跋猗卢怒道:“保留部分精英又怎样!那刘渊放任我等消耗兵力,等着治我等的罪过,这个时候大哥你与二哥还要任人摆布么!!”
“报!!族长有令,请二位大人加速攻城,务必在半个时辰之内攻破剧阳!族长率领亲兵前去阻拦敌人援军!”有传令官飞马前来,离着尚有段距离便放声叫喊着。
“什么!?”拓跋猗陁微垂的双目猛地张开,拓跋猗卢更是惊得目瞪口呆。
“二哥怎可如此!晋人势大,不可让二哥独自涉险啊!”拓跋猗卢一脸慌张道。
拓跋猗陁策马到了拓跋猗卢身旁,伸手搭在拓跋猗卢肩上道:“三弟,此间铁骑你尽数带走去保护二弟,攻城之事交给为兄了。切记若是半个时辰之内难以破城,便迅速保护二弟离开此地!”
“大哥!”拓跋猗卢略带几分羞愧道,话还没说完见拓跋猗陁的表情便转身带着亲兵向剧阳城后方而去。
在剧阳城四周的铁骑得到命令,纷纷汇聚成一队,好似一股旋风般的跟随拓跋猗卢去增援拓跋禄官以及其他各族人马。
拓跋猗陁翻身跃下战马,提出战马皮兜中的双斧,接着火光看着自己的面容映射在斧头上,微微一笑道:“无论如何此战都须有个交代,便看看你剧阳城与我拓跋猗陁谁的命更硬吧!”
一千五百名亲兵人人肃立,慷慨激昂,在拓跋猗陁的率领下徒步而行,推着最后一批攻城器械冲向了剧阳城……
剧阳城后方的晋国援军渐渐占据上风,异族人马奋力抵御之下却是各自珍惜部署不欲硬拼。只是战场之上形势错综复杂,有的部族倒是不想拼得太凶,怎奈混战之中被晋人包围,大有吞噬之意!
管你是不愿意拼杀的还是一心躲闪的,到了这个节骨眼上你不想拼,可人家是要你命的!不拼也不行了……
惨烈的战局阻挡不了晋国援军的脚步,晋国人马步骑配合娴熟将异族将近两万人马杀得节节败退。而在双方交战之地距离此处足足有二十里的距离,沿途尽是尸首血泊,被斩杀的异族人马与殉国的晋国将士早已超过了数万。
一名秃头大汉挥舞狼牙棍砸得晋兵脑袋粉碎,却也被侧翼的一名晋兵砍伤了大腿。便在此时忽然一支利箭射至,那举到欲砍的晋兵顿时中箭倒地身亡。秃头大汉见了回身一撇,不由得咧嘴笑道:“拓跋禄官,果然是你!”
拓跋禄官身披重甲,一手持剑,一手持弓率领亲兵加入战团甚是勇猛,顿时杀得这一处晋军纷纷躲避倒退,顿时稳定了局势。
“剧阳城就要攻破,我等不可再退了!”拓跋禄官一边纵马奔着秃头大汉而来,一边却接连数箭射杀了数名晋将。那退回去的晋兵纷纷举着盾牌遮掩身躯,奋力抵挡鲜卑人马冲击的同时,又有些怕被这鲜卑族长射个透心凉。
“完达骨,你的战士还有多少,随我杀过去!”来到了秃头大汉身旁,拓跋禄官微微颔首注目这秃头汉子完达骨道。
这完达骨乃是此番出征的部族首领之一,麾下的人马在数千之众。扫了一眼拓跋禄官带来的鲜卑战士,完达骨嘿嘿一声道:“拓跋禄官,只带这些人马是来催促我等送命,还是自己想送死?”
拓跋禄官冷笑一声道:“战或不战由不得你选择,自认是英雄的便随我杀啊!”冷冷的话语转为轰然一声,鲜卑勇士奋勇当先,手中斧矛戳杀前方晋军兵将。晋军也是持续作战,却是禁不住这生力军的冲杀,尤其这批鲜卑人马虽然不多,但各个都是拓跋禄官的亲兵,十分精锐!!
秃头大汉完达骨脸色阴沉的看着拓跋禄官飞马奔入前方战团,忽青忽白的表情若有所思,举起狼牙棒高声叫喊,四周族中的勇士各自持斧锤跟在鲜卑战士身后舍命撞击晋国大军!
拓跋禄官长剑挥洒处处腥风血雨,完达骨狼牙棒横扫更是血雨腥风!二人也不多话,却是默契,指挥各自麾下人马频繁冲击晋军阵势。那晋国援军本是冲锋姿态,如今这一处的晋军硬生生的被两路人马杀得倒退连番,整体阵型之上便出现了极不协调的姿态。
便在此时拓跋猗卢率领鲜卑铁骑杀到,迅速压制另一侧的晋军攻势。另一侧的晋军在攻杀许久之后已呈现疲劳,却是难以抵挡鲜卑数千铁骑的冲击力。兼之要照顾别侧的禁军保持阵势的联系,因此在塞外各族人马的奋力作战之下竟是开始后撤!
混战之中晋军再鼓士气待后方阵势调整完毕竟是迎面冲杀而来!各族将领催动人马大呼鏖战,彼此间少有默契难免被晋军各个击破。拓跋禄官与完达骨这一处契合的密实,晋军也是看出了端倪,晋国铁骑竟是在战阵组织之下轮番突击这一处,杀得两族勇士尽成马蹄下的血泥。
好在拓跋猗卢率领部分骑兵绕圈杀来救助,算是稍稍稳定了局面,即便如此战场仍是被晋军推动不断靠近剧阳城!
“三弟何以至此!?”拓跋禄官远弓近剑杀得鬼神辟易,见拓跋猗卢带领铁骑来援心中顿时一沉。
拓跋猗卢手持长矛连番冲锋之后,方才叫道:“大哥言二哥你不能有失,特遣我来相护!”
拓跋禄官闻言鼻子一酸,几乎落泪,然虎目瞪视硬是将泪感憋回道:“晋军势大,难以回天,就算撤军也难保不死,且随我奋力杀退晋人争取活命之机!”
说话间已然有几个小部族悄然撤离战场,却是被游杀不断的晋国铁骑冲散在战团之中,没逃掉不说反而是更快的丧命。战况激烈对于塞外各军极为不利,有心撤军的部族将领见状都是深以为然。
这拓跋禄官说的没错,怯战只会让晋军如鱼得水,能活着撤走的机会不多。只有杀退晋军,夺取抽身而退的空间才有生存的希望。到了这个时候人人向战,豁出性命厮杀,就算晋军势大一时也是难以吃掉对方。
“嗯!?西方有敌!!”拓跋禄官在战争之中眺望,但见剧阳城西方烟尘大作,一支异族人马逃散开来,后方竟是晋国汪陶守军追杀而至!!
屋漏偏逢连夜雨,异族各部将领见状都是大惊失色!原本负责牵制汪陶晋军的异族人马调来此地一半之多,余下的没想到竟然被晋军这么快的击破。看来此番大战各族元气大伤不说,难逃战败的结果……
完达骨火冒三丈吼道:“天杀的刘渊让老子送死,我不甘心啊!!”吼声未止完达骨猛冲晋阵,狼牙棒横扫千军顿时杀开一处缺口。背后的族人纷纷跟随杀上,然那缺口不过一开,旋即又是闭合。
那完达骨久战之余哪还有冲阵的气力,凭借胸中一股怒火冲杀,怒火宣泄的七七八八,人也死于乱军之中……
首领一死,这一族的兵将群龙无首顿时成为了晋人的大餐。拓跋禄官神色凛然的杀到拓跋猗卢身旁道:“尚未至半个时辰,为兄在这里坚持,汝速速去通传大哥准备撤军!”
鲜卑族索头部以及各族人马拼杀到了这个份儿上已然是仁至义尽,拓跋禄官也知此战已败,心中却是存有必死之意!
拓跋猗卢又悲又怒道:“两位兄长一般的想法怎瞒得过我,我族已然拼光兵力,难道一定要死于沙场才能免去祸患么!?”
拓跋禄官苦笑道:“匈奴势大,非是我等可以反抗,战败已是获罪,唯有殉战于此或可免我索头部覆灭之难。”
拓跋猗卢怒道:“若要战死也是小弟当先,待我杀开血路护送两位兄长脱离险境!”
言罢拓跋猗卢悲怒交加,拍马舞矛率领亲兵便欲死战。然就在此时,晋军忽而攻势一歇如潮水般的倒退而去,远端那汪陶来的援军也是同样的动作。被晋军杀得支离破碎的各族人马一时怔在原地不知所措。
忽尔有人高呼,在场之人都是听到了高亢的号角声,拓跋禄官等各族之主不由得一脸惊疑。
但见铁骑无数纵横西南两处战场,兼有无数异族人马竟是从半途杀出骚扰退却的晋国大军。
“是!?是大单于!?”拓跋禄官见那剧阳城下一支雄伟恢弘的军队浩荡而来,巨大的旗帜上书写的正是“大单于刘渊”五个大字!!而此时此刻的剧阳城似乎也恢复了平静,城头上升起了象征匈奴的王旗!
第三百二十七章 匈奴之王(下)
更新时间:2013-03-30
大火熄灭,遍地尸骸,血泊之中幸存的塞外战士们眼中竟是激动的泪光。匈奴大单于刘渊率领匈奴大军十几万陆续开来,不仅仅吓退了晋国的剧阳援军,同时从汪陶而来的晋国人马也知难而退。
剧阳城四场打开,城头上竖起了高大的匈奴王旗迎风飘荡。屡屡黑烟升起,晋国守将王育垂头丧气的站在城门口,脚下有晋国战死的守军也有鲜卑族被杀的勇士,手上捧着一颗印绶恭敬地肃立等待匈奴一方接受投降。
两队匈奴铁骑不理站在门口的王育等一干晋国官吏,径直进入城中侦查,与其他三处城门进入的匈奴战士汇合,占领库府,粮仓,城墙等要害之处。紧随其后又是两队匈奴甲士左右并头而行,随后的仪仗等等竟是与汉人帝王相差无几!!
匈奴大单于刘渊骑在高头大马之上,长髯随风飘散心前,双目神采奕奕,离着老远便对王育微微颔首。
王育躬身捧着印绶道:“罪人王育拜见大单于,愿大单于不以育等晚降而降罪剧阳军民。”身后晋国文武官吏都是跪拜在地,脸上抱有赧色,守城不过两日而降,说将出去焉有颜面见河北父老?
刘渊在马上居高临下抬头看了看剧阳城,又打量了四周堆积的身体,微微皱眉叹息,随后方才端详王育一番道:“伯春肯降,算是保住了此间百姓,此乃功也,不必称罪。”
说话间有匈奴文官上前接受了王育的印绶,王育微微抬头道:“多谢单于成全,育等愿效犬马之劳。”
匈奴大单于刘渊微微点头,抬头却是看另一侧拓跋禄官等各族首领纵马而来,离着老远便翻身下马便欲参拜。刘渊一提马缰绳,纵马快若闪电便来到拓跋禄官等人面前,跃下战马抢先一步拖住拓跋禄官道:“本王来得迟了,让各族人马折损甚众,心中实是难安。”
拓跋禄官仍能控制情绪道:“为单于大人效力乃是我辈之荣耀,未能完成大汗托付,实是心中有愧!”实际上剧阳之战不过是前后两天而已,但在剧阳的塞外军团已然遭到了剧阳守军以及汪陶及晋国援军的夹击,若不是刘渊来的正是时候,恐怕数万塞外战士便要丧命于此了。
匈奴大单于刘渊摇头叹息道:“是本王失策,未曾料到此战如此惨烈,若能早来一步,就不须付出如此代价了。这剧阳城从此以后便是索头部安身立命之所,禄官你要好生经营,恢复元气,接下来的战斗暂时不须你索头部参与了。”
听闻刘渊把剧阳城交给自己掌控,拓跋禄官饶是沉稳也是禁不住激动,沙哑的声音道:“拓跋氏怎敢专美于前,愿随大单于继续征战!!”
此时拓跋猗陁与拓跋拓跋猗卢也纷纷赶到,听闻刘渊所言都是激动不已。这剧阳城虽然不大,可内中也有三十万的汉人百姓。刘渊此举无异于是把这三十万百姓都交给了索头部管理。除了需要向匈奴缴纳的税赋之外,余下的钱财收支足以让索头部逐渐恢复实力,甚至超过以往!
“准备接收此城吧,莫要让战士们的鲜血白白流淌。”在刘渊的示意之下,匈奴文官手捧剧阳城的印绶,送到了拓跋禄官的手中。拓跋禄官感激涕零的收下了印绶,几乎说不出话来。而原本对刘渊甚有成见的拓跋猗卢此时也是感到愧疚,毕竟自己曾经怀疑刘渊借此来削弱索头族的实力。
在剧阳之站开启第二天便携带大军赶到此地,足以证明匈奴之主刘渊没有任凭索头部一家打消耗战的意思。
此时身高九尺三寸的刘曜阔步分开人群,在刘渊身旁耳语几声,刘渊眉头一立颔首道:“完达骨战死疆场,族内伤亡过半,此族调往后方分配牛羊钱粮休养生息。”
完达骨一族剩余的将领闻言欣喜若狂,这赏赐虽然不如鲜卑族索头部来得大,却也是难得的大实惠了。除此之外,刘渊对于在战斗中表现突出敢于拼杀的部族都有赏赐,赏赐的份额都是极重!
一时各族将领连连叩头谢恩高声呼喊异常的兴奋,在人群中有半数左右的部族却是左顾右盼,心中顿时又不好的预感产生。自家部族也是折损了许多人手,为何大单于连一个字也没有提到?
眼尖的却是看到了在大单于身旁的高壮大汉刘曜眼神总是扫视自己这群人,不由得心中发毛,不知道接下来的会是什么。受到恩赏的纷纷起身分列左右,跪在地上的唯唯诺诺,却是不知道会被怎样发落。
风凛冽,吹人脸颊稍有疼痛,塞外之人风吹惯了不觉得如何,王育等投降的晋国文武只能站在一旁管瞧着,忍受着。
“铁烈!你之族人素来英勇善战,为何今次大战最先退避,虽然折损过半却是情无可原!”匈奴大单于刘渊负手身后,迈步到了一名中年大汉身前,看着那汉子冷声喝问!
那汉子名唤铁烈,其麾下的勇士虽然不是最多,可战斗力乃是出了名的。闻匈奴大单于质问,铁烈打了个冷颤磕头道:“晋……晋军勇猛,儿郎们不敌……因此……因此方才……方……”
“你可知道,此番进军河北非是单打独斗,而是统一号令!你之做法攻城略地尚显不够,在本王夺取中原的计划中又能扮演什么角色!?”刘渊冷冷的喝断了铁烈的话语。
垂首旁观的王育闻言身形不由得微微一震,抬眼去看刘渊时眼中的神色已然有了变化,这匈奴之主不仅仅是精明无比,更是赏罚有度,更难得的是竟然有吞并华夏的志向!
纵观塞外之辈,有此志向与能力者可谓凤毛麟角……
思考间,包括铁烈在内的三四名部族将领被匈奴甲士押到城下就地杀头!而其各自的部署皆是编在了军中戴罪立功。到了这个时候在场之人无不欢欣鼓舞,拓跋禄官兄弟三人更是暗自心惊。
若不是拓跋禄官看清楚了形势,坚持奋战到底,恐怕此时此刻鲜卑索头部不仅仅是损兵折将,更是要沦为其他种族的奴隶毫无尊严可言。
远方的战斗已然结束,剧阳的援军来的迅速,撤走的也是迅速,匈奴铁骑追杀一阵便已经回转。而从汪陶方向杀来的晋国援军却是没有那般好运气了,不明所以的在退兵的路上遭到了多股的匈奴部队袭击,又被后方的匈奴铁骑与其他部族追上一阵掩杀损兵折将的方能甩开追击。
三四名族长模样的人纷纷抢着跪在地上,各自磕头不已,高呼大单于饶命等等。此时众人方才明白,原来这几个部族乃是奉命阻挡汪陶方面的晋军。却是在战斗中各自保存实力,抢先一步退避,这才导致了汪陶晋军火速杀至的结果。
见到匈奴大军杀来,这些部族也是不傻,纷纷去阻截晋军本是想立下一些功劳。不想兴冲冲的回来之后,却是看见怀有私心,畏缩不前的部族都是这般下场,于是一个个的跪地求饶,甚是悲切。
刘渊见状冷哼一声道:“念尔等尚有功劳,这一次便不予计较,若有再犯,前车之鉴可是要想好啊!”
几个部族首脑闻言各自感激涕零,泪流满面,要知道一旦自己的部族因此成为了匈奴人的奴隶,无论如何怎样都是永无恢复自身的机会了。
清点伤亡,打扫战场自是不用多说,匈奴各部将领齐聚在王帐之中,商讨接下来的进兵之事。
晋国雁门郡仰仗的马邑,阴馆,汪陶,剧阳这防线已然崩塌一角,余下三处汪陶晋军也是折损了许多人马,接下来攻取何处乃是决定雁门郡归属的关键所在。
“伯春甚是熟悉晋人布防,先由伯春讲解一下吧。”刘渊看着身旁的王育王伯春说道。
王育在晋国虽然被委以边关重任,但其在文化上的造诣实际上远超其调度能力。匈奴大单于刘渊一心要建立匈奴帝国,征服华夏,因此对王育肯投诚匈奴感到很是高兴。
不过在其他人眼中,王育不过是个守城两日便投降的废材而已。好在刘渊对于王育的重视乃是摆在心里,并非放在外面,因此旁人看不出其中的关窍所在。
王育缓步走到地图前道:“汪陶,阴馆,马邑三处各自屯兵万人左右,其中善战之士约有四千,余者皆是寻常守军以及新兵。其余兵力皆在广武胡玄威麾下,在七万人左右……”
各族将领看不起王育,但对于情报都是极其重视,这王育也是铁了心跟随刘渊。何处屯兵,何处钱粮,何处地势险要,胡奋曾经做过何种的战略计划,总而言之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统统的说了出来,足有半个时辰之久。
其中间杂王育自己的看法,有些看法算不上高明,却也是颇有其独特的见解,一番讲解之后众人恍然大悟之余,对王育这降将的看法竟是不觉中发生了些许改观。
“并不知晓本王志在雁门,却是做了如此严密的布防,甚至藏于半途的援军连身为剧阳守将的你都不知晓,胡玄威果然名不虚传也!”匈奴大单于刘渊听罢不断点头,连番称赞胡奋。
发兵剧阳之前,塞外联军在种种迹象中都透露着要先行攻打戎国,因此戎国全力戒备,辽东的晋军也是全民皆兵等待塞外联军杀来。这般形势之下胡奋仍然对境内做了充分的部署,防患于未然,这般心智与稳妥绝不是寻常将领能够做到的。
刘渊族内大将刘钦挺身而出道:“单于大人,既然剧阳已经占据,当分派兵力一举袭击马邑,阴馆,汪陶三处,如此与胡奋在广武决战方无后顾之忧!”
此言一出顿时得到帐中大部分的应和,虽然三城的守军有一万人,但汪陶的晋军已然折损了一半的兵力,余下两处也是老兵新兵参半的样子。人数上多,可战斗力上并不是如何强韧。
若是能够攻取晋国的边关四城,整个雁门郡便开了一扇大门,任凭塞外联军驰骋了。
匈奴大单于刘渊闻言笑而不答,一旁的刘曜道:“单于大军至此,想必此时晋人已然得知了消息,与其此时分兵,倒不如稳坐于此看晋军如何反应。”
刘钦眉头一皱道:“此话怎讲?何不趁着晋军兵力不足一举灭之!?”
刘曜笑道:“晋人自忖御我等于外,今破其一角,必引起河北恐慌。此刻料想各处人马皆以发动,父王坐镇于此晋人必是严阵以待,如此岂非正中我方下怀?”
那刘钦乃是刘渊族中的大将,闻言顿时明白了刘曜的意思道:“此法虽是好,只是……”
“只是将军未曾一战,手痒是么?”刘曜身为刘渊的养子,老早便跟随左右,此时一问,倒是惹得哄堂大笑。
刘渊缓缓起身道:“各地军情尚未传回,在此之前本王便在此屯驻按兵不动。素闻伯春文笔精妙,便请伯春代本王拟檄文告天下可好?”
王育自忖才华在匈奴之中可谓无人可及,凭借自己的文化水准足以在倾慕汉人文化的刘渊身边平步青云。方才一番讲解之后见在场众人的神态对于自己的判断更是成竹在胸,只是刘渊喜怒不形于色,自己猜不透其心思。
但根据众人之神态来看,想必刘渊也是满意的。
心中有了这样的判断王育在表面上却是不动声色,心知自己必然有机会的。不想机会来的如此之快,更是如此致命!!
所谓的檄文,自然是对匈奴歌功颂德痛骂晋国上下,借此煽动人心罢了。这倒是没有什么难的,但若动笔的人是王育自己事情便不同了。当年许子章提供钱财让自己有了今日之成就,更是不嫌少年王育贫穷将自己的女儿下嫁给了王育。
如此厚恩可谓是再造父母一般,然投降匈奴虽然自己免去一死,并且觅得心中的明主,可因此已然使家人获罪。若是再提笔檄文抨击晋国,歌颂匈奴,不仅成为了民族的罪人,家人也定然难免一死!!
只是既然投靠了匈奴大单于刘渊,若仍是顾虑这些,自己又如何能够在匈奴大单于刘渊麾下取得信任,得以重用?
心中江河湖海翻滚不息,然帐中众人目光注视,刘渊更是饱含笑意望着自己,若是有半分疑虑,所谓的前程富贵便自此化作云烟而散了。王育明白刘渊虽然眼中饱含笑意,但若对自己的表现有半分不满,便永远不会再给自己机会。
“罪臣领命!”心中悲苦,不忍,可不知道为何,动作语言竟是应声而答,没有丝毫的迟疑。仿似一切想法在瞬间形成,在思想还没有做出个胜负时,身体和反应早已给出了本能的答案。
“那便交给伯春了。”刘渊微微点头,不无期待的说道。对于匈奴之主刘渊来说,自然明白自己这样做所为得是什么。既然要用一个人,必然要让此人彻底与晋国脱离联系,即便其人不厌恶晋国,也要让晋国不容此人。不如此怎能让那些贪生怕死之辈苟且于自己麾下?如何能够彻底的发挥这些人的价值?
对于王育的表现,在帐中的各族文武也是表示满意,应承的干脆利落,足以说明了这是一个识时务的人,是值得一用的人。
便在此时,门帘一掀,鲜卑族索头部的族长拓跋禄官,带着拓跋猗陁与拓跋猗卢迈步而入。三人跪地参拜道:“拓跋禄官携索头部之人前来听候大单于调遣!”
拓跋禄官这一族人已然被刘渊任命为剧阳城的城主,并且奉命休养生息不用参与战事,这被大多数人羡慕着。见这兄弟三人联袂而来请命出战,帐中各族文武有大半之人微感错愕。
刘渊见状温和的道:“本王已许尔等休息,拓跋族长这是何故?”
拓跋禄官拱手道:“大单于对我索头部有再造之恩,眼下正是大单于用人之时,我等虽然愚钝却也知恩图报。索头部拓( 惊雷入汉 http://www.xlawen.org/kan/5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