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5 部分阅读
晋军人人握紧刀枪准备迎战,不想尚有些距离敌骑纷纷开弓放箭,晋军应声而倒。
那匈奴骑射之法甚是犀利,箭矢不断射来,最先放箭的骑士已然冲到了晋军阵中!晋军本就是撤退之姿,被乱箭射得阵势大乱,仅有的抵抗力也因此丧失。遭遇铁骑冲击毫无反击之力,顿时被冲得四散奔逃。
然这一处被冲散了,却是处处都有铁骑冲突,刚刚避开了这里,却被其他匈奴铁骑撞杀戳杀。
乐广身中数箭,奋力死战,然不过眨眼之间身旁仅存百余人。余者皆是倒地被铁蹄践踏,或是被撞入了护城河中。
城上晋国守军纷纷开弓放箭射杀敌骑,如此倒是能为城下的晋军博取一线生机。无奈吊桥宽度有限,后方一阵大乱晋军互相推搡,自相践踏,仅有少数人得以通过吊桥进入城中。
后方晋军再想过时吊桥上满是自家兵将躺在地上翻滚呻吟,一片凄惨之状。乐广心中一凉,知是今日恐怕有死无回,若是继续放任兵将通过吊桥,匈奴步骑必然顺势冲城。
当机立断乐广奋力杀出一丝空隙,纵马向着城头高声呼喊道:“速速关闭城门,谨守城池,陛下已知此间状况,定要守住新兴!!”纵声呼喊数次,手中长枪挥洒间又是刺杀十余敌骑。
九原守将闻言道:“乐将军快快入城,末将组织兵力支援!!”
乐广身中一枪,反手戳杀了一名匈奴大将疾声道:“匈奴不过一时之勇,速速关门守城,勿负圣恩啊!!”言罢乐广竟是调转马头单枪匹马杀入匈奴数千铁骑之中,以绝九原守军之念。
“哎……关门!!”九原守将见状含泪喝道。事到如今也顾不上仅存的数百名晋军仍在被匈奴铁骑冲杀,实际上即便吊桥不起,城门不关,那数百晋军在铁骑包围之中也绝无入城的可能。
吊桥上的晋军在一片呻吟惨呼声中随着渐渐拉起的调遣落在地上,就算没死的,这么一摔也是活不成了。匈奴铁骑在护城河边勒紧缰绳,眼中带着恨意望着城头,随即纷纷驱马去杀乐广以及晋军。
骏马疾驰,长枪挥洒,头上草帽早已不知何处,乐广浑身浴血身中数枪犹然未觉般的在千军万马之中驰骋冲杀。黝黑的面庞沾染血迹微微发亮,清澈的双眼在坚毅的脸庞中显得英武异常。
那长枪变化多端,神出鬼没,饶是纵横塞外的匈奴铁骑遇上也是颇为忌惮。匈奴将领纷纷上前迎战,然乐广早存必死之心,招招狠辣无比,玉石俱焚。可怜匈奴将领折损十余人,一时竟是无人敢在上前。
匈奴大将刘钦颇有兴致的观战道:“乐广果然骁勇之士,此等将领就算非我族人也当钦佩。”
见刘钦把眼看自己,赵染心领神会道:“便让末将前往!”当下纵马舞枪冲入阵中,直取乐广!
谁都看得出来这晋将哪怕是铁打的汉子,此时也是命不久矣。万军之中纵横冲杀确实快意,然单枪匹马此等举动不过是自寻死路罢了。此时刘钦示意赵染取其性命,自是让赵染立功之举,其他将领心中有所不满也是不敢有贪功之念。谁都知道赵染乃是刘钦之爱将,而刘钦更是匈奴大单于刘渊的爱将。
乱军之中乐广只是觉得手中枪越来越沉,一双臂膀渐渐无力,见那赵染一脸狰狞,目光中透露兴奋神情,心中顿生一股厌恶之感。
“乐广一世英明怎可断送鼠辈之手!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用尽最后的气力,乐广放声大笑,忽地调转马头冲入另一侧的匈奴铁骑之中。无数长枪利刃透体而出,竟是连人带马的被几十名匈奴骑士刺杀当场!!
赵染见状气的浑身发抖,脸上更是忽红忽青甚是难看的望着那几十名立了大功的匈奴骑士无言以对……
乐广战死九原城下,城上晋军人人为之落泪。自从塞外联军杀入河北之后,前方多处发生降敌之事人心惶惶,今日乐广以性命彰显忠义,无形中振奋人心,振奋士气!
九原城东南方百里之外有一座城池,亦隶属新兴郡内名唤定襄。新兴郡内五个县城,前方原平,云中,晋昌三城位置靠前彼此呼应形成口袋之势,九原独居后方颇有高枕无忧的态势。
新兴郡守将刘弘本是以为前方有军中第一人胡奋镇守,自己不说高枕无忧也是相差无几。因此郡内仅有前方三县筑有防御工事,九原不过是平常的状态而已。其中九原城作为郡内治所不过是五千人罢了,这定襄城不过两三千守军而已。
只是两三千的守军竟是在一名晋将的率领下,在城外的大小道路上挖坑掘土,建造防御工事!
这些兵将赤裸上身挥汗如雨,干劲儿非常,对于那带头的青年将领甚是信服。在城外的野地上,有不少百姓也是加入了修建防御工事的行列,更有妇孺老幼彼此携扶送饭送水。
日正三竿,一骑快马疾驰而至,那年轻的晋将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水,精神奕奕的脸庞透露出一丝凝重之感。
“士稚!”马上的骑士飞身下马,乃是一名带有儒生气质的青年,奔着年轻的晋将快步而来。
“可是九原有了动静?”年轻的晋将甫一见面,便猜测道。
带有儒生气质的青年乃是定襄守将桓宣,不知为何却以这年轻的晋将为主的样子。
桓宣一脸肃然道:“原平,云中,晋昌三处仍在固守,乐彦辅战死在九原城下,如今九原城外也是匈奴大军,郡内唯有本城尚无敌踪。”
那年轻晋将叫做祖逖,字士稚,乃是北地大姓,祖上历代皆是高官。其生性豁荡,不拘小节,轻财重义,慷慨有志节甚得乡族所重,在定襄也是名声极高,军中兵将包括太守桓宣都是十分爱戴信服。
定襄本是奉行刘弘的政策,然祖逖认为刘渊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的统一整合塞外各族势力,必然有其过人之处。若以寻常的眼光看待塞外联军,恐怕晋军必然吃亏,必须视其为不逊于汉朝的大敌方可。
在祖逖的劝说下,桓宣便听从了祖逖的建议发动城中仅有的两千七百名兵卒跟随祖逖一起修筑防御工事。城中的百姓最初还是有人讥笑,有当朝车骑将军胡奋亲自率领大军镇守雁门,那塞外的野蛮之辈如何能够来到定襄?
可当雁门惨败传回之后,定襄城内至少有一大半的军民对于祖逖是拜服得五体投地,因此男女老幼自发组织跟随祖逖一起修建城池。桓宣更是认为祖逖之军事才能在自己之上,因此一一县守将之身份屈居于祖逖之上,如此胸襟也是得到了本地的一致好评,这也促进了定襄军民的团结一心。
“可叹朝中唯有乐彦辅也!”祖逖闻言扼腕痛惜道。
乐广并非新兴之守将,但闻得前方遇敌便等不及军令率领所部前来支援,不想遇到匈奴大军寡不敌众战死九原城下!如若晋国军中多有此等人物,乐广自可免去死劫不说,匈奴之辈也无法如此猖獗了。
桓宣颇有同感,带有几分担心道:“依士稚所见,定襄城可有兵危战厄?”
虽说定襄距离九原有百里之远,然以塞外联军的脚程实际上不过一日夜即可抵达。新兴郡内各处都是塞外人马,这定襄有何理由幸免于难?
祖逖看了看四周逐渐聚拢过来的兵将道:“原平,云中,晋昌三处仍在我军掌握之中,刘和季军政干略,谨守三处绝非难事。分兵九原乃是重复雁门之战而已,九原不失我方援军早晚必到,那刘渊算得精明,必是想击败我方援军之后再以怀柔手段夺取四城。在此之前绝不会耗费兵力攻打城池,定襄虽小,却是粮草颇丰,匈奴闻之我等兵少,必然分兵来袭!”
桓宣眉目一沉,闻言道:“既如此,当速速备战!桓宣不才,决不让蛮夷之辈荼毒定襄父老!”
祖逖道:“祖逖不才愿供将军驱使!”
桓宣笑道:“有士稚助我,何愁定襄不保?”
祖逖微微一笑道:“蛮夷之辈得了便宜,必是屡试不爽,若是守城难以退敌,内外夹击方可破之!”
桓宣闻言喜道:“士稚有何破敌之法?”
祖逖看了看四周的军民,提高声音道:“蛮夷轻视我汉人久矣,连番大胜之下听闻本地少兵,必是派遣小股人马偷袭,意图抢夺城池。若其大军前来,我等当谨守城池,等待朝廷人马来援,若是偏师前来,祖逖设计击之,可获全胜之功!”
当下祖逖便与桓宣入城商议迎敌之法,二人一番计议之后,桓宣不无担心道:“定襄守军可出城迎战者不过一千五百人,余者皆是老弱之兵难堪催锋之任。这……”
祖逖笑道:“若是依我所言,以这催锋之法败之,匈奴耻于大败必然大军前来,届时你我不得施展唯有受困矣。”
桓宣若有所思的道:“若是不用这千五兵卒,士稚之计如何能城?”
祖逖胸有成竹道:“祖逖族中自有青壮,附近山中亦有豪强。若敌到桓将军可守城三日,三日之内祖逖必然引兵突袭敌营,将军相时而出,贼必可破!”
“那山中豪强素来目无法纪,士稚族中青壮亦不过数百,三天时间未免儿戏了。”桓宣身为本地守将,自然清楚附近山中豪强的情况。别说是数百人,就算是把这定襄的兵将都带着,也难以夸口三天之内收编豪强部众。
祖逖起身叹道:“连年征战劳民伤财,前番精兵简政无数兵将游荡民间啸聚山林。为了抗击塞外人马,朝廷虽是召回许多扩充兵力,但数月卸甲战事早已生疏,此等兵力实乃不堪一击也。”
晋国为了应对塞外联军,各地早已开始招募当时卸甲归田的兵将。这些兵将都曾经征战中原战场,朝廷以其熟悉军事为由尤其看中。只是这些人在民间或是放/荡形骸,或是耕地务农,数月下来虽然仍是熟悉军中事务,但军人那一份责任与坚韧早已荡然无存。
短了精神,少了气质,就算身手比得上新兵,可心气儿却是大大不如。新兵犹如一张白纸可以教授传承,这些曾经的老兵却是沾染了各种不良习气一时难以戒掉。军中的精兵老兵新兵混在一处,精兵尚会动心,更不用说新兵被带得毫无朝气了。
看似增强了实力,实则不仅自身没了奋身报国的精神,还影响了军中的其他人,从而使得晋军的战斗力在兵力扩充之后不升反降。
这番见解祖逖早就与桓宣讨论过,因此桓宣闻言深以为然,时至今日祖逖所言确实是料得准确。
“以我之见,唯有啸聚山林之辈彪悍无比,虽曾匪气,不减斗志,若加以调教必可成臂助!若得此辈相助,定襄城方保无事,否则一旦匈奴之辈起了杀性大肆攻城,这不足三千老弱之兵又能抵挡多久?”祖逖一声叹息道。
桓宣衡量再三,最终道:“既然如此士稚便依计而行,若事有不测,桓宣必与定襄共存亡!”
祖逖也是慷慨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大丈夫逢此乱世当提剑报国,驱逐蛮夷。待祖逖与将军大胜相会,共成此志也!”
离开太守府邸,祖逖返回自家之中,召集族中男女老幼商议出兵一事。虽说族中老幼对于祖逖甚是支持爱戴,然听闻以族中青壮奔赴险地求兵,无论男女老幼皆是面现难色。族中虽有习武之人,然并非正规的军队,少有作战的经验。
若是普通的小贼或许还可一试,但面对的乃是本地官府都摆不平的山中强盗,谁敢轻易尝试?
要知道一旦失败不仅仅是性命难保,更是断送了族中的血脉,这一族更是因此走向衰败。兵荒马乱的年代,蛮夷之人随时杀到城下,虽说大家都感到无力,而族中少了青壮不是更加的危险?
族中男女老幼议论纷纷,对于祖逖的做法大多数皆是不敢苟同。祖逖稳坐当中,面无难色,对于众人之言论颇为理解,并不以为意。
忽尔眼前一亮,外面走入一条汉子与祖逖颇有几分相似,乃是祖逖的弟弟祖约。其身后跟随百余人皆是族中好斗的汉子,祖约离着老远便爽朗的笑道:“阿兄要去打虎,何以不带祖约!?”
祖逖微微笑道:“奈何豺狼须弥而至,岂只虎耶?”
跟随祖约的百余汉子来到院中便分散四周寻地站立,祖约踏步迈入大堂闻言更是大笑道:“虎都打了,何惧财狼?阿兄在上,祖约愿率众追随阿兄抗击蛮夷,保我大晋国泰民安!!”
祖逖起身扶起跪在地上的祖约道:“在家为兄,在军为将,莫以家法坏了军法。”
祖约起身道:“追随兄长乃是我等毕生之愿,一切听从兄长安排,若有不从军法从事,绝无怨言!”
第三百二十九 祖逖(下)
更新时间:2013-04-04
ps:昨日突然被拉去外地,来不及更新,今晚方归,十分抱歉!
定襄城西北三十余里山间小路上战马疾驰,两千余匈奴骑士人人肃穆,一脸兴奋神情尽情狂奔。不走官路而走山间小路乃是为了隐蔽之意,只是两千多骑兵如此奔驰,哪怕走的小路再生僻,恐怕也是没有掩藏行踪的效果。
更何况过于偏僻的小径根本无法纵马疾驰,因此匈奴人此举不过是多此一举罢了。
那带头的将领正是匈奴大将赵染,奉命率领两千余骑突袭定襄城!晋国的防御布局乃是各自为战,彼此少有奥援,原因并非其他,而是因为塞外人马野战强悍,晋军难以抵挡。
以城池作为据点来抵挡塞外联军的冲击,这是晋军与对方作战最大的倚仗。因此城中守御的准备充分,出城支援的准备却是并不充分,甚至少有这样的战略。尤其是匈奴人一举攻破雁门郡后,整个河北震动,各处守将更是小心谨慎了。
这也是为何新兴郡内九原城下,仅有乐广孤军奋战的原因了。祖逖与桓宣感慨乐广太少,其含义便是看清了此等战术的弊端,若是多一些乐广这样眼界的将领,匈奴焉有今日之势如破竹?
定襄不过小城,但物资颇丰,匈奴一口气围住了新兴郡内的原平,云中,晋昌,又分兵包围了九原,如今再次分出小股兵力奔袭定襄,这胃口已然是甚大,同时对于晋人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藐视。
两国交战之中,一方胆敢如此轻易的一而再再而三的分兵长驱直入,等于视对方如无物一般,那还把对手放在眼里?
未能击杀乐广立下头功,赵染便请命攻取定襄城补充军资。这定襄城小,又是守军不多,想来必是手到擒来。九原城下若是没有乐广多此一举,恐怕早成了匈奴大军的囊中之物,眼下围困起来拿下城池也不过早晚的事情罢了。
若是能够攻取定襄城,无论是对于新兴郡内的晋军还是晋国组织的各路援军来说都是不小的打击。看似目中无人的一招部署一旦成功,将会达到多重目的,从而完成匈奴大军新的部署!!
雁门郡还是塞外风光,进入定襄之后便是河北景色,纵马在山岭之中绿荫葱葱,鸟语花香,在快速的奔驰中虽是难得一撇,却也是惬意非常。两千多名骑兵看似毫无防备,实则在大队人马之前,有近百余骑斥候呈扇形的大面积四处巡视,保证一定范围内的预警能力。
毕竟这里是晋国境内,定襄的守军不堪一击,但若是有晋国其他援军在此,恐怕还是一场硬仗的。赵染喜功,但并不自大,作为刘钦手下的爱将赵染甚至在敌境作战一切都要小心行事。
数骑斥候迎面而至,悄然数语便是返身继续哨探去了。赵染在队伍前列听闻斥候带回的消息,一脸的犹豫神色,颇感几分意外。
在这支匈奴铁骑前方五里处,发现了晋军的踪迹,虽然是一闪而过,但那旗帜与人员看起来好似兵力并不少的样子。
定襄城不过两千多人,这点兵力若是知悉匈奴大军到此,怎会出来迎敌?即便定襄城是两千多骑兵,与匈奴铁骑交手也是败多胜少啊。这样的情况下,前方出现了晋国人马的踪迹着实是需要慎重考虑的。
赵染思索间,侧翼又是斥候飞驰而到,在侧翼方向也是发现了晋军活动的踪迹。只是短时间内未能窥探晋军虚实,搞不清楚有多少的兵力。若是依照旗帜的数量看,恐怕是一支五千人以上的作战部队了。
“不可能!就算晋人有援军至此也不可能知道我等从此处发动进攻!”赵染眉头一皱甚是不悦的说道,话虽是这样说着,但心中却是隐隐生疑,一时难以做出决断。
麾下将领延忝德道:“将军切勿信以为真,那九原乃是本郡治所,晋国援军若至也不应在此才对。想来定是此处晋将故布疑阵,企图吓退我等罢了。”
赵染闻言微微颔首道:“你说的倒是合乎道理,不过如何确认你的判断?”
延忝德闻言呵呵一笑,口中说道:“将军分我三百骑,我自去左右哨探,定然可以证实我之言语。”说完这句话看赵染仍是没有应允的意思,延忝德不由得心中暗骂,可嘴上仍是说道:“将军不须如此顾虑,若我的判断是真功劳乃是将军的,若遭遇晋军有败,我愿意一人承担败果,绝不连累将军。”
听到延忝德如此言语,赵染神色稍稍舒缓道:“这话是怎么说,本将军怎会让你有所差池呢,好吧,你且去探个究竟,本将军在此等候。”
“多谢将军!”延忝德在心中暗暗冷笑,表面上摆出甚是恭敬的样子。
那延忝德率领三百骑首先扑向侧翼发现晋军的所在,心中暗骂赵染不过是合乎那刘钦的胃口罢了,论武艺难以冠绝三军,论谋略也非军中翘楚,全凭着刘钦的大力提拔方才有了今日罢了。
明明就是贪功之辈,偏偏又是胆小无能之辈,与这样的人在一起作战,着实是让人头疼。
无奈刘钦素知自己的聪明,因此调拨给赵染做副手,一旦赵染升了官职自己在刘钦面前也是水涨船高。若是没有这一层的关系,自己才懒得出手管这闲事儿呢……
约莫五六里开外,隐隐有晋军的旗帜在山林中露出一角。山风吹得草木轻摇,附近大片区域的晋军旗帜都是若隐若现。这样大片的晋军,就算是匈奴最勇敢的斥候也是不敢前往探个究竟,只是在附近地势高一点的所在不断的观察。
只是那晋军隐藏的位置极佳,只是露出了些许的旗帜,想要看个究竟却是要近前才行。面对大批的晋军,匈奴斥候一旦上前看个仔细,恐怕也是没有性命回来通报的。
延忝德也是观察了半晌,才定下心神率军齐声发喊冲了过去!张扬其事的冲杀过去,必然引起对方的注意,对方一旦看到了这般情况必然出战,这一出战也就显露了虚实。
而延忝德也大可以利用骑兵的速度,在双方尚未交战之前便转身逃跑。如此设计用心独特,若这山林中真是藏有晋军,如何不为所动?
冲锋了将近一半的距离,那山野之间的晋军丝毫没有动静,依旧是露出的旗帜随风飘摇而已。延忝德一抬手,三百多骑在尘土之中乍然停住,却是不知道接下来应当如何了。
继续冲过去倒是没什么,山野间若有晋军延忝德便没了撤退的机会,若是没有晋军倒是可以真正的放心了。
脸色微微一变,延忝德一打马率领三百骑转身返回了起点,待阵型齐整之后二次冲锋嘶吼着冲杀而去!
如此再三,那山野间的晋国人马始终是无动于衷,延忝德方才率军一鼓作气的冲过去。当见到山野间不过是擦立的旗帜时,延忝德忍不住骂道:“晋人真是狡猾,随我去另一处看看!”
由定襄往九原的方向,一进入定襄地界十余里内开始凡是小路山岭,许多地方都插着大量的晋国旗帜。此乃祖逖与桓宣的作战计划之一,便是疑兵之计,管你匈奴来或是不来,从那条路来,只要进入我定襄地界便要开始疑神疑鬼。
所谓用兵之道虚虚实实,便是你认为是实的时候发现竟然是虚的,而认为是虚的时候反而又是实的。判断上的失误不仅仅影响不断做出的判断,更是会葬送军队的大好形势。
哪怕匈奴铁骑都是判断对了,这一路下来也是吓个半死,气个半死,这样的结果虽然没有实质性的杀伤,但对于挫敌锐气之类的仍是有效。
在定襄城东方的群山中,有豪强之辈啸聚山林,汇聚了千余人打家劫舍为生,甚是霸道。
祖逖带着弟弟祖约以及族人八十余人一路翻山越岭直扑山贼巢||穴!祖逖心中早已针对这群山贼筹划多时,如今看似凶险的一行实则胸有成竹。
没有隐藏行踪,没有刀兵相向,寻到了山寨附近早有数百山贼手持兵刃对于这不足百人的军队感到惊奇。这定襄的官军究竟是怎么了,难道想用这不到一百条汉子来剿灭自己这里上千人的贼窝?
“我乃定襄县尉祖逖,前来拜会贵山首领,还望待为引荐。”祖逖一身铁甲,背后长弓,腰袢箭壶短刀,笔直的身躯立在数百山贼面前毫不打怵,更显得一股英气逼人!
“小小的县尉就想见我家大王,未免太儿戏了!留下你这一身铠甲兵刃,放你们一条生路才是真的!哈哈哈哈!”人群之中一名面目狰狞的汉子哈哈笑道,一脸的嘲讽之意,目中隐隐闪烁凶光,似乎对于祖逖这一身优质的铠甲甚是眼馋。
数百山贼闻言都是哄堂大笑跟着起哄,可笑着笑着却是自觉得有几分尴尬了。那居中而立的祖逖嘴角挂笑的副手而立,对于嘲讽谩骂毫无恼意,目中透露出炯炯精光倒是让人觉得心中有说不出的寒意。
而祖逖身后的八十几条汉子更是各个面色冷峻,站在一处隐隐形成阵势之意,一股萧杀之气随着风吹不断扫向全场。
这是战场上的杀气!
有过沙场经验的山贼都是清楚的感觉到了对方的不善,此间千余山贼其中大半都是曾经的晋兵,少数乃是原本就打家劫舍的强盗。对方如此的态度,这般的感觉,恍惚间似乎回到了沙场征战,回到了为国效力的时代,让人心中一颤,不由得没了笑意,多了几分沉重感。
笑声戛然而止,祖逖仍是负手笑道:“在下定襄县尉祖逖,求见贵山之主,还望代为通传。”
那面目狰狞的汉子见众人的反应已然恼怒,此刻见祖逖那笑意盈盈的样子更是起了歹心道:“你这小子找……啊!!”
一声惨呼,来得突然!快若闪电的一箭,更是出人意料!!
在场之人看得清清楚楚,就在那汉子正要口出恶言之时,站在场中的祖逖摘下背后的长弓,抽出腰袢的箭矢,一箭射出正中那汉子咽喉!众寡悬殊之下竟敢如此动作已然是大大出乎人们意料,可群贼更为惊骇的是明明自己清清楚楚的看着对方一系列的动作,偏偏是来不及阻止!
对方动作之快简直如同鬼魅,对方动作之快仍是这般清晰!若是这一箭射向自己,可能躲避?
抽出兵刃之声不绝于耳,那带头的汉子一死数百山贼凶性大发,眼看一场混战便要开始!
“在下祖逖,乃定襄县尉,求见贵山之主!那位兄弟跑趟腿通传一二,祖逖感激不尽!”祖逖负手身后,那张长弓不知何时回到了背上,脸上的笑意依旧,若无其事的说道。
滚滚杀气从祖逖后方升起,祖约虽然没有动作,但与同来的近百条汉子都是升起了一股必死之心!
祖逖饱含笑意的眼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或者说每一个山贼都觉得祖逖看得是自己,看不懂眼神中的含义,不了解那一扫的意味,偏偏心中隐隐又是觉得自己应当明白什么。
手中的刀枪仍在举着,可面对这负手而立的少年晋将,竟是无人敢带头砍杀,实是让人惊讶。
人群之中有几人悄然退开,却是没能瞒过祖逖的眼睛。祖逖微微向前数步,面对手握刀枪的群贼道:“祖逖知道各位兄弟皆是我大晋的大好男儿,有人曾经血洒沙场,有人曾经斩将立功,也有人失去了亲人。落草为寇乃是权宜之计,而今塞外蛮夷卷土重来,中原季汉虎视眈眈,国家正是用人之时,你们不想能建功立业,青史留名么!?”
“朝廷早已抛弃我等,休要在这里卖弄了!”人群中有人不屑的说道,对于此等说辞似乎司空见惯。
祖逖见在场群贼多有应和者,心中微微一叹,口中却是笑道:“男子汉大丈夫生于乱世,便当建功立业!在这山林之中就算衣食无忧,然陷于蛮夷包围之中,难道就能苟免于难么!?”
想不想立功过上好日子是一回事儿,但绝对没有人愿意做蛮夷的奴隶的。若是这群人真的奴性十足,当初也不会啸聚山林落草为寇了。祖逖这句话说出,群贼质疑之声顿时少了大半。不言语的人都在沉思,仍在嘈杂的心中也是想着,这少年晋将说的乃是大实话,并没有什么花巧。
“雁门陷落,九原危在旦夕,定襄不久即遭蛮夷侵扰。大家同是汉人,皆是晋国子民,此时此刻当同仇敌忾,联手抗敌!为我大晋百姓,为我父母妻女,为我兄弟姐妹,为我等武人之荣耀!哪一点不值得你们回归军队?哪一点值得你们在此蹉跎岁月?”
说道这里在场群贼鸦雀无声,不是祖逖说的多么精彩,而是祖逖说的过于实在,现实也过于震撼了。那雁门郡守将胡奋是何等人物,曾经身为晋军一员的群贼自然知晓,如今雁门丢了,本郡的治所九原也危在旦夕,定襄县内的群贼又该如何自处?
“祖逖知道大家都不是甘于平淡之人,因此才愤而聚集于此。如今正是重回行伍的大好时机,难道你们不想把握住这个机会,而甘于看着河北父老遭受蛮夷践踏,看到自己家人被蛮夷摧残?”祖逖在说话间已然来到了群贼之中,群贼不自觉的让开了道路,听着这年轻人的话一字一句的扎在心中。
“好一句甘于平淡,国家大军都是无济于事,我这千余弟兄又能做些什么呢?”在人群后方又是数百人赶到,当先一人身材雄壮虎背熊腰,扬声问道!
定襄城下的匈奴铁骑十分郁闷,这小小的县城外竟然有大量的防御工事阻碍铁骑的推进。兴冲冲的奇袭定襄竟是毫无作用,并非因为定襄城出乎意料的戒备状态,而是就算造成了奇袭的效果,也因为大量防御工事的存在无法一举推进到城下乃至城内,得到奇袭的胜果。
对于一路小心谨慎,又被晋人的疑兵之计耽搁良久的匈奴铁骑来说这是一件儿郁闷的事儿。对于一路小心技术你很,又被晋人疑兵之计耽搁良久,内心挣扎无数次,又一心念叨功劳的赵染来说,莫名其妙的暴躁起来……
然管你是如何火大,也无法越过这些防御工事攻击定襄城。就算拆除了防御工事,用骑兵攻城也不过是疯子能做出来的事情罢了。
赵染与延忝德商量一下,便决定在定襄附近安营扎寨,屯聚人马,做出一副长久围困的样子,同时派人前往城下劝降,却是暗中派人返回九原城外请求兵力支援。
毕竟这定襄城很小,毕竟城中的晋军很少,只要是来了步卒支援攻城,相信拿下定襄城不费吹灰之力,这功劳还是稳稳的。
晋国大将桓宣督促城中军民四下戒备,做好作战的准备,看着两千多名匈奴骑兵也敢安营,颇有拿下本城的意思,这让桓宣是又气又笑。可是自己也是明白得很,匈奴背后有无穷尽的兵力,一旦对方来了援军,自己这城能够守到什么程度还真不好说。
眼下一切的希望都在祖逖身上,希望祖逖不会让自己失望吧……
第三百三十章 退敌(上)
更新时间:2013-04-05
月明星稀,匈奴营盘设立在定襄城十余里之外,除了少数巡视的兵卒,余者都已休息。定襄城内的晋兵不多不敢出击,但赵染与延忝德麾下的匈奴兵卒同样也不多,自然也是要离着远些方才安心。
赵染躺在营帐中准备入睡,可心中挥之不去的却是那晋将乐广死前的讥讽之言,自己身为军中上将,竟是被晋人如此瞧不起,着实是让人气愤。眼下大单于刘渊麾下各方势力齐聚,人才济济,想出人头地必然要立下大功。
鱼龙混杂的各部势力之中能够得到出战的机会便是难得,而在外征战有立功的机会更是求之不得。这样的机会可不是常常有的,杀乐广是一次已然错过,眼下攻打定襄城这次机会若是把握不住,饶是刘钦喜爱自己恐怕也无法再偏袒自己了。
翻来覆去正是睡不着的时候,忽然营外锣鼓声大作!赵染一个激灵挺身坐起,快步走出营门惊疑不定的张望。
但见匈奴兵士纷纷从营中跑出,许多连衣甲也是来不及穿戴,便慌慌张张的去牵自己的战马。一片纷乱中延忝德飞马而至,见赵染道:“营外晋军挑战,将军可速速出营迎战!”
“什么?晋人如此大胆!?快拿我衣甲来!”赵染闻言大怒,心中却是稍稍安定,还好对方并不是劫营,否则这般混乱倒是让匈奴骑兵有些措手不及。
披挂上马千余匈奴铁骑冲出营门,各个满面怒容的意图杀晋军一个措手不及。不想离得近了方才看见前一刻晋军列阵之处,此时不过是虚插旗帜,战鼓之上拴着十余头羊被绑得结结实实,一旦挣扎便是敲击战鼓……
“晋人退之不远,追!”赵染脸色更加的难看一摆手便要追击下去。
延忝德微微摇头,伸手阻止道:“定襄兵力有限,此举不是有所埋伏,便是有意骚扰,将军就算追下也是无济于事。”
赵染不悦道:“晋人如此嚣张气焰,若不杀鸡儆猴,如何能安然入眠!待本将军追杀一阵再说!”
言罢赵染也是不顾延忝德之阻止,率领千余骑在夜色下好似一阵旋风般的冲向定襄城方向。延忝德面色一沉心中暗骂,率领余下人马返回大营,分派斥候探听四方动静。
约莫半个时辰左右,赵染灰头土脸的回到了大营之中,见到延忝德那副果然被我料中的神情,一阵赧色不由低头。
延忝德道:“将军此去斩杀多少晋军?”
赵染脸上一红嘟囔道:“晋人狡猾,竟是遍寻不得,实在可恶!待刘将军派遣步兵前来,本将军定要踏平此城!!”
延忝德呵呵一笑道:“晋人试图扰乱我等休息,此等雕虫小技不用在意,我已分拨军卒巡夜,料想晋人不会故技重施,将军即管高枕无忧便是了。”
赵染见延忝德并没有出言讥讽,当下心中稍安道:“既如此便有劳延将军了,本将军这就去休息。”
这一夜总算是过去,第二日赵染想起昨夜之事又是心中愤愤不平,当下刷灵千余骑绕着定襄城数周,破口大骂城中晋军。
那晋国守将桓宣早已成竹在胸,预备了无数百姓,尤其是市井泼皮在城头高声叫骂连连。赵染命令麾下兵士以汉语叫骂,也不过是那几句翻来覆去罢了,麾下骑士对于汉语并不是十分的熟悉,因此骂多了也是拗口。
可城头的晋军都是汉人,尤其是市井泼皮无赖骂街乃是经常事儿,不仅仅是声音洪亮更是花样百出。匈奴之人听得一知半解,看城头上汉人那哄笑的态度也知道不是什么好话。
无奈自身以汉语还嘴词不达意,难以招架,气的匈奴人以自家语言还嘴,偏偏那汉人根本就是听不懂的,一时双方一番唇枪舌剑,匈奴铁骑怏怏而退……
一日光景又是这般过去,从定襄传消息去九原需要近乎一日的光景,若派遣来的是步卒以及攻城器械恐怕又要两天多的时间,如今不过刚刚过了一日赵染已然是坐立不安,甚是急躁。
这一晚相安无事,到了翌日赵染也懒得去定襄城下受气,匈奴兵马在定襄城附近巡视几圈也就转回营盘了。那城中的晋军不敢出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四方探查之后也是没有援军的迹象,
只要在等几天,想来这功劳仍是自己的,每每想到这个时候,赵染心中的怒气便是消褪几分。
到了第三天夜里却是桓宣与祖逖约定的日子,桓宣留下三四百老弱残兵守护城池,自己率领两千三百名晋兵从城头悄悄坠下,分拨数路各自行事而去。桓宣在这几日虽然没有祖逖的消息,但以祖逖的性格,哪怕是事情失败,也不会失约!
晋军悄然摸向匈奴的大营,在匈奴营盘四周有数十斥候往来巡视不断。晋兵人人有意匿藏行踪,悄然逼近,可那匈奴骑士纵马奔驰在夜间的声音让人离着老远便听得清澈,倒是甚好寻找目标。
延忝德乃是颇有智略的家伙,无奈麾下的匈奴骑士巡夜惯了如此,一时也是顾及不到的。
弓箭弩矢,长枪大刀毫不客气的向着匈( 惊雷入汉 http://www.xlawen.org/kan/5526/ )
那匈奴骑射之法甚是犀利,箭矢不断射来,最先放箭的骑士已然冲到了晋军阵中!晋军本就是撤退之姿,被乱箭射得阵势大乱,仅有的抵抗力也因此丧失。遭遇铁骑冲击毫无反击之力,顿时被冲得四散奔逃。
然这一处被冲散了,却是处处都有铁骑冲突,刚刚避开了这里,却被其他匈奴铁骑撞杀戳杀。
乐广身中数箭,奋力死战,然不过眨眼之间身旁仅存百余人。余者皆是倒地被铁蹄践踏,或是被撞入了护城河中。
城上晋国守军纷纷开弓放箭射杀敌骑,如此倒是能为城下的晋军博取一线生机。无奈吊桥宽度有限,后方一阵大乱晋军互相推搡,自相践踏,仅有少数人得以通过吊桥进入城中。
后方晋军再想过时吊桥上满是自家兵将躺在地上翻滚呻吟,一片凄惨之状。乐广心中一凉,知是今日恐怕有死无回,若是继续放任兵将通过吊桥,匈奴步骑必然顺势冲城。
当机立断乐广奋力杀出一丝空隙,纵马向着城头高声呼喊道:“速速关闭城门,谨守城池,陛下已知此间状况,定要守住新兴!!”纵声呼喊数次,手中长枪挥洒间又是刺杀十余敌骑。
九原守将闻言道:“乐将军快快入城,末将组织兵力支援!!”
乐广身中一枪,反手戳杀了一名匈奴大将疾声道:“匈奴不过一时之勇,速速关门守城,勿负圣恩啊!!”言罢乐广竟是调转马头单枪匹马杀入匈奴数千铁骑之中,以绝九原守军之念。
“哎……关门!!”九原守将见状含泪喝道。事到如今也顾不上仅存的数百名晋军仍在被匈奴铁骑冲杀,实际上即便吊桥不起,城门不关,那数百晋军在铁骑包围之中也绝无入城的可能。
吊桥上的晋军在一片呻吟惨呼声中随着渐渐拉起的调遣落在地上,就算没死的,这么一摔也是活不成了。匈奴铁骑在护城河边勒紧缰绳,眼中带着恨意望着城头,随即纷纷驱马去杀乐广以及晋军。
骏马疾驰,长枪挥洒,头上草帽早已不知何处,乐广浑身浴血身中数枪犹然未觉般的在千军万马之中驰骋冲杀。黝黑的面庞沾染血迹微微发亮,清澈的双眼在坚毅的脸庞中显得英武异常。
那长枪变化多端,神出鬼没,饶是纵横塞外的匈奴铁骑遇上也是颇为忌惮。匈奴将领纷纷上前迎战,然乐广早存必死之心,招招狠辣无比,玉石俱焚。可怜匈奴将领折损十余人,一时竟是无人敢在上前。
匈奴大将刘钦颇有兴致的观战道:“乐广果然骁勇之士,此等将领就算非我族人也当钦佩。”
见刘钦把眼看自己,赵染心领神会道:“便让末将前往!”当下纵马舞枪冲入阵中,直取乐广!
谁都看得出来这晋将哪怕是铁打的汉子,此时也是命不久矣。万军之中纵横冲杀确实快意,然单枪匹马此等举动不过是自寻死路罢了。此时刘钦示意赵染取其性命,自是让赵染立功之举,其他将领心中有所不满也是不敢有贪功之念。谁都知道赵染乃是刘钦之爱将,而刘钦更是匈奴大单于刘渊的爱将。
乱军之中乐广只是觉得手中枪越来越沉,一双臂膀渐渐无力,见那赵染一脸狰狞,目光中透露兴奋神情,心中顿生一股厌恶之感。
“乐广一世英明怎可断送鼠辈之手!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用尽最后的气力,乐广放声大笑,忽地调转马头冲入另一侧的匈奴铁骑之中。无数长枪利刃透体而出,竟是连人带马的被几十名匈奴骑士刺杀当场!!
赵染见状气的浑身发抖,脸上更是忽红忽青甚是难看的望着那几十名立了大功的匈奴骑士无言以对……
乐广战死九原城下,城上晋军人人为之落泪。自从塞外联军杀入河北之后,前方多处发生降敌之事人心惶惶,今日乐广以性命彰显忠义,无形中振奋人心,振奋士气!
九原城东南方百里之外有一座城池,亦隶属新兴郡内名唤定襄。新兴郡内五个县城,前方原平,云中,晋昌三城位置靠前彼此呼应形成口袋之势,九原独居后方颇有高枕无忧的态势。
新兴郡守将刘弘本是以为前方有军中第一人胡奋镇守,自己不说高枕无忧也是相差无几。因此郡内仅有前方三县筑有防御工事,九原不过是平常的状态而已。其中九原城作为郡内治所不过是五千人罢了,这定襄城不过两三千守军而已。
只是两三千的守军竟是在一名晋将的率领下,在城外的大小道路上挖坑掘土,建造防御工事!
这些兵将赤裸上身挥汗如雨,干劲儿非常,对于那带头的青年将领甚是信服。在城外的野地上,有不少百姓也是加入了修建防御工事的行列,更有妇孺老幼彼此携扶送饭送水。
日正三竿,一骑快马疾驰而至,那年轻的晋将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水,精神奕奕的脸庞透露出一丝凝重之感。
“士稚!”马上的骑士飞身下马,乃是一名带有儒生气质的青年,奔着年轻的晋将快步而来。
“可是九原有了动静?”年轻的晋将甫一见面,便猜测道。
带有儒生气质的青年乃是定襄守将桓宣,不知为何却以这年轻的晋将为主的样子。
桓宣一脸肃然道:“原平,云中,晋昌三处仍在固守,乐彦辅战死在九原城下,如今九原城外也是匈奴大军,郡内唯有本城尚无敌踪。”
那年轻晋将叫做祖逖,字士稚,乃是北地大姓,祖上历代皆是高官。其生性豁荡,不拘小节,轻财重义,慷慨有志节甚得乡族所重,在定襄也是名声极高,军中兵将包括太守桓宣都是十分爱戴信服。
定襄本是奉行刘弘的政策,然祖逖认为刘渊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的统一整合塞外各族势力,必然有其过人之处。若以寻常的眼光看待塞外联军,恐怕晋军必然吃亏,必须视其为不逊于汉朝的大敌方可。
在祖逖的劝说下,桓宣便听从了祖逖的建议发动城中仅有的两千七百名兵卒跟随祖逖一起修筑防御工事。城中的百姓最初还是有人讥笑,有当朝车骑将军胡奋亲自率领大军镇守雁门,那塞外的野蛮之辈如何能够来到定襄?
可当雁门惨败传回之后,定襄城内至少有一大半的军民对于祖逖是拜服得五体投地,因此男女老幼自发组织跟随祖逖一起修建城池。桓宣更是认为祖逖之军事才能在自己之上,因此一一县守将之身份屈居于祖逖之上,如此胸襟也是得到了本地的一致好评,这也促进了定襄军民的团结一心。
“可叹朝中唯有乐彦辅也!”祖逖闻言扼腕痛惜道。
乐广并非新兴之守将,但闻得前方遇敌便等不及军令率领所部前来支援,不想遇到匈奴大军寡不敌众战死九原城下!如若晋国军中多有此等人物,乐广自可免去死劫不说,匈奴之辈也无法如此猖獗了。
桓宣颇有同感,带有几分担心道:“依士稚所见,定襄城可有兵危战厄?”
虽说定襄距离九原有百里之远,然以塞外联军的脚程实际上不过一日夜即可抵达。新兴郡内各处都是塞外人马,这定襄有何理由幸免于难?
祖逖看了看四周逐渐聚拢过来的兵将道:“原平,云中,晋昌三处仍在我军掌握之中,刘和季军政干略,谨守三处绝非难事。分兵九原乃是重复雁门之战而已,九原不失我方援军早晚必到,那刘渊算得精明,必是想击败我方援军之后再以怀柔手段夺取四城。在此之前绝不会耗费兵力攻打城池,定襄虽小,却是粮草颇丰,匈奴闻之我等兵少,必然分兵来袭!”
桓宣眉目一沉,闻言道:“既如此,当速速备战!桓宣不才,决不让蛮夷之辈荼毒定襄父老!”
祖逖道:“祖逖不才愿供将军驱使!”
桓宣笑道:“有士稚助我,何愁定襄不保?”
祖逖微微一笑道:“蛮夷之辈得了便宜,必是屡试不爽,若是守城难以退敌,内外夹击方可破之!”
桓宣闻言喜道:“士稚有何破敌之法?”
祖逖看了看四周的军民,提高声音道:“蛮夷轻视我汉人久矣,连番大胜之下听闻本地少兵,必是派遣小股人马偷袭,意图抢夺城池。若其大军前来,我等当谨守城池,等待朝廷人马来援,若是偏师前来,祖逖设计击之,可获全胜之功!”
当下祖逖便与桓宣入城商议迎敌之法,二人一番计议之后,桓宣不无担心道:“定襄守军可出城迎战者不过一千五百人,余者皆是老弱之兵难堪催锋之任。这……”
祖逖笑道:“若是依我所言,以这催锋之法败之,匈奴耻于大败必然大军前来,届时你我不得施展唯有受困矣。”
桓宣若有所思的道:“若是不用这千五兵卒,士稚之计如何能城?”
祖逖胸有成竹道:“祖逖族中自有青壮,附近山中亦有豪强。若敌到桓将军可守城三日,三日之内祖逖必然引兵突袭敌营,将军相时而出,贼必可破!”
“那山中豪强素来目无法纪,士稚族中青壮亦不过数百,三天时间未免儿戏了。”桓宣身为本地守将,自然清楚附近山中豪强的情况。别说是数百人,就算是把这定襄的兵将都带着,也难以夸口三天之内收编豪强部众。
祖逖起身叹道:“连年征战劳民伤财,前番精兵简政无数兵将游荡民间啸聚山林。为了抗击塞外人马,朝廷虽是召回许多扩充兵力,但数月卸甲战事早已生疏,此等兵力实乃不堪一击也。”
晋国为了应对塞外联军,各地早已开始招募当时卸甲归田的兵将。这些兵将都曾经征战中原战场,朝廷以其熟悉军事为由尤其看中。只是这些人在民间或是放/荡形骸,或是耕地务农,数月下来虽然仍是熟悉军中事务,但军人那一份责任与坚韧早已荡然无存。
短了精神,少了气质,就算身手比得上新兵,可心气儿却是大大不如。新兵犹如一张白纸可以教授传承,这些曾经的老兵却是沾染了各种不良习气一时难以戒掉。军中的精兵老兵新兵混在一处,精兵尚会动心,更不用说新兵被带得毫无朝气了。
看似增强了实力,实则不仅自身没了奋身报国的精神,还影响了军中的其他人,从而使得晋军的战斗力在兵力扩充之后不升反降。
这番见解祖逖早就与桓宣讨论过,因此桓宣闻言深以为然,时至今日祖逖所言确实是料得准确。
“以我之见,唯有啸聚山林之辈彪悍无比,虽曾匪气,不减斗志,若加以调教必可成臂助!若得此辈相助,定襄城方保无事,否则一旦匈奴之辈起了杀性大肆攻城,这不足三千老弱之兵又能抵挡多久?”祖逖一声叹息道。
桓宣衡量再三,最终道:“既然如此士稚便依计而行,若事有不测,桓宣必与定襄共存亡!”
祖逖也是慷慨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大丈夫逢此乱世当提剑报国,驱逐蛮夷。待祖逖与将军大胜相会,共成此志也!”
离开太守府邸,祖逖返回自家之中,召集族中男女老幼商议出兵一事。虽说族中老幼对于祖逖甚是支持爱戴,然听闻以族中青壮奔赴险地求兵,无论男女老幼皆是面现难色。族中虽有习武之人,然并非正规的军队,少有作战的经验。
若是普通的小贼或许还可一试,但面对的乃是本地官府都摆不平的山中强盗,谁敢轻易尝试?
要知道一旦失败不仅仅是性命难保,更是断送了族中的血脉,这一族更是因此走向衰败。兵荒马乱的年代,蛮夷之人随时杀到城下,虽说大家都感到无力,而族中少了青壮不是更加的危险?
族中男女老幼议论纷纷,对于祖逖的做法大多数皆是不敢苟同。祖逖稳坐当中,面无难色,对于众人之言论颇为理解,并不以为意。
忽尔眼前一亮,外面走入一条汉子与祖逖颇有几分相似,乃是祖逖的弟弟祖约。其身后跟随百余人皆是族中好斗的汉子,祖约离着老远便爽朗的笑道:“阿兄要去打虎,何以不带祖约!?”
祖逖微微笑道:“奈何豺狼须弥而至,岂只虎耶?”
跟随祖约的百余汉子来到院中便分散四周寻地站立,祖约踏步迈入大堂闻言更是大笑道:“虎都打了,何惧财狼?阿兄在上,祖约愿率众追随阿兄抗击蛮夷,保我大晋国泰民安!!”
祖逖起身扶起跪在地上的祖约道:“在家为兄,在军为将,莫以家法坏了军法。”
祖约起身道:“追随兄长乃是我等毕生之愿,一切听从兄长安排,若有不从军法从事,绝无怨言!”
第三百二十九 祖逖(下)
更新时间:2013-04-04
ps:昨日突然被拉去外地,来不及更新,今晚方归,十分抱歉!
定襄城西北三十余里山间小路上战马疾驰,两千余匈奴骑士人人肃穆,一脸兴奋神情尽情狂奔。不走官路而走山间小路乃是为了隐蔽之意,只是两千多骑兵如此奔驰,哪怕走的小路再生僻,恐怕也是没有掩藏行踪的效果。
更何况过于偏僻的小径根本无法纵马疾驰,因此匈奴人此举不过是多此一举罢了。
那带头的将领正是匈奴大将赵染,奉命率领两千余骑突袭定襄城!晋国的防御布局乃是各自为战,彼此少有奥援,原因并非其他,而是因为塞外人马野战强悍,晋军难以抵挡。
以城池作为据点来抵挡塞外联军的冲击,这是晋军与对方作战最大的倚仗。因此城中守御的准备充分,出城支援的准备却是并不充分,甚至少有这样的战略。尤其是匈奴人一举攻破雁门郡后,整个河北震动,各处守将更是小心谨慎了。
这也是为何新兴郡内九原城下,仅有乐广孤军奋战的原因了。祖逖与桓宣感慨乐广太少,其含义便是看清了此等战术的弊端,若是多一些乐广这样眼界的将领,匈奴焉有今日之势如破竹?
定襄不过小城,但物资颇丰,匈奴一口气围住了新兴郡内的原平,云中,晋昌,又分兵包围了九原,如今再次分出小股兵力奔袭定襄,这胃口已然是甚大,同时对于晋人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藐视。
两国交战之中,一方胆敢如此轻易的一而再再而三的分兵长驱直入,等于视对方如无物一般,那还把对手放在眼里?
未能击杀乐广立下头功,赵染便请命攻取定襄城补充军资。这定襄城小,又是守军不多,想来必是手到擒来。九原城下若是没有乐广多此一举,恐怕早成了匈奴大军的囊中之物,眼下围困起来拿下城池也不过早晚的事情罢了。
若是能够攻取定襄城,无论是对于新兴郡内的晋军还是晋国组织的各路援军来说都是不小的打击。看似目中无人的一招部署一旦成功,将会达到多重目的,从而完成匈奴大军新的部署!!
雁门郡还是塞外风光,进入定襄之后便是河北景色,纵马在山岭之中绿荫葱葱,鸟语花香,在快速的奔驰中虽是难得一撇,却也是惬意非常。两千多名骑兵看似毫无防备,实则在大队人马之前,有近百余骑斥候呈扇形的大面积四处巡视,保证一定范围内的预警能力。
毕竟这里是晋国境内,定襄的守军不堪一击,但若是有晋国其他援军在此,恐怕还是一场硬仗的。赵染喜功,但并不自大,作为刘钦手下的爱将赵染甚至在敌境作战一切都要小心行事。
数骑斥候迎面而至,悄然数语便是返身继续哨探去了。赵染在队伍前列听闻斥候带回的消息,一脸的犹豫神色,颇感几分意外。
在这支匈奴铁骑前方五里处,发现了晋军的踪迹,虽然是一闪而过,但那旗帜与人员看起来好似兵力并不少的样子。
定襄城不过两千多人,这点兵力若是知悉匈奴大军到此,怎会出来迎敌?即便定襄城是两千多骑兵,与匈奴铁骑交手也是败多胜少啊。这样的情况下,前方出现了晋国人马的踪迹着实是需要慎重考虑的。
赵染思索间,侧翼又是斥候飞驰而到,在侧翼方向也是发现了晋军活动的踪迹。只是短时间内未能窥探晋军虚实,搞不清楚有多少的兵力。若是依照旗帜的数量看,恐怕是一支五千人以上的作战部队了。
“不可能!就算晋人有援军至此也不可能知道我等从此处发动进攻!”赵染眉头一皱甚是不悦的说道,话虽是这样说着,但心中却是隐隐生疑,一时难以做出决断。
麾下将领延忝德道:“将军切勿信以为真,那九原乃是本郡治所,晋国援军若至也不应在此才对。想来定是此处晋将故布疑阵,企图吓退我等罢了。”
赵染闻言微微颔首道:“你说的倒是合乎道理,不过如何确认你的判断?”
延忝德闻言呵呵一笑,口中说道:“将军分我三百骑,我自去左右哨探,定然可以证实我之言语。”说完这句话看赵染仍是没有应允的意思,延忝德不由得心中暗骂,可嘴上仍是说道:“将军不须如此顾虑,若我的判断是真功劳乃是将军的,若遭遇晋军有败,我愿意一人承担败果,绝不连累将军。”
听到延忝德如此言语,赵染神色稍稍舒缓道:“这话是怎么说,本将军怎会让你有所差池呢,好吧,你且去探个究竟,本将军在此等候。”
“多谢将军!”延忝德在心中暗暗冷笑,表面上摆出甚是恭敬的样子。
那延忝德率领三百骑首先扑向侧翼发现晋军的所在,心中暗骂赵染不过是合乎那刘钦的胃口罢了,论武艺难以冠绝三军,论谋略也非军中翘楚,全凭着刘钦的大力提拔方才有了今日罢了。
明明就是贪功之辈,偏偏又是胆小无能之辈,与这样的人在一起作战,着实是让人头疼。
无奈刘钦素知自己的聪明,因此调拨给赵染做副手,一旦赵染升了官职自己在刘钦面前也是水涨船高。若是没有这一层的关系,自己才懒得出手管这闲事儿呢……
约莫五六里开外,隐隐有晋军的旗帜在山林中露出一角。山风吹得草木轻摇,附近大片区域的晋军旗帜都是若隐若现。这样大片的晋军,就算是匈奴最勇敢的斥候也是不敢前往探个究竟,只是在附近地势高一点的所在不断的观察。
只是那晋军隐藏的位置极佳,只是露出了些许的旗帜,想要看个究竟却是要近前才行。面对大批的晋军,匈奴斥候一旦上前看个仔细,恐怕也是没有性命回来通报的。
延忝德也是观察了半晌,才定下心神率军齐声发喊冲了过去!张扬其事的冲杀过去,必然引起对方的注意,对方一旦看到了这般情况必然出战,这一出战也就显露了虚实。
而延忝德也大可以利用骑兵的速度,在双方尚未交战之前便转身逃跑。如此设计用心独特,若这山林中真是藏有晋军,如何不为所动?
冲锋了将近一半的距离,那山野之间的晋军丝毫没有动静,依旧是露出的旗帜随风飘摇而已。延忝德一抬手,三百多骑在尘土之中乍然停住,却是不知道接下来应当如何了。
继续冲过去倒是没什么,山野间若有晋军延忝德便没了撤退的机会,若是没有晋军倒是可以真正的放心了。
脸色微微一变,延忝德一打马率领三百骑转身返回了起点,待阵型齐整之后二次冲锋嘶吼着冲杀而去!
如此再三,那山野间的晋国人马始终是无动于衷,延忝德方才率军一鼓作气的冲过去。当见到山野间不过是擦立的旗帜时,延忝德忍不住骂道:“晋人真是狡猾,随我去另一处看看!”
由定襄往九原的方向,一进入定襄地界十余里内开始凡是小路山岭,许多地方都插着大量的晋国旗帜。此乃祖逖与桓宣的作战计划之一,便是疑兵之计,管你匈奴来或是不来,从那条路来,只要进入我定襄地界便要开始疑神疑鬼。
所谓用兵之道虚虚实实,便是你认为是实的时候发现竟然是虚的,而认为是虚的时候反而又是实的。判断上的失误不仅仅影响不断做出的判断,更是会葬送军队的大好形势。
哪怕匈奴铁骑都是判断对了,这一路下来也是吓个半死,气个半死,这样的结果虽然没有实质性的杀伤,但对于挫敌锐气之类的仍是有效。
在定襄城东方的群山中,有豪强之辈啸聚山林,汇聚了千余人打家劫舍为生,甚是霸道。
祖逖带着弟弟祖约以及族人八十余人一路翻山越岭直扑山贼巢||穴!祖逖心中早已针对这群山贼筹划多时,如今看似凶险的一行实则胸有成竹。
没有隐藏行踪,没有刀兵相向,寻到了山寨附近早有数百山贼手持兵刃对于这不足百人的军队感到惊奇。这定襄的官军究竟是怎么了,难道想用这不到一百条汉子来剿灭自己这里上千人的贼窝?
“我乃定襄县尉祖逖,前来拜会贵山首领,还望待为引荐。”祖逖一身铁甲,背后长弓,腰袢箭壶短刀,笔直的身躯立在数百山贼面前毫不打怵,更显得一股英气逼人!
“小小的县尉就想见我家大王,未免太儿戏了!留下你这一身铠甲兵刃,放你们一条生路才是真的!哈哈哈哈!”人群之中一名面目狰狞的汉子哈哈笑道,一脸的嘲讽之意,目中隐隐闪烁凶光,似乎对于祖逖这一身优质的铠甲甚是眼馋。
数百山贼闻言都是哄堂大笑跟着起哄,可笑着笑着却是自觉得有几分尴尬了。那居中而立的祖逖嘴角挂笑的副手而立,对于嘲讽谩骂毫无恼意,目中透露出炯炯精光倒是让人觉得心中有说不出的寒意。
而祖逖身后的八十几条汉子更是各个面色冷峻,站在一处隐隐形成阵势之意,一股萧杀之气随着风吹不断扫向全场。
这是战场上的杀气!
有过沙场经验的山贼都是清楚的感觉到了对方的不善,此间千余山贼其中大半都是曾经的晋兵,少数乃是原本就打家劫舍的强盗。对方如此的态度,这般的感觉,恍惚间似乎回到了沙场征战,回到了为国效力的时代,让人心中一颤,不由得没了笑意,多了几分沉重感。
笑声戛然而止,祖逖仍是负手笑道:“在下定襄县尉祖逖,求见贵山之主,还望代为通传。”
那面目狰狞的汉子见众人的反应已然恼怒,此刻见祖逖那笑意盈盈的样子更是起了歹心道:“你这小子找……啊!!”
一声惨呼,来得突然!快若闪电的一箭,更是出人意料!!
在场之人看得清清楚楚,就在那汉子正要口出恶言之时,站在场中的祖逖摘下背后的长弓,抽出腰袢的箭矢,一箭射出正中那汉子咽喉!众寡悬殊之下竟敢如此动作已然是大大出乎人们意料,可群贼更为惊骇的是明明自己清清楚楚的看着对方一系列的动作,偏偏是来不及阻止!
对方动作之快简直如同鬼魅,对方动作之快仍是这般清晰!若是这一箭射向自己,可能躲避?
抽出兵刃之声不绝于耳,那带头的汉子一死数百山贼凶性大发,眼看一场混战便要开始!
“在下祖逖,乃定襄县尉,求见贵山之主!那位兄弟跑趟腿通传一二,祖逖感激不尽!”祖逖负手身后,那张长弓不知何时回到了背上,脸上的笑意依旧,若无其事的说道。
滚滚杀气从祖逖后方升起,祖约虽然没有动作,但与同来的近百条汉子都是升起了一股必死之心!
祖逖饱含笑意的眼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或者说每一个山贼都觉得祖逖看得是自己,看不懂眼神中的含义,不了解那一扫的意味,偏偏心中隐隐又是觉得自己应当明白什么。
手中的刀枪仍在举着,可面对这负手而立的少年晋将,竟是无人敢带头砍杀,实是让人惊讶。
人群之中有几人悄然退开,却是没能瞒过祖逖的眼睛。祖逖微微向前数步,面对手握刀枪的群贼道:“祖逖知道各位兄弟皆是我大晋的大好男儿,有人曾经血洒沙场,有人曾经斩将立功,也有人失去了亲人。落草为寇乃是权宜之计,而今塞外蛮夷卷土重来,中原季汉虎视眈眈,国家正是用人之时,你们不想能建功立业,青史留名么!?”
“朝廷早已抛弃我等,休要在这里卖弄了!”人群中有人不屑的说道,对于此等说辞似乎司空见惯。
祖逖见在场群贼多有应和者,心中微微一叹,口中却是笑道:“男子汉大丈夫生于乱世,便当建功立业!在这山林之中就算衣食无忧,然陷于蛮夷包围之中,难道就能苟免于难么!?”
想不想立功过上好日子是一回事儿,但绝对没有人愿意做蛮夷的奴隶的。若是这群人真的奴性十足,当初也不会啸聚山林落草为寇了。祖逖这句话说出,群贼质疑之声顿时少了大半。不言语的人都在沉思,仍在嘈杂的心中也是想着,这少年晋将说的乃是大实话,并没有什么花巧。
“雁门陷落,九原危在旦夕,定襄不久即遭蛮夷侵扰。大家同是汉人,皆是晋国子民,此时此刻当同仇敌忾,联手抗敌!为我大晋百姓,为我父母妻女,为我兄弟姐妹,为我等武人之荣耀!哪一点不值得你们回归军队?哪一点值得你们在此蹉跎岁月?”
说道这里在场群贼鸦雀无声,不是祖逖说的多么精彩,而是祖逖说的过于实在,现实也过于震撼了。那雁门郡守将胡奋是何等人物,曾经身为晋军一员的群贼自然知晓,如今雁门丢了,本郡的治所九原也危在旦夕,定襄县内的群贼又该如何自处?
“祖逖知道大家都不是甘于平淡之人,因此才愤而聚集于此。如今正是重回行伍的大好时机,难道你们不想把握住这个机会,而甘于看着河北父老遭受蛮夷践踏,看到自己家人被蛮夷摧残?”祖逖在说话间已然来到了群贼之中,群贼不自觉的让开了道路,听着这年轻人的话一字一句的扎在心中。
“好一句甘于平淡,国家大军都是无济于事,我这千余弟兄又能做些什么呢?”在人群后方又是数百人赶到,当先一人身材雄壮虎背熊腰,扬声问道!
定襄城下的匈奴铁骑十分郁闷,这小小的县城外竟然有大量的防御工事阻碍铁骑的推进。兴冲冲的奇袭定襄竟是毫无作用,并非因为定襄城出乎意料的戒备状态,而是就算造成了奇袭的效果,也因为大量防御工事的存在无法一举推进到城下乃至城内,得到奇袭的胜果。
对于一路小心谨慎,又被晋人的疑兵之计耽搁良久的匈奴铁骑来说这是一件儿郁闷的事儿。对于一路小心技术你很,又被晋人疑兵之计耽搁良久,内心挣扎无数次,又一心念叨功劳的赵染来说,莫名其妙的暴躁起来……
然管你是如何火大,也无法越过这些防御工事攻击定襄城。就算拆除了防御工事,用骑兵攻城也不过是疯子能做出来的事情罢了。
赵染与延忝德商量一下,便决定在定襄附近安营扎寨,屯聚人马,做出一副长久围困的样子,同时派人前往城下劝降,却是暗中派人返回九原城外请求兵力支援。
毕竟这定襄城很小,毕竟城中的晋军很少,只要是来了步卒支援攻城,相信拿下定襄城不费吹灰之力,这功劳还是稳稳的。
晋国大将桓宣督促城中军民四下戒备,做好作战的准备,看着两千多名匈奴骑兵也敢安营,颇有拿下本城的意思,这让桓宣是又气又笑。可是自己也是明白得很,匈奴背后有无穷尽的兵力,一旦对方来了援军,自己这城能够守到什么程度还真不好说。
眼下一切的希望都在祖逖身上,希望祖逖不会让自己失望吧……
第三百三十章 退敌(上)
更新时间:2013-04-05
月明星稀,匈奴营盘设立在定襄城十余里之外,除了少数巡视的兵卒,余者都已休息。定襄城内的晋兵不多不敢出击,但赵染与延忝德麾下的匈奴兵卒同样也不多,自然也是要离着远些方才安心。
赵染躺在营帐中准备入睡,可心中挥之不去的却是那晋将乐广死前的讥讽之言,自己身为军中上将,竟是被晋人如此瞧不起,着实是让人气愤。眼下大单于刘渊麾下各方势力齐聚,人才济济,想出人头地必然要立下大功。
鱼龙混杂的各部势力之中能够得到出战的机会便是难得,而在外征战有立功的机会更是求之不得。这样的机会可不是常常有的,杀乐广是一次已然错过,眼下攻打定襄城这次机会若是把握不住,饶是刘钦喜爱自己恐怕也无法再偏袒自己了。
翻来覆去正是睡不着的时候,忽然营外锣鼓声大作!赵染一个激灵挺身坐起,快步走出营门惊疑不定的张望。
但见匈奴兵士纷纷从营中跑出,许多连衣甲也是来不及穿戴,便慌慌张张的去牵自己的战马。一片纷乱中延忝德飞马而至,见赵染道:“营外晋军挑战,将军可速速出营迎战!”
“什么?晋人如此大胆!?快拿我衣甲来!”赵染闻言大怒,心中却是稍稍安定,还好对方并不是劫营,否则这般混乱倒是让匈奴骑兵有些措手不及。
披挂上马千余匈奴铁骑冲出营门,各个满面怒容的意图杀晋军一个措手不及。不想离得近了方才看见前一刻晋军列阵之处,此时不过是虚插旗帜,战鼓之上拴着十余头羊被绑得结结实实,一旦挣扎便是敲击战鼓……
“晋人退之不远,追!”赵染脸色更加的难看一摆手便要追击下去。
延忝德微微摇头,伸手阻止道:“定襄兵力有限,此举不是有所埋伏,便是有意骚扰,将军就算追下也是无济于事。”
赵染不悦道:“晋人如此嚣张气焰,若不杀鸡儆猴,如何能安然入眠!待本将军追杀一阵再说!”
言罢赵染也是不顾延忝德之阻止,率领千余骑在夜色下好似一阵旋风般的冲向定襄城方向。延忝德面色一沉心中暗骂,率领余下人马返回大营,分派斥候探听四方动静。
约莫半个时辰左右,赵染灰头土脸的回到了大营之中,见到延忝德那副果然被我料中的神情,一阵赧色不由低头。
延忝德道:“将军此去斩杀多少晋军?”
赵染脸上一红嘟囔道:“晋人狡猾,竟是遍寻不得,实在可恶!待刘将军派遣步兵前来,本将军定要踏平此城!!”
延忝德呵呵一笑道:“晋人试图扰乱我等休息,此等雕虫小技不用在意,我已分拨军卒巡夜,料想晋人不会故技重施,将军即管高枕无忧便是了。”
赵染见延忝德并没有出言讥讽,当下心中稍安道:“既如此便有劳延将军了,本将军这就去休息。”
这一夜总算是过去,第二日赵染想起昨夜之事又是心中愤愤不平,当下刷灵千余骑绕着定襄城数周,破口大骂城中晋军。
那晋国守将桓宣早已成竹在胸,预备了无数百姓,尤其是市井泼皮在城头高声叫骂连连。赵染命令麾下兵士以汉语叫骂,也不过是那几句翻来覆去罢了,麾下骑士对于汉语并不是十分的熟悉,因此骂多了也是拗口。
可城头的晋军都是汉人,尤其是市井泼皮无赖骂街乃是经常事儿,不仅仅是声音洪亮更是花样百出。匈奴之人听得一知半解,看城头上汉人那哄笑的态度也知道不是什么好话。
无奈自身以汉语还嘴词不达意,难以招架,气的匈奴人以自家语言还嘴,偏偏那汉人根本就是听不懂的,一时双方一番唇枪舌剑,匈奴铁骑怏怏而退……
一日光景又是这般过去,从定襄传消息去九原需要近乎一日的光景,若派遣来的是步卒以及攻城器械恐怕又要两天多的时间,如今不过刚刚过了一日赵染已然是坐立不安,甚是急躁。
这一晚相安无事,到了翌日赵染也懒得去定襄城下受气,匈奴兵马在定襄城附近巡视几圈也就转回营盘了。那城中的晋军不敢出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四方探查之后也是没有援军的迹象,
只要在等几天,想来这功劳仍是自己的,每每想到这个时候,赵染心中的怒气便是消褪几分。
到了第三天夜里却是桓宣与祖逖约定的日子,桓宣留下三四百老弱残兵守护城池,自己率领两千三百名晋兵从城头悄悄坠下,分拨数路各自行事而去。桓宣在这几日虽然没有祖逖的消息,但以祖逖的性格,哪怕是事情失败,也不会失约!
晋军悄然摸向匈奴的大营,在匈奴营盘四周有数十斥候往来巡视不断。晋兵人人有意匿藏行踪,悄然逼近,可那匈奴骑士纵马奔驰在夜间的声音让人离着老远便听得清澈,倒是甚好寻找目标。
延忝德乃是颇有智略的家伙,无奈麾下的匈奴骑士巡夜惯了如此,一时也是顾及不到的。
弓箭弩矢,长枪大刀毫不客气的向着匈( 惊雷入汉 http://www.xlawen.org/kan/5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