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8 部分阅读
之人,舍王弥其谁?
石勒仰天笑道:“当然要分一杯羹了,至少你我要将功折罪啊?!哈哈哈哈哈!”
刚刚战败的部队,此时开始全速回转,汲桑看着石勒的背影暗自道:“石勒与王弥,看来即便是大单于出面,这个过节也是解不开了呢!不过,又与我何干呢?哈!”
战事依旧,晋国大将司马敦率领晋骑一阵冲杀阻隔了大半的晋军,却也遭到了最为猛烈的攻击。晋骑纵然犀利无比,然异族军中骑兵更是数以倍计,配合步卒一拥而上,其结果可想而知。
挥刀怒斥司马敦于万军之中左冲右突,麾下骑兵早已被杀得七零八落,司马敦也是伤痕累累。眼看邺城城头起火,无数异族兵将攀爬城墙蚁附攻城,而城头的守军零零散散的根本难以抵御,司马敦心急如焚,五脏俱裂,咬碎了牙齿也是无力回天。
繁华如邺都,亦有战火摧残的一日,纵是皇室贵胄,在两军阵前也不过是血肉之躯罢了……
刀折,拔剑拼杀,剑毁,坠马而亡……
欢呼声震动天地,砍杀中的异族兵将闻声更是兴奋吼叫,那是自家兵将攻破城池的声音,更预示着异族的为大胜利!
“什么!?”晋将周浚杀得血满征袍,双眼都被血色迷茫。可听到这如雷般的欢呼声,身形不由得剧震,不敢相信国家的都城竟然被蛮夷攻陷!
瞬间的停滞是致命的杀机,便在身形剧震之刻,数支刀枪瞬间砍插在身躯之内,周浚一口鲜血呕出,仰身跌落战马死于乱军之中。
“国都虽破,陛下尚在,我等……”晋将李高振臂高呼激励晋军士气,谁知一阵风吹过,只是觉得脖子一凉,便身首异处。临死前双目所见一道人影从身旁掠过,乃是匈奴北营大将王弥!
邺城一破晋军士气大跌,各处主要干将接连阵亡,不少晋兵丢弃兵刃抱头大哭,更有甚者跌坐地上呆呆发怔,被人砍杀也是不知。能坚持在这里拼死作战的,都是对国家绝对忠心的兵将,邺城一丢仿似让众人丢了魂一般……
惨呼声此起彼伏,晋国大将孙旂率领数百骑并未受到邺城告破的影响,神情坚毅的在数万大军之中奋力冲杀,此刻已然杀到了战场边缘地带。异族军民甚是振奋奋力拦截,无奈孙旂枪法犀利,数百骑又都是自幽州跟随过来的亲兵,无论是无力还是彼此的配合皆是上乘。
几百人一条心奋力冲杀之下,虽然人数不断减少,也可保持这一队人始终前进,未曾滞留。
“大势已去,然我等不可灰心,留的有用之身方是上策!”孙旂一马当先开路冲杀,仍是不断的大声疾呼提升骑士们的士气,也是不断的说给自己听切勿绝望!
侧翼一彪异族铁骑冲杀而来,孙旂一声长啸拼劲全身力气奋力前冲,身后数百人皆是效仿,霎时啸声盖过蛮夷的欢呼,数百晋骑一鼓作气杀出重围扬长而去。身后杀来的异族铁骑晚了半步,见状不由得怒愤难平,却是追之不及。
晋帝司马攸急急而奔,犹如丧家之犬,一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足足逃出三十里路方才停下脚步歇息,回顾左右不过数百骑相随,各个丢盔弃甲一脸惶恐。司马攸见状不由落泪道:“如此惨败,朕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
虎将许仪在旁劝道:“河内王正在河内招募兵马,司马越亦在晋阳抵御胡兵,陛下当振作起来以图良谋,不可如此悲观啊。”
作为晋国的虎将,许仪武力超群早想上阵杀敌,然被晋帝司马攸引为自己的亲卫头领,鲜有临阵的机会。如今好不容易上了沙场,却又是这般的结果,心中也是一阵悲凉。
连番劝慰,晋帝司马攸方自恢复了几分神色道:“依汝之见,是去晋阳,还是河内?”
前方不远处即是岔口,一条道路可转往河内方向,一条道路则是直奔壶关。晋帝司马攸此刻六神无主,心慌意乱,全然没了主见。可若是上阵杀敌许议当仁不让,分析前途却不是其强项。
踌躇半晌晋帝司马攸与许仪二人也是没有个决断。河内也好,壶关也罢,都没有绝对的力量保护晋帝司马攸的安全,说白了去哪儿差别都是不大。便在此时后方一阵躁动,司马攸大惊失色不知如何是好。
许仪虎目一睁道:“陛下先行离开,容微臣断后死战!”
后方一支人马追了上来,却是晋军旗号,使人上前一看却是祖逖,祖约兄弟率领两千多名乞活军。
人数增多,晋帝司马攸不由得心中稍安,问及后方军情,祖逖等人皆言并不乐观。
“此地并非安全之所,陛下当趁敌军未曾追来速速赶路才是。”祖逖进言道。
晋帝司马攸摇头道:“朕又能到哪里去呢……哎!”
“河内王善于兵事,在河内经营多日,陛下可往河内整顿兵马。”祖逖想也不想的答道。
“河内……”晋帝司马攸闻言尚且犹豫,忽而探马来报数里之外发现异族铁骑行踪,正向着此地杀来!
“陛下在河内重整旗鼓,司马越大人在晋阳尚有雄兵数万,凭借壶关为依靠,并非没有反攻之机!此地不可久留,陛下速走,末将兄弟在此设法阻拦敌骑!”祖逖闻迅大惊道。
第三百四十三章 灭晋(上)
更新时间:2013-05-07
河北鏖战天下瞩目,汉朝大将军姜维姜伯约坐镇许昌,召集文武群臣每日都要拿出时间分析河北的局势。
晋国诚然汉之敌人,可塞外各族并非汉人,河北之地却历来都是汉人所属。汉室已然兴复,然土地还有河北,辽东未曾囊入版图,这是汉朝未曾完成之事,也是应当完成之事。
中原大地好不容易迎来了休养生息的时机,如今堪堪一月的时间,河北的情况已不乐观。
“如此说来刘元海果然是不世之才了!”姜维放下手中的文书,手捻须髯道。
江统在一旁坐席中颔首道:“大将军之赞誉并不过誉,刘元海在魏廷之时已显露锋芒,而后观其手段,应不须多言。”
许昌的官吏大多是魏国时期的官吏,对于匈奴大单于刘渊刘元海在魏国任职期间的表现如数家珍,提供了源源不绝的情报与分析。有这第一手的资料,加上河北局势的恶化,姜维对于接下了对手已有了充分的了解,并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大臣郗鉴也是说道:“晋国兵马不在少数,竟被胡人摧枯拉朽一般的击败,这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
“哦?郗大人有所担心么?”姜维听出了郗鉴的忧虑之感,于是发言问道。
郗鉴道:“正如大将军所料,中原方才安定,各地新政颁下正在施行,官民皆在熟悉阶段,此时若大动干戈,恐怕前功尽弃,对朝廷治理中原并非好事啊。”这郗鉴素以儒雅闻名,司马氏时期只见其草书之绝,到了汉朝时期方才显露其从政的本事。
文虎沉吟道:“估算晋国兵马,先后调用者不下四十万之众,可谓全民皆兵也。如此竭尽全力也是溃败如斯,胡人用兵当真需好生思量,不可大意。”
众人听罢皆是点头表示赞同,晋国倾尽全力也是难以止住颓势,就算不肯相信的,也无法否认眼前事实。晋国的力量纵然无法与汉朝相提并论,可举国与胡人一战也是败绩的事实,无疑给了汉朝相当的压力。
究竟要调集多少兵马屯驻黄河南岸,才能够放心的高枕无忧?而大军的调集,势必对中原刚刚兴起的良好势头带来破坏,其影响不可谓不深远。
姜维笑道:“陛下在南方形势未明,那罗马与波斯二国幅员辽阔,然其能对我大汉构成威胁的地点并不多。想不到在域外尚有如此广阔天地,可叹可叹啊!”
话题突然转到了汉帝刘禅一方,在场群臣微微一愕,随即都明白了姜维的意思。英雄迟暮,与匈奴的对决恐怕是这为兴复汉室立下汗马功劳的老人最后一战了。
“陛下那边迟迟未有动静,中原也不宜妄动干戈,不知大将军如何安排?”江统明白若是汉帝刘禅那边开战,中原便不宜与匈奴敌对,否则双线作战的压力虽然不至于拖垮汉朝,可若战事迁延日久,对于汉朝始终不是好事儿。况且睿智之人,即便有双线作战的能力也会尽量避免这般的消耗。
姜维颔首表示赞同道:“陛下的意思唯有等待,老朽料刘元海占据河北之后,必是迫不及待的挥军南下。据悉晋国水师仅存三成,其中多有残破,由此下手拖延时间并非难事。”
此话一出在场群臣不少人都是双眼放光,心中豁然开朗!众人不由得纷纷出面赞叹姜维之才智,心中更是由衷佩服。河北资源被晋国消耗殆尽,匈奴能够取而代之得到了土地和百姓,也不是一时三刻就能有所收获。
无论是各地重建,还是生产发展,都需要大手笔的投入。而军队方面在短时期内,都要依靠自身的补给存活,从河北百姓手中几乎是得不到半分补给。如此形势下刘渊为了安定河北,又为了补充军饷,必是要打中原的主意。
换而言之,河北的土地与百姓在这场大战之后一定是不堪重负,实际上晋国的国库已经空空如也了。以匈奴大单于刘渊重视民生的角度去思考,能够负担异族联军开销的办法也只有继续向中原侵入。
而中原在短期之内是无法恢复到以往经济实力的,立即对汉朝发动攻势也可以避免中原恢复元气之后的强势。
但无论如何,匈奴人首先要攻克的难题是水军。魏国时期的水军便被汉朝压着打,到了晋国时期更是名存实亡。舰船锐减不说,水军兵将也抽调了大半去陆地作战,等到匈奴灭了晋国,能得到什么样的水军还不得而知,可打造舰船绝不是一年半载的事情。
万事俱备当然可以全力打造舰船,可自己自足都有困难的河北大地,如何拿出多余的人力财力来实行这般庞大的计划?
江统道:“大将军之意是刘元海在灭晋之后,还会继续维持与我国的关系?”
“不错,有水师这一软肋制衡,就算刘元海野心勃勃,一年之内也无法南征。因此,中原兵马不须如何调动,各地当抓紧恢复民生。”姜维锐利的目光扫过在场文武,心中早有了计划。
……
邺城一战晋军完败,匈奴北营以及鲜卑族段部名声大噪,消息传回匈奴主力屯兵之处,大单于刘渊甚是欣喜。于是留下重兵支援刘乘攻打晋阳,自己则是率领大军绕路奔赴邺城。
晋帝司马攸逃到河内,得到河内王司马伷的接应方才有了几分安定心神,听闻邺城沦陷,文武百官死少降多,晋帝惨然以对,每日愁眉不展。曾几何时司马氏强大无比,架空曹魏帝王,可立国不足三月,满眼破败之象,倒像是为匈奴人做了嫁衣。
战败的晋军闻晋帝在河内,纷纷来投,然前后加起来亦不过两三千人罢了。幸有祖逖兄弟以及乞活军将领扼守壶关,河内王司马伷亲率一军屯与河内边境,与壶关形成掎角之势,堪堪抵住了来犯的异族大军形成僵持局面。
西线尚有晋阳的司马越等人率军顽强抵御异族,可东线在闻之邺城沦陷后,四处更是谣传晋帝司马攸死于乱军之中等各色消息,不少城池闻风而降全然没了气节,顾不上所谓的非我族类如何如何。
唯有刘琨率领数千人马坚守平原,对于一切外来的消息不加理睬。而异族大军包围平原之后也不再留情,对平原城发起了猛攻!!
放到以往,谁也不想折损兵力攻击这样一个没有丝毫价值的城池。可随着河北各地抵抗的晋军越来越少,能够建功立业的机会也是大幅减少。因此一些部族为了功劳狠下心来豁出伤亡攻击平原。
刘琨麾下兵马虽然不多,可都是在各路军中挑选的,具备爱国情怀,愿意留城死守之辈。对于眼下的形势早已有了心理准备,甚至更是等闲视之。毕竟当初被鲜卑族围住,便以为是苦战,不曾想悠闲的过了这么些时日,如今狂狼来袭心中却是平淡以应。
日升日落,攻势一波一波接踵而至,只是发起攻击的部族却并非一家。有的是几个部族互相结盟来攻,有的是坐山观虎瞅准空隙来攻,更有的是凭着一股蛮劲儿前来拼命。
类似于鲜卑族段部以及北营之类的精锐人马,大部兵马都各有任务,对于平原不再有丝毫的兴趣。留下的都是中小部族联军而已,若是彼此团结,统一指挥,其战力自然足以攻下平原。
可惜各部族之间为了自身的功劳没有人愿意做牺牲品,更不会被人利用,每每凭借自身的能力攻坚,加上其中不乏有勾心斗角过河拆桥之辈,因此攻势虽猛,效果远不如想象。
城内没了百姓,无数的房屋府邸,被围困的日子里大量的木石运抵城头之上。平时守城大都是人力搬运砸下城头,如今因为堆积的太多,都是以车仗向城下倾斜。那攻城的部族,人手严重折损不说,后面的战士见城头犹如暴雨狂泻一般的木石都是心怀畏惧。
无差别的攻击以及大规模的杀伤让人望而生畏,攻坚也好作战也罢,死亡不可避免,但仍然是概率事件。人人心中怀有侥幸心理,便敢于冒险拼杀。但如果是十个人攻城,无一幸存,后面的见了怎能不绝望?
刘琨每日指挥晋军作战神色淡然,对于城外无数敌军以及不断传来的消息都是无动于衷。城中兵将见主将泰然自若,时间久了也是不在被外界消息所扰动,全身心的投身战斗当中。
而晋阳太守司马越带着三四万晋军,在乞活军的配合下在城外堵着山路与异族整日厮杀。双方你来我往各出奇谋,从正儿八经的交通要道杀到羊肠小路,从羊肠小路杀到了山野之间,又从山野之间杀到了举步维艰的山岭之中。
如此日复一日各有伤亡,然异族用尽手段也是难越雷池一步!
壶关方面祖逖兄弟以及王晃,李恽聚集了七八千兵马死守关隘不出。另一方向河内王司马伷同样是高挂免战牌,只是把营寨屯于险要之地使异族人马难以寸进。
晋人摆出这般的态势在胡人眼中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河北大地仅有晋阳,河内,壶关,平原四处尚未被胡人占领,余者无不落入胡人掌控之中。甚至游离在外围的晋国大将解育也被各个部族发现行踪之后捕杀!!
便在此时,匈奴大单于率领匈奴主力人马浩浩荡荡的开入了邺城。北营大将刘伯根,鲜卑族段部族长段务目尘率领邺城的汉人文武百官出城二十里迎接,声势浩大,隆重之至!
曾经是晋国的文武百官,各大士族纷纷进献财物以示诚意,更是四方宣传刘渊之德政收拢人心。汉胡有别,早在河北士民心中根深蒂固,加之钟会之乱时河北百姓生灵涂炭,谁人不恨?
恨司马氏无护国之能,亦恨这些所谓的高官名士卖国求荣。邺城百姓日夜嚎哭,就算官家派人制止也是不能,河北郡县多数如此,亡国之痛痛彻人心!
深宫内院,妃嫔人人自危,昔日争宠帝王,今日却是悲惨下场。匈奴大单于刘渊进入晋国皇宫之中,大行封赏之道。奇珍异宝等闲视之,晋帝后宫更是赏赐文武以收人心。
能够受到封赏的自然都是有功之臣,谁不是一族之雄?女子在这个封建社会中本就是地位低下,可能够玩弄晋国皇帝的老婆们,还是让人想入非非,欲念横流。
匈奴威势日益增强,河内的百姓对于晋国也是不抱希望,街头巷尾无不议论纷纷。晋帝司马攸自是有所耳闻,却是无心理会,偌大一个晋国一月之前还能与汉朝不相上下,如今却是败得一塌糊涂!
举国不过一郡之地,兵将仍是有些,可文武官员都做了匈奴之主的臣属。这般背叛让司马攸倍受打击,留在邺城的家族以及后宫妃嫔们的遭遇更是让一代帝王脸上无光。
想要复仇谈何容易?要兵没兵,要将没将,就连治下的百姓也是蠢蠢欲动。万念俱灰,晋帝司马攸唯有听命于河内王司马伷,留守河内整日无事。身旁的文武官吏大都是河内郡或是河内王司马伷的属下,这些人虽然依旧奉司马攸为帝。
可无论是身份地位,还是才华学识,如何能与那满朝文武相提并论
“陛下又在伤神,如此下去要注意龙体啊!”晋国虎将许仪从府外归来,见晋帝司马攸黯然神伤,叹息不断,走到近前跪地劝道。
“国家如此,朕这龙体要来何用?”晋帝司马攸无精打采的看了许仪一眼,心若死灰的喃喃道。
许仪闻言虎目含泪道:“臣等无能,不能保家卫国,罪该万死!”
“起来吧,这与爱卿何关呢……哎,前方战事如何?”晋帝司马攸每日都是以许仪等几名亲卫将领作为得知外部消息的渠道。
许仪起身笔直的站在一旁道:“胡人不断增加兵力,似是冲着陛下而来。河内王在前方甚是焦虑,屡屡催促后援,只是……只是如今河内城中兵力不足五千,已是无能为力了……”
晋帝司马攸惨笑道:“当初朕便进言要杀刘元海,想不到一念之仁竟是落得这般境地!!”
国家残破如斯,晋帝司马攸每每想起自己当年三番五次进言除掉刘渊之时便是痛心疾首。即便当时的自己如何强硬,毕竟那是在魏国时期,主事的并非是自己,屡屡谏言而无所回应,又能怎样?
当日魏国朝堂之心慈面软,导致今日晋国之败亡,说起来还真是讽刺……
不忍看晋帝司马攸脸上那痛苦懊悔的神色,许仪继续道:“据为臣所探,胡人攻势这几日便要发动,此地并非安全,还请陛下移驾避之。”
前方河内王司马伷麾下勉强有三万人马,其中大半还都是新兵,这样的队伍即便是坚守不出也是难以持久,更何况河内城中的老弱病残如何顶得住胡人的袭击?匈奴摆明了要拿下晋帝司马攸,这一次聚集的兵马可都是精兵强将,并非寻常的泛泛之辈。
“朕还有处可避么!?”晋帝司马攸听闻移驾,心中好似针扎一般的痛,几乎跳起来吼道。
“臣等愿意性命保卫陛下,然若万一陛下怎可……”许仪虎躯一震,苦涩的说道。
“皇叔是何意思?”方才的一声大吼好似用尽了所有气力,晋帝司马攸干瘪的跌坐椅上摇头问道。
司马氏在司马炎意外身亡之后,之所以能够迅速的推举司马攸上位,建立晋国,其根本在于河内王司马伷预先安排。因此司马氏能够开国称帝,河内王司马伷可谓是功不可没,更是幕后的推手之一。
许仪叹息道:“河内王言死守前线,绝不退后,至于陛下如何未曾有过交代。”
“啊……半日之内皇叔必有交代,难道我大晋真的无力回天了么!?”晋帝司马攸深知河内王司马伷的性格,知道司马伷言出必行已有殉国之意,莫名伤感之余,仍有不甘的问道。
果不其然,数个时辰之后河内王司马攸派人传了口讯,表明了敌军势大难以抵御,自己决意殉国之意。关于晋帝司马攸的何去何从却是没有任何提及,只是请晋帝司马攸自行决定而已。
呆坐椅上,晋帝司马攸想放声大笑,却是无力去笑。想痛哭诉苦,发现却是欲哭无泪。
“皇叔若去我大晋再无护持,朕又要何往呢……”喃喃自语,万般念头涌上心头,任凭时间分秒流逝,千回百转的念头仍是找不到出路。并非无路,心有不甘,这一夜晋帝司马攸未曾合眼,便如此呆呆的坐着。
前方军情传回,河内上下哗然,河内王决意殉国的消息不胫而走,纵然胡人尚未发动攻势,可城中的守军百姓趁着夜色已有数万人拖家带口弃城而走……
两日后,匈奴大单于刘渊亲自指挥异族联军攻击河内。晋国河内王司马伷率领三万将士浴血奋战经日,战死者达一万余人,司马伷果如其言以身殉国,余者尽数降胡。
消息传开,河内全境沸腾,百姓官吏争相避入深山。许仪率领仅存的三百余名兵将保护晋帝司马攸一路南行,却是被胡骑锁定……
第三百四十三章 灭晋(下)
更新时间:2013-05-08
散乱的发鬓,仓惶的神情,奋力挥鞭,不断回头张望晋帝司马攸顾不得天子仪态,狼狈逃窜。身后胡人铁骑之声响越来越近,沿途除了路旁呆坐的无助百姓,有的只是一眼望不到尽头,好似永远跑不到终点的路。
四周景色飞快流逝眼前,身旁护卫的兵将也随着景色被甩在身后。俯身战马之上,晋帝司马攸挥鞭猛抽的同时,亦不忘回头偷瞄身后情形。但见忠心耿耿的侍卫一批又一批的留守在道路上,可当自己奔出一段距离之后,胡骑仍是越来越近。
“呼呼……”晋帝司马攸只觉得巨大的压力堵在胸口好似要摧毁自己,剧烈的心跳更是让挥汗如雨的自己喘不上气。自己已经拼命的大口呼吸,偏偏对于嗓子眼的压抑感没有丝毫的缓解,有的只是不断呛入口中的气流。
“陛下这边走!”好在身旁的许仪在吩咐一批约莫百人的侍卫留下来阻挡追兵之后,又是再一次的纵马赶上,手拽着司马攸的马缰绳冲入岔路口,此时身后纵马追随的侍卫仅仅剩下了二三十骑。
“爱卿,这是奔何处去?”晋帝司马攸一路都是只顾逃命,未曾辨明方向,跑出一段路途之后四周更加空旷,不由得问道。
许仪提刀纵马奔驰在晋帝司马攸身侧,闻言答道:“陛下休慌,臣以准备舟船护送陛下过黄河去南岸暂避。”
晋帝司马攸闻言心中稍宽,却是没见到许仪那紧锁的眉头道:“如此甚好,全赖爱卿了。”
十里过后,追兵已经映入眼帘,是继续奔逃,还是停下认命?晋帝司马攸仰首闻天,天不应……自己乃是开国之君,九五之尊,本当开疆扩土一统天下!奈何此时国破家亡,满心仇怨,本当一心复仇,为何此时此刻竟想放弃?
放弃生命,放弃家族,放弃国家,放弃自己拥有的一切。是肩上的重担过于沉重,或是这副身躯难堪重负?或许,放下了便得解脱,可是,放下又能改变什么?
胡骑逼近,用汉语大肆叫嚷着活捉司马攸一类的话语。其中夹杂得以的狂笑,嘲讽,谩骂……
愤怒的神色在每一名晋骑脸上显露,时至此刻,若是连一国之君都无法守护,大晋武人的荣耀何在?
看着晋帝司马攸的速度越来越慢,许仪纵然不能体会,却也看得出晋帝司马攸脸上那煎熬的神情。
“有此往东南行三十里可寻得微臣预备之船,陛下保重!!”许仪猛的用刀身一抽晋帝坐骑,那战马一个激灵负痛猛冲出老远。
马上的司马攸见状回身张望,再喊些什么,可是声音早被胡骑的呐喊声盖过。许仪率领三十余晋骑驻马停步,一片尘土泛起拦住追兵去路!
胡骑见跑了晋国皇帝,顿时一脸怒愤纵马直杀过来!区区几十骑便想阻挡匈奴铁骑么!?
三十多名晋国骑士一声不吭分作数派在路中列阵,抽出背上的长弓,抽出箭壶中的羽箭,一轮又一抡的疾射而出!
“冲啊!”前列的匈奴骑士高声呐喊鼓舞士气,可随即便中箭落马。不断的落马,不断的拉近距离,眨眼间胡骑已然冲到近前,抽刀欲砍!
一声巨响!尘土飞扬……
“杀!”许仪砍倒大树之后也不上马,飞身扑入胡骑之中,手中大刀抡开,大杀四方!三十余名晋骑更是人人抛掉弓矢,纵马飞过大树,落入胡骑之中一阵砍杀!
国仇家很无需多言,不是我杀你,便是你杀我!
那匈奴铁骑冲得甚猛,不想被大树连人带马砸倒在地,后面跟着的骑兵更是躲闪不及前后相撞一时自相践踏乱成一团。
许仪步步带杀,招招呼喝,但见人群之中血光四射,所过之处血肉横飞,竟是无一活口!倒在血泊中哀吟的匈奴骑士很快便被晋骑杀光,被战马甩掉的匈奴骑士也是一一毙命,一阵混乱之后晋骑尚没有几人伤亡,胡骑已然折损了数十人之多。
后方胡骑赶上,匈奴大将刘征见了不由大怒!自己率领所部长途跋涉,甚至对几支败退的晋军都没有去追击,就是为了早人一步捉拿这晋国皇帝。如今自己的骑兵竟然被人杀得如此狼狈,若是跑了晋国皇帝,自己这一番苦心岂非白费了?
大队胡骑一拥而上,不理地上的同胞尸首被铁蹄践踏誓要杀死拦路之人!只见数十晋骑被胡骑瞬间淹没,刘征见了不由得放生大笑,挥手招呼兵将继续追击晋国皇帝。
正要赶路,忽见前方人群之中鲜血漫天飞起,一名晋将虎目怒颜,抡刀杀开一条血路。四周胡骑人人惊惧打马连退,竟是被其杀出一条血路来!
“许仪在此,胡狗休想通过!”许仪浑身浴血,立马横刀,一声大吼好似晴天霹雳一般震慑全场!
“此人便是许仪!?”匈奴大将刘征豪情万丈的追击晋帝,见眼前之人宛若鬼神一般,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惊问道!
邺城沦陷,晋国文武大都俯首称臣,对于残余晋军之虚实知之甚详。许仪乃是晋室虎将,更是晋帝身旁护卫,匈奴兵将如何不知其名?
见左右皆有惧色,刘征更是恼怒,一马当先舞动手中大斧杀奔许仪而去!塞外之辈,皆重勇名,刘征见那许仪背上尚有半截断刃在身,此刻若是凭借众军前去斩杀,岂非弱了自己的名声?
四蹄飞奔来到近前,大斧十足力道劈落,见那许仪面上带有一丝诡异笑容,刘征不由得心中一颤。力道用尽,招式用老,想抽身而退也是不能,刘征不甘心的一身惨呼被许仪大刀戳/入体内气绝身亡。
而那大斧同时也深深嵌入许仪身躯之中,许仪在战马上一晃再晃,落马坠地含笑九泉。众军望去,那许仪背上竟是插着七八截断刃,不过强撑一口气罢了。那刘征在正面难以窥见究竟,只是以为有便宜可占,不想反而断送了性命……
纵马狂奔,泪水滑落脸颊,晋帝司马攸自打出生起,从未有过如此凄惨的遭遇。许仪等人断后,不外乎是送死,然许仪等忠烈为自己而死,自己又能做些什么?不外乎仍是逃命,想到这里更是难以自禁。
脑中沉甸甸的只知逃命,不想来到中途,斜刺里忽然杀出一支异族人马拦路!司马攸见了不由得胆颤心惊,慌忙之中猛拽马缰绳,胯下战马走入岔路险险避过敌军拦截。
匈奴北营大将曹嶷见了哈哈一笑道:“此等骑术亦是不差,给我追,不可放箭伤之!”一声令下数百北营骑士随着曹嶷追在后方也是杀入岔路之内,各个兴奋不已。
北营人马同样参与了与河内王司马越的鏖战,北营军既然攻下了邺城已然是首功,这捉拿晋帝的功劳便不应在逞强。然曹嶷心中自有思量,能下邺城乃是王弥之策,这功劳说是北营,可与自己又有何关?
捉拿晋帝这等功劳,是要拿出真本事的,更要有运气才行。大单于刘渊分出匈奴兵将抢先一步攻击河内,其用意大家都是心知肚明。曹嶷心中有所盘算,在大战之时便悄然率领数百骑抄袭山路绕在河内南面巡视。
以曹嶷之判断,晋帝司马攸进退无路,唯有向中原奔逃而已。自己在此地往来巡视,若是你匈奴兵将捉到了晋国皇帝,那是你们的能耐。可若匈奴人抓不住晋帝,自己在此拦截也算是捡一条漏网之鱼!
甫见猎物曹嶷大喜过望,一边追赶一边扬声呼喊不断。晋帝司马攸奔驰许久,人困马乏,渐渐被追兵赶上,急得满头大汗不由得心生绝望之感。
忽而前方路口又是一彪人马杀出,晋帝司马攸见了不由得仰天悲呼:“朕命绝呼!?”
正要停下战马任命授首,前方一员汉将叫道:“可是晋国之主?速走此路!”
“啊!?”听得有生路在前司马攸不由得定睛一瞧,心中又喜又悲。喜得是竟然有兵马前来接应自己,悲的是前来接应自己的并非是晋国兵将,而是大汉兵马!
“司马攸小儿给我站住,哪里走!?”见司马攸脱身曹嶷勃然大怒,拍马舞刀率军杀来!
那领头汉将毫不示弱,拍马抡刀前来交战,身后汉骑也是一拥而上与北营骑兵厮杀一处,好生激烈!
嘴边的肥肉竟然被人抢走,曹嶷怒不可遏十二分力道展开刀势大开大合,犀利无比!那汉将罗尚一身武艺也是不弱,然交手十几个回合便感不支,拖刀率军而撤。
“哪里走!”曹嶷怒火未消率军猛追,汉骑折损些许却是脱身一路向南而去。两军一前一后,追追打打,却是到了一处空旷之地。
“嗯?此地宽阔,道路交错,晋国皇帝走哪条路了?不对!中计!”曹嶷心中思索,猛地一震,环顾四周便欲撤军。
一声呐喊,从一条小路上杀下千余汉军,为首之人白发银髯,威风凛凛,纵马挥刀连斩数骑!曹嶷撇了罗尚挺身来战,意图斩杀敌首重挫敌军,好伺机脱身。不想两刀相交数招暗自心惊!
这老将大刀轻若柳絮,上下翻飞,轻描淡写的化解了自己的攻势不说,反而处处钳制自己的刀路。
“汝是何人!?”曹嶷奋力一改刀路不求杀敌只求脱身。
“小儿可闻柳隐之名!”那老将乃是汉朝大将柳隐柳文然,此刻奉命前来接应晋国皇帝纳降。
“果然是汉军!”曹嶷心中确定了对方身份,随即开口叫道:“你我两邦秋毫无犯,今日何以犯我边境!莫不是要兴刀兵之争!?”
匈奴之主刘渊打着的乃是汉朝皇室后裔的旗号讨伐晋国,更是派遣使者前往许昌示好,因此曹嶷有此疑问。
柳隐冷笑道:“刘元海不过塞外蛮夷,既得慕王化不思安稳,反而兴兵作乱侵犯友邦。晋国之主已然向我大汉天子请降,河内乃是我大汉领地,何来侵犯一说啊?”
“你说什么!?”曹嶷闻言心中一惊大呼不妙,原来晋国皇帝司马攸竟然投降了汉朝,那汉朝那会不发兵来救?
想到此处曹嶷不愿多言,奋力拼杀准备杀出重围,不想那柳隐刀法精妙缠战不休。而此时汉将罗尚已然率领汉家步骑围杀曹嶷的北营兵马,匈奴将士顿时陷入险境之中。
那晋帝司马攸得了汉军指点夺路而走,沿途正是撞见一支百余人的汉军,言明身份之后汉军护着司马攸向黄河岸边奔去。
浪潮拍案之声远远可闻,杀声再起!但见一支异族人马沿着河岸杀来,领兵之人身形健硕,豹眼睥睨,正是素有飞豹之称的北营大将王弥!
“晋帝来得好快,若非我脚程不差,怕是被你走脱了!”王弥那独有的豺狼之声远远传来,听得人毛骨悚然。
“这该如何是好!?”晋帝见周遭不过百余汉军,此地距离河岸尚有数里之路,难道自己要死在此地?
叫苦不迭时,一支汉军同样沿着河岸正是对着匈奴兵马杀出,为首一员汉将红面绿袍,胯下骏马,掌中青龙刀,正是汉朝大将关彝!
“关彝在此,胡夷莫要猖狂!”关彝率领千余汉军前来接应,见有敌军杀来不觉手痒,拍马舞动抢先一步杀奔敌军。
“哦?云长公之后,当得一战!”王弥双眼一眯,本欲退兵,见对方乃是汉末名将关羽的后人,不由得心中发痒纵马舞矛杀上前去!
银光一闪,青光迎来,长矛被青龙刀身隔住,火星四溅!二将毫无花俏的硬拼一招,各自赞叹对手武艺。
“敌将报上名来,关彝刀下不斩无名之辈!”两马交错关彝回马挥刀,长髯随风飘散威风凛凛!
“王弥是也!青龙刀名不虚传!”王弥翻身舞矛,豹视豺声,自有枭雄本色!
刀与矛绞杀不断,关彝刀带风雷之音,犹若青龙下凡,无坚不摧;王弥矛夹弥天杀机,好似豹跃山涧,处处逼命!二人你来我往大战十余个回合,王弥虚晃一招抽身而退。
“司马攸小儿既已降汉,你我两邦必有一战,改日定当领教!”王弥一声呼喊,率军疾退没了踪影。关彝也不愿意追赶,率领兵将追上晋帝司马攸一行人赶赴河边登船返回中原。
若是柳隐在此,必然可以评判出曹嶷与王弥之差距。曹嶷就算亲眼所见汉军杀来,亦不愿去想晋帝投降汉朝的事情。而王弥问也不问,做过试探之后便扬声远遁,二者性格大致如此。
“什么!?”河内城中,匈奴大单于刘渊闻各路兵马都未曾抓到晋国皇帝司马攸,不由得脸色一凛,杀气腾腾!
“大单于切莫动怒,晋国既已降汉,当务之急乃是拔出河北境内晋国残余据( 惊雷入汉 http://www.xlawen.org/kan/5526/ )
石勒仰天笑道:“当然要分一杯羹了,至少你我要将功折罪啊?!哈哈哈哈哈!”
刚刚战败的部队,此时开始全速回转,汲桑看着石勒的背影暗自道:“石勒与王弥,看来即便是大单于出面,这个过节也是解不开了呢!不过,又与我何干呢?哈!”
战事依旧,晋国大将司马敦率领晋骑一阵冲杀阻隔了大半的晋军,却也遭到了最为猛烈的攻击。晋骑纵然犀利无比,然异族军中骑兵更是数以倍计,配合步卒一拥而上,其结果可想而知。
挥刀怒斥司马敦于万军之中左冲右突,麾下骑兵早已被杀得七零八落,司马敦也是伤痕累累。眼看邺城城头起火,无数异族兵将攀爬城墙蚁附攻城,而城头的守军零零散散的根本难以抵御,司马敦心急如焚,五脏俱裂,咬碎了牙齿也是无力回天。
繁华如邺都,亦有战火摧残的一日,纵是皇室贵胄,在两军阵前也不过是血肉之躯罢了……
刀折,拔剑拼杀,剑毁,坠马而亡……
欢呼声震动天地,砍杀中的异族兵将闻声更是兴奋吼叫,那是自家兵将攻破城池的声音,更预示着异族的为大胜利!
“什么!?”晋将周浚杀得血满征袍,双眼都被血色迷茫。可听到这如雷般的欢呼声,身形不由得剧震,不敢相信国家的都城竟然被蛮夷攻陷!
瞬间的停滞是致命的杀机,便在身形剧震之刻,数支刀枪瞬间砍插在身躯之内,周浚一口鲜血呕出,仰身跌落战马死于乱军之中。
“国都虽破,陛下尚在,我等……”晋将李高振臂高呼激励晋军士气,谁知一阵风吹过,只是觉得脖子一凉,便身首异处。临死前双目所见一道人影从身旁掠过,乃是匈奴北营大将王弥!
邺城一破晋军士气大跌,各处主要干将接连阵亡,不少晋兵丢弃兵刃抱头大哭,更有甚者跌坐地上呆呆发怔,被人砍杀也是不知。能坚持在这里拼死作战的,都是对国家绝对忠心的兵将,邺城一丢仿似让众人丢了魂一般……
惨呼声此起彼伏,晋国大将孙旂率领数百骑并未受到邺城告破的影响,神情坚毅的在数万大军之中奋力冲杀,此刻已然杀到了战场边缘地带。异族军民甚是振奋奋力拦截,无奈孙旂枪法犀利,数百骑又都是自幽州跟随过来的亲兵,无论是无力还是彼此的配合皆是上乘。
几百人一条心奋力冲杀之下,虽然人数不断减少,也可保持这一队人始终前进,未曾滞留。
“大势已去,然我等不可灰心,留的有用之身方是上策!”孙旂一马当先开路冲杀,仍是不断的大声疾呼提升骑士们的士气,也是不断的说给自己听切勿绝望!
侧翼一彪异族铁骑冲杀而来,孙旂一声长啸拼劲全身力气奋力前冲,身后数百人皆是效仿,霎时啸声盖过蛮夷的欢呼,数百晋骑一鼓作气杀出重围扬长而去。身后杀来的异族铁骑晚了半步,见状不由得怒愤难平,却是追之不及。
晋帝司马攸急急而奔,犹如丧家之犬,一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足足逃出三十里路方才停下脚步歇息,回顾左右不过数百骑相随,各个丢盔弃甲一脸惶恐。司马攸见状不由落泪道:“如此惨败,朕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
虎将许仪在旁劝道:“河内王正在河内招募兵马,司马越亦在晋阳抵御胡兵,陛下当振作起来以图良谋,不可如此悲观啊。”
作为晋国的虎将,许仪武力超群早想上阵杀敌,然被晋帝司马攸引为自己的亲卫头领,鲜有临阵的机会。如今好不容易上了沙场,却又是这般的结果,心中也是一阵悲凉。
连番劝慰,晋帝司马攸方自恢复了几分神色道:“依汝之见,是去晋阳,还是河内?”
前方不远处即是岔口,一条道路可转往河内方向,一条道路则是直奔壶关。晋帝司马攸此刻六神无主,心慌意乱,全然没了主见。可若是上阵杀敌许议当仁不让,分析前途却不是其强项。
踌躇半晌晋帝司马攸与许仪二人也是没有个决断。河内也好,壶关也罢,都没有绝对的力量保护晋帝司马攸的安全,说白了去哪儿差别都是不大。便在此时后方一阵躁动,司马攸大惊失色不知如何是好。
许仪虎目一睁道:“陛下先行离开,容微臣断后死战!”
后方一支人马追了上来,却是晋军旗号,使人上前一看却是祖逖,祖约兄弟率领两千多名乞活军。
人数增多,晋帝司马攸不由得心中稍安,问及后方军情,祖逖等人皆言并不乐观。
“此地并非安全之所,陛下当趁敌军未曾追来速速赶路才是。”祖逖进言道。
晋帝司马攸摇头道:“朕又能到哪里去呢……哎!”
“河内王善于兵事,在河内经营多日,陛下可往河内整顿兵马。”祖逖想也不想的答道。
“河内……”晋帝司马攸闻言尚且犹豫,忽而探马来报数里之外发现异族铁骑行踪,正向着此地杀来!
“陛下在河内重整旗鼓,司马越大人在晋阳尚有雄兵数万,凭借壶关为依靠,并非没有反攻之机!此地不可久留,陛下速走,末将兄弟在此设法阻拦敌骑!”祖逖闻迅大惊道。
第三百四十三章 灭晋(上)
更新时间:2013-05-07
河北鏖战天下瞩目,汉朝大将军姜维姜伯约坐镇许昌,召集文武群臣每日都要拿出时间分析河北的局势。
晋国诚然汉之敌人,可塞外各族并非汉人,河北之地却历来都是汉人所属。汉室已然兴复,然土地还有河北,辽东未曾囊入版图,这是汉朝未曾完成之事,也是应当完成之事。
中原大地好不容易迎来了休养生息的时机,如今堪堪一月的时间,河北的情况已不乐观。
“如此说来刘元海果然是不世之才了!”姜维放下手中的文书,手捻须髯道。
江统在一旁坐席中颔首道:“大将军之赞誉并不过誉,刘元海在魏廷之时已显露锋芒,而后观其手段,应不须多言。”
许昌的官吏大多是魏国时期的官吏,对于匈奴大单于刘渊刘元海在魏国任职期间的表现如数家珍,提供了源源不绝的情报与分析。有这第一手的资料,加上河北局势的恶化,姜维对于接下了对手已有了充分的了解,并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大臣郗鉴也是说道:“晋国兵马不在少数,竟被胡人摧枯拉朽一般的击败,这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
“哦?郗大人有所担心么?”姜维听出了郗鉴的忧虑之感,于是发言问道。
郗鉴道:“正如大将军所料,中原方才安定,各地新政颁下正在施行,官民皆在熟悉阶段,此时若大动干戈,恐怕前功尽弃,对朝廷治理中原并非好事啊。”这郗鉴素以儒雅闻名,司马氏时期只见其草书之绝,到了汉朝时期方才显露其从政的本事。
文虎沉吟道:“估算晋国兵马,先后调用者不下四十万之众,可谓全民皆兵也。如此竭尽全力也是溃败如斯,胡人用兵当真需好生思量,不可大意。”
众人听罢皆是点头表示赞同,晋国倾尽全力也是难以止住颓势,就算不肯相信的,也无法否认眼前事实。晋国的力量纵然无法与汉朝相提并论,可举国与胡人一战也是败绩的事实,无疑给了汉朝相当的压力。
究竟要调集多少兵马屯驻黄河南岸,才能够放心的高枕无忧?而大军的调集,势必对中原刚刚兴起的良好势头带来破坏,其影响不可谓不深远。
姜维笑道:“陛下在南方形势未明,那罗马与波斯二国幅员辽阔,然其能对我大汉构成威胁的地点并不多。想不到在域外尚有如此广阔天地,可叹可叹啊!”
话题突然转到了汉帝刘禅一方,在场群臣微微一愕,随即都明白了姜维的意思。英雄迟暮,与匈奴的对决恐怕是这为兴复汉室立下汗马功劳的老人最后一战了。
“陛下那边迟迟未有动静,中原也不宜妄动干戈,不知大将军如何安排?”江统明白若是汉帝刘禅那边开战,中原便不宜与匈奴敌对,否则双线作战的压力虽然不至于拖垮汉朝,可若战事迁延日久,对于汉朝始终不是好事儿。况且睿智之人,即便有双线作战的能力也会尽量避免这般的消耗。
姜维颔首表示赞同道:“陛下的意思唯有等待,老朽料刘元海占据河北之后,必是迫不及待的挥军南下。据悉晋国水师仅存三成,其中多有残破,由此下手拖延时间并非难事。”
此话一出在场群臣不少人都是双眼放光,心中豁然开朗!众人不由得纷纷出面赞叹姜维之才智,心中更是由衷佩服。河北资源被晋国消耗殆尽,匈奴能够取而代之得到了土地和百姓,也不是一时三刻就能有所收获。
无论是各地重建,还是生产发展,都需要大手笔的投入。而军队方面在短时期内,都要依靠自身的补给存活,从河北百姓手中几乎是得不到半分补给。如此形势下刘渊为了安定河北,又为了补充军饷,必是要打中原的主意。
换而言之,河北的土地与百姓在这场大战之后一定是不堪重负,实际上晋国的国库已经空空如也了。以匈奴大单于刘渊重视民生的角度去思考,能够负担异族联军开销的办法也只有继续向中原侵入。
而中原在短期之内是无法恢复到以往经济实力的,立即对汉朝发动攻势也可以避免中原恢复元气之后的强势。
但无论如何,匈奴人首先要攻克的难题是水军。魏国时期的水军便被汉朝压着打,到了晋国时期更是名存实亡。舰船锐减不说,水军兵将也抽调了大半去陆地作战,等到匈奴灭了晋国,能得到什么样的水军还不得而知,可打造舰船绝不是一年半载的事情。
万事俱备当然可以全力打造舰船,可自己自足都有困难的河北大地,如何拿出多余的人力财力来实行这般庞大的计划?
江统道:“大将军之意是刘元海在灭晋之后,还会继续维持与我国的关系?”
“不错,有水师这一软肋制衡,就算刘元海野心勃勃,一年之内也无法南征。因此,中原兵马不须如何调动,各地当抓紧恢复民生。”姜维锐利的目光扫过在场文武,心中早有了计划。
……
邺城一战晋军完败,匈奴北营以及鲜卑族段部名声大噪,消息传回匈奴主力屯兵之处,大单于刘渊甚是欣喜。于是留下重兵支援刘乘攻打晋阳,自己则是率领大军绕路奔赴邺城。
晋帝司马攸逃到河内,得到河内王司马伷的接应方才有了几分安定心神,听闻邺城沦陷,文武百官死少降多,晋帝惨然以对,每日愁眉不展。曾几何时司马氏强大无比,架空曹魏帝王,可立国不足三月,满眼破败之象,倒像是为匈奴人做了嫁衣。
战败的晋军闻晋帝在河内,纷纷来投,然前后加起来亦不过两三千人罢了。幸有祖逖兄弟以及乞活军将领扼守壶关,河内王司马伷亲率一军屯与河内边境,与壶关形成掎角之势,堪堪抵住了来犯的异族大军形成僵持局面。
西线尚有晋阳的司马越等人率军顽强抵御异族,可东线在闻之邺城沦陷后,四处更是谣传晋帝司马攸死于乱军之中等各色消息,不少城池闻风而降全然没了气节,顾不上所谓的非我族类如何如何。
唯有刘琨率领数千人马坚守平原,对于一切外来的消息不加理睬。而异族大军包围平原之后也不再留情,对平原城发起了猛攻!!
放到以往,谁也不想折损兵力攻击这样一个没有丝毫价值的城池。可随着河北各地抵抗的晋军越来越少,能够建功立业的机会也是大幅减少。因此一些部族为了功劳狠下心来豁出伤亡攻击平原。
刘琨麾下兵马虽然不多,可都是在各路军中挑选的,具备爱国情怀,愿意留城死守之辈。对于眼下的形势早已有了心理准备,甚至更是等闲视之。毕竟当初被鲜卑族围住,便以为是苦战,不曾想悠闲的过了这么些时日,如今狂狼来袭心中却是平淡以应。
日升日落,攻势一波一波接踵而至,只是发起攻击的部族却并非一家。有的是几个部族互相结盟来攻,有的是坐山观虎瞅准空隙来攻,更有的是凭着一股蛮劲儿前来拼命。
类似于鲜卑族段部以及北营之类的精锐人马,大部兵马都各有任务,对于平原不再有丝毫的兴趣。留下的都是中小部族联军而已,若是彼此团结,统一指挥,其战力自然足以攻下平原。
可惜各部族之间为了自身的功劳没有人愿意做牺牲品,更不会被人利用,每每凭借自身的能力攻坚,加上其中不乏有勾心斗角过河拆桥之辈,因此攻势虽猛,效果远不如想象。
城内没了百姓,无数的房屋府邸,被围困的日子里大量的木石运抵城头之上。平时守城大都是人力搬运砸下城头,如今因为堆积的太多,都是以车仗向城下倾斜。那攻城的部族,人手严重折损不说,后面的战士见城头犹如暴雨狂泻一般的木石都是心怀畏惧。
无差别的攻击以及大规模的杀伤让人望而生畏,攻坚也好作战也罢,死亡不可避免,但仍然是概率事件。人人心中怀有侥幸心理,便敢于冒险拼杀。但如果是十个人攻城,无一幸存,后面的见了怎能不绝望?
刘琨每日指挥晋军作战神色淡然,对于城外无数敌军以及不断传来的消息都是无动于衷。城中兵将见主将泰然自若,时间久了也是不在被外界消息所扰动,全身心的投身战斗当中。
而晋阳太守司马越带着三四万晋军,在乞活军的配合下在城外堵着山路与异族整日厮杀。双方你来我往各出奇谋,从正儿八经的交通要道杀到羊肠小路,从羊肠小路杀到了山野之间,又从山野之间杀到了举步维艰的山岭之中。
如此日复一日各有伤亡,然异族用尽手段也是难越雷池一步!
壶关方面祖逖兄弟以及王晃,李恽聚集了七八千兵马死守关隘不出。另一方向河内王司马伷同样是高挂免战牌,只是把营寨屯于险要之地使异族人马难以寸进。
晋人摆出这般的态势在胡人眼中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河北大地仅有晋阳,河内,壶关,平原四处尚未被胡人占领,余者无不落入胡人掌控之中。甚至游离在外围的晋国大将解育也被各个部族发现行踪之后捕杀!!
便在此时,匈奴大单于率领匈奴主力人马浩浩荡荡的开入了邺城。北营大将刘伯根,鲜卑族段部族长段务目尘率领邺城的汉人文武百官出城二十里迎接,声势浩大,隆重之至!
曾经是晋国的文武百官,各大士族纷纷进献财物以示诚意,更是四方宣传刘渊之德政收拢人心。汉胡有别,早在河北士民心中根深蒂固,加之钟会之乱时河北百姓生灵涂炭,谁人不恨?
恨司马氏无护国之能,亦恨这些所谓的高官名士卖国求荣。邺城百姓日夜嚎哭,就算官家派人制止也是不能,河北郡县多数如此,亡国之痛痛彻人心!
深宫内院,妃嫔人人自危,昔日争宠帝王,今日却是悲惨下场。匈奴大单于刘渊进入晋国皇宫之中,大行封赏之道。奇珍异宝等闲视之,晋帝后宫更是赏赐文武以收人心。
能够受到封赏的自然都是有功之臣,谁不是一族之雄?女子在这个封建社会中本就是地位低下,可能够玩弄晋国皇帝的老婆们,还是让人想入非非,欲念横流。
匈奴威势日益增强,河内的百姓对于晋国也是不抱希望,街头巷尾无不议论纷纷。晋帝司马攸自是有所耳闻,却是无心理会,偌大一个晋国一月之前还能与汉朝不相上下,如今却是败得一塌糊涂!
举国不过一郡之地,兵将仍是有些,可文武官员都做了匈奴之主的臣属。这般背叛让司马攸倍受打击,留在邺城的家族以及后宫妃嫔们的遭遇更是让一代帝王脸上无光。
想要复仇谈何容易?要兵没兵,要将没将,就连治下的百姓也是蠢蠢欲动。万念俱灰,晋帝司马攸唯有听命于河内王司马伷,留守河内整日无事。身旁的文武官吏大都是河内郡或是河内王司马伷的属下,这些人虽然依旧奉司马攸为帝。
可无论是身份地位,还是才华学识,如何能与那满朝文武相提并论
“陛下又在伤神,如此下去要注意龙体啊!”晋国虎将许仪从府外归来,见晋帝司马攸黯然神伤,叹息不断,走到近前跪地劝道。
“国家如此,朕这龙体要来何用?”晋帝司马攸无精打采的看了许仪一眼,心若死灰的喃喃道。
许仪闻言虎目含泪道:“臣等无能,不能保家卫国,罪该万死!”
“起来吧,这与爱卿何关呢……哎,前方战事如何?”晋帝司马攸每日都是以许仪等几名亲卫将领作为得知外部消息的渠道。
许仪起身笔直的站在一旁道:“胡人不断增加兵力,似是冲着陛下而来。河内王在前方甚是焦虑,屡屡催促后援,只是……只是如今河内城中兵力不足五千,已是无能为力了……”
晋帝司马攸惨笑道:“当初朕便进言要杀刘元海,想不到一念之仁竟是落得这般境地!!”
国家残破如斯,晋帝司马攸每每想起自己当年三番五次进言除掉刘渊之时便是痛心疾首。即便当时的自己如何强硬,毕竟那是在魏国时期,主事的并非是自己,屡屡谏言而无所回应,又能怎样?
当日魏国朝堂之心慈面软,导致今日晋国之败亡,说起来还真是讽刺……
不忍看晋帝司马攸脸上那痛苦懊悔的神色,许仪继续道:“据为臣所探,胡人攻势这几日便要发动,此地并非安全,还请陛下移驾避之。”
前方河内王司马伷麾下勉强有三万人马,其中大半还都是新兵,这样的队伍即便是坚守不出也是难以持久,更何况河内城中的老弱病残如何顶得住胡人的袭击?匈奴摆明了要拿下晋帝司马攸,这一次聚集的兵马可都是精兵强将,并非寻常的泛泛之辈。
“朕还有处可避么!?”晋帝司马攸听闻移驾,心中好似针扎一般的痛,几乎跳起来吼道。
“臣等愿意性命保卫陛下,然若万一陛下怎可……”许仪虎躯一震,苦涩的说道。
“皇叔是何意思?”方才的一声大吼好似用尽了所有气力,晋帝司马攸干瘪的跌坐椅上摇头问道。
司马氏在司马炎意外身亡之后,之所以能够迅速的推举司马攸上位,建立晋国,其根本在于河内王司马伷预先安排。因此司马氏能够开国称帝,河内王司马伷可谓是功不可没,更是幕后的推手之一。
许仪叹息道:“河内王言死守前线,绝不退后,至于陛下如何未曾有过交代。”
“啊……半日之内皇叔必有交代,难道我大晋真的无力回天了么!?”晋帝司马攸深知河内王司马伷的性格,知道司马伷言出必行已有殉国之意,莫名伤感之余,仍有不甘的问道。
果不其然,数个时辰之后河内王司马攸派人传了口讯,表明了敌军势大难以抵御,自己决意殉国之意。关于晋帝司马攸的何去何从却是没有任何提及,只是请晋帝司马攸自行决定而已。
呆坐椅上,晋帝司马攸想放声大笑,却是无力去笑。想痛哭诉苦,发现却是欲哭无泪。
“皇叔若去我大晋再无护持,朕又要何往呢……”喃喃自语,万般念头涌上心头,任凭时间分秒流逝,千回百转的念头仍是找不到出路。并非无路,心有不甘,这一夜晋帝司马攸未曾合眼,便如此呆呆的坐着。
前方军情传回,河内上下哗然,河内王决意殉国的消息不胫而走,纵然胡人尚未发动攻势,可城中的守军百姓趁着夜色已有数万人拖家带口弃城而走……
两日后,匈奴大单于刘渊亲自指挥异族联军攻击河内。晋国河内王司马伷率领三万将士浴血奋战经日,战死者达一万余人,司马伷果如其言以身殉国,余者尽数降胡。
消息传开,河内全境沸腾,百姓官吏争相避入深山。许仪率领仅存的三百余名兵将保护晋帝司马攸一路南行,却是被胡骑锁定……
第三百四十三章 灭晋(下)
更新时间:2013-05-08
散乱的发鬓,仓惶的神情,奋力挥鞭,不断回头张望晋帝司马攸顾不得天子仪态,狼狈逃窜。身后胡人铁骑之声响越来越近,沿途除了路旁呆坐的无助百姓,有的只是一眼望不到尽头,好似永远跑不到终点的路。
四周景色飞快流逝眼前,身旁护卫的兵将也随着景色被甩在身后。俯身战马之上,晋帝司马攸挥鞭猛抽的同时,亦不忘回头偷瞄身后情形。但见忠心耿耿的侍卫一批又一批的留守在道路上,可当自己奔出一段距离之后,胡骑仍是越来越近。
“呼呼……”晋帝司马攸只觉得巨大的压力堵在胸口好似要摧毁自己,剧烈的心跳更是让挥汗如雨的自己喘不上气。自己已经拼命的大口呼吸,偏偏对于嗓子眼的压抑感没有丝毫的缓解,有的只是不断呛入口中的气流。
“陛下这边走!”好在身旁的许仪在吩咐一批约莫百人的侍卫留下来阻挡追兵之后,又是再一次的纵马赶上,手拽着司马攸的马缰绳冲入岔路口,此时身后纵马追随的侍卫仅仅剩下了二三十骑。
“爱卿,这是奔何处去?”晋帝司马攸一路都是只顾逃命,未曾辨明方向,跑出一段路途之后四周更加空旷,不由得问道。
许仪提刀纵马奔驰在晋帝司马攸身侧,闻言答道:“陛下休慌,臣以准备舟船护送陛下过黄河去南岸暂避。”
晋帝司马攸闻言心中稍宽,却是没见到许仪那紧锁的眉头道:“如此甚好,全赖爱卿了。”
十里过后,追兵已经映入眼帘,是继续奔逃,还是停下认命?晋帝司马攸仰首闻天,天不应……自己乃是开国之君,九五之尊,本当开疆扩土一统天下!奈何此时国破家亡,满心仇怨,本当一心复仇,为何此时此刻竟想放弃?
放弃生命,放弃家族,放弃国家,放弃自己拥有的一切。是肩上的重担过于沉重,或是这副身躯难堪重负?或许,放下了便得解脱,可是,放下又能改变什么?
胡骑逼近,用汉语大肆叫嚷着活捉司马攸一类的话语。其中夹杂得以的狂笑,嘲讽,谩骂……
愤怒的神色在每一名晋骑脸上显露,时至此刻,若是连一国之君都无法守护,大晋武人的荣耀何在?
看着晋帝司马攸的速度越来越慢,许仪纵然不能体会,却也看得出晋帝司马攸脸上那煎熬的神情。
“有此往东南行三十里可寻得微臣预备之船,陛下保重!!”许仪猛的用刀身一抽晋帝坐骑,那战马一个激灵负痛猛冲出老远。
马上的司马攸见状回身张望,再喊些什么,可是声音早被胡骑的呐喊声盖过。许仪率领三十余晋骑驻马停步,一片尘土泛起拦住追兵去路!
胡骑见跑了晋国皇帝,顿时一脸怒愤纵马直杀过来!区区几十骑便想阻挡匈奴铁骑么!?
三十多名晋国骑士一声不吭分作数派在路中列阵,抽出背上的长弓,抽出箭壶中的羽箭,一轮又一抡的疾射而出!
“冲啊!”前列的匈奴骑士高声呐喊鼓舞士气,可随即便中箭落马。不断的落马,不断的拉近距离,眨眼间胡骑已然冲到近前,抽刀欲砍!
一声巨响!尘土飞扬……
“杀!”许仪砍倒大树之后也不上马,飞身扑入胡骑之中,手中大刀抡开,大杀四方!三十余名晋骑更是人人抛掉弓矢,纵马飞过大树,落入胡骑之中一阵砍杀!
国仇家很无需多言,不是我杀你,便是你杀我!
那匈奴铁骑冲得甚猛,不想被大树连人带马砸倒在地,后面跟着的骑兵更是躲闪不及前后相撞一时自相践踏乱成一团。
许仪步步带杀,招招呼喝,但见人群之中血光四射,所过之处血肉横飞,竟是无一活口!倒在血泊中哀吟的匈奴骑士很快便被晋骑杀光,被战马甩掉的匈奴骑士也是一一毙命,一阵混乱之后晋骑尚没有几人伤亡,胡骑已然折损了数十人之多。
后方胡骑赶上,匈奴大将刘征见了不由大怒!自己率领所部长途跋涉,甚至对几支败退的晋军都没有去追击,就是为了早人一步捉拿这晋国皇帝。如今自己的骑兵竟然被人杀得如此狼狈,若是跑了晋国皇帝,自己这一番苦心岂非白费了?
大队胡骑一拥而上,不理地上的同胞尸首被铁蹄践踏誓要杀死拦路之人!只见数十晋骑被胡骑瞬间淹没,刘征见了不由得放生大笑,挥手招呼兵将继续追击晋国皇帝。
正要赶路,忽见前方人群之中鲜血漫天飞起,一名晋将虎目怒颜,抡刀杀开一条血路。四周胡骑人人惊惧打马连退,竟是被其杀出一条血路来!
“许仪在此,胡狗休想通过!”许仪浑身浴血,立马横刀,一声大吼好似晴天霹雳一般震慑全场!
“此人便是许仪!?”匈奴大将刘征豪情万丈的追击晋帝,见眼前之人宛若鬼神一般,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惊问道!
邺城沦陷,晋国文武大都俯首称臣,对于残余晋军之虚实知之甚详。许仪乃是晋室虎将,更是晋帝身旁护卫,匈奴兵将如何不知其名?
见左右皆有惧色,刘征更是恼怒,一马当先舞动手中大斧杀奔许仪而去!塞外之辈,皆重勇名,刘征见那许仪背上尚有半截断刃在身,此刻若是凭借众军前去斩杀,岂非弱了自己的名声?
四蹄飞奔来到近前,大斧十足力道劈落,见那许仪面上带有一丝诡异笑容,刘征不由得心中一颤。力道用尽,招式用老,想抽身而退也是不能,刘征不甘心的一身惨呼被许仪大刀戳/入体内气绝身亡。
而那大斧同时也深深嵌入许仪身躯之中,许仪在战马上一晃再晃,落马坠地含笑九泉。众军望去,那许仪背上竟是插着七八截断刃,不过强撑一口气罢了。那刘征在正面难以窥见究竟,只是以为有便宜可占,不想反而断送了性命……
纵马狂奔,泪水滑落脸颊,晋帝司马攸自打出生起,从未有过如此凄惨的遭遇。许仪等人断后,不外乎是送死,然许仪等忠烈为自己而死,自己又能做些什么?不外乎仍是逃命,想到这里更是难以自禁。
脑中沉甸甸的只知逃命,不想来到中途,斜刺里忽然杀出一支异族人马拦路!司马攸见了不由得胆颤心惊,慌忙之中猛拽马缰绳,胯下战马走入岔路险险避过敌军拦截。
匈奴北营大将曹嶷见了哈哈一笑道:“此等骑术亦是不差,给我追,不可放箭伤之!”一声令下数百北营骑士随着曹嶷追在后方也是杀入岔路之内,各个兴奋不已。
北营人马同样参与了与河内王司马越的鏖战,北营军既然攻下了邺城已然是首功,这捉拿晋帝的功劳便不应在逞强。然曹嶷心中自有思量,能下邺城乃是王弥之策,这功劳说是北营,可与自己又有何关?
捉拿晋帝这等功劳,是要拿出真本事的,更要有运气才行。大单于刘渊分出匈奴兵将抢先一步攻击河内,其用意大家都是心知肚明。曹嶷心中有所盘算,在大战之时便悄然率领数百骑抄袭山路绕在河内南面巡视。
以曹嶷之判断,晋帝司马攸进退无路,唯有向中原奔逃而已。自己在此地往来巡视,若是你匈奴兵将捉到了晋国皇帝,那是你们的能耐。可若匈奴人抓不住晋帝,自己在此拦截也算是捡一条漏网之鱼!
甫见猎物曹嶷大喜过望,一边追赶一边扬声呼喊不断。晋帝司马攸奔驰许久,人困马乏,渐渐被追兵赶上,急得满头大汗不由得心生绝望之感。
忽而前方路口又是一彪人马杀出,晋帝司马攸见了不由得仰天悲呼:“朕命绝呼!?”
正要停下战马任命授首,前方一员汉将叫道:“可是晋国之主?速走此路!”
“啊!?”听得有生路在前司马攸不由得定睛一瞧,心中又喜又悲。喜得是竟然有兵马前来接应自己,悲的是前来接应自己的并非是晋国兵将,而是大汉兵马!
“司马攸小儿给我站住,哪里走!?”见司马攸脱身曹嶷勃然大怒,拍马舞刀率军杀来!
那领头汉将毫不示弱,拍马抡刀前来交战,身后汉骑也是一拥而上与北营骑兵厮杀一处,好生激烈!
嘴边的肥肉竟然被人抢走,曹嶷怒不可遏十二分力道展开刀势大开大合,犀利无比!那汉将罗尚一身武艺也是不弱,然交手十几个回合便感不支,拖刀率军而撤。
“哪里走!”曹嶷怒火未消率军猛追,汉骑折损些许却是脱身一路向南而去。两军一前一后,追追打打,却是到了一处空旷之地。
“嗯?此地宽阔,道路交错,晋国皇帝走哪条路了?不对!中计!”曹嶷心中思索,猛地一震,环顾四周便欲撤军。
一声呐喊,从一条小路上杀下千余汉军,为首之人白发银髯,威风凛凛,纵马挥刀连斩数骑!曹嶷撇了罗尚挺身来战,意图斩杀敌首重挫敌军,好伺机脱身。不想两刀相交数招暗自心惊!
这老将大刀轻若柳絮,上下翻飞,轻描淡写的化解了自己的攻势不说,反而处处钳制自己的刀路。
“汝是何人!?”曹嶷奋力一改刀路不求杀敌只求脱身。
“小儿可闻柳隐之名!”那老将乃是汉朝大将柳隐柳文然,此刻奉命前来接应晋国皇帝纳降。
“果然是汉军!”曹嶷心中确定了对方身份,随即开口叫道:“你我两邦秋毫无犯,今日何以犯我边境!莫不是要兴刀兵之争!?”
匈奴之主刘渊打着的乃是汉朝皇室后裔的旗号讨伐晋国,更是派遣使者前往许昌示好,因此曹嶷有此疑问。
柳隐冷笑道:“刘元海不过塞外蛮夷,既得慕王化不思安稳,反而兴兵作乱侵犯友邦。晋国之主已然向我大汉天子请降,河内乃是我大汉领地,何来侵犯一说啊?”
“你说什么!?”曹嶷闻言心中一惊大呼不妙,原来晋国皇帝司马攸竟然投降了汉朝,那汉朝那会不发兵来救?
想到此处曹嶷不愿多言,奋力拼杀准备杀出重围,不想那柳隐刀法精妙缠战不休。而此时汉将罗尚已然率领汉家步骑围杀曹嶷的北营兵马,匈奴将士顿时陷入险境之中。
那晋帝司马攸得了汉军指点夺路而走,沿途正是撞见一支百余人的汉军,言明身份之后汉军护着司马攸向黄河岸边奔去。
浪潮拍案之声远远可闻,杀声再起!但见一支异族人马沿着河岸杀来,领兵之人身形健硕,豹眼睥睨,正是素有飞豹之称的北营大将王弥!
“晋帝来得好快,若非我脚程不差,怕是被你走脱了!”王弥那独有的豺狼之声远远传来,听得人毛骨悚然。
“这该如何是好!?”晋帝见周遭不过百余汉军,此地距离河岸尚有数里之路,难道自己要死在此地?
叫苦不迭时,一支汉军同样沿着河岸正是对着匈奴兵马杀出,为首一员汉将红面绿袍,胯下骏马,掌中青龙刀,正是汉朝大将关彝!
“关彝在此,胡夷莫要猖狂!”关彝率领千余汉军前来接应,见有敌军杀来不觉手痒,拍马舞动抢先一步杀奔敌军。
“哦?云长公之后,当得一战!”王弥双眼一眯,本欲退兵,见对方乃是汉末名将关羽的后人,不由得心中发痒纵马舞矛杀上前去!
银光一闪,青光迎来,长矛被青龙刀身隔住,火星四溅!二将毫无花俏的硬拼一招,各自赞叹对手武艺。
“敌将报上名来,关彝刀下不斩无名之辈!”两马交错关彝回马挥刀,长髯随风飘散威风凛凛!
“王弥是也!青龙刀名不虚传!”王弥翻身舞矛,豹视豺声,自有枭雄本色!
刀与矛绞杀不断,关彝刀带风雷之音,犹若青龙下凡,无坚不摧;王弥矛夹弥天杀机,好似豹跃山涧,处处逼命!二人你来我往大战十余个回合,王弥虚晃一招抽身而退。
“司马攸小儿既已降汉,你我两邦必有一战,改日定当领教!”王弥一声呼喊,率军疾退没了踪影。关彝也不愿意追赶,率领兵将追上晋帝司马攸一行人赶赴河边登船返回中原。
若是柳隐在此,必然可以评判出曹嶷与王弥之差距。曹嶷就算亲眼所见汉军杀来,亦不愿去想晋帝投降汉朝的事情。而王弥问也不问,做过试探之后便扬声远遁,二者性格大致如此。
“什么!?”河内城中,匈奴大单于刘渊闻各路兵马都未曾抓到晋国皇帝司马攸,不由得脸色一凛,杀气腾腾!
“大单于切莫动怒,晋国既已降汉,当务之急乃是拔出河北境内晋国残余据( 惊雷入汉 http://www.xlawen.org/kan/5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