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7 部分阅读
汉军,无数异族额步兵骑兵占据了汉军最初的列阵之地。
即便汉人们有这样那样的办法,但在异族十几万大军的四面包围下想突围仍是困难的。避开了最为不利的地势也无妨,因为在汉军身后还有北营的大军在等待汉军进入包围。
北营大将王弥,曹嶷率领北营以及其他部族共计四万余人看着汉军阵势缓缓压迫而来。
王弥忍不住叹道:“姜维果是天下奇才,这般战法即便能够全歼汉军,我方损失怕也是要成倍计算!”
曹嶷在一旁也是从震惊中缓过神来道:“如此庞大阵势在移动中保持不间断的射击确实难得,我北营负责断后,这一战绝对不能想让了!”
心中明白曹嶷指得是什么,王弥嘿嘿笑道:“想从此地通过,除非我北营将士都死绝了!列阵射击,准备迎战!!”
北营军卒以及各族兵将纷纷把精锐兵马调到了前线,绵长厚实的阵势硬生生的拦住了汉军的退路。以汉军的速度,想要击溃这三四万的防线并不容易,北营只要稍微阻挡汉军的脚步,后方十几万大军转眼间便可以杀到,那时汉军便无法脱身了。
轰然巨响,地动山摇!飞沙裂石冲天而起,巨大的响声震得双方近乎三十万人头晕目眩,瞬间便被巨大的恐惧吞噬。发自心底歇斯底里的呐喊对驱散这股恐惧毫无用处,无论是马匹还是人类都扑倒在地上,任凭石块泥土血肉淋打身上,哪怕是被砸得头破血流,命丧当场,依然无法从震惊中醒来。
“就是此时,杀啊!”汉家将领最先镇定下来,各个徒步挥舞兵器,鼓舞汉军冲杀!
汉家士卒事先早已做好了准备,知是自家埋藏的火药之故,心中仍是忐忑摄于这可比天神的威力,但比起那毫无准备,未曾有过这般遭遇的异族兵将来说,已然不知要强上了多少倍。
六七万汉军放弃了弓弩标枪,从地上捡起吓得跌落的刀枪,爬起来跟随汉将向四周的异族杀去!
马匹在这一刻毫无作用,受惊的马匹四下奔逃,踏伤了双方不少的兵将。可汉军方面骑兵有限,又都是早有准备,损失要小的多了。异族趴在地上仍处于震慑当中,无情的刀锋便从身上划过,几乎是毫无知觉的就被杀死了。
在先前汉军列阵之处,平坦的地面上凭空出现的巨坑让人毛骨悚然,碎裂的血肉肢体伴随土石随处可见,汉军在自家阵势埋藏了曾经炸塌城墙的炸药,更是远距离的引燃。
炸药并不是一份,而是分作数百份埋藏在地上,引燃的线索同样在军中工匠的妙手下藏在土中。汉军在退兵之时避免踩踏,但杀上来填补这一片空地的异族兵将并不知道。
数百支引线只要一处成功,这一片的炸药便会先后爆炸,大坑四周大小不一的坑地便是最好的证明。踏足这一片区域的匈奴兵将在瞬间便化作灰尘,尽数死于爆炸之中。
头晕目眩的汉军在一股兴奋以及对国家无比崇拜的精神支持下向四面八方杀去,大量的异族兵将被屠戮。这根本算不上是战斗,而是屠杀!
有人呕吐,呕吐之后仍是咬牙坚持,这一刻能够站起来的人才是战场的主宰……
大量的敌军等待汉人的手起刀落,蹒跚的步伐也让汉军的进度显得十分缓慢。摇摇摆摆的身形,心有余悸的惊骇让挥刀的汉人心生畏惧,更是自豪。近乎二十万的敌军成了待宰的羔羊,这都是陛下超凡入圣的智慧所致啊!
战火无情,没人想到这一战会是如此结局。
匈奴大单于刘渊在爆炸的那一刻也不能例外,只是因为相距较远受到惊吓,胯下的战马受惊不知所踪,刘渊摔在地上也是莫名的惊恐。待被左右扶起,看到眼前的惨象时,即便是叱咤风云的王者,在这一刻也唯有逃命罢了!
在汉军后方二十里外,两万汉骑整装待发,巨大的响声在这里仍是听得清楚,震人心神。
汉朝皇帝刘禅坐在战马上微微点头,莫名的伤感涌上心头。在后世的自己对这种声音可谓是熟悉了,即便是没有从军经历可在许多场合都是随处可见的。此举对于敌军可谓残酷之至,但对于同样身处战场的汉军同样是一种摧残。
可若非如此,如何能够尽快结束这场战事?
当自己刚刚来到这个时代时曾经想过做一个贤明的帝王,书写一页光辉的历史,随着逐渐的适应了解这个世界后,却慢慢的发现自己的无力。时间堆积而形成的时代,绝不是一人之力就可以改变的。
不仅是无法改变,还要入乡随俗般的适应,自己纵然握有大量的讯息,可在这个时代能够做的实在是有限。社会的发展进步依靠的是时间的积淀,想要做出改革,需要的不仅仅是有人挺身而出带头,更重要的是身处这一时代的大量百姓都认识到了这一关头的来临。
百姓迫切的需要反抗,需要改变,才会有所改变。凭借权力诚然也可以做到改变,但那是世代的延续,何尝不是时间的沉淀积累?
有限的生命下,刘禅渴望打造一个理想中的世界。无情的时间与现实在无意中消磨那曾经美好远大的理想,同样消磨一个人的耐心与斗志。不知不觉中刘禅发现自己不仅仅是无力改变世界,同样没有能力改变自己。
站在权力巅峰的自己,不会允许任何的挑战。
随时可能消逝的生命,更让刘禅再也没有耐心做出长远的战略打算与布置,极端的武力成为了心中最优先的选择……
望着远去的骑兵队伍,刘禅在心中莫名的悲叹。当世人屡屡提及历朝历代君主如何如何时,有几人想过换做是自己又能做到什么程度?身处全力顶峰的压力,与那些不在历史记载之中的现实,足以改变任何人。
“我老了么?”刘禅忽然很想照照镜子,哪怕这副躯体并不是自己的肉身也想看一看。
身处权力顶峰的自己,只要想便没有做不到的事情,不需要依照世俗尘规,甚至可以杀光反对自己的人,只要自己想,便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啊!!
“随心所欲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这欲望才是消磨人的罪魁祸首啊!“心中狂笑,满心苦痛,没有丝毫的快乐。刘禅一声不语的回到休息的大营,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营帐之外,何攀默默的伫立。对于用极端手段来作战的办法,自己以及几名近臣一直是奋力劝谏,却是毫无作用。
文虎等汉朝将军对于刘禅忠心耿耿,别说是经验这爆炸的滔天威力,就算是让他们抹脖子自杀都会毫不犹豫的遵从。何攀等人不是不忠心,而是保持有一份理性。这一战即便汉军胜了也不是毫发无损。
那爆炸的威力当初实验时众人都见过,如此近的距离会造成什么损害早有御医做出了结论。一鼓作气的击溃异族主力军队,可付出的代价是七万汉军中至少有六成的战士即便是不死,也会终身残废。
虽然没有亲眼目睹,可何攀知道即便是早有准备,能够起身杀敌的汉军也绝对不是毫发无损。
“陛下……哎!”久久不见营帐中陛下召唤,何攀忍不住叹息道。转身正要离开,忽而听闻帐中陛下的声音,何攀连忙快步进入。
“陛下……!?”眼前的刘禅老泪纵横,衰老无比,何攀见了连忙跪下,情不自禁的流下眼泪。
“朕是不是做错了?”忽然间好似身体的力气都被抽空似的,刘禅瘫软在座椅上喃喃道。
何攀心中一颤,连忙上前道:“两国交兵怎能没有伤亡,陛下召集各方精英反复计算列阵距离,火药分量,引线燃烧时间等等,都是为了减少我大汉将士的伤害……这……陛下已经尽力了,无须自责,龙体要紧啊!”
“不用安慰朕了,朕对不起大汉将士!”吃力的摇头,刘禅有气无力的说着,子一股悔恨涌上心头。自己在后世不过是平常百姓罢了,只是倚仗后世的见识才有了今日的地位,可在这个时代做君主并非是拥有这些就足够的。
前后不过二十几年的时间,便感到了心力交瘁,守护这个国家仍是没有问题,但想进一步的推动国家发展却是觉得力不从心。
何攀说的没错,自己诚然尽了最大的努力,可尽力代表的是一个人的极限,与完美或是最好根本不是一个概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极限,能够在这个时代纵横睥睨或许已经到了自己的极限。
要知道自己在后世只是普通人,到了这个时代却成为了掌权者,一路行来多少奋斗,多少殚尽竭虑,多少转危为安,是自己努力拼命的结果,也是气运使然。可这一切,都有尽头,有终点。
兴衰成败冥冥中自有定数,刘禅知道自己建立的大汉朝依然是这个时代最为强大的国家,可在自己的心中,这一切本应做的更好……
第三百五十三章 老匹夫(上)
更新时间:2013-06-03
晋阳城上匈奴兵将手持利刃监督城中百姓修补城墙,一眼望去百姓之中少有青壮多是老迈之人,甚至妇女以及半大的孩子也是夹杂其中。
异族兵将呼来喝去的指挥汉人百姓劳作,手中的利刃不去挥砍,马鞭却是阵阵作响。只是听着马鞭抽打地上的声响,便可以想象到抽在人身上的结果,定然是鲜血淋漓,皮开肉绽。
负责监督的异族兵将也是清楚眼下的状况,有能力离开的汉人百姓都是趁着大乱跑到了山中野外,哪怕是饿死了也不愿意返回城中居住。而留下的大都是各种原因无法背井离乡之人,这些人的劳动能力本来就是不达标,若是狠狠的抽打,怕是没有三五日,劳役队伍就彻底散了。
恐吓为主已然足以威慑众人,好在晋阳地处后方,并非前沿,战火一时半刻烧不到此地,否则依照这样的速度赶工是无法来得及守城的。攻城之时不择手段,修补之时却是缺少劳力,一些异族头目私下对此都是颇有埋怨。
这晋阳城的人力资源不多,钱财之类的也不是很多。破城之时早就被各族劫掠一空,现在这里监工没什么油水可捞,任谁都是不满意的。留守的兵力大都四下搜寻劫掠,有壮丁抓壮丁,没有壮丁妇孺什么的也都是消遣。
日复一日的监工颇为无聊,偌大的日头晒得人头晕目眩,异族兵将纷纷找能够乘凉的位置,对于这修补城墙的进度不甚关心。
这一日远方马蹄声响,引动众人目光,但看一骑风驰电掣一般直冲晋阳城而来,观其样貌,却是塞外之人。
“来者何人!?”负责警戒的哨兵纷纷从四周的遮掩下纵马而出,挥舞手中长长的马鞭拦截来骑。来骑速度不见减缓,反而陡然加速竟是在众哨骑之前闯到晋阳城下!
“列阵!!”城下负责监工的异族兵将连忙严阵以待,同在塞外张大的自己很是清楚这般骑术代表着什么。
“查莫罕何在!!”来骑在奔驰中忽然勒马,如同铁钉般的伫立不动,又是显露了一手功夫。
“大胆!族长的名字也是你能呼喝的?”来人张狂之态激怒了四周的兵将,顿时一个个怒气腾腾,大有出手的意思。
那骑士冷视众人,从怀中掏出一块令牌高高举过头顶,盘马四周显示一番。原本怒目的兵将们见了那令牌,竟是颜色大改,纷纷没了动静。两名带头的将领纵马上前客气道:“原来是宇文部使者大驾光临,族长就在城中,请随我来。”
来骑手中的令牌乃是宇文部的令旗,而此地的部族当年在塞外时一直是宇文部护翼的一个中小型部族,眼下大家都是给匈奴做事,但宇文部威风仍在,顿时便显得恭敬了。
一骑将领领着宇文部使者入城,另一人早飞马入城通知族长查莫罕。那族长查莫罕听闻宇文部使者来到,连忙带领族内将领前来迎接,将这使者迎入城中府邸歇息。
“这等消息派遣下人传递便是,宇文将军你乃族内大将,这般辛苦又是何必呢?”查莫罕坐在主人的位置,对于来人十分尊敬的说道。
来人并非一般的使者,而是宇文族内的重将宇文忌,不仅在宇文一族内出类拔萃,放眼塞外也是颇负盛名之人。
宇文忌神情严肃道:“本族接到大单于指示,族长唯恐汉人声东击西,因此便使我亲自至此,后续兵马尚须时日,在此之前需要借用查族长你之族人一用了。”
查莫罕心中不怎么情愿,可也不敢反对,闻言连忙点头道:“宇文将军请放心,此间足有六千人马,全都听从将军吩咐便是。只是那汉军刚刚与大单于一番激战,绕远路前来晋阳,又有什么好处呢?”
见查莫罕对于自己的来意还是带有几分怀疑,宇文忌强压怒火道:“姜伯约非是等闲之辈,中原第一人之称号岂是虚名?晋阳虽是偏远,却是地处要害,一旦被汉人占据,我方各路人马之行动必然受其掣肘。以姜伯约之智多半会选择攻打晋阳,而非配合汉朝皇帝向邺城发兵。”
宇文族的宇文莫圭在接到大单于刘渊之命令后便对接下来的战势做了一分析,赫然发现这晋阳当是一个极佳的突破口。怕寻常的使者传令难以引起守军重视,因此派遣族内大将宇文忌马不停蹄先行奔赴晋阳,借当地守军一用。而宇文族的各路人马先后进发,亦会陆续抵达。
这晋阳城对于汉军是打破局势的关键,对于塞外各族来说未尝不是一个夹击汉军的方向。
查莫罕伸手摸了摸鼻下的两撇小胡子点头道:“宇文族长顾虑的是,但近日这晋阳附近并没有汉军的行踪,小心一些总是好的。来人啊,准备酒席!”
宇文忌见状伸手阻止道:“设宴一事尚且不急,我欲先观贵族兵马,劳烦查族长了。”
这宇文忌日夜赶路未曾歇息,如今已然抵达晋阳仍是不肯就食,而是急于审视军务。查莫罕对此自然是赞赏有加,可提及审阅族内兵力一事却是支支吾吾的不肯吐露。
“查族长可是有何难言之隐?”宇文忌见状心中一动,回想沿途自己所见,心中大致有了判断。
查莫罕这一部族的战士多在四野搜略,劫掠人口财物,如今晋阳城内的守军怕是不多,想要集结也是要花费时间,这等窘态对方自然是不希望被自己看见了。要知道虽然他日宇文族曾经庇护查莫罕的部落,可今时今日大家都是给匈奴人卖命,用以往的关系来获取晋阳守军的力量,虽说是不得已之举,可传在他人口中定然是难听的。
“内外杂事诸多,想来一时也难以调动,不若明日一早如何?”宇文忌提议道。
查莫罕正是想不出个借口,见对方主动提出延迟审阅兵将的时间,不由得大喜道:“甚好,甚好!来人啊,快快设宴!!”
……
“哦?汉军阵中猛将无数,何以使此人为将?”刘曜身在壶关聚集三万步骑等待慕容部前来增援,频频派出探子打探汉军的动静。听闻汉军以华轶为将屯兵山口,阻挡壶关前后以及邺城方向的匈奴兵马,不由得甚是奇怪。
未出西川之前,甚至在占据江南之后,汉朝的兵力并不匮乏,可是将领配备并不充足。连年征战折损的兵力好补充,但善于军事的将领却是一个缓慢的成长过程。直至统一中原之后,在历次大战中成长起来的将领才让汉军显得更加的坚韧。
这华轶虽说是名门之后,可论及军功战略在姜维麾下也并非是十分突出的人物,汉军有都是的强硬将领不用,偏偏使此人守御,刘曜一时难免有了疑心。
“宇文,慕容两部都是发来消息,汉军颇有可能选择晋阳下手,若当真如此,此刻精兵强将怕是已在路上……嗯?不对,兵法有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能而示之不能,弱而示之不弱,姜维若是奔赴晋阳,当派遣名将镇守山口,以达威慑之效,何以用华轶这等二流将领引人怀疑呢?”
负手踱步刘曜在关上反复思索,自己确信对方在故布疑阵,却是找不到丝毫的破绽。若是没有情报支持自己的判断,此时此刻自己倒还是下不了决断。要知道那姜维用兵神秘莫测,变幻多端,若是依照常理去度量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但若不按照常理去度量其行为,又无法解释这般所为是何道理,思来想去刘曜不觉得头疼起来。
族内大将呼延镇在一旁道:“将军若是迟疑难决,不若在下引军前去试探,若是汉军轻易退兵必是其中有诈,若是死战不退又无后援,便知其虚实如何!”
刘曜眼前一亮点头道:“正是如此,虚虚实实终究瞒不过试探,呼延将军可引万人为前部切记不可深入其中,我自引万人随后接应将军便是!”
两万匈奴兵马分作前后两队杀奔山口而来,汉军营盘正是在大道上设立,但看营盘外围鹿角处处,铁蒺藜遍布,那营盘周遭更是设有数十箭楼,汉军在上往来巡视瞭望,警惕十足!
“不过数日建设如此,华轶并非寻常之辈也!”刘曜鲜曾听闻华轶的功绩,只是了解其乃魏国名臣华歆的曾孙罢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观这营盘深合兵法井井有条,不由得赞叹道。
正在张望观察,汉军已然发现山谷中杀出的匈奴军民,营内兵力蜂拥而出登上营楼,各类兵种列阵待战。
“好快的速度,攻击!”刘曜也是当机立断,见汉军应对神速,不敢耽搁时间令旗一摆前方的呼延镇指挥一万步卒分为左中右三队杀奔汉营而去。
前方战事如火如荼,刘曜坐镇后军在山顶之上观战良久,心念不由得发生变化。华轶此人守御得法,用兵有道,根据自己的了解就算是汉军阵中的一流强将守御营盘也不过是这个水准罢了。
汉营之中兵不满万,但想要攻破其营但凭呼延镇的一万人马是难以成事的。有这样的良将扼守山口,汉军之中还真是人才济济。观战良久刘曜便催动后军随后杀上,匈奴兵将士气大振又是新一轮的猛攻开始。
接连两日攻战汉军营外的防御工事皆被摧毁,匈奴也是付出了相当的代价。如此惨烈战事之下汉军伤亡也是不小,刘曜与呼延镇商议一番决意催促慕容部派遣援军,准备强攻山口!
“我观营中汉军不满五千,仍是誓死不退,连续两日又无任何援军,显然这一路汉军乃是奉命死守,如此说来汉军动向令人生疑!”面对慕容部先锋慕容扩,刘曜细细讲述自己的判断。
慕容扩点头道:“无论汉军做和布置,先行击破这一路汉军便是清楚。”
刘曜笑道:“将军远道而来可休息一夜,明日我等兵分两路夹击汉军营寨,如此汉军兵力不济必然破矣。届时或断汉军后路,或是夺回河内,皆在你我掌握之中,如此可算大功也!”
翌日清晨刘曜,呼延镇率领两万匈奴兵马由壶关东面出发,进入山麓之中出大山杀奔汉军营盘。而慕容扩则是率领万余慕容部的勇士出壶关西门绕路夹击汉军营盘侧翼!
两路军马来势汹汹杀到汉军营盘之外不禁是为之气结,汉军用一夜的功夫竟是恢复了不少营盘外围的防御工事,虽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可如此顽强的对手还是让匈奴,慕容两族人马恼怒非常!
战火转瞬即起,三万异族兵马的夹击之下,汉军纵是骁勇非常一时也是抵挡不住。双方兵力相差悬殊,营盘又是经过多日攻打之后多处破损,双方激战约有半个时辰,华轶率领残部一把火烧了大营,借火势急急而退!
刘曜,慕容扩见了大喜过望奋力随后掩杀,汉军战至此刻仍是没有援军,可见后方空虚!要知道汉军在此地已然拼掉了近乎五千多兵力,却是没有得到半点增援,这完全是不合常理的。
唯一的解释便是汉军主力皆在他处,因此华轶一军迟迟得不到增援!
追杀不断,沿途汉军遗尸处处,异族兵马甚是兴奋挥军猛追。一口气追出二十余里,汉军渐渐没了踪影,刘曜与慕容扩略作商议便准备继续前进看看河内城的虚实。毕竟若是连援军也调遣不了,显然河内留守的汉军也是不多。
放慢了行进速度,斥候纷纷离开队伍向四周打探,即便心中料定了汉军的虚实,可行动上刘曜与慕容扩仍是保持十分谨慎的态度。过不多久前方消息传来,汉军入城之后河内城便是紧闭四门,四下里搜寻不到什么百姓,可观城上守御的汉军人数也不是特别的多。
刘曜闻言喜道:“看来河内唾手可得也!你我在此分兵如何?”
慕容扩心思电转已然明白了刘曜的用意,河内守军甚少说明汉朝兵马尽数前往了晋阳。眼下摆在眼前的战机有二,一者进军河内城下攻破此城,此为夺城之功!二者挥军速速抄袭奔赴晋阳的汉军后方,与晋阳守军夹击汉军,此乃破敌之功!
这里本就是两路兵马,若是为了一处功劳而浪费了另一处的战机绝不是智者所为。
“将军意欲如何?”慕容扩先询问刘曜意思道。
刘曜手捻须髯道:“近日慕容族长便可抵达壶关,以我之见不若将军率众夹击汉军主力,如此还有贵族方便照应,我在此地负责攻城。”
鲜卑族慕容部的族长慕容廆即将率领慕容部的大军抵达壶关,若是慕容扩返回便可与慕容廆合兵一处袭击汉军后方。如此一来无论是默契程度还是兵力上都足以与汉军主力一较高下。而刘曜在此有接近两万兵马,也足以攻陷河内城。这样的安排对于两军来说是最为优化的安排,同时也不会产生争功一类的事件,可谓是两全其美了。
慕容扩听罢表示赞同道:“如此慕容扩先行告退,祝将军旗开得胜!”
刘曜笑道:“姜伯约乃是中原名将,若可一战擒之其影响不用在下多言,将军也需小心才是!”
两路人马在此分道扬镳,刘曜心情大好,自己连番挫败如今终可扬眉吐气,不由得舒畅无比,催动人马杀奔河内城下。
异族之中并非没有优秀的将士,但各族联合作战声势浩大,彼此配合并非默契。争功现象时有发生,互相利用更是比比皆是。智如石勒之辈也是被王弥算计导致元气大伤,不得不东下求得恢复实力的机会。
而刘曜乃是刘渊族内首屈一指的统帅,精通韬略,通达政务可谓是不可多得之人才。然曾经的晋国也好,如今的汉朝也罢,前者收魏国精华,后者更是搜罗天下英才,难道就是任人鱼肉之辈么?
频繁出战本不是刘曜的意愿,奈何刘和对于自己视作眼中钉肉中刺,唯有连连建功扩大自己的势力才能保证不被这未来的继承人所害。否则的话不用刘和出手,只是支持刘和的各个部族就足以把自己玩得半死了。
实力是唯一的保证,战功是名正言顺增加实力的途径,如今的刘曜每每想起刘和那阴毒的眼神心中便是不安,大功便在眼前久经战阵的自己不由得也是兴奋起来了。
城上人头攒动,汉军守将庾敳,华轶等人手搭凉棚观望城下的匈奴兵马,连连赞叹不已。经过在山口的激战后,一路而来军容整肃,士气饱满,有这样的统军之法,看来刘曜身为匈奴族中的名将并非是依靠刘渊养子的身份,而是具有真才实学。
“将军你看那汉臣指指点点,可是要使人劝降?”呼延镇跟随大军一路灭了晋国,对于劝降这套甚是喜爱,此刻见城上的汉家文武指点不断议论纷纷,倒有几分惧怕神色,不由得提议道。
“这么……”刘曜仔细观察汉军举动,虽说那几人交头接耳很是可疑,但若说汉军的气势还没有转弱的迹象。
第三百五十三章 老匹夫(下)
更新时间:2013-06-05
“汉军非是晋人,坐拥天下十分之七八,如何肯降?”刘曜心念电转不由摇头否定道。
呼延镇脸色一黑嚷道:“汉人贪生怕死,贪财利势,若有不从我大军立刻破城,焉能不降!?”
呼延氏在匈奴族中乃是大姓,其族长呼延翼与刘渊更是莫逆之交,两姓姻亲无数几乎是不分你我。刘曜虽是刘渊养子地位尊崇,然在呼延家族眼中也不过如此罢了。
大单于刘渊膝下四子,刘曜不过养子而已,今日之地位多半都是凭借其才略所得,与身份倒是干系不大的。
连日挫败方有一胜,刘曜涵养虽佳此刻也是心浮气躁,强压心头怒火缓缓道:“既如此,将军尽管一试,若不成立即攻城以免夜长梦多!”
“来人啊,遣使劝降!”呼延翼听罢大喜急忙招呼自家的族人前往城下,又率领三千余人稍微靠近了河内城,其中不少兵卒分往四处寻觅粗壮的大树砍伐做攻城的准备。
这般动作完全不把刘曜放在眼中,对此也在刘曜的意料之中。自己与刘和的矛盾暗自升级,纵然没有挑明但也是众人皆知。呼延氏作为刘氏一族最为强大的支持之一,当然是支持具有血缘关系的嫡亲刘和,无论如何也不会倒向自己这一侧的。
“急功近利,鼠目寸光,此辈不足以拉拢,却也不可有所怠慢。哼,早晚有一日,尔等会知祸根何在!”刘曜微微摇头,即便对方明目张胆的抢夺这攻城的战功,也是不愿意出面做出回应。
脑海中闪过让自己忌惮的面孔并非是匈奴大单于刘渊,刘渊对自己视若亲生骨弱,更有养育成才的恩德,这辈子就算粉身碎骨也是难以报答这份恩情,自己无论如何都不会做出背叛父王的事情。
刘和虽是大单于刘渊钦点的继承人,但刘曜只是忌讳其掌握的权力,而非刘和的能为。能够让刘曜真正忌讳而不愿意轻举妄动导致两败俱伤,渔翁得利的,是一张年轻的面孔,与大单于刘渊颇有几分相似的面孔……
“河内攻取之后呼延镇必然贪图河东之地,届时大可使其继续进军,我当返回邺城协助父王才是啊。”
心中思及刘渊,对于眼前之荣辱顿时看得淡了许多。能够有父王如此信任,刘曜只觉得他人的眼光与看法根本无法进入自己的内心深处,造成影响。唯一能够影响自己的,不过是这些人营造出来的局势罢了。
惨呼声传来,刘曜回神一看可谓是哭笑不得,强板着面孔看着那城下的呼延氏使者十余人连人带马竟是被那城上的汉军射成了刺猬……
“咦,这等射程?速速测量!”刘曜那幸灾乐祸的心情不过停留了数秒钟,便立刻意识到了事情有所蹊跷。
一声令下早有斥候飞奔上前哨探,越过破口大骂的呼延镇及三千多名兵士,飞快的抵达了那尸体所在之地,眼睛一扫便已目测出了对方的射程,随即拍马返回阵中向刘曜报告。
“果然如此,汉军斗具竟是比晋人优越许多!有备之敌,不可轻视,传令撤军!”刘曜智慧非常,心中一丝忧虑升起,连忙使人招呼呼延镇速速撤军,自己却是率领兵马转身就走。
那呼延镇见族人被射杀气得暴跳如雷,戟指城头大骂不止,正在兴头上忽听下令撤军,不由得怒发冲冠,火气更盛。
“刘曜胆敢如此!?”呼延镇正要骂刘曜胆小怕事,却是目瞪口呆的没了下文。只见河内城两侧忽而转出无数汉朝兵马,或骑或步急速杀来。然这些兵马都是各个屏气凝神,不做声响,唯有马踏大地,脚踩土道,以及甲胄兵器的声响罢了。
“撤!”呼延镇见状不由得大吃一惊,连忙率军急退,却是为时已晚!
汉骑左右两侧此刻包抄到位,正好截断了呼延翼的后侧,无数汉军蜂拥杀将上来,顿时把这三千匈奴兵将包围的密不透风,长枪大戟,箭弩刀兵劈头盖脸的落下便是一阵砍杀!
那汉朝大将军姜维此行率领的乃是中原兵马,首战的西凉军却是留下休整,早已埋伏在河内城后方,否则那城头的汉朝文武怎有心思指点笑骂,不早就严阵以待的心怀忐忑?
刘曜机警,见守军超乎寻常的射距便知城内定然是有所准备的,因此连忙撤军。不想汉军动作如此之快,回头间汉军已然将呼延镇一军围困当中,眼看呼延镇是走脱不得。
“哎!回军冲杀!”心中着实不愿,却也不忍,刘曜叹息一声率领兵将折返冲杀汉军包围营救呼延镇。
来自西凉的汉军都是雍凉两州的精锐部队,山麓一番大战之后休息已有数日正是精神饱满,体力充沛,斗志旺盛之时。力战匈奴强悍兵马不仅不落下风,更是杀得内中呼延氏一军难以抵御,外围刘曜一军频攻无果。
河内城下喊杀声震动四野,但见汉军阵势忽而一变,一五旬汉将威风凛凛,英气逼人,策马挺枪冲入匈奴军中一阵刺杀,杀得匈奴人连番倒退,中枪倒地者不计其数。
“赵统在此,呼延镇已被我所杀,尔等还不知退!”这将领乃是大汉镇军将军赵统,往昔多在雍凉驰骋,负责镇守两境,如今随姜维北上,正是这一路西凉兵马的主帅!
匈奴兵将定睛去看,谁不认得呼延镇的人头?刘曜远远见了又是叹气,若是听从自己的指挥说不定这一战未必大败,可这呼延镇偏偏抢攻推进所部到了城下,反倒是进入了汉军的埋伏范围。
自己不能见死不救,这呼延镇也是坚持不久,如此呼延镇折损了是小,自己所部又要因为这往来的折腾损兵折将,实在是让人费心费力。自己在军中颇有威望尚且如此,可想各族兵马作战之时岂非是更加的不便?
如此说来想要与汉朝逐鹿天下,匈奴立国之事是势在必行的。唯有将各族束缚于国家之下,才能更好的分配权力,整合势力。否则彼此消耗,积少成多,终究不是长久之策呢。
呼延镇一死,外围匈奴兵马且战且退,逐渐退出战圈。西凉汉军一方面要消化包围圈中的敌军,一方面也不敢追击的过于猛烈。刘曜乃是精通兵法之辈,如今双方胜负未分抽身而退甚有顺序,麾下步骑轮番断后死战,让人难以小觑。
而阵中的匈奴兵将虽然丧失了主将,却是人人悍勇反倒是没了求生之心,激起了这些兵将的拼死之心,汉军纵然势大也是不敢掉以轻心,唯有以重兵攻之避免己方不必要的伤亡。
“嗯……与慕容扩分军不过一个时辰,此刻当速速前往山口打探消息。若是慕容部大功将成,我当扼守要路抵御汉军……”心念电转刘曜已然确定了下一步的战术,当下催动兵马火速疾退。
雍凉汉军歼灭那三千匈奴兵将之后也是奋起直追,双方速度不相上下彼此相距十余里皆是迅速向着壶关移动。
壶关下旌旗狂舞,杀声鼎沸,但看无数汉军正在围攻一部鲜卑人马。慕容族大将慕容扩的旗帜在垓心中高高矗立,显是慕容扩一军在壶关之外遭遇了埋伏。
号角声响起,壶关城门大开,慕容部族长慕容廆一脸怒色,率领万余兵马杀将出来!自己刚刚抵达壶关,便见汉军在外围早已包围了慕容扩的兵马,而且竟有不少汉军正要乘机攻打兵力虚弱的壶关。
“刘永明智略非常,如何中这般计谋!?”慕容廆率领本部人马急急赶到,后方兵力仍是未到。本是以为慕容扩与刘曜一同行军当是无恙,谁曾想两军同出只有慕容扩一军折返还中了汉军的埋伏。如果不是自己率领精兵抢先一步抵达壶关,这一刻怕是连壶关都丢掉了。
不顾周身疲惫,慕容廆催马抡槊率军奋力冲击汉军阵势,振臂疾呼慕容扩姓名。汉军似乎不防关中这么多的兵马杀出,顿时分为左右两翼散开,让开了去路。慕容部勇士一拥而上,将近垓心地带忽见前面汉军竟是一同转身,阵势森然,而内中挥舞的慕容部旗帜更是瞬间跌倒,取而代之的皆是汉军旗帜!!
“这!?”慕容廆见状心中一惊!
“姜维在此久候了!”一声苍然断喝,但看汉朝大将军姜维纵马缓缓从阵中而出,左右两翼本是四散溃败的汉军亦是返身杀回,俨然对慕容廆一军形成了夹击的态势!
慕容廆目光闪烁不断打量姜维,缓缓张口道:“慕容扩何在?”
姜维闻言手捻须髯朗声长笑道:“此獠也劳慕容族长挂心么?”话音未落,但看身后汉将陈雄,周广抛出数颗头颅,慕容扩的人头赫然便在其中!
“老匹夫你敢杀我族人!!”慕容廆见状顿感头晕目眩不由得破口大骂!这慕容扩乃是族内少有的悍将之一,自己本是委以重任,不想刚刚抵达壶关,爱将竟是惨死于汉军之手。
要知道慕容扩一路人马刚刚回转尚未抵达壶关外围便被汉军伏杀,一路冲杀至关下便是困战局面。那壶关纵高可相距甚远不过是能够隐约辨认旗帜罢了,汉军不知何时斩杀了慕容扩,击( 惊雷入汉 http://www.xlawen.org/kan/5526/ )
即便汉人们有这样那样的办法,但在异族十几万大军的四面包围下想突围仍是困难的。避开了最为不利的地势也无妨,因为在汉军身后还有北营的大军在等待汉军进入包围。
北营大将王弥,曹嶷率领北营以及其他部族共计四万余人看着汉军阵势缓缓压迫而来。
王弥忍不住叹道:“姜维果是天下奇才,这般战法即便能够全歼汉军,我方损失怕也是要成倍计算!”
曹嶷在一旁也是从震惊中缓过神来道:“如此庞大阵势在移动中保持不间断的射击确实难得,我北营负责断后,这一战绝对不能想让了!”
心中明白曹嶷指得是什么,王弥嘿嘿笑道:“想从此地通过,除非我北营将士都死绝了!列阵射击,准备迎战!!”
北营军卒以及各族兵将纷纷把精锐兵马调到了前线,绵长厚实的阵势硬生生的拦住了汉军的退路。以汉军的速度,想要击溃这三四万的防线并不容易,北营只要稍微阻挡汉军的脚步,后方十几万大军转眼间便可以杀到,那时汉军便无法脱身了。
轰然巨响,地动山摇!飞沙裂石冲天而起,巨大的响声震得双方近乎三十万人头晕目眩,瞬间便被巨大的恐惧吞噬。发自心底歇斯底里的呐喊对驱散这股恐惧毫无用处,无论是马匹还是人类都扑倒在地上,任凭石块泥土血肉淋打身上,哪怕是被砸得头破血流,命丧当场,依然无法从震惊中醒来。
“就是此时,杀啊!”汉家将领最先镇定下来,各个徒步挥舞兵器,鼓舞汉军冲杀!
汉家士卒事先早已做好了准备,知是自家埋藏的火药之故,心中仍是忐忑摄于这可比天神的威力,但比起那毫无准备,未曾有过这般遭遇的异族兵将来说,已然不知要强上了多少倍。
六七万汉军放弃了弓弩标枪,从地上捡起吓得跌落的刀枪,爬起来跟随汉将向四周的异族杀去!
马匹在这一刻毫无作用,受惊的马匹四下奔逃,踏伤了双方不少的兵将。可汉军方面骑兵有限,又都是早有准备,损失要小的多了。异族趴在地上仍处于震慑当中,无情的刀锋便从身上划过,几乎是毫无知觉的就被杀死了。
在先前汉军列阵之处,平坦的地面上凭空出现的巨坑让人毛骨悚然,碎裂的血肉肢体伴随土石随处可见,汉军在自家阵势埋藏了曾经炸塌城墙的炸药,更是远距离的引燃。
炸药并不是一份,而是分作数百份埋藏在地上,引燃的线索同样在军中工匠的妙手下藏在土中。汉军在退兵之时避免踩踏,但杀上来填补这一片空地的异族兵将并不知道。
数百支引线只要一处成功,这一片的炸药便会先后爆炸,大坑四周大小不一的坑地便是最好的证明。踏足这一片区域的匈奴兵将在瞬间便化作灰尘,尽数死于爆炸之中。
头晕目眩的汉军在一股兴奋以及对国家无比崇拜的精神支持下向四面八方杀去,大量的异族兵将被屠戮。这根本算不上是战斗,而是屠杀!
有人呕吐,呕吐之后仍是咬牙坚持,这一刻能够站起来的人才是战场的主宰……
大量的敌军等待汉人的手起刀落,蹒跚的步伐也让汉军的进度显得十分缓慢。摇摇摆摆的身形,心有余悸的惊骇让挥刀的汉人心生畏惧,更是自豪。近乎二十万的敌军成了待宰的羔羊,这都是陛下超凡入圣的智慧所致啊!
战火无情,没人想到这一战会是如此结局。
匈奴大单于刘渊在爆炸的那一刻也不能例外,只是因为相距较远受到惊吓,胯下的战马受惊不知所踪,刘渊摔在地上也是莫名的惊恐。待被左右扶起,看到眼前的惨象时,即便是叱咤风云的王者,在这一刻也唯有逃命罢了!
在汉军后方二十里外,两万汉骑整装待发,巨大的响声在这里仍是听得清楚,震人心神。
汉朝皇帝刘禅坐在战马上微微点头,莫名的伤感涌上心头。在后世的自己对这种声音可谓是熟悉了,即便是没有从军经历可在许多场合都是随处可见的。此举对于敌军可谓残酷之至,但对于同样身处战场的汉军同样是一种摧残。
可若非如此,如何能够尽快结束这场战事?
当自己刚刚来到这个时代时曾经想过做一个贤明的帝王,书写一页光辉的历史,随着逐渐的适应了解这个世界后,却慢慢的发现自己的无力。时间堆积而形成的时代,绝不是一人之力就可以改变的。
不仅是无法改变,还要入乡随俗般的适应,自己纵然握有大量的讯息,可在这个时代能够做的实在是有限。社会的发展进步依靠的是时间的积淀,想要做出改革,需要的不仅仅是有人挺身而出带头,更重要的是身处这一时代的大量百姓都认识到了这一关头的来临。
百姓迫切的需要反抗,需要改变,才会有所改变。凭借权力诚然也可以做到改变,但那是世代的延续,何尝不是时间的沉淀积累?
有限的生命下,刘禅渴望打造一个理想中的世界。无情的时间与现实在无意中消磨那曾经美好远大的理想,同样消磨一个人的耐心与斗志。不知不觉中刘禅发现自己不仅仅是无力改变世界,同样没有能力改变自己。
站在权力巅峰的自己,不会允许任何的挑战。
随时可能消逝的生命,更让刘禅再也没有耐心做出长远的战略打算与布置,极端的武力成为了心中最优先的选择……
望着远去的骑兵队伍,刘禅在心中莫名的悲叹。当世人屡屡提及历朝历代君主如何如何时,有几人想过换做是自己又能做到什么程度?身处全力顶峰的压力,与那些不在历史记载之中的现实,足以改变任何人。
“我老了么?”刘禅忽然很想照照镜子,哪怕这副躯体并不是自己的肉身也想看一看。
身处权力顶峰的自己,只要想便没有做不到的事情,不需要依照世俗尘规,甚至可以杀光反对自己的人,只要自己想,便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啊!!
“随心所欲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这欲望才是消磨人的罪魁祸首啊!“心中狂笑,满心苦痛,没有丝毫的快乐。刘禅一声不语的回到休息的大营,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营帐之外,何攀默默的伫立。对于用极端手段来作战的办法,自己以及几名近臣一直是奋力劝谏,却是毫无作用。
文虎等汉朝将军对于刘禅忠心耿耿,别说是经验这爆炸的滔天威力,就算是让他们抹脖子自杀都会毫不犹豫的遵从。何攀等人不是不忠心,而是保持有一份理性。这一战即便汉军胜了也不是毫发无损。
那爆炸的威力当初实验时众人都见过,如此近的距离会造成什么损害早有御医做出了结论。一鼓作气的击溃异族主力军队,可付出的代价是七万汉军中至少有六成的战士即便是不死,也会终身残废。
虽然没有亲眼目睹,可何攀知道即便是早有准备,能够起身杀敌的汉军也绝对不是毫发无损。
“陛下……哎!”久久不见营帐中陛下召唤,何攀忍不住叹息道。转身正要离开,忽而听闻帐中陛下的声音,何攀连忙快步进入。
“陛下……!?”眼前的刘禅老泪纵横,衰老无比,何攀见了连忙跪下,情不自禁的流下眼泪。
“朕是不是做错了?”忽然间好似身体的力气都被抽空似的,刘禅瘫软在座椅上喃喃道。
何攀心中一颤,连忙上前道:“两国交兵怎能没有伤亡,陛下召集各方精英反复计算列阵距离,火药分量,引线燃烧时间等等,都是为了减少我大汉将士的伤害……这……陛下已经尽力了,无须自责,龙体要紧啊!”
“不用安慰朕了,朕对不起大汉将士!”吃力的摇头,刘禅有气无力的说着,子一股悔恨涌上心头。自己在后世不过是平常百姓罢了,只是倚仗后世的见识才有了今日的地位,可在这个时代做君主并非是拥有这些就足够的。
前后不过二十几年的时间,便感到了心力交瘁,守护这个国家仍是没有问题,但想进一步的推动国家发展却是觉得力不从心。
何攀说的没错,自己诚然尽了最大的努力,可尽力代表的是一个人的极限,与完美或是最好根本不是一个概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极限,能够在这个时代纵横睥睨或许已经到了自己的极限。
要知道自己在后世只是普通人,到了这个时代却成为了掌权者,一路行来多少奋斗,多少殚尽竭虑,多少转危为安,是自己努力拼命的结果,也是气运使然。可这一切,都有尽头,有终点。
兴衰成败冥冥中自有定数,刘禅知道自己建立的大汉朝依然是这个时代最为强大的国家,可在自己的心中,这一切本应做的更好……
第三百五十三章 老匹夫(上)
更新时间:2013-06-03
晋阳城上匈奴兵将手持利刃监督城中百姓修补城墙,一眼望去百姓之中少有青壮多是老迈之人,甚至妇女以及半大的孩子也是夹杂其中。
异族兵将呼来喝去的指挥汉人百姓劳作,手中的利刃不去挥砍,马鞭却是阵阵作响。只是听着马鞭抽打地上的声响,便可以想象到抽在人身上的结果,定然是鲜血淋漓,皮开肉绽。
负责监督的异族兵将也是清楚眼下的状况,有能力离开的汉人百姓都是趁着大乱跑到了山中野外,哪怕是饿死了也不愿意返回城中居住。而留下的大都是各种原因无法背井离乡之人,这些人的劳动能力本来就是不达标,若是狠狠的抽打,怕是没有三五日,劳役队伍就彻底散了。
恐吓为主已然足以威慑众人,好在晋阳地处后方,并非前沿,战火一时半刻烧不到此地,否则依照这样的速度赶工是无法来得及守城的。攻城之时不择手段,修补之时却是缺少劳力,一些异族头目私下对此都是颇有埋怨。
这晋阳城的人力资源不多,钱财之类的也不是很多。破城之时早就被各族劫掠一空,现在这里监工没什么油水可捞,任谁都是不满意的。留守的兵力大都四下搜寻劫掠,有壮丁抓壮丁,没有壮丁妇孺什么的也都是消遣。
日复一日的监工颇为无聊,偌大的日头晒得人头晕目眩,异族兵将纷纷找能够乘凉的位置,对于这修补城墙的进度不甚关心。
这一日远方马蹄声响,引动众人目光,但看一骑风驰电掣一般直冲晋阳城而来,观其样貌,却是塞外之人。
“来者何人!?”负责警戒的哨兵纷纷从四周的遮掩下纵马而出,挥舞手中长长的马鞭拦截来骑。来骑速度不见减缓,反而陡然加速竟是在众哨骑之前闯到晋阳城下!
“列阵!!”城下负责监工的异族兵将连忙严阵以待,同在塞外张大的自己很是清楚这般骑术代表着什么。
“查莫罕何在!!”来骑在奔驰中忽然勒马,如同铁钉般的伫立不动,又是显露了一手功夫。
“大胆!族长的名字也是你能呼喝的?”来人张狂之态激怒了四周的兵将,顿时一个个怒气腾腾,大有出手的意思。
那骑士冷视众人,从怀中掏出一块令牌高高举过头顶,盘马四周显示一番。原本怒目的兵将们见了那令牌,竟是颜色大改,纷纷没了动静。两名带头的将领纵马上前客气道:“原来是宇文部使者大驾光临,族长就在城中,请随我来。”
来骑手中的令牌乃是宇文部的令旗,而此地的部族当年在塞外时一直是宇文部护翼的一个中小型部族,眼下大家都是给匈奴做事,但宇文部威风仍在,顿时便显得恭敬了。
一骑将领领着宇文部使者入城,另一人早飞马入城通知族长查莫罕。那族长查莫罕听闻宇文部使者来到,连忙带领族内将领前来迎接,将这使者迎入城中府邸歇息。
“这等消息派遣下人传递便是,宇文将军你乃族内大将,这般辛苦又是何必呢?”查莫罕坐在主人的位置,对于来人十分尊敬的说道。
来人并非一般的使者,而是宇文族内的重将宇文忌,不仅在宇文一族内出类拔萃,放眼塞外也是颇负盛名之人。
宇文忌神情严肃道:“本族接到大单于指示,族长唯恐汉人声东击西,因此便使我亲自至此,后续兵马尚须时日,在此之前需要借用查族长你之族人一用了。”
查莫罕心中不怎么情愿,可也不敢反对,闻言连忙点头道:“宇文将军请放心,此间足有六千人马,全都听从将军吩咐便是。只是那汉军刚刚与大单于一番激战,绕远路前来晋阳,又有什么好处呢?”
见查莫罕对于自己的来意还是带有几分怀疑,宇文忌强压怒火道:“姜伯约非是等闲之辈,中原第一人之称号岂是虚名?晋阳虽是偏远,却是地处要害,一旦被汉人占据,我方各路人马之行动必然受其掣肘。以姜伯约之智多半会选择攻打晋阳,而非配合汉朝皇帝向邺城发兵。”
宇文族的宇文莫圭在接到大单于刘渊之命令后便对接下来的战势做了一分析,赫然发现这晋阳当是一个极佳的突破口。怕寻常的使者传令难以引起守军重视,因此派遣族内大将宇文忌马不停蹄先行奔赴晋阳,借当地守军一用。而宇文族的各路人马先后进发,亦会陆续抵达。
这晋阳城对于汉军是打破局势的关键,对于塞外各族来说未尝不是一个夹击汉军的方向。
查莫罕伸手摸了摸鼻下的两撇小胡子点头道:“宇文族长顾虑的是,但近日这晋阳附近并没有汉军的行踪,小心一些总是好的。来人啊,准备酒席!”
宇文忌见状伸手阻止道:“设宴一事尚且不急,我欲先观贵族兵马,劳烦查族长了。”
这宇文忌日夜赶路未曾歇息,如今已然抵达晋阳仍是不肯就食,而是急于审视军务。查莫罕对此自然是赞赏有加,可提及审阅族内兵力一事却是支支吾吾的不肯吐露。
“查族长可是有何难言之隐?”宇文忌见状心中一动,回想沿途自己所见,心中大致有了判断。
查莫罕这一部族的战士多在四野搜略,劫掠人口财物,如今晋阳城内的守军怕是不多,想要集结也是要花费时间,这等窘态对方自然是不希望被自己看见了。要知道虽然他日宇文族曾经庇护查莫罕的部落,可今时今日大家都是给匈奴人卖命,用以往的关系来获取晋阳守军的力量,虽说是不得已之举,可传在他人口中定然是难听的。
“内外杂事诸多,想来一时也难以调动,不若明日一早如何?”宇文忌提议道。
查莫罕正是想不出个借口,见对方主动提出延迟审阅兵将的时间,不由得大喜道:“甚好,甚好!来人啊,快快设宴!!”
……
“哦?汉军阵中猛将无数,何以使此人为将?”刘曜身在壶关聚集三万步骑等待慕容部前来增援,频频派出探子打探汉军的动静。听闻汉军以华轶为将屯兵山口,阻挡壶关前后以及邺城方向的匈奴兵马,不由得甚是奇怪。
未出西川之前,甚至在占据江南之后,汉朝的兵力并不匮乏,可是将领配备并不充足。连年征战折损的兵力好补充,但善于军事的将领却是一个缓慢的成长过程。直至统一中原之后,在历次大战中成长起来的将领才让汉军显得更加的坚韧。
这华轶虽说是名门之后,可论及军功战略在姜维麾下也并非是十分突出的人物,汉军有都是的强硬将领不用,偏偏使此人守御,刘曜一时难免有了疑心。
“宇文,慕容两部都是发来消息,汉军颇有可能选择晋阳下手,若当真如此,此刻精兵强将怕是已在路上……嗯?不对,兵法有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能而示之不能,弱而示之不弱,姜维若是奔赴晋阳,当派遣名将镇守山口,以达威慑之效,何以用华轶这等二流将领引人怀疑呢?”
负手踱步刘曜在关上反复思索,自己确信对方在故布疑阵,却是找不到丝毫的破绽。若是没有情报支持自己的判断,此时此刻自己倒还是下不了决断。要知道那姜维用兵神秘莫测,变幻多端,若是依照常理去度量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但若不按照常理去度量其行为,又无法解释这般所为是何道理,思来想去刘曜不觉得头疼起来。
族内大将呼延镇在一旁道:“将军若是迟疑难决,不若在下引军前去试探,若是汉军轻易退兵必是其中有诈,若是死战不退又无后援,便知其虚实如何!”
刘曜眼前一亮点头道:“正是如此,虚虚实实终究瞒不过试探,呼延将军可引万人为前部切记不可深入其中,我自引万人随后接应将军便是!”
两万匈奴兵马分作前后两队杀奔山口而来,汉军营盘正是在大道上设立,但看营盘外围鹿角处处,铁蒺藜遍布,那营盘周遭更是设有数十箭楼,汉军在上往来巡视瞭望,警惕十足!
“不过数日建设如此,华轶并非寻常之辈也!”刘曜鲜曾听闻华轶的功绩,只是了解其乃魏国名臣华歆的曾孙罢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观这营盘深合兵法井井有条,不由得赞叹道。
正在张望观察,汉军已然发现山谷中杀出的匈奴军民,营内兵力蜂拥而出登上营楼,各类兵种列阵待战。
“好快的速度,攻击!”刘曜也是当机立断,见汉军应对神速,不敢耽搁时间令旗一摆前方的呼延镇指挥一万步卒分为左中右三队杀奔汉营而去。
前方战事如火如荼,刘曜坐镇后军在山顶之上观战良久,心念不由得发生变化。华轶此人守御得法,用兵有道,根据自己的了解就算是汉军阵中的一流强将守御营盘也不过是这个水准罢了。
汉营之中兵不满万,但想要攻破其营但凭呼延镇的一万人马是难以成事的。有这样的良将扼守山口,汉军之中还真是人才济济。观战良久刘曜便催动后军随后杀上,匈奴兵将士气大振又是新一轮的猛攻开始。
接连两日攻战汉军营外的防御工事皆被摧毁,匈奴也是付出了相当的代价。如此惨烈战事之下汉军伤亡也是不小,刘曜与呼延镇商议一番决意催促慕容部派遣援军,准备强攻山口!
“我观营中汉军不满五千,仍是誓死不退,连续两日又无任何援军,显然这一路汉军乃是奉命死守,如此说来汉军动向令人生疑!”面对慕容部先锋慕容扩,刘曜细细讲述自己的判断。
慕容扩点头道:“无论汉军做和布置,先行击破这一路汉军便是清楚。”
刘曜笑道:“将军远道而来可休息一夜,明日我等兵分两路夹击汉军营寨,如此汉军兵力不济必然破矣。届时或断汉军后路,或是夺回河内,皆在你我掌握之中,如此可算大功也!”
翌日清晨刘曜,呼延镇率领两万匈奴兵马由壶关东面出发,进入山麓之中出大山杀奔汉军营盘。而慕容扩则是率领万余慕容部的勇士出壶关西门绕路夹击汉军营盘侧翼!
两路军马来势汹汹杀到汉军营盘之外不禁是为之气结,汉军用一夜的功夫竟是恢复了不少营盘外围的防御工事,虽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可如此顽强的对手还是让匈奴,慕容两族人马恼怒非常!
战火转瞬即起,三万异族兵马的夹击之下,汉军纵是骁勇非常一时也是抵挡不住。双方兵力相差悬殊,营盘又是经过多日攻打之后多处破损,双方激战约有半个时辰,华轶率领残部一把火烧了大营,借火势急急而退!
刘曜,慕容扩见了大喜过望奋力随后掩杀,汉军战至此刻仍是没有援军,可见后方空虚!要知道汉军在此地已然拼掉了近乎五千多兵力,却是没有得到半点增援,这完全是不合常理的。
唯一的解释便是汉军主力皆在他处,因此华轶一军迟迟得不到增援!
追杀不断,沿途汉军遗尸处处,异族兵马甚是兴奋挥军猛追。一口气追出二十余里,汉军渐渐没了踪影,刘曜与慕容扩略作商议便准备继续前进看看河内城的虚实。毕竟若是连援军也调遣不了,显然河内留守的汉军也是不多。
放慢了行进速度,斥候纷纷离开队伍向四周打探,即便心中料定了汉军的虚实,可行动上刘曜与慕容扩仍是保持十分谨慎的态度。过不多久前方消息传来,汉军入城之后河内城便是紧闭四门,四下里搜寻不到什么百姓,可观城上守御的汉军人数也不是特别的多。
刘曜闻言喜道:“看来河内唾手可得也!你我在此分兵如何?”
慕容扩心思电转已然明白了刘曜的用意,河内守军甚少说明汉朝兵马尽数前往了晋阳。眼下摆在眼前的战机有二,一者进军河内城下攻破此城,此为夺城之功!二者挥军速速抄袭奔赴晋阳的汉军后方,与晋阳守军夹击汉军,此乃破敌之功!
这里本就是两路兵马,若是为了一处功劳而浪费了另一处的战机绝不是智者所为。
“将军意欲如何?”慕容扩先询问刘曜意思道。
刘曜手捻须髯道:“近日慕容族长便可抵达壶关,以我之见不若将军率众夹击汉军主力,如此还有贵族方便照应,我在此地负责攻城。”
鲜卑族慕容部的族长慕容廆即将率领慕容部的大军抵达壶关,若是慕容扩返回便可与慕容廆合兵一处袭击汉军后方。如此一来无论是默契程度还是兵力上都足以与汉军主力一较高下。而刘曜在此有接近两万兵马,也足以攻陷河内城。这样的安排对于两军来说是最为优化的安排,同时也不会产生争功一类的事件,可谓是两全其美了。
慕容扩听罢表示赞同道:“如此慕容扩先行告退,祝将军旗开得胜!”
刘曜笑道:“姜伯约乃是中原名将,若可一战擒之其影响不用在下多言,将军也需小心才是!”
两路人马在此分道扬镳,刘曜心情大好,自己连番挫败如今终可扬眉吐气,不由得舒畅无比,催动人马杀奔河内城下。
异族之中并非没有优秀的将士,但各族联合作战声势浩大,彼此配合并非默契。争功现象时有发生,互相利用更是比比皆是。智如石勒之辈也是被王弥算计导致元气大伤,不得不东下求得恢复实力的机会。
而刘曜乃是刘渊族内首屈一指的统帅,精通韬略,通达政务可谓是不可多得之人才。然曾经的晋国也好,如今的汉朝也罢,前者收魏国精华,后者更是搜罗天下英才,难道就是任人鱼肉之辈么?
频繁出战本不是刘曜的意愿,奈何刘和对于自己视作眼中钉肉中刺,唯有连连建功扩大自己的势力才能保证不被这未来的继承人所害。否则的话不用刘和出手,只是支持刘和的各个部族就足以把自己玩得半死了。
实力是唯一的保证,战功是名正言顺增加实力的途径,如今的刘曜每每想起刘和那阴毒的眼神心中便是不安,大功便在眼前久经战阵的自己不由得也是兴奋起来了。
城上人头攒动,汉军守将庾敳,华轶等人手搭凉棚观望城下的匈奴兵马,连连赞叹不已。经过在山口的激战后,一路而来军容整肃,士气饱满,有这样的统军之法,看来刘曜身为匈奴族中的名将并非是依靠刘渊养子的身份,而是具有真才实学。
“将军你看那汉臣指指点点,可是要使人劝降?”呼延镇跟随大军一路灭了晋国,对于劝降这套甚是喜爱,此刻见城上的汉家文武指点不断议论纷纷,倒有几分惧怕神色,不由得提议道。
“这么……”刘曜仔细观察汉军举动,虽说那几人交头接耳很是可疑,但若说汉军的气势还没有转弱的迹象。
第三百五十三章 老匹夫(下)
更新时间:2013-06-05
“汉军非是晋人,坐拥天下十分之七八,如何肯降?”刘曜心念电转不由摇头否定道。
呼延镇脸色一黑嚷道:“汉人贪生怕死,贪财利势,若有不从我大军立刻破城,焉能不降!?”
呼延氏在匈奴族中乃是大姓,其族长呼延翼与刘渊更是莫逆之交,两姓姻亲无数几乎是不分你我。刘曜虽是刘渊养子地位尊崇,然在呼延家族眼中也不过如此罢了。
大单于刘渊膝下四子,刘曜不过养子而已,今日之地位多半都是凭借其才略所得,与身份倒是干系不大的。
连日挫败方有一胜,刘曜涵养虽佳此刻也是心浮气躁,强压心头怒火缓缓道:“既如此,将军尽管一试,若不成立即攻城以免夜长梦多!”
“来人啊,遣使劝降!”呼延翼听罢大喜急忙招呼自家的族人前往城下,又率领三千余人稍微靠近了河内城,其中不少兵卒分往四处寻觅粗壮的大树砍伐做攻城的准备。
这般动作完全不把刘曜放在眼中,对此也在刘曜的意料之中。自己与刘和的矛盾暗自升级,纵然没有挑明但也是众人皆知。呼延氏作为刘氏一族最为强大的支持之一,当然是支持具有血缘关系的嫡亲刘和,无论如何也不会倒向自己这一侧的。
“急功近利,鼠目寸光,此辈不足以拉拢,却也不可有所怠慢。哼,早晚有一日,尔等会知祸根何在!”刘曜微微摇头,即便对方明目张胆的抢夺这攻城的战功,也是不愿意出面做出回应。
脑海中闪过让自己忌惮的面孔并非是匈奴大单于刘渊,刘渊对自己视若亲生骨弱,更有养育成才的恩德,这辈子就算粉身碎骨也是难以报答这份恩情,自己无论如何都不会做出背叛父王的事情。
刘和虽是大单于刘渊钦点的继承人,但刘曜只是忌讳其掌握的权力,而非刘和的能为。能够让刘曜真正忌讳而不愿意轻举妄动导致两败俱伤,渔翁得利的,是一张年轻的面孔,与大单于刘渊颇有几分相似的面孔……
“河内攻取之后呼延镇必然贪图河东之地,届时大可使其继续进军,我当返回邺城协助父王才是啊。”
心中思及刘渊,对于眼前之荣辱顿时看得淡了许多。能够有父王如此信任,刘曜只觉得他人的眼光与看法根本无法进入自己的内心深处,造成影响。唯一能够影响自己的,不过是这些人营造出来的局势罢了。
惨呼声传来,刘曜回神一看可谓是哭笑不得,强板着面孔看着那城下的呼延氏使者十余人连人带马竟是被那城上的汉军射成了刺猬……
“咦,这等射程?速速测量!”刘曜那幸灾乐祸的心情不过停留了数秒钟,便立刻意识到了事情有所蹊跷。
一声令下早有斥候飞奔上前哨探,越过破口大骂的呼延镇及三千多名兵士,飞快的抵达了那尸体所在之地,眼睛一扫便已目测出了对方的射程,随即拍马返回阵中向刘曜报告。
“果然如此,汉军斗具竟是比晋人优越许多!有备之敌,不可轻视,传令撤军!”刘曜智慧非常,心中一丝忧虑升起,连忙使人招呼呼延镇速速撤军,自己却是率领兵马转身就走。
那呼延镇见族人被射杀气得暴跳如雷,戟指城头大骂不止,正在兴头上忽听下令撤军,不由得怒发冲冠,火气更盛。
“刘曜胆敢如此!?”呼延镇正要骂刘曜胆小怕事,却是目瞪口呆的没了下文。只见河内城两侧忽而转出无数汉朝兵马,或骑或步急速杀来。然这些兵马都是各个屏气凝神,不做声响,唯有马踏大地,脚踩土道,以及甲胄兵器的声响罢了。
“撤!”呼延镇见状不由得大吃一惊,连忙率军急退,却是为时已晚!
汉骑左右两侧此刻包抄到位,正好截断了呼延翼的后侧,无数汉军蜂拥杀将上来,顿时把这三千匈奴兵将包围的密不透风,长枪大戟,箭弩刀兵劈头盖脸的落下便是一阵砍杀!
那汉朝大将军姜维此行率领的乃是中原兵马,首战的西凉军却是留下休整,早已埋伏在河内城后方,否则那城头的汉朝文武怎有心思指点笑骂,不早就严阵以待的心怀忐忑?
刘曜机警,见守军超乎寻常的射距便知城内定然是有所准备的,因此连忙撤军。不想汉军动作如此之快,回头间汉军已然将呼延镇一军围困当中,眼看呼延镇是走脱不得。
“哎!回军冲杀!”心中着实不愿,却也不忍,刘曜叹息一声率领兵将折返冲杀汉军包围营救呼延镇。
来自西凉的汉军都是雍凉两州的精锐部队,山麓一番大战之后休息已有数日正是精神饱满,体力充沛,斗志旺盛之时。力战匈奴强悍兵马不仅不落下风,更是杀得内中呼延氏一军难以抵御,外围刘曜一军频攻无果。
河内城下喊杀声震动四野,但见汉军阵势忽而一变,一五旬汉将威风凛凛,英气逼人,策马挺枪冲入匈奴军中一阵刺杀,杀得匈奴人连番倒退,中枪倒地者不计其数。
“赵统在此,呼延镇已被我所杀,尔等还不知退!”这将领乃是大汉镇军将军赵统,往昔多在雍凉驰骋,负责镇守两境,如今随姜维北上,正是这一路西凉兵马的主帅!
匈奴兵将定睛去看,谁不认得呼延镇的人头?刘曜远远见了又是叹气,若是听从自己的指挥说不定这一战未必大败,可这呼延镇偏偏抢攻推进所部到了城下,反倒是进入了汉军的埋伏范围。
自己不能见死不救,这呼延镇也是坚持不久,如此呼延镇折损了是小,自己所部又要因为这往来的折腾损兵折将,实在是让人费心费力。自己在军中颇有威望尚且如此,可想各族兵马作战之时岂非是更加的不便?
如此说来想要与汉朝逐鹿天下,匈奴立国之事是势在必行的。唯有将各族束缚于国家之下,才能更好的分配权力,整合势力。否则彼此消耗,积少成多,终究不是长久之策呢。
呼延镇一死,外围匈奴兵马且战且退,逐渐退出战圈。西凉汉军一方面要消化包围圈中的敌军,一方面也不敢追击的过于猛烈。刘曜乃是精通兵法之辈,如今双方胜负未分抽身而退甚有顺序,麾下步骑轮番断后死战,让人难以小觑。
而阵中的匈奴兵将虽然丧失了主将,却是人人悍勇反倒是没了求生之心,激起了这些兵将的拼死之心,汉军纵然势大也是不敢掉以轻心,唯有以重兵攻之避免己方不必要的伤亡。
“嗯……与慕容扩分军不过一个时辰,此刻当速速前往山口打探消息。若是慕容部大功将成,我当扼守要路抵御汉军……”心念电转刘曜已然确定了下一步的战术,当下催动兵马火速疾退。
雍凉汉军歼灭那三千匈奴兵将之后也是奋起直追,双方速度不相上下彼此相距十余里皆是迅速向着壶关移动。
壶关下旌旗狂舞,杀声鼎沸,但看无数汉军正在围攻一部鲜卑人马。慕容族大将慕容扩的旗帜在垓心中高高矗立,显是慕容扩一军在壶关之外遭遇了埋伏。
号角声响起,壶关城门大开,慕容部族长慕容廆一脸怒色,率领万余兵马杀将出来!自己刚刚抵达壶关,便见汉军在外围早已包围了慕容扩的兵马,而且竟有不少汉军正要乘机攻打兵力虚弱的壶关。
“刘永明智略非常,如何中这般计谋!?”慕容廆率领本部人马急急赶到,后方兵力仍是未到。本是以为慕容扩与刘曜一同行军当是无恙,谁曾想两军同出只有慕容扩一军折返还中了汉军的埋伏。如果不是自己率领精兵抢先一步抵达壶关,这一刻怕是连壶关都丢掉了。
不顾周身疲惫,慕容廆催马抡槊率军奋力冲击汉军阵势,振臂疾呼慕容扩姓名。汉军似乎不防关中这么多的兵马杀出,顿时分为左右两翼散开,让开了去路。慕容部勇士一拥而上,将近垓心地带忽见前面汉军竟是一同转身,阵势森然,而内中挥舞的慕容部旗帜更是瞬间跌倒,取而代之的皆是汉军旗帜!!
“这!?”慕容廆见状心中一惊!
“姜维在此久候了!”一声苍然断喝,但看汉朝大将军姜维纵马缓缓从阵中而出,左右两翼本是四散溃败的汉军亦是返身杀回,俨然对慕容廆一军形成了夹击的态势!
慕容廆目光闪烁不断打量姜维,缓缓张口道:“慕容扩何在?”
姜维闻言手捻须髯朗声长笑道:“此獠也劳慕容族长挂心么?”话音未落,但看身后汉将陈雄,周广抛出数颗头颅,慕容扩的人头赫然便在其中!
“老匹夫你敢杀我族人!!”慕容廆见状顿感头晕目眩不由得破口大骂!这慕容扩乃是族内少有的悍将之一,自己本是委以重任,不想刚刚抵达壶关,爱将竟是惨死于汉军之手。
要知道慕容扩一路人马刚刚回转尚未抵达壶关外围便被汉军伏杀,一路冲杀至关下便是困战局面。那壶关纵高可相距甚远不过是能够隐约辨认旗帜罢了,汉军不知何时斩杀了慕容扩,击( 惊雷入汉 http://www.xlawen.org/kan/5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