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部分阅读
去不久的菘菜。架子上结的是……”
淑苓笑道:“那个我认得是葫芦。”其实她内心倒羡慕妙真,无忧无虑,出家人的日子虽然清苦简朴,加上妙真有些娇憨的性子,过得随心所欲,也没什么束缚。
“苓姐姐千万不能动那个心思,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的使命不一样,自然走的路也不相同。”
淑苓一怔,薛愫是如何看穿她的心思,连连否认说:“我才没动什么不该有的心思呢,别瞎乱猜。”
薛愫才不是胡乱猜测,她从淑苓眼底流露出的情绪已经看穿了她心中所想。不过淑苓上一世也没遁入空门,这一世也没有理由。薛愫倒不是那么担忧。
两人随意走了一圈,后来薛愫看见一座幽静的院落里,高大的银杏树的枝桠伸出了院墙。那里的银杏树比她们住着的西院还多,忍不住想要进去瞧瞧,因此便问淑苓:“那里是什么地方?”
淑苓笑道:“怎么你想进去看看?”
“也不知会不会是擅闯,毕竟是在庵院里。”
淑苓拉着薛愫的手道:“不要紧的,那里只是一座废弃了的旧院子,没人住的。以前妙真带我进去玩过。”
两人绕到了院门的地方,被雨水冲蚀过的门板上附着一层青苔,不过颜色早已不苍翠,显得有些灰蒙蒙的,门上的铁环也满是锈迹,虚掩着。淑苓伸手一推,两人迈过了门槛,进到了园内。
薛愫打量着,这座寂寥的院落,栽满了梧桐树,满地黄叶堆积。因为是废弃的,也无人来打扫,因此显得有些颓败凄凉。
淑苓耳边传来了什么挥动的声音,虽然稀疏,却让人无法忽略,拉了拉薛愫的衣袖:“你听,是什么声音?”
薛愫竖起耳朵听了半晌方道:“像是什么人在挥舞着棍棒之类吧。”
淑苓满是疑惑。不过很快的,那声音又消失了,就像风带来的一样,又被风带走了。
第五十九章 碰撞
黄澄澄的银杏叶,满地堆积。枯枝败叶,踩在上面竟有沙沙声。
不知从何处飞来一群鸽子,咕咕的叫着,又飞向了远方。两人并肩走了几步,因为是废弃的宅子,淑苓觉得凉意更深,想要回去了,便和薛愫商量:“还是回去吧。要是老夫人找,只怕找不着我们,又没和丫鬟们交代。”
“好的。”
两人正欲往回走,愕然发现跟前站着一人。两人忙退了几步,那人不是别人,而是沈锐。手中还握着一柄长剑。薛愫很快就明白过来,原来她们刚才听见的声音是他舞剑的声音。稍稍的有些释然。
沈锐来回看了两人一眼,淑苓拉了薛愫侧了身就想快点离开这里,她压根不想见跟前这人。沈锐却道:“慢着,能否请曾二小姐留步?”
薛愫扭头和淑苓笑说:“苓姐姐,我去门口等你们。”
淑苓想和薛愫一道走,哪知薛愫径直走开了。
淑苓的目光便落在地上那些树叶上,并不看沈锐。
沈锐见她依旧是这副冷冰冰的样子,心中不爽,语气自然也就生硬了些,不过他从怀中掏出了一封信,递给了淑苓,并道:“烦请你将这个带给你父亲。”
淑苓看了眼,却并不接,冷冰冰的说道:“你亲自给他吧。”
“我没那么多的闲暇。”说着硬将信塞到了淑苓的手上。
沈锐见她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心想又没欺负她,每次见她都这样一副苦瓜脸,还处处警惕着他,他心里如何好过,不过既然是命中注定要娶的人,也强忍了几分恼意,转过身去说道:“过了立冬,我母亲打算上贵府去商讨我们的婚期。”
淑苓却置若罔闻,根本无动于衷。
沈锐又道:“你也早早的有个准备才好。我不欠你什么,不用每次都一副我欺负了你可怜巴巴的样子。你到我们家以后是要做宗妇的,难道也要这样?”语气重颇有些嘲讽。
从未有人这样说过她,心中着实不快,冷笑道:“既然互相看不顺眼,还结什么亲。大家一拍两散的才好!”
沈锐心中虽然恼怒,不过却强忍着性子,苦笑道:“我沈锐也有被人嫌弃,被人看不顺眼的时候。好得很啦。”
“是呢,众人只会捧着你,你也只会高高在上,任由做什么谁也管不着!”
“我的事还轮不到你来批评。”
淑苓冷笑道:“是呢,我这又是何苦。这是命中的魔星,我知道不能躲不能逃。不过是个牵线的木偶而已,任由别人摆布。不能惹就敬而远之吧。”
这番话落到沈锐耳里格外的刺耳,他回头扫了淑苓两眼,一把按住淑苓有些骨瘦嶙峋的肩头,瞪圆的眼,压迫性的看向了她。淑苓不知他要做什么,情急之下,狠命的将他给推开,撒腿就跑。哪知被地上横亘着的一根枯树干绊了一下,便跌了一跤。很快的又爬了起来,提着裙子仓皇跑开了。沈锐让带的信遗落在了地上。
沈锐上前将信拾了起来,暗想,他还是控制不住情绪。刚才明明不该那么对她。早就远扬的恶名,早就在大家的心中烙下了印子,怎么会让她有所改观呢。
薛愫守在门口,一是为了给那两人单独相处;二是为了给他们把风。因为此处极安静,两人话语声时不时的传进了薛愫的耳朵,她已经感觉到气氛有些不大妙。怕淑苓受到那个纨绔的欺负,便要去接淑苓。却见淑苓向她奔来,薛愫连忙将她揽住。
淑苓红着眼说:“走呀,赶快离开这里!”
薛愫便当沈锐欺负了淑苓,咬牙恨道:“那混蛋对你做了什么?”
“走呀!”淑苓不想再看见那个恶名远扬的魔鬼。薛愫来不及找沈锐理论,就被淑苓硬拉着出了这座寂寥又颓败的院落。
姐妹俩好不容易回到了西院,秦老夫人还在和成太夫人在东院闲话,谁也没注意到她们姐妹。
等回到了房里,淑苓有些呆滞的坐在床上。薛愫看着很不好便安慰着她:“苓姐姐别难过。我这就去找他理论。”
淑苓忙拉住了她的衣袖,摇头道:“别去,本来也没什么。今天和沈锐见面的是别告诉老夫人。”
“可是姐姐明明一肚子的委屈也要选择沉默么?”
“不然还能怎样,以后说不定还要忍受一辈子,这点又算什么。好妹妹别把事情闹大。毕竟他们沈家的老夫人也在此。”
薛愫明白淑苓的顾虑,只是替她有些不值。
“既然这桩婚姻让苓姐姐感到痛苦的话,趁现在还能挽回,不如回去的时候和老夫人、姑母说明你的心意吧。毕竟事关到你的幸福,我想姑母肯定会重新考虑的。曾家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家,难道曾家女儿还愁嫁不成?我就不信找不到更如意的郎君了。”
淑苓忙哀求道:“好妹妹,你当真为了我好的话,就别在管这事了。再说也晚了。刚才他告诉我,过了立冬,他们侯夫人就要上家里来议论亲事,说是要将日子定下来。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再说家里那么想和沈家联成这门亲事,哪里有说退就退的。我也有些地方不对。所以请你不用为了我的事烦心了,不然我心里怎么过意得去呢。”
薛愫听着淑苓的话心酸。不行,她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淑苓受委屈还无处伸张,宽慰着她:“你好好的整理下情绪,我出去走走。”
“你要去找他?”
薛愫撒了个谎:“不,我去东院那边看看。姐姐安心休息一会儿。不然你现在这个神情,只怕老夫人一猜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薛愫交待了流苏几句,匆匆出了西院,却并不往东院而去。而是顺着刚才回来的路往那座废弃的院落而去。她步履匆匆,一路走一路想。到跟前的时候,她该如何开口呢,是直接让他放弃这桩婚姻吗?可是目前曾家要紧靠沈家这棵大树。那么只要日后沈家不倒,或许曾家还不至于一败涂地。
第六十章 提醒
等到薛愫七转八转的,好不容易找到了刚才那座栽满了银杏树,废弃的院落。她伸手推门进去。一眼便可见沈锐正在宽阔的地方练剑,一招一式,皆是有板有眼。
薛愫也没开口叫他,静静的看了一会儿,直到沈锐发现了她。这才收了剑,装进了剑鞘里。抬起衣袖拭了拭额上的汗珠。略匀好了气息,才走了过来。
“她怎样呢?”
“自然不好,你要是有心,当面向她赔礼道歉去!”
沈锐冷笑一声:“我干嘛要赔礼道歉。我又没欺负她。”
听他说得这样的振振有词,薛愫有些愠怒:“还没欺负她,没欺负她,她两眼会那么红?她受的委屈可都写在脸上!”
“是她自找烦恼,又关我什么事。”
薛愫闻言差点背过气,言语自然也不客气起来:“我看你们两个性格本来就不合适,还不如退了亲算了。你沈世子想来也不愁娶不到如意的姑娘。这样大家对谁都好。”
“这也是她的意思么?”沈锐直勾勾的看着薛愫,薛愫无处躲闪,也容不得她撒谎,只好道:“她肯这么想,我也就不会如此烦恼了。”
沈锐冷笑道:“你一个外人管这么宽做什么。这不是你该插手的事。”
薛愫暗想,她怎么能不管,淑苓待她犹如亲姐妹,抛开这一层不说,这桩婚姻还关系到曾家日后的兴亡,以及她和弟弟的命运。有了上一世惨痛的经历,她无法置身事外。
“我不是吃饱了没事做,既然不怜惜人家,就别牵累别人。她是我亲亲的表姐,我不忍看到她受委屈,还没地方诉苦。你要娶,何不娶一个自己心满意足的?”
沈锐却道:“娶谁都一样。对我来说没什么不同。你来替你表姐伸张正义也好,替她打抱不平也好,你请!我得走了。”
这是什么态度?薛愫还没见过如此恶劣的人,怪不得淑苓会那么难过。这个纨绔子弟,也别强求他能体贴人心。薛愫冷眼看着跟前这个人,心里和淑苓一样充满了厌憎。不过想起他的结局来,风光灿烂了二十几年,最后却落得个那样凄凉的收场,虽说那样的结果和他的锋芒太露脱不了干系,不过也是命运弄人。
眼见着沈锐与她擦肩而过,就要走至门口时,薛愫用不大不小的声音冲他说了句:“你不能和权势滔天的人走得太近,更要防着隔岸观火的人。”
话音才落,薛愫这才意识到,老天,她都胡乱说了些什么。虽然没有明说,但沈锐肯定一听就明白,心想这话如此大逆不道,肯定会激怒他,薛愫的目光落在了他手中的剑上,心想他不会杀了她吧。不过依着他的个性很有可能做得出来。什么叫祸从口出,薛愫算是真真切切的领教到了,可是话已说出就没收回的道理。只好期待他耳朵不好,没有听见她说的什么。
却见沈锐听见了薛愫这一通话语,立马就停住了脚步,回过头来,怔怔的望着薛愫。一脸的诧异,还带着几分的凝重。注视了好一阵,他始终没有开口。最后他才转身离开。
薛愫这才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好在没有惹怒他,不然后果真是不堪设想。不过沈锐的平静却让薛愫觉得有些异样,莫非他将那话听了进去,应该不会吧,薛愫小声嘀咕着。
东院这边,成太夫人正和秦老夫人说些家务话,后来就聊到了沈锐和淑苓的亲事上。只听得成太夫人说:“锐哥儿他娘说过了立冬上曾家商议他们俩的亲事,顺便将日子定下来。”
秦老夫人一直对这门亲事没多大的把握,不过沈家能主动走出这一步她也很欣慰,点头笑道:“也是,毕竟孩子们都大了,早点成亲我心里也踏实。”
成太夫人含笑说:“是呢,我还想早点抱曾孙。他们定下来也好。毕竟这门亲事已经说了两年了,不能这么一直拖着。”
秦老夫人心想那么沈家是有日子了,毕竟还要侯夫人亲自过来商议确定,今年看是不成了,那么就定在明年春天。看样子曾家又要忙碌了。
薛愫赶来的时候两位老夫人正商议这事,秦老夫人看了看她,问道:“苓丫头怎么没过来?”
薛愫道:“苓姐姐她身上有些不舒服,正歇着呢。”
淑苓的身体状况一直是秦老夫人的隐忧。她也真怕因为这个沈家对淑苓不好,或是嫌弃她。
“曾小姐怎么呢?”
面对成太夫人的相问,薛愫不敢据实相告,只好掩饰道:“不要紧的,可能是有些累了。”
成太夫人才没接着问下去。
这里秦老夫人坐不住了,她要过去瞧瞧她,便起身告辞。成太夫人点头道:“让她多保重。好生将养。”
秦老夫人扶了薛愫匆匆告辞了,回到西院,又亲自到淑苓房里。
淑苓不备,倒有些吃惊忙坐了起来。头发乱蓬蓬的,慌忙的抓了几下。眼睛也红红的。眼眶中泪水未干。这情形秦老夫人一看就明白,张口便问:“你怎么呢?”
淑苓掩饰道:“没事的,老夫人不用担心。”
“还说没事,让你丫鬟找个镜子来给你照照。出了什么事就只管告诉我。”
薛愫暗中给淑苓递眼色,让她将今天所遭遇的都说出来,秦老夫人也能替她做主。哪知却见淑苓摇头:“没什么,不过是做了场可怕的梦罢了。”
秦老夫人将信将疑的看了淑苓两眼,正好圆华师傅遣了她的徒弟来给淑苓送丸药。淑苓当着秦老夫人的面用下了,秦老夫人这才略放了心。
等到秦老夫人走后,薛愫开解着她:“其实姐姐不用这么委曲求全,你这又是图什么呢。告诉老夫人,她未免不替姐姐分忧。说不定还能让那小子受点教训。别以为你性子绵软好欺负。”
淑苓摇头道:“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不想再去得罪他,对谁都不利。过了就过了。”说着又咳嗽了起来。
薛愫忙替她捶捶背,心头却想,她这位表姐也是个认死理,钻牛角尖的人。就算嫁到沈家去了,那沈锐也不见得就能温柔待她。都头来吃亏的还是她。
第六十一章 相告
第二日,淑苓竟然病得厉害,秦老夫人请了圆静师父过来看诊。
那圆静师父依旧没有多余的话,细细的看诊过什么也没说就走了。过了不到半个时辰就送来了一瓶丸药,并一张纸条,上面书写着如何服用。
成太夫人那边听说淑苓病了,还遣了张夫人和婉琪过来探望过。
“小姑娘家家的,没想到身子这么不牢靠。上点年纪了怎么办?”成太夫人说道。心中对淑苓的身子多了几分担忧。娶个病秧子好像不是什么划算的事。尽管和秦老夫人两人姐妹似的和睦,可这事关沈家的香火。成太夫人不免陷入了思虑中。
都到这一步了,再来考虑这桩婚姻恰不恰当好像有些晚了。她又放出了立冬后商议婚期的话,如今又不好收回去左右有些犯难。
张夫人瞧见了便开口劝解:“太夫人别难过,我瞧着也不是什么多严重的病。养几天就好了。”
成太夫人叹息了一声,心想莫非这一开始就不合适。当初不该那么执拗,该听听锐哥儿他母亲的意见,也不至于落到现在这个不好收拾的地步。
秦老夫人本来打算还在庵里住三四日,只是见淑苓这模样,犹豫再三便吩咐人送她下山去。只留了薛愫在跟前相陪。
安顿好了淑苓,秦老夫人依旧一副眉头不展的样子。薛愫在跟前也不敢随意开口多问,只盼着淑苓的病能快些好起来。
下午过半,成太夫人他们便要回家。秦老夫人忙去相送,成太夫人倒安慰着她:“老姐姐别太担心。你也得多保重!”
薛愫搀着秦老夫人,她没有再见到沈锐。来接成太夫人的除了车夫轿夫,还有沈家的管家,并不见沈家的男人。
成太夫人等随即上了轿,秦老夫人站在那里,一直目送着沈家的人身影看不见这才往回走。
等回到西院,圆通瞧着秦老夫人面有不虞,也不好继续在跟前唠叨,说了几句话就告退了。
秦老夫人微抬了眼皮,只见跟前就薛愫在。略一思忖,便让她坐得近了一些。
“昨儿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病得那么厉害。我总觉得这事有些蹊跷。你和我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薛愫微怔,略一沉吟,心想既然秦老夫人开口问她,就有必要据实以告,再隐瞒下去,对苓姐姐不是什么好事,这才缓缓说道:“其实昨儿下午,苓姐姐和沈家的那位世子私底下见过。”
秦老夫人有些震惊:“私下见过?”
“是的,就在那座废弃的银杏园里。都怪我不好,想要看银杏才让苓姐姐带我去的。”
秦老夫人有些纳闷:“他们俩发生了什么事吗?”
薛愫如实说:“当时我没在跟前,但想来苓姐姐应该是受过欺负吧。”
“欺负?!”秦老夫人犹不相信,虽然沈家那位世子外面的风评不大好,但在她看来也是个可靠的少年,配淑苓绰绰有余,怎么会出了这等事?
薛愫道:“是的,苓姐姐受了委屈,让老夫人担心,所以不敢说。哪曾想一晚上过去了,苓姐姐的病情又加重了。”
秦老夫人心下甚是耐烦。不曾想操够了儿女的心,如今还要替孙女操心。可毕竟不是年轻的时候了,待要管也没那个精力,摆摆手说:“我知道了。你不用再说下去。”
薛愫睃了秦老夫人两眼,心中犹豫再三,突然相问道:“老夫人觉得这桩婚姻如何?”
秦老夫人见问得奇怪,有些不解:“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薛愫跪了下来,恳求道:“老夫人,您心里明镜似的,什么都逃不过您的眼睛。可曾想过这门亲事配错呢?”
秦老夫人未曾料到薛愫竟然和她说这些,正色道:“你下去吧,这里不是你多嘴的地方!”
“老夫人?”
“怎么,难道我说的话不管用呢?”秦老夫人冷若冰霜,原本放在桌上的手此刻已经握成了一个拳头。
薛愫心想看来是惹怒了秦老夫人,不敢再继续说下去,屈膝福了福身子便告退了。
等薛愫回到这边的厢房,屋里只有她的闻莺。薛愫心想刚才她也是由着性子就说出口了,可是老夫人能听进去几分呢。但愿她能醒悟过来,重新考量这桩婚姻,那么淑苓或许就不会再走上一世那条凄凉的路。
妙真走了来,不见淑苓,她小小的有些难过。不过却给了薛愫一样东西,再三嘱托道:“小姐,这是我在菩萨面前替曾小姐求的一道符。你替我给她,一定会保佑她平安。”
薛愫紧紧的握在手里,对于妙真的好意,她替淑苓表示了感激。
妙真又道:“小姐千万别忘了。”
薛愫道:“不会忘的。”想到淑苓虽然在家里轻易出不了门,没想到也交到了这样一位可靠的朋友。意识到妙真除了娇憨以外,倒是真的心地纯善,是个好姑娘。
接下来的两天里,秦老夫人再没说过关于淑苓的半个字,每日跟着圆通师父礼佛,听她讲解经文。淑苓的事仿佛根本就不存在一样。
两日后,薛太太和管家娘子前来接秦老夫人回去。
见着了姑母,薛愫沉重的心情稍稍的变得轻快了些,见面问了安第一句话就关心起淑苓的身体。
薛太太摇头道:“老毛病了,只怕又得折腾几个月。”
薛愫蹙着眉头,不知说什么好。在她的印象里上一世淑苓表姐身体虽然也不好,不过好像没这么反复过。
一行人便准备下山。薛愫坐了车子,此刻跟前陪着她的已不是淑苓,而是她的闻莺。
好不容易到家,薛愫只觉得一身的疲惫。在薛太太的房里坐了一会儿,还来不及回敷春堂就径直往抱月轩去。
流苏见薛愫来了,笑着迎了上去:“薛二小姐来了。”
薛愫问道:“苓姐姐怎样?”
流苏摆手说:“还是不大好,大夫才刚走。大奶奶还在房里呢。”
薛愫便径直往淑苓的卧房里走去。
第六十二章 心意
成太夫人回府后,略歇了歇便进了一趟宫,回复了贵妃关于法事上的事宜。贵妃自然就关心起了沈锐的亲事。
成太夫人如实说了,贵妃微锁眉头,对这桩婚姻似乎也不看好。
“要不还是退了吧,他们曾家又不是什么勋贵望族。世子配得上更好的千金闺秀。我姨家的侄女就不错。老太太也是见过的,知书达理,温婉端庄,生得又好。最重要的是身体结实。真要娶个美人灯回去,吹吹就坏了。”
贵妃的话说到了成太夫人的心里去。这门亲事说到底还是当初秦老夫人极力促成的。那时候孩子们也还好,成太夫人看着他们家的淑苓也还好,想到曾经是闺阁姐妹,做了亲家也好,没有过多的考虑就答应下来。锐哥儿他母亲一直有意见,看来是该好好的重新考虑了。
成太夫人心事重重的回了宝华居,正好侯夫人也在这边。成太夫人便和她说:“刚才进宫和娘娘说了几句话,说到了锐哥儿。”
侯夫人笑问着:“娘娘说什么呢。说来锐哥儿倒好些日子没有进宫给娘娘请安,毕竟是外男不方便。”
成太夫人语重心长道:“娘娘问锐哥儿的亲事。听她的口吻,似乎不大满意,还向我推荐娘娘姨妈家的闺女。”
侯夫人闻言倒沉默了,她也准备接受这门亲事,要和曾家正式商议婚期,哪知宫中的贵妃突然插了一脚,这是个什么说法。
“你的意思呢?”
侯夫人一怔,未曾想过太夫人竟会征询她的意见,都到这个节骨眼了,她还能说什么。当初亲事还没定下时,她也表达过自己不看好,是太夫人坚持。如今怎么又来问她。
“不是决定了过了立冬上曾家商定婚期么?”
“是呢,这件我也和曾家的老姐姐说过了。只是我看着哪孩子身子太病弱了,怕娶过来没有所出。虽然锐哥儿不缺给他生孩子的女子,但是以后要继承爵位的人,还是得嫡出的才行。”
侯夫人眼睛一亮,也就是说太夫人心思活络也想悔婚。如今还不算太晚,她脸上倒洋溢着五六分的笑意,轻声道:“太夫人说得很是,以前我也虑的这个。再说我们家也得娶一个更高户的女子,以后对锐哥儿更有帮助。这样的话,不妨再好好的考虑下。等侯爷晚上回来了,我再请示一下他的意见?”
成太夫人点头道:“你们做父母的,儿女的亲事自然该你们操心。我也老了,不大想管了。”
侯夫人脸上五六分的笑意已经到八分了:“那好,回头我再和侯爷商议一下,有了结果再来禀告给太夫人。”
成太夫人闭了双目,算是默许了此事。心里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若真是退了亲,那么以后和老姐姐的情意只怕也到头了,沈家就多了户冤家。淑苓那孩子不是不好,只是总差了那么一点儿让人无法如意。事关到沈家日后的基业,不得不重视。
对于太夫人的突然松口,侯夫人甚是欣慰,只等侯爷回来点头。确定好此事后,明天她就亲自上曾家去退了这门不合时宜的亲事。做了这么多年的儿媳,侯夫人第一次感到如此快慰,终于战胜了婆婆。
侯夫人回到自己居住的如意馆,无比的畅快。连跟前服侍的丫鬟也感受到了她的好心情,笑道:“夫人今天有什么好事吗?”
“这是自然。对了,你去前面打听一下,等侯爷回来了,请他直接上这边来,我有事和他商量。还有世子也一并请来。”
丫鬟巧梅连忙答应着。
侯夫人看眼放在花厅上的座钟,便开始了漫长的等待。好不容易捱到了戌时二刻,雪梅跑来相告:“夫人,侯爷和世子爷一道回来了,正往这边赶呢。”
侯夫人道:“今天回来得也太晚了些。”说着便往外走,及至檐下才见两对灯笼在前面领路,那爷俩的说话声就传了过来,后面也跟着两对灯笼。
等到侯爷和世子到了跟前,侯夫人这才笑迎道:“侯爷辛苦,用了晚饭没有?”
侯爷连官服都还没脱,行色匆匆的,哪里赶得上用饭,径直往花厅而去,一路走一路说:“事情多,这才从衙门里回来。有什么吃的都端上来吧。”
侯夫人倒料着了,好在饭菜都是方便的,忙让丫鬟去摆饭。又亲自去给侯爷倒茶。
沈锐则坐在下面的椅子上,也是一脸的疲惫。
侯爷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这才到隔壁屋里更了衣,这边饭菜也已经摆好了。
“钧哥儿呢?”
侯夫人笑道:“他才来问过晚安,没什么事我就打发他回去了。他明天要一早进宫,让他早点歇着也好。”
侯爷也没多问。沈锐陪着父母匆匆用了一碗饭,就要下去歇着,侯夫人叫住了他:“世子先别走,我这里有事要和侯爷商量,你也听听。”
沈锐听说只好又坐下。
侯爷便问:“有什么事你就说吧,我也累了。”
侯夫人笑道:“侯爷平时难得见着人,有什么事,只有晚上和您商量。贵妃托付的事太夫人已经办好了。”
侯爷捻须道:“不用了为了这个特意来回复我,再说我已经知道了。”
侯夫人继续温和的笑道:“太夫人今天进宫去看望了娘娘,娘娘很关心世子,又问起他的婚姻来。娘娘看来对这门亲事有点看法。”
侯爷眉毛一挑:“娘娘她有什么看法,都到要说日子的地步呢,难道还要变动?”
侯夫人便将淑苓的身体状况说了一桶饭,其中不妨又夸大了几分言辞。侯爷有些骇然:“果真?”
侯夫人道:“好好的姑娘我总不可能咒人家吧。”
侯爷每逢渐渐的拧在了一起,他瞄了眼儿子,却见沈锐仿佛像个世外人一般,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略沉吟了下才又问:“那夫人预备如何?”
侯夫人含笑道:“我看不如就此作罢。退了这门亲事再寻一桩更如意的来,我们这样的人家难道还愁娶不到儿媳妇?反正以前我就不满意,正好太夫人提了出来,趁还能挽回,不如就果决一点,日后才不至于后悔。”
侯爷一怔,未置可否。
侯夫人便知道丈夫内心正在纠结,对于内宅的事他向来不怎么拿主意,只要她再添把火哪里有不成的,便看向了儿子,笑问道:“世子呢,你是喜欢娘娘姨妈家的苏小姐?还是中意永嘉公主所出的孙四小姐?要么就是你舅舅家的芳菲?”
母亲的意图再明显不过,她故意放在最后一位,也就是说她早有了自己的决定。虽说娶谁对他而言都一样,不过他也有自己的打算。沈锐微眯了双眼,缓缓站了起来,斩钉截铁的说道:“非曾家小姐不可!”
第六十三章 决意
夫妻俩正为沈锐配哪家小姐烦恼时,没曾想到他竟然会坚决的说出那番话来。
侯夫人更是愣怔住了,以为自己耳朵出了问题,不曾想儿子会这么想要娶淑苓。倒让她有些意外。
“你也是胡来,曾家小姐不合适。连宫中的娘娘都开了金口,我看趁此打住吧。重新选个你如意的,反正曾家小姐我看你也不见得喜欢。”
沈锐冷笑道:“选个我如意的?只怕是选个太太如意的更恰当。本身也没什么不对,但是话说到这里,既然决定要娶曾家小姐,我就不会做出改变。”
儿子的话深深的刺痛了侯夫人的心,没想到竟然在儿子这里碰了钉子。她好不甘心,斥责道:“别以为你在外面耀武扬威的,没人管你。我可是生你养你的母亲,难道连我的话也不听呢?别说我,上面还有太夫人,还有娘娘呢。”
沈锐却不为所动,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不过他不准备再呆下去了,起身便准备回自己院子去。
侯爷却叫住了他:“你是府里的世子,该做什么事,你自己应该明白。”
沈锐才又扭头道:“侯爷教导的我清楚。若是太太给你吹够了枕头风,也准备改变主意的话,记得告诉我一声。”
侯爷气不打一处来,心想这是什么态度。都怪平时太纵着他了,真是一点教养也没有。侯爷一生气,就觉得脑仁疼,一手扶了脑袋,气得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沈锐全然不去理会父母所想,他头也不回的出了如意馆。
夫妻俩觉得这个儿子头疼,两人对他的婚事商议了大半夜,最后终于拿定了主意,准备退掉曾家的亲事,给他娶舅家的芳菲表妹。
第二日一早,子女们来如意馆向二老请早安。婉玉过来了,沈锐的胞弟沈钧也来了,还有几位庶子庶女们。倒坐了半屋子的人。
沈锐坐在上首,交叠着腿,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婉玉则在沈锐身边叽叽咕咕的说三不着调的话,不过沈锐却始终没大搭理她,也不知他在想些什么。
相比起沈锐,作为弟弟的沈钧倒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慢腾腾的喝着茶,留意着周围的情况。
过了一会儿,侯爷和侯夫人就出来了,屋里人都站了起来。
侯爷看了眼沈锐,眼中有些嫌弃,生硬的告诉了他昨晚夫妻俩商量的结果:“你母亲明天就上曾家去退亲,退了后再找个合适的日子将你表妹给定下来。”
沈锐倒是一脸的平和,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不过屋里其他弟弟妹妹们皆是震惊不小,好端端的,怎么突然要退亲,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各自暗中猜测。倒是沈钧,依旧神色不该,匆匆的向二老行了个礼,便下去了,准备入宫的事。
等到用了早饭,沈锐这才慢悠悠的和侯爷道:“爹爹,我有话要和爹爹说。我先去外面的书房等您。”
侯爷微怔,儿子又恢复了谦恭有礼的样子,点点头。
侯夫人便和侯爷道:“侯爷放心,回头我就和太夫人商议,这事就这么定了。”
“这样也好,虽然对不起曾家,但从长眼来看,必须得走这一步才行。”侯爷披上了侯夫人递来的一领妆花缎的茄色披风,想到儿子有事要和他商议便去了外书房。
侯夫人心中高兴,正计谋着将芳菲娶了进来如何的称心。前途真是一片的光明。
婉玉这时候开口了:“干嘛要退曾家的亲事?”
侯夫人笑说:“这是宫里娘娘的意思。”
“这位娘娘管得也真宽,我们沈家的家事也要管。”婉玉不高兴的撅了嘴。
侯夫人忙斥责她:“傻子,你胡乱说什么。那可是你未来的婆婆,也由得你编排?”
婉玉吐了吐舌头,似有不甘心:“芳菲表姐有什么好的,我看不如曾家小姐。也亏得大哥会答应。”
“你懂什么,这叫亲上加亲。”侯夫人见自己亲身的女儿竟然不支持她,心里也颇郁闷。不过家里的这些事还轮不到她来指责。整了整衣裳,扶了巧梅便往宝华居去。
成太夫人刚礼完佛,吃着斋饭。侯夫人就过来,笑吟吟的说道:“伺候侯爷出门,今天过来晚了些。”
“有什么要紧的,侯爷要去衙门里当值,这才是第一要紧的。”成太夫人喝了一碗紫糯米熬的香甜热粥,略吃了两个卷子,便不再用了。便到花厅上和侯夫人说话。
侯夫人笑吟吟的和成太夫人禀道:“昨儿和侯爷商量过了,他也答应退亲,定下芳菲那个丫头。”
成太夫人一怔,心想这媳妇还是私心里将娘家的孩子塞了进来。不行,她不答应,皱眉道:“我看不如再好好的思量一下,毕竟是娘娘开了口。不能驳娘娘的面子。”
侯夫人见太夫人将贵妃娘娘搬了出来堵她的嘴,倒也有预料,温和的笑道:“太夫人放心,一会儿我就进宫亲自和娘娘说去。”
成太夫人心想这也好,她不想牵扯进去。以后的孙媳妇怎么样,她也相处不了很久,不如乐得个自在。
婆媳俩正说着呢,突然侯夫人房里的香梅跑来和侯夫人说:“才侯爷让人捎了话,说是不答应退亲。”
“什么?明明说好的,怎么又反悔呢?”
香梅道:“具体的奴婢也不清楚,等侯爷回来夫人再亲自问去吧。”
成太夫人也有些惊讶,怎么儿子转眼就变了主意。
侯夫人暗想,出门前都说定了,突然改变了主意,肯定是儿子在跟前说了什么。儿子也不是个省心的。乱糟糟的,不知如何是好。不行,她得将局面给扭转过来。
“这么说侯爷是不答应呢?”
侯夫人忙掩饰道:“一定是世子在跟前说了什么。太夫人不用担心,我一定会劝说侯爷准许的。”
成太夫人见儿媳妇这个样子心里不大喜欢,平静的说道:“他是侯爷,什么事也该有他表态的地方。女人也该有点自己的本分。”
这话说得侯夫人面红耳赤,却不敢有什么反驳的( 闺绣 http://www.xlawen.org/kan/5591/ )
淑苓笑道:“那个我认得是葫芦。”其实她内心倒羡慕妙真,无忧无虑,出家人的日子虽然清苦简朴,加上妙真有些娇憨的性子,过得随心所欲,也没什么束缚。
“苓姐姐千万不能动那个心思,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的使命不一样,自然走的路也不相同。”
淑苓一怔,薛愫是如何看穿她的心思,连连否认说:“我才没动什么不该有的心思呢,别瞎乱猜。”
薛愫才不是胡乱猜测,她从淑苓眼底流露出的情绪已经看穿了她心中所想。不过淑苓上一世也没遁入空门,这一世也没有理由。薛愫倒不是那么担忧。
两人随意走了一圈,后来薛愫看见一座幽静的院落里,高大的银杏树的枝桠伸出了院墙。那里的银杏树比她们住着的西院还多,忍不住想要进去瞧瞧,因此便问淑苓:“那里是什么地方?”
淑苓笑道:“怎么你想进去看看?”
“也不知会不会是擅闯,毕竟是在庵院里。”
淑苓拉着薛愫的手道:“不要紧的,那里只是一座废弃了的旧院子,没人住的。以前妙真带我进去玩过。”
两人绕到了院门的地方,被雨水冲蚀过的门板上附着一层青苔,不过颜色早已不苍翠,显得有些灰蒙蒙的,门上的铁环也满是锈迹,虚掩着。淑苓伸手一推,两人迈过了门槛,进到了园内。
薛愫打量着,这座寂寥的院落,栽满了梧桐树,满地黄叶堆积。因为是废弃的,也无人来打扫,因此显得有些颓败凄凉。
淑苓耳边传来了什么挥动的声音,虽然稀疏,却让人无法忽略,拉了拉薛愫的衣袖:“你听,是什么声音?”
薛愫竖起耳朵听了半晌方道:“像是什么人在挥舞着棍棒之类吧。”
淑苓满是疑惑。不过很快的,那声音又消失了,就像风带来的一样,又被风带走了。
第五十九章 碰撞
黄澄澄的银杏叶,满地堆积。枯枝败叶,踩在上面竟有沙沙声。
不知从何处飞来一群鸽子,咕咕的叫着,又飞向了远方。两人并肩走了几步,因为是废弃的宅子,淑苓觉得凉意更深,想要回去了,便和薛愫商量:“还是回去吧。要是老夫人找,只怕找不着我们,又没和丫鬟们交代。”
“好的。”
两人正欲往回走,愕然发现跟前站着一人。两人忙退了几步,那人不是别人,而是沈锐。手中还握着一柄长剑。薛愫很快就明白过来,原来她们刚才听见的声音是他舞剑的声音。稍稍的有些释然。
沈锐来回看了两人一眼,淑苓拉了薛愫侧了身就想快点离开这里,她压根不想见跟前这人。沈锐却道:“慢着,能否请曾二小姐留步?”
薛愫扭头和淑苓笑说:“苓姐姐,我去门口等你们。”
淑苓想和薛愫一道走,哪知薛愫径直走开了。
淑苓的目光便落在地上那些树叶上,并不看沈锐。
沈锐见她依旧是这副冷冰冰的样子,心中不爽,语气自然也就生硬了些,不过他从怀中掏出了一封信,递给了淑苓,并道:“烦请你将这个带给你父亲。”
淑苓看了眼,却并不接,冷冰冰的说道:“你亲自给他吧。”
“我没那么多的闲暇。”说着硬将信塞到了淑苓的手上。
沈锐见她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心想又没欺负她,每次见她都这样一副苦瓜脸,还处处警惕着他,他心里如何好过,不过既然是命中注定要娶的人,也强忍了几分恼意,转过身去说道:“过了立冬,我母亲打算上贵府去商讨我们的婚期。”
淑苓却置若罔闻,根本无动于衷。
沈锐又道:“你也早早的有个准备才好。我不欠你什么,不用每次都一副我欺负了你可怜巴巴的样子。你到我们家以后是要做宗妇的,难道也要这样?”语气重颇有些嘲讽。
从未有人这样说过她,心中着实不快,冷笑道:“既然互相看不顺眼,还结什么亲。大家一拍两散的才好!”
沈锐心中虽然恼怒,不过却强忍着性子,苦笑道:“我沈锐也有被人嫌弃,被人看不顺眼的时候。好得很啦。”
“是呢,众人只会捧着你,你也只会高高在上,任由做什么谁也管不着!”
“我的事还轮不到你来批评。”
淑苓冷笑道:“是呢,我这又是何苦。这是命中的魔星,我知道不能躲不能逃。不过是个牵线的木偶而已,任由别人摆布。不能惹就敬而远之吧。”
这番话落到沈锐耳里格外的刺耳,他回头扫了淑苓两眼,一把按住淑苓有些骨瘦嶙峋的肩头,瞪圆的眼,压迫性的看向了她。淑苓不知他要做什么,情急之下,狠命的将他给推开,撒腿就跑。哪知被地上横亘着的一根枯树干绊了一下,便跌了一跤。很快的又爬了起来,提着裙子仓皇跑开了。沈锐让带的信遗落在了地上。
沈锐上前将信拾了起来,暗想,他还是控制不住情绪。刚才明明不该那么对她。早就远扬的恶名,早就在大家的心中烙下了印子,怎么会让她有所改观呢。
薛愫守在门口,一是为了给那两人单独相处;二是为了给他们把风。因为此处极安静,两人话语声时不时的传进了薛愫的耳朵,她已经感觉到气氛有些不大妙。怕淑苓受到那个纨绔的欺负,便要去接淑苓。却见淑苓向她奔来,薛愫连忙将她揽住。
淑苓红着眼说:“走呀,赶快离开这里!”
薛愫便当沈锐欺负了淑苓,咬牙恨道:“那混蛋对你做了什么?”
“走呀!”淑苓不想再看见那个恶名远扬的魔鬼。薛愫来不及找沈锐理论,就被淑苓硬拉着出了这座寂寥又颓败的院落。
姐妹俩好不容易回到了西院,秦老夫人还在和成太夫人在东院闲话,谁也没注意到她们姐妹。
等回到了房里,淑苓有些呆滞的坐在床上。薛愫看着很不好便安慰着她:“苓姐姐别难过。我这就去找他理论。”
淑苓忙拉住了她的衣袖,摇头道:“别去,本来也没什么。今天和沈锐见面的是别告诉老夫人。”
“可是姐姐明明一肚子的委屈也要选择沉默么?”
“不然还能怎样,以后说不定还要忍受一辈子,这点又算什么。好妹妹别把事情闹大。毕竟他们沈家的老夫人也在此。”
薛愫明白淑苓的顾虑,只是替她有些不值。
“既然这桩婚姻让苓姐姐感到痛苦的话,趁现在还能挽回,不如回去的时候和老夫人、姑母说明你的心意吧。毕竟事关到你的幸福,我想姑母肯定会重新考虑的。曾家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家,难道曾家女儿还愁嫁不成?我就不信找不到更如意的郎君了。”
淑苓忙哀求道:“好妹妹,你当真为了我好的话,就别在管这事了。再说也晚了。刚才他告诉我,过了立冬,他们侯夫人就要上家里来议论亲事,说是要将日子定下来。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再说家里那么想和沈家联成这门亲事,哪里有说退就退的。我也有些地方不对。所以请你不用为了我的事烦心了,不然我心里怎么过意得去呢。”
薛愫听着淑苓的话心酸。不行,她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淑苓受委屈还无处伸张,宽慰着她:“你好好的整理下情绪,我出去走走。”
“你要去找他?”
薛愫撒了个谎:“不,我去东院那边看看。姐姐安心休息一会儿。不然你现在这个神情,只怕老夫人一猜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薛愫交待了流苏几句,匆匆出了西院,却并不往东院而去。而是顺着刚才回来的路往那座废弃的院落而去。她步履匆匆,一路走一路想。到跟前的时候,她该如何开口呢,是直接让他放弃这桩婚姻吗?可是目前曾家要紧靠沈家这棵大树。那么只要日后沈家不倒,或许曾家还不至于一败涂地。
第六十章 提醒
等到薛愫七转八转的,好不容易找到了刚才那座栽满了银杏树,废弃的院落。她伸手推门进去。一眼便可见沈锐正在宽阔的地方练剑,一招一式,皆是有板有眼。
薛愫也没开口叫他,静静的看了一会儿,直到沈锐发现了她。这才收了剑,装进了剑鞘里。抬起衣袖拭了拭额上的汗珠。略匀好了气息,才走了过来。
“她怎样呢?”
“自然不好,你要是有心,当面向她赔礼道歉去!”
沈锐冷笑一声:“我干嘛要赔礼道歉。我又没欺负她。”
听他说得这样的振振有词,薛愫有些愠怒:“还没欺负她,没欺负她,她两眼会那么红?她受的委屈可都写在脸上!”
“是她自找烦恼,又关我什么事。”
薛愫闻言差点背过气,言语自然也不客气起来:“我看你们两个性格本来就不合适,还不如退了亲算了。你沈世子想来也不愁娶不到如意的姑娘。这样大家对谁都好。”
“这也是她的意思么?”沈锐直勾勾的看着薛愫,薛愫无处躲闪,也容不得她撒谎,只好道:“她肯这么想,我也就不会如此烦恼了。”
沈锐冷笑道:“你一个外人管这么宽做什么。这不是你该插手的事。”
薛愫暗想,她怎么能不管,淑苓待她犹如亲姐妹,抛开这一层不说,这桩婚姻还关系到曾家日后的兴亡,以及她和弟弟的命运。有了上一世惨痛的经历,她无法置身事外。
“我不是吃饱了没事做,既然不怜惜人家,就别牵累别人。她是我亲亲的表姐,我不忍看到她受委屈,还没地方诉苦。你要娶,何不娶一个自己心满意足的?”
沈锐却道:“娶谁都一样。对我来说没什么不同。你来替你表姐伸张正义也好,替她打抱不平也好,你请!我得走了。”
这是什么态度?薛愫还没见过如此恶劣的人,怪不得淑苓会那么难过。这个纨绔子弟,也别强求他能体贴人心。薛愫冷眼看着跟前这个人,心里和淑苓一样充满了厌憎。不过想起他的结局来,风光灿烂了二十几年,最后却落得个那样凄凉的收场,虽说那样的结果和他的锋芒太露脱不了干系,不过也是命运弄人。
眼见着沈锐与她擦肩而过,就要走至门口时,薛愫用不大不小的声音冲他说了句:“你不能和权势滔天的人走得太近,更要防着隔岸观火的人。”
话音才落,薛愫这才意识到,老天,她都胡乱说了些什么。虽然没有明说,但沈锐肯定一听就明白,心想这话如此大逆不道,肯定会激怒他,薛愫的目光落在了他手中的剑上,心想他不会杀了她吧。不过依着他的个性很有可能做得出来。什么叫祸从口出,薛愫算是真真切切的领教到了,可是话已说出就没收回的道理。只好期待他耳朵不好,没有听见她说的什么。
却见沈锐听见了薛愫这一通话语,立马就停住了脚步,回过头来,怔怔的望着薛愫。一脸的诧异,还带着几分的凝重。注视了好一阵,他始终没有开口。最后他才转身离开。
薛愫这才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好在没有惹怒他,不然后果真是不堪设想。不过沈锐的平静却让薛愫觉得有些异样,莫非他将那话听了进去,应该不会吧,薛愫小声嘀咕着。
东院这边,成太夫人正和秦老夫人说些家务话,后来就聊到了沈锐和淑苓的亲事上。只听得成太夫人说:“锐哥儿他娘说过了立冬上曾家商议他们俩的亲事,顺便将日子定下来。”
秦老夫人一直对这门亲事没多大的把握,不过沈家能主动走出这一步她也很欣慰,点头笑道:“也是,毕竟孩子们都大了,早点成亲我心里也踏实。”
成太夫人含笑说:“是呢,我还想早点抱曾孙。他们定下来也好。毕竟这门亲事已经说了两年了,不能这么一直拖着。”
秦老夫人心想那么沈家是有日子了,毕竟还要侯夫人亲自过来商议确定,今年看是不成了,那么就定在明年春天。看样子曾家又要忙碌了。
薛愫赶来的时候两位老夫人正商议这事,秦老夫人看了看她,问道:“苓丫头怎么没过来?”
薛愫道:“苓姐姐她身上有些不舒服,正歇着呢。”
淑苓的身体状况一直是秦老夫人的隐忧。她也真怕因为这个沈家对淑苓不好,或是嫌弃她。
“曾小姐怎么呢?”
面对成太夫人的相问,薛愫不敢据实相告,只好掩饰道:“不要紧的,可能是有些累了。”
成太夫人才没接着问下去。
这里秦老夫人坐不住了,她要过去瞧瞧她,便起身告辞。成太夫人点头道:“让她多保重。好生将养。”
秦老夫人扶了薛愫匆匆告辞了,回到西院,又亲自到淑苓房里。
淑苓不备,倒有些吃惊忙坐了起来。头发乱蓬蓬的,慌忙的抓了几下。眼睛也红红的。眼眶中泪水未干。这情形秦老夫人一看就明白,张口便问:“你怎么呢?”
淑苓掩饰道:“没事的,老夫人不用担心。”
“还说没事,让你丫鬟找个镜子来给你照照。出了什么事就只管告诉我。”
薛愫暗中给淑苓递眼色,让她将今天所遭遇的都说出来,秦老夫人也能替她做主。哪知却见淑苓摇头:“没什么,不过是做了场可怕的梦罢了。”
秦老夫人将信将疑的看了淑苓两眼,正好圆华师傅遣了她的徒弟来给淑苓送丸药。淑苓当着秦老夫人的面用下了,秦老夫人这才略放了心。
等到秦老夫人走后,薛愫开解着她:“其实姐姐不用这么委曲求全,你这又是图什么呢。告诉老夫人,她未免不替姐姐分忧。说不定还能让那小子受点教训。别以为你性子绵软好欺负。”
淑苓摇头道:“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不想再去得罪他,对谁都不利。过了就过了。”说着又咳嗽了起来。
薛愫忙替她捶捶背,心头却想,她这位表姐也是个认死理,钻牛角尖的人。就算嫁到沈家去了,那沈锐也不见得就能温柔待她。都头来吃亏的还是她。
第六十一章 相告
第二日,淑苓竟然病得厉害,秦老夫人请了圆静师父过来看诊。
那圆静师父依旧没有多余的话,细细的看诊过什么也没说就走了。过了不到半个时辰就送来了一瓶丸药,并一张纸条,上面书写着如何服用。
成太夫人那边听说淑苓病了,还遣了张夫人和婉琪过来探望过。
“小姑娘家家的,没想到身子这么不牢靠。上点年纪了怎么办?”成太夫人说道。心中对淑苓的身子多了几分担忧。娶个病秧子好像不是什么划算的事。尽管和秦老夫人两人姐妹似的和睦,可这事关沈家的香火。成太夫人不免陷入了思虑中。
都到这一步了,再来考虑这桩婚姻恰不恰当好像有些晚了。她又放出了立冬后商议婚期的话,如今又不好收回去左右有些犯难。
张夫人瞧见了便开口劝解:“太夫人别难过,我瞧着也不是什么多严重的病。养几天就好了。”
成太夫人叹息了一声,心想莫非这一开始就不合适。当初不该那么执拗,该听听锐哥儿他母亲的意见,也不至于落到现在这个不好收拾的地步。
秦老夫人本来打算还在庵里住三四日,只是见淑苓这模样,犹豫再三便吩咐人送她下山去。只留了薛愫在跟前相陪。
安顿好了淑苓,秦老夫人依旧一副眉头不展的样子。薛愫在跟前也不敢随意开口多问,只盼着淑苓的病能快些好起来。
下午过半,成太夫人他们便要回家。秦老夫人忙去相送,成太夫人倒安慰着她:“老姐姐别太担心。你也得多保重!”
薛愫搀着秦老夫人,她没有再见到沈锐。来接成太夫人的除了车夫轿夫,还有沈家的管家,并不见沈家的男人。
成太夫人等随即上了轿,秦老夫人站在那里,一直目送着沈家的人身影看不见这才往回走。
等回到西院,圆通瞧着秦老夫人面有不虞,也不好继续在跟前唠叨,说了几句话就告退了。
秦老夫人微抬了眼皮,只见跟前就薛愫在。略一思忖,便让她坐得近了一些。
“昨儿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病得那么厉害。我总觉得这事有些蹊跷。你和我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薛愫微怔,略一沉吟,心想既然秦老夫人开口问她,就有必要据实以告,再隐瞒下去,对苓姐姐不是什么好事,这才缓缓说道:“其实昨儿下午,苓姐姐和沈家的那位世子私底下见过。”
秦老夫人有些震惊:“私下见过?”
“是的,就在那座废弃的银杏园里。都怪我不好,想要看银杏才让苓姐姐带我去的。”
秦老夫人有些纳闷:“他们俩发生了什么事吗?”
薛愫如实说:“当时我没在跟前,但想来苓姐姐应该是受过欺负吧。”
“欺负?!”秦老夫人犹不相信,虽然沈家那位世子外面的风评不大好,但在她看来也是个可靠的少年,配淑苓绰绰有余,怎么会出了这等事?
薛愫道:“是的,苓姐姐受了委屈,让老夫人担心,所以不敢说。哪曾想一晚上过去了,苓姐姐的病情又加重了。”
秦老夫人心下甚是耐烦。不曾想操够了儿女的心,如今还要替孙女操心。可毕竟不是年轻的时候了,待要管也没那个精力,摆摆手说:“我知道了。你不用再说下去。”
薛愫睃了秦老夫人两眼,心中犹豫再三,突然相问道:“老夫人觉得这桩婚姻如何?”
秦老夫人见问得奇怪,有些不解:“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薛愫跪了下来,恳求道:“老夫人,您心里明镜似的,什么都逃不过您的眼睛。可曾想过这门亲事配错呢?”
秦老夫人未曾料到薛愫竟然和她说这些,正色道:“你下去吧,这里不是你多嘴的地方!”
“老夫人?”
“怎么,难道我说的话不管用呢?”秦老夫人冷若冰霜,原本放在桌上的手此刻已经握成了一个拳头。
薛愫心想看来是惹怒了秦老夫人,不敢再继续说下去,屈膝福了福身子便告退了。
等薛愫回到这边的厢房,屋里只有她的闻莺。薛愫心想刚才她也是由着性子就说出口了,可是老夫人能听进去几分呢。但愿她能醒悟过来,重新考量这桩婚姻,那么淑苓或许就不会再走上一世那条凄凉的路。
妙真走了来,不见淑苓,她小小的有些难过。不过却给了薛愫一样东西,再三嘱托道:“小姐,这是我在菩萨面前替曾小姐求的一道符。你替我给她,一定会保佑她平安。”
薛愫紧紧的握在手里,对于妙真的好意,她替淑苓表示了感激。
妙真又道:“小姐千万别忘了。”
薛愫道:“不会忘的。”想到淑苓虽然在家里轻易出不了门,没想到也交到了这样一位可靠的朋友。意识到妙真除了娇憨以外,倒是真的心地纯善,是个好姑娘。
接下来的两天里,秦老夫人再没说过关于淑苓的半个字,每日跟着圆通师父礼佛,听她讲解经文。淑苓的事仿佛根本就不存在一样。
两日后,薛太太和管家娘子前来接秦老夫人回去。
见着了姑母,薛愫沉重的心情稍稍的变得轻快了些,见面问了安第一句话就关心起淑苓的身体。
薛太太摇头道:“老毛病了,只怕又得折腾几个月。”
薛愫蹙着眉头,不知说什么好。在她的印象里上一世淑苓表姐身体虽然也不好,不过好像没这么反复过。
一行人便准备下山。薛愫坐了车子,此刻跟前陪着她的已不是淑苓,而是她的闻莺。
好不容易到家,薛愫只觉得一身的疲惫。在薛太太的房里坐了一会儿,还来不及回敷春堂就径直往抱月轩去。
流苏见薛愫来了,笑着迎了上去:“薛二小姐来了。”
薛愫问道:“苓姐姐怎样?”
流苏摆手说:“还是不大好,大夫才刚走。大奶奶还在房里呢。”
薛愫便径直往淑苓的卧房里走去。
第六十二章 心意
成太夫人回府后,略歇了歇便进了一趟宫,回复了贵妃关于法事上的事宜。贵妃自然就关心起了沈锐的亲事。
成太夫人如实说了,贵妃微锁眉头,对这桩婚姻似乎也不看好。
“要不还是退了吧,他们曾家又不是什么勋贵望族。世子配得上更好的千金闺秀。我姨家的侄女就不错。老太太也是见过的,知书达理,温婉端庄,生得又好。最重要的是身体结实。真要娶个美人灯回去,吹吹就坏了。”
贵妃的话说到了成太夫人的心里去。这门亲事说到底还是当初秦老夫人极力促成的。那时候孩子们也还好,成太夫人看着他们家的淑苓也还好,想到曾经是闺阁姐妹,做了亲家也好,没有过多的考虑就答应下来。锐哥儿他母亲一直有意见,看来是该好好的重新考虑了。
成太夫人心事重重的回了宝华居,正好侯夫人也在这边。成太夫人便和她说:“刚才进宫和娘娘说了几句话,说到了锐哥儿。”
侯夫人笑问着:“娘娘说什么呢。说来锐哥儿倒好些日子没有进宫给娘娘请安,毕竟是外男不方便。”
成太夫人语重心长道:“娘娘问锐哥儿的亲事。听她的口吻,似乎不大满意,还向我推荐娘娘姨妈家的闺女。”
侯夫人闻言倒沉默了,她也准备接受这门亲事,要和曾家正式商议婚期,哪知宫中的贵妃突然插了一脚,这是个什么说法。
“你的意思呢?”
侯夫人一怔,未曾想过太夫人竟会征询她的意见,都到这个节骨眼了,她还能说什么。当初亲事还没定下时,她也表达过自己不看好,是太夫人坚持。如今怎么又来问她。
“不是决定了过了立冬上曾家商定婚期么?”
“是呢,这件我也和曾家的老姐姐说过了。只是我看着哪孩子身子太病弱了,怕娶过来没有所出。虽然锐哥儿不缺给他生孩子的女子,但是以后要继承爵位的人,还是得嫡出的才行。”
侯夫人眼睛一亮,也就是说太夫人心思活络也想悔婚。如今还不算太晚,她脸上倒洋溢着五六分的笑意,轻声道:“太夫人说得很是,以前我也虑的这个。再说我们家也得娶一个更高户的女子,以后对锐哥儿更有帮助。这样的话,不妨再好好的考虑下。等侯爷晚上回来了,我再请示一下他的意见?”
成太夫人点头道:“你们做父母的,儿女的亲事自然该你们操心。我也老了,不大想管了。”
侯夫人脸上五六分的笑意已经到八分了:“那好,回头我再和侯爷商议一下,有了结果再来禀告给太夫人。”
成太夫人闭了双目,算是默许了此事。心里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若真是退了亲,那么以后和老姐姐的情意只怕也到头了,沈家就多了户冤家。淑苓那孩子不是不好,只是总差了那么一点儿让人无法如意。事关到沈家日后的基业,不得不重视。
对于太夫人的突然松口,侯夫人甚是欣慰,只等侯爷回来点头。确定好此事后,明天她就亲自上曾家去退了这门不合时宜的亲事。做了这么多年的儿媳,侯夫人第一次感到如此快慰,终于战胜了婆婆。
侯夫人回到自己居住的如意馆,无比的畅快。连跟前服侍的丫鬟也感受到了她的好心情,笑道:“夫人今天有什么好事吗?”
“这是自然。对了,你去前面打听一下,等侯爷回来了,请他直接上这边来,我有事和他商量。还有世子也一并请来。”
丫鬟巧梅连忙答应着。
侯夫人看眼放在花厅上的座钟,便开始了漫长的等待。好不容易捱到了戌时二刻,雪梅跑来相告:“夫人,侯爷和世子爷一道回来了,正往这边赶呢。”
侯夫人道:“今天回来得也太晚了些。”说着便往外走,及至檐下才见两对灯笼在前面领路,那爷俩的说话声就传了过来,后面也跟着两对灯笼。
等到侯爷和世子到了跟前,侯夫人这才笑迎道:“侯爷辛苦,用了晚饭没有?”
侯爷连官服都还没脱,行色匆匆的,哪里赶得上用饭,径直往花厅而去,一路走一路说:“事情多,这才从衙门里回来。有什么吃的都端上来吧。”
侯夫人倒料着了,好在饭菜都是方便的,忙让丫鬟去摆饭。又亲自去给侯爷倒茶。
沈锐则坐在下面的椅子上,也是一脸的疲惫。
侯爷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这才到隔壁屋里更了衣,这边饭菜也已经摆好了。
“钧哥儿呢?”
侯夫人笑道:“他才来问过晚安,没什么事我就打发他回去了。他明天要一早进宫,让他早点歇着也好。”
侯爷也没多问。沈锐陪着父母匆匆用了一碗饭,就要下去歇着,侯夫人叫住了他:“世子先别走,我这里有事要和侯爷商量,你也听听。”
沈锐听说只好又坐下。
侯爷便问:“有什么事你就说吧,我也累了。”
侯夫人笑道:“侯爷平时难得见着人,有什么事,只有晚上和您商量。贵妃托付的事太夫人已经办好了。”
侯爷捻须道:“不用了为了这个特意来回复我,再说我已经知道了。”
侯夫人继续温和的笑道:“太夫人今天进宫去看望了娘娘,娘娘很关心世子,又问起他的婚姻来。娘娘看来对这门亲事有点看法。”
侯爷眉毛一挑:“娘娘她有什么看法,都到要说日子的地步呢,难道还要变动?”
侯夫人便将淑苓的身体状况说了一桶饭,其中不妨又夸大了几分言辞。侯爷有些骇然:“果真?”
侯夫人道:“好好的姑娘我总不可能咒人家吧。”
侯爷每逢渐渐的拧在了一起,他瞄了眼儿子,却见沈锐仿佛像个世外人一般,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略沉吟了下才又问:“那夫人预备如何?”
侯夫人含笑道:“我看不如就此作罢。退了这门亲事再寻一桩更如意的来,我们这样的人家难道还愁娶不到儿媳妇?反正以前我就不满意,正好太夫人提了出来,趁还能挽回,不如就果决一点,日后才不至于后悔。”
侯爷一怔,未置可否。
侯夫人便知道丈夫内心正在纠结,对于内宅的事他向来不怎么拿主意,只要她再添把火哪里有不成的,便看向了儿子,笑问道:“世子呢,你是喜欢娘娘姨妈家的苏小姐?还是中意永嘉公主所出的孙四小姐?要么就是你舅舅家的芳菲?”
母亲的意图再明显不过,她故意放在最后一位,也就是说她早有了自己的决定。虽说娶谁对他而言都一样,不过他也有自己的打算。沈锐微眯了双眼,缓缓站了起来,斩钉截铁的说道:“非曾家小姐不可!”
第六十三章 决意
夫妻俩正为沈锐配哪家小姐烦恼时,没曾想到他竟然会坚决的说出那番话来。
侯夫人更是愣怔住了,以为自己耳朵出了问题,不曾想儿子会这么想要娶淑苓。倒让她有些意外。
“你也是胡来,曾家小姐不合适。连宫中的娘娘都开了金口,我看趁此打住吧。重新选个你如意的,反正曾家小姐我看你也不见得喜欢。”
沈锐冷笑道:“选个我如意的?只怕是选个太太如意的更恰当。本身也没什么不对,但是话说到这里,既然决定要娶曾家小姐,我就不会做出改变。”
儿子的话深深的刺痛了侯夫人的心,没想到竟然在儿子这里碰了钉子。她好不甘心,斥责道:“别以为你在外面耀武扬威的,没人管你。我可是生你养你的母亲,难道连我的话也不听呢?别说我,上面还有太夫人,还有娘娘呢。”
沈锐却不为所动,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不过他不准备再呆下去了,起身便准备回自己院子去。
侯爷却叫住了他:“你是府里的世子,该做什么事,你自己应该明白。”
沈锐才又扭头道:“侯爷教导的我清楚。若是太太给你吹够了枕头风,也准备改变主意的话,记得告诉我一声。”
侯爷气不打一处来,心想这是什么态度。都怪平时太纵着他了,真是一点教养也没有。侯爷一生气,就觉得脑仁疼,一手扶了脑袋,气得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沈锐全然不去理会父母所想,他头也不回的出了如意馆。
夫妻俩觉得这个儿子头疼,两人对他的婚事商议了大半夜,最后终于拿定了主意,准备退掉曾家的亲事,给他娶舅家的芳菲表妹。
第二日一早,子女们来如意馆向二老请早安。婉玉过来了,沈锐的胞弟沈钧也来了,还有几位庶子庶女们。倒坐了半屋子的人。
沈锐坐在上首,交叠着腿,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婉玉则在沈锐身边叽叽咕咕的说三不着调的话,不过沈锐却始终没大搭理她,也不知他在想些什么。
相比起沈锐,作为弟弟的沈钧倒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慢腾腾的喝着茶,留意着周围的情况。
过了一会儿,侯爷和侯夫人就出来了,屋里人都站了起来。
侯爷看了眼沈锐,眼中有些嫌弃,生硬的告诉了他昨晚夫妻俩商量的结果:“你母亲明天就上曾家去退亲,退了后再找个合适的日子将你表妹给定下来。”
沈锐倒是一脸的平和,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不过屋里其他弟弟妹妹们皆是震惊不小,好端端的,怎么突然要退亲,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各自暗中猜测。倒是沈钧,依旧神色不该,匆匆的向二老行了个礼,便下去了,准备入宫的事。
等到用了早饭,沈锐这才慢悠悠的和侯爷道:“爹爹,我有话要和爹爹说。我先去外面的书房等您。”
侯爷微怔,儿子又恢复了谦恭有礼的样子,点点头。
侯夫人便和侯爷道:“侯爷放心,回头我就和太夫人商议,这事就这么定了。”
“这样也好,虽然对不起曾家,但从长眼来看,必须得走这一步才行。”侯爷披上了侯夫人递来的一领妆花缎的茄色披风,想到儿子有事要和他商议便去了外书房。
侯夫人心中高兴,正计谋着将芳菲娶了进来如何的称心。前途真是一片的光明。
婉玉这时候开口了:“干嘛要退曾家的亲事?”
侯夫人笑说:“这是宫里娘娘的意思。”
“这位娘娘管得也真宽,我们沈家的家事也要管。”婉玉不高兴的撅了嘴。
侯夫人忙斥责她:“傻子,你胡乱说什么。那可是你未来的婆婆,也由得你编排?”
婉玉吐了吐舌头,似有不甘心:“芳菲表姐有什么好的,我看不如曾家小姐。也亏得大哥会答应。”
“你懂什么,这叫亲上加亲。”侯夫人见自己亲身的女儿竟然不支持她,心里也颇郁闷。不过家里的这些事还轮不到她来指责。整了整衣裳,扶了巧梅便往宝华居去。
成太夫人刚礼完佛,吃着斋饭。侯夫人就过来,笑吟吟的说道:“伺候侯爷出门,今天过来晚了些。”
“有什么要紧的,侯爷要去衙门里当值,这才是第一要紧的。”成太夫人喝了一碗紫糯米熬的香甜热粥,略吃了两个卷子,便不再用了。便到花厅上和侯夫人说话。
侯夫人笑吟吟的和成太夫人禀道:“昨儿和侯爷商量过了,他也答应退亲,定下芳菲那个丫头。”
成太夫人一怔,心想这媳妇还是私心里将娘家的孩子塞了进来。不行,她不答应,皱眉道:“我看不如再好好的思量一下,毕竟是娘娘开了口。不能驳娘娘的面子。”
侯夫人见太夫人将贵妃娘娘搬了出来堵她的嘴,倒也有预料,温和的笑道:“太夫人放心,一会儿我就进宫亲自和娘娘说去。”
成太夫人心想这也好,她不想牵扯进去。以后的孙媳妇怎么样,她也相处不了很久,不如乐得个自在。
婆媳俩正说着呢,突然侯夫人房里的香梅跑来和侯夫人说:“才侯爷让人捎了话,说是不答应退亲。”
“什么?明明说好的,怎么又反悔呢?”
香梅道:“具体的奴婢也不清楚,等侯爷回来夫人再亲自问去吧。”
成太夫人也有些惊讶,怎么儿子转眼就变了主意。
侯夫人暗想,出门前都说定了,突然改变了主意,肯定是儿子在跟前说了什么。儿子也不是个省心的。乱糟糟的,不知如何是好。不行,她得将局面给扭转过来。
“这么说侯爷是不答应呢?”
侯夫人忙掩饰道:“一定是世子在跟前说了什么。太夫人不用担心,我一定会劝说侯爷准许的。”
成太夫人见儿媳妇这个样子心里不大喜欢,平静的说道:“他是侯爷,什么事也该有他表态的地方。女人也该有点自己的本分。”
这话说得侯夫人面红耳赤,却不敢有什么反驳的( 闺绣 http://www.xlawen.org/kan/55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