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 部分阅读
手,两人欣然同往。
虽然只是普通的家常便饭,但鹄大奶奶也过来伺候着。淑蓉小妹妹坐在椅子上,晃着两腿正和丫鬟呵呵说笑。见她们来了,忙跳了下来。姐姐长,姐姐短的喊着。
当下摆了饭,鹄大奶奶在一旁布菜。她知道薛愫的喜好,将她喜欢的菜推到了薛愫跟前。薛愫对鹄大奶奶的热情周到显得有些不适应,忙说:“大表嫂快别客气,我自己来就行。”
鹄大奶奶笑道:“薛妹妹该多吃一点,几天没见倒瘦了。该压压惊。”说着又给薛愫的碗里夹了一块鸭肉。
饭后,薛愫又陪着薛太太说了会儿话才告辞。薛太太不放心,又叫上了曾家的护院送薛愫回去。
等到薛愫走后,这里薛太太和鹄大奶奶倆个议论起薛愫的婚事来。
“沈家的服马上就要满了。就看钦天监选什么日子,估计就是来年的什么时候。该准备的要准备起来。别到时候瞎忙。”
鹄大奶奶在旁听着连声答应,又问:“嫁妆的事太太预备怎样呢?”
薛太太道:“当初她爹娘给姐弟俩留了不少的东西,愫姐儿的嫁妆自然也在里面。这一两年愫姐儿能干,自己也挣了些。可是我当姑母的不能不出。想着再给她凑二十抬嫁妆。”
“二十抬?”
薛太太点点头,便又道:“回头我再给老爷商量下。他应该没有二话。我让人拟个单子出来,你照着让人去采办。确实凑不上的,将以前给淑苓准备的先挪过来用一用。回头我给补上。”
鹄大奶奶忙答应着。心里却嘀咕:这哪里是给侄女添妆,快要成了曾家嫁女。毕竟曾家的家境不如以前了,还这样的穷大方。(未完待续)
ps:感谢盘古*大神、慧慧—姐姐两位书友的平安符!
第一百四十四章 人选
腊月二十这一天,宫中传出了旨意,薛愫的婚期给定下来了。钦天监给选的日子,定在了二月初四。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了。
薛太太得知以后,只道太仓促了些。不过嫁侄女不是嫁女儿,一些亲眷是不用送帖子请的。以前给淑苓备的那些现成的还能拿来将就应付。
薛太太是满心高兴的,薛愫总算是终身有靠。不过秦老夫人的心里却有些憋闷,当初是淑苓丫头眼见着没法救治看,才让薛愫和沈家定下婚期。哪知淑苓的病又好了,这样一来,不是白忙活一场?
上面的赐婚的又怎样,不过是面子上好看些。要是曾家的女儿嫁过去,未来曾家才能得到更多的好处。薛家丫头毕竟不是自己人,她哪会将心向到曾家。秦老夫人因为这些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找来薛太太商议,又再三和她说,要让薛愫心怀感激,将曾家当成娘家人,以后要维护娘家人。
薛太太知道秦老夫人的担忧,只好答应下来。
翻来覆去睡不着的还有沈家的侯夫人,这事当真是一点变数也没有了么?娶这样一个毫无背景,又蜚语流长的女人进来,她哪里遂心。侯夫人只要一想到薛愫的眉眼就觉得心窝子疼。
她明白这一切都是儿子捣的鬼,可惜的是上面赐下的,她就是想方设法的要拒绝如今也不成了。想得多了,侯夫人觉得心窝子疼。一晚上都睡不好,第二日一早只好又忙着请大夫过来看诊。大夫只说要平心静气,别动怒。伤了肝。连药也没给开。
侯夫人见了沈锐依旧是忍不住的动怒:“我知道这些都是你的主意,做得好!诚心想把我给气死。不用气死我,这个家也迟早是你们在当。何必这样的匆忙。”
沈锐道:“娘都这时候了还说这些干嘛,日子快到了,还是和几个婶娘商量一下婚事的事宜吧。我之偶怕帮娘出不到什么主意,皇上新给我派了事,也没什么时间。”
气得侯夫人胸口又犯疼。直呼孽障。忙让香梅给她揉胸口。
“夫人息怒,别为了这个和世子爷闹开。再说以后新媳妇进门。自然该侍奉公婆,倘或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夫人正该管教,怕什么呢?”
有了香梅这话侯夫人倒笑了:“是呢。听话乖巧倒罢了。要是不懂事的话,我可得好好的教导。”
眼瞅着又要过年了,沈锐想到薛愫姐弟独自住在棉花胡同,便命身边的人备了些年礼给送去。
这里薛愫也正忙碌着,庄上送来了年例,一百多两银子,以及一些年货。今年收成还不错,又多打了两担粮食。年货倒比去年还要丰盛一些。薛愫照例拿了些出来让送到曾家去。
接着方家那边来了个婆子,过来给薛愫送了一袋核桃。还说起了薛忆有喜的事。
薛愫听了也是欢喜,忙送了一匹尺头,又问那婆子:“大夫给诊过没有。有没有说怀的是什么?”
方家婆子笑道:“那大夫也不大肯定听说是个姑娘。”
薛愫点头笑道:“不管男孩儿女孩儿,只要健康就好。我还说正月里请姐姐过来玩一会子如今是不成了。让她好生歇着吧。我得空的时候帮她做几套小衣服。也算是尽点心意了。”
方家婆子忙说:“我听少奶奶提起过说二小姐针线好,只是开没开过眼界呢。有你这个当姨妈的,替未来的小公子小小姐做衣裳可真是求之不得的事。”
薛愫心里高兴,想到她这个堂姐上一世不得夫家人疼爱,更没个一儿半女的。如今方家的家境虽不怎样,但方家姐夫却是不错的。心里也欢喜。方家婆子临走前。薛愫还特意吩咐紫绢赏了她一串钱。
柳氏这里又和薛愫商量:“婚期有了,小姐也该做下决断才好。”
“什么决断?”薛愫忙问。
柳氏笑道:“自然是要选哪些丫鬟做陪嫁,最好是再选一房陪房。不过昨儿太太的意思是曾家送一户陪房过去。小姐自己再选一房吧。”
薛愫这才注意到这个问题,想了想便笑说:“哪里还用得着挑人呢,早就决定好过了灯节铺子开业,舅舅给的货也差不多要到了。我看不如让闻莺他们做陪房吧。只是不知妈妈的意思……”
柳氏忙笑道:“小姐看得上他们,也是他们的福气。”
薛愫点头道:“到时候闻莺也用不着天天过来服侍我。不过是让王安帮我打点下生意,我还送两个小丫头过去给他们用。重新给买处离侯府进的屋子。大家也方便。”
柳氏见薛愫早就准备好了,遂也不再说什么。
“至于丫鬟们……”这是个让人为难的事,屋里的这些用得上手的不多,沈家那边人多规矩也多,薛愫当然是习惯用自己的旧人。说起丫鬟,她就想起倚春园的习秋来,细细想了一会儿和柳氏商议:“第一个紫绢肯是要跟去的。第二个么……”薛愫本来想说晚霞,可是想想晚霞年纪也不小了,闻莺都已嫁人,断没有让晚霞一直跟着她的道理。也得给她寻个归宿才是。
“菊明、菊清两个也都还不错。最后再让兰蕙跟着去。她年纪虽然小一点,但却是极聪慧的。将来调理出来了,一定能用得上。”
这些人选倒是出乎柳氏的意外,见晚霞落选,悄悄的问了句薛愫:“小姐是准备将晚霞给放了么?”
薛愫道:“我得替她谋划一下。妈妈,回头你将吴秋实帮我叫来,我有话要问他。”
柳氏连忙答应。
哪知吴秋实并不在家,替薛恒跑路去了。薛愫想,只好找别的时间和他商议关于晚霞的事。同时她也陷入了沉思,倘或吴秋实对晚霞无心,那又该如何?带她去沈家?想想上一世的事,要是再被什么人给利用了,她又是个嘴没个把关的,惹了祸事怎么办。年纪也不小了,总不可能跟她一辈子,还是得给她谋个出路。倘或和吴家的亲事不成,不如就让她再服侍恒儿两年,恒儿房里的那些人,除了听雪和念春,别的更用不上。
直到黄昏时,吴秋实才回来。
等他一到家,就被叫到了薛愫跟前。吴秋实完全没个准备,还以为是薛愫要给他派事,因此当薛愫说道:“我家晚霞跟了我身边也快十年了。平时人也活泼,手也巧。不知你对她怎么看?”
吴秋实当时就懵了,忙道:“小姐身边的姐姐妹妹们自然是好的,哪里轮得到我们来评论呢。”
薛愫抿嘴笑道:“说话倒有长进了,只是我想问你一句真话。你若是觉得她好,就找个恰当的时机,让你娘上门来提亲吧。”
吴秋实更是糊涂,有些辨不清薛愫的意思,显得腼腆起来,忙说:“小姐,小的从来不敢有这样的想法。”
“什么叫不敢。我见晚霞好,你也不错。这亲事能成的话,照着闻莺的例子给她送嫁。你们俩安安静静的过小日子。再买一处合适的宅子,不是很好么?”
吴秋实脸红得犹如一块布,手心里冒出汗来。
“怎样,要不要考虑一下,回头我和你娘说去。她准没意见。听说还替你的婚事着急呢,这不就有着落了么。”
吴秋实憋了半天,直直的跪了下来,向薛愫禀告:“求小姐收回诚意,我不敢也不能娶晚霞姐姐。”
薛愫一怔,心想果然是吴秋实不愿意么,倒有些吃惊忙问:“你看不上她?论模样她是丫鬟中最出挑的了,还不好么?”
吴秋实索性全盘托出:“小姐,因为栓子他,栓子他早就看上了晚霞姐姐。”
薛愫更是诧异:“什么,吴春华他也……”薛愫想,这些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事。听海棠她们口中说,晚霞的心里装着秋实,偏偏春华看上了晚霞。真是一团乱麻,让人觉得烦闷。
吴秋实坚定的说:“是栓子他亲口和我说的。”
薛愫忙道:“当真如此的话,这事倒有些难办。你起来吧,我回头问问晚霞她自己的意思。你弟弟心里真有晚霞的话,让他自己来和我说。”
吴秋实随口称诺。
薛愫回头好好的斟酌了一回。便将晚霞叫了过来,细细的问她:“将你许给吴家的人好不好?”
晚霞听了,脸一红,只低头在那里弄衣带,吞吞吐吐的说:“小姐干嘛突然和我说这个?”
薛愫笑道:“你年纪不小了,自然得为你考虑。只是吴家两兄弟,你觉得谁好?”
晚霞红着脸说:“小姐逗我玩呢。二月就是小姐的好日子了,我要跟小姐去。帮小姐管事。”
薛愫却摇头说:“不,我不准备让你去。闻莺都有了着落,不能让你一直跟着我。你说说看,吴家兄弟俩,你看上了谁?”
晚霞红着欲言又止,后来在薛愫的追问下,才说了吴家老大。
薛愫心想,这事是真难办了。她该怎么告诉晚霞,吴春华看上了她,吴秋实却根本没那个心思。直说的话,也太伤女孩子的心了。晚霞的心思细腻,刺着她了,总是不好的。(未完待续)
ps:生病了,高烧39度5~~~~(>_<)~~~~
第一百四十五章 求娶
吴秋实从薛愫那里回来后,直挺挺的躺在床上陷入了沉思。
负责照料他衣食起居的青柳正好叠了衣裳进来,见此笑道:“吴大哥连晚饭都还没吃,怎么就睡下了。屋里这么黑,我马上去点个灯。”
在昏暗的光线下,吴秋实瞪大了眼睛盯着帐顶看。突然明白了什么,骨碌的就迅猛的起身来,披了外衣就径直出去了。连青柳说的什么一句也没听明白。
正好天梁、天栋兄弟俩回来了,吴秋实叫住了他们,交代了几句话,就准备回家一趟。
晚霞从薛愫的房里出来后,遥遥的看见了吴秋实远去的身影,原本想追上去和他说几句话的。只是见他行色匆匆,转眼已经消失了在院门口,不免有些失落。
她回到空荡荡的屋子,与她同屋的紫绢并没在跟前。便在桌前闷坐了一会儿。回想起薛愫和她说的那些,晚霞心里有些乱纷纷的。她终于向薛愫袒露了自己的心事,想到薛愫待她不错,一定会让她如愿的。
晚霞对未来有所憧憬,胸口砰砰乱跳,见那烛火也跟着跳跃不定,便呆呆的望着那烛火,后来脸上浮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
正好紫绢进来瞧见了这一幕,嘲笑道:“刚才小姐叫你过去,是有什么好事吧?”
晚霞红着脸说:“哪里有什么好事。”
“都明明白白的写在晚霞姐姐的脸上了。我猜猜看……”紫绢说着。仰了头,看看屋顶上空,笑道:“对了。小姐也让晚霞姐姐也跟着去侯府吧?”
晚霞笑道:“若小姐答应让我去就好了,可惜我没这个福分,是被排除在外的。”
“那晚霞姐姐有什么高兴的事,说给我听听,我也替晚霞姐姐高兴高兴。”
晚霞红脸道:“没什么,妹妹别乱猜。”
紫绢见晚霞这副情形,再联系到往日里听海棠她们说的那些。心中便明白了一二,也只是抿嘴笑。并不说破。
第二日早饭刚过不久,薛愫正在暖阁做针线,菊清跑来和薛愫说吴娘子来了。
薛愫便知道肯定是为了晚霞和吴家兄弟的事,忙命让她到暖阁里来。将自己的好茶叶好点心都预备着。
吴娘子走得匆忙。加上天气又冷,所以赶到的时候不住的喘着粗气。薛愫睃了两眼,见她眼圈下面还有暗青便知昨夜肯定没有睡好,薛愫欠身招呼着:“大娘这一路辛苦,快请坐。”
吴娘子便在一张杌子上坐了,躬着身子道:“真是老脸都要被我那两个不成器的儿子给丢尽了。实在是没有脸面来面见小姐。”
薛愫笑道:“本来是件好事,希望不要弄成麻烦事就好。”
吴娘子道:“可不是件麻烦事。昨儿老大回去说了以后,我和他们爹将两个不成器的臭小子好好的给骂了一顿。气得我一晚上都没睡好,早上连水都没喝便急着往这边赶。来见小姐。”
薛愫听说便知道吴娘子饿着肚子,叫来了海棠,让她去告诉聂娘子看有什么给备些吃的来。又将面前的茶点推到吴娘子面前。请她吃。
等到吴娘子吃饱喝足之后,这里两人才继续商量小辈们的事。
“我也没料到事情会变得这么麻烦,好在大娘今天过来了,不然我还会让人去借您。你们家商量了一晚,应该有结果了。晚霞的事预备怎么办呢?”
吴娘子脸色微红,显得有些激动:“今天我厚着老脸来。替铁柱来求了。还请小姐答应将晚霞姑娘说给我们家铁柱。”
薛愫感到诧异,原以为吴娘子会说是来替小儿子求的。不免又追问了一句:“铁柱?也就是说吴春华他放弃呢?吴秋实他愿意娶?”
吴娘子忙道:“是的,老二说他退出了,不和哥哥争。我都问过他们的意思了,老头子也答应下来。就这么办吧,还请小姐答应。”
薛愫想,这吴秋实倒有些意思,昨儿问起他时,他还坚持说不敢娶不能娶,今天让他娘来提亲,又算什么意思。不过吴秋实既然愿意,那她也不纠结什么,难得晚霞她也看对了眼,成其一桩良缘,她也办了件好事。晚霞也算是终身有靠了。
“话先说在前面,我不知道吴秋实怎么就改变心意,愿意应承此事。不过他要是日后待晚霞不好的话,我可是不依的。”
吴娘子连忙保证:“小姐,这个尽可以放心,我那孩子老实,对人很实诚。一定不会辜负小姐的美意,肯定会好好的待晚霞姑娘。”
薛愫说:“大娘向我保证也没用这些话让吴秋实亲自来和我说。”
吴娘子忙道:“好,好。回头我就和铁柱说去。”
薛愫又道:“既然这样的话,希望能将他们的事尽早给定下来,毕竟二月里我就不在这边了。不然始终悬着。我看不如请了柳妈妈当保媒。等合了八字再慢慢的选日子。”
薛愫说一句,吴娘子答应一句。
薛愫觉得吴家人不错,吴秋实又是个老实人。晚霞能看上他,自然有他可取的地方。如此以来也了了一桩心愿。
回头当吴秋实再次出现在薛愫跟前时,学区忍不住取笑他:“怎么,又改变心意,愿意接受晚霞呢?”
吴秋实红着脸说:“小姐就别笑话小的了。晚霞姐姐她也挺好的。能娶到她是我的福气。”
薛愫点头笑道:“当然是你的福气。好了,别的我也不追究了,我只问你一句,今后可不许欺负我们晚霞,你能办到么?”
吴秋实连忙保证:“小的向小姐发誓,定不负晚霞姐姐。”
薛愫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好了,你还唤她姐姐,她和你同年的。我见你也是个老实人,做事是有主张的,既然这样的话,那就成了吧。一些事情我已经和你娘商量过了。我找你来除了为了你和晚霞的亲事,还想说说我走之后,你的任务。”
吴秋实便问了句:“小姐去了侯府也是需要护院的吧,虽说沈家人多,肯定不缺,但是有个自己人办事总要容易些。”
“话是这么说,可是恒哥儿怎么办呢?你得负责他的安危,还有这边屋里的大大小小。我回头好好的交代一下恒哥儿,以后这边里外的事就是他来接手了,有什么差遣,你听他的就成。”
吴秋实只好答应着。
回头薛愫将吴家的事和晚霞说了,晚霞只是脸红,一味的扭捏。薛愫倒和她说:“原本还会有什么枝节,如今能顺心就好。做人家媳妇自然比不得做丫鬟。以后可要好好的侍奉公婆。你还暂时嫁不过去,还得等挑好日子,吴家那边也还需要准备,我还得给你备嫁妆。所以我走后,你还是住现在的屋子,也不用到恒哥儿跟前去服侍,安安心心的养身子就成。”
薛愫说什么,晚霞答应什么。后来越发的羞臊了。
曾家的族学又到了休年假的时候了。薛恒这两日都在往曾家好,回来得竟比念书的时候还晚,薛愫知道他的踪迹也不追问什么。
这日盼得他回来,已经是二更时候了。
薛恒见姐姐还在等他,有些歉疚。
“姐姐怎么不早早睡呢。天气这么冷,还是被窝里要暖和些。”
薛愫笑道:“我得等你回来说会儿话。白天不大见你在家。”
薛恒道:“我倒能猜到姐姐要和我说些什么。你就放心的出嫁吧。我一定会好好的念书,不会让姐姐失望的。以后我隔三差五的去侯府看你。姐夫那人又好,肯定不会说什么的。”
“你倒是随时随地都在赞扬他,也不知道他有什么地方值得你这么推崇。”
薛恒说:“姐夫是我接触过的男人里,最有勇有谋的人了,样样都好。”
薛愫看见弟弟那崇拜的眼神,心想,如今姐夫倒比姐姐在他心里还靠前了。便有些吃味。
薛愫又说:“铺子里的事和庄子上的事我还是暂且管着,等到你成家以后再交给你。这两处的收益你拿七成。”
薛恒忙道:“这怎么成呢。两处都是姐姐辛辛苦苦经营的,不如我拿四成,其余六成都给姐姐吧。侯府里虽然不缺这点钱,但是姐姐有产业伴身,旁人也不敢说什么。也有点底气。”
薛愫笑道:“年后我打算再置两处铺子,算是我的陪嫁。这边院子里大大小小的人也都是要吃饭的。你又要读书,旁边没个替你打点的人,还是我先替你管着吧。分成就按着我说的那样。以后你出仕建府了,我就不管了。”
薛恒总觉得对不住姐姐。
薛愫怜爱的看着他笑道:“你安心读书就行。有什么事去找姑父,或者来找我都成。”
薛恒应着是,接着又道:“我看不如请姑父姑姑出面将姐姐的嫁妆做下分割吧。”
薛愫便立马明白薛恒的打算,想了想便道:“也行。”
薛恒笑了:“我原以为姐姐能嫁给鸣表哥也是不错的,哪知又会有这样的姻缘。世事真是难料。不过去了侯府只怕也不容易,姐姐将来还有不少的苦。可怜我们又没个爹娘,以后姐姐有什么难处,我能帮上忙的,一定要说啊。”
薛愫点头道:“会的。”(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六章 嫁妆
这个年也没怎么过好。值得一提的是远嫁的淑荟回来了,薛太太将她安置在敷春堂。
听说薛愫要嫁到沈家去,刚开始还疑惑不解,后来薛太太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给淑荟讲了一遍,淑荟听后只道:“我这个妹子也太苦命了些。将来怎么说人家呢。”
薛太太叹道:“发生了这些事我又有什么法子,原以为她平平安安的,顺顺利利的能嫁到沈家去。没想到竟不成。好在病已经好了大半了。说来还多亏了你薛妹妹去请了白水庵的圆静师父来给你妹妹治病,不然只怕你妹妹已经没了。”
淑荟听后不语,心中却想要是没有这一出就好了,妹妹的亲事也不至于让一个外姓的表妹给抢了去。她多少有些替妹妹把不平。可因为是赐婚又不敢再妄加什么评论。
“你是怎么的,我听你奶娘说你年中好不容易怀上了一个,怎么又给弄没呢?”
淑荟一提起这事来就难过:“都怪我,没有保住他。还不满三个月,哪里就稳了。偏偏他来气我,我和他拌了嘴,没想到竟惊动了肚里的孩子。后来流了不少的血,接着就没保住。他们家也都说是我的不是。好不容易有个孩子,哪知却是这样。他娘说了,要再生不出来,就要给他张罗几个通房的丫鬟。听那口气,好像是谁要赶着生下儿女来,就立马抬身份。我见他也很乐意的就接受了。压根不考虑我的感受。他们娘两商量这些事的是时候,我连小月子都没有坐完。”
薛太太听着,便心疼得紧,抹着眼泪道:“我养了三个女儿。成活了两个。你好不容易嫁了户还算不错的人家。哪知却是这样的心肠。要是早知道就不结这门亲事了。如今隔得又远,娘家是半点也帮不上你。”
淑荟便抽抽搭搭的哭了起来。
薛太太只好又劝:“好了,来日方长,你也还年轻。不愁没有孩子,以后一定要更加小心。就算是丫鬟生下孩子不管男女那也是庶出的。总没有将她扶正的道理。你照样是当家主母,也不怕的。慢慢的来图谋。不如再请圆静师太给你看看。”
淑荟心灰意冷的,不想再提此事,忙转移了话题。
偏偏薛太太也感叹:“你薛妹妹也是这样的,听太医说将来也是子嗣艰难,哎。个个看上去还结实,只是都很娇弱。”
“子嗣艰难?那他们沈家还要娶?”
薛太太道:“这不是上面给赐的么。”
“要赐婚也要有人去提啊,怎么就提到了表妹身上?”
薛太太道:“这个我不是太清楚。不过两家能继续联姻,你祖母,你爹爹都很高兴呢。至于你妹妹。先把身子养好了,再说别的。”
淑荟想,这事只怕没那么简单。
不过淑荟这次回娘家没有住多久,也没有住到给薛愫送嫁,还没到灯节,便又要跟随丈夫回任上去了。走的时候一直红着眼。薛太太将女婿叫到跟前和他说了半晌的话。女婿在岳母跟前是个老实人,说什么应什么。薛太太后来也不知再嘱咐些什么。
后来薛太太道:“我这个女儿在家的时候娇生惯养,可没受过什么委屈。要是觉得她不好。不许折磨她,大不了我接回家跟着我过。”
女婿连忙磕头:“岳母大人息怒,小婿不敢。”
薛太太很是冷淡:“那就安心的过日子吧。可别再出什么糟心的事。”
女婿连连称诺。
好不容易过完了这个年,薛愫的婚期也渐渐的近了。薛愫在二月初一这一天再次住进了曾家。
薛太太替薛愫挑好的陪房过来见了礼。
薛太太一片苦心,给薛愫选了房以前也是薛家的旧人,姓霍。这霍家人原是薛太太的陪房,后来在曾家做了个二管事。如今挑去的是年轻的这一代。小霍氏夫妻都很年轻,不过才二十的样子。女的长得很白净。个子高高的。说话也温柔。男霍亮的相貌倒很平常,言语不多。两人来见了礼。薛愫给了赏赐。薛太太当着薛愫的面,又说给了霍氏夫妻一大通话。
霍亮夫妻赶着表了忠心。薛愫想既然是以前薛家的旧人。也好用一些。
全福人沈家请了安国公的夫人。那安国公夫人倒也喜欢,两家来回的跑了好几趟。只侯夫人称病不大愿意出来张罗,将这些琐事交给了张夫人帮忙料理。
沈锐心里不舒坦,这以后薛愫过了门,怕婆媳之间又有矛盾。上一世淑苓进门,母亲也没给人家好脸色。他只希望宅院里安静些,他也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朝堂上的事。上一世他没得到的,失去的,这一世都得统统找回来。
范氏早就听说薛愫要嫁到沈家去,不过装作不知道,迟迟没有露面,不过薛忆倒是催促了她好几次:“我现在不方便走动,也不好去看她。娘还是替我走这一遭吧。我出嫁的时候妹妹还送东西,不能她嫁人了,我们什么表示也没有吧。”
范氏道:“你姑母还当真是偏心。你妹妹现在马上就是世子夫人了,又是赐婚,多么的风光。她眼里哪里会再有我们。在跟前也是惹人嫌。我不去。”
薛忆气绝:“娘,你也是个小气的。难道将来也不走动?我们在京中也没什么亲眷,这里再不走动的话也太不给妹妹面子了,我们怎么说也是她的娘家人,以后还要给她撑腰的。”
范氏被女儿叨扰得烦躁,最后只好勉强答应去凑个礼。薛忆又拿了些自家的积蓄出来让范氏去置办礼。
范氏想到薛忆出嫁时薛愫的小气,她思来想去便将薛忆给的钱扣了一半,自家揣了。让人去买了两匹尺头。摇摇摆摆的送到了曾家。
前来道贺的亲友竟然比薛太太预料的还要多,送添箱礼的亦是不少。
当范氏知道薛太太给薛愫凑了二十抬嫁妆时,眼睛都红了。这个大姑姐偏心得太多,薛忆嫁时也是拿了些添箱礼,凑起来也不过才七八抬。没想到在薛愫的婚事上竟然这么舍得。
后来她听人说起,除了这二十抬嫁妆,还陪了一处田庄,一房家人。范氏既眼红又嫉妒,她花了几两银子给买的两匹尺头此刻上下都透着一股穷酸气,着实拿不出手。送这么点东西过去,只怕薛愫连看也不看一眼。
华姨娘许久不见范氏忙上来和她招呼:“舅太太进来可好,听说忆姐儿有了喜,还没向你道喜呢。”
范氏道:“喜事,喜事。只是听那大夫把脉说,这一胎很可能是个女儿。我听后就心急得,又连忙跑去庙里上香。”
华姨娘笑道:“先开花后结果也挺好的。”
范氏觉得这话很受用,又顺便问候了古家太太并古宜。
一提到古家,华姨娘脸上明显有些不大好看了。只是在曾家她又没个知心的人,和范氏倒还投趣,后来在没人的时候,华姨娘向范氏提道:“这宜哥儿倒长进些了,如今也知道上进,要参加乡试。只是这婚事上一直耽搁着。说了好几家竟不成。我那表姐为了给宜哥儿说门亲事可发愁了好多回。”
范氏道:“也就是命数。要是当初愫姐儿嫁过去了,只怕都诞下一儿半女了。哪里如此糟糕。”
华姨娘摇头道:“事情都过去了,快别提这事,不然让太太知道了可是会不高兴的。”
范氏撇撇嘴想说什么也没开口。
后来范氏去了薛愫跟前,最终还是将两匹尺头送了过去。、
薛愫只淡淡的扫了一眼,让丫鬟给她倒茶,并不十分的热络。
那范氏亦没多少的言语。
薛愫关心了薛忆几句,范氏有问有答。
后来范氏道:“你就这么一个同姓的姐姐。京中她也没什么依靠。将来你享福了可别忘了她。等你过去了,我让你姐夫过去串串门,找找世子。看能不能谋个职位什么的。日子也好过一点。”
薛愫想,这个伯娘还真是势力,心下有些不喜欢,冷冰冰的说道:“伯娘这话说得我好像多薄情似的。再有姐夫也是个读书人,连举都没有中,求什么官。还是让他好好的念书上进,别的事以后再说。至于世子那里,我不是还没过去么。这也太心急了。”
范氏听说吗,便知道薛愫不肯。心下不快,不过面子还是得挂住。只苦笑了两声掩饰了过去。
及至后来范氏见来串门的亲戚多了,就连徐家也送了礼来。许久不见的曾绮也过来凑热闹。她的那两匹尺头更是显得不值一提。早就坐不住,想要回去了。
薛愫便由着她去,多一句挽留的话也没说。
第二天,方家太太又遣了方远送了一份礼来。方远十分恭敬,又和薛恒攀谈了一阵。薛恒见他说话做事皆是谦逊有礼,倒也不讨厌。
下午时,沈家派了人来过礼。抬了六十六抬嫁妆过去。
侯夫人一听,倒还不算十分的穷酸。听说还陪送了田庄、铺子、仆人,心里又才略好受一些。(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婚
薛愫端坐在床上,看着沈家送来催妆的一套吉服。描金的正红色紵丝通袖大衫,并翠色的金边绣花摇既埂I钋嗌募熕拷鹦宓择刈印I钋嗦搋窘鹦逶葡嫉晕频南监棺叛蛑子褡埂>攀骰喂冢剿商伧伲褂凶霸诮跸焕锏木琶痘洹?br />
望着摆放着整整齐齐的礼服,不禁回想起上一世的情形来。那时候在范氏的促成下,匆匆嫁于古家。凤冠霞帔据说也是临时借来的,根本没有时间去赶制新的。更不用说这些金银珠翠了。直到进了古家门,古宜就始终惦记着她那口官皮箱子里的陪嫁,最终也没逃过他的魔抓。
这一世她的陪嫁远不止一口官皮箱,和上一世的婚礼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沈锐和古宜相比,是不是也是天壤之别呢?薛愫想起倚春园的那晚来,在他暴躁冷酷的背后是不是也隐藏着一颗温柔的心?
薛太太进来时,见薛愫正坐在那里出神,以至于她进来也没发觉。
“我还以为你已经梳洗了,怎么?还不困吗?”
薛愫这才知道姑母来了,忙起身来。
薛太太拉着薛愫坐在床沿边上,上下打量着她,微笑着颔首:“我们薛家的女孩子就是长得好看。曾家的这些女孩子们都不及你。只是你命苦,早早的就没了娘。爹也走得早,孤苦伶仃的,我说一定要给你说门好亲事。如今这一门亲事你总该满意。”
今生走了一条与前世南辕北辙的路。未来怎样,薛愫不清楚,所以她也答不上满不满意。
薛太太交给了薛愫一口黑漆的大木匣子,推到薛愫跟前,交代着:“里面的东西你找时间看看。”
薛愫便知道是什么东西。红着脸点头答应。
薛太太又道:“什么侍奉公婆,辅佐丈夫的话我就不说了。这个世子,在坊间有许多传言,都说他脾气不大好,只怕以后你要吃些苦头了。都说婚姻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外面看上去风光无限,不见得里面依旧甜蜜美满。天天吵嘴打闹的,不一定就不幸福。只是做妻子的。太柔太刚都不好。太柔的比如你姐姐。见她唯唯诺诺的样子,我就喜欢不起来。太刚硬了,又处处都是磕磕绊绊。所以有一句要教给你。有时候顺势而为,才能百折不饶。你要让他真心实意的敬服你,尊重你。以后的婚姻生活才会不被撼动。”
薛愫感激道:“多谢姑母和我说这些。”
薛太太莞尔,替薛愫理了下有些蓬松的发鬓。温柔道:“这些本是你娘的责任。可如今只有我这个当姑母的告诉你。孩子,你记住以后有什么为难的。就来找姑母。姑母一定会帮你。还有恒儿的事,我也再三向你保证过,一定会好好的待他,毕竟他是我们薛家振兴唯一的希望。”
薛愫便扑到在薛太太的怀里。嗅着姑母衣服上淡淡的香气。这香气十分的柔和,能让浮躁不安的心情顿时平静下来。
她想起上一世曾家家败后,姑母只活了四十来岁就匆匆而去了。连副入殓的好板子。连个像样的葬礼也没有,凄凉无比。想到这里只觉得锥心的疼。眼泪就簌簌的落了下来。、
薛太太只当薛愫是舍不得她,温柔的拍着她的背脊说:“好孩子,将来你一定是有福分的。子嗣艰难也不怕,我让人去寻找最好的大夫给你慢慢的调理,八字上的事也没那么厉害。我见过属鸡和属狗的两口子一辈子也都平平安安,互敬互爱的。所以也不用为了这个太往心里去了,皇上开口御赐的,他们沈家也不敢耐你如何。”
薛愫真切的唤了一句:“姑母!”
姑侄俩又说了好一阵的话,直到快要三更了,薛太太才告辞。
晚霞和紫绢进来服侍薛愫入睡。
“我都说这些服侍的活不用你干了,你还过来?”
晚霞红着眼圈说:“最后一次了,以后就是想服( 闺绣 http://www.xlawen.org/kan/5591/ )
虽然只是普通的家常便饭,但鹄大奶奶也过来伺候着。淑蓉小妹妹坐在椅子上,晃着两腿正和丫鬟呵呵说笑。见她们来了,忙跳了下来。姐姐长,姐姐短的喊着。
当下摆了饭,鹄大奶奶在一旁布菜。她知道薛愫的喜好,将她喜欢的菜推到了薛愫跟前。薛愫对鹄大奶奶的热情周到显得有些不适应,忙说:“大表嫂快别客气,我自己来就行。”
鹄大奶奶笑道:“薛妹妹该多吃一点,几天没见倒瘦了。该压压惊。”说着又给薛愫的碗里夹了一块鸭肉。
饭后,薛愫又陪着薛太太说了会儿话才告辞。薛太太不放心,又叫上了曾家的护院送薛愫回去。
等到薛愫走后,这里薛太太和鹄大奶奶倆个议论起薛愫的婚事来。
“沈家的服马上就要满了。就看钦天监选什么日子,估计就是来年的什么时候。该准备的要准备起来。别到时候瞎忙。”
鹄大奶奶在旁听着连声答应,又问:“嫁妆的事太太预备怎样呢?”
薛太太道:“当初她爹娘给姐弟俩留了不少的东西,愫姐儿的嫁妆自然也在里面。这一两年愫姐儿能干,自己也挣了些。可是我当姑母的不能不出。想着再给她凑二十抬嫁妆。”
“二十抬?”
薛太太点点头,便又道:“回头我再给老爷商量下。他应该没有二话。我让人拟个单子出来,你照着让人去采办。确实凑不上的,将以前给淑苓准备的先挪过来用一用。回头我给补上。”
鹄大奶奶忙答应着。心里却嘀咕:这哪里是给侄女添妆,快要成了曾家嫁女。毕竟曾家的家境不如以前了,还这样的穷大方。(未完待续)
ps:感谢盘古*大神、慧慧—姐姐两位书友的平安符!
第一百四十四章 人选
腊月二十这一天,宫中传出了旨意,薛愫的婚期给定下来了。钦天监给选的日子,定在了二月初四。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了。
薛太太得知以后,只道太仓促了些。不过嫁侄女不是嫁女儿,一些亲眷是不用送帖子请的。以前给淑苓备的那些现成的还能拿来将就应付。
薛太太是满心高兴的,薛愫总算是终身有靠。不过秦老夫人的心里却有些憋闷,当初是淑苓丫头眼见着没法救治看,才让薛愫和沈家定下婚期。哪知淑苓的病又好了,这样一来,不是白忙活一场?
上面的赐婚的又怎样,不过是面子上好看些。要是曾家的女儿嫁过去,未来曾家才能得到更多的好处。薛家丫头毕竟不是自己人,她哪会将心向到曾家。秦老夫人因为这些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找来薛太太商议,又再三和她说,要让薛愫心怀感激,将曾家当成娘家人,以后要维护娘家人。
薛太太知道秦老夫人的担忧,只好答应下来。
翻来覆去睡不着的还有沈家的侯夫人,这事当真是一点变数也没有了么?娶这样一个毫无背景,又蜚语流长的女人进来,她哪里遂心。侯夫人只要一想到薛愫的眉眼就觉得心窝子疼。
她明白这一切都是儿子捣的鬼,可惜的是上面赐下的,她就是想方设法的要拒绝如今也不成了。想得多了,侯夫人觉得心窝子疼。一晚上都睡不好,第二日一早只好又忙着请大夫过来看诊。大夫只说要平心静气,别动怒。伤了肝。连药也没给开。
侯夫人见了沈锐依旧是忍不住的动怒:“我知道这些都是你的主意,做得好!诚心想把我给气死。不用气死我,这个家也迟早是你们在当。何必这样的匆忙。”
沈锐道:“娘都这时候了还说这些干嘛,日子快到了,还是和几个婶娘商量一下婚事的事宜吧。我之偶怕帮娘出不到什么主意,皇上新给我派了事,也没什么时间。”
气得侯夫人胸口又犯疼。直呼孽障。忙让香梅给她揉胸口。
“夫人息怒,别为了这个和世子爷闹开。再说以后新媳妇进门。自然该侍奉公婆,倘或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夫人正该管教,怕什么呢?”
有了香梅这话侯夫人倒笑了:“是呢。听话乖巧倒罢了。要是不懂事的话,我可得好好的教导。”
眼瞅着又要过年了,沈锐想到薛愫姐弟独自住在棉花胡同,便命身边的人备了些年礼给送去。
这里薛愫也正忙碌着,庄上送来了年例,一百多两银子,以及一些年货。今年收成还不错,又多打了两担粮食。年货倒比去年还要丰盛一些。薛愫照例拿了些出来让送到曾家去。
接着方家那边来了个婆子,过来给薛愫送了一袋核桃。还说起了薛忆有喜的事。
薛愫听了也是欢喜,忙送了一匹尺头,又问那婆子:“大夫给诊过没有。有没有说怀的是什么?”
方家婆子笑道:“那大夫也不大肯定听说是个姑娘。”
薛愫点头笑道:“不管男孩儿女孩儿,只要健康就好。我还说正月里请姐姐过来玩一会子如今是不成了。让她好生歇着吧。我得空的时候帮她做几套小衣服。也算是尽点心意了。”
方家婆子忙说:“我听少奶奶提起过说二小姐针线好,只是开没开过眼界呢。有你这个当姨妈的,替未来的小公子小小姐做衣裳可真是求之不得的事。”
薛愫心里高兴,想到她这个堂姐上一世不得夫家人疼爱,更没个一儿半女的。如今方家的家境虽不怎样,但方家姐夫却是不错的。心里也欢喜。方家婆子临走前。薛愫还特意吩咐紫绢赏了她一串钱。
柳氏这里又和薛愫商量:“婚期有了,小姐也该做下决断才好。”
“什么决断?”薛愫忙问。
柳氏笑道:“自然是要选哪些丫鬟做陪嫁,最好是再选一房陪房。不过昨儿太太的意思是曾家送一户陪房过去。小姐自己再选一房吧。”
薛愫这才注意到这个问题,想了想便笑说:“哪里还用得着挑人呢,早就决定好过了灯节铺子开业,舅舅给的货也差不多要到了。我看不如让闻莺他们做陪房吧。只是不知妈妈的意思……”
柳氏忙笑道:“小姐看得上他们,也是他们的福气。”
薛愫点头道:“到时候闻莺也用不着天天过来服侍我。不过是让王安帮我打点下生意,我还送两个小丫头过去给他们用。重新给买处离侯府进的屋子。大家也方便。”
柳氏见薛愫早就准备好了,遂也不再说什么。
“至于丫鬟们……”这是个让人为难的事,屋里的这些用得上手的不多,沈家那边人多规矩也多,薛愫当然是习惯用自己的旧人。说起丫鬟,她就想起倚春园的习秋来,细细想了一会儿和柳氏商议:“第一个紫绢肯是要跟去的。第二个么……”薛愫本来想说晚霞,可是想想晚霞年纪也不小了,闻莺都已嫁人,断没有让晚霞一直跟着她的道理。也得给她寻个归宿才是。
“菊明、菊清两个也都还不错。最后再让兰蕙跟着去。她年纪虽然小一点,但却是极聪慧的。将来调理出来了,一定能用得上。”
这些人选倒是出乎柳氏的意外,见晚霞落选,悄悄的问了句薛愫:“小姐是准备将晚霞给放了么?”
薛愫道:“我得替她谋划一下。妈妈,回头你将吴秋实帮我叫来,我有话要问他。”
柳氏连忙答应。
哪知吴秋实并不在家,替薛恒跑路去了。薛愫想,只好找别的时间和他商议关于晚霞的事。同时她也陷入了沉思,倘或吴秋实对晚霞无心,那又该如何?带她去沈家?想想上一世的事,要是再被什么人给利用了,她又是个嘴没个把关的,惹了祸事怎么办。年纪也不小了,总不可能跟她一辈子,还是得给她谋个出路。倘或和吴家的亲事不成,不如就让她再服侍恒儿两年,恒儿房里的那些人,除了听雪和念春,别的更用不上。
直到黄昏时,吴秋实才回来。
等他一到家,就被叫到了薛愫跟前。吴秋实完全没个准备,还以为是薛愫要给他派事,因此当薛愫说道:“我家晚霞跟了我身边也快十年了。平时人也活泼,手也巧。不知你对她怎么看?”
吴秋实当时就懵了,忙道:“小姐身边的姐姐妹妹们自然是好的,哪里轮得到我们来评论呢。”
薛愫抿嘴笑道:“说话倒有长进了,只是我想问你一句真话。你若是觉得她好,就找个恰当的时机,让你娘上门来提亲吧。”
吴秋实更是糊涂,有些辨不清薛愫的意思,显得腼腆起来,忙说:“小姐,小的从来不敢有这样的想法。”
“什么叫不敢。我见晚霞好,你也不错。这亲事能成的话,照着闻莺的例子给她送嫁。你们俩安安静静的过小日子。再买一处合适的宅子,不是很好么?”
吴秋实脸红得犹如一块布,手心里冒出汗来。
“怎样,要不要考虑一下,回头我和你娘说去。她准没意见。听说还替你的婚事着急呢,这不就有着落了么。”
吴秋实憋了半天,直直的跪了下来,向薛愫禀告:“求小姐收回诚意,我不敢也不能娶晚霞姐姐。”
薛愫一怔,心想果然是吴秋实不愿意么,倒有些吃惊忙问:“你看不上她?论模样她是丫鬟中最出挑的了,还不好么?”
吴秋实索性全盘托出:“小姐,因为栓子他,栓子他早就看上了晚霞姐姐。”
薛愫更是诧异:“什么,吴春华他也……”薛愫想,这些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事。听海棠她们口中说,晚霞的心里装着秋实,偏偏春华看上了晚霞。真是一团乱麻,让人觉得烦闷。
吴秋实坚定的说:“是栓子他亲口和我说的。”
薛愫忙道:“当真如此的话,这事倒有些难办。你起来吧,我回头问问晚霞她自己的意思。你弟弟心里真有晚霞的话,让他自己来和我说。”
吴秋实随口称诺。
薛愫回头好好的斟酌了一回。便将晚霞叫了过来,细细的问她:“将你许给吴家的人好不好?”
晚霞听了,脸一红,只低头在那里弄衣带,吞吞吐吐的说:“小姐干嘛突然和我说这个?”
薛愫笑道:“你年纪不小了,自然得为你考虑。只是吴家两兄弟,你觉得谁好?”
晚霞红着脸说:“小姐逗我玩呢。二月就是小姐的好日子了,我要跟小姐去。帮小姐管事。”
薛愫却摇头说:“不,我不准备让你去。闻莺都有了着落,不能让你一直跟着我。你说说看,吴家兄弟俩,你看上了谁?”
晚霞红着欲言又止,后来在薛愫的追问下,才说了吴家老大。
薛愫心想,这事是真难办了。她该怎么告诉晚霞,吴春华看上了她,吴秋实却根本没那个心思。直说的话,也太伤女孩子的心了。晚霞的心思细腻,刺着她了,总是不好的。(未完待续)
ps:生病了,高烧39度5~~~~(>_<)~~~~
第一百四十五章 求娶
吴秋实从薛愫那里回来后,直挺挺的躺在床上陷入了沉思。
负责照料他衣食起居的青柳正好叠了衣裳进来,见此笑道:“吴大哥连晚饭都还没吃,怎么就睡下了。屋里这么黑,我马上去点个灯。”
在昏暗的光线下,吴秋实瞪大了眼睛盯着帐顶看。突然明白了什么,骨碌的就迅猛的起身来,披了外衣就径直出去了。连青柳说的什么一句也没听明白。
正好天梁、天栋兄弟俩回来了,吴秋实叫住了他们,交代了几句话,就准备回家一趟。
晚霞从薛愫的房里出来后,遥遥的看见了吴秋实远去的身影,原本想追上去和他说几句话的。只是见他行色匆匆,转眼已经消失了在院门口,不免有些失落。
她回到空荡荡的屋子,与她同屋的紫绢并没在跟前。便在桌前闷坐了一会儿。回想起薛愫和她说的那些,晚霞心里有些乱纷纷的。她终于向薛愫袒露了自己的心事,想到薛愫待她不错,一定会让她如愿的。
晚霞对未来有所憧憬,胸口砰砰乱跳,见那烛火也跟着跳跃不定,便呆呆的望着那烛火,后来脸上浮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
正好紫绢进来瞧见了这一幕,嘲笑道:“刚才小姐叫你过去,是有什么好事吧?”
晚霞红着脸说:“哪里有什么好事。”
“都明明白白的写在晚霞姐姐的脸上了。我猜猜看……”紫绢说着。仰了头,看看屋顶上空,笑道:“对了。小姐也让晚霞姐姐也跟着去侯府吧?”
晚霞笑道:“若小姐答应让我去就好了,可惜我没这个福分,是被排除在外的。”
“那晚霞姐姐有什么高兴的事,说给我听听,我也替晚霞姐姐高兴高兴。”
晚霞红脸道:“没什么,妹妹别乱猜。”
紫绢见晚霞这副情形,再联系到往日里听海棠她们说的那些。心中便明白了一二,也只是抿嘴笑。并不说破。
第二日早饭刚过不久,薛愫正在暖阁做针线,菊清跑来和薛愫说吴娘子来了。
薛愫便知道肯定是为了晚霞和吴家兄弟的事,忙命让她到暖阁里来。将自己的好茶叶好点心都预备着。
吴娘子走得匆忙。加上天气又冷,所以赶到的时候不住的喘着粗气。薛愫睃了两眼,见她眼圈下面还有暗青便知昨夜肯定没有睡好,薛愫欠身招呼着:“大娘这一路辛苦,快请坐。”
吴娘子便在一张杌子上坐了,躬着身子道:“真是老脸都要被我那两个不成器的儿子给丢尽了。实在是没有脸面来面见小姐。”
薛愫笑道:“本来是件好事,希望不要弄成麻烦事就好。”
吴娘子道:“可不是件麻烦事。昨儿老大回去说了以后,我和他们爹将两个不成器的臭小子好好的给骂了一顿。气得我一晚上都没睡好,早上连水都没喝便急着往这边赶。来见小姐。”
薛愫听说便知道吴娘子饿着肚子,叫来了海棠,让她去告诉聂娘子看有什么给备些吃的来。又将面前的茶点推到吴娘子面前。请她吃。
等到吴娘子吃饱喝足之后,这里两人才继续商量小辈们的事。
“我也没料到事情会变得这么麻烦,好在大娘今天过来了,不然我还会让人去借您。你们家商量了一晚,应该有结果了。晚霞的事预备怎么办呢?”
吴娘子脸色微红,显得有些激动:“今天我厚着老脸来。替铁柱来求了。还请小姐答应将晚霞姑娘说给我们家铁柱。”
薛愫感到诧异,原以为吴娘子会说是来替小儿子求的。不免又追问了一句:“铁柱?也就是说吴春华他放弃呢?吴秋实他愿意娶?”
吴娘子忙道:“是的,老二说他退出了,不和哥哥争。我都问过他们的意思了,老头子也答应下来。就这么办吧,还请小姐答应。”
薛愫想,这吴秋实倒有些意思,昨儿问起他时,他还坚持说不敢娶不能娶,今天让他娘来提亲,又算什么意思。不过吴秋实既然愿意,那她也不纠结什么,难得晚霞她也看对了眼,成其一桩良缘,她也办了件好事。晚霞也算是终身有靠了。
“话先说在前面,我不知道吴秋实怎么就改变心意,愿意应承此事。不过他要是日后待晚霞不好的话,我可是不依的。”
吴娘子连忙保证:“小姐,这个尽可以放心,我那孩子老实,对人很实诚。一定不会辜负小姐的美意,肯定会好好的待晚霞姑娘。”
薛愫说:“大娘向我保证也没用这些话让吴秋实亲自来和我说。”
吴娘子忙道:“好,好。回头我就和铁柱说去。”
薛愫又道:“既然这样的话,希望能将他们的事尽早给定下来,毕竟二月里我就不在这边了。不然始终悬着。我看不如请了柳妈妈当保媒。等合了八字再慢慢的选日子。”
薛愫说一句,吴娘子答应一句。
薛愫觉得吴家人不错,吴秋实又是个老实人。晚霞能看上他,自然有他可取的地方。如此以来也了了一桩心愿。
回头当吴秋实再次出现在薛愫跟前时,学区忍不住取笑他:“怎么,又改变心意,愿意接受晚霞呢?”
吴秋实红着脸说:“小姐就别笑话小的了。晚霞姐姐她也挺好的。能娶到她是我的福气。”
薛愫点头笑道:“当然是你的福气。好了,别的我也不追究了,我只问你一句,今后可不许欺负我们晚霞,你能办到么?”
吴秋实连忙保证:“小的向小姐发誓,定不负晚霞姐姐。”
薛愫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好了,你还唤她姐姐,她和你同年的。我见你也是个老实人,做事是有主张的,既然这样的话,那就成了吧。一些事情我已经和你娘商量过了。我找你来除了为了你和晚霞的亲事,还想说说我走之后,你的任务。”
吴秋实便问了句:“小姐去了侯府也是需要护院的吧,虽说沈家人多,肯定不缺,但是有个自己人办事总要容易些。”
“话是这么说,可是恒哥儿怎么办呢?你得负责他的安危,还有这边屋里的大大小小。我回头好好的交代一下恒哥儿,以后这边里外的事就是他来接手了,有什么差遣,你听他的就成。”
吴秋实只好答应着。
回头薛愫将吴家的事和晚霞说了,晚霞只是脸红,一味的扭捏。薛愫倒和她说:“原本还会有什么枝节,如今能顺心就好。做人家媳妇自然比不得做丫鬟。以后可要好好的侍奉公婆。你还暂时嫁不过去,还得等挑好日子,吴家那边也还需要准备,我还得给你备嫁妆。所以我走后,你还是住现在的屋子,也不用到恒哥儿跟前去服侍,安安心心的养身子就成。”
薛愫说什么,晚霞答应什么。后来越发的羞臊了。
曾家的族学又到了休年假的时候了。薛恒这两日都在往曾家好,回来得竟比念书的时候还晚,薛愫知道他的踪迹也不追问什么。
这日盼得他回来,已经是二更时候了。
薛恒见姐姐还在等他,有些歉疚。
“姐姐怎么不早早睡呢。天气这么冷,还是被窝里要暖和些。”
薛愫笑道:“我得等你回来说会儿话。白天不大见你在家。”
薛恒道:“我倒能猜到姐姐要和我说些什么。你就放心的出嫁吧。我一定会好好的念书,不会让姐姐失望的。以后我隔三差五的去侯府看你。姐夫那人又好,肯定不会说什么的。”
“你倒是随时随地都在赞扬他,也不知道他有什么地方值得你这么推崇。”
薛恒说:“姐夫是我接触过的男人里,最有勇有谋的人了,样样都好。”
薛愫看见弟弟那崇拜的眼神,心想,如今姐夫倒比姐姐在他心里还靠前了。便有些吃味。
薛愫又说:“铺子里的事和庄子上的事我还是暂且管着,等到你成家以后再交给你。这两处的收益你拿七成。”
薛恒忙道:“这怎么成呢。两处都是姐姐辛辛苦苦经营的,不如我拿四成,其余六成都给姐姐吧。侯府里虽然不缺这点钱,但是姐姐有产业伴身,旁人也不敢说什么。也有点底气。”
薛愫笑道:“年后我打算再置两处铺子,算是我的陪嫁。这边院子里大大小小的人也都是要吃饭的。你又要读书,旁边没个替你打点的人,还是我先替你管着吧。分成就按着我说的那样。以后你出仕建府了,我就不管了。”
薛恒总觉得对不住姐姐。
薛愫怜爱的看着他笑道:“你安心读书就行。有什么事去找姑父,或者来找我都成。”
薛恒应着是,接着又道:“我看不如请姑父姑姑出面将姐姐的嫁妆做下分割吧。”
薛愫便立马明白薛恒的打算,想了想便道:“也行。”
薛恒笑了:“我原以为姐姐能嫁给鸣表哥也是不错的,哪知又会有这样的姻缘。世事真是难料。不过去了侯府只怕也不容易,姐姐将来还有不少的苦。可怜我们又没个爹娘,以后姐姐有什么难处,我能帮上忙的,一定要说啊。”
薛愫点头道:“会的。”(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六章 嫁妆
这个年也没怎么过好。值得一提的是远嫁的淑荟回来了,薛太太将她安置在敷春堂。
听说薛愫要嫁到沈家去,刚开始还疑惑不解,后来薛太太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给淑荟讲了一遍,淑荟听后只道:“我这个妹子也太苦命了些。将来怎么说人家呢。”
薛太太叹道:“发生了这些事我又有什么法子,原以为她平平安安的,顺顺利利的能嫁到沈家去。没想到竟不成。好在病已经好了大半了。说来还多亏了你薛妹妹去请了白水庵的圆静师父来给你妹妹治病,不然只怕你妹妹已经没了。”
淑荟听后不语,心中却想要是没有这一出就好了,妹妹的亲事也不至于让一个外姓的表妹给抢了去。她多少有些替妹妹把不平。可因为是赐婚又不敢再妄加什么评论。
“你是怎么的,我听你奶娘说你年中好不容易怀上了一个,怎么又给弄没呢?”
淑荟一提起这事来就难过:“都怪我,没有保住他。还不满三个月,哪里就稳了。偏偏他来气我,我和他拌了嘴,没想到竟惊动了肚里的孩子。后来流了不少的血,接着就没保住。他们家也都说是我的不是。好不容易有个孩子,哪知却是这样。他娘说了,要再生不出来,就要给他张罗几个通房的丫鬟。听那口气,好像是谁要赶着生下儿女来,就立马抬身份。我见他也很乐意的就接受了。压根不考虑我的感受。他们娘两商量这些事的是时候,我连小月子都没有坐完。”
薛太太听着,便心疼得紧,抹着眼泪道:“我养了三个女儿。成活了两个。你好不容易嫁了户还算不错的人家。哪知却是这样的心肠。要是早知道就不结这门亲事了。如今隔得又远,娘家是半点也帮不上你。”
淑荟便抽抽搭搭的哭了起来。
薛太太只好又劝:“好了,来日方长,你也还年轻。不愁没有孩子,以后一定要更加小心。就算是丫鬟生下孩子不管男女那也是庶出的。总没有将她扶正的道理。你照样是当家主母,也不怕的。慢慢的来图谋。不如再请圆静师太给你看看。”
淑荟心灰意冷的,不想再提此事,忙转移了话题。
偏偏薛太太也感叹:“你薛妹妹也是这样的,听太医说将来也是子嗣艰难,哎。个个看上去还结实,只是都很娇弱。”
“子嗣艰难?那他们沈家还要娶?”
薛太太道:“这不是上面给赐的么。”
“要赐婚也要有人去提啊,怎么就提到了表妹身上?”
薛太太道:“这个我不是太清楚。不过两家能继续联姻,你祖母,你爹爹都很高兴呢。至于你妹妹。先把身子养好了,再说别的。”
淑荟想,这事只怕没那么简单。
不过淑荟这次回娘家没有住多久,也没有住到给薛愫送嫁,还没到灯节,便又要跟随丈夫回任上去了。走的时候一直红着眼。薛太太将女婿叫到跟前和他说了半晌的话。女婿在岳母跟前是个老实人,说什么应什么。薛太太后来也不知再嘱咐些什么。
后来薛太太道:“我这个女儿在家的时候娇生惯养,可没受过什么委屈。要是觉得她不好。不许折磨她,大不了我接回家跟着我过。”
女婿连忙磕头:“岳母大人息怒,小婿不敢。”
薛太太很是冷淡:“那就安心的过日子吧。可别再出什么糟心的事。”
女婿连连称诺。
好不容易过完了这个年,薛愫的婚期也渐渐的近了。薛愫在二月初一这一天再次住进了曾家。
薛太太替薛愫挑好的陪房过来见了礼。
薛太太一片苦心,给薛愫选了房以前也是薛家的旧人,姓霍。这霍家人原是薛太太的陪房,后来在曾家做了个二管事。如今挑去的是年轻的这一代。小霍氏夫妻都很年轻,不过才二十的样子。女的长得很白净。个子高高的。说话也温柔。男霍亮的相貌倒很平常,言语不多。两人来见了礼。薛愫给了赏赐。薛太太当着薛愫的面,又说给了霍氏夫妻一大通话。
霍亮夫妻赶着表了忠心。薛愫想既然是以前薛家的旧人。也好用一些。
全福人沈家请了安国公的夫人。那安国公夫人倒也喜欢,两家来回的跑了好几趟。只侯夫人称病不大愿意出来张罗,将这些琐事交给了张夫人帮忙料理。
沈锐心里不舒坦,这以后薛愫过了门,怕婆媳之间又有矛盾。上一世淑苓进门,母亲也没给人家好脸色。他只希望宅院里安静些,他也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朝堂上的事。上一世他没得到的,失去的,这一世都得统统找回来。
范氏早就听说薛愫要嫁到沈家去,不过装作不知道,迟迟没有露面,不过薛忆倒是催促了她好几次:“我现在不方便走动,也不好去看她。娘还是替我走这一遭吧。我出嫁的时候妹妹还送东西,不能她嫁人了,我们什么表示也没有吧。”
范氏道:“你姑母还当真是偏心。你妹妹现在马上就是世子夫人了,又是赐婚,多么的风光。她眼里哪里会再有我们。在跟前也是惹人嫌。我不去。”
薛忆气绝:“娘,你也是个小气的。难道将来也不走动?我们在京中也没什么亲眷,这里再不走动的话也太不给妹妹面子了,我们怎么说也是她的娘家人,以后还要给她撑腰的。”
范氏被女儿叨扰得烦躁,最后只好勉强答应去凑个礼。薛忆又拿了些自家的积蓄出来让范氏去置办礼。
范氏想到薛忆出嫁时薛愫的小气,她思来想去便将薛忆给的钱扣了一半,自家揣了。让人去买了两匹尺头。摇摇摆摆的送到了曾家。
前来道贺的亲友竟然比薛太太预料的还要多,送添箱礼的亦是不少。
当范氏知道薛太太给薛愫凑了二十抬嫁妆时,眼睛都红了。这个大姑姐偏心得太多,薛忆嫁时也是拿了些添箱礼,凑起来也不过才七八抬。没想到在薛愫的婚事上竟然这么舍得。
后来她听人说起,除了这二十抬嫁妆,还陪了一处田庄,一房家人。范氏既眼红又嫉妒,她花了几两银子给买的两匹尺头此刻上下都透着一股穷酸气,着实拿不出手。送这么点东西过去,只怕薛愫连看也不看一眼。
华姨娘许久不见范氏忙上来和她招呼:“舅太太进来可好,听说忆姐儿有了喜,还没向你道喜呢。”
范氏道:“喜事,喜事。只是听那大夫把脉说,这一胎很可能是个女儿。我听后就心急得,又连忙跑去庙里上香。”
华姨娘笑道:“先开花后结果也挺好的。”
范氏觉得这话很受用,又顺便问候了古家太太并古宜。
一提到古家,华姨娘脸上明显有些不大好看了。只是在曾家她又没个知心的人,和范氏倒还投趣,后来在没人的时候,华姨娘向范氏提道:“这宜哥儿倒长进些了,如今也知道上进,要参加乡试。只是这婚事上一直耽搁着。说了好几家竟不成。我那表姐为了给宜哥儿说门亲事可发愁了好多回。”
范氏道:“也就是命数。要是当初愫姐儿嫁过去了,只怕都诞下一儿半女了。哪里如此糟糕。”
华姨娘摇头道:“事情都过去了,快别提这事,不然让太太知道了可是会不高兴的。”
范氏撇撇嘴想说什么也没开口。
后来范氏去了薛愫跟前,最终还是将两匹尺头送了过去。、
薛愫只淡淡的扫了一眼,让丫鬟给她倒茶,并不十分的热络。
那范氏亦没多少的言语。
薛愫关心了薛忆几句,范氏有问有答。
后来范氏道:“你就这么一个同姓的姐姐。京中她也没什么依靠。将来你享福了可别忘了她。等你过去了,我让你姐夫过去串串门,找找世子。看能不能谋个职位什么的。日子也好过一点。”
薛愫想,这个伯娘还真是势力,心下有些不喜欢,冷冰冰的说道:“伯娘这话说得我好像多薄情似的。再有姐夫也是个读书人,连举都没有中,求什么官。还是让他好好的念书上进,别的事以后再说。至于世子那里,我不是还没过去么。这也太心急了。”
范氏听说吗,便知道薛愫不肯。心下不快,不过面子还是得挂住。只苦笑了两声掩饰了过去。
及至后来范氏见来串门的亲戚多了,就连徐家也送了礼来。许久不见的曾绮也过来凑热闹。她的那两匹尺头更是显得不值一提。早就坐不住,想要回去了。
薛愫便由着她去,多一句挽留的话也没说。
第二天,方家太太又遣了方远送了一份礼来。方远十分恭敬,又和薛恒攀谈了一阵。薛恒见他说话做事皆是谦逊有礼,倒也不讨厌。
下午时,沈家派了人来过礼。抬了六十六抬嫁妆过去。
侯夫人一听,倒还不算十分的穷酸。听说还陪送了田庄、铺子、仆人,心里又才略好受一些。(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婚
薛愫端坐在床上,看着沈家送来催妆的一套吉服。描金的正红色紵丝通袖大衫,并翠色的金边绣花摇既埂I钋嗌募熕拷鹦宓择刈印I钋嗦搋窘鹦逶葡嫉晕频南监棺叛蛑子褡埂>攀骰喂冢剿商伧伲褂凶霸诮跸焕锏木琶痘洹?br />
望着摆放着整整齐齐的礼服,不禁回想起上一世的情形来。那时候在范氏的促成下,匆匆嫁于古家。凤冠霞帔据说也是临时借来的,根本没有时间去赶制新的。更不用说这些金银珠翠了。直到进了古家门,古宜就始终惦记着她那口官皮箱子里的陪嫁,最终也没逃过他的魔抓。
这一世她的陪嫁远不止一口官皮箱,和上一世的婚礼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沈锐和古宜相比,是不是也是天壤之别呢?薛愫想起倚春园的那晚来,在他暴躁冷酷的背后是不是也隐藏着一颗温柔的心?
薛太太进来时,见薛愫正坐在那里出神,以至于她进来也没发觉。
“我还以为你已经梳洗了,怎么?还不困吗?”
薛愫这才知道姑母来了,忙起身来。
薛太太拉着薛愫坐在床沿边上,上下打量着她,微笑着颔首:“我们薛家的女孩子就是长得好看。曾家的这些女孩子们都不及你。只是你命苦,早早的就没了娘。爹也走得早,孤苦伶仃的,我说一定要给你说门好亲事。如今这一门亲事你总该满意。”
今生走了一条与前世南辕北辙的路。未来怎样,薛愫不清楚,所以她也答不上满不满意。
薛太太交给了薛愫一口黑漆的大木匣子,推到薛愫跟前,交代着:“里面的东西你找时间看看。”
薛愫便知道是什么东西。红着脸点头答应。
薛太太又道:“什么侍奉公婆,辅佐丈夫的话我就不说了。这个世子,在坊间有许多传言,都说他脾气不大好,只怕以后你要吃些苦头了。都说婚姻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外面看上去风光无限,不见得里面依旧甜蜜美满。天天吵嘴打闹的,不一定就不幸福。只是做妻子的。太柔太刚都不好。太柔的比如你姐姐。见她唯唯诺诺的样子,我就喜欢不起来。太刚硬了,又处处都是磕磕绊绊。所以有一句要教给你。有时候顺势而为,才能百折不饶。你要让他真心实意的敬服你,尊重你。以后的婚姻生活才会不被撼动。”
薛愫感激道:“多谢姑母和我说这些。”
薛太太莞尔,替薛愫理了下有些蓬松的发鬓。温柔道:“这些本是你娘的责任。可如今只有我这个当姑母的告诉你。孩子,你记住以后有什么为难的。就来找姑母。姑母一定会帮你。还有恒儿的事,我也再三向你保证过,一定会好好的待他,毕竟他是我们薛家振兴唯一的希望。”
薛愫便扑到在薛太太的怀里。嗅着姑母衣服上淡淡的香气。这香气十分的柔和,能让浮躁不安的心情顿时平静下来。
她想起上一世曾家家败后,姑母只活了四十来岁就匆匆而去了。连副入殓的好板子。连个像样的葬礼也没有,凄凉无比。想到这里只觉得锥心的疼。眼泪就簌簌的落了下来。、
薛太太只当薛愫是舍不得她,温柔的拍着她的背脊说:“好孩子,将来你一定是有福分的。子嗣艰难也不怕,我让人去寻找最好的大夫给你慢慢的调理,八字上的事也没那么厉害。我见过属鸡和属狗的两口子一辈子也都平平安安,互敬互爱的。所以也不用为了这个太往心里去了,皇上开口御赐的,他们沈家也不敢耐你如何。”
薛愫真切的唤了一句:“姑母!”
姑侄俩又说了好一阵的话,直到快要三更了,薛太太才告辞。
晚霞和紫绢进来服侍薛愫入睡。
“我都说这些服侍的活不用你干了,你还过来?”
晚霞红着眼圈说:“最后一次了,以后就是想服( 闺绣 http://www.xlawen.org/kan/55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