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家旗再扬 > 家旗再扬 第 20 部分阅读

第 20 部分阅读

    第一个村,他们来到了马桥。这个村很大,房子盖得很齐整。此时,正是农村吃早饭的时候,华美男走在前边,派克斯基跟在后边。他们俩人来到一伙人吃饭的地方,这伙人有男有女十几个,每人手里都端着碗。华美男觉得怪有意思的,心想,中国人真团结,吃饭这点空都聚在一起,那还有什么事不能融洽的?吃饭的一伙人一看来了外国人,都纷纷地停下手里的筷子,大眼瞪小眼瞅了起来。

    华美男走到一个约莫三十多岁的男子跟前,笑笑,说:“先生,早晨好,我想打听一个事?”

    男子把碗放到了一个小桌上,朝华美男笑笑,非常客气地说:“你吃了吗?有事请讲。”

    派克斯基站在华美男的身后傻笑着,一声也不响。他很想说话,但是,华美男不叫他说,觉得一个外国人太招眼,问不出真实情况来。

    “我想问一下,你们现在收麦子都用什么镰刀?”华美男想了半天问。

    男子听完华美男的话,笑了。在一块吃饭的十了个人,也都大声地笑了起来。

    华美男听着十了个人地笑声,有点尴尬。派克斯基想说什么,看了一眼华美男,嘴张了张,也没敢吱声。

    男子笑罢,对着华美男说:“你好象不是庄户人家?现在,谁割麦子还用镰刀?那玩意成老古董了。”

    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女子,看了一眼华美男,露出一对小虎牙,说:“我们有十几年不用镰刀割麦子了。”说完,又看了一眼派克斯基,派克斯基朝她笑笑。

    “那你们用什么割麦子?”华美男丢掉尴尬又问。

    “用收割机呀!”男子说:“那玩意收得快,省事,要不了多少钱。一家十几亩地,一小会就收完了。”

    华美男两眼眨了眨,问:“十几年前,你们用什么割麦子?”

    “那时候用镰刀呀!”男子连想都没想地说:“那时候,中国落后,没有联合收割机。”男子说到这里,问华美男:“你不是中国人?”

    华美男又尴尬了起来,忙掩饰道:“我是中国人,但是不在家,所以,对咱们家里的事情,知道的不太清楚。”

    女子的小虎牙又露了出来,问:“你是不是和这名外国人一起到外国做生意去了?”

    华美男很会就坡下馿,忙个着地说:“是,我是和这位外国朋友一起在美国做生意的,多少年了没有回来。”说完,朝派克斯基一哝嘴。

    派克斯基点点头,笑笑,表示是一块做生意的伙伴。

    十了个人一听华美男是一个生意人,一下子来了情绪,心想,得好好地给这两个人啦啦,弄不巧能和他们做点什么生意?眼下的中国人,可不是原来的中国人了,经济细胞特别活跃。

    男子问:“你们是做什么生意的?”

    “我们什么生意都做。”华美男望着男子说:“什么挣钱干什么?你们这儿有土特产吗?”

    “我们这儿有蚕丝。”男子侃侃而谈:“我们这儿的蚕丝不比南方的差,抽出来的丝可好了,丝白有韧性,做丝绸布料最好。”

    女子也不甘落后,问得更直接:“你们俩人这次来,是做什么生意的?”

    华美男一听女子这么问,高兴了起来,他不想把话题扯远,于是,就刚才镰刀的主题又说了起来:“我们俩这次来,主要是想买过去你们用过的镰刀。”

    “买那玩意干啥?”女子不解地问。

    “我们买它,做收藏用的。”华美男说完,看看派克斯基。派克斯基笑笑,点了点头。

    “那你们得要什么样的?”男子慌忙地问。他怕问慢了,有人给他挣去了似的。

    “你们过去都用什么样的镰刀?”华美男拐着弯问。

    “我们过去用得镰刀可多了,什么地方的都有。”女子皱着眉头想了想,说:“本地的有,外地的也有。”

    华美男一听外地的有,脸刹时笑了起来,心想,听听你说得是哪里的?如果是鲁南的,那简直是太好了。于是,他进一步地问:“那外地的镰刀都是哪里的?”

    “有江苏的、河南的、河北的。”女子来了一口老牛大憋气,扳着手指头说:“还有山东、山西的。”

    “你说了那么多的地方,到底是那儿的镰刀卖得好?”华美男说:“这样说吧,是谁的镰刀卖得多?”

    女子摇了摇头,不吱声了。

    男子想了想说:“可能是山东那边的吧!”

    “可能?”华美男摇了摇头,说:“可能怎么讲?你能不能说得肯定点?把地方说准?”

    男子也摇起了头,为难了起来,半天道:“记不准了,过去买镰刀,都是家里大人的事。我们那时候还小,根本不买镰刀。”

    “你说的大人是指谁?”华美男说:“我没搞明白你的意思?”

    “大人就是父母亲。”男子进一步解释说:“我们的爹妈。”

    华美男点点头,笑了,说:“我明白了,就是爸爸妈妈。我再问一句,你们家谁有山东的镰刀?有的话,我出大价钱购买?”

    女子一笑,问:“干么,非要山东的?我们家里有安徽的行吧?”

    华美男摇了摇头,说:“不是山东的不要。”他一看没有戏了,就朝派克斯基使了个眼色,派克斯基点了点头。于是,华美男又说:“谢谢你们了,耽误了你们吃饭,不好意思。我们走了,再见!”说完,走了。(未完待续)

    第九章 考察 (十三)

    华美男和派克斯基返回山东,在运河古城玩了两天,也算休整了一下。第三天的早晨就往兰城赶去。也许是冤家路窄,车还没倒兰城,派克斯基就看见了鲁含。此时的鲁含吃饱饭撑得正溜达着玩呢!派克斯基一看见他,就大呼小叫地叫司机停车。车停了下来,派克斯基下了车,正好鲁含赶到跟前。

    两个人面对面互相看着,看着看着,鲁含猛一紧张,心想怎么这么巧啊!越怕碰到的人偏偏碰上?他惊讶了起来,说:“怎么是你,派克斯基先生?”

    “没有想到吧?鲁先生。”派克斯基笑了起来。

    鲁含心里纳闷,不知道这个外国人怎么又来了,问:“派克斯基先生,你怎么又来了?”

    “不能来吗?”派克斯基说:“上次,你鲁先生骗了我,使我回去挨了老板的批评,这回,我们得有个说法吧?”

    鲁含听派克斯基这么一说,尴尬了起来,连连摆手道:“派克斯基先生,你真误会了,上次,我真得没有骗你,那姓马的真得不在这儿住了。要是骗你,我是小狗。”

    “没有骗我?你骗我还轻?”派克斯基生气地说:“你说他不在这儿住了,那他为什么还让我们到这儿来找他?你给我解释清楚。”

    鲁含的脸一含,接着双眼一眨,一个点子又冒了上来,他说:“巧了,上次你来。他们家去别的地方住了,这次你们来了正好他家又搬回来住了。正像你们美国人一样,一家有几个住处。冬天住那夏天住哪,今天住哪明天住哪有一定的定数吗?我们现在的中国人富了和你们美国人一样,想住哪住那。”

    派克斯基一下子叫魯含给说得咕哝嘴了,半天才道:“你知道,那个姓马的叫什么名字吗?”

    鲁含一听,明白了派克斯基的意思,这小子给自己玩起了点子。如果回答不好,就有可能叫他抓住把柄。他两眼一眨想了想,斩钉截铁地说:“他叫马继成,祖祖辈辈都是打镰刀的。”

    派克斯基一听惹了,他满心想说奖牌的事。一想华美男在车里坐着了,于是,就不敢说了。心话,咱那天再说吧!

    这时,华美男在车上听到了派克斯基地咋呼声,不知道他与人争执什么,于是就喊起了他。

    派克斯基走到车跟前,对着车里的华美男一笑,说:“董事长。你喊我?”

    华美男将车窗落下,问:“你和这名中国人说什么呢,大呼小叫?”

    派克斯基笑了一下。说:“我向他听了解马先生家里的情况呢!”

    华美男一笑,点点头。

    鲁含一看派克斯基毕恭毕敬的样子,不知车里坐着的是什么人,就赶紧地走了过来。他朝车里一看,只见华美男很有风度的坐在那里,心想。这人肯定有来头,绝不是小三、小四。就甜蜜地一笑。打起了招呼:“你好!老板。”

    华美男一看这人主动的与他打招呼,就赶紧地下车,说:“你好!你是这个村的,尊姓大名?”

    “我叫鲁含,是这个村的村民。”鲁含礼貌地笑着说:“不过,我不种地,我是搞收割的专业户。”

    华美男一听说他是搞收割的专业户,一下子高兴了起来,问:“你家收割机多不多?”

    “不多,一共有八台。”鲁含不无骄傲的答。

    华美男伸出了大拇指:“了不得,你也是一个老板。我问你,你们村里有没有一个叫马继成的人?”

    鲁含看着华美男的脸,观察着他的表情,说:“有啊!是打镰刀的世家。过去,马家打得镰刀太好了,大半个中国都用他们马家的镰刀,可以说他们家的镰刀疯霏黄淮海和华东地区。谁用谁说好啊!”

    华美男一听,哈哈地笑了:“鲁老板,听说过去马家有乾隆皇帝颁发给的奖牌,你知道这事吧?”

    鲁含一听,身子猛一打颤又敏感起来:“这事,我不知道,没听说过。”他两眼一眨,接着又问:“你们找这奖牌干嘛?”

    “我要是能找到那件宝贝,我就在这儿投资建个厂子。”华美男像是自言自语又像很无奈地说:“可惜呀!可惜!恐怕那个奖牌找不到喽!”

    鲁含一听心花怒放起来,心想,那个奖牌真是价值连城啊!怪不得老外接二连三地来。看来,奖牌说什么都不能还给马继成了。他真为自己弄来马家的奖牌而高兴。他看看华美男,说:“先生,这是我的名片,兴许以后你们找奖牌能用到我。”

    华美男接过名片笑笑,说:“谢谢鲁老板!你现在能带我们去马先生家吗?”

    鲁含往东一看不好了,只见马继成往这边走来,他赶紧地说:“对不起,我现在有一个急事去办。”说完,他赶紧地走了。

    鲁含刚走,马继成就来到了小车的跟前。华美男一看马继成来了,就惊叫了起来;“马先生,你怎么知道我们来了,我们俩来的时候,谁也没有通知啊?”

    “我有先知先觉啊!”马继成笑着说:“早晨起来,我家院子里就有两个喜鹊在欢快地叫,并且边叫边说,你家今天有客来,你家今天有客来。你说不是你们来,还能是谁来?”说完,哈哈地笑了起来。

    华美男和派克斯基都被逗笑了。

    其实马继成一点都不知道他们来,他来接他们俩是听小四说的。

    小四今天骑着电动车走丈母娘去了,回来的路上,他从车前边的挡风玻璃上看到了派克斯基和华美男。他路过马继成家的时候。多了一句嘴,说兰城不大还有外国人来呢!于是,马继成就问他外国人在那儿?他说在兰城的村头上。马继成听完他的话心里有数了。接着就往村头走。他到那一看,果然,真是他们俩。

    华美男来到马继成的家里,刚落座就叫马继成给苏尔雅打电话。此时,苏尔雅刚开完会回到办公室里。一听说美国客人到了兰城,喜得合不拢嘴,收拾收拾自己。拎着小包就下楼了。她坐上车就一个劲地催促司机快点开快点开,恨不得一步迈到马继成的家里。司机从来没有开过这么快的车。觉得领导叫开快就开快吧,一百六十公里的路程,一个小时零十五分就到了。要知道,车走的不是高速公路。而是一级公路。

    中午饭是在马继成家里吃得,自然,兰城的两件宝狗肉、馿屌都上了。这两件宝,马继成买了有好几天了,他怕到跟前买不到,就提前买来放到冰箱里了。那个东西,现在很稀缺,如果不提前预约,不提前去买。是很难买到的。在美国,他就打听了华美男的口味,知道了他很喜欢吃中国菜。

    巧凤怕一个人忙不过来。就把赵慧英、孙怀秀、梅花三个人都喊来帮忙,所以,才没抓瞎。要不,非耽误吃饭不行。按照马继成地安排,三个女人炒好菜,接着再包水饺。水饺是韭菜馅的。这馅。不是随随便便剁的,是华美男专门点得。他知道中国人待客好包水饺吃,于是,他就对马继成说,要包水饺就包韭菜馅的,要不包就别包。客人提出了要求,主人岂能不办。当即,马继成就叫巧凤到自家菜地里割了韭菜,从自家的鸡蛋窝里掏出了鸡蛋,打发小四去豆腐房里买来新做好的豆腐。那三样东西放在一块一调和,馅子真是鲜美极了。三个女人在那屋里包着饺子,在堂屋里喝酒的几个人就闻到了香味。

    这顿饭,华美男和派克斯基两个人吃得可香了!馿大件一个劲地往嘴里夹,吃了一块又一块。先前吃得时候,他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老是问苏尔雅。苏尔雅一笑,文明地对他说:“是响菜。”

    华美男摇了摇头,又夹了一块送进嘴里嚼了两口,问:“响菜是什么菜?”

    苏尔雅一听华美男那样问,知道他没听明白,就直截了当地对他说:“是馿屌,你知道吗?”

    “馿屌,我知道。”华美男会心地笑了,说:“是那玩意,真好吃!”说完,伸出筷子又夹了起来。

    苏尔雅夹了一块,放到嘴里慢慢地嚼着,嚼了一会说:“这东西不光好吃,吃了还特有劲。”接着她给华美男和派克斯基讲起了一个段子。

    说某高级电视台一著名女主持人到南方出差,被人宴请时主人上了一盘馿鞭。她吃第一块的时侯,就觉得好吃。于是,她就接二连三地吃了起来。当她再叨的时候,手一动一片馿鞭掉了下来,一下子滚到了她的裙子上,弄得她好不尴尬。主人为了掩饰她的尴尬。忙说,这玩意真厉害,煮熟了还往女士哪儿跑,如果是生的,那穿透力还不更强?

    华美男听完苏尔雅讲完段子,赶紧地叨起一块馿鞭往苏尔雅的嘴前送,嘴里还说着:“这玩意煮熟了都这么厉害,要是生的还不得吃人?”他说得惟妙惟肖,再加上滑稽地动作,引得大家哈哈都笑。

    三个多小时的时间,他们才吃完这顿饭。按照华美男的话说,是有生以来吃得最香的一顿。吃完饭,他们爬到緑山顶上看了起来。一圈走下来,华美男望着山前、山后的原野,非常满意,一个劲地说好。当时,就提议回到市里去签合同,乐得马继成和苏尔雅高兴地相拥起来。临上车时,华美男又提出了一个要求,说:“以緑山为背景,照相。”

    几个人忙乎了一阵,又是梳头又是整理衣服。待一切准备停当之后,正要拍照的时候,华美男又叫派克斯基停了下来,他说:“派克斯基,你等等。”接着回头对马继成说:“马先生,你上次在美国照相的时候戴着的那个挂件很好看,我能用用吗?”

    马继成一笑,从脖子上拿了下来,递给华美男。

    华美男接过来挂在脖子上,灵机一动,说:“我照照镜子,看看好看吧?”说完,跑向小车的跟前。

    他站在车前,往几个人那儿看了一眼,几个人正在说话啦呱呢!根本没注意他。于是,他就从包里掏出了一个挂件。

    那个挂件也是桃仁做得,只是正面、反面不一样罢了。马继成这个挂件的正面就是华美男挂件的反面,华美男挂件的正面就是马继成挂件的反面,说到底,他们两个人的挂件就是一个桃仁做得。他小心翼翼地将两个挂件对在一起,仔细地看了起来,只见正面和反面的花纹是一个完整的图案,出自一个桃仁。这下,他放心了,立马走了回去。

    几个人先照了两次合影。然后,华美男和马继成两个人又站在了一起,照了一张二人照。华美男嬉笑着,脖子上戴着马继成身上的挂件,头歪向了马继成的那边。马继成也嬉笑着,高兴地笑着,头也歪向了华美男的那边。

    一瞬间,派克斯基按动了快门。(未完待续)

    第十章 大胆地往前走(一)

    按五年一届的规定,春来市委、市政府换届了,苏尔雅不再担任常务副市长,一下子升为政协主席,成了正市级。虽说政协主席是虚职没多大实权,但是,它是五大家之一,关键时刻也能说上话。说谁好不见得管用,但是,如果说谁不好一定管用。所以,想升迁的人,对政协主席还得摇头摆尾,万万不可得罪。

    苏尔雅不当常务副市长了,觉得这回能轻松了,认为以后不过是开开会、视察视察罢了。谁知,市委、市政府把快风集团建设的任务一下子交给了她,让她把主要精力放在联合收割机厂的建设上。

    市委书记一给她谈完,她就觉得来了压力。她为了能抓好这一建设,就特到大西北去了一趟。她在新疆、甘肃、内蒙等地方转了一圈,领略了一下西北大自然强悍,彪烈,原始的性格。

    她之所以去那些地方转转,除了她没去过的原因之外,主要的是她想见识见识那里的困难和不足,结识一下那儿的老百姓,磨练一下自己的吃苦性。不管怎么说,那些地方是不能与内地相比的,老百姓苦的很。她在那儿呆了半个月,还真得收获不小,为她下一步到农村工作打下了基础。说真得,她当领导快三十年了,在工作上兢兢业业没说的,但是,自觉不自觉地也养成了娇娇之气,形成了当官特有的说一不二的性格。

    苏尔雅从大西北回来。在家里只歇了两天,就带着行囊来到了兰城。

    马继成一看到苏尔雅大包袱小行李的带了一大堆东西来到他家,一下子愣了。他眼珠子瞪多大地问:“尔雅,你这是干嘛来了?”

    苏尔雅一听,扑哧一声笑了,说:“我是来你这里工作的呀!是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叫我来和你一起工作的。你怎么这样看我,眼珠子怪吓人的?”

    马继成摇摇头不信,说:“杀鸡岂能用宰牛刀,你这么大的官能来我这里?市里顶多派一个科长来罢了。”

    “继成。你如果不信我回去了?”苏尔雅笑着说。

    “真得!尔雅?”马继成又问。

    苏尔雅将包打开,一些日用品露了出来。马继成一看。两眼又瞪了起来。一小会儿,苏尔雅说:“继成,这回你信了吧?”

    马继成一下子笑了,说:“我信了。真没想到市委、市政府对我这个项目这么重视,把你都派来了。”

    “继成,这个项目被市委、市政府列为了一号工程。书记和市长觉得我对这个项目和你都熟,所以叫我来了。没想到,我来了你还不欢迎。”苏尔雅喝了一口水说。

    “我哪敢不欢迎,求都求不来你。”马继成高兴地说:“你一来,我就如虎添翼了,保证三年能造出收割机来。”

    “你想得到美,我来的时候。市委书记就给我说了,要两年的时间就必须形成生产能力。”

    “要求这么紧?”

    苏尔雅点点头,说:“这也符合发莱恩公司的要求呀!”

    “我说三年形成生产能力是留有余地的。我怕到时候万一不行,叫美国人抓住了把柄。”

    “我知道你的心情。”苏尔雅说:“市里还要求我们造出来的联合收割机要具备世界一流的水平。”

    马继成自信满满地说:“那当然,我想了这事,要造就造出世界一流的联合收割机来,否则,就不造。”

    “继成。你很有信心?”

    “信心是第一位的,世上不管干什么只要有了信心。就能成功。否则,一事无成。”马继成给苏尔雅加上一点水说。

    “那好!继成。你信心这么大,我就好干了”苏尔雅莞尔一笑。

    马继成好像想起来什么似的说:“尔雅,你这个政协主席那么忙,能有时间蹲在这里抓工作?”

    “哈哈哈哈!”苏尔雅朗声地笑了起来,说:“继成,我就知道你得问这个问题,我作为政协主席是很忙事很多,但是,我以这边为主,政协那边除非有重要会议和重要活动我参加之外,一般我不去那里。这回你放心了吧?”

    “放心了!放心了!”马继成也笑了起来。

    这时,巧凤和马力娘儿俩嘻嘻哈哈地从外边回来了,一人手里提着一个篮子,篮子里装得满满地都是菜。她们娘儿俩刚进门,马继成就高兴地说开了:“巧凤、马力,你们娘俩看谁来了?”

    巧凤一看,赶紧地放下手里的篮子,喜出望外地道:“尔雅,今天什么风又把你给吹来了?”

    “西北风唄!”苏尔雅道:“风大吧嫂子?”

    “风不小!我早晨就有预感,起来眼皮就跳,觉得今天家里得来贵客,还不是一般的贵客。”巧凤嘿嘿地笑着,说:“所以一吃完饭,什么没干,我们娘儿俩就去买菜了。”

    苏尔雅看看巧凤后边的小伙子心里有数了,知道了他是马继成的儿子马力。

    小伙子长得人高马大,个子比马继成还要高两公分,两只眼睛大大的,鼻子挺挺的,两只耳朵里还分别长了一个栓马桩。皮肤很白,络腮胡子也很密,两只脚板也很大。苏尔雅看遍了马力的全身,正要说话,马继成又介绍开了:“马力,你过来。”

    马力往前走了走,看了一眼苏尔雅,笑了笑,然后声音不大不小地说:“阿姨好!阿姨不是一般的阿姨。”

    苏尔雅一愣,随即笑了笑,一声没吱声。

    “她是你苏姨。”马继成介绍道:“她就是我常给你说的在市里当常务副市长的阿姨。她现在又升官了,当了市政协的主席。过去,她是我们兰城知青点的知青,在我么这里呆了有好几年。”

    “阿姨!”马力的嘴甜甜地又叫起来:“怪不得,我看一眼阿姨就不一般,原来阿姨就是那个市长阿姨。现在一当主席,更厉害了。”

    苏尔雅微微地笑着,她看着马力,心想,这小子真不愧为一个博士,一见面,他就能知道人是干啥的?不行,我得考考他。于是一笑,说:“马力,你怎么知道我不一般?我穿得也一般化呀!与人没有什么两样啊?”

    马力看着苏尔雅,道:“阿姨,人一般不一般不在穿什么衣服上。人的高贵是在气质上体现出来的。人如果有了一定的气质,哪怕她穿的破一点,也是一个高贵的人,如果一个人没有气质,哪怕她穿绫罗绸缎,也不见得高贵,那只是一个花瓶而已。”

    苏尔雅听到这里颌首点头,表示赞同,笑着问:“马力,我是什么气质?说具体一点是什么型的气质?”

    马力连想都没想地说:“阿姨,你是高贵的气质,我进门看你一眼就看出来了,你坐在那儿大方得体,稳重自然,像个大家闺秀。可是,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又张弛有度,给人赏心悦目地感觉。所以,我说你是高贵的气质。说得具体一点,你是一个气质型的人。”

    苏尔雅听完马力对自己的评价,心里暗暗地佩服起了他。几年前,她到清华大学去培训,一个教授在讲心理学的时候,结合每个学员进行讲评。当讲到她时,教授说她是一个有高贵气质的女人,除了长相好漂亮之外,还有着大家闺秀的风范,叫人看一眼,就能发现她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听到她说话,就知道她办事有章法、有韵味,叫人喜欢。举手投足,落落大方,又像一个谦谦君子。她坐在座位上,当时还很不好意思,脸刹时地红了起来。她长那么大,还从来没有一个人当众夸她、赞她。下了课,同学们都一起围上了她,个个双眼圆睁,像看稀有动物一样,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看起来了她。那一道道目光像锥子一样刺得她浑身生疼。看完,大家伸出了大拇指,说教授有水平,教授有眼光。一个男同学当着大家的面,当场喊起了她闺秀谦谦,闺秀谦谦。从此,闺秀谦谦成了她在清华学习期间的外号。

    苏尔雅想到这里会心地笑着,说:“马力,你是在恭维你苏阿姨吧?今天,你苏尔雅叫你夸得有点头晕。”

    “阿姨,我马力长这么大从来没有夸过人,更不会恭维人。”马力一脸的真诚道。

    “那你今天怎么表扬起我来了?”

    “阿姨,不是表扬。”马力望着苏尔雅笑着说:“我是对你发自内心的评价。苏阿姨,你要知道,我上博士期间专门研究了心理学,造诣还是很高的。”

    “好!好!不说了。”苏尔雅朗声地笑了笑,说:“马力,我可说不过你这个博士啊!我投降我缴械。”说完,做了一个缴械地动作,引得马继成两口子哈哈大笑。

    马继成笑完,说:“光说笑了,我还没给你们娘俩说正经事呢。巧凤、马力你们娘俩,知道苏主席是来干什么的吗?”

    巧凤和马力娘俩都摇了摇头。苏尔雅笑着。

    马继成接着说:“你苏阿姨到这里来是专门来抓联合收割机厂建设的。”(未完待续)

    第十章 大胆地往前走(二)

    巧凤一听两眼瞪了起来,刚想说什么,马力开了腔:“阿姨,你来抓这个项目真是马家三生有幸啊!”

    巧凤高兴地说:“尔雅,你到这里又回到了农村,又要叫你重吃二遍苦,重受二茬罪了。”

    “看你说的嫂子,现在农村的生活不知要比过去强了多少倍,吃的穿的那点比城里差?”苏尔雅嘻嘻地说:“我当年下乡的时候,吃的那么差穿的那么孬不都挺过来了,现在,我更不怕什么了。嫂子,你要不信,咱姊妹俩比试比试看谁能吃苦!”

    巧凤嘿嘿地笑了起来。

    “尔雅,苦不苦的咱不说,最起码的是你又得撇家舍业两头忙。”马继成说:“虽说现在农村的条件好了,但是基础条件还不行,吃、住、行还是比不上城里。你来,肯定得比在城里苦。”

    苏尔雅说:“继成,你别说得那么玄乎,就是有点苦又算得了什么?再说我来也是组织安排来的,一切为了经济的发展。我要是与马力比真是相差太远了。一个博士连那么好的工作都不要了,从大城市来到了农村,你说苦不苦?”说完,看了一眼马力。

    马力听完马继成和苏尔雅的说辞,一蹦老高,来到苏尔雅的跟前,双手攥住了她的手,激动地高呼:“苏阿姨万岁!苏阿姨万岁!苏阿姨万岁!”

    “马力,你这样高呼我万岁。不怕折了我的阳寿?”苏尔雅笑着说:“我可没有那么伟大?”

    “苏阿姨,你就是伟大。”马力说:“你如果不伟大,还不是两眼只盯在官位上。坐在那颐指气使,指手画脚,做享清福,干嘛还要跑到这里来做具体工作,受一些罪?”

    “马力,言重了!”

    “尔雅,你这样做。我们马家怎么偿还你啊?”巧凤真诚地说:“你当了这么多年的官,老了还来受罪。”

    “嫂子。这是我的工作应该做的。”苏尔雅说。

    巧凤说:“工作不假,如果遇到一个不愿吃苦的人还不推三阻四。即使来了,也得讲讲条件要点什么吧!”

    苏尔雅笑笑没吱声。

    马继成说:“马力,你别看你妈是老百姓一个。我听着她对官场上的事还多少了解一些呢!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你净小看人。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肚子吗!”巧凤嗔了他一眼。

    马力笑笑了,看了他妈一眼,说:“我妈是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你们爷俩今天是怎么了,净拿我开刷?”巧凤又嗔了马力一眼。

    “哈哈哈!”四个人又大笑了起来。

    苏尔雅笑完,说:“嫂子,一会你有空。给我拾掇拾掇一间房子留我好住。”

    “房子有的是,你想住哪间就住哪间。”说完,巧凤嘿嘿地笑了。

    这时。马力的手机传来了信息声,他一看,快步地走了出去。

    马力来到自己的房间,打开手机,只见一条短信飞了过来,上面写着:马力。关于你辞职的事我越想越想不通了,你好端端的不在省城呆着。干么非要跑到你老家那个破地方去制造什么联合收割机?你爹,一个农民能造出什么联合收割机来?你别跟着他做梦了,快回来吧我爱你。如果你一意孤行,不听我的话,咱们就拜拜!限你今天晚上回话。否则,一刀两断。落款:姚淑娟。

    马力来来回回地看了三遍短信,越看越不可思意,辞职前,他是与姚淑娟商量好的,说他想回家帮助爸爸建厂,制造出中国一流的联合收割机来。当时,她点头允诺先叫马力回来,待厂子建好之后她再辞职回来一起干,并且说得铿锵有力:“在科研所干,没有什么出息,只不过搞个研究罢了,不如到企业真刀真枪地干有滋有味,企业最锻炼人。”怎么她前边说过的话,后边就用脚趋了呢?一个博士说的话,到底算不算话?他坐在沙发上一个劲地问自己,我到底应该怎么办?

    姚淑娟和马力是亲同学,打从上本科起两个人就在一个班。一块上了四年本科,本科毕业又一块上了三年的研究生,研究生毕业,两个人又一块读了三年的博。屈指算来,两个人在一块读了十年的书。

    姚淑娟出身在书香门第,她爷爷是上海交大的名牌教授,世纪之交的时候去世了。火葬那天,光送行的花圈就排了有三里路,可以说桃李满天下。她爸爸、妈妈现在都是西安交大的教授,两口子也都是教机械制造专业的拔尖人才。他们两人研究的成果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每年都到欧美一些国家去交流研讨,两人被尊称为中国机械制造的大王。

    刚开始上大学的时候,班上有三十多名男生,排着队追逐姚淑娟。追得她成天连气都喘不开,真是躲了这个躲不了那个,因为她长得非常漂亮。她一米六九的个子,不胖不瘦,每一个关节都好像是用尺子量着长得一样,横看竖看都成比例。脸蛋也出奇地好看,长瓜子脸,皮肤白得透明,用不用护肤霜,对她来说根本无所谓,不用正好,如果用了就显多余。一双大眼睛,标准地镶嵌在脸盘上。那眉毛呀,长得弧度恰到好处,不弯不直的,粗细也正好。面对这个要身段有身段,要脸蛋有脸蛋的校花谁不喜欢?而马力就与那三十多个男生不一样,对姚淑娟一点意思都没有。他不是看她不俊?美人在谁的眼里都是美的。他也不是不喜欢她?他觉得他不够资格喜欢她。马力觉得他是来自农村,能考上名牌大学就算烧高香了,哪还敢有非分之想。他觉得他爹顶着一头高粱花子,她爸头上戴着大学教授的桂冠,根本的门不当户不对,趁早也别浪费那份感情了。就是想了也是白想,追了也是白追。人一但有了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了,也就不想攀什么高枝了。人一但淡定了,就什么欲望也没有了,也就老实了。于是,他就成天除了学习,就是在校内弄一间小屋自动地卖报,挣的钱都无偿地捐给了上不起学的孩子。

    第一学期,他在班里考了第一名,拿上了奖学金。第二学期,他照旧还是第一名,拿上了奖学金。班上那三十多名男学生光挖空心思地追姚淑娟了,没把心思用在学习上,一个个根本没考好,有的达三门不及格。

    当辅导员在放寒假之前公布成绩,念道马力是第一名时,全班五十多名学生嘴里都传来了喳喳声和赞叹声,目光齐刷刷地看向了他。觉得这个傻大个不简单,别看他平常少言寡语不显山不露水的怎么学习这般的好,连续两个学期拿了第一名?可能是真人不露像,露相不真人的缘故吧!为此,全班的同学都刮目相看马力了,觉得他了不得,是个人才。原来觉得他是来自农村来土了吧唧的同学,这时也不觉得他土了。原来不给他接触的同学,这时也开始接触他了,原来不理他的同学,这时也开始和他说话了。但是,马力还是马力,一点没有觉得自己怎么样,还是该怎么样学习就怎么学习,该怎么样卖报就怎么样卖报,从不骄傲自满。

    那些挂了几门的考生待补完考,痛下了两天的决心之后,一看到姚淑娟又都心猿意马了起来,纷纷拿起武器又追杀起来,软的硬的一起上,今天请她下馆子,明天带她逛商场,可是姚淑娟就是不吐露那两个字——愿意。这可难煞了那帮男生。这时,其它班级的学生也开始了对她的攻击,攻势并且很大。一看那阵势,全班的同学沉不住气了,就召开了全班的联席会议,会议一致决定,团结对外,决不叫肥水流向外人田。会议决定之后,还约法三章,第一;班内学生优先与姚淑娟谈对象,只要感情相近能立马拿下者,全班同学进行大力支持。第二;凡是知道姚淑娟爱情信息的要立马通报全班男同学,对贪污者全班共讨?( 家旗再扬 http://www.xlawen.org/kan/573/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