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令
初春时节,关中八百里秦川,仍然带着一丝寒意。</P>
</P>
咸阳周边的官道,不时有车马行驶,来也匆匆,去也匆匆。</P>
</P>
嬴政亲政后,正值年轻,精力十足,自己做了工作狂,每日坚持批阅奏书,笔耕不辍。</P>
</P>
国君如此勤政,自然容不得懒惰的官员。近年来,秦国的御史府,对官员的效率要求越来越高。</P>
</P>
秦国重视文牍治国,凡事须形成可供查阅的档案。</P>
</P>
秦国的官员,既要处理政事,还得在竹简上做好详细记录。每日进入官署,就开始忙碌。直到日落的时候,才堪堪完成当天的工作。</P>
</P>
荀子入秦的时候,见秦国官员出了私家,就进公家。离了公家,就回私家。没有时间游山玩水,狎妓歌舞,结党营私。</P>
</P>
在秦国当官,远远没有那么轻松。当今的秦王嬴政,对那些为吏不直者,可谓深恶痛绝。</P>
</P>
当官的人,累有累的好处。各地发往咸阳的文书,总是能得到快速的处理,当日该完成的工作,绝不会留到明天。</P>
</P>
蒙恬发往咸阳的军报,到达咸阳宫的时候,已经是酉时末刻,也就是日入的时候。</P>
</P>
一般的国君,留到明日一早起来处理,已经算是勤政了。</P>
</P>
可嬴政不是一般的国君。</P>
</P>
收到蒙恬的军报后,嬴政立即派侍郎前往召集重臣,到咸阳宫议事。</P>
</P>
“蒙恬的军报在这里,各位爱卿都看一下吧?”</P>
</P>
嬴政坐在主位上,说话间,早有宦官赵高上前来,将军报送往各位大臣的手里。</P>
</P>
众臣赶来的空隙,宫中的谒者,赶紧抄写了几份,刚好分派到各位大臣的手中。</P>
</P>
“蒙恬扶立芈仝为楚王,这······有些孟浪了。”</P>
</P>
李斯皱紧眉头,微微摇头。</P>
</P>
身为楚人,李斯的心一心奉献给秦国,内心深处,他对楚国没有一点好感。</P>
</P>
“芈仝成为楚王,我秦国灭掉楚国后,还得费心处理芈仝,平白给自己找麻烦。”</P>
</P>
蒙恬打的什么主意,李斯心里多少有些明白。</P>
</P>
只是芈仝什么都不用做,最后秦国为了安抚楚国人心,势必会留给芈仝一个封君的位置。</P>
</P>
李斯心里想着,他背井离乡,在秦国闯荡大半辈子,或许才能遇到封侯的机会。这个芈仝,只不过因为身为楚幽王的儿子,就能躺着封侯。</P>
</P>
真是太不公平了。</P>
</P>
“蒙恬率军离开咸阳前,曾向寡人请了一道旨意,就用在了芈仝身上。只要能攻灭楚国,些许手段不是问题。”</P>
</P>
嬴政挥了挥手,示意不再讨论芈仝的问题。</P>
</P>
“蒙恬在军报里建议,先与楚军对峙,稳扎稳打,拖耗楚军,各位爱卿怎么看?”</P>
</P>
嬴政本质上是个急性子,配上雄才大略,就想要做很多事情。</P>
</P>
蒙恬缓缓图之的战略,与嬴政心中的构想有些不合。</P>
</P>
青铜女像灯的光亮,斜斜的照在议事大厅,嬴政麾下的功臣团队,面目依次浮现。</P>
</P>
顺着灯光,嬴政的目光落在了王贲、魏缭的位置。</P>
</P>
作为军方代表,深谙军事,理当有首先发言的权利。</P>
</P>
“蒙恬麾下现有三十万人马,能与项燕周旋到现在,蒙恬还算打得不错。”</P>
</P>
王贲板着面孔,微微一思索,点头肯定了蒙恬的战绩。</P>
</P>
他刚从频阳探亲回来,与父亲王翦探讨过灭楚的方略。</P>
</P>
王翦坚持认为,灭楚宜慢不宜快。秦国现在握有优势之居,只要不犯大错,就是稳赢的局面。临到最后关头,秦军实在不用钻营出奇制胜。</P>
</P>
稳稳平推过去就好。</P>
</P>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大王任命蒙恬接替李信为伐楚主将,怎么打,就该由蒙恬自己做主。”</P>
</P>
李信战死,秦军折损一大将,刚开始的时候,王贲暗中感到有些快意。但时间久了,总觉得这是秦国军方的损失。</P>
</P>
嬴政现在有干涉前线将军用兵的念头,如果不及时提醒,以后的将军们,可就容易受到后方的掣肘。</P>
</P>
王贲主张不干涉蒙恬用兵,众臣的目光,随之一转,纷纷盯着魏缭。</P>
</P>
秦国灭亡六国的军事计划,几乎出自魏缭之手。魏缭领导的国尉署,地位稳步上升,成了与丞相府、御史府并肩的存在。</P>
</P>
“蒙恬在南方拖住楚军,秦国可以在北方出击。”</P>
</P>
嬴政任命李信担任伐楚主将的时候,魏缭心中做好了李信大败而归的准备。没想到李信战死,蒙恬接管秦军的指挥权,稳住陈郡的防线。</P>
</P>
这样一来,南方的战线,暂时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P>
</P>
蒙恬的这份军报,上面写得很清楚,一向擅长突击的蒙恬,这次准备稳扎篱笆。</P>
</P>
“北方?”</P>
</P>
王绾神情一愣,一时没有反应过来。</P>
</P>
北方的赵国、燕国,不是都灭亡了吗?</P>
</P>
“可是残燕?”</P>
</P>
御史大夫冯去疾偏过头,望着嬴政身后的大幅帛布地图。</P>
</P>
地图上方的东北角,也就是辽东之地,还在燕王喜的手中。</P>
</P>
“燕国的辽东之地,一年差不多有近五个月飘雪,地广人稀,粮食不兴,去攻占这样的土地,得不偿失。”</P>
</P>
王绾摇头说道。</P>
</P>
担任丞相后,王绾思考问题的时候,会更多的考虑得失。</P>
</P>
千里远征辽东,屯兵驻守,修建城池,这可是一个无底洞。</P>
</P>
“燕国乃是最后的姬姓国,不灭燕国,山东人士,可就有投奔的对象。”</P>
</P>
身为丞相统帅的百官,李斯并没有跟王绾站在一起,而是提出了不同的意见。</P>
</P>
在李斯看来,腐朽的山东六国,统统都要消灭。</P>
</P>
“廷尉说得不错,燕国的王室,可比齐国来得正统。”</P>
</P>
魏缭点头说道,转过身来,看向了嬴政。</P>
</P>
众臣商议,最后拿主意的,却是嬴政。</P>
</P>
魏缭成为国尉,制定攻灭山东六国的计划,统筹各个战线的秦军,协调行动。</P>
</P>
若要对北方的燕国用兵,南方的秦楚战线,可以消停一阵子。</P>
</P>
“燕国使者妄图刺杀寡人,燕王喜把一切责任都推在太子丹身上,以为这样就能偏居一方。哼,太看得起自己了!”</P>
</P>
想到荆轲手拿匕首,追着自己到处跑的往事,嬴政暗暗的握紧了拳头。</P>
</P>
王翦攻燕的时候,正值北方冬天来临,天寒地冻,大军行军不易。刚好李信率轻骑获得太子丹的人头,嬴政勉强接受了燕王喜的求和。</P>
</P>
不过,在嬴政心目中,燕王喜才是荆轲刺秦的主犯。</P>
</P>
太子丹只不过是燕王喜抛出来的刀子罢了。</P>
</P>
“王将军,攻灭残燕的事,寡人就交给你了。”</P>
</P>
“敢不为大王尽忠!”</P>
</P>
王贲回过神来,连忙颔首作揖。</P>
</P>
燕王喜手下的人马没有多少,嬴政选择王贲为将,差不多提前给了王贲俘虏燕王喜的功劳。</P>
</P>
王翦回家养病,不再过问军中之事,嬴政心里非常感激。</P>
</P>
现在,他不用考虑王翦功高震主的事了。</P>
</P>
“北方攻燕,南方灭楚的战事,也不能停······”</P>
</P>
魏缭以为,确定在北方用兵后,南方的战事会沉寂下来。他没有想到,嬴政却是想要加快统一天下的步伐。</P>
</P>
三月末,仲春时节,天气更加暖和了。</P>
</P>
秦军郸城大营北边的官道,一骑黑衣骑士,背着小旗,怀揣贴着鹰羽的王令,快马狂奔,直向秦军大营赶来······</P>
</P>( 大秦将魂歌 http://www.123xyq.com/read/18/18362/ )( 大秦将魂歌 http://www.xlawen.org/kan/6416/ )
</P>
咸阳周边的官道,不时有车马行驶,来也匆匆,去也匆匆。</P>
</P>
嬴政亲政后,正值年轻,精力十足,自己做了工作狂,每日坚持批阅奏书,笔耕不辍。</P>
</P>
国君如此勤政,自然容不得懒惰的官员。近年来,秦国的御史府,对官员的效率要求越来越高。</P>
</P>
秦国重视文牍治国,凡事须形成可供查阅的档案。</P>
</P>
秦国的官员,既要处理政事,还得在竹简上做好详细记录。每日进入官署,就开始忙碌。直到日落的时候,才堪堪完成当天的工作。</P>
</P>
荀子入秦的时候,见秦国官员出了私家,就进公家。离了公家,就回私家。没有时间游山玩水,狎妓歌舞,结党营私。</P>
</P>
在秦国当官,远远没有那么轻松。当今的秦王嬴政,对那些为吏不直者,可谓深恶痛绝。</P>
</P>
当官的人,累有累的好处。各地发往咸阳的文书,总是能得到快速的处理,当日该完成的工作,绝不会留到明天。</P>
</P>
蒙恬发往咸阳的军报,到达咸阳宫的时候,已经是酉时末刻,也就是日入的时候。</P>
</P>
一般的国君,留到明日一早起来处理,已经算是勤政了。</P>
</P>
可嬴政不是一般的国君。</P>
</P>
收到蒙恬的军报后,嬴政立即派侍郎前往召集重臣,到咸阳宫议事。</P>
</P>
“蒙恬的军报在这里,各位爱卿都看一下吧?”</P>
</P>
嬴政坐在主位上,说话间,早有宦官赵高上前来,将军报送往各位大臣的手里。</P>
</P>
众臣赶来的空隙,宫中的谒者,赶紧抄写了几份,刚好分派到各位大臣的手中。</P>
</P>
“蒙恬扶立芈仝为楚王,这······有些孟浪了。”</P>
</P>
李斯皱紧眉头,微微摇头。</P>
</P>
身为楚人,李斯的心一心奉献给秦国,内心深处,他对楚国没有一点好感。</P>
</P>
“芈仝成为楚王,我秦国灭掉楚国后,还得费心处理芈仝,平白给自己找麻烦。”</P>
</P>
蒙恬打的什么主意,李斯心里多少有些明白。</P>
</P>
只是芈仝什么都不用做,最后秦国为了安抚楚国人心,势必会留给芈仝一个封君的位置。</P>
</P>
李斯心里想着,他背井离乡,在秦国闯荡大半辈子,或许才能遇到封侯的机会。这个芈仝,只不过因为身为楚幽王的儿子,就能躺着封侯。</P>
</P>
真是太不公平了。</P>
</P>
“蒙恬率军离开咸阳前,曾向寡人请了一道旨意,就用在了芈仝身上。只要能攻灭楚国,些许手段不是问题。”</P>
</P>
嬴政挥了挥手,示意不再讨论芈仝的问题。</P>
</P>
“蒙恬在军报里建议,先与楚军对峙,稳扎稳打,拖耗楚军,各位爱卿怎么看?”</P>
</P>
嬴政本质上是个急性子,配上雄才大略,就想要做很多事情。</P>
</P>
蒙恬缓缓图之的战略,与嬴政心中的构想有些不合。</P>
</P>
青铜女像灯的光亮,斜斜的照在议事大厅,嬴政麾下的功臣团队,面目依次浮现。</P>
</P>
顺着灯光,嬴政的目光落在了王贲、魏缭的位置。</P>
</P>
作为军方代表,深谙军事,理当有首先发言的权利。</P>
</P>
“蒙恬麾下现有三十万人马,能与项燕周旋到现在,蒙恬还算打得不错。”</P>
</P>
王贲板着面孔,微微一思索,点头肯定了蒙恬的战绩。</P>
</P>
他刚从频阳探亲回来,与父亲王翦探讨过灭楚的方略。</P>
</P>
王翦坚持认为,灭楚宜慢不宜快。秦国现在握有优势之居,只要不犯大错,就是稳赢的局面。临到最后关头,秦军实在不用钻营出奇制胜。</P>
</P>
稳稳平推过去就好。</P>
</P>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大王任命蒙恬接替李信为伐楚主将,怎么打,就该由蒙恬自己做主。”</P>
</P>
李信战死,秦军折损一大将,刚开始的时候,王贲暗中感到有些快意。但时间久了,总觉得这是秦国军方的损失。</P>
</P>
嬴政现在有干涉前线将军用兵的念头,如果不及时提醒,以后的将军们,可就容易受到后方的掣肘。</P>
</P>
王贲主张不干涉蒙恬用兵,众臣的目光,随之一转,纷纷盯着魏缭。</P>
</P>
秦国灭亡六国的军事计划,几乎出自魏缭之手。魏缭领导的国尉署,地位稳步上升,成了与丞相府、御史府并肩的存在。</P>
</P>
“蒙恬在南方拖住楚军,秦国可以在北方出击。”</P>
</P>
嬴政任命李信担任伐楚主将的时候,魏缭心中做好了李信大败而归的准备。没想到李信战死,蒙恬接管秦军的指挥权,稳住陈郡的防线。</P>
</P>
这样一来,南方的战线,暂时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P>
</P>
蒙恬的这份军报,上面写得很清楚,一向擅长突击的蒙恬,这次准备稳扎篱笆。</P>
</P>
“北方?”</P>
</P>
王绾神情一愣,一时没有反应过来。</P>
</P>
北方的赵国、燕国,不是都灭亡了吗?</P>
</P>
“可是残燕?”</P>
</P>
御史大夫冯去疾偏过头,望着嬴政身后的大幅帛布地图。</P>
</P>
地图上方的东北角,也就是辽东之地,还在燕王喜的手中。</P>
</P>
“燕国的辽东之地,一年差不多有近五个月飘雪,地广人稀,粮食不兴,去攻占这样的土地,得不偿失。”</P>
</P>
王绾摇头说道。</P>
</P>
担任丞相后,王绾思考问题的时候,会更多的考虑得失。</P>
</P>
千里远征辽东,屯兵驻守,修建城池,这可是一个无底洞。</P>
</P>
“燕国乃是最后的姬姓国,不灭燕国,山东人士,可就有投奔的对象。”</P>
</P>
身为丞相统帅的百官,李斯并没有跟王绾站在一起,而是提出了不同的意见。</P>
</P>
在李斯看来,腐朽的山东六国,统统都要消灭。</P>
</P>
“廷尉说得不错,燕国的王室,可比齐国来得正统。”</P>
</P>
魏缭点头说道,转过身来,看向了嬴政。</P>
</P>
众臣商议,最后拿主意的,却是嬴政。</P>
</P>
魏缭成为国尉,制定攻灭山东六国的计划,统筹各个战线的秦军,协调行动。</P>
</P>
若要对北方的燕国用兵,南方的秦楚战线,可以消停一阵子。</P>
</P>
“燕国使者妄图刺杀寡人,燕王喜把一切责任都推在太子丹身上,以为这样就能偏居一方。哼,太看得起自己了!”</P>
</P>
想到荆轲手拿匕首,追着自己到处跑的往事,嬴政暗暗的握紧了拳头。</P>
</P>
王翦攻燕的时候,正值北方冬天来临,天寒地冻,大军行军不易。刚好李信率轻骑获得太子丹的人头,嬴政勉强接受了燕王喜的求和。</P>
</P>
不过,在嬴政心目中,燕王喜才是荆轲刺秦的主犯。</P>
</P>
太子丹只不过是燕王喜抛出来的刀子罢了。</P>
</P>
“王将军,攻灭残燕的事,寡人就交给你了。”</P>
</P>
“敢不为大王尽忠!”</P>
</P>
王贲回过神来,连忙颔首作揖。</P>
</P>
燕王喜手下的人马没有多少,嬴政选择王贲为将,差不多提前给了王贲俘虏燕王喜的功劳。</P>
</P>
王翦回家养病,不再过问军中之事,嬴政心里非常感激。</P>
</P>
现在,他不用考虑王翦功高震主的事了。</P>
</P>
“北方攻燕,南方灭楚的战事,也不能停······”</P>
</P>
魏缭以为,确定在北方用兵后,南方的战事会沉寂下来。他没有想到,嬴政却是想要加快统一天下的步伐。</P>
</P>
三月末,仲春时节,天气更加暖和了。</P>
</P>
秦军郸城大营北边的官道,一骑黑衣骑士,背着小旗,怀揣贴着鹰羽的王令,快马狂奔,直向秦军大营赶来······</P>
</P>( 大秦将魂歌 http://www.123xyq.com/read/18/18362/ )( 大秦将魂歌 http://www.xlawen.org/kan/6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