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 部分阅读
“shit!”在无线电里,凯文轻声咒骂道。他清楚地看到赵昔和萧永都提前做了规避动作,意识到米洛舍维奇的撞击肯定是会失败的,但现在他所身处的角度,居然连补枪都做不到了。凯文有些焦虑,随即收起了狙击步枪开始撤退。
米洛舍维奇这个时候则做出了第二反应,他一脚踹开了破碎地车门,提着突击步枪跳了下来,他严格按照中年人事先布置地,先敲掉赵昔,然后随便怎么样萧永都逃不出他们的手掌心了。但是,现在只能用左手提着枪地他,没想到首先扑上来的却是萧永,萧永居然手持一柄餐桌上用的叉子就扑了上来,而这一叉子,居然戳在了米洛舍维奇现在握枪的左手上。米洛舍维奇大吼一声,枪掉在了地上,他愤怒地一巴掌朝着萧永的位置拍了过去,可萧永却轻轻松松地闪开了。萧永的那份镇定从容,仿佛对于这种场面一点都不陌生。电光火石之间,萧永也曾是个远远高于优秀水准的战地摄影师的事实,浮现在大家的脑际,一闪而过。
中年人做出一副惊惶的样子,仿佛撒在身上的那些玻璃碎片都不存在似的,他就缩在墙角双手抱着头,惊惶地看着。而刚才用过的步话机话筒和耳机线,也早已经撤掉了。这让在混乱之际压根无暇注意到些什么的人们,完全没意识到他居然是这些突袭者的后台老板。中年人对于突袭的成功虽然严重关切,但却忍住了绝不会动手,一旦他出手,恐怕自己会长期陷入被美国的国家机器追袭的可怕境地,那是他绝不愿意体验的生活。
赵昔没有再给米洛舍维奇什么机会,一梭子子弹扫了过去,在米洛舍维奇的胸前激起一片血花,当即就倒下了。而在另一辆车上的人也已经包抄过来,他们带着绒线头套,手持着突击步枪冲锋过来,一个个点She精确地压制着酒吧里的赵昔。
“从后面走!”赵昔推了一把加里宁,加里宁手脚并用地朝着酒吧的后门冲去。虽然知道很有可能后面已经埋伏了人,但这个时候,其实也没别的什么选择。他们几个的反应已经算是极快的了,在酒吧里的其他人还在不知所措的时候,他们已经作出了反应,击毙了当先两个袭击者,开始寻找撤离这里的道路了。
赵昔举起了枪,冲着两个袭击者扫射了一阵,就在两个袭击者卧倒暂避的时候,他冲着萧永和加里宁大吼一声:“走!”
翻过了吧台,冲进了厨房,萧永却没有直接从后门跑出去,他从厨房里推了一台不锈钢的手推车,那是通常用来装洗完了的餐具的东西,掩护着自己的身形才从后门离开。果不其然,萧永刚一露头,一梭子子弹就射了过来,在不锈钢推车上打出了一排弹孔,但装满了东西的推车可不是那么容易被击穿的。
“怎么办?”加里宁大吼道。而在这个时候,他看到了小巷的另一侧,酒吧的后门正对着的是边上那栋建筑的后门。这种后门多数都是厨房或者其他工作空间的通道,建筑里只要有人活动,总是保持清洁的。但这扇后门却已经脏得和墙体都差不多颜色了。加里宁想都不想,一脚踹了上去,坚实的木门反震得他脚丫子疼得不行,但他却也看到了希望,那木门已经开裂,露出了里面白花花的木质原色。他紧接着又是一脚,踹开了门,也同时触动了大楼的报警器……尖利的啸叫在整个建筑里回响。“这里,快。”加里宁扯着萧永,一起冲进了这栋建筑。
这栋建筑是一个私人的基金会的办公地点,后门这里果然是没什么活动的。虽然整个基金会也不过六七个人办公,却占据了一整栋建筑,里面的陈设也是典型的美国东海岸传统风格,带着些英式的雅致和古典,却又仿佛羼杂了些别的什么。
萧永和加里宁朝着建筑深处跑去,看着空旷的空间,他们也不禁发出苦笑。躲过了巷道里的子弹,现在却又自投罗网。这个建筑里没有多少可供躲避的地方,而对方会从前后两个门进来,瓮中捉鳖。警报器已经响了,刚才的枪击更是会引起警方的绝对重视,警察和特勤局应该几分钟就会到,但他们能坚持得过这几分钟吗?现在,赵昔正在酒吧的厨房里对付那两个袭击者,这里完全得靠他们自己,而他们……能坚持得下这几分钟吗?
对方手里有枪,可他们手里有什么?只有照相机、闪光灯之类的东西了。他们是摄影师,对自己的器材还真是不离不弃。唉,有了,一个念头在萧永心里腾起,这是他们用的最熟的东西,凭什么就不能用来帮着他们坚持下这几分钟?
第一百二十章 光是我的武器
“加里宁,你的包给我……妈的……”萧永拉过了加里宁的摄影包,翻开一看却傻了眼。萧永自己现在包里装着的是一整套的尼康器材,而加里宁随身拎着的一套居然是佳能。“你让我怎么玩无线引闪?”
萧永包里装着两个闪光灯,那可不是摆谱,无线引闪功能对于职业摄影师来说,是控制用光的最基本的技巧,两个闪光灯是基本,三个四个才能体现出好效果。而尼康和佳能的闪光灯,可是互相不兼容对方的机器的。
但加里宁被这么一提醒,先是张大了嘴,然后醒悟过来。萧永是想用闪光灯分散袭击者的注意力。在这个说复杂不复杂,说简单却也不简单的环境里,能拖上两分钟,对方就算没得手怎么也得撤退了,毕竟这里是华盛顿,而现在是新总统就职前夕。
既然明白了过来,加里宁也不犹豫,他低声道:“分头吧。”
巷道里响起的枪声让两人都没有时间犹豫了,萧永点了点头,两人就拎着包钻进了建筑物里面,萧永直接从工作楼梯里爬上了二楼,而加里宁则朝着一楼的深处钻了进去。他们一边跑,一边就拎出相机和闪光灯开始设置起来。他们对器材的熟悉程度和一般人截然不同,这种基本的设置,不少本来就保存在相机和闪光灯里了,都不用怎么再调整。
由于从后面巷道冲进来的那两个袭击者稍稍阻滞了一下,居然让萧永和加里宁有了一分钟不到一点的空间。之所以能获得这样宝贵的空间,却是因为赵昔朝着巷道里扫了一梭子,那已经是他的P90里的最后一些子弹了,他紧接着就掏出了肋下地手枪继续战斗,赵昔甚至准备好了在厨房里随便取几把厨刀也得战斗下去。只要他还活着。
那两个袭击者果然分成两路,毫无顾忌地从前门和后门同时闯入,他们在突击步枪上装了战术手电,纯白色的亮光斩开了建筑里的黑暗。从前门闯入的袭击者刚刚在身后将门重新关上,唰地一道闪光就几乎在他的头顶正上方亮了起来。他下意识地就是一梭子子弹朝着闪光投射来的方向射去,但是。除了在楼梯间顶端地天花板上留下了一串弹孔,他没打到什么。而这个时候,萧永已经在相机里留下了他的脸。就着闪光灯,以及不那么亮却已经足够产生光线的步枪地膛焰,萧永已经按动了快门。
萧永这个时候就在楼梯间的顶上的栏杆后面,拍照只是他的习惯,或许,他想着就算自己活不了,应该也可以留下足够的证据让人为自己复仇了。刚才那家伙的一梭子子弹。几乎就在他的头顶上过去,距离打烂他地脑袋不到两尺。
刚才那个闪光灯是靠甩到屋顶的横梁上的绳子晃荡着来引闪的,凑巧没有被袭击者打烂,萧永接下了闪光灯,拨动到了频闪,朝着楼梯间里就扔了下去,在下落了一秒多之后,萧永按下了快门,闪光灯连续亮了八次,在仅仅一秒钟之间。明亮的闪光在袭击者的眼前留下了焦灼的阴影。袭击者估算着萧永的方向,毫无目的地扫射着。而这个时候,萧永已经连滚带爬地逃开了,他直接跑进了身后的杂物间。
袭击者打空了满满一弹匣地子弹,双手捂着自己的眼睛,大声咒骂着。而萧永听到这骂声,刚觉得有那么点机会好像可以搞定这家伙,从房间里探出了头来,一颗子弹就射在了那个房间的门框上。萧永险些中招。而这些子弹,却来自于凯文,那个一开始就退出了战斗撤离出来的家伙。
凯文沿着楼梯快速跑上来,他手里的小手枪威力有限,对这个建筑物里的那些厚实的木头无能为力,他并不想随意开枪浪费子弹。而萧永。则将东西扔过来,阻滞着他的行动。凯文闪开了花盆。闪开了从墙上拆下来的画框,当又一幅画框要在自己面前掠过地时候,凯文的左手挥出,在飞行速度缓慢的画框上一拨,但是,当他拨开了画框,面前出现的却是另一个闪光灯,萧永按动了快门,闪光灯就在凯文面前开始频闪,那亮光比起女士身边会带的亮光自卫装置可能略有不如,但却也足够在凯文准备不及的敏锐地眼睛上留下一团耀斑。又在那一阵自然而然地慌乱中,一个花盆准确地砸在了凯文的脑袋上。凯文只觉得嗡地一声,就轰隆隆地滚下了楼梯。
“凯文!”另一个突袭者一边揉着还没有完全恢复地眼睛,一边朝着头顶的方向又扫了一梭子,然后将凯文扶起来,靠在墙上。但凯文似乎短时间是不会醒过来了,他的脑袋上好大一个口子,鲜血汩汩流出。他们的战术大师就这么被放倒了。突袭者恨恨地朝着头顶望了望,他看了一下时间,从开始突袭到现在,已经三分钟过去了,警察很快就要出现。突袭者扶起了凯文,在步话机里吼道:“凯文受伤,准备撤退吧。装c4。”但是步话机里却出奇地寂静,什么反馈都没有,只有无线电固有的那种低低的嘶嘶声。
突袭者意识到,情况可能不对了,他将腰包里的炸药取出,插上引信,就那么朝着楼梯间直接通向的大厅里一扔,转身扶着凯文就离开了。而这个时候,他已经意识到,这次看起来十拿九稳的袭击,居然就这么失败了。赵昔的灵敏反应,他们三个人在瞬间就形成的互相信任和默契,让他们在和时间的赛跑中赢了,他们挺过了这几分钟。警察随时可能出现在街道上,如果不能在警铃鸣响能够被听见之前上车走人,一旦被缀上,这可不是好玩的。突袭者匆匆地离开了建筑,朝着自己的那辆su跑去,将凯文朝后座一扔。他从口袋里取出了无线电引爆装置,狠狠按了下去,而他同时已经踩动油门,加速离开了。
橘红色火焰从门、窗里喷涌而出,一公斤的c4,又是这种粗放的使用方式,达不到最好的效果,要将整个建筑摧毁的确有些困难,但爆炸的火焰,剧烈的冲击波,震耳欲聋的鸣响已经让还在建筑物里的萧永和加里宁的存活概率降低到了最低限度。突袭者这时候也没怎么想到另一边的突袭者,多数已经被放倒了,而且……反正和他关系也不好。
在su开街道的时候,街道上停着的每一辆汽车的报警器都在鸣响着,一片嘈杂,爆炸喷涌出的各种碎屑铺满了整个街道,一副末世景象,而在华盛顿,这种情况似乎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出现了。
当爆炸轰击消去,房间里连火焰都没,在一瞬间,c4的爆炸几乎将周围的空气都抽光了。从外面街道回涌到建筑物里的气流吹拂在萧永的脸上,让他清醒了那么一点点,他还没死,是的,他还没死。萧永刚才注意到那个突袭者将一包东西朝着房子里扔就知道不好。他好歹是和警方合作过的,自然知道c4的爆炸威力到底是怎么样的,这么一大包c4,如果好好用,简直可以摧毁小半条街道。他冲到建筑后面的另一条楼梯,也就是他刚才爬上来的那个通道,抱着脑袋一扑……这个小小的楼梯通道有柱子,有大量垂直的支撑结构,距离爆炸点的距离也有点远,中间还有大量墙体,这才让他逃过一劫。但瞬间的窒息感,还是让萧永几乎晕了过去。
萧永摇摇晃晃地坐了起来,扶着墙,那墙都是热乎乎的,萧永还不敢用力支撑在墙上,生怕那墙体已经被烫得酥了,在这种半老不新,内部是砖石和木头混杂结构的房子里,这是很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萧永听不见任何声音,耳朵里还回响着刚才巨大的鸣响。萧永想要站起来,膝盖都有些哆嗦。虽然他的确是个很不错的战地记者,对于子弹、炮弹和爆炸都不陌生,也正是这种不陌生救了他。在美国他也已经经历过一次险些要了他的命的刺杀,但是,让c4在如此的距离轰击,这还是第一次。萧永站起来的时候,眼前一阵发黑,眼前的一切都模糊了起来。在那一刻,他有些恐惧了。自己不能受到严重的冲击,不然,脑子里的弹片随时可能碰触到自己的视觉神经,将自己的视觉夺去。难道,这一刻现在就要到来了么?
萧永轰地又坐倒在地,他靠着楼梯躺了下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着充满了焦臭味的空气。还好,萧永心想,刚才应该只是一时大脑供血不足。当萧永躺平之后,几秒钟之内,他的敏锐的视觉回来了,在黑暗里,就着某些幽幽燃烧着的爆炸余焰,他甚至能看到空气中浮动着的粉尘……
“萧!”加里宁的声音响了起来,让萧永长舒了一口气。
他躺着,大声应道:“嘿,我在这里。”
加里宁兴奋地跑了过来,这个俄罗斯大汉的神经看来粗壮得很,一点都没有紧张害怕,又或许是刚才的伏特加在起着效果?加里宁哈哈大笑着说:“没事就好,闪光灯真***好用,引开那家伙的注意,我用三脚架砸烂了那家伙的脑袋。曼福图的云台威力真大。爆炸真厉害啊。你没受伤吧?”
萧永笑了笑,轻松地说:“没事,放心吧。……不过,等人过来了,还是送我去医院先。”
第一百二十一章 是谁干的?
赵昔浑身上下都是伤,但其中除了肩膀被一颗子弹贯穿,其他大多数倒不是严重的伤口,最多的倒是在厨房里和突袭者对峙的时候被餐刀、破碎的盘子、各种各样的餐具厨具划出的口子,还有就是手腕上在闪避不及的时候在炉台上支撑了一下留下的烧伤。但赵昔的战绩同样惊人,前后总计击毙了四人。但在特勤局,他得到的却不是嘉奖而是处分,因为他居然和萧永一起离开了特勤局的防卫圈,让袭击者有可乘之机,而在战斗中,虽然他作战英勇,却让萧永和加里宁自顾自地撤离。要不是萧永和加里宁两个人都是神经粗壮又敢于战斗、善于战斗,恐怕结果就会完全不同了。
赵昔对这个处分倒也坦然而受,没有任何抱怨,他是真没想到居然有人敢对萧永动手,的确是自己大意了。但这种处分更大程度上是在小惩大戒,虽然他受了轻伤,但特勤局并没有中止他保护萧永的任务,而是另外又增派了个人一起执行这个任务。而以后,打死他也不敢再跑到特勤局的防卫圈外了。天晓得有了这第一次,会不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萧永和加里宁出于谨慎,都在医院里进行了全面的检查。特勤局自然要详细询问发生了什么,到底是谁,而加里宁和萧永提供的照片则让人有些惊喜,却也有些哭笑不得。这两个摄影师还真是胆大包天,居然这个时候都能不忘自己的身份,将照相机视作武器,那样战斗着。但考虑到萧永曾经的战地记者的身份,考虑到加里宁那样的无畏的意识形态,这倒也不难理解了。根据他们拍摄地照片。通缉令被发送到了美国全境,而围绕着华盛顿,一条条追缉线被建立了起来,一时之间,华盛顿的戒备森严了许多。
对外公布的消息,自然不会说爆炸、刺杀之类的行动是针对萧永而去。那样,新老两任总统未免太没有面子了。如果那样公布,岂不是在向大众宣称。两个总统对歹徒的吸引力还不如一个中国摄影师?他们还会被公众指责,大老远将中国摄影师请来,却没有保护好人家。另外,想必白宫新闻处、FBI也一定会被质问,为什么会有人对一个摄影师感兴趣。这是解释还是不解释好呢?要是解释,他们就得公布萧永曾经是关键性的联邦案件地决定性证人,是帮助美国政府将一帮毒枭绳之于法的人。而证人保护计划对萧永这样的人却无能为力……想想这些事情要公布要澄清会引起地连锁反应,那些人的脑门子就开始发疼了。最终,他们还是决定,找人顶雷吧。反正这时候新总统就职仪式在即,有个把恐怖分子想要破坏是再正常不过了,事情说出去,一定会有极端组织声称:是我们干的。这对那些组织来说,可是长脸的事情。
白宫新闻处和FBI权衡之下,说服了总统的首席幕僚长,同意了他们编织出来的看起来没什么问题的故事:原本预定在新总统巴拉克就职之后。会造访华盛顿一系列地公共组织和私人组织,来获得更广泛的支持,了解各阶层的意见和建议。而“道达尔基金”则是其中一站,在进行这样一项公关活动之前,为了避免引起注意,特勤局干员赵昔于夜间前往“道达尔基金”的办公室进行安全调研,白宫特聘的摄影师萧永和加里宁偕同前往,进行场景观察,这是极为正常。非常显示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的行为。而由于白宫内部某方面消息管理不严,没有想到把总统将造访“道达尔基金”的消息泄露了出去。潜入“道达尔基金”装设爆炸物的恐怖分子和赵昔、萧永、加里宁不期而遇,发生激烈战斗。由于特勤局干员赵昔的处置得当,作战英勇,以及摄影师萧永、加里宁的积极配合,当夜战斗中共击毙五名恐怖分子。另有两人逃逸。对逃逸恐怖分子地追缉正在进行中。由于萧永和加里宁的帮助,逃逸恐怖分子的清晰照片。将有助于将恐怖分子绳之以法。巴拉克总统本人,以及白宫新闻处都对发生这样的事件深表遗憾,并严厉谴责在此全球经济形式严峻的情况下不顾大局的行为,美国将严守大国责任,绝不姑息恐怖分子,绝不向恐怖主义妥协。
这样一连串消息公布出去,基本上就是让新总统巴拉克背黑锅了,那些知道内情的人不免要苦笑,这都是什么事情嘛。
加里宁没什么问题,在医院进行了常规的检查之后就出院了,而萧永,则在医院多留了一天,进行更为精密的检查,尤其是脑部地扫描。萧永的脑子里存在这个弹片,FBI方面早就知道了,也知道对萧永的影响,但白宫方面却还是第一次听说。在白宫新闻处对萧永在这种情况下能否继续工作提出质疑的时候,安妮。勒波维茨和加里宁都站了出来。安妮。勒波维茨将萧永回到上海之后的一系列作品找出来,尤其是萧永现场进行多重曝光合成这种超阶炫技行为的视频,还有他这几天里抓拍地照片,都实在是很有说服力。萧永地摄影技术并没有因为他的视觉神经被威胁而有任何退步,恰恰相反,他地锐利而无微不至的观察力,那种眼到手到的超卓抓拍能力以及对人物的细微情绪的理解力,都因为他现在越发珍惜还能看得见的每一分钟而变得更上一层楼。如果这样的摄影师还不能满足拍摄新总统的要求,那么,全世界没有更好的现场摄影师了。加里宁的表达更加直接和激烈,他的意思是,萧永现在不但是一流水准的现场摄影师,更是大家回头都会请教和请求帮助的超一流的灯光师,他一走,大家也别干了。
好吧,既然让萧永滚回老家去看起来不在选择范围,那不管是白宫、特勤局还是FBI都得好好计议一番,到底怎么处理这事情。米洛舍维奇的尸体,凯文的照片,都直接指向了一个叫布劳恩的家伙。米洛舍维奇和凯文,都是这家伙的下属,而且,都是核心中的核心。布劳恩在全球一共有六七个佣兵团体,人数从四人一直到两百人不等,而凯文和米洛舍维奇这两个家伙所在的团队,则是布劳恩手里的精华,这伙人现在由一个叫加雷。罗贝塔的意大利人直接指挥。FBI通过几个“朋友”找了布劳恩,这个老佣兵头子对这件事情一问三不知,不知是真是假,但他对于这件事情表现出来的惊讶乃至有些恐惧的表现却不是假的。布劳恩也无意得罪美国政府,他可从来没接过任何直接或者间接针对美国的活,倒是和CIA有过一两次程度不深的合作。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布劳恩决定先撇清自己的嫌疑,他提供了加雷。罗贝塔的照片……这个神秘的中年人开始进入到了FBI的视线。在一个技术人员反复查看了不知道多少遍酒吧里的录像之后,终于满是疑惑地提交了一份报告:加雷。罗贝塔当晚好像就在酒吧。不管是真的是假的,这可是条重要的线索。
而加雷。罗贝塔这家伙,和美国的意大利黑手党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往浅里说,他同样是个意大利裔美国人,和那些黑手党有着相近的文化背景,更容易互相认同。可虽然没有证据,但加雷。罗贝塔为黑手党干活,应该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经过了两天的调查之后,线索终于还是指向了黑手党。意料之中。
“萧……”先前和萧永有些交情的一个FBI官员杰克。罗斯来到医院探访萧永,他有些尴尬地说,“真是对不起,这次让你碰上这样的事情。”
萧永笑着,不无惊奇地说:“怎么是你,你应该……管不到华盛顿吧?不是有组织犯罪部门的么?”萧永和美国的这些机构打交道不是一次两次了,对这些部门如数家珍。
“还不是因为你?”杰克耸了耸肩,说,“因为,除了抓住那些袭击你们的人,我们好像做不了什么。比如……把黑手党一网打尽。我一辈子就在做那事情,你知道的,但是,我也把自己陷进去了。我知道光凭我一个做不到,光凭我一代人恐怕也不行。但是,当年靠你帮忙,全面打击了贩毒,差不多是斩断了黑手党的一只手,那是我一辈子的骄傲。但是,现在我却要来劝你做一件我自己都不见得认同的事情。”
“和那个老大握手言和?”萧永笑着说,随即叹了口气,说:“你确定他肯放过我?我承认,虽然我对黑手党没什么好感,但是,我的确也缺乏你那样的勇气,和他们死斗到底。而且,我一个中国人,和这帮危害你们安全的意大利佬纠缠个什么劲?我当然也希望,把这事情了了,然后我可以自由往返美国中国。你知道我在这里有多少朋友。”
杰克松了口气,说:“朋友?还有些,不仅仅是朋友吧?”
萧永笑了笑,说:“你们对我的了解和保护,可是太无微不至了。”
第一百二十二章 照片形态
杰克也只是个中间人,一个和萧永有着比较多共同语言的中间人。他也没能耐让黑手党的老大和萧永达成和解,要是他能做到这一点,恐怕他也不必为了打击黑手党那么殚精竭虑了。自然有更高层的人去做这事情,然后通知杰克,然后杰克好去通知萧永。
而萧永,则需要首先开始恢复工作。而所有的摄影师忽然之间,都好像忙碌了起来。或许是为了消弭爆炸案的影响,白宫新闻办公室需要更多的内容来填充关注白宫的版面,让人们的注意力分散开来,不仅仅在“恐怖分子”的袭击上,同时还要有各种各样的花边新闻。而摄影师们的动态,毫无疑问是质量很高的花边新闻。
萧永仍然是那副从容的样子,仿佛之前的事情都没发生过,仍然懒洋洋地活动在巴拉克的团队周围,有一下没一下地按动着快门。他的那种样子,还有工作态度,一直很让人怀疑,哪怕他举起相机的时候,都让人在想,这家伙到底在拍什么?直到越来越多的照片出现,大家才绝不敢怠慢,他们知道萧永的镜头里总有些好玩的东西。但是,那些想要隐藏些什么的新总统团队的成员,却发现好像他们努力隐藏只是为萧永提供更多素材。特勤组的人倒是发现了些什么,他们发现,当萧永在当现场摄影师的时候,简直没有什么存在感,仿佛他压根不在现场。但大家知道,萧永绝不是那种能够被忽视的人,大部分人都见识过了在摄像机镜头前,萧永拍照的时候可以多光彩照人。但当现场摄影师的时候,他一下子仿佛变成了另一个人。
时间仿佛转瞬间就到了1月20日。经过了不知道多少次彩排和细节确认,前前后后闹出了不知道多少笑话之后。就职典礼终于开始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按照特勤局和警方的统计,居然有将近30万人……在接近演讲台的地方看过去,只能看到黑压压地人头连绵不绝……好吧,在美国,其实光看发浪,也不是那么黑。
巴拉克终于站在了讲台上。他的身后是巨大的美国国旗。这种画面萧永只是应景地按了一次快门,因为他知道,全世界不知道多少摄影记者们都会为了报纸、杂志、网络的发布需要拍出类似的照片,有区别的只是角度。发行规模不同、影响力不同、政见不同、关系亲疏不同,各个媒体的摄影记者能够占据地位置也就不同。萧永虽然今天仍然在现场有着几乎“无限开火权”,但这种大家都能拍到的照片,却引不起他的兴趣。
和巴拉克近距离接触了几天。萧永都有些审美疲劳了。看着巴拉克在演讲台上眼神炯炯地扫视着台下那么多殷切希望他能改变美国乃至于世界经济局势的人。他双手扶在讲台上,自然地调整了一下话筒,开始了他的就职演说:“今天我站在这里,为我们将面对的任重道远而慨叹。感谢你们对我寄托的信任,同时缅怀我们地前人所做出地牺牲。感谢布什总统为美国做出的贡献,以及他在总统任期交叠过程中的慷慨合作。至此,共有四十四位美国人曾进行过总统宣誓。这一誓言曾在国家和平、欣欣向荣时做出过。然而这一誓词更曾在乌云笼罩和风暴袭来之时被宣读。美国人民之所以能够走过那些艰难的时刻,不仅仅是因为领袖的能力或远见;更是因为我们,我们人民,保持着对先人理想的忠诚。对我们国家创始文件的追随。对于我们这一代美国人来说。也是这样,也必须这样。
萧永觉得有些好玩,但这种表情此刻却不宜表现在脸上。他现在同样在媒体环伺中,不管是作为这段时间白宫的现场摄影记者,还是被卷入“恐怖事件”,对他的知名度显然都有着极大的提升。尤其是今天,当来自全世界各大洲地媒体只能乖乖呆在媒体席。不能随便乱跑地时候。他却可以带着两个跟班,拎着摄影包选择最好的拍摄位置。捕捉他想要捕捉的画面,这是何等的特立独行,不少摄影记者对他可是嫉恨欲狂。要是露出了不合时宜的表情,万一被那帮人拍到了,虽然萧永是不怎么在乎,可这口头官司打起来也是很要人命的。
萧永在想的,则是这篇精彩地讲稿在这些天里地里程,或许,这会是个很好的故事吧。相比于现在在台上,被反射在提词板上,每个单词都经过斟酌地版本,连激|情和煽动都经过了精心设计,似乎还是早些天停留在巴拉克和撰稿人的速记本上,用铅笔涂抹出来的版本更富有激|情。萧永还记得,巴拉克的首席幕僚长在巴拉克联系演说词的时候,清了清嗓子,认真提醒道:嘿,哥们,你是总统了,不是以前在竞选演说里那个可以一遍遍重复“ys;wecan……can”让民众发狂的竞选者了,态度得有些变化,有些区隔,来显示我们的总统是个成熟的人,而不是个容易激动的毛头小子。在被自己的首席幕僚长用轻快的语言如此数落的时候,巴拉克的表情实在是太精彩了。可惜的是,这张照片虽然得到了大家的认同,被所有看到过的人广泛喜爱,但暂时不能发表。白宫新闻办公室同意萧永以后可以在出版书籍的时候使用这张图片,但却不能在他结束工作前,在网络或者任何平台上发布。似乎,大家都没有兴趣让人们知道,原来巴拉克是如此可爱的一个人。而他当时的表情和现在对比起来……那可就太有戏剧性了。
就职典礼的现场拍摄对于萧永来说,实在是一件比较无聊的工作,但他还是拍了满满4张储存卡,大约2000张照片提供给新闻办筛选发布。
加里宁已经在就职演说前拍完了自己的那一套照片,预定将首先刊登在2月中旬出刊的一个时尚期刊上。而其他摄影师的拍摄计划则要开始受到挑战了。巴拉克吃苦在前,赶在就职之前实际上已经接手了权力,让小布什尸位素餐了一阵了,而现在,他虽然要花大量的时间直接面对和其他方面的扯皮,但实际上他的闲暇时间倒是多了起来。另外,可能也是新总统的新形象塑造,现在终于可以堂而皇之地进行了吧。
萧永还是原来那样,当有冗长的会议的时候,就跑去帮其他摄影师做布光设计和拍摄计划的斟酌。而不同的摄影师还真的搞出了完全不同的花样来。比较让人无语的是日本摄影师横山勇,他居然想要做一个常见于日本动画和电影的场景……把巴拉克放在一个瀑布下面冲刷,做出修炼的样子,而他的整个团队在水潭里护持。其实,横山勇设计的拍摄方案,如果搁到某个好莱坞男星身上,恐怕都豁上了,的确是很有视觉效果,而且,造型也并不是呆呆地被冲刷,而是有点像《肖申克的救赎》海报上的那个造型,是一种渴望自由与荣耀的呐喊。但是,把这个方案搁在总统身上,可就不那么恰当了。总统倒是年轻,未必禁不起折腾,可谁敢说,你就去折腾一下吧。万一弄个感冒、头疼脑热的,这个责任谁来承担?总统的团队对于这个方案更是敬谢不敏,这些人里不少都五六十岁了,泡冷水里这么折腾,搞不好就要玩掉老命。不过,萧永估摸着,其实大家对于希拉里的湿身写真,可能都是挺有兴趣的。
横山勇被发回重做,而其他摄影师的方案还是一个个被端上来了。
加西亚的方案倒是很快通过了,他的方案实在是很简单,却也很意识形态。他同样选择了那个仓库搭建灯光和基本场景。在仓库里,他就在地上铺设了一整块的画板,让总统和他的团队换上帆布工装,每个人拎一桶油漆,颜色从红白蓝这美国国旗的三色中选取,每个人也都拿一把巨大的上漆用的刷子。在地上,已经预先用清晰的线条勾勒出美国国旗的形状,然后整个团队给国旗上色。这种简单的方式,来象征重塑美国精神,恢复鲜艳活力,成本低廉,效果还不错,但穿上工装这部分却被否决了,大家还是觉得,穿着西裤、皮鞋、衬衫,更能让照片出效果。油漆工人已经是个很亲民的形象了,不用工装来再强调这点。加西亚很无所谓地耸耸肩,对他来说,这也不过是拍拍脑瓜想出来的东西。这个成本低廉的拍摄方案,却同样需要大场景的布光,萧永和加里宁都不吝于给予帮助。更让人喜出望外的是,这个拍摄方案很有可能被扩大化,在G7会议里被重演一遍,理想状况,仍然是让这帮临时的“白宫摄影师”来操刀。而这种顶级摄影师的横向合作,并且得到更高认同的机会,让大家萌发出了一个想法,要是能合作下去,那该有多好啊……
第一百二十三章 光之庭
“现在,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摄影组织、团体,为什么我们不能组织一个呢?”安妮说。
“摄影组织是很多的,”萧永笑着说:“马格南,国家地理学会,战地摄影师协会、新闻摄影协会、婚礼与人像摄影师协会……我们不都占着名额么?你要说摄影团体,那倒还真不多。”
安妮的脸上露出醇厚的微笑,她是真的有些动心了。摄影师是一个独特的职业,尤其是在现在这个摄影越来越普及到每个人,有个手机就能随便拍拍的时代,这个职业的专业性在渐渐失去。许许多多的普通人,用最简陋的设备,一样能拍出好照片,许多原本很有些为自己的职业自豪的摄影师,却渐渐沦为影像技工,生活得很惶惑。对于他们这些站在金字塔顶端的摄影师来说,影响可能的确不大,技术、感觉、经验、阅历、想象力等等因素,都会将大部分摄影师阻拦在他们的殿堂之外。
安妮多少年为《名利场》拍摄年度合影,接触了不知道多少顶级明星,她接触的都是名流政要,甚至是各国的王公贵族,而她的亲密爱人更是被称为“美国的良心”的苏珊?桑塔格,这样的经历阅历,和她的技术、气质一样无法复制。
而萧永的那手用眼睛测距、用手在不知不觉之间对焦曝光的技术,更是让他在偷拍抓拍新闻和现场方面无往不利。好几次,安妮、横山勇、加里宁等等摄影师,甚至是那些和白宫关系很好、了解到了他这手绝活的摄影记者们都曾暗地里尝试过。但一一败下阵来。萧永甚至就那么将相机搭在肩膀上,右手很随便地搭在相机上,左手插在口袋里,靠着右手调节光圈快门甚至是曝光补偿,靠着插在口袋里的左手按无线遥控器,就这么拍了很多精彩的照片。有时候看起来他坐在台阶上打盹,说不定都在拍照。大家熟悉了他地这手绝活之后,白宫内外打情骂俏少了。认真工作多了,大家都随时随地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不仅如此,一些原本很邋遢,不注意细节的家伙们,为了不被“曝光”在全世界面前大丢面子,也注意了起来……萧永这次来白宫拍摄,造成的影响可不仅仅是那些照片。大家后来都在调侃,他怎么能是公关部门请来的呢?难道萧永不应该是人力资源部门请来的?
安妮和萧永倒都是有志于为摄影这门古老却也现代的技术做点什么。或许,成立一个强大的摄影团体,不是件坏事。
“大家凑一起能做些什么呢?”加里宁耸了耸肩,有些无所谓地说。
“不定期地进行各种大型地主题拍摄、出版摄影作品专辑、进行巡回演讲和讲座,将摄影的影响力重新塑造起来……”安妮有些激动地说,“我们理解的。也可以让许多其他人理解。萧永在这方面已经走在了我们前面。他的那个网站……很有意思。”
横山勇点了点头,说:“我赞同。萧永这方面的确想得很远了。我也认同他的技术,太出色了。”这一点。可能现在已经没有人会质疑了。其他人的确都有自己的特长,会在这样或者那样一些方面胜过萧永,但在摄影的纯粹地基本功的领域,萧永说自己第二,恐怕没人敢说自己第一。“和大家在一起工作,我觉得很愉快,而且我也学习到了许多东西。在一般的工作和练习中。我没有这样的机会。如果。建立一个摄影团体能让我有这样的机会,我会很荣幸地成为其中之一。”
横山勇说话的时候一向很谦虚。虽然骨子里他似乎并不真地是这样。谦虚是无法成就一个优秀的摄影师地,一个摄影师必须自信到哪怕达到了自大的地步,不然,他压根无法在决定性地瞬间到来的时候按下快门。他必须确信,在按下快门的那个瞬间,他能抓住的就是最好的。但是,横山勇善于学习,对于用光的准确表达有着执迷似的热情,大家这些天却也都看得很清楚了。除了萧永之外,最喜欢去帮助其他摄影师地就是横山勇了。而他也从不羞于请教各种有时候看起来有些愚蠢和低级地问题。
横山勇倒是说出了在场一些人心里的话,在场地这些摄影师都不缺钱,或许他们的经济情况有些参差,但挣钱都不难,追求一些玄奇的东西,是他们的共同追求。现在,大家互相认识到了别人的能力,有这么个好机会聚集在一起,又有着足够号召力,让大家都能够信服的召集人,这可是再好不过的机会了。
安妮笑着说:“那我们就把这事情定下来吧,暂时,就我们这么8个人,以后要增补什么人进来,大家也可以推举、讨论。这是个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团体,大家平时还是得把大部分时间花在挣钱养活自己上,然后才是我们这样一个团体的一系列活动。这第一年的议程,我先去联络一下吧,看看有没( 暗房 http://www.xlawen.org/kan/713/ )
米洛舍维奇这个时候则做出了第二反应,他一脚踹开了破碎地车门,提着突击步枪跳了下来,他严格按照中年人事先布置地,先敲掉赵昔,然后随便怎么样萧永都逃不出他们的手掌心了。但是,现在只能用左手提着枪地他,没想到首先扑上来的却是萧永,萧永居然手持一柄餐桌上用的叉子就扑了上来,而这一叉子,居然戳在了米洛舍维奇现在握枪的左手上。米洛舍维奇大吼一声,枪掉在了地上,他愤怒地一巴掌朝着萧永的位置拍了过去,可萧永却轻轻松松地闪开了。萧永的那份镇定从容,仿佛对于这种场面一点都不陌生。电光火石之间,萧永也曾是个远远高于优秀水准的战地摄影师的事实,浮现在大家的脑际,一闪而过。
中年人做出一副惊惶的样子,仿佛撒在身上的那些玻璃碎片都不存在似的,他就缩在墙角双手抱着头,惊惶地看着。而刚才用过的步话机话筒和耳机线,也早已经撤掉了。这让在混乱之际压根无暇注意到些什么的人们,完全没意识到他居然是这些突袭者的后台老板。中年人对于突袭的成功虽然严重关切,但却忍住了绝不会动手,一旦他出手,恐怕自己会长期陷入被美国的国家机器追袭的可怕境地,那是他绝不愿意体验的生活。
赵昔没有再给米洛舍维奇什么机会,一梭子子弹扫了过去,在米洛舍维奇的胸前激起一片血花,当即就倒下了。而在另一辆车上的人也已经包抄过来,他们带着绒线头套,手持着突击步枪冲锋过来,一个个点She精确地压制着酒吧里的赵昔。
“从后面走!”赵昔推了一把加里宁,加里宁手脚并用地朝着酒吧的后门冲去。虽然知道很有可能后面已经埋伏了人,但这个时候,其实也没别的什么选择。他们几个的反应已经算是极快的了,在酒吧里的其他人还在不知所措的时候,他们已经作出了反应,击毙了当先两个袭击者,开始寻找撤离这里的道路了。
赵昔举起了枪,冲着两个袭击者扫射了一阵,就在两个袭击者卧倒暂避的时候,他冲着萧永和加里宁大吼一声:“走!”
翻过了吧台,冲进了厨房,萧永却没有直接从后门跑出去,他从厨房里推了一台不锈钢的手推车,那是通常用来装洗完了的餐具的东西,掩护着自己的身形才从后门离开。果不其然,萧永刚一露头,一梭子子弹就射了过来,在不锈钢推车上打出了一排弹孔,但装满了东西的推车可不是那么容易被击穿的。
“怎么办?”加里宁大吼道。而在这个时候,他看到了小巷的另一侧,酒吧的后门正对着的是边上那栋建筑的后门。这种后门多数都是厨房或者其他工作空间的通道,建筑里只要有人活动,总是保持清洁的。但这扇后门却已经脏得和墙体都差不多颜色了。加里宁想都不想,一脚踹了上去,坚实的木门反震得他脚丫子疼得不行,但他却也看到了希望,那木门已经开裂,露出了里面白花花的木质原色。他紧接着又是一脚,踹开了门,也同时触动了大楼的报警器……尖利的啸叫在整个建筑里回响。“这里,快。”加里宁扯着萧永,一起冲进了这栋建筑。
这栋建筑是一个私人的基金会的办公地点,后门这里果然是没什么活动的。虽然整个基金会也不过六七个人办公,却占据了一整栋建筑,里面的陈设也是典型的美国东海岸传统风格,带着些英式的雅致和古典,却又仿佛羼杂了些别的什么。
萧永和加里宁朝着建筑深处跑去,看着空旷的空间,他们也不禁发出苦笑。躲过了巷道里的子弹,现在却又自投罗网。这个建筑里没有多少可供躲避的地方,而对方会从前后两个门进来,瓮中捉鳖。警报器已经响了,刚才的枪击更是会引起警方的绝对重视,警察和特勤局应该几分钟就会到,但他们能坚持得过这几分钟吗?现在,赵昔正在酒吧的厨房里对付那两个袭击者,这里完全得靠他们自己,而他们……能坚持得下这几分钟吗?
对方手里有枪,可他们手里有什么?只有照相机、闪光灯之类的东西了。他们是摄影师,对自己的器材还真是不离不弃。唉,有了,一个念头在萧永心里腾起,这是他们用的最熟的东西,凭什么就不能用来帮着他们坚持下这几分钟?
第一百二十章 光是我的武器
“加里宁,你的包给我……妈的……”萧永拉过了加里宁的摄影包,翻开一看却傻了眼。萧永自己现在包里装着的是一整套的尼康器材,而加里宁随身拎着的一套居然是佳能。“你让我怎么玩无线引闪?”
萧永包里装着两个闪光灯,那可不是摆谱,无线引闪功能对于职业摄影师来说,是控制用光的最基本的技巧,两个闪光灯是基本,三个四个才能体现出好效果。而尼康和佳能的闪光灯,可是互相不兼容对方的机器的。
但加里宁被这么一提醒,先是张大了嘴,然后醒悟过来。萧永是想用闪光灯分散袭击者的注意力。在这个说复杂不复杂,说简单却也不简单的环境里,能拖上两分钟,对方就算没得手怎么也得撤退了,毕竟这里是华盛顿,而现在是新总统就职前夕。
既然明白了过来,加里宁也不犹豫,他低声道:“分头吧。”
巷道里响起的枪声让两人都没有时间犹豫了,萧永点了点头,两人就拎着包钻进了建筑物里面,萧永直接从工作楼梯里爬上了二楼,而加里宁则朝着一楼的深处钻了进去。他们一边跑,一边就拎出相机和闪光灯开始设置起来。他们对器材的熟悉程度和一般人截然不同,这种基本的设置,不少本来就保存在相机和闪光灯里了,都不用怎么再调整。
由于从后面巷道冲进来的那两个袭击者稍稍阻滞了一下,居然让萧永和加里宁有了一分钟不到一点的空间。之所以能获得这样宝贵的空间,却是因为赵昔朝着巷道里扫了一梭子,那已经是他的P90里的最后一些子弹了,他紧接着就掏出了肋下地手枪继续战斗,赵昔甚至准备好了在厨房里随便取几把厨刀也得战斗下去。只要他还活着。
那两个袭击者果然分成两路,毫无顾忌地从前门和后门同时闯入,他们在突击步枪上装了战术手电,纯白色的亮光斩开了建筑里的黑暗。从前门闯入的袭击者刚刚在身后将门重新关上,唰地一道闪光就几乎在他的头顶正上方亮了起来。他下意识地就是一梭子子弹朝着闪光投射来的方向射去,但是。除了在楼梯间顶端地天花板上留下了一串弹孔,他没打到什么。而这个时候,萧永已经在相机里留下了他的脸。就着闪光灯,以及不那么亮却已经足够产生光线的步枪地膛焰,萧永已经按动了快门。
萧永这个时候就在楼梯间的顶上的栏杆后面,拍照只是他的习惯,或许,他想着就算自己活不了,应该也可以留下足够的证据让人为自己复仇了。刚才那家伙的一梭子子弹。几乎就在他的头顶上过去,距离打烂他地脑袋不到两尺。
刚才那个闪光灯是靠甩到屋顶的横梁上的绳子晃荡着来引闪的,凑巧没有被袭击者打烂,萧永接下了闪光灯,拨动到了频闪,朝着楼梯间里就扔了下去,在下落了一秒多之后,萧永按下了快门,闪光灯连续亮了八次,在仅仅一秒钟之间。明亮的闪光在袭击者的眼前留下了焦灼的阴影。袭击者估算着萧永的方向,毫无目的地扫射着。而这个时候,萧永已经连滚带爬地逃开了,他直接跑进了身后的杂物间。
袭击者打空了满满一弹匣地子弹,双手捂着自己的眼睛,大声咒骂着。而萧永听到这骂声,刚觉得有那么点机会好像可以搞定这家伙,从房间里探出了头来,一颗子弹就射在了那个房间的门框上。萧永险些中招。而这些子弹,却来自于凯文,那个一开始就退出了战斗撤离出来的家伙。
凯文沿着楼梯快速跑上来,他手里的小手枪威力有限,对这个建筑物里的那些厚实的木头无能为力,他并不想随意开枪浪费子弹。而萧永。则将东西扔过来,阻滞着他的行动。凯文闪开了花盆。闪开了从墙上拆下来的画框,当又一幅画框要在自己面前掠过地时候,凯文的左手挥出,在飞行速度缓慢的画框上一拨,但是,当他拨开了画框,面前出现的却是另一个闪光灯,萧永按动了快门,闪光灯就在凯文面前开始频闪,那亮光比起女士身边会带的亮光自卫装置可能略有不如,但却也足够在凯文准备不及的敏锐地眼睛上留下一团耀斑。又在那一阵自然而然地慌乱中,一个花盆准确地砸在了凯文的脑袋上。凯文只觉得嗡地一声,就轰隆隆地滚下了楼梯。
“凯文!”另一个突袭者一边揉着还没有完全恢复地眼睛,一边朝着头顶的方向又扫了一梭子,然后将凯文扶起来,靠在墙上。但凯文似乎短时间是不会醒过来了,他的脑袋上好大一个口子,鲜血汩汩流出。他们的战术大师就这么被放倒了。突袭者恨恨地朝着头顶望了望,他看了一下时间,从开始突袭到现在,已经三分钟过去了,警察很快就要出现。突袭者扶起了凯文,在步话机里吼道:“凯文受伤,准备撤退吧。装c4。”但是步话机里却出奇地寂静,什么反馈都没有,只有无线电固有的那种低低的嘶嘶声。
突袭者意识到,情况可能不对了,他将腰包里的炸药取出,插上引信,就那么朝着楼梯间直接通向的大厅里一扔,转身扶着凯文就离开了。而这个时候,他已经意识到,这次看起来十拿九稳的袭击,居然就这么失败了。赵昔的灵敏反应,他们三个人在瞬间就形成的互相信任和默契,让他们在和时间的赛跑中赢了,他们挺过了这几分钟。警察随时可能出现在街道上,如果不能在警铃鸣响能够被听见之前上车走人,一旦被缀上,这可不是好玩的。突袭者匆匆地离开了建筑,朝着自己的那辆su跑去,将凯文朝后座一扔。他从口袋里取出了无线电引爆装置,狠狠按了下去,而他同时已经踩动油门,加速离开了。
橘红色火焰从门、窗里喷涌而出,一公斤的c4,又是这种粗放的使用方式,达不到最好的效果,要将整个建筑摧毁的确有些困难,但爆炸的火焰,剧烈的冲击波,震耳欲聋的鸣响已经让还在建筑物里的萧永和加里宁的存活概率降低到了最低限度。突袭者这时候也没怎么想到另一边的突袭者,多数已经被放倒了,而且……反正和他关系也不好。
在su开街道的时候,街道上停着的每一辆汽车的报警器都在鸣响着,一片嘈杂,爆炸喷涌出的各种碎屑铺满了整个街道,一副末世景象,而在华盛顿,这种情况似乎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出现了。
当爆炸轰击消去,房间里连火焰都没,在一瞬间,c4的爆炸几乎将周围的空气都抽光了。从外面街道回涌到建筑物里的气流吹拂在萧永的脸上,让他清醒了那么一点点,他还没死,是的,他还没死。萧永刚才注意到那个突袭者将一包东西朝着房子里扔就知道不好。他好歹是和警方合作过的,自然知道c4的爆炸威力到底是怎么样的,这么一大包c4,如果好好用,简直可以摧毁小半条街道。他冲到建筑后面的另一条楼梯,也就是他刚才爬上来的那个通道,抱着脑袋一扑……这个小小的楼梯通道有柱子,有大量垂直的支撑结构,距离爆炸点的距离也有点远,中间还有大量墙体,这才让他逃过一劫。但瞬间的窒息感,还是让萧永几乎晕了过去。
萧永摇摇晃晃地坐了起来,扶着墙,那墙都是热乎乎的,萧永还不敢用力支撑在墙上,生怕那墙体已经被烫得酥了,在这种半老不新,内部是砖石和木头混杂结构的房子里,这是很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萧永听不见任何声音,耳朵里还回响着刚才巨大的鸣响。萧永想要站起来,膝盖都有些哆嗦。虽然他的确是个很不错的战地记者,对于子弹、炮弹和爆炸都不陌生,也正是这种不陌生救了他。在美国他也已经经历过一次险些要了他的命的刺杀,但是,让c4在如此的距离轰击,这还是第一次。萧永站起来的时候,眼前一阵发黑,眼前的一切都模糊了起来。在那一刻,他有些恐惧了。自己不能受到严重的冲击,不然,脑子里的弹片随时可能碰触到自己的视觉神经,将自己的视觉夺去。难道,这一刻现在就要到来了么?
萧永轰地又坐倒在地,他靠着楼梯躺了下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着充满了焦臭味的空气。还好,萧永心想,刚才应该只是一时大脑供血不足。当萧永躺平之后,几秒钟之内,他的敏锐的视觉回来了,在黑暗里,就着某些幽幽燃烧着的爆炸余焰,他甚至能看到空气中浮动着的粉尘……
“萧!”加里宁的声音响了起来,让萧永长舒了一口气。
他躺着,大声应道:“嘿,我在这里。”
加里宁兴奋地跑了过来,这个俄罗斯大汉的神经看来粗壮得很,一点都没有紧张害怕,又或许是刚才的伏特加在起着效果?加里宁哈哈大笑着说:“没事就好,闪光灯真***好用,引开那家伙的注意,我用三脚架砸烂了那家伙的脑袋。曼福图的云台威力真大。爆炸真厉害啊。你没受伤吧?”
萧永笑了笑,轻松地说:“没事,放心吧。……不过,等人过来了,还是送我去医院先。”
第一百二十一章 是谁干的?
赵昔浑身上下都是伤,但其中除了肩膀被一颗子弹贯穿,其他大多数倒不是严重的伤口,最多的倒是在厨房里和突袭者对峙的时候被餐刀、破碎的盘子、各种各样的餐具厨具划出的口子,还有就是手腕上在闪避不及的时候在炉台上支撑了一下留下的烧伤。但赵昔的战绩同样惊人,前后总计击毙了四人。但在特勤局,他得到的却不是嘉奖而是处分,因为他居然和萧永一起离开了特勤局的防卫圈,让袭击者有可乘之机,而在战斗中,虽然他作战英勇,却让萧永和加里宁自顾自地撤离。要不是萧永和加里宁两个人都是神经粗壮又敢于战斗、善于战斗,恐怕结果就会完全不同了。
赵昔对这个处分倒也坦然而受,没有任何抱怨,他是真没想到居然有人敢对萧永动手,的确是自己大意了。但这种处分更大程度上是在小惩大戒,虽然他受了轻伤,但特勤局并没有中止他保护萧永的任务,而是另外又增派了个人一起执行这个任务。而以后,打死他也不敢再跑到特勤局的防卫圈外了。天晓得有了这第一次,会不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萧永和加里宁出于谨慎,都在医院里进行了全面的检查。特勤局自然要详细询问发生了什么,到底是谁,而加里宁和萧永提供的照片则让人有些惊喜,却也有些哭笑不得。这两个摄影师还真是胆大包天,居然这个时候都能不忘自己的身份,将照相机视作武器,那样战斗着。但考虑到萧永曾经的战地记者的身份,考虑到加里宁那样的无畏的意识形态,这倒也不难理解了。根据他们拍摄地照片。通缉令被发送到了美国全境,而围绕着华盛顿,一条条追缉线被建立了起来,一时之间,华盛顿的戒备森严了许多。
对外公布的消息,自然不会说爆炸、刺杀之类的行动是针对萧永而去。那样,新老两任总统未免太没有面子了。如果那样公布,岂不是在向大众宣称。两个总统对歹徒的吸引力还不如一个中国摄影师?他们还会被公众指责,大老远将中国摄影师请来,却没有保护好人家。另外,想必白宫新闻处、FBI也一定会被质问,为什么会有人对一个摄影师感兴趣。这是解释还是不解释好呢?要是解释,他们就得公布萧永曾经是关键性的联邦案件地决定性证人,是帮助美国政府将一帮毒枭绳之于法的人。而证人保护计划对萧永这样的人却无能为力……想想这些事情要公布要澄清会引起地连锁反应,那些人的脑门子就开始发疼了。最终,他们还是决定,找人顶雷吧。反正这时候新总统就职仪式在即,有个把恐怖分子想要破坏是再正常不过了,事情说出去,一定会有极端组织声称:是我们干的。这对那些组织来说,可是长脸的事情。
白宫新闻处和FBI权衡之下,说服了总统的首席幕僚长,同意了他们编织出来的看起来没什么问题的故事:原本预定在新总统巴拉克就职之后。会造访华盛顿一系列地公共组织和私人组织,来获得更广泛的支持,了解各阶层的意见和建议。而“道达尔基金”则是其中一站,在进行这样一项公关活动之前,为了避免引起注意,特勤局干员赵昔于夜间前往“道达尔基金”的办公室进行安全调研,白宫特聘的摄影师萧永和加里宁偕同前往,进行场景观察,这是极为正常。非常显示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的行为。而由于白宫内部某方面消息管理不严,没有想到把总统将造访“道达尔基金”的消息泄露了出去。潜入“道达尔基金”装设爆炸物的恐怖分子和赵昔、萧永、加里宁不期而遇,发生激烈战斗。由于特勤局干员赵昔的处置得当,作战英勇,以及摄影师萧永、加里宁的积极配合,当夜战斗中共击毙五名恐怖分子。另有两人逃逸。对逃逸恐怖分子地追缉正在进行中。由于萧永和加里宁的帮助,逃逸恐怖分子的清晰照片。将有助于将恐怖分子绳之以法。巴拉克总统本人,以及白宫新闻处都对发生这样的事件深表遗憾,并严厉谴责在此全球经济形式严峻的情况下不顾大局的行为,美国将严守大国责任,绝不姑息恐怖分子,绝不向恐怖主义妥协。
这样一连串消息公布出去,基本上就是让新总统巴拉克背黑锅了,那些知道内情的人不免要苦笑,这都是什么事情嘛。
加里宁没什么问题,在医院进行了常规的检查之后就出院了,而萧永,则在医院多留了一天,进行更为精密的检查,尤其是脑部地扫描。萧永的脑子里存在这个弹片,FBI方面早就知道了,也知道对萧永的影响,但白宫方面却还是第一次听说。在白宫新闻处对萧永在这种情况下能否继续工作提出质疑的时候,安妮。勒波维茨和加里宁都站了出来。安妮。勒波维茨将萧永回到上海之后的一系列作品找出来,尤其是萧永现场进行多重曝光合成这种超阶炫技行为的视频,还有他这几天里抓拍地照片,都实在是很有说服力。萧永地摄影技术并没有因为他的视觉神经被威胁而有任何退步,恰恰相反,他地锐利而无微不至的观察力,那种眼到手到的超卓抓拍能力以及对人物的细微情绪的理解力,都因为他现在越发珍惜还能看得见的每一分钟而变得更上一层楼。如果这样的摄影师还不能满足拍摄新总统的要求,那么,全世界没有更好的现场摄影师了。加里宁的表达更加直接和激烈,他的意思是,萧永现在不但是一流水准的现场摄影师,更是大家回头都会请教和请求帮助的超一流的灯光师,他一走,大家也别干了。
好吧,既然让萧永滚回老家去看起来不在选择范围,那不管是白宫、特勤局还是FBI都得好好计议一番,到底怎么处理这事情。米洛舍维奇的尸体,凯文的照片,都直接指向了一个叫布劳恩的家伙。米洛舍维奇和凯文,都是这家伙的下属,而且,都是核心中的核心。布劳恩在全球一共有六七个佣兵团体,人数从四人一直到两百人不等,而凯文和米洛舍维奇这两个家伙所在的团队,则是布劳恩手里的精华,这伙人现在由一个叫加雷。罗贝塔的意大利人直接指挥。FBI通过几个“朋友”找了布劳恩,这个老佣兵头子对这件事情一问三不知,不知是真是假,但他对于这件事情表现出来的惊讶乃至有些恐惧的表现却不是假的。布劳恩也无意得罪美国政府,他可从来没接过任何直接或者间接针对美国的活,倒是和CIA有过一两次程度不深的合作。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布劳恩决定先撇清自己的嫌疑,他提供了加雷。罗贝塔的照片……这个神秘的中年人开始进入到了FBI的视线。在一个技术人员反复查看了不知道多少遍酒吧里的录像之后,终于满是疑惑地提交了一份报告:加雷。罗贝塔当晚好像就在酒吧。不管是真的是假的,这可是条重要的线索。
而加雷。罗贝塔这家伙,和美国的意大利黑手党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往浅里说,他同样是个意大利裔美国人,和那些黑手党有着相近的文化背景,更容易互相认同。可虽然没有证据,但加雷。罗贝塔为黑手党干活,应该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经过了两天的调查之后,线索终于还是指向了黑手党。意料之中。
“萧……”先前和萧永有些交情的一个FBI官员杰克。罗斯来到医院探访萧永,他有些尴尬地说,“真是对不起,这次让你碰上这样的事情。”
萧永笑着,不无惊奇地说:“怎么是你,你应该……管不到华盛顿吧?不是有组织犯罪部门的么?”萧永和美国的这些机构打交道不是一次两次了,对这些部门如数家珍。
“还不是因为你?”杰克耸了耸肩,说,“因为,除了抓住那些袭击你们的人,我们好像做不了什么。比如……把黑手党一网打尽。我一辈子就在做那事情,你知道的,但是,我也把自己陷进去了。我知道光凭我一个做不到,光凭我一代人恐怕也不行。但是,当年靠你帮忙,全面打击了贩毒,差不多是斩断了黑手党的一只手,那是我一辈子的骄傲。但是,现在我却要来劝你做一件我自己都不见得认同的事情。”
“和那个老大握手言和?”萧永笑着说,随即叹了口气,说:“你确定他肯放过我?我承认,虽然我对黑手党没什么好感,但是,我的确也缺乏你那样的勇气,和他们死斗到底。而且,我一个中国人,和这帮危害你们安全的意大利佬纠缠个什么劲?我当然也希望,把这事情了了,然后我可以自由往返美国中国。你知道我在这里有多少朋友。”
杰克松了口气,说:“朋友?还有些,不仅仅是朋友吧?”
萧永笑了笑,说:“你们对我的了解和保护,可是太无微不至了。”
第一百二十二章 照片形态
杰克也只是个中间人,一个和萧永有着比较多共同语言的中间人。他也没能耐让黑手党的老大和萧永达成和解,要是他能做到这一点,恐怕他也不必为了打击黑手党那么殚精竭虑了。自然有更高层的人去做这事情,然后通知杰克,然后杰克好去通知萧永。
而萧永,则需要首先开始恢复工作。而所有的摄影师忽然之间,都好像忙碌了起来。或许是为了消弭爆炸案的影响,白宫新闻办公室需要更多的内容来填充关注白宫的版面,让人们的注意力分散开来,不仅仅在“恐怖分子”的袭击上,同时还要有各种各样的花边新闻。而摄影师们的动态,毫无疑问是质量很高的花边新闻。
萧永仍然是那副从容的样子,仿佛之前的事情都没发生过,仍然懒洋洋地活动在巴拉克的团队周围,有一下没一下地按动着快门。他的那种样子,还有工作态度,一直很让人怀疑,哪怕他举起相机的时候,都让人在想,这家伙到底在拍什么?直到越来越多的照片出现,大家才绝不敢怠慢,他们知道萧永的镜头里总有些好玩的东西。但是,那些想要隐藏些什么的新总统团队的成员,却发现好像他们努力隐藏只是为萧永提供更多素材。特勤组的人倒是发现了些什么,他们发现,当萧永在当现场摄影师的时候,简直没有什么存在感,仿佛他压根不在现场。但大家知道,萧永绝不是那种能够被忽视的人,大部分人都见识过了在摄像机镜头前,萧永拍照的时候可以多光彩照人。但当现场摄影师的时候,他一下子仿佛变成了另一个人。
时间仿佛转瞬间就到了1月20日。经过了不知道多少次彩排和细节确认,前前后后闹出了不知道多少笑话之后。就职典礼终于开始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按照特勤局和警方的统计,居然有将近30万人……在接近演讲台的地方看过去,只能看到黑压压地人头连绵不绝……好吧,在美国,其实光看发浪,也不是那么黑。
巴拉克终于站在了讲台上。他的身后是巨大的美国国旗。这种画面萧永只是应景地按了一次快门,因为他知道,全世界不知道多少摄影记者们都会为了报纸、杂志、网络的发布需要拍出类似的照片,有区别的只是角度。发行规模不同、影响力不同、政见不同、关系亲疏不同,各个媒体的摄影记者能够占据地位置也就不同。萧永虽然今天仍然在现场有着几乎“无限开火权”,但这种大家都能拍到的照片,却引不起他的兴趣。
和巴拉克近距离接触了几天。萧永都有些审美疲劳了。看着巴拉克在演讲台上眼神炯炯地扫视着台下那么多殷切希望他能改变美国乃至于世界经济局势的人。他双手扶在讲台上,自然地调整了一下话筒,开始了他的就职演说:“今天我站在这里,为我们将面对的任重道远而慨叹。感谢你们对我寄托的信任,同时缅怀我们地前人所做出地牺牲。感谢布什总统为美国做出的贡献,以及他在总统任期交叠过程中的慷慨合作。至此,共有四十四位美国人曾进行过总统宣誓。这一誓言曾在国家和平、欣欣向荣时做出过。然而这一誓词更曾在乌云笼罩和风暴袭来之时被宣读。美国人民之所以能够走过那些艰难的时刻,不仅仅是因为领袖的能力或远见;更是因为我们,我们人民,保持着对先人理想的忠诚。对我们国家创始文件的追随。对于我们这一代美国人来说。也是这样,也必须这样。
萧永觉得有些好玩,但这种表情此刻却不宜表现在脸上。他现在同样在媒体环伺中,不管是作为这段时间白宫的现场摄影记者,还是被卷入“恐怖事件”,对他的知名度显然都有着极大的提升。尤其是今天,当来自全世界各大洲地媒体只能乖乖呆在媒体席。不能随便乱跑地时候。他却可以带着两个跟班,拎着摄影包选择最好的拍摄位置。捕捉他想要捕捉的画面,这是何等的特立独行,不少摄影记者对他可是嫉恨欲狂。要是露出了不合时宜的表情,万一被那帮人拍到了,虽然萧永是不怎么在乎,可这口头官司打起来也是很要人命的。
萧永在想的,则是这篇精彩地讲稿在这些天里地里程,或许,这会是个很好的故事吧。相比于现在在台上,被反射在提词板上,每个单词都经过斟酌地版本,连激|情和煽动都经过了精心设计,似乎还是早些天停留在巴拉克和撰稿人的速记本上,用铅笔涂抹出来的版本更富有激|情。萧永还记得,巴拉克的首席幕僚长在巴拉克联系演说词的时候,清了清嗓子,认真提醒道:嘿,哥们,你是总统了,不是以前在竞选演说里那个可以一遍遍重复“ys;wecan……can”让民众发狂的竞选者了,态度得有些变化,有些区隔,来显示我们的总统是个成熟的人,而不是个容易激动的毛头小子。在被自己的首席幕僚长用轻快的语言如此数落的时候,巴拉克的表情实在是太精彩了。可惜的是,这张照片虽然得到了大家的认同,被所有看到过的人广泛喜爱,但暂时不能发表。白宫新闻办公室同意萧永以后可以在出版书籍的时候使用这张图片,但却不能在他结束工作前,在网络或者任何平台上发布。似乎,大家都没有兴趣让人们知道,原来巴拉克是如此可爱的一个人。而他当时的表情和现在对比起来……那可就太有戏剧性了。
就职典礼的现场拍摄对于萧永来说,实在是一件比较无聊的工作,但他还是拍了满满4张储存卡,大约2000张照片提供给新闻办筛选发布。
加里宁已经在就职演说前拍完了自己的那一套照片,预定将首先刊登在2月中旬出刊的一个时尚期刊上。而其他摄影师的拍摄计划则要开始受到挑战了。巴拉克吃苦在前,赶在就职之前实际上已经接手了权力,让小布什尸位素餐了一阵了,而现在,他虽然要花大量的时间直接面对和其他方面的扯皮,但实际上他的闲暇时间倒是多了起来。另外,可能也是新总统的新形象塑造,现在终于可以堂而皇之地进行了吧。
萧永还是原来那样,当有冗长的会议的时候,就跑去帮其他摄影师做布光设计和拍摄计划的斟酌。而不同的摄影师还真的搞出了完全不同的花样来。比较让人无语的是日本摄影师横山勇,他居然想要做一个常见于日本动画和电影的场景……把巴拉克放在一个瀑布下面冲刷,做出修炼的样子,而他的整个团队在水潭里护持。其实,横山勇设计的拍摄方案,如果搁到某个好莱坞男星身上,恐怕都豁上了,的确是很有视觉效果,而且,造型也并不是呆呆地被冲刷,而是有点像《肖申克的救赎》海报上的那个造型,是一种渴望自由与荣耀的呐喊。但是,把这个方案搁在总统身上,可就不那么恰当了。总统倒是年轻,未必禁不起折腾,可谁敢说,你就去折腾一下吧。万一弄个感冒、头疼脑热的,这个责任谁来承担?总统的团队对于这个方案更是敬谢不敏,这些人里不少都五六十岁了,泡冷水里这么折腾,搞不好就要玩掉老命。不过,萧永估摸着,其实大家对于希拉里的湿身写真,可能都是挺有兴趣的。
横山勇被发回重做,而其他摄影师的方案还是一个个被端上来了。
加西亚的方案倒是很快通过了,他的方案实在是很简单,却也很意识形态。他同样选择了那个仓库搭建灯光和基本场景。在仓库里,他就在地上铺设了一整块的画板,让总统和他的团队换上帆布工装,每个人拎一桶油漆,颜色从红白蓝这美国国旗的三色中选取,每个人也都拿一把巨大的上漆用的刷子。在地上,已经预先用清晰的线条勾勒出美国国旗的形状,然后整个团队给国旗上色。这种简单的方式,来象征重塑美国精神,恢复鲜艳活力,成本低廉,效果还不错,但穿上工装这部分却被否决了,大家还是觉得,穿着西裤、皮鞋、衬衫,更能让照片出效果。油漆工人已经是个很亲民的形象了,不用工装来再强调这点。加西亚很无所谓地耸耸肩,对他来说,这也不过是拍拍脑瓜想出来的东西。这个成本低廉的拍摄方案,却同样需要大场景的布光,萧永和加里宁都不吝于给予帮助。更让人喜出望外的是,这个拍摄方案很有可能被扩大化,在G7会议里被重演一遍,理想状况,仍然是让这帮临时的“白宫摄影师”来操刀。而这种顶级摄影师的横向合作,并且得到更高认同的机会,让大家萌发出了一个想法,要是能合作下去,那该有多好啊……
第一百二十三章 光之庭
“现在,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摄影组织、团体,为什么我们不能组织一个呢?”安妮说。
“摄影组织是很多的,”萧永笑着说:“马格南,国家地理学会,战地摄影师协会、新闻摄影协会、婚礼与人像摄影师协会……我们不都占着名额么?你要说摄影团体,那倒还真不多。”
安妮的脸上露出醇厚的微笑,她是真的有些动心了。摄影师是一个独特的职业,尤其是在现在这个摄影越来越普及到每个人,有个手机就能随便拍拍的时代,这个职业的专业性在渐渐失去。许许多多的普通人,用最简陋的设备,一样能拍出好照片,许多原本很有些为自己的职业自豪的摄影师,却渐渐沦为影像技工,生活得很惶惑。对于他们这些站在金字塔顶端的摄影师来说,影响可能的确不大,技术、感觉、经验、阅历、想象力等等因素,都会将大部分摄影师阻拦在他们的殿堂之外。
安妮多少年为《名利场》拍摄年度合影,接触了不知道多少顶级明星,她接触的都是名流政要,甚至是各国的王公贵族,而她的亲密爱人更是被称为“美国的良心”的苏珊?桑塔格,这样的经历阅历,和她的技术、气质一样无法复制。
而萧永的那手用眼睛测距、用手在不知不觉之间对焦曝光的技术,更是让他在偷拍抓拍新闻和现场方面无往不利。好几次,安妮、横山勇、加里宁等等摄影师,甚至是那些和白宫关系很好、了解到了他这手绝活的摄影记者们都曾暗地里尝试过。但一一败下阵来。萧永甚至就那么将相机搭在肩膀上,右手很随便地搭在相机上,左手插在口袋里,靠着右手调节光圈快门甚至是曝光补偿,靠着插在口袋里的左手按无线遥控器,就这么拍了很多精彩的照片。有时候看起来他坐在台阶上打盹,说不定都在拍照。大家熟悉了他地这手绝活之后,白宫内外打情骂俏少了。认真工作多了,大家都随时随地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不仅如此,一些原本很邋遢,不注意细节的家伙们,为了不被“曝光”在全世界面前大丢面子,也注意了起来……萧永这次来白宫拍摄,造成的影响可不仅仅是那些照片。大家后来都在调侃,他怎么能是公关部门请来的呢?难道萧永不应该是人力资源部门请来的?
安妮和萧永倒都是有志于为摄影这门古老却也现代的技术做点什么。或许,成立一个强大的摄影团体,不是件坏事。
“大家凑一起能做些什么呢?”加里宁耸了耸肩,有些无所谓地说。
“不定期地进行各种大型地主题拍摄、出版摄影作品专辑、进行巡回演讲和讲座,将摄影的影响力重新塑造起来……”安妮有些激动地说,“我们理解的。也可以让许多其他人理解。萧永在这方面已经走在了我们前面。他的那个网站……很有意思。”
横山勇点了点头,说:“我赞同。萧永这方面的确想得很远了。我也认同他的技术,太出色了。”这一点。可能现在已经没有人会质疑了。其他人的确都有自己的特长,会在这样或者那样一些方面胜过萧永,但在摄影的纯粹地基本功的领域,萧永说自己第二,恐怕没人敢说自己第一。“和大家在一起工作,我觉得很愉快,而且我也学习到了许多东西。在一般的工作和练习中。我没有这样的机会。如果。建立一个摄影团体能让我有这样的机会,我会很荣幸地成为其中之一。”
横山勇说话的时候一向很谦虚。虽然骨子里他似乎并不真地是这样。谦虚是无法成就一个优秀的摄影师地,一个摄影师必须自信到哪怕达到了自大的地步,不然,他压根无法在决定性地瞬间到来的时候按下快门。他必须确信,在按下快门的那个瞬间,他能抓住的就是最好的。但是,横山勇善于学习,对于用光的准确表达有着执迷似的热情,大家这些天却也都看得很清楚了。除了萧永之外,最喜欢去帮助其他摄影师地就是横山勇了。而他也从不羞于请教各种有时候看起来有些愚蠢和低级地问题。
横山勇倒是说出了在场一些人心里的话,在场地这些摄影师都不缺钱,或许他们的经济情况有些参差,但挣钱都不难,追求一些玄奇的东西,是他们的共同追求。现在,大家互相认识到了别人的能力,有这么个好机会聚集在一起,又有着足够号召力,让大家都能够信服的召集人,这可是再好不过的机会了。
安妮笑着说:“那我们就把这事情定下来吧,暂时,就我们这么8个人,以后要增补什么人进来,大家也可以推举、讨论。这是个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团体,大家平时还是得把大部分时间花在挣钱养活自己上,然后才是我们这样一个团体的一系列活动。这第一年的议程,我先去联络一下吧,看看有没( 暗房 http://www.xlawen.org/kan/713/ )